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柯尔施的言说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柯尔施的言说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柯尔施的言说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柯尔施的言说及其影响

 

 [收稿日期]2003206221

 [作者简介]郑端(1969-),女,湖北长阳人,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① 在国内学术界,杨耕比较早地提出了这一观点。他最近关于这一观点的阐述,可以参见杨耕:《马克思:现代哲学的

奠基者》,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

② 参见聂锦芳:《关于马克思哲学历史定位的三种观点及其论证思路》,载《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柯尔施的言说

及其影响

郑 端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北京100727)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柯尔施;哈贝马斯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柯尔施192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把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

义哲学、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中的四个要素

来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变迁、理论实质和现实意义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物主义特质,所有这些都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包括哈贝马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重要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26(2003)0920025205

一、问题的由来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似乎不是一个值

得探讨的问题。我们不是始终把马克思视作哲学家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框架中,哲学不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吗?在传统的话语谱系中,自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术语就获得了历史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则确定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基本视域和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学术界逐步展开了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批评,并提出了种种替代方案,诸如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人道主义等等,意在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90年代以来,思考沿着两种理路呈现开来:其一,强调马克思是现代哲学的奠基者或者说开拓者①;其二,在积极或消极的意义上否认马克思是哲学家②。

应当承认,国内学者围绕上述两种理路的思考,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我们知道,利奥塔尔在《后现代状况》中批评马克思所提供的仍然是一种“元叙事”,罗蒂在《后哲学文化》中指责马克思归根结底还是“大写的哲学家”。德里达和詹明信则持相反的观点。在1995年的一次访谈中,詹明信指出:“德里达在他的近著(指《马克思的幽灵》———引者注)里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既不是本体论也不是哲学。我同意

m z

他的观点。……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可以写在纸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当然,有很多重要的哲学思辨或理论建设给人以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感觉,比如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觉得苏联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东正教’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它抱着这样一种观念,即人们可以绘出一幅世界整体的无所不包的画面。这幅画的名字便是辩证唯物主义……也许在一个非常空泛模糊的意义上我们可以仍把马克思主义称作哲学,但不能再在任何实质意义上把它当哲学来看”。[1](P18)詹明信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所谓的后形而上学时代,在什么意义上可以继续谈论哲学、马克思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我们如果仍然把马克思的学说称作“哲学”的话,应该如何阐释其内核和实质?

历史地看,关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伊始就出现了。这方面的经典文献包括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等。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也是首先从重新阐释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开始的。1923年,卢卡奇出版了《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其副标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同年,柯尔施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柯尔施的书名,非常清楚地表明,他所思考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看,长期以来,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卢卡奇得到了过多的重视,相比之下,柯尔施受到了冷遇。我们认为,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这一问题的思考,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启示性。

二、柯尔施的言说

促使柯尔施写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理论动机,是其时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的三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惯于把马克思主义视作“黑格尔主义的余波”,并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弱点;第二种倾向是,第二国际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家很少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从本性上说,与哲学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标志;第三种倾向是,用康德等的哲学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其假设是马克思主义本来没有哲学,但又离不开哲学。虽然出发点不同,主观意图不同,这三种倾向都承认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这三种倾向的问题,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问题,而且是直接牵涉当时的政治实践。因此,柯尔施抨击这三种理论倾向,也就不仅仅是出于“纯化”理论,重塑马克思主义本真面目的考虑。

在柯尔施看来,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之间关系上的这种纯粹否定的观点,都是起因于对历史和逻辑的发展非常肤浅和不完整的理解。19世纪中叶以来,资产阶级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日益抛弃辩证的哲学史观,因而无法正确分析和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立本质及其在19世纪哲学总体发展中的意义。他们无法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中读出“哲学”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把哲学思想的发展表述为纯粹的“观念史”过程,这样,只能注意到“黑格尔主义的衰落”这个历史现象。柯尔施认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资产阶级哲学家,都没有看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之间的历史联系,也没有理解黑格尔哲学在19世纪40年代衰落的原因。要理解这一原因,就要理解在1848年革命之前,唯心主义和处于革命阶段的资产阶级之间的辩证关系。既然黑格尔唯心主义代表着资产阶级发展的这一英雄时期,那么,当资产阶级不再是革命的时候,这种唯心主义也就衰落了。新的革命阶级是无产阶级,它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中找到了自己理论上的表达。因此,资产阶级哲学和马克思唯物主义之间的历史关联,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中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哲学,而是哲学的继承人。

