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报告(VC++)2

实验报告(VC++)2

实验报告(VC++)2
实验报告(VC++)2

实验一:框架接口、文档模板和文档视图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框架窗口的使用

2、熟练掌握文档模板的使用

3、基本掌握使用多个文档类型

4、基本掌握文档视图结构

实验内容:

1、框架窗口的使用

2、文档模板的使用

3、使用多个文档类型

4、文档视图结构的使用

实验步骤:

在向导中修改窗口风格:

1、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工程”标签,选择

MFC AppWizard的项目类型,指定项目工作文件夹位置,输入项目名Ex_SDI2单击“确定”按钮。

2、在向导的第一步,将应用程序类型选为“单个文档”。

3、单击“下一个”按钮,出现向导的第二步对话框,在这里用户可以选择程序中是否假如

数据库的支持。

4、单击“下一个”按钮,出现向导第三步对话框,允许用户在程序中加入符合文档、自动

化、ActiveX控件的支持。

5、单击“下一个”按钮,出现向导第四步对话框,对话框的前几项依次确定对浮动工具条、

打印与预览以及通信网络等特性的支持。对话框的最后两项是最近文件列表数目的设置和一个“高级”按钮。

6、在第四步对话框中,单击“高级”按钮,分别用于文档模板字串资源内容和窗口风格的

修改。

7、单击“关闭”按钮回到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个”按钮,。在这里用户可选择:应用

程序的主窗口是MFC标准风格还是窗口左边有切分窗口的浏览器风格,在源文件中是否加入注释来引导用户编写程序代码,是只用动态链接库还是静态链接库。

8、单击“下一个”按钮,在这里,用户可以对MFC AppWizard提供的默认类名、基类名、

各个源文件名进行修改。

实验二:常用控件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创建和使用静态控件和按钮

2、熟练掌握创建和使用编辑框和按钮控件

3、熟练掌握创建和使用列表框

4、熟练掌握创建和使用组合框

5、基本掌握创建和使用进展条、滚动条和滑动条

6、基本掌握创建和使用图像列表、列表和树控件

实验内容:

1、创建和使用静态控件和按钮

2、创建和使用编辑框和按钮控件

3、创建和使用列表框

4、创建和使用组合框

5、创建和使用进展条、滚动条和滑动条

6、创建和使用图像列表、列表和树控件

实验步骤:

1)控件的创建方法:一种是在对话框模板中用编辑器指定控件,另一种是编程方式,即调

用MFC相应空间类的成员函数Create来创建,并在Create函数指定控件的父窗口指针。

2)创建按钮:

①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在弹出的新建菜单中选择“工程”标签,选择

MFC AppWizard(exe)的项目类型,在工程框中输入项目名Ex_DlgCtrls。

②单击“确定”,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创建的应用类型是“基本对话框”,单击

“完成”

③将项目工作区切换到ClassV iew页面,展开CEx_DlgCtrlDlg类,右击

CEx_DlgCtrlsDlg类名,弹出对话框。

④从快捷菜单中选择Add Member V ariable,出现一个对话框,输入变量名和变量类

型,变量名必须以m_开头。

⑤单击“确定”按钮就会自动在CEx_DlgCtrlsDlg中添加该成员变量。

⑥在项目工作区的ClassView页面中双击OnInitDialog函数名,在该函数中添加以

下代码:

BOOL CEx_DlgCtrlsDlg::OnInitDialog()

{

CDialog:: OnInitDialog();

m_btnWnd.Create(“你好”WS_CHILD|WS_VISIBLE|

BS_PUSHBUTTON,CRect(20,20,120,60)this,201);

CFont*font=this->GetFont();

m_btnWnd.SetFont(font);

return TRUE;

}

⑦编译并运行。

1)静态控件和按钮:

①打开Ex_DlgCtrls项目中的对话框资源模板IDD_EX_DLGCTRLS_DIALOG。

②在该对话框适当的位置处添加一个静态图片空间,右击该空间,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

择“属性”,弹出属性对话框。

③在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颜色”类型为Etched,然后关闭属性对话框。

④将鼠标移动到添加的静态图片控件的右下角位置,使鼠标指针变成斜的双箭头,拖动鼠

标使控件的大小变成一条水平线,单击对话框测试按钮,完成。

实验三:对话框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利用向导创建对话框

2、熟练掌握创建和使用无模式对话框

3、基本掌握在应用程序中添加并使用对话框

4、基本掌握创建和使用通用对话框和消息对话框

实验内容:

1、利用向导创建对话框

2、在应用程序中添加并使用对话框

3、创建和使用无模式对话框

4、创建和使用通用对话框和消息对话框

实验步骤:

使用向导创建对话框应用程序:

1)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工程”页面,选择

MFC AppWizard(exe),在工程框中输入项目名。如图:

2)单击“确定”按钮,在出现的Step1对话框中选择“基本会话(框)”应用程序类型。如

图:

3)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允许用户设置对话框风格及ActiveX空

间等特点的支持。

4)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除了窗口风格是MFC标准风格外,还有

两个方面的选项可供用户选择:一是在源文件中是否加入注释用来引导用户编写程序代码,二是使用动态链接库还是静态链接库。

5)保留默认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在这里,用户可以对

MFC AppWizard提供的默认类名、基类名、各个源文件名进行修改。

6)单击“完成”按钮,出现一个对话框,显示用户在前面几个步骤中作出的选择内容,单

击“确定”按钮,系统开始创建。

7)单击编译工具条的运行工具按钮或快捷键ctrl+F5,系统开始

编连并运行生成的对话框应用程序.exe可执行文件,结果如图所示:

