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CSM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CCSM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CCSM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CCSM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第33卷 第5期海 洋 学 报

V ol 133,No 152011年9月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eptember 2011

CCSM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陈幸荣1,2,3,王彰贵2,3,巢纪平2,蔡怡2

(1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2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3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收稿日期:2010-04-20;修订日期:2010-06-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6015);/十一五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6BAC03B03)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陈幸荣(1978)),男,湖北省浠水县人,副研究员,在职博士生,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和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工作。E -mail:lu ckych en @n mefc 1gov 1cn

摘要:利用NCAR 的CCSM 3模式进行控制试验和1870)1999年的130a 模拟试验(敏感性试

验),与相应的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太平洋海区的海温变化趋势和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并且讨论了CO 2对于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CSM3模式能够模拟出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特征,其空间分布类似于典型的PDO 海温异常分布型。特别是考虑了CO 2增长变化以后,模式的结果更加接近再分析资料,其时间变化反映了20世纪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所经历的3次位相的转变。CO 2增长变化,可以使这种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周期增长,并且太平洋这种年代际位相转变也与CO 2的变化增长有关。模式在考虑了CO 2增长变化以后,双核的位置会偏东偏深,东西方向的温差将减少,也就是说CO 2的增长变化,对PDO 的位置和强度都有影响。关键词:全球变暖;CCSM3模式;PDO

中图分类号:P722;P731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193(2011)05-0023-09

1 引言

2007年,IPCC 第4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1]

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过去100a 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174e ?0118e ,而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根据全球地表温度器测资料,最近12a 中(1995)2006年)有11a 位列于有器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之中。从1850)1899年到2001)2005年,气温升高总量为0176(0157~0195)e 。而最近50a 的线性变暖趋势[每10a 达0113(0110~0116)e ]几乎是近100a(1906)2005年)的2倍。由此可见,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毫不含糊的。

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具有很强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其中,ENSO 是气候系统中年际气候变化的最强信号。目前基于热带海气

相互作用理论的ENSO 形成机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而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太平洋海气系统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率特征。1976/1977年北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发生了一次年代际尺度的跃变,Quinn 和Neal

[2-3]

最早揭示了这一现象,随后,N itta

等[4]、T renberth [5]、Ebbesmeyer 等[6]、Graham [7]和T renberth 等[8]

进一步指出北太平洋地区的SST 和大气环流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研究还发现类似的气候突变也同样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表明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主要表现为年代际振荡现象,且这种振荡与热带太平洋有关联,M antua 等

[9-10]

提出了太平洋的年代际振荡模态,

即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 scillation,以下简称PDO)。当北太平洋中西部SST 异常偏冷,而北美西岸和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时,称PDO 暖位相,反之为冷位相

[10]

,并确定其年代际突变的

时间为1890,1925,1947和1976年。

目前,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特征和机理是近年来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一个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的重要研究问题[11-15]。PDO之所以成为气候研究的一大热点,是因为北太平洋是年代际尺度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PDO对北美气候乃至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都有重要影响,如它对亚洲季风及中国的天气气候变化有很大影响。年代际尺度是具有重要承上启下作用的时间尺度。一方面,它作为年际尺度的背景,可能对年际尺度的气候变率现象(如EN SO)具有重要的影响[9-10,16-25]。已有观测分析[24-25]表明,对应不同的年代际背景,年际ENSO 空间结构、El Niìo发生频率与强度及其发生特点均表现显著的差异。而另一方面,对于世纪尺度的全球变暖,它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扰动。

由于现有的观测资料长度有限,给年代际模态的分析带来一定困难,其物理过程的研究也受到很大限制。对PDO的主要特征模态的时空结构、演变规律及其海气耦合特征还认识不完全。因此,除了对观测资料的诊断分析,利用物理过程全面的耦合模式进行数值模拟也是研究年代际气候变率特征及其物理机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26]。因此,本文将利用NCAR的CCSM3气候模式长时间积分的结果分析太平洋年代际变率主要特征模态的时空结构及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变化特征。

本文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本文所采用的CCSM3模式、数值试验的设计、对比所使用的再分析资料以及资料分析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模式控制试验的基本态和CO2增长变化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模拟的影响分析,第四部分为结论和讨论。

2模式和资料

211模式介绍

CCSM3模式是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开发的气候模式,它是当今世界上领先的气候系统模式之一,可以用于重构地球气候系统的过去和用来预将来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异,并了解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自然和人为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27-31]。多年来此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与气候研究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IPCC 第4次评估报告中占重要地位。

本文利用2004年6月发布的CCSM3模式版本进行试验,其中大气模式为CA M310版本,陆面模式为CLM310版本,海冰模式为CSIM510版本,海洋模式为POP11413版本,耦合器为CPL6。整个系统中大气和陆地模式分辨率保持一致,海洋和海冰模式分辨率保持一致。本文采用的网格配置为T85_g x1v3,即大气采用中等分辨率的T85L26网格设置,水平网格分辨率约为1141b(大约140km),垂直为混合D-p坐标,共26层。海洋模式采用了两极格点曲线正交网格,两个坐标投影点一个位于格陵兰岛,一个位于南极。水平格点数为320(纬向) @384(经向),经向水平分辨率为11125b,纬向分辨率是变化的,从赤道地区的0127b到远西北太平洋地区的0164b。垂直为z坐标,共分40层,从5m到5370m,层的厚度逐层递增,上层600m有20层,使用Gent-M cWilliams和KPP混合方案。地形数据是采用美国ET OPO-5数据插值到模式网格点得到。

CCSM3通过耦合器实现大气、海洋、海冰和陆面4个物理子模式间的耦合,采用M PI通讯协议来控制数据交换和并行计算进程。大气、陆地、海冰模式和耦合器的交换时间步长为1h,而海洋模式耦合时间步长为1d。陆面、大气、海洋和海冰子模式的各自内部积分时间步长分别为10m in,20min, 1h和1h。

212数值试验设计

首先CCSM3模式用Levitus三维温盐场作为初始场运行200a,这时海洋上层已经基本稳定(图略),但海洋深层还未稳定。鉴于本文的研究焦点在于上层海洋的变化,因此,为节省模式计算时间,海洋深层的变化可以忽略。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控制试验为在将大气模式中CO2含量固定在1870年289@10-6的情景下开始积分130a。敏感性试验为大气模式中CO2浓度按照NCAR提供的数据由1870年的289@10-6增加到1999年的367@10-6(即1870)1999年模拟试验),并且都取最后100a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

213资料和分析方法

本文以英国H adley中心的分辨率为1b的重建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1900年1月-1999年12月)和NCEP EMC的次表层再分析海温资料与模式结果进行对比,其中次表层海温资料的水平分辨率为115b@1b,垂直层次从5m到720m共22层,时间从1980年1月到2007年12月。为研究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再分析资料和模式

24海洋学报33卷

结果进行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并对相应的时间序列进行M orlet 小波分析和功率谱的分析。

