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巨灾风险证券化中的操作风险及其控制途径_王一惠

巨灾风险证券化中的操作风险及其控制途径_王一惠

巨灾风险证券化中的操作风险及其控制途径_王一惠
巨灾风险证券化中的操作风险及其控制途径_王一惠

高危作业风险控制要点

1、交叉作业风险控制要点 1.1 出现交叉作业时,应由甲方项目负责人组织各相关施工单位之间签订《交叉作业方案》,明确各自的施工时间、顺序以及安全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指定专职人员进行督促检查与协调。 1.2 进行交叉作业的各单位之间必须明确相应的安全责任,并要落实交叉作业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要指定专职人员进行督促检查与协调。 1.3 必须对交叉作业可能出现的风险,安装可靠、适宜的安全隔离设施。 1.4高处作业应在适宜区域设防护棚、安全隔离防护层或其它防护措施。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监护人,防止其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高度超过24米的层次上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措施。 1.5 施工作业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固定。 1.6 对存在交叉作业的施工作业区域,要设置围护设施或醒目的警示标志和监护人,无关人员不得出入危险区域,开工和竣工结束要清点人数。 1.7 禁止人员在防护栏杆、平台等的下方滞留、休息。 1.8 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主臂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在其受影响的范围内,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 1.9 当发生高处焊接作业与其它作业交叉时,必须在每一个焊接点设置接火盘和挡弧(光)布。 2、用火作业风险控制要点 2.1 用火必须严格执行用火制度,做到“四不用火”,即:没有批准的作业风险评估许可作业票不用火;没有防火措施或用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没有用火监护人不用火;动火部位、动火时间与作业风险评估许可作业票不符不动火。 2.2 用火单位应安排了解作业环境,责任心强和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的人作为用火监护人。用火作业甲、乙方监护人应佩戴明显标志,动火作业期间不得擅离现场,不得从事与监护无关的事。 2.3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范围内使用,不得涂改、代签。一张动火作业许可证只允许一处动火。 2.4 严禁在装置停车倒空置换期间及投料开车过程中进行动火作业 2.5 用火施工区域内应设置警戒,严禁与用火作业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用火区域。 2.6 用火前要对用火现场的移动及固定式消防器材和安全设施全面检查,确保完好备用。 2.7 凡在存有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上用火,必须首先退料并切断各种可燃物料的来源,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并将与之相连的各部位加好盲板。 2.8 与用火点直接相连的阀门应上锁挂牌;用火作业区域内的设备、设施须由生产单位人员

合同风险规避措施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合同风险规避措施 元森庙滩子整体改造工程项目部 2017年3月1日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施工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业主对质量、进度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大趋势下,工程项目分包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合同纠纷风险,施工总承包企业如何搞好分包的管理工作有效规避分包合同纠纷风险,将是未来建筑市场竞争的核心。分包工作是总包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包工作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总包工程质量、进度和单位的信誉。因此,企业如何对分包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施工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和科学发展。本文就针对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可能出现的纠纷风险,制定了规避和对策方面的措施。 1.前言 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实行总分包管理是大势所趋,其原因是:(1)新的资质就位以后所建立的总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管理体制,迫使大中型施工企业必须实行总分包的管理方式;(2)社会上蕴藏的大量劳动力和专业施工队,对减轻施工企业负担和适应施工期间劳动力波动的需要具有很大的优势;(3)总承包与分承包的各自的优势,靠技术精、管理强、智力密集的实力与组装社会劳动力相结合;靠总部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强化、社会力量协作,走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大协作之路,才能实现市场的最大化,规模化和效益的最佳化。 在以施工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业务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工程总承包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工程分包的管理上,而分包的过程控制则成为分包管理的核心内容。总承包方与分包方发生纠纷后,通常也会影响到监理和业主方,使得纠纷的处理变得复杂。如果能够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对各方都是较好的选

