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88-2004化学计算高考题汇编

1988-2004化学计算高考题汇编

1988-2004化学计算高考题汇编
1988-2004化学计算高考题汇编

1988-2004化学计算高考题汇编

1.(88全国)甲、乙两学生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甲取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0.10 g 二氧化锰,经混合后装入试管内加热,待收集到所需要氧气时,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乙称得甲留下的反应混合物质量为4.04 g,将它继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收得氧气672 mL(标准状况),求甲实验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

2.(88全国)由A、D、E、G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 x D y(E2G4)z。已知:

(1) x、y、z为整数,且x+y+z=7。

(2) 取8.74 g该化合物溶于水,加入酸和强氧化剂,化合物中的E、G元素完全转化成

气态化合物EG2 2.688L(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65 g / L,EG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发生上述反应后,A、D以阳离子存在于溶液中,往溶液里加入过量的铁粉,其

中使D离子全部还原所消耗的铁粉质量为0.56 g。

(4) 化合物中D元素的百分含量为12.8%。

试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E、G、D、A各是什么元素,求出x、y、z的值,并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注意:请按指定位置进行计算和推理。)

解:(1) 确定E和G

E是;G是。

(2) 确定x、y、z和D

x=y=z=;D是。

(3) 确定A并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

A是;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3.(89全国)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120℃和一定压强下体积为a L,点燃后发生反应。

待气体恢复原来温度和压强时,测得其体积为b L。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各是多少升?

4.(89全国)18.4 g 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 g。试计算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

5.(90全国)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HNO3跟NH3反应生成NH4NO3。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生产上的其它损耗)的%。

6.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

Ca(ClO)2+CaC12十2H2SO4=2CaSO4十2Cl2↑+2H2O

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 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 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 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00 mol / 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

2Na2S2O3+I2=Na2S4O6+2NaI

滴定时用去Na2S2O3溶液20.0 mL。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

7.(90全国)A 、B 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要用结晶法从A 、B 混合物中提取

A 。(不考虑A 、

B 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 取50 g 混合物,将它溶于100 g 热水,然后 冷

却至20℃。若要使A 析出B 不析出,则混合物中B 的

质量分数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

(2) 取W g 混合物,将它溶于100 g 热水,然后冷

却至10℃。若仍要使A 析出而B 不析出,请写出在下

列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A 的质量分数(A %)应满足什

么关系式。(以W 、a 、b 表示。只需将答案填写在下列

横线的空白处。)

① 当W <_____________时,

A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当W >_____________时,

A %___________________。

8.(91全国)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 2+

和Mg 2+都看作Ca 2+,并将其质量折算成CaO 的质量。通常把1 L 水中含有10 mg CaO 称为1度。水中的Ca 2+和Mg 2+可用一定浓度的Y 溶液进行滴定,Y 跟Ca 2+和Mg 2+都以等物质的量完全反应。

(1) 现取某地区的地下水样品25.0 mL ,用0.0100 mol / L Y 溶液滴定,完全反应时消耗

Y 溶液15.0 mL 。试计算该地下水的硬度,并判断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2) 如果每次分析时取的水样都是25.0 mL ,为了便于计算,要求每消耗0.50 mL Y 溶

液即相当于水的硬度为1度,则Y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9.(91全国)常温下,一种烷烃A 和一种单烯烃B 组成的混合气体,A 与B 分子中最多只

含有4个碳原子,且B 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 分子的多。

(1) 将1 L 该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 L CO 2气体。试推断原混合气体中A 和B 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的压强时,体积增大6.25%。试通过计算确定A 和B 的分子式。

10.(91三南)有Na 2SO 4和Na 2CO 3混合溶液10.0 mL ,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充分反应后,

经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白色沉淀1.451 g 。将沉淀与过量盐酸反应,得到112 mL CO 2气体(标准状况)。求原混合溶液中Na 2SO 4和Na 2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

11.(91三南)金属锡(Sn)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分析:将试样溶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Sn +2HCl =SnCl 2+H 2↑

再加入过量FeCl 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SnCl 2+2FeCl 3=SnCl 4+2FeCl 2

最后用已知浓度的K 2Cr 2O 7溶液滴定生成的Fe 2+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FeCl 2

+K 2Cr 2O 7+14HCl =6FeCl 3+2KCl +2CrCl 3+7H 2O

现有金属锡试样0.613 g ,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 / L K 2Cr 2O 7

溶液16.0 mL 。求试样中锡的百分含量(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12.(91三南)将100 mL H 2、C 2H 6和CO 2的混和气体与300 mL O 2混和点燃,经充分反应

并干燥后,总体积减少100 mL 。再将剩余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体积又减少100 mL 。上述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求原混和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

13.(92全国)某温度下22% NaNO 3溶液150 mL ,加入100 g 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4.(92全国)写出H 2S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 L H 2S 气体和a L 空气混合后点燃,若

反应前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20℃101.3 kP),试讨论当a 的取值范围不同时,燃烧后气体的总体积V (用含a 的表达式表示。假定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其它成分可忽略不计)。

15.(92三南)常温下,将20.0 g 14.0%的NaCl 溶液,跟30.0 g 24.0%的NaCl 溶液混合,

得到密度为1.15 g / cm 3的混合溶液。计算:

(1) 该混合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 在1000 g 水中需溶入多少摩NaCl ,才能使其浓度恰与上述混合溶液的浓度相等。

16.(92三南)某学生对久置于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CaO 取样分析,实验如下:取10.00 g

样品高温灼烧,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Ba(OH)2溶液中,得到3.94 g 沉淀;另取1.00 g 样品,加入40 mL 1.0 mol / L 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稀释后500 mL 。从中取出25 mL 溶液,以0.020 mol / L NaOH 溶液中和其中过量的盐酸,用去23 mLNaOH 溶液。试计算样品中各种物质的质量百分组成。

17.(93全国)将70 g 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跟98 g 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试分别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18.(93全国)硫酸银的溶解度较小,25℃时,每100 g 水仅溶解0.836 g 。

(1) 25℃时,在烧杯中放入6.24 g 硫酸银固体,加200 g 水,经充分溶解后,所得饱和

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计算溶液中Ag +的物质的量浓度。

(2) 若在上述烧杯中加入50 mL 0.0268 mol / L BaCl 2溶液,充分搅拌,溶液中Ag +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 在(1)题烧杯中需加入多少升0.0268 mol / L BaCl 2溶液,才能使原溶液中Ag +浓度降

低至0.0200 mol / L ?

