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_以延边大学为例_魏居运

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_以延边大学为例_魏居运

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_以延边大学为例_魏居运
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_以延边大学为例_魏居运

 2014年9月第

47卷第5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 Sep

.2014Vol.47 No.5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

———以延边大学为例

魏 居 运

(延边大学发展规划处,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依托学科建设,以其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带动一个甚至几个相关高科技产业,以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民族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依托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地方政府的一种政策选择。延边大学的实证研究表明,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应挖掘潜力,在特色方向上培育优势,拓展服务渠道和服务空间;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要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延边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14)05-0136-07收稿日期:2014-07-1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ZZ1113

)作者简介:魏居运(1962—)

,男,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发展规划处副教授。 民族高等教育是立足民族地区,

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本质在于“高等教育”,而特色是其“民族”。延边大学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一直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急需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的批复标志着长吉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地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前沿位置的延边大学带来挑战与机遇。延边大学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族高等教育的作用,将聚集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对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一、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民族地区高校纷纷立足本地,通过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急需人才寻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延边大学是一所地处吉林东部朝鲜族聚集区、

东临朝鲜、北接俄罗斯的省属重点大学,是民族地区中率先进入“211工程”的地方性综合大学。它既没有吉林大学的显赫名声和影响力,也没有东北师范大学的办学条件,还有一批省内高校奋起直追。面对挑战,延边大学没有退缩,而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奋起直追,立志迎头赶上。

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

赋予民族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

631·

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作为地处经济欠发达、教育资源优势不突出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延边大学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部分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比较难等困局,这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唯有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融入地方经济建设,赢得地方政府支持,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延边大学秉承“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为延边、吉林省乃至东北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基层干部;为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实施了“社会服务工程”,学校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又先后与延吉市、珲春市、图们市、安图县、龙井市4个县市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承担了“做强做大延边支柱产业战略研究”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达50余项,还参与了企业的各种科技攻关,承担校企合作项目252项,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致力于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急需人才,是民族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也是其服务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全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且虽然通过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对外开放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环境建设为保障”的经济发展战略,从1998年起发展了以山区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的食品(卷烟)、医药、林产和能源矿产四大支柱产业,但由于缺少核心企业,没有充分体现出资源优势带来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产品属初级加工的多,小规模生产的多,有竞争实力的少。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弱,反而在已有的市场中相互挤压,使企业获利空间不断缩小。例如,矿产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已探明有90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煤炭、油页岩、石灰石、黄金、铁、钨、钼等储量巨大,因低端开发,缺少高科技含量,却造成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不同程度的破坏。又如,旅游业,作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外贸易、财政主导产业,长白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朝鲜族民俗风情人文环境,同样面临旅游资源开发缺乏长远的规划、深度、有效的整合,旅游产品单一,服务欠缺等问题。为着眼于当地经济结构和产业层次,延边大学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数字媒体技术、社会学、预防医学3个本科专业。“十二五”期间,学校又新增小学教育、学前教育2个民族地区急需的应用类本科专业。

缺乏地域优势的延边大学,立志成为延边的“人才库”。学校有12个学科门类的73个本科专业;有6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50多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14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3个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依托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优势和多元文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近年来,有7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学科专业优势渐趋形成,愈加凸显。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急需人才,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统计,延边州委、州政府的主要领导有80%是延边大学培养的;延边各县、市的主要领导干部有90%以上是延边大学培养的;延边的朝鲜族作家、艺术家、新闻出版工作者、语言文字工作者、朝鲜族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由延边大学培养的。他们不仅为延边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边疆、繁荣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延边大学建校60多年来,还向延边等民族地区输送各类建设人才10万多名。

(二)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延边大学被列入“211工程”建设学校不久,时任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即作出重要指示:“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大学是很有意义的……延边地区条件很好,应集中力量办好延边大学。希望你们将科研成果迅速转让给地区。你们的改革方向很明确,即要为民族地区