慕再巨灾风险管理分析

学校代码:10036 硕士学位论文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调 研分析 培养单位:保险学院 专业名称:保险硕士 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 作者:刘鑫杰 指导教师:谭英平 论文日期:二〇一四年五月

Research on the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Munich Reinsurance Compan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重大灾害的发生次数和损失程度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巨灾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国现有的巨灾风险管理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慈善捐助,保险公司的积极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 作者在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近一年的实践中了解到很多慕再巨灾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通过调研分析,本文从提高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能力、深化传统再保险业务、巨灾风险证券化等三个方面总结归纳出慕再巨灾风险管理的经验。通过借鉴慕再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我国保险公司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巨灾风险管理,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调研分析

巨灾模型在巨灾风险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巨灾模型在巨灾风险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巨灾模型作为一种特定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和精算评估工具,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目前,在巨灾模型行业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三大模型公司,即:AIR环球公司、RMS风险管理公司和EQECAT公司。中国人保财险于2006年开始使用AIR环球公司的中国地震模型,标志着巨灾模型开始直接进入 中国保险行业;2010年,中国再保险集团引入RMS风险管理公司的中国地震模型,标志着巨灾模型领域在中国 保险行业进入多元化时代。 其实在业内,并没有一个针对巨灾模型的标准定义,但巨灾模型的功能可以普遍理解成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现有的人口、地理及建筑等方面信息,来评估某种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巨灾对于给定区域可能造成的损失。有些行外人误以为巨灾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下一次地震或飓风,其实,巨灾模型并不能用来预测具体巨灾事件的发生,而是对给定区域或风险标的集合遭受巨灾打击的概率及受损程度进行估计。简单来说,模型可以告诉你某一地区发生里氏八级地震的几率是百年一遇,地震一旦发生造成的平均损失是150亿,但却无法预知这个百年一遇的地震是在 接下来的第一年还是第一百年发生。 三大巨灾建模公司的模型虽然在方法细节及参数假设方面不尽相同,但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思路却已趋同。巨灾模型总体上分三个模块,分别是灾害模块(Hazard Module)、易损性模块(Vulnerability Module)和金融模块(Financial Module)。灾害模块,也称自然科学模块(Science Module),是由地质、地理、水文、气象等方面 的科学家对自然灾害本身的研究,此模块的成果为“事件集(Event Set)”,即在给定区域可能发生的所有巨灾事件 的集合。易损性模块,也称工程模块(Engineering Module),融合工程、建筑等方面专家的知识,研究在给定区 域某一灾害事件发生时对于特定风险标的(比如建筑物)的破坏情况。金融模块,由精算师等保险领域专家负责,将前两个模块的结果转化为保险损失,并应用于不同保险条款。可以说,前两个模块是个体巨灾事件对于个体标的造成损失的研究,再由金融模块转化为若干风险标的集合面对某种巨灾所产生损失的统计量。 随着巨灾模型在中国保险和再保险市场应用的逐渐广泛,人们对巨灾模型的输出结果及其在保险和再保险定价中的应用越发关注。很多人对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同的巨灾模型对同样的风险组合的评估结果存在差异?为什么不同的再保险人依靠相同的巨灾模型给出的风险评估结果也会存在差异?这里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些有趣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不同的巨灾模型对同样的巨灾风险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针对巨灾模型构成的三大模块,即灾害模块、易损性模块和金融模块,不同的巨灾模型公司在建模方法和技术处理上均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灾害模块和易损性模块上,这是导致不同的巨灾模型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巨灾模型公司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力学等方面的不同研究成果。自巨灾模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被首次开发出来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其间随着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保 险市场需求的刺激,巨灾模型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涉及的巨灾险种越来越丰富,涵盖的地区越来越全,模型本身也做得越来越精细,能够考虑进的细节也越来越多。然而,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毕竟是有限的,加上计算力瓶颈的限制,模型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假设和简化。公平地讲,巨灾模型的前两个模块是极大受制于基础科学的水平的,而自然灾害和工程力学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与自我超越,因此,巨灾模型由这方面引入不确定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为什么不同的再保险人依靠相同的巨灾模型对同样的巨灾风险组合也会给出不同的评估结果呢?这