事实上,黑格尔就强调:每一种哲学都不过是“被掌握在思想之中的它自己的时代”。从这种观点来看,观念领域的革命运动与其说是在19世纪40年代削弱和最终停止了,不如说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变化。“德国古典哲学,这一资产阶级革命运

m{ 

动的意识形态表现,并未退场,而是转变成了一种新的科学,这种科学以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般表现而出现在观念的历史上。这就是最早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40年代发现和系统表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P13)柯尔施把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来把握,认为这样便使我们能够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上系统阐述的新科学的真正本质。

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以及后来许多场合都讲过“废除哲学”,但对于这些论述,决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简单理解,而且哲学自身也不会由于只是废除它的名称而被废除。柯尔施对这些论述的思考是相当细致的:“这一废除过程应当如何完成?或者它是否已经完成?通过什么行动来完成?以什么样的速度完成?是对于谁来说的?也就是说,这一废除哲学应当被看做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次思想上的行动而一劳永逸地完成的吗?它的完成应当被认为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的呢,还是对于全体无产阶级,或者对于全人类来说的呢?或者,我们是否应当把它理解为(像国家的废除一样)一个非常漫长和非常艰巨的,通过各个完全不同的阶段而展开的革命过程?如果是这样,那么,只要这个艰巨的过程还没有达到它的最终目标,即废除哲学,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的关系又是什么?”[2](P18)

在《国家和革命》中,列宁批评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漠视马克思主义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柯尔施则紧接着追问:这一漠视是否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关系的漠视存在某种关联?换言之,对哲学的漠视是否和他们一般很少注意革命问题相关?由此,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中最大危机的原因和实质展开了更为详尽的分析。他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历史,区分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三个阶段,力图把握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根源,辨明第三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恢复马克思的真正学说”的热情而有明显意识形态化的努力的意义。

依据柯尔施的划分,在第一阶段(1843—1848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社会发展作为活的整体来理解和把握的理论,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把社会革命作为活的整体来把握和实践的理论。

在第二阶段(1848—190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社会革命理论的惟一整体,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这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亦即经济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要素,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逐步分离开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追随者们,歪曲了这种分离,从而使得社会革命的一般理论变成了对于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国家、教育体系、宗教、艺术、科学和文化的批判,这些批判按其本性来说,不再必然发展成为革命的实践,而是可能成为各种各样的改良企图,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革命的问题甚至在理论上,对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来说,已经不再作为现实世界的问题而存在了。

在第三阶段(自1900年开始),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开始“重建”马克思主义。第三国际对原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复兴,是由于在新的革命时期,不仅工人运动自身,而且还有表达它的共产主义者的理论概念,都必须采取明确的革命形式。这也就要求重新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哲学是如何关联于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的,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又是如何关联于哲学的?更为一般地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如何关联于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柯尔施认为,对新唯物主义来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要把哲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体系当作现实来把握,并且在实践上这样对待它们。如果要谈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超越哲学”的阐述,应当这样来理解:(1)不是部分地反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结论,而是完全反对它的前提;(2)不只是要反对作为现存世界的头脑或观念上的补充的哲学,而是要反对整个现存世界;(3)这个反对不仅是理论上的,而且也是实践上和行动上的。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消灭哲学作为消灭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的一个部分,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不在现实中消灭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

沿着这种思路,柯尔施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做

m| 

出了深刻阐释。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指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实质和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柯尔施同样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首先是历史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然而他提供的则是另外一种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这样一种唯物主义,它的理论认识了社会和历史的整体,而它的实践则颠覆了这个整体。进而,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认为精神生活应当与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相结合来看待。柯尔施的结论是,在革命实践中,经济行动、政治行动和理论行动必须结合起来,只有当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基础在实践中完全被推翻,资产阶级意识在理论上全部被取消和废除的时候,这一斗争才会结束。在这个意义上,柯尔施认为,不能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超越阶级利益的科学性,因为这种强调,一方面是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等同于一般社会学,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用来反对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事实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全部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之间的真正矛盾,在于前者是革命过程的理论表现,这个过程将随着这些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的全部废除,以及在它们之中找到了其意识形态表现的物质关系的废除而终结。

可以看出,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关系的论述,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字面解读,而是立足两个层面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在直接的意义上,也就是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这一关系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中的一个核心议题。从卢卡奇和柯尔施到法兰克福学派,再到萨特和阿尔都塞,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一直是无法绕开的理论难题。直到今天,当我们思考马克思的学说哲学时,依然需要深究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3]柯尔施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关系,并且提出,这种继承关系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史”的意义上来把握,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但是,柯尔施的阐述也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批判性)的关系?或者说,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关系?马克思的理论贡献,究竟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还是解构了这一规律的“似自然性”?考茨基批评说:“对柯尔施来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社会革命的理论,别的什么也不是。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便是确信,社会革命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是可能的,即只有在特定的国家和时期才是可能的。柯尔施所属的共产主义宗派已完全忘记了这一点”。[2](P15)经历了20世纪的风云变幻,对于柯尔施和第二国际理论家的分歧,或许能有更为复杂的思考。