添加、使用对话框:

1)创建一个默认的单文档应用程序项目EX_SDI。

2)选择“插入”——>“资源”菜单,或按快捷键Ctrl+R打开“插入资源”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看到资源列表中存在Dialog项,若单击Dialog项左边的+号,将展开对话框资源的不同类型选项。

3)对展开的不同类型的对话框资源不作任何选择,选中Dialog,单击“新建”按钮,系统

就会自动为当前的应用程序添加一个对话框资源。

4)系统为对话框资源自动赋给它一个默认的标识符名称。

5)使用通过的对话框模板创建新的对话框资源,对话框的默认标题为Dialog,有OK和

Cancel两个按钮,这两个按钮的标识符分别是IDOK和IDCANCEL。

6)对话框模板资源所在的窗口称为对话框资源编辑器,在这里可以通过控件工具栏和布局

工具栏想对话框添加和布局控件,并可以设置对话框属性。

创建和使用无模式对话框:

1)用MFC AppWizard(exe)创建一个默认的单文档应用程序。

2)在该项目中添加一个对话框资源,将其标识符设为IDD_DIALOG_SECOND,标题设为

“无模式对话框”,对话框字体和大小设为“宋体,9号”

3)为IDD_DIALOG_SECOND对话框资源创建一个对话框类CSecondDlg。

4)按Ctrl+W快捷键打开MFC Class Wizard,从Class name 列表中选择CSecondDlg,在IDs

列表中选择IDOK,它是对话框中OK按钮的标识符,然后再Messages框中选择BN_CLICKED(单击按钮)消息,单击Add Function按钮或双击BN_CLICKED消息,出现Add Member Function 对话框以输入成员函数的名称,保留系统默认的名为OnOK,该函数是对OK按钮单击消息的映射,即当用户单击此对话框中的OK(确定)按钮时,OnOK函数被执行。

5)修改CSecondDlg::OnOK函数中的代码。

6)添加Cancle按钮(标识符为IDCANCEL)的BN_CLICKED消息映射,并修改其映射函

数CSecondDlg::OnCancel的代码。

7)在项目工作区窗口中选择Resource View页面,双击资源Menu项中的IDR_MAINFRAM,

打开菜单资源。

8)在菜单“查看”与“帮助”之间添加一个“测试”菜单,该菜单项的资源标识设为

ID_TEXT_DLG.

9)按CTtrl+W快捷键,打开MFC ClassWizard对话框,在Message Maps页面中从Class name

列表中选择CMainFrame,在Object IDs列表中选择ID_TEST_DLG,然后再Messages 框中选择COMMAND消息。

10)单击Add Function按钮或双击COMMAND消息,出现Add Member Function对话框,

取系统默认的函数名OnTestDlg,并在此成员函数中添加代码

11)在文件MainFrm.cpp的前面添加CSecondDlg类的头文件

12)编译并运行。

实验四:windows编程基础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创建一个Win32应用程序

2、基本掌握在程序中构造简单的控件

3、基本掌握在文档窗口中输入代码

4、基本掌握编译、运行和测试

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Win32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在程序中构造简单控件

3、在文档窗口中输入代码并编译、运行和测试

实验步骤:

1、新建一个C++源文件,文件名为text2.cpp,输入代码为: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GetRoot(float a,float b,float c,double *root)

{

double delta,deltasqrt;

delta=b*b-4.0*a*c;

if(delta<0.0)

return 0;

deltasqrt=sqrt(delta);

if(a!=0.0){

root[0]=(-b+deltasqrt)/(2.0*a);

root[1]=(-b+deltasqrt)/(2.0*a);

}else

if(b!=0)

root[0]=root[1]=-c/b;

else return 0;

if(root[0]==root[1])

return 1;

else

return 2;

}

char str[80];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HWND,UINT,WPARAM,LPARAM); int WINAPI WinMain(HINSTANCE hInstance,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STR lpCmdLine,int nCmdShow);

{

HWND hwnd;

MSG msg;

WNDCLASS wndclass;

wndclass.style =CS_HREDRAW|CS_VREDRAW;

wndclass.lpfnWndProc =WndProc;

wndclass.cbClsExtra =0;

wndclass.cbWndExtra =0;

wndclass.hInstance =hInstance;

wndclass.hIcon =LoadIcon(NULL,IDI_APPLICATION);

wndclass.hCursor =LoadCursor(NULL,IDC_ARROW);

wndclass.hbrBackground =(HBRUSH)GetStockObject(WHITE_BRUSH);

wndclass.lpszMenuName =NULL;

wndclass.lpszClassName ="HelloWin";

if(!RegisterClass(&wndclass))

{

MessageBox(NULL,"窗口注册失败!","HelloWin",0);

return 0;

}

hwnd=CreateWindow("HelloWin",

"求二次方程的根",

WS_OVERLAPPEDWINDOW,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NULL,

NULL,

hInstance,

NULL);

ShowWindow(hwnd,nCmdShow);

UpdateWindow(hwnd);

while(GetMessage(&msg,NULL,0,0))

{

TranslateMessage(&msg);

DispatchMessage(&msg);

}

return msg.wParam;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HWND hwnd,UINT message,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

