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套2013年历史填空式高考复习大纲(含答案)

全套2013年历史填空式高考复习大纲(含答案)

2013年历史填空式高考复习大纲(含答案)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2)分封的对象和主体:

①对象:王族(又称“同姓亲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姻亲等

②主体:王族

(3)主要内容:

①天子给诸侯授土、授民、授爵

②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A.权利:接受天子的分封,爵位世袭、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征派赋役。

B.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4)分封形成的等级(由高到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特点:主要以血缘关系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6)影响:

①西周: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治

②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争霸、混战,破坏了国家统一

2、宗法制

(1)目的: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2)主要内容:

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

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诸侯、卿大夫、士比照天子类推。

(3)核心和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二、中国早期(指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主要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等级森严。

2、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3、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第二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秦朝建立和汉朝巩固

△课标要求: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

1、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最高决策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独裁,专断,即君主专制。

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没有独立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1、原因:经济上,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为了巩固国家统一

2、过程:战国奠基→秦朝建立→汉朝巩固→唐朝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

(1)战国奠基

实践基础: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2)秦朝建立:

①政治前提:秦灭六国,统一了全国

皇帝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制度构成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制度

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A. 三公九卿制:

丞相:为百官之首,下辖九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三公及其职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

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三公九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三公九卿的相互关系: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产生和推广:产生于战国→全面推行于秦朝

B.郡县制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 直接有效 的控制,形成了 中央集权 制度。

△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郡县长官由 皇帝 任免,有利于加强 中央集权 和巩固 国家统一 。 (3)汉朝巩固:

①背景:丞相 位高权重 ;汉初实行 郡国并行 制,导致“七国之乱”,中央集权 严重削弱

在中央:设中朝,重用身边亲信参与 军国大事 ,削弱了 相 权,加强了 皇 权

实行 推恩令 ,削弱了诸侯国,加强了 中央集权

设 刺史 ,监督诸侯王和郡县长官,加强了对地方的 控制 (岳麓版教材)

二、 隋唐完善和北宋加强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隋朝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

1、三省及其职责:中书省, 起草 诏令; 门下 省,审核诏令;尚书省, 执行 诏令 既分权,又牵制,削弱了 相 权,加强了 皇 权; 既分工,又协作,提高了 工作效率 3、根本目的和实质: 加强君主专制 二、北宋加强:

1、背景:唐朝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持续百余年。 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 行政 权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 军 权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 财 权 将主要将领兵权收归 中央 ,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 中央 禁军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派 文臣 任地方长官,设 通判 负责监督

设 转运使 管理地方财政,将地方税收的大部分由 中央 掌控

3、特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

4、影响:改变了 藩镇割据 的局面,加强了 中央集权 ;为北宋埋下了 积贫积弱 的祸根

三、元朝发展和明清强化

在地方

②汉武帝 2、特点和作用

2、措施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元朝发展:

1、措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 巩固了国家统一,是省制

的开端。

二、明清强化:

背景: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1、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

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背景:清初,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②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措施: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影响: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变化的特点:

①长期存在着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集权)不断加强

②上述两大矛盾斗争的总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直至丞相被废除△个别例外的情况: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元朝以中书省代替三省

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政权与神权相结合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

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形成暴政和腐败

②消极影响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其副产品文化专制,钳制人们的思想,阻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以明朝中后期为界,上述影响:之前,积极影响为主;之后,消极影响为主。

第三讲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一、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恩荫制(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始

于隋)

时期背景选官制度用官依据影响

商周主要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恩荫制血缘维护了贵族特权两汉汉武帝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察举制孝廉打破了贵族特权魏晋南北朝世家大族把持了中央和地方要职九品中正制门第压制了人才

隋唐以后世家大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科举制才学有利于人才选拔

二、科举制

1、科举制的兴衰:

①形成于隋朝

②完善于唐宋元

③僵化没落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 禁锢了士人思想, 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

2、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

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 大大加强了中

央集权。

专题2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第一讲农业和手工业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的演变:

①生产工具:刀耕火种→耒耜人耕→铁犁牛耕

②经营方式:集体耕作→个体农耕(家庭经营)

③耕作技术:原始粗放(刀耕火种)→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兴修水利、加强田间管理、改良和引进农作物品种等多种

措施来实现。

2、主要生产工具的演变:

①材质:木、石、骨制农具→青铜农具(数量很少)→铁农具

②铁犁牛耕:牛耕(春秋战国)→耦犁(西汉)→曲辕犁(唐)

③灌溉工具:翻车(曹魏)→筒车(唐)→高转筒车(宋)→风车(明清)

3、小农经济(又称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方面特点

生产和经营方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个体农耕(家庭经营)产业结构农业(种植业)与家庭饲养业、手工业相结合,以农业为主家庭分工和产品出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其它方面分散、封闭、脆弱

二、古代手工业

1、经营形态及其特点:

经营形态特点

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 , 产品大都精美,但不进入市场

私营手工业私人自主经营, 产品进入市场 , 供民间消费

家庭手工业家庭副业产品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2、变化:

①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②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

③明中叶前后:官营手工业主导(前)→私营手工业主导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资本主义萌芽:

A.特点:存在雇佣关系和从事商品生产

B.发展缓慢的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和重农抑商;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3、领先世界的行业:冶铁、制瓷、丝织

①冶铁:高炉炼铁和炒钢(两汉)→水排(东汉杜诗)→灌钢法(南北朝)

②制瓷:青瓷(东汉)→白瓷(北朝)→南青北白(唐)→青花瓷(元)→珐琅彩(清)

③丝织:设织室(西汉)→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唐)→吸收花鸟画写实风格(宋)

→设织造局(明清)

4、享誉世界:被称“丝国”(汉)→被称“瓷器大国”(唐)

第二讲古代商业和古代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古代商业:

1、商业的发展

时间商业发展状况

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故后世称经商者为商人

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隋唐集市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两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出现徽商和晋商等地域性商人群体2、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宋朝时

空间坊市分开坊市界限被打破

时间只有日市且按时开闭时间限制被打破

管理官府严格管理市场交易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3、城市的发展

①宋朝出现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

②扬州、成都成为南方大都会,有“扬一益二”之说

西汉:开辟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外贸

南宋: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

4、外贸的兴衰

元朝: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朝:朝贡贸易, 厚往薄来, 倍偿其价

清朝:海禁、闭关锁国, 外贸渐趋萎缩

5、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兴起较早, 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内贸和外贸全面发展

③柜坊(类似银行)、飞钱(类似汇票)、交子(纸币)的出现在世界上最早

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

⑤历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

⑥明中期以后,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外贸渐趋萎缩

二、古代经济政策:

1、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A. 铁犁牛耕的推广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B.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合法性

C.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制

②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实行均田制和制定占地最高限额

③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2、重农抑商:

(1)提出与发展:

①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②汉武帝时:盐鉄酒专卖,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

③明清时期: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2)影响:

影响

明中期前积极影响(促进农业发展, 巩固封建统治)为主

明中期后消极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主

3、“海禁”与“闭关锁国”

①实行“海禁”的原因:

实行“海禁”的原因

明朝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清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②“闭关锁国”的危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3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第一讲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政治:奴隶制→封建制

1、背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经济: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文化:“学在官府”→私学兴起,“学在民间”2、形成:代表不同阶层的学术派别,纷纷提出不同主张,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

争鸣”局面。

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诸子百家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派别

代表

主张

地位和影响

儒家

孔子 思想:核心是 仁 ——仁者爱人;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

政治:为政以 德 ,爱惜民力(民本思想),反对 苛政 和任意 刑杀

教育:首创 私 学,主张“ 有教无类 ”,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儒家创始人 尊为“至圣” 孟子

施“ 仁 政”;“ 民贵君轻 ”(民本思想);“性本 善 ”(人性论)

