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南通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南通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南通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南通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十五”期间,南通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艺术生产、群众文化事业、文博图书事业、文化市场管理、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二十一世纪的南通文化建设开了一个好头。2006年至2010年是南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是“率先在苏中崛起”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建设文化大市的关键时期。根据《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从南通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特制定本规划。

一、文化事业现状

(一)艺术事业

全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职员394人;专业书画院4个,专业创作人员23人;剧目工作室5个,专业创作人员26人。

(二)群众文化事业

全市现有文化馆8个,职工185人,公用房屋建筑面积31179平方米;乡镇(街道)文化站129个,文化站站长129人,公用房屋建筑面积52817平方米,藏书总量93.62万册,业余文艺活动团队807个。

(三)文博、图书事业

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23家,其中国办博物馆15家,共有职工161人,建筑总面积86467平方米;民间博物馆8家。现有各级文

—1 —

物保护单位164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

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0家,职工144人,建筑总面积23000平方米,藏书总量200.95万册。

(四)文化市场

全市现有电影经营单位58家、歌舞厅253家、美术品经营单位26家、游戏机经营单位482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442家、棋牌(桌球)室226家、保龄球馆18家、溜冰场5家、网吧424家、演出单位106家。

(五)新闻出版(版权)

全市现有印刷企业749家、光盘生产企业1家、图书发行单位1249家、报刊出版单位18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出版单位45家。

“十五”期间,全市文化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推进文化大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市财政对文化事业拨款总额为1.182亿元。一批作品(节目)获省以上奖励,通州小品不断推出新作品,得到新的奖项。舞蹈创作初显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举办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促进了全市艺术创作和生产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文化江海行”已成为颇具影响的文化品牌。基层文化进一步繁荣,全市图书馆、文化馆总面积分别达到23000、29800平方米,全市文化站总面积达52817平方米。全市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从事文化经营单位

—2 —

达2578家。以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活动为标志,全市文物保护利用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市财政投资1.13亿元,建设更俗剧院和南通博物苑新展馆,建筑面积分别达13500平方米和7000平方米。

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文化建设仍重视不够,文化经费安排不到位,少数地区农村文化阵地丢失严重;二是文化事业经费虽逐年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文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与文化大市建设、全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亟待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转换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四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快,缺乏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五是文化艺术人才匮乏,后备力量不足。

二、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关于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针,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多出优秀作品为主线,以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齐飞为主题,从体制创新、精品生产、队伍建设、文化产业等方面着手,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文化大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南通的率先发

—3 —

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主要目标

(一)文艺精品生产不断提高,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树立精品意识,倡导艺术创新,艺术生产以全省领先为目标,努力创作展示时代风貌、体现南通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以国家、省精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带动文艺产品质量的提高,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省级文化重点奖项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并有一个创作剧目获国家级大奖。保持和发展具有南通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门类,努力形成南通独有或领先的文艺品牌。

(二)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文化管理机制逐步到位。文化事业单位做到性质明确、职责清楚、布局合理。建立起既有激励竞争又有责任约束的文化产品投入机制、生产机制、经营机制,建立起能进能出的人员聘用机制,建立起按贡献、按岗位的分配机制,建立起能上能下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中青年人才形成梯次,吸引、培养人才的机制较为完善,有一批较为拔尖的艺术、文博、图书、群文人才。改进和优化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并完善人才流动管理制度。

—4 —

(四)文化设施较为完善,有一批省内先进的标志性建筑。市(县、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得到更新改造,各社区、乡镇均建有文化活动阵地,全市社会文化网络健全。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基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县(市、区)达到群众文化示范县(市)标准,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多姿多彩。积极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特色文化活动得到扶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全民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六)文化市场繁荣健康,管理规范到位。歌舞娱乐、网吧、电影、音像制品等文化经营有较大增长,形成统一有序、繁荣发展的格局,每个门类中有若干个规模较大、经营规范、效益显著的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管理基本达到规范化、法制化的标准。

(七)文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与南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歌舞娱乐、出版印刷、图书销售等行业,使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文化消费有大幅增长。

(八)文化环境得到普遍改善,形成一定特色和品位。全市文化建设有新的进展,城市文化内涵明显提高,文化氛围强烈浓郁,鲜明而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初步形成。

