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髙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第I卷(共39分)

—、(21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A.岑寂喧然大波叨.(dāo)扰钟鼓馔.(zhuàn)玉

B.毗邻唉声叹气肯綮.(qìng)茕茕孑.(jié)立

C.陨首天理昭然踯躅.(zhú)神明庇.(pì)佑

D.窠臼待价而估祈.(qǐ)祷回眸.(móu)一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用恰当的一项是

A.“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

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意兴阑珊

....。

B.在中央电视台大型赈灾义演晚会上,主持人朱军数次话语哽咽,不时摧眉折腰

....,代表灾区人民向到场义捐的企业或个人连声致谢。

C.目前,许多工程建设问题频繁发生,甚至有的问题工程还获得了工程质量奖,这在很大程度

上是官商暗中操作、结草衔环

....的结果。

D.腾讯撤销微博事业部,网易微博已关闭,用户对微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这预示着微博这

种公共的信息传播平台已经日薄西山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A.“冰桶挑战”围绕以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为宗旨,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

疗的目的。自此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公众人物纷纷响应。

B.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现阶段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这凝聚着广大

医护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辛勤的汗水。

C.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金融业也在

大力支持那些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D.近期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收视率居高不下,在赢得良好口碑后,准备于明年再次推出第二

季。萌娃们充满童趣的语言使得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

,。。,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①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

②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

③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

④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⑤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生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

⑥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A. ②④⑤⑥③①

B. ④①②⑤⑥③

C. ②⑤⑥③④①

D. ④①⑥③②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B.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滕王阁序》)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滕王阁序》)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7.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A.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B.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之死》)

C.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

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D.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陈情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伶官传序》)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也谈家风家教万俊人

作为人类自我生产繁衍的核心单元,家、家族确乎难免其自然血亲的属性,但人类的自我生产繁衍决非纯粹自然的生命事件,它关乎人性、人道、人伦;而作为“社会细胞”,家庭也决非仅仅是社会组织的开端,更是社会文明教养、德行培育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驿站。故此,家教、家风、家学才具有优先、初始、前提预制的特殊文明暨文化意义。顾名思义,所谓家教即家庭教育或教养。所谓家风即作为伦理亲缘共同体的家庭(家族)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庭文化风范和道德伦理品格。

无论中西古今,家教都是人类教育和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初始、最基本、最具内在价值体认和内在认同连贯性的教育和教化。与普通的知识教育不同,家教更注重人文礼俗和道德伦理的教养,是一种真正纯粹的德行生命养育。《说文解字》云:“育,养子使之善也。”家教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家风是家教效应即家庭或家族道德伦理风范和文明教养水准的外在显现,家训则是维护家风的基本规范体系。各家自有各家的规矩训诫,各家的家教方式、程度和效果亦有不同,故而各家的家风也会相互见异。但家教家风的内涵却互有重叠。一般说,勤俭治家、诚实为人、宽厚处事、崇学尊礼、温良恭让、善良宽容等等,当是诸家治持教养、光耀门庭的基本美德伦理。家学在传统社会虽未普及,但对于一些殷实富裕且崇文重学的家庭和家族来说,家学不仅可以形成传统,并且对家教之醇和家风之正大有助益。

家教家风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联。毋庸赘述传统社会家教之于民智开启(比如,蒙学)和民风淳化的历史经验,仅就现代社会而言,家教不单依旧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所以,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因此,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之家教家风的改进强化,必定大大改善和强健整个社会肌体的活力。即使在社会转型、国家巨变的宏大进程中和民族遭遇危机的关键时刻,家教家风亦能发挥其铺石以开大道、培林以挽狂澜的巨大作用。

20世纪以降,中国家学式微,家族家谱渐消,家教则逐渐被社会政治道德教化所替代,因而家风也慢慢淡出现代社会文化评价视野。这固然是现代性文化挤压的后果,但需要认真反思。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公共化程度越高,家教家风愈显珍贵。现代社会的公共化秩序不单单是宏观制度系统的强化和成熟,更根本的还需要公民美德的内在支撑。就此而言,家庭教养依然不可或缺,一如历史之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不可缺少一样。

(2014年3月3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

8.下列有关“家风家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风即家庭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庭文化风范和道德伦理品格,它以家庭(家族)为承载主体,

