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祧继承及立嗣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宗祧继承及立嗣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宗祧继承及立嗣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宗祧继承及立嗣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传统立嗣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摘要:

宗祧继承制度是中国传统的继承制度,立嗣是宗祧继承的重要制度。宗祧继承制度的原则详见于周礼,封建制度破坏以后,逐渐形成为民间家族中的宗祧继承和立嗣制度,各朝各代的法律对宗祧继承和立嗣都有详细的规定,至清王朝达到了完备的程度。清末民初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是无论是对原有法典的修订还是新的民法典草案的制定,有关宗祧继承和立嗣制度的规定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直到1930年12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民法继承编》的颁布,废除了旧法中长期沿用的宗祧继承制度,采取男女平等的继承制度。但在民间,立嗣制度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产生着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应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过去,从立嗣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中考察它的深远影响的根源。而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我们要考虑立嗣作为传统中国特殊的制度,与法律、司法和社会的互动情况。

关键词:宗祧继承;立嗣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族社会。在远古的时代——周——我们看见宗法的组织。这种组织是“同姓从宗和族属”的一种结合,由大小宗分别来统率。1当时的继承制度是宗祧继承。从战国到秦代,封建制度破坏以后,宗法组织亦随而瓦解,逐渐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家族制度,以前的那种宗法传统精神重心下移,变成普遍的民间“家族制度”。社会组织是以家为本位的,家族的宗祧继承是延续父亲的血统、维系家族绵延的方式。因此,在家族的绵延中必须要有男性后代,以达到传宗接代,保证宗祀、家统不绝。在婚姻和血缘的基础上的男性子嗣是当时的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无后”一直令中国人深感恐惧。一个男人如果没有继承人,“废其祭祀,馁其鬼神”,使自己的支脉断绝,是极为不孝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道出了在人们的观念上“无后”而绝祖祀的严重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乏嗣”的现象,即这个家庭中没有男性后代,“立嗣”便是一种变通的解决办法,是指无子或户绝的家庭过继家庭之外的人为子,以继承家产,充当家庭的身份性继承人,肩负宗祧继承的责任。这是以拟制的方式设立后代,以弥补没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子嗣”的

1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29 页。

缺憾,从而维持这个家庭的延续。

因此,立嗣是宗祧继承的范畴,在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继承制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在中国民间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在现在的继承制度中,立嗣制度已经被废除,但在民间,尤其是在一些农村,立嗣制度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产生着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应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过去,从立嗣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中考察它的深远影响的根源。

一、远古时代是宗祧继承及立嗣制度的形成期

中华民族是一个尊崇祖先的民族,立嗣之俗,主要是在祖先祭祀和血食观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远古时期的人们认为,人死后肉体灭失,灵魂是不灭的仍有饮食的欲望。血食必须有同姓同宗之后代通过祭祀的方式定期来供奉,祖先的灵魂则继续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给他们攘灾降福。如果绝了子孙,就绝了这种祭奠供养,祖先的灵魂就要因此做恶鬼受苦,在世的子孙也得不到祖先的保佑。这种传统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继承观念中,《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春秋时郑国贵族伯有因为谋逆被夷族而绝嗣,伯有变成厉鬼杀死了驷带和公孙段,郑国人心大恐,执政子产为安抚人心,立公孙泄和良止为伯有之后嗣,伯有之鬼魂果然不再来。子太叔问这样做的原因,子产对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2 于是,在祭祀和家族绵延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以男性血缘为中心的宗法社会,实行“有子立长,无子立嗣”的身份继承制度,即宗祧继承制度。立嗣制度属于宗祧继承的范畴,是宗祧继承的下位概念,是必须的制度,以保证在各种情况下由男性继承家统,家族得以延续。

二、周王朝的贵族阶级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宗祧继承制度

宗祧继承制度,至周朝发展得最为完善。宗祧之制,详于周礼,为封建时代之遗物,有所谓大宗小宗之别。大宗之庙,百世不迁者,谓之宗。小宗之庙,五世则迁者,谓之祧。此宗祧二字之本意也。宗庙之祭,大宗主之,世守其职,不可以无后,故小宗可绝,大宗不可绝,此立后制度之由来也。3大宗一系是由承继别子(始封之祖)的嫡长子(大宗宗子)所

2《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铸刑书之岁二月,或梦伯有介而行,曰‘壬子,余将杀带也。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及壬子,驷带卒,国人益惧。齐、燕平之月壬寅,公孙段卒。国人愈惧。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乃止。子大叔问其故,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晋)杜预,(唐)孔颖达注,中华书局出版。

3史尚宽:《继承法论》,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五十五年六月台北初版,第一七页。

组成的,全族的共同组织,全族的男性后裔,都包括在此宗体以内,为全族所共宗,可以说是最综合的,最永久的。4以始祖的嫡长子孙为大宗宗子,是宗祧祭祀的正统主持人,其余嫡子及庶子则分别组成无数小宗。小宗至五世迁宗之时,则成为某宗枝的大宗。在周朝只有大宗的宗子才有资格祭祀共同的祖先,小宗只能陪祭。

因此,大宗宗主世守其职,绝对不能断绝后嗣。宗法社会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若嫡长子一系均亡故或中断时,始由其余嫡子中,依年龄标准依次而立,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5若嫡子均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没有嫡子,才退而从庶子、庶孙中选择。若大宗嫡、庶自皆无,没有正统继承人则需立后,必须将小宗之子过继给大宗,就是周王朝的立后制度。西周的宗法制度只通行于少数的贵族之家,与一般百姓并无关系。因为当时的庶人阶级没有田邑,毋须讲求礼或宗法。

