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

诊断学

诊断学
诊断学

头痛的概述及病因

头痛的概述

头痛是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头痛的病因

1.颅脑病变

(1)颅内感染疾病

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颅内血管病变

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风湿性脑脉管炎和血栓闭塞性脑脉管炎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或包虫病等。

(4)颅脑外伤

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

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痫、腰椎穿刺后及腰椎麻醉后头痛。

2.颅外病变

(1)颅骨疾病

如颅底凹入症、颅骨肿瘤。

(2)颈椎疾病

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神经痛

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

(4)其他

如眼源性、耳源性、鼻源性和齿源性疾病所致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

如流感、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3)中毒

如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中毒。

(4)其他

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及绝经期头痛、中暑等。

4.神经症

如神经衰弱及癔症均可引起头痛。

头痛的临床表现(1)

头痛的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

(1)急剧的头痛,持续不减,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无发热,提示颅内血管性疾病。长期的反复发作头痛或搏动性头痛,多为血管性头痛或神经官能症。急性起病并有发热者常为感染性疾病所致。

(2)慢性进行性头痛并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青壮年慢性头痛,但无颅内压增高,常因焦急、情绪紧张而发生,多为肌收缩性头痛。

2.头痛部位

偏头痛及丛集性头痛多在一侧。颅内病变的头痛常为深在性且较弥散,颅内深部病变的头痛部位不一定与病变部位相一致,但疼痛多向病灶同侧放射。

(1)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或整个头部。

(2)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部痛。

(3)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脊髓膜炎除头痛外尚有颈痛。

(4)眼源性头痛为浅在性且局限于眼眶、前额或颞部。鼻源性或牙源性也多为浅表性疼痛。

头痛的临床表现(2)

头痛的临床表现

1.头痛的程度与性质

头痛的程度一般分轻、中、重三种,但与病情的轻重并无平行关系。三叉神经痛、偏头

痛及脑膜刺激的疼痛最为剧烈。脑肿瘤的痛多为中度或轻度。有时神经功能性头痛也颇剧烈。高血压性、血管性及发热性疾病的头痛,往往带搏动性。神经痛多呈电击样痛或刺痛,肌肉收缩性头痛多为重压感、紧箍感或钳夹样痛。

2.头痛出现的时间与持续时间

一些头痛可发生在特定时间,如:

(1)颅内占位性病变往往清晨加剧;

(2)鼻窦炎的头痛也常发生于清晨或上午发生;

(3)丛集性头痛常在晚间发生;

(4)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期有关;

(5)脑肿瘤的头痛多为持续性可有长短不等的缓解期。

3.加重、减轻头痛的因素

(1)加重因素

咳嗽、打喷嚏、摇头、俯身可使颅内高压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颅内感染性头痛及脑肿瘤性头痛加剧;颈肌急性炎症所致的头痛可因颈部运动而加剧。

(2)减轻因素

丛集性头痛在直立时可缓解;慢性或职业性的颈肌痉挛所致的头痛,可因活动按摩颈肌

而逐渐缓解;偏头痛在应用麦角胺后可获缓解。

多尿的概述及病因

多尿的概述

排尿量每天24小时多于2500ml称为多尿。

多尿的病因

1.暂时性多尿

(1)短时内摄人过多水、饮料和含水分过多的食物可出现暂时性多尿;

(2)使用利尿剂后,也可出现短时间多尿。

2.持续性多尿

(1)内分泌代谢障碍

①垂体性尿崩症,因下丘脑一垂体病变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是缺乏,肾远曲小管重吸收水分下降,排出低比重尿,量可达到5000ml/d以上。

②糖尿病患者,尿液内含糖多引起溶质性利尿,尿量增多。

③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液中过多的钙和尿中高浓度磷需要大量水分将其排出而形成多尿。

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血中高浓度钠,刺激渗透压感受器,摄入水分增多,增多排尿量。

(2)肾脏疾病

①肾性尿崩症,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存在先天或获得性缺陷,对抗利尿激素反应性降低,水分重吸收减少而出现多尿。

②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酸中毒,药物、化学物品或重金属对肾小管的损害。同时也可以见于急性肾衰多尿期等。

(3)精神因素

精神性多饮患者常自觉烦渴而大量饮水引起多尿。

少尿与无尿的概述及病因

少尿与无尿的概述

少尿:正常成人24h尿量约为1000~2000ml。如果24小时尿量<400ml或持续每小时<17ml,即为少尿;

无尿:指24小时尿量<100ml或12小时完全无尿。

少尿与无尿的病因

一.肾前性

1.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重度失水、大出血、肾病综合症和肝肾综合症,大量水分渗入组织间隙和浆膜腔,血容量减少,肾血流减少。

2.心脏排血功能下降,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心率失常,心肺复苏后体循环功能不稳定。血压下降所致的肾血流减少。

3.肾血管病变,肾血管狭窄或炎症,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长期卧床不起的肾动脉栓塞血栓形成;高血压危象,妊高症等引起肾动脉持续痉挛,肾缺血导致急性肾衰。

二.肾性

1.肾小球病变,重症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因严重感染,血压持续增高或肾

毒性药物作用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

2.肾小管病变,急性间质性肾炎包括药物性和感染性间质性肾炎;生物毒或重金属及化学毒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严重的肾盂肾炎并发肾乳头坏死。

三.肾后性

1.各种原因引起的机械性梗阻:如结石,血凝块,坏死组织阻塞输尿管、膀胱进出口或后尿道。

2.尿路的外压:如肿瘤、腹膜后淋巴瘤、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前列腺肥大。

3.其他:输尿管手术后,结核或溃疡愈合后瘢痕挛缩,肾严重下垂或游走肾所致的肾扭

转,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尿频的伴随症状

简述尿频的伴随症状有哪些?

1.尿频伴有尿急和尿痛

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

如膀胱刺激征存在但不剧烈而伴有双侧腰痛,见于肾盂、肾炎;又如伴有会阴部,腹股沟和睾丸胀痛,可见于急性前列腺炎。

2.尿频尿急伴有血尿

可出现午后低热,乏力盗汗见于膀胱结核。

3.尿频伴有多饮多尿和口渴

多见于精神性多饮、糖尿病、尿崩症。

4.尿频尿急伴无痛性血尿

此种情况可见于膀胱癌。

5.老年男性尿频

伴有尿线细,如果排尿进行性困难,则见于前列腺增生。

6.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尿流突然中断

此现象见于膀胱结石堵住出口或者后尿道结石嵌顿症状。

例题:

1.男,59岁,尿频伴进行性排尿困难,排尿费力7月,无明显尿痛。以下哪种疾病可能性较大?

