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和黏膜下淋巴组织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慢性炎症。本病极为常见,以成年人居多,症状反复,病程长,往往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严重影响。

现代中医称本病为慢喉痹,是指因脏腑之阴阳气血津液失调,咽喉失养,气血痰浊郁滞所致,以咽部微干、痒、痛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常见慢性咽病。故慢喉痹主要指慢性咽炎,慢性鼻咽炎也可参照慢喉痹辨证论治。

慢喉痹之名出于宋代《御药院方》卷9,所指症状不明。在古代文献中,本病属咽(嗌)干,咽喉不利、喉痹等范畴。类似于本病因机证治的论述十分丰富。如《素问·脉解》说:“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张仲景《金匮要略》说:“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后世医家如朱丹溪、薛己、赵献可、张介宾、张宗良等,对本病多有独到见解。

【中医病因病机】

咽为呼吸吐纳出入之关隘,与外界关系密切,易受生活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若素体亏虚,或寒凉、攻伐太过,病后失养,或摄养失调,思虑、劳累过度,或饮食不节,辛辣炙煿厚味、烟酒过度,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咽喉失养,邪毒滞留所致。

1、脏腑阴虚,咽喉失濡:咽喉为肺胃之系,而肺肾金水相生。肺胃或肺肾阴虚,咽失濡养,或虚火上炎,灼烁津液成痰,结滞咽喉为患。如《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说:“阴虚喉痹……但察其过于酒色,或素禀阴气不足,多倦少力者是,皆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然。”

2、肺脾气虚,咽喉失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清阳不升,咽失所养;或脾虚湿浊不化,停聚成痰,姐滞清道,咽喉不利。《喉科心法》说:“如气虚喉痛:时痛时止,微红微肿,或不红肿,右手脉大而空,或浮小而缓,每遇劳动及服凉药则更甚,兼现食少困倦,少气懒言,唇淡面白,二便调和,身微热,或时热时退,手足心更热诸症。此中气不足,虚火泛上也。法当补中益气为主。”

3、肾阳亏虚,咽喉失煦:肾阳亏虚,咽失温养;或命门火衰,阴盛于下,格阳于上,虚阳客于咽喉;或阳虚气化不利,津液凝结成痰,上干咽喉为病。

4、肺脾郁热,咽喉不利:嗜食辛辣炙煿厚味,烟酒过度,肺脾郁热内蕴,循经上熏,耗伤津液,或郁热煎炼津液成痰,痰热结滞清道,咽喉不利。如《冯氏锦囊秘录·燥门》卷九:“风郁不散,则因风火动而燥者,或热壅不除,因热愈热而燥者,或久病之后,阴虚火动而燥者,在外则皮毛枯槁,在上则咽干口燥。”

5、痰气互结,咽喉不利:脏腑失调,痰浊内生,阻滞气机,痰气互结,阻滞清道,咽喉不利。

6、气滞血瘀,咽喉不利:反复感受外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致久病入络,瘀血痹阻咽喉脉络,清道不利。

7、痰瘀互结,咽喉不利:脏腑失调,痰浊内生,阻滞气机,血瘀不行,致痰瘀互结;或气滞血瘀日久,气机不利,痰浊内生,与瘀血互结,阻滞咽喉,清道不利。

【西医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引起慢性咽炎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是主要原因。②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如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鼻咽部炎症、鼻中隔偏曲等,因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至咽后壁刺激黏膜引起;或因长期张口呼吸,咽部黏膜干燥所致。此外,慢性扁桃体炎也可直接引起慢性咽炎。③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引起慢性咽炎。④职业因素(如教师、演员、解说员等,讲话过多)、体质因素,均可引起慢性咽炎。⑤全身性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便秘、心血管系统疾病(致咽部血液循环不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肾疾病、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系统失调,维生素缺乏、免疫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的局部病理改变主要分为三类:①慢性单纯性咽炎:此型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以慢性充血为主,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或有白细胞、浆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②慢性肥厚性咽炎,也称慢性粒性咽炎或咽侧炎,亦较多见。病理改变主要是黏膜增厚,黏膜及黏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与淋巴组织增生,黏液周围的淋巴组织突起呈慢性充血,致咽后壁有颗粒状隆起甚则融合成片,黏膜液腺内的分泌物若排泄受阻,可在突起的淋巴组织顶部形成囊状白点,破溃时可见黄白色物。病变累及咽侧索淋巴组织时,则形成咽侧索呈纵条状增生肥厚改变。③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可因萎缩性鼻炎蔓延而来,或因嚼食槟榔损伤黏膜所致。初起为黏液腺分泌减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后因炎症波及黏膜下层,逐渐发生机化与收缩,压迫腺体与血管,使腺体分泌减少和局部营养障碍,终致黏膜及黏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可有干痂皮附着,或有臭味。

【诊断要点】

1、症状:全身症状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常见症状为:咽部不适感,如干燥、灼热、微痛、微痒、异物感、痰粘着感,或梗阻感等,时轻时重。或有鼻后漏(有分泌物自后鼻孔流入咽部、吸鼻痰多,从口中吐出),常“吭喀”清嗓,或咳出少许粘痰或颗粒状耦粉样分泌物,尤以早上为多,容易引起恶心作哕。咳嗽多而重者,可引起黏膜出血或分泌物血染。上述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一。

2、体征:

⑴慢性单纯性咽炎:①咽部黏膜呈片头或斑块状慢性充血,或软腭边缘肥厚状改变,或悬壅垂肿胀、增粗、延长;②黏膜表面可有络脉曲张呈网状,如古人所谓哥窑纹或秋海棠叶背;

③咽后壁可粘有少许粘性分泌物;鼻咽顶部可有少许黏液或干痂附着。

⑵慢性肥厚性咽炎:①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或呈肥厚状;②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突起,甚则融合成片如帘珠状(中医称帘珠喉痹)。③咽侧索明显可见,呈条索状隆起,慢性充血。

⑶慢性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后者呈干燥性改变,前者呈萎缩性改变,是同一病症的不同发展阶段。①咽后壁黏膜干燥,甚则萎缩变薄,颈椎轮郭显露,表面色苍白发亮如蜡纸,亦有红而干燥者;②腭弓变薄,悬壅垂缩短变窄;③咽后壁或鼻咽部常有粘稠分泌物或脓痂附着;

④咽部感觉及反射减退。此型患者常伴有鼻腔黏膜干燥、枯萎、结痂等类似改变,病重者甚至产生喉腔的类似改变有黏膜干燥、萎缩、枯槁、结痂等。

【鉴别诊断要点】

1、早期食管癌、咽喉部位早期恶性肿瘤、咽角化症、茎突过长综合征、舌骨综合征、颈动脉炎、颈综合征:参见“咽异感症”。

2、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有反复急性或慢性上呼吸道炎症病史,可引起咽部淋巴组织显著减少或消失。

【优势分析】

西医对慢性咽炎的优势在于诊断和病理分型。治疗方面,对可能性大或有明确的病因者,主张采取病因治疗(如戒烟酒、节制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炎症等),而临床手段则主要是局部治疗(如口腔清洁法、局部涂药法、消除淋巴滤泡法),对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采取维生素疗法。由于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特别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或慢性疾病难以短期治愈,故局部治疗虽然可以暂时性改善局部病理,但未能有效调整引起慢性咽炎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状态,因此慢性咽炎症状反复,难以痊愈。

中医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1、辨证论治从西医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全身机能反应状态,促进各种慢性疾病的好转,有利于慢性咽炎向好的方面转化;从中医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状态,达到阴平阳秘,向自我康复的方向转化。这一特点是西医目前难以达到的。

2、中医的标本同治不等于西医的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加的效果,而中医的标本同治,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慢性咽炎的局部症状。

3、中医的针灸治疗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达到辨证论治和标本同治的效果。

因此,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可以单纯地采用中医治疗,也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即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吸收西医某些全身治疗与某些局部治疗的优点相结合,特别是在治疗观念上注意配合其他治法积极根治引起慢性咽炎的上呼吸道炎症。

【辨证论治】

1、脏腑阴虚,咽喉失濡(阴虚证、虚火喉痹、阴虚喉痹)

主证:咽干不适,微痛,如痰或异物黏着感或灼热感;常“吭喀”清嗓,有少许黏痰。午后症状明显。检查见咽部肌膜暗红少津、微肿,喉底小瘰高突,粒小紧束;或喉底肌膜干燥、萎缩变薄或苍白发亮。全身或伴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分析:阴虚咽喉失濡,清道不利,故见咽干不适微痛,喉底肌膜干燥、萎缩变薄或苍白发亮;虚火上炎,则咽部灼热感;虚火炼津成痰,阻滞咽喉,故咽喉部有如痰黏着感,常“吭喀”或咽痒作咳而有少许黏痰;下午为阳中之阴,阴虚则阳盛,更助虚火上炎,故下午症状加重;虚火与痰浊互结,熏蒸咽喉,故咽部暗红少津,肌膜微肿,喉底小瘰高突,粒小紧束。全身及舌脉所见,为阴液亏虚之证。

治则: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方药: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药物组成:生地麦冬白芍丹皮贝母玄参薄荷甘草。

加减:若喉底小瘰增生、侧索增粗者,酌加枳壳、香附、牡蛎,以助理气化痰散结;若咽干明显,或胃中嘈杂,多属肺胃阴虚,酌加玉竹、石斛、天花粉;喉底肌膜枯萎明显者,酌加丹参、归尾、玉竹、麦冬、桑椹之类以助活血生新,养血润燥。若前服有效,续服效果转差,多属气阴两虚,酌加白参、西洋参、山药之类,以气阴双补。

若伴腰膝酸软,属肺肾阴虚者,可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若伴头晕耳鸣等,属肝肾阴虚者,或用杞菊地黄汤加玄参、麦冬。若前服有效,续服效果转差,多属阴阳两虚,酌加巴戟天、锁阳之类;睡眠差,加酸枣仁、五味子之类。

若咽喉干燥明显,有灼热感,或有手足心热,多属肾水不足,阴虚火旺,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以滋阴降火清利咽喉,药用熟地黄、山药各20g,山茱萸15g,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各10g,黄柏6g,牛膝15g,射干10g。

若伴胸中烦闷,太息频作,两目干涩,多属肝肺阴虚,可用一贯煎加减,以养阴疏肝,清利咽喉,药用沙参、麦冬、枸杞子、生地黄、当归、川楝各10g,可酌加瓜蒌清肺通便,或加柴胡、郁金疏肝理气,或加龟板、知母之类滋阴降火,或加山豆根、射干之类利咽止痛;或加玄参、旱莲草、女贞子之类滋养肺、肾子之阴。

2、肺脾气虚,咽喉失养(气虚证、气虚喉痹)

主证:咽喉微干微痛,有异物梗阻感或痰粘着感,或易恶性作哕,或兼咽喉微痒而咳,上午症状偏重。检查见咽肌膜色淡,或有微肿,络脉清细,或有滤泡增生,粒大扁平色淡,甚则融合成片,咽后壁黏膜表面可附着黏白分泌物。面色不华或萎黄,倦怠乏力,纳差,小便清。舌淡或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病机分析:气虚津不上承,咽喉失养,邪毒滞留,故见咽喉微干微痛,检查见咽部肌膜色淡,或有微肿,络脉清细;上午阳气主事,气虚不足,故上午症状偏重;气虚生痰,阻滞咽喉,故咽喉部异物梗阻感或痰黏着感,喉底小瘰增生,粒大扁平色淡,或融合成片,喉底肌膜表面附着黏白分泌物;脾胃虚,升降失调,浊阴上干,故容易恶心作哕;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滞咽,则咽痒微咳。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脾胃气虚之证。

治则: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药物组成:黄芪15g 党参10g 白术10g 当归10g 柴胡6g 陈皮6g 升麻6g 炙甘草9 g

加减:酌加桔梗。若因烟酒炙煿过度,咽喉疼痛增加,喉关潮红,加荆芥、牛蒡子、桔梗、射干之类;苔微黄者,加黄芩、桑白皮之类;舌根部苔腻微黄者,加知母、黄柏;大便偏结或秘结,加枳壳、瓜蒌;兼咽痒微咳,酌加荆芥、紫菀之类;滤泡增生明显,酌加丹参、郁金之类;若前服有效,续服效果转差者,多属气阴两虚,加玄参、麦冬、五味子之类,以气阴双补。

若见有恶性作哕,或食欲差、大便稀,宜用六君子汤加桔梗。滤泡增生明显,酌加海浮石、浙贝母、射干之类;兼鼻后漏,加白芷、桔梗之类。

若兼耳中时鸣,头晕,虚烦不寐,纳呆,食少,腹胀,大便时溏,多属脾肾两虚,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补脾益肾,药用熟地黄、淮山药、党参各15g,薏苡仁20g,山茱萸、扁豆、白术、茯苓、桔梗10g,牡丹皮、炙甘草各6g。手足凉者酌加巴戟天温阳,咽喉疼痛明显,酌加玄参、射干之类利咽止痛;异物感明显,酌加厚朴、枳壳之类以助理气化痰。

