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假如没有了法律

假如没有了法律

假如没有了法律
假如没有了法律

假如没有了法律

六(2)班陈坤

今天是公元2014年12月18日,我从床上起来,我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世界上没有法律法规了。

走到大街上一看,天哪,大街上乱成一片,社会上的“小混混”——不法分子们全都窜了出来,大街上呻吟声,叫喊声到处都是。警方也是到处维持治安,虽然没有法律了,但警方还是在极力地保护民众。我心惊胆战地走着,没有了法律歹徒们什么都不拍了,武警、民警忙得不可开交。

“你干什么?”

“大妈给点钱呗!”

“我······我没钱”

“上。”

随着这一声,几个小伙子对一位老奶奶进行抢劫,民警冲了上去跟歹徒打成一团,我看着,你看着,一溜烟跑了。

突然,一个大叔在背后拉住了我。

“小朋友,到我家玩玩怎样?”

“我······我······”

我吓得不敢出声。还没反应过来坏人已经把我持住了。说那时,那时快,又从大街上传来一个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又回来了。”那人一把推开我,拔腿就跑。马路上大货车司机一听,踩油门便要路,可刚加速,毒品便掉了出来。

“前面的货车请靠边停下接受检查!”

那司机被抓了个正着,只好一切都听从警方安排。刹那间,歹徒们一个个被警方制服,无一逃脱。唉,没有法律的世界真是乱啊!

第32讲_法律行为的效力样态、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三单元法律行为 四、法律行为的效力样态(★★★) (一)无效法律行为 1.无效法律行为的特征 (1)自始无效:从行为开始时起无效 (2)当然无效: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法院或仲裁机构是否确认,均无效(3)绝对无效: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例题·多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B.其无效需以当事人主张为前提 C.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D.其无效须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 【答案】AC 【解析】无效民事行为当然无效、自始无效、绝对无效。 2.无效法律行为的类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提示】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理而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单方、双方、多方)均属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3)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例:……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例: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5)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可撤销法律行为 1.效力 可撤销法律行为在被撤销前为有效法律行为,且在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之前,该效力持续存在。 2.可撤销法律行为的类型 下列情形下,相应主体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提示】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产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造成较大损失的意思表示。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讲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总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1 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欲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通58—61。 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民事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 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2 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民法总则) 3 应是合法行为 民通57: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就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国民法典》:“在当事人之间具有等同于法律的约束力!” 实例:甲14岁,中学三年级学生,是在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模范标兵”。一日,甲邻居之老母乙病危,恰其邻居夫妻外出旅游。甲马上抓住这个作雷锋的机会,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甲先垫付的士费、挂号费和部分住院费。后甲向邻居主张给付其垫付的费用。 1 邻居抗辩:甲仅14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不享有无因管理之债的请求权,邻居的抗辩是否成立?

