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沈从文作品文体意识及其因果关系

论沈从文作品文体意识及其因果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119327515.html,

论沈从文作品文体意识及其因果关系

作者:邱悦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36期

摘要:沈从文先生素有“文体作家”之名,其在文本创作方面始终表现出强烈的文体意识。这种意识产生的文体由饱受诟病到褒贬合一再而到如今的赞赏性解读,文本内容与文体结构的和谐适应不可否认。而沈从文先生也并非偶然产生这样的文体意识,而是在所处时代背景、自身文化背景、个人心理因素(创作需要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对文体使用与创新的自我要求,这同样对其文本的阐述、思想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使其虽有人物塑造经典较少而结构松散之“失”却并无伤大雅,就《边城》而言,反而成就其语言美、意境美、个性美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沈从文文体意识因果关系结构与文本艺术效果

作为现代成书最多的作家,凭借其在现代文坛的地位,沈从文先生身上的“标签”并不鲜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等自不必一一罗列,而“文体作家”显然是其中颇具公认性的一个。在现行各种现代文学史版本中,以“文体作家”这一称谓来归纳和概述沈从文作品的艺术特征是较为普遍的叙述策略。①

于“文体作家”之称谓,褒贬各有所用意,赞其形式新颖者不在少数,暗含讽刺者亦有人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文体”修饰其身份“作家”,沈先生在文体把握、转换、创新方面自有其独到之处。从文体运用视之,沈从文先生也定是有意识地过文体之独特来展现文本内容,是故意为之。那么,这种文体意识如何落于其笔下,又如何于文字间流露?这牵扯到文体意识在作品中的运用,仍需细细思量。而褒贬虽各有论证,方向、落脚点皆有不同,真正重点却在于这种文体结构与文本内容之关系,文体结构的运用需与文本内容相适应才可谓运用恰当。二者关系之讨论亦少不了一番探究。更何况其文体特立独行于一众作家之列,自有其原因。

而《边城》乃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提起沈从文,《边城》就自然会被提及,地位大致是要与沈先生画上等号的。《边城》出现于沈从文文本写作和文体运用的双重成熟期,沈先生之思想内容、生活背景乃至其文体问题,皆可以从中得知。因而由此着手,挖掘沈先生文体意识独特性所在,得失因果亦得以揭晓。

今从“文体作家”称谓出发,由经典作品《边城》着手进行分析,文体意识所体现,褒扬贬讽所正解,得失因果所落脚,便可由此得出。

一、"文体作家"的文体意识

大多时候,一个作家多以某一种文体或某几种文体见长,此一种或多种文体与寻常人所用并无过大差别。或小说,或散文,或戏剧,或者是其他一切文体形式,总之一定在某种程度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