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项目简介 (4)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5)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5)

1.4资源控制指标 (6)

1.5项目研究范围 (7)

1.6项目编制依据 (7)

1.7研究结论 (8)

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9)

2.1项目建设背景 (9)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13)

3.1 某县社会经济条件 (13)

3.2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14)

3.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5)

3.4存在的主要问题 (19)

第四章人力资源社会发展需求预测 (20)

4.1人口与基层就业发展概况 (20)

4.2社会发展人力资源需求 (21)

第五章项目建设目标与建设方案 (22)

5.1项目建设主要目标 (23)

5.2建设原则 (23)

5.3“一拖四”项目概况 (24)

Ⅰ、某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24)

(1)项目概况 (24)

(2)项目建设内容 (24)

(3)项目建设条件: (25)

(4)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25)

Ⅱ、五里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26)

(1)项目概况 (26)

(2)社会经济概况 (26)

(3)建设现状 (27)

(4)建设选址及条件 (28)

Ⅲ、燕子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29)

(1)项目概况 (29)

(2)社会经济概况 (29)

(3)项目建设现状 (32)

(4)项目建设条件 (33)

Ⅳ、某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34)

(1)项目建设概况 (34)

(3)项目建设现状 (36)

(4)项目建设条件 (36)

Ⅴ、邬阳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37)

(1)项目建设概况 (37)

(2)社会经济概况 (37)

(3)项目建设现状 (39)

(4)建设条件 (41)

5.4项目建设标准和内容 (41)

5.5项目建设布局 (42)

5.7建筑设计方案 (45)

5.8建筑装饰方案 (46)

5.9设备配臵方案 (47)

5.10小结 (48)

第六章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48)

6.1投资估算依据 (48)

6.2投资估算 (49)

6.3项目总建设规模 (50)

6.4资金筹措: (51)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 (52)

7.1环境质量及现状评价 (52)

7.2 环境保护标准 (53)

7.3 项目主要污染源 (53)

7.4 项目建设与营运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54)

7.5 环境保护措施 (55)

7.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8)

7.7环境保护目标及措施 (59)

第八章公用工程 (59)

8.1给排水设计 (59)

8.2强弱电设计 (60)

8.4暖通设计 (62)

8.5防雷设计 (64)

8.6消防 (64)

8.7防震抗震 (66)

第九章节能及措施 (68)

9.1节能降耗依据 (68)

9.2 设计原则 (68)

9.3 资源利用分析 (69)

9.4能耗分析 (69)

9.5项目对降耗的影响 (71)

9.6项目节能措施 (71)

第十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73)

10.1政策上的可行性 (73)

10.3组织上的可行性 (74)

10.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4)

10.5劣势 (74)

第十一章项目社会风险评价 (75)

11.1社会评价作用和范围 (75)

11.2社会评价主要内容 (75)

11.3社会影响分析 (76)

11.4综合影响分析 (77)

11.5项目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78)

11.6社会评价结论 (79)

第十二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79)

12.1项目建设管理 (79)

12.2施工安全管理 (80)

12.3招投标管理 (80)

12.4财务管理 (81)

12.5人力资源管理 (81)

第十三章项目工程进度与招投标 (83)

13.1工程进度安排 (83)

13.2 招投标的范围和管理 (84)

13.3 工程招投标的原则 (85)

13.4 工程招投标方式与程序 (85)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86)

14.1社会效益评价 (86)

14.2结论与建议 (86)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简介

1.1.1项目名称: 某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1、某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2、某县五里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3、某县燕子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4、某县某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5、某县邬阳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及性质:

●某县容美镇迎宾大道建设性质:新建。

●某县五里集镇友谊街70号建设性质:新建。

●某县燕子乡集镇十字街建设性质:新建。

●某县某乡北佳集镇建设性质:新建。

●某县邬阳乡集镇建设性质:新建。

1.1.3项目建设工期:县级服务中心建设期1年,四个乡镇6个月竣工。

1.1.4项目业主: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1.5项目法人:联系电话:

1.1.6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内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功能业务用房基础建设,配套设施、设备购臵。

1.2.2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总建设规模4200平方米其中:县级3000平方米;四个乡镇共计1200平方米;新增业务用房面积4200平方米,新增设备252台套。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投资

(万元)

申请国家

投资

地方

投资

总计㎡4200 995.8 497.9 497.9 一土建工程费用790.1

1 新建县级服务中心㎡3000 600.1

2 新建4个乡镇服务中

㎡(300×4)190

二设施设备费用252 80

1 县级服务中心台套116 40

2 4个乡镇服务中心台套(34×4)40

三基本预备费及其它费用125.7

1 县级服务中心90.1

2 4个乡镇服务中心(8.9×4)35.6

该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995.8万元。总投资中:土建工程790.1万元,设备投资80万元。项目申请中央投资403万元。地方配套投资592.8万元,其中:

县级服务中心投资:730.2万元,申请中央专项投资33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95.2万元。

乡镇服务中心投资:265.6万元,申请中央专项投资6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97.6万元。

1.4资源控制指标

1.4.1环境保护控制性指标

1、生活废水排放2386吨。

2、二氧化碳排放31930t/a。

3、固体垃圾3450吨。

1.4.2能源资源利用指标

1、电耗:23.6万kW〃h/年,折标煤79吨

其中:县级服务中心年耗电12.5万KW,折标煤41.9吨,四个乡镇服务中心年耗电11.1万KW;折标煤37.1吨。

2、水耗:正常年水耗541m3/年。其中:

