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行管本科《领导学基础》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电大行管本科《领导学基础》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电大行管本科《领导学基础》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电大行管本科《领导学基础》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电大行管本科《领导学基础》期末考试

选择题题库

单项选择题

1.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 )。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

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 C.领导者的影响力

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2.(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 B.权力

C.组织 D.权利

3.领导者把自己的意图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是( )。

A.领导沟通 B.领导协调

C.领导控制 D.领导指挥

4.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

A.重视纳谏的思想 B.民本思想

C.谋断分离的思想D.人本思想

5.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 )。

A.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B.权力过分集中 C.领导素质不高 D.领导法规缺失6.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7.不属于发挥专家的团体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决策方法是( )。

A.模拟决策法 B.鱼缸法

C.头脑风暴法 D.德尔斐法

8.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 )。

A.思维的深刻程度 B.思维的广阔程度C.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D.对事件的敏感程度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 )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领导者个人特质 B.领导者

C.领导组织 D.领导效益

10.()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A.现代社会 B.转型社会

C.原始社会 D.传统社会

1.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A.重视纳谏的思想 B.民本思想

C.谋断分离的思想D.人本思想

2.在()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A.原始社会 B.转型社会

C.现代社会D.传统社会

3.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组织结构。

A.直线式 B.职能式

C.混合式 D.矩阵式

4.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

A.科学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5.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

A.杜拉德B.亚当斯

C.弗洛姆 D.洛克

6.冲突属于()。

A.低对抗性行为 B.对抗性行为

C.无对抗性行为D.高对抗性行为7.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强制性影响力 B.权利性影响力

C.自然性影响力 D.个人魅力

8.领导者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的行为属于()。

A.沟通艺术B.协调艺术

C.决策艺术 D.运筹艺术

9.领导效能测评与测评对象的关系,就是( )的关系。

A.主观与客观 B.反应与被反应

C.反映与被反映 D.主体与客体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A.虚拟政府 B.便民政府

C.高效政府 D.精简政府

1.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

A. 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2.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占据主导地位。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权力属性 D.管理属性

3.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的作者是()。

A.利克特 B.勒温

C.西蒙 D.卡曼

4.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 )。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

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 C.领导者的影响力

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5.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

A.集权制与分权制B.层级制与职能制 C.完整制与分离制 D.-长制与委员会制 6.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 )。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D.历史文化

7.不属于发挥专家的团体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决策方法是( )。

A.头脑风暴法 B.鱼缸法

C.德尔斐法D.模拟决策法

=8.曹冲称象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思维形式上属于( )。

A.纵向思维 B.收敛思维

C.横向思维 D.交叉思维

9.( )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A.领导效能 B.领导效果

C.领导目标 D.领导效率

10.( )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A.现代社会 B.转型社会

C.原始社会 D.传统社会

1.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 )。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

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 C.领导者的影响力

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2.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A.暴力说 B.契约论

C.智慧说 D.神权说

3.领导体制的核心是( )。

A.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B.组织结构的设置

C.领导层次与幅度

D.人事制度

4.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 )。

A.科学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5.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 )。

A.开发性B.能动性

C.时效性 D.增值性

6.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 )占据主导地位。 A.自然属性 B.管理属性 C.权力属性 D.社会属性

7.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 )。

A.灵感 B.知识和经验

C.目标 D.意志

8.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 A.内部协调B.纵向协调

C.上行协调 D.下行协调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领导组织 B.领导者

C.领导者个人特质 D.领导效益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A.虚拟政府 B.便民政府

C.高效政府 D.精简政府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 )。

A.工厂 B.政治领域

C.军事领域 D.经济领域

2.冲突属于( )。

A.低对抗行为B.高对抗性行为

C.无对抗性行为 D.对抗性行为

3.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看,一切权力集中于领导集体或个体手中是()

A.集权式领导 B.专断式领导

C.剥夺式集权领导 D.仁慈式集权领导4.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A.重视纳谏的思想 B.民本思想

C.谋断分离的思想D.人本思想

5.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 )。

A.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B.权力过分集中 C.领导素质不高 D.领导法规缺失6.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

A.无关B.呈正相关关系

C.呈负相关关系 D.没有直接关系

7.运用同态模型的原理进行决策的方法是( )。 A.头脑风暴法 B.鱼缸法

C.德尔斐法 D.模拟决策法

8.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以()为核心对“创新”进行了论述。

A.制度创新 B.文化创新

C.技术创新 D.文艺创新

9.取得领导效能的前提是(),它是领导效能的中心线。

A.领导效果 B.领导目标

C.领导效益 D.领导效能

10.()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A.现代社会 B.转型社会

C.原始社会 D.传统社会

1.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 A.服务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权力属性

2.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A.马斯洛B.梅奥

C.弗洛伊德 D.赫茨伯格

3.领导者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的行为属于()。

A.协调艺术 B.运筹艺术

C决策艺术 D.沟通艺术

4.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

A. 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5.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一长制与委员会制B.层级制与职能制 C.完整制与分离制 D.集权制与分权制6.文化本质上是( )。

A.历史的产物 B.环境的产物

C.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D.社会活动的产物7.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专门咨询服务的是( )。 A.智囊系统 B.执行系统

c.信息系统 D.监督系统

8.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强制性影响力 B.权力性影响力

C自然性影响力 D.个人魅力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领导者个人特质 B.领导者

C.领导组织 D.领导效益

10.()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A.现代社会 B.转型社会

C。原始社会 D.传统社会

1.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自然属性 B.权力属性

C.社会属性 D.服务性

2.领导体制的核心是( )。

A.组织结构的设置

B.人事制度

C.领导层次与幅度

D.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3.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斥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 )。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B.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

C.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D.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4.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A.马斯洛B.梅奥

C.弗洛伊德 D.赫茨伯格

5.冲突属于( )。

A.无对抗性行为B.高对抗性行为

C.低对抗性行为 D.对抗性行为

6.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决策可分为()。

A.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B.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程序性决策和宏观决策

7.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

A.杜拉德 B.洛克

C.亚当斯 D.弗洛姆

8.Z理论在领导方式上的表现是( )。

A.民主式 B.重事式

C.人事并重式 D.重人式

9.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 )。

A.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

B.思维的广阔程度

C.思维的深刻程度

D.对事件的敏感程度

10.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 )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A.69% B.89% C.79% D.98% 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 )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A.50% B.70%

C.90% D.60%

2.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

A.马斯洛 B.梅奥

C.弗洛伊德 D.赫茨伯格

3.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 )。

A.纵向协调 B.内部协调

C.上行协调 D.下行协调

4.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 )。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

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C.领导者的影响力

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5.领导体制的核心是( )。

A.组织结构的设置

B.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C.领导层次与幅度

D.人事制度

6.文化本质上是( )。

A.历史的产物 B.环境的产物

C.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D.社会活动的产物7.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 )。

A.最佳原则 B.积小变大

C.稳中求变 D.渐进主义

8.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强制性影响力 B.权力性影响力

C.自然性影响力 D.个人魅力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 )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领导者个人特质 B.领导者

C.领导组织 D.领导效益

10.在( )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A.传统社会 B.转型社会’

C.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

A.军事领域B.政治领域

C.工厂D.经济领域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A.经济力B.外交力

C.领导力D.军事力

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权力属性 D.服务性

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

A.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

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C.精通软件设计的专家

D.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

A.以德治国B.仁政

C.无为而治D.法治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A.人本思想 B.民本思想

C.谋断分离的思想D.重视纳谏的思想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

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C.领导者的影响力

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8.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的领导理论。

A.权威理论色彩B.行为理论色彩

C.权变理论色彩D.特质理论色彩9.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0.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

A.良好的沟通 B.协作精神

C.智能激发 D.动机激励1.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A.暴力说B.神权说

C.智慧说D.契约论

2.在()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A.原始社会B.转型社会

C.现代社会D.传统社会

3.()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A.原始社会B.转型社会

C.现代社会D.传统社会

4.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紧密相连的。

A.人性B.社会发展阶段

C.阶级D.经济

1.领导体制的核心是()。

A.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B.组织结构的设置

C.领导层次与幅度

D.人事制度

2.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为宜。

A.五五律 B.六四律

C.三七律D.二八律

3.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是()。

A.双重属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人文属性

4.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组织结构。

A.直线式B.职能式

C.混合式D.矩阵式

5.()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A.直线式 B.职能式

C.混合式D.矩阵式

6.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集权制与分权制 B.完整制与分离制

C.层级制与职能制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7.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集权制与分权制B.完整制与分离制