HDC hdc;

PAINTSTRUCT ps;

static HWND hwndButton,hwndEdit[3];

char strEdit[80];

float a[3];

double root[2];

int i;

switch(message)

{

case WM_CREATE:

hwndEdit[0]=CreateWindow("edit",NULL,WS_CHILD|WS_VISIBLE|WS_BOR DER,

10,60,100,25,hwnd,NULL,NULL,NULL);

hwndEdit[1]=CreateWindow("edit",NULL,WS_CHILD|WS_VISIBLE|WS_BOR DER,

120,60,100,25,hwnd,NULL,NULL,NULL);

hwndEdit[2]=CreateWindow("edit",NULL,WS_CHILD|WS_VISIBLE|WS_BOR DER,

230,60,100,25,hwnd,NULL,NULL,NULL);

hwndButton=CreateWindow("button","计算",

WS_CHILD|WS_VISIBLE|BS_PUSHBUTTON,

340,60,80,25,hwnd,NULL,NULL,NULL);

return 0;

case WM_COMMAND:

if(((HWND)lParam==hwndButton)&&(HIWORD(wParam)==BN_CLICKED)) {

for(i=0;i<3;i++)

{

GetWindowText(hwndEdit[i],strEdit,80);

a[i]=(float)atof(strEdit);

}

int n=GetRoot(a[0],a[1],a[2],root);

if(n<1)

strcpy(str,"方程无根!");

else

sprintf(str,"方程的解为:%f,%f",root[0],root[1]);

InvalidateRect(hwnd,NULL,TRUE);

}

case WM_PAINT:

hdc=BeginPaint(hwnd,&ps);

TextOut(hdc,10,10,"请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25);

TextOut(hdc,10,40,"a",1);

TextOut(hdc,120,40,"b",1);

TextOut(hdc,230,40,"c",1);

TextOut(hdc,10,90,str,strlen(str));

EndPaint(hwnd,&ps);

return 0;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0);

return 0;

}

return DefWindowProc(hwnd,message,wParam,lParam);

}

实验五:菜单、工具栏和状态栏的使用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文档应用程序框架的制作

2、熟练掌握菜单和使用菜单、快捷键

3、熟练掌握和使用工具栏

4、基本掌握创建和使用状态栏

5、基本掌握文档视图结构

实验内容:

1、文档应用程序框架的制作

2、创建和使用菜单、快捷键

3、创建和使用工具栏

4、创建和使用状态栏

实验步骤:

1、创建一个默认的单文档应用程序Ex_MenuSDI。

2、在项目工作区窗口中选择ResourceView页面,双击资源Menu项中的

IDR_MAINFRAME,则菜单编辑器窗口出现在主界面的右边,项目Ex_MenuSDI相应的菜单资源在菜单编辑器窗口中显示出来。

3、按快捷键Ctrl+R,弹出“插入资源”对话框,在资源类型中选定Menu。

4、单击“新建”按钮,系统就会为应用程序添加一个新的菜单资源,并自动赋给它一

个默认的标识符名称,同时自动打开这个新的菜单资源。

5、在Menu资源的ID_MENU1上右击鼠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命令,

出现菜单属性对话框,在这里可以重新指定菜单资源ID,设置菜单资源的语言和条件,这个条件用来决定菜单资源包含到哪个环境中,例如当指定的条件为_DEBUG,则菜单资源只存在于Debug编译环境中。

实验六:Visual C++6.0的开发环境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安装和启动VC++6.0的过程

2、熟练掌握创建工作文件夹

3、初步掌握工具栏和菜单栏的使用

4、初步掌握创建和编连控制台应用项目

实验内容:

1、安装和启动VC++6.0

2、创建工作文件夹

3、工具栏和菜单的使用

4、使用应用程序向导创建和编连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

性别、班级,将其输出到屏幕上。

实验步骤:

1)下载Visval C++6.0,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2a16901497.html,。

2)解压,安装。双击打开VC++。

3)菜单栏:

工具栏:

编译工具条:

4)点击菜单栏中的“文件”菜单,点击“新建”,选择“文件”选项卡,选择C++ Source

file ,写上文件名,点击“确定”。输入代码:

#include

struct STUDENT{

char name[8];

char stuNo[7];

char sex;

char classname[15];

};

void main()

{

STUDENT one={"郭艺宾","0944104","M","09441软件技术"};

cout<<"werel";

cout<<"姓名:"<

cout<<"学号:"<

cout<<"姓别:"<

cout<<"班级:"<

}

数据库实验2实验报告 2

数据库第二次试验报告 PB10011020 刘思轶实验内容 本实验有两个可选题目,旅游出行和药品免疫库。本程序即为旅游出行的一个实现。 实验原题摘要如下 数据关系模式: 航班FLIGHTS( String flightNum, int price, int numSeats, int numAvail, String FromCity, StringArivCity); 宾馆房间HOTELS( String location, int price, int numRooms, int numAvail);出租车CARS( String location, int price, int numCars, int numAvail);客户CUSTOMERS( String custName); 预订情况RESERVATIONS( String resvKey, String custName, int resvType) 系统基本功能: 1.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和客户基础数据的入库,更新(表中的属性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添加)。 2.预定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 3.查询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客户和预订信息。 4.查询某个客户的旅行线路。 5.检查预定线路的完整性。 6.其他任意你愿意加上的功能。 程序功能 本系统由旅行服务提供商运营,发布在支持PHP + MySQL 的服务器上。 系统默认有三个角色,游客、用户和管理员。它们的权限如下 1、游客 查询当前航班、旅馆和出租车的预订情况; 2、注册用户 游客的所用权限; 查询当前预订; 预订航班、旅馆和出租车; 退订航班、旅馆和出租车。 打印旅行路线 检查预定路线的完整性。 检查航班的完备性 3、管理员 注册用户的所用权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标准范本_2