·

·

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搞好服务”。为此,学校联系自身发展实际,确立了“定位、定向、定路”的科研工作基本工作思路。“定位”就是延边大学的科研工作紧紧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定向”就是学校的科研主攻方向确定在长白山资源保护与开发和东北亚问题的研究上;“定路”就是学校的科研工作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延边大学先后建立了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延边黄牛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朝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工程研究中心、免疫生物学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民族研究院;建成了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构筑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朝鲜语言文字信息化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们江区域开发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设基地———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民族研究院等学科创新平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共建了东北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基地,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了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了吉林省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建了亚洲研究中心、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设有中国朝鲜语学会等4个国家级学会。同时,充分发挥了语言、学科与地缘优势,打造了长白山论坛和图们江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以此为依托,仅“十五”至今,学校就有200多项纵向科研项目和与企业合作横向科研项目,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重大新药创制”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其目标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药,形成支撑我国药业自主发展的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安全、有效、质量可靠的药品。医药业是吉林省的另一支柱产业,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以延边大学全哲山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开发,主持的“抗癫痫候选药物W112的研究”,已获得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十二五”第二批课题(2012-2014年)的资助,并承担已获得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十二五”第一批课题资助(2011-2013年)的“抗癫痫一类新药-Q808的临床前研究”中的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和中试研究工作。“重大新药创制”的专项获得,将大力提升延边大学在新药研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延边黄牛产业是延边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延边大学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搭建起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良种肉牛选育工程研究中心、延边黄牛科技创新示范园、转基因动物胚胎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其精心培育的“延黄牛”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5大地方良种牛之一。农业部已将延边黄牛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录》,市场前景广阔。

延边地区经济落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延边大学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近几年,学校在珲春市板石乡建立了“延边黄牛国家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延边苹果梨省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延边黄牛体外受精及单性生殖技术”、“杂交牛肉用生长性能标记基因研究”、“延边黄牛种质特性的研究”、“延边黄牛诱发双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苹果梨良种繁育基地”、“长白山延边万亩果园生态旅游及朝鲜族民俗园”、“图们江流域绿色苹果梨产业化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和“长白山区生态建设”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进展,获得20多项科研成果,为地方政府培育一批区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技下乡工作。近几年,学校组织科研人员精选出“延边黄牛规范化养殖技术”等23项推广实用技术和28个服务“三农”项目,编写《现代肉牛饲养与育肥技术》、《苹果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实用菇耳栽培技术》等科普书籍,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下乡,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和专题讲座,向延边广大农民推广农业科学知识,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敦化、珲

·

·

春、安图等地的140户农户转向烟草、黄牛养殖、食用菌、中药材栽培等致富项目。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咨询服务,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智囊团

近几年,随着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延边大学先后完成了《“延坪岛炮击事件”与中国的对策》、《关于调整延吉、朝阳川行政区划,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建议》等诸多的咨询报告,被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采纳,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的决策或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高校是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园地,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建设服务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功能之一。进一步落实延边大学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校地“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主动为延边和延吉市、珲春市、图们市、安图县、龙井市人民政府,及延边林业集团、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边华龙集团、东北虎药业等开展信息咨询,为区域经济提供智力支持。

由延边大学承担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长白山食品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长白山药用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长白山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等研究报告,均已成为在生物、医药、食品、旅游、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及所辖各县市决策的依据。

延边大学承担的“图们江下游区域湿地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图们江地区多语种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分别列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信息产业部重点项目。项目的完成,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振兴老工业基地、少数民族地区兴边富民意义重大。而“图们江下游沙漠化治理技术研究规划”、“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修测延吉市土地利用图”、“龙井市三合镇旅游总体规划”等项目的完成,则为延边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从而确保延边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撑。

(四)注重民族团结工作的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地方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民族团结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边疆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民族人才,既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延边大学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同时又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负有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和谐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责任和使命。

依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以及自身的特色,延边大学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成立了民族研究院,认真研究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是突出地进行了当代重大教育问题和德育基本理论在朝鲜族教育中的实践研究、比较研究,并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等方面出版了十多部专著和系列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些研究成果为地方民族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

(五)挖掘当地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同样肩负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重任。延边大学从建校伊始就立足当地开展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朝鲜族语文教育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朝鲜族民俗文化及其中国特色”、“朝鲜民族艺术文化研究”、“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优势与发展战略”等科研成果填补了朝鲜族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空白,获得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李得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延边朝鲜族双语教育研究”对推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双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学校为以文化支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专家、学者,立足当地,着眼未来,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项目研究,如金强一教授主持的“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优势和发展战略研究”和“朝鲜族社会人口流动和集居地空洞化问题的对策研究”、徐东日教授主持的“朝鲜说话:朝鲜民族的文化意识研究”、李爱顺教授主持的“朝鲜民族艺术文化研究”、张景忠教授主持的“延边村落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金石柱教授主持的“长白山地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陈维新教授主持的“延边地区民族文化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李钟林教授主持的“延边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和“延边外向型经

·

·

济研究”、朴今海教授主持的“贯彻实施自治法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研究”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玄东日教授主持的“延边经济发展研究”、金华林教授主持的“图们江边境地区开发对提高边疆朝鲜族聚集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之研究”和“机遇与挑战:加快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延边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为中心”、崔振东教授主持的“延边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研究”、崔文植教授主持的“吉林省朝鲜族农村抽样调查分析研究”、张杰教授主持的“机遇与挑战:加快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延边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为中心”和“经济转型与延边劳动就业研究”、姜云教授主持的“全球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金龙勋教授主持的“关于中国延边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等12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对延边少数民族如何脱贫致富,均以不同角度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究。