3、肾阳亏虚,咽喉失煦(阳虚证、阳虚喉痹)

主证:咽部微干微痛不适,异物感或梗阻感,不欲饮或欲热饮而不多,或兼咽喉微痒而咳。检查见咽部色淡,或有微肿。伴面色晃白,腰膝酸软,肢凉畏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缓弱。

病机分析:阳虚咽喉失于温养,邪毒滞留,故见咽部微干微痒微痛不适,不欲饮或欲热饮而量不多,咽部肌膜色淡,或有微肿;上午属阳中之阳,阳虚,故上午症状加重。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肾阳亏虚之证。

治则:补益脾肾,温阳利咽。

方剂:肾气丸(《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附片10g 肉桂6g 熟地黄20g 山药20g 山茱萸15g 泽泻10g 茯苓10g 丹皮10g

加减:咽痛明显,加射干;若有滤泡增生,酌加浙贝母、牡蛎;病程久,或过服寒凉,酌加桃仁、红花、当归,肉桂改桂枝;大便稀或溏,或小腹冷痛,酌加干姜温中。若前服有效,续服效果转差,多属阴阳两虚,酌加玄参、五味子之类阴阳双补,肉桂减半。

阳虚证,若咽部色泽不红,无明显腰膝酸软等症,舌质淡或淡胖有齿痕,改用真武汤,药用附片10g,白术10g,茯苓、白芍各15g,生姜3片。咽痛明显加射干,欲干哕,或苔腻,加法夏;病程久者,酌加丹皮、当归、丹参、三七之类活血。咽痒加荆芥祛风;异物感明显加厚朴、郁金之类;干燥感明显,酌加玄参、麦冬之类;容易恶心干哕,酌加旋复花、法夏之类;兼鼻后漏,酌加白芷、桔梗之类通利鼻窍;大便干结,酌加瓜蒌仁或火麻仁之类通利大便;舌苔黄,酌加黄芩、桑白皮之类清肺;苔腻加法夏、薏苡仁、厚朴、陈皮之类;夜尿多者,酌加益智仁、淮山药、台乌缩泉固脬;倦怠乏力,酌加黄芪、党参、当归之类补益气血。

4、肺脾郁热,咽喉不利(郁热证、郁热喉痹)

主证:咽喉干燥,疼痛,异物感或痰粘着感,常“吭喀”或咳嗽有粘痰,易恶心作哕。检查见咽部黏膜肥厚、暗红,喉底小瘰增生,颗粒肥大饱满,色暗红,喉底或有少许分泌物附着。口微渴,小便黄,大便偏结。舌质偏红,苔微黄,脉洪缓有力或略数。

病机分析:郁热内蕴,耗损阴液,煎炼津液成痰,凝结咽喉,清道不利,故见咽喉干燥,疼痛,异物感或痰粘着感,常“吭喀”或咳嗽有粘痰,检查见咽部黏膜肥厚、暗红,喉底小瘰增生,颗粒肥大饱满,色暗红,喉底或有少许分泌物附着。脾胃蕴热,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则恶心作哕。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肺脾郁热之证。

治则:清解郁热,养阴利咽。

方剂:清金利咽汤(经验方)

药物组成:桔梗10g 黄芩10g 浙贝母15g 麦冬15g 牛蒡子10 栀子10g 薄荷6g 甘草6g 木通10g 玄参15

加减:新近咽痛加重者,酌加荆芥、僵蚕;黏膜肥厚、暗红者,酌加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之类活血通络;滤泡增生明显,加牡蛎、海浮石之类;咽干明显,酌加葛根、花粉、石斛养阴生津;易恶心、干哕者,加法夏、竹茹降逆止呕;大便燥结,加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或少佐大黄泻热通便;兼鼻后漏,加白芷、苍耳子之类。睡眠差加栀子、远志。

5、痰气互结,咽喉不利(痰气互结证,痰湿喉痹)

主证:咽梗阻感或痰粘着感,咽干微痛或胀痛感,“吭喀”痰少;检查见咽部黏膜肥厚、暗红,喉底小瘰增生,颗粒肥大饱满,色暗红,喉底或有少许分泌物附着。全身或见胸胁胀痛,喜嗳气,易恶心作哕。舌胖苔腻,脉弦滑。

病机分析:脏腑失调,痰浊内生,阻碍气机,痰气互结,停滞咽喉,清道不利,故见咽梗阻感或痰粘着感,咽干微痛或胀痛感,“吭喀”痰少;检查见咽部黏膜肥厚、暗红,喉底小瘰增生,颗粒肥大饱满,色暗红,喉底或有少许分泌物附着。咽为肝之使,乃肺胃所系,痰阻咽喉,气机不利,肝肺失畅,故见胸胁腹痛不利,喜嗳气;胃失和降,则易恶心作哕。舌脉所见为痰湿气郁之证。

治则:理气化痰,散结利咽。

方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半夏10g 茯苓15g 厚朴10 紫苏梗10 生姜3片

加减:滤泡增生明显,酌加浙贝母、牡蛎、玄参;咽痛明显,酌加射干;大便偏结,加瓜蒌、杏仁之类润肠通便;伴咽痒而咳加荆芥、白前之类疏风宣肺;病程久或服药不应,多有痰瘀互结,酌加郁金、皂角刺、丹参、三七之类活血化瘀;睡眠差加合欢花、远志。

张景岳所云:“治痰当知求本,则痰无不清。”临床上,若肝脾不和,痰气胶着,或用逍遥散佐以化痰之品,舒肝解郁化痰。常用药物,当归、白芍药、柴胡、法夏、枳壳各10g,白术、茯苓各12g,薄荷、炙甘草各6g,生姜3片。

脾虚痰湿上泛,可用六君子汤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药物,党参、白术、法夏、桔梗、陈皮各10g,茯苓12g,炙甘草6g。时“吭喀”,加前胡、白前宣肺;咽痒咳嗽,更加荆芥、僵蚕祛风止咳,化痰利咽;夜晚咳嗽重,更加百部、紫菀以助止咳。

湿热不化,可选用三仁汤或甘露消毒丹。常用药物,白蔻仁、茵陈、黄芩、连翘、射干各1 0g,浙贝母12g,滑石20g(包),木通、石菖蒲、陈皮、薄荷各6g。

痰热互结,可用温胆汤。常用药物,法半夏10g,茯苓12g,竹茹、陈皮、桔梗、射干、枳实各10g,生姜3片,甘草6g,大枣5枚。

6、气滞血瘀,咽喉不利(气滞血瘀证、血瘀证、瘀血喉痹)

主证:久病咽部干燥不适,微痛或刺痛感,口干,时欲漱水不欲咽,检查见咽部肌膜肥厚,暗红,脉络扩张迂曲如网。舌质暗滞或有瘀点,脉弦。

病机分析:瘀血阻滞,脉络不畅,津液运行失调,清道不利,故见咽部干燥不适,微痛或刺痛感,口干,时欲漱水不欲咽,检查见咽部肌膜肥厚,暗红,脉络扩张迂曲如网。舌脉所见为血瘀证。

治则:活血化瘀,利咽止痛。

方剂: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

药物组成:桃仁15g 红花10g 甘草9g 桔梗9g 生地15g 当归10g 玄参15 柴胡6g 枳壳10g 赤芍15g

加减:酌加丹参、郁金;甚者加水蛭、土鳖、地龙之类活血化瘀;咽部鲜红者,酌加牛膝、射干;胸胁不利,酌加紫苏梗;滤泡增生或咽侧索明显,属痰瘀互结,加浙贝母、牡蛎;大便秘结加瓜蒌仁、火麻仁之类以润肠通便;舌苔腻,脉弦滑或滑,亦属痰瘀互结,加法夏、茯苓;舌苔微黄加黄芩、栀子之类;舌质兼淡或有齿痕,加黄芪、党参。

【经验方】

一、甘露汤(王艳丽,中华临床新医学,2007年第7卷第4期,P336)

组成:麦冬15g,天冬15g,石斛1Og,生地黄10g,熟地黄15g,黄芩10g,枇杷叶10g,甘草10g。病程较长者(1年以上)加玄参15g,肉桂3g;病程较短者(1个月以内)加豆豉15 g,薄荷6g。有咽喉部异物感加半夏6g,苏叶6g,茯苓15g;咽喉部干涩不适,加西洋参1 0g。首煎加水400ml,浸泡20分钟,煎取150ml;二煎加水300ml,煎取150ml。两次药液混合,每次150ml,早、晚各1次分服。温服,忌热服。

适应证:慢性咽炎阴虚证。

二、四妙勇安汤加味(万亚琼,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22卷第13期,P1113-11 14):

组成:金银花12g,玄参15g,当归10g,生甘草10g,生地黄10g,麦冬10g,桔梗10g,丹参15g,连翘15g,海藻10g,昆布10g。每日1剂,水煎服。可随证加减。

适应证:阴虚痰凝,咽喉微干微痛,咽痒咳嗽,滤泡增生。

三、逍遥散加味(张于华,云南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28卷第2期,P24):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12g,生甘草6g,薄荷6g(后下),煨生姜6g,佛手12g,玄参12g,浙贝母10g,桔梗12g,郁金12g。随证加减:兼新感,加苏叶、荆芥,或金银花、连翘;咽干明显加麦冬、知母;滤泡多、充血明显,加白花舌草、丹参;咽痒,偏热加僵蚕僵蚕,偏寒加露蜂房。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证: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

四、利咽汤(李建,四川中医,2008年第26卷第4期,P110):

组成:山豆根,马勃,牛蒡子各15g,薄荷,桔梗各12g,金银花,连翘各12g,鱼腥草lO g,麦冬15g,甘草6g。咽干加芦根或中成药玄麦甘桔冲剂;咳痰加浙贝母;咽部有紧迫感加陈皮,枳壳;咽部有酸感加煅瓦楞子,乌贼骨。煎服,每日1剂。

适应证:慢性咽炎,咽部不适,异物感、微痛感、灼热感、干痒感等。

五、咽痛散加味(赵永祥,陕西中医,2008年第28卷第5期,P577)

药物组成:炙僵蚕、炙全蝎、黄连各16g,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各20 g。阴虚肺燥者加生地、玄参各20g,百合30g以滋阴润燥;肺脾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各3 0g,白术20g以补脾益肺;痰热蕴结者加黄芩、浙贝母各20g,山栀子15g以清热化痰。上方共研末,分40包,每服1包,l日2次,冲服,连服20日。

适应证:慢性咽炎。

六、咽炎II号(曹安来,中医杂志,1990年第4期,P43-44)

药物组成:熟附片12g,制大黄、炙麻黄、桔梗、苏梗、厚朴各1Og,丹参、茯苓各30g,挑仁、制半夏各15g,细辛4g,生廿草9g。每日煎服1剂,早晚2次分服,1O天为1疗程。适应证:慢性咽炎,咽部疼痛,干燥或不适,痰多,咽部有异物梗阻感或灼热感,淋巴滤泡增生,咽倒索红肿。舌质淡胖或淡紫,脉弦滑或沉细、濡。

七、滋阴益咽汤(胡秀苇,浙江中医杂志,2008年第43卷第3期,P149)

药物组成:玄参、麦冬、南沙参、北沙参、百合、桑叶、桔梗各lOg,射干、牛蒡、蝉蜕、白芍各6g,生甘草3g。喉间无痰而音哑者加玉蝴蝶、藏青果润肺开音;痰粘难咯者加川贝、

鱼腥草清肺化痰,大便干燥者加瓜蒌仁、制首乌滋阴清热凉血;头昏目眩者加天麻、杭白菊平肝益阴;纳呆者加广木香、炒白术健脾理气和中;咽后壁结节淡而肥厚者加米仁、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咽喉红肿甚者加牡丹皮、金银花、赤芍清热凉血。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连服3~4个疗程。

适应证:慢性咽炎。

【外治】

1、含漱:复方硼砂液,呋喃西林液、2%硼酸液等含潄,日数次,以清洁口腔、咽喉。

2、含服:常用西瓜霜喉片、草珊瑚含片、铁笛丸、金嗓子喉宝之类。或用自制药物,临时配制,如玄参僵蚕散、蒲黄僵蚕散、铜锁匙、柴胡僵蚕散、蜜炙附子之类。

3、吹药:选用清凉散,或人中白散、青白散,吹于患处。

4、中药超声雾化,每日1~2次,药物可用内服煎剂,过滤去渣。

5、疏导疗法(局部刺血法):用于有咽异物感或滤泡增生、咽侧索增生者。方法参咽异感症。

6、咽后壁黏膜下注射:先用络合碘消毒,再于咽后壁黏膜下或淋巴滤泡或咽侧索处黏膜下注入药液,不可过深。药物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1ml,每周3次,连续2月;或用地塞米松,每次5mg,每周2次。