经过长期家庭生活传承、形成和积淀起来。

B.家教即家庭教育或教养,与普通的知识教育相比,家教更注重人文礼俗和道德伦理的教养,

是一种真正纯粹的德行生命养育。

C.作为家风形成基础的家教是维护家风的基本规范体系,各家的家教方式、程度和效果不同,

各家的家风也会各不相同。

D.家教是最初始、最基本、最具内在价值体认和内在认同连贯性的教育和教化,具有优先、初

始、前提预制的特殊文明暨文化意义。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家族),不仅仅是社会组织的开端,更是社会文明教养、德行培

育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驿站。

B.家教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家风是家教效应的外在显现,家学对家庭和家族来说,不仅可形成

家族传统,而且有益于家教家风醇正。

C.家教家风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关系密切,对家教家风的改进强化,必定大大改善和强

健整个社会肌体的活力。

D.即使在社会转型、国家巨变的宏大进程中和民族遭遇危机的关键时刻,优良的家教和家风也

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现代社会公

民,良好的家教是必不可少的。

B.现在,家教逐渐被社会政治道德教化所替代,家风也慢慢淡出现代社会文化评价视野,这种

现象需要现代社会认真反思。

C.现代社会的公共化秩序需要宏观制度系统的强化和成熟,还需要现代公民诚实为人、宽厚处

事等基本美德的内在支撑。

D.现代公民道德的养成,需要现代社会的公共化秩序的规范约束,更需要家教的培养。因此将

来家庭教养依旧会大行于世。

三、(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也。父洽,郡功曹。焯犀额龟背,望高视远,聪敏沈深,弱不好弄。少与河间刘炫结盟为友,同受《诗》于同郡刘轨思,问《礼》于阜城熊安生,皆不卒业而去。武强交津桥刘智海家素多坟籍

..,焯与炫就之读书,向经十载,虽衣食不继,晏如也。遂以儒学知名,为州博士。举秀才,射策甲科。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兼参议律历,仍直门下

省,以待顾问

..。因假还乡里,县令韦之业引为功曹。寻复入京,与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等于国子共论古今滞义前贤所不通者。每升座,论难锋起,皆不能屈,杨素等莫不服其精博。

六年,运洛阳《石经》至京师,文字磨灭

..,莫能知者,奉敕与刘炫等考定。

后因国子释奠与炫二人论义深挫诸儒咸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为民于是优游乡里专以教授著述为务,孜孜不倦。贾、马、王、郑所传章句,多所是非。《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十余部,推步日月之经,量度山海之术,莫不核其根本,穷其秘奥。著《稽极》十卷,《历书》十卷,《五经述议》,并行于世。

刘炫聪明博学,名亚于焯,故时人称二刘焉。天下名儒后进

..,质疑受业,不远千里而至者,不可胜数。论者以为数百年已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者。然怀抱不旷,又啬于财,不行束修①者,未尝有所教诲,时人以此少之。废太子勇闻而召之,未及进谒,诏令事蜀王,非其好也,久之不至。王闻而大怒,遣人枷送于蜀,配之军防。其后典校书籍。王以罪废,焯又与诸儒修定礼律,除云骑尉。炀帝即位,迁太学博士,俄以疾去职。大业六年卒,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四十·刘焯传》,略有删改)

①束修,拜师酬金。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强交津桥刘智海家素多坟籍坟籍:古代典籍。

B.仍直门下省,以待顾问顾问:官职名称。

C.文字磨灭,莫能知者磨灭:模糊不清。

D.天下名儒后进,质疑受业后进:学识浅的晚辈。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因国子释奠/与炫二人论义/深挫诸儒/咸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为民/于是优游乡里/

B.后因国子释奠/与炫二人论义深挫/诸儒咸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为民/于是优游乡里/

C.后因国子释奠/与炫二人论义深挫/诸儒咸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为民/于是优游乡里/

D.后因国子释奠/与炫二人论义/深挫诸儒/咸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为民/于是优游乡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焯求知欲强。他年少与河间刘炫结盟为友,一起受教于同郡的刘轨思和阜城的熊安生,分

别向两位老师学习《诗》和《礼》,未等完成学业就离开,去学习其他学问。

B.刘焯博学多才。他曾同王劭一起修订国史并参与讨论乐律历法,同杨素、牛弘等人讨论前辈

贤达没有弄懂的古今疑难问题,杨素等人都佩服他的学问精深博大。

C.刘焯治学严谨。他被人诽谤削职为民后,就专门把教学著书当成本职工作,非常勤勉;对于

贾逵、马融等人所传的经书注释,敢于指出其中的是非颠倒之处。

D.刘焯为人率直。皇上命令他侍奉蜀王,这不是他愿意做的,很久也不到任,蜀王为此非常气

愤,派人把他上枷送到蜀地,发配他从事军事防务方面的工作。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四、(22分)