四、重点任务

—5 —

(一)艺术事业

1.精品生产

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推动全市艺术生产的全面繁荣,努力创作反映时代、艺术精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十一五”期间,新创作或改编投排上演戏剧作品4台以上,创作具有江海地域特色的舞剧1台。“十一五”期间,大剧目力争在全国获奖,力争有100件以上美术、音乐、舞蹈、剧目、杂技等作品获省以上奖励。

2.艺术表演团体改革

完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艺术生产机制和管理机制,优化其内部结构,加强剧团内部的人事、财务、物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进一步调整结构布局,鼓励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举办文艺院团,坚持政府保重点、鼓励社会办团的办法,确保“出人、出戏、出效益”。大力扶持具有南通地方特色的剧种、剧目,改革财政拨款方式,实行按项目拨款和拨改投、拨改股、拨改奖。

(二)社会文化事业

1.业务建设

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示范县(市、区)为主线,大力推进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积极实施少儿文艺“蒲公英计划”和知识工程。力争全市6县(市)3区全部进入全国文化先进示范县(市、区)行列。抓好创作队伍的培训工作,着力抓好创作领军人物的培养,力争做到在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重点艺术门类中造就3~5

—6 —

名创作尖子人才。力争有1~2个作品获全国群星奖,3~5个作品获省五星工程奖。深入开展特色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分别评选出100个特色文化乡镇、100个特色文化团队、1000个特色文化家庭、1000个文化明星。抓好地方文化品牌的提升、开发和挖掘工作,抓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

2.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到2010年,完成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市图书馆购书经费达到100万元,县(市)图书馆购书经费达到20万元。做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大于160册。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年购书总数分别达到当年国家出版图书种数的8%和2%。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搞好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扩展与更新,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能力,加快特色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各县(市、区)文化馆(站)、图书馆分别做好改造、扩建和新建工作,到2010年,所属各区均建有规模不等的图书馆,并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市文化馆达到一级馆标准,所属各区文化馆40%以上为二级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用房面积达到800~1200平方米,每个村都建有文化活动室,总面积每万人不小于500~650平方米。

(三)文物博物事业

1.文物保护管理体制

进一步贯彻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即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

—7 —

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确保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县(区)级文物管理机构,落实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责任。

2.加强博物馆建设

继续加强以南通博物苑为龙头的环濠河文博馆群建设力度,以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庆典为新的起点,建成、开放一批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提升博物馆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民间力量兴办文博馆。积极整合全市文物资源,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利用工作,发展文博产业,开展文物旅游开发,并形成规模,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3.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执法力度。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保护南通古、近代城市历史风貌。做好“青墩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认真做好《南通博物苑保护利用规划》、《南通博物苑总平规划设计》、《水绘园保护利用规划》等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做好重要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环境整治,做好名人故居的维修开放,做好古遗址、石刻、墓葬保护,做好近代重要史迹、建筑的维修工作。

(四)文化产业

1.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行业组织,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8 —

的市场化程度,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成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求均衡,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2.逐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政策

制定发展南通文化产业五年规划,并将其纳入《南通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积极降低准入门槛,向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吸引其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经销、娱乐项目经营、文化设施建设;探索与外资、民资合作合办文艺院团和演出中介机构;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文化领域,均鼓励和支持国内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进入;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和建设的文化场馆在市场准入和其他方面均享受与公有经济投资的同等待遇。

3.组建和培育文化产业集团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逐步培育和壮大以资产为纽带,具有导向性、规模化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发展演艺业、艺术培训业、歌舞娱乐业、印刷出版业、图书批销业和卡通动漫业等行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文化产业存量结构,使全市文化资源配置及文化产业类型结构趋向更合理的方向,把全市文化产业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4.提高依法管理能力

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统一、高效的文化

—9 —

市场管理信息网络,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办事效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五)文化市场

1.音像制品

主动迎接沪宁沿线示范区的辐射,打建并举,确保正版占有率。建立健全进货经营的登记制度、销售后的票据制度、仓库等情况的备案制度。打击盗版,每年开展收缴盗版音像制品集中行动2次。引进1~2家国内知名的音像制品出版、制作和批发单位,扩大本地正版市场,建立正版音像制品流通网络,在行业中推出30家左右音像示范店。

2.网吧

规范网吧业经营行为,促进网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运用现代经营和管理方式,发展一批连锁网吧。“十一五”前三年,发展196家网吧,其中市区70家。提高产业层次,提升行业形象。建立网吧监控管理系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新的管理思路,在开拓市场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推出一批“文明网吧”、“绿色网吧”,引导、示范网吧业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上网。