报告编号:LX-FS-A16245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水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的气泡变化)

描述实验中水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 (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止。 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 0 0.5 1 1.5 2 2.5 3 … 温度(℃) 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 5、实验结果分析: ①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②请学生叙述实验现象。 沸腾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来,水声;继续加热时,水中发生剧烈的现象,大量上升并且变(填

VC++实验报告书

一、设计方案及功能描述 图像平滑往往使图像中的边界、轮廓变的模糊,为了减少这类不利效果的影响,这就需要利用图像鋭化技术,使图像的边缘变的清晰。图像銳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图像的边缘、轮廓线以及图像的细节变的清晰,经过平滑的图像变得模糊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图像受到了平均或积分运算,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逆运算(如微分运算)就可以使图像变的清晰。 对图像f(x,y),在点(x,y)处的梯是一个矢量 G=[f(x,y)]=[?f ?x ,?f ?y ] 梯度的方向在函数f(x,y)最大变化率的方向上,梯度的幅度G M[ f(x,y)]可由下式给出: G M[ f(x,y)]=(?f ?x )2+(?f ?y )2 由上式可知,梯度的数值是f(x,y)在其最大变化率的方向上的单位距离所增加的量。 对数字图像,微分?f ?x 和?f ?y 可用差分近似。差分运算近似后的梯度表达式为 G M[ f(x,y)]=f x,y?f(x+1,y)2+f x,y?f(x,y+1)2 对于图像f(x,y),上式的计算量很大,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常用绝对值代替平方和平方根运算,梯度模值近似为 运用双方向一次微分运算,算出梯度后用梯度值替代该点的灰度值。在图像的最后一行或最后一列无法计算像素梯度时,一般用前一行或前一列的梯度值近似代替。 为了在不破坏图像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增强边缘,也可以对上述直接用梯度值代替灰度值的方法进行改进,即利用门限判断梯度锐化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G M[ f(x,y)]= G M f x,y+100, G M[ f(x,y)]≥T f x,y,其他 对于图像而言,物体与物体之间,背景和背景之间的梯度变化一般很小,灰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一般集中在图像的边缘上,也就是物体和背景交界的地方,当设定一个合适的阈值T,G M[ f(x,y)]大于等于T就认为该像素点处于图像的边缘,对梯度值加上100,以使边缘变亮,而对于G M[ f(x,y)]小于T就认为像素点是同类像素点。这样就增加了物体的边界,又同时保留了图像的背景的原来的状态。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台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VC++实验报告1

实验一、HelloWorld在VC上的实现 姓名:郭殷蓉学号:E10700102 班级:10数媒1班 1.1实验目的 ●掌握Windows程序基本的运行原理。 ●学会编写简单的Windows程序。 1.2实验平台 ●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VC6.0集成开发环境。 1.3实验内容 ●用Windows API(SDK)实现图形化HellowWorld程序。 ●用MFC类库实现图形化HellowWorld程序。 1.4实验原理 ●Windows操作介绍 Windows是一种基于图形界面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Windows图形化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用户不需要花费长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和新程序,因为所有的Windows应用程序都具相近的外观和感觉;对于程序员来说,标准化的图形用户界面来自于Windows构造菜单和对话框的内置程序,这些工作由Windows处理,与应用程序无关,使程序员可以编写出易于用户操作的程序。 ●Windows编程模型 Windows程序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事件驱动编程模型,应用程序通过处理操作系统发送出来的消息来响应事件。消息处理是所有Windows应用程序的的核心。Windows程序的进入点是WinMain函数,但大多时候操作是在成为窗口过程的函数中进行的。窗口过程函数处理发送给窗口的消息。WinMain创建该窗口并进入消息循环,即获取消息或将其调度给窗口过程。消息被检索之前处于消息队列中等待。 Windows定义了成百上千个不同的消息类型。大多数消息的开始字符为“WM”并带有下划线; 操作系统是通过消息机制(Message)来实现将事件传递给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将每个事件都包装成一个称为消息的结构体MSG来传递给应用程序(详见MSDN)。 操作系统把它所能够完成的功能以函数的形式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应用程序对这些函数的调用就叫做系统调用,这些函数的集合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给应 用程序编程的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Windows API(C函数)。

实验二实验报告

PAM和PCM编译码器系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PAM信号形成的过程;验证抽样定理;了解混叠效应形成的原因; 2.验证PCM编译码原理;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了 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PAM编译码器系统 1.1自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 (1)准备工作; (2)PAM脉冲抽样序列观察; (3)PAM脉冲抽样序列重建信号观测。 1.2平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 (1)准备工作; (2)PAM平顶抽样序列观察; (3)平顶抽样重建信号观测。 1.3信号混叠观测 (1)准备工作 (2)用示波器观测重建信号输出的波形。 2.PCM编译码器系统 2.1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 (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的观察; (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 2.2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抽样时钟信号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 同步,分析掌握PCM编码输数据和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2.3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定性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 延时。 2.4PCM频率响应测量: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观察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 输出信号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 2.5PCM动态范围测量:将测试信号频率固定在1000Hz,改变测试信号电平,定性观测解 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的质量。 三、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PAM编译码器系统 (1)观察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