县级服务中心年耗水259m3/年,四个乡镇服务中心年耗水301m3/年。

3、工程施工期耗水:4020m3。

1.4.3项目土地控制性指标

项目建设控制用地总面积为:2100㎡。其中: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控制用地1500㎡,四个乡镇服务中心建设控制用地600㎡。

1.5项目研究范围

按照国家发改委“一拖四”建设要求,对县级和四个乡镇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进行研究,《某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重点范围是:

1.5.1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建设条件等;

1.5.2项目的社会需求预测;

1.5.3项目建设的环境与安全;

1.5.4项目社会效益和社会风险的评价。由于该工程建设属于就业和社会保障公益事业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投资估算、建设内容和建设管理进行研究,故本可研未对其经济效益和财务进行评价和研究。

1.6项目编制依据

为了规范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市场、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基层就业和社会

保障服务管理水平、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某县“十二五”基层就业服务体系总体发展规划》目标,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为:

1.6.1《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

设项目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2]1399号);

1.6.2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

1.6.3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

务平台建设的通知(恩施州政办[2013]7号);

1.6.4《某县发改局关于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的批

复》文件;

1.6.5《某县“十二五”劳动基层就业服务体系总体发展规划》

1.6.6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6.7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手册》

1.6.8人工工资依据地方定额标准计核

1.6.9材料价格依照某县2012年市场物价标准计核;

1.6.10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7研究结论

该项目建设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大开发地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政府重视和人民群众支持的民心工程,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共享改革成果意愿,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投向、各项建设条件满足项目建设需求;政府财政部门承诺建设所需的配套资金,资金筹措有保障;建设方案设计合理、平面布局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设计规模及建设标准适度,符合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项目无社

会风险,其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投向

●建立新型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社会保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臵,“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并与“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升到第二位”及“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等重大成就并列,给社会保障以崇高的地位;“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开宗明义地将标题概括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城乡社保一体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旗臶鲜明地提出来社会保障的基本方针和体系特征,即“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及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提出来明确要求,“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明确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待机制及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元筹措、保值增值等社会关注的问题做了明确表述。将过去的“加快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变成“全面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目标进一步明确。在这个大背景下,启动该项目建设是历史性的机遇。

●某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西部大开发地区,2009年又被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纳入全省12个脱贫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县,2011年10月又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试点县,省委省政府将从政策、财政、项目建设给予某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支持,为该项目建设提供了政治条件。

●2013年1月31日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恩施州政办[2013]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建设目标和内容、建设标准及工作要求,并成立了由常务副州长任组长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为项目建设奠定了领导基础。

2.1.2建设项目已纳入总体发展规划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要求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强调“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取向。这为该项目建设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投资政策取向。

2.1.3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某县既是国家级贫困县、西部大开发地区,又是全省12个脱贫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县和国务院确定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试点县,也是全省最边远、最贫穷的县,还是革命老苏区。由于交通不发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致使农村城乡统筹基层就业、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社会就业和社会代理服务能力较差,已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基层就业与再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某必须着力解决好的两大课题。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新型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随着县域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2.2 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某县地处武陵山区,国土面积2872平方公里,辖7乡2镇1个经济开发区,205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22.02万人,现有农业人口19.64万人

以上,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当前,城乡劳动力普遍存在着素质不高、就业技能单一、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与就业岗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而形成了就业岗位的结构矛盾。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一方面劳动者进不了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节能环保、高科技、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和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对现有未就业的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根据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提高其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其择业竞争力和支撑力,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对已就业者通过技能提升能有效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更好地适应企业产品更新、技术升级、产业转型带来的技术真空,稳岗稳业。

2.2.3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公平社会、共享改革成果的需要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长期以来,社会保障对象范围主要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除少数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局部的、有限的社会保障以外,广大农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这种制度安排助长了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显然有悖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共享改革成果”,就是追求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健全,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全体社会成员平等享有各项权利和发展机会,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其实质就是对社会财富实行再分配。这意味着在今天的中国,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反哺农村、发达的东部地区要对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予以支持,国家与各级政府要救助弱势群体,让低收入人群在更持续地获得保障与关爱,加强劳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体现社会公平、让城乡社会弱势群体共享改革成果的

需要。

2.2.4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某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表现在:一是没有固定的劳动力市场;二是5个社区及9个乡镇就业保障服务中心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均为租用街道及乡政府办公场所开展工作;三是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硬件不齐全,信息化程度不高,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能力不强;四是就业和社会资源不能共享,难以发挥就业和社会整体功能。加之我县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招聘、招工就业信息短时间难以传递给劳动者,形成用工单位招不到人劳动者得不到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夯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完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平等就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 某县社会经济条件

某县位于武陵山区大山深处,恩施自治州的南部,周边与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宣恩县、五峰县、湖南省桑植县、石门县相毗邻。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曾以此为根据地转战多年,是红色革命老苏区。全县国土面积2872平方公里,辖7乡2镇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05个村,常驻总人口22.02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0%,农业人口占88.7%,达