3.歌舞娱乐

继续鼓励歌舞娱乐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全市打造10家左右优秀娱乐场所。降低门槛,扩大开放,鼓励社会资金特别是民营经济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

—10 —

4.演出市场

培育演出市场,促进产业化运作。树立开放市场的理念,围绕中心工作,推动演出市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扶持3家演出场所向特色品牌方向发展。积极扶持营销中介,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演出业,实现演出市场全方位开放。加大对违规演出的管理力度,净化演出市场,规范娱乐演出市场,形成演出业多层次、多渠道发展的格局。

5.电影市场

鼓励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支持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帮助建立以院线为主的互联互通的发行机制,形成以市、县中心城市为主,辐射周边城乡的电影生产体制。鼓励新建、改建影院,降低审批门槛,切实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六)新闻出版(版权)业

1.出版物发行业

积极扶持新华书店、邮政局等出版发行主渠道的网点建设。南通市新华书店每年增加3个网点,南通邮政局每年增加20个网点,同时增加公司制网点的比重,适度控制小型报摊网点。积极扶持现有的二级批发网点,同时力争申办一家总发行单位,增加10~15家二级批发单位。“十一五”期间,市新华书店在新区建立3000平方米的图书大厦,市少儿书店新建2000余平方米的大型卖场,南通书店新建1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

2.印刷业

进一步落实“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规范经营”

—11 —

的方针,努力形成一个竞争有序、调控有力、规划科学、增效明显的印刷业新格局。对出版物印刷企业在总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设备陈旧、档次低下的出版物印刷企业,鼓励新办设备先进的超大型印刷企业。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包装装璜印刷行业,尤其是向高新技术印刷发展。到2010年底,净资产、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数占总数的10%以上,净资产、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数占总数的20%以上。积极发展光储存业,争取建设新的生产线,努力扩大生产规模。

3.报刊业

推动组建《南通日报》报业集团。《南通日报》在“十一五”期初扩版到对开12版,期末扩版到对开16版;《江海晚报》在“十一五”期初扩版到4开32版,期末扩版到4开64版。力争新创办1份都市生活类或经济类期刊。抓紧实施新区报业新闻(印务)中心大楼工程,大力拓展经营领域,力争“十一五”期末报业经营总收入达到1.8亿元。

4.版权业

进一步巩固、完善通州市志浩市场、海门市叠石桥市场版权管理成果,促进两个市场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引导花布新潮流的印花布批发市场。建立版权事务所,开展版权法规的宣传、咨询,进行作品的登记、鉴定和版权纠纷的调解,协助版权管理。

(七)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加大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引进和使用

—12 —

力度。“十一五”期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年培养3名副高以上艺术人才,适当吸收大专以上专业人员;加快图书、文博人才的培养,每年培养5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重视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加强对音乐、舞蹈、舞美、杂技、曲艺等艺术门类创作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八)对外文化交流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树立南通良好的国际形象。深入研究南通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新变化、新机遇,在做好各项申报审批工作的同时,精心策划,周密部署,逐步拓宽交流领域,积极引进国(境)外多样化文化艺术精品来通交流,借鉴并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思想、文化成果为南通文化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

五、拟建重点项目

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切实抓好文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建成南通市图书馆新馆、南通市美术馆、南通市艺术大楼、南通市文化馆新馆等文化标志性工作设施。

六、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单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事业单位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和人员聘任制,引进竞争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活力。积极推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其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13 —

(二)进一步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配套设备等方面经费的投入。

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扶持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民间民俗艺术活动、艺术项目。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捐赠,采取切实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文化建设投入新格局,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认真组织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用其统揽文化工作。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在直属单位中选拔培养年轻干部进领导班子。调整、充实文化系统后备干部人才库,增加年轻专业人员的比例。进一步扩大文化单位领导干部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的范围,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文化队伍,实现建设“文化大市”的总目标。全面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从思想源头上入手,从精神风貌上抓起,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机制、政策执行机制和用人机制,强化监督机制,争取建成“人民满意机关”。

(四)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文化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充分尊重社会

—14 —

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规律,承担起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任。在实现文化建设“十一五”目标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加强宏观管理和行政监督,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在稳定社会、凝聚民心、创造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文化、计划、财政、建设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负其责,主动关心帮助解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为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浓郁的氛围。