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编号:SM-ZD-72331 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分析及 控制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停、送柱上开关 危险点:1、高、低压感电 控制措施:1、倒闸操作要严格执行操作票,严禁无票操作。 2、倒闸操作应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操作机械传动的开关或刀闸应戴绝缘手套,操作没有机械传动的开关或刀闸,应使用合格的绝缘杆,雨天操作应使用有防雨罩的绝缘杆。 4、雷电时严禁进行倒闸操作。 5、登杆操作时,操作人员严禁穿越和触碰低压导线。 危险点:2、弧光灼伤 控制措施:1、停电时应先拉负荷开关,并检查负荷开关在开位后再拉隔离开关。 2、作业结束时,应检查线路地线全部拆除,无妨碍送电

方可操作。 3、负荷天关必须检查合到位。 危险点:3、高空坠落 控制措施:上杆作业应全过程系安全带必须戴好安全帽。 危险点:4、绝缘杆、验电器随处乱放受潮,易造成人身感电 控制措施:操作中使用的绝缘杆应妥善存放,严禁沿地平放,由于受潮,导致绝缘降低。 危险点:5、误拉、合开关 控制措施:操作前认真核对线路名称、杆号,严格执行监护制、复诵制。 (二) 变台停、送电 危险点:1、感电伤人 控制措施:1、操作应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严禁徒手摘挂跌落式熔丝管。 3、操作应使用合格的绝缘杆,雨天操作应使用带防雨罩的绝缘杆。 4、雷电时严禁进行倒闸操作。

企业合同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指引

企业合同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指引 企业合同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一直是实务中的常见疑难点,这是因为在设计合同审批和审查过程中,如果强调控制风险的价值主张,合同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成本就会上升,效率必然会有所降低;如果强调审批效率、促进业务,风险也必然会有所提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如何寻找效率和风险的最佳边际是企业合同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关键所在。 在企业合同的风险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常见的做法是结合合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合同的签订过程分为合同签订前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合同签订时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以及流程中的其他措施。 一、合同签订前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一)签约主体调查 签约主体调查主要是考虑到了有效合同和效力瑕疵合同所带来的不同法律效力以及合同当事人的实际履约能力,从实际上降低合同的违约可能性。 (1)资格调查制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三证合一)调查,主体名称核对、有效期限核对,经营范围核对。经营范围核对包括但不限于有限制经营、特许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对经营的禁止性规定、从业资格的限制性规定或禁止性规定范围上的核对。 (2)资信调查制度,主要是商业信誉、履约能力,主要包括财产状况、生产和经营能力。 (二)合同内容审查 合同内容审查遵循全面审查原则,以防范处于隐形状态的法律风险。合同内容审查也是考虑到了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的不同法律效力。一般而言,企业会建立标准合同文本库用以规范业务部门的合同使用的规范性,控制合同法律风险。同时,由于日常业务的纷繁复杂,业务部门也会产生一定量的非标准合同。此时就需要对非标准合同进行全面、重点审查,包括对合同重要的价格条款、附条件条款、附期限条款、权利义务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争议管辖条款等进行全面、重点、专业的审查。 简而言之,实务中合同内容审查分两种情形: (1)常用合同模版建立后的审查:模式化审查; (2)非合同模版审查:全面、重点、专业审查,主要审查价格条款、附条件条款、附期限条款、权利义务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争议管辖条款等。