2 如果邻居不但支付了所有费用给甲,且为表彰其善举,将一部笔记本赠与给甲。后甲将笔记本卖给某大学法学院21岁之丙,并交付电脑。而丙迟迟不付款。故甲请求丙返还笔记本。丙抗辩: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享有笔记本所有权;并且其不享有解除买卖合同的权利。 无因管理为事实行为,不适用民法关于行为能力的规定。 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接受赠与 其签订的合同属效力未定合同 二法律行为的要件 (一)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指符合民事行为构成要素的客观情况 1 一般成立要件:一切法律行为所必不可少的共同要件 (1)当事人;(2)标的:行为的内容;(3)意思表示:一个意思表示,如抛弃;两个意思表示,如合同。 2 特别成立要件:某些民事行为除要具备上述一般要件外,还要符合其他特殊事实要素。(1)要式行为:须采书面形式才成立者,比如融资租赁合同等 (2)要物行为(实践性行为):须交付标的物才成立者,比如保管合同。 (二)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符合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又符合法定有效要件,则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 1 一般生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单元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考点3】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P26)(2012年单选题、2013年单选题、2013年单选题、2014年单选题、2015年单选题、2017年案例分析题、2018年单选题) (四)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释】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尚未生效,须经权利人追认后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提示】追认的意思表示自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一旦追认,则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起生效;如果权利人拒绝追认,则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起无效。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1)直接有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2)追认后生效 ①情形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②权利人的追认权 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性质上属于形成权。仅凭其单方面意思表示就可以使效力待定的合同转化为有效合同。 ③相对人的催告权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④“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 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解释】“善意”是指相对人“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与其订立合同的人欠缺相应的行为能力。 【提示】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无权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1)被代理人的追认权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提示】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民事法律行为中设定的义务的,视为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追认。 (2)相对人的催告权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之间的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之间的关系 法律事实是一切的源头、原因,因为有法律事实所以产生了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是由多种概念组成,民事行为就是其中之一,民事法律行为则是民事行为的一种,所以这3个概念是一层层包容的关系,即:法律事实(最上位的概念)-------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最低层的概念)。所以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法律事实的范畴,是法律事实的原因。 法律事实是由“行为”和“事件”组成,其中“行为”又分为民事行为、事实行为。但凡后果是行为人所追求的,就是民事行为(共5种类型)。民事行为是需要“有意思表示”的行为。不要求其合法还非法,只要求其有“意思自治”即可,所以要求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只要有“主体、意思表示、标的”这3个要素即可构成“民事行为”。“合法性”只是判断该民事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要件,而不是其构成要件。而根据《民法通则》,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注意,这是并没有指明是“合法的行为”。 虽然民事行为不要求具有合法性,但要想获得法律的保护,就只能是具备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的民事行为,才具有法律确认的法律效力,产生行为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而这种合法的民事行为,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即:有效的民事行为)。而不具备法定有效条件的民事行为则不具有法律效力,不产生行为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因此,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和可变更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那么如何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民事行为”? 1、是否存在? 民事行为是否存在是以“成立”为要件,即所谓的“成立要件”(再次注意:“合法性”是民事行为生效的要件,而不是“成立”要件)。 (1)一般成立要件:主体、意思表示、标的。 只要有以上这三个要件,即成立“民事行为”,但这里最麻烦的就是“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行为。它可以分解为3部分: a当事人出于某种动机而希望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愿,为“效果意思”; b效果意思表达于外部即为“表示意思”; c当事人交效果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为“表示行为”。

《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计划》

精品文档 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 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充分发挥 司法 行政 职能优势,切实提高农民的 法律 素质和法治观念,不断提升农民自我 管理 、自我服务、自我 教育 、自我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为农村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二、目标要求

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工作是集选拔、培养、教育、应用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具体是指有 计划 、有重点、有步骤地在农村中选拔具有一定 文化 水平和宣讲能力的村民,依托社区(村)法律顾问对其进行系统的法制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法律素养,成为农村百姓中的“法律明白人”,并影响身边农民学法用法,参与村委会、司法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从而提升农村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维护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 三、工作步骤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安排,分“三步走”,力争到20xx年底,为全县各行政村培育2—3名“法律明白人”,实现全县培育1000名农村“法律明白人”的目标任务。 (一)启动选拔阶段(20xx年5月10日——6月30日) 6月底前,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完成农村“法律明白人” 选拔、培训计划等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1日——11月30日)

