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总复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总复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总复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

1、公共需要及其特征

1.1 公共需要

什么是公共

学者关于“公共”的解释:

理论层面:主权、合法性、福利等

经验层面:公众、公有制、共同等

行为层面:教育、文化、卫生等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内涵:

一是主体性,与私人管理相区别,表明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企业或私人机构;

二是目的性,明确公共管理活动的目的和责任,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不是一般的个别需要;

三是参与性,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即支持、约束和监督。

需要:主体对于客观外界事物以其主观欲望表现出来的要求。

需要是复杂多样的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

行为分类法,生理(物质)与心理(精神);

价值分类法,正当需要、不正当需要、潜在需要、显在需要;

动机分类法,生理、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实现;

主体分类法,个人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不是个人需要的集合,也不是基于个人偏好的简单多数人的集团需要;

公共需要是相对独立于个人需要和群体需要的社会整体需要,是以社会共同体的利益为基本表现形式

的普遍需要;

公共需要本质上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存发展所需的条件和利益。

1.2 公共需要的特征

客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提供的物质条件是公共需要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公共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公共需要也受到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消费偏好对特定时期公共需要的演变和表现甚至会起很大的作用。

社会性:公共需要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整体的共同需要,必然受特定社会条件制约,特定社会条件既表现在阶级性,也表现在民族性。

阶级性,公共需要受阶级利益、阶级需要的影响,尤其是受到统治阶级的影响,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的共同需要;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也要协调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被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从而达成包括不同阶级需要的社会公共需要。

民族性,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心理性格,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已然形成了体现本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民族文化与精神所表现的共同需要具有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内容,虽然民族性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但是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个别民族的需要,也是人类的共同需要。

多样性:公共需要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基础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公共需要,决定着公共需要的内容与形式。

从纵向看,公共需要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而日新月异;

从横向看,公共需要在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刺激下而丰富多彩。

2、公共事业及其特征

2.1 公共事业的含义

事业:是“活动”范畴,一是指人们所从事的有意义、有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二是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社会活动。

事业在公共领域则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企业相对的、由国家经办的事业单位或事业体制;二是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公共事业。

所以在公共层面或语境中,事业成为事业单位或公共事业的简称。

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与精神产品改善社会公众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公共事业: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公共住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事业。公共事务:与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有关的各种事业和活动。广义上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狭义上指政治统治

公共事业与公共事务的关系

联系:都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并且广义公共事务涵盖了公共事业。

区别:狭义公共事务有鲜明的政治性,管理的是纯公共物品;公共事业活动突出社会性,管理的多属准公共物品。

2.2 公共事业的特征

公共性:服务对象的公众性;服务内容的共享性;服务目标的公益性。

非营利性:主要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

规模性:不可分割性;范围庞大。

超前性:基础性;周期长。

二、公共事业管理

1、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

综合公共事业与管理的定义,我们可将公共事业管理看作:在一定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

区别:对象宽窄之分,公共管理范围是广义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理是狭义(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主体细微有别,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准行政组织-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社会领域的工作;公共管理中的准行政组织除此之外还包括针对市场的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

联系:目标一致、内容重合、主体交叉。

区别:

对象上,行政管理的范围大于公共事业管理;

主体上,行政管理是行政机关,公共事业管理除行政机关外还包括非政府、准政府组织;手段上,行政管理主要依靠直接的行政手段,比较单一,公共事业管理则是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手段。

2、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公益性;强制性;

非营利性;服务性。

三、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增进人类的福祉

2、有助于推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3、有助于促进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

4、有助于减轻财政压力

第二章

2.1政府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2.1.1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拥有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组织。

特征:公共性,普遍性,执行性,强制性

2.1.2政府体制的职能优势

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

解决外部性、形象不对称、垄断问题

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应对紧急事件

2.1.3政府体制的局限性

决策实效、行为低效、滋生腐败、新外部性、功能有限

2.1.4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责任

1、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地位

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性决定政府的主体地位

市场缺陷决定政府必须积极有为

政府管理的优势决定要发挥主要作用

2、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提供制度保障和行政管理框架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提供部分公共事业产品

监督公共事业组织活动

2.2事业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2.2.1事业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公共事业组织: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大类。

特征:组织性、非营利性、自治性、非政府性

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区别

公共事业组织:不具有抽象行政行为、允许进行有偿服务、可以进行民事诉讼、一般不由财政全额拨款

政府:具有抽象行政行为、不允许进行有偿服务、进行行政仲裁或行政诉讼、财政全额拨款公共事业组织与企业的区别

公共事业组织:一般并不追求收益、提供的许多服务或商品具有独占性、收费通常以

成本耗费为基础

企业:追求投资收益、提供的服务或商品不具有独占性、以供求关系来确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2.2.2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

相对独立性、非营利性、低成本,高质量、专业性、接近性、灵活性、在培养互助精神上更具优势

2.2.3事业组织的局限性

一般局限性:筹款不足,狭隘性,家长作风,业余性

中国事业单位组织的缺陷:缺乏独立性,组织性质杂乱,组织立法滞后,产权制度不尽合理,自律机制不健全

2.2.4事业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和沟通者贯彻公共事业的规划、方针和政策

从事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有效配置科、教、卫、文、体资源

充当科学理论的创新园地和实验基地

2.3市场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2.3.1市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市场组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生产活动和市场交换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非公共组织。

特征:营利性、竞争性、排他性、自发性

2.3.2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

有效配置各类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市场主体间联系,实现信息共享

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调节收入分配,促使市场参与者理性决策

促进人的发展

2.3.3市场体制的局限性

无法有效地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无法消除外部效应

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

无法消除垄断

无法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公正

无法解决宏观总量平衡问题,保证不了社会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无法克服自身所导致的某些消极后果

无法使经济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状态

2.3.4市场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责任

市场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参与者

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者和竞争者之一

发挥市场体制优势,提高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效率

2.4三者体制的互补替代关系

2.4.1三种体制的互补关系

政府组织:作为宏观管理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来规范社会活动各主体(组织和个人)的行为

事业组织:作为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专业化组织,通过事业机制的专业性、独立性、互助性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

市场组织: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通过各类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4.2三者体制的替代关系

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

为事业组织和市场组织发展提供制度、法律、规则

对公共事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宏观调控

制定各项运行制度,有效监管各类事业组织

市场组织发挥高效优势

替政府提供一部分事业产品(主要是生产经营类),积极开发公共事业产品有效供给机制事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

代替政府从事大量社会公共事务,发挥沟通作用,提供一些专业性的社会服务

第三章

3.1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关系:

一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都产生于人口资源之中,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从这一点看两者是一致的。

联系: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多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根据的;

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

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

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的。

区别:

首先,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

人力资本是由投资而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的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

更大的收益收回。因此劳动者将自己拥有的脑力和体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参与价值创造,就要据此来获取相应

的劳动报酬和经济利益,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而人力资源则不同,作为一种资源,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的创造起了重要贡献作用,人力资源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

其次,两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是形成人的脑力和体力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的价值凝

结,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它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

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关注的重点是收益问题,既投资能否带来收益以及带来多少收益

的问题。

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将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注的重点是产出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多强。