三、民族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趋势

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虽起源于美国,但如今,这一理念用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也已生根、开花、结果。用自身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趋势愈加明显,已成为民族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方式,任重道远。

(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的趋势,也是学校科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并促进学校自身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创办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科技产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上海交大昂立,等等。延边大学作为民族高等教育院校在这方面理应大有作为。要重点围绕“长吉图先导区建设”,与延边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和长效合作机制,大力提高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和推动与企业共建技术创新平台,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科技成果奖,更大范围地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立足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面临的共性科研问题,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在特色方向上培育优势,拓展服务渠道

民族高等教育已经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意义,从办学理念到措施行动均立志为当地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当然,区域经济社会也要给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但这还不够,还需要继续探索民族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争取实现更大发展。过往,那种以个人影响力而偶然展开的合作研究,远不能适应大众化背景下,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延边大学要通过进一步凝练朝鲜-韩国学研究、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研究、朝鲜族历史与文化研究、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朝医药研究、有机分析化学研究、基因工程研究、神经细胞生理学研究、肿瘤病理学研究、量子信息研究、延边黄牛研究、智能技术与系统研究等研究方向,培育新的项目,把功夫下在“交叉”、“集成”上,发展特色,培育优势,以服务求支持。

(三)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其一,民族高等教育承担着强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能;其二,民族高等教育可以依据自身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三,民族高等教育可以增加企业发展后劲。民族高等教育在与企业共同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过程中,同时也使得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得到培训,使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延边大学要强化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吉林省“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项目”,激发创新活力,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开放,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挖掘潜力,拓展服务空间

民族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以更加主动和务实的态度,开展广泛服务。

2009年,国家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已上升为国

·

·

家战略,图们江地区正在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区域、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其中,珲春市作为窗口,延龙图作为前沿,延边在长吉图开发开放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发展前景日趋广阔。为此,延边大学要紧紧把握贯彻和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建设“长吉图先导区”的有利契机,通过《落实长吉图先导区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力争抓出成效,催生更多的应用性研究成果。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作为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必然选择,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也符合延边的实际。而提升延边科技创新能力,延边大学责无旁贷。

农业部为推动我国肉牛业的发展,2009年启动了“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吉林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以延边黄牛为主的肉牛产业园区。延边大学为加速延边黄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加快延边黄牛肉牛产业发展,向农业部建议,在“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中,以延边大学为依托单位,成立“高档牛肉生产功能研究室”。

(五)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要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这为延边大学中国朝鲜族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其在挖掘、研究、利用、传承中国朝鲜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方面大有作为。

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延边大学应发挥其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依托已有研究平台和学科优势,并通过争取承建中国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国朝语文规范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家语委)、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文化部)3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争取承建中国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朝鲜族艺术研究中心、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研究中心等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确定一批重点研究课题,推出一些优秀理论研究成果,提供一些实证研究对策,培育一批特色优势学科,努力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使地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能够发挥强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不断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实现大学“引领文化”的社会职能。

围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延边大学重点办好图们江学术论坛和长白山学术论坛,进一步发挥两论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扩大论坛的学术影响,提高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层次和品位。在“十二五”期间,把图们江学术论坛和长白山学术论坛建设成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积极促进中国图们江地区合作开发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努力将其建设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和声誉的品牌学术论坛。

四、结语

进一步和更全面地研究无疑有助于民族高等教育在自主创新中培养人才,在贡献力量中提高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价值。延边大学的实证研究表明,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愈加突出,而确立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实效性,亟待更深的理论探讨和更多的实践探索,以期民族高等教育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培养、留住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以区域经济为支撑,建立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使产学研得到良性循环,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族高等教育要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解放思想、先试先行,充分发挥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功能,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领先的科技、全方位的社会服务。

·

·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

[2] 李锦斌.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3] 金柄珉.国际化背景下区域综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A].延边大学教育思想研究文集[C].延吉:延边大

学出版社,2007.

[4] 盖同祥.区域综合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A].延边大学教育思想研究文集[C].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

[5] 赵林.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大有可为[J].江苏

高教,2007,(2).

[6] 李新荣.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特点及其实现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7,(3).

[7] 王晖.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定位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

[8] 王婉芳.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适用性高职技术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5,(10).

[9] 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10] 李端生,熊文斌.吉首大学育人扶贫40载[J].民族团结,1998,(10).