7月中旬至11月底前,完成农村“法律明白人”的培训工作,力争实现每村2—3名农村“法律明白人”,全县实现1000名农村“法律明白人”的目标任务。 (三)检查 总结 阶段(20xx年12月份) 县司法局、县委法治办组织人员对“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提升农村“法律明白人”工作整体水平。 四、选拔条件 农村“法律明白人”一般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爱祖国、爱人民,崇尚 宪法 和法律,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2.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 规章 制度 ,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正文 第一章: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 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之意思的行为。“意思”是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心意图,而“表示”是指将内心意图表示于外部的行为【1】。 二:法律行为的概念 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以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换言之,法律行为是以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它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法律行为是民法中最为核心的制度之一。 三: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尽管如此,但二者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只有正确区分它们,才能更好的了解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它们的区别如下: 第一,意思表示是一方的意思表示,若是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则会构成双方或者多方的法律行为。所以,从概念来比较,法律行为包含范围更加广泛。 第二,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不同。在意思表示中成立要件一般包括当事人、意思表示和标的,这三者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但是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之外,还有可能存在法定的或者约定的特殊成立要件。 第三,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成立时间不同。意思表示的成立时间通常以意思表示的发出时间为准,而对于法律行为来说,若是单方法律行为,原则上以意思表示做出或到达为成立标准;如果是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则以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意为成立标准。 第四,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生效不同。意思表示发生效力后,并不一定产生法律行为的效力,能否产生法律行为的效力,还要看该意思表示是否符合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第五,法律行为的解释与意思表示的解释是不同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以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为目的。它注重的是意思的真实性,而法律行为的解释不一定强调意思的真实。 第二章: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一:意思瑕疵的概念 意思表示瑕疵,在我国,被称为意思表示不真实。即行为人表示要追求的某种民事后果并非其内心真正希望出现的后果。行为人意思表示的不真实,可能因为行为人主观上的原因引起(如对民事行为的性质发生错误认识),也可能因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最新】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要严格执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医院医疗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对可能影响检验工作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 2、实验室和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设施。消防设备要品种合适,定期检查保养,大型精密仪器室应安装烟火自动报警装置。 3、走廊、楼梯、出口等部位和消防安全设施前要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并不得随意移位、损坏和挪用消防器材。 4、易燃、易爆药品专人专柜存放保管,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药品应由两人保管,双锁控制,存放于保险箱内。建立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5、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领用时应符合审批手续,并详细登记领用日期、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字备案。

6、凡使用高压、燃气、电热设备或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试剂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7、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8、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侵入,防止泄密。 9、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各方面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隐患后,方可锁门离开。值班人员要做好节 假日安全保卫工作。 10、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废气、有毒有害的包装容器和微生物污染物均应按属性分别妥善处理,以保证环境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11、任何人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12、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召开医疗安全工作全员会议,总结发生的差错或事故,分析原因,排查医疗安全隐患和实验室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9330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制度。 一、准入制度 二、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三、健康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十、医疗废弃物处理程序 十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一、目的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

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二、范围 适用于进入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1、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四、制度要求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⑴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⑵患发热性疾病

分公司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及责任承担

分公司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及责任承担 https://www.doczj.com/doc/2517437211.html,/viewthread.php?tid=395985 2003年司法考试卷三 13.住所地在长春的四海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一家分公司。该分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北京实达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租赁实达公司的楼房一层,年租金为30万元。现分公司因拖欠租金而与实达公司发生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A.房屋租赁合同有效,法律责任由合同的当事人独立承担 B.该分公司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又无四海公司的授权,租赁合同无效 C.合同有效,依该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四海公司承担 D.合同有效,依该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四海公司及其分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关于这一题,我对该分公司的主体资格有点不解,既然称“分公司”,应该是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那么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不是应该得到总公司的授权才得进行吗?而且进行时是否应以总公司名义为之呢? 换句话说,如果题中将“分公司”换成“子公司”,我就没有疑问了。Re: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外有缔约能力、诉讼能力,但不具有责任能力(执行时先执行分公司,不足部分再执行总公司)

一、分公司签订的经济合同效力、法律后果及产生纠纷后诉讼主体问题 1、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 A、合同效力:分公司虽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但是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登记,取得了营业执照,具备了经营资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但一般要在公司的授权范围内进行,司法实践中一般不会因为是分公司签订的合同而认定无效。 当然,为保证合同的履行,在与分公司签订合同之时,第三人可以要求加盖公司印章,或在合同未履行前,要求公司进行追认。(有人认为:合同签订后尚未履行的,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另外,分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的保证合同因无效。 B、法律后果:公司法第31条“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但在司法实践中,第三人选择由分公司承担或公司承担或分公司与公司共同承担。法理依据:因为分公司(非法人组织)具有一定的团体财产,构成一定的责任能力,但其财产并不完全独立,其责任能力不完整,故一般由其上级法人承担补充责任。