19.(93上海)为测定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1000 mL 呼出的气体通入50.0 mL

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使其完全吸收,过滤后取20.0 mL 的澄清溶液,用0.100 mol / L 的盐酸滴定,当耗去20.4 mL 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另取20.0 mL 原氢氧化钡溶液,用同种盐酸滴定,耗去36.4 mL 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人体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20.(93上海)现有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共A mol ,将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反应

完全后,冷却,得到残留固体。

(1) 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若氧化铜在混合物中物质的量比值为X ,(0<X <1),问∶X 为何值时,残留固体为

21.(94全国)称取0.200 g 某赤铁矿样品,矿样溶解后,使其中的铁全部转化成Fe (所得

溶液中不含其它还原性物质)。另称取7.90 g 硫酸铈铵2(NH 4)2SO 4·Ce(SO 4)2·2H 2O(摩尔质量为632 g / mol),溶解后稀释至250 mL 。取该样品30.0 mL 恰好与上述Fe 2+溶液完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e 4++Fe 2+ = Ce 3++Fe 3+。请计算该矿样中Fe 2O 3的质量百分含量(Fe 2O 3摩尔质量为160 g / mol)。

22.(94全国)现有一份CuO 和Cu 2O 混合物,用H 2还原法测定其中CuO 的质量x (g )。实

验中可以测定如下数据:W —混合物的质量(g )、O H 2W —生成H 2O 的质量(g )、W Cu —生成Cu 的质量(g )、2H V —消耗的H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L )。

(摩尔质量:Cu —64 g / mol 、CuO —80 g / mol 、Cu 2O —144 g / mol 、H 2O —18 g / mol )

(1) 为了计算x ,至少需要测定上述四个数据中的 个,这几个数据的组合共

说明:① 选用W 、O H 2W 、W Cu 、2H V 表示,不必列出具体计算式。

② 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2) 从上述组合中选写一个含W 的求x 的计算式:x =

23.(94上海)在100 mL NaOH 溶液中加入NH 4NO 3和(NH 4)2SO 4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

应。右图表示加入的混合物质量和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的关系,试计算:

(1)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即摩尔浓度)。

(2) 当NaOH 溶液的体积为140 mL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51.6 g 时,充分反应后,生

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

(3) 当NaOH 溶液的体积为180 mL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仍为51.6 g 时,充分反应后,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

24.(94上海)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份,将30.0 g 合金溶于80 mL 13.5 mol / L 的浓HNO 3

中,将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 L (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的pH =0。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 mL ,试计算:

(1)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 合金中银的质量百分含量。

25.(95全国)50.0 mL Na 2CO 3和Na 2SO 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 2溶液后得到14.51 g

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 g ,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 原混合溶液中Na 2CO 3和Na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

(2) 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6.(95全国)(1) 已知某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组成为80.0% CH 4、15.0% C 2H 4和5.00% C 2H 6。

请计算0.500 mol 该混合气体的质量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 / L)。

(2) CH 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氧化可以生成C 2H 4、C 2H 6(水和其它产物忽略不计)。取一定量CH 4经催化氧化后得到一种混合气体,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80 g / L 。已知反应中CH 4消耗了20.0%,计算混合气体中C 2H 4的体积百分含量。(本题计算过程中保持3位有效数字)

27.(95上海)氨在高温下进行催化氧化以制取NO (不考虑NO 与氧气的反应),其

主反应为:4NH 3+5O 2???

→??催化剂4NO +6H 2O

副反应为:4NH 3+3O 2 ?→

??2N 2+6H 2O 今在相同条件下将每1 L 氨混合10 L 空气后通入反应器,反应完成后,测得混合气体中不含氨气,而氧气和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试求参加主反应的氨占原料氨的体积百分含量。(保留小数后一位)

28.(95上海)今有碱金属的两种碳酸盐和碱土金属(第二主族)的一种不溶性碳酸盐组成

的混合物,取其7.560 g 与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344 L (标准状况下),另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加水搅拌,可滤出不溶性盐1.420 g 。

(1) 取过滤后滤液的10

1体积,向其中缓缓滴加浓度为0.2500 mol / L 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的CO 2体积(标准状况下)和消耗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

试计算确定这两种碱金属碳酸盐的化学式。

(2) 将滤出的不溶性盐(1.420 g )投入到2.500 mol / L 盐酸中,当完全反应时,消耗盐

酸16.00 mL ,试计算确定原不溶性碳酸盐的化学式。

29.(96全国)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 3)x Cl Y (x 、y 均为正整数)。为确定x 和y 的

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 g 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将一份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 3溶液滴定(生成AgCl 沉淀),共消耗24.0 mL 0.100 mol / L 的AgNO 3溶液。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 3。吸收NH 3共消耗24.0 mL 0.200 mol / L HCl 溶液。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本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0 N 14.0 Cl 35.5 Co 58.9)

30.(96全国)将a mol H 2S 和1 mol O 2置于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维持容器内

气体的压强不变(101 kPa),在120℃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分别为d 1和d 2。若a 的取值不同,则H 2S 的氧化产物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

(1) 全部是SO 2,此时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提示:此时反应为:2H 2S +3O 2 = 2H 2O +2SO 2

(2) 全部是S ,此时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且d 1_____d 2(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提示:此时反应为:2H 2S +O 2 = 2H 2O +2S

(3) 部分是SO 2,部分是S ,此时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反应所生成的SO 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mol 。

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_________ mol 。(以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1.(96上海)六价铬对人体有毒,含铬废水要经过化学处理才能排放,方法是用绿矾

(FeSO 4·7H 2O)把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使铬离子转变为氢氧化铬Cr(OH)3沉淀,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H 2CrO 7+6FeSO 4+6H 2SO 4 = 3Fe 2(SO 4)3+Cr 2(SO 4)3+7H 2O

现用上法处理1×104 L 含铬(+6价)78 mg / L 的废水(Cr 相对原子质量52),试回答:

(1) 处理后,沉淀物中除Cr(OH)3外,还有 、 (用化学式表示)

(2) 需用绿矾多少kg?

32.(96上海)现有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其中Al3+和Fe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 mol。

在此溶液中加入90 mL 4 mol / L的NaOH溶液,使其充分反应;设Al3+ 的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x。

(1)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x=0.4时,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什么?物质的量是多少?

(2) 计算沉淀中只有Fe(OH)3时的x的取值范围。请在图中画出沉淀总量(mol)随x(0→1)

变化的曲线

.

(3) 若Al3+和Fe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A mol(A为合理数值),其它条件不变时,求沉淀中

同时有Al(OH)3、Fe(OH)3时的x取值范围和各沉淀的物质的量(用含有A、x的式子表示)

33.(97全国)将8.8 g FeS固体置于200 mL 2.0 mol·L-1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 mol·L-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

(1) 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2) 溶液中Fe2+ 和H+ 的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

34.(97全国)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60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如图),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

(1) 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

(2) C60分子只含有五边形;

(3) 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

顶点数+面数-棱边数=2

据上所述,可推知C60分子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

C60分子所含的双键数为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C60与金刚石相比较,熔点较高者应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估计C60跟F2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生成

C60F60(填“可能”或“不可能”)___________,并简述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通过计算,确定C60分子所含单键数。

(4) C70分子也制得,它的分子结构模型可以与C60同样考虑而推知。通过计算确定C70

分子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数目。

35.(97上海)为测定一种复合氧化物型的磁性粉末材料的组成,称取12.52 g样品,将其全部溶于过量稀硝酸后,配成100 mL溶液。取其一半,加入过量K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4.66 g固体。在余下的50 mL溶液中加入少许KSCN 溶液,显红色;如果加入过量NaOH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3.20 g固体。

(1) 计算磁性材料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

(2) 确定该材料的化学式。

36.(97上海)接触法制硫酸排放的尾气中,含少量的二氧化硫。为防止污染大气,在排放

前设法进行综合利用。

(1) 某硫酸厂每天排放的1万米3尾气中含0.2% SO 2 (体积分数),问用氢氧化钠、石灰及氧气处理后,假设硫元素不损失,理论上可得到多少千克石膏(CaSO 4·2H 2O)?