上图中上方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可见抽样序列和正弦波信号基本同步。 (2)观测得到的重建信号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 如上图所示,得到的重建信号也为正弦波,波形并没有失真。 (3)平顶抽样的脉冲序列如下所示: 上图中上方的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PAM平顶抽样序列。 (4)平顶抽样的重建信号波形: 可见正弦波经过平顶抽样,最终重建的信号仍为正弦波。 (5)观察产生混叠时的重建信号的输出波形 在实验时将输入的正弦波频率调至7.5KHz,通过示波器观察得到的输入正弦波波形和输出的重建信号如下所示: 由于实验时采用的抽样频率为8KHz,所以当输入的信号频率为7.5KHz时已经不满足抽样定理的要求了,所以会产生混叠误差,导致了输出的重建波形如上图所示,不再是正弦波了。 从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如下规律:随着输入正弦波信号的频率逐渐升高,输出重建波形的幅值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在实验电路中加入了抗混滤波器,该滤波器随着频率的升高会使处理的信号的衰减逐渐变大,所以如试验结果所示,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升高,输出信号的幅值在逐渐变小。 (7) 在不采用抗混滤波器时输入与输出波形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59757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技能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

c++大作业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 C++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综合大作业——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 同组成员: 教师:

2011 年 6 月 23 日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一、实验目的: (1)对C++语法、基础知识进行综合的复习。 (2)对C++语法、基础知识和编程技巧进行综合运用,编写具有一定综合应用价值的稍大一些的程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3)熟悉掌握C++的语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分析和管理能力。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只能使用/C++语言,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容易阅读。 (2)至少采用文本菜单界面(如果能采用图形菜单界面更好)。 (3)要求划分功能模块,各个功能分别使用函数来完成。 三、系统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 为了解决学生成绩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方便对学生成绩的管理 (录入,输出,查找,增加,删除,修改。) 系统功能分析: (1):学生成绩的基本信息:学号、、性别、C++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 总分。 (2):具有录入信息、输出信息、查找信息、增加信息、删除信息、修改信息、 排序等功能。 2.系统功能模块(要求介绍各功能) (1)录入信息(Input):录入学生的信息。 (2)输出信息(Print):输出新录入的学生信息。 (3)查找信息(Find):查找已录入的学生信息。 (4)增加信息(Add):增加学生信息。 (5)删除信息(Remove):在查找到所要删除的学生成绩信息后进行删除并输出删除后其余信息。 (6)修改信息(Modify):在查到所要修改的学生信息后重新输入新的学生信息从而进行修改,然后输出修改后的所有信息。 (7)排序(Sort):按照学生学号进行排序。 3.模块功能框架图

如何写vc实验报告

如何写vc实验报告 篇一:VC++实验报告(2) VC++实验报告 班号:0904101 学号:090410123 姓名:仲维祎 实验一VC++开发环境的熟悉和C++基础知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C++语言的特点。 2. 掌握C++的各种数据类型及基本运算。 3. 掌握C++各种控制结构及使用技巧。 4. 掌握C++的函数、数组、指针的相关概念和使用方法。 5. 灵活运用C++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综合程序设计。 6. 回顾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方法。

7. 熟悉Visual C++的开发环境 8.掌握用应用程序向导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项目的方法。 9.掌握源代码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10.掌握Visual C++项目的编译、连接和执行。 11.掌握代码简单语法错误修正和调试的一般过程。 二、实验知识点概念 注意C++中同C的不同之处,包括数据类型,输入输出等相关的差异。 三、实验题目 1. 采用插入排序法,输入10个整数按升序排序后输出。要求编写一个通用的插入排序函数,它带有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含有n个元素的数组,这n个元素已按升序排序;第二个参数给出当前数组中元素个数;第三个参数是要插入的整数。该函数的功能是将一个整数插入到数组中,然后进行排序。另外还需要一个用于输出数组元素的函数,要求每一行输出5个元素。 2. 有5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结构包括学号、姓名、年龄、C++成绩,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总平均分,从键盘输入5个学生的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计算3门课的总平均分,最后将5个学生的数据输出。要求各个功能用函数实现。

3. 对程序加入断点简单调试。 四、程序思路 五、程序源代码 1:代码如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char iArray,int nCount,int nNumber) { int i=nCount-1,j=0; char *iArray2; iArray2=iArray; *(iArray2+nCount)=nNumber;//多分配一个空间给传入数据for(i;i=0;i--) { if(nCount==1) *iArray=nNumber; if (*(iArray2+i)*(iArray+i+1))

荧光定量实验报告(作业)

