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某县农村安居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19年某县农村安居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某县农村安居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万安县委、县政府坚持将农村安居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紧扣“决不让一户农户住在危旧房里奔小康”总目标,对标对表“应改尽改、应修尽修、应拆尽拆”总要求,从“对象精准、政策精炼、组织精细”发力,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排名”“每月一调度”问效,全县安居扶贫工作有力推进。现将我县农村安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8年,纳入危改新建对象1206户,目前已100%完成基础,完成一层主体以上1194户占总任务99.2%、完成装修入住985户占总任务的81.7%。纳入危改维修对象3527户,目前已全面完工3465户占总任务的98.2%。全县拆除正房4384栋,拆除附房杂房13166间。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四个强化”,夯实农村安居扶贫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高规格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专门办公室,由县委常委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全县农村安居扶贫的组织实施。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为借鉴脱贫攻坚先进县市的经验做法,了解国家评估的方式方法,先后多次组织人员赴××市、××县、××县学习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全县安居扶贫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了《××县打赢18年脱贫攻坚农村安居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县农村安居扶贫实施方案的补充意见》、《××县18年农村安居扶贫“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使全县安居扶贫工作做到了目标明确、标准明确、措施明确。

三是强化政策宣传。建立了安居扶贫微信公众号,编印了安居扶贫政策宣传手册,在县电视台播发安居工作宣传简讯,定期编发安居扶贫工程简报,印发了《致空心房危旧土坯房户主的一封信》和《关于号召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带头拆旧的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危改政策和各地典型,争取群众的支持配合。

四是强化资金保障。上级资金保障:四类困难对象新建房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供养五保户每户补助 2.8-3万元;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补助2.6-2.8万元;维修加固房屋的,每户补助×万元。县级兜底保障:除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安排外,对代建户县财政按×万元/户给予奖补;对于建档立卡贫困

户新建户达到序时进度的,县财政按照×元/户的标准给予序时进度奖励;对于维修加固房屋达到序时进度的,县财政按照×元/户的标准给予序时进度奖励。一般困难户新建房屋、维修加固房屋的,按照×元/户的标准由县财政安排补助资金。其中维修加固房屋达到序时进度的,同等给予序时进度奖励。此外,18年之前享受维修列入新建的,由县财政兜底补差;18年之前享受维修列入完善提升、A级B级房屋局部维修的按5000元/户标准补助;木结构房屋楼板封闭、油漆等按×元/户标准补助;改瓦按建档立卡贫困户按×万元/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元/户标准补助。信贷政策保障:采取财政资金担保贴息方式,与县农商行合作,按财政风险补偿金1:8比例放大贷款规模,执行基准利率,按市、县、个人4:4:2的比例承担贷款利息,为自筹资金有困难且有贷款意愿的危改户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贷款。

(二)做到“四个覆盖”,落实农村安居扶贫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对象就是任务、任务必须完成”的工作理念,按照“应拆尽拆、应改尽改、应修尽修”的工作要求,做到“四个全覆盖”,确保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一是做到摸底全覆盖。住房安全保障关系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否错退、非建档立卡户是否漏评。为此,我县坚持把调查摸底作为安居扶贫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先后组织四次大范围的调查摸底工作。3月中旬,组织各乡镇开展了18年危改对象大摸底,初步摸清危改对象户数、农户类型、改造方式。5月上旬,鉴于各乡镇危房鉴定标准把握不准、部分农户改造意愿改造方式发生变化,再次组织乡村进行了调查摸底,重新调整了危改对象名单,确保了符合条件的危改对象应纳尽纳。8月上旬,组织开展了仍居住疑似C级、D级危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地质灾害隐患户的摸排工作,并组织人员进行了核查,召开专题会对摸排核查发现的问题交办各乡镇整改。9月下旬,组织开展了全县农村群众住房核查。以村为单位、各挂村负责人牵头,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上门入户拉网式、全覆盖普查,全面精准摸清了全县农户住房基本情况。

二是做到改造全覆盖。对仍居住在D级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对象”,全部纳入中央危改新建计划;对仍居住在D级危房的非建档立卡一般农户,纳入县财政×元/户的县定改造补助计

划;对仍居住在D级危房又确无能力新建的非建档立卡一般农户,由乡镇按程序在国扶系统中调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危改政策,无法调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由乡镇负责帮建;对已享受过维修指标,仍居住在D级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县财政按新建与维修差额安排补助资金,达到进度要求的给予序时进度奖补。

三是做到拆旧全覆盖。对无人居住又无保留价值的空心房,坚决予以拆除;对D 级危房坚决予以拆除,父母与子女分开居住,父母仍住在D级危房的,由乡村引导父母随子女居住,父母居住的D级危房一律拆除;对破旧不堪、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杂房、附房一律拆除。

四是做到维修全覆盖。对仍居住在C级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对象”,全部纳入维修计划;对仍居住在C级危房的非建档立卡一般农户,由县财政按×元/户安排维修补助资金,同等享受序时进度奖补。18年之前享受维修列入完善提升、A级B级房屋局部维修、县城规划区建成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维修全部纳入县财政兜底保障。

(三)坚持“四项标准”,把握农村安居扶贫工作要求

一是坚持新建标准。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实施,即新建户、集中安置户每户宅基地面积为60-90平方米,建筑面积控制在350平方米以内,层数控制在3层以下;“交钥匙工程”每户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70平方米(1至2人户住房建筑面积不得超过40平米,3人以上不得超过70平米。),不得突破规定标准建设,否则取消补助、奖补资格。

二是坚持入住标准。要求门窗齐全、食宿在内、已通电照明、已通自来水或有压水井、一楼客厅、房间已完成硬化和粉刷、厨房灶台已到位且正在使用、卫生间完成粉刷且冲水卫生厕可使用、室内卫生干净整洁、废弃物品清理到位、基本电器、家具具备且摆放整齐、房屋四周排水通畅。

