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架构设计思想、方法和模式

软件架构设计思想、方法和模式

软件架构设计思想、方法和模式
软件架构设计思想、方法和模式

Android, iOS, Win8智慧終端的跨平台架構與軟硬整合開發技術

-應用於電信、行動終端行業的平台開發-

講師:台灣Android技術論壇主席、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智能電視平台高級顧問高煥堂跨別人的平台,整合自己產品,進而推展自己的平台,是當今處於智慧終端產業多元發展情勢下的贏家之路。跨別人平台的問題有兩個來源:1)來自終端產品總是面對外來晶片(及其API)的善變;2) 平台軟體(如Android, iOS, Win8)升級和版本變更頻繁,終端必頇隨之而更新。通常,晶片廠商的修改點並不聚焦,而是散落於產品的各個層的各個模塊中,如果逐點進行抽象封裝很難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如何克服這些挑戰呢? 高煥堂老師教您善用EIT設計思維和方法,來有效解決跨平台問題。

跨平台與軟硬整合,兩者看似衝突,其實是互補的。跨平台讓我們擺脫別人;軟硬整合追求超越別人。先力求跨(別人的)平台,然後追求(自己的)軟硬整合,致力於創造<<硬件與軟件的無縫對接>>來開發自己的整合產品。跨平台是節流,軟硬整合是開源。高煥堂老師教您善用HTML5, JNI, HAL等軟硬整合開發技術,來開發整合產品,並進而建立自己的中間件平台。

一、架構的未來發展趨勢

1.1 架構是什麼

?一個架構是系統的基本結構,它由多個元件以及它們彼此間的關係而組成,並且在一定環境和原則下進行設計和演變。

1.2架構師的職責:願景、組合、創新、未來性

?架構師把一群各自<不會飛>的模組(如輪胎、引擎、機翼、機尾、油箱等),以精緻架構將它們巧妙地組<合>起來,竟然整體就飛起來了。架構師的職責是要創造<會飛>的整體。

?蘋果約伯斯(Steve Jobs)說:“你不可能在眺望未來時把生活中的每個點連接起來,只有回顧時能才連點成線。所以你必頇相信今日所做的會影響你的未來。”

?願景從哪里來?

?組合與創新

?分析:通用性VS. 組合:獨特性

?設計出未來性:包容改變

-例如,包容通信協議的<未來變化>

-例如,底層可抽換、上層跨平台。

1.3產業標準的架構規範:DoDAF, ToGAF等

?介紹產業的主流架構規範

?DoDAF是什麼?DoDAF不是什麼?

?AF不規範「如何」設計架構,也就是它不限制架構設計方法(Method)

?如果你需要架構設計方法,可使用ToGAF的ADM

?ToGAF提供了架構設計方法:ADM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

?DoDAF與TOGAF的整合

1.4D oDAF, ToGAF如何表述SoS/SoA架構觀點

?Krygiel對SoS的定義

?SoS的特性

?SoA:網路時代的SoS

?SoS的四個面向

?DoDAF的三個觀點(View)

?ToGAF的方法

?以DoDAF表達SoS的架構

?以DoDAF表達SoA的架構

1.5願景派vs. 需求派架構設計

?需求扮演什麼角色

?需求派:

-主要思維元素:需求和架構

-需求是架構設計的目的(需求是架構設計的基礎)

?願景派:

-主要思維元素:願景、需求和架構

-需求是檢驗架構的手段(願景是架構設計的基礎)

1.6需求如何檢驗架構

?增添一個思維元素:<減法>

?正面驗證:加法;反面驗證:減法

?學習麥肯錫(McKinsey)的MECE議題架構的檢驗方法

?MECE是建立一個樹狀的問題架構;並在架構引領下的收集和分析事實,以便<刪除>不符合現實需求的議題。

?刪除法(減法)的範例

?親自演練MECE和檢驗方法

-移動硬體廠商(如華為)該賣硬體送服務?賣服務送硬體?純賣硬體?

-內容提供商(如小米)該賣硬體送內容?賣內容送硬體?純賣內容?

1.7以軟體框架(Framework)實踐強勢架構設計

?假設→假想→願景→商業模式→架構→軟體框架

?願景是自由的假想(Hypothesis)

?商業模式來自願景(Vision)

?商業模式是願景的可獲利策略(Profitable Strategy)

?架構(Architecture)是商業模式的可實現計畫(Achievable Plan)

?框架(Framework)是一種電腦可以執行的架構(Architecture)

?框架的內涵是程式碼。

?框架呈現形式是:元素是軟體程式碼;結構是軟體基類(Super class)和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商業模式是必備條件,框架是充分條件

?框架實踐話語權:

-框架API是魚鉤,APP是魚

-掌握框架→掌握APP→掌握User

?框架實踐強勢商業模式:

-願景和商業模式都是獨特的

-基於獨特的願景和商業模式

-表現於與眾不同軟體框架上

-擁有別人無法取代的主導權

二、跨平台設計的基礎:插件容納變化

2.1 什麼是插件(Plug-in)?