三、春秋战国以后宗祧继承制度的演变及民间立嗣制度的确立

随着西周的结束春秋战国以后,封建制度崩坏,宗法制度逐渐消亡,也无所谓大宗、小宗的严格区别,起而代之的为家长或族长。社会组织是以家为本位,而不以宗为本位。祖先之祭祀,家各主之,不统于一。6一般习惯,家祠祭祀由家长主祭,只有家内人口参加,岁时的族祭则于族祠举行,由族长主祭,全族的人皆参加。7

由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在以家为单位的社会组织中,宗祧继承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成为中国家族普遍的继承原则。在这里我们将家的含义界定为“共同维持家计的生活共同体称之为家”。8兄弟分家后,与他们的妻子组成各自的家庭。在家庭之外就是“宗族”。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亲属关系只从父亲方面来计算,母亲方面的亲属是被忽略的,她的亲属我们称之为外亲,以别于本宗。9就父宗而论,则凡是同一始祖的男系后裔,都属于同一宗族团体,概为族人。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而下的男性后裔。以世代言之,包括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所谓九族是。以服制言之,由斩衰推至缌麻,包括五等服制。10这样在以家为小圆,以族为大圆,大圆包住小圆这样一个家族体系中,形成了中国的宗祧继承及立嗣制度,

4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29页。

5《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元年:“……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汉)公羊寿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浦卫忠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6史尚宽:《继承法论》,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五十五年六月台北初版,第一七页。

7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33页。

8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2页。

9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10页。

10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12页。

在法典中对之作明确规定的,则首见于《东晋律》,此后规定在各朝各代的法典中,直到清朝的《大清律》。并且深入民间形成惯例,从《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的记载来看各地的继承及立嗣习惯各有不同,但只是略有差异,其原则、目的、人们的观念和要维护的社会秩序都是相同的。

宗祧继承的主要目的,一是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养老送终;二是延续香火,祭祀祖先。具有第一次的承继资格的是儿子,儿子的承继是必然的,有复数的儿子时,相互在平等的资格上成为共同承继人。他们以平等的立场共同祭祀祖先,根据兄弟均分的原则分割家产。11但在没有亲子的情况下,便要通过“立嗣”这样一种拟制方式选择一名“继子”来承继自己的人格,延续自己的家庭以及祭祀祖先。大约只要是男性而没有亲儿子以享其福的人,除了在幼小时已死亡者(这被看作作为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完成地消失而去的事情),不论家族环境如何,又不具有其他任何社会性的事由,仅仅由于是人类但没有儿子这一件事,就把养子这种形式的后继者当作必要。12这里的养子指的是“嗣子”,“昭穆相当”13是选择嗣子的要件,这样可以阻止家族的财产由于个人一时高兴传承给同族之外的人。

四、清末民初是宗祧继承及立嗣制度的灭亡期

清代的宗祧继承,无论律例规定,还是民间流行的习惯,都达到了包罗全面的完备程度。但是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列强的侵入,自然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日益兴盛,西方思想道德对传统伦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宗族制度随之动摇,日渐衰落。特别是清末修律的结果,使民法逐渐从刑法、行政法中脱离出,但对亲属和继承法的规定也是“固守国粹为宗”。传统继承制度的固有矛盾、传统继承制度和现代继承制度的矛盾无论是在立法层面上还是实践层面上交错在一起,再加上人们不同的观念,各种思潮的影响,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局面。从清末到民国经历了三次民法的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和《民国民律草案》都保有了传统的宗祧继承制度,而在1930年12月26日公布的《中华民国民法》继承编废止了旧法中长期沿用的宗祧继承制度,财产继承成为继承制度的基本内容,女子取得与男子

11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00页。

12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91页。

13昭穆: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次序,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周礼.春官.小宗伯》:“辩庙祧之昭穆。”郑玄注:“父曰昭,子曰穆。”2、坟地墓位的左右次序。《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3、祭祀时子孙也按此种规定排列行礼。《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旧亦泛称一般宗族的辈分。陶潜《赠长沙公诗序》:“昭穆既远,以为路人。”《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0年8月第一版,第1394页。

大体平等的继承权,宗祧继承制度在法律层面上宣告了灭亡。宗祧继承虽然日趋衰落并失去了法律的支持,但民间社会仍受长期生活习惯的支配,立嗣现象并没有消失,直至1949年以后在我国的民间还深受其影响,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农村不断表现出来,很多关于继承纠纷的案件与过继有关。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家庭与家族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虽然社会不断变迁,对多数中国人而言尊祖敬宗,家庭和家族观念浓厚,立嗣制度影响深远。我国现在的继承法是在借鉴了西方若干立法精神后,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出来的,“立嗣制度”以现代民法概念来分析,兼具“继承制度”和“收养制度”的性质,但它们的立法原则、在立法上所维护的价值都是不同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考虑立嗣作为传统中国特殊的制度,在现代社会中与法律、司法和社会的互动情况。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立法、司法的手段,来达到促进社会变迁的目的;另一方面国家在立法、司法的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宗祧继承与立嗣制度的深远影响,用民间习惯作为补充,更好地解决家庭问题和家庭纠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