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川职教育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国特色双元制教学模式典型案例(马崇安1)

合川职教育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国特色双元制教学模式典型案例(马崇安1)

合川职教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

中国特色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马崇安

摘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即以政府为主导,对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减免学费,鼓励学生就读中职;以中职学校为主体进行招生(招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以行业企业及工业园区(信息产业园)企业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职业基本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实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实现了车间进学校,校企互动、校企双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双元制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积极肯定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高校的扩招与企业的倒闭,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大幕逐渐拉开,一大批新兴产业崛起,需要一大批有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升级,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难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渴求形成鲜明对比。借鉴欧洲特别是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将重庆市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发改委要求重庆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目的

引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对技能人才的需要,缓解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德国双元制介绍

(一)德国双元制的产生

双元制是在德国普通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迅速扩张以及社会对不同素质人才需求的背景下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所谓双元,是指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二)德国双元制的特点

1.同生产实践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即可顶岗工作,具有较强的能力针对性。

2.企业广泛参与性。大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使学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3.德国双元制学校有较高的入学资格和较严的入学考试,双元制学校学制3年,分6个学期,无寒暑假。每个学期的前3个月,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后3个月在送培的企业接受实践培训。6个学期都如此交替进行教学和实训。前4个学期结束时要进行中间统一考试,通过者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德国双元制的作用

1.德国双元制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教育领域内合作的一个创举。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一大批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型、应用型职业人才。

2.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缩短了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之间的距离。

(四)德国双元制的发展

双元制作为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极大的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由于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同以及体制的差异,双元制模式主要呈现两大类型: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其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和日本的“产学合作”;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其代表是美国的“合作教育”和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两种类型各有利弊,前者人才培养针对性、目的性更强,后者强调教育教学的规律与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有保证。

四、实施过程

在借鉴各国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政府主导,通过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学生就读中职学校。

2005年11月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车间搬进学校,从而达到双元互动、校企双赢,实现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本土化。

2006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规定,凡是农村学生、移民、军人的子女,以及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不仅免收学费,政府还给予一定补助。2010年,重庆市政府将这一政策扩大到所有就读中职的学生,即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读中职的学生,全部免收学费。2010年全市中职学校学生达53万人,与免费

前的在校学生总人数44万相比,增长率为20%,实现中职在校生人数与普通高中基本相当。

通过减免学费,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缓解了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适应了经济转型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

(二)以中职学校为主体进行招生(招工),对中职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

合川职教中心是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职业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建筑、财会等17个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教师学科配套,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强,中青年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有硕士学位教师12人;有研究员1人,高级讲师57人,特级教师1人;有区科技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在培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15名,“双师型”教师141名。开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汽车维修方向)、数控技术(机电方向)等10个大专学历教育专业。公办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总人数达300余人,各类在校学生达6000余人。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全部教师拥有本科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学位教师4人;高级讲师10人,区科技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在培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24名。专业课教师28人,文化课教师14人,企业兼职教师6人。在合川乃至重庆职教中是办学最早、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的专业之一。

2012年6月,我校成功申报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确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会计专业四个重点建设专业,确定了行知校园文化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两个特色建设项目。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本着“把握实质、洋为中用、探索规律、立足可行”的原则,结合中国国情和我校实际,把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业者作为培养目标,就传统职教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运作方式、教学方法、考试考核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大胆改革,创建起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本位的教学评价新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之路。

聘请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到校共同分析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核心课程;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上课,讲授计算机专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在实施“双元制”办学过程中,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列在与专业技能培训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贯穿教育教学的

(表一)

(表二)

基础知识课(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6节/周,占17.6%;职业道德课(经济政治?职业生活)2节/周,占5.8%;专业技能课(计算机维修、办公设备维修、单片

机原理、芯片维修工具使用)共20节/周,占58.8%。兼顾了基础知识课、职业道德课和专业技能课的的学习,重点强化了专业技能课的培训,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比例达到了3:1。通过体能课和星期一、三下午第三节的军训课,增强了学生的体质;通过计算机维修社团、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校内的网络实训室、计算机维修实训室、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室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实训室的训练,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融入企业的《员工守则》、《员工须知》等管理制度,较好的体现了车间进学校、学校即工厂、教师即师傅的办学特色。

专业办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决定着专业的发展与规模,专业的招生和学生选择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具有市场经济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在校总人数达1000余人。专业发展方向有计算机维护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办公四个方向。开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3个大专学历教育专业。除学历培训人员以外,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还培训了一大批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人才,如为合川区村级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集中培训共3期,总人数达500余人;为合川区房地产业协会房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培训达100余人,为重庆商社合川新世纪百货提供员工培训80余人等等。所有培训都得到了参培单位的好评,极大的提升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建校30年来,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计算机应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以行业企业及工业园区(信息产业园)企业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职业基本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实训。

在实施“双元制”办学过程中,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与合川区内40余家行业企业及合川信息产业园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企业统计见表三)。