法律明白人普法考试试卷

法律明白人普法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职务: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各单位部门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2、发生空难起诉时需要航空公司提供的遇难者名单、订票记录、支付记录以及遇难乘客的收入证明、工作证明包括退休年龄等证据。() 3、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4、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采用比例税率,实行等比负担。() 5、合法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6、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资金给予减少或免除配套资金。() 7、机动车借出后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无过错的仍需承担责任。() 8、国家对快递业务实行经营许可制度,由省、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快递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9、艾滋病是一种尚不能治愈的严重传染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丧失免疫能力,引起各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10、自20XX年3月31日起,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收营业税。()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4、关于我国宪法修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 我国修宪实践中既有对宪法的部分修改,也有对宪法的全面修改 B. 经十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启动宪法修改程序 C.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法定的修宪主体 D. 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宪法修改方式 5、王某为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23岁,尚未就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王某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 无需承担纳税义务 B. 不得被征集服现役 B、80% C、90% D、95% 2、新实施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理解错误的是 C.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有休息的权利 6、根据《邮政法》《快递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 B. 保价的给据邮件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法律明白人培训讲稿

法律明白人培训讲稿 各位同志们好: 一、具备一定法律知识是法律明白人的必备素质。 为什么这样讲?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先驱者”的经验。 “先驱者”,指全村各村民组在职的队长,当然也包括我们东张村的在职村干部。先驱者的工作实践,得出的共同感受那就是“法到用时方恨少”. 例:重任害调解、精神病人杀人 甚至于一些法律专业的干部,也觉得自己只是学个皮毛,当事人解决纠纷,怎样借助司法途径解决,往往无从下手…… 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 2、农村基层工作的特殊性。 (1)我国是一个法制化国家,没有农村的法制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制化。(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65%) 而农村的法制化,作为服务于农村经济政治建设第一线的农村基层领导队伍尤其是村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自八五年以来,我国普法宣传已经深入基层,法律开始走近并更大地影响农民的生活。农民对法律的需求已经提升。 (3)、作为农业发展的服务者,农村工作的组织者,农民致富

的带头者――村官,理应满足农民的这种渴求。 目前,我国已正式进入“六〃五”普法时期,农村基层领导队伍的法律素质一直就是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说,村官们的法律素质水平如何,一定程度上会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着整个农村法制化的进程。 那么,村官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呢? 二、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 在座的各位都是从没有销烟的战场上走过来的,经过十年寒窗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因此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法律对你们来说没有大的困难。这就是 (1)自觉地自学法律知识以提升自身法律素质。(例:看守所门口放炮被拘留) 但农村基层工作所涉及的法律相当广泛,涵盖了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和刑法等各个门类的法律。我国现有法律400多部,全学,那简直是狗咬刺猬――无法下口。怎么学? (2)从掌握法律常识作为突破口。 实体法程序法 3继承问题:继承顺序(例:存款)、胎儿继承权(遗腹子)、遗嘱(自、代、录、口、公证) 4程序问题:几个常用概念:管辖、民事:一审、二审、起诉、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规定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规定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规定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消除或降低在使用危险化学物品、处理危险化学物品、处置废弃物过程中潜在的危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制度,适用于全院。 2.政策 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单位的主体责任。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毒性鉴定的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3.定义 3.1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2 危险化学品分类:详见国家经贸委2010年《危险化学品目录》。 4.流程 4.1安全教育、培训 4.1.1 岗前教育: ①国家有关安全法规; ②医院的性质、特点、有关安全医疗的规定; ③安全的基本知识、消防知识; ④典型事故与应吸取的教训。 ⑤本单位有关安全规定、安全操作规程等; ⑥安全设施、急救器材、消防器材及个人保管的消防用品性能及使用方法;

