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原始社会--北魏)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原始社会--北魏)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原始社会--北魏)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原始社会--北魏)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1965年发现)

中国是文明古国,较早出现人类活动的迹象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1)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2)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3)缓慢进化

北京人会打制石器(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重大进步),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面貌与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可以捕捉水生动物制造装饰品制作骨针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面部之间的区别

北京人的头部和前额低平,眉骨宽大,鼻子宽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没有明显的下颌,保留一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前额丰满,眉骨趋向薄、平,上下颌骨,由前凸而后缩,嘴部明显后缩,以形成现代人那样的下颌,和前鼻棘,面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早期人类的定居地,成为聚落

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成为氏族

距今约7000多年河姆渡聚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黑陶

距今约6000多年半坡聚落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坡聚落的种植和饲养:种植:粟、白菜、芥(gai)菜等饲养:猪、狗定居:半地穴式红陶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使用磨制石器(精细,方便,提高生活质量)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不同在于:1.时间不同 2.制作方法不同 3.劳动效用不同

距今约四五千年大汶口原始居民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出现。

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差别

距今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黄、尧、舜时期(出现了交换现象,有了集市)炎帝“神农氏”: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仓颉:造字,历法,算术,音乐嫘祖:养蚕抽丝阪泉之野炎帝(败) vs 黄帝(胜)尧禅让舜

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王朝更替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尧,舜,帝窖)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世袭制度代替了禅让制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1)1.启在禹的帮助下,培植个人势力,树立了较高的威信。2.禹死后,启先后打败伯益和其他不服从的部落,正式继承王位

(2)世袭制: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世袭王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家天下”的制度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亳(bo)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商朝设置管理各项事务的官员,建立了庞大的军队,活动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夏代。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成为殷朝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hao)京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得到的启示:

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符合人民心意,用人应唯才是举,广纳谏言。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灭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周平王定都洛邑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成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物。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个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南方)“夷”(东部)“戎”(西北部)“狄”(北部)等。

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等级制:天子

贵族:诸侯,卿大夫,士平民隶属于贵族

奴隶:战俘、触犯刑法的罪徒、苦役(没有人身自由,买卖,陪葬)军队:为了对外战争和对内镇压反抗主要礼仪:祭祀祖先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尊王攘夷)、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1.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2.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3.顺应当时政治形势,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

公元前475~前221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东南西北到中间

各国除了使用武力外,带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合纵”“连横”应运而生,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各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成为“合纵”;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成为“连横”

都江堰组成部分: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战国时期李冰父子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作用:通过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为秦帝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评价:顺应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制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得到了秦国最高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著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工艺高超)、青铜立人像(商代蜀文化的接触作品)司母戊铜方鼎(最大)

百家争鸣

儒代表人物: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子思想:仁、礼、仁政、民重军轻经典:《论语》《孟子》

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1.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 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3. 因材施教

道代表人物: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

思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经典:《庄子》《道德经》

墨代表人物:墨子思想:兼爱、非攻经典:《墨子》

法代表人物:韩非子思想:法治,中央集权经典:《韩非子》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赵之战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秦帝国定都:咸阳始皇帝:嬴政秦国可以统一全国的原因:

1.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断兼并其邻国的土地。

2.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的不断加强,政治上的分裂状况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秦的疆域: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东到东海,西到陇西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的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军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统一任免。

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人民、征收赋税,个体家庭称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中央集权制度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秦灭亡的原因: 1. 秦二世的暴政 2. 秦始皇统治后期,徭役兵役繁重

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06~前202年楚汉战争刘邦VS项羽

性质:统治阶级争夺皇位的斗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刘邦胜定都长安刘邦称汉高祖宽松政策,修生养息

文(汉文帝)景(汉景帝)之治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施原因:为了适应封建专制的统治需要

董仲舒 1 .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让地方向中央推荐贤良人才 2.大力推行入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地方建立官学