7、耳背静脉刺血法:选取上下耳背近耳轮处明显的血管各1根,搓揉3分钟使其充血,按常规消毒后,左手将耳背拉平,中指顶于内侧耳甲腔,右手持经消毒后的三棱针,点刺血管使其自然出血,约0.5ml~lml即可。然后用消毒棉签擦去血液,盖以消毒敷料,贴上胶布.数日内勿被水浸,以防感染。隔周选对侧耳背交替放血.3~4周为1疗程。

【针推按摩治疗】

一、体针

1、阴虚证:取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常用穴:太溪、照海、鱼际。平补平泻。

2、气虚证:手太阴肺、足太阴脾经穴位为主,常用穴:足三里、公孙、太渊、肺俞、天突,大便秘结加刺天枢或气海,平补平泻法。

3、阳虚证:常用穴:太溪、肾俞、足三里、天突。补法。

4、肺脾郁热证: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常用穴位:商阳、天突、人迎、丰隆、内庭。针用泻法,点刺商阳出血。

5、痰凝气滞证:取手太阴、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常用穴位:太冲、少商、合谷、曲池。针用泻法,少商占刺出血。

6、血瘀证:取三阴交、中极、天突、上廉泉。泻法。

7、综合取穴:主穴:少商、尺泽、廉泉、天突、太溪、列缺,配穴:膻中、丰隆、照海、鱼际。选用0.35mm×40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少商、尺泽点刺出血,天突疾进徐出,先直刺5mm,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面刺入25mm。膻中穴平刺13~25mm,列缺向上斜刺13mm,廉泉、太溪、丰隆、照海、鱼际直刺13~25mm,施以平补平泻法,使针下得气即可,留针30min,期间行针12次。

以上均每日1次,10次1疗程。

二、耳针

取穴:咽喉、肺、胃、肾、胆、小肠、大肠、三焦。

治法:先由耳垂至耳尖按摩2次,以疏通耳部经气。用消毒棉签醮75%酒精,消毒耳部皮肤,脱去耳廓油脂,再用消毒干棉签将耳廓擦干。将医用胶布剪成0.5cm×0.5cm小方块,将1粒压丸贴附其中央,用镊子将胶布贴于所选耳穴上,并予以按压数秒,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min。左右耳交替贴压,3天换1次,每周2次。

三、手针

取穴:咽炎穴(位于双手掌面,中指指掌关节横纹正中。

治法:局部消毒后取1寸毫针,医者持针快速直刺进针深达骨面(不可伤及骨膜),捻转得气后针尖退至皮下,然后针体与手掌面形成30°角再向掌心斜刺,间歇捻转,左右手同步进行,行针30min即可,每H1次,10天1疗程。

四、刺血法:

1、点刺玉液、金津,隔日1次。

2、天突穴常规消毒,三棱针点刺,再用火罐拔出1~3ml血液,用干棉球擦掉血迹。然后针刺太溪穴,进针约一寸,平朴平泻,行针30min,隔日1次,l0次1疗程。

3、穴位注射:

取穴:(1)单取天突穴。(2)慢性单纯性咽炎,取天突,大椎、三阴交;慢性肥厚性咽炎取天突、足三里、大椎、阿是穴(位于颈4~5椎体旁开5分处);慢性萎缩性咽炎取天突、廉泉、三阴交、合谷、是阿穴。

药物:(1)鱼用鱼腥草注射液;(2)庆大霉素4万U,地塞米松5mg,扑尔敏2mg,2%利多卡因2ml混合(临配制)。

方法:用5号一次性注射药液,局部消毒后对准穴位进针,待患者出现酸麻胀感效应时,固定针头位置回抽无血开始注药,注射完毕压迫止血片刻即可。每穴注射药0.5~1ml,隔日1次,7~10日1疗程。

【临证心法】

一、辨证论治规律

慢性咽炎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其主证涉及肺胃脾肾肝等脏腑,既有虚,亦有实,或虚实夹杂,实有痰浊、郁热、瘀血,虚有气虚、阴虚、阳虚,只有辨证准确,才能用药得当,取效良好。对其辨证思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虚实,明标本

一般认为慢性咽炎以“虚火”(阴虚喉痹、虚火喉痹)居多,然而实证亦复不少,即使虚证,亦非全属“虚火”,气虚、阳虚并非少见。故对本病辨证,当首辨虚实。虚为本虚,实则有本实、标实之别。局部症候为标证,整体症候为本证。本虚证主要是阴虚证、气虚证、阳虚证,以及气阴两虚证、气阳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本实之证多属肺脾郁热证,均当以整体症候辨证为据,前文已有详辨,然而慢性咽炎的整体(全身)症候多不典型,故辨证要点全在于对全身某些症候的仔细询问和挖掘。痰气互结证(或痰浊凝结证)、气滞血瘀证,既有标证,也有本证,如滤泡增生、咽侧索增生,皆属痰浊凝结证(局部辨证),局部色泽暗滞,或有血管扩张、局部瘀紫,皆属血瘀证或气滞血瘀证(局部辨证),局部辨证中,痰浊凝结与气滞血瘀亦可互兼;而舌质紫暗,或舌下青筋暴露,脉弦涩,亦属血瘀证或气滞血瘀证(整

体辨证)。慢性咽炎其整体有证可辨时,以整体辨证为主,整体无证可辨时,以局部辨证为主。

慢性咽炎的基本证型以虚证居多,但单纯的虚证少而虚实夹杂证多。虚实夹杂证主要分二大类,一是本证中的虚实夹杂证,如郁热证而兼阴虚,或气虚、阳虚证而兼脏腑蕴热证,或本虚证而兼痰气互结或气滞血瘀证等;二是标本中的虚实夹杂,如本虚证而兼局部的痰浊凝结证或气滞血瘀证。

慢性咽炎的基本证型经过仔细辨证一般不很难,但血瘀证的辨析却不易掌握(主要是辨证依据不足),有时需要根据经验而从。如姜春华教授治柳某,男,52岁,患慢性咽炎多年,久治不愈。诊见咽喉不适,吞咽有异物感。查见咽部不红,水肿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此乃过用寒凉伤阳,络脉不畅所致,治以温阳行血:附片、桂枝、浙贝母、皂角刺各9g,桃仁9g,红花4.5g,当归、赤芍药各9g,甘草6g。服14剂而愈(姜光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年第9期17页)

(二)识脏腑

手足二十条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以外余皆循经咽喉,且咽为肝之使,咽喉属肺胃所系,而《伤寒论》少阴病有8条原文与“咽痛”、“咽喉不利”、“咽干”有关。由于慢性咽炎的全身证候并不明显、不典型,且多虚实夹杂,因此,其脏腑辨证实属不易,但有律可循。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一是实证多从肺脾(胃)郁热认识,二是气虚亦从肺脾认识,三是阳虚多从肾或脾肾阳虚认识,四是阴虚从肺胃肝肾认识。四者之中,以辨阴虚之脏腑所属最难,从临床经验看,亦以阴虚之治奏效最难。辨证之法,可取排除法:临床上,肝肾阴虚证多有特殊症候可征,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眼花,中老年居多,或阴虚而兼肝郁气滞等,而咽喉为肺胃之所系,如无肝肾阴虚,则径从肺胃阴虚认识。

二、局部辨证用药规律

慢性咽炎的局部症候主要有咽干、异物感、咽痛、咽痒、“吭喀”清嗓与“半声咳”,咽中灼热感、干哕、咽部肌膜异常、滤泡与咽侧索增生、咽部络脉异常等改变。

1、辨咽干:慢性咽炎病人多有口咽干燥,病机多归咎于津液之变。凡阴虚、气虚、阳虚、郁热、痰浊、湿郁、血瘀等证皆可致咽干。阴虚则津少,甚则虚火灼津,郁热亦伤津,故以阴虚、郁热证之咽干为明显,干而欲饮不多,治宜酌选生津之品,如麦冬、五味子、乌梅、芦根、天花粉之类;气虚、阳虚则清阳不升,津不上承而咽干,干而不欲饮,治宜益气温阳升清,酌选升麻、葛根之类以助清阳升发。痰浊、湿郁、血瘀所致咽干,乃有形之邪阻滞,液津运行失调所致,若无阴虚、郁热兼证,则多不欲饮,治宜化痰、利湿、活血化瘀,则咽干自除。

2、辨咽痛:慢性咽炎的咽部疼痛感多为“微痛”,主诉可能为干痛、胀痛、隐痛,时痛时止,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不通则痛”。慢性咽炎的常见病因病机如阴血亏虚、气虚、阳虚、郁热、痰浊凝结、气滞血瘀等,皆可影响咽部经脉或脉络的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咽喉疼痛感,多数情况下以气滞血瘀、虚火上炎证之咽痛更为明显。治疗中,针对主要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处理,其咽痛一般可止。对症用药时,阴虚证、郁热证所致之咽喉疼痛,可酌选射干、橄榄、牛膝、桔梗之类以利咽止痛;气虚证之咽痛明显,多有阴火上乘,可于主方中酌加清

降阴火之品,如知母、黄柏、栀子之类;阳虚证咽痛明显,多属虚阳上浮客于咽喉,可于主方中酌加射干、牛膝之类清利咽喉,或反佐桂附引火归原,张仲景亦用通脉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3、辨异物感:异物感是慢性咽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自觉咽中梗梗不利,似有异物、痰黏着感。多因气、痰、湿、瘀血,清道不利所致。气滞多因肝郁,当有肝郁气滞之见证,治宜酌选疏肝理气之品,如郁金、绿萼梅、枳壳、香附之类。痰浊有形或无形,无形之痰亦有征可验,如咳吐痰涎,苔腻、脉滑;有形之痰如滤泡增生、侧索增粗。慢性咽炎之痰浊凝结,有阴虚、气虚、阳虚、气滞、兼湿、兼热、兼瘀之异,当酌用化痰散结之品,如法夏、浙贝母、竹茹、瓜蒌、桔梗、昆布、海藻之类,并配伍养阴、益气、温阳、理气、化湿、清热、化瘀之品。湿浊多因气虚、阳虚,可兼寒、兼热,验之可见咽部黏膜水肿,或有苔腻、脉濡,治宜酌选利湿化浊之品,如茯苓、泽泻、茵陈、木通、石菖蒲之类,并宜配伍益气健脾、温阳、清热之品。瘀血有征,咽部脉络迂曲、黏膜瘀点,或舌质瘀点,脉见涩象,或兼气虚、阴虚、阳虚、痰浊,治宜酌选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当归尾、桃仁、红花之类,并配伍益气、养阴、温阳、化痰之品。

4、辨咽痒:咽痒一症,有如虫行蚁爬,微微而痒,乃咽喉病所常见。《灵枢·刺节真邪》以虚邪贼风之中人,“气往来行,则为痒”,刘河间遵《内经》之旨,以“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又以“痒为火化”。故诸痒皆属于标,病机以风、火(热)居多,以火能生风,风胜则痒,亦有痰浊为患者。虚火上炎,郁热熏蒸,痰浊凝结,则邪滞咽喉,有碍清虚,不仅导致异物感,亦可引起咽痒,治当清虚火、化痰浊。肝气郁结,痰气交阻咽喉,亦致咽痒,当行气化痰。慢性咽炎新近症加,可能略兼新感而属风邪,宜佐疏风利咽法,酌选荆芥、防风、僵蚕、牛蒡子、薄荷之类2~3味。

5、辨“吭喀”清嗓与“半声咳”:“吭喀”为象声词,指患者有意识地用力清嗓的声音;半声咳指患者无意识地清嗓的声音,一般为短促的单声咳而无痰,二者皆因咽喉痒感或异物感所致,若时间久者可形成习惯性动作。在治疗时,应注意选用化痰利咽之品,对病程较长者,尚须嘱患者注意克服习惯性动作。

6、辨咽中灼热感:少阴少阳君相二火循经燔灼于咽喉而成喉痹,可致咽喉中有灼热不舒或火热之气上冒感。咽中灼热感主要见于阴虚证、郁热证,其持续时间较长,如火辣感,多伴咽中干燥感明显,乃虚火上炎或郁热熏蒸所致,正治以滋阴、清热、降火法,容易消失。或虚火上炎之证,亦有难消者,诚如《石室秘录》所说:“然徒补肾水,虽水能制火,可以少差,而火热太盛,未易制伏,又宜于水中补火,则引火归原,而火势顿消,亡于顷刻矣。”对此,宜反佐桂附,以同气相求,引阳入阴,其症可消。阴亏火炎于上者,易致肠管干涩,便秘于下。肠腑不通,郁热不得下泄,每多加重咽部灼热干痛之症。当上病下取,润肠通便以泻在上之热。全瓜蒌一味,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上焦之热,可为首选之品。它如火麻仁、何首乌、生地黄、蜂蜜等亦可随证选用。“火气上冒感”主要见于阳虚、气虚患者,部分患者觉咽中如有热气上冒,但持续时间短,可不伴明显的咽喉干燥感。此乃命门火衰,虚阳浮越,诚如李东垣所谓脾胃虚,“阳道不行,阴火上乘”之故,温阳益气,“火热”自降。如不效,温肾壮阳之剂反佐知柏(宜酒炒,量少),或补中益气汤反佐芩、栀(或黄连),使阴阳调,升降顺,“火热”自除。