三是坚持维修标准。要求墙体不出现倾斜、腹拱等现象;墙面不见土坯、不见裂缝、不见漏水痕迹,土坯墙要求楼上楼下里里外外粉刷,粉刷平整,土坯面用水泥砂浆或三合土打底,用外墙漆或涂料做面层的,至少刮两遍腻子粉,再用砂纸磨平,最后上面层,面层刷外墙漆或防水涂料,用石灰做面层的,确保纸筋石灰面层的厚度,外墙以自然村为单位统一风格,墙裙、阳角、线条统一样式;瓦屋

面以不漏水为基本要求,瓦片破损严重、漏水面大的实施改瓦,木樑、檩条出现霉烂、虫蛀、断裂的,必须更换;地面要求所有房间、客厅必须硬化,保证硬化厚度、平整度;木质门窗要求破烂的必须更换、破损的必须修复、未安装玻璃的必须安装、玻璃破损的必须更换、没油漆或年久褪色严重的必须油漆;木结构房屋一层楼板必须用木板封闭,二层有人居住的房间必须用木板、塑料扣板封闭;檐沟要砌筑完整,四周排水通畅。

四是坚持拆旧标准。做到应拆尽拆,不存死角,不留尾巴,拆后的“空心房”、破旧杂房、附房要求运走余土,做到地面平整且无附属杂物。

(四)建立“四项机制”,狠抓农村安居扶贫工作推进

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整体联动、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每个乡镇安排一名县领导挂乡镇,每个行政村安排一名县级科级领导挂村,负责所挂乡村危旧房改造和拆旧工作的调度、督查和落实。明确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书记主任的安居扶贫主体责任,层层压实责任,将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组。

二是建立干部帮扶机制。每一户危改对象均安排一名干部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帮扶责任人负责,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由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村干部负责。帮扶干部重点围绕危改政策宣传、项目建设审批、贴息贷款申报、建设进度督促、解决实施困难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

三是建立督查调度机制。建立了“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县安居办每周对各乡镇农村安居扶贫工程进展情况实行通报;每月开展一次督查评比活动,对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且在督查评比中排位后三名的乡镇,由县分管领导约谈乡镇主要领导;县主要领导每月在脱贫攻坚调度会上对全县安居扶贫工作进行调度。实行包片督导机制,安居办人员每人分片联系两个乡镇,不定期深入乡镇督导农村安居扶贫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农村安居扶贫工程督办整改函。

四是建立失职问责机制。对安居扶贫工作进展缓慢、对象识别不精准、帮扶不到位、影响脱贫攻坚“摘帽”的乡镇以及责任人,严格按照《××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进行问责。

(五)严格“三项程序”,保障农村安居扶贫工作有序

一是规范对象审核程序。严格按照“农户个人提出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房屋鉴定--村级集体评议公示--乡镇入户审核--县级审批公示”的程序确定危改对象。

二是严把竣工验收程序。危旧土坯房改造竣工后,乡镇依法依规自行组织验收,并按照住建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填写《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验收表》,验收情况报安居办备案。县安居办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乡镇验收情况进行抽检。

三是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乡镇申请--安居办审核--财政复核拨付--一卡通发放”的程序拨付资金。

三、特色亮点

(一)严格动态管理抓精。按照“应拆尽拆、应改尽改、应修尽修”的精准工作要求,我县对危改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一方面,我县强化住房普查工作,多次安排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登门入户,开展“拉网式”普查,逐一建立个人住房档案,摸清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情况。另一方面,县级督查定期开展,分组包片下到各村抽查核实住房精准识别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纠正。在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的同时,我县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情况强化动态管理,核查中,凡符合条件但未纳入的对象发现一户纳入一户,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发现一户清退一户。通过以上严格措施,确保危改对象达到精准要求。

(二)优化改造方式抓新。对维修户积极性高的,采取由维修户自行维修的方式进行,补助资金发放至维修户个人“一卡通”里。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地均会出现一些没有实施能力或者有能力但积极性不高的维修户,若安排他人代建,后续的资金拨付环节也有较大困难,这直接影响到安居扶贫工作进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县住建部门积极向省住建厅进行专题汇报沟通,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最终上级同意对维修任务重、维修户积极性不高的,可采取统一发包方式实施,由农户与施工单位签订维修协议,明确维修内容,维修资金直接打到实施方账户。这一措施彻底解决了我县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慢的问题,也较好地理顺了改造资金拨付手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补足安居短板抓宜。住上“安全房”是安居工程建设应把握的基本“底

线”,在确保“安全”量力而行抓“宜居”,这是基层政府可作为之处。基于这一理念,我县对农户反映的现有瓦房下雨天会漏雨跑风,影响居住问题,在实施墙体维修加固的同时,适时出台地方政策,实行县级补助、乡村兜底的办法,对农村旧房一律进行改瓦(黑瓦改彩瓦),对瓦房的楼内倒板统一样式进行封闭,木质门窗要求“换、修、漆”,改瓦要求统一颜色,给农户一个宜居的住处。此举既丰富了乡村建筑景观,也解决了这些农户闹心的居住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改造农户的安居幸福感,社会反响很好。

(四)倾斜资金兜底抓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实行“一边倒”,各类资金整合无条件服从服务脱贫工作。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我县对农村安居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实行财政兜底保障,除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安排外,县级财政已出台多个安居工程进度奖补政策,依照序时进度进行奖补,极大地调动了乡村两级和危改户的工作积极性,工程进度明显加快。我县作为“国贫县”和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县,在地方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18年我县整合相关财政资金用于安居工程建设达到×万元,占全部投入资金的85.51%。

18年11月24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