A.肾结石

B.膀胱结石

C.膀胱结核

D.前列腺增生

E.输尿管下段结石

正确答案:D

2.40岁以上无痛性血尿首先考虑哪种疾病?

A.尿道狭窄

B.尿道炎

C.前列腺炎

D.输尿管下段结石

E.膀胱癌

正确答案:E

诊断学尿频的概述、病因及表现

尿频的概述

尿频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

尿频的病因及表现

1.生理性尿频

由于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气候寒冷时导致排尿次数增多,这属正常现象。特点是每次尿量不少,也不伴随尿频尿急等其他症状。

2.病理性尿频

(1)多尿性尿频

临床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是由于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少,全日总尿量增多导致。

(2)炎症性尿频

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和尿道旁腺炎等。尿频而每次尿量少,多伴有尿急和尿痛,尿液镜检可见炎性细胞。

(3)神经性尿频

尿频而每次尿量少,不伴尿急尿痛,尿液镜检无炎性细胞。常见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病变如癔症,神经源性膀胱。

(4)膀胱容量减少性尿频

为持续性尿频,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每次尿量少。见于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子宫增大或卵巢囊肿等压迫膀胱;膀胱结核引起膀胱纤维性缩窄。

(5)尿道口周围病变

尿道口息肉,处女膜伞和尿道旁腺囊肿等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频。

诊断学血尿的伴随症状及诊断要点

血尿的伴随症状

1.血尿伴有肾绞痛

此种情况是肾或输尿管结石的特征;

2.血尿伴尿流中断

见于膀胱和尿道结石的症状;

3.血尿伴尿流细和排尿困难

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

4.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

可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同时伴有腰痛,高热畏寒常为肾盂肾炎;

5.血尿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

见于肾小球肾炎;

6.血尿伴肾肿块

单侧可见于肿瘤,肾积水和肾囊肿;双侧肿大见于先天性多囊肾,触及移动性肾脏见于肾下垂或游走肾;

7.血尿伴有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

见于血液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

8.血尿合并乳糜尿

见于丝虫病,慢性肾盂肾炎。

血尿的诊断要点

1.诊断时,需要排除假性血尿,查看尿的颜色,如为红色应进一步了解是否进食引起红色尿的药品或食物,是否在女性的月经期间;

2.确定血尿出现在尿程的哪一段,全程是否血尿,有无血块;

3.全身或泌尿系统症状是否存在;

4.有无腰腹部新近外伤和泌尿道器械检查史;

5.过去是否患有高血压和肾炎史;

6.需要排除家族中有无耳聋和肾炎史。

诊断学血尿的临床表现

血尿临床表现

1.尿颜色的改变

(1)颜色的改变为血尿的主要表现,除镜下血尿其颜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尿呈不同颜色。尿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过lml。

(2)严重出血尿呈血状。

(3)肾脏出血时,尿与血混合均匀,尿呈暗红色。

(4)膀胱或前列腺出血,尿色鲜红,有时有血凝块。但红色尿不一定是血尿,需仔细辨别。如尿呈暗红色或酱油色,不混浊无沉淀,镜检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见于血红蛋白尿;棕红色或葡萄酒色,

2.分段尿异常

将全程尿分段观察颜色,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别留起始段,中段和终末段尿观察:

(1)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前尿道;

(2)终末段血尿,提示病变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

(3)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于肾脏或输尿管。

3.镜下血尿

尿颜色正常,须要在显微镜检查可确定血尿,并可判断是肾性或肾后性血尿。镜下红细

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性血尿,见于肾小球肾炎。红细胞受损、变形。如镜下红细胞形态单一,与外周血近似,为均一型血尿。

4.症状性血尿

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而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如果伴有肾区钝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肾脏。膀胱和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5.无症状性血尿

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状,见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肾结核,肾癌或

膀胱癌早期。

诊断学血尿的概述、分类及病因

血尿的概述

血尿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之一。

血尿的分类

1.镜下血尿

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

2.肉眼血尿

是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的血尿。

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故98%血尿是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2%的血尿由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所致。

1.泌尿系感染

肾小球疾病、各种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多囊肾、血管异常,尿路憩室、息肉和先天性畸形等。

2.全身性疾病

(1)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和丝虫病等感染性疾病;

(2)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和血友病;

(3)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引起肾损害;

(4)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进性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肾动脉栓塞和肾静脉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

3.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腺炎、急性盆腔炎、脓肿、宫颈癌、输卵管炎、阴道炎、急性阑尾炎、直肠和结肠癌等。

4.化学物品

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毒物等。

5.功能性血尿

当平时运动量小的健康人,突然加大运动量可出现运动性血尿。

诊断学关节痛的伴随症状、程度及性质

关节痛的伴随症状

包括:局部和全身症状,功能障碍等。

1.全身小关节对称性疼痛,伴有晨僵和关节畸形,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2.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伴有暖洋洋肌炎、舞蹈病,局部红肿灼热见于风湿性关节炎。

3.关节痛伴有血尿酸升高,局部红肿灼热见于痛风。

4.伴有高热畏寒,局部红肿灼热见于化脓性关节炎。

5.伴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纳差,见于结核性关节炎。

6.伴有皮肤红斑、光过敏,低热和多器官损害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7.伴有皮肤紫癜,腹痛腹泻见于关节受累型过敏性紫癜。

例题:

关节痛伴发热及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多见于?

A.风湿热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化脓性关节炎

D.反应性关节炎

E.反应性关节炎

正确答案:B

关节疼痛程度及性质

1.起病缓慢,程度较轻,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病等,呈酸痛胀痛;骨关节肿瘤呈钝痛。

2.起病急剧,疼痛剧烈,例如:急性外伤,骨折和韧带拉挫伤呈锐痛;化脓性关节炎及

痛风呈烧灼切割样疼痛或者为跳痛。

诊断学之关节痛的临床表现

关节痛的临床表现

1.外伤性关节痛

(1)急性外伤性关节痛表现:常在外伤后即出现受损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慢性外伤性关节炎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关节痛反复出现,常在过度活动、负重及气候寒冷等刺激时诱发。

2.化脓性关节炎

(1)起病比较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早期有畏寒、寒战和高热,体温高达39℃以上。

(2)病变关节红肿热痛,位置较深的肩关节和髋关节则红肿不明显。

3.结核性关节炎

(1)儿童和青壮年多见。负重大活动多肌肉不发达的关节易于患结核。脊柱最常见,其次为髋关节和膝关节。

(2)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活动期常有疲劳低热,盗汗及食欲下降。病变关节肿胀疼痛,但疼痛程度较化脓性关节炎轻。