7、干哕:哕者,呕而无物。在慢性咽炎患者,常表现为在咳嗽、漱口刷牙时,甚至进食时引起干哕作呕,在阳虚证中较少见。病机多属气机升降失调,浊气上逆。无论见于何证,均可适当选用法半夏、竹茹、代赭石之类降逆化浊止呕。

8、咽部肌膜异常:咽部肌膜异常是诊断慢性咽炎最重要的体征之一。软腭边缘或舌腭弓处黏膜暗红充血,故稍显肥厚改变,多属火热(虚火或郁热)之邪,宜据证用药。悬雍垂水肿延长,色淡紫多属新感风寒侵袭或阳虚水湿上泛,潮红多属新感风热侵袭;增粗暗红多属郁热熏蒸,宜据证用药。咽部肌膜少津或光亮少津,多属阴虚或气虚,宜酌用生津之品,如西洋参、玄参、麦门冬、玉竹、五味子之类。咽部色淡,脉络清细,咽黏膜呈贫血状,多属阳气亏虚,宜益气温阳,升清煦咽。

9、滤泡与咽侧索增生:滤泡,中医称“小瘰”,或称“气子”;咽侧索,古称“喉间红筋”。若因虚火炎上,或郁热熏蒸,灼津成痰,其淋巴滤泡多色红,粒小高突;气虚痰凝所致淋巴滤泡、咽侧索增生者,多粒大饱满而色偏淡;肝气郁而不达,痰气交阻,结于咽喉而成者,其形较大而色淡暗;阳虚之证,其淋巴滤泡多不明显。临床上,凡有淋巴滤泡增生者,可酌用化痰散结之品,如瓜蒌皮、玄参、浙贝母、牡蛎、夏枯草、昆布之类,或用疏导疗法(局部刺血疗法),以及局部注射法,对消除异物感效果较好。各种疗法对慢性咽炎之淋巴滤泡增生往往难以使之迅速消退,而在门诊体格检查中,亦发现有不少体检者虽有淋巴滤泡增生,但并无慢性咽炎自觉症状(如咽干、咽痛、异物不适感,等),故淋巴滤泡形态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咽炎的参考指标,但不宜作为疗效评价标准。

10、咽部络脉异常:如果以有无咽部自觉症状为依据来诊断慢性咽炎,则咽部脉络异常不宜作为慢性咽炎的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因为在正常人群中(无慢性咽炎症状者),其咽部黏膜脉络也可能呈现出扩张状态,而有慢性咽炎症状的患者,其咽部脉络也可能并无扩张体征。但在有咽部脉络异常的慢性咽炎患者中,若咽部脉络扩张呈暗红增粗如网络状,即古医书中所谓如“哥窑纹”,或如“海裳叶背”,多属血瘀喉痹的体征,宜酌选活血化瘀之品。

此外,临床上以半夏伍附子治疗阳虚喉痹确有很好疗效,但二者存在配伍禁忌。《神家本草经》最早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中的“十八反”,认为乌头反半夏,二者不宜同用。由于附子是乌头的子根,因此,附子也不宜与半夏同用。但是,对此种配伍禁忌,汉代张仲景就未遵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治阳虚饮逆之“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该方由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组成。该篇所论“寒气厥逆,赤丸主之”,该方亦由茯苓、半夏、乌头、细辛四味药组成。现代中医临床上,附子与半夏配伍,尚未见到有何不良反应。

三、外治心法

1、疏导疗法(局部刺血法)对减轻咽异物感疗效肯定。

2、使用中药含服片剂或丸剂,宜适时更换,不宜长期只使用某一种,以免减效。

3、局部含服剂若能按辨证论治临时配制散剂,效果较含服片剂或丸剂为佳。

【名医经验】

一、耿鉴庭经验(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重重清热化痰,制三方内服

1、靖咽汤:

药物组成:金莲花9g,藏青果10g,玄参10g,金银花叶12g,橘梗6g,浙贝母10g,天花粉10g,甘草4g。水煎服。或制蜜丸含服。咳嗽加枇杷叶、马兜铃;便秘加全瓜蒌、莱菔子;小便黄加赤茯苓、通草;滤泡增生多,加酸浆(锦灯笼)或菰米(茭白子)。

适应证:咽部不适发干,微痛,刺痒,或有异物感,痰调厚,常吭喀难出。检查见咽关一部分红紫或微肿,可见红丝盘绕,或有少量黏液附着,滤泡增生。舌质暗红,苔黄,脉滑或絯弦。乃内有虚火,气痰不化,凝结咽喉。

2、润嗌汤:

药物组成:玄参10g,麦冬10g,生地黄10g,石斛10g,南沙参10g,玉竹6g,金莲花9g,甘草4g。水煎服。或制蜜丸含服。体虚加英式,肺燥咳嗽加天冬,口干太甚加腊梅花。若服此方影响消化,加陈皮、荠菜花。

适应证:症状与靖咽汤同,但以咽干、口干为主,干甚则常见痛。望诊咽部黏膜红紫,部分且呈干燥少津现象。

3、爽咽汤:

药物组成:陈萝卜缨12g,射干9g,郁金10g,枳壳9g,木蝴蝶6g,枇杷叶10g,橄榄12g,金莲花9g。水煎服,稍凉,徐徐服下。

适应证:咽关部分红肿,有堵疗治感,由于气痰不化,上阻咽喉。

二、王德鉴教授经验(广州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教授):分三型辨证论治

1、肺阴虚型:咽喉痒痛,干燥不适,干咳少痰,心烦口渴,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精神疲乏,舌尖边红,无苔或薄白苔,脉细等。咽黏膜充血为暗紫色,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治宜养阴生津,利咽润燥。药用:沙参21g,麦冬15g,百合18g,石斛15g,芦根1 5g,玄参15g,知母15g,杏仁12g。咽喉充血较明显加赤芍12g,牡丹皮12g;咽喉干加花粉21g;短期痒咳多加前胡12g,紫苑12g;瘘涎较多加瓜萎仁12g,枇杷叶9g;气短讲话费力,神疲乏力加党参18g,茯苓15g;睡眠差加酸枣仁15g;胃纳差加麦芽24g,神曲9g;声嘶加木蝴蝶12g,蝉衣9g;舌质暗晦或有瘀斑加赤芍12g,红花9g,孕妇去红花。

2、肾阴虚型:咽喉淡红,微肿,或微痛,晨轻暮重,咽干不喜饮,焮痒不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质绛,脉细数等。方用山萸肉15g,车前子12g,女贞子15g,芡实24g,牡丹皮15g,枸杞子12g,牛膝18g,麦冬15g,杏仁12g。口咽干加花粉15g,天冬15g;短期咳嗽加百部9g,有痰加川贝母9g,瓜萎仁9g;体倦乏力气短加党参21g,茯苓15g,黄芪24g;胃纳差加麦芽24g,神曲9g;腰膝酸软加杜仲15g,骨碎补15g;失眠多梦加酸枣仁15g;头晕耳呜加熟地黄21g,黄精21g;咽喉充血疼痛加生地黄21g,野菊花1 5g;脘腹胀闷加砂仁9g,白术9g;兼血虚加首乌24g,枸杞子9g;夜尿多或清长加覆盆子15g。

3、阳气虚型:咽喉不红不肿,自觉不适或微痈,吞咽不利,晨重暮轻,面色淡白,手足冷,大便溏。宜温补肾阳,方用:补骨脂15g,浮羊藿12g,附片15g,白芍12g,牡丹皮12g,茯苓15g,薏苡仁24g,麦冬15g,杏仁12g,熟地黄21g。咽痛加知母12g,玄参15g;痰多而稀薄加法夏15g,橘红9g;夜尿多或清长加覆盆子15g;便溏加白术12g,党参15g;手足厥冷加首乌24g,当归12g;气短讲话不能持久加黄芪3Og,党参15g;腰膝酸软加杜仲

15g,狗脊15g;声带闭合不全声嘶加北芪3Og,蝉衣9g;睡眠差加五味子12g,合欢皮15g;口淡不欲饮加干姜9g;纳差加党参15g,麦芽24g;便秘加黄芪3O,肉苁蓉15g。

三、干祖望经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治疗咽炎九法

1、伐离济坎,益水抑火:本法主治君火独盛、水不济抑所致之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咽中干痛而痒,并有烧灼感。伴见心烦悸动,夜寐不宁,多梦纷纭等。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充血(红艳型),小血管扩张暴露。方选导赤散加味。

2、疏肝活血,理气化痰:本法主治六郁(独重痰、气、血)所致之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咽喉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然不妨碍咽饮食物。两侧颈部有牵掣感,伴咽干或痛,胸胁不适等。舌苔薄白,脉弦。咽后两臂及两侧前后腭弓处充血(红艳型),两侧索多肥大。方选越鞠丸化裁。

3、宣泄兽困,清肃伏邪:本法主治外邪袭人,失治误治,日久滞阻咽喉之证。临床表现:咽干求饮,喉痒作咳,痰少质粘,频频清嗓,易患感冒等。咽后壁淋巴滤泡严重团块状增生、充血(晦暗型)。方选三拗汤加味。

4、增液润燥,濡养咽喉:本法主治恣嗜无度,或热病后期失养,津液损耗,咽失濡润之证。临床表现:咽干钝痛,喉痒不舒,并有异物感,饮水后咽中稍舒片刻,伴鼻干目涩,皮肤干燥等。咽后壁淋巴滤泡轻度散在性增生,充血轻微,黏膜表面干而发亮。方选增液汤加味。

5、清肺泻胃,养阴生津:本法主治肺胃蕴热、灼烁津液所致之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咽喉干痛,有烧灼感,“吭喀”频频,求饮喜凉,年久不愈。伴见头昏胀痛,偶或衄血,阵作咳嗽,痰黄而稠哕,口泛恶,溺黄便干等。舌苔薄白映黄,脉滑实。咽部黏膜中至重度充血(红艳型),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小血管扩张暴露(色深红)。方宗玉女煎意。

6、醒脾升清,渗化湿浊:本法主治脾虚湿困、浊邪上犯、清窍蒙垢所致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咽痛且干,频频清嗓,而不思饮,伴见环唇干燥,或有口腔溃疡,心悸胸闷,脘痞腹胀,症状加重于天气骤变或疲劳时常鼻、耳、喉同时发病。舌苔厚腻罩灰,脉濡滑。咽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黏膜轻度充血。方取益气聪明汤增损。

7、培土生金,益脾润肺:本法主治中土衰弱、难化精微、津不上承、咽喉失养之证。临床表现:咽奇干,多饮求润,并觉喉中有异物感,频频清嗓,然咯痰爽利。伴见胸闷脘痞,气怯神疲,大便溏薄或干而不爽等。舌苔白腻,脉濡细。咽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充血(晦暗型),两侧索肥大。方选参苓白术散治本。

8、滋水涵木,潜降利咽:本法主治肾阴不足、龙雷之火上炽、熏灼咽喉之证。临床表现:除咽干疼痛、喉痒作咳、常欲求水以润外,伴有头晕目眩,失寐梦多,五心烦热等症。舌红苔白,脉细数。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充血(红艳型),黏膜部分萎缩,斑烂污红,小血管扩张网布。方以知柏地黄丸化裁。

9、引火归原,温敛浮阳:本法主治肾阳本虚、阴霾乘袭所致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咽部干燥疼痛,有异物感,口干不喜饮。伴有面部潮红,头晕空蒙,气短神倦,汗多身凉,四末欠温,腰酸溺频,容易感冒。舌淡苔白,脉浮大而软。检查:咽部黏膜淡红或映红。方选右归丸加减。

四、蔡福养教授经验(河南中医学院耳鼻咽喉科教授):分五型辨证论治

1、虚火喉痹:咽中不适,徽痛干痒,有灼热感、异物感,常有“吭、喀”,多为早晨较轻,午后及入夜加重。伴口舌干燥,干咳少痰,腰膝酸软,心烦少寐,潮热盗汗等。检查见咽喉微暗红,肌膜干燥,咽部敏感,易引起恶心,咽后壁血管扩张、有散在少数滤泡、色淡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化痰散结。方用知柏地黄汤合消瘰丸加减:生地黄、熟地黄各10g,山药2og,牡丹皮15g,泽泻、茯苓各12g,知母12g,黄柏9g,生牡牡蛎12g,浙贝母9g,玄参9g,麦冬12g,石斛10g。