战国后期成为蔚然大宗 荀子

以 德 服人;“ 君舟民水 ”(民本思想);“性本 恶 ”(人性论)

道家

老子

世界的本原是“ 道 ”;“ 无为 而治”;万物不停运动,祸福依存、转化

道家创始人 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 相对 的

法家

韩非子

以 法 治国,建立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制度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 思想 的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

1、董仲舒创立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和抑制 暴政

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 君权 ,维护统治 秩序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起用 儒学家 参与国家大政,以 儒学 为选才授官标准 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设博士为教官传播五经 下令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开始在 民间 处于独尊地位

二、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汉武帝实行

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 会的正统思想和主流 思想并处于独尊地位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宋明理学

1、主要派别及其主张和影响:

派别代表人

思想观点地位和影响

程朱理学程颢程

世界的本原:天理,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南宋以后成为居

治地位的官方哲

朱熹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

欲”

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内心反省就可得到理

强调道德修养

有积极的意义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去掉人欲,可

“致良知”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世界的本源外在的理内在的心

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内心反省

3、“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质: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背景: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没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2、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观点和影响

思想家思想观点影响

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

要求

黄宗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

工商皆本

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

作用

顾炎武“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启示了近代人的思维方法

(二)儒家思想的兴衰

时间发展演变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形成被冷落其主张距社会变革太遥远,无助于实现统一秦朝遭到重创遭重创儒生们非议郡县制,秦始皇“焚书坑儒”

西汉新儒学享“独尊”新儒学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魏晋至隋唐有危机有发展危机与发展并存佛教和道教盛行,三教相互影响

宋明程朱理学又“独尊”适应了重建伦理纲常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明清批判继承遭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没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维新变法时期赋予“新意”被利用康有为借助孔子权威,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抨击已动摇资产阶级激进派不能容忍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

第二讲古代中国的科技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造纸术:发明(西汉前期)→改进(东汉蔡伦)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

的发展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隋唐)→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

火药:唐朝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广泛用于军事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

指南针:司南(战国)→北宋时指南针应用

于航海

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三、天文历法:

1、《石氏星表》是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汉代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3、元代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四、农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

五、医学:

1、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第三讲 古代中国的文艺

△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辉煌灿烂的文学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孔子 整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现实主义 的基础。

2、楚辞:屈原的《 离骚 》是其代表作,具有 浪漫主义 风格

3、汉赋:半诗半文,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是汉赋中的佳作

4、唐诗:唐朝是诗歌的 黄金 时期,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

5、宋词:适应了 市民 阶层扩大的需要, 柳永 、 李清照 是婉约派代表, 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

6、元曲: 关汉卿 、 马致远 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7、明清小说:适应了 市民 阶层扩大的需要,《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最著名

二、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书画 演变脉络: 甲骨文 → 大篆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演变趋势:由 繁 到 简

(2)书法

①阶段: 自发 阶段(魏晋以前)→ 自觉 阶段(魏晋开始)

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

唐代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各

具特点

草书(

审美 价值极高):草书大家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有审美和实用价值): 王羲之 、 颜真卿、苏轼、赵孟頫、文征明等备受后人喜爱 (3)中国画

①起源(萌芽):远古时代,《鹳鱼石斧图》是其中杰作 ②走向成熟:战国帛画《人物 龙凤 图》《人物 驭龙 图》 特点:注重 写意传神 ,追求“ 得意忘形 ”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其传世佳作,提出“ 以形写神 ”理论

楷书( 实用 价值最高)

②种类 ③中国画

(1)汉字

隋唐时期: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

子天王图》

两宋: 风俗 画是当时画坛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

元明清: 文人 画成就最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 写意 画 2、戏曲

①戏曲的发展: 元杂剧 的出现——中国戏曲艺术成熟 → 明清时期, 昆曲 流传甚广 ②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于 道光 (徽汉合流)→ 成熟于 同光 ,→ 民国期间走向四面八方(世界)