最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

众所周知,资源是存量的概念,而资本则兼有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也同样如此。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

和脑力的总和。

而人力资本,如果从生产很多的角度看,往往是与流量核算相联系的,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增进、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损耗;如果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人身上的凝结。

人力资源: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组织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和。

是一切资源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

既是一种天然形态资源,又是一种再生性资源

既是一种物质形态资源,又是一种非物质形态资源

人力资源的特征:能动性,高增值性,实效性,社会性

3.1.2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的内涵及特征

内涵: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从事管理、生产和公共服务工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人员的总和。

在公共事业领域从事公共事业的人力资源

分布广泛,工作内容丰富,涉及管理和服务诸多环节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

特征:领域约束性、主体智能性、功能持久性、影响扩张性,价值公益性

3.1.3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组织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组织使命,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其管辖内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奖惩激励、保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的总称。

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和相关的政府机构

客体是公共事业组织的人力资源

管理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着手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公共事业人事管理的区别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把人看做是资源

内容:预测、规划、开发也是管理内容

模式:战略型管理

手段:柔性管理

传统的公共事业人事管理

理念:把人看做是成本

内容:录取、考核、奖惩、工资等

模式:事务性管理

手段:刚性管理

3.2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3.2.1公共事业人力资源招聘

1、公共事业人力资源招聘的特点

考察内容: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工作技能

对象层次:低、中、高三个层次

录取制度:聘用制度

招聘方式:面试、笔试、操作

组织者:政府各级人事部门、用人单位、考试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

2、公共事业人力资源招聘的程序

招聘前进行岗位设置和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制定招聘计划

发布招聘信息

受理应聘人员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考试和考核

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3.2.2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培训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

政治和业务相结合原则、学以致用原则、按需施教原则、分级分类原则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方式

内部培训、外派培训、员工自我培训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

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公共事业精神培训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程序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培训效果

3.2.3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1、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意义

合理配置人才的依据

确定薪酬的依据

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

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前提条件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主体

上级考核、同级考核、下级考核、自我考核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环节

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绩效奖惩

4、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方法

目标管理法

关键事件法

民主测评法

评定组织共同确定法

配对比较法

网上考评法

3.2.4公共事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1、公共事业组织工资制度改革德尔历程

第一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3月去供给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工资制度

第二时期:1956年4月至1985年6月推行统一的职务等级工资制

第三时期:1985年7月至1993年9月建立以职务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第四时期:1993年10月至今逐步实施分类工资管理制度

2.公共事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提升组织实力、稳定岗位结构、满足员工需要

原则:系统性原则、竞争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合法性原则

3.公共事业人力资源薪酬的构成要素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工作奖金福利、特殊岗位津贴、关键人员津贴

关键岗位津贴、利润分享

3.2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3.2.5.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离退休和辞职辞退管理

1、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离休管理

公共事业组织人员离退休必须发放离退休费。

2、公共事业人力资源辞职和辞退管理

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可以提出辞职。

辞职必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公共事业组织的一项权力。

3.3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3.3.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1.我国传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本内容

干部任用方面长期坚持委任制

人员录用方面长期采用调入、分配办法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方面长期采用评审制

分配制度上长期坚持全国统一的等级工资制

考核上参照党政干部的办法

退休制度上基本采用年龄划杠的办法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

初步探索和重建时期(1979年至1987年)

恢复职称评定,适当下放人事权

不断深入时期(1988年至1992年)

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持续发展时期(1993年至1997年)

进行聘用合同制试点,有效处理人事争议问题,建立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

突破进展时期(1998至今)

全面推行聘用制,进行人事分类改革,实行多形式分配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没把人力资源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做

招聘缺乏整体规划,不公平依然严重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训缺乏科学性

绩效考评困难重重

改革也缺乏整体性配套改革条件

3.3.2深化事业组织人事制度改革

1.树立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

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确立公共事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观念

确立人才商品化的观念

2、人事改革的具体措施

锐意进取,确立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

齐头并进,完善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

因材施教,加大关键岗位的人才开发力度

配套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不断创新,加快技术和方法的现代化

第四章公共事业改革

一、公共事业改革是世界性浪潮

(一)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改革

198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再造运动”,这场运动从形式上看是政府组织流程的重新设计,实质上是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再造。

1、改革的基本动因

缓解财政压力、因应公众舆论的变化和要求、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

2、改革的主要内容

私有化

市场化:合同出租,以私补公,内部市场,客户竞争

社会化:发挥非营利组织的功能,社区化,用者付费

地方化

3、改革的启示

从本国实际出发

进行大胆创新

将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完善与管理技术和绩效的提高结合起来

(二)中国公共事业改革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时间上大体一致,也进行了公共事业方面的改革,但是进程缓慢、力度不大。

改革的历程:

从1978年开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进入改革期,回顾30来年的改革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重建与探索阶段(1978-1987)

深入与拓展阶段(1987-1996)

全面革新阶段(1996-)

二、公共事业改革的主要对象与基本思路

(一)公共事业改革的主要对象

西方国家公共事业改革的突破口是进行行政改革,即“政府再造”。

中国公共事业改革与行政改革也是密切联系的,但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承担着大多数公共事业,因此,其成为公共事业改革的主要对象。

事业单位成为改革主要对象的原由:

机构重叠、人员膨胀;

政事不分、职责不明;

管理僵化、缺乏活力;

结构失调、效率低下。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

分类改革:

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执法、经营服务、公共服务三大类别,分别采取回归政府、推向

市场、保留和撤销等不同的改革方式。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模式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

政事分开:解除政府与各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

职责分开,事业单位原来承担的政府职能,回归政府履行;各级政府承担的一些技术性、服务性的工作,交给事业单位去完成。

管理方式及手段分开,政府只是宏观监督与管理,具体事务由事业单位管理;除政府授权外,事业单位不能运用行政手段。

事企分开:部分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促使其企业化。逐步实行股份制和民营化,实现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

管办分离:切实转换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角色和职能

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其要行使产权、财权、领导任免权,并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事业单位具有的经办权(管理)应自主;对于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的事业单位,政府在具体管理权限、政策、方式上应有所不同。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

非营利机构模式

政府责任模式

中间模式

四、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趋势与问题困境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趋势

明确事业单位的性质

实行分类改革,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

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管

抓好重点改革领域

统筹规划、统一推进和综合协调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困境

由于中国事业单位性质复杂、涉及面广,改革需要巨额财政资源与多方利益调整;特别是中央各部委事业单位众多,决策者担心由此引发社会震荡;以及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在与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中理顺诸多关系等等,从而使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着一些困境。

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困境:

第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难以和市场经济相衔接,这就导致许多模糊地带,如事业单位体制上应当怎样改革,事业单位要采取何种法人制度、何种产权组织形式,应当形成什么样的运行机制。