2、阳虚喉痹:咽部紧痛而胀,天突部如痰堵塞,症状上午较重,吞咽不利。伴面白气短,腰膝冷痛,溺清便溏等。检查可见咽腔淡红微肿,咽黏膜肥厚,滤泡增生、色暗淡而无光泽,脉沉而迟弱。治宜温阳化气,祛痰利咽,引火归原。方用桂附地黄汤加味:熟地黄20g,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20g,泽泻15g,山茱萸10g,制附子10g,内桂3g,当归10g,细辛3g,怀牛膝20g,半夏9g,乌悔9g。

3、痰湿喉痹:咽部堵塞不利,如棉花团阻塞,空咽时尤显,时发“吭喀”,痰白粘,吐后觉舒。伴胸膈满闷,痞塞不舒,头晕目眩,或首重如裹,身困倦怠,口淡纳差等。检查见咽部淡红或淡白,黏膜肥厚,喉关两侧亦增厚,滤泡增生,粒大扁平,或融合成片,或附白色粘痰。舌淡胖,脉弦滑或滑数。治宜祛湿化痰,散结利咽。方用二陈汤合四逆散、消瘰加减:柴胡6g,枳壳9g,白术12g,半夏10g,青皮15g,茯苓20g,南星3g,僵蚕10g,浙贝母1 0g,玄参12g,生牡蛎l0g,桔梗6g.甘草3g。配服咽炎灵(半夏30~60g,食醋50Oml。制法:先将半夏醋内浸包24小时,再入锅内加热.待煮3~4拂后,捞出半夏,按药量的0. 5%比例加入苯甲醇,过滤,装瓶备用。服法;每次1Oml,加开水适量,日2~4次口服。)

4、血瘀喉痹:咽部瘀胀,干涩疼痛,堵塞感较重,吐少量浊痰,质粘难出。伴胸满胁胀,心烦寐差,头痛弦晕,妇女月事不调,量少色暗有块。检查见咽部色暗红或紫暗,脉络曲张色暗.黏膜肥厚,咽侧索增生变租,滤泡增生、粒大扁平色暗,咽腔狭窄。舌质暗红有瘀点,舌下静脉青紫显露,脉细涩或弦滑。治宜活血化瘀,解毒利咽。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生地黄15g.当归l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5g,枳壳l0g,怀牛膝20g,柴胡6g,桔梗10g,辽沙参15g,麦冬l2g,苏梗10g,槟榔10g,青皮10g,炙甘草6g。效果不是很明显。

5、帘珠喉痹:咽后壁黏膜红肿充血干痛.天突穴处如痰堵塞,梗梗不利。伴口渴,鼻干唇燥,干咳少痰,声音低微.大便头硬,小便黄赤。咽后壁黏膜微红而干燥、颗粒状滤泡满布,形如帘珠,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祛痰散结。方用增液汤合消瘰丸加减。生地黄10g,玄参l0g,麦冬10g,浙贝母10g,生牡蛎18g,石斛15g,茯苓15g,半夏6g,辽沙参20g,白芍10g,牡丹皮10g,怀牛膝20g,甘草3g,昆布9g,海藻9g。

五、徐荷章经验(浙江湖州“西阳喉科名老中医”):病分虚实,主张吹药

慢性咽炎有虚实之分。常用药如南北抄参、玄参、麦冬、生地、石斛、西洋参、生白芍、丹皮、旋覆花、浙贝、川贝、天花粉、僵蚕、蝉衣、五味子等。如素体阴虚,咽喉微痛干痒,有异物感、干咳少痰、口舌干燥、咽部黏膜微暗红、咽后壁及上软腭小血管扩张等肺阴虚的见症,宜养阴清肺、润燥利咽,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如有咽红色暗、咽腔宽阔、黏膜变薄等肾阴虚的见症,宜滋肾降火、养阴利咽,可用养阴利咽汤(西洋参3g,石斛12g,玄参9g,麦冬12g,生地15g,玉竹9g,川贝3g,南北沙参各12g,白芍9g,五味子3g,知母9g)。喉科吹药均用玉液丹(西瓜霜3Og,川贝粉3g,藏青果末3g,西月石18g,淡秋石12g甘草

末6g,青黛L5g,冰片少许)吹喉。上为慢性咽炎虚证。如急性咽炎治不彻底,余邪病毒滞留,气血痰浊凝聚咽部不解,症见咽部有异物样感、咽痒发胀,堵塞感有时较显著,或干燥灼热,或颈项发胀,时或粗肿,咽黏膜焮红,颗粒增生,或黏膜肥厚粗糙,或有黏液附着。如以痰凝气滞为主,当以化痰理气、降逆利咽,可用半夏厚朴汤加减。如以气滞血瘀为主,宜行气化瘀、养阴利咽,用丹皮、赤芍、白芍、生地黄、旋覆花、玄参、丹参、绿尊梅等。烟酒粉尘刺激咽部,常有咽干痒异物感,有茅刺样,喜清嗓,宜清咽利喉,如炒僵蚕、蝉衣、旋覆花、山栀、黄芩、防风、薄荷、西青果、麦冬、桔梗、牡丹皮、生甘草等。以上吹药可用绛雪丹、银匙丹。

六、纪青山教授(吉林省中医院)经验:针刺,以养阴清热利咽为主

局部取穴、远部取穴相配合的原则,局部取天突、扶突、廉泉以疏通局部气血,使黏膜充血得以吸收,以利咽喉;远部取阴郄,阴虚加照海,郁热加合谷。阴郄,为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穴,照海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主治咽喉病,且有滋阴之作用,以治其本,合谷可清泻阳明经之郁热,诸穴相配,治本通络,开郁启痹,疾病得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隙3日。

感觉喉咙痒痒的有口痰又咳不怎么出怎么办

你好。这种情况是慢性咽炎的症状。

慢性咽炎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结果或长期理化刺激所造成。

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痒,发胀或干燥感,堵塞感较明显,有时伴有剧烈咳嗽,有少量粘痰,反射性恶心,闻到异味或者刷牙的时候恶心,失眠,咽部充血,焦急不安等。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当以养阴润肺,引热下行为治则。

下面介绍咽喉炎的中药治疗方法。1.用吴茱萸60克研为细末,分为4份,用盐水适量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次,以引热下行。2、肺肾阴虚型:证喉:喉咽干燥,微痛刺痒,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易干呕,咽中如有物增塞,带有吭,嗓之声,夜间尤甚。或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舌质干红,苔薄脉细数。百合30克、生地20克、熟地15克、沙参15克、玄参20克、川贝6克、当归12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3、肝经郁热型:症候:咽部账闷不适,异物感明显,情志不畅时重,咽部红或暗红,咽部或见细小潮红颗粒突起,伴性情急燥易怒,胸胁胀闷不舒,暖气频频,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苔黄,脉细数。丹皮12克、桅子10克、柴胡15克、白芍30克、桔梗10克、佛手15克、当归10克、茯苓30克、苏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4、气血瘀阻型:症候:咽部干痛刺痒,有灼热感,昼轻夜重,缠绵难愈,脉象细涩。当归25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桔梗10克、大贝10克、郁金20克、枳壳15克、山豆根6克、干草10克,水煎服。5、痰湿互结型:症候:咽部有明显异物感,如痰堵塞,咽腔淡红或白,咽底颗粒增生成串珠状。半透明,上附白痰,咯痰量多,胸闷、口粘、舌淡、脉弦滑。半夏12克、

厚朴12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紫苏10克、瓜萎皮12克、生姜7片、干草10克,水煎服。6.肾阳虚损型:症候:咽部不透,紧闷如堵,遇寒尤甚,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苍白,肢冷神疲,腰脊冷痛、夜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迟。制附子9克、肉桂6克、熟地20克、山药15克、半夏6克、茯苓20克、细辛3克、桂枝6克、肉苁容10克、干草10克,水煎服 .

另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足够的休息,避免熬夜。2、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饮食,忌烟酒,忌过冷过热的食物。3、良好的空气和环境,尽量避免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4、尽量少说话。5、也可以口服西药治疗,罗红霉素胶囊,一次1片,日2次,咽炎片,一次5片,日3次,泼尼松片,早晚各2片。咳嗽加服二氧丙嗪片,一次1片,日3次。6、少数慢性咽炎与消化道疾病有关,如返流性食管炎,要及时治疗。

7、如果有鼻炎,鼻咽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的炎症,也要及时治疗。8、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9、中药草珊瑚15克,大海10克,木蝴蝶20克,泡水喝,贵在坚持一段时间。10、避免情绪焦躁,上火。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辨证与临床诊治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得辨证与临床诊治 摘要: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就是临床上常用得诊治方法。长期以来,慢性咽炎作为呼吸道慢性炎症得一部分,由于发病得反复性与病人得差异,往往造成诊治得延误。科学得辨证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得原则,事实求实地分析慢性咽炎就是临床表现,结合实际得提出有效得诊治方法,意义明显。 关键词:慢性咽炎病因临床诊治 慢性咽炎就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得弥漫性炎症,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得一部分,一般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本病在我国医学上称为喉痹,就是由于内外邪毒积聚导致经脉痹阻不通,而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利或困难、咽部梗阻等症状得咽喉疾病。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从病理瞧,慢性咽炎就是慢性感染所引起得弥漫性咽部病变,主要就是咽部粘膜炎症,多发于成年人。从病因瞧,慢性咽炎主要就是病人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等,也可以就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得局部表现,如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无论就是慢性单纯性咽炎还就是干燥性咽炎,经过多年得实践探讨,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具有很明显得效果。 一、慢性咽炎得中医辨证: (一)、慢性咽炎病因病机 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得“虚火喉痹”,其病因病机为肺肾阴虚导致得虚火上升、咽喉失养。慢性咽炎就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层及淋巴组织得慢性炎症,视其病变情况,可分为单纯性、增生性与萎缩性三种类型。慢性咽炎得发病原因很多,表现为: 1、患者患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未能彻底治愈而转成慢性,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减低等。

慢喉痹中医临床路径

慢喉痹(慢性咽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咽炎的患者。 一、慢喉痹(慢性咽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喉痹(TCD 编码为:BRY02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咽炎(ICD-10 编码为:J31.203)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慢喉痹(慢性咽炎)临床常见证候: 肺肾阴虚证 脾气虚弱证 脾肾阳虚证 痰瘀互结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喉痹(慢性咽炎) 。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喉痹(TCD 编码为:BRY022)和慢性咽炎(ICD-10 编码为:J31.203)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咽部常规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鼻咽、喉咽部内窥镜检查等。(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肾阴虚证:滋养阴液,降火利咽。 (2)脾气虚弱证: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3)脾肾阳虚证:补益脾肾,温阳利咽。 (4)痰瘀互结证:祛痰化瘀,散结利咽。 2.外治法 (1)中药含漱。 (2)中药吹药。 (3)中药含服。 (4)中药蒸气或雾化吸入。 3.针灸疗法 (1)体针。 。 (2)灸疗(艾条灸或隔姜灸等) (3)耳穴贴压。 (4)穴位注射。 4.其他疗法:如按摩、导引、刺血、割治、烙治等。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咽异物感、咽干等主要症状改善。 2.咽黏膜充血、肿胀减轻。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时,退出本路径。 2.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慢性咽喉炎药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慢性咽喉炎药方 咽喉炎,中医称喉痹,是一种十分常见又令人讨厌的疾病,虽然不很严重,但咽喉不舒服的感觉时轻时重,容易反复。往往到处求医,经常看大夫(看医生),药费倒是用了不少,就是难以根治。 还有些患者,出现咽喉不舒服的感觉虽然时间不长,但很担心是某些严重疾病,小地方的医院条件不如大城市的好,不远千里赴省城求医,教授问了一下,看了一下,很快得出诊断,与小地方的医生诊断一个样,还是咽喉炎,这可能吗? 1、咽喉炎有些什么症状? 人们通常所说的“咽喉炎”实际上是指咽部的炎症。医学上将“咽部”人为地划分为三部份:张口可看的咽喉部位因与口腔相连通,故称“口咽”部;口咽部往上与鼻腔相连通的地方称“鼻咽”部;口咽部往下与喉部相连通的地方称“喉咽”部。 咽喉炎以口咽部的炎症为主,向下可波及喉咽部,若向上波及鼻咽部,或只出现鼻咽部的炎症时,也可称“鼻咽炎”,亦属“咽喉炎”的范畴咽喉炎的症状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地说吧,就是“咽喉不舒服”。怎么不舒服,有时也很难说清楚、说明白、说准确。复杂地说吧,不同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症状,有的症状多,有的症状少;