—15 —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大全)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就会失去活力、动力和方向。我校与百年一中一脉相承,追根求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中超拔的气质与恢宏的气度。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传承并出新,是我校成就百年经典的重大课题。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品牌特色,特制订本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引领精神,培养习惯,彰显个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构想 1、力求主题突出。紧紧围绕学校育人观念和管理理念,着眼于学校整体,根据不同区域功能集中体现一个主题,力求避免随意性,确保系统、科学和有效。 2、设计力求创新。坚持师生参与和专家指导相结合,挖掘学校内涵与更新教育观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个性,丰富内涵,形成本校文化特色。 3、内容力求丰富。校园文化氛围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营造,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全面进行文化熏陶和渗透。 1具体建设规划设计 (一)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精心创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加强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报刊阅览室要干净整洁,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干净卫生,宣传橱窗等设施要整洁、有序。校园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凸现校园春有花、夏有果、秋有香、冬有绿的自然景致,突出高品位的美

化原则。校园内的各种设施都力求美观、大方、精致,强化其育人功能。 1、在学校大门入口处彰显校训、校风、校歌和建校志铭文字,四块文字要渗透与一中同宗同源的渊薮,以此振奋师生精神,指明励志方向。 2、在校园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广场分别设置主题雕塑、各种提示牌、激励牌;在校园绿化带,标明设计主题、树木花卉名称;在校园醒目处布置好宣传栏、阅报栏、校务公开栏。 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各年级附近的走廊大墙面设黑板报、宣传栏,目的是对各年级展开针对性宣传。 4、各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学生守则等,要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宣传主阵地,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老师办公室统一张贴教师工作条例,优秀教育家语录等。 6、大小会议室、校长室等室内装饰:悬挂字画,色彩庄重。 7、餐厅门口立菜谱牌、宣传栏,餐厅内张贴养成警句、相关条例等。 8、宿舍楼:门厅立分布图示、宣传栏、住宿管理制度等。 (二)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套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本校理念,具有特有文化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学校运营走向依法依规管理的轨道。要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办事章程,学校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条例,实验室管理条例,图书馆管理条例,阅览室管理条例,食堂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条例,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各类奖惩细则和预案等等。各项规章制度要简明实用,文字规范,以学校名义下发的规章制度必须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定稿后下发,全校规章制度要汇编成册,强调贯彻执行。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作者:互联网政策法规来源:互联网点击数:2113 更新时间:2013-5-6 1总则 1 . 0 . 1 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 . 0 . 2 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1 . 0 . 3 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 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 . 0 . 4 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 . 0 . 5 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 . 0 . 6 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 , 0 . 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人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 . 0 . 8 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 . 0 . 9 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 . 0 . 1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 . 0 . 1 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2 . 0 . 2 历史城区historic urban area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本规范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 2 . 0 . 3 历史地段histori .area 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2 . 0 . 4 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onservation area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 2 . 0 . 5 文物古迹histori .monuments and 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

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

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 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县水利工程建筑安装公司2016年 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为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夯实安全文化的基层基础,推动我厂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实施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教育熏陶,形成全体员工“关注安全、以人为本”的氛围,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二、工作计划 1、结合我公司实际生产现状,制定出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战略目标、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由厂内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我公司规定项目制定具体目标值,并组织落实检查与考核。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人,监督到人。加强各种例会制度,对参会情况实行年度考核管理制度,与年度奖励挂钩。 2、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情况有记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纠正违章违纪行为。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专业培训。适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安全疏散演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在我公司大门入口处设有专用或兼用的安全文化宣传栏。定期更换安全法律法规或安全防护知识内容。 4、不断完善更新新员工进厂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干部安全教育培训、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培训内容,并制作培训教材,便于员工在学习过程中通俗易懂。 5、积极开展“做安全人,保安全岗”、“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作组”活动,深入推进“双述”操作法和班组建设,认真组织“员工操作手册”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着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论文)

昆山市周庄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3) 引言 (5) 一、昆山市周庄镇规划背景 (6) (一)背景资料 (6) (二)规划内容 (6) (三)规划特色 (6) (四)规划内容 (7) (五)总结 (7) 二、昆山市周庄镇规划思路 (8) (一)周庄现状主要问题 (8) (二)周庄规划主要思路 (9) (三)周庄规划总体目标 (9) (四)周庄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9) 三、昆山市周庄镇经济人口 (10) (一)经济发展现状 (10) (二)经济发展分析 (10) (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1) (四)产业发展策略 (12) (五)主要就业提供 (12) (六)人口分析 (13) (七)城镇化水平 (14) 四、昆山市周庄镇规划内容 (14) (一)规划期限和层次 (14)

