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蒲公英属植物研究进展

蒲公英属植物研究进展

蒲公英属植物研究进展
蒲公英属植物研究进展

蒲公英属植物研究进展

作者:李景华, 刘玉芹, 王黎明, LI Jing-hua, LIU Yu-qin, WANG Li-ming

作者单位:李景华,王黎明,LI Jing-hua,WANG Li-ming(吉林医药学院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刘玉芹,LIU Yu-qin(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吉林,吉林,132022)

刊名: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2011,32(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d19213622.html,/Periodical_dsjydxjljyxyxb201103017.aspx

野木瓜及其同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 野木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木通科野木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概述了野木瓜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性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为野木瓜属植物的进一步药用开发和药源扩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木瓜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性质;质量控制 一.野木瓜本草及基源 “野木瓜”名称始见于明·朱棣的《救荒本草》[1],云:“野木瓜,一名八月,又名杵瓜。出新郑县山野中。蔓延而生,妥附草木上。叶似黑豆叶,微小光泽,四五叶搌生一处,结瓜如肥皂大,味甜。古代本草中记载野木瓜属植物的只有清·吴淇俊的《植物名实图考》[1],曰:“五爪金龙产南安,横根抽茎,茎叶俱绿。就近生小枝,一枝五叶,分布如爪;叶长二寸许,本宽四五分,至末渐肥。复出长尖,细纹无齿,根褐色,硬如萆。”。。。。 1. 野木瓜种属的归类及分布 1.1野木瓜种属的归类 野木瓜[1]Stauntonia系木通科( Lardizabalacea) 9个属的其中一属,该属植物通常为常绿木质藤本,大部分全株及果实皆可入药。其性微苦,平。具镇痛、治咳嗽和痢疾之功,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头痛,牙痛,痛经,跌打伤痛,肠胃炎等症。多数种类为药食两用植物,浆果多汁味甜, 可生食、制果酱和酿酒, 种子榨油, 供食用和工业用。 该属约20余种植物, 我国有23种(2个亚种),本属植物分两个亚属,即有蜜腺状花瓣存在的野木瓜亚属和无蜜腺状花瓣的无瓣亚属。野木瓜亚属有:Stauntonia chinensis DC.、翅野木瓜Staun tonia decora(Dunn)C. Y. Wu.、三叶野木瓜Stauntonia brunoniana Wall. ex Hemsl.、斑叶野木瓜Stauntonia maculata Merr.牛藤果Stauntonia elliptica Hemsl. 野木瓜无瓣亚属按其花药顶端附属体的形状又

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1]

植物学通报 2004, 21 (1): 19 ̄25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 耐盐蒲公英展望① 陈 华 李银心②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摘要 蒲公英属(Taraxacum)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是常见的农业杂草,还是重要的中药材。目前,蒲公英作为蔬菜食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并逐渐成为时尚。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关于蒲公英的组织培养、核型与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已开展,但蒲公英的生物技术培育工作鲜有报道。在对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作概述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工作提出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海水蒲公英的努力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打下基础。 关键词 蒲公英属,组织培养,耐盐突变体,核型,遗传转化 Biotechnological Breeding for Salt Tolerance of Dandelion CHEN Hua LI Yin-Xin② (Key Laboratory of Phytosyn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Physi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Abstract Dandelion is historically recognized as weedy plant and is familiar to us as medicinal herb.It comes into fashion as a new type of vegetable in recent years. Though many research works on thechemical constitutes, medical mechanism,caryotype,cell culture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dande-l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rare biotechnological modification has been done. In this review,combined with our works,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dandelion and focused on the trendof the biotechnological breeding for salt tolerance,in order to develop dandelion application further.Key words Taraxacum,Tissue culture,Salt-tolerant mutant,Caryotype,Genetic transformation 通常,我们将菊科(Compositae)蒲公英属的植物统称为蒲公英,全属约2 000余种,主要产于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热带南美洲。我国有70种、1变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西南各省区。蒲公英分布广泛,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种子易于随风飘散,以致农民将其视为恶性杂草(Schnick et al,2002)。蒲公英开花期长,是一种重要的粉源植物。研究蒲公英生态学地位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蒲公英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复杂(Williams et al,1996;Budzianowski,1997),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蒲公英甾醇。最新研究 ①国家“863”计划项目(2003AA627010)。 ②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作者简介:陈华,男,1979年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银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863”课题负责人。 收稿日期:2003-07-22 接受日期:2003-09-22 责任编辑:白羽红