分散巨灾风险的利器——巨灾债券

分散巨灾风险的利器——巨灾债券 摘要: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与所获保险赔付之间的巨大差距提醒我们: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我国,巨灾保险何等匮乏;而可对巨灾风险进行有效分散和管理的有利武器——巨灾债券在西方的蓬勃发展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借鉴:利用我国日益强大的资本市场发行金融衍生证券分散巨灾风险已渐行渐进。 关键词:巨灾风险;巨灾债券;证券化;金融衍生工具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4亿元人民币的512汶川大地震,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18亿多元!我国巨灾保险的严重缺失正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警醒着我们:我国对巨灾风险的管理已迫在眉睫。 巨灾风险通常是指突发的、无法预料的、无法避免的由自然灾害或人为祸因引起的大面积的财产损失或人员失踪伤亡事件,属于发生频率较低,但破坏性极强的风险。依美国财产理赔服务公司所定义的“巨灾”,是指财产损失超过50亿美元的天然灾害。而巨灾风险具有3个特性:其发生频率极低且几乎完全无法预测;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也带来市场机会;低频率所造成的高变异,使得其历史资料参考价值降低。如美国1992年的“安德鲁飓

风”、XX年的911事件,我国XX年的汶川大地震等都属于巨灾事件。在国外,监管部门通常会对巨灾风险有强制性的保险要求。例如,加拿大法定要求遇到500年一遇的地震,英国要求遇到200-250年一遇的台风或洪水,美国AMBestminimum要求遇到100年或250年一遇的台风或地震,日本要求遇到200-250年一遇的地震时,必须对相应的风险投保。 对巨灾风险进行管理是困扰全球保险界的难题。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世界巨灾风险爆发的频率呈上升趋势。仅1993年就有127起巨型自然灾害和213起技术灾难,分别是1970年同类巨灾的2倍和4倍。与此同时,巨灾造成的财产损失的程度也显著增加,如XX年的9.11事件给保险业带来的损失超过500亿美元,而XX年的东欧大洪水给受灾国造成了财产损失也达到了200亿欧元,这些损失远远超过当年唐山大地震和东京大地震的损失额。 由于巨灾出现的频率增加、程度加深,其带来的财产损失和惧怕感刺激了人们对巨灾保险的需求,目前美国的产险市场中约有40%的保费与巨灾风险有关。然而与普通可保风险相比,巨灾风险不完全具备风险大量和风险同质等可保风险条件,从而使巨灾保险的经营缺乏牢固的大数法则基础,具有难预测性的特点。虽然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很低,但它