19万余人。1983年被定为全国一类苏区县,1986年、1994年两轮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996年被定为全省12个特困县(市)之一,2002年被国务院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9年被定为“湖北省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之一,2011年10月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试点县。这是某县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就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总体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片区承接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2011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30.4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8.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12.04亿元,同比增长19.6%;第三产业10.4亿元,同比增长20.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7.9:39.3:32.8调整到2011年的26.3:39.6:34.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县人口增长率控制在5%0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某县县域内仅有公路与内外相通,无高速公路、无国道、铁路通过境内,与恩施市相距178公里,与省城武汉市相距630余公里,是全州最偏远的县,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全县流动人口约5万余人。

3.2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3.2.1中央关于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人力和社会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方向已经确定,中央、省州县各级政府对就业和社会工作高度重视,某县为了该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还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机构。

加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某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这些有利条件为就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政策条件和建设条件。

3.2.2供电与给排水:项目建设地处各乡镇中心,供水、供电、排水、交通、通讯网络等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能满足施工需求;也符合城镇建设规划,项目建设自然条件良好。

3.2.3通讯:全县项目建设地处于各乡镇中心地带,有线、无线和村村通、有线电视等多种通讯网络密布覆盖全县境内。项目地交通十分便利,大型车辆可直接进入项目建设地。

3.2.4建材:项目所需钢材和水泥可就近购买,县水泥厂距项目建设地仅10-80余公里,一般建材可就近采购,特殊材料经招标采购后电话联系供货方送货到工地。

3.2.5项目建设的土地、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等审批证件已经取得。

3.2.6领导重视:县乡人民政府均已成立项目建设领导机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与协调,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有保障。

3.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于2010年5月是由原县人事局与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能合并后组建的新局,局机关设内设股室11个,设局长和副局长5人、纪检组长1人。辖9个二级单位、9个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内设股室12个。全系统181人。近两年来,项目建设单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2011 年 4 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12 年 2月,被省人社厅表彰为2011年度全省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度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3月被恩施州人社局表彰为2011年度全州就业工作先进县;2012年4月被县委宣传部表彰为2011

年度全县对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5月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2011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单位。

3.3.1主要工作职能:

(一)贯彻实施国家、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拟订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并负责监督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臵。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拟定全县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年度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保持全县就业形势稳定和失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建立和完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协调全县人才交流和有关人事人才方面的对外交流、综合管理全县人事代理工作。

(三)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县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的制度,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拟订中央转移支付社会保险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及调剂金的分配方案,编制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并组织基金预算的执行;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工作,负责参加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五)负责全县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负责全县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的资格认定和监督管理,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组织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六)贯彻实施国家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福利和离退休政策,建立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拟订企业劳动标准政策和劳动定额标准,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七)组织实施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

勤人员人事管理政策,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人技工等级岗位培训和事业单位人员宏观管理。

(八)负责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政策,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人才引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资格、职(执)业资格考试监督管理工作;

(九)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臵、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十)负责全县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落实有关人员调配政策和特殊人员安臵政策,统筹管理政府表彰奖励工作,指导全县公务员培训,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

(十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承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依法处理本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主管全县就业和社会监察工作,依法实施监察,组织查处重大案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3.2业务开展情况

●就业与再就业:2012年截止到10月底,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8338户,新增1784户。其中,个体工商户7378户,新增1641户;企业766户,新增9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4户,新增51户。出台了《某县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及《2012年全县小额担保贷款联席会议备忘录》等规定,根据创业需求调剂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1060万元,为1170名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68万元。

就业再就业稳步推进。201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487人,完成年目标任务3000人的116.2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63人,完成年目标任务500的132.60%;指导创业701人,成功创业674人、带动就业26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为促进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实现了全县就业形势的

基本稳定,就业再就业工作获得全州第一、全省排名靠前的好成绩。

2011年,全民创业促进就业财政贴息贷款达1.9亿元,为515名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56万元,完成年目标任务1200万元的171.3%;新增企业120多家,新增项目26个,总数达354个;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6914户,新增791户(其中,个体工商户6194户,新增722户;企业644户,新增3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21户,新增30户),新增创业带动就业650人。

●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自2010年5月合并以来,全县共举办创业培训12期1800余人、技能培训20余期2000余人、公务员培训17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4000余人次,共办理职业技能鉴定1800余人,其中,初级工1200余人,中级工600余人。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社会保险:某县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趋向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已初步建立并完善起来。2011年底,将原县社会保险局、医保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局撤销,合并组建了某县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局,实现了“五保合一”。

2011年,五险扩面2900人,完成任务数2350人的123.40%;五费征收7310万元,完成任务数7105万元的102.88%;全县社会保险退休人员5089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473人,企业退休人员4616人,人均养老金水平达1211元/月,较1986年增长219.78%,其中,企业养老保险人均每月享受退休待遇1188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人均每月享受退休待遇1430元,退休待遇逐年提高,平均每年以26.86%的速度递增,极大地改善了参保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

2012年,截止10月底,征缴五项社会保险费7327万元,完成年度任务8404

万元的87.18%。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843人、15260人、5900人、6267人、79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6539人,参保率达到93.72%;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征收额分别达到4595万元、1669万元、238万元、237万元、76万元,各项社保待遇全部按时足额发放。

3.4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社会保险扩面难度仍然较大。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面,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主动为职工投保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全县还有部分规模企业职工参保率尚未达到50%。中小企业特别是用工人数少的个体私营企业在社保经办机构立户参保率偏低。在城乡养老保险方面,目前,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企业用工多样化,用工需求量扩大,用工政策相对灵活,导致职工流动性极强,影响了社会保险的扩面。