长三角地区常见宿根花卉植物名录

长三角地区宿根植物名录 花境(Flower border)是模拟自然界中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宿根草花、花灌木为主,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式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科学、艺术的花境营造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在公园、休闲广场、居住小区等绿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花境,能极大地丰富视觉效果,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物种多样性。花境在上海的应运而生,是上海市推广应用植物新品种,提高园林绿化科技含量的创新结果之一。它的出现给原本崇尚于大色块、模纹型、平面化布置花坛的传统园艺手法,注入了自然和清新。宿根花卉类如下: 1、美丽月见草(柳叶菜科月见草属,花期4-11) 2、蓍草(菊科蓍属,花果期7-9) 3、耧斗菜(毛茛科耧斗菜属,花果期6-7) 4、大花飞燕草(毛茛科翠雀属,花期5-10)

5、花叶玉簪(百合科玉簪属,花期7下-8中) 6、金娃娃萱草(百合科萱草属,花期5-11) 7、德国鸢尾(鸢尾科鸢尾属,花期4-5) 8、山桃草(柳叶菜科山桃草属,花期6-8) 9、美国薄荷(唇形科美国薄荷属,花期6-9)

10、花叶薄荷(唇形科美国薄荷属,花期6-9) 11、金鸡菊(菊科金鸡菊属,花期6-8) 12、宿根福禄考(花葱科天然绣球属,花期6-10) 13、宿根美女樱(马鞭草科马鞭草属,花期3-9) 14、五星花(茜草科五星花属,花期7-9)

15、无毛紫露草(鸭跖草科紫露草属,花期5-10) 16、多花筋骨草(唇形科筋骨草属,花期4-5) 17、落新妇(虎耳草科落新妇属,花期6-8) 18、小精灵天人菊(菊科天人菊属,花期7-10) 19、松果菊(菊科松果菊属,花期6-7)

植物研究进展论文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PCR-DGGE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植物学科研究进展 专业年级植物学2014级 学号 20141069 姓名成斌 2015年 1月 20日

PCR-DGGE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成斌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真菌研究中技术应用的主要步骤:从样品中直接提取真菌DNA,选取5′端含GC夹的特异性引物对18S rDNA或IST序列等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得到合适的目的DNA片段,并在变性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电泳,使不同来源的真菌DNA 片段有效分离,再进行各种分类分析。 关键词: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真菌;引物;DNA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能够与80%以上的陆生植 物形成共生体[ 1 - 2 ]。它能够提高植物抗旱性、抗病性,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作物矿质营养,被誉为“生物肥料”[ 3 ]。由于AM真菌至今仍然不能被纯培养,给菌种鉴定、遗传学以及群落生态学研究等带来不少难题[ 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分子技术已被应用到AM真菌研究中。目前,国外已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而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则进展缓慢[ 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是在含有浓度线性递增变性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将具有不同碱基序列而长度相似的双链DNA分离[8]。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是由Fischer和Lerman于1979年最先提出的用于检测DNA突变的一种电泳技术[ 7 ]。后来,该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并证实了这种技术在研究自然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差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并且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环境样品中优势种 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8 - 9 ]。目前,在原核生物生态学研究中DGGE技术已发展的较为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真核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 5 ]。 1 样品DNA的提取 从样品中提取DNA 的产率,直接决定了DGGE 条带的代表性[14]。DNA产率低,其条带的代表性就差。真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为获得较高的DNA 提取产率,DNA 提取方法也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具体分析,寻找针对性较强的处理方法。 1.1 土壤样品中真菌DNA 的提取 对于土壤样品DNA的提取,通常会采用改良后的Bead-Beating 法[5]。具体方法是:称取10 g土样,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摘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科研手段,发展异常迅猛。从组织培养的原理、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前景和展望这3方面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植物组织培养的新研究。 关键词: 组织培养;存在问题;措施;发展 20 世纪后半叶,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十分迅速,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良无性系,并可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物质;细胞融合可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障碍,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性的改良中有着巨大的潜力;还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及其它多倍体、非整倍体;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也成为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1]。因此,植物组织培养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的各个分支,如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育种学、栽培学、胚胎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并广泛应用在农业、林业、医药业等多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认为是一项很有潜力的高新技术。 1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1.1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尖、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等,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2]。 1.2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 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GHaberlanclt根据细胞学理论[3],大胆地提出了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到单个细胞,即植物体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和繁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的观点。1943年,美国人White在烟草愈伤组织培养中, 偶然发现形成一个芽, 证实了GHaberlanclt的论点[4]。在许多科学家的努力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理论和方法趋于完善和成熟,并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培养基的选择 组织培养的基础培养基有MT、MS、SH、White等[5]。由于不同植物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有所不同,会对培养基做一些不同的处理,一般采用较多的是MS。组织培养采用固体培养基的较多,但只有在植物周围的营养物和激素被吸收,如果其他残留的培养基也能被利用,对工厂化生产的成本减少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董雁等[6]利用回收转换后废弃的继代培养基,加入原继代培养基30 %浓度母液的培养基,培养效果与原继代培养基的基本相同,说明继代培养基再利用是可行的,这为规模化组培育苗开辟了新的途径。杜勤[7]等在无外源激素条件下,研究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黄瓜子叶培养器官分化的影响,结果用液体培养基直接诱导花芽率更高,分化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更早,说明液体培养基对外植体的生长更有利,只是固体培养基更易操作而被较广泛应用。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污染问题 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包括内因污染和外因污染。内因污染指由于外植体的表面或者内部带菌而引起的污染;外因污染则是主要由环境污染和操作不当引起,是指在接种或培养过程中病菌入侵,例如培养基、接种工具和接种室消毒不严格以及操作不规范等[8]。 针对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产生的原因,应从以下2个方而着手来控制污染。一是控制外植体自身带菌,外植体的表而带菌可以经过一系列的杀菌处理来减少;而外植体的内部带菌是不