4.1.2 日常教育: ①特殊安全教育。 ②入院前安全教育。 4.1.3 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领导、有记录,不能随意不参加安全活动。 4.1.4 检查安全有关标准,贯彻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4.1.5 讨论分析典型事故,吸取事故教训,结合本岗位工作,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4.1.6 举行安全技术讲座、交流。 4.1.7 特种安全教育,特殊安全教育由职能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进行。 4.1.8 危险化学品对生理和健康的毒性及接触后所产生的症状、体征。 4.1.9 如何找到和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使用资料。 4.1.10 如何发现化学危险物品泄漏的方法。 4.1.11 员工可以采取的自我保护方法。 4.1.12 接触化学危险物品时应使用个人防护设施。 4.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4.2.1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验收、入库 4.2.1.1 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购买危险原料或危险化学品,确保实行定量采购和限量库存。 4.2.1.2 负责购买危险化学品的部门或人员应在购买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到本地相关机关办理好相关手续。 4.2.1.3 危险化学品进入医院时,采购员、仓库保管员应同时到达收货现场核实数量并签字认可,由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4.2.2 危险化学品的发放、领用 4.2.2.1 在危险化学品发放、领料过程中所涉及的领料单必须经过使用单位和发放部门的领导签字批准。

《民法典》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范的结构体系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范的结构体系【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编总则 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第143条-第157条,共15)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法律明白人普法考试试卷答案

法律明白人普法考试试卷答案 单位:姓名:职务: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各单位部门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 2、发生空难起诉时需要航空公司提供的遇难者名单、订票记录、支付记录以及遇难乘客的收入证明、工作证明包括退休年龄等证据。(√) 3、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 4、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采用比例税率,实行等比负担。(× ) 5、合法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 6、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资金给予减少或免除配套资金。(√) 7、机动车借出后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无过错的仍需承担责任。(× ) 8、国家对快递业务实行经营许可制度,由省、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快递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

9、艾滋病是一种尚不能治愈的严重传染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丧失免疫能力,引起各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 10、自2015年3月31日起,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收营业税。(×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4、关于我国宪法修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 A. 我国修宪实践中既有对宪法的部分修改,也有对宪法的全面修改 B. 经十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启动宪法修改程序 C.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法定的修宪主体 D. 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宪法修改方式 5、王某为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23岁,尚未就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王某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C ) A. 无需承担纳税义务 B. 不得被征集服现役 B、80% C、90% D、95% 2、新实施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理解错误的是 C.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有休息的权利 6、根据《邮政法》《快递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 A. 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 B. 保价的给据邮件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法律明白人主要事迹范文三篇

法律明白人主要事迹范文三篇 花样宣传、硬核授课人人爱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妇女姐妹,为什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妇女身上呢? 事实上,这是很有江西特色的决策。 众所周知,江西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比很高。而农村的现状是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居多。 此外,农村正在推进“三治结合”(自治、法治、德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矛盾纠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妇联将“法律明白人”培养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农村,希望通过培养农村妇女“法律明白人”,更好地组织农村妇女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权服务等乡村治理工作。 也因此,《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江西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保障妇女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各项法律法规被纳入培训重点。 项目开始后,妇联在“联”字上做足了文章。 内容产出靠“外联”。 司法部门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成熟的课程体系,妇联与之联动,并及时反馈将老百姓的需求随时调整。内容输出靠“内联”。 省、市、县、乡、村五级妇联组织层层发动,以村(社区)妇女之家、妇女维权站(点)为主要宣传阵地,与“最美家庭”等各项家庭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整个妇联系统。 不仅如此,妇联更是在“打铁仍需自身硬”上铆足了劲儿。 宣传上,既使用了老百姓最熟悉的农村公告栏、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也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花样宣传深入人心。 各地妇联更是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 章贡区妇联通过“乡风夜话”、广场舞等形式宣传 新余市县、乡、村妇联则组建微信群400余个,广大妇女足不出户便可接受普法

教育。 授课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将优秀律师、政法行业骨干、法学专家等吸纳为宣讲团成员,将法律知识纳入重点宣讲内容,以此组建妇联系统法律明白人讲师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 除此之外,妇联更是将宣传和授课进行了完美融合,联合江西广播电视台开展“妇联金牌快车走基层”普法项目。 每次活动还没开始,现场就已经坐满了人,有的自带板凳,有的拖家带口,热闹非凡。 情景剧开始了,只听台上一位老婆婆求助道:“帮帮我们家里吧。” 《金牌调解》观察员急忙问道:“怎么回事?” 原来,夫妻俩因为老人赡养问题发生了争执。妻子觉得婆婆又不是妈,自己没义务赡养。可丈夫觉得是婆婆是妈夫妻俩都应该赡养。 了解完情况后,观察员马上说道:“你做媳妇的,也得帮着老公赡养他的母亲,这也是你的责任和义务。” 不只是妻子对公婆有这样的义务,丈夫对岳父母亦如此。 最终,小两口听进了劝解,和好如初。 除了通过情景剧等形式把法治宣传教育送到基层外,“妇联金牌快车走基层”普法项目还借助现场接访等形式把维权服务送到基层;通过专题授课、现场示范调解等形式把调解辅导送到基层,深受广大妇女群众喜爱。