C.层级制与职能制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8.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集权制与分权制B.完整制与分离制

C.层级制与职能制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9.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集权制与分权制B.完整制与分离制

C.层级制与职能制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10.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

A.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 B.领导法规缺失

C.领导素质不高D.权力过分集中1.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A.无关 B.呈正相关关系

C.呈负相关关系 D.没有直接关系2.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

A.科学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3.任务结构是指()。

A.任务的明确程度B.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C.任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

D.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4.文化本质上是()。

A.历史的产物 B.环境的产物

C.社会活动的产物D.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5.文化的()主要用来说明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及其历史性成果。

A.非自然的指向 B.精神的指向

C.地域性指向 D.历史的指向6.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

A.精神文化B.制度文化

C.物质文化D.历史文化

7.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

A.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C.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D.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1. 对于领导者来说,()是第一位的。

A. 道德素质

B. 能力素质

C. 政治素质

D. 知识素质

2.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A. 90%

B. 70%

C. 60%

D. 50%

3. 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

A. 性格

B. 气质

C. 素质

D. 道德

4. 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指人的()。

A. 性格

B. 气质

C. 修养

D. 风度

5. 领导者素质在内外环境与矛盾的共同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走向()。

A. 正方向

B. 负方向

C. 正负两种方向

D. 不分正负方向1.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占据主导地位。

A.自然属性B.管理属性

C.权力属性D.社会属性

2.()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B.组织

C.权力D.权利

3.()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

A.领导B.被领导

C.群体D.人

4.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A.梅奥B.马斯洛

C.弗洛伊德D.赫茨伯格

5.冲突属于()。

A.低对抗行为B.高对抗性行为

C.无对抗性行为D.对抗性行为

1.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决策可分为()。

A.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B. 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程序性决策和宏观决策

2.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分类有()。

A. 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B.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

3.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专门咨询服务的是()。

A.智囊系统 B.信息系统

C.执行系统 D.监督系统

4.不属于领导决策要素的是()。

A.决策者 B.决策信息

C.决策备选方案D.决策前景

5.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

A.渐进主义B.积小变大

C.稳中求变D.最佳原则

6.缩小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总体设想是()。

A.决策目标的确立 B.方案选择

C.发现问题 D.备选方案

7.检测决策方案实施的情况与决策目标是否相一致的方法是()。

A.方案修正 B.决策检查

C.决策追踪 D.慎重实施

8.不属于发挥专家的团体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决策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 B.鱼缸法

C.模拟决策法 D.德尔斐法

9.运用同态模型的原理进行决策的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B.鱼缸法

C.德尔斐法D.模拟决策法

1.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 )。

A.舒尔茨B.丹尼森

C.杜拉克D.贝克尔

2.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 )。

A.开发性B.增值性

C.时效性D.能动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怎样( )。

A.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B.提高工作效率

C.激励人的内在潜力D.提高人的思想觉悟4.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

A.马斯洛B.赫茨伯格

C.弗洛伊德D.弗洛姆

5.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

A.亚当斯B.杜拉德

C.弗洛姆D.洛克

1.()是思维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

A.思维方法B.思维样式

C.思维对象D.思维的物质工具2.思维方式中最基本、最实质的部分是()。

A.思维对象B.人脑

C.思维方法D.思维的物质工具3.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以()为核心对“创新”进行了论述。

A.制度创新B.文化创新

C.技术创新D.文艺创新

4.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

A.目标B.知识和经验

C.灵感D.意志

5.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

A.思维的深刻程度B.思维的广阔程度

C.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

D.对事件的敏感程度

6.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自然性影响力 B.权利性影响力

C.强制性影响力 D.个人魅力7.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概括了九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他认为其中最根本的是()。

A.对不同观点的容纳B.对文化刺激的开放

C.文化手段的便利

D.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8.曹冲称象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思维形式上属于()。

A.纵向思维B.收敛思维

C.横向思维D.交叉思维

1.生动活泼的领导艺术形象,一般都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

A.创新功能 B.反思功能

C.审美功能 D.感染效应功能2.要建设一个成功的团队首先要()。

A.了解团队的作用B.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

C.设立共同的目标D.提高领导艺术水平3.领导者把自己的意图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是()。

A.领导沟通 B.领导协调

C.领导控制 D.领导指挥

4.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属于()。

A.信道障碍B.传送障碍

C.接受障碍D.非语言障碍

5.组织的公共沟通首先必须()。

A.分析相关利益者B.选择有效的沟通工具

C.及时与受众沟通D.建立沟通渠道

6.领导者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的行为属于()。

A.沟通艺术B.协调艺术

C.决策艺术D.运筹艺术

7.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

A.内部协调 B.纵向协调

C.上行协调 D.下行协调

8.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看,一切权力集中于领导集体或个体手中是()。

A.专断式领导 B.集权式领导

C.剥夺式集权领导D.仁慈式集权领导9.受X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是()。

A.重事式领导 B.重人式领导

C.人事并重式领导 D.均权式领导10.Z理论在领导方式上的表现是()。

A.民主式 B.重事式

C.重人式 D.人事并重式

11.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的作者是()。

A.西蒙B.勒温

C.利克特D.卡曼

1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又称为()。

A.领导生命周期理论B.领导方格图理论

C.领导方式连续体D.俄亥俄模式1.( )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A.领导目标B.领导效果

C.领导效能D.领导效率

2.( )是取得领导效能的前提,是领导效能的中心线。

A.领导效果B.领导目标

C.领导效益 D.领导效能

3.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 )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领导者个人特质 B.领导者

C.领导组织 D.领导效益4.结构理论认为,领导效能取决于( )。

A.领导者特性B.组织特性

C.群体特性 D.领导活动特性5.领导效能测评与测评对象的关系,就是( )的关系。

A.反映与被反映B.反应与被反应

C.主观与客观D.主体与客体

1、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A.虚拟政府 B.便民政府

C.高效政府 D.精简政府

2、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A.79% B.89%

C.69% D.98%

多项选择题

11.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

A.方案错误 B.目标错误

C.评估错误 D.环境变量

E.成本过高

12.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形式包括( )。

A.心境 B.应激

C.刺激D.激情

E.灵感

13.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 )。

A.机构功能及其变化 B.机构性质及其变化

C.机构数量及其变化 D.机构性领导环境的结合模式

E.机构功能和机构数量

14.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

A.剥夺式集权领导 B.仁慈式集权领导 C.协商式民主领导 D.参与式民主领导 E.人事并重式领导

1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

A.领导手段和领导文化B.领导手段

C.领导文化和领导目标D.领导目标

E.领导方法和领导目标

11.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 )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A.领导与决策B.领导与管理

C.决策与管理 D.领导与执行

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

12.下面列举了有关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领导者按照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两种类型

B.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指定的正式职位、权力和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领导活动达成组织目标

C.正式领导者可以运用合法的权力来影响下级的思想和行为,但是不可以采用权力的消极形式强制下级服从

D.非正式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由组织内成员自发推选的领导者。他们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E.-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集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于一身

13.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 )。

A.目标冲突 B.个体之间的冲突C.角色间冲突 D.角色内冲突

E.角色外冲突

14.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 )。

A.行政业务电子化 B.行政业务网络化 C.行政业务程序化 D.行政信息公开化 E.行政程序透明化

15.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 )。

A.坚强的意志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C.知识水平 D.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

E.经验是否丰富

11.有效避免危机的办法有( )。

A.动态预测 B.消除危机

C.制定危机管理计划D.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E.树立危机意识

12.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 )。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情感因素 D.职位因素

E.知识因素

13.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 A.科学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E.多样性原则

14.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 )。A.协调群体中的个人 B.协调组织中的群体 C.协调组织内部关系D.协调不同的组织 E.协调不同的国家