蒲公英抑菌的研究进展

蒲公英抑菌的研究进展 张忠(通讯作者) 张洪峰聂尚芬王乐平陈晨魏亚超(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河北邯 郸056001)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050-03 【关键词】蒲公英抑菌研究进展 蒲公英是一味重要的清热解毒类常用中草药,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性寒,味苦、甘,入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乳痈、瘰疬、疔 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蒲公英具有 广谱抗菌、保肝利胆、抗内毒素、健胃和免疫促进作用[1,2]。近年来,人们在蒲公英植物种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1蒲公英的抗菌作用 蒲公英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螺旋体和病毒均有不同 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卡他及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 灭作用[3]。蒲公英的热水煎剂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 珠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亦有较强抑制作用[4]。本品煎剂或醇提物对结核杆菌、炭疽杆菌、单纯疙疱疹病毒、ECHOll病毒、钩端螺旋体、各种皮肤真菌和幽门螺杆菌有抑制 作用[5-9]。 蒲公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g/mL,溶液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后 形态学、甘露醇发酵、血浆凝固酶试验均无明显改变,说明这些药物在低浓度时主要是抑制 细菌的生长及蛋白质合成。而当药物去掉后细菌仍可生长繁殖,表现出原有形态和生物学特征。蒲公英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g/ml,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膨大,细胞壁增厚, 核糖体聚集成块,有的细胞壁破裂,胞质渗出。说明蒲公英的抗菌作用机制一方面是通过抑 制细胞壁合成,另一方面是通过抑制蛋白质和DNA的合成来实现的[10]。吕俊华等用纸片法 抑菌试验证明,100%蒲公英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和乙型链 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体外抑菌作用明显[11]。童延清等研究了蒲公英对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12]。宋学宏等研究表明蒲公 英对强毒株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有一定抑制作用[13]。蒲公英提取物对番茄花叶病 也有抑制作用[14]。 2蒲公英体外抑菌研究常用方法 2.1 药敏纸片法 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基础上高压消毒后,冷却至56℃时加上5%~10%无菌脱纤维绵羊血 混匀,倒入培养皿中备用。将细菌用取菌环分别致密接种到血平板培养基上后,以无菌操作 将含蒲公英浸出液的直径0.4cm的滤纸片贴到培养基上后,37℃培养24h观察测量抑菌环直径。此方法是蒲公英抑菌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15]。 2.2 固体稀释法[16] 该方法取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浸膏稀释液1mL,分别与15mL的热营养琼脂于平皿中混合均匀。凝固后,从各待测菌液中分别取出50μL的菌悬液,均匀涂抹在平皿培养基表面,制成含菌的平板,在相应的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记数。 2.3 管碟法[17]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生物技术,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生物技术。本文简要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研究进展,较全面的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以及在快繁脱毒、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提取、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Research Progres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and trends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lant biotechnology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ansulanzhou 730070) Abstract: Plant tissue culture plant cells are totipotent under the principle and developed a biotechnolog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concepts and plant tissue culture research, a more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propag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in detoxification, breeding, germplasm conservation, extra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other aspects of gene transfer research status , Finally, the future trend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Key word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search status; trends 引言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之初,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在人工配制的环境里培养成完整的植株,也称离体培养或植物克隆。自1902年德国科学家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理论, 到1934 年美国White 等用番茄根进行离体培养证实这一观点以来,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广泛应用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药学、遗传学、育种以及生物化学 等各个研究领域, 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1]。近年来,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研究重点也由器官、细胞水平向分子、基因方向转移。21世纪,生物技术是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而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基本的试验技术和基础的研究手段,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现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1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培养有粮作物品种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外已