(二)城镇性质和镇区用地规模 (15) (三)镇域总体规划 (15) (四)镇域村镇结构 (16) (五)镇域土地利用 (17) (六)镇域设施分布现状 (18) (七)城镇用地规划 (19) (八)古镇保护规划 (20) (九)周庄历史文化 (21) (十)古镇保护规划 (22) (十一)旅游发展现状 (23) (十二)旅游规划 (24) (十三)交通规划 (25) (十四)绿地湿地系统规划 (26) 结语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 (31) 附件一 (31) 致谢 (32)

摘要 周庄镇位于昆山市西南隅。1995年,周庄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11月,周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清单2003年,周庄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1997年,周庄古镇旅游业已经开始发展,并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想法以及古镇的发展要求促使古镇寻求规划援助,研究新出现的问题,并将周庄的发展定位于世界水平。但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城市特色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冲击,并主要表现为建设性的破坏。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昆山市周庄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开发 Abstract Zhou Zhuangzhen is located in kunshan city southwest corner. In 1995, was rated as the provincial Zhou Zhuangzhen history culture famous town.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in November 1998 ,zhouzhuang preparatory directory listing in 2003, Zhou Zhuangzhen gain UNESCO asia-pacific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utstanding award, and is lis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2020年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2020年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安全是人与生俱来的追求,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安全第一是对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关怀,是对人生存权利的尊重,体现了生命至上的道德法则,任何企业、单位都需把安全工作做到位。下面是整理的20xx年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和减少事故,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长知识、强意识、善管理、压事故、保平安。 三、活动内容 (一)构建校园安全物质文化 从优化校区规划与建设入手,严格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汶川地震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规定,科学规划校园建筑设施布局,严格实行校园功能

分区,严格进行建筑项目三同时审查,确保校园安全设施三达标、三落实。 三达标即:校舍建筑安全达标无地灾隐患,无危房、危墙、危坎,有校门和围墙;有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堂和厕所;有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校园警务(门卫)室,按规定配备卫生室。 校园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有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且无安全隐患的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有合符规范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水带、应急灯等)、防雷设施,有校园报警点等物防设施,有必要的技防设备。校园饮用水源、水质、供水设施达标,校车及驾驶人员合符相关规定。校园内门、窗、讲台、课桌凳、学生床铺等完好整洁、美观。 校园周边安全环境达标临近公路的校门口有交通警示标志、标线和标牌,周边池塘、渠堰要有安全围栏和标识,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营业性网吧、歌舞厅和危化物品仓库、经营站,无乱搭、乱建、乱堆现象,无无证经营的小摊点等,环境洁净,绿化美化好。 三落实即: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学校门卫、学生公寓、学校食堂食店的专兼职管理人员要落实,要有相应的职能职责要求,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校园安全宣传阵地落实有固定的校园安全宣传专栏,有季节性校园安全宣传标语,有校园安全隐患警示标志,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1)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的治学理念、精神面貌和办学特色,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和谐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学校,在提高教师、学生素质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突出特色,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创建标准,努力实现“五个一”,即创建一批校园文化特色校、完善一套标准完备的特色教育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批术业专攻的教师,培育一代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主要内容 (一)培育校园精神。 1、大力加强校风建设。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校风表现出来,如通过创作校歌,编辑校报校刊和制作校风宣传牌等形式,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

同时,还可通过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2、努力营造优良的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各单位要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师要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赢得学生的普遍尊敬。学校一方面要使教师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进教师之间更多的合作;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征订教育刊物,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学好本领。严格要求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学风。 (二)校园环境建设。设要提高文化品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要把校园环境建设与创建特色学校、文明学校和园林式学校等结合起来,通过3-5年的努力,抓出成效。 1、校园的净化: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实验室等教育场所,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都要干净,还要保持墙壁、阅报栏和各种宣传窗的整洁、有序。师生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无乱扔纸屑、杂物现象,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 (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整合自身的文化元素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师生工作和学习热情,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根据县教科局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育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精神为核心,以建设富有个性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并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方向,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落脚点,着力营造体现时代精神特征和校园特色,促人上进、陶冶情操的校园文化,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目标 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从净化、绿化、美化,整治校容校貌入手,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三、加强领导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校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组长薛衡 副组长周春雷 成员全体教职员工 2、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四、扎实推进 (一)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因此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明礼尚美”;校训“敬业勤学团结进取”;校风“文明快乐明理感恩”;教风“博学爱生求实创新”;学风“勤奋多思善问互助” (二)环境文化建设 从净化、绿化、美化、文化、亮化等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工作,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板报栏、橱窗、个性展示墙、个性展示走廊、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利用功能室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文化墙,使学生亲自参与自我熏陶;在学校主要部位设立名人名言宣传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三)活动文化建设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或优秀影视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每年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进行新队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