15.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 A.爱民B.富民

C.信民 D.教民 E.治民

11.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 )。

A.治民B.富民

C.爱民D.教民

E.信民

12.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

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

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3.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

A.主动出击 B.理顺法

C.避开法 D.不干涉法

E.预防法

14.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 )。

A.行政业务网络化B.信息公开

C.行政业务程序化D.便民服务

E.公民监督

15.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 )。

A.职位因素B.才能因素

C.品格因素 D.知识因素

E.情感因素

11.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

A.方案错误 B.成本过高

C.评估错误D.环境变量

E.目标错误

12.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 )。

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 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C.知识水平 D.坚强的意志E.经验是否丰富

13.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 )。A.机构功能及其变化 B.机构性质及其变化C.机构数量及其变化 D.机构性领导环境的结合模式

E.机构功能和机构数量

14.处理不同冲突的方法有( )。

A.回避 B.建立联络小组

C.采取强制办法 D.树立更高目标

E.解决问题

15.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

A.综合性 B.社会性

C.应用性 D.交叉性

E.理论性

11.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认为之所以要推行渐进决

策是因为()。

A.技术上有困难 B.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 C.历史进程是不可阻挡D.现行政策的巨额成本 E.现实政治是渐进的

12.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 )。

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

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C.知识水平

D.坚强的意志

E.经验是否丰富

13.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

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

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4.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 )。A.协调群体中的个人 B.协调组织中的群体 C.协调组织内部关系D.协调不同的组织

E.协调不同的国家

1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

A.领导手段和领导文化B领导手段

C.领导文化和领导目标D.领导目标

E.领导方法和领导目标

1.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

A.方案错误 B.成本过高

C.评估错误D.环境变量

E.目标错误

2.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 )。

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

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C.知识水平

D.坚强的意志

E.经验是否丰富

3.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 )。A.多样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E.科学性原则

4.领导协调的种类有( )。

A.人际协调B.横向协调

C.关系协调D.纵向协调

E.组织协调

5.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

A.治民B.富民

C.爱民D.教民

E.信民

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他们是()。

A.横向分工B.纵向分工

C.结构分工D.功能分工

E.专业分工

2.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A.领导与决策B.决策与管理

C.领导与管理D.领导与执行

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

3.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综合性 B.社会性

C.应用性 D.交叉性

E.理论性

4.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

A.信民 B.富民

C.爱民D.教民

E.治民

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

A.领导手段和领导文化B.领导手段

C.领导文化和领导目标D.领导目标

E.领导方法和领导目标

6.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的特点主要有()。

A.系统性与互动性 B.战略性与前瞻性

C.实践性D.强制性与权威性

E.社会性与历史性

7.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

A.管理体系B.融资能力

C.技术体系D.知识与技能

E.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8.根据内隐领导理论,领导概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分别是()。

A.职业经验B.人际能力

C.个人品质D.目标有效性

E.才能多面性

1.领导权力的主要内容包括()。

A.领导权力的主体 B.领导权力的客体

C.领导权力的目标D.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

E.领导权力的性质

2.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

C.阶级关系D.利益关系

E.服从关系

3.下列属于权力载体的承担者的是()。

A.政党B.知识

C.血缘D.年龄

E.地位

4.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

A.正式授权B.口头授权

C.非正式授权D.书面授权

E.弹性授权

1.领导体制的特征包括()

A.全局性B.根本性

C.稳定性D.系统性

E.长期性

2.领导体制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A.直线式 B.职能式

C.混合式 D.矩阵式

E.事业部式

3.个人家长式领导主要表现为()

A.君主专制B.世袭制

C.中央集权制D.独裁制

E.荫庇制

1.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

A.科学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D.超前性原则

E.多样性原则

2.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

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

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

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3.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

A.机构功能及其变化B.机构性质及其变化

C.机构数量及其变化D.机构性领导环境的结合模式

E.机构功能和机构数量

4.集体主义的典型的价值观包括()。

A.完整 B.安全

C.荣誉D.遵从

E.服从

5.下面列举了有关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领导者按照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两种类型

B.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指定的正式职位、权力和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领导活动达成组织目标。

C.正式领导者可以运用合法的权力来影响下级的思想和行为,但是不可以采用权力的消极形式强制下级服从。

D.非正式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由组织内成员自发推选的领导者。他们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E.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集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于一身。

1.()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了领导者素质的先天性特征。

A. 气质

B. 性格

C. 道德

D. 秉性

E. 智力

2. 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智能结构

B. 年龄结构

C. 心理素质结构

D. 知识结构

E. 体质结构

3. 智能结构主要包括()。

A. 学习能力

B. 运动能力

C. 思维能力

D. 组织能力

E. 研究能力

4. 人的气质的主要特点有()。

A. 后天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

D. 固定性

E. 先天性

5. 领导者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

A. 一般科学知识

B. 宽广的知识面

C. 实践知识

D. 专业知识

E. 现代管理知识

6. 人的性格与气质的相互关系是()。

A. 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B. 性格体现了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

C. 气质更多地受环境的影响

D. 通过性格的锻炼与修养,可以优化自己的气质

E. 性格是不可改变的

7. 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应当具备如下一些功能()。

A. 群体感应功能

B. 群体互补功能

C. 群体效率放大功能

D. 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E. 结构耗散功能

8. 传统测评方法的主要弊端有()。

A. 重定量,轻定性

B. 重经验与印象,轻客观测量

C. 重历史表现,轻发展潜力

D. 重群体分析

E. 重定性,轻定量

1.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

A.有一定数量的人B.是一种社会组织

C.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

D.心理上有归属感

E.具有独立的意义

2.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

A.利益之间的矛盾B.价值观的一致

C.个体互补D.个性差异大

E.利益的一致

3.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

A.纵向寄生型B.纵向共栖型

C.横向进取型D.横向防守型

E.矛盾冲突型

4.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

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C.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

D.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E.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5.从冲突的表现形式来看,冲突的主要类型有()。

A.目标冲突B.认识冲突

C.情感冲突D.行为冲突

E.自我冲突

6.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

A.角色外冲突 B.角色内冲突

C.角色间冲突 D.个体之间的冲突

E.目标冲突

7.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

A.主动出击 B.理顺法

C.避开法 D.不干涉法

E.预防法

8.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

A.控制 B.激励

C.情绪表达 D.信息

E.引起冲突

1.战略的主要特征有()。

A.后继性B.前提性

C.稀有性D.规律性

E.层次性

2.科学预测的特征有()。

A.历史感B.现实感

C.可验证性D.超前性

E.目标感3.决策的特征主要包括()。

A.预见性 B.目标性

C.实施性 D.单一性

E.选择性

4.按决策本身所依据的条件分类,决策可分成()。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非确定型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

E.宏观决策

5.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认为之所以要推行渐进决策是因为()。

A.技术上有困难B.现实政治是渐进的

C.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

D.现行政策的巨额成本

E.历史进程是不可阻挡的

6.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A.方案错误 B.目标错误

C.评估错误D.环境变量

E.成本过高

7.德尔斐法具有的特点有()。

A.匿名性 B.多轮反馈沟通

C.预测结果的统计特征D.无批评原则

E.会上畅所欲言

8.有效避免危机的办法有()。

A.动态预测 B.消除危机

C.树立危机意识 D.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E.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1.人力资源的主要特性有( )。

A.增殖性B.开发性

C.时效性D.消耗性

E.能动性

2.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主要包括( )。

A.人力是一种资本B.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C.人才产品化观念D.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特殊性

E.人才商品化观念

3.领导选才的方法主要有( )。

A.上级领导指定法B.竞争考试法

C.竞争上岗法D.领导亲自考察法

E.绩效考核法

4.领导用人的原则主要有( )。

A.诚信不疑B.只用不养

C.独断专权D.环境原则

E.数量原则

5.领导用人方法主要包括( )。

A.试用法B.晋升淘汰法

C.委任法D.聘任法

E.选举法

6.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主要包括( )。

A.职务 B.监督

C.工作的富有成就D.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E.工资

7.挫折与失败的区别主要有( )。

A.挫折是一种客观事实

B.失败是一种客观事实

C.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

D.失败是一种主观感受

E.挫折一定产生失败

8.人受到挫折后心理方面的消极反应主要有( )。

A.愈挫愈奋B.愤怒

C.焦虑D.无所谓

E.沮丧

1.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

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

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C.知识水平

D.坚强的意志

E.经验是否丰富

2.独立性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点,它的主要表现包括()。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善于排除自身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