蒲公英的研究进展

R esearch P rogress of Taraxacum M ongolicum Hand. Mazz. Xiao Zhi-hua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China Email:xzh.0517@https://www.doczj.com/doc/2d19213622.html, Abstract:The various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which comprise p igments,triterpenes,plant sterols,sesquiterpene lactones,flavonoids,phenolic acids,coumarins,fatty acids,volatile oils and other ingredients,are introduced.The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actions,which cover antibacterial,anti-cancer,antioxidant,anti-inflammatory,anti-allergic,resisting high blood glucose and anti-thrombosis,are expounded. Keywords: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Chemical Constituent;Pharmacological Action 蒲公英的研究进展 肖智华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国,510006 Email:xzh.0517@https://www.doczj.com/doc/2d19213622.html, 摘要:本文介绍了蒲公英的各类化学成分,包括色素类、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黄酮类、酚酸类、香豆素类、脂肪酸类、挥发油类和其他成分;以及各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癌、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高血糖和抗血栓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蒲公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1引言 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蒲公草、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婆婆丁、黄花地丁等。味甘、微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疗疮肿毒,乳痈,肺痈,肠痈,瘰病,目赤,咽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蛇虫咬伤等[1]。 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蒲公英原产欧洲,分布极为广泛,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蒲公英的化学成分 蒲公英及同属植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分别为色素类、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黄酮类、酚酸类、香豆素类、脂肪酸、挥发油、胡萝卜素类、果糖、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 2.1色素类 德国学者P.Karrer等从蒲公英中分离出化合物叶黄素(xanthophyll)和毛莨黄素(flavoxanthin)。1964年,英国学者V.H.Booth于花中分离出蒲公英黄质(taraxanthin)及其酯。1972年,Nitsche.H(Ger)等从蒲公英花中分离出化合物新黄质(neoxanthin),去环氧新黄质(deepoxyneoxanthin)和叶黄素,并测定了新黄质的质谱及红外光谱。1976年,Bucheoker,Richard等除得到毛莨黄素外,还分得菊黄质(chrysanthemaxanthin)。1978年,Cadosch(Switz)等再次分离出毛莨黄素和菊黄质,并通过测定1H-NMR,13C-NMR,MS和旋光数据等确定其结构。花瓣中测试有隐黄素(cryptoxanthin)及隐黄素环氧化物(Crytoxanthin-epoxide),叶黄素及其环氧化合物,玉蜀黍黄素(zeaxanthin),百合黄素(antheraxanthin),堇菜黄素,新黄素(neoxanthin),多半与一些常见的饱和脂肪酸形成单酯或双酯[3]。 2.2三萜类 1938年,英国学者Sidney Burrous和James C.E.Simpson从蒲公英中分离出蒲公英醇(taraxol),蒲