(3)晚期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如关节旁有窦道形成,常可见有干酪样物质流出。

4.风湿性关节炎

常为链球菌感染后出现,以膝、踝、肩和髋关节多见。病变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呈游走性,肿胀时间短消失快,1~6周内自然消肿。

5.类风湿关节炎

以手中指指间关节首发疼痛。继则出现其他指间关节和腕关节的肿胀疼痛。也可累及踝、膝和髋关节,常为对称性。

病变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有僵硬感,以早晨为重故称晨僵。可伴有全身发热。晚期病变关节附近肌肉萎缩,关节软骨增生而出现畸形。

6.退行性关节炎

(1)早期表现为:步行、久站和天气变化时病变关节疼痛,休息后缓解。

(2)晚期病变:关节疼痛加重,持续并向他处放射,关节有摩擦感,活动时有响声。关节周围肌肉挛缩常呈屈曲畸形,患者常有跛行。

7.痛风

常在饮酒、劳累或高嘌呤饮食后急起关节剧痛,局部皮肤红肿灼热。夜间经常痛醒。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皮肤破溃,经久不愈,常有白色乳酪状分泌物流出。

诊断学之关节痛的概述及病因病机

关节痛的概述

关节痛是关节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根据不同病因及病程,关节痛可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关节痛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为主,慢性关节痛则以关节囊肥厚及骨质增生为主。

关节痛的病因病机

1.外伤

(1)急性损伤

由于外力碰撞关节或使关节过度伸展扭曲,关节骨质、肌肉、韧带等结构损伤,造成关节脱位、骨折,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关节肿胀疼痛。

(2)慢性损伤

产生慢性损伤是由于持续的慢性机械损伤、急性外伤后关节面破损留下粗糙瘢痕,使关节润滑作用消失,长期摩擦关节面。

造成关节长期负重,使关节软骨及关节面破坏。同时关节活动过度,可造成关节软骨的累积性损伤。如处理不当或骨折愈合不良,畸形愈合所致负重不平衡,造成关节慢性损伤。

2.感染细菌直接侵入关节内

(1)外伤后细菌侵入关节;

(2)败血症时细菌经血液到达关节内;

(3)关节邻近骨髓炎、软组织炎症、脓肿蔓延至关节内;

(4)关节穿刺时消毒不严或将关节外细菌带入关节内。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等。

3.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

因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药物、异种血清与血液中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流经关节沉积在关节腔引起组织损伤和关节病变。

其中,关节病变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软骨进行性破坏,形成畸形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病变,是全身性损害之一。

例题:

关节痛外伤可分为__和__?

正确答案:急性,慢性

诊断学之关节痛的病机(2)

关节痛的病因病机

1退行性关节病

又称增生性关节炎或肥大性关节炎。可分原发和继发两种。

(1)原发性:无明显局部病因,多见于肥胖老人及女性,有家族史,常有多关节受累。

(2)继发性骨关节病变:多有创伤,感染或先天性畸形等基础病变,并与吸烟、肥胖和重体力劳动有关。病理变化为关节软骨退化变薄,软骨细胞萎缩,碎裂坏死,软骨下组织硬化,骨小梁稀疏囊性变,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滑膜充血水肿。

2代谢性骨病

(1)如阳光照射不足、消化不良、维生素D缺乏和磷摄入不足等,维生素D代谢障碍所致的骨质软化性骨关节病。

(2)骨质疏松性关节病,如老年性、失用性骨质疏松;

(3)脂质代谢障碍所致的高脂血症性关节病,骨膜和关节腔组织脂蛋白转运代谢障碍性关节炎;

(4)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痛风;

(5)某些代谢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性骨病;

(6)皮质醇增多症性骨病;

(7)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引起的:骨关节病。

3骨关节肿瘤

(1)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2)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骨纤维肉瘤,滑膜肉瘤和转移性骨肿瘤。诊断学之腰背痛的概述及病因分类

腰背痛的概述

许多疾病可以引起腰背痛,其中局部病变占多数,可能与腰背部长期负重,其结构易于损伤有关。腰背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腰背痛的病因分类

1.外伤性

(1)急性损伤:肌肉因各种直接或间接暴力拉力所致的腰椎骨折,脱位或腰肌软组织损伤。

(2)慢性损伤:不良的工作体位,劳动姿势,搬运重物等引起的慢性累积性损伤。遇潮湿寒冷等物理性刺激后极易发生腰背痛。

2.炎症性

(1)感染性:可见于结核菌、化脓菌或伤寒菌对腰部及软组织的侵犯形成感染性炎症。

(2)无菌性炎症:寒冷、潮湿、外伤、变态反应等导致骨膜、韧带、筋膜和肌纤维的渗出、充血肿胀、丧生变性,引起无菌性炎症。

3.退行性变

包括胸腰椎、纤维环及髓核组织退变。髓核突出和骨刺可压迫或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一般认为人从20~25岁则开始退变。过度活动,经常处于负重状态则髓核易于脱出,前后纵韧带,小关节随椎体松动移位,引起韧带骨膜下出血,微血肿机化,骨化形成骨刺。

4.先天性疾患

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病因。如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漂浮棘突、发育性椎管狭窄和椎体畸形等。此类疾病在年轻时常无症状。但以上骨性结构所形成的薄弱环节,为累积性损伤时出现腰背痛提供了基础。

5.肿瘤性疾患

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对胸腰椎及软组织的侵犯所引起。

诊断学之腰背痛的伴随症状

腰背痛的伴随症状

1.腰背痛伴脊柱畸形

外伤后畸形则多因脊柱骨折,错位所致;自幼则有畸形,多为先天性脊柱疾病所致;缓慢起病者见于脊柱结核和强直性脊柱炎。

2.腰背痛伴有活动受限

伴随症状见于脊柱外伤,强直性脊柱炎,腰背部软组织急性扭挫伤。

3.腰背痛伴长期低(高)热

伴低热者,见于脊柱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反伴高热者,则见于化脓性脊柱炎和椎旁脓肿。

4.伴尿频,尿急排尿不尽

表现为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

5.腰背剧痛伴血尿

见于肾或输尿管结石。

6.伴嗳气,反酸上腹胀痛

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胰腺病变。

7.腰痛伴腹泻或便秘

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8.伴月经异常、痛经、白带过多

见于宫颈炎、盆腔炎、卵巢及附件炎症或肿瘤。

例题:

长期低热伴腰背痛多见于?