削弱封国势力原因:七国之乱晁错:削藩颁布“推恩令”(主父偃)

“推恩令”的作用:原来的王国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司隶校尉在地方:十三州部刺史

佛教传入西汉末年

诞生,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道教教义: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发明了火药

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国夹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为了联合乌孙打击匈奴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西域:汉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成为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丝绸之路:贯穿东西的交通线,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纸的发明:西汉前期纸的改造:东汉的蔡伦(公元105年)

“医圣”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

“神医”华佗:针灸、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虎、鹿、熊、猿、鸟)

九章算术(东汉)以计算为中心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

三国:曹操统一北方条件:1.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贤纳士 3.实行屯田三国鼎立:吴(222年,孙权建立,定都建业)

蜀(221年,刘备建立,定都成都)

魏(220年,曹丕建立,定都洛阳)

200年曹操、袁绍官渡之战袁绍VS曹操(胜)以少胜多 208年赤壁之战曹操VS孙刘联军(胜)以少胜多

220年曹丕废献帝,建立魏国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

东汉末年,人口开始内迁,西晋时期城人口迁徙浪潮(内迁)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全国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前秦VS东晋南方经济的发展

原因:人口迁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生产技术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

386年北魏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内容:1.迁都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提倡与汉族人通婚。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祖冲之(南朝宋、齐):圆周率数值在小说点后第七位(π)比欧洲人早1000年

贾思勰(北魏,东魏)《齐民要术》

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书圣“王羲之”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洛河神赋》

石窟艺术雕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589年隋统一中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定都于亳(今天河南安阳)。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郑州)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定都咸阳,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时间轴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 6 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 6 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 8 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1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 2100 万元; 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 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 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2 )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 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 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 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 5 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 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 1 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 年 3 月,占领南京 ,定为首都 ,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制 度》、天平军北伐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9 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 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 1 、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 处为通商口岸; 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 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 ) 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5 )赔偿英国白银 400万两, 法国 200 万两。 2 、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七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 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单元分析】 (一)第二单元的特点 时段:从公元前2070—前221年 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二)第二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这一单元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活动的侧面相统一的方式来呈现主题的,其中含括从夏到战国的历史时段的史实和铁器、牛耕、甲骨文和青铜器、分封、百家争鸣等重要历史内容。下设八课: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正文有“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重点是国家的产

生与更迭。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重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重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正文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三个子目,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三课都是两个子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其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和编钟都是每课的重点。 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也是一堂探究课。 (三)第二单元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 (1)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某个历史事件作为标志。以往我们把禹传启、“父传子”作为国家建立的标志,这只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而不是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题川教版修订稿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题川 教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1、右图是一件青铜器皿——司母辛方鼎,你知道 我国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制作青铜器的吗( )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夏朝 ? 12、我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是在( ) A 、禹 B 、周文王 C 、盘庚 D 、启 13、西周的都城在( ) A 、洛邑 B 、镐京 C 、殷 D 、郢 14、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该政治格局源于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春秋时期,第一位君主是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16、楚庄王向东周大臣探问王宫里的九鼎有多重,表现了 A .他比较喜欢九鼎 B .他想按照王宫的九鼎进行仿做 C .九鼎是诸侯能够争霸的必需品 D .他想夺取周王权力 17、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着名的军事家是( ) A. 管仲 B.孙武 C.孙膑 D. 伍子胥 18、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地理位置优越 C.重视兴修水利 D.更多地使用农业新技术 19、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 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20、假设你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的一位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当兵建立军功 B.多生产粮食布帛 C.去经商发财而获得政府奖赏 D.大力开垦荒地而获得政府奖赏 ? ? ? 二、材料题 图二 青铜牛尊 得分 评卷人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原始社会--北魏)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1965年发现) 中国是文明古国,较早出现人类活动的迹象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1)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2)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3)缓慢进化 北京人会打制石器(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重大进步),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面貌与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可以捕捉水生动物制造装饰品制作骨针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面部之间的区别 北京人的头部和前额低平,眉骨宽大,鼻子宽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没有明显的下颌,保留一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前额丰满,眉骨趋向薄、平,上下颌骨,由前凸而后缩,嘴部明显后缩,以形成现代人那样的下颌,和前鼻棘,面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早期人类的定居地,成为聚落 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成为氏族 距今约7000多年河姆渡聚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黑陶 距今约6000多年半坡聚落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坡聚落的种植和饲养:种植:粟、白菜、芥(gai)菜等饲养:猪、狗定居:半地穴式红陶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使用磨制石器(精细,方便,提高生活质量)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不同在于:1.时间不同 2.制作方法不同 3.劳动效用不同 距今约四五千年大汶口原始居民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出现。 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差别 距今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黄、尧、舜时期(出现了交换现象,有了集市)炎帝“神农氏”: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仓颉:造字,历法,算术,音乐嫘祖:养蚕抽丝阪泉之野炎帝(败) vs 黄帝(胜)尧禅让舜 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王朝更替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尧,舜,帝窖)