专题4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山多、岛多——形成众多 小国寡民 的城邦

地少而三面环海—— 工商 业和 海外 贸易发达 成就

地理因素

1、产生条件

政治因素: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实行直接民主

经济因素: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有利于形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

废除债务奴隶制

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以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实行陶片放逐法,以打击反民主势力

取消担任高级官职的财产资格

发放津贴,以鼓励中下层公民参政议政

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监督执政官员

陪审法庭(岳麓版称“民众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

一切公职向公民开放,以抽签或选举方式产生

4、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进步性:促进了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

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妇女、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

二、古代罗马法律

第二讲英国君主立宪的建立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制的特点。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权利法案》的制定( 1689 年,即光荣革命的第二年)

奠基:梭伦改革

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顶峰:伯利克里改革

2、形成和发展

3、主要内容

5、影响

起源

习惯法——保护贵族特权,损害了平民利益

成文法——--平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

《十二铜表法》

发展

公民法——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适用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形成体系——《民法大全》汇编完成

影响

核心内容: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实质: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十二铜表法》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民的胜利

《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古罗马法的影响

规范l了人们的行为, 调节了社会矛盾, 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的源头,影响深远

①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 国王 的权力,保证议会的 立法 权、 财政 权等权力。 君主权力受到 法律 严格制约

②影响 议会权力不断扩大, 日益超过 国王 权力, 国王 统而不治 标志着英国 君主立宪制 确立起来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过程:

内阁

光荣革命前 其成员由 国王 挑选, 是国王的 顾问 和 助手 光荣革命后 资产阶级 控制内阁,内阁承担 行政 职责 1721年后

首相 主持内阁会议, 国王 退出内阁

②标志:1721年, 沃尔波尔 实际上成为英国首位首相 ③内阁的组成:首相(内阁 首脑 )和各部大臣(内阁成员) △英国的议会和内阁的关系如何?

以 代议 制民主为基础(国家权中心在 议会 ) 3、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以 责任内阁制 为核心( 内阁 掌握国家实权) 保留君主,但“ 统而不治 ”

△资产阶级代议制:就是资产阶级 议会 制,因为议员代表 选民 行使国家权力,包括议政、立法等。

第三讲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

,下院多数党领袖对议会负责提名组成内

对议会集体负责在

上共

退监督内阁, 控制行政议会下院

内阁

(政府)

首相如果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

下台

或者:宣

布解

散议会

重新进

行选举

宪制的异同。

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三大原则:

1、联邦制原则: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大于各州即各邦权力。

2、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 2 名,任期 6 年;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 2 年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统帅 , 对宪法负责, 每届任期

4 年, 任期一般不超过 2 届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

△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①进步性: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②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存在种族歧视,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三、美国总统制(又称总统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总统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异国

国家元首总统国王

产生方式由选民间接选举

世袭

有无任期任期制终身制

有无实权有无

政府首脑总统

首相

产生方式由选民间接选举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对谁负责宪法议会

与议会关系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以弹劾总统首相可以解散议会,议会也能罢免首相同①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维护其统治②有较广泛的民主性和竞争性否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国会

(立法)

总统

(行政)

联邦法院

(司法)

权分

立、制

约与平衡

第四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课标要求: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立法权属于 议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行政权由 总统 掌握

△参议员由 间接 选举产生, 任期9年,参议院有权否决 众议院 的决议案。 △众议员由成年 男子 直接选出,任期4年

△总统是国家 元首 和军队最高 统帅 , 由 参议 院和 众议 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经 众议 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 参议 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 确立 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 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皇帝:是国家 元首 和军队 统帅 , 有权任免 官员 、召集和解散 议会 和决定 外交政策

宰相:主持 内阁 会议, 由 皇帝 任命, 对 皇帝 负责

议会: 立法 机构, 由 帝国议会 和 联邦 议会组成

规定德意志帝国:是 联邦 制和 君主立宪 制国家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 联邦 议会和 皇帝 批准 进步性:确立君主立宪制,促进德国资本主义 经济 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世界 强国之列