(2) 如果将一定体积的尾气通入100 mL 2 mol / L 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含16.7 g 溶质。试分析该溶液的成份,并计算确定各成份的物质的量。 (3) 工厂在尾气处理制石膏的过程中,中间产物是亚硫酸氢钠。调节尾气排放的流量,

以取得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间物质的量的最佳比值,从而提高亚硫酸氢钠的产量。现设n (SO 2)、n (NaOH)、n (NaHSO 3)分别表示二氧化硫、氢氧化钠和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且)

NaOH ()S O (2n n =x ,试写出x 在不同取值范围时,n (NaHSO 3)的值或n (NaHSO 3)与n (SO 2)、n

37.(98全国)本题相对分子质量用以下数据:H 2O 18.0 CaO 56.0 CaO 2 72.0

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氧化物,通常含有部分CaO ,且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为分析某过氧化钙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称取0.270 g 样品,灼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 、O 2和H 2O ,得到的O 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 mL 。

② 另取0.120 g 样品,溶于稀盐酸,加热煮沸,使生成的H 2O 2完全分解。然后将溶液中的Ca 2+ 完全转化为CaC 2O 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用0.0200

mol·L -1 KMnO 4溶液滴定,共用去31.0 mL KMnO 4溶液。化学方程式如下:

5CaC 2O 4+2KMnO 4+8H 2SO 4 = K 2SO 4+2MnSO 4+5CaSO 4+10CO 2↑+8H 2O

(1) 写出CaO 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 计算样品中CaO 2的质量分数。

(3) 计算样品中CaO 2·x H 2O 的x 值。

38.(98全国)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 / 100 g H 2O)

NaNO 3 KNO 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计算时假定:① 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 过滤晶体时溶剂损耗忽略不计。)

(1) 取23.4 g NaCl 和40.4 g KNO 3,加70.0 g H 2O ,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50.0 g

H 2O ,维持该温度,过滤析出晶体,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 高温)。将滤液冷却至10℃,待充分结晶后,过滤。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 低温)

(1) 另取34.0 g NaNO 3和29.8 g KCl ,同样进行如上实验。10℃时析出的晶体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2) 100℃和10℃得到的晶体质量(m ’高温和m ’低温)分别是多少?

39.(98上海)近年来,工业上用Mg(NO 3)2替代H 2SO 4作为制取浓HNO 3的脱水剂(以下数

据均为质量分数)。65% HNO 3 (质量为M 1)中加72% Mg(NO 3)2溶液(质量为M 2)后蒸馏,分别得到97.5% HNO 3和60% Mg(NO 3)2溶液(不含HNO 3)。

(1) 若蒸馏过程中HNO 3、Mg(NO 3)2、H 2O 均无损耗,求蒸馏前的投料比2

1M M 的值。 (2) 蒸馏过程中,若H 2O 的损耗占总质量的5.0%,即有(M 1+M 2)5.0%的H 2O 流失,则

投料时,比值2

1M M 应该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0.(98上海)石油及其分馏产物在供氧不足时燃烧,常常产生CO ,这也是常见的大气污

染物之一。将某气态烃在5倍体积的纯氧中燃烧,产物通过足量Na 2O 2并在电火花连续

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缩小到燃烧后产物体积的8

3(气体体积都在100℃以上,1.01×105 Pa 时确定)。

(1) 试写出通式为C x H y 的某烃在供氧不足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 2的化学计量数设定为m ) (2) 当m = 2时,求该烃的分子式。

(3) 若1 mol 某气态烃在供氧不足时燃烧,产物在足量Na 2O 2和电火花连续作用下产生3 mol 氧气,且固体Na 2O 2增重范围为90 g ≤?W ≤118 g ,求烃可能的分子式和燃烧产物CO 与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将结果填入下表。

41.(99全国)取一根镁条置于坩埚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混合物的总质量为0.470 g 。

冷却后加入足量水,将反应产物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氧化镁质量为0.486 g 。

(1) 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的化学方程式。

(2) 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42.(99全国)(1) 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l 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

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Ni 2+与最邻近O 2-的核间距离为a ×10-8cm ,计

算NiO 晶体的密度(已知NiO 的摩尔质量为74.7 g·mol -1)

(2) 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 晶体中就存在

如右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 2+空缺,另有两个Ni 2+被Ni 3+两个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 和O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 0.97O ,试计算该晶体中Ni 3+与Ni 2+的离子数之比。

43.(99广东)某工业反应混合液中仅可能..

含有的组份是:乙醚(C 4H 10O )、乙醇(C 2H 6O )和水。经分析,液体中各原子数之比为C ∶H ∶O =16∶42∶5。

(1) 若混合液中只含有两种组份,则所有可能的组合是(错答要倒扣分):

(2) 若混合液中含有三种组份,在628 g 混合液中有1 mol H 2O ,此时乙醇和乙醚的物质

的量各是多少?

44.(99上海)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

提供了如下数据: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_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_______kJ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

(3)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 → 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

去二氧化碳的质量A,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的计算式。

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A=______________kg。

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99上海)自然界存在的碳酸盐类铜矿(如孔雀石、石青等)的化学组成为:

a CuCO3·

b Cu(OH)2 (a、b为正整数,且a≤2,b≤2〕

(1)将孔雀石、石青矿样分别加盐酸至完全溶解,耗用HCI物质的量与产生CO2物质的量之比:孔雀石为4∶1;石青为3∶1。则它们的化学组成为:

孔雀石:______________,石青:______________。

(2)今有一份碳酸盐类铜矿样品,将其等分为A、B两份,然后,加盐酸使A样品完全

溶解,产生CO23.36 L(标准状况);加热B样品使其完全分解,得到20 g CuO。试计算并确定该矿石的化学组成。

(3)某碳酸盐类铜矿样加酸完全溶解后,产生CO26.72 L(标准状况),这份矿样中CuO

含量不低于_______g。

(4)设某碳酸盐类铜矿样的质量为A g,所含CuO质量为G g。加酸完全溶解后,产生

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为V L,则含铜矿样的A、V、G之间的关系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

46.(00全国)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 g蒸发掉10 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 g 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试计算:

(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7.(00全国)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后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 g。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48.(00广东)在1.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16.8 L标准状况下的CO2,计算所得溶液中含有的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

49.(00广东)下图是100 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问题:

(1)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 是: ,B 是: 。

(2)由CaC 2O 4·H 2O 得到A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由A 得到B 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由图计算产物C 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断C 的合理的化学式。

50.(00春季)第Ⅳ主族元素R ,在它的化合物R (OH )n 中,其质量分数为0.778,在它的另

一种化合物R (OH )m 中,其质量分数为0.636。

(1) 试求n 和m 的值:

n = ,m = 。

(2) 试求R 的相对原子质量a :

a = 。

51.(00春季)已知KNO 3、Cu (NO 3)2、AgNO 3三种硝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 2KNO 32KNO 2+O2↑

② 2Cu (NO 3)22CuO +4NO 2↑+O 2↑ ③ 2AgNO 32Ag +2NO 2↑+O 2↑

今有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气体。若该气体经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为吸收前的61。通过计算(忽略氧在水中的溶解)回答:

(1) 该固体是否可能只是由一种盐组成?若可能,提出是哪种盐。

(2) 若固体是混合物,指出它的可能组成(物质的量之比)。

52.(00上海)美藉埃及人泽维尔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

过程,因而获得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激光有很多用途,例如波长为10.3微米的红外激光能切断B (CH 3)3分子中的一个B 一C 键,使之与HBr 发生取代反应:B (CH 3)3+

HBr ?????→?微米的激光3.10 B (CH 3)2Br +CH 4,而利用9.6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B 一C

键,并与HBr 发生二元取代反应。

(1) 试写出二元取代的化学方程式: 。 (2) 现用5.6 g B (CH 3)3调和9.72 g HBr 正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两

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53.(00上海)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作由CO 2和NaOH 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