中国古代史(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中国古代史(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008年·浙江省绍兴市)6. 2008 年5 月17 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2008年·湛江市)2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008年·湘西州)21.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建立。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008年·沈阳市)1.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008·泰州市)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08年·汕头市)1.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2008·山东省临沂市)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2、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大国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最先称霸的是 A 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2008年·岳阳市)2、我们现在的岳阳在战国时期应该属于下列哪个诸侯国的管辖范围之内 A.秦国 B.燕国 C.楚国 D.齐国 (2008年·黄冈市)1.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 争霸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 B 卧薪尝胆 C 问鼎中原 (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008·泰安市)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008年·汕头市)2.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 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 (2008年·广东省)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5.部编历史(习题)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中国古代,营建城邑,选址很重要,我国早期城市,三代王都和后来的咸阳、长安、洛阳,基本上都在北纬35度线上。材料中的“三代王都”指的是(A) A.阳城、殷、镐京B.阳城、镐京、邯郸 C.亳、洛邑、临淄D.洛邑、成都、建业 2.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B) A.二里头铜鼎B.司母戊鼎 C.铁制农具D.铜冰鉴 3.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B)

A.形成了禅让方式B.稳定了社会秩序 C.实现了土地分封D.扩大了国人利益 4.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在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B.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5.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我们可以探究的共同主题是(A) 图一青铜铲图二铁制农具 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B.手工业的成就 C.精美的绘画艺术D.灿烂的青铜文明 6.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的过程促进了(B) A.社会变化B.民族交融C.经济发展D.技术进步 7.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该水利工程修建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指的是(A) A.都江堰B.大运河C.灵渠D.郑国渠 8.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D)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精华版】.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往下拉↓↓↓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 课标要求: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2、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3、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4、(教学活动建议)搜集青铜器的图片,说说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夏、商、周的更替表,回忆这个单元朝代的更替顺序 2、通过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对比,加深对分封制的理解,达到中 外对比的目的。 3、通过出示近三年中考题相关题目,让学生在做题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 大精深。 教学重点:1、夏朝的建立 2、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题年代尺: 本主题为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政治方面:夏朝开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实行分封制,战国时期通过变法使新制度逐步确立。 经济方面:从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文明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出现并推广,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 民族关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征战客观上增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交融,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造了条件。 思想文化:商周的甲骨文和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解放“百家争鸣”局面;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影响长远。 导入:背诵历史朝代歌,回忆朝代的更替 环节1:感受朝代更迭

通过表格,我们回忆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与瓦解,大家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贤则昌,失贤则亡; 环节二:分封制 环节2:了解西周政治制度 对比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从统治者、权利与义务、分封的一句、主从关系和作用几方面来实行对比。 环节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中考中的青铜器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 了禅让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约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商代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P24商朝后 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 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 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 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西周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 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 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保卫周王。 (3)作用:通过逐级分封……….文化发展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 了“尊王攘夷”口号。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