3 模式结果分析

311 全球海表温度的模拟

图1给出模式控制试验最后100a 的年均海表温度与Levitus 观测资料气候平均值的差异。可以看出,模式较好的模拟出了全球海洋的温度分布。但是CCSM3在西边界区域模拟的海表面温度比观

测到的偏高。SST 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对平行于海岸的表面压力的低估和对表面日照的高估引起。较弱的表面压力导致海洋混合层的较弱冷却,而过剩的日照导致太阳对上层海洋的过多加热。这些试验也表明这些区域的偏差影响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海盆大部分区域的SST 和降水包括海洋上升流在内的其他物理过程对SST 偏差的影响[30]。宋振亚等[32-33]通过增加海浪混合这一物理过程可以改善

模式中存在显著的热带偏差。

图1 CCSM 3模式控制试验年平均海温与Lev itus 年平均海温的差别

CCSM3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出ENSO 循环过程,但对控制试验的NINO3区海温距平序列的Morlet 小波分析表明,CCSM3模式趋向产生一个周期大约是2年的ENSO 循环(图略),即准两年的振荡,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27]。而观测到的ENSO 有一个跨越3~5a 的相对宽的谱值,模拟的周期主要峰值集中范围与观测的ENSO 周期仍有差距。

在敏感性试验中,由于CO 2含量的增加,全球平

均海表温度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与控制试验相比,100a 大约升温了015e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图2)。但是由于模式受基本态的影响,与观测资料的平均海温值仍然有015e 左右的低估,这也与人类活动导致CO 2含量从而引起全球变暖的结论一致。另外,模式未能反映1950)1970年代的平稳的SST 变化趋势,这可能与

我们在模式中没有考虑气溶胶的变化作用有关。

图2 CCSM 3敏感性试验中1900)1999年与控制试验以及

H adley 全球平均海表温度对比

25

5期 陈幸荣等:CCSM 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312 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模拟

参照M antua 等[

9]

的分析方法,本文利用EOF

分析来揭示北太平洋SST 的主要年代际变率模态,分析区域为20b ~60b N,110b E )110b W 。图3a 、图4a 分别给出英国H adley 中心的重建的100a 的海温资料(1900)1999年)的SST 异常EOF 分解第二模态的空间型和相应的时间系数(由于没有进行去倾处理,第一模态为趋势变化,解释方差为20%),该模态解释方差为18%。在空间型上主要表现为北太平洋中西部SST 异常与阿拉斯加湾及北美西岸相反变化的类似于/马蹄形0分布特征。其时间系数则反映的是年代际信号,可以看出在过去100a 期间,SST 分别于1925年、1947年和1976年前后发生了3次位相转变:1925年从冷位相转为暖位

相,1947年从暖位相转为冷位相,而在1976年又从冷位相转为暖位相。

对控制试验的结果作EOF 分析。图3b 、图4b 为北太平洋SST 异常EOF 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系数,该模态解释方差为18%。第一模态的空间型与再分析资料的年代际变化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也表现为北太平洋中西部与北美西岸SST 异常相反变化的分布特征,这与典型的PDO SST 异常空间型一致。北太平洋中西部SST 异常呈纬向带状分布,最大异常区位于35b ~45b N ,180b ~150b W 之间,与中纬度西风急流的位置相吻合。北美西岸的SST 异常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但相对再分析资料而言,控制试验模拟的PDO 模态的周期较短,大约为10a

图3 H adley 中心(1900)1999年)的SST 异常EOF 分析的第二模态(a),CCSM 3控制试验最后100a 的SST 异常EOF 分析的第一模态(b),CCSM 3敏感性试验(1900)1999年)的SST 异常EOF 分析的第

二模态(c)的空间分布

26海洋学报 33卷

图4H adley中心(1900-1999年)的SST异常EO F分析的第二模态(a),CCSM3控制试验最后100a的SST

异常EOF分析的第一模态(b),CCSM3敏感性试验(1900)1999年)的SST异常EO F分析的第二模态(c)的时间系数,图中横线为PDO模态的位相

313C O2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影响

用与上节相同的分析方法,对敏感性试验(即考虑了CO2实际增长变化的1900)1999年模拟)的SST模拟结果进行EOF分解。第二模态的空间型和相应的时间系数见图3c、图4c,解释方差为15%。该模态空间型与再分析资料基本一致,亦表现为北太平洋中西部与北美西岸SST异常相反变化的分布特征。与未考虑CO2增长的控制试验相比(图3b),与再分析资料更为一致。从时间系数上看(见图4c),当在模式中考虑实际CO2的增长变化后,年代际变化周期约为15a左右,并且在20年代、40年代和70年代前后,发生了明显的位相转变,这与再分析资料结果也是基本上一致的。而在未考虑CO2增长的控制试验的图4b中,年代际变化周期约为10a左右,而且我们看不到明显的年代际位相转变,虽然与再分析资料相比,加入CO2增长变化以后的敏感性试验年代际变化的周期仍然偏短,并且位相转变的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由控制试验和敏感试验与实际的观测资料相比可以发现考虑CO2的增长变化,使模式结果更加接近实际观测,而且考虑CO2增长变化后,使这种太平洋年代际周期增长,并且太平洋这种年代际位相转变也与CO2的变化增长有关。

为了进一步揭示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时间特征,对PDO模态所对应的时间系数进行Mo rlet小波分析。由图5中小波变换的实部可以清楚的看到,与上面的时间系数分析一致,敏感性试验中该模态主要存在10~20a振荡周期,其年代际振荡特征非常明显。但对再分析资料而言,该模态的振荡周期约为20a,这可能与CCSM3模式模拟的年际ENSO循环的周期(约为2a)偏短有关。另外,从图中敏感性试验还反映了其年代际振荡的另外一个周期,即30~40a的振荡,而在控制试验中则没有体现(图略),这与很多观测资料分析所揭示的另外一个准50a振荡的周期一致[34],只是周期仍然偏短。

总体而言,CCSM3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特征时间尺度与再分析资料的分析结果是基本一致的,特别是在考虑了CO2增长变化以后,模式较好的再现了20世纪北太平洋的年代际振荡特征,而且考虑CO2增长变化后,使这种太平洋年代际的周期增长,并且太平洋年代际位相转变也与CO2的变化增长有关。

314CO2对年代际变化垂直结构的影响

前文的分析表明,年代际最为显著的区域位于北太平洋中纬度海域,为更加清晰的揭示这一特征的垂直结构,沿28b N作经度-深度剖面。图6给出了NCEP再分析资料和模式控制试验及敏感性试验中该剖面上海温距平EOF分解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系数。结果表明,与再分析资料结果相比,模式较好的模拟出海洋次表层的年代际振荡模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在空间分布上,北太平洋300m以上的次表层都明显的体现了中部和东部反相变化的特点。另外,模式很明显的模拟出再分析资料中的年代际尺度上北太平洋两个海温变化的极大值区(即双核结构):一个位于黑潮延伸区(Kuro shio ex tension)和副极地锋区(Kuroshio-Oyashio ex tension:黑潮-亲潮扩展区,统称为KOE),