局限性:具有浓厚的 专制主义 色彩,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保守 和 不彻底 。 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国家元首 皇帝 :世袭,权力 巨大 而基本上不受议会 制约

总统:由参众两院 联席 会议选出, 对 议会 负责,权力 很大 , 要受到 议会 制约

政府首脑

宰相:由 皇帝 任命,对 皇帝 负责 同上

议会

帝国议会法案必须得到 联邦议会

皇帝 批准,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

议会的立法权不受 行政 制约 是较彻底较完善的代议制

1、主要内容

2、评价

2、意义

1、内容

权力中心 皇帝 议会

①实行资产阶级 代议 制 ②国家元首有权任免 官员 、解散 议会 等

四、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①体现了 民主 精神,否定了 君主专制 政体, 巩固了 资产阶级 的统治,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调节、缓和社会 矛盾 ,稳定社会 秩序 ,推动世界 民主化 进程。 ③无产阶级可以利用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 合法 斗争,维护自身 利益 。

专题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讲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课标要求: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西欧 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 资本主义萌芽 的出现 ②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 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2、条件: 造船 技术和 航海 技术的进步

迪亚士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达伽马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哥伦布 抵达美洲

麦哲伦 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对欧洲:促进 封建制度 解体和 资本主义 发展 4、影响 对殖民地:带来深重 灾难 和长期 贫困 对世界:从孤立走向一体, 世界市场 雏形 出现 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主要史实:

(1)荷兰后来居上,成为“海上 马车夫 ”——世界头号贸易强国(17世纪上半叶) ①前提条件:摆脱西班牙国王统治,成为 资本主义 国家 ②主要手段:建立 垄断性 的贸易公司 ③结果:建立了遍布世界的 商业 殖民帝国

(2)英国更上层楼,成为“ 日不落 帝国 ”,成为海上 霸主 ( 18世纪下半期) ①主要手段: 商业 战争和 黑奴 贸易

②过程:通过商业战争,先后打败 西班牙 、 荷兰 和 法国 A.打败西班牙“ 无敌 舰队”

英国经常截击西班牙运送金银的船只 —→ ←— 西班牙派“无敌舰队”讨伐英国

葡萄牙 西班牙

3、过程

B.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荷兰强烈反对《航海条例》

C.打败法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加拿大和新法兰西,

2、影响

1、对西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对殖民地:造成巨大的灾难和长期的贫困落后;带去了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3、对世界: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工业革命之前)

△为什么在工业革命之前,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和掠夺而不是海外贸

易?

当时处还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没有多少商品需要销售到海外

去。

第三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

1、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必要性

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来自殖民掠夺、贩卖黑奴、海外贸易

2、条件技术:来自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可能性

市场:来自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

劳动力:来自圈地运动

3、成就:新动力: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新交通工具:轮船和蒸汽机车

4、影响:

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工厂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

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成为社会两大阶级⑤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成就:

①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②内燃机的创制并应用于新的交通工具:汽车(1893);飞机(1903)。

③新通讯工具出现:电话、电报

④新兴工业部门兴起: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

2、影响: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部门棉纺织业重工业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的发明和应用

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发源国家发源于英国多国同时发生

发明国家一枝独秀(多自英国)百花齐放(来自多国)

发明基础发明家的经验积累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生产(经济)组织:

生产(经济)组织

工业革命前 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 工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垄断组织、跨国公司等

2、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

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 雏形 (或 开始 )形成

强占 土地 ,掠夺 财富 工业革命后 基本 形成 经济 发展, 汽船 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最终 形成

经济 发展、新的 交通 、 通讯 工具出现

△作业:《全品》作业手册·专题六·选择题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内涵:关注 人类社会 ,强调人的 价值 和人的 决定 作用。

第二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背景: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学派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的社会地位日益突出探索的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苏

格拉

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主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应该有美德,“美德即知识”,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意义: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

主张:根据智慧品德,将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意义: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特别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资本主义文

艺背景意大利能接触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萌芽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实质: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鼓励发财致富, 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