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 mL ,产生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

(12实验时,产生CO 2 mL (标准状况)。

(2)另取3.2 g 天然碱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300℃时Na 2CO 3不分解),产生CO 2

112 mL (标准状况)和水0.45 g ,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3)已知Na 2CO 3和HCl (aq )的反应分下列两步进行:

Na 2CO 3+HCl → NaCl +NaHCO 3

NaHCO 3+HCl → NaC1+CO 2↑+H 2O

由上表中第Ⅳ组数据可以确定所用的HCl (aq )的浓度为 mol / L

(4)依据上表所列数据以及天然碱的化学式,讨论并确定上述实验CO 2(标准状况)体

积V (mL )与样品质量W (g )之间的关系式。

54.(01全国)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 mol ·L -

1、密度为

0.915 g ·cm -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本题中氨的式量以 17.0计,水的密度以1.00 g ·cm -3计)

55.(01全国)标准状况下1.68 L 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

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 g ;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 g 。 (l )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一组)。

56.(01广东)已知脊椎动物的骨骼中含有磷。以下是测定动物骨灰中磷元素含量的实验方

法。称取某动物骨灰样品0.103 g ,用硝酸处理,使磷转化成磷酸根。再加入某试剂,使磷酸根又转化成沉淀。沉淀经灼烧后得到组成为P 2Mo 24O 77的固体(其式量以3.60 ×103计)0.504 g 。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骨灰样品中磷的质量分数。(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以31.0 计。)

57.(01广东)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氧化物溶于100 mL 硫酸,而后逐滴加入l.00 mol/L 的

NaOH 溶液。当加入的NaOH 的体积V 1=50 mL 时,开始有沉淀析出,且沉淀量随NaOH 加入量逐渐增加。当NaOH 的体积V 2=650 mL 时,沉淀量达最大值,继续滴加NaOH 时,沉淀量逐渐减小。当V 3=750 mL 时,沉淀量不再改变。

(1)最初加入的50 mL NaOH 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2)计算所用硫酸的浓度。

(3)试判断两种氧化物各是什么,并计算其物质的量。 58.(01春季)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 2)。当加热

至一定温度时,它发生如下分解:C 3N 3(OH)3=3 HNCO

HNCO (异氰酸,其结构是H -N =C =O )能和NO 2反应生成N 2、CO 2和H 2O 。

(1)写出HNCO 和N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指明化合物中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

元素被还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如按上述反应式进行反应,试计算吸收1.0 kg NO 2气体所消耗的三聚氰酸的质量。

59.(01春季)将10.000 g 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

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加热),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 g 。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 g 。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质量。

60.(01上海)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 mg 的碘酸钾。为

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 g ,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 mol / L 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 mL 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 3-+5I -+6 H +→3I 2+3H 2O

I 2+2-232O S →2I -

+-264O S 61.(01上海)已知Fe 2O 3在高炉中有下列反应:

Fe 2O 3+CO →2FeO +CO 2

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Fe 2O 3、FeO )中,元素铁和氧的质量比用 m Fe ︰m O 表示。

(1)上述固体混合物中,m Fe ︰m O 不可能是 (选填 a 、b 、c 多选扣分) (a )21︰9 (b )21︰7.5 (c ) 21︰6

(2)若m Fe ︰m O =21︰8,计算Fe 2O 3被CO 还原的百分率

(3)设Fe 2O 3被CO 还原的百分率为A %,则A %和混合物中m Fe ︰m O 的关系式为(用含m Fe 、m O 的代数式表示)。A %=

请在下图中画出A %和O

Fe m m 关系的图形。

(4)如果 Fe 2O 3和CO 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3Fe 2O 3+CO →2Fe 3O 4+CO 2

Fe 3O 4+CO →3FeO +CO 2

试分析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可能的组成及相应的m Fe ︰m O (令m Fe ︰m O =21︰a ,写出a 的取值范围)。将结果填入下表。

62.(02广东)在一定条件下,使H 2和O 2的混合气体26 g 充分发生反应。所得产物在适当

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 2O 2反应,使固体增重2 g 。求原混合气体中O 2和H 2的质量。

63.(02广东)向300 mL KOH 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 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

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 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CO 2气体为2.24 L (标准状况下),得到11.9 g 的白色团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64.(02上海)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含铜96%的废铜屑制取胆矾(五水合硫酸铜)。将铜屑放

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在氧气作用下便生成硫酸铜。

(1)写出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

(2)现用1㎏这种废铜屑理论上能制取胆矾多少千克?

(3)将胆矾与生石灰、水按质量比依次为1∶0.56∶100混合配制成无机铜杀菌剂波尔

多液

① 此波尔多液中Cu 2+离子和Ca 2+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② 波尔多液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SO 4·x Cu (OH )2·y Ca (OH )2,此种配比当x

=1时,试确定у的数值。

65.(02上海)硫铁矿高温下空气氧化产生二氧化硫:4FeS 2+11O 2→8SO 2+2Fe 2O 3

设空气中N 2、O 2的含量分别为0.800和0.200(体积分数,以下气体含量均用体积分数表示),试完成下列各题:

(1)1.00 mol FeS 2完全氧化,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2)55 L 空气和足量FeS 2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同温同压)变为 L

(3)用空气氧化FeS2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中,O2的含量为0.0800,计算SO2的含量。

(4)设FeS2氧化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为100 L,其中O2为a L,SO2为b L。

①写出a和b的关系式

②在右图中画出a和b的关系曲线(FeS2氧化时,空气过量20%)

说明:为方便作图,纵坐标用13b表示

66.(03春季)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 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 g。

计算:(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原混合气体中CH4跟O2的体积比。

67.(03广东)取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和Na2SO4混合物与250 mL 1.00 mol·L-1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L 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500 mL 0.100 mol·L-1 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 g,溶液中过量的碱用10.0 mL 1.00 m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计算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68.(03广东)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g)+B(g)C(g)

(1)若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mol。

(2)若开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A,2 mol B和1 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和3a mol,则x=mol,y=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 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 C。将b与(1)小题中的a 进行比较(选填一个编号)。

(甲)a<b(乙)a>b(丙)a=b(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69.(03上海)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理为:Al2O3+N2+3C2AlN+3CO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氧化铝

杂质。为测定该产品中有关成分的含量,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1)称取10.00 g样品,将其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中共热并蒸干,AlN跟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AlO 2,并放出氨气3.36 L (标准状况)。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样品中的A1N 的质量分数为 。

(2)另取10.00 g 样品置于反应器中,通入2.016 L (标准状况)O 2,在高温下充分反

应后测得气体的密度为1.34 g ·L -1(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IN 不跟O 2反应)。该样品

中含杂质炭 g 。

70.(03上海)合成氨原料可以由天然气制取。

其主要反应为:CH 4(g )+H 2O (g )→CO (g )+3H 2(g )

(1)1 m 3(标准状况)CH 4按上式完全反应,产生H 2 mol 。

(2)CH 4和O 2的反应为:2CH 4(g )+O 2(g )→2CO (g )+4H 2(g )

设CH 4同时和H 2O (g )及O 2(g )反应。1 m 3(标准状况)CH 4按上述两式完全反应,产物气体的体积V (标准状况)为 。

(3)CH 4和H 2O (g )及富氧空气(O 2含量较高,不同富氧空气氧气含量不同)混合反应,产物气体组成如下表:

计算该富氧空气中O 2和N 2的体积比)

(N )O (22V V 。 (4)若CH 4和H 2O (g )及富氧空气混合反应的产物中,

)(N )H (22V V =3︰1 (合成氨反应的最佳比),则反应中的H 2O (g )和富氧空气的体积比为何值?