14.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焯与炫就之读书,向经十载,虽衣食不继,晏如也。(4分)

译文:。

(2)然怀抱不旷,又啬于财,不行束修者,未尝有所教诲,时人以此少之。(4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8分)

南歌子①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①此词是北宋灭亡后词人南渡,流落江南所作。

(1)请简要分析词的上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

(2)词人产生“寒更每自长”的感觉,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答: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古诗词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如李煜《虞美人》中的“?

”,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成为了千古名句。

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意在警告唐朝统治者应当吸取秦灭亡的历史教训,画龙点睛地道出本文写作动机的两句是“,”。五、实用类文本阅改(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22分)

黄祖洽:核武大家筑梦杏坛

1950年硕士毕业,黄祖洽离开清华园,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工作。

五十年代初,新生的中国正不断受到来自西方的核威胁,发展中国自己的核事业刻不容缓。当时,在此领域的研究无异于白手起家。1953年,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提倡中国应开展自己的原子能工作。在其建议下,黄祖洽开始从事核反应堆理论研究。短短几年间,他迅速成长为该领域的专家,为我国首个重水堆启动和运行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计算工作,与物理学家彭桓武并肩成为我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加速核武器研制,原子能所按领导指示成立了“轻核理论小组”,由黄祖洽带领十几个年轻人进行氢弹预研工作。不久之后,为了加强原子弹和氢弹预研工作的联系,黄祖洽又被要求用一半时间在核武器研究所兼职,一方面参与设计原子弹研制所需的“状态方程”,一方面仍继续参加氢弹预研。

由此,黄祖洽得了一个“半导体”的绰号——按保密要求,他在原子能所的工作情况可以提供给核武器研究所,以促进他们的工作;但核武器所关于原子弹的研制,却绝不能向外界有丁点透露。

那段时间,黄祖洽一面参与研究原子弹研制所需的“状态方程”,探索中子源部件结构的设计,一面参加氢弹的预研,同时还负责指导4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压力非常大,但他却劲头十足。

与许多人一样,黄祖洽在那个极度困难的年代里废寝忘食,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两弹研制,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奇迹。时隔两年零八个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

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氢弹试验成功的最快纪录。这一辉煌成就,无疑凝结着黄祖洽和他的同事们日夜为之奋斗的血汗。

后来,每当有人称黄祖洽是两弹功臣,他就淡淡回应道:“搞原子能、搞核武器都跟机遇

有关,那是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作为学理论物理的人,理所当然要参与进去。”

“两弹”研制成功、当选中科院院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荣誉纷至沓来,功成名就的黄祖洽却再一次出人意料地“转身”——前往北师大做一名普通教师。

这个决定出人意料,对黄祖洽而言却并不突然。“文革”期间,他被送到“五七干校”进行“学习改造”,那时便开始了对核武器研究工作的反思。他意识到,当时的工作方式对年轻人的培养有很大局限性,另外学校秩序被打乱,也使人才培养面临“断层”危机。他希望通过努力,能对这些问题有所弥补。

“我愿意做一个铺路者,架桥人,永远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从心底里热爱他们。”这是黄祖洽对教育事业最炙热的表达,却绝不是一时兴起的选择。相反,这是黄祖洽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

专家级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在近些年已经成了一种奢侈。自1999年起,黄祖洽开始为一年级本科生授课。他从微观、宏观、宇观多个层面介绍现代物理学的前沿发展,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他喜欢和学生聊天,课后常被团团围住,时常有些问题让他应付不来,却使他乐在其中。他曾说,“遇到答不上来的问题,我只好先回家查资料,下次再回答。这也促使我不断学习。”

本科生初入门庭,打基础、培养兴趣极为重要,而对于研究生的深入培养,同样十分关键。黄祖洽不仅喜欢教,更善于教。他带学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鼓励兴趣,培养习惯,身教重于言教。为了培养学生大胆怀疑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他要教师带头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就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和争辩。从1980年进入北师大的第一年开始,黄祖洽就开始带硕士生和博士生。他培养学生是真正站在尊重学生发展的立场上,站在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高度上。