3.4.2专门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过少、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绝对数字看,我县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在近几年有所增加,每个乡镇基本配备了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和专门的工作人员,但较大的工作量与人员相对偏少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全面开展。

3.4.3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各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大部分机构没有自主产权的办公场所,租用的办公场所设施落后,数据库难以实现有效共享等问题仍然存在,信息交流和共享滞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社会保障的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4.4保险欠费征收难、社保基金收益率低。目前全县改制企业欠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65.72万元。关破企业欠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1345.86万元;规模企业累计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1226.56万元。

截止2011年底,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余额24308.5万元,一方面未执行国家利率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未按基金余额占财政专户余额的比例分配社保资金利息而是缴入预算,导致少收少计利息624.26万元。

3.4.5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就业难度大。我县富余劳动力以“4050”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其整体素质偏低、年龄偏大,难以胜任部分用工单位的用工要求,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依然严峻。

3.4.6就业专项资金投入有待加大。目前的就业资金投入非常有限,还不能满足全县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需要。

由于某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经济实力不强,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全县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少,当时因陋就简建成的劳动基层就业基础设施:一是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全;二是缺少应有的基本工作条件;三是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不强;四是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没有正规的业务服务用房及必要的设施和设备,严重制约着某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和某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小结:由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发展已滞后于某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成为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已刻不容缓。

项目建设的市政基础配套建设条件较完善,项目建设领导组织健全,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第四章人力资源社会发展需求预测

4.1人口与基层就业发展概况

2017年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2017年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2017年来,我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大众、履行职责为质量方针,根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宝人社〔2017〕56号)要求,并结合我乡2017年工作任务及工作重点,圆满 了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由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整个民生工程中涉及的内容多,任务重,工作对象数量多,工作难度大。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协理人员、包村干部为成员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针对本乡实际情况制定了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切实做到工作早谋划、早部署,计划合理,措施有效。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精心安排,严密组织,狠抓落实。要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使群众满意,确保民生工程目标顺利实施。 (三)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专题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实效。广泛宣传民生工程政策措施,做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民生工程的实施,提高民生工程知晓度。 (四)加强督促检查,务求工作实效一是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让此平台充分发挥作用;二是领导小组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定期组织综合督查,注重提高督查效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确保工作按要求如期完成。 二、民生工程目标完成情况1、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帮助1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完成全年目标100%。 2、技能培训。我乡2017年组织辖区内人员参加家政服务培训55人,合格发证人员55人,完成目标任务110%。 3、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入库。对全乡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并录入系统的 2398人进行跟踪调查,劳动力转移输出1361人,完成劳务收入2000万元,完 成目标任务100%。 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况。2017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053人,完成全年目标122.6%,参保缴费人数1088人,完成全年目标103.32%。 5、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验证。对全乡365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 养老金领取资格进行了验证。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保障发展的制约;而社会保障亦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1.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从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维护了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社会保障通过其基金供需变化可以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严重滞后,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使我国的消费市场难以真正启动,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3.社会保障通过对劳动者的多方面的保障也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如社会保险既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性机制,又是促进劳动者身体、心理及技能素质的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制度还能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4.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则可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则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社会保障不能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有效工具,这样一来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采取的是经济手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来讲,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约着社会保障的规模,如发达国家因有发达的经济做后盾,早已普遍建立起健全、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甚至福利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却因经济发展落后而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二是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标准,即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社会保障水平亦会相应提高,反之亦然;三是制约着社会保障政策,如效率优先必然制约社会公平,反之,效率与公平兼顾与协调会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水平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影响重大,任何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及其发展都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来支撑。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考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可以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等到其经济足够发达的时候才建立的。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要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乃至历史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020年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20年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总结2020年,我中心的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就 业促保障的工作思路,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于后: 一、注重理论学习,加强作风建设,以廉洁自律为准则,树立服务为民的良好形 象 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知识在更新。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唯有不断的加 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结合人社系统开展的综合素质和践行党的群众教育实践 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以十八大精神 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努力用新思维、新方法去观察、分析解 决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党委、政府保 持一致,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本领。按照科学、民主、依法行 政的要求,坚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民主与集中,少数与多数,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切实提高整体水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执 行党的政治纪律,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觉同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凡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措施都能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不打折扣,不铺张浪费,不利 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不参加赌博活动,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认真对待群 众来信来访,主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以廉政促勤政,整体推进各项工作 一年来,按照党委、政府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部署,以不断统一思想 为先导,以目标责任制为总抓手,以狠抓落实、创新工作为重点,以切实维护群众的 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廉政促勤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 (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培训和劳动就业新突破。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重点是抓好上级精神的落实。一是加强国家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一年来,累计为下岗失业人员申请社 保补贴960人,补贴金额达109.4万余元;申报失业保险17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 238.5万元。二是加强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把培训 工作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对培训合格者免费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使 农民技工得到社会认可。一年来,共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参加各类培训967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917561641.html,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 作者:刘晓英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第12期 [摘要]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二者紧密相连?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失业保险支出方向?社会保障面和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范围均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社会保障;就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 F24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2-0036-03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两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农业 社会实行的是家庭为单位的就业保障,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使那些没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机会的居民拥有了分享物质文明成果的制度保障,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也为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从这个意义上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密不可分?本文具体讨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 一?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与当前就业形势之间矛盾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还是传统的就业体制,其基础是依托单位?固定就业和城市户籍?随着就业体制和就业形势的的改变,非单位就业不断增加,非正规就业比重逐渐变大,农村 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就业,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于是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之间出现了矛盾:一是社会保障关系以及户籍关系的单位?地域性固化,同劳动力跨城乡?跨户籍地?跨行业流动的现实不相适应;二是大量农民工和城市非单位就业人员被排斥在社会保险制度外;三是随着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的减少,社会保障制度内缴费人数下降,抚养比上升,社会保险财务赤字增加,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持续运行;四是影响劳动者参保积极性,有的个人缴费达标但因企业欠费而使参保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也有的非单位就业人员想缴费而难以实现[1]? 二?失业保险支出方向对就业的影响