71.(04广东)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 6H 8O 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在空

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弱酸性溶液中用已知浓度的I 2溶液进行滴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 6H 8O 6+I 2 =C 6H 6O 6+2HI

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 的含量,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取10 mL 6 mol / L CH 3COOH ,加入100 mL 蒸馏水,将溶液加热煮沸后放置冷却。精确称取0.2000 g 样品,溶解于上述冷却的溶液中。加入1 mL 淀粉指示剂,立即用浓度为0.05000 mol / L 的I 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不褪为止,共消耗21.00 mL I 2溶液。 (1) 为何加入的CH 3COOH 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

(2) 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 的质量分数。

72.(04广东)孔雀石和石青是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碳酸盐类铜矿,它们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

x CuCO 3?y Cu(OH)2 (x 、y 为正整数且x ≤2,y ≤2)

(1)孔雀石和石青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时,孔雀石耗用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C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石青则为3∶1。请推算它们的化学组成。

孔雀石: 石青:

(2)现有孔雀石和石青混合样品,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在一份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

CO 2 3.36 L (标准状况下);加热另一份样品使其完全分解,得到CuO 20 g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孔雀石和石青的物质的量之比。

73.(04江苏)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称取两份质量均为1.96 g 的该

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一份加入足量Ba (OH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随即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带有红褐色;加热该混合物,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用稀盐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33 g 。另一份加入含0.001 mol

KMnO 4的酸性溶液,-4MnO 恰好完全还原为Mn 2+。

(1) 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 和 ,阴离子是 。 (2)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74.(04江苏)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

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

CH 2=CH 2+Cl 2 → CH 2Cl —CH 2Cl ①

CH 2Cl —CH 2Cl → CH 2=CHCl +HCl 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已知反应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理论产量

实际产量×100%)为98%,反应中氯乙烯和氯化氢的产率均为95%,则2.8 t 乙烯可制得氯乙烯 t ,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氢 t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 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

CH 2=CH 2+4HCl +O 2 → 2CH 2Cl —CH 2Cl +2H 2O ③

由反应①、③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②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

产物氯化氢供反应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

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①、③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

次为a %、c %;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②中氯化氢的产率为b %。试计算: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

75.(04上海)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

中Ba(OH)2·n H 2O 的含量。

(1)称取3.50 g 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 溶液,从中取出1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

加2滴指示剂,用0.100 mol / L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液20.0 mL (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 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 ,求

Ba(OH)2·n H 2O 中的n 值。

(3)试样中Ba(OH)2·n H 2O 的质量分数为 。

76.(04上海)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 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

(1)取12.5 g 黄铜矿样品,经测定含3.60 g 硫(杂质不含硫),矿样中CuFeS 2含量为

(2)已知:2CuFeS 2+4O 2 ??→?℃800

Cu 2S +3SO 2+2FeO (炉渣)

产物Cu 2S 在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

2Cu 2S + 3 O 2 → 2Cu 2O + 2 SO 2

2 Cu 2O + Cu 2S → 6Cu + SO 2

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完成下列计算:

① 由6 mol CuFeS 2生成6 mol Cu ,求消耗O 2的物质的量

② 6 mol CuFeS 2和14.25 mol O 2反应,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

③ 6 mol CuFeS 2和15.75 mol O 2反应,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

答案

1.[解法1]设乙分解KclO 3的质量为x

(0.5分) 2×122.5 g 2×74.5 g 3×22.4 L

x 0.672 L

x =L 4.2230.672L g 5.1222??? (1分) =2.45 g (0.5分)

设甲分解KClO 3的质量为y

4. 04 g 混合物中KCl 的质量为:4.04 g -0.10 g -2.45 g =1.49 g

y =g

5.742.49g 1g 5.1222??? (1分)

=2.45 g (0.5分)

甲实验时KClO 3分解的百分率为

g

45.2g 45.2g 45.2+×100%=50% (0.5分) [解法2]

(0.5分) 乙收得的O 2为1-mol L 22.4L

672.0?=0.030 mol (0.5分)

乙实验中分解的KClO 3为3

2×0.030 mol =0.020 mol (0.5分) 乙实验中分解KClO 3的质量∶0.020 mol ×122.5 g / mol =2.45 g(0.5分)

甲实验中分解KClO 3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KCl 的“物质的量”,即

1-mol g 5.74 2.45g

-0.10g -g 04.4? (1分)

=0.020 mol (0.5分)

甲实验时KClO 3分解的百分率为:

mol

020.0mol 020.0mol 020.0+×100%=50% (0.5分) 2. (1) M (EG 2)=1.965 g / L ×22.4 L / mol =44 g / mol ,即EG 2相对分子质量为44(0.5分)

且由于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G 2是CO 2,(0.5分)

E 是碳(或C),G 是氧(或O) (每空0.5分,共1分)。

(2) n (CO 2)=22.4L/mol

L 688.2=0.12 mol ,(0.5分) 8.74 g 化合物中含(C 2O 4)为=

2mol 0.120.06 mol ;(0.5分) 用铁粉还原D 离子,由于铁粉过量,Fe 只能被氧化为Fe 2+,所消耗的Fe 为56g/mol 0.56g =0.01 mol ,(0.5分)

0.01 mol Fe 失去0.02 mol 电子;若D 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1[注],则被还原的D 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 ×2=0.02 mol (0.5分)

分子内D 与(C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 mol ∶0.06 mol ,则y ∶z =1∶3,

因为x +y +z =7,且x 、y 、z 都是正整数,

所以x =3,y =1,z =3。

(注:这是化学推理的结果。若D 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2,则D 的物质的量与所消耗

铁的物质的量相等,皆为0.01 mol ,y ∶z =1∶6,因为x +y +z =7,则y =1,z =6,x =0,这与题意矛盾。若D 离子化合价降低大于2,也与题意矛盾)

(没有以上括号内的推理和计算,不扣分.)

D 的摩尔质量为mol

02.012.8%g 74.8?=56 g / mol ,即D 相对原子质量为56 (0.5分) x =3 y =1 z =3;D 是铁(或Fe)。(每空0.5分,共2分)

(3) 因为x =z =3,8.74 g 该化合物含A 和(C 2O 4)都是0.06 mol ,Fe 是0.02 mol (0.5分) 因此A 的摩尔质量为mol

06.044g/mol 20.06mol -56g/mol 0.02mol -g 74.8???=39 g / mol ,即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0.5分)

A 是钾(或K),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K 3Fe(C 2O 4)3(每空0.5分,共1分)

(第2小题共8分)

(注:① 计算、推理和答案都正确,但答案未填入空格者,不扣分.

② 计算、推理正确,但答案错或无答案,按评分标准分段给计算推理分.

③ 无计算推理或计算推理错误,但答案正确,只给答案分.)