A.椎间盘突出

B.强直性脊柱炎

C.腰椎结核

D.子宫肌瘤

E.先天性腰椎畸形

正确答案:C

诊断学之腰背痛的临床表现(1)

腰背痛临床表现

一.脊椎病变

1.脊椎骨折

有明显的外伤史,一般高空坠下,足或臀部先着地为主要原因,骨折部有压痛和叩痛,脊椎可能有后突或侧突畸形,并有活动障碍。

2.椎间盘突出

主要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二者可同时或单独存在。有时候疼痛剧烈,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时缓解。可有下肢麻木,冷感或间歇跛行。青壮年多见。

3.增生性脊柱炎

中年以上多见,清晨起床时感腰痛、酸胀、僵直而活动不便,腰部活动后疼痛好转,如果活动过多腰痛加重,疼痛以傍晚时明显。疼痛不剧烈,敲打腰部有舒适感,平卧可缓解,腰椎无明显压痛。

4.结核性脊椎炎

是感染性脊椎炎中最常见的疾病,腰椎最易受累,其次为胸椎,背部疼痛常为结核性脊椎炎的首发症状。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呈隐痛、钝痛、或酸痛,夜间明显,活动后加剧,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晚期可有脊柱畸形,冷脓肿及脊髓压迫症状。

5.化脓性脊柱炎

患者感剧烈腰背痛、有明显压痛叩痛、伴畏寒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但不常见。

6.脊椎肿瘤

以转移性恶性肿瘤多见。表现为顽固性腰背痛,剧烈而持续,休息和药物均难缓解,并有放射性神经根痛。

诊断学之腰背痛的临床表现(2)

腰背痛临床表现

一.脊柱旁组织病变

1.腰肌劳损

患者自觉腰骶酸痛、钝痛,休息时缓解,劳累后加重。特别是弯腰工作时疼痛明显,而伸腰或叩击腰部时可缓解疼痛。

2.腰肌纤维织炎

常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所致腰背部筋膜及肌肉组织水肿,纤维变性。患者临床表现大多感腰背部弥漫性疼痛,以腰椎两旁肌肉及髂嵴上方为主,早起时加重,活动数分钟后好转,但活动过多疼痛又加重,轻叩腰部感疼痛缓解。

二.脊神经根病变

1.脊髓压迫症

表现为神经根激惹征,背或腰的剧烈疼痛,并沿一根或多根脊神经后根分布区放射,呈烧灼样或绞榨样痛,疼痛有定位性,当脊柱活动、咳嗽、喷嚏时加重。并可有感觉障碍。

2.腰骶神经根炎

表现为下背部和腰骶部疼痛,并有僵直感,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腰骶部有明显压痛,严重时有节段性感觉障碍,下肢无力,肌萎缩,腱反射减退。

3.蛛网膜下腔出血

当刺激脊膜和脊神经后根时可引起剧烈的腰背痛。

三.内脏疾病引起的腰背牵涉性痛

1.泌尿系统疾病

如肾肿瘤引起的腰痛多为钝痛或胀痛,肾结石多为绞痛。肾炎、肾盂肾炎、结核、结石、肿瘤、肾下垂和肾积水等都可引起腰背痛。

2.盆腔器官疾病

(1)男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常引起下腰骶部疼痛,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2)慢性附件炎、宫颈炎、子宫脱垂和盆腔炎可引起腰骶部疼痛,且伴有下腹坠胀感和盆腔压痛。

3.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及脏器的传人纤维与一定皮肤区的传人纤维进入相同的脊髓段,内脏传人疼痛感觉刺激兴奋了皮肤区的传人纤维,引起感觉应性疼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后壁慢性穿孔时直接累及脊柱周围组织,引起腰背肌肉痉挛出现疼痛。于上腹部疼痛的同时,可出现下胸上椎区域疼痛。急性胰腺谈,常有左侧腰背部放射痛。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于消化道功能紊乱的同时,常伴有下腰痛。

4.呼吸系统疾病

一侧的背部疼痛可因胸膜炎、肺结核、肺癌等引起,同时伴有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胸

膜病变时常在深呼吸时加重。

诊断学之黄疸的伴随症状

黄疸的伴随症状

1.伴胆囊肿大

胆总管有梗阻,见于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胆总管结石等。

2.伴脾肿大

病毒性肝炎、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肝硬化、溶血性贫血及淋巴瘤。

3.伴腹水

见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等。

4.黄疸伴发热

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大叶性肺炎伴随症状。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发热而后出现黄疸。

5.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

(1)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胆道蛔虫病;

(2)夏科三联征,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3)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

6.黄疸伴肝大

(1)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或胆道阻塞。呈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

(2)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结节者见于原发或继发性肝癌。

(3)肝硬化,肝大不明显,而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者。

黄疸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黄疸的定义

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34.2 mol/L)致使皮肤、粘膜、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黄疸的分类

1.按病因学分类

(1)溶血性黄疸;

(2)肝细胞性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前三类最为多见,第四类较罕见。

2.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1)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2)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3)混合性黄疸。

黄疸的病因

1.溶血性黄疸的病因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

(2)后天性获得性溶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错血型后的溶血、蛇毒等。

2.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

各种导致能引起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败血症、肝癌、钩端螺旋体病。

3.胆汁淤积性黄疸

(1)肝内胆汁淤积性

①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华枝睾吸虫病;

②肝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2)复发性黄疸

肝外胆汁淤积性:胆总管的狭窄、结石、肿瘤、炎症水肿、蛔虫等阻塞所致。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有先天性缺陷。

黄疸的临床表现

黄疸临床表现

1.溶血性黄疸

(1)黄疸一般为轻度,呈浅柠檬色,不伴皮肤瘙痒。

(2)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即尿呈酱油或茶色。

(3)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为严重患者;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除伴贫血外尚有脾肿大。

2.肝细胞性黄疸

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浅黄至深黄色,可伴有轻度皮肤瘙痒,其他为肝脏原发病的表现,如疲乏、食欲减退,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腹水、昏迷等。

3.胆汁淤积性黄疸

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速,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本组疾病临床上少见:

(1)GiIbert综合征:黄疸外症状不多,肝功能也正常。是由肝细胞摄取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血中ucB增高而出现黄疸。

(2)Dubin-Johnson综合征:由肝细胞对CB及某些阴离子向毛细胆管排泄发生障碍,致血清CB增加而发生的黄疸。

(3)crigIer-Najjar综合征:由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uCB不能形成CB,导致血中UCB增多而出现黄疸,本病由于血中ucB甚高,故可产生核黄疸,见于新生儿,预后极差。

(4)Rotor综合征:由肝细胞对摄取uCB和排泄cB存在先天性缺陷致血中胆红素增高而

出现黄疸。

诊断学之便秘的病发机制

便秘的病发机制

食物在消化道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糜残渣从小肠输送至结肠,在结肠内再将大部分的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形成粪团,最后输送至乙状结肠及直肠,通过一系列的排便活动将粪便排出体外。从形成粪团到产生便意和排便动作的各个环节,均可因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肠平滑肌病变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病变而发生便秘。