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2003/23总第283期商业研究coMMERCIALRESEARcH 文章编号:loo卜148x(2003)23—0065一03 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郑明川,蒋建华,包万根 (渐江大学管理学院,新江杭州3l0027) 摘要: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流行∞取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对于完善我国赞奉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尤其对我国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及中开机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套苴涵着变大的风险。因此蔷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降低我困资产证奉化的运行风险.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风险;途径与措施 中圈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B 资产证券化(AsSe卜Backedsccllriti删lon,简称ABs)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原资产中风险与收益通过结构性分离与重组,使其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可以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有利于盘活金融资产.缓解初始贷款人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诸多风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 收镐日期:2002一12?26 基金J再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顷目(批准号70072027)。…~…… 通过建立会员制的独立董事协会,来加强独立董事的培训教育,从而形成专业化的独立董事阶层,加强独立董事建设.规范和约束独立董事行为.相对于独立董事协会,独立董事事务所的运作方式更趋干市场化。独立董事事务所可以把独立董事的自然人责任转化为法人责任.使事务所成为约束独立董事并代替独立董事承担责任的载体,这在我国专业人士的。商誉”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可以由事务所直接出面对独立董事的行为加以规范与约束.有利于独立董事发挥独立判断和监督管理的职能,真正实现独立萤事的职业化。一方面,独立董事按照董事会有关规定行使职权,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袍金”制度,对独立董事的行为产牛制约作用,包括使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损失和法律责任。 十、良好的治理文化 加强上市公司的企业治理文化建设,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企业的核心竞勺力,不断拓展企业的持续发展空间,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成败,而且对我 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独立董事缺乏履行职责的良好环境.金融、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加上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够完善,相关中介机构的缺乏。使得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着更多的风险.因此.要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颟利地进行,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才能使我国资产证券得以顺利进行.促使我国金融业的健康良好地发展. 一、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一)道德月W险 道德风险主要存在于证券化交易的各当事方,资产证券化不仅涉及投资者。发行者,SPV.还涉及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专家和律师等当事人,而其中任一个当事人的欺诈行为都会对资产证券化结构造成风险.在B前信用状况不佳的我国.当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现后。债权银行有可能乘机将债务 社会、企业和个人对独立董事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应大力宣传公司治理文化。首先.应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为公司治理文化的发展与推行创造有和l氛围。在垒社会范围内,推崇与鼓励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所有董事在董事会决策时担负起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责任与义务,使其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并以此作为其整体的行为准则.引导其自觉加以实践.其次,从个人角度出发,独立董事应必须保证向全体股东履行职责,包括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足够投人,在董事会的运作过程中应保持其独立的判断. 参考文献: 【l】袁国辉上市公司独立董串制度的几点思考明.经济管理,2002,(1). 【2]韩志国,段强独立董事一管制革命还是装饰革奇f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棘悦从财务角度看独立董事制度【J】财政研究,2002.(6). 【4】侯大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运行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2,(6) [5】孙敬永论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fJ】改革与理论,2002,(8) f61朱志砺独立董事手记【J】改革与理论.2002,(2) (责任蝙辑:孙桂珍) 万方数据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戴素梅 用户名:1109daism 所属教学服务中心:永定电大 指导教师:吴和泉。 巨灾风险管理与保险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影响和重大损失不得不引起全球范围各国的重视。近期雅安地震的发生又一次牵动国人的心,如今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出现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巨灾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所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阐述了巨灾风险的重要性,对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具体分析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根据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找出有助于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方法,根据我国现有巨灾风险的状况和巨灾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巨灾风险管理;对策;现状问题 【正文】: 我国的灾害具有灾种全、频次高、灾害损失大等特点,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产密度的升高,我国的灾害将出现小灾大害的局面,而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分析我国灾害尤其是那些巨灾的发生机制,提高我国针对巨灾风险的管理及救助十分的重要,如何积极救灾,规避风险,完善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乃是重中之重。 一、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自然所造成的“超负荷”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因为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数不胜数,而那些巨大的灾害也时有发生。如何应对这些巨大的灾害,有人提出了巨灾风险的概念。 (一)巨灾风险概述 目前在保险界对于巨灾风险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但是世界各国都有着自己的对于巨灾风险的解释。比如美国的保险服务局对于巨灾风险的定义是:导致财产直接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并且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还有的国家则把巨灾风险定义为财产损失超过该国国民收入的1%,受灾人口超过该国总人口的1%。但纵观世界各国对于巨灾风险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这么笼统的定义。 巨灾风险通常指可能造成巨大、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它不仅仅是指那些自然灾害对人类及其财产造成的损失,更包括恐怖主义、暴动等人为灾害的风险。 (二)世界性的巨灾。 由于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类正在遭受着自然界的疯狂打击,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灾难也越来越多。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不仅对于经财产、人员伤亡问题、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同样对于受灾地的人们及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冲击。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这次地震不仅仅给当地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对世界各地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给人们留下抹不去印记2008年的汶川地震,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如果这些巨灾所造成的损失用数据来衡量的话,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之一的瑞士再保险公司曾于2006年2月24日发布的Sigma统计数据的研究报告称,2005年全年全球共发生约400起巨灾, 损