?設計插件(Plug-in)、來接納外在的變化和複雜

?汽車的跨平台設計思維:汽車插件

?HTML5的跨平台設計思維:軟體插件

2.2插件的分類:

?平台插件:隨著平台的變化而抽換的插件

?用戶插件:隨著用戶的變化而抽換的插件

?買主插件:隨著買主的變化而抽換的插件

2.3插件與介面(Interface)

?插件與介面之關係

?插件→輪胎(Tire)→簡稱

?介面→輪盤(轂)→簡稱

?引擎(Engine)→簡稱

?EIT造形(或模式)

2.4強龍設計介面、地頭蛇開發插件

?成為當今IT產業最時髦的分工模式,也是當今App Store 商業經營模式的幕後機制

?分工的先後順序:無之以為用;然後有之以為利

?分工的時間點:買主來了,才知道買主選擇何種插件

?買主來之前做「分」,買主來之後做「合」

?強龍知識寫在,地頭蛇知識寫在

?基於介面,當買主出現了,才把買主的知識寫入插件

?觀摩Android的插件設計及其幕後的EIT造形

2.5高煥堂門派的EIT造形

?由吸收變化,讓跨平台

?EIT造形(form)是一種設計模式,能提升架構師的插件技藝

?EIT造形師法自然

三、跨平台設計的基礎:積極掌控插件

3.1什麼是介面?

在OOP裡,將介面定義為一種特殊的類別(Class)

?在Java裡,將「純粹抽象類別」稱為介面(Interface)

?EIT造形的介面表示

?可以合併到

3.2誰控制?

?成為控制點

?引擎→驅動輪胎

3.3介面的分類

?UI與API

?被動型API與主動型API

3.4API的經濟效益

?API決定控制權&金流

?沒錢就改版,改版就有錢

?以HAL為例,說明API = 話語權

?誰擁用介面的制定權,誰就掌握控制點,就能獲得較大的主動權?從API看控制力量的強弱等級

?把控制力傳播出去

四、跨平台的需求分析:插件從那裡來?

4.1把事物EIT(設計)了

?是控制點,透過來驅動

?+ = 框架(Framework)

?分工模式:

-架構師做EIT設計

-強龍做框架

-地頭蛇配插件

4.2把軟體EIT(設計)了

?軟體表達人們對事物的認知(知識)

?把知識(knowledge) EIT(設計)了

?把領域知識寫入於框架基類

?把買主知識需求寫入到子類

?定義兩者之間的介面

?是控制點,透過來呼叫

4.3領悟”被EIT(設計)”

?別人公司的架構師依循EIT造形,分出三種要素

?別人的公司變成強龍:開發框架

?我們成為地頭蛇:裝配(或開發)插件

?幫XP平台實現跨YP平台:

-X公司的架構師依循EIT造形,分出三種要素

-X公司開發的框架,變成X公司擁有的平台XP

-我們在XP平台上開發(和裝配)插件,以便包容Y公司的平台YP之善變

4.4建立”多層EIT”架構

?以OpenGL 3D繪圖為例

?以HTML5 & PhoneGap框架為例

五、建立自己的平台:如何跨小平台?

5.1建立一個跨用戶的ListView小平台

?規劃一個ListView框架,然後讓插件來吸納買主的變化

?依據買主的差異化,繪製需求時間表

?依據需求表,設計介面

?詳細的介面設計

?融入於大EIT裡

5.2建立一個跨Console平台的Slot Machine遊戲小平台

?用戶(User)是:玩家。

?買主(Buyer)是:賭場老闆。

?製造商(Maker)是:G公司

?規劃Slot Machine框架,然後讓插件來吸納買主的變化:-買主需求變化(一):選擇後端雲平台

-買主需求變化(二):自訂UI

-買主需求變化(三):修正獎項

5.3結語

?”跨小平台”經常來自於我們的使用了別人的平台,則高度依賴於別人的;導致的變化擴散到

?設計介面和插件來容納的變化。

?讓我們的平台獲得穩定和未來性,亦即跨別人的平台了。

六建立自己的平台:如何跨大平台?

6.1被大平台EIT(設計)了

?跨大平台”經常源於被別人EIT(設計)了

?別人成為強龍,我們成為地頭蛇,擔任裝配(或開發)插件的角色?在別人的平台上,受制於人,因而有”跨平台”的期盼。

?於是,展開了:爭奪介面制定權,以及邏輯控制權

?以Android平台裡的Binder基類為例

6.2屏蔽大平台的

?建立自己的平台

?制定自己的介面

?屏蔽掉別人的介面

6.3屏蔽大平台的Client介面

?屏蔽掉別人的Client介面

?制定自己的新Client介面

6.4挾天子以令諸侯-- 開發曹操平台

?讓自己的平台跨(別人的)小平台

?挾天子以另諸侯:既跨大平台(屏蔽大平台的介面),又跨小平台

?善用Proxy-Stub設計模式

6.5曹操類(Stub)促進跨平台

?壁虎尾巴的比喻(棄尾求生)

?討論:誰跨誰的平台? 以Android的SQLite資料庫引擎為例

七、跨平台應用案例討論

7.1 智慧型終端開發,如何跨晶片(硬體)平台

?關心議題:智慧型終端總是面對外來晶片的善變;架構師如何規劃跨晶片(硬體)平台的架構?

?核心議題:晶片平台有其API(即服務功能或軟體函數);這晶片API是善變的;基本對策:把它”EIT(設計)”了

?基本架構:依循EIT造形,設計插件來包裝晶片API;依循EIT造形,

提供API(即Client介面)給上層使用。

?進階架構:如果是強龍與地頭蛇分工發的,有時也必頇保護的跨晶片平台,強化設計。

?其他考慮:

-晶片的差異化,有時單純的來自晶片的改版;有時則來自用戶或買主的抉擇。如果是後者的話,就必需同時規劃買主插件與平台插件並存

的架構。例如,上圖裡的可扮演買主插件,而<晶片T>可扮演平台

插件。

-有些晶片服務API位於底層的驅動(如C)部分,有些位於中層的系統服務(如C++)部分,有些則是在上層應用框架(如Java)部分。因此上述架

構可能位於特定層級,也可能存在於不同層級。

7.2 智慧型終端開發,如何跨Android(軟體)平台

?關心議題

-Android版本升級時,智慧型終端必頇隨之而更新

-架構師如何規劃跨Android平台(版本)的架構,以提高更新速度?