铁皮石斛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铁皮石斛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绘芳1,郭慧2 【摘要】铁皮石斛主要含石斛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菲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和退热止痛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对铁皮石斛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为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皮石斛;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为兰科(Orchidiaceae)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铁皮石斛又名铁皮枫斗、耳环石斛、铁皮兰、黑节草等,为石斛之上品,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其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具有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药用价值历代为人们所推崇。本文就近年来对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情况做一次较全面回顾,旨在使该种传统中药的独特药用价值被更多地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 有效化学成分 1.1 多糖 多糖是铁皮石斛中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且含量较高。研究表明,多糖成分与铁皮石斛的药效,如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杭肿瘤、杭衰老、杭疲劳、降血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验证明从铁皮石斛中能分离纯化得到三种多糖I、II、III,并确定它们为一类0-乙酸葡萄甘露聚糖。杨虹等运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及NMR等方法研究铁皮石斛多糖DT2、DT3的化学结构,主要以。α-(1-4)-D-Glc为主链。这种多糖具有增长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 1.2 生物碱 生物碱类成分是石斛属植物中最早分离并进行结构确认的化合物,其研究开

植物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_综述_郭学民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19卷第1期,2005年3月 Jo ur nal o f Hebei N or mal U niver sity of Science&T echnolog y Co llege V o l.19 No1.1M arch2005 植物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综述) 郭学民1,2,徐兴友1,2,王同坤1,王华芳2,尹伟伦2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秦皇岛,066600;2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概述了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及杂种细胞、筛选和鉴定的动态。 关键词:细胞融合;原生质体;筛选与鉴定 中图分类号:Q3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983(2005)01-0065-05 细胞融合(cy to mixis),亦称细胞杂交(cell fusio n),是指亲本的两个细胞在特定的物理和化学因子处理下合并为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1]。植物细胞融合可分为体细胞杂交(somatic hybridizatio n)和配子-体细胞杂交(gameto-somatic hy br idizatio n),前者是指不经过有性过程,而直接由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产生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出植株的过程[2],后者是指性细胞(如小孢子四分体、精子、精细胞、幼嫩花粉、成熟花粉、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等)原生质体和二倍体原生质体融合产生三倍体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出植株的过程[3]。植物细胞融合是植物细胞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突破物种生殖隔离、创造远缘杂种的新途径,原生质体技术还可用于细胞突变体的筛选、细胞器移植和外源DNA的导入。 自1960年Cocking[4]用酶法分离出番茄根原生质体后,Natag a和T akebe[5]1970年首次利用烟草叶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获得再生植株;1975年以色列的Vardi等[6]首次从木本植物Sham onti甜橙珠心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并从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通过胚状体再生出植株;在禾本科植物中,除在珍珠谷、紫狼尾草用悬浮细胞为材料,较早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外,直到1985年Fujim ur a[7]等率先在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中获得了再生植株,才出现了重大突破。现已从许多种内、种间、属间甚至亚科间的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细胞系或杂种植株。随着多种植物原生质体的成功培养和融合技术的不断改进,植物细胞融合获得了巨大成功。植物细胞融合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细胞融合的诱导、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养,以及植株的再生和鉴定等环节。 1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1.1 起始材料 起始材料及其生理状态对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活力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往的双子叶植物培养中,大多以叶片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近年来,起始材料的适用范围有了较大扩展。目前,以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和体细胞胚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是最主要的方式;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获得成功的试验,几乎都是用从幼胚或成熟胚诱导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或胚性细胞系来游离原生质体。采用这些材料制备原生质体方法简便、产量高、不污染、不易破碎。 1.2 基因型 同一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脱分化与再分化所要求的条件不同,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再生能力不同。王光远和夏镇澳[8]在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中曾用26个品种进行组织培养,其中仅有3个品种(粳稻农虎6号、国香1号和上农香糯)能成功地用于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据统计,小麦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基因型只有大约10个[9]。基因型的选择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而且还影响植株的再生。Cheng和Veillenux证明芙薯(Solanum phureja)从原生质体培养到愈伤组织形成受2个独立位点的显性基因的调控[10]。因此,现有 收稿日期:2004-03-09;修改稿收到日期:2004-12-12