可撤销法律行为与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的区别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2517437211.html, 可撤销法律行为与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的区别 大家对法律行为有多少了解呢,面对不同的事件发生,大家是否可以辨别出来哪些属于可撤销法律行为,哪些属于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可撤销法律行为与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赢了网小编给您解答您的疑惑。 一、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又称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行为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该已经生效的法律行为归于无效。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在撤销前,其效力已发生,而且未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 (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为之,非撤销权人不得

主张其效力消灭; (4)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的行使拥有选择的自由,撤销权人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以通过承认的表示使撤销归于消灭。 (5)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溯及于行为的开始,即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无效。 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主要有3种: (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另外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之下订立的合同,受害方也可以撤销。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指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 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1、效力待定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待于第三人确认的法律行为。效力待定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其是否生效则应由第三人确定,因而其效力处于未决状态。法律行为的效力取决于第三人的行为,

开展培养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

开展培养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 XX县地处江西中南部,素有赣东望邑之称。辖15个乡镇161个村(社区),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约占70%。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不断调整,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加上群众法治观念淡薄,“讲蛮不讲法”“信访不信法”“大闹三六九、小闹天天有”的情况比较普遍。为此,从201X年开始,该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农村开展培养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活动,先在礼陂镇试点,然后全县铺开,通过3年来的不懈努力,共培养“法律明白人”20000余人,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群众遇事找法的觉悟明显提高了。如,XX 县郭圩乡东边村民童某与河上镇石牛村民黄某认识并发展为恋人关系,男方支付女方十多万元的彩礼,201X年2月,双方感情破裂,就彩礼退还一事发生纠纷,双方互邀亲属帮场,吵的不可开交,大有聚众械斗之势,多亏女方童某的父亲童四新是“法律明白人”,平时积极参加了“法律明白人”培训班,明白行为依法、遇事找法的道理,这时他及时站了出来,制止了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纠纷械斗苗头。二是“三堵五闹”明显减少了。过去,县行政中心难得平静,缠访闹访常有发生;抚八线因交通事故每年都得堵几次路;现在明显减少。三是各类发案明显下降了。据公安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758起,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3 %,各类刑事案件同比下降9.76%,法院受理案件同比上升31%,全县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2014至2016年度该县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201X年被

全国普法办授予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称号。省委书记鹿心社、市委书记肖毅分别对该县开展培养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在法治专刊以大篇幅进行报道,《省委改革动态》以专刊形式进行经验推广。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教育培养机制,确保“法律明白人”队伍到位。 现阶段该县农村最大的特点是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少、妇、残。面对这种情况,该县精心制订培养工作5年规划和年度方案,强化教育培养,精心组织实施。着重突出“十选”:1.选点。抓住乡镇所在地中心村有集市、人流多这个关键点,大力开展法治一条街活动,打造法治宣传浓厚舆论氛围,以良好的法治环境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法治教育,做到润物无声。中心村抓好后再向其它村辐射。 2.选人。抓住群众凡事看干部的心理,重点抓好农村党员、村组干部等关键少数以及退休教师、退伍军人、工商户这个群体,先行一步作为骨干培养,再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影响带动各家各户踊跃参加。每家每户原则上选一个有一定文化知识、法治观念相对较强的人作为“法律明白人”培养对象,对五保户等确实选不出的家庭,指定一名村组干部或其近亲属作为代理“法律明白人”。 3.选场所。针对群众喜欢热闹的特点,依托村小学、村祠堂、村民说事堂等因地制宜开办农民法治学校,把群众的集聚场所变成法治宣传教育阵地。 4.选师资。组织普法讲师团、包村政法干警、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四进四联四帮”连心小分队员、原籍干部工作队员等深入村组,为群众义务上法治课。 5.选编教材。由