根据排便过程,生理活动可分为: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 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 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0.四对付鼻窦哪一对在体表不能进行检查: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均不对 11.300-450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超过以下水平称颈静 脉怒张:即锁骨上缘至下颌骨距离的下: A.上1/3 B.中点 C.下1/3 D.下2/3 E.上2/3 12.奇脉检查阳性者是患者在吸气时桡动脉搏动呈下列改变: A.不变 B.减弱或消失 C.增强 D.先增强后减弱 E.先减弱后增强

诊断学实验课心得体会

诊断学实验课心得体会 篇一:《实验诊断学》课程论文 《实验诊断学》课程论文 实验诊断学与临床诊断学两者关系紧密相关。实验诊断学是以临床诊断学为基础,将检验学提供的结果或数据,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也可为科学研究、预防疾病、健康普查和遗传咨询等提供实验依据。因此,实验诊断学是以一门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学科,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要好好掌握这一门课程。 传统上实验诊断学按临床检验分类,它的任务是应用仪器、试剂和方法对标本进行检验,并做好质量控制,得出准确、可靠地检验结果,供临床应用。它的检测内容包括临床一般检验,血液学检验,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和遗传病检验。而近年来国内外趋于按器官、系统疾病的分类,它的检验内容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疾病,心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风湿病、变态反应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遗传病等的实验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实验诊断学所使用的仪器也多以实现自动化,如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尿液分析仪、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自动酶标仪、自动细菌培养和鉴定仪、流式细胞仪等,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临床检验体系。这些仪

器具有高精度、多参数、高智能、高准确度、高微量和高速度等特点。在诊断过程中所采用的试剂也实现了多样化。由于所用试剂都是经过严格验证的高质量试剂,因此,可以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选择针对性强的试剂。而选择的检验方法要求有国际标准化,其精密度和准确度达国际最佳水平,简便,快速,能适应和满足检验的需求。 在学习实验诊断学的过程中,我们应以常见病为基础,以重要器官为中心,重点抓住反映它们的实验诊断项目。例如,糖尿病抓住血糖和糖代谢紊乱相关实验,冠心病抓住心脏标志物和脂类代谢紊乱相关实验,白血病抓住血常规和骨髓象检查,肝炎抓住肝炎标志物和肝功能检查,肾脏病抓住尿液和肾功能检查,内分泌病抓住内分泌相关实验,恶性肿瘤抓住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等。对具体的实验项目,应以实验的原理,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作为学习重点,深入学习,熟练掌握,灵活应用。例如,黄疸的实验诊断,重点掌握胆红素代谢的理论,胆红素检测相关指标的参考范围,以及它们在溶血性、肝源性和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我们应学习以检验项目为中心,深入联系理论实际、广泛联系临床疾病。例如,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必须了解正常凝血机制和PT测定所反映的凝血因子范围。测定的结果,以血浆凝固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比值表示;若PT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时还必须同时报告国际正常化比值。PT是

《中医诊断学》课后习题

绪论 一、简答题 1、xx中医诊断学? 2、试述中医诊断学的临床意义。 3、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些? 4、四诊和诊病、辨证的关系怎样理解? 5、如何理解中医诊断学的整体察病: 6、如何理解中医诊断疾病时要强调四诊并重? 7、怎样理解病证合参的诊断原则? 8、明、清时期对于伤寒、温病的辨证有哪些成就? 第一章问诊 一、名词解释: 壮热,潮热,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自汗,战汗,除中,里急后重,完谷不化,五更泻,滑泻失禁,肛门气坠,溏结不调,癃闭,余沥不尽。 二、简答题 1、写出正确的和错误的主诉各一个,错误主诉应指出错误所在? 2、背诵“十问歌”的内容。 3、xx恶寒、畏寒?各有何意义? 4、阐述恶寒发热的机理。 5、怎样根据恶寒发热辨别外邪的性质?

6、但寒不热有几种类型?各有何意义? 7、简述壮热的表现及机制? 9、简述xx潮热的特点及意义。 10、气虚发热有何特点?其机制如何? 11、你如何理解“阳加于阴谓之汗”的意义? 12、怎样根据表证出汗情况辨别外邪的性质? 13、何谓绝汗?怎样区别亡阴之汗与亡阳之汗? 14、简述半身汗出的点及其临床意义。 15、简述十二类疼痛性质的名称、特点和意义。 16、怎样鉴别疼痛的虚实性质? 17、何谓头晕?怎样辨析头晕的临床意义? 18、xx心悸?怎样鉴别惊悸和怔忡? 19、xx耳鸣、耳聋、重听? 20、怎样鉴别耳鸣的虚实性质? 21、何谓目眩?怎样辨析目眩的临床意义? 22、xx失眠?简述失眠的临床分类。 23、xx嗜睡?怎样辨析嗜睡的意义? 24、口渴欲饮包括哪些类型?各有何意义? 25、食欲减退有何意义? 26、何谓厌食?怎样辨别厌食的临床意义? 27、简述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诊断学实验报告电子稿版本(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

前言 物理诊断实验课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对基本技能的学习,全面掌握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临床见习是通过对临床典型疾病的了解及全面的体格检查,让学生掌握一套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疾病的方法,为将来做好临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实验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三年制)教学使用,中西医临床等专业可参考使用. 实验一基本检查方法、一般检查 (计划学时3) 【目的要求】 一、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检查方法; 二、熟练掌握一般状态、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重点掌握血压、体温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实习方法】 一、教师示教后,每两位学生一组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结束前教师小结同学存在的共同问题。必要时再示范一次。 三、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习器材:手电筒、压舌板、体温表、皮尺。 四、实习内容: (一 )生命体征: 1.体温:口测法,测前注意消毒,将汞柱甩到36 ℃以下,测时舌下放置 5分钟,然后读数,记录。 2.呼吸:通过视诊观察胸、腹部的运动的频率和节律,要求观察一分钟。 3.脉搏:一般常用桡动脉处通过触诊,记录一分钟频率和节律的结果。 4.血压 (略 ) (二)一般状态: 发育:通过身高、体重、年龄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判断为正常或不正常。 营养: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情况综合判断为良好、中等或不良。 神志:清晰、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体位:自动、被动、强迫。 表情:正常、淡漠、烦躁不安、痛苦、忧郁。 面容:急性面容、慢性面容、贫血面容、病危面容、二尖瓣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甲亢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等。 步态:正常,异常步态(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 (三)皮肤: 色泽:发绀,苍白,潮红,黄疸,色素沉着。 弹性:正常,减弱。 检查方法: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位,用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皱折立即平复;弹性减弱时皱折平复缓慢,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的病人。 温度:正常,增高,冰冷。 湿度:正常、湿润、干燥。冷汗即手脚皮肤发凉而大汗淋漓称为冷汗:夜间睡后出汗称盗汗。