?核心議題

-Android本身是一個多層的框架結構,包括底層Linux驅動框架、HAL 驅動框架、系統服務BBinder框架、Java層應用框架。

-其中,各層框架的都是由谷歌所開發,谷歌是強龍,我們都”被

EIT(設計)”了。

-基本對策:”協天子以另諸侯”;可參考講義<>。

?基本架構

-谷歌是強龍,位居天子角色,其設計來控制我們開發的

-規劃Stub類別(曹操類),制定自己的,讓脫離的牽制。

?進階架構

-除了曹操類之外,還可以運用<壁虎尾巴>概念。

-設計壁虎Body和壁虎Tail類別。

?其他考慮

-在Android版本升級過程中,UI部分的跨平台機會較低,因此有些廠商使用HTML5 & PhoneGap來讓UI更容易跨平台。

-當HTML5跨平台時,其依賴Browser和PhoneGap的插件來吸收用戶、買主或平台的差異化。

-如果插件很多時,可以使用PhoneGap裡的PluginManager來管理之。即使不採用HTML5,也能使用PluginManager來管裡插件。

7.3 智慧型終端開發,如何跨自己的平台(中間件)

?關心議題

-隨著自己公司的業務成長,自己平台的差異化也隨之增加。

-架構師如何規劃中間件來吸收其差異化呢?

?核心議題

-如何規劃一個上層平台來吸納自己平台的差異化呢?

-這個上層平台又稱為中間件(middleware)。

-中間件是否也屏蔽掉自己的差異化呢? 還是凸顯獨特性呢?

-基本對策:”萬里長城模式”;請參考講義<>。

?基本架構

-萬里長城就是<中間件E&I>,一方面提供相對穩定的;另一方面保護自己平台的變動自由度。

-打造一做萬里長城來保護自己平台的變動自由度。

?進階架構

-通常,中間件的任務是提供API,真正的控制點在自己平台,所以要留意,其呼叫順序可能。

?其他考慮

-自己平台愈多差異化(獨特性),在商場上,可能擁有更多優勢。

-在規劃中間件時,除了提供穩定的共同API之外,往往也需要凸顯自己平台的獨特性。

-跨自己平台的中間件,能夠兼具有<共通性服務>和<獨特性服務>,才是完美的架構設計。

** END **

软件体系结构总结

第一章:1、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国内普遍看法: 体系结构=构件+连接件+约束 2、软件体系结构涉及哪几种结构: 1、模块结构(Module) 系统如何被构造为一组代码或数据单元的决策 2、构件和连接件结构(Component-And-Connector,C&C) 系统如何被设计为一组具有运行时行为(构件)和交互(连接件)的元素 3、分配结构(Allocation) 展示如何将来自于模块结构或C&C结构的单元映射到非软件结构(硬件、开发组和文件系统) 3、视图视点模型 视点(View point) ISO/IEC 42010:2007 (IEEE-Std-1471-2000)中规定:视点是一个有关单个视图的规格说明。 视图是基于某一视点对整个系统的一种表达。一个视图可由一个或多个架构模型组成 架构模型 架构意义上的图及其文字描述(如软件架构结构图) 视图模型 一个视图是关于整个系统某一方面的表达,一个视图模型则是指一组用来构建 4、软件体系结构核心原模型 1、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复用的软件结构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2.连接件(Connector):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并实现构件

之间的连接 特性:1)方向性2)角色3)激发性4)响应特征 第二章 1、软件功能需求、质量属性需求、约束分别对软件架构产生的影响 功能性需求: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在运行时接收外部激励时所做出的行为或响应。 质量属性需求:这些需求对功能或整个产品的质量描述。 约束:一种零度自由的设计决策,如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 质量原意是指好的程度,与目标吻合的程度,在软件工程领域,目标自然就是需求。 对任何系统而言,能按照功能需求正确执行应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性是指软件按照需求正确执行任务的能力,这无疑是第一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质量属性的优劣程度反映了设计是否成功以及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 系统或软件架构的相关视图的集合,这样一组从不同视角表达系统的视图组合在一起构成对系统比较完整的表达

系统架构设计(模板)

XX项目 项目编号: 系统架构设计

目录 1、概述 (4) 1.1.系统的目的 (4) 1.2.系统总体描述 (4) 1.3.系统边界图 (4) 1.4.条件与限制 (4) 2、总体架构 (4) 2.1.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4) 2.2.主要协作场景描述 (5) 2.3.系统技术框架 (5) 2.4.系统物理网络架构 (5) 3、数据架构设计 (5) 3.1.数据结构设计 (5) 3.2.数据存储设计 (6) 4、核心模块组件概要描述 (6) 4.1.<组件1>编号GSD_XXX_XXX_XXX (6) 4.1.1.功能描述 (6) 4.1.2.对外接口 (6) 4.2.<组件2>编号GSD_XXX_XXX_XXX (6) 4.2.1.功能描述 (6) 4.2.2.对外接口 (6) 5、出错处理设计 (6) 5.1.出错处理对策 (7) 5.2.出错处理输出 (7) 6、安全保密设计 (7) 6.1.网络安全 (7) 6.2.系统用户安全 (7) 6.3.防攻击机制 (7) 6.4.数据安全 (7) 6.5.应用服务器配置安全 (7) 6.6.文档安全 (8) 6.7.安全日志 (8) 7、附录 (8) 7.1.附录A外部系统接口 (8) 7.2.附录B架构决策 (8) 7.3.附录C组件实现决策 (8) 修订记录