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孙武写了一部军事着作《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测试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 革测试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测试第4~7课(B卷)人教实验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周 2.在下列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 C.周公东征D.共和行政 3.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是 ①政治动乱②奴隶起义③遭遇水患④外族入侵 A.①③B.①② C.③④D.②③ 4.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5.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奴隶主政权B.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 C.分割诸侯的兵力D.保证国家的兵源 6.春秋时期最显着的政治特点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王室得到霸主的支

持而中兴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反映的是哪项水利工程的作用 A.郑国渠B.都江堰 C.六辅渠D.白渠 8.商鞅变法中,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 A.废除井田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D.建立县制 9.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是 A.秦孝公的支持B.人民的大力拥护 C.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 10.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D.奖励耕织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打一古地名)答案: (2)第二季会议共七天(打先秦朝代三)答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中考考点 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 4、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二、知识点梳理 1、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1)夏朝的兴衰(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①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标志着奴隶制社会结束,原始社会开始。 ②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 下”变成了“家天下”。 ③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2)商朝的兴亡(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①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②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盘庚以后,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 国。 ③商朝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 (3)、西周兴亡(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①西州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 ②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2)内容: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春秋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春秋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①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 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②晋文公称霸: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发生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发生在魏、齐之间,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4、商鞅变法 (1)目的: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时间: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 (3)变法者:商鞅 (4)内容: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 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意义: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简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 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人 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 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人 距今约6000年半坡人 距今约4000年传说中炎黄尧舜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殷 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纣建立西周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东周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时期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嬴政建立秦朝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6--前202年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25年刘秀建立东汉 公元200年曹操、袁绍官渡之战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三国开始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 公元222年吴国建立 公元263年魏国灭蜀国 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西晋开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三国结束 公元317年东晋建立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 公元386年北魏建立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 公元629年玄奘西行 公元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日本 公元755--762年安史之乱 公元823年立唐蕃会盟碑 公元907年唐灭亡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 公元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公元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公元1044年宋夏议和 公元11世纪中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公元1125年金灭辽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亡,南宋始) 公元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公元13世纪末黄道婆传播先进纺棉技术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公元1403年明成祖定都北京 公元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公元1561年戚继光浙江沿海平倭寇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入关公元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公元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 公元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 公元1757年清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公元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公元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 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 公元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军定都南京 公元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占北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公元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公元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 公元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公元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兴中会 公元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 公元1898年6月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 【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

2013·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考试题

(2013·福州市) 2.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3.李冰主持修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灵渠 B.长城 C.郝江堰 D.大运河 (2013·甘肃省白银市) 1.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3·海南省)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2013·菏泽市) 1.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 (2013·济宁市) 2.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我们为他们祈福的同时,自然不会忘记“四川成都平原上有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3.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实行“法治” (2013·江苏省无锡市) 1.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夏朝 B.商朝C.西周D.东周 (2013·连云港市) 2.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①司母戊鼎②人面鱼纹彩陶③兵马俑④汉、胡服佣 A.①B.②C.③D.④ 3.有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教案 【单元综述】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知识梳理】 【重难点拨】 1.夏朝的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2.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是一个争论颇多的历史人物,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的观点认识孔子。 【学法指导】 1.因果联系法 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历史事件之间有相互的联系,此事物的结果,可能是彼事物的原因。在学习时,如果能分析出历史章节之间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就能理解和扎实记住知识点。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大发展,导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地主阶级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进行变法改革,通过变法中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加剧了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2.串联记忆法 串联记忆,是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例如: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再如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3.你还有什么好的历史学习方法?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我国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由此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变革时期,主要表现在()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 5.“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出土于安阳殷墟的文物是( )

部编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衰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是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开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 2、盘庚迁殷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 (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成就: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2)商周时期: 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3)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四羊方尊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