[责任编校:宋宁]

Service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Nationalities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Yanbian University

WEI Ju-yun

(Dept.of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133002,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d of mass instruction,higher education for nationalities should rely on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and take the advantage of talent resources so as to bring along the relatedhigh-tech industries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well.Meanwhile,to advance regional economic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support of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butalso a route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The empirical study of Yanbian Uni-versity shows that it has been a trend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serv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ways ofexploring the peculiar potentials,widening the service channels,transforming the developing mode,strengthening technical innovation,forward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with academic research,and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dustry.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for nationalities;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ang-chun-Jilin-Tumen pilot zone of development and opening-up;Yanbian University

·

·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危”与“机”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危”与“机”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背后,却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大众化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多维度、深层次的“危”与“机”。它塑造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特征。因此,在全球化、市场化、大众化进程中,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不仅需要清醒认识自身所具有的各种优势与劣势,所遭遇的各种机会与威胁,更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继续深化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民族高校的主体作用,努力把握全球化、市场化、大众化进程中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 标签: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危”;“机”;SWOT模型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①历经了建国初期的民族高等教育(1949-1955)、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1956-1966)、“文化大革命”中的民族高等教育(1966-1976)、拨乱反正与恢复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1977-1985)、改革与发展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1985-1991)、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1992-2002)、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2003-2012)等诸多阶段。尽管饱受“文革”十年的严重冲击,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提高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特殊贡献,其地位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1〕,此言不虚。然而,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背后,却面临着多维度、深层次的“危”与“机”。本文使用SWOT模型对其加以具体分析,以唤起人们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一、全球化带来的“危”与“机”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已经预见到历史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历史走到今天,一个铁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以经济全球化为发端带动的其他领域的全球化进程正在逐步展开,并荡涤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巨大冲击,从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与“机”。 (一)优势分析(见表1) “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3〕,并“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4〕,是中国人民应对全球化所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这一长期基本国策,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依靠改革,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能够冲破传统观念、传统体制与机制的各种束缚,建立健全适合全球化发展需要的新体制和新

2020延边大学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2020延边大学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2018延边大学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音乐学 (教育)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基础知识、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艺术团体,从事教学、辅导等工作的具有民族特色与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声乐、钢琴、中国乐器演奏、外国乐器演奏、合唱;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 教材教法。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创作能力及音乐理论研究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化馆(站),以及出版和广播影视等部门,从事音乐创 作与研究、编辑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浓郁的中国朝 鲜族民族音乐创作特色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应用 型高级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主要课程 作曲、和声学、曲式学、复调学、配器法等作曲技术理论、钢琴、视唱练耳、艺术概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 赏析。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化馆(站)等相关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表演辅导和研究工作,培养具有浓郁的中国朝鲜族音乐表演特色及创新精神和跨文化素质 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朝鲜民族声乐、器乐;键盘、管乐、弦乐、美声及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和声基础、曲式与 分析、复调基础、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表演理论基础、音乐美学。 舞蹈表演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创作、教学和辅 导工作的,具有民族艺术特色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 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朝鲜民族舞蹈、芭蕾舞、中国民间舞、编舞技法、教学剧目、舞蹈概论、朝鲜民族舞蹈史、现代舞、中外舞蹈史。 表演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剧团、广播电视台等文教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相关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 力和多元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从古至今,教育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教育,在这个与日俱进的时代,有着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教育对政治的价值与意义,是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教育制度。” 这段话对于我们认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适用。我们知道政治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政治也有反作用。民主的问题成为教育与政治的核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知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参与对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列宁曾经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毛泽东也说过,民主的方法就是必须让人民“参与政治活动”。人民怎么才能参与政治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呢?当然有各种条件,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没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难于参加政治活动,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的。列宁在强调对工农的教育问题时,就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他还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是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列宁把提高工农的文化和教育水平,同实现苏维埃民主和克服官僚主义来纳西在一起。实践表明,列宁的意见非常深刻。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人民群众参加选举、监督、管理等政治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政治水平。教育在这些方面也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广大群众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民主政治建设

的重要条件。 第二,教育对经济的价值与意义,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教育是培养适合经济发展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十分紧密。它既是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一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决于该国资本形成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速度,应当同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才能保证教育与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说明一、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情

一、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护理学院将提供社会服务作为办学宗旨之一,利用专业优势与相关企业积极融合,并努力参与社会服务,多年来为沈阳市养老服务行业提供了师资、场地等社会服务,为辽沈地区老年养护人员的培养及养老质量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与沈阳市家政协会合作,自2011年起为1-6届沈阳市家政服务养老项目比赛、母婴护理项目比赛提供场地、遴选评委、出题、进行人员培训,受到市有关部门领导的好评。 2.近年来,护理学院多次派出主讲老年护理学的骨干教师,协助沈阳市民政局进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及护理骨干的培训,受到培训学员和组织机关的赞誉。参加培训的养老管理人员及护理骨干人数约800人。 3.2014年,协助沈阳市民政局及养老服务协会对沈阳市区的50多家养老机构进行了等级评定。 4.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及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松浦博爱老年养护中心、沈阳市养老院、沈阳市于洪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义务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 5.多年来,走进学校附近社区,如双福鑫社区进行义诊,健康教育宣传,进入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家庭进行康复指导。 6.与沈阳合众优年养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其旗下的养老机构提供学生志愿者服务、养老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服务。