浅析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其效力依据(DOC)

浅析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其效力依据 摘要 法律效力是法律权威的根本来源,也是西方法学家一直争论不休的法理学核心问题。探讨这个问题,其中最值得我们研究的就是法律为什么有效的问题,即法的效力依据。各个法学派也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效力来源观,这三种观点又各自有所局限和不足,并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其中凯尔森的纯粹法学的法律效力论最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法律效力概念法的实效效力依据凯尔森

目录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区分 (2)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2) (二)法的实效 (3) 二、法的效力依据 (3) (一)法律实证主义的逻辑效力观及其不足 (5) (二)自然法学派的伦理效力观及其不足 (6) (三)社会主义法学派的事实效力观及其不足 (7) (四)三种效力的区分与联系 (7) 三、结语 (8)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区分 说到法律效力,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这两类主体,一个是法律规范的颁布者,一个是对法律规范的接受者。法律效力是从颁布者的角度去理解的,对于接受者来讲则是服从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所要区分的法的效力与实效的问题。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凯尔森代表的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律效力就是指法律规范具有约束力,人们应当像法律规范所规定的那样行为,应当适用和服从法律规范。1体现的是法律效力的应然性,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实施,是具有普遍约束性的。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本质性力量,规定着我们的行为模式。(二)法的实效 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通常,只有在公民的行为受到法律否定的评价的时候,他们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到法律规范的效力。对于接受者来讲是服从的问题。每个公民服从法律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有的基于宗教信仰,有的肯定法律的内在价值,并基于对法律的尊重,有的不认可法律的内在价值,甚至希望作出违法的事,但基于法律的威慑力而服从法律。2立法者们期待的,是法律能够现实地为人们所遵守,这就是法的现实效力,即法的实效。凯尔森在法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法律效力不同于法律实效的观点。两者之间有着质的不同,这也是正确理解凯尔森法律效力概念的重要一环。 1摘自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2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85377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准则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要严格执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医院医疗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对可能影响检验工作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 2、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领用时应符合审批手续,并详细登记领用日期、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字备案。 3、凡使用高压、电热设备或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试剂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4、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侵入,防止泄密。 5、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确保无隐患后,方可锁门离开。值班人员要做好节假日安全保卫工作。 6、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废气、有毒有害的包装容器和微生物污染物均应按属性分别妥善处理,以保证环境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7、任何人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8、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每月一次,召开医疗安全工作全员会议,总结发生的差错或事故,分析原因,排查实验室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 A、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杜绝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和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2、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可能摄入的其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3、眼睛和面部的防护: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及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4、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各一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必要时佩戴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盛放于能防渗的容器内。 5、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 6、工作人员佩戴工作帽,头发不外露。实验室操作不准佩戴首饰,防止污染。 7、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

民法——民事法律行为+问题详解

《民法——民事法律行为》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是正确的()。 A.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 B.技术发明是单方法律行为 C.发现埋藏物是单方法律行为 D.拾得遗失物是单方法律行为 答案:A 解析: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合同行为符合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B、C、D项是事实行为,即非表意行为,故排除。 2.明12岁,智力超常,已经写就三部小说出版,非常畅销。后明发现东风擅自出版其中一部并大规模发行,告诉其父,其父告侵权,则主明根本就是一小孩,不存在问题。关于本案,下列说确的是() A.明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写作属于其行为能力围 B.明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取得 C.写作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 D.写作属于事实行为,与行为能力无关 答案:D 解析:写作属于事实行为,事实行为的效力来自法律的直接规定,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3.下列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的是:() A.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有意思表示 C.行为容不违法 D.行为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C 解析:《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故选项A 中的正确表述应当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非“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选项B中的正确表述为“意思表示真实”,而非“有意思表示”;选项D则不是所有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的有效条件。 5.某为参加求职面试,特地去商场订做高级西服一套。后因笔试成绩太差,未被允许参加面试,则其订制西服的活动() A.有效 B.重大误解,可变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