第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和针对性的改革目标,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一刀切”现象比较普遍,要么国家“保起来”,要么“推向市场,自生自灭”,从而产生“二政府”或者“过度市场化”现象,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缺乏与事业单位改革相配套的措施。首先,对于事业单位改革后的各项活动的法律法规约束尚未形成,使得国有资产流失难以避免;其次,社会保障制度配套不足,分流人员的抵触情绪大而增加了改革的不确定性;最后,政府的调控机制没有形成,监管模式还不到位。第四,集团利益难舍难分,改革阻力很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难以主动割断与其所属事业单位的利益关系;事业单位领导也持消极态度;事业单位是精英聚集之地,有较强的谈判能力。

五、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一,事业单位改革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需要;

第二,事业单位改革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第三,事业单位改革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

总之,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解决现有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但是,改革的方向不是也不可能是取消全部事业单位,而是着重于调整和规范。

第五章教育事业管理(重点)

一、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孔子

教育是要立人。鲁迅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蔡元培

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陶行知

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黄全愈

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马克思

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康德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

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

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教导,启发。

《现代汉语词典》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使明白道理。

《新华词典》

广义教育,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管理

广义教育管理

包括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它是以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为自己的管理对象,以教育法令、法规为管理的基本依据,对整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系统及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教育投资、教育督导、教育结构管理方面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从而实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狭义教育管理

是指学校管理,它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的管理对象,它的管理类型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原则、管理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及领导人员,以及学校内部与外部关系的管理,目的是有效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教育管理的基本方式

教育预测:是教育决策的前提,主要根据教育现状分析,寻找提高工作质量、学生质量和教育投资效益的最佳方案。

教育决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得失成败。

教育计划:是实施教育决策的行动纲领,是教育决策的具体化和系统化。

教育组织:是对教育系统中的人、财、物的配置,保证决策和计划的顺利实施。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反馈环节,对过去工作进行质量评价,为教育决策服务。

二、国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模式和经验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分类

教育管理体制:指教育系统活动中,国家、社会、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管理的组织方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组织制度、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职权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分类:

以市场经济模式为根据,有分散型、集中型和混合型;

以不同国家高教管理体制特点为根据,欧洲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以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形式为依据,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集权与分权混合制。

2、集权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

以法国和前苏联为典型

优点:可以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得到统一规划和调配;可以有效地监控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缺点:体制僵化,难以灵活地满足社会多方面要求;中央全面控制,容易出现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

3、分权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

以美国为典型

优点:具有灵活性,针对地方的服务工作较强。

缺点:中央或联邦政府的控制力较差,过分依赖市场,从而导致一定的松散性和盲目性。4、混合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

以日本为典型

优点:可以使高等教育从各层次和各方面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部省直接管理的国立大学、地方政府设立的公立院校、私立院校培养不同层次人才上有分工。

缺点:由政府管理的国立和公立院校运行机制僵化,政府管理太具体;对私立院校投资和政策上不重视,导致质量较差。

总之,国外集权、分权和集权与分权混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或模式各有自身特点,每种体制中的国

家的高等教育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它的缺陷。几种体制或模式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分权国家逐渐增

加对教育的影响力,集权的国家在增加地方的权力。但是所有国家一个最重要的相同点,那就是加大

了学校的权力。

三、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和完善

1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沿革

形成时期(1949-1952年):

对旧有公立大学改革,收回私立性质的教会大学,将原有的私立大学改为公立大学,由新成立的高等教育部统一管理。

发展时期(1953-1978年):

规定了高校的隶属关系,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中央部委负责管理,地方政府直接领导;确定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制度。

改革时期(1978-):

高校隶属关系调整,教育部直属高校,由国家和省级地方政府共同建设,中央部委管理的大多数高校下放到地方政府(省、直辖市、自治区)管理,高等学校合并;实行“211工程”和“985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2、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集中而又直接的管理

建国以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集中管理的主导之下,虽经数次变迁,但是从根本上并未摆脱与政府的依赖关系,许多决策权还是集中于中央政府。

行政管理手段为主

政府始终把高校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一部分,总是以各种政策的方式指导高校办学,无论是拨款还是规划,都是如此。

封闭式管理为主

高校与社会之间、高等学校之间、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学校闭门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程度低,人才培养质量缺少科学的评估反馈系统。

3、对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简要评价

优点:

推动国家整体发展上,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上,保证了迅速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任务的完成,初步解决了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利于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缺点:

首先,政府、高校、社会三者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内部四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模糊,省属高校面临着多头行政管理而无所适从;政府对高校总体上仍然是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其次,高校还没有成为真正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没有获得真正的办学自主权。

最后,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许多高等院校存在着以商养校的现象。

4、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滞后带来的问题

(1)市场化

(2)行政化

(3)不公平

(1)市场化

所谓教育的市场化,其实就是把教育事业、教育机构看作是谋取经济效益的机构,把教育看作是一种产业,一种可以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资源,一种具有经济收益的经济活动。产业化和市场化就是要把教育活动转变成为经济活动。

教育市场化现象体现在以市场的态度对待教育。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寻找和

利用机会,获取经济的收益。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运用各种方式推进这一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学校教育的消费化使得学校专注于面向家庭或个人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需求,使得学校单维度地理解教育的使命,而忽视了教育的公共使命。

教育是公共实践,属于公共利益的实践。我们教育的这种“市场化或产业化”放弃了教育的公共性,

学校和教育的公共意识和公益意识日渐薄弱,使得教育和学校失去了公共价值的规范。

教育是公益事业。政府不能通过教育来直接谋取经济利益,不能把教育看作是出售的商品或者准商品。

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国家的教育责任削弱、教育价值的扭曲以及教育不公正现象的严重,这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严重阻碍。

(2)行政化

所谓学校教育的行政化,是指学校教育的进行以及组织建立在政府严格的行政掌管和控制中,一切以政府的行政意志为转移,而且为了应对外在的行政化,学校教育的内部组织结构也行政化,也以行政指令来决定教育和教学。

外在行政化

内在行政化

外在的行政机构掌握着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式,从学校管理到教师的教学,从教学

的评估到学校考试制度,等等,这是中国教育从大学到小学一种独特的体制。这种体制构成了学校唯

行政意志为上,一切以服从行政意志为转移。

学校教育内在运行的行政化,往往从行政意志出发安排各种教育事务,忽视了学校教育活动的特点,

也无视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的独特性。学校像官僚体制一样,层级分明,服从领导。

教师的“教”完全制约于行政化管理的藩篱,教师只有放弃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想,放弃自己的教育探索。所以,教育行政化也使得中国教育的创新难以产生。

行政化的学校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长期的瓶颈,如果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不是教育内容

的改革,而是对行政化这样的不良制度的改革。

(3)不公平

我们的教育存在制度性的不公平现象,这就是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机会分配等多方面,重视重点学校,而忽视非重点学校,重视城市,而忽视农村,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排斥学业平平和学业成绩差的大多数人,造成公共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忽视社会公正和教育公正会对教育改革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使教育本身的道德危机增大,在社会上

产生对公共教育的信任危机。

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必须重视教育公正和公平问题,这不仅仅是教育经费投入和均衡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改革教育制度设计上的精英主义原则,必须把效率原则置于公正原则之下,必须追求整体上实现教育公正的原则。教育公正不仅涉及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投入,不仅涉及教育的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不仅涉及宏观的教育制度的基础性原则,而且涉及一个教育制度是否从根本上保证每个人平等的基本权利,即涉及制度的正义问题。