1.突出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特色 充分利用护理实训中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注重一切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价值取向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仿真模拟护理实训中心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训练团队精神、实践技能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教师实施混合式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在床边教学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设计、设疑设障碍、完成任务法、小组讨论等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护理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15-2018年辽宁省本科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两次。 2.走国际化教育教学道路特色 为了使我院培养出的护理人才更具国际竞争力,为辽沈地区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护理学院坚持走教育教学国际化道路,先后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 与美国印第安那卫斯理大学护理学院开展师生互访和学术交流项目,7年间,我院有4名教师及38名学生赴美进行了交流,我院接待美方来访师生92人次。同时,我院有两名教师参加了美国印第安那卫斯理大学护理学院主办的国际护理会议,目前,更深层面的交流,如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研究生等项目正在研讨中。

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选择

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选择 内容摘要: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并求得更大发展必须在教育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教育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选择民族高等教育是以“两个面向”为主要特征的即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对象主要来自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二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两个面向”配合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少数民族及地区不断输送大批建设人才为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当前民族高等教育与其他处在市场中的高等教育一样都面临着选择与供给、优势与劣势、发展与淘汰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在全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相对处于劣势的民族高等教育来说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并求得更大发展必须在教育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民族高等教育的目标选择民族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它与其他高等教育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从目标选择上看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殊的目标则是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需要培养实用人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高

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面向新的世纪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进速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教育的共性出发要为社会培养普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教育的个性出发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特殊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是目前民族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双重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做到:一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基本导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应表现在知识技能、体质、社会关系等方面而且应该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思想道德等方面。没有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健康的人格人的发展就可能是畸形的〔1〕。由此教育就不仅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对于民族高等教育来说就是要培养既掌握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普遍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掌握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要的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良好的道德风貌有健康的体魄;既要有专业才能又要有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能力的人才。二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教育目标体系。在教育目标上许多教育与心理学家根据他们对人类素质结构的理解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目标体系。比如美国教育家查尔斯提出要把人类社会生活指标化据此确定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教育家布卢姆提出将教育目标分解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心理学家加涅以其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运动技能、言语信息、指挥技能、认知策

人文地理学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论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要寻找安全的场所和寻找食物来源以及人们对于周围世家的好奇心,人们就开始尝试着了解周围环境,并对这些通过探索的来资料进行整理。地理这一学科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还有地理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便是自然地理,其次则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社会性是指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区域性是指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是指人文地理学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地相关以后,在一个更高地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生命力就在于应用性,在于能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实践发挥作用。 人文地理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广袤的土地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是促使城市形成发展最直接的因素,自然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劳动力和企业工厂,带动了社会各行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因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因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因煤炭工业发展的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在这个快速发展而又自然紧缺的时代,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成了整个社会的抢手货,有把的资金、大量的人员流入,加上政策的倾斜,那么,获益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了,而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对中国的旅游经济提供了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进