2004年黄祖洽80岁生日那天,许多科学家前去祝寿。其中他的一些同事甚至下属,都被授予了两弹功臣的荣誉,他却因自己的人生选择,与这项至高荣誉失之交臂。后来有人替他抱不平,他却并不遗憾:“不是因为可以当功臣,我才去做这件事。它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我个人的兴趣。”黄祖洽的回答总是平静如水。

(2013年8月29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为了培养后继的研究者和工作团队,黄祖洽、彭桓武挑了十来个应届生,手把手教导具体计算方法、科研工作方法,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我国第一代核反应堆理论研究队伍就是这样手把手带出来的。朱光亚评价黄祖洽为“我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丝毫也不为过。

②耄耋之年的黄祖洽还担任着120多人15讲的本科生课程,多年来,黄祖洽数次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佳教师”,还曾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师德标兵。

1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黄祖洽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成长为核专家,与物理学家彭桓武成为我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为我国核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无人能及。

B.黄祖洽被称为“半导体”,这个绰号虽然不雅,但是恰当地表现了黄祖洽的工作性质:有的工作情况可以说,有的情况绝不能向外界有丁点透露。

C.黄祖洽善于培养学生大胆怀疑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他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教法:鼓励兴趣,培养习惯,身教重于言教。表明黄祖洽喜欢教,善于教。

D.人们普遍认为像他这样在我国核事业上成就卓著的大科学家,到学校教书本来就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他的这种选择更会给国防事业带来巨大损失。

E.黄祖洽在事业上创造了两次辉煌:他在国防事业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还数次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佳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

18.文章说黄祖洽是核武大家,结合材料说说黄祖洽在核事业发展上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答:

19.为什么说改行做一名普通教师是“黄祖洽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答:

20.作为伟大的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黄祖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六、(7分)

21.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3分)

答:

22.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每处不超过12个字。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4分)

对于北京城而言,四合院显然不仅是一种老去的建筑形态,更是城市的历史印痕。城市是有生命的,它的历史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传统建筑正是其最不可分离的血肉。假如一座城市任由传统建筑破败衰落,成为废墟,与其说是顺其自然,①。事实上,一座没有历史文化的城市,从来是缺乏生气的,也注定将是缺乏后劲的。城市既然是人居之地,就不仅要考虑人的生存栖居,②。

答:①②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萤火虫,将世界

从黑海里捞起

只要眼前有萤火虫半只

我你

就没有痛哭和自缢的权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A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B(A项“喧然大波”应为“轩然大波”,“叨”应读“tāo”;C项“陨首”应为“殒首”,“庇”应读“bì”;D项“待价而估”应为“待价而沽”,“祈”应读“qí”)

2.D(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消亡。A项“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应改为“意兴盎然”。B项“摧眉折腰”,低眉弯腰,卑躬屈膝,巴结奉承、讨好。属贬义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和适用对象均有误。C项“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用在这里望文生义)

3.C(A句“结构混乱”,“围绕……主旨”与“以……为主旨”句式杂糅;B句“搭配不当”,“凝聚”与“孜孜不倦的追求”不搭配;D句“成分赘余”,“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与“笑起来”语意重复)

4.C(②承接“乡愁产生于距离”,⑤是对②的语境解读;根据主语一致原则,⑥③相连,并承接⑤中的“顾盼”;④①阐述的是乡愁传达的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5.C(两句中的“之”均为助词,释为“的”。A组两句中“且”均为副词,但第一句释为“将要”,第二句释为“暂且,姑且”。B组第一句中的“以”为介词,释为“把”;第二句中的“以”为连词,释为“因为”。D组两句中“其”均为语气助词,用在句中,加强语气,但第一句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第二句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6.A (第一句中的“南”名词活用作动词,释为“向南飞”;第二句中的“北”名词作状语,释为“向北”。B组两句中的“屈”、“却”均为使动用法,分别释为“使……受委屈”、“使……退却”。C组两句中的“棹”、“爪”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释为“用船桨划”、“用指甲划破”。D组两句中的“微贱”、“智勇”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分别释为“低微卑贱的身份”、“有勇有谋的人”)

7.B(第一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第二句为定语后置句。A组均为宾语前置句,C

组均为判断句,D组均为被动句)

二、(9分,每小题3分)

8.C(张冠李戴,“家教是维护家风的基本规范体系”错)

9.B(扩大范围,原文的表述为:家学“对于一些殷实富裕且崇文重学的家庭和家族来说,家学不仅可以形成传统,而且对家教之醇和家风之正大有助益”)