有时症状多,有时症状少;有时症状重,有时症状轻。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这些症状: (1)咽喉干燥感。根据各人的感觉不同,有的感到很干燥,但多数人只感到轻微的干燥。此种情况与咽部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充感神经偏亢)有关。因为干燥,有的人想时不时地喝点水湿润一下喉咙,也有的人并不想喝水,或者喝水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2)咽喉疼痛感。多因炎症刺激所致。咽喉疼痛感也因人而异,有的人疼痛轻,有的人疼痛重。但在多数情况下,急性发作时疼痛较明显,不是急性发作时疼痛较轻微。有些人偏于一侧咽喉痛,有些人偏于某一个部位痛,也有些人只说感到咽喉痛,并不能指出具体部位。但是,医生对偏于某一个固定部位疼痛的患者,往往会检查得更为全面而仔细,以排除其他疾病(参见后文)。 (3)咽喉异物感。与炎症刺激,或淋巴滤泡增生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有关。咽喉异物感,就是指咽喉里面如有什么东西卡着、粘着、贴着似的。是什么东西呢,在很多患者都是说不清,道不明。也有些人说,象“有痰粘着”,象“蚂蚁爬”,象“火烧”,有“热气上冲”,象“吃了辣椒一样辣”的感觉,以及还有其他的感觉,等等。这种感觉,越是注意到它,就越是明显;工作一紧张,思想一轻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在咽喉的毛病时,也好象并没有什么。但如果是在进食食物时出现吞咽不顺畅感或梗阻,可能就不是咽喉炎而是其它严重疾病的问题了。

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医治疗药方

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医治疗药方 1.急性咽炎中药方1 【药方】草河车、玄参各10克,桔梗、牛蒡子各6克,甘草5克,薄荷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2.急性咽炎中药方2 【药方】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崩大碗、灯笼草、野菊花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急性咽炎奇效中药方3 【药方】青黛、硼砂、石膏各90克,冰片30克,雄黄15克,麝香1.5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混匀。外喷于患处。 4.慢性咽炎中药方1 【药方】大青叶15克,生地黄、玄参、沙参各12克,麦门冬、山茱萸肉、牡丹皮、茯苓、炒僵蚕各9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5.慢性咽炎中药方2 【药方】茯苓12克,牛蒡子12克,白术、陈皮、半夏、香附、喜小茴香、乌药、桔梗、射干、山豆根、知母各10克,广木香6克,甘草3克 咽干严重者改小茴香为佛手15克,去木香加天花粉12克;失眠加夜交藤30克;舌质红去小茴香、乌药,加牡丹皮15克;胃脘痛者加延胡索12克;当咽部异物感消失后,用乌梅肉,每日10克煎汁,加白糖适量当茶冲服,可根治此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6.慢性咽炎奇效中药方3 【药方】薄荷9克,麦门冬、桔梗各6克 【用法】上药作茶叶冲开水,频频少量含咽,日一剂,冲淡为止。 食疗方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之门户,肺肾之阴上滋于咽,方能言,肺腑功能失调,津液不足,虚火上冲,熏蒸咽喉所致慢性咽炎,其症为口干舌燥、咽痒、肿痛、咳嗽多痰或干咳无痰。 柚子鸡 【主料】雄鸡1000克。鸡性温,味甘,功能温中益气,补精填髓。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等,对病后有良好的滋补作用,能补虚强身,提高免疫能力。 柚子1000克。柚子性寒、味甘、酸。功能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消肿止痛、利咽消炎。研究表明柚子中含有胰岛素成分,能减低血糖,保护心血管。 【配料】葱段、姜片、精盐、味精、黄酒各适量。 【步骤】(1)将宰杀好的去毛去内脏雄鸡洗净,柚子去皮洗净,放进鸡腹中。 (2)将锅置于火上,放入整只鸡,加入葱、姜、料酒、精盐和适量清水,用打火煮开,再用小火,待鸡肉熟烂时点上味精调味,美味的柚子鸡便可食用了。 【食谱特点】有健脾养胃、清热化痰的作用。 【营养分析】(1)适用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2)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及肥胖者宜常食柚子。 (3)该食谱对患痢疾、黄疸、肝火或肝阳亢盛所致的头痛、头晕、烦躁、便秘等不宜。 地黄橄榄膏 【配方】地黄100克,檀香橄榄150克,蜂蜜适量。

最近遇上一老医生,想借此宝地记下一些小常识

1、耳聋的治疗 根据S医生述说与自己想象结合形成一种土方法,就是用废弃的耳机架子,在两个耳机处装上两块磁铁,然后带上覆盖双耳,另在嘴中含一铁条,尾部带柄或带线,能防止呑吃掉的保护装置。(此方法据说来自道家,根据耳、鼻、口相通,穴位相互关联的原理,利用外界加入的磁性来改变已经变异的穴位和经络)。每日早晚各两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对听力不好或耳聋患者有效,具体可以请有心人先试,据说效果不错。有效者请回馈或传与需要的人,感恩。 2、治疗烂脚 某地有一位领导,左下肢朝前部分溃烂多年,每至夏天奇臭难闻,自己痛苦,家人也恶心。后遇一医生用一偏方治好,处方如下:用两张薄如纸的紫铜片,洗净消毒包扎至溃烂处,第二天另换一张铜片,如此两张轮换地包扎,轮换着消毒,用了38天竟然治好了38年的烂脚。真实与否有待验证。处在痛苦中的患者不妨一试。紫铜片是紫色的铜 3、白癜风的治疗 取春天蛇蜕下的皮和补骨子浸泡到冬天的雪化出的水中,数日即可,每天取数滴涂于患处有效。 补骨子 呈扁圆状肾形。长3至5毫米,宽2至4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黑色、黑棕色或棕褐色,具细网状纹理。别名: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纸、补骨鸱、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黑故子、补骨脂。 一般的蛇都可以,蛇皮是春天的好,雪是冬天的好,中药比较讲究时节地域。能满足尽量满足。 我只不过是记录S医生的一些处方,大家在试用时还需慎重。仅供参考,风险自担。有兴趣的我可以代问,然后记录于此。 4、补肾食品 肾主水,色黑,对应的吃黑豆或黑芝麻来补偿,但黑豆与黑芝麻不是平常之物,需要九蒸九晒才成。做法如下,先浸泡半小时,再用蒸锅采用隔空蒸法,就是水在下,中间加隔层,隔空蒸,蒸熟后在太阳下晒,在月光下晾干,如此就吸收了天地日月的精华,白天晒吸收宇宙中的阳气,晚上晾吸收宇宙中的阴气,如此经历九蒸九晒,该黑豆与黑芝麻就是上好的补肾之物。头发不好与肾有关,肾不好体现在腰也不好,黑豆与黑芝麻两个选一个就行了。白天晒是吸收阳的能量,晚上晾是吸收阴的能量,两个都不能少。 补充4 九蒸九晒的黑豆一天吃30颗,黑芝麻吃一瓢羹(陶瓷的那种) 黑豆是补肾阳,黑豆与黑芝麻先在水中浸泡,再放到蒸笼上隔空蒸,蒸好后晒太阳,晾月亮,吸露水,再浸在水中,注意最初的水一直保留,一直用到第9次,当然会越用越少,在第9次时还可以加入相扶子,补肾效果更佳。蒸好的黑豆与黑芝麻可以放在冰箱保存,慢慢食用。 5、清肺药 取鸭蛋数枚,取12岁男童子小便,浸泡数日,(具体得实践中摸索,在下还未尝试,挺不负责任的)据说能清肺利气。 6、有利于心血管的土药 到农村找真正的土鸡蛋30至50个,煮熟后剥去蛋白自行处理,留下蛋黄,找一铁锅,不要加入任何东西,就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辩证分型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186例慢性咽炎病患者依照中医分型治疗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分组后46例患者中治愈28例中占63.5%;显效12例,占23.3%;好转5例,占9.8%;无效3 例,占4.8%;治疗有效率达到94.8%.结论:运用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咽炎方法十分有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很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慢性咽炎;辨证分型;疗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26-02 慢性咽炎是一种发生在咽喉的黏膜上面以及咽部黏膜 下面的细小淋巴组织发炎的慢性疾病。这种慢性发炎的疾病在中医学上称为“喉痹”,一旦梅核之类阻塞咽喉,咳嗽不出来,也会出现“虚火喉痹”,这些现象多发生在儿童和妇女。当前我们使用中医治疗的方法效果非常明显,现在简要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日常资料:通过搜集整理我院从2012年8月到2014年3月47例被治疗的慢性咽炎的病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一般在30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6岁,在治疗的病患者中,得病时间最长达两个月到六年之间,

47例患者中,造成慢性咽炎疾病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心情不畅快,忧愁多虑等原因引发而起,所以,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轻重。依据中医分成的类型,该组中有5例肾阳亏虚症状,4例肺脾气虚,7例脏腑阴虚,9例脾郁热,11例气滞血瘀,八例痰气郁结. (1)脏腑阴虚型慢性咽炎病患者主要表现咽喉干燥,有轻微疼痛,中午以后尤其严重,还经常出现咽部肌膜肿胀现象,并表现为暗红色、同时,咽喉底部小瘰高高突起,舌表面变红,脉络清晰可见,这些都是因为脏腑阴虚造成咽喉失去濡液,没有很好的对肠道进行清理,虚火积蓄成痰,进而造成咽喉瘙痒,使其咽喉受到熏染蒸烧,所以咽炎患者才出现咽喉部位有暗红色出现。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润喉养阴。方剂:熟地黄19g,牛膝16g,山茱萸14g,山药20g,射干,泽泻,知母,茯苓牡丹皮,各9g,黄柏8g. (2)对咽喉失养的肺脾气虚病患者,会产生异物阻塞和咽喉瘙痒的感觉而发生咳嗽,病患者的表现:咽喉肌膜颜色暗淡,疲倦而没有力气,面色低沉微黄,舌苔发白并且有牙齿的痕迹。它的发病机理是因为肺脾气虚,咽喉缺养,调配失调,从而引起邪毒停留而发生咽炎。方剂组成:黄芪16g,白术9g,当归9g,党参11g,柴胡8g炙甘草10g,陈皮8g,升麻7g,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对药量进行增减,如果咽喉的疼痛加强,可适当加入一些桔梗,射干,荆芥,牛蒡子等,假

治疗咽喉炎的喷雾剂

治疗咽喉炎的喷雾剂 有些咽炎病人由于体质弱,抵抗力差或感染较重,容易交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咳嗽加重,声音沉闷,分泌物增多,随着病情加重,痰液可呈清稀、白粘、黄稠。全身症状明显,如发热,头痛、胸痛,血白细胞数升高,X线透视或拍片异常等。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病情加重。 治疗咽喉炎的喷雾剂 慢性咽炎不光有如上症状,慢性咽炎还会造成体内营养、代谢失调。如果慢性咽炎治疗不及时,感染向上蔓延波及耳鼻,慢性咽炎可导致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向下发展可侵犯喉、气管,慢性咽炎引起急性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慢性咽炎可引起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等,尽早确诊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治疗。 治疗咽喉炎的喷雾剂 慢性咽炎重在预防。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积极治疗鼻、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其它全身性疾病,可以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减少咽炎的发生。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咽炎时,应及时治疗,对外感风热致病者,复方四季青片能起到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的功效。 治疗咽喉炎的喷雾剂 头有异物感、喉咙痛、咽喉红肿、喉咙干、咽痒咳嗽,严重时还会声音嘶哑,这些都可能是患上慢性咽喉炎的症状。 咽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要道,具有重要的防御、呼吸、吞咽、发声共鸣等功能。咽的急、慢性炎症导致的病理改变,不仅造成咽局部的机能障碍,也可波及邻近器官组织。所以尽早发现病情很重要,这里告诉大家一些简单的自我诊断依据: 慢性咽炎的自我诊断: 1.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部患病,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烟酒过度、周围环境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 2.症状: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有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引起发作。 3.检查:咽部慢性充血,黏膜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咽黏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 慢性咽炎与其他咽部疾病的鉴别:(1)与慢性扁桃体炎鉴别:慢性咽炎与慢性扁桃体炎常伴存在,但以慢性扁桃体炎为主要表现时,多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而慢性咽炎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为特点。 (2)与早期食道恶变 鉴别:食道恶变 早其尚未出现吞咽困难,常有咽部不适或胸部不适或胸骨后压迫感,此时若食道镜或食道锁餐拍片即可加以区别 如果感觉自己也有以上现象,建议最好是去专业医院再做详细检查,以确诊治疗,千万别单凭自我判断就随便用药。