27

5期陈幸荣等:CCSM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图5SST异常EO F分析PDO模态时间系数M o rlet子波变换分析(a,b分别为

H adley中心(1900)1999年)、CCSM3模式敏感性试验(1900)1999年))

而另一个位于北太平洋东部的副热带锋区,这也与Nakamura等[35]的分析一致,而且敏感性试验中双核的位置与观测资料结果更为吻合。而控制试验中,双核的位置要比观测和敏感性试验偏西,在观测资料的分析中,双核的最大中心在表面以下150~ 300m处,而敏感性试验,其中东部的一个核则位于100~200m处,西部的核则伸展到表面,在控制试验中两个双核的最大中心一直伸展到海表,另外,在140b W以东的北太平洋东部,模式敏感性试验结果与观测资料都显示在次表层垂直方向上有一个温度反相变化的区域,只是在敏感性试验中体现在150~ 250m,深度层比实测的偏浅(在观测资料中则为250~400m),厚度也比观测要偏薄。而控制试验则表现为一个负距平中心,并且负距平中心的值要远大于观测和敏感试验。对时间系数的小波分析表明(图略),模式控制试验表现了明显的准10a周期振荡的特点,而敏感性试验则体现了10~20a的年代际振荡特征,与再分析资料的结果较为一致。但由于再分析资料长度的关系,其时间系数未能体现年代际振荡的完整周期特点。为此,以长时间数值试验的结果来分析北太平洋整个次表层海温的年代际振荡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模式结果对PDO三维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的分析将另文撰述。由上分析可以发现模式在考虑了CO2增长变化以后,双核的位置会偏东偏深,东西方向的温差将减少,更加接近实际的观测,也就是说CO2的增长变化,对PDO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强度和周期都有影响。

4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CCSM3模式控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与相应的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太平洋海区的海温变化趋势和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

28海洋学报33卷

图6次表层海温距平SST异常EOF分解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a1NCEP再分析资料,b1模式控制试验,c1模式敏感性试验

构,并且讨论了大气中CO2增长变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CCSM3模式能够模拟出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特征,其空间分布类似于典型的PDO海温异常分布型,特别是考虑了大气中CO2增长变化以后,模式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观测,其时间变化反映了20世纪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所经历的3次位相的转变。

(2)大气中CO2增长变化,可以使这种太平洋年代际周期增长,并且太平洋这种年代际位相转变也与大气CO2的变化增长有关。

(3)模式在考虑了大气CO2增长变化以后,在空间结构上,双核的位置会偏东偏深,东西方向的温差将减少,也就是说大气CO2的增长变化,对PDO的

29

5期陈幸荣等:CCSM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位置和强度都有影响。

由于我们模式初始场的运行只有200a,这必然影响后面做的数值试验,因此由数值试验得到的结果也只是探索性的。另外,文中只是比较了控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中PDO的模拟与变化的差别,而尚未对CO2如何引起PDO模拟产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IPCC1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R]//S OLOM ON S,QIN D,M ANNING M,et al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四次

评估报告1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美国,纽约,20071

[2]QU INN W H,NEAL V T1Recent climate ch ange and the1982-83E l Niìo[C]//Proc1Eigh th Ann ual Climate Diagn os tic W orks hop,

Dow nsville,O N,Can ada,NOAA,1984:148)1541

[3]QU INN W H,NEAL V T1Recent long-term climate change over th e easter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Pacific an d it s ramifications[C]//

Proc1Nin th Ann ual Climate Diagn os tic W ork-shop1Corvallis,O R,NOA A,1985:101)1091

[4]NIT T A T,Yamada S1Recent warming of tropical sea su rface temperature an 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Northern H emis pher e circulation

[J].J M eteor S oc Japan,1989,67:375)3831

[5]T RE NBE RT H K E1Recent obs erved interdecadal climate chan ges in the North ern H emisph ere[J]1Bu ll Amer M eteor Soc,1990,71:

988)9931

[6]E BBES M EYER C C,C AYAN D R,M cLAIN D R,et al11976step in the Pacific climate:Forty environmental ch anges betw een1968-

1975and1977-84[C]//Proc1Seventh Annual Pacific Climate(PA CL IM)W orks hop1Pacific Grove,C A,Californ ia Dept1of Water Re-sources,1991:115)1261

[7]GRAHAM N E1Decada-l scale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1970s and1980s:Ob servations and model results[J]1Clim ate Dyn,1994,10:

135)1621

[8]T RENBERT H K E,H URRELL J W1Decadal atm ospheric ocean variations in the Pacific[J]1Climate Dyn,1994,9:303)3191

[9]M ANTU A N J,HARE S R,ZH ANG Y,et al1A Pacific in 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 ith impacts on s alm on pr odu ction[J]1Bull A-

m er M eteor Soc,1997,78:1069)10791

[10]M ANTU A N J,HARE S R1T 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J]1J Oceanography,2002,58:35)441

[11]江志红,屠其璞.国外有关海气系统年代际变率的机制研究[J]1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69)5731

[12]王东晓,谢强,刘赟,等.太平洋年代际海洋变率研究进展[J]1热带海洋学报,2003,22(1):76)831

[13]谷德军,王东晓,李春晖.PDO源地与机制的若干争论[J]1热带气象学报,2003,19(增刊):136)1441

[14]杨修群,朱益民,谢倩,等.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进展[J]1大气科学,2004,28(6):979)9921

[15]吴德星,林霄沛,万修全,等.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浅析[J]1海洋学报,2006,28(1):1)81

[16]W ANG X L,ROPELEW SKI C F1An ass ess men t of ENS O-scale s ecu lar variab lity[J]1J Climate,1995,8:1584)15991

[17]ZH ANG Y,WALLACE J M,BAT T IS TI D S1ENS 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1900293[J]1J Climate,1997,10(5):1004)10201

[18]NE WM AN M,COM PO G P,AL EXANDER M A1E NS O forced variability of th 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J]1J Climate,2003,16

(23):3853)38571

[19]ZH ANG Q,YANG H J,ZHONG Y F,et al1An idealized study of th e im pact of extratropical climate chan ge on El Niìo-Southern Oscil-

lation[J]1Climate Dyn,2005,25:869)8801

[20]L IU Z,WU L,GALLIM ORE R,et al1S earch for th e origin s of Pacific decadal climate variability[J]1Geophys Res Lett,2002,29(10):

1404)14081

[21]赵珊珊,杨修群,朱益民,等1热带外太平洋通过海洋过程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J]1海洋学报,2006,28(3):29)401

[22]GERSH UNOV A,BARNET T T P1Interdecadal modulation of ENS O teleconnection[J]1Bull Amer M eteor S oc,1998,79:2715)

27251

[23]POWER S,C ASEY T,FOLLAND C,et al1Interdecadal modulation of the impact of ENSO on Au stralia[J]1Climate Dyn,1999,15:

319)3241

[24]T RENBERT H K E,H OAR T J1Th e1990)1995El Niìo-S ou thern Oscillation event:longest on record[J]1Geoph ys Res Lett,1996,