1、概述 1.1.系统的目的 [必须输出] [请明确客户建立本系统的目的,建议引用需求说明书的内容。]

[必须输出] [描述系统的 ●总体功能说明 ●设计原则 ●设计特点] 1.3.系统边界图 [必须输出] [请明确本系统的范围及与其它系统的关系,划分本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边界。同时描述本系统在客户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及定位情况,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守客户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及规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画出本系统在客户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关系图。] 1.4.条件与限制 [可选项] [列出在问题领域,项目方案及其它影响系统设计的可能方面内,应当成立的假设条件,包括系统的约束条件。以及系统在使用上或者功能上的前提条件与限制。] 2、总体架构 2.1.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必须输出] [系统总体架构图解释建议的系统方案,并描述其根本特征,主要描述系统逻辑功能组件之间的关系,就系统级架构画出模型。并针对每一组件给出介绍性描述。] 2.2.主要协作场景描述 [可选项] [描述系统组件之间的主要协作场景。]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精选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简介 (6) 1.1.系统简介 (6) 1.2.文档目的 (6) 1.3.范围 (6)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8) 3.系统概述 (9) 3.1.功能概述 (9) 3.2.运行环境 (9) 4.总体设计 (10) 4.1.设计原则/策略 (10) 4.2.结构设计 (10) 4.3.处理流程 (10) 4.4.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11) 5.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2) 5.1.COTS软件的识别 (12) 5.2.COTS软件的功能 (12)

5.3.COTS软件的安全性 (12) 5.4.既有软件的识别 (12) 5.5.既有软件的功能 (13) 5.6.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3) 6.可追溯性分析 (14) 7.接口设计 (15) 7.1.外部接口 (15) 7.2.内部接口 (15) 8.软件设计技术 (16) 8.1.软件模块 (16) 8.2.数据结构 (16) 8.3.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6) 9.软件故障自检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1002 版本号: 测测(基于安卓平台的测评软件)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天师团开发团队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文档介绍 文档目的 本文档是对于测测软件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和编码的重要依据。对该软件的整个系统的结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包括物理、逻辑结构,说明了体系结构所采取的设计策略和所有技术,并对相关内容做出了统一的规定。为今后的设计、编码、测试都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版并且提高效率,使整个开发过程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由于需求变更而修改的时间,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也使得客户更加的满意。 文档范围 本文档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架构设计思想 2、架构体系描述 3、系统模块化分 4、系统模块描述 5、模块接口设计 读者对象 本文档主要读者包括:

1、本系统的设计人员:包括模块设计人员(理解用户需求,在设计时把握用户需求)。 2、本系统的系统开发人员:编码人员(了解用户需求,为编码提供模版)。 3、本系统的测试人员(了解用户需求,为测试提供参考)。 4、客户(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讲义》 《测测需求规格说明书》 2.架构设计思想 为了降低系统耦合度,增加系统内聚性,在需求发生更改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系统做出修改,并重新投入使用,我们决定以分层体系架构风格作为整个系统的体系风格,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接口设计,并以之为根据进行详细设计。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 3.架构体系描述 整个系统顶层架构采用分层的风格,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非常清晰,使得后期易于详细设计、编码、维护以及适应需求变更。通过分层,定义出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使得在更加规范的同时拥有更为多台花的接口描述,使得层与层之间的耦合度降低,增强了模块的服用型和可

系统设计文档模板

系统设计说明书(架构、概要、详细)目录结构 虽然这些文档一般来说公司都是有模板的,但我写这些文档以来基本上是每写一次就把目录结构 给改一次,应该说这是因为自己对这些文档的理解开始加深,慢慢的越来越明白这些文档的作用 和其中需要阐述的东西,觉得这三份文档主要阐述了一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从系统分解为层次、层次内的模块以及相互的接口、模块分解为对象以及对象的接口、实现这些对象接口的方法。这次又整了一份,A/ ,欢迎大家指正。 XXX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重点在于将系统分层并产生层次内的模块、阐明模块之间的关系)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编写的目的。 三.架构设计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总体原则,如对问题域的分析方法。 3.1. 架构分析 对场景以及问题域进行分析,构成系统的架构级设计,阐明对于系统的分层思想。 3.2. 设计思想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思想,可参考一些架构设计的模式,需结合当前系统的 实际情况而定。 3.3. 架构体系 根据架构分析和设计思想产生系统的架构图,并对架构图进行描述,说明分层的原因、层次的职责,并根据架构图绘制系统的物理部署图,描述系统的部署体系。3.4. 模块划分 根据架构图进行模块的划分并阐明模块划分的理由,绘制模块物理图以及模

块依赖图。 341. 模块描述 根据模块物理图描述各模块的职责,并声明其对其他模块的接口要求。。 3.4.2. 模块接口设计 对模块接口进行设计,并提供一定的伪代码。 XXX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重点在于将模块分解为对象并阐明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的编写目的。 三.模块概要设计 引用架构设计说明书中的模块图,并阐述对于模块进行设计的大致思路。 3.1. 设计思想 阐明概要设计的思想,概要设计的思想通常是涉及设计模式的。 3.2. 模块A 3.2.1. 概要设计 根据该模块的职责对模块进行概要设计(分解模块为对象、描述对象的职责以及声明对象之间的接口),绘制模块的对象图、对象间的依赖图以及模块主要功能的序列图,分别加以描述并相应的描述模块异常的处理方法。 3.2.2. 模块接口实现 阐明对于架构设计中定义的模块接口的实现的设计。 XXX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重点在于对模块进行实现,将模块的对象分解为属性和方法,并阐述 如何实现)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