诊断学期末考试

抬举性心尖后搏动 2 分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1 套) (循环部分 20 分) 多选题 A型题填空 1.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是:正常血压,收缩压w( ),舒张 A .胸骨左缘第 5 肋间锁骨中线上压=( )。2分 B .胸骨左缘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内 1.0-2.0cm 改错 处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可在心尖部听到舒张期吹 C .胸骨左缘第 4 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 风样杂音。 2 分 处D 胸骨左缘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 处简答 E胸骨左缘第 6 肋间锁骨中线内 1.0cm 处第一心音听诊特点是什么? 2 分 2.在心尖部可触到舒张期震颤多见于: A.肺心病 B.心包炎 C?二尖瓣狭窄综合 D.主动脉瓣狭窄Austin-Flint 杂音的产生机理? 4 分 E.肺动脉瓣狭窄 3.二尖瓣狭窄的心形; A.靴型 B.梨型(呼吸部分) C?球型A型题 D.烧瓶型 1 、咳嗽的病因哪点是错误的: E.以上都不是 A.呼吸道疾病 4.第一心音出现的时间: B.胸膜病 A.与半月瓣开放同时发生 C.心脏病 B.与房室瓣关闭同时发生 D.中枢性因素 C?于舒张早期听到E以上都不是 D.在心室射血咼峰听到2、胸腔积液以下哪点是错的: E.与心室快速充盈同时发生 A.气管移向患侧 B 型题 B.患侧叩诊实音 A.功能性杂音C?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B.二尖瓣狭窄 D.语颤减弱或消失 C.二尖瓣关闭不全 E 湿性罗音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右心功能不全时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E.动脉导管未闭分 5.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为 A 体循环淤血 6.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为 B 肺泡内张力增咼 7.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为 C 肺泡弹性减退 K型题 D 影响肺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8.关于舒张早期奔马律正确的是: E 肺循环血压升咼 (1)为病理性第 3心音与第 1、2心音组成4、关于咯血的特点以下哪点是错的:出血前 (2)心率在 100次/ 分以上时出现喉痒,胸闷 ( 3)回心血量增多时清楚 A 出血方式为咯出 ( 4)反映左室功能低下 B 血色鲜红 名词 C 血中混有食物

《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2006版)

《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2006版)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独立开课 适用专业:本课程实验面向本科:临床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公共卫生学系、药学系开设。 考核方式:主要为日常考核、操作考核和卷面考核,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10%为日常考核成绩,30%为操作考核成绩。 课程简介: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学习症状学及采 集病史、体征及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器 械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教学目的是学习获取这些临床 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 论,提出可能性的诊断。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 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总时数为64学时,共开设15个实验。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自编教材:《诊断学实验指导》。 实验要求:通过诊断学实验,要求学生: 1.掌握规范化的体格检查方法。 2.能按照规范的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全身体格检查,操作正确,内容完整,结果准确。 3.通过临床见习及电子模拟标准化病人,认识临床常见病理体征的表现及特点,掌握其临床意义。 4.掌握心电图的操作过程,能熟练、正确地阅读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片,并书写出诊断报告。 5.掌握常见实验室检查的操作过程,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 6.掌握问诊的技巧与科学的问诊方法,能熟练地围绕常见症状进行深入、全面的问诊,并总结出完整的病史。 7.掌握科学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书写出高质量的完整住院病历。

西医诊断学速记

西医诊断学速记 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 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一、血常规(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1、减少――贫血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二)白细胞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淋巴0.2-0.4;单核0.03-0.081、中性粒(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3)核象: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2、嗜酸粒(1)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皮肤病) 寄生虫病;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2)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3、嗜碱粒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淋巴细胞(1)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 某些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2)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5、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三)网织红细胞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2、病理性:(1)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2)损伤及坏死,心梗(3)恶性肿瘤(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5)贫血二、骨髓检查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三、血小板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四、肝脏病检查(一)胆红素血清尿液粪便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颜色粪胆原溶血性黄疸↑↑↑↑轻度↑或正常强+ -加深增加阻塞性黄疸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解释 中医诊断教研室编写 1、审察内外:诊察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审察其夕卜,还要审察其内;并要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 2、辨证求因:分析四诊所得的一系列具体症状,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原因之所在,为临床论治提供依据。 3、症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病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发热、头痛等。 4、证: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热等方面作出病理性概括。 5、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将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有机地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称为“四诊合参”。 6、舍脉从症:指辨证过程中,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如症见痞、满、燥、实等,脉反见迟细。则症反映的是实热内结胃肠,是真;脉迟细是由于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属假,此时,当舍脉从症。 7、舍症从脉:指辨证过程中,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由于热邪内伏,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8、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见于正常人,或虽病但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 9、失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神衰的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孔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大肉尽脱。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10、撮空理线:患者神识不清,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手臂向上伸举为撮空,两手呈理线状为理线。撮空理线是失神的一种表现。系病情危重,元气将脱。 ll、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诊断学实践简答题

诊断学实践简答题 简述问诊的方法与技巧。(8版诊断学P73) 答:(1)以礼节性的交谈开始;(2)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3)避免暗示性提问及逼问;(4)避免重复提问;(5)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6)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生理性和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8版诊断学P160) 试述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哪些?(8版诊断学P248) 答: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12~36小时;(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性增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简要总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特点。(8版诊断学P248) 答: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增多者,多在(10~50)×109/L之间;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明显增多,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涂片中分裂型细胞和退化细胞增多。 试述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8版诊断学P249) 答:(1)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①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②白细胞明显减少,多数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极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多在60%以上;③血小板明显减少,常<20×109/L;④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绝对值<15×109/L。 (2)骨髓象:骨髓损害广泛,穿刺液中骨髓小粒减少,脂肪滴明显增多,多部位骨髓穿刺结果显示:①骨髓增生重度减低;②粒、红两系细胞极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80%以上;③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④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及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简述血沉增快的原因。(8版诊断学P255) 答:(1)生理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①12岁以下的儿童;②60岁以上的高龄者;③妇女月经期;④妊娠3个月以上。 (2)病理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①各种炎症性疾病;②组织损伤及坏死; 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⑤贫血;⑥高胆固醇血症。 简述正常骨髓象的特点。(8版诊断学P266) 答:(1)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值为2~4:1; (2)粒系占有核细胞1/2(40%~60%),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占15%,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3)红系占有核细胞1/5(20%),原红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占10%,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4)巨核细胞在1.5cm×3cm涂片上为7~35个,以成熟型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及血小板簇易见; (5)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20%(小儿40%),单核细胞及浆细胞各<4%,以成熟为主; (6)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 (7)无特殊及寄生虫。