三、影响与启示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出版后,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回避其实际前提和结论,用片面的态度解释其理论命题,把该书视作一种科学上的进步。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理论家们,则谴责该书是异端邪说。为此,柯尔施写作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他首先提出,一场有关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状况的基本争论开始了,真正的分界线存在于这样的双方之间:以考茨基的旧马克思主义正统派和新的俄国列宁主义正统派之间的联盟为一方(尽管它们之间有次要的、暂时的、琐碎的冲突),而以当代无产阶级运动中所有批判的、进步的理论趋向为另一方。他重申,《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完全非教条和反教条的、历史的和批判的,因而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这一观点包括把唯物史观应用于唯物史观本身。

柯尔施“反批判”的重要内容,是对列宁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批评。也许他对于列宁哲学的理论特征的指认仍然值得推敲,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提出的批评基本上适用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拖回到德国古典哲学已经超越了的历史阶段,回到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绝对对立;把辩证法变成了客体、自然和历史,把认识仅仅描绘成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被动的镜子式的反映;把历史存在总体和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

m} 

问题变成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样一个知识论问题;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论述退回到发现真理的纯理论与把这些吃力发现的真理运用于现实的纯实践的抽象对立,等等。柯尔施在“反批判”的结尾提出:“社会主义,无论从其目的还是从其手段上说,都是一场实现自由的斗争”。[2](P91)

自卢卡奇和柯尔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在法国是由萨特掀起的关于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讨论,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是实践派哲学家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批评,在德国费彻尔等人关于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关系的思考。1973年8月,在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家举办的第十次夏季讨论会上,哈贝马斯发表了题为《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的演讲,指出“哲学的作用问题,过去是,现在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争论不休的问题”。[4](P44)他尖锐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生产力或者首先是虚伪的意识?哈贝马斯注意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哲学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他认为,柯尔施批评第二国际理论家的话,也适用于恩格斯:“一方面按照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即理论上是辩证的,实际上是革命的观点,孤立的、相互独立并存的部门科学是没有的,就像脱离了革命实践的、缺乏科学前提的纯理论研究是不存在的一样;另一方面,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事实上越来越多地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解成为同阶级斗争的政治实践和其他实践没有直接关系的纯科学知识的总和”。[4](P47)随着科技进步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主义的观点得到了更为有力的贯彻。哈贝马斯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主义意识具有三种倾向: (1)认为对整个世界的种种理论解释是不合理的,因为按照科学主义的观点,自然界和历史的统一性论题,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问题。(2)同规范的理性选择有关的实践问题,并不具有认识真理的能力;价值和决断似乎在原则上是非理性的。(3)哲学传统的实质性问题成了语言分析,哲学的理论职能限于逻辑学和方法论。这种科学主义引起的反响,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承认科学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又为一种主观主义地收回了自身认识要求的哲学,保住了一个科学无法研究的生命问题的领域。雅斯贝尔斯和早年萨特的工作就是这样。(2)具有传统倾向的哲学观点试图重新接受原始哲学的意向和改革本体论,诸如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尝试。(3)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一种哲学要求,即把自然界和世界史想像成一个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想要兑现一种宇宙起源学和历史哲学早就实现了的要求。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主义没有把哲学变成现实,而是把它扬弃了。实存哲学和生命哲学同传统的关系,只不过是一种美学的关系。至于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既把自己理解为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同时又把自身理解为对形而上学思想的继续。他强调,如果把哲学理解成某个时代流行的自我反思的最激进的形式,那么,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西欧发展起来的非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无疑也是哲学。关于哲学在今天的作用,哈贝马斯认为,就是在科学中发掘同经济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归纳主义相对立的强大的战略理论。就此而言,历史唯物主义是未来的社会进化论中的一种富有意义的纲领。哲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客观主义,反对思维和制度对它们自己的实际生活的形成联系和使用联系的意识形态的、虚伪的独立性,从而展示彻底的、激进的自我反思的力量。我们可以说,这一任务也是自卢卡奇和柯尔施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努力所在。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如何切实把握这一任务,也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

京:三联书店,1997.