23:57)601

[25]W ANG B1In terdecadal changes in E l Niìo ons et in the las t fou r decades[J]1J Climate,1995,8:267)2851

[26]朱益民,杨修群,俞永强,等1FGOALS-g快速耦合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J]1地球物理学报,2008,51(1):58)691

[27]COLLINS W D,BITZ C M,BLACKM ON M L,et al1T he Commu nity Clim ate Sys tem M odel Ver sion3(CCSM3)[J]1J ou rnal of Cl-i

mate,2006,19(11):2122)21431

30海洋学报33卷

[28] C OLLINS W D,RASCH P J ,BOVILL E B A,et al 1T he formulation and atmosph eric sim ulation of the Community Atmosphere M odel

Version 3(CAM 3)[J]1J ournal of Climate,2006,19(11):2144)21611

[29] DANABASOGLU G,L ARGE W G,T RIBBIA J J ,et al 1Diurnal cou pling in th e tropical Oceans of CCSM 3[J ]1Journ al of Clim ate,

2006,19(11):2347)23651

[30] L ARGE W G,DANABASOGLU G 1Attribution an d im pacts of u pper -ocean biases in CCS M 3[J]1Journal of Climate,2006,19(11):

2325)23461

[31] H URRE LL J W ,H ACK J J,PH ILLIPS A,et al 1Th e dynamical s imulation of th e Community Atmosphere M odel Version 3(CAM 3)

[J ]1J ou rnal of Climate,2006,19(11):2162)21831

[32] 宋振亚,乔方利,杨永增,等1波致混合对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模式中冷舌模拟的改进[J]1自然科学进展,2006,16(9):1138)11451[33] 宋振亚,乔方利,赵伟1波致混合对CCSM 3气候模式预测能力的改进[J]1自然科学进展,2009,19(2):203)2111

[34] M INOBE S 1Resonance in bid ecadal and penta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s over the N orth Pacific :role in climatic regime s hifts [J].Geo -phys Res Lett,1999,26:855)8581

[35] NAKAM URA H ,LIN G,YAM AGAT A T 1Decadal climate variab ility in the North Pacific during the recen t decades[J]1Bull Am M et

S oc,1997,78:2215)22251

Decadal variability in the Pacific as simulated by CCSM3

CH EN Xing -Rong 1,2,3,WANG Zhang -gui 2,3,CH AO J-i ping 2,CAI Yi

2,3

(11I nstitude o f A tmos p her ic P hy s ics ,Chinese A cademy of S ciences ,Beij ing 100029,China;21N ational M ar ine Envir on -mental For ecas ti ng Center ,Beij ing,100081China;31K ey Labor ator y of Resear ch on M arine H az ar ds For ecas ting ,N atio nal M ar ine E nv ironmental F orecasting Center ,Beij ing 100081,China)

Abstract:U sing CCSM3mo del of NCAR,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sults of co ntro l run and 130yr simula -tion r un form year 1870to 19991T he temperature v ary ing trend o f the Pacific Ocean area and the spatia-l tempor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are analy zed by co mparing m odel output w ith corr espo nding r eanalysis data 1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 odel sim ulates w ell many featur es of the observed PDO,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ea surface temper ature anomaly ar e similar to the typical PDO 1Especially w hen the trend of CO 2is considered in simulation,the three im po rtant phase -chang ing of SST A in No rth Pacific Ocean in the 20th are w ell repro duced 1The position o f tw o core o f tem perature a -nom aly in subsurface are m ore eastern and deeper,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 ence betw een east and w est ar e reduced 1T he increasing of CO 2play an im po rtant role in elongating the period and phase -changing of simulated PDO,the position and intensity ar e also affected 1Key words:g lobal w arming ;CCSM 3m odel;PDO

31

5期 陈幸荣等:CCSM 3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敏感性试验

进展 亚洲—太平洋涛动研究进展

亚洲—太平洋涛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1年5月23日;修回日期:2011年8月6日第一作者:赵平(1963—),Email: zhaop@https://www.doczj.com/doc/3c103867.html, 资助信息: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北半球中高纬度 遥相关型持续性及其对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 的影响研究(GYHY201106015) 赵平1 代玮2 肖子牛3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 100081;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3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北京,100081) 摘要:一直以来,夏季北半球(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区域)的遥相关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都是大气科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最近针对亚洲与太平洋之间的大气遥相关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关于亚洲—太平洋涛动(APO,Asian-Pacific Oscillation)的一系列研究,系统地揭示了亚洲—太平洋之间大气的联系以及对大气环流、季风降水和气旋活动的影响,讨论了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这些研究表明APO是亚太地区大气系统一种独立的基本振荡特征,普遍存在于各个季节,但其结构和性质有所不同,APO起到了联系太平洋和亚洲大陆大气环流的重要作用。夏季APO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ENSO关系密切,对东亚地区的降水也有重要的影响。总结了APO研究的最新进展,试图促进对亚洲—太平洋海陆气耦合关系及其气候效应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亚洲—太平洋区域气候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在气候诊断和预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亚洲—太平洋涛动,大气环流,遥相关 1 亚洲—太平洋涛动(APO )的基本特征 1.1 APO 指示的亚洲—太平洋大气遥相关现象 夏季,亚洲和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扰动温度之间存在着“跷跷板”现象,当亚洲大陆中纬度对流层偏冷时,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偏暖,反之亦然;平流层中也存在这种“跷跷板”现象,只是其位相与对流层的相反[1,2]。这种遥相关现象可以被气候模式所描述[3],并且也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等季节[2,4-6]。1.2 APO 名称的来源 2006年,赵平和张人禾[7]用EOF 分析研究东亚—太平洋区域海平面气压场时注意到在东亚与太平洋海平面气压之间存在一个大尺度纬向遥相关,并称为东亚—太平洋偶极子。事实上,这种偶极子是整个北半球对流层更大尺度遥相关在对流层低层的一种表象。随后,Zhao 等[1]进一步用EOF 方法对ECMWF 再分析资料中的夏季平均扰动温度进行分析,发现在欧亚大陆中纬度与太平洋—北美—大西洋中纬度对流层T'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显著的反位相关系,当欧亚大陆T'偏低(或高)时,北半球太平洋上空的T'偏高(或低)(图1),与以前的遥相关相比,此处EOF1中的遥相关在空间尺度上更大,由于遥相关中心主要出现在亚洲与太平洋区域内,所以把这种遥相关变率也称作亚洲—太平洋涛动(APO )。此外,在海平面气压场上,阿拉伯半岛与北太平洋之间存在反位相关系,被孙建奇等[8]称为阿拉伯半岛—北太平洋涛动现象,这种遥相关也是与APO 紧密相关的。 1.3 APO 指数与亚洲—太平洋热力差异变率 把亚洲和太平洋500~200hPa 平均T 之差定义为APO 指数,即: I APO =T (60°—120°E,15°—50°N)- T (180°—120°W,15°—50°N) 该指数与图1所示EOF1的时间系数的相关为0.93(1958—2001年)[1],也与东亚—热带西太平洋之间的经向热力差异相关为0.81[2],因此APO 指数实质上指示了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大气之间的纬向和经向热力差异,根据研究需要适当调整亚洲和太平洋区域的水平位置或垂直层次来定义APO 指数也是可以的[3,5,9-10]。 1.4 APO 指数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夏季APO 指数具有年际、年代际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在1975年之前,该指数以正位相为主,从1975年起以负位相为主,说明在1958—2001年夏季亚洲—太平洋之间的对流层热力差异呈现出减弱趋势;此外功率谱分析表明,夏季APO 指数在去掉线性趋势后具有5.5年的年际变化周期[1](超过95%统计置信度)。从代用资料重建的APO 更长时间序列看,亚洲—太平洋热力差异还存在90年、10~13年周期变率[11-13]。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历史沿革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洋保险”)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1991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 1994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实施体制改革,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控股设立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7年,中国太平洋保险A股上市(中国太保,SH601601) 2009年,控股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中国太平洋保险H股上市(中国太保,HK02601) 2010年,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经营概况 2011年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49.58亿元,同比增长11%,市场份额10.8%,净利润83.13亿元;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67.14亿元,同比增长10.1%;产险承保利润32.24亿元,同比增长46.5%。截至2011年末,中国太平洋保险总资产规模为5706亿元,偿付能力充足,各项指标均位居中国保险市场前列。 中国太平洋保险旗下拥有产险、寿险、资产管理和养老保险等专业子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多元化服务平台。截至2011年末,拥有6000多个分支机构,8.2万余名员工和32多万名产寿险营销员,为全国7000万客户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解决方案、投资理财和资产管理服务。中国太平洋保险全国客户服务电话95500涵盖了保险咨询、查询、理赔报案、服务预约、急难救助以及投诉受理等各项服务。 中国太平洋保险始终以价值为导向,专注保险主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整体业务保持健康发展。寿险积极应对市场挑战,“聚焦营销、聚焦期缴”的发展策略取得明显成效;产险强化专业管理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资产管理业务着力提升投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努力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养老业务巩固优势、积极拓展,业务规模平稳增长。 公司治理 中国太平洋保险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颁布的各项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公司通过不断优化集团化管理的架构,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加强与资本市场的交流沟通,形成了较为完善、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公司治理体系。 中国太平洋保险董事会致力于治理结构和机制的不断完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治理体系,并积极推动和实现了集团一体化管理架构下的子公司治理方案。同时通过各种制度保障和实际行动,积极建立了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桥梁,为董事、监事履职创造条件,保障了董事、监事对公司事务的知情权。 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按照《公司章程》赋予的职责,依法独立运作,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企业文化