10.D(无中生有,“将来家庭教养依旧会大行于世”在原文中无据)

三、(9分,每小题3分)

11.B(顾问,顾视问询)

12.D

13.C(“敢于指出其中的是非颠倒之处”理解不准确。原文“多所是非”是“多有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的意思)

B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C(A项“待价而估”应为“待价而沽”,“祈”应读“qí”;B项“喧然大波”应为“轩然大波”,“叨”应读“tāo”;D项“陨首”应为“殒首”,“庇”应读“bì”)

2.C(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消亡。A项“摧眉折腰”,低眉弯腰,卑躬屈膝,巴结奉承、讨好。属贬义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和适用对象均有误。B项“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应改为“意兴盎然”。D项“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用在这里望文生义)

3.A(B句“成分赘余”,“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与“笑起来”语意重复;C 句“结构混乱”,“围绕……主旨”与“以……为主旨”句式杂糅;D句“凝聚”与“孜孜不倦的追求”不搭配)

4.B(②承接“乡愁产生于距离”,⑤是对②的语境解读;根据主语一致原则,⑥③相连,并承接⑤中的“顾盼”;④①阐述的是乡愁传达的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5.B(两句中的“之”均为助词,释为“的”。A组两句中“其”均为语气助词,用在句中,加强语气,但第一句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第二句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C组第一句中的“以”为介词,释为“把”;第二句中的“以”为连词,释为“因为”。D组两句中“且”均为副词,但第一句释为“将要”,第二句释为“暂且,姑且”)

6.C (第一句中的“南”名词活用作动词,释为“向南飞”;第二句中的“北”名词作状语,释为“向北”。A组两句中的“棹”、“爪”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释为“用船桨划”、“用指甲划破”。 B组两句中的“微贱”、“智勇”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分别释为“低微卑贱的身份”、“有勇有谋的人”。D组两句中的“屈”、“却”均为使

动用法,分别释为“使……受委屈”、“使……退却”)

7.A(第一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第二句为定语后置句。B组均为宾语前置句,C 组均为被动句,D组均为判断句)

二、(9分,每小题3分)

8.D(张冠李戴,“家教是维护家风的基本规范体系”错)

9.D(扩大范围,原文的表述为:家学“对于一些殷实富裕且崇文重学的家庭和家族来说,家学不仅可以形成传统,并且对家教之醇和家风之正大有助益”)

10.C(无中生有,“将来家庭教养依旧会大行于世”在原文中无据)

三、(9分,每小题3分)

11.D(顾问,顾视问询)

12.A

13.D(“敢于指出其中的是非颠倒之处”理解不准确。原文“多所是非”是“多有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的意思)

第Ⅱ卷(共111分)

四、(22分)

14.(8分)

(1)刘焯同刘炫到他那里读书,学经书十年,虽然穿衣吃饭都接续不上,心里仍很平静。(4分)

“就”(动词,接近,靠近,可引申为“到”),“向”(动词,趋向,可引申为“学习”),“虽”(连词,表转折关系,虽然),“晏”(形容词,平静,安定)四处,一处1分。

(2)但是他胸怀不旷达,在财物方面又很小气,不交纳拜师酬金的人,从来不曾受到他的教诲,当时的人因此贬低他。(4分)

“旷”(形容词,旷达),“啬于财”(介词结构后置句),“行”(动词,交纳),“少”(动词,轻视,贬低)四处,一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焯,字士元,是信都昌亭人。父亲刘洽,任郡功曹。刘焯前额隆起脊背如龟,看得很高很远,聪明敏锐沉着持重,年少不喜欢玩耍。小时候同河间刘炫结盟作朋友,一起向同郡的刘轨思学习《诗经》,向阜城的熊安生学习《礼》,都没完成学业就离开了。武强交津桥刘智海家里一向有很多古代典籍,刘焯同刘炫到他那里读书,学经书十年,虽然穿衣吃饭都接续不上,心里仍很平静。于是凭借儒学出名,任州博士。被推荐作秀才,射策考试甲等。同著作郎王劭一起修订国史,同时参与讨论乐律历法,一再(在门下省)当值,等待顾视问询。趁着假期返回家乡,县令韦之业推荐他任功曹。不久又进入京城,同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等人在国子监共同讨论前辈贤达没有弄懂的古今疑难问题。每当登上座位,辩