4、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与主要途径

改革目标:

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教育部)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

改革内容:

转变政府职能,由集中统一管理到具有综合性的宏观调控,加强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的统筹决策权。

鼓励社会参与,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扩大自主办学。

主要途径: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制度改革,鼓励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完善社会教

育制度,加强中小学阶段的社区教育与校外教育,加强行业、企业参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合作教育制度。在人才评价制度方面,既要改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还要改进社会人才评价、选拔和使用制度,形成全面育人、人人成才的导向机制。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是关键,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水平大学、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等学校等不同类型高校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并分别采取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录取方式。实行这样的改革,力求既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选拔原则,又为有特殊才能的优异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明确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依法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内部治理关系上,强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包括加强学校章程建设,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学术环境等;在学习与社会关系上,强调扩大社会合作和社会参与,“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等。

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形式办学;依法落实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出资办学,完善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资助政策,开展民办学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试点,以及依法管民办教育的若干政策和制度。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含两方面任务: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继续解决好政府包和统的问题。一是进行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公共治理制度,特别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探索政府、学校、社会相互合作的教育公共管理体制,形成“管、办、评”分离的新型教育治理结构;建立政府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和听证制度,搭建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健全信息公布规则及协调机制;健全教育督导、评估和问责制度。

第六章科技事业管理

一、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

综合化:

自然科学内部学科之间的融合;

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综合;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

社会化:

科技研究的社会建制;

科技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国外科技管理的趋势与经验

趋势:

调整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搞活微观自主经营;

就是美国也在1993年成立了级别与国家经济委员会地位一样的国家科技委员会,加强对科技事业的宏观管理。同时,政府各部门、高等学校、企业等等在各自范围内也是十分尊重研究者的自由选题与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经验:

对科研机构实行分类管理;

逐步增加科技投入;

加强企业科研开发能力;

切实做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

三、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

1、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高度集中型的科技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成效

科技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的问题

2、我国科技管理的完善

调整科技管理政策和措施,落实“稳住一头”

继续促进科研机构转换机制,落实“放开一片”

继续深化科研机构管理制度的改革

3、科技活动向市场化、企业化转制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继续完善和发展技术市场

进一步完善科技法制建设

第七章文化事业管理(重点)

7.1文化事业管理概述

7.1.1文化事业管理的内涵

1、文化与文化事业

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3、文化事业管理与文化管理

7.1.2文化事业管理的目标体系

1.协调目标

与特定时期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管理模式和政治体制相协调。

2.繁荣目标

文化繁荣是文化发展的标志,也是文化事业管理的重要目标。

3.创新目标

文化事业管理在追求文化繁荣基础上的更高目标。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交流和碰撞的结果。

4.效益目标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文化事业管理效益目标的两个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

7.1.3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1.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文化发展事业

2.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

3.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培育经济增长点

4.引导文化消费倾向,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5.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7.2 中外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比较

考察世界上典型国家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入手,我们可以将众多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政府指令型—前苏联

社会调节型—美国

多元复合型—法国

政府主导型—新加坡

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沿革

确立时期1949——1956

调整时期1957——1966

畸变时期1966——1976

改革时期1976至今

国外经验对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加快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体化步伐

社会办文化是文化事业管理的大势所趋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

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还必须适应文化交流的国际化趋势

7.3转轨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完善

存在的问题

投入建设不足、文化管理职能不明确

现代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建设缓慢、文化资源配置滞后

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进一步理顺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进一步理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进一步理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深化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转变政府文化行政职能:加强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建立现代微观文化管理体制:政事分开,政企分开

加快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用人、编制、福利、户籍等相关制度发展中介组织

7.4 文化建设需要思想大解放

指导思想比文化体制改革更重要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要务,是转变指导思想,转变文化观念,与之相比,文化体制改革是第二位的。

具体而言,至少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阶级论转为和谐论、由一元论转为多元论、由从属论转为自主论。

由阶级论转为和谐论

阶级、阶层是普遍存在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阶级、阶层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什么?可能是依存、依赖、合作、妥协、共生。阶级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甚至在某些时期可能激化为剧烈的、疾风暴雨式的斗争。但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阶级关系必将日益走向共同利益下的理性调整,包括在道德、义务、同情、责任参与下的法律和社会契约中走向和谐。所谓阶级、阶层的成员,也是在财产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改变和再分配中变化的。

从“和谐”、“和而不同”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未必一定是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极可能是在长期取长补短中,走向和解。“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正是和谐的思想吗?应当从这样的理论高度,认识“和谐文化”。

由一元论转为多元论

长期执政的政党,如何面对多元社会、多元文化,至今仍缺乏必要的讨论。不能满足于提一个观点,提一个口号。有一句话叫“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什么叫“引领”,别人不买账怎么办?这类问题不仅要有观点,而且要有学说。不仅自己要想清楚,说

清楚,还要说给国际社会,说给不同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理念的人听。即使不能说服别人,起码也要让人家感到言之成理。我们在国际上是真诚的多元论者,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讲过多次。因为要面对政治的、文化的单边主义,甚至霸权主义。我们有些弱势,话语权不够,因此主张多元。回到国内,现在提“一元引领多元”,我建议加上“尊重多元”。

由从属论转为自主论

与经济、政治、社会相比,文化有没有相对独立自主性?

过去,“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这影响了几代人。它显然不利于文化、文艺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又多了一个主人:经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这几年,党中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同时并举,现在又加上生态环境。文化堂而皇之与经济、政治平起平坐,这是党的文化观念的进步。但是,真正改变从前文化与政治的主仆关系,还有很长的路。

文化发展是有自身规律可寻的,不应将文化看作是经济、政治的附庸、奴仆,文化有自身的、相对的自主性。

说到自主性,就不能回避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由问题。

我们对自由的误解基本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谓自由、平等、博爱,是很虚伪的东西。二是认为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法无天,那还得了?

首先,自由不仅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哪个人不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由?老一辈革命家,哪一个不是因为崇尚自由、反抗压迫而成为一个革命者的?

人的最高需求是什么?当然是温饱、安全、爱情之上的自我实现,即人的创造力的自我实现。“以人为本”的含义之一,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在必要的社会制约中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享有思想的自由、想象的自由、幻想的自由,以及表达的自由(从心所欲不逾矩),并以此为前提,发展它的创造力!