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

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 为规范公司合同在签订、履行过程中的管理,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现对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作以下提示: 一、合同的签订 1、对方主体资格的审查 订立合同前,应当对对方单位的主体资格、相关业务资质、资信能力、履约能力进行调查,不得与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如项目部、业务部、分支机构等)签订合同,不得与不具备履行合同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如房地产开发资质、建筑施工资质、广告经营资质等)的单位签订合同。为此,公司应在合同谈判前取得对方的经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对方公章)。 公司一般不得与自然人签订经济合同,确有必要签订经济合同,应经公司法务部门同意。 2、对方履约能力的审查 公司不得与对方单位签订与该单位履约能力明显不相符的经济合同。根据合同的性质,可以从对方单位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对方单位的员工总数、荣誉证书等方面,对其履约能力做出综合判断。 3、本方履约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的审查 签约前公司应审查自身作为相关合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是否具备相关经营资质,是否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是否已经协调妥善,如,合同拟约定的资金支付计划,是否已由财务部门认可可行。 4、合同的形式 公司订立合同,均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订立正式的合同书。由于传真件的证据效力在法律上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书面合同签署后必须取得合同原件,并妥善保存。 5、合同的起草权 对于重大合同,公司应尽量争取合同起草权,并尽量使用公司拟定的合同示范文本。这样的话,可以在合同谈判过程中争取有利的谈判地位,并有利于公司合同管理和审批的效率。 6、签订合同前的批准和授权 按规定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才能签订的合同,必须经批准后才能签订。按公司章程和法律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及防控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及防控 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对流动性差,或者不能立即变现,但却有稳定的预期收益的资产进行重组,将其转换为可公开买卖的证券的过程,是证券化的高级阶段,是将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以证券的形式预售的过程。 1、法律风险: 2、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产物,更是日益完善的法制条件下体现制度组合优势的金融创新。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便于证券化业务的开展都相应出台了各自的资产证券化法规。美国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获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建立了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具有极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联邦政府的适当支持。从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化的实践来看,上述国家和地区都通过立法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规范,其立法规范的类型比较多样化,有些有专门独立的立法,如我国台湾地区就制定了《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 反观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基本上是在政策推动下进行的。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住房贷款证券化”;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2005年12月底,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先后成功发行两只资产支持证券。实际上,我国长期处于尚不完全具备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证券化探索历程深刻反映了我国法制障碍的约束性和进行相应立法的迫切性。如今,我国开展证券化业务已经有十多年,仍未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规范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会计条例,法制条件的不完善由此可见一斑。 2、风险隔离问题 在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中,投资者与原始所有人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结构性风险,如果不予以隔离,对于投资人来说,一旦资产的原始所有人破产而影响到基础资产,投资人将损失投资收益;而资产原始所有人的风险在于,一旦资产池本身收益未实现,投资人有可能向原始所有人索赔。在美国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往往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与投资者的中介,即”破产隔离”的载体,它实际上是证券化交易的中心环节。但按照我国当时的法律制度,尚没有关于SPV设立的法律依据,《公司法》中更是无据可引。因此,实践中只能通过信托的方式运作,虽然形式上基于《信托法》,我国的ABS 通过引入特殊目的信托(SPT)或特别目的载体(SPV)等方式,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破产风险隔离,但在实务操作中却无法实现彻底有效的风险隔离:一方面,信贷类ABS的发行人,一般自持产品分层中风险最高的次级产品,且通常担任贷款服务商,由此形成的隐形”刚兑约束”会显著增强发行人与ABS资产的信用相关度;另一方面,企业资产类ABS的发行人,因其和相关利益人普遍存在对本息偿付的差额支付承诺或关联机构提供担保,法律意义上的破产风险隔离尚未完全做到。 3、信用评级风险 资产证券的评级为投资者提供了证券选择的依据,因而成为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资产证券的评级与一般债券评级相似,但又有自身特点。信用评级由专门评级机构应资产证券发行人或承销人的委托进行,但这种第三方评级存在信用强相关问题,即在实务操作中,发行人对相关资产的运营管理将显著影响预期现金流的分布,其尽职履约能力乃至偿付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基础资产的信用质量和现金流回收效率。这种信用相关度无论在法律义务还是投资实务中,均不容忽视。此外,将传统信用债评级思路简单套用到ABS上的做法,很容易在评级过程中将信贷类ABS产品与发行人等同化。由于投资机构通常较难获得关于基础资产的原始资料,缺乏足够的信息,不了解产品的定价方式,因此很多投资机构倾向于直接参考发行机构的信用评级。这与信用强相关问题形成合力,进一步强化了投资机构将ABS产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 制措施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1易燃易爆有害物质: 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可靠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 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 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火星飞溅 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 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 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 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 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 未定时监测 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 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资产证券化的弊端