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

**县水利工程建筑安装公司2016年 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为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夯实安全文化的基层基础,推动我厂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实施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教育熏陶,形成全体员工“关注安全、以人为本”的氛围,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二、工作计划 1、结合我公司实际生产现状,制定出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战略目标、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由厂内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我公司规定项目制定具体目标值,并组织落实检查与考核。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人,监督到人。加强各种例会制度,对参会情况实行年度考核管理制度,与年度奖励挂钩。 2、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情况有记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纠正违章违纪行为。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专业培训。适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安全疏散演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在我公司大门入口处设有专用或兼用的安全文化宣传栏。定期更换安全法律法规或安全防护知识内容。 4、不断完善更新新员工进厂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干部安全教育培训、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培训内容,并制作培训教材,便于员工在学习过程中通俗易懂。 5、积极开展“做安全人,保安全岗”、“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作组”活动,深入推进“双述”操作法和班组建设,认真组织“员工操作手册”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着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6、加大安全投入。每年初做出各项安全费用的支出计划,重点使用在消防装置的更新维护上,重要部位和重点场所的监控上,员工安全防护上。 7、鼓励公司员工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文化活动,制定奖惩措施,同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公司将对能在各级部门组织的安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展现世界文化、中国文化、家乡文化和学校文化,涵盖天文、地理、科技、历史、人文等等方面。让学生进入校园,处处都能学到知识,处处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 1、中国文化(北教学楼北侧):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2、我从这里走向世界(宣传栏北面从东到西):世界地图(醒目标注:山东.邹城);各国的国旗及简介;世界100个名人(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简介。 3、我爱我的家乡(山东文化、邹城文化)宣传栏南面:山东、邹城简介、资源、历史名人等等。 4、我爱我的学校(南教学楼东墙):校史,学校荣誉、大事记、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等。 5、我爱我的祖国(停车场东校墙上):(1)锦绣中华: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等等,让学生足不出校即可了解锦绣中华,(2)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服饰、民俗等等,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6、书香校园系列(厕所墙壁):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三字经”和“弟子规”都是一千二百字左右,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在这两个经典里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增加这一部分内容后,可以增加书香校园的氛围,传统文化底蕴更加厚重。 7、名人伴我成长(北教学楼楼道):中国名人,古往今来的政治、历史、军事、科学等等领域的名人介绍。 8、我的格言、我的作品(南教学楼楼道):学生个人的格言、书画作品展示,作品上有学生的照片、介绍,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9、教师介绍(每一个办公室门口):教师姓名、所教学科、座右铭等,方便学生、家长寻找,对教师也是一个展示。 10、科普系列(科技楼楼道):各种先进科技介绍 11、天文、历史系列(综合楼东墙、平房西墙): 综合楼东墙:(1)太阳系八大行星图(右下:银河系结构示意图),(2)全天88星座图。 平房西墙:(3)生物进化史,(4)中国历史朝代简表(了解人类的起源,了解历史) 宇宙是浩渺无边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60亿人居住在地球上。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给学生奠定一个空间、时间的概念。 12、学校管理文化(综合楼楼道)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校园文化布局方案 20—20学年度 为了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落 到实处。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生活场所,以实现以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秩序良好稳定,校园环境整洁优美为主要标志 的校园文明;基本形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 展的良好局面。 努力改善学校硬件建设,促使校园建设规范化,我校准备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绿化: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我们追求以绿为主色调,花开四季的效果。花草树木的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让校园到处充满盎然的生机。让学生在愉悦身 心的同时中增长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的绿化活动,组织学生培植植物,并且设置专门的植物园,展示学生的培植成果。既 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增长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2、文化墙:“让每一面墙说话”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 源点。我们本着“高品位、重和谐”的原则,对学校的墙壁进行 文化着装。在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力求在学生必经的地方,进行全面铺展,点面结合,让每一面墙所说的话,和它的外在形 式和谐统一。