诊断学期末考试卷A

2014-2015年度上学期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1、患者采取屈膝仰卧位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大量心包积液 B.大量胸腔积液 C.肾绞痛 D.全腹膜炎 E.胆绞痛 2、某患者气促,诊断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该患者多采用何种体位?() A 自主体位 B 被动体位 C 强迫坐位 D 右侧卧位 E 左侧卧位 3、Cheyne-Stokes呼吸常见于() A 呼吸运动的异常 B 呼吸频率的改变 C 呼吸深度的改变 D 可见于老年人熟睡时 E 与叹息样呼吸的临床意义相同 4、胸腔积液患者,心尖搏动位置有何改变?() A向上移位B向下移位C向患侧移位D向健侧移位E不能确定 5、脱落脉的产生机制是:() A.部分心房激动不能下传至心室B.周围动脉阻力增加 C.部分心搏的搏出量显著下降D.心率较慢 E.脉压增大 6、胃液呈恶臭味见于() A 胃内容物潴溜 B 肠梗阻 C 消化不良 D 有机磷中毒 E 晚期胃癌 7、成人高血压标准为()

A.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B.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C.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D.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E.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5mmHg 8、单纯二间瓣狭窄时,第一心音亢进是因为:() A.心脏收缩时,二尖瓣前叶处于低位置 B.二尖瓣及腱索增厚 C.心肌收缩力提高 D.心脏收缩时,二间瓣后叶关闭延迟 E.心室收缩时间延长 9、为坐位患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时一般顺序为:() A、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后背部→前侧胸部→腹部→四肢→肛门外生殖器(卧外)→神经系统 B、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卧位→前侧胸部→腹部→下肢→肛门外生殖器→神经系统 C、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四肢→头颈部(卧位)→前侧胸部→腹部坐位→后背部→肛门外生殖器(卧位)→神经系统 D、一般情况→头颈部→四肢卧位→前侧胸部、后背部→腹部→肛门外生殖器→生命体征(站位)→神经系统 E、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四肢→头颈部→肛门外生殖器(卧位)→前侧胸部、后背部→腹部 10、腹部检查方法以哪种最为重要?() A. 望诊 B. 触诊 C. 听诊 D. 叩诊 E. 嗅诊 11、腹部揉面感最多见于() A. 胃穿孔 B. 腹腔内出血 C.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 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二)望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 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疒咅)、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 (三)闻诊 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四)问诊 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2)问汗 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问疼痛 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疫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 (4)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2020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020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 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诊断学》(Diagnostics) 第8版 实验课教学大纲

目录 课程简介 (3) 课程总览 (4) 课程各论··································5 实验一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实验二正常人胸部及肺脏检查……………………………………………………实验三心和血管的检查……………………………………………………………实验四电子标准化病人心肺部听诊(CAI)……………………………………实习五腹部检查……………………………………………………………………实验六电子标准化病人腹部触诊检查(CAI)……………………………………实验七脊柱四肢、神经反射检查……………………………………………… 实验八全身系统体格检查…………………………………………………………实验九问诊及病历书写……………………………………………………………实验十正常心电图…………………………………………………………………实验十一异常心电图…………………………………………………………………实验十二全身体格检查考核 实验十三血液常规检查及其他检查…………………………………………………实验十四骨髓细胞学、止凝血障碍检查……………………………………………实验十五尿常规、粪常规、及其他检查……………………………………………

课程简介 诊断学(diagnostics)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学习掌握临床各学科的基础,也是打开临床医疗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诊断学也随之发展,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原来使用的诊断学教材已经更新,因此需要重新编写诊断学教学大纲。按照教学要求和课时安排,参照“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诊断学》第8版内容,对原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重点编写症状学和问诊、体格检查、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常用器械检查和病历书写等。 本教学大纲的特点是突出重点,倡导精讲多练,留有学生自学练习余地。教师使用本大纲时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学生教学使用。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的方法是属于技能课,在老师示教下,学生必须反复练习,尤其是全面、系统、规范的体格检查方法,要求学生相互间在自己身上反复操练,手法熟练后,再去接触病人。实验诊断以大课讲授理论为主,实验诊断的操作课以老师示教为主。 诊断学教研室 2013年12月

诊断学学习方法

诊断学是我们所接触的第一门临床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跟生理生化这些基础医学课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临床课的内容都写得非常的详尽易懂,基本上不会有写得有所保留,让人不明白的地方,所以临床课比起基础课,即使是通过自学也能弄懂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但是临床课的实践部分的重要性也会相应的增加,当见习实习工作的时候,就需要将临床课的知识加以应用。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随着内容条目的易懂性增加,文字量和记忆量也会随之增多,因此临床课的书都会比较厚,记忆是学习该类课程的主要难关。 诊断学并非是学习怎么去诊断一个具体的疾病,这是内科、外科等具体临床课的任务。诊断学是学习怎么从病人身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得出一个诊断的方向,从而延伸进行进一步的信息采集,通过整合采集到的信息,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说的简短一点,就是临床思维。 诊断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将会分别讨论。我采取的顺序是授课顺序,而不是临床工作中的顺序: 一、体格检查 中山医临床五年制在大二下学期将会开始学习诊断学的体格检查部分,其他的专业如口腔则会等到大三上学期才会开始直接学习全书,临床五年制也会随之学完其他的部分。对于护理专业而言,诊断学会适应专业的属性称为健康评估,不过我并没有接触过健康评估的任何内容,因此我也只能按照临床口腔公卫等的要求进行阐述。下面进入正题。 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式,通过它能获得诊断所需的第二批信息。体格检查只需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即可对病人进行一个最初的临床判断,即检体诊断。感官检查是这个部分的重点掌握内容,并不是说工具检查不重要,而是工具检查一般学个两三次就会了,并没有什么难度。 体格检查有视触叩听嗅五种检查方式,但是由于嗅诊并不是每个领域都用得上,因此重点掌握的是视触叩听。在见习实习中需要反复练习,因为它是最最基本的基本功,别小看这个检查,通过检查我们不仅要对病人进行检查,还要同时问诊(语言接触),通过交流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采集信息,而且体格检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诊断结果,检查的时候,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照顾,比如尽量减少身体的翻动,检查完之后整理好衣服和盖好被子等,我们面对的是人,不是练习用的模型。 关于检查的方法,我不再赘述,因为如前文所言,书上写的相当详尽,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学习的途径。 第一就是要认真学习好书本的理论知识,明白视触叩听各种检查包括哪几种方式,病人的异常状态应该怎么描述,这些异常状态和正常状态的属性(看起来怎么样,摸起来怎么样,听起来怎么样)是怎样的,提示可能是什么疾病导致的等等。 第二就是学习的重心——实习课。光有理论知识究竟只能沦为纸上谈兵,最多能拿去考研,要是有志于成为一名医生,就需要不断的实践。诊断学的授课方式是不同的班级会由不同的附属医院带教,一个班的理论课和实习课都会由同一个附属医院负责,体格检查考试亦同。在医院的带教室里,大家会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由一名老师带教,老师会回顾一下理论知识,然后就会示范检查并让同学互相练习。既然有示范,自然就要有模特,当然这个模特肯定是男生的,我觉得,男生应该踊跃一些当模特去示范,因为老师们都是长期战斗在一线的临床医生,检查手法都是很到位的,当模特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老师的检查和自己的身体,知道检查的力度和手感,很多人对体格检查感到困难,并不是不会手法,也不是找不到位置,而是不知道自己检查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感觉,到底是不是对的。自己当模特,就会知道这种感觉。 第三就是不断的练习,由于临床的时间充裕,一般同学们都会平时疏于练习,不过说实话大二下学期的压力真的不大……而且大三才学习的口腔等一般也会这样……我自己也不幸堕入此懒惰循环,不是个好例子。所以大家自己努力吧!每逢体格检查考试的前一个星期,都会有一个现象,就是女生集体冲入男生宿舍对男生动手动脚……哦不对,是检查身体,临床由于此时正值盛夏,不会怎么样,但是口腔等则是适逢深秋,女生手脚就请快一点,不要冻坏男同志了……= = 第四就是体格检查阶段有小测,对,实习课上每一个部分的检查开始之前都会对上一次的部分进行小测,内容可以参考诊断配套书的那本《检体诊断学实习手册》,顺带一提,诊断除了课本还有很多配套的实习用书。这些小测的题目都是英译中和简答,而且有可能会在理论考中出现。