中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_杨胜才

中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  杨 胜 才  ⒇ (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建国5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绩巨大,但同时也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发展水平低、办学特色不突出、投入不足等问题。面向新世纪,民族高等教育应进一步转变观念、突出特色、大胆创新、完善立法、加大投入,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高等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新形势。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1)05-0030-05 Reviews and prospects on China 's ethnic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ast 50years YAN G Sheng-cai (Law Department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Ethnic Minorities ,Wuhan Hubei 430074,China ) Abstract :In the past 50years,since China w as fo unded China 's ethnic higher educatio n made g reat achiev ements with the g overm ent 's series of specific policies ,but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 blems such as som e underdev elo ped educational issues ,etc .So it 's urg ent to trans-fo rm the o ld issues and m ake creatio ns o n th e reg ulatio ns and inv estments for ethnic higher educatio n 's fur 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 her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review s ;prospects 民族高等教育是国民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建国5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面向新世纪,全面总结建国5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和经验,探讨民族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推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国50年来我国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 1.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从无到有,布局结构日趋合理。1950年,5个民族自治区和31个民族自治州仅有4所高等院校(新疆1所,广西3所)。这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早在50年代就创建了一批民族高等院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 · 30·2001年9月第22卷 第5期 高等教育研究J o urnal o f H igh er Education Sep.,2001V ol.22 N o.5 ⒇ 收稿日期:2001-05-18 作者简介:杨胜才(1964-),男,湖南凤凰人,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从事高校思想教育、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 发表时间:2010-10-19T10:35:14.857Z 来源:《学园》2010年第7期下作者:晏磊[导读] 作为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晏磊湖南工业大学【摘要】21 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完成复兴和腾飞的世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离 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工作,更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艺术培养【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25-02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55 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文化艺术。但长久以来,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基本上停留在纯粹的民间艺术形式上,它们身上所代表的艺术创造精神以及与整个中华文化息息相通的历史文化沉淀,由于生活空间的限制默默封闭在大山和边疆,并随着各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而自生自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工作,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文艺衰退的趋势,党和政府从培养人才入手采取种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民族传统文学艺术后继有人。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努力,目前全国有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24 所,民族院校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一些高等、中等院校开设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北京、上海的一些著名艺术院校还根据民族地区的需要不定期地开办培训班和专业班。 一少数民族艺术的现状当前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品种正慢慢衰退或消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体系逐渐解体,并丧失其原有的文化功能。例如大部分劳动歌、特定的风俗歌都已看不见了,甚至蒙古族长调在科尔沁等许多牧区也很少有人会唱了。尽管总的形势不容乐观,原有的民间传承体系遇到解体的危机,但仍有不少民族和地区中的传统文化艺术或因保护措施得力,或因出现新的传承、传播方式而呈现上升和兴旺的现象。 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从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起,少数民族总人口在全国一直居第六位。第五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数据显示:2000 年湖南省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41.07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少数民族个数增加到55 个,在55 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土家族,有263.95 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1.17%;其次是苗族,有192.15 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9.97%。总人口超过1 万人的少数民族还有:侗族(84.21 万人)、瑶族(70.46 万人)、白族(12.56 万人)、回族(9.74万人)、壮族(2.36 万人)、蒙古族(1.59 万人)。这8 个民族人口总数达到了637.01 万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9.37%,而其他47 个少数民族总人口仅有4.06 万人。以在湖南省人口排名第二位的苗族为例,以前不少苗人会用镰刀剃发,举行成年礼仪式,而现在愿意举行成年礼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了;以前不少苗族人穿的衣服都是用靛蓝染布,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很少穿这种布料制的衣服了,像传统的刺绣、织布等手艺大部分年轻人都不会了;以前不少苗族女孩都会传统的苗家刺绣艺术,经常会用几个月的时间去绣一件作品,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而现在大部分青年人为了生存,都走出苗寨打工去了——与此对应的是,会各种苗族手艺的老人们也找不到接班人了。 作为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了解多少呢?笔者调查了解部分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调查的34 位同学中,只有3 位同学表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兴趣一般,1 位同学表示不感兴趣,其余同学都表示很感兴趣。其中,50%以上的同学都表示很喜欢音乐、舞蹈,13%的同学则喜欢本民族的文字和习俗。在调查中,不少同学表示,他们对本民族的精粹都很感兴趣,而且也曾接触过很多,如音乐、舞蹈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逐渐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继续深入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 二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国内高等院校除普遍开设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课程外,不少院校还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在硕士生与博士生阶段设置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并为许多少数民族培养出了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各地的高等院校也大多创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专业及特色班,如新疆艺术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维吾尔木卡姆研究”以及新疆各民族的乐器演奏,内蒙古大学音乐学院的长调、马头琴以及新增的二人台专业等。还有一些院校尝试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课程。尽管这些现象令人感到欣喜,但在新形势下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高校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有的院校尽管身处民族地区,但在其开设的课程、专业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均与当地的民族艺术无关;有的院校招收了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手进入声乐系,但如何根据歌手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既能保持原有风格,又能提高演唱水平的教学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有的院校开设了“少数民族学习班”,但从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的方式方法均与一般院校相似,因而使学生远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对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艺术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比如,学校将少数民族艺术作为办学特色纳入教学机制的同时,应研究采取具体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教学,既能保证学生不脱离原来的母语文化、保持学生原来掌握的音乐风格,又能扩大视野、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 2.按学科要求规划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与研究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借鉴欧洲院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机现象较严重。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学科建设的要求予以制度化与规范化,形成良性运转机制。 3.高等院校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应以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为中心现今,仅占全国人口8%~9%的少数民族保存着近一半已被国家确认的音乐文化遗产。在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文化是一种教育资源。文化所具有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立足各民族文化传统,围绕民族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延边大学封面个人简历模板