C.勇于打破传统、挑战权威

D.根据实践的发展及时转换思路、更新观念

E.敢于怀疑、积极探索

3.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形式包括()。

A.心境B.应激

C.刺激D.激情

E.灵感

4.下面是有关直觉思维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直觉的创造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直观判断、猜测和预感上。

B.直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

C.疱丁解牛,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确定病因,都是直觉思维的典型。

D.直觉思维是由陈述记忆产生的。

E.直觉思维的结果不可能完全正确,直觉思维的能力和准确性是由先天条件决定的。

5.下列有关影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自然性影响力的强度往往受强制性影响力的制约

B.增强领导者影响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增强自然性影响力

C.自然性影响力的基础,主要来自专长和品质

D.一般来说,领导者的影响力强于被领导者的影响力

E.强制性影响力是为领导者所独有的

6.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

A.品格因素B.才能因素

C.职位因素D.知识因素

E.情感因素

7.发散思维是思维创新的重要方式,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多向思维 B.反向思维

C.侧向思维 D.辩证思维

E.系统思维

1.领导形象有()。

A.教育形象B.人格形象

C.视听形象D.认识形象

E.个体形象

2.良好的领导形象通常具有()。

A.教育功能B.认识功能

C.审美功能D.感染效应功能

E.宣传功能

3.沟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沟通情况B.沟通客体

C.沟通主体 D.传递信息的一定手段

E.沟通渠道

4.在沟通过程中,造成接受障碍的根本原因是()。

A.接收者的个性差B.知识结构水平的差异

C.选择性接受 D.价值判断差异

E.意图误解

5.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

A.协调群体中的个人 B.协调组织中的群体

C.协调组织内部关系D.协调不同的组织

E.协调不同的国家

6.领导协调的种类有()。

A.纵向协调B.横向协调

C.关系协调D.人际协调

E.组织协调

7.处理不同冲突的方法有()。

A.回避B.建立联络小组

C.采取强制办法D.树立更高目标

E.解决问题

8.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划分的领导行为方式有()。

A.集权式B.民主式

C.分权式D.均权式

E.重权式

9.以权力行使作为基本变量的领导行为方式有()。

A.专断式B.民主式

C.均权式D.放任式

E.重人式

10.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

A.剥夺式集权领导B.仁慈式集权领导

C.协商式民主领导D.参与式民主领导

E.人事并重式领导

1.对领导效能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提高对其( )的研究。

A.历史性 B.社会性

C.科学性 D.操作性

E.政治性

2.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 )。

A.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

B.领导效能是两者的直接数量相加

C.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

D.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

E.两者并没有区别

3.领导微观效能主要包括( )。

A.决策效能 B.用人效能

C.办事效能D.组织的整体贡献效能

E.时间效能

4.对领导者成绩的考评主要包括( )。

A.精神文明建设B.物质文明建设

C.工作效率D.工作数量与质量

E.社会稳定方面

5.坚持对领导效能的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地说要做到 ( )。

A.考察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

B.分析时间因素

C.分析空间因素

D.分析人际关系因素

E.分析客观因素

6.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的关系是( )。

A.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基础

B.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基础

C.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

D.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

E.两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7.模拟测评的主要形式有( )。

A.公文处理 B.即兴发言

C.模拟会议 D.情境模拟

E.民意测验

8.西方国家在培训方法上的共同特点包括( )。

A.方法固定B.坚持择优

C.强调书本D.实行重用

E.课堂灌输

1、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A.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B.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

C.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D.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电子政务

E.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

A.行政业务电子化B.行政业务网络化C.行政业务程序化D.行政信息公开化E.行政程序透明化

3、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

A.行政业务网络化B.信息公开

C.便民服务D.行政业务程序化E.公民监督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标准[详]

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 一、论文封面(见附件一) 必须使用新封面,并按规定填写容。 二、正文(见附件二) 论文正文紧跟第一页硬皮封面装订. 论文按以下顺序装订: 1.目录:单独一页 ...; ....,四号字,单倍行距,无页码 2.论文:页面设置默认,从正文开始插入页码,双面打印,除容摘要和关键词外,正文不少于5000字。 其中: (1)题目:二号字,黑体; (2)容摘要:容摘要是对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的概括,还可以对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的价值评估。论文摘要应写得简明扼要,一般应控制在200字以。使用【容摘要】,为小四号宋体,其后的具体容使用小四号宋体; (3)关键词:可以看做是一组以词语形式表达的摘要,它比摘要更为简明。所摘出来的关键词必须能真正起到关键作用。使用【关键词】,为四号宋体,其后有三至五个关键词,为四号宋体。 (4)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文中凡是另起一段的,前面均需空二个字,即四个空格键,大标题和小标题前也一样,且后面不能写正文,正文需另起一段。 大标题:如“一、二、三、”,使用三号字宋体、加粗,如: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涵及特征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据一国宪法和法律,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为本国国民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用于补偿公民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疾病和生育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 小标题:如“(一)(二)(三)”,使用小三号字宋体、加粗,如:(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注释:正文引用他人文献或对文中某些容做注释的一律使用尾注;请放置在文章的最后,使用格式为:①、②、③式样、小五号字,使用连续编号。例: ①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②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法律,2001.第二版10页。 ③寇铁军,惠玉.社会保障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

行政管理系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格式

论团队精神的培育 ××× 学号 专业行政管理本科 班级2012秋 学校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2014年12 月8日

目录 一、团队的定义和特点 (3) 二、团队精神的定义和特点 (4) 三、注重团队精神培育的意义 (5) 四、培育团队精神的途径 (5) 1、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培养团队精神力量 (6) 2、通过培养团队精神提高人与体制的最佳组合 (6) 3、不断赋予团队精神新的涵 (6) 4、实现企业创新和培育团队精神有机结合 (6) 5、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 (7) 6、提升团队凝聚力 (7) 五、培育团队精神应注意的问题 (8)

论团队精神的培育 【容摘要】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团队精神则是高绩效团队中的灵魂,是成功团队身上难以琢磨的特质。本文旨在界定团队及团队精神的概念,探讨团队精神培育的途径,以促进团队建设,弘扬团队精神,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团队;团队精神;培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出新,竞争日趋紧激烈,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企业管理层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而团队的建立和团队精神的培育正是旨在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保持组织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 一、团队的定义和特点 所谓团队,是指一些才能互补、团结和谐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一群人。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它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个集体成果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即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一个成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只有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才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工作注入无穷无尽的能量。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共同承诺就是共同承担集体责任。没有这一承诺,团队如同一盘散沙。作出这一承诺,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此外,工作团体常常是与组织结构相联系的,而团队则可突破企业层级结构的限制。 高效出色的团队具有如下的特点: 1、目标一致。这一共同的目标是一种意境。团队成员应花费充分的时间、精力来讨论、制定他们共同的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够深刻地理解团队的目标。以后不论遇到任何困难,这一共同目标都会为团队成员指明方向和方针。 2、目标具体。将团队共同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衡量的行动目标。这一行动目标既能使个人不断开拓自己,又能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具体的目标使得彼此间的沟通更畅通,并能督促团队始终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努力。 3、承担责任。建立一种环境,使每位团队成员在这个环境中都感到自己应对团队的绩效负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_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