组培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组培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生物技术。简要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研究进展,较全面的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以及在快繁脱毒、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提取、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组织培养;新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之初,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在人工配制的环境里培养成完整的植株,也称离体培养或植物克隆。自1902年德国科学家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理论, 到1934年美国White 等用番茄根进行离体培养证实这一观点以来,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广泛应用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药学、遗传学、育种以及生物化学等各个研究领域, 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研究重点也由器官、细胞水平向分子、基因方向转移。21世纪,生物技术是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而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基本的试验技术和基础的研究手段,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 一、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培养方法和技术不断出现,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1.新型光源的应用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长短、光质、光周期对植物的生长、形态建成、光合作用、新陈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传统的组织培养光源灯普遍存在寿命短、发热量大且不均以及发光效率不理想等缺点。LED作为植物组织培养光源早在1991年就有栽培试验。研究发现, 光质比例和光照强度可调的LED 光源比通常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荧光灯更能有效地促进试管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蒋要卫利用LED作为大花蕙兰组培苗光源的研究发现, LED光源可以显著改善大花惠兰试管苗的生长状况和提高其品质。日本的田中道男等运用阴极荧光灯( CCFL)作为文心兰试管苗光源, 结果表明其地上部干、鲜重和试管苗的高度都有显著提高。另外田中道男等利用SILHOS 作为生菜组织培养光源, 获得了高质量的组织培养苗。目前LED是组织培养中最有效的人工照明光源,而CCFL等新型光源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开放组织培养技术 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属于严格的封闭式培养,因而造成灭菌成本偏高、培养基易污染、外界环境调控难度大等缺点。而开放组织培养新技术是在外加抗菌剂的条件下,使植物组织培养脱离严格无菌的操作环境,在自然开放的有菌环境中进行,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赵青华等采用开放式组培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克服了非灭菌条件下魔芋组织培养污染问题,有效地简化了实验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何松林的研究表明在添加抗菌剂的开放式组培中,文心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论文】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适合铁皮石斛的种植基质多种多样,这些基质有共性,也有特性。通过对其栽培环境因子的研究,为合理开发和种植铁皮石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石斛;基质;栽培模式;肥料 1基质 1.1菌渣∶水苔 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称为菌渣,富含纤维素、维生素、抗生素、木质素、矿质元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陈世昌等的研究表明,添加适宜菌渣,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5]。唐敏[6]设计了5种栽培基质:A(菌渣∶水苔=1∶9)、B(菌渣∶水苔=3∶7)、C(菌渣∶水苔=5∶5、D(菌渣∶水苔=4∶6)、CK(菌渣∶水苔=0∶10),结果表明,当菌渣和水苔的比例为3∶7时,其基质对铁皮石斛的根长、根数、苗高、生长速度和存活率起到了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每年产生的菌渣至少400万t,传统的处理方法为燃烧

或丢弃,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也为菌渣的合理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1.2松树皮∶泥炭土 谢静等[7]所做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松树皮∶泥炭土=2∶1、松树皮、松树皮∶蔗渣=2∶1,结果表明,松树皮与泥炭土体积比为2∶1时能显著促进铁皮石斛节数、根数增多,茎伸长,增加鲜叶和鲜条产量,提高生物量,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蔗渣因其通气性差,基质潮湿,容易造成根系腐烂死亡,从而影响铁皮石斛生长。 1.3细陶粒∶腐殖土 李关艳等[8]以细陶粒、珍珠岩、腐殖土、椰糠、刨花、泥炭6种基质配制不同的混合基质进行炼苗筛选,具体试验设计如下:珍珠岩∶细陶粒(1∶1、1∶2、1∶3)、珍珠岩∶腐殖土(1∶1、1∶2、1∶3)、珍珠岩∶泥炭(1∶1、1∶2、1∶3)、珍珠岩∶椰糠(1∶1、1∶2、1∶3)、珍珠岩∶刨花(1∶1、1∶2、1∶3)、细陶粒∶腐殖土(1∶1、1∶2、1∶3)、细陶粒∶泥炭(1∶1、1∶2、1∶3)、细陶粒∶椰糠(1∶1、1∶2、1∶3)、细陶粒∶刨花(1∶1、1∶2、1∶