……………………….…………………………………………………………………………………姓名:杜宗飞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数理信息学院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延边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延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延边大学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延边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延边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延边大学计算机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视觉传达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壮大视觉传达设计,打造魅力生态三明 一、视觉传达行业状态分析 视觉传达专业是一门集艺术、技术、科学与经济第多科性交叉的应用性专业。培养创造性的从事设计艺术创意、开发、展示、广告及营销等专业的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从表面上看,它独立于世,似乎与真实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实际上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视觉感官的需要。 二三线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随之带来的工业发展、艺术发展的需求开始增大。衣食住行各方面对于艺术语言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服装的款式、色彩、材质等;如家居设计中的风格、材料等;产品造型设计上的视觉需求和人体工学要求;如产品的包装和广告宣传等,都是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的领域。 我国设计比欧美发达国家要落后30-50年,所以在设计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平面设计行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目前,社会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各大院校培养出的设计专业人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商品市场的刺激和需求,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一直是社会热门行业。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应用已无处不在,各类展览展示发布机构、超市、银行、大中型商场橱窗、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视觉传达行业的介入。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大量涌现,急需经过系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 二、视觉传达如何服务地方经济 如何使视觉传达设计服务于区域经济?通过近几年的大胆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 1、企业与学校合作,利用地方高校的"学、研"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研发新产品,形成"产、学、研、贸"密切联系的教育模式。我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密切联系相关企业,如三明超越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三明华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宁天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双方本着“双赢”的原则密切合作,由企业方提供实践指导和实训实习场所,以项目为导向,学生在完成既定的作业之外,由校内教师牵头,企业设计人员指导,参与企业的部分设计项目,在学以致用的前提下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充实了企业的设计力量,而学生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锻炼,强化了专业技能。目前成功合作了建宁邮政储值卡设计、建宁春祭活动等项目,受到企业的肯定。此外,本专业承担了我市最美小学毕业照、三明市首届绿道半马赛事等等活动的摄影工作,参与好想你枣业的系列产品宣传销售活动,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2、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要根据地方经济特色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使专

浅论中国民族院校存在的几个问题

浅论中国民族院校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国民族院校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难题,概括起来我国民族院校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 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是我国民族院校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源于我国传统的部门办学体制。部门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传统,早在1953年的《政务院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中指出“为使高等教育密切联系实际,有计划地培养各类高级人才,以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需与中央人民政府各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与集中领导。”同时该决定指出:“为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建设及教学密切结合实际,关于高等学校的直接管理工作,得按下列原则由中央高等教育部与中央有关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其中包括“为某一业务部门或主要为某一业务部门培养干部的单科性高等学校,可委托中央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管理。”民族院校作为专门培养、训练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少数民族问题研究的学校,被视为一种专门学校或行业学校,直接隶属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在《政务院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的指导下,我国少数民族院校正式走上部门办学道路。由此形成了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主要是民族院校)条块办学的基本模式。 民族院校由部门办学所形成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因“条块分割”体制而产生的弊端日益显露,这种体制已成为阻碍少数民族院校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这种条块分割体制使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封闭系统,自我服务的“小而全”的体系,与民族有关的科研项目也主要有系统内部承担,难以与外界发生信息交流形成一个生机活力的系统;另一方面条块分割使我国民族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投资经济增长影响

高等教育投资经济增长影响 1引言 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政F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而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人力资本人投资的主要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但鲜有学者研究XX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曾定义经济增长为:“对国民提供日益增长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这种增长的能力以技术进步及所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为基础”。经济增长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以及伴随着产量增加的长期生产能力的提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常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发达地区,对于教育的投资数量较多,且在经济支出指标中所占比重较大,反之同理。当然,高等教育对经济也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是直接影响,是通过社会中其他因素间接产生。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产出高等人才及优质的科研成果 3教育投资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XX省的教育经费支出逐年提高,从19XX年的89亿元提高到20XX年的920亿元。19XX年以来,XX省的教育投资增长率呈波动增长态势,教育投资稳步提高。然而教育投入经费支出增加,XX省的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却很低,由图1得知,最高的是20XX年,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294%,最低19XX年