太平洋保险公司团体人寿保险合同(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1370-46 太平洋保险公司团体人寿保险合同(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太平洋保险公司团体人寿保险合同 (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团体人寿保险投保单 序号:____ 投保单位名称:____联系人____发工资日____ 单位地址:____电话____ 厂休日____ 投保人数 在册人员总计人参加保险 投保单位 盖单 保险金额 每人投保份,满期时保险金额元。 保险费 每人每月交费元。

保险期限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参加保险人员名单详见后附“被保险人名单”保险单号码:单位代号 主管:复核:签单: 投保日期年月日 经办人: 团体人寿保险单 贰拾年期 -----★----- 投保单位名称 单位代号 地址 投保人数 在册人员总计人。参加保险人员名单 详见后附清单 保险金额 每人投保份,满期时每人保险金元。

保险费 每人每月交费元。 保险期限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根据《团体人寿保险办法》规定,投保单位所开列的全部在册人员名单(即被保险人),经审核,本公司同意承保,并签发本保险单,其承保责任范围,均按本办法规定办理,今后人员名单如有变动,本公司仅按变动清单调正后的人员承担保险责任。 主管:____ 复核:____ 签单员:____ ____保险公司 ____年____月____日 太平洋团体人寿保险条款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999年9月核准) 第一条保险合同的构成 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保险单及所附条款、投保单、合法有效的声明、批注、附贴批单等投保文件及其他书面文件构成。

中国10大建筑企业

中国建筑企业百强风云榜 来源: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 序号企业名称 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6 上海建工集团 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 9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0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1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中国海外集团 14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 15 广州市建筑集团 1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17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 18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19 中建国际建设公司 20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21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2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23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4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5上海城建集团 26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 27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8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9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 30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31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32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集团)33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34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5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36天津市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7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8江苏苏中建设集团 39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40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41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42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43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44中铁建工集团 45浙江中成控股集团 46江苏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47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48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49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50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 51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52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 53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 54重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5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56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 57广西建工集团 58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59山东三箭集团 60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 61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6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63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64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67广东中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68青岛建设集团 69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 70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71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72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 73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74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75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76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77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 78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9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80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 8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82广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3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因子和新预测模型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7年 第37卷 第9期: 1260~1266 https://www.doczj.com/doc/3c103867.html, 收稿日期: 2007-04-04; 接受日期: 2007-0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620130113, 40523001, 40631005)、中国科学院优秀团队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批准号: IAPX087015132)资助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因子 和新预测模型 范 可*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摘要 研究了冬春季大气环流对西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影响, 确定了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因子, 它们是冬、春季的北太平洋海冰面积指数、春季北太平洋涛动指数. 并结合前人已有的工作基础,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模型. 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1965~1999年西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年际变化, 拟合率是0.79. 这个预测模型比较合理地预测了2000~2006年的台风频次的年际变化. 该研究工作不仅说明了新的预测因子能很好地预测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年际变化, 而且应用它们建立的新台风预测模型, 也将有望应用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季节预测中, 期望能提高台风活动频次的预测水平. 关键词 预测因子 西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 预测模型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域内台风生成最多的地方, 并且一年中都可能有台风活动, 但台风活动最集中的季节是6~10月. 中国学者很早就注意到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生成和发展与大尺度环流和海温等热力条件密切相关, 并且从天气分析和个例分析角度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夏季环流特征作了大量的研究. 陈联寿[1]研究了盛夏东亚中高纬流型与台风路径的关系. 许健民等[2]指出夏季在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地区, 当对流层上层和下层同时由纬向型转变成经向型时, 往往与强台风或多台风有关系. 方宗义[3]研究了台风发生发展的云型特征与高空环境流场的关系. 丁一汇[4]则比较了西北太平洋台风频繁年和稀少年中热带和中高纬的大气环流特征. 此外, 早期的学者还注意到了南半球大气环流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5~15]. 他们研究表明: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通常与南半球的经向环流、澳大利亚的冷空气爆发. 越赤道气流的强度及赤道辐合带等有关. 研究还表明了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通过影响赤道太平洋低纬的纬向环流和赤道辐合带, 进而影响台风的生成频次[16~20]. 在国外也开展了很多关于台风活动年际变化的研究, 其中很多研究都关注ENSO 对台风活动的影响. 此外, Cray [21], Chan [22]的研究揭示了平流层的准两年振荡是影响台风年际变化的另一个因素. 在实际的业务工作中, 建立和发展动力统计预测模型来预测台风活动的年际变化是非常重要 的[23,24]. Chan 等[25]等建立了一个统计模型预测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活动. 在这个模型中, 预测因子包括了反映ENSO 的各项指数和东亚及西北太平洋的环流因子等, 预测因子都是前年的4月-当年的3月的