3、展示牌:为营造高尚健康的教育氛围,拓宽学生视野, 在校内公共场所设置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专题展示牌,使整个校园为之生动起来。展示牌分成数学、英语、手工小制作、环保等 专题,分配给四个年级管理,展示后,组织学生写出观后感,评 选出优秀展示牌。 4、班级板报:黑板报是一种方便的宣传载体。内容既简明 扼要,又便于及时更新,易看易懂。充分利用黑板报及时宣传新的教学动态,新的教育信息,及时通报学校的新闻消息,并按时更新,起到沟通学校与教师的桥梁作用。每月一个主题,各班围绕 主题进行特色设计。 5、减少空白,增加花园,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赏心悦 目的自然环境。 6、张贴永久性标语,改善学校人文环境。 7、增加操场围墙的美化工作,为学校创造良好氛围。 三、方法措施 1、以“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为工作核心。以教师帮助、 触发学生为主,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成功,教师帮助的成份要逐渐减少,目标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教师通过创造条件和情景,以问题为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活动。使学生争取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层次的发展,逐步产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励。 2、做好校园文化墙,以养成教育和新三字经为主要内容。

2020年度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2020年度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为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的细微渗透功能,使全体员工形成安全价值的共识和安全目标的认同,并实现自我行为的有效控制,不断提高安全修养。现根据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公司2020年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安全发展为指导,用全新的价值观念、务实的态度情感关注安全,保护环境,规范行为,充分体现生命价值,通过价值承诺、制度保障、宣传教育、典型示范、氛围营造等有限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自我安全防护和相互安全保障的能力。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推荐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并共享的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和安全价值观,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自觉规范的安全行为,从细微的异常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改进,培植有效控制安全生产过程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知识、技能和主人翁意识,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纵深防御不安全实践和安全事故。 1、充分承担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以严格的安全生产规律和程序为基础,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符合性要求的安全

自我约束,最大限度地减小安全生产事故风险。 2、建立明确追求卓越安全绩效的长短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全员承诺,并将承诺实实在在地付诸实践。 3、从安全异常和安全事件中获取经验,分析不足,并及时改进与这异常和事件相关的所有管理上、技术上的缺陷,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期持续稳定运行。 三、编制原则: 1、“三个注重”的原则,即重视过程、重视实效、重视关键。 2、全面参与的原则,即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联合推动,创造有利的安全文化建设环境。 3、创新与经验结合的原则,既要总结现实的优秀文化,同时要创新和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4、前沿与现实结合的原则,既吸收与引进国内外先进观念和做法,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考虑其可行性和实操性。 5、逐步推进、持续改进的原则,安全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四、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管理职能部门: (1)成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导小组,成员包括高层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原则 ㈠指导思想 按照市教育局“文化育人,特色立校”教育理念和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在“文化”和“特色”上做文章。有人说:“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文化是有力量的,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如果把和谐学校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优美和谐的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等环境文化就是这棵大树的繁枝密叶,良好的行为文化是树的树干,全面和规范的制度文化是树的茎脉,丰富的校园文化是树的深根,学校精神文化是大树的灵魂。因此,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上升为文化的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进而锻造成一种独特的学校精神,是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㈡校园文化建设的四项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和谐共进的原则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统筹兼顾的原则 ㈢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传承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2.建设严肃活泼的良好校风3.营造芬芳浓郁的文化氛围4.形成井然有序的校园环境㈣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把握1.把握时代特征

2.把握地域特色 3.把握学校特点 ㈤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结合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2.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3.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4.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㈥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 1.先进性:学校具备文化水平高、知识丰富、精神境界高、思想敏锐、品德高尚的优势,因此应该立足于本地文化界的高端位置,并能够继承和发扬古今文化的精华。

2.规定性:校园文化是在一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亚文化形态,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需要、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的限制。 3.教化性: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阵地,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教育场所,其根本任务是育人,是提高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4.辐射性:校园文化融合了学校管理目标和成员的价值取向,融合了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等文化特点,从而形成了特定的校风、教风、学风,对全校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通过全校成员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㈦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作用 1.导向作用:是由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和规定性共同作用决定的。校园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确立后,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高尚的方向发展。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可以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可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就要加大力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品牌知名度。现根据国家的号召、市教育局的任务目标,我们学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详细如下: 一、规划方案的思想理念来源和领导方针: 1、响应国家的号召,学习“十九大精神”,并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构建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2、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属于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 3、练好内功,重视质量教育,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特色学校。 4、以“经典文化和活力课堂”为载体,为全体师生创建“超越自我、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 二、规划方案的发展步骤: 1、规划在第一个两年内,创建一个规划合理,科学规范、亮点突出、富于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2、规划在第一个三年内,完成学校硬件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搭建一个民主、科学、持续、稳定的师生发展平台。 3、规划在第一个四年内,完成经典文化转化和师生行为内化,形成一种“自主、文明、奋发、有为”的育人环境。 4、规划在第一个五年内,完成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和特色学校的快