1.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2、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安全性。3、高可靠/高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4、标准化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和相关规范。5、成熟性原则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6、适用性原则保护已有资源,急用先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7、可扩展性原则信息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降低各功能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系统能够支持对多种格式数据的存储。 1.2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 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遵循相关规范或标准遵循J2EE、XML、JDBC、EJB、SNMP、HTTP、TCP/IP、SSL等业界主流标准2、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使用XML规范作为信息交互的标准,充分吸收国际厂商的先进经验,并且采用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标准作为系统的基础。3、可灵活的与其他系统集成系统采用基于工业标准的技术,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4、快速开发/快速修改的原则系统提供了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在面向组件的应用框架上,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情况下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新功能,同时提供方便地对业务进行修改和动态加载的支持,保障应用系统应能够方便支持集中的版本控制与升级管理。5、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能够支持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能够实现快速开发/重组、业务参数配置、业务功能二次开发等多个方面使得系统可以支持未来不断变化的特征。6、平台无关性系统能够适应多种主流主机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的能力。7、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能保证数据安全一致,高度可靠,应提供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准确性。针对主机、数据库、网络、应用等各层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可靠性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用户操作方便的原则系统提供统一的界面风格,可为每个用户群,包括客户,提供一个一致的、个性化定制的和易于使用的操作界面。 9、应支持多CPU的SMP对称多处理结构 1.3共享交换区数据库设计原则 1.统一设计原则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合理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在全国统一设立交换资源库基本项目和统一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制定统一的交换资源库结构标准。 2.有效提取原则既要考虑宏观决策需要,又要兼顾现实性,并进行业务信息的有效提取,过滤掉生产区中的过程性、地方性数据,将关键性、结果性数据提交集中到交换区数据库中。 3.保证交换原则统一设计数据交换接口、协议、流程和规范,保证数据通道的顺畅。 4.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结构根据XX电子政务网络发达,地区经济差异性等特点,交换区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结构,并逐步向大型集中式数据库系统过渡。这些与外部系统交换的数据也需要从生产区数据得到,也就是说需要XXXX数据和各XXXX 数据的采集不只是局限于XXXX和XXXX原定的指标。 1.4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 的连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简要描述体系结构文档的目的。]

系统(erp)架构设计方案

房产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2015 年7月 版本控制

一、前言 二、架构设计 2.1架构分析 2.2架构定义 2.3架构说明 2.4软件逻辑结构 三、具体功能简述 3.1自定义工作流解决方案 3.2多语言解决方案 3.3消息发布/订阅系统方案 3.4报表&打印方案 四、系统平台&支撑组件 五、系统网络结构 六、开发管理层面

一、前言 一个企业级的商业软件能够满足用户需要、正常运行、易于维护、易于扩展,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架构支撑。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构建一个企业级商业软件架构。 二、架构设计 2.1架构分析 企业级的商业软件架构在技术层面的要求主要体系在高性能、健壮性和低成本。 ●高性能 对于企业级商业软件来说,软件架构需要尽可能地使软件具有最高的性能,支持最大的并发性。 ●健壮性 企业级的商业软件要求软件是可靠的和无缺陷的。现在的架构一般是,服务器模式的。软件的可靠和健壮主要依赖与服务器。服务器的稳定通过良好的代码和完备的测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低成本 企业级商业软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低成本。软件架构要求简单、易掌握,复杂度低,易于维护和扩展,易于测试。 2.2架构定义 本架构以XML为整个系统的交互接口,包括系统架构内部和外部。整个系统分为界面展示层,流程控制层和数据存储层。 2.3架构说明 系统架构 图 Erp架构中各核心服务之间满足松散耦合特性,具有定义良好的接口,可通过拆分与组合,

可以有针对性地构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Erp应用系统。 2.3.1 适配器 在集成环境中需要复用已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通过适配器可以将已有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接入到ERP应用系统中。 通过适配器可以实现已有资源与ERP系统中其它服务实现双向通讯和互相调用。首先通过适配器可以实现对已有资源的服务化封装,将已有资源封装为一个服务提供者,可以为ERP应用系统中的服务消费者提供业务和数据服务,其次通过适配器,也可以使已有资源可以消费ERP应用系统中的其它服务。 2.3.2 资源仓库 资源仓库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务描述信息的存储、分类和查询功能。对于广义的资源仓库而言,除了提供服务类型的资源管理外,还需要提供对其它各种资源的管理能力,可管理对象包括:人员和权限信息、流程定义和描述、资源封装服务、服务实现代码、服务部署和打包内容、以及环境定义和描述信息。 资源仓库首先需要提供服务描述能力,需要能够描述服务的各种属性特征,包括:服务的接口描述、服务的业务特性、服务的质量特征(如:安全、可靠和事务等)以及服务运行的QoS属性。 2.3.3 连通服务 连通服务是ERP基础技术平台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服务,典型的连通服务就是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它是服务之间互相通信和交互的骨干。连通服务的主要功能是通信代理,如服务消费的双向交互、代理之间的通信、代理之间的通信质量保障以及服务运行管理功能等。 连通服务还需要保证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连通服务一般应用于连接一个自治域内部的各个服务,在自治域内部服务都是相对可控的,所以连通服务更多应该考虑效率问题。 2.3.4 流程服务 流程服务是为业务流程的运行提供支撑的一组标准服务。业务流程是一组服务的集合,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并使用一组特定的规则进行调用。业务流程可以由不同粒度的服务组成,其本身可视为服务。 流程服务是业务流程的运行环境,提供流程驱动,服务调用,事务管理等功能。流程服务需要支持机器自动处理的流程,也需要支持人工干预的任务操作,它支持的业务流程主要适用于对运行处理时间要求不高的,多方合作操作的业务过程。 2.3.5 交互服务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的连 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软件架构设计方法理论