一、引言 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到城市或乡镇企业就业,这部分人称之为“农民工”。目前农 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 各单位对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因长期缺少学习,难以满足 岗位的要求。通过选择合适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学习需求 从而探索电大开展为农民工服务的新途径,为农民工的培训就业和 自主创业提供学习的平台,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的问题,调查了4名生 活中有接触和联系的农民工,调查对象分布在沿海及中部地区, 均符合调查规定的条件。 3、调查时间 2010年4月中旬 4、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二、调查内容 1、农民工,女,32岁,农业户口,初中学历,政治面貌群众, 已婚有子女,共有家庭成员4人,工作地域直辖市,工作单位:个体企业,税后月收入为1500-2000元人民币,愿意继续 学习,希望通过参加短期培训来继续学习,学习内容为计算机应用,学习方式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一是 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二是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发放;三 是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 2、农民工,男,30岁,农业户口,文化程度高中,政治面貌团 员已婚有子女,共有家庭成员5人以上,工作区域:中部地区,工作地域:地级市,工作单位:党政机关,税后月收入1500-2000元,不愿意继续学习,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一是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二是扩大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三是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3、农民工,男,34岁,农业户口,文化程度高中,政治面貌群 众已婚有子女,现有家庭成员4个,工作区域:中部地区,工 作地域省会城市,工作单位:民营企业,税后月收入1501-2000 元以上,愿意继续学习,希望通过参加短期培训来继续学习,学 习的内容为计算机应用及汽车维修,学习方式:电大组织的短期 培训,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一是子女上学与就业;二是租购住房;三是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 4、农民工,男,38岁,农业户口,文化程度高中,政治面貌群众 已婚有子女,现有家庭成员3个,工作区域:沿海发达地区,工作 1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论文参考题目 1、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研究 2、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初探 3、我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其改革路径 4、公共事业组织管理中的财政监管问题研究 5、关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出路的探讨 6、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事业发展关系研究 7、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8、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 9、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探微 10、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1、公共事业管理的伦理价值建设研究 12、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模式选择 13、公共事务责任的分担与利益分享—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14、试论公共事业存在的制度基础 15、我国传统体制对公共事业组织发展的影响分析 16、新形势下政府与公共事业组织互动关系发展的现实困境 17、我国政府对民间组织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8、浅析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 19、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构成及特点分析 20、公共事业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分析 21、公共事业组织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分析 2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特点分析 23、公共事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探析 24、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事业发展的影响 25、公共组织管理研究(例如学校管理,学校各职能管理,科研管理或者教学管理等,也可以是其他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的管理).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市场化路径研究(比如医疗保障的市场化、消防服务的市场化等)26 、试析公关在公共事业组织工作中的运用27 、浅析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的承担28 、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探析29 、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分析30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评估中的困境分析31 、试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2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电子化服务初探33 、关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初步思考34 、试论我国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障碍及对策35 36、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体制及改革 37、试论教育产品的公共性 38、关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39、从教育公正透视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 40、发展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41、论教育产品的产品属性42、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43、西方教育券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44、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45、我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完善 46、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一) 摘要:党的xxxx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农村乡(镇)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大的调整。由过去的”政社合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体制改变为“政社分设”的乡、村、组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政企不分的状况.自治权力在基层政权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加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国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乡镇体制改革乡镇自治基层政府建设村民自治 一、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乡镇一级“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政府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承担着管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等繁重任务。繁重的任务客观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运转。但由于现行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乡镇政权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行政管理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2.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村两级组织仍然承担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公共服务职能。如兴办农村教育、修建乡村公路、优待军烈属、供养五保老人、兴办农林水基础设施等等。此外,还有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征收农业税费和“三提五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事纠纷、组织防洪救灾、实施移风

电大09行管本电子政务作业题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手册1 一、单选题: 1、( D )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P3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2、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P30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3、CSCW的关键是:( C )P37 A通信 B合作 C协调 D网络 4、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中。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 A )P47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5、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P30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6、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是:( B )P39 A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 B工作流执行服务 C客户应用管理 D数据储存 7、商务智能的基础是:( C )P42 A在线数据分析 B数据挖掘 C数据仓库 D数据分析 8、政务智能的基础是:( D )P43 A提取整合数据 B将数据转换成信息 C将信息转换成知识 D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 9、实施政务智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P43 A建立数据库,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 B数据挖掘 C在线数据分析 D将数据转化成信息 10、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P12 A.20世纪80年代初 B.20世纪80年代中期 C.20世纪80年代末期 D.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方法有:(ABCD )P140-141 A试点试验 B统一的发展规划 C采取“分地区、分等级、分类别、分阶段”的实施方案 D利用财务杠杆 2、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ABCD )P173-174 A政府电子交易 B政府网站设计 C政府搜索引擎 D辅助政府决策 3、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包括:(ABC )P83 A手段创新 B方法创新 C模式创新 D技术创新 4、GRM在电子政务中的具体应用表现为:( ACD )P106-107 A为创新与整合服务提供渠道 B提升政府的服务理念 C整合政府服务内容 D提供个性服务 5、电子政务的组成包括:( ABCD )P23 A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办公 B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C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D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 6、厂商对电子政务市场的竞争表现在:( ABCD )P123-124 A大牌厂商采取渗透、扩张、收购、联盟等方式大局进军 B地方厂商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竞争优势 C专业性的电子政务公司逐渐崭露头角 D目前没有哪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形成了电子政务的主导力量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定稿日期:2014.02.20

内容摘要 公务员作为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因而是社会公众的聚焦中心。他们的自身的道德价值取向、水平和实际表现,对全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提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推行以德治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关键,但是,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加强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入手,分析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并着重探析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探析 Content abstract: The civil servant is regarded as national and social public affairs, policy makers, but also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e public. Their own moral values, and the actual performance, has a guiding role, very important to the whole society so, improve the occupation moral level of civil servants is a strategic task of implementing "rule of virtue", is the ke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le of virtue, but the occup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national civil servant of our country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and so strengthening occup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imminent, the national civil servi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 civil servants of the occupation morals meaning and Strengthening Occup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of civil servants 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nalysis, shortcomings and the reasons of civil servants occupation morals construction, an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occup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 strategy. Keywords: Country Civil servants. Occup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2017电大行管专科监督学案例分析题