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4) 一、工程概况 (4) 二、工程建设背景 (5) 1、印江县概况………………………………………………… 2、印江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现状………………………… 3、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 4、研究的范围和编制原则……………………………………工程建设的背景、理由和必要性……………………………第二章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第三重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一、场址选择………………………… 二、场址条件………………… 第四章建筑方案选择……………………… 一、建筑方案选择原则………………… 二、总平面布置…………………………………… 三、建筑方案………………………… 1、主要设计依据…………………… 2、建筑设计……………………………… 3、结构皮计………………………… 4、给排水、消防设计……………… 5、电气、防雷设计…………………… 6、节能保温设计……………………………… 7、道路和广场硬化及场地绿化……… 8 、通讯……………………………… 第五章主要节能节水措施………………… 一、概述……………………………… 二、主要节能节水措施…………………………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 四、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劳动安全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措施………………………………… 二、临时用电安全防护……………………………… 三、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四、消防………………………………… 第八章工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工程建设管理……………………………… 1、组织管理……………………… 2、资金管理……………………………………… 3、投资管理………………………………… 4、进度管理…………………………………… 5、质量管理……………………………… 二、工程控制………………………………… 1、管理和监督工程实施………… 2、跟踪工程实施过程………… 3、工程监理…………………………………… 第九章工程实施进度……………………………一、建设工期…………………………………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一、劳动就业工作 1、宣传贯彻执行《劳动法》以及国家地方劳动保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负责管理辖区内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掌握本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状况,建立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十一本台帐”(即:高校毕业生台帐、下岗职工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就业困难对象台帐、用工单位台帐、离退休人员数据库、下岗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安置台帐、用工信息台帐、职业培训台帐、职业介绍台帐、小额担保贷款台帐)。办好用工信息版,摸清外来、外出人员情况。 3、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组织实施社区就业项目,动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及新生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开展就业服务。 4、为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及时发布各类用工信息,并按时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每月的用工洽谈会,并及时协助区劳务办做好辖区内社区、各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宣传工作,建立社区服务平台。 5、指导社区劳动就业组织开展工作,核发《再就业优惠证》,协调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办理小额贷款。跟踪调查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及申领小额贷款人员的再就业情况。 6、负责辖区内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在离退休人员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7、负责本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和流动人口管理统计和基本信息工作。 二、社会保障工作 1、认真负责地做好城市居民、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低保对象的审核上报、审批,对申请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发放低保资金。对低保户进行季度审核,半年一大审,记台帐,分类建档、建卡。 3、负责本辖区内低保人员廉租住房的申请上报工作,对申请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各种帐、卡、册,建立上报人员的电子、手工档案,一年一大审。 4、负责本辖区内失业人员及低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工作,对申请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审核审批上报,填写各种帐、卡、册,建立参保人员的电子、手工档案。 三、残联工作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与宣传。 2、维护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权利。 3、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开展残疾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的事业。 4、负责本辖区内残疾人的调查摸底工作。 5、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开展社会性的娱乐活动及社区康复工作。 6、协助社会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四、双拥工作 1、开展拥军优属工作,按时拨付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在乡红军老战士、在乡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的抚恤金。 2、搞好军民共建,军民联谊活动。 五、老龄工作 1、负责宣传有关方针、政策 2、开展尊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的活动。 3、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开展送温暖活动。 4、开展娱乐文体活动。 5、给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

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本论文从制度与实践关系的角度探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论文认为,目前国家在针对失业现状采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的速度是很快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仍然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针对就业和社会保障需求的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失业;制度实践 一、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1) 二、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1) (一)市场体系机制不健全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1) (二)政府促进就业的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运作效率不高促进就业的配套政策滞后和 不完善。 (2) (三)失地失业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堪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出台滞后、不完 善、遗留问题多。 (2) (四)政府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力人力不足虽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经费逐 年增加但仍然不足,地方财政负担较重。 (2) (五)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制度体系机制尚未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小、保障水 平低城镇养老保险尚未实现全覆盖;农业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未享受城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身份转换进入城镇后养老等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具体问题如下: (3)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 (4) (一)就业压力剧增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严重,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严峻。经济增长 受阻,不仅对就业的拉动减少,而且,企业的停产、关闭,无疑会导致部分员工失业。 (4) (二)劳动力结构失衡从人才统计、失地农民统计、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所有制从 业人员结构看,劳动力结构失衡严重 (4) 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 (4) (一)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创业积极性 4 (二)帮扶重点人群就业工程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人群就业,帮扶和安置弱势人群就 业,建立巩固就业、预防失业的制度和机制 (5) 五、关于促进就业和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5) (一)根据就业市场化和多元化的要求,审慎地调整基本社保制度,改善管理, (5)