7.5文化体制改革要重点深化对四大关系的认识

7.5文化体制改革要重点深化对四大关系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关系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其民族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它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吸引力、感染力而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

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充分显示了文化对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力,文化软实力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受到全球普遍重视,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订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求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正确认识改革创新与发展繁荣的关系

二、推动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要转换思路,开阔视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方面,体制机制是关键。体制机制是文化发展稳定性的规范框架,也是文化发展中产生矛盾和问题的根源。

另一方面,文化领域自身的改革创新是实现文化大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进一步创新文化发展观念方面,必须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在创新文化发展内容方面,必须既要注重文化的世界性,具备世界眼光,又要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弘扬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推进文化的创新。在创新文化发展形式和手段方面,要充分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打造文化品牌,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不断增加文化的表现力、影响力。

三、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

在体现文化的意识形态方面,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公益性公共文化基本服务渠道及其基本产品的主导性载体作用,通过设计、创新、生产与供给等环节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建设,加大先进文化对广大群众的正面推进,加大对承担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相关文化产业的引导、扶持和奖励,积极营造出一种全民崇尚、创新、享受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良好时代氛围。

与此同时,文化的商品属性提示我们,对于偏重不同属性的文化产品,应运用不同的管理主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分类区别对待。对偏重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产品,应当以党委有关部门为管理主体,运用政策指导、问题探讨、思想引领、机制建设等方法加强管理,既要防止出现管得过细过死的现象,又要避免大而化之、疏忽轻视的局面。对于具有很强商品价值属性的文化产品,应由政府作为管理主体,运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政策扶持等手段,注意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市场的调节手段,引导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正确认识微观性市场主体发展与宏观性文化体制完善

一要重塑市场主体。要遵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总体要求,分类指导,逐步推进。

二要完善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建设,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工作者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解放文化生产力。三要改善宏观管理。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宏观管理体系,确保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从而切实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实现文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对文化领域的管理应当仅仅限于宏观管理,即主要体现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宏观方面,这样文化企业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决策的生产者和管理者。

应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改进文化管理方式,创新文化管理手段,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提高文化行政管理效能。

7.6 文化体制改革四大关键词

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是要创新体制机制。

要突破发展中的瓶颈难题,解决原创动力不足等问题,只有继续深化改革,使文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引导

文化在走向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功利化、低俗化等倾向,文化应有的守望社会、引导风气的功能受到冲击。

一个社会具有向上的、有凝聚力的价值观至关重要,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使得文化繁荣昌盛,充满健康活力,发挥其引导社会、教育人民的作用。这是文化发展的关键课题。为此,政府应该发挥对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重视文化传承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此外,还应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对公益性文化的补偿机制,重视文化的社会效益,引导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服务

文化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

文化领域近些年出现了一种不均衡现象:一边是艰难度日的公益性文化,一边是越来越

“精英化”、“高端化”的演出市场和文化产业“大投资”、“大项目”、“大手笔”。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评论家看来是一种“分裂式的改革”。

在下一步的改革中,纠正文化发展中的“长短腿”问题,实现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齐头并进。

发展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正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使得文化企业在规模和竞争力方面进一步发展。

全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在若干方面尚存在不足。一是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缺乏按照现代产业观点的打造,优势地位不凸显;二是有些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缺乏市场分析与科学论证,盲目上马,并且项目建设类型单一,过分集中在文化地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三是在文化产业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难以形成贯通的产业链条;四是各地产业布局差异性不够,在产业政策、项目设置、发展目标、龙头企业设定方面趋同。

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进行整合

一是对国家文化资源做全面分析,为长期开发设定边界条件。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特别是园区、公园类的硬件建设项目严格遵照《土地法》、《文物保护法》和上级部门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等设定的边界条件,坚持科学论证、审慎上马,无愧先人和后世子孙。

二是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全面调研,为长期开发打好经济基础。对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预期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行业,鼓励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融合、兼并、重组,力求改变目前“散”“小”“弱”的现状;推进文化资源配置的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

三是对文化产业优势领域进行选择,为持续快速增长培植主导产业。要对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实现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整合。各地应找准自身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的优势,可以具体到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不求全,不贪大,重点突破,有的放矢。

第八章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一、医疗保障制度

二、公立医院改革

一、医疗保障制度

1、医疗:达于卫生的重要手段

卫生,卫护生命,即防治疾病与保护健康。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而且是机体、精神与社会的完美状态。

疾病与健康的社会性,传染病,健康体魄的生产力。

卫生也是社会行为和国家行为。

2、医疗保障:卫生事业的核心内涵

卫生服务:负责提供卫生服务,卫生服务是运用医学知识、经济资源和体力以维护他人健康的社会劳动。

健康保障:主要是健康保障制度,实质是卫生资源社会配置的制度安排。

执法监督:主要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

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中所包含的服务项目,既有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又有私人物品的性质。公共卫生服务(灭四害、接种疫苗)一般是公共物品,传染病防治是准公共物品,医疗服务是私人消费品。

医疗服务又分为基本医疗、非基本医疗和特需医疗。

医疗保障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是基本医疗。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1.什么是公共事业? 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2.为什么政府要管理公共事业? 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公共事业的特性决定了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市场运作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必须积极有为,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有其优点和长处. 3.如何认识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公共事业应该是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微利事业,是社会生活中必要的基本服务,一定会具备基础性和公共性。目标是服务是全体社会人员,一定是不以营利为目标,从整体出发,有具体目标,以提高社会水平和质量为宗旨的来看,一定会具备专业性。 公共事业管理围绕公共事业自身的特征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是政府部门,是公共权力部门,所以一定的强制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这些特征。 4.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如何管理公共事业? 履行好职能,综合运用方法 5.政府组织有何特征和体制优势? 特征:公共性强制性普遍性执行性规模性 体制优势: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垄断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应对紧急事件. 6.政府失灵有哪些具体表现? 1、公共政策的偏差与失效 2、政府部门的膨胀 3、低效率 4、寻租行为 7.事业组织有何体制优势和局限性? 体制优势:相对独立性非营利性低成本高质量专业性接近性灵活性在培养互助精神,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更具优势。 局限性:筹款不足志愿活动的狭隘性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志愿组织的业余性 8.市场体制在发展公共事业中有何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有效配置各类资源,加快市场主体优胜劣汰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市场主体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调节收入分配,促使市场参与者理性决策促进人的发展 局限性:市场无法有效的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无法消除外部效应市场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市场无法消除垄断市场经济无法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和公正市场经济无法解决宏观总量平衡问题,无法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市场调节无法克服自身所导致的某些消极后果市场无法使经济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9.政府体制、事业体制和市场体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如何实现互补? 1、市场体制——→竞争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政府低效率、低质量、供给不足 2、政府——→雄厚的资金支持——→事业体制,资金不足 3、政府——→财政、税收等政策优惠,调动市场积极性——→市场体制,积极性低 10.何谓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公共事业人力资源有何特征? 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从事管理,生产和公共服务工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人员的总和 特征:能动性高增值性社会性时效性 11.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何区别? 1、管理的视角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把人力看做是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看做是资源。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管理活动追求的必须是人员的减少,人力成本的节约,从资源的角度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现代公共产品地基本提供方式有哪些? 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地基本内涵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地地位和作用怎样? 案例分析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慧灵)是一家主要为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地非营利组织,创办于年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作为一家自下而上地民间非营利组织,慧灵走过了一条坎坷地发展道路.现任董事长孟女士曾是广州一家家具工厂地工会干事,年她与一批热心地青年人及弱智人士地家长们,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向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地民办机构——广州至灵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孟女士在年第二次创业,筹办了“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在经历了多年地风风雨雨之后,目前,广州慧灵已从最初地“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发展成为拥有幼儿园、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托养中心和研究所地综合服务机构,吸收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别地智障弱能人士,形成了多元化地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慧灵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地大力支持,来自中国香港(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扶康会”等)、意大利、英国等许多地区和国家地大批捐助者,成为慧灵发展地坚强后盾.同时,慧灵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地管理与服务,将社会工作专业地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及一些专业手法和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慧灵地宗旨是:提供机会让弱智人士发挥潜能,尽可能独立自顾,并且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地真正一分子. 慧灵每年都要派出员工到国内外同行那里学习,也有不少国内外地业内人士亲临慧灵指导,给慧灵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慧灵事业欣欣向荣,她所作地努力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地关注、认可,有很多机构都给予了慧灵资助和项目.慧灵地财务是公开地,每年年终由会计作财务报告,虽然没有严格地审计,但他们坚持把收支状况刊登在《广州慧灵通讯》上,以此方式向家长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力求做到透明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如,年慧灵地收费标准如下: 托养中心:根据学员能力程度不同和选择地宿舍不同分为:宿舍元月元月,宿舍元月.广州市弱智人士办理终生托养公证手续时须借出万元,外地人士借出万元,到该弱智人士亡故后归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职训中心:元月. 慧灵一校:元月 幼儿园:普通走读生元月;智障走读生元月;智障住宿生元月. 研究所:每个自闭症儿童元月. 每到节假日,不接走学员地一天多收元. 根据慧灵地成本核算,如果按照服务成本,起码要增加收费.但由于机构非营利地服务宗旨,使收费标准设定在服务对象普遍可承受地程度内,并对困难家庭实行一定地减免费用或助学助养等措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慧灵地经济来源于社会,其创办者并不是投资者,只是发挥个人智慧去筹集资金,并不具备财产所有权,因此慧灵章程明确规定:若日后机构不得不停办关闭,除了还清债务外,剩余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以防止归属不明地弊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分析:结合上述案例和非政组织特点等理论,谈谈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当如何 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一、填空题 1.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2.公共产品分类: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3.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保护模式、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 4.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公共需求、主体意识、政府能力、社会发育程度。 5.“3E”指: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经济(economic)。 6.沃尔夫认为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征:(1)有服务大众的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3)有一个不致使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4)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5)具有可以提供捐助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7.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的特征:(1)组织性; (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8.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成立的4个条件:客观存在、被决策者所认知、具有公共性、紧迫性。 9.公众对政府的期待,5个方面:法治(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胜任能力、弹性、回应和廉洁。 10.企业资金进入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主要方式(3种): 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BOOT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 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 二、名词解释: 1.纯公共产品 指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产品。 2.准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一章 导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 1.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 (1)公共(性) 公共或公共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2)公共需要与公共问题 ①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即具有公共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共同体所具有的带有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公共需要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但其中每个人又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公共需要是一定社会中满足和保证公众基本生活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公共需要: a.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秩序的公共需要,如国防、公安、外交等。 b.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共需要,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 c.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的公共需要,如公众医疗保健、义务教育、公共交通、公共图书馆等。 d.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需要,如公共组织的扶贫、社会保险等。