行业企业直接面对用户,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在高一年级,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及进度安排,在寒、暑假由联系教师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由企业指派技术骨干负责学生的实训指导,学校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为校外指导教师并给予报酬,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及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训。实训时间在15天左右,学生每天要把实训内容及感受记录下来,在实训结束时,与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鉴定表一并交给班主任,作为学生实训的考核成绩。在此期间,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计算机录入员、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维修员等资格证考试,以行业的标准检查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在行业企业的实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高二年级,安排学生到重庆达方电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践。重庆达方电子位于合川工业园区信息产业园,是合川区政府招商引资的台资企业之一。达方电子创立于1997年,专注于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通讯设备外围组件的研发与生

产,员工达20000人,产品行销至世界各国。重庆达方电子具有严格、完善、高效的管理制度,是成功企业的典范。在学生教学实践满三个月后,我曾问一位学生:三个月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想了想,然后认真的回答我说:回学校后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对于一个只有17岁的高二学生,从他的表情里面我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真实的感受,企业的严格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在高三年级,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践,并以企业的管理制度考核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学生在企业实训,实现了学生即学徒、作品及产品的完美融合。

学生的教学实践缓解了企业的用工荒,企业也根据学校的送工完成情况给予学校一定奖励,有效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这也是企业参与办学的方式之一。

这种以政府为主导,对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减免学费,以中职学校为主体进行招生(招工),在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以行业企业及信息产业园企业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职业基本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的实际。这种模式是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中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和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后的背景下产生的。他不仅解决了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进城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实现了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实现了校企互动、校企双赢,实现了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条件保障

(一)合川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每年的中职招生生源争夺大战来临之前,由区政府分管教育副区长亲自主持召开辖区初中毕业学校向中职学校送生工作会,强调中职招、送生纪律和对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并向辖区内初中学校下达向中职学校送生人数指标,确保了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合川区政府招商引资,建立了工业园区,实现了学生在家门口就业。2011年8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江津合川永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对合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根据《合川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合川将电子信息产业纳入“三大板块、九大产业”(三大板块:基础板块、成长板块、创新板块;九大产业:能源、建材、化工产业、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制药、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以笔记本电脑配套项目为主的电子信息产

业,主要与重庆西永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承接配套。目前,7个笔记本电脑配套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合川信息产业园,包括达方电子在内的3家台资企业,项目投资总额达8亿元。合川将以笔记本电脑配套生产为主,打造台商投资聚集高地,预计2015年年产值达50亿元。合川产业结构的转型,每年需要6000名计算机应用人才。

(三)学校通过内涵发展,增强办学吸引力。学校不断加强实训室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构筑起“3+0”(即学生在高一年级即可报读电大,中职三年毕业的同时经考核合格可以领取电大专科文凭)、“3+2”(即学生在中职学校读3年,然后到对应的高职学校读2年,经考核合格可以领取成人大专文凭)教育立交桥,打通了中等职业教育通往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圆了中职学生的大学梦。

六、成果成效

(一)培训了学生。行业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实训设备与场所。学生在行业企业的实训,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了解了行业企业的运作规律,为今后的就业、创业作好了铺垫。信息产业园企业的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使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打下了杂实的基础,通过信息产业园企业的实践,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得到实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培养了双师型教师。教师通过到行业企业的实践,了解了行业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教师的社会沟通能力、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教师将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与行业企业的实践经历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三)促进了学校的发展。2010年,重庆市政府对就读中职的学生减免学费当年,我校的年招生人数从1200人猛增至2000人,增长率为66.7%,并一直保持至今,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移民安稳致富的同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主导下,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工业园区,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加强区域内技能人才的培养,实现了培训、就业、创业、乐业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2008年,合川工业总产值仅100亿人民币,2013年,合川工业总产值达到440亿人民币,到2020年,预计合川工业总产值将达

到1000亿元人民币,合川工业经济连续多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七、体会与思考

中职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相结合,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共同培训学生,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缩短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之间的距离。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学校应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加强特色教材的开发,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中职教育才会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八、结束语

合川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是重庆北部地区中心规划城市。全区总人口155万,城市人口40万,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与大农村相结合的三线城市。加快合川经济的发展,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战略构想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合川职教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将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加强内部建设与管理,加强与区内企业的校企合作,为合川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合川全面实现“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姓名:马崇安;性别:男,年龄:42岁,重庆合川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联系电话:136********;邮箱:hcmca@https://www.doczj.com/doc/2016995908.html,;邮编:401519

参考文献:

【1】.方敏?德国曼海姆职业学院的发展及启示(M) 职教通讯 2000年第8期

【2】.徐明祥?双元制平度教学模式(https://www.doczj.com/doc/2016995908.html,/p-018651511937.html)【3】.王岳平?关于转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德国、匈牙利产业结构调整的考察报告(https://www.doczj.com/doc/2016995908.html,/GB/channel3/21/20000607/92633.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