20XX年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工作总结

20XX年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工作总结20XX年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工作总结 今年,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在镇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圆满完成市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政策宣传。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顺利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XX年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在去年的基础上,市下达我镇今年的扩面任务为1089人,由于近几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较多,可能用人单位承诺过二、三年内给他们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这部分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难度较大,镇政府多次召开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会议,要求强化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对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惠民政策进行解读,参报后到龄人员养老保险金怎么计算,按缴费档次能拿多少,如果将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了,可以申请退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方面,力争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求该项工作以村为主工作制,村(社区)干部包租、村民组长保户、党员同志包到人的“三保”工作方式,镇保险服务所将各村(社区)未参保人员花名册发给他们,便于他们分解落实。通过全镇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今年扩面完成1091人,圆满完成下达的扩面任务。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今年年初,市人社局下达我镇计划任务数470人,于六、七月份镇保障服务所,对全镇无业城镇居民进行摸底,并登门进行医保政策宣传,截止11月底,新增参保341人,累计参加总数为816人,占下达指标任务的173.6%。 三、协助企业签订集体用工合同。根据市人社局年初下达计划任

务数15家企业,结合我镇企业实际情况,保障服务所深入到飞龙公司以及劳动用工密集型玩具、服装行业进行沟通协调,帮助企业制定合同文本,今年共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5家,完成数占计划数的100%。 四、开展《失业就业登记证》申报工作。按市人社局就业股安排,各镇居民《失业就业登记》申请办证,由各镇在金保工程系统申报,分村(社区)录入,在由镇所审核,今年我镇共办理申请办理人员25人。

就业问题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就业问题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二、理论分析思考 ㈠劳动就业 经济学角度 1 、解决再就业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2 、经济是基础。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通过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3 、第三产业能吸纳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我们应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再就业问题。 4 、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5 、下岗人员要提高职业技能,扩大自身就业门路,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首先素质。 6 、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权和主人翁地位的必然要求。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哲学角度 1 、人的行动受思想观念支配,影响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思想观念落后。因此,解决再就业必须转变观念。 2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者要实现就业,应更新观念,提高劳动技能,这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同时,就业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这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政治常识角度 1 、体现了国家性质。政府高度关注就业问题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以及我国国家机构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 、体现了我国政府组织经济建设,搞好公共服务的国家职能。 4 、体现了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 ㈡社会保障 经济学角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及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求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有法可依的,它保障的是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二、充分认识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安定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从我国现实来看,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一,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溶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会出现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同时,由于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人员流动,出现失业现象。只有把失业人员安置好,给予他们适当的生活保障,才可以为企业参加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强企业活

【保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键字】保障 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是州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XX年全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回顾 去年我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全州共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7,624个,城镇新增就业45,750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4,7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基本养老保障参保387,794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社会化管理率和社区管理率等均为100%。失业保障参保323,860人,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率100%。基本医疗保障参保399,142人,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人数40,768人。工伤保障参保166,588人。生育保障参保112,882人。各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农民工工资当期支付17,734万元。在春节前召开的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我州工伤保障工作、劳动关系工作、城镇低保工作分别获得了省政府的表彰,城镇低保工作在全省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州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被省评为全省劳动保障系统标兵单位。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就业工作扎实细致,扶助弱势群体就业取得实效。通过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活动,组建创业专家指导团,开展创业培训,推广创业项目,全年共开发创业促就业项目583个,带动1,907人创业和16,832人就业。积极为就业困难群体、困难家庭和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特别是对零就业家庭进行重点帮扶,共普查零就业家庭1,433户,涉及人口总数3,784人。落实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小额担保贷款当年发放3,471万元,为42,275人发放灵活就业补贴3,032万元。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启动了“三年五千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正式启动。 ——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受惠群众越来越多。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并轨工作圆满完成。全州共完成并轨93,549人,支付经济补偿金92,477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国企改革的顺利完成,维护了社会稳定。养老保障运行平稳,万户民企进社保活动取得实效。非公经济组织参保人数达到万人,占全部参保人数一半以上,养老保障基金积累创历史新高。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工作有序进行,圆满地完成了退休人员调待工作。失业保障扩面有新进展。包括延边大学在内的省管行业、事业单位新参保9,354人,有效扭转了失业保障参保人数下滑的趋势,实现了参保人数恢复性增长,增强了保障能力。基本医疗保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州政府下发了《关于解决无医疗保障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通知》、《关于调整延边州大额医疗费用补助金筹资标准的通知》。敦化市率先开展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高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障的指导意见》和《延边州城镇职工生育保障暂行办法》。我州社会保障五大险种全部启动,社会保障基本框架已经构建完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问题的研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问题的研究摘要: 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中国当前社会面临的两个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他们是不可分割、紧密相关的一个整体,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但现实中两者却处于相互分割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了两大宏观政策体系的综合效能。就业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是割裂两大密切相关的政策体系的误区,应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协同考虑。中国的未来发展既需要长期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亦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两者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中国健康与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保障制度虽经过多年改革, 取得较大效果, 但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改革衔接配套不够, 效果不尽如人意, 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诸多影响就业的弊端亟待解决。 关键词:灵活就业; 社会保障; 劳动力市场 与人民生计密切相关的问题莫过于获得生活所需的收入和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因此,就业与社会保障便构成了人们生存、生活的两个基本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则是民生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政府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把就业纳入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当中,不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与此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加快医疗改革、扩大工伤保险范围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使人民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当前,我国正从重视经济增长的时代向重视民生的时代转变,当然,新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新的。 (一)就业方面 1.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截止到现在,全国劳动力总量达到8. 3亿人,劳动力供给岗位有5, 000万,而劳动力需求岗位只能提供4, 000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2009年10月到2010年3月,我国城乡失业登记率为4. 3%,失业人数达到915万,是历年新高。 2.劳动力结构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工人,而一些新兴的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又供不应求;同时,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条件相对滞后,进一步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显得十分迫切。 根据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统计分析,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4.05、2.02、1.86。与全国供大于求(求人倍率0.97)的状况形成反差。据广东省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数据,珠三角地区缺工现象依然存在:一名求职者有1.16个岗位可选,最短缺的是电子元器件制造工、机械冷加工工和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因此,虽然目前是总体就业需求明显减少,但仍未改变一直以来存在