资产证券化的弊端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摘要:资产证券化无疑是过去20多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但它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累积了金融风险。本文结合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危机,对资产证券化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次贷危机 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券的流动化。资产证券化最早起源于美国。起初是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等机构的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接着商业银行业纷纷效仿,对其债券实行证券化,以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和市场性。 二、资产证券化的功能 (一)转移和分散风险 资产证券化转移和分散贷款风险的功能,主要是以证券化的方式实现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资产的安全性,通过向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发行证券,银行可以及时收回贷款债权,而将抵押贷款等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不能按期还款)转移和分散给投资者微观主体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将其面临的风险转移出去。如果金融市场是一个有效的,则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在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虽然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可能被消除掉,但通过在投资者之间来分担被资产证券化转移的风险,不仅可以大大的减少每位投资者承担的风险量,还可以使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分担自己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这样风险可以实现最优的分配。 (二)扩大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扩大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功能就是以债券的形式把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和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打包和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债券,由此解决银行“存短贷长”的矛盾,实现银行贷款机构流动性的增加。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在诞生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问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内部控制的实质是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企业风险管理包容内部控制。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 即内部控制,从这一概念来说,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1.1组成部分重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中,其中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这五个要素是重合的。 1.2最终目标相同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都包括: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报告目标。 1.6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作用是控制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最终目标也是控制风险。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发展,风险管理拓展了内部控

制内涵,内部控制发展成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因此,我们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体化,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与处理。 [1] 问题与误区编辑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设中的误区或问题 还 一种常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可以说,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既是一种制度安排、也是一种管理过程,更是一种自律行为。 2.2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相互独立的 虽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内涵有很多重合之处,如要素很多相

同、方法很多相似,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具体运用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发展阶段、行业特性、技术条件、外部环境等要求来执行。比如,某企业生产医疗设备或药品,因为涉及到人的生命健康问题,而且政府管制非常严格,风险管理的迫切性相对较强,此时企业以风险管理来主导内部控制比较合适;如果某企业是为了使自己的财 系,只有理论说教,缺少实际行动。 2.5制度执行不力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没有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再先进的制度也不起作用。影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执行力度的因素很多,其中,

危险作业管控措施、方案

编号:SY-AQ-0632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作业管控措施、方案 Control measures and schemes for hazardous operation

危险作业管控措施、方案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危险作业安全交底、过程、结束清点检查记录表 2.危险作业方案 危险作业安全交底、过程、结束清点检查记录表NO: 作业名称水煤浆锅炉清焦有限空间作业曰期年月日 作业部门机修班交底部位#水煤浆锅炉炉堂清焦 交底人签名职务交底时间 接受交底人签名作业负责人: 作业现场监护人: 安全监护人(跟班安全员): 主要作业人员: 其它协助作业人员: 安全交底内容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进入锅炉清焦为有限空间作业。

2.进入锅炉清焦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注明作业时间,不得在无监护人或作业时间以外作业。 3.禁止在锅炉清焦作业内用易燃易爆物质清洗设备和工具。 4.现场监护人应对锅炉清焦作业作业人员数量,同作业人员拟订联络信号,并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车间(报警)。 5.锅炉清焦作业人员应熟悉掌水煤浆锅炉清焦作业指导书;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和应急计划。 6.锅炉清焦作业劳动防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7.锅炉清焦作业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或安全措施没落实的情况,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8.锅炉清焦作业的出入口内外应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 9.锅炉清焦作业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随时做联络、报告工作。 10.作业完后,清除由于本次作业产生的垃圾和杂物。负责人必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 一、合同风险的分类: 1、合同名称风险 只要是双方经过签字盖章形成的约定就可以成为合同,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合同的分类是看内容而不是看名称。 《情况说明》、《会议纪要》、意向书、认购协议、合同书、协议书、补充协议都可以成为合同。 单方面出具的承诺书、样本、委托书、单据或保证书等可以成为合同的附件。 2、合同主体风险 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资格,公司没有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公司名称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没有经过授权,签约人与落款人不一致。 查阅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年检章),保留复印件,工商局网站查询。 3、合同形式风险 传真件、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 货物签收没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合同效力风险 签字盖章生效,交付定金生效,登记生效,公证生效。 主合同与从合同效力(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不一致以什么为准)。