中国太平洋国内信保条款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短期)条款 第一条 保险合同的构成 1.1本保险合同由本保单的所有条款和附加条款、投保单、批单、批注及明细表构成。 1.2本保险合同的解释应遵照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不得拘泥于所用文字。本保险合同含义不明确之处,应作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 第二条 承保范围 2.1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对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向买方发送货物或提供服务,因本保单第三条所规定的保险事故发生而遭受的承保损失给予不高于本保单第四条规定的信用限额的赔偿。 2.2 前款所称货物限于在发送日后四周内开具发票或付款通知书的货物。 第三条 保险事故 3.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视为保险事故已发生: 3.1.1 买方无清偿能力;或 3.1.2 买方长期拖欠。 第四条 信用限额 4.1 被保险人可以在发送货物或提供服务前,根据保单明细表所规定的信用管理程序,为买方设定信用限额,但其最高金额以保单明细表第6.1项所规定的最高自定信用额度为限。 4.2 若被保险人未依上述第4.1款规定为买方设定信用限额,则被保险人应最迟在发送货物或提供服务后的15天内向本公司申请信用限额。 4.3 超出保单明细表第6.1项所规定的最高自定信用额度的信用限额必须得到本公司的书面批准。任何由本公司设定的信用限额,将自动取代被保险人为同一买方设定的信用限额。第五条 除外责任 对于因以下事项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本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5.1 汇率波动; 5.2 被保险人或其代理人未能遵守与买方订立的合同条件,包括被买方在欠款中扣减与合同违约或赔偿责任相对应的款项,或是未能遵守被保险人或买方所在国家或其他地区的现行法律、法规或其他法律上的要求; 5.3 无法取得为履行被保险人与买方订立的合同所需的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任何授权,或履行该合同将会违反外汇管制规定; 5.4 任何由全国性、地区性或地方政府或是国家机关做出的措施或决定,包括但不限于导致没收或阻碍货物运输的措施或决定,以及由上述部门或机构作出的全面延期偿付声明; 5.5 任何阻碍或延误买方汇兑付款的政治、经济事件、立法或行政措施; 5.6 战争、敌对状态、叛乱、起义、革命、骚乱和民众暴动以及自然灾害,包括飓风、台风、水灾、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啸; 5.7 由核废料或燃烧核燃料或由任何爆炸性核物质或核成份的放射性、毒性、爆炸性或有害物质造成的辐射或放射性污染; 5.8 被保险人自定信用额度时,买方在被保险人发送货物或提供服务前已无清偿能力;

太平洋保险公司团体人寿保险合同-完整版

太平洋保险公司团体人寿保险合同 团体人寿保险投保单 序号:__________ 投保单位名称: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发工资日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厂休日____________ 投保人数 在册人员总计人参加保险 投保单位 盖单 保险金额 每人投保份,满期时保险金额元。 保险费 每人每月交费元。 保险期限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参加保险人员名单详见后附“被保险人名单” 保险单号码:单位代号 主管:复核:签单: 投保日期年月日

经办人: 团体人寿保险单 贰拾年期 -----★----- 投保单位名称 单位代号 地址 投保人数 在册人员总计人。参加保险人员名单 详见后附清单 保险金额 每人投保份,满期时每人保险金元。 保险费 每人每月交费元。 保险期限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根据《团体人寿保险办法》规定,投保单位所开列的全部在册人员名单(即被保险人),经审核,本公司同意承保,并签发本保险单,其承保责任范围,均按本办法规定办理,今后人员名单如有变动,本公司仅按变动清单调正后的人员承担保险责任。

主管: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 签单员: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保险公司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太平洋团体人寿保险条款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999年9月核准) 第一条保险合同的构成 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保险单及所附条款、投保单、合法有效的声明、批注、附贴批单等投保文件及其他书面文件构成。 第二条投保范围 一、投保人: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可作为投保人,为其成员向保险人投保本保险,被保险人人数应占其单位在职人员人数的75%以上且不少于8人。投保时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二、被保险人:凡投保时年满16周岁(含16周岁,下同)至65周岁,身体健康、能正常劳动或工作的投保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均可作为本保险的被保险人。 第三条保险责任 在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因疾病身故或全残,或者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80日内以该次意外伤害为直接原因身故或全残,保险人给付保险金额全数,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第四条责任免除 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被保险人身故或全残的,保险人不负给付保险金责任: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全部名单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全部名单名次企业名称 2016年营业收入 1.国家电网公司 20939.7168亿元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9692.1982亿元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8719.0290亿元 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0152.6600亿元 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9597.6549亿元 6.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480.5200亿元 7.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790.9800亿元 8.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744.8800亿元 9.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64.1617亿元 10.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554.0200亿元 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7116.1106亿元 12.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6963.4318亿元 13.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6442.6089亿元 14.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6302.9681亿元 15.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887.5467亿元 16.东风汽车公司 5726.1266亿元 17.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5215.7400亿元 18.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5034.0782亿元 19.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957.8589亿元 2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4732.8148亿元 21.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4726.7719亿元 22.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700.2154亿元 23.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433.2300亿元 24.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4377.4087亿元 25.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4358.3636亿元 26.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4354.5005亿元 27.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4303.8158亿元 28.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 4206.8435亿元 29.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4144.5834亿元 30.安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139.7026亿元 31.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129.5073亿元 32.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4074.0610亿元 3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070.0647亿元 34.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4061.0384亿元 35.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3954.9504亿元 36.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3731.8332亿元 37.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3711.9722亿元 38.海航集团有限公司 3523.3153亿元 39.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511.9183亿元 40.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3511.1397亿元

太平洋保险金融职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doc 9页)

太平洋保险金融职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doc 9页)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职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以及批单等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合同被保险人应为18周岁(含18周岁,下同)至60周岁身体健康,能正常从事经济类工作的在职员工,均可作为本保险的被保险人。 第三条凡金融行业单位及非金融行业单位中从事有关经济工作的部门,经被保险人同意,均可作为投保人为其从事经济工作的在职员工向保险人投保本保险。 第四条本保险合同受益人包括: (一)身故保险金受益人 订立本保险合同时,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指定一人或数人为身故保险金受益人。身故保险金受益人为数人时,应确定其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未确定受益份额的,各身故保险金受益人按照相等份额享有受益权。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

一、身故保险责任 被保险人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以该次意外伤害事故为直接原因身故的,保险人按保险单所载该被保险人意外伤害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且自该事故发生日起下落不明,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法院宣告死亡的,保险人按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但若被保险人被宣告死亡后生还的,保险金受领人应于知道或应当知道被保险人生还后30日内退还保险人给付的身故保险金。 被保险人身故前保险人已给付第五条约定的残疾保险金的,身故保险金应扣除已给付的保险金。 二、残疾保险责任 被保险人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以该次意外伤害事故为直接原因致本保险合同所附《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简称《给付表一》)所列残疾之一的,保险人按保险单所载的该被保险人意外伤害保险金额及该项残疾所对应的给付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如第180日治疗仍未结束的,按当日的身