e.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管理的公共需要,如国有资产管理、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 f.在生活水平进入发达状态后,公众对人权、自由等公民权利的公共需要。 ②公共问题 a.从量的方面看,公共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或影响所及,牵涉到一个地区大多数人的利益,影响了多数人或团体的活动,具有广泛性或者普遍性。 b.从质的方面看,公共问题与私人问题的区分不仅表现在关系到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上,而是在本质上,公共性是公共问题的关键所在。 ③公共问题与公共需要的区别 公共需要是一定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客观事物共有的、具有共享性的需求,而公共问题则是共同的需要形成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使主观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3)公共事务 ①公共事务的概念 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言之,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既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 ②公共事务的特征 a.公共性 指公共事务体现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doc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概念 K公共物品(p6 ):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的货物。 2、公共事务(p6 ):狭义的公共事务指体现政府政治统治只能的活动,如国防、外交、内政、司法、治安等事务,通常更具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广义的公共事务指国家立法部门授权国家行政部门管理的所有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事务和活动。 3、公共事业(p7 ):指那些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目标, 直接或间接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 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4、公共事业组织(p37):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 5、①人力资源(p56):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既包含正在充分发挥其智力和技能的人,也包 含具有一定智力水平、知识技能而未被充分利用和完全利用的人。 ②人力资源管理(p59 ):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 行组织使命,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其管辖类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考核、培养、奖惩激励、保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的总称。 6、绩效考核(p68):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标准, 考核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情况的过程。 7、负债管理(p89 ):指公共事业组织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 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8、公共事业财务管理(p86 ):指公共事业组织对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等所进行的的计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9、①项目管理(p"7):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所涉及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与控制,以实现项目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和管理过程。 ②公共事业项目管理(p120):指公共事业组织为实现其满足公共需要、维护公共利益的宗旨,通过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得资金、人力等社会资源,对 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达到预定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1 单项选择 (1)公共性是公共事业最突出和基本的特征。 (2)公共产品也称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共品,就是用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和劳务。 (3)纯公共产品是指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产品,如:国防,行政管理,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立法,司法,环境保护等。 (4)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也可多选) (5)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 (6)对管理实践进行总结,概括和抽象,以获得新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方法就是实践抽象法。 (7)公共事业管理中,案例分析法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一种真实的或假定的公共事业管理场景,要求人们去思考和寻求答案。 (8)所谓实验法,是指通过设计情境,控制条件,观察和分析对象活动以掌握因果关系,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9)以层次为标准,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环境。 (10)自然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社会人文环境包括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人口的知识和文化程度、生理状况、社会科学、技术状况等。 (11)政治文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政治思想或政治思潮、社会政治心理。(也可能填空) (12)公共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共政治认知因素;公共政治行为倾向因素;公共政治评价因素; (13)所谓政府职能,就是政府依法对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和功能。 (14)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 (15)非政府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16)所谓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是指以营利为目标从事社会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中介组织,如:职业介绍所、证券交易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

(word完整版)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1.公共需要的特征:(P2-3) (1)公共需要是社会成员在生产、工作、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 (2)公共需要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公共需要是发展变化的; (4)公共需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2.公共事业的特征:(P6-7) (1)公共性; (2)非营利性; (3)专业性; (4)基础性。 3.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P8-9) (1)教育事业; (2)科技事业; (3)文化事业; (4)卫生事业; (5)体育事业。 4.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P9-11) (1)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 (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非营利性;