监督学案例分析题 J监督主体(体制内、体制外监督) (1)本案有哪些重要监督主体?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 (2)在本案中,你认为社会舆论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 (3)本案中,体制内监督和体制外监督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关系状态? (4)如何从强化监督入手,减少和杜绝这种"权大于法"的违法事件的发生? 答:(1)本案涉及的重要监督主体有公民、社会组织和大众传媒。 ①公民。案件当事人之一赵俊萍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在当地举报元门的情况下,进京向中纪委反映情况,准备揭发、检举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和当地公安部门的违法违纪行为,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案件当事人之二记者朱文娜对事件进行了客观报道,披露了西丰县公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行为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 ②社会组织。本案中,中国记者协会的表态对于事件处理结果以及维护记者的合法权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大众传媒。本案中,((法人》、《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对案件的报道,将案件事实公布于众,促使民意的凝聚和达成,加上当地有权机关对事件的回应,最终使县委书记张志国引咎辞职。 (2)社会舆论发挥了监督功能。社会舆论的监督功能主要有三: ①导向功能。本案中,记者朱文娜的报道以及《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的报道,将"西丰案"的案件事实客观地公之于众,发挥了反映舆论、表达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 ②督促功能。本案中,舆论监督以公众反映、议论、评价和呼吁为表现形式,持续关注、评价"西丰案"的发展过程,督促有权机关依法处理问题。 ③威慑功能。本案中,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的违法行为通过新闻报道公之于众,引起了上级机关的重视,并被责令引咎辞职,这不仅维护了公权力机关的形象,也给其他 公权力行使者以警示,提醒他们不能滥用权 力。 (3)体制内监督和体制外监督要相互结 合。本案最终处理决定的作出是当事人、社 会组织、大众传媒和公权力机关共同作用的 结果。体制内监督体现在有权机关对公民举 报、舆论导向的重视和呼应;体制外监督体现 在当事人、社会组织和大众传媒的同心协力。 体制内外监督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体 制内监督离不开体制外监督,而体制外监督 作用的发挥需要获得体制内有权机关的重视 和配合。体制内外监督的结合才能促使国家 公职人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立廉洁高效 政府。 (4)减少和杜绝这种"权大于法"的违法 事件的发生,必须强化监督。具体而言,主 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加强自我监督。自律是人民政府、 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加强监督必须首先从 自身做起,包括加强对公职人员为政道德、 依法行政、纪律义务等方面的监督; 第二,加强包括社会舆论在内的异体监 督,加强他律,保障各社会监督主体监督权 利的实现,健全各项民意表达机制; 第三,建立并完善社会监督保护和奖惩 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环境。对于那些 积极运用监督权并实事求是进行举报的人 (尤其是实名举报人),要予以保护和奖励, 从而降低举报成本和风险,并形成敢于举报 的社会风气。 M民主党派监督 (1)本案体现了我国监督体系中的哪一 类监督?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相比,它有 什么 特别之处? (2)民主党派主要通过哪些形式进行监 督? 答:(1)本案体现了我国监督体系中的民 主党派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指民主党派对中 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对国家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实施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情 况,制定和贯彻执政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 的情况以及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 况进行的监督。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相 比,它的特别之处在于: 第一、民主党派监督在主体上具有特定 性,民主党派是民主党派监督的主体。 第二、民主党派监督是非权力的、政治 性的监督,通过协商与建议的方式进行,没 有正式的约束力,不是强制性监督。 第三、民主党派监督是在我国特定的政 治制度之下多党合作的体现,其目的是为了 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和巩固 执政党的地位,改进政府的工作,完善和巩 固人民民主政权。 第四、民主党派监督是集体的理性监督。 它不是以党员个人意志进行的监督,而是各 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名义实施的监督,体现 了监督的集体性。 第五、民主党派监督是一种高层次、高 质量的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具有政治联盟、 合作议事、共同协商的特点,是一种有组织 的高层次、高质量的监督,在监督中着眼于 重大事项,着眼于大政方针和法律的贯彻实 施,着眼于深层次问题,监督的主要对象是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监督方法上讲究宏观 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建设性。 (2)民主党派监督的形式和途径包括: ①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民主党派的 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紧密联系的, 寓监督于议政和协商之中,议政的过程就是 监督的过程商的过程就是监督的过程。 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国共 产党各级组织和相关国机关提出书面意见。 民主党派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掌 握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党和政府方针 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 责与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情况,向执政 党和国家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对相关事项进行民主监督。 ③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非各专门委员会 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 ④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 调研中提出意见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 议。利用在政协大会上的大会发言、在视察 中提出意见或以其他形式对国家宪法、法律 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说明:提供的题目仅供参考,只表明选题的方向,学生应该不局限于这些选题,工作中、所学课程中的问题都有课程成为选题。指导老师要在学生选题过程中给予指导,对所给选题表述不当之处要加以改动。 第一大部分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过程研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依法治国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研究 政治社会化机制研究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进一步完善现在选举制度研究 村民自治研究 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行政组织冲突研究 进一步改革行政监督体制研究 行政合法性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研究

进一步发展中介组织研究 知识经济与新型行政研究 行政公开化研究 行政信息化研究 行政改革动力系统研究 行政伦理研究 浅议如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 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途径 发达国家高级公务员薪酬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国外高级公务员培训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对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的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法律控制 浅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 加强财政工作廉政建设的对策 论构建完善的廉政建设德治体系 对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 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 浅议公共行政系统的熵值效应与行政管理效率的改善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试析行政权力与政府效能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定稿日期:2014.2.20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一、为人民服务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础 (3) 1、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2、宗旨时刻记心中,努力为人民服好务 (3) 2.1 以人为本,善待百姓 (3) 2.2树立正确的“官”念,增强公仆意识 (3) 2.3切实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4) 2.4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4) 2.5 坚持走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 (4) 二、奉公守法廉洁清正 (5) 1、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5) 2、当前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诸多不规范现象 (5) 3、加强指导,逐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树立政府职能新形象 (6) 4、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优化政府公务员形象 (7) 4.1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7) 4.2 突出作风建设,规范公务员行政行为 (7)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途径 (8) 1、转变执政理念 (8) 2、从服务时象主体和工作重心转移入手,着力塑造服务型政府

型象 (8) 3、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做到阳光执政,树立透明政府形象 (8) 4、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打遣责任政府 (9) 5、反属倡廉争钟长鸣,树立廉洁政府形象 (9) 6 、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实现决策为民 (9) 7 、提升办事效能,规范行政行为 (10)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摘要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服务但是,近些年来,党的宗旨却被一些人淡忘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惟有这样,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激发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激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纵观我党历史,困难时人民帮助,艰难时人民支持,虽也曾有过失误,犯过错误,但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关键字:人民良好政府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目录 一、引言 (1) 二、绩效工资的意涵与特征...................................................2三、绩效工资的优缺点 (3) (一)优点 (3) (二)缺点 (3) 四、企业决策层在建立绩效管理系统时应该包括五个内容 (4) (一)明确公司战略 (3) (二)建立绩效管理系统,落实责任机制。 (3) (三)是保持组织协同。 (3) (四)是培育支持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 (3) 五、企业在利用绩效工资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4) 六、企业在利用绩效工资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6) (一)、要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资本使用效率,提高发展质量。 (6) (二)、要引导企业更加注重做强主业,调整优化结构。 (6) (三)、要引导企业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6)

(四)、要引导企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6) 七、结论 (8) 谈谈企业在管理中绩效工资的战略意义及注意事项 【摘要】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全球化的市场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机遇与挑战。这些机遇与挑战要求中国企业的经营者们更加关注战略的落地,也就是战略执行的有效实施。其中“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用人激励机制——绩效工资作为一种新型激励创新制度,为许多理论者和实践者所推崇。绩效工资是指依据个人或组织工作绩效,在对个人或组织工作绩效评估的基础上而发放工资的一种工资制度。在绩效工资制下,整个组织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对员工实绩的奖励上。人力资源与绩效工资的有机结合势必将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企业在运用绩效工资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围绕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绩效工资在企业管理中是如何取长补短。 【关键词】企业,业绩考核,科学发展观,风险防控,考核工作,资本成本,考核制度,价值创造,国资委,四项重点 一、引言 绩效工资这个概念并不是新东西。20世纪初期,上海滩的码头搬运工人是根据他们搬运的数量而领薪水的。在十八世纪的美国,农场中采摘橄榄的工人的收入是根据其采摘的橄榄的数量发放的。在现在社会里,绩效工资/奖金这个词是广义的,提成,奖金通常也包括在内。 大量的管理实践表明: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并非在于战略规划的优劣,多数归结于糟糕的战略执行。当今流行的战略执行工具生于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欧美国家,实践证明也能够帮助企业取得突破性的业绩。由于中国企业有着不同于西方企业的文化背景,对于西方管理工具的运用,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企业独特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很多的中国企业的战略执行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有的公司其战略无法落地,公司仅罗列了各种目标,却并没有任何措施、行动方案及预算的支持;有的企业在实施战略绩效管理时,仅由人力资源部门来推动实施,公司高层没有参与,导致推行过程举步

电大本科行政管理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专业创新型人才应注重实践能力,构建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实践培养模式是必要且可行的。本文是电大本科行政管理毕业生范文,仅供参考。 电大本科行政管理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一 我于20xx年10月参加电大行政管理学习,在三年的学习中,我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面授,保质保量完成了各科作业,期末考试严肃认真,独立完成答卷,准备充分,答辩自如,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三年来的学业。 一、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坚持参加面授,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成功的保证。在三年的电大学习中,我坚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面授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细心地做好学习笔记,及时写出心得体会。在课下,我能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认真完成课任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做到认真、工整、正确。另外我还充分利用中央电大庞大完善的远程教育网络,参与在线学习,解决学业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坚持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 我坚持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实践中,指导管理工作,获得了显

著的成果。通过对乡镇管理个体差异性分析、研究和总结,我撰写并成功地发表了教学论文《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的思考》。通过学习,我彻底地转变了旧的思想、观念,领会到新课程改革下实施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设置给我们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极为平稳的成长平台。在三年的学习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合格、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 三年来的电大生活使我深深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坚持学习已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慎重思考的问题,而电大灵活的在职学习方式、学业考查方式给我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极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让我们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在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 电大,我要感谢你!我们继续成长的专业知识的加油站,是你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是你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电大本科行政管理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二 我是xx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一名应届毕业生。 大学三年是我难忘的学习经历。在这学习时光中,我本着学好本专业,扩大知识面,并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原则,大量汲取专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