数据的西北太平洋区域海面变化预测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6卷第1期 2011年1月V ol.66,No.1Jan.,2011 收稿日期:2010-08-09;修订日期:2010-1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52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课题(2009AA12Z205)[Foundation: Key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730527;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D Program of China,No.2009AA12Z205] 作者简介:罗文(1986-),男,硕士,主要从事海面变化及GIS 时空分析研究。E-mail:luow1987@https://www.doczj.com/doc/3c103867.html, 通讯作者:袁林旺(1973-),男,教授,主要从事海面变化与地理建模研究。E-mail:yuanlinwang@https://www.doczj.com/doc/3c103867.html, 111-122页 基于验潮数据的西北太平洋区域海面变化预测 罗文,袁林旺,易琳,俞肇元,谢志仁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6) 摘要:区域海面变化研究受到验潮站数据时段不一致、空间分布不均匀及影响要素复杂性和不 确定性等因素制约。本文基于西北太平洋海域22个站位的验潮数据,应用RegEM 及MTM 方法 探讨其多尺度波动过程的时空差异,基于空间邻近性及有序聚类方法,将区域海面变化划分为5 个区段(渤海—黄海北部沿岸、黄—东海中国沿岸、东海海域日本沿岸、东海南部沿岸以及南海 西北部沿岸),进而利用MGF 方法对各站位进行中长期的统计预测,并结合主成分方法进行区域 综合。结果显示各区2001-2030年的海面变化平均速率分别为:1.23~1.27mm/a ,3.30~3.34mm/ a ,2.72~2.76mm/a ,1.43~1.47mm/a 和1.13~1.15mm/a ,而区域海面上升速率为2.01~2.11mm/a 。 关键词:海面预测;时空分异;RegEM ;MGF ;MTM ;西北太平洋 作为21世纪海面变化预测两个基本目标的全球平均与区域性相对海面变化预测,在预测方法上可分为动力预测和统计预测两大类。国内早期的相关研究多基于统计模型[1-3],其预测结果往往受基准数据起迄时间不同及基准序列长短不一的影响,且对海面变化物理过程与历史背景揭示不足,从而使预测结果的可对比性变差,此类研究在经历了短暂的热潮后渐归于冷寂。IPCC AR4评估报告基于气候—海面变化系统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以海洋—大气环流模式为核心的多种动力模式,并对自然驱动与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场景下的全球性及区域性气候—海面变化特征、过程进行模拟试验及影响评价[4]。然而,由于海面 变化驱动过程的复杂性所导致的物理机制的不明晰[5-6],以及动力模式对关键参数的极端敏 感[7-8],使得现有的动力模式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间仍存在相当的差异[9]。Rahmstorf (2007)提出了一种半经验统计模型对21世纪全球平均海面上升速率进行预测[10],Grinsted 等基于蒙特卡洛反演的方法给出了2000-2100年海面变化的可能场景[11],两者结果均对IPCC AR4预测结果提出质疑,并引发了广泛争论。基于历史观测数据及统计模型的海面变化预测研究重新得到海面变化研究者的重视,并将在海面预测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验潮数据是海面变化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由于验潮站点分布不均和受陆地垂直运动的影响,数据整理与分析至关重要[12]。近年来,基于主成分及虚拟站位等方式进行序列插补及平均序列重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11,13],但该类方法仍受原始序列的波动结构及精度影响,且其在空间结构的敏感性,重构序列的不确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争议[14]。综合卫星及验潮数据的海面变化时空综合研究也得到了逐步的开展,但在研究时段及分析方法受限的前提下,对于海面变化上升速率至今仍无定论[15-16]。海面变化数据长短不一,精度各异,在时域上呈现非线性、多尺度性,在空间上呈现的区域不一致性,使得对区域海面变化的整体研究相对较为困难。引入多尺度视角,从序列重建、谱系特征、波动过程特征和时空结构特征上对海面变化的历史过程进行综合集成研究并将其成果应用于预测,是区域海面预测研究值得尝试的新思路。本文综合多种数学方法进行海面变化预测的区域综合集成研究,尝

北太平洋SST(1980-1992)的EOF分解及初步分析

北太平洋SST(1980-1992)的EOF分解及初步分析 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来自英国气象局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HadISST海温资料,对北太平洋(20N-80N 130E-90W)1980至1992年156个月的SST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下载了1870年1月至2011年3月的全球SST数据,数据格式为*cdf,分辨率为1°。以下给出了数据下载的途径和链接: ①点击页面中心处蓝色“main data page”: 图1 ②选择SST数据下载:

图2 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下载了1870年1月至2011年3月的全球SST数据,数据格式为*cdf,数据名为,截取北太平洋(20N-80N 130E-90W)1980年1月至1992年12月156个月份的SST数据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thorgnal Function)分解,简记为EOF分解,得到该区域该时段的海温时空特征。 在编写Matlab程序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⑴剔除与其它站点相关系数小的站点的数据~简单的认为剔除陆地和冬季结冰点的数据; ⑵求距平值的协方差矩阵时,要进行逐月平均求距平,而不能是156个月的平均值,否则会导致第1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很大; ⑶当变量数m远大于观测样本数n时,导致协方差矩阵mRm=(nXm’)*(nXm)的阶数较大,可先求(nXm)*(nXm’)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再求(nXm’)*(nXm)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叫做时空转换; ⑷M文件编写时要尽量减少循环量,提高运算速度; ⑸EOF分析能够有效地体现物理场主要信息,保留次要信息,并排除外来的随机干扰。 数据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方法,即PCA对结果进行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从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变量的统计方法。由于多个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为简化分析又不损失信息,并提取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特征,主成分分析利用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妇女团体疾病保险条款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妇女团体疾病保险条款 (2009年8月呈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 第一条 合同构成 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保险单和其他保险凭证及所附条款、投保单、与本合同有关的投保文件、声明、批注、附贴批单、其他书面文件构成。 “妇女团体疾病保险”简称“妇女团体疾病”。 第二条 合同成立与生效 投保人提出保险申请、本公司同意承保,本合同成立。 合同生效日期在保险单上载明。 第三条 投保范围 一、投保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可作为投保人,为其在职的女性员工投保本保险。 二、被保险人:年龄在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下同),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能正常从事本职工作的妇女,可作为本合同的被保险人。 第四条 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本公司对被保险人负下列保险金给付责任: 一、被保险人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满90天后,被确诊初次患原发性的乳腺癌、卵巢癌、宫体癌、宫颈癌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公司按本合同所载明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本公司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二、被保险人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90天内(含90天),被确诊初次患本合同所列明的四种癌症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公司将退还其相应的保险费,本公司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第五条 责任免除 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被保险人患有本合同所列明的4种癌症(无论一种或多种)的,本公司不负给付保险金责任: 一、投保时已患有本合同所列明的4种癌症之一; 二、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患疾病; 三、被保险人未遵医嘱,私自使用药物,但按使用说明的规定使用非处方药的除外; 四、被保险人患有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卵巢癌、转移性宫体癌或转移性宫颈癌; 五、被保险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 六、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 如发生以上情形之一,导致被保险人身故或患本合同所列明的4种癌症(无论一种或多种),本公司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本公司退还相应的现金价值。 第六条 保险期间 本合同的保险期间为1年。保险期间在保险单上载明。 第七条 保险金额和保险费 一、本保险按份计算,每份保险金额为人民币5000元。投保人最多可为每一被保险人投保10份。 二、投保人应于投保时一次性支付全部保险费。 第八条 明确说明与如实告知 订立本合同时,本公司应向投保人说明本合同的内容。 对保险条款中免除本公司责任的条款,本公司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2018中国企业500强名单