1. 软件架构概述 1.1 什么是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的概念很混乱。如果你问五个不同的人,可能会得到五种不同的答案。 ◎软件架构概念主要分为两大流派: 组成派:软件架构 = 组件 + 交互。 决策派:软件架构 = 重要决策集。 ◎组成派和决策派的概念相辅相成。 1.2 软件架构和子系统、框架之间的关系 ◎复杂性是层次化的。 ◎好的架构设计必须把变化点错落有致地封装到软件系统的不同部分(即关注点分离)。 通过关注点分离,达到“系统中的一部分发生了变化,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目标。◎软件单元的粒度: * 粒度最小的单元通常是“类”。 * 几个类紧密协作形成“模块”。 * 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的多个模块构成了“子系统”。 * 多个子系统相互配合才能满足一个完整应用的需求,从而构成了软件“系统”。

* 一个大型企业往往使用多套系统,多套系统通过互操作形成“集成系统”。 ◎软件单元的粒度是相对的。同一个软件单元,在不同场景下我们会以不同的粒度看待它。◎架构(Architecture)不等于框架(Framework)。 框架只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框架也有架构。 ◎可以通过架构框架化达到“架构重用”的目的,如很多人都在用 Spring 框架提供的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来构建自己的架构。 1.3 软件架构的作用 ◎如果一个项目的系统架构(包括理论基础)尚未确定,就不应该进行此系统的全面开发。 -- Barry Boehm,《Engineering Context》 ◎一个缺陷充斥的系统,将始终是一个缺陷充斥的系统。 -- Timothy C. Lethbridge,《面向对象软件工程》 ◎软件架构设计为什么这么难? 因为它是跨越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世界之间鸿沟的一座桥。 软件架构设计要完成从面向业务到面向技术的转换,在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需求 -> 架构设计 -> 软件架构 -> 系统开发 -> 软件系统 ~~~~~~~~ ~~~~~~~~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 基本原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西方管理学家总结的基本原则: 在长期的企业组织变革实践活动中,西方管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些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如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8条指导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管理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和明确性原则。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l5条基本原则:目标一致原则、效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分级原则、授权原则、职责的绝对性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职权等级原则、分工原则、职能明确性原则、检查职务与业务部门分设原则、平衡原则、灵活性原则和便于领导原则。 国内管理专家总结的基本原则: ①战略匹配原则 一方面,战略决定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组织结构又支持战略实施,组织结构是实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企业战略要通过与企业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去完成方能起作用。实践证明,一个不适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企业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无济于事。因此,企业组织结构是随着战略而定的,它必须根据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通常情况下企业根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制订近期和中远期组织结构。

②顾客满意原则 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企业设计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必须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要确保设计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能够以最快捷的速度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的服务,组织中各部门的工作要优质、高效达到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的效果。 ③精简且全面原则 精简原则是为了避免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过量投入,降低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成本和控制成本,提高组织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对于非核心职能,可能的话应比较自建与外包的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全面原则则是体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想,即组织功能应当齐全,部门职责要明确、具体,这样即使出现一人顶多岗的情况,也能使员工明确认知自身的岗位职责。 ④分工协作原则 如果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的工作最多只涉及到单个的独立职能,或者在可能的范围内由各部门人员担任单一或专业化分工的业务活动,就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培训成本。分工协作原则不仅强调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使组织的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有明确的分工。还强调分工之后的协调。因此在组织机构设计时,必须强调职能部门之间、分子公司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业务上存在互补性或上下游关系时,更需要保持高度的协调与配合,以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 ⑤稳定与灵活结合原则

ASRs软件架构需求模板

软件架构需求文档 AASRs 产品/系统名称

修改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目的 (1) 1.2范围 (2) 1.3定义、缩写和缩略语 (2) 1.4引用文件 (2) 1.5概述 (2) 2.商业目标 (2) 3.功能需求 (3) 3.1用例一名称 (3) 3.2例子:查询 (4) 3.3例子:客户身份验证 (4) 3.4例子:提款 (5) 3.5例子:转账 (6) 4.质量需求 (7) 4.1可用性(A VAILABILITY) (7) 4.2可靠性(R ELIABILITY) (7) 4.3性能(P ERFORMANCE) (9) 4.4安全性(S ECURITY) (10) 4.5可修改性(M ODIFIABILITY) (10) 4.6可移植性(P ORTABILITY) (10) 4.7可测试性(T ESTABILITY) (10) 4.8可维护性(M AINTAINABILITY) (11) 4.9互操作性(I NTEROPERABILITY) (11) 4.10可复用性(R EUSABILITY) (11) 4.11可伸缩性(S CALABILITY) (11) 4.12可变化性(V ARIABILITY) (11) 4.13可分解性(S UBSETABILITY) (11) 4.14概念完整性(C ONCEPTUAL INTEGRITY) (11) 4.15可集成性(I NTEGRATION) (11) 4.16可管理性(M ANAGEABILITY) (11) 4.17可支持性(S UPPORTABILITY) (12) 4.18用户体验/易用性(U SER E XPERIENCE) (12) 5.其他需求 (12) 5.1技术环境需求 (12) 5.2系统集成需求 (12) 5.3文化与政治需求 (12) 6.设计约束 (13) 7.附录 (13)