论诘难纷纷发起,都不能使(刘焯)认输,杨素等人没有谁不佩服他的学问精深博大。(隋文帝开皇)六年,运送洛阳《石经》到京城,因为文字模糊不清,没有谁能识别,(刘焯)受皇帝命令同刘炫等人考核审定。

后来趁国子监祭奠(先圣先师),(刘焯)同刘炫两人论说义理,重重挫败众儒士,众儒士都暗藏嫉妒怨恨(之心),(刘焯)于是被紧急上报的奏章诽谤,削除名籍做百姓。在这种情况下(刘焯)在家乡悠闲地生活,专门把教学著书当成本职工作,非常勤勉不知疲倦。(对于)贾逵、马融、王逸、郑玄等人传下来的经书注释,(刘焯)多有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十多部书,(凡涉及)推算天象历法的准则,计量山岳海洋的方法,(刘焯)无不核查它的根据,穷尽它的奥秘。撰写了十卷《稽极》,十卷《历书》,《五经述议》,都在社会上流行。

刘炫聪明博学,名气次于刘焯,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作“二刘”。全国著名儒生后辈学者,(希望能师从他)解答疑惑教授学业,不远千里赶来的人,不计其数。评论者认为几百年以来,学问渊博精深的儒士,没有人能超过他。但是他胸怀不旷达,在财物方面又很小气,不交纳拜师酬金的人,从来不曾受到他的教诲,当时的人因此贬低他。废太子杨勇听说(其名)召见他,(刘焯)来不及进见(杨勇),皇上命令(刘焯)侍奉蜀王,(因为这)不是他愿意的,很久不到任。蜀王听了非常气愤,派人把他上枷送到蜀地,发配他(从事)军事防务(方面的工作)。后来主持校勘书籍。蜀王因罪被废弃,刘焯又同众儒生修订审定礼法刑律,任云骑尉。隋炀帝做了皇帝,(刘焯)改任太学博上,不久因病离职。(隋炀帝)大业六年死去,时年六十七岁。

15.(8分)

(1)通过斜月映路、溪桥凝霜、竹篱低矮、秋菊残败等景物描写,(2分)展现了一幅重阳深秋时节凄清衰败的羁旅早行的画面。(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①秋夜寒冷,凄苦怅惘;②漂泊异乡,孤苦寂寞;③佳节独处,思亲怀乡;④家国沦丧,痛心伤怀。(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6.(6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五、(22分)

17.(4分)

C、E(A项“为我国核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无人能及”在原文无据;B项“这个绰号虽然不雅”曲解文意;D项“人们普遍认为”扩大范围,“他的这种选择更会给国防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无中生有)

18.(6分)

①为我国首个重水堆启动和运行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计算工作;②参与研究原子弹研制所需的“状态方程”,参加氢弹的预研;③为祖国核事业培养理论研究队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9.(6分)

①当时的工作方式对年轻人的培养有很大局限性;②学校秩序被打乱,使人才培养面临“断层”危机;③对教育事业的热爱;④站在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高度。(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0.(6分)

①为国争气:在新中国受到西方核威胁的时候,投身核事业;②废寝忘食:在那个极度困难的年代里,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③淡薄名利:不为没被评上“两弹功臣”而感到遗憾;④为国育才:为祖国核事业培养理论研究队伍;热爱教育事业,到大学任教为祖国培养人才。⑤虚心好学,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回家查资料,下次再答。(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六、(7分)

21.(3分)

爸爸坐在沙发上,一头扎进旁边的手机里,(1分)背后孩子拉着爸爸的衣服,伤心的哭喊:(1分)“爸爸,你不能不管我啊!”(1分)

22.(4分)

①毋宁说是自断血脉。②更要考虑人的文化栖居。(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七、(60分)

23.(60分)

【立意提示】

所给材料是一首诗,是中国台湾诗人周梦蝶写的。作文前要先读懂诗句。诗中有两个意象:“萤火虫”、“黑海”。“萤火虫”象征着“希望”“光明”“必胜的人生信念”,“黑海”象征着“磨难”“挫折”“幻灭”等。“一只萤火虫,将世界/从黑海里捞起”的意思是,只要我们抱有希望,就能支持着我们战胜困难和磨难,赢得光明的未来和辉煌的人生。“只要眼前有萤火虫半只/我你/就没有痛哭和自缢的权利”的意思是,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这首诗整体上强调了“希望”对于人生的意义。据此,可确定以下立意:①希望永在,永不放弃;②乐观面对挫折、磨难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