2018中国企业500强名单 名次企业名称营业收入(万元) 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35809970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20974455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220335751 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8505900 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105410650 6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7457000 7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0525300 8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7063943 9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2702000 10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81254776 11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7961427 1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74451800 13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69456232 14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68163814 15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63053613 16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60362100 17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5787511 18华润(集团)有限公司55532551 19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55070629 20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4767200 21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3674740 22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2168191 23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51882319 24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590077 25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49336087 26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49194057 27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49179850 28中国邮政集团公司48795358 29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8377500 30中粮集团有限公司47096311 31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47034067 32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46988810 33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44997060 34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43691880 35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43237525 36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41441221 37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40481588 38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40048193 39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9192750 40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8967227 41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6408712

太平洋保险团体意外险【太平洋保险公司团体人寿保险合同范本】

太平洋保险团体意外险【太平洋保险公司团体人寿保险合同 范本】 团体人寿保险投保单 序号:__________ 投保名称: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发工资日 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厂休日____________ 投保人数 在册人员总计人参加保险 投保单位 盖单 保险金额 每人投保份,满期时保险金额元。 保险费

每人每月交费元。 保险期限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参加保险人员名单详见后附“被保险人名单”保险单号码:单位代号 主管:复核:签单: 投保日期年月日 经办人: 团体人寿保险单 贰拾年期 -----★----- 投保单位名称 单位代号

地址 投保人数 在册人员总计清单 保险金额 每人投保 保险费 每人每月交费保险期限 自年

人。份,满期时每人保险金元。月日起至参加保险人员名单详见后附元。年月日止。 根据《团体人寿保险办法》规定,投保单位所开列的全部在册人员名单(即被保险人),经审核,本公司同意承保,并签发本保险单,其承保责任范围,均按本办法规定办理,今后人员名单如有变动,本公司仅按变动清单调正后的人员承担保险责任。 主管: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 签单员: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保险公司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太平洋团体人寿保险条款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999年9月核准) 第一条保险的构成

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保险单及所附条款、投保单、合法有效的声明、批注、附贴批单等投保文件及其他书面文件构成。 第二条投保范围 一、投保人: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可作为投保人,为其成员向保险人投保本保险,被保险人人数应占其单位在职人员人数的75%以上且不少于8人。投保时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二、被保险人:凡投保时年满16周岁(含16周岁,下同)至65周岁,身体健康、能正常劳动或的投保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均可作为本保险的被保险人。 第三条保险责任 在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因疾病身故或全残,或者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80日内以该次意外伤害为直接原因身故或全残,保险人给付保险金额全数,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第四条责任免除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分类表(2008版)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分类表(2008版) 大分类中分类职业分类代码小 分 类职业类别//0000001 16岁以下儿童(不含学龄前儿童)1 0000002 无业人员2 0000003 离退休人员(无兼职)2 0000004 自由职业者内勤(不可归于本表其他类别者)1 0000005 自由职业者外勤(不可归于本表其他类别者)3 0000006 家庭主妇2 00一般职业0001机关团体公司0001001 内勤人员(不从事危险工作)1 0001002 外勤人员(不属于本表下列职业分类所列者)2 0002工厂0002001 负责人(不亲自作业)2 0002002 厂长(不亲自作业)2 01农畜牧业0101农业0101001 农场经营者(不亲自作业)1 0101002 农民2 0101003 长短工3 0101004 果农3 0101005 苗圃栽培人员2 0101006 花圃栽培人员2 0101007 饲养家禽家畜人员2 0101008 农业技师、指导员2 0101009 农业机械之操作及修理人员3 0101010 农具商2 0101011 糖场技工4 0101012 昆虫(蜜蜂)饲养人员3 0102畜牧业0102001 畜牧场经营者(不亲自作业)1 0102002 畜牧工作人员3 0102003 兽医3 0102004 动物养殖人员3 0102005 驯犬人员4 0202010201001 渔场经营者(不亲自作业)1渔业内陆渔业0201002 渔场经营者(亲自作业)3 0201003 养殖工人(内陆)3 0201004 养殖工人(沿海)5 0201005 热带鱼养殖人、水族馆经营者2 0201006 捕鱼人(内陆)3 0201007 捕鱼人(沿海)6 0201008 水产实验人员(室内)1 0201009 水产加工工人3 020******** 远洋渔船船员特定海上渔业0202002 近海渔船船员特定0303010301001 领班4 木材森林业森林砍伐业0301002 监工4 0301003 伐木工人6 0301004 锯木工人6 0301005 运材车辆之司机及押运人员6 0301006 起重机之操作人员6 0301007 装运工人、挂钩人6 03020302001 木材工厂现场之职员2木材加工业0302002 领班3 0302003 分级员3 0302004 检查员3 0302005 标记员3 0302006 磅秤员3 0302007 锯木工人5 0302008 防腐剂工人4 0302009 木材储藏槽工人4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全部名单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全部名单(最全最新整理)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7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名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以2016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列榜单前三位。 2017中国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6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64%。入围门槛为283.11亿元,较上年大幅提高39.65亿元。入榜企业中,制造业企业为245家,服务业企业为175家。服务业企业占全部500强营业收入的42.67%、净利润的68.77%、资产总额的80.83%,较上年都有提升。 名次企业名称2016年营业收入 1.国家电网公司20939.7168亿元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9692.1982亿元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8719.0290亿元 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152.6600亿元 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9597.6549亿元 6.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480.5200亿元 7.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790.9800亿元 8.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744.8800亿元 9.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564.1617亿元

10.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554.0200亿元 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7116.1106亿元 12.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6963.4318亿元 13.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6442.6089亿元 14.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6302.9681亿元 15.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887.5467亿元 16.东风汽车公司5726.1266亿元 17.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5215.7400亿元 18.华润(集团)有限公司5034.0782亿元 19.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957.8589亿元 2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4732.8148亿元 21.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4726.7719亿元 22.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700.2154亿元 23.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33.2300亿元 24.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4377.4087亿元 25.中国邮政集团公司4358.3636亿元 26.中国五矿集团公司4354.5005亿元 27.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4303.8158亿元 28.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4206.8435亿元 29.中国电信集团公司4144.5834亿元 30.安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139.7026亿元 31.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129.5073亿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