(4)服务型。 5.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P12-13) (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 (3)协调职能; (4)控制职能。 6.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P13-17) (1)法律手段: 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及类似法律性质的各种社会规范调整社会关系,对社会各方面事务进行控制、指导和监督的管理方法。(局限性:a.缺少灵活性与弹性;b.强制性) (2)行政手段: ①特点:a.权威性;b.强制性;c.垂直性;d.直接性 ②局限性: a.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 b.不便于分权管理,易产生滥用职权、个人专断的弊病; c.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d.不利于横向沟通,协调发展; e.受行政层级繁复和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主客观因素的影 响,信息传递迟缓,失真严重。 ③原则: a.集中管理,统一指挥原则; b.系统原则;

c.权责一致原则; d.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3)经济手段: ①特点:利益性、调节性、间接性和非强制性 ②主要内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 收入分配政策。 (4)宣传教育手段 特点: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阶级性、启发性和间接性、广泛性和多样性、长期性和反复性。 (5)技术手段 缺点:①信息技术必然导致传统的国家主权弱化; ②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 同时,也使人们受到各种不良现象的污染。 7.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P18-20) (1)有助于增进人类的福祉; (2)有助于推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3)有助于促进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 (4)有助于减轻财政压力。 8.政府组织的特征:(P23) (1)公共性;(2)强制性;(3)普遍性;(4)执行性; (5)规模性;(6)法定性。 *9.政府体制的职能优势:(P24-25)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6套含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套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 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A A、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A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C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D A、政治B、经济 C、地理D、政府人员编制 5、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D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D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C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A 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 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本质是:()B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分配方式 D、整合方式 10、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可能的组合当中,所谓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指的是:()C A、由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支出,直接投资并组织公共产品生产,然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B、由政府组织公共产品生产,并通过收费的方式向社会公共提供; C、由公共企业生产,按照营利原则定价,并向使用人收费的提供方式; D、即由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部门生产,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政府获得产品的所有权,并无偿地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 11、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资金可以分为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两大类别,其中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A A、税收 B、企业投资 C、社会捐赠 D、溢余 12、公共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B A、政府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B、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C、企业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D、企业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13、()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A A、公益性研究 B、应用技术研究 C、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D、基础科学研究 14、科技事业产品属()B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5、在以下的教育类型中,其中外部性最强的是()A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套试卷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_____,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A 、战略管理 B 、战略规划 C 、战略 D 、策略 2、从卫生事业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产品的角度看,卫生事业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_____ 。 A 、准公共性 B 、公共性 C 、综合性 D 、社会性 3、职业体育活动的主要承担机构是_____。 A 、健身俱乐部 B 、半职业性体育俱乐部 C 、职业体育俱乐部 D 、球类俱乐部 4、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 ) A 、基本职能 B 、首要职能 C 、重要职能 D 、管理职能 5、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 )的计划 A 、五年或五年以上 B 、四年或四年一上 C 、三年或三年以上 D 、两年或两年以上 6、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叫做( ) A 、内部沟通 B 、正式沟通 C 、非正式沟通 D 、外部沟通 7、元政策是指( ) A 、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和。 B 、用以指导某一方面公共问题的主导性政策。

C、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问题做出的政策性规定。 D、实施的效果常常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观察到并可以评估的。 8、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可以分为() A、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B、刚性方法和柔性方法 C、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 D、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9、科技事业产品属()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0、目标管理,是以____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A、科学管理和行为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 11、常见的时间预算法有三种,只考虑最少的问题和困难的是:() A、乐观预算法 B、中性预算法 C、保守预算法 D、中和预算法 12、拟订方案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A、在拟订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公共项目实施的客观环境条件,来制订公共项目的运作方案 B、尽可能地拟出包括所有实际上可以实施的方案,不能将有可能通向目标的任一途径遗漏 C、要求所拟订的多个备选方案之间必须要有原则的区别,是不可兼容的,也就是说,各个备选方案在内容上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 D、就是必须在拟订方案时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公共项目的目标进行 13、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部门 B、公共部门 C、企业单位 D、私人 14、目前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的监督最重要的是( ) A、法制监督 B、行政监督 C、舆论监督 D、内部监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在哪一年正式通过的,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实施政府侵权赔偿责任制度。()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考试复习题

一、多项选择题 1、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下列属于公共权利的特征的是:①社会性②政治性③综合性④约束性 2、公共组织的特征有:①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②活动受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③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④活动具有政治性⑤目标形式上清楚但实际中模糊,且组织行为结果评判较困难⑥具有一定的独占性 3、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②强制性③非营利性④服务性 4、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有:①公共需求②主体意识③政府能力④社会发育程度 5、下列产品中,适合混合提供的产品有(BDE )A邮政B教育C气象D医疗E体育 6、承担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机构有:①政府专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基层部门,如我国的民政部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专业管理部门②业务涉及微观公共事业管理内容的政府部门,如物价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③从事监督、评估和协调等管理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如当代西方教育领域中的专门的非政府性质的联合会、评估机构等④直接从事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部门,如我国目前的各种非 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和一 些特殊的或承担公共产 品生产的企业单位 7、政府职能的特征:①整 体性②适应性③差异性 ④统一性 8、事业单位的特征:①服 务性②公益性③实体性 ④公有性 9、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 位的运行特点有:①事业 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 政治性②事业的活动由 国家直接负责③事业单 位经费由国家财政供给 ④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 有行政性 10、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 性方法包括:①行政方法 ②经济方法③法律方法 11、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柔 性方法有:①行政指导 ②公共事业管理合同③ 行政授权④行政委托 ⑤情感方法和心理方法 12、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 规划的SWOT分析包括: ①S优势②W弱点③O 机会或机遇④T 威胁 13、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形成 的因素有:①自然灾害 ②经济的较显著的变化 ③技术的发展④国际间 交往和关系的变化发展 14、公共事业中公共财产和 资源的类别包括:①公共 设施、公共产品②公共 信息资源③公共人力资 源 15、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提出 者包括:①政治领袖或政 治领导人②政党组织和 利益集团③大众传媒 16、公共支出的原则包括: ①公平原则②效益原则 ③稳定原则 17、以公众对政府的期待为 标准,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可以分为:①回应②弹 性③胜任能力④依据 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 负责⑤廉洁 18、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控制 机制包括:①行政控制机 制②立法控制机制③ 司法控制机制④公民参 与控制机制 19、公民参与的基本方式 有:①公开听证②民意调 查③咨询委员会④利益 群体 20、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制度 建设的内容有:①建立完 善的法律框架②公共事 业管理的责任履行机制 ③行为守则④公民参与 21、确认公共产品的两个标 准:①非排他性②非竞争 性 22、非政府组织的特点:① 组织性或正规性②民间 性或非政府性③非营利 性④自治性⑤自愿性 ⑥非政治性⑦非宗教性 23、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 的途径有:①道德建设驱动 自律②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24、公共部门绩效的基本指 标包括:①经济②效率③ 效果④公平 二、概念题4’×5: 1、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 一定环境中,以政府为核 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 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 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 Public Affairs of Administration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学时/学分:32/2 4、授课对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5、使用教材: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课程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就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从学科的角度瞧,公共事业管理又就是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如同正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一样,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无论就是在理论上还就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建构发展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就是其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课程,其内容与任务主要就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与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与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与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与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与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当前我国事业的转型与事业单位改革需要的分析,通过对公共事务、公共产品尤其就是准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让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事业及公共事业的理念,并通过对公共权力、公共组织等分析,形成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与其她相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简答题 1、现代公共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哪些? 2、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二、案例分析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慧灵)是一家主要为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创办于1990年2月。 作为一家自下而上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慧灵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道路。现任董事长孟女士曾是广州一家家具工厂的工会干事,1985年她与一批热心的青年人及弱智人士的家长们,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向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民办机构——广州至灵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孟女士在1989年第二次创业,筹办了“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目前,广州慧灵已从最初的“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发展成为拥有幼儿园、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托养中心和研究所的综合服务机构,吸收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智障弱能人士,形成了多元化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慧灵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香港(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扶康会”等)、意大利、英国等许多地区和国家的大批捐助者,成为慧灵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慧灵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及一些专业手法和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慧灵的宗旨是:提供机会让弱智人士发挥潜能,尽可能独立自顾,并且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真正一分子。 慧灵每年都要派出员工到国内外同行那里学习,也有不少国内外的业内人士亲临慧灵指导,给慧灵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慧灵事业欣欣向荣,她所作的努力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认可,有很多机构都给予了慧灵资助和项目。慧灵的财务是公开的,每年年终由会计作财务报告,虽然没有严格的审计,但他们坚持把收支状况刊登在《广州慧灵通讯》上,以此方式向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使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 总学时: 52 讲课学时: 44 实践课时:8 学分: 3 考试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科学化,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和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增进人民福祉。因此,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二、课程有关说明 本课程采用朱仁显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本书分为11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第二章主要讲授“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第三章主要讲授“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第四章主要讲授“教育事业管理”。第五章主要讲授“科技事业管理”。第六章主要讲授“卫生事业管理”。第七章主要讲授“文化事业管理”。第八章主要讲授“基础设施管理”。第九章主要讲授“公共住房管理”。第十章主要讲授“社会保障管理”。第十一章主要讲授“环境管理”。 1、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室,使用课件教学。 2、考试评分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包括考勤15分、作业8分以及课堂表现7分。 3、作业:本课程有4次作业任务,分别在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1章后,利用所学知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5学时)