3.设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分别为2H V 和2O V ,

2H 2+O 2=2H 2O (0.5分) (1) 若原气体中22

O H V V ≥2,说明反应后减少的体积就是2O V ,

所以 2O V =a L -b L (1分)

2H V =b L (1分)

(2) 若原气体中22

O H V V <2(或若O 2过量),因为反应掉O 2的体积为a L -b L (0.5分)

所以 2H V =2(a L -b L ) (1分) 2O V =a L -2(a L -b L )=2b L -a L (1分)

4. 混合物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2NaOH +CO 2=Na 2CO 3+H 2O (1分)

(也可写成NaOH +NaHCO 3=Na 2CO 3+H 2O )

若混合物中NaOH 和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加热后应失重

18.4 g ×)(NaHCO (NaOH))O H (32M M M ?=18.4 g ×84g

40g g 18+=2.67 g (1分) 若混合物中NaOH 和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或小于1∶1,则混合物的失重分别应小于或大于2.67 g 。 (1分)

现混合物失重为18.4 g -16.6 g =1.8 g ,说明混合物中NaOH 过量。 (1分)

设NaOH 的质量为x ,NaHCO 3的质量为18.4 g -x ,

NaOH +NaHCO 3=Na 2CO 3+H 2O

x -18.4g g 84=1.8g

g 18 (1分) x =10 g (1分)

NaOH 的百分含量为18.4g g 10×100%=54.3%

解析:两反应物间或反应后的产物与一反应物间相互反应的过量讨论计算,涉及整个化学反应的三个环节:反应物、反应过程、产物或残余物。可以分别就三个方面进行过量讨论。例如,讨论反应物情况的一般过量讨论计算题,大多涉及混合物的计算。可求各反应物的量,也可求生成物的量。一般分三种情况讨论两反应物的量的关系,即完全反应,某一反应物过量。该题属于这种题型,可采用两反应物完全反应作标准计算来进行判断讨论(即中值讨论),较为简捷。

本题发生两个连续反应,因此可写出两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

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 CO 2↑

CO 2 +

2NaOH

Na 2CO 3 + H 2O ↑ NaHCO 3 +

NaOH Na 2CO 3 + H 2O ↑

可用此总反应方程式,结合差量进行讨论,以求得混合物中NaOH 的质量分数。 由总反应方程式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水蒸气的质量。

n (H 2O )=1-mol g 1816.6g -g 4.18?=0.1 mol

NaHCO 3 +

NaOH Na 2CO 3 + H 2O ↑ ?m

0.1 mol 0.1 mol 0.1 mol 当NaOH 与NaHCO 3完全反应时,由差量知反应的NaOH 为0.1 mol ,即4 g ;NaHCO 3

为0.1 mol ,即8.4 g 。由于18.4 g -4 g -8.4 g =6 g ,故不可能是等物质的量反应。 若剩余6 g 为NaHCO 3,则由于加热分解还要失去CO 2,不合题意。故只能是NaOH 过量。

ω(NaOH )=18.4g

4g g 6+×100%=54.3% 即混合物中NaOH 为54.3%。

注:本题也可用按上述化学方程式算出减少量为2.67 g 加以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由此

可得出这类题判断过量的规律如下:

规律一:当混合物中两反应物完全反应时,利用已知减少量按化学方程式算出混合物的

总量若小于混合物的已知总量时,则是不分解的反应物过量;若大于混合物的已知总量时,则是要分解的反应物过量。

规律二:当混合物中两反应物完全反应时,利用已知混合物的总量按化学方程式算出的

减少量若小于已知减少量时,则要分解的反应物过量;若大于已知减少量时,则是不分解的反应物过量。

5.解析:设m g NH 3中有x % NH 3转化为HNO 3,则有m (1-x %) g 直接与HNO 3反应。

根据N 量守恒知,mx % g NH 3将生成mx %17

96%92%?? mol HNO 3,这些HNO 3与m x (%)117-mol NH 3等物质的量反应,可得mx %1796%92%??=m x (%)117

-, 解得x =53.1%。

6.反应中消耗的Na 2S 2O 3为0.100 mol / L ×0.0200 L =0.00200 mol (1分)

与之反应的I 2为2

1×0.00200 mol =0.00100 mol (1分) 因而Cl 2亦为0.00100 mol (1分)

x %=250mL

25.0mL 2.00g 71.0g/mol mol 00100.0??×100%=35.5% 或列成一个总式:

x %=

250mL 25.0mL 2.00g mL/L 200071.0g/mol

.0mL 20mol/L 100.0???×100%=35.5%

7.(1) 在20℃时,若要B 不析出,该溶液中B 的质量 不能超过20 g ,由于A 、B 质量

共50 g ,所以这时A 的质量超过30 g ,大于它的溶解度,A 析出,符合题意。即50 g ×B %≤20 g ,B %≤40%或B %<40% 。(2分)(只答B %=40% 给1 分)

(2) 当W <a +b 时, A %>

W a ; 当W >a +b 时, A %≥W b W - 或A%>W

b W -。

(5分) (全对给5分,答对一个给2分。若答案中没有等号、不等号,也没有用中文说明大小的,该答案不给分。

当W <a +b 时, 若答A %≥

W a ,该答案只给1分;若答A %=W a ,该答案不给分。 当W >a +b 时,若答A %=W

b W -,该答案只给1分。) 8. 25 mL 水中含Ca 2+和Mg 2+的总物质的量为0.0100 mol / L ×0.015 L =1.50×10-4 mol

折合成CaO 的质量为1.50×10-4 mol ×56 g / mol =8.40×10-3 g (1分)

水的硬度为8.40×10-3 ×10

10000.251000?度=33.6度 因硬度超过25度,故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2分) 或列成总式:

水的硬度为0.0100×0.0150×56×10

10000.251000?度=33.6度 因硬度超过25度,故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3分)

(2) [解法一] 25 mL 水(硬度为1度)中含CaO 的物质的量为

1000

0.2556010.0?=4.46×10-6 mol (1分) Y 溶液的浓度为50

.010001046.46??-mol / L =8.92×10-3 mol / L (1分) [解法二][利用(1)的结果计算]

设Y 溶液的浓度为c ,则(0.0100×15.0)∶33.6=(c ×0.50) ∶1 (1分)

c =8.92×10-3 mol / L (1分)

9.[解题思路] (1) 1 L 碳原子数为n 的烷烃或烯烃充分燃烧后均得到n L CO 2。由题意1 L 混

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2.5 L CO 2,且B 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 分子的多,可推断,混合气体只能由碳原子数小于2.5的烷烃(CH 4和C 2H 6)和碳原子数大于2.5的烯烃(C 3H 6和C 4H 8)组成。它们有四种可能的组合。根据每一种组合中烷烃和烯烃的碳原子数及燃烧后生成的CO 体积,可确定A 和B 的体积比。(以上内容不要求考生在卷面上回答。) [说明:对于每种可能的组合,如果体积比不正确或写出多于一种体积比,该组合不给分。]

(2) 设1 L 气态烃与氧充分燃烧后体积变化为?V L ,则

CH 4+2O 2 = CO 2+2H 2O(g) ?V 1 = 0 L

C 2H 6+

27O 2 = 2CO 2+3H 2O(g) ?V 2 = 0.50 L C 3H 6+2

9O 2 = 3CO 2+3H 2O(g) ?V 3 = 0.50 L C 4H 8+6O 2 = 4CO 2+4H 2O(g) ?V 4 = 1.0 L

各种组合的1 L 混合气体与氧气充分燃烧后,体积增大为:

组合①

4231V V ?+? = 0.375 L 组合②

241V V ?+? = 0.50 L 组合③

232V V ?+? = 0.50 L 组合④ 4342V V ?+? = 0.625 L 又:10

625.0×100% = 6.25% (2分) 故组合④符合题意,即A :C 2H 6 B :C 4H 8 (1分)