就业和社保服务工作方案

就业和社保服务工作方案 为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培训和组织起来就业试点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百善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功能,更好地方便群众,现结合我镇实际工作需要,经研究,特制定百善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总体情况 百善镇位于濉溪县城南约15公里,全镇11.99万人。百善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便民服务劳务代理有限公司,共拟配套12名工作人员,现已建成办公室和服务大厅总面积约300多平方米,位于百善镇政府办公区内(百善镇隋园路中心小学对面)。 服务大厅窗口设置(4个) 1、就业培训。主要办理劳动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企业委托招聘,《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及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技能鉴定服务等。 2、社会保险。主要办理居民医保,失地农民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协助社保经办机构办理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 3、劳动关系。主要办理劳动用工备案,调解本辖区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一般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等。 4、政策咨询。主要办理就业培训,创业扶持政策、社保政策等咨询服务,以及帮助创业人员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补贴等。 门头标识:“百善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服务大厅”为蓝底白字,“濉溪县百善镇劳动监察中队”及“濉溪县百善镇便民服务劳务代理有限公司”统一用不锈钢牌子。 设备申请

由于百善镇条件有限,目前仅有的4套办公桌椅、4台电脑及档案柜、档案盒等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恳请上级支持下列必要设备:6平方液晶显示屏一个,让求职者能及时了解用工信息和就业政策等;办公所需空调4台、电脑8台、打印复印一体机4台、一体机1台、办公桌椅8套、沙发茶几3套、电话3部、摄像机照相机各一部、档案柜20个、档案盒180个、大厅三人等候椅4个、饮水机3台。随着我镇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量不断增大,还需要公用车辆一部。

社会保障就业前景解读

专业介绍 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专业。本学科综合了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保障宏观政策、社会保障管理运行体制、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管理以及社会求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建设性。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社会保障导论、社会统计原理与实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理论与实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类课程、社会保险系列课程等知识,具备从事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备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管理等理论专门知识,具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经济理论界也日益重视对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面对社会经济实践的要求,社会保障学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但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对社会保障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社会保障学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科体系很不成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保障学是一个朝阳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必然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方面的人才。 发展前景及就业发方向 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

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政策,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研究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劳动力资源以及对社会就业进行管理、调控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开展就业供求研究及职业中介,职业培训,职业准入,职业指导等工作;学习、研究社会保障理论及运作模式,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体系进行管理;学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对劳动争议进行有效的调节、仲裁处理和劳动关系监察工作。 基于社会需求、专业属性及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强化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出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组织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基本技能等知识模块,开设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就业学、劳动关系管理、职业指导等课程。这些知识模块的选择和组合与课程设置基本上满足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对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薪资行情及就业趋势 下图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率不是很高,去向最多的岗位是人力资源,去向最多的行业是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去向最多的地区是北京,总体来说,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薪资越高。

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 第三章项目场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15)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20)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23) 第六章公用工程 (36)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 (45) 第八章节约能源 (49)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52) 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54) 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58)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63) 附件及附表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某某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项目负责人:某某 建设性质:新建 1.1.3建设地点 某某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选址在行政新区内,位于411省道与某某行政新区中原大道交叉路口东南侧,紧临县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项目占地15亩。 4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基础设施建在乡镇主要街道附近。项目规划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环境优美,是各乡镇人口集中的区域,适宜本项目建设。 1.2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2.1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2、《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1]761号) 3、《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4、《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浅谈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目录 一、正确处理好就业与社会保障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1) (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稳定大局具有重大的意义 (1) (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就业的效率和质量 (2) (三)促进就业工作,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 二、目前就业与社会保障二者之间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3) (一)就业与社会保障相互独立 (3) (二)社会保障与就业相互对立 (3) (三)就业与社会保障又有共同内涵 (4) 三、正确处理就业与社会保障关系的对策思考 (5) (一)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 (5) (二)要在明确就业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决定二者的轻重取舍 (6) (三)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必须使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双管齐下 (6) 1、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 (6) 2、合理控制社会保障范围 (7) 3、严格界定过渡性社会保障政策的对象和时间范围 (7) 4、合理确定社会保险项目 (7) 5、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及保障制度 (7) 参考文献 (9)