RT-qPCR比较不同样本中miR-21的相对表达差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实验原理。 2、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荧光化学物质测每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通过内参或者外参法对待测样品中的特定DNA序列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荧光定量PCR 最常用的方法是 DNA 结合染料 SYBR Green Ⅰ的非特异性方法和 Taqman 水解探针的特异性方法。本实验中采用非特异性 SYBR Green I 染料法,SYBR Green I 是一种结合于所有ds DNA 双螺旋小沟区域的具有绿色激发波长的染料,在游离状态下会发出微弱的荧光,但一旦与双链DNA 结合后,荧光大大增强。因此,SYBR Green I 的荧光信号强度与双链DNA 的数量相关,可以根据荧光信号检测出PCR 体系存在的双链DNA 数量。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实验仪器:PCR仪、荧光定量PCR仪 实验材料:MCF7细胞 实验试剂:逆转录试剂盒、SYBR GREEN试剂盒 四、实验步骤 4.1 MCF7细胞RNA提取(RNAiso Plus) 1)将生长至80%的MCF细胞消化为单细胞悬液,准备提取RNA; 2)9000g,2min离心,弃掉培养基,加1 ml RNAiso Plus用移液枪反复吹吸直至 裂解液中无明显沉淀,室温(15-30℃)静置5分钟; 3)加入氯仿(RNAiso Plus的1/5体积量),盖紧离心管盖,混合至溶液乳化呈 乳白色,室温静置5min; 4)12,000 g 4℃离心15分钟。从离心机中小心取出离心管,此时匀浆液分为三 层,即:无色的上清液(含RNA)、中间的白色蛋白层(大部分为DNA)及带有颜色的下层有机相。 5)吸取上清液转移至另一新的离心管中(切勿吸出白色中间层)。 6)向上清中加入0.5-1倍RNAiso Plus体积的异丙醇,上下颠倒离心管充分混匀

VC实现贪吃蛇的实验报告

题目:利用VC++实现贪吃蛇小游戏

一、题目:利用VC++实现贪吃蛇小游戏 利用VC++实现的贪吃蛇小游戏更加注重可视化。一条蛇在封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会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键盘上的W S A D四个键控制它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当蛇头撞到食物时表示将食物吃掉,这时蛇身增长一节,得分加一。接着随机生成食物,等待被蛇吃掉。如果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或者自己的身体,则游戏结束。游戏过程中,可以在菜单中选择暂停或者结束游戏,对游戏进行暂停或者退出。

二、编程要点(或基本思路、算法分析与说明): 本次游戏设计包含两大模块,一个模块是贪吃蛇游戏本身算法的设计,完成了贪吃蛇的食物产生,获取食物,蛇的移动等功能。另一个模块是利用MFC完成贪吃蛇的可视化显示,产生了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可以控制游戏及游戏的显示。 1.贪吃蛇游戏算法设计包括: <1>果实出现的设计思路: (1)采用随机数生成果实出现坐标 (2)判断当前生成的果实是否在贪吃蛇身体范围内。 (3)如果在,重新生成直到不在为止。如果不在,则把坐标位置返回给调用对象。 <2>贪吃蛇更新的算法设计 (1)接收玩家按下的方向键消息,并保存到方向变量中。 (2)定义一个时间定时器,用来控制蛇运动的速度。 (3)当每次时间间隔到达时,则根据方向变量来更新贪吃蛇curr(即贪吃蛇身体)向量。 (4)判断curr向量的第一个元素中的坐标数据是否碰到边界或者蛇身,如果有,则游戏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 (5)判断curr向量的第一个元素中的坐标数据是否与当前果实重合,如果有,表示贪吃蛇已经吃到果实。这时就向贪吃蛇curr向量添加一个元素,并重新生成一个果实。 (6)吃到食物后,得分会同步增加。 2.利用MFC完成贪吃蛇的可视化显示: 首先初始对话框,完成游戏的整体框架的显示。然后游戏玩家在菜单栏里选择开始,暂停,结束等,控制游戏状态。游戏开始后,玩家通过键盘上的消息控制蛇的运动。在函数DrawSnake(CDC *pDC,Snake snake),和DrawFood(CDC *pDC,SnakeFood f)完成对蛇和食物的重绘,从而显示出蛇的运动和对食物的获取。在OnPaint()函数中完成得分和游戏操作提示的显示。 本次游戏设计的主要功能函数如下: OnGameStart()(游戏开始函数), OnGamePauseStart()(游戏暂停函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2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代码6013749 实验时间2013 年12 月15 日 指导单位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年级 学号专业 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6A-417 实验二通用寄存器单元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学时8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1.了解通用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 2 .利用通用寄存器实现数据的置数、左移、右移等功能 要求: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项目,实现通用寄存器移位操作。了解通用寄存器的工作原理运用。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CPT实验机,连线

实验原理及内容 1.实验原理 <1>通用寄存器单元的工作原理: 通用寄存器的核心部件为2片GAL,它具有锁存、左移、右移、保存等功能。各个功能都由X1、X2信号和工作脉冲RACK来决定。当置ERA=0、X0=1、X1=1,RACK有上升沿时,把总线上的数据打入通用寄存器。可通过设置X1、X0来指定通用寄存器工作方式,通用寄存器的输出端Q0~Q7接入判零电路。LED(ZD)亮时,表示当前通用寄存器内数据为0。 输出缓冲器采用74LS244,当控制信号RA-O为低时,74LS244开通,把通用寄存器内容输出到总线;当控制信号RA-O为高时,74LS244的输出为高阻。 图1 通用寄存器原理图 <2>寄存器实验构成 1.通用寄存器由2片GAL构成8位字长的寄存器单元。8 芯插座RA-IN作为数据输入端,可通过端8芯扁平电缆, 把数据数据输入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2.数据输出由一片74LS244(输出缓冲器)来控制。用8 芯插座RA-OUT作为数据输出端,可通过端8芯扁平电 缆,把数据数据输出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3.判零和进位电路由1片GAL、1片7474和一些常规芯片 组成,用2个LED(ZD、CY)发光管分别显示其状态。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_2