的06%,之后比重有所提高,直至20XX年的232%。20XX年间逐年 降低,于20XX年降至186%。表1反映出教育经费筹集渠道较多, 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重,从20XX年的6509%上升至20XX年的8349%,20XX年后略有下滑,但20XX年仍然占到8088%,可见政F 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和提供者。排在第二位的经费来源是事业 收入,20XX年最低为1522%,20XX年最高为2359%,其中学杂费占 主体地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赠经费及其他教育经 费都显著降低,20XX年三项经费总共不超过1%。 4政策建议 第一,政F应逐渐提高高等教育投资力度,注重各个阶段教育 财政投入比例合理均衡,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我国对高等 教育的重视程度较其他发达国家较为落后,而高等教育投入对XX地 区经济发展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对高等教育的经 费投入应与经济增长的速度相适宜,形成良性循环过程。XX地区政 F除了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外,还可开拓高等教育市场,发动社会团体、群众个人,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优化高等教 育融资环境,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减轻财政负担。第二,提高高 等学校教职工福利待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质教师驻足XX。高等 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师资比较缺乏,利用率有待提高。由于XX近年经济发展较不乐观,许多硕士、博士优秀毕业生毕业后 选择异地择业或前往国内其他高校任教。亦有一些高校不注意高等 教育师资分配,出现机构繁杂、人员冗余、工作效率低等情况。既 要精简高校行政人员,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培养教育学生、研究科 学成果方面的作用;又要完善高等教职工福利待遇,不断壮大高素 质教师队伍,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第三,建

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浅论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戚兴宇曹满云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9-0008-02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民族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培养的基础渠道。扩大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完善资助政策体系,优化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结构,是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策建议Recommendations on Higher Education to Train Minority Talent//QiXingyu,CaoManyun AbstractInourcountry,nationalhighereducationhasbecomeamajorsourceofethnicminorityareasofpersonneltraining.Socialdevelopmentoftheethnicminorityareasproposedforhighered-ucation,toexpandthescaleofpersonneltraining,improvethesubsidypolicy,optimizethestructureoftalenttrainingrequire-ments. Key wordsnationalhighereducation;personneltraining;sugges-tions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的任务,还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基层人才的使命。 从民族地区人才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培养的基础渠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对民族地区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正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提升民族高等教育水平,为民族地区输送充足的“下得去、用得着、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结合目前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针对民族地区的人才现状及发展需求,目前的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民族地区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发展。 1进一步扩大民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近些年来,虽然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人口总数在不断增 加,但大学生的人口数与民族地区的总人口数比例变化不大。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来看,民族地区拥有高等教育学历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偏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其他地区相比,其增长速度也较为缓慢。这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与其他发达地区学生的相对机会正在缩小。[1]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其考生的基础普遍比其他发达地区的考生要差,即便是在录取分数方面给予一定照顾,民族地区的学生考上大学仍然较为困难。因此,要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的招生政策体系。如在高考招生方面,除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择优录取,适当照顾相结合的办法外,还应该坚持在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录取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相匹配的原则,使少数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基本持平。 2进一步完善民族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完善的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是民族地区学生获得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有效保障。民族地区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的山区、牧区等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有许多学生因为学费、生活费的压力而退学、辍学,无法顺利完成学业。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为高等教育助学体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资助意见》的实施还很不到位,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仍然有许多民族地区的贫困学生因对政策不了解或不满足资助条件,而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我们认为,要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学生“因贫失学”的问题,高校首先应该在报考、录取、入学等每一个环节加大对《资助意见》的宣传力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自己可以获得资助的渠道和条件。同时,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资助意见》相配套的资助方案,建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尽量扩大奖学金的覆盖范围,在奖学金评定方面要充分体现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倾斜和照顾。其次在助学贷款的审批方面,高校应该积极和金融部门沟 作者简介:戚兴宇(1977-),男,四川凉山人,现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曹满云(1974-),男,四川绵阳人,现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教育观察 8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延边大学论文管理

学校代码:10184 分类号: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民族地区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RESEARCH ON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王卉 公共管理学 延边大学

2 0 1 8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王卉

分类号密级 U D C学号2015050469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民族地区农村人 力资源开发研究 研究生姓名王卉 培养单位延边大学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申光哲副教授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学 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5月15日

本论文已达到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答辩委员会主席石运玲教授(印)答辩委员会委员方浩范教授(印)答辩委员会委员金洙成副教授(印)答辩委员会委员申光哲副教授(印)答辩委员会委员李仁子副教授(印)答辩委员会委员李圣春副教授(印) 延边大学 2018年5月15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记和致谢的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研究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学校有权保存其电子和纸制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对于保密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于本声明; 2.不保密 。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社会发展中的科技价值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使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及以它为后盾的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所带来的负效应也日益暴露,引起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科学技术正面效应负面效应审视可持续发展 自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两股最活跃的力量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科学为自己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而自然科学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进入20世纪后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并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后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做过简洁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近代以来的科学结束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技一方面要求提高人类的生存地位和生活质量,体现着突出人类在宇宙中统治地位的作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要求体现规律,表达除人类之外的综合诉求,又必然要求淡化人类的统治地位。这一矛盾是科学技术本身实质的价值归宿,对于沉浸在征服快感的人类来说,显然是不愿看到后者的。于是很好理解,科学技术“偏袒”了人类,同时作为报复也“偏袒”了人类。在人类每一次费劲心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