[2]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重庆

出版社,1989.

[3] 仰海峰.重思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列宁

和卢卡奇的两种阅读方式比较[J].北京大学

学报,2003,(4).

[4]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孔 伟]

m~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最新通用版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 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7、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含答案)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9学年上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试题于2019年4月25日公布,2019年4月26日至2019年5月12日在线上传大作业答卷(最多上传10张图片);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综合大作业答题纸》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D A. 吾心便是宇宙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心外无物 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3. 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4.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D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5.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说法错误在于割裂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6. 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其中一种是循环论,另一种是C

A. 激变论 B. 庸俗进化论 C. 直线论 D. 庸俗唯物论 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是C A. 认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B. 认识来源于绝对精神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 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 9.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D A. 杰出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 A. 运动变化性 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11.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12. 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B A. 属于上层建筑 B. 不属于上层建筑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其中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 13.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 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 C. 社会意识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社会意识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14.相对真理是指D A. 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B. 相对谬论 C. 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论的成分 D. 正确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D A.它是人类有用的活动 B. 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 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D. 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16.“肯定中包含肯定,否定中包含否定”,这是B A. 折衷主义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17.人的本质A A.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是人的自我保存 C. 在于人有思想有意识 D. 是自私自利 18.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A A.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B.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C. 新事物区别于旧事物 D. 新旧事物融合为一体 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汇总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种方法、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3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4种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得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个核心、1大规律、1个基本问题)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规律 1个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大概念 (一)物质 物质就是指由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出得一种共性——即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得意识所反映得客观实在性。物质得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首先要确立得就是它得客观实在性,也就就是说它存在于人得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意识存在可以独立存在。同时它又可以为人得意识所反映。 (二)意识 (1)意识产生得充分条件:人脑。意识就是物质得产物,但又不就是物质本身,意识就是特殊得物质——人脑得机能与属性。 (2)决定条件:社会实践(语言促进)。社会实践特别就是劳动在意识得产生与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得产生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与可能,在人们得劳动与交往中形成得语言促进了意识得发展。 (3)意识得本质:意识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得产物,就是人脑特有得机能与属性,就是物质世界得主观印象,就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得统一。 马克思:“观念得东西不外就是移入人得头脑并在人得头脑中改造过得物质得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并反作用于物质。 2大原理 (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这就是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问题得一个基本原理。包含三点内容: 1、世界就是统一得,世界得本源只有一个。 2、世界得统一性在于它得物质性,而不就是某种“始基”得物体。 3、物质世界就是多样性得统一,不就是单一无差别得统一。 (二)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1、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得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一、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a、世界观的定义 b、哲学的定义 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b、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 (1)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 (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a、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b、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 c、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一元论、二元论: (1)、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二元论:特点、实质 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本身包括有两方面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由于人是动物进化而来的,因而具有作为一般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物性,例如生育、饮食、新陈代谢等等,这种自然属性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的社会性,是指正常的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人总是劳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说,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 他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而其中的生产关系是各种关系的基础。因此,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就成为人的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人的本质属性就成为了人的社会性。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加上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差异,所以每个人的具体人性也是不断发个人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活动、生活经历、意识及其具有连续性的历史过程的构成物,是以其生命为其物质承担者的,在其活动中实现的同他人,同社会的社会关系之网的网上纽结。 每个人的自我,都要依赖于社会集体,通过同他人、同社会发生现实的关系而取得自己的存在,自我实现于人类社会的共同活动之中,为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所不断充实和改变。“由于人们的共同生活条件,人的自我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人类的、国家的、民族的、集团的共性;又因为个人所处的生活条件和从事的活动不尽相同,每个个体的自我又具有某种不重复性和惟一性。如果使人的自我脱离他的全部社会关系,脱离他的活动,脱离构成他实践和认识活动前提的客观世界,脱离他的生存条件,脱离他自己的肉体,这个‘自我’只能是虚幻的想像物。” 正是对自我的认识与探索,才会促使人们进一步寻觅人的价值,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对人生意义的评价。!" 世纪后期在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为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统治阶级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价值的说教行为,曾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这在当时有其进步作用。但是,这些要求从根本上说,是在全人类的普遍的外观下,追求资产者的私利。在随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并不存在什么资产者和无产者共同的所谓人的价值。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个人值一万英镑,就是说,他拥有这样一笔钱。 谁有钱,谁就‘值得尊敬’,就属于‘上等人’,就‘有势力’,而且在他那个圈子里,在各方面都是领头们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来看人,必然把人的价值说成是一种脱离具体历史的、超阶级的、抽象的。而当今,我们认为,对于人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立足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把人放在他赖以存在和活动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获得对人的价值的客观评价。因此,历史上从来也不存在什么抽象的“人的价值”;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人的价值观。 所以,衡量一个女人的价值,不仅在于她的存在和需要是否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承认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在于她为社会、为他人尽了些什么责任,作了些什么贡献。自我的价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框架