报告编号:LX-FS-A46813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

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然后加热试管,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列控实验报告-作业5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课程实验 姓名:张泽英 学号:13281150 班级:运输1305班 指导老师:尹相勇

目录 1.实验简介 (3) 1.1实验设备 (3) 1.2实验目的 (3) 1.3实验内容 (3) 1.4进路选择 (3) 2实验结果 (4) 2.1上行5股道发车进路 (4) 2.2下行4股道接车进路 (5) 2.3上行I股道通过进路 (5) 2.4由D13向I股道调车进路 (6) 2.5实验总表 (7)

1.1实验设备 本实验所用系统为计算机联锁车务仿真教学系统-6502模式,该系统将6502联锁操作平台底层联锁逻辑和模拟现场设备的状态及变化过程集合到一台计算机上构成学员机。 1.2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办理列车进路、调车进路。了解设备道岔、信号随进路的变化状态。 1.3实验内容 按照给出的车站站场平面图,根据进路表和学号选一条发车进路、接车进路、通过进路和调车进路。每条进路以图表示并做出: (1)写出该进路的名称 (2)给出该进路的始端和终端 (3)给出该进路经过的道岔 (4)给出该进路经过的轨道电路 (5)画出该进路的平行进路 (6)给出该接车进路的抵触进路和敌对进路 1.4进路选择 我的学号是13281150,因此我选择了13、28、50号三条进路,及由D13向I股道的调车进路。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进路选择示意

在图上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线段标出了相关进路,白色为原本的进路、黄色为抵触进路、红色为敌对进路、蓝色为平行进路。 2.1上行5股道发车进路 图1 上行5股道发车进路示意图 (1)原进路:上行5股道丰台方向发车进路。(这是往丰台方向发车) 始端:5股道上行出站信号机S5, 终端:下行进站信号机XF 经过的道岔:21、9/11、1/3 经过的轨道电路:21DG 、11DG 、9DG 、3DG 、1DG 、IIAG (2)抵触进路:上行5股道东效方向发车进路。(这是往东效方向发车) 始端:5股道上行出站信号机S5,终端:下行进站信号机XD (3)敌对进路:D1到I 股道的调车进路。(应给出从某个信号机到某个信号机的调车进路,或从某个信号机到某股道的调车进路) 始端:调车信号机D1(XF 是进站信号机不在哪个股道),终端:I 道下行出站信号机XI (请分清出站和进站信号机) (4)平行进路:下行4股道发车进路。 始端:4股道下行方向出站信号机X4,终端:上行进站信号机S 抵触进路 原进路 敌对进路 平行进路

VC++实验报告(1,2,3)

VC++实验报告 班号: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实验1 VC++开发环境的熟悉和Windows编程基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 C++的开发环境 2. 掌握用应用程序向导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项目的方法。 3. 掌握源代码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4.掌握用应用程序向导创建一个Windows应用项目的方法 5. 掌握Visual C++项目的编译、连接和执行 6. 掌握代码简单语法错误修正和调试的一般过程 7.掌握Windows程序运行基本原理。 8. 掌握使用SDK(Windows API)方式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方法。 9. 掌握用应用程序向导创建一个Windows应用项目的方法。 二、实验知识点概念 Visual C++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目前使用极为广泛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可视化编程环境。由于其功能强大、灵活性好、完全可扩展以及具有强有力的Internet支持,在各种C++语言开发工具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 Windows程序设计不同于DOS下的程序设计,它是一种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模式,主要是基于消息的。Windows SDK编程主要采用C++/C语言和Windows API进行Windows 应用程序设计。 三、实验题目 1. 控制台应用程序编写 术语:“控制台应用程序”是一个在仿DOS窗口(控制台窗口)中运行的基于字符的程序,控制台窗口将成为其标准输入和输出装置。由于这种模式的应用程序比Windows程序简单,我们先选择利用Visual C++来建立这样一个应用,这样使得我们可以将精力先投入到学习使用C++编程语言,而不需要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复杂的Windows编程中去。 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输入以下代码: #include class Vehicle { public: Vehicle(float speed,int total) { speed = speed; total = total; cout<<”constructor is called!” <

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实验2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实验 :世昌 学号:201100190242 2014.05.25

实验二输电网对电能交易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电力市场中输电网的运营,理解节点电价的计算、阻塞对电能交易的影响以及电网安全评价等;理解可用输电能力的计算。 实验条件: 1.采用PowerWorld仿真软件。 2.实验系统的组成: 实验系统是由四条输电线、五台机组组成的三节点系统,线路参数、负荷分布以及发电机参数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表1.线路参数 表2.负荷分布

表3.发电机参数 实验容: (一)逐次进行如下实验 1.在PowerWorld中建立实验系统。采用PowerWord中的现成试验系统版本

2.用最优潮流求解系统的最优安全经济调度。记录潮流和节点电价,并回答:

(1)节点电价与机组的边际成本间是什么关系? 答:根据上述构建的模型,节点的边际价格等于向该节点增加单位功率负荷供电时成本的增加量。而增加节点3处的单位功率(使其负荷变为301)节点3处的电价仍然是7.5$/Mwh,此价格由边际机组2的成本决定。 (2)哪台机组是边际机组? 答;机组2是边际机组 (3)比较并解释边际机组和非边际机组所获利润的不同。 答:上述系统中机组2为边际机组,发电边际成本为7.5$/Mwh,机组1为完全带负荷机组,发电边际成本为5$/Mwh。由于完全带负荷机组已经达到其发电量上限故多余的负荷应由边际机组提供,此时的市场价格取决于边际机组能接受的价格,此价格高于完全带负荷机组发电成本(非边际机组),非边际机组按此价格参与市场交易将获得跟大的收益。 (4)在节点2增加1MW负荷,目标函数的增加值为多少?与节点2的节点电价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

标准实验报告

标准实验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 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 )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表1.2.1 U E =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U BE = U B - U E =,U CE = U C - U E =,I C ≈I E = U E /R E =2/=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信号u i 为1KHz ,U i ≈10mV 的正弦信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 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观察u i 与u O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1.2.2。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实验报告作业

反应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间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反应变量之一。反应时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是包括三个时段:第一时段,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冲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第二时段,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从那里经运动中枢到效应器官的时间;第三时段,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简单反应时间是给予被试者以单一的刺激,要求他作同样的反应。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选择反应时间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先始于天文学家Bessel对于人差方程的研究。最早将反应时间的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是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79年以后,冯特及其学生对反应时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为了揭示信息加工过程和特点,反应时间的测量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内隐学习领域出现了一种名为序列反应时的研究方法,10年后,刚刚萌发的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也出现了一种基于反应时范式的研究方法——内隐联想测验。其中,系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M.J.Nissen)比勒姆(P.Bullemer)于1978年提出的。缪森和斯奎尔(Musen&Squire,1993)的研究发现,正常成人和健忘症患者在“词-色”对应规则保持不变的前六组实验中,反应时逐渐下降;而对应规则发生变化时,反应时又迅速上升,说明了被试能够习得规则。亨特和阿斯林(Hunt&Aslin,2001)对斯戴德勒(Stadler,1992)的研究进行验证,认为他的实验说明了被试对于概率信息的内隐习得过程。内隐联想试验是有格林沃尔德(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测验中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因社会认知进行测量。且格林沃尔德和诺塞克(Greenwald&Nosek,2003)对传统的内隐联想测验数据处理法又进行了分析发线它为考虑到速度-准确性权衡、反应极值和老年人的反应迟缓等因素又提出了衡量内隐联想测验数据处理法好坏的几个标准。雷莉等(2004)认为,反应时技术提供的客观量化数据有助于揭示消费者内在的品牌联想结构,在市场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陈红等(2008)运用反应时技术研究支持了他们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指导认知加工的假设。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实验二实验报告表答案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十进制整数分输入十进制整数内存整型数 据内存地址号 类 任意正整数7 0000011100000000 00010001000100 02 任意负整数-5 1111101111111111 00010003000100 04 最大数3276711111111011111111 00010005000100 06 最小数-32768000000001000000 00010007000100 08 绝对值最小数0 0000000000000000 00010009000100 0A 绝对值最大数-32768000000001000000 00010007000100 08 十进制实数分输入十进制实数内存实型数据 类 尾数部分阶码阶码的数学表示 任意正实数 2.211001100000011000100000 0 11001101 1 任意负实数-2.211001100000011001100000 0 11001101 1 最大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0100001 0 11110011 6 最小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1100001 0 11110011 6 绝对值最小数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 00000000 0 绝对值最大 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0100001 0 11110011 6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 4 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其他进 制实验数据二进制 十进制6110 八进制7111 十六进 制 A 101 0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正十进制数113 负十进制数-103

标准实验报告(2)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二) 课程名称:电子雷达对抗实验 姓名:张基恒 学号:2011029180014 指导教师:廖红舒、张花国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一、实验室名称:信息对抗系统专业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典型模拟、数字通信信号调制识别 三、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原理: AM、FM模拟通信信号具有不同的包络特征、瞬时频率特征,BPSK、QPSK、FSK、MSK数字通信信号具有不同的频谱特征,如BPSK平方和四次方后的傅立叶变换出现单根离散谱线,QPSK四次方后才有单根离散谱线,而FSK的功率谱有两根离散谱线。因此针对这些信号特征,可通过设置特征门限区分不同通信信号,达到信号调制识别目的。因此可让学生通过实际上机Matlab编程实验,对上述通信信号的特征进行仿真验证,加深理解不同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方法。 五、实验目的: 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提取通信信号的包络特征、瞬时频率特征和频谱特征,同时使用简单的分类方法进行调制信号的识别。让学生通过实际上机实验,加深理解不同通信信号的特点。 六、实验内容: 1.模拟信号 (1) 包络特征 把上次实验产生的AM、FM信号分别求取它们的复包络即幅度值(取abs),画包络图。并利用HIST函数统计它们的分布情况。取100点做统计,hist(q,100),q代表复包络q=abs(y)。比较这两种信号的包络特征。 (2) 瞬时频率特征 把上次实验产生的AM、FM信号分别求取它们的相位值,(取ANGLE,然后去缠绕UNWRAP),然后取差分,画出瞬时频率图。并利用HIST函数统计它们的分布情况。取100点做统计,hist(q,100),q代表瞬时频率,q=diff (unwrap(angle(y)))。比较这两种信号的瞬时频率特征。 2.数字信号 频谱特征 把上次实验产生的BPSK和QPSK信号分别求取它们的功率谱、二次方谱和四次方谱,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