[说明:无论有无计算过程,结论正确,即给1分。给出正确判断的过程或以验算方式证实的,都给计算分2分。] 另解:C 2.5H x +(2.5+

4n )O 2 → 2.5CO +2n H 2O(g) ?V 1 2.5+4n 2.5 2n 4

n -1

%1001014?-n = 6.25%,n = 6.5,平均式为C 2.5H 6.5, 可利用居中性原理和同一性原理找出结果。

10.CO 2的物质的量为1-mol

22400mL mL 112?=5.00×10-3 mol (1分) 由反应式: 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1 1

和 BaCO 3+2HCl =BaCl 2+H 2O +CO 2↑

1 1

得知,Na 2CO 3、BaCO 3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因而Na 2CO 3的浓度为

0.0100L

mol 1000.53-?=0.500 mol / L (1分) BaSO 4质量=沉淀总质量-BaCO 3质量=1.451 g -5.00×10-3 mol ×197 g / mol =0.466 g (1分)

由反应式: Na 2SO 4+BaCl 2=BaSO 4↓+2NaCl

1 1

得知,Na 2SO 4与BaSO 4的物质的量相等,因而Na 2SO 4的浓度为

0.0100L

mol 233g g 466.01-??=0.200 mol / L (1分) 11.反应中消耗的K 2Cr 2O 7的物质的量为0.100 mol / L ×0.0160 L =1.60×10-3 mol (1分)

6×K 2Cr 2O 7物质的量=FeCl 2物质的量;FeCl 2物质的量=2×SnCl 2物质的量,(各1分,共2分)

SnCl 2的物质的量=6×

2

1×K 2Cr 2O 7物质的量=4.8×10-3 mol (1分) Sn 的质量为4.8×10-3 mol ×119 g / mol =0.571 g (1分) 试样中Sn 的百分含量为0.613g g 571.0×100%=93.1% (1分)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基础 1.〔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 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 燃料〔S 〕涂覆在2TiO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 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 为: 22TiO /S TiO /S h ν*??→〔激发态〕 +-22TiO /S TiO /S +e *??→ 3I +2e 3I ---??→ 2232TiO /S 3I 2TiO /S+I +--+??→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I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可不能减少 【解析】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 3-+2e -=3I -;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 正确,见B 选项的解析;D 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确实是:I 3-3I -的转化〔还有I 2+I -I 3-〕,另一部分确实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 【答案】B 【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养,能否适应生疏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咨询题等 【点评】此题立意专门好,然而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 氧化 还原

高考题分类汇编—电化学(精校版)

2014高考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全国卷新课标版I 26.(节选)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4)H3PO2 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 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卷新课标版II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 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x+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27.(节选) 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阴极观察到的现象是: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这样做的主要缺点 是。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节选) 将海水淡化和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电化学高考题集锦

电化学高考题集锦 1.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C6Li-xe-===C6Li1-x+xLi+(C6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复合材料) 正极反应:Li1 -x MO2+xLi++x e-===LiMO2(LiMO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C6L i+Li1-x MO2===LiMO2+C6Li1-x 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C6Li1-x+xLi++x e-===C6L i 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 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 2(s)+H 2 O(l)==Zn(OH) 2 (s)+Mn 2 O 3 (s)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 2(s)+H 2 O(1)+2e—=Mn 2 O 3 (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4.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1+3O2+6H2O=4A1(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5.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6.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7..用两支惰性电极插人 500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 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

2018电化学高考真题汇编

2018电化学高考真题汇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 反应4Fe(s)+3O 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来源】2018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B项,反应4Fe(s)+3O2(g)=2Fe2O3(s)的ΔS0,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项,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小于6mol;D项,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是: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催化作用,温度越高酶会发生变性,催化活性降低。 详解:A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A项错误;B项,反应4Fe(s)+3O2(g)=2Fe2O3(s)的ΔS0,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项,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小于6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 6.021023,C项正确;D项,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是: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催化作用,温度越高酶会发生变性,催化活性降低,淀粉水解速率减慢,D项错误;答案选C。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 B. 酸化NaIO 3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3?+6H+I2+3H2O C.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 H2↑ 【来源】2018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O3;B项,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C项,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D 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H2和Cl2。 详解:A项,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O3,反

-高考真题电化学

2013-2017高考电化学真题 1.【2017 新课标 1 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新课标2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 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3++ 3e- ==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 新课标 3 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x (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 Li2S2的量越多 4.【2017海南10】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 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b电极b为阴极 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 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 5.【2017 北京11】(16分)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取样时间/min 现象 ⅰ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ⅱ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 ⅲ120产生白色沉淀;较30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 0min时变浅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电化学近三年高考真题

电化学 高考真题训练 1.【2017新课标1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 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新课标2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 一般为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新课标3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 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 8=8Li 2S x (2≤x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 6+2Li ++2e -=3Li 2S 4 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g 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 的导电性 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2S 2的量越多 4.【2016新课标2卷】Mg —AgCl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负极反应式为Mg-2e -=Mg 2+ B .正极反应式为Ag ++e -=Ag C .电池放电时Cl -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 2O=Mg(OH)2+H 2↑ 5.【2016新课标1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H 2O ? 4e – =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的O 2生成 6.【2016浙江卷】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 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 2+2nH 2O=4M(OH)n 。己知:电池的 “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考电化学历年真题汇编练习版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化学基础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 +O 2+2H 2O =2Fe(OH)2; 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2.(09安徽卷?12)Cu 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 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 +H 2O Cu 2O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 .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 2O 生成。 2.(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 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6 L 3.(09浙江卷?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 —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 +2Li 0.35NiO 2 2Li 0.85Ni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 e -=Li + B .充电时,Li 0.85NiO 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 .放电过程中Li + 向负极移动 4.(09广东理科基础?3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5.(09福建卷?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 +2I - 2Fe 2+ +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 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6.(09广东化学?10)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 .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放电 充电

电化学高考题汇编

电化学高考题汇编(xx) 1.(xx年全国,13)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解析:A.不能以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而应以金属失电子的能力来衡量金属的活泼性。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则金属甲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差。C.说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甲排在氢前,而金属乙排在氢后。D.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甲是负极,所以金属甲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 2.(xx年全国,1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 A.HCl B.NaOH C.Na2SO4D.NaCl 解析:题给条件--溶液的pH保持不变可分解成两个条件:(1)电解质溶液应为非酸碱溶液; (2)参加电极反应的阴阳离子分别只有H+和OH-。据此分析选项,由(1)排除A、B,由(2)又可排除D,所以答案为C。 3.(xx年上海)在铁制品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D.锌用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解析:阳极:Zn-2e-=Zn2+,阴极:Zn2++2e-=Zn。 3.(xx年三南,17)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 A.A>B>C B.B>C>A C.C>A>B D.B>A>C 解析:由①知B作原电池负极,故还原性B>A;由②知C阳离子氧化性大于A的阳离子,故还原性A>C,选D。 4.(xx年上海,17)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解析:根据原电池原理: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所以A、B中活泼性A>B;A、D与等浓度盐酸反应D比A激烈,即D>A;Cu与B盐溶液不反应,而能与C盐溶液反应置换出C,说明活泼性B>C,即D>A>B>C,故选B。 5.(xx年全国,12)图14-4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极板质量增加,b 极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高考电化学专题 复习精华版

第一部分 原电池基础 一、原电池基础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池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理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 Zn-2e -=Zn 2+ 2H ++2e -=2H 2↑ 电解质溶液 二、常见的电池种类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Zn 2+ 正极(石墨)2NH 4++2e -=2NH 3+H 2↑ ① 普通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NH 4+=Zn 2++2NH 3+H 2↑ 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 4Cl 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 ② 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 +2OH - =Zn(OH)2 正极(石墨)2e - +2H 2O +2MnO 2= 2OH-+2MnOOH ( 氢氧化氧锰) 总反应:2 H 2O +Zn+2MnO 2= Zn(OH)2+2MnOOH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使用寿命提高 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失e -,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溶 解 不断