2018年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2018年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探索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 3、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述评及其启示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5、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控制途径探索 6、公共事业单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分析 7、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 8、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10、非政府组织运作的困境及对策 11、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重塑 12、服务型政府运行机制的构建问题研究 13、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和内容研究 14、腐败治理过程中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 15、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16、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 18、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的相关性分析 19、论我国腐败的预防机制 20、权力制约与反腐败机制问题研究 21、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22、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 23、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 2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问题研究 25、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 26、新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7、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 28、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3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其方式转换探析 3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讨 32、公民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构建 33、我国当前权力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34、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35、我国行政监督的回顾与思考 36、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37、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8、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趋势 39、咨询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 40、分析我国的行政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 41、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分析 42、 43、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44、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55

路就在你脚下,只要走,就能到达远方。 (电大行政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样本) 目录(目录要单独一页打印) 一、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法制监督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1 (一)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基本概念 1 (二)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法制监督的理论依据 2 (三)行政相对人监督的作用 3 二、我国行政相对人监督权的法律规定及其落实情况 3 (一)行政相对人监督权的法律规定 4 (二)行政相对人监督权在实践中落实的情况 6 三、加强和完善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的对策与措施9(一)更新观念 树立积极监督意识9 (二)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立法 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10 (三)完善行政诉讼法 扩大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11 四、参考文献13 试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内容摘要】目前 行政机关的违法乱纪的行为有增强的现象 "民告官"的案件也逐渐增多 为了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有必要加强对行政法制监督的研究 提出合理措施来加强对行政权行使的监督 但国内外学者都注重国家机关监督 很少去重视行政相对人的监督 本文运用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原理 首先探讨了发挥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制监督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指出它可以弥补其他主体监督的不足 进而分析了我国有关行政相对人监督的立法现状以及落实情况 在此基础上 尝试性的提出了要加强行政相对人监督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行政程序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时指出:"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监督 要深化改革 完善监督体制 建立建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 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 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江总书记的报告为发展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指明了方向 但目前行政法学界多注重国家机关对行政权行使监督 忽视群众监督尤其是行政相对人的法制监督作用 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法制监督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一)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基本概念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监督机关及人民群众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行使专门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的监督 以监督主体为标准 可以分为国家机关的监督和非国家机关的监督 前者为权力性监督 后者为权利性监督 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属于权利性监督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某权益的个人、组织 所谓权利性监督是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对行政主体实施的监督 这种监督运用的是具有请求性、主张性的权利 因而一般只具有程序意义而不具有实质意义 即不能就实质问题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但它又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行政法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它包括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的监督等 由于他们与行政主体关系不同 所以他们在动机和效果等方面有所不同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地方政府学