5、合同用语风险 套话空话模棱两可——“否则,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按法律的规定处理” 违约责任按合同法规定(没有具体约定就等于没有约定)。 6、合同签章风险 公章不真实、不清晰,没有签字,没有签约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前页没有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7、合同解除风险 合同解除的程序、法律后果(结算条款、违约责任); 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 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的实践。 8、合同的责任风险 责任范围:赔偿金、定金(存在双倍返还)、违约金的适用; 连带责任、保证责任、对第三人的责任。 9、合同争议(诉讼)风险 时效的控制——催讨与送达(异议时间和方式); 合同责任的选择管辖之争(诉讼地选择); 合同纠纷的调解技巧; 代理人的选择风险(书面授权)。 二、合同风险规避方法 (一)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1、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 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保险风险证券化

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造成损失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保险和再保险已经不能满足巨灾风险的保险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缺口问题,有必要对保险风险证券化这一新兴的巨灾风险转移方式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保险风险证券化这一新兴金融衍生工具,使巨灾风险的分散扩展到资本市场,而不是局限于保险市场。它对提高保险人的赔付能力、承保能力、提高投保人的福利、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与收益、改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资本结构、促进资本的有效流动、实现保险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都发挥巨大的作用。保险风险证券化理论逐渐系统和成熟,对中国发展和运用保险风险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中国保险业在巨灾方面的研究也起到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保险风险证券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巨灾发生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程度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深,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财富集中度的不断上升,给国际保险业的损失赔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是世界所有保险人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天,瑞士再保险公司《西格马》杂志在2002年第1期中估计了911恐怖事件中造成的保险损失,数额达到300至580亿美元。这一灾害使得多家保险公司破产,也造成世界保险市场的困境,承保能力出现严重不足。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覆盖范围广,造成的损失严重的国家。大约有一半的城市都处于地震带上,洪水威胁着我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国土,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还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近年来,巨灾的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如2008年1月的大雪灾,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旱灾,玉树地震等。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造成非常惨重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8451.4亿元,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在庞大的损失额面前,保险公司的赔付额不到100亿元,可谓是杯水车薪。这反映了一个现实情况,我国针对巨灾保险的业务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巨灾风险的分散机制还比较匮乏。 中国的再保险业起步比较晚,缺乏充足的资金和市场主体分保风险,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目前对巨灾保险风险的需求。因而造成我国现阶段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大部分由政府承担,但是在巨额的损失面前政府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巨灾发生后,主要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的人道主义捐助,这就造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财政的稳健和平衡,给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传统再保险业务通常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巨灾损失起到补偿作用,长期以来,再保险受到其内在机制的制约,已经不能满足投保人对巨灾风险的保险不断扩大的需求。巨灾风险的特点是发生的概率低,损失程度大,并且相关性强,对此类保险难以应对。因此国际保险业将目光投向了容量大,资金雄厚的资本市场,希望能够通过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之间的融合来共同应对巨灾风险,提高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在此背景下,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分散巨灾风险的有效方法应运而生了。 二、文献综述 1992 年底,美国芝加哥交易所(CBOT)研发的巨灾保险期货开启了保险衍生性金融产品的先河。CBOT 随后连续推出了三个保险期货产品,分别是巨灾保险期货、健康保险期货、家庭全损险期货,为保险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提供先例。Cummins 和Weiss(2000)从价格周期、价格发现、信息发现等多个方面将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证券化所带来的众多好处。Martin Nell 和Andreas Richter (2004)研究了巨灾债券如何影响最优再保险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