可充电电池 正极(PbO 2) PbO 2+SO 42-+4H ++2e -=PbSO 4+2H 2O 负极(Pb ) Pb+SO 42--2e -=PbSO 4 铅蓄电池 总反应:PbO 2+Pb+2H 2SO 4 2PbSO 4+2H 2O 电解液:1.25g/cm 3~1.28g/cm 3的H 2SO 4 溶液 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 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Ⅰ、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 其它 负极材料:Cd ;正极材料:涂有NiO 2,电解质:KOH 溶液 NiO 2+Cd+2H 2O Ni(OH)2+ Cd(OH)2 Ⅱ、银锌蓄电池 正极壳填充Ag 2O 和石墨,负极盖填充锌汞合金,电解质溶液KOH 。 反应式为: 2Ag+Zn(OH)2 ﹦ Zn+Ag 2O+H 2 锂亚硫酰氯电池(Li-SOCl 2):8Li+3SOCl 2 = 6LiCl+Li 2SO 3+2S 负极: ;正极: 。 锂电池 用途:质轻、高能(比能量高)、高工作效率、高稳定电压、工作温度宽、高使用寿命, 广泛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 ①、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 燃 料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电 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 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 ③、氢氧燃料电池: 总反应:O 2 +2H 2 =2H 2O 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 1.普通锌锰电池 干电池用锌制桶形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NH 4Cl 、ZnCl 2和淀粉作电解质溶液,还填充MnO 2的黑色粉末吸收正极放出的H 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电极总的反应式为:2NH 4Cl+Zn+2MnO 2=ZnCl 2+2NH 3↑+Mn 2O 3+H 2O 问题: ①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干电池的外观上的哪些变化判断它已经不能正常供电了? ②我们在使用干电池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气体产生,请推测可能是干电池中的什么成分起了作用? 化学电 源 简 介 放电 充电 放电 放电` 充电 放电 ` 充电 放电 `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做题技巧:有关电化学的题,只要记住“负氧正还,阳氧阴还”(氧---指发生氧化反应,还---指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升失氧降得还,即可得出答案) 第一节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2--2e-=PbSO4↓ 放电:负极(铅):Pb+SO 4 2-+2e-=PbSO4↓+2H2O 正极(氧化铅):PbO2+4H++SO 4 2- 充电:阳极:PbSO4+2H2O-2e-=PbO2+4H++SO 4 2- 阴极:PbSO4+2e-=Pb+SO 4 ↓+2H2O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Pb+2H2SO4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原电池高考试题汇编

原电池高考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1992年全国—13)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2.(1993年上海—17)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3.(1994年—22)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 过程可以表示为: 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Ag B. Zn(OH)2 C. Ag2O D. Zn 4. (1994年全国—16)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Z>Y>M B.X>Y>Z>M C.M>Z>X>Y D.X>Z>M>Y 5. (1996年全国—21)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 ====PbSO4+2e-,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今若制得Cl2 0.050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A.0.025 mol B.0.050 mol C.0.10 mol D.0.20 mol 6.(1997年全国—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2H++2e-===H2 B.Fe2++2e-===Fe …………(金属腐蚀与防护) C.2H2O+O2+4e-===4OH- D.Fe3++e-===Fe2+ 7.(1998年上海—10)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制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金属腐蚀与防护) 8.(2000年上海—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电化学近三年高考真题.doc

电化学高考真题训练 1.【2017 新课标 1 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 新课标 2 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 新课标 3 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 8 材料,电池反应为: 16Li+ x 82 x(≤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S S =8Li S 28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 6 + - 2 4 S +2Li +2e =3Li S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 a 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2S2的量越多 4.【 2016 新课标 2 卷】 Mg—AgCl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 A.负极反应式为 Mg-2e=Mg B.正极反应式为 Ag +e =Ag C.电池放电时- 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Mg+2HO=Mg(OH)+H↑ Cl 2 2 5.【 2016 新课标 1 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 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 NaOH和 H2SO4产 品C.负极反应为 2HO - 4e – = O2+4H+,负极区溶液 pH 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的O2生成 6.【 2016 浙江卷】金属 (M)- 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O=4M(OH)n。己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高考选择题题型专练——电化学

2018高考选择题题型专练——电化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选择题训练——电化学基础 1.(2017?新课标Ⅰ-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 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新课标Ⅱ-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新课标Ⅲ-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 4.(2017?浙江-17)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原理反应: 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电极是负极 B.Ag2O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5.【2017深圳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取 H2,两个电极均为惰性电极,c 为阴离子交换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题电化学汇总

1、(2018课标1--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 O2+H2S 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 2和H 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 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 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 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 TA-Fe2+-e -=EDT A-Fe 3+ ②2E DTA-Fe3++H 2S=2H+ +S +2EDT A-F 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 ++2e -=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 2+H2S=C O+H 2O+S C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 nO @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 3 +/F e2+取代EDTA -Fe 3+/ED TA-Fe 2+,溶液需为酸性 2、(2018课标1--27)(3)制备N a2S 2O 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 O2碱吸收液中 含有NaHSO 3和Na 2SO 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后,_____ 室的N aHSO 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 2S 2O 5。 (3)2H 2O-4e - 4H ++O 2↑ a (4)2-25S O +2I 2+3H2O 22-4SO +4I -+6H +0.128?? 3、(2018课标2-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将N aClO 4溶于有机溶

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lO-向负极移动 A.放电时, 4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O-+C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22 3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Na 4、(2018课标2--2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Zn2++2e-Zn?溶浸 5、(2018课标3--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6、(2018课标3-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电化学新课标2010-2020高考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Q):热能与电能(Q) 【要点】1.原电池与电解池结合考虑。 2.电极是否参与反应。 3.电解液是酸性、碱性还是熔融盐。 4.离子交换膜:盐桥的升级版。 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2..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3.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4.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2 2()()2()() Ag s Cd aq Ag aq Cd S ++ +=+ 22 ()()()() Co aq Cd s Co s Cd aq ++ +=+ 2 2()()2()() Ag aq Cd S Ag s Cd aq ++ +=+ 2 2()()2()() Ag aq Co s Ag s Co aq ++ +=+

高考化学专题电化学

2011届高考化学专题:电化学 1、铜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某氯化钠溶液中,铜片是()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2、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3、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锂的电池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 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 Li+ 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 + e— == 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 Li2+ 4、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5、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 + 2OH––2e–=ZnO + H2O,Ag2O + H2O + 2e–=2Ag + 2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g2O 是负极,并被氧化 B、电流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 C、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 D、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6、一个电池的总反应: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A. B. C. D. 正极 Zn Cu Cu Ag 负极 Cu Zn Zn Cu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AgNO3 7、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22TiO /S TiO /S h ν*??→〔激发态〕 +-22TiO /S TiO /S +e *??→ 3I +2e 3I ---??→ 2232TiO /S 3I 2TiO /S+I +--+??→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I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可不能减少 【解析】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 3-+2e -=3I -;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 正确,见B 选项的解析;D 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确实是:I 3-3I -的转化〔还有I 2+I -I 3- 〕,另一部分确实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 【答案】B 【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养,能否适应生疏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咨询题等 【点评】此题立意专门好,然而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盐都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3〕咨询,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 氧化 还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