电大行本地方政府学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是国家设置在中央政府之下,行使部分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地域性政府。 2.票决制:是指市、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委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党委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常委会做出决定,决定前应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 3.公务员制: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4.政府雇员制:指的是由纳税人出资金,委托政府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项目中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务员录用体制。 5.问责制:是指上级部门、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质疑和追究的制度。 6.公务员录用制:即国家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原则、范围、对象、条件、程序、方法等各种具体制度的总称。 7.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条件下申请终止其与行政机关关系的行为。8.公务员职位:就是特定职务、职权以及相应责任的集合体,它由符合一定标准的人员担任。 9.公务员辞退:是指行政机关对不适合继续担任公务员的人员,依法取消其权利与义务,使之退出公务员队伍的行为。10.公务员退休:是指公务员为国家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和规定年龄,或者因公、因病丧失工作能力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离开工作岗位的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 11.公务员任用:是指任职机关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和手续,任用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的过程。 12.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是指省级和省级以下政府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地方政府所能利用和开发的人力资源,包括地方国家权力系统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民主党派人士、新闻媒体、作协、艺术团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 二、简答题 1.地方政府立法权限。 答:对于地方立法权的行使范围,立法法采取笼统授予、原则限制、间接列举三种途径予以规定和限制。中国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4个方面:1.有关在本地区实施中央立法的细则规定 2.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门立 3.授权立法与先行立法4.自治立法与变通立法。 2.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 答: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包括:1.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三定的基顾础上,对政府公职的每个职位进行设置2.明确每个职位的职责与任职资格条件,制定职位说明书,作为公务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工资待遇的依据3.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确定职位的类别和级别4.对职位的管理。 3.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发展战略2.调控地方经济3.维护经秩序4.管理国有资产5.经营基础设施。 4.公务员录用的程序。 答:录用公务员必须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政府人事部门在考试实施之前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公开公布录用公务员的报考简章,发布招考公告2.对报考人进行资格审查3.对审查合格者进行公开考试。4.复审和综合考核5.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设区的市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6.发出录用通知7.试用,试用期为1年8.试用期满合格者,依其考试等级、试用期表现,予以正式任职。 5.地方行政权的涵义和内容。 答:地方行政权就是地方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执行国家法律规范、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力。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方行政权的主体是地方国有行政机关。2.地方行政权的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3.地方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4.地方行政权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力与授予权力。5.地方行政权不同于地方行政职权。 6.地方收费的类型有哪些。 答:我国目前的地方收费,包括以下几类:1.行政性收费2.事业性收费。3.资源性收,名费实租。4.基金收费,这是指具有专项用途的事业发展基金,包括医疗基金、养老基金等。5.经营性收费,就是利 用政府资源的一部分经营性收费。 7.审判权行使的方式有哪些。 答:1.合议制。2.审判委员制。3.案件 审批制。4.两审终审制。 8.当前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答:1.目前的地方治理模式没有提供充 分的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约 束机制,因此行政权的扩张与政治腐败可 能引发地方治理的倒退。2.建立于行政分 权基础之上的地方治理模式,使地方政府 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缺乏相应 的法理支持,因此以地方政府为本位的地 方治理模式基础脆弱。3.地方民众对地方 政治的参与缺乏足够的空间和渠道,地方 治理与地方政治民主化之间缺乏内在的联 系。 9.检察权行使的方式有哪些。 答:1.侦查。2.批捕3公诉4.抗诉5.监 督。 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4种类型。 答: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 的自治地方。2.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 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中较少的少 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 3.以两个或两个 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 方。4.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 可以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 方。 11.地方与中央税权如何划分。 答:1.税权分散型。2.税权集中型。3. 税权分散与集中结合型。 12.英国中央监督和控制地方政府的主 要方式。 答:1.制定条例和规章。2.批准或不批 准地方政府的单行法规、计划和命令。3. 发布指示、通令或代执行。4.视察。5.人 事控制。6.财政控制和审计监督。 13.简述中方地方政府的差异。 答:地方政府的职能差别首先是层级上 的差别,即不同层次的政府,职能有所不 同。其次,同一层级的政府职能也存在差 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类型 差别、改革差别、特色差别、发展差别。 三、论述 1.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的区别及行使 政府雇员制的意义。 答: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度之间的区 别在于:1.逻辑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公 务员制度最初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为了摆脱 政党分肥制而带来的政府大规模变动,保 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中国实行公务员制 度是为了改变党政干部集中管理的体制, 实行党政分开。而政府雇员制的实行是为 了适应政府工作的特殊需要,以更好地履 行政府的职能。2.制度层次不同。公务员 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政雇员制只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有 效补充。从制度层次上来说,政府雇员制 要低于公务员制度。3.内在暗含理念不一 致。政府雇员制在理念上偏于企业管理理 念。政府雇员制无论是在雇员的录用、报 酬和管理上都是采用类似于企业管理的做 法。而公务员制度在理念上偏爱于官寮制 理念,公务员制度从稳定性和连续性出发, 但是政府雇员制是从灵活性出发。4.适用 的法律规范不同。公务员属终身雇用,公 务员法明确了公务员和政府的权利和义 务,而政府雇员制则是依照劳动合同来规 范政府和雇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 上一般是按照劳动法来约束双方的行为。 5.用人方式不同。无论是选任还是委任, 公务员制度都是刚性的,一般来讲雇用都 是终身的。而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与企 业一样是市场化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雇 主不是企业而是政府。6.管理方式不同。 对公务员的管理,如录用、考核、奖惩等 都有法律规范作为依据,而雇员则完全按 照合同进行管理,是一种企业化的管理模 式。7.薪酬待遇不同。公务员制度有一套 完整的工资体系,按照职务、级别的不同, 享有不同的工资,是刚性的薪酬休系。政 府雇员制则是按岗位定薪,并参照人才市 场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浮动。 2.论述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标准和内容。 答:公务员考核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 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以公务员的职 位职责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 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 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1. “德”包括 公务员的政治品德、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 公德的情况及个人品德。政治品德主要指 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包括理想信念、 宗旨观念、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敏 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等。职业道德主要看公 务员是否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良好的职 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是否忠于 职守,服从命令,严守国家和工作秘密。 社会公德主要看公务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 生活中是否模范遵守社会行为准贝Ⅱ,勇 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个人品德主要看公 务员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是否正直、真诚、诚实、守信、 谦虚谨慎,是否襟怀坦荡、光明磊落。 2. “能”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业务知识 是指公务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文化程度、 专业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是指公务员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 括:理解判断能力、规划预测能力、组织 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 调研综合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 能力,等等。不同机关、不同层次、不同 岗位的公务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工作相 适应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3.“勤”指 事业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勤奋精神。 所谓事业心就是看公务员是否敬重和热爱 本职工作,是否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甘 于奉献。工作态度主要看公务员工作是否 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能否严格遵守工作 纪律。工作作风重点看公务员是否深入实 际,调查研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勤 奋精神重点看公务员是否善于开动脑筋, 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断开创工作 新局面。4.“绩”是指工作实绩。即公务 员在完成任务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 中,通过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 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取得的绩效等。它包括 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 效益。对“绩”的考核要看公务员是否具 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点看公务 员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或超 额完成工作任务,办事效率如何,看公务 员工作是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没有突 出的贡献。5.“廉”是指廉洁自律情况。 主要看公务员是否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廉洁 从政的有关规定;是否廉洁奉公,忠于职 守,有无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 正当利益的行为;是否严格遵守公共财务 管理的规定,有无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行 为;是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无讲排 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 等等。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还要考核 其是否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廉洁 自律的有关规定;是否遵守组织人事纪律, 有无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牟取私利,搞用 人上不正之风的行为,等等。 公务员考核的重点就是在全面考核 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着重考 核工作实绩,并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公务 员的主要依据。 3.中国地方政府机构存在哪里些问题? 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和选择路径。 答:1.中国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较多, 其中一个长期的、令人困扰的问题,就是 地方政府机构过于庞大。中国地方政府在 20世纪80年代顶峰时期的机构设置:省 政府机构达80~90个;市政府机构达60~ 70个:县政府机构达50~60个;乡镇一 级也达20个左右。虽然其后几经改革,但 机构设置处于精简——膨胀的循环之中, 至今各级政府的机构仍然偏多。按照有关 编制的规定,省级政府机关为50个左右, 地区一级为30个左右,地级市为40个左 右,县为30个左右。而实际情况是:省级 平均超出了15个左右,其他分别超出20 个、15个、10个左右。如果依照市场经济 体制精简的新要求,各级地方超编的机构 更多。 2.中国地方政府不仅行政机关机构多, 而且还有其他众多的政治机构,比如每个 地方都有包括党委、人大、政协、纪委、 工会、妇联、共青团、武装部等多套班子 和多套人马,政府组成人员相对较多。相 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有些城市只有市 长一人,很少有副职,更不用说有七八个 以上的副职,其所对应的办事机构和职能 机构也精简得多。中国地方政府还存在着 部门内设机构膨胀,内部层级过多,以及 大量设置非常设机构等问题。在内设机构 方面,省级以下政府一般设立两个层级, 在省职能部门称为处,在地市级以下部门 称为科。也有一些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内设 三级,即在处之下设立科。还有一些职能 部门变相设立高规格内设机构,如省厅之 下设立副厅级机构,增加行政层级和机构 编制。至于各种各样的临时机构,总是寻 找理由和时机转为正式机构,成为机构设 置的一个灰色领域。3.中国地方政府的各 个部门还有庞大的后勤服务系统,包括用 餐、用车、招待所、财务、电话、设备等 人员,形成一套小而全的后勤机构,以及 人数众多的后勤队伍。这些机构一方面占 用了大量的行政资源,滋生部门利益乃至 腐败;另一方面,它们还挤占了服务社会 化的空间。4.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过 高,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中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都需要财力支持。对财力的巨大需求和这 种财力的相对不足,是落后国家发展中突 出的内在矛盾。对于中国那些相对贫 穷的地方来说,这个矛盾更为尖锐。然而, 困扰中国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行 政经费过高,财政不堪重负。资料显示, 中国目前有3 600万财政供养人员,绝大 部分属于地方政府及其事业单位,约占到 总数的70%。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与总人口 之比,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1:28。而且 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这个比例越高。许多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70%用于相关人 员的工资费用,还有少数地方政府要靠借 贷来发放公务人员的工资。一些地方政府 财政被形容为“吃饭财政”,甚至是“要饭 财政”。这就使它们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 发展地方经济上,乃至无力提供必要的公 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中国一些落后地方至 今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教师工资 不能正常发放,就是地方财政状况恶化的 突出表现。需要指出的是,过多的行政机 构和庞杂的政府人员,不仅造成直接行政 成本的增长,诸如工资和办公费用的增多; 而且还会导致间接行政成本的增长。机构 多、人员多,并不必然导致更高的工作效 率,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会造成更 多的扯皮和混乱,成为滋生渎职和腐败的 温床。行政学家帕金森在考察英国1935— 1954年间的海军部和殖民地部的人员变 化后,以统计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所谓的 帕金森定律。这个定律认为,行政组织的 规模每年以固定的比率增长,这种增长与 工作负担完全无关。因为行政部门是依照 其工作人员人数来衡量地位的,能安置更 多的工作人员是其成功的表现。官员过多, 就会彼此制造工作来做。帕金森定律被认 为是行政官僚病的一个特征5. 中国地方 政府缺乏法制。现代政府管理是一种法制 管理。依法行政指任何行政行为都不是政 府机关和公职人员的随意行为,而是一种 组织行为和规范行为。依法行政不仅意味 着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对社会公共事务 进行管理,也意味着对政府自身事务进行 法制化管理。中国在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 上,虽然各级先后出台了一些规定,乃至 法律、法规,但是在实践之中,地方政府 机构长时期处于精简与膨胀的恶性循环之 中。新中国经历了次数众多的机构改革, 但几乎每一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反弹,一 些机构改革所针对的弊端,都先后复发, 有些还在恶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完备而 有效的行政组织法律规范,尤其是没有严 格地将这些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一些地 方政府屡屡突破有关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约 束。这些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更没 有得到相应的处罚。而没有对违规者处罚 的规定,任何法律、法规在权威性上都大 打折扣。 4.如何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 答:公务员培训制度是指根据经济、社 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 求,对公务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 的地培养与训练,以提高公务员政治思 想、专业知识、管理水平以及实际工作能 力的活动和制度。培训是提高公务员素质 和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今科 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加强公务员培 训,更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在国家公务员 培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的实践表 明,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培训制度,是不 断开发和提高国家公务员智能、更新国家 公务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好人数达 680多万之众的公务员队伍培训,总结多 年干部培训的经验,公务员制度强调五个 方面:一是提高各级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对 培训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培训,把培训 看作一种投入;二是创造正规化培训的条 件,使公务员能够接受较好培训;三是培 训的内容和形式要适合公务员特点,特别 是要满足不同层次公务员的要求;四是要 使培训成为公务员经常性的自觉行为;从 机制上调动公务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的积 极性;五是培训要形成一种制度;实现规 范化法制化。公务员培训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培训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和职位的要求来进行。开展对公务员的培 训,是政府人事工作的重要职责。对公务 员来说,参加培训,既是一种权利,也是 一种义务。第二,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 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 原则。第三,根据培训的对象和性质的不 同,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 公务员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第四,建立 正规化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和地方行政学院以及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公 务员的培训任务。第五,培训与公务员的 使用相结合,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 要作为公务员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在培训的内容上,强调坚持政治教育与 业务培训相结合。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