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

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_A 一、单选题 1.(4分)骨皮质(A) ? A. 密度高,X线照片呈白影 ? B. 密度低,X线照片呈黑影 ? C. 两者均是 ? D. 两者均否 ? A. 肾及肾周脂肪囊 ? B. 升、降结肠 ? C. 十二指肠 ? D. 胰腺 ? E. 下腔静脉 3.(4分)24小时尿量小于400 ml,见于下列情况(E) ? A. 急性肾小球肾炎 ? B. 尿崩症 ? C. 糖尿病 ? D.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E. 慢性肾小管功能衰竭 4.(4分)“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描述,哪项不妥(E)

? A. 较小肾结石常聚集于肾小盏 ? B. 膀胱结石可来自肾脏或发生于膀胱 ? C.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肾脏 ? D. 输尿管结石多停留于生理狭窄处 ? E. 结石越大越易引起绞痛 5.(4分)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哪类疾病(B)_ ? A. 细菌感染 ? B. 病毒感染 ? C. 贫血 ? D. 白血病 ? E. 免疫缺陷病 6.(4分)女,22岁,干咳,乏力2周,近五天来发烧、胸痛伴气促,胸部X光检查: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胸水比重1.020,蛋白定量35g/L,白细胞380×106/L,红细胞210×106/L,最可能的诊断是(B) ? A. 化脓性胸膜炎 ? B. 结核性胸膜炎 ? C. 病毒性胸膜炎 ? D. 风湿性胸膜炎 ? E. 癌性胸腔积液 7.(4分)下列情况RBC减少,Hb减少但应除外的是(D) ? A. 妊娠中、后期

? B. 产后大出血 ? C. 急性溶血 ? D. 高原居民 ? E. 6个月~2岁婴幼儿 8.(4分)患者尿沉渣镜下所见大型红细胞,胞浆呈葫芦状畸形,多形性变化达50%,其血尿是由哪种疾病所致(B) ? A. 急性膀胱炎 ? B. 急性肾小球肾炎 ? C. 尿道炎 ? D. 肾盂肾炎 ? 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4分)引起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疾病是(C) ? A. 维生素C、维生素P缺乏症 ? B.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 血友病(甲、乙、丙) ? D. 血管假性血友病(VW病) ? E. DIC后期 10.(4分)下列有关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哪一组正确(D) ? A. 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 B.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 C.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延长,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Dtgcek医学趣味记忆法(诊断学)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医学趣味记忆法(诊断学) 肺的下界 锁中六, 腋中八; 肩胛十肋查。 胸膜下界相应向下错两个肋间。 通气/血流比值记忆 血液(河水), 进入肺泡的氧气(人), 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 通气/血流比值加大时——即氧气多,血流相对少,喻为:“水枯船舶少,来人渡不完”。就是说要乘船的人(氧气)多,河水(血流)枯船(红细胞)少,就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像肺循环障碍。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时——即意味着通气不足,而血流相对有余,喻为:“水涨船舶多,人少船空载”。同样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实变等。 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心足肾眼颜,肾快心原慢。(开始部位) 心坚少移动,软移是肾原。(发展速度) 蛋白血管尿,肾高眼底变。(水肿性质) 心肝大杂音,静压往高变。(伴随症状) 各热型及常见疾病 败风驰化脓肺结,[败血症,风湿热,驰张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只身使节不规则。[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风湿热,结核病,不规则热] 大寒稽疾盂间歇,[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和伤寒高热期,稽留热]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间歇热] 布菌波状皆高热。[布鲁菌病,波状热][以上热型都是指高热] 百凤持花弄飞结,只身使节不规则。大汗积极雨间歇,步军薄装皆高热。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呼心咯,呕消化, 呕伴胃液和残渣。 喉痒胸闷呕先咳, 血中伴痰泡沫化。 上腹不适先恶呕,

中医诊断学.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身热不扬: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3.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可以推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从而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象。 4.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5.以常衡变:通过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6.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7.假神: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以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8.善色:指患者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9.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属个体素质,往往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10.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11.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12.解颅:囟门迟闭。 13.囟填:囟门高突。 14.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 15.诊病: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16.掣痛:指疼痛伴有掣牵引之感。 17.白蓓: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多因外感湿热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多见于湿温病。 18.滑苔:舌苔湿润而滑,伸舌欲滴者。 19.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如油腻覆盖舌面。 20.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皆厚,刮之易去,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21.剥苔: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 22.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23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热扰神明(实证) 24.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25.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6.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7.症: 28.主诉: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29.现病史:指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诊治经过。 30.潮热: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有定时者。 31.寒热往来 : 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 32.自汗:经常清醒状态下汗出较多,活动尤甚者。 33.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阴虚或气阴两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