试论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劳动力总量的供大于求,加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使当前我国的就业矛盾十分尖锐;同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正在到来的老龄化又遇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制约。如何处理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已成为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渐突出,这既有就业矛盾加剧的原因,又有社会保障救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就业和社会保障两种政策的平衡。 一、正确处理好就业与社会保障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稳定大局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逐年增加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社会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加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由此引发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己成为各级政府不可忽视的问题。2007年8月国家颂布《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①。就业和保障是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基本体现,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是任何社会关系良好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解决就业是最根本保障,是解决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途径,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民众充分就业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因此,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要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在就业调控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转变管理方式,正确把握处理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使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减轻劳动者遭遇失业、工伤风险和生育停工期间的后顾之忧,构成稳固的社会“安全网”,通过促进就业再就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的根本出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条。

关于我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

关于我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28T09:29:50.17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9期供稿作者:赵维胜[导读] 尤其是农村转移输出培训人员,有的输出不满两个月就返乡,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赵维胜/青海省格尔木市就业服务局 【摘要】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中国当前社会面临的两个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他们是不可分割、紧密相关的一个整体,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21世纪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探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是相互影响、辨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就业起主导作用,社会保障对就业有反作用。研究两者的关系以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和谐。【关键词】人力资源;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实施对策 一、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逐年增加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社会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加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由此引发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己成为各级政府不可忽视的问题。就业和保障是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基本体现,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是任何社会关系良好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解决就业是最根本保障,是解决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途径,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 二、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一)市场体系机制不健全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一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人群和领域受限。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等历史原因及其惯性作用,导致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和垄断行业的用人、市场化配置程度较低,市场调节就业的人群十分有限。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作用力度有限。劳动力市场因信息不对称,市场体制不能统一运行,存在分割状态。作为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不能完全体现劳动力价值和劳动供求关系;非公经济的社会保障等政策福利优势比公有制经济部门少,导致非公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吸引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劳动合同形式主义成分较大,存在订立不公平合同、欺诈性合同与违反合同等问题。 (二)政府促进就业的制度不健全;配套政策滞后。例如促进特困人群就业的扶持性政策缺乏延续性。另外,失业保险除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外,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发挥不够。就业培训中引导性培训多、技能培训少,导致求职人员的知识技能与用工单位岗位需求差距大。技能培训是就业培训的重点,但培训时间短,多为1至2个月,职业培训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导致求职者的技能和愿望与岗位的技能要求差距较大,用工双方都不满意,用工不稳定。尤其是农村转移输出培训人员,有的输出不满两个月就返乡,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三)农民失地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滞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失地人员,都没有社会养老保险,现在缴费难度大,绝大多数无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劳动年龄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处境更加艰难,面临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双重问题。他们除了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外,还担负着赡养老人、扶养子女的家庭重任。 三、我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一)劳动就业方面。(1)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截止到现在,全国劳动力总量达到8. 3亿人,劳动力供给岗位有5, 000万,而劳动力需求岗位只能提供4, 000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2009年10月到2010年3月,我国城乡失业登记率为4. 3%,失业人数达到915万,是历年新高。(2)劳动力结构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工人,而一些新兴的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又供不应求;同时,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条件相对滞后,进一步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显得十分迫切。(3)目前返乡农民工中有一部分是暂时返乡,"自动流失"的人员。因为企业不景气,但又不愿承担或无力承担裁员的经济补偿负担而采取了停薪留职放长假的方式。这部分人成为名义上有归属、实际上失业的潜在的或隐性的失业人员。 (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1)城镇社会保险覆盖不全。医疗、养老的参保率相对较高,但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仍在80%以下;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的参保率更低;灵活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镇非就业人口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部分人群,尚未进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之内。(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近些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继建立,农村社保体系正在愈益完善之中。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刚刚起步,保障水平仍然偏低。(3)部分流动就业人员的保险关系难以转续。由于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使得地区间的利益分割严重,造成社保地区间转移的障碍,统筹部分无法带出,流入地也不愿承受新增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劳动力和人才的自由流动。(4)相关立法建设缺失。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还没有一部专门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基本法律。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适用范围比较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不规范。 四、针对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措施建议 (一)加快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加快建立社会保险关系信息库。在就业人员日益增加、工作岗位变换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尽快研制和建立专门的信息库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其次,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管理中心等措施,简化参保程序,改进服务手段。最后,实施“一人一卡一号”制。不仅为城市各单位人员,而且也要为每个就业人员设立社会保障卡,尽管他们劳动关系不确定、工作岗位不确定、工作时间不确定、工作地点不确定,都可以享受社会保障,并且这笔保障金可以随人而流动。 (二)完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办法。能否顺利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是就业人员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要建立灵活多样、选择性强、简便易行的社会保险接续办法。从推动就业人员参保的角度来看,一个办法是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提高统筹层次,可以在更大统筹区域内实现制度运行的统一和基金的统筹安排使用,可以较好的解决因较低统筹层次之间标准、管理不统一,基金承受能力低而造成的转移接续困难,有利于消除就业参保人员跨地区流动的障碍。可以说统筹层次越高,问题就越少。 (三)加大对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建议国家逐步提高对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同时,大力发展就业和社会服务业等措施,创造条件提高和稳定就业人员的就业率。如果可以形成财政积极主导和尽可能地动员社会资源的多元投入机制,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事业就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政府应积极建立健全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