《软件架构设计》

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 Version <1.0>

目录 1. 文档简介6 1.1 文档目的6 1.2 文档范围6 1.3 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6 1.4 参考资料7 2. 架构描述方式7 2.1 架构视图阅读指南7 2.2 图表与模型阅读指南7 3. 架构设计目标8

3.1 关键功能8 3.2 关键质量属性8 3.3 业务需求和约束因素8 4. 架构设计原则9 4.1 架构设计原则9 4.2 备选架构设计方案及被否原因9 4.3 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9 5. 逻辑架构视图10 5.1 职责划分与职责确定11 5.2 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11 5.3 重要设计包12

6. 开发架构视图12 6.1 Project划分13 6.2 Project 1 14 6.2.1 Project目录结构指导14 6.2.2 程序单元组织14 6.2.3 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可选)15 6.3 Project 2 (15) 6.4 Project n (16) 7. 运行架构视图16 7.1 控制流组织16 7.2 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17

7.3 加锁设计17 8. 物理架构视图18 8.1 物理拓扑18 8.2 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9 8.3 优化部署19 9. 数据架构视图20 9.1 持久化机制的选择20 9.2 持久化存储方案20 9.3 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21 10. 关键质量属性的设计原理21

1.文档简介 [帮助读者对本文档建立基本印象,并为阅读后续内容扫清障碍。] 1.1文档目的 [文档目的,非项目目的。否则造成同一项目多个文档之间的内容重复,不利于文档维护。本小节应指明文档针对的读者对象,最好列出各种读者角 色,并说明每种读者角色应该重点阅读的章节。] 1.2文档范围 [文档的Scope,非项目的Scope。否则造成同一项目多个文档之间的内容重复,不利于文档维护。] 1.3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 [集中列举文档中的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资料

《软件架构设计文 档》模板

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 Version <1.0> Revision History Date Version Description Author < yyyy-mm-dd >

目录 1.文档简介6 1.1文档目的6 1.2文档范围6 1.3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6 1.4参考资料6 2.架构描述方式6 2.1架构视图阅读指南6 2.2图表与模型阅读指南6 3.架构设计目标7 3.1关键功能7 3.2关键质量属性7 3.3业务需求和约束因素7 4.架构设计原则8 4.1架构设计原则8 4.2备选架构设计方案及被否原因8 4.3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8 5.逻辑架构视图8 5.1职责划分与职责确定9 5.2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9 5.3重要设计包11 6.开发架构视图12 6.1Project划分12 6.2Project 1 12 6.2.1Project目录结构指导12 6.2.2程序单元组织13 6.2.3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可选)13 6.3Project 2 (14) 6.4Project n (14) 7.运行架构视图14 7.1控制流组织14 7.2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14 7.3加锁设计15 8.物理架构视图15 8.1物理拓扑15 8.2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6 8.3优化部署16 9.数据架构视图17

9.1持久化机制的选择17 9.2持久化存储方案17 9.3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17 10.关键质量属性的设计原理18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的连 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广州润衡软件连锁有限公司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项目名称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版本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5 1.1目的5 1.2范围5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 1.4参考资料5 1.5概述5 2.整体说明5 2.1简介5 2.2构架表示方式5 2.3构架目标和约束5 3.用例视图6 3.1核心用例6 3.2用例实现6 4.逻辑视图6 4.1逻辑视图6 4.2分层6 4.2.1应用层6 4.2.2业务层7 4.2.3中间层7 4.2.4系统层7 4.3架构模式7 4.4设计机制7 4.5公用元素及服务7 5.进程视图7 6.部署视图7 7.实施视图8 7.1概述8 7.2层8 7.3部署8 8.数据视图8 9.大小和性能8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0.质量8 11.其它说明8 12.附录A 指南8 13.附录B 规范9 14.附录C 模版9 15.附录D 示例9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简介 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 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 1.2范围 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 1.4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1.5概述 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 2.整体说明 2.1简介 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另外,简要介绍各种视图的作用和针对的用户 2.2构架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当前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构架及其表示方式。还会从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实施视图中列出必需的那些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2.3构架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构架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目标,例如:安全性、保密性、市售产品的使用、可移植

软件架构设计策略

架构设计则为满足架构需求的质量属性寻找适当的战术。对如何实现特定的质量属性感兴趣。质量需求指定了软件的响应,以实现业务目标。我们感兴趣的是设计使用设计模式、架构模式或架构策略创建设计的“战术“。 是什么使一个设计具有了可移植性,一个设计具有了高性能,而另一个设计具备了可集成性?实现这些质量属性依赖于基本的设计策略。我们将对这些称之为“战术”的设计决策进行分析。战术就是影响质量属性响应控制的设计决策。战术集合称为“架构策略”。架构模式以某种方式将战术打包在一起。 系统设计是由决策集合组成。对设计师来说,每个战术都是一个设计选择。例如,其中一个战术引入了冗余,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这是提高可用性的一个选择但是不是唯一选择。 我们将每个系统质量属性的战术组织为层次形式,但是每个层次只是为了说明一些战术,而且任何战术列表都肯定是不完成的。 1.可用性战术 恢复和修复是可用性的重要方面,为了阻止错误发展成故障,至少能够把错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使修复成为可能。维持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包括某种类型的冗余,用来检测故障的某种类型的健康监视,以及当检测到故障时某种类型的恢复。有些情况下,监视或恢复是自动进行的,有时需要手动。 我们事项考虑错误检测,然后分析错误恢复,最后讨论错误预防。 1>错误检测 用于识别错误的3个战术是命令/响应、心跳和异常