国内外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国内外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文章在对苔藓植物的特征及组织培养研究简史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苔藓植物组织培养材料及基质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培养基成分的选择及培养条件的筛选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标签:苔藓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培养基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植物类群,主要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是一类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的原始高等植物。苔藓植物生活史为典型的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则寄生于配子体上生活,孢子在产生新的配子体过程中还需要经过一个原丝体阶段。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3万种苔藓植物,其种类仅次于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能够蓄积大量水分,因此对水土保持与涵养、森林及某些附生植物的发育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苔藓植物还含有脂类、萜类、黄酮类、生物碱、醌类等活性物质,因此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苔藓植物的组织培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Haberlandt的研究和1905年Goebel等人的研究,此后的50余年时间内,科学家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于被子植物组织培养上,对苔藓植物的组织培养几无涉及。1957年,Allsopp利用石地钱和小叶苔的孢子进行组织培养,首次成功获得相应愈伤组织及再生叶状体。此后,世界范围内的关于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研究逐渐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供试材料及基质 目前,可以用于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主要是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孢子体和原丝体,此外还可以利用其生殖器官、芽孢、游离原生质体等。1960年,Ward 以Knudson培养基培养金发藓和波叶仙鹤藓的孢子并获得其无菌原丝体,并在添加了蔗糖的基本培养基中利用该无菌原丝体诱导获得了相应的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2003年,高永超等利用牛角藓配子体茎段诱导获得相应愈伤组织,并探讨了蔗糖及大量元素对愈伤组织细胞生长的影响。2007年,于传梅利用膨叶唇藓苔和溪苔的叶状体、柳叶藓的茎段、短叶藓和江岸立碗藓的孢子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相应的愈伤组织或再生植株。 2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供试材料的消毒 可用于苔藓植物外植体消毒的试剂包括乙醇、次氯酸钠、升汞等,不同的供试材料和不同部位的外植体所用消毒剂有所不同。Saboljevic等研究表明,适用于Aloina aloides孢子和配子体消毒的次氯酸钠浓度分别为120.00g·L-1和90.00g·L-1。于传梅(2007)研究表明,适用于膨叶唇藓苔和溪苔的叶状体消毒的试剂为0.1%次氯酸钠,消毒时间为5分钟。梁书峰(2010)研究表明,适用

蒲公英现代研究特点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d19213622.html, 蒲公英现代研究特点的探讨 作者:柳嘉树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8年第11期 【摘要】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蒲公英在抗血压、降低血糖、血脂等方面都有神奇的功效,所以科学家就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技术的分析。文章就蒲公英现代研究特点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探讨。 【关键词】蒲公英;现代研究;特点分析 一、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一)蒲公英的化学成分 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菊科蒲公英属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在民间常常被称为婆婆丁等,在中国古典医术上就有对其的详细介绍,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解火、利尿通淋的功效。蒲公英为什么这么好呢?因为其具有以下这些成分。 1.三萜类。从1930年起,一些三萜类的化合物就由蒲公英的根部分离出来了。萜类物质 除了具有生理调控功能之外,还与生物体的防御功能有关。因此,萜类物质在植物的生态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由于萜類具有这样生态平衡的作用,因而成为非常重要的医药成分。例如,目前最重要的抗癌物质Taxol就是由太平洋紫衫合成的萜类物质。 2.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效果,如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降低血糖,舒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以及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等。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抑菌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促进机体健康,对动物激素的调节也有作用。 3.香豆素类。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芳香气味,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还可以平肝利胆,松弛皮肤。 4.植物甾醇类。植物甾醇类化学物质可以通过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以用于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疾病,对治疗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明显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还可以作为动物生长剂的原料。 5.多糖类成分。多糖类是蒲公英里非常有效的成分之一,它主要体现在每一位女性都梦寐以求的延缓老化——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非常显著。

铁皮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

铁皮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 xx (xx,xx,xx) 摘要:以系统的文献调研为基础,对兰科石斛属植物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药理作用、提取方法和组成加以综述。该文对其多糖的含量、药理作用、提取方法和组成等方面做了详细而全面的总结,为今后铁皮石斛药用资源的更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铁皮石斛多糖药效药用资源 1 引言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1],一种名贵珍稀濒危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有“植物熊猫”、“救命仙草”的美誉。其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大别山)、东部(鄞县、天台、仙居)、西部(宁化)、广西西北部(天峨)、(地点不详)、东南部(石屏、、麻栗坡、西畴)。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2]。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等功效,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被录入2010版药典[3]。由于铁皮石斛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环境较为苛刻,加上人们过度采挖,导致野生的铁皮石斛资源濒临灭绝。目前铁皮石斛已经实现了人工栽培,但一般也不易成活。铁皮石斛主要含有多糖、生物碱、氨基酸、酚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在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降血糖、生津、镇咳等方面有多种功效[4]。本文就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药理作用、提取方法和组成等方面研究工作进行概述。