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何伟平,邱宝珊,王士贞 【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发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相关客观指标的检测,探讨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分型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发病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合格的受试对象102例(包含肺肾阴虚、脾胃虚弱、痰凝血瘀等证型各30例和脾肾阳虚证型12例),记录所选对象发病的各种相关因素如饮食嗜好、生活职业环境、全身疾病、生活习惯等以及对咽部微生物、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和平均病程的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4组证型的年龄和平均病程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而性别、职业、户籍的χ2检验结果显示4组证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辛辣"、"生冷"、"熬夜"统计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煎炸"、"吸烟"、"饮酒"、"失眠"、"劳累"以及一些相关环境因素和情志因素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是否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的不同慢性咽炎人群中,证型分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组证型患者咽拭子培养结果和免疫4项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e、igm、igg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咽炎中医各证型与年龄、病程、辛辣或生冷饮食习惯、熬夜生活习惯、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等发病因素有相关性,而与性别、户籍、职业、工作及生活环境(如粉尘污染、不良气体刺激及种类、长期空调密闭环境)、煎炸饮食、烟酒嗜好、生活习惯(如失眠、劳累等)、情志因素(如抑郁、急躁、恼怒、紧张等)、咽拭子培养结果、免疫4项各指标等发病因素均无相关性。 【关键词】慢性咽炎中医证型相关因素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临床上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内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1],属于中医"喉痹"范畴。本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及难治病,中医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西医[2],但慢性咽炎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未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影响了临床疗效的可重复性。为了探讨建立临床上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分型的部分量化标准,提高辨证的准确度,笔者通过对患者发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相关客观指标的检测,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在探讨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分型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发病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面做了一次尝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纳入研究的全部病例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慢性咽炎患者,共选择符合以下筛选条件的患者102例。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有关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4]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对慢性咽炎的辨证分型。 1.2.2 排除标准经检查证实为口咽、喉咽及喉部良恶性肿瘤、鼻咽癌放疗后等患者;有其他全身疾病可能影响检测指标观察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具备以上中医辨证标准中的典型证候,或属证型兼夹者;因各种原因不能配合完成观察者。 2 研究方法 按以上标准选择合格的受试对象102例(其中包含肺肾阴虚、脾胃虚弱、痰凝血瘀等证型各30例和脾肾阳虚型12例);由研究者及1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共同负责辨证。对所有入选对象分别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及实验室指标检测。 2.1 观察指标 2.1.1 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1)一般情况问题5项:性别、年龄、藉贯、职业、病程长短;(2)工作及生活环境问题3项:粉尘污染、不良气体刺激、长期空调密闭环境;(3)饮食嗜好问题5项:有无进食煎炸、辛辣、生冷饮食,有无吸烟、饮酒情况等;(4)

名医治慢性咽炎医案(三)

名医治慢性咽炎医案(三) 干祖望验案 (1)病历摘要:洪某,男,37岁。慢性咽炎4年,近来咽干甚,常求凉饮冀润,咽喉疼痛引及枕部、两肩,头昏脑沉,尿色浓黄。检查见咽峡中等充血,咽后壁小血管扩张,双扁桃体Ⅰ度肿大,表面粗糙。舌苔薄白,脉实。证属肺胃蕴热,熏灼津液,咽喉失于濡养。治宜清肺泻胃,养阴生津:熟地黄、知母、麦冬、金银花各10g,生石膏、芦根各30g,牛膝、桔梗各6g,甘草3g。上方连服30剂而愈。(张泽民,《江苏中医杂志》1992;4:3-5) (2)妙法解析:此例患者病机从肺胃蕴热,津液受损,咽喉失养认识。方中生石膏、知母清泄肺胃热邪;熟地黄、麦冬滋补肺肾之阴;金银花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牛膝引热下行并利咽;桔梗、甘草为清利咽喉之要药。 何宗德验案 (1)病历摘要:张某,男,33岁。咽喉干涩不适3年,常有刺痛,多粘痰,时有干呕恶心,张口刷牙时明显,脘腹胀闷,纳可眠欠,二便正常。检查见患者为痰湿之体,咽后壁滤泡增生,色红少津,咽反射增强,张口则呕恶,脉软,苔黄腻。证属痰热互结,胃气不顺。治以清热化痰,和胃降逆:柿蒂、竹茹、半夏、玄参、莱菔子、生地黄、陈皮、茯苓、

天花粉各9g,土牛膝根12g,甘草3g。7剂。二诊:痰咳腹胀消失,干呕恶心大减,滤泡未减,但色转淡黄。处方:上方加夏枯草12g,7剂。三诊:干呕恶心已解,咽觉干涩,滤泡如前。改用益气固表,化痰散结法:生黄芪30g,夏枯草15g,白术、防风、杏仁、贝母、玄参、生地黄、沙参各9g,生姜皮、生甘草各3g。每周复诊一次,基本守三诊方,前后共六诊,症状全平,滤泡消退。(何宗德,《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2:20)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从痰热互结,胃气不顺认识。治以清热化痰,和胃降逆。方中陈皮、茯苓、半夏、甘草为二陈汤,燥湿化痰;柿蒂、竹茹、莱菔子理气和胃降逆;玄参、生地黄、天花粉养阴生津;土牛膝根利咽止痛;夏枯草化痰散结以消滤泡之增生。三诊方中,生黄芪、白术、防风为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夏枯草除痰散结;杏仁、贝母化痰;玄参、生地黄、沙参养阴润肺利咽喉;生姜皮利湿化痰;生甘草利咽,调和诸药。 魏湘铭验案 (1)病历摘要:陈某,女,42岁。咽喉感觉不爽,如物梗塞感半年,西医治疗未效。查见咽部粘膜暗红,扁桃体不大,咽侧索及淋巴滤泡增生。大便较干燥,舌红,苔薄黄,脉稍数有力。此属肺气不利。治以清热利肺:桑白皮15g,地骨皮12g,甘草5g,枳壳、杏仁、桔梗各6g,麦冬、瓜蒌壳、

治疗咽炎的特效穴位-(全)

治疗咽炎的特效穴位 友人咽喉炎一个多月了,说话沙哑,难受得很。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拍过片,输过液,吃过中西药,均不见效。前后花了一千多元钱。 选了以下这些穴位给他按摩:照海、少商、丘墟、商丘、鱼际、尺泽、曲池、内关。共按了二十多分钟。 以下为所按穴位的一些功效: 1、照海(肾经)-专治咽喉炎。 从古至今,它治疗咽喉方面的疾病最有效,如咽喉痛、慢性咽炎。 实际上,肾经上的穴位都能治疗咽喉疾患,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 但照海穴是专治,且效果极佳。 2、少商穴(肺经)--治嗓子痛效果最佳。特别是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 少商穴治嗓子痛效果最佳,特别是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但这些穴要强刺激才行,过去通常用三棱针来点刺,放一滴血,当时就见效果。用指甲使劲掐一掐也行。 3、丘墟(胆经)--专治各种上火之症。上身各种炎症。身体自带的消炎大药。 丘墟是胆经的原穴。专治各种上火之症,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发炎症状,如嗓子发炎、咽

喉肿痛、牙痛发炎、眼睛红肿发炎,头痛和乳房痛的炎症等。 在足底反射区,丘墟相当于上身淋巴反射点。 4、商丘(脾经)--消炎大药,下身各类炎症。 该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为什么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所以它能治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5、鱼际(肺经)--清火效果最好。 鱼际是肺经的火穴,清炎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心中有火、夜间爱咳嗽、比较烦热、睡不着觉时,按它最好。 它还能调节小孩的肠胃功能。 6、尺泽(肺经)--降火、补肾、调节身体虚实,高血压、头重脚轻、哮喘 交通肺和肾,调节身体虚实,补肾,化“肺”补“肾” 中医号脉时,三个手指分别摸在腕关节寸、关、尺的位置。尺的位置是号肾的功能。所以“尺”代表肾,“尺泽”上给肾以恩泽,给肾以浇灌。 尺泽穴就是补肾的要穴。 它能补肾,跟五行有很大关系。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所以肺气足了就可以补肾。按尺泽穴就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补到肾经上去。 尺泽穴又是合穴,属水,所以这种补肾方法叫做泻肺补肾法。其实,泻只是一种能量转化,是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转化到肾经上去。因为上焦的能量过多,淤住了,反而让人觉得不舒服,老有火气,老想吃点凉的东西或祛火的东西,现时却两脚冰凉。这是火气都用到上边去了,没有留些到下面来,形成了上实下虚之症。 此时,不能盲目地泻火。而去医院,一般会让你吃点苦寒的药祛火,往往用通便的办法。可一吃祛火的药,一通便,上边的火没有了,下边却更虚了。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把这种能量转化,不要白白地浪费。要知道,即使是“火”,也是人体里的一种能量,也是靠气血制造出来的,所以不要把它泻掉,泻掉就等于把刚生出来的气血又给浪费了。我们要把它转化。揉尺泽穴就是很好的办法。 有的人头重脚轻,有高血压,还有哮喘,也是上实下虚之证,需要揉尺泽穴来转化。 7、少海(心经)--水火相济,降火补肾,心火盛。 夜里比较热燥、出汗、心痛、心脏疼痛、手臂麻、手颤、手痉挛、失眠、两肋痛、牙龈老肿痛、心烦上火、耳朵老响、起急。 少海穴在肝横纹边上的点上,主要功能是滋阴降火。 因为心经属火,而这个穴是合穴,属水,所以少海穴起到一个水火相济的作用。就是说心火太盛的人,揉这个穴可以降火,同时又滋阴补肾。有一种病叫心肾不交,夜里就比较燥热、烦燥、爱出汗、老睡不着觉,这时一定要多揉少海这个穴。 少海主治的病非常多,如心脏疼痛、手臂麻、手颤(包括帕金森病的那种手颤)、手痉挛,平时都要多按少海穴。失眠、两肋痛、牙龈老肿痛,也是心火过旺造成的,如果再配合合谷穴一起按,效果更好。 少海穴是一个治疗耳鸣的要穴,就是老爱心烦上火、耳边响、起急的那种耳鸣,少海穴治疗效果最好。 8、曲池(大肠经)--降血压、降火、排毒、祛痘痘、治皮肤病、明目、增加血液循环、减肥。 9、合谷(大肠经)--包治百病的万能穴,主治牙痛。 左牙痛揉右手合谷,右牙痛揉左手合谷。揉的时候最好再加上一个压痛点,那效果就太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药方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药方 1.急性咽炎中药方1 【药方】草河车、玄参各10克,桔梗、牛蒡子各6克,甘草5克,薄荷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2.急性咽炎中药方2 【药方】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崩大碗、灯笼草、野菊花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急性咽炎奇效中药方3 【药方】青黛、硼砂、石膏各90克,冰片30克,雄黄15克,麝香1.5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混匀。外喷于患处。 4.慢性咽炎中药方1 【药方】大青叶15克,生地黄、玄参、沙参各12克,麦门冬、山茱萸肉、牡丹皮、茯苓、炒僵蚕各9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5.慢性咽炎中药方2 【药方】茯苓12克,牛蒡子12克,白术、陈皮、半夏、香附、喜小茴香、乌药、桔梗、射干、山豆根、知母各10克,广木香6克,甘草3克 咽干严重者改小茴香为佛手15克,去木香加天花粉12克;失眠加夜交藤30克;舌质红去小茴香、乌药,加牡丹皮15克;胃脘痛者加延胡索12克;当咽部异物感消失后,用乌梅肉,每日10克煎汁,加白糖适量当茶冲服,可根治此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6.慢性咽炎奇效中药方3 【药方】薄荷9克,麦门冬、桔梗各6克 【用法】上药作茶叶冲开水,频频少量含咽,日一剂,冲淡为止。 食疗方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之门户,肺肾之阴上滋于咽,方能言,肺腑功能失调,津液不足,虚火上冲,熏蒸咽喉所致慢性咽炎,其症为口干舌燥、咽痒、肿痛、咳嗽多痰或干咳无痰。 柚子鸡 【主料】雄鸡1000克。鸡性温,味甘,功能温中益气,补精填髓。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等,对病后有良好的滋补作用,能补虚强身,提高免疫能力。 柚子1000克。柚子性寒、味甘、酸。功能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消肿止痛、利咽消炎。研究表明柚子中含有胰岛素成分,能减低血糖,保护心血管。 【配料】葱段、姜片、精盐、味精、黄酒各适量。 【步骤】(1)将宰杀好的去毛去内脏雄鸡洗净,柚子去皮洗净,放进鸡腹中。