速创建,创办一个运转良好、管理规范、质量上乘、亮点突出、人们满意的特色学校。 三、规划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校园理念文化建设: 1、办学理念:百年树人、以人为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教育理念:抓细节、从点滴做起、培养爱心、爱护自己 3、校训: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运 4、校徽:健康、积极、向上、求实 6、教风:爱岗敬业、向上勤勉、勤奋进取 7、学风:主动、团结、友爱、刻苦 (二)、校园管理制度建设: 1、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工作制度、教学常规落实、教学研究制度等; 2、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评估、教师绩效考核、教学研究评估等; 3、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请假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制度等; 4、学生评价制度:学业评价制度、基本素质评价、思想道德评价等; 5、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门卫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等; 6、财务管理制度:实物管理制度、开支报批制度、财务结算制度等。(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学校简介、教育教学理念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长廊:孝、信、礼、让、勤、爱、恒、俭; 3、充分利用走廊激励画框:本校评定的智慧星、勤学星、环保星、文艺星、文明星等;

最新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为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夯实安全文化的基层基础,推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实施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教育熏陶,形成全体员工“关注安全、以人为本”的氛围,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二、工作计划 1.结合公司实际生产现状,制定出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战略目标、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公司规定项目制定具体目标值,并组织落实检查与考核。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人,监督到人。加强各种例会制度,对参会情况实行年度考核管理制度,与年度奖励挂钩。 2.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情况有记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纠正违章违纪行为。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专业培训;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适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安全疏散演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在公司主要道路干线上设有专用或兼用的安全文化宣传栏。定期更换安全法律法规或安全防护知识内容。 4、完善更新汇总编写新员工进厂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干部安全教育培训、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培训内容,并制作培训教材,便于员工在学习过程中通俗易懂。 5、积极开展“做安全人,保安全岗”、“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车间”活动,深入推进“双述”操作法和班组建设,认真组织“员工操作手册”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着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6、加大安全投入。年初做出各项安全费用的支出计划,重点使用在安全联锁装置的更新维护上,重要部位和重点场所的监控上,员工安全防护上。 7、鼓励公司员工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文化活动,并制定出台一些奖励措施,同员工的基础考核挂钩,包括物质和荣誉方面。公司将加大对能在各级部门组织的安全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员工,加大宣传和奖励。 二○一一年一月 2011 年度安全文化建设计划表 序号内容时间备注 1 “做安全人,保安全岗”活动1月1日-12月31日 2 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车间活动1月1日-12月31日 3 “安全生产月”活动6月 4 “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9月 5 “党员安全岗”活动1月1日-12月31日 6 “青年安全岗”活动1月1日-12月31日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湘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总体目标: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使我校形成“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一)环境建设 目标:把学校建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工作任务: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校园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

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由卫生保洁员兼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目标: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工作任务: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②规范室内物品放置,强化室内外卫生要求,按照“分块整顿,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劳动时段,清除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保持各公共场所整洁,使室内外物品放置整齐,学习办公用品摆放有序,张扬人文精神,浓郁学术气息,营造“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③开展“绿色教室”、“绿色办公室、“图书角”等评选活动。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目标:加强人本文化建设,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则。工作任务: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灯箱语录牌和匾牌。③修缮、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校风校纪: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 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人格,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更好地发挥校园的文明传承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总体规划和方案。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精品文化为目标,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创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中心,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三、工作要点

1、结合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实际,突出师德、校风、学风、班级特色,按照学校要求,实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的目标。 2、坚持全员参与,突出主体性和实效性,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创新意识强烈、身心愉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3、强化校园文化管理。全校师生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共同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 (1)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 (2)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3)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四、具体目标及措施 美德润心文化启智——铸造“心智”特色文化品牌 核心理念:润心+启智=心智教育。 智慧+美德=奠基幸福。 用心灵塑造心灵”,简称“塑造心灵”,即“润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简称“启迪智慧”,即“启智”。“润心”关键在“润”字,润者渗透、滋润和滋养,给孩子一个心灵支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