第一节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 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的特征 熟悉:公共需要的特征 了解:公共事业的含义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 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 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和手段 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 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 第四节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学生自学)本节应了解: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 第二章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3学时)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沿革 本节应掌握: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 熟悉:现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 了解:近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与特征 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课后作业二 简答题 1、现代公共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哪些? 2、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二、案例分析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慧灵)是一家主要为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创办于1990 年2 月。 作为一家自下而上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慧灵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道路。现任董事长孟女士曾是广州一家家具工厂的工会干事,1985 年她与一批热心的青年人及弱智人士的家长们,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向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民办机构——广州至灵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孟女士在1989 年第二次创业,筹办了“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目前,广州慧灵已从最初的“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发展成为拥有幼儿园、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托养中心和研究所的综合服务机构,吸 收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智障弱能人士,形成了多元化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慧灵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 香港(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扶康会”等)、意大利、英国等许 多地区和国家的大批捐助者,成为慧灵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慧灵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 本”及一些专业手法和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慧灵的宗旨是:提供机会让弱智人士发挥潜能,尽可能独立自顾,并且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真正一分子。 慧灵每年都要派出员工到国内外同行那里学习,也有不少国内外的业内人士亲临慧灵指导,给慧灵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慧灵事业欣欣向荣,她所作的努力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认可,有很多机构都给予了慧灵资助和项目。慧灵的财务是公开的,每年年终由会计作财务报告,虽然没有严格的审计,但他们坚持把收支状况刊登在《广州慧灵通讯》上,以此方式向家长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力求做到透明化。 如,2000 年慧灵的收费标准如下:托养中心:根据学员能力程度不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内涵的特征 一、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公共事务及特征 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公共性是一定的社会或地区的公有、公用、共供和共享的。 公共需要是社会共同体具有的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 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和阶级(阶层)性四个特征 二、我国传统的“事业”及其发展 我国传统“事业”的基本含义 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有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或部门,及其相应的管理体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而且是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即狭义的社会事务,反映的是一定条件下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水平。公共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管理活动。 三、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事务理论所描述的对象是一致的,但其研究和阐述问题的角度不同,现代公共产品理论主要是通过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概念和范畴对社会中不同属性的产品进行把握,从而明确公共事务范畴的。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几个基本内容 l.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 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什么是公共消费需要呢?人的活动具有两重性,即个体性和社会性。前者是指作为个体的人,需要一定的产品来满足其私人需要,如衣、食、住、行等,而后者则是指作为社会的人,他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环境,如国防、治安、城市道路、卫生等,这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这种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但每个人又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的,且是作为一定社会所共有的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就是公共需要。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满足需要的不同,把整个产品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产品,即满足私人需要或私人消费需要的产品,另一类是公共产品,即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产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政治、法律。国防、治安、政府行政管理、大中型水利设施、城市规划。公共道路、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卫生、天气预报、科学研究,以及铁路、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广播、电视、教育、电讯等,乃至抗旱、防洪等,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公共产品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的生产和个人家庭生活提供服务,是社会总产品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产品总体上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A、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A、政治B、经济 C、地理D、政府人员编制 5、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本质是:()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分配方式 D、整合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6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 A 、 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 、 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 )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 A、政治 B、经济 C、地理 D、政府人员编制 5、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 )。 A 、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 、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 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 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本质是:()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分配方式 D、整合方式 10、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可能的组合当中,所谓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指的是:() A、由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支出,直接投资并组织公共产品生产,然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B、由政府组织公共产品生产,并通过收费的方式向社会公共提供; C、由公共企业生产,按照营利原则定价,并向使用人收费的提供方式; D、即由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部门生产,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政府获得产品的所有权,并无偿地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 11、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资金可以分为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两大类别,其中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 A、税收 B、企业投资 C、社会捐赠 D、溢余 12、公共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 A、政府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B、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C、企业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D、企业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13、()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A、公益性研究 B、应用技术研究 C、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D、基础科学研究 14、科技事业产品属()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5、在以下的教育类型中,其中外部性最强的是()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241 总学时:64(其中,讲课:64;实验:0) 学分:4 实践教学:0周 修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大纲文本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界定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案例二: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和国际环境 本章案例 案例一:社会转型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案例二:经济全球化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案例三:信息技术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事业单位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案例二:企业不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案例三:公共事业组织的局限及其克服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职能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本章案例 案例一:“垃圾费”的尴尬 案例二:浙江江山巧为公共事业的无米之炊 案例三:公共事业应体现公益性不能发个通知就涨价 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 第一节公共决策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三节控制与调整

第四节公共政策的终结 本章案例 案例一:湖南嘉禾拆迁事件 案例二:艰难复杂的“三峡”论证工作 第六章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和特点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和原则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规划 本章案例 案例一:广州禁行电动自行车 案例二: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 第七章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和伦理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伦理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监控机制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事业道德建设 案例二:公共事业品德的价值 案例三:从道德驱动的自律到制度化自律 第八章: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及其改革 第三节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益型机构的现状和问题 案例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案例三:现代事业制度设计 第九章:社区管理 第一节社区管理的意义、内容和特征 第二节社区管理体制与社区管理组织 第三节社区管理人员及其素质 第四节社区管理模式 第五节社区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本章案例 案例一:社区法律与道德建设 案例二:社区民主 案例三:社区文化 第十章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 第一节公共事业绩效管理(上) 第二节公共事业绩效管理(下)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外部评价 本章案例 案例一:美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案例二:厦门市思明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践 案例三:贵州省黔东南州国税系统绩效评估实践 第十一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第一节教育事业管理 第二节科技事业管理 第三节卫生事业管理 第三节文化事业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