2 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研究 近年来,铁皮石斛多糖的研究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铁皮石斛多糖是铁皮石斛的主要成分,其含量较高,还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使得铁皮石斛在医学上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有苯酚-硫酸法[5]、3,5-二硝基水酸法[6]、分子光谱法[7]等。 2.1 不同器官组织、不同生长期多糖含量不同 无论是野生苗还是人工栽培苗,都是茎中多糖含量最高,又尤以二年生的茎中多糖含量最高。 何铁光[8]发现,野生铁皮石斛茎中的多糖含量随年份不同含量差异较大,多年生茎中的多糖含量最高,其次是叶。华允芬[9]也发现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是茎>根;尚喜雨[10]对铁皮石斛的组培苗、野生植株、栽培植株中多糖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也发现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很高,尤以茎段为最;不同部位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茎部的差异要大于根、叶。这说明传统用药上铁皮石斛以茎为入药部分在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上是合理的。 何铁光[11]对铁皮石斛的组培产物原球茎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原球茎与野生品的多糖和总氨基酸含量相近。初步证明以组织培养获得的铁皮石斛原球茎代替其野生品是解决铁皮石斛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 2.2 不同品种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不同

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园 艺 学 报 2007,34(1):251-256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张 洁1,2,王亮生13,张晶晶1,舒庆艳1,高锦明2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系统回顾了有关紫薇属植物种质资源、栽培繁殖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突出阐述了花色、花香、花型等重要观赏性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保存种质资源,丰富花色花香,选育优良品 种,研究药用成分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紫薇属;种质资源;花色;育种;药用成分;综述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2353X(2007)0120251206 Advances i n Stud i es on Genus L agerstroem ia ZHANG J ie1,2,WANG L iang2sheng13,Z HANG J ing2jing1,SHU Q ing2yan1,and G AO J in2m ing2 (1B eijing B otanical Garden,Institute of B otany,the 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100093,China;2The N ational B ase of L ife Science and B iotechnology Education,N orthw est A&F U 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 Abstract:The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ger mp las m res ources conservati on,cultivati on,p r opagati 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 on of crape myrtle(genus L agerstroe m ia)were revie wed.I n the meanti m e,the p r ogress of orna mental traits such as p lant shape,fl ower col or,scent and for m were studied.I n the future,it should be e mphasized t o carry out research on conserving core collecti on,enriching fl ower col or and scent,selecting and breeding novel cultivars,and deepening studies on their phar maceutical components. Key words:L agerstroe m ia;Ger mp las m;Fl o wer col or;B reeding;Phar maceutical components;Re2 vie w 紫薇(L agerstroe m ia indica),别名“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炎夏少花季节开花,花期长达3个多月,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适用于盆栽和切花观赏,少数种类还是我国及东南亚国家传统的治疗糖尿病和咳嗽等常见多发病的药用植物。 1 资源学研究 紫薇属于桃金娘目千屈菜科(Lythraceae),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至南部和澳大利亚的北部(陈俊愉,2001)。1795年,查尔斯?林奈为了纪念朋友Magnus von Lagerstr oe m,首次对紫薇属植物命名,因错认为其起源于印度,将其命名为L agerstroe m ia ind ica,但事实上,紫薇属起源于中国的南部和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3)。在美国,紫薇被称为crape myrtle(常拼写为‘crape myrtle’或‘crepe2myrtle’),其原因可能是紫薇的褶皱状花瓣像绉纸(crepe paper),叶子像桃金娘科(Myrtaceae)植物M yrtus co mm un is(htt p://dallas1ta mu1edu/woody/c myrtle/comna mes1ht m l)。111 野生种质资源研究 大量文献记载,全世界紫薇属植物约有55种(王献,2004b)。但国际植物名称检索表(I nterna2 ti onal Plant Na mes I ndex)报道有近80种,并详细列出了种、变种、亚变种、起源国及最初文献,同收稿日期:2006-06-27;修回日期:2006-12-12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05383) 3通讯作者Author f or corres pondence(E2mail:wanglsh@ibcas1as1c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