⑴命令/响应。一个组件发出一个命令,并希望在预定义的时间内收到一个 来自审查组件的响应。可以把该战术用在共同负责某项任务的一组组件内。客户机也可以使用这种战术,以确保服务器对象和到服务器的通信路径在期望的性能边界内操作。可以用一种层级形式组织“命令/响应”错误探测器,其中最底层的探测器对与其共享一个处理器的软件进程发出命令,较高层的错误探测器对较低层的探测器发出命令。与所有进程发出命令的远程错误探测器相比,这种战术所使用的通信带宽更少。 ⑵心跳。一个组件定期发出一个心跳消息,另一个组件接收听该信息。如 果心跳失败,则假定最初的组件失败,并通知错误纠正组件。心跳还可以传递数据。例如,自动柜员机定期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交易日志。该消息不仅起到心跳的作用,而且传送了要处理的数据。 ⑶异常。识别错误的一个方法就是遇到了异常。 命令/响应和心跳战术在不同的进程中操作,异常战术在一个进程中操作。 异常处理程序通常将错误在语义上转换为可以被处理的形式。 2>错误恢复 错误恢复由准备恢复和修复系统两部分组成。 ⑴表决。运行在冗余处理器上的每个进程都具有相同的输入,它们计算发 送给表决者的一个简单的输出值。如果表决者检测到单处理器的异常行为,那么就中止这一行为。表决算法可以是“多数规则”或“首选组件“或其他算法。该方法用于纠正算法的错误操作或者处理器的故障,通常用在控制系统。每个冗余组件的软件可以由不同的小组开发,并且在不同平台上执行。稍微好一点情况是在不同平台上开发一个软件组件,但是这

软件设计架构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关于构造函数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B ) A.构造函数的函数名必须与类名相同 B.构造函数可以指定返回类型 C.构造函数可以带有参数 D.构造函数可以重载 2.类的构造函数是在( B )调用的。 A. 类创建时 B. 创建对象时 C. 删除对象时 D. 不自动调用 3.在以下关于方法重载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D ) A.方法可以通过指定不同的返回值类型实现重载 B.方法可以通过指定不同的参数个数实现重载 C.方法可以通过指定不同的参数类型实现重载 D.方法可以通过指定不同的参数顺序实现重载 4.在定义类时,如果希望类的某个方法能够在派生类中进一步进行改进,以处理不同的派生类的需要,则应该将该方法声明为( D ) A.sealed B.public C.virtual D.override 5.( D )表示了对象间的is-a的关系。 A. 组合 B. 引用 C. 聚合 D. 继承 6.关于单一职责原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领域中的相应职责 B.就一个类而言,应该有且权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C.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越多,越容易复用,被复用的可能性越大 D.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时需要将职责进行分离,将不同的职责封装在不同的类中 7.某系统通过使用配置文件,可以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更换数据库驱动程序,该系统满足( B ) A. 里氏代换原则 B. 接口隔离原则 C. 单一职责原则 D. 开闭原则 8.一个软件实体应尽可能少地与其他软件实体发生相互作用,这样,当一个模块修改时,就会尽量少的影响其他模块,扩展会相对容易。这是( A )的定义。 A. 迪米特法则 B. 接口隔离原则 C. 里氏代换原则 D. 合成复用原则 9.当我们想创建一个具体的对象而又不希望指定具体的类时,可以使用( A )模式。 A.创建型 B.结构型 C行为型 D.以上都可以 10.在观察者模式中,表述错误的是( C )

软件架构设计之通用架构模式

电子知识 软件架构(4) 1.分层架构:分层架构是使用最多的架构模式,通过分层使各个层的职责更加明确,通过定义的接口使各层之间通讯,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分层分为:严格意义上的分层,一般意义的分层。严格意义的分层是n+1层使用n层的服务。而一般意义的分层是上层能够使用它下边所有层的服务。领域驱动设计的分层定义:UI层,UI控制层,服务层,领域层,基础设施层。 2.MVC架构:MVC架构相信做软件的都听说,主要是为了让软件的各部分松耦合,现在好多根据MVC思想构建的框架如:Spring MVC,Structs2,https://www.doczj.com/doc/2016678619.html, MVC等。MVC是Model View Control的简写,他的原理是什么那,比如拿web来举例吧。当一个web请求来了以后View接收这个请求,随即把请求转发给Control进行处理,Control通过分析请求的类型等信息决定加载哪些Model,当Model加载完成以后Control通知Model已经加载完毕,这是View就去读取Model数据进行显示自己。MVC还有一个衍生架构叫MVP,因为MVC的View跟Control和Model都有耦合关系所以为了解除View和Model之间的关系,View不直接读取Model而是通过Control来转发View 需要的数据。还有一个衍生架构叫MVVP,就是增加了一个ViewControl的层,用来辅助视图的生成,这样View的功能更加简单只是用来显示不包含其它的功能,而且有了ViewControl 使多视图或替换视图很方便。MVP微软的WPF就是使用这种架构。 3.微内核架构:微内核架构就是做一个稳定通用的内核,也就是给软件设计一个强劲的心脏。如果需要更多功能通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