中医看慢性咽炎

年咽干咽痒、干咳,秋冬季尤甚,多方治疗无效。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称有一种30天治愈咽炎的纯中药特效方,“无效不要钱,保证不复发,复发就退款”,还有联系电话。欣喜之下,王先生就拨通了那个电话。话筒那头的女士非常热情,担保该特效中药与众不同,可以治愈王先生的痼疾,而且可以邮购,款到当天就发货。这让饱受看病之苦的王先生又燃起了一丝希望,马上去邮局汇了款。可回到家,他又不放心起来…… 可以肯定地说,目前对慢性咽炎,无论中医西医都尚无特效之药。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多由脏腑虚弱、咽喉失养,或邪滞于咽所致。其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疗程较长,且易复发。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多因反复感冒或感冒失治,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工业污染、粉尘、异味、气候突变等因素所致,除积极的选择药物治疗外,还需多方位预防。可见,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慢性咽炎都需要长期、综合的努力。 见效容易根治困难 有些人认为慢性咽炎既然是“炎”,就要消炎、杀菌,于是青睐抗生素。实际上,咽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咽炎与感染(大都为病毒感染)、理化刺激有关,慢性咽炎与感染的关系并不密切,所以治疗首选不是“杀菌消炎”,抗生素并不合适,而应对症选用合适的药物。中医以辨证为依据,因人、因时、因地选取不同的治疗药物,相对疗效较好,但也绝非“30天”就可轻松治愈。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一般1~2周即可见效,但要彻底治愈,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很多患者常因治疗后症状改善或症状不明显了,常常就忽视了继续治疗和保养,致使病程延长,症状顽固。故防治本病,病人必须有信心和毅力,并注意日常预防和调养。 慢性咽炎以咽部不适为主要表现,具体地说,各人又有咽干、咽痒、干咳、异物感、烧灼感、轻微疼痛、痰阻感等区别。中医将慢性咽炎分成四个常见证型:肺肾阴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和痰凝血瘀,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减用药,效果不错。当然,临床上的慢性咽炎并不完全能纳入这四个分型中,不过中医药的长处就在于随症千变万化,同样是慢性咽炎,中医师却可对两个患者开出完全不同的处方,效果喜人也是情理之中的。 有以下症状特点的慢性咽炎患者特别适合中医药治疗。 1. 特点:咽部干燥,灼热疼痛不适,午后较重:或咽部不利,干咳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 分析:这类患者以肺肾阴虚为特点,养阴清肺的汤药和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汤等加减常有显效。 2. 特点:咽喉不利或痰粘着感,咽燥微痛,口干而不欲饮或喜热饮,易恶心:或时有呃逆反酸,平素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胃纳欠佳:或腹胀、大便不调…… 分析:这类患者存在脾胃虚弱,治宜益气健脾、升清利咽,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从中医角度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从中医角度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患者就诊时,常常主诉咽部不适,咽痒咳嗽,咽部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还不时发出“吭喀”的声音。这就是中医称之为“慢喉痹”的病证。本病证多发生于中年人,病程绵长,症状较多,反复发作,不易治愈。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如有肺胃蕴热,火热上炎,熏蒸咽喉;或因肾水不足,虚火上炎,煎灼津液,均可致咽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咽喉失养而发病。下面谈谈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咽炎的。 一、未病先防 1.慎起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居室还应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导致慢性咽炎病变。还要做到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2.调饮食: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及油榨食的食物。春秋季节多吃一些具有酸甘滋阴的食品,如橘子、橄榄、鸭梨、青果及新鲜蔬菜等。 3.动养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减少烟酒和粉尘等刺激,纠正张口呼吸等不良习惯。还要避免过度发音。 4.防外感: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防治口鼻及咽喉疾病。 二、既病防变 慢性咽炎可独立存在,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其他部位炎症或许多全身疾病。慢性咽炎治不及时,还可引起全身不适,甚至音哑。因此必须抓紧治疗。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肺胃蕴热、肝郁痰热、肺肾阴虚等不同证型。 1.辨证施治 (1)肺胃蕴热 临床证候:口干舌燥,咽喉不利,干咳痰少而黄,咽部粘膜红赤,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或实。 治法:清肺胃热,除痰利咽。 方剂:清肺散合清胃散加减 处方:连翘10g、川芎10g、白芷10g、黄连10g、元参10g、胖大海10g、桑白皮10g、黄芩10g、山栀10g、贝母10g、射干5g、甘草6g。 (2)肝郁痰火 临床证候:咽燥微痛,咽部异物感明显,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情志不畅时尤甚,急躁易怒,胸胁闷胀,咽后壁滤泡增生,大便不调,舌红或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化痰利咽。 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丹皮10g、栀子10g、柴胡10g、郁金10g、茯苓12g、薄荷6g、当归10g、生白芍10g、苏梗10g、木蝴蝶6g、浙贝母10 g、甘草6g。 (3)肺肾阴虚 临床证候: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午后较重,或咽部不利,干咳痰少而稠,咽部粘膜暗红,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补肺肾,清热利咽。 方剂:肺阴虚为主者,养阴清肺汤加减;肾阴虚为主者,六味地黄丸加减。 处方:肺阴虚为主者,玄参10g、白芍10g、麦冬10g、生地黄15g、薄荷6g、贝母15g、牡丹皮10g、桔梗10g、合欢花15 g、马勃10 g、生甘草6g。肾阴虚为主者,山茱萸10g、山药10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玉竹10g、山豆根5g、射干5 g,生甘草6g。 2.中成药

人体自身的神奇补肾法

人体自身的神奇补肾法 - 人体自身补肾法,就是外劳宫补肾法。具体方法是: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常酗酒的人,脑门还会渗出汗珠,有的腰部会出汗。这是因为人的两手外劳宫紧贴二肾后,双掌的热量直接温煦了二肾,将肾内虚寒之气逼出,通过运行,变成汗水排出体外。尤其是晚上10点半至11点,是亥时尾、子时头,此刻地气最旺,地气通过内劳宫吸入,穿过外劳宫直接注入二肾,伴随二掌的热量和五行之气,温煦了二肾。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坚持两手背紧贴两肾半小时,便可收到奇效。- 若你腿脚冰凉、麻痛,可将左腿架于右脚脖子上,20分钟后,腿脚便会变热。倘若每晚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并反复揉擦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我让他双手握拳,拳心虚空(如题图),贴在肾腧位置(如下图),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太溪穴:无副作用的伟哥或伟嫂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肾虚、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增强记忆力、改善听力及视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关元穴(丹田):千年野山参 位于脐下四横指处。该穴是任脉上全身性强壮要穴。经常用手指点压、按摩刺激,具有培补元气、调气和血、益肾健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腹痛、腹泻、便秘、阳痿、遗尿、头晕、失眠、痛经等症。 关元顾名思义,把元气关住,使其不外泻。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小肠募穴,足阳明胃经下合穴,人体十大保健大补要穴之一。 能让人恢复青春活力,可治疗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性欲减退、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诊治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诊治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诊治 日期:2015.04.14 咽喉炎,中医称喉痹,是一种十分常见又令人讨厌的疾病,虽然不很严重,但咽喉不舒服的感觉时轻时重,容易反复。往往到处求医,经常看大夫(看医生),药费倒是用了不少,就是难以根治。 还有些患者,出现咽喉不舒服的感觉虽然时间不长,但很担心是某些严重疾病,小地方的医院条件不如大城市的好,不远千里赴省城求医,教授问了一下,看了一下,很快得出诊断,与小地方的医生诊断一个样,还是咽喉炎,这可能吗? 1、咽喉炎有些什么症状? 人们通常所说的“咽喉炎”实际上是指咽部的炎症。医学上将“咽部”人为地划分为三部份:张口可看的咽喉部位因与口腔相连通,故称“口咽”部;口咽部往上与鼻腔相连通的地方称“鼻咽”部;口咽部往下与喉部相连通的地方称“喉咽”部。

咽喉炎以口咽部的炎症为主,向下可波及喉咽部,若向上波及鼻咽部,或只出现鼻咽部的炎症时,也可称“鼻咽炎”,亦属“咽喉炎”的范畴咽喉炎的症状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地说吧,就是“咽喉不舒服”。怎么不舒服,有时也很难说清楚、说明白、说准确。复杂地说吧,不同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症状,有的症状多,有的症状少;有时症状多,有时症状少;有时症状重,有时症状轻。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这些症状: (1)咽喉干燥感。根据各人的感觉不同,有的感到很干燥,但多数人只感到轻微的干燥。此种情况与咽部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充感神经偏亢)有关。因为干燥,有的人想时不时地喝点水湿润一下喉咙,也有的人并不想喝水,或者喝水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2)咽喉疼痛感。多因炎症刺激所致。咽喉疼痛感也因人而异,有的人疼痛轻,有的人疼痛重。但在多数情况下,急性发作时疼痛较明显,不是急性发作时疼痛较轻微。有些人偏于一侧咽喉痛,有些人偏于某一个部位痛,也有些人只说感到咽喉痛,并不能指出具体部位。但是,医生对偏于某一个固定部位疼痛的患者,往往会检查得更为全面而仔细,以排除其他疾病(参见后文)。 (3)咽喉异物感。与炎症刺激,或淋巴滤泡增生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有关。咽喉异物感,就是指咽喉

-慢性咽炎中药方剂治疗

慢性咽炎中药方剂治疗 慢性咽炎中药方剂治疗 中药方剂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是中医辩证论治思想的基本体现,中医药的特色所在。据病情加减用药,也可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消除其毒副作用,相比之下方剂的毒副作用比西药弱。现收集24剂中药药方,供咽炎患者参考选用。 1、丹栀射郁汤:牡丹花瓣(须单辩红色、无花改用丹皮)6克,栀子花(连蒂用,无花改用栀子)9克,射干10克、黄郁金10克、枇杷叶3大片(刷去毛、包扎)、甘草4克、赤茯苓10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必须服二煎、初服时难于下咽,可边漱边咽或勉强下咽,咽下一、二口,即可顺利通过。主治喉痹。 2、加味增液汤:生地、白芍各20克,元参、麦冬各15克,沙参、贝母、蝉衣各10克,胖大海、薄荷各6克,加水浸泡煎煮取汁饮用。早、晚各1次。 3、开音利咽汤:胖大海3—4枚,放小砂锅内,加清水300毫升,煎煮10分钟,待皮裂肉出时,去皮核。加金银花、菊花、麦冬各10克,再煎5分钟。日服2—3次,饮时连汤带胖大海肉含服慢咽。 4、清热利咽汤:木蝴蝶10克、青果12克、金果兰15

克、桔梗12克、双花30克、连壳15克、黄苓17克、黄莲6克、牛子10克、公英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 5、薄荷饮:薄荷5克、牛蒡子12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6、罗汉果饮:罗汉果30克、柿饼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7、半夏厚朴:半夏20克、厚朴9克、苏叶6克、茯苓6克、生姜15克。水煎服、早中晚饭后服。 8、猫爪草沙参汤:猫爪草15—30克,沙参、麦冬各15—20克,浙贝母、杏仁、玄参、丹皮各15克,桔梗12克、鳖甲20—30克。每日1剂,水煎后分二次服。 9、丹参括萎汤:丹参35克、括萎30克、云苓15克、生姜9克,苏叶、川朴各10克,桔叶3片。每日1剂,水煎服。 10、神仙活命汤:胆草6克、元参24克、马兜铃9克、板蓝根9克、生石膏15克、白芍9克、黄柏5克、生甘草3克、生地30克、瓜蒌9克、生枝子6克。温火水煎,一日三剂。 11、生麦汤:生地60克、麦冬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12、玄参花粉汤:玄参、花粉、麦冬、赤芍、竹茹、石

中医治疗顽固慢性咽炎

中医治疗顽固慢性咽炎 *导读:慢性咽炎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多发生于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炎、鼻窦炎的脓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张口呼吸,均可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慢性咽炎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多发生于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炎、鼻窦炎的脓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张口呼吸,均可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慢性咽炎为咽粘膜慢性炎症。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肺肾阴虚 治法:滋阴降火,润燥利咽。 方药:①偏肺阴虚者,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30g,麦冬15g,玄参15g,白芍15g,丹皮12g,川贝10g,薄荷6g,甘草6g。 ②偏肾阴虚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g,黄柏10g,熟地30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2g,泽泻10g。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引火归原。 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0g,泽泻10g,熟附片6g,肉桂6g。 3、痰火郁结 治法:养阴利咽,化痰散结。 方药:贝母瓜蒌散加减。川贝15g,瓜蒌皮15g,花粉15g,茯苓15g,橘红10g,桔梗10g。 二、其他疗法 (一)、中药超声雾化 1、银花9g,黄芩10g,野菊9g,藏青果4枚,象贝10g,桔梗6g,前胡9g,姜半夏15g,玄参15,花粉15g,薄荷9g。浓煎取汁100ml,每次取20ml雾化吸入1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2、半夏10g~12g,厚朴10g~12g,茯苓15g~30g,柴胡6g~12g,陈皮10g~15g,银花20g~30g,,连翘10g~12g,川贝10g~15g,枳壳10g~12g。水煎浓缩取汁40ml,雾化吸入,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半夏、厚朴、玄参、麦冬、生地、银花、黄芩、香附、郁金、薄荷、浙贝、白芍、公英、合欢皮、丹参、甘草,水煎过滤取汁,每次用15ml超声雾化,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二)、中药咽后壁粘膜下注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