看好了啦。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1、辩证唯物主义2、历史唯物主义(又名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分三点:1、辩证唯物论2、唯物辩证法3、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分四点:1、人名群众2、价值观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4、基 本矛盾与基本规律。 文化就是意识,所有虚的,比如政策,理念都是意识。做选择题时刻记着: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①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 计划性(不重要)②意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③意识具有指导 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指导人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不重要) 3、规律是客观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4、意识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点可以归在2的③ 里,但是经常需要把这句话拉出来说,独立成一点。) 5、(套话。看材料意识是对谁起了作用)意识对+对象+具有正确的指导作 用。(有时候你得看那个意识是坏的还是好的。不过一般是好的)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并利 用这种规律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反对在规律面前的经 验主义和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唯物辩证法⑴联系观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也可加上客观性、多样性),要用 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 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多样性,善于分析事 物的具体联系 ③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密不 可分,没有整体,部分也就不成其为部分。没有部分,也就没有 完整的整体。 ④系统优化。 ⑵发展观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 物在旧事物中孕育而成,即否定了旧事物中的腐朽东西,又保留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三专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对象:二年级各专业学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探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认识的来源、本质。 2、探讨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通过实践观的引入,理解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4、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通过对真理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 教学难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9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论以认识为研究对象,是对认识的认识,思想的思想。认识论要研究认识的来源、对象、性质、本质,认识过程,认识活动的规律,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问题。本专题主要分三讲,主讲前两讲,第三讲自学。 第一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规律的哲学学说。它将认识本身当作对象,反思自身。 一、认识的过程:从经验到理性

1、认识从哪里开始?---从实践到认识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人的想法、意见、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等属于思想、认识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进入现场,调查研究,用五官去感知,接受各种信息,搜集感性材料。基本方式:观察,试验,走访等,由此获得感性认识。 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人有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这些器官是人与对象之间的桥梁和通道。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产生的刺激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就产生了各种感觉。感觉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每一感觉反映事物某一个方面的表面特性,而知觉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的形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与感觉和知觉不同,感觉和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是由当前的事物引起的;而表象则是对曾经感知过的而此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这一发展,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从对事物的当下反映到事后的回忆再现。在表象中,认识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即表象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事物,它舍去了过去感觉和知觉事物的一些次要特性,留下对自己比较重要、比较有意义的特性。这说明表象已经开始有概括、抽象的萌芽。但是,表象并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范围。 感性认识是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它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就是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二是具体性,就是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不断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越来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认识是什么”这一问题,认识论中历来都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间及社会历史条件,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它和一般的哲学及科学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含义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时代 (1)现代西方哲学概念的指称对象及其主要思潮和流派。 (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3)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时代精神的精华。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条件。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两大理论成果。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含义。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列宁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区别。 (3)关于运动的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根本区别。 (4)关于运动的辩证法观点与形而上学观点、相对主义及辩论的根本区别。 (5)相对静止的含义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6)关于时间空间的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根本区别。 (7)关于时间空间的辩证法观点与形而上学观点的根本区别。 (8)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 (1)意识起源的几个环节。

(2)劳动在意识的起源上起决定作用。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实在的主观映象。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5)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和途径。 (6)人工智能及其与意识的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2)规律概念的定义和规律的特点。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4)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1)联系概念 (2)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唯物主义的联系观。 (3)联系的条件性及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关于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概念同一般系统论的关系。 (5)系统概念及系统的特征。 (6)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7)发展概念与运动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8)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9)新生事物的本质特征。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1)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3)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 (7)质、量、度概念。 (8)度与关节点概念的区别。 (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主观能动性 (一)是什么: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精神状态 (二)为什么: (三)怎么办: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含义及表现 2、尊重、认识、利用客观规律 3、尊重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 4、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解放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承认、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3、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积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让规律为人类服务。反之…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消灭;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2、承认规律,尊重规律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 4、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条件出发,利用规律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认识 Ⅰ.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是什么: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为什么: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其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么办: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Ⅱ.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二)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拓展、发展 Ⅲ.科学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创新 三、实践(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Ⅰ.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Ⅱ.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 2、作用: ①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②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③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3、现实意义: 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内容: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 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2、作用: ①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