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聚落的生长与发展研究初探——以建水地区为例

云南聚落的生长与发展研究初探——以建水地区为例

重庆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云南聚落的生长与发展研究初探——以建水地区为例

姓名:赵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指导教师:邓蜀阳

20040420

中文摘要

摘要

值此世纪之交,我国正面临着一个城市化的新时代。如何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下,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为更加美好、宜人的家园的历史性任务,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为此,有必要重新追溯人类发展的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乡村和城镇的起源、功能及其意义。只有对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对那些至今控制着人类的古老决定有了高度的自觉,我们才有能力正视如今人类面临的迫切抉择。

本文把云南由乡村到城镇所构成的聚落作为这个追溯的切入点。以传统建筑学与城市设计学相结合的多维视野去重温历史,从乡村到城市的发展历史经验中去挖掘那些有望发展成为新模式、新理论的胚芽。

云南是个地域特色浓厚的多民族省份,随着历史向前发展,云南聚落经过干百年的陶冶、锤炼,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以满足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需求。聚落自产生、发展、演变乃至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风貌寓于自然风土人情中,而文化生活、经济状况、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种种因素的限定又使它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据云南境内考古报告记载,居住在云南一带的古代先民已经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其生活的聚落大多营造在依山傍水的缓坡地带,并逐渐形成带有“理想国”色彩的固定聚落模式。在岁月的涤荡中,其模式的功能虽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其基本结构却被长久地保持下来。云南古代居民对生存环境的功利选择不但符合古代管子“非于大lL『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F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城建思想,即使对今天的城镇人居环境的选址建造也具有借鉴价值。滇南的建水地区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发达的经济文化在多种民族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下,逐渐形成地域性传统聚落文化,它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粗放到精细,由物质形态到意识形态,一代一代积累至今,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云南其它地区的聚落形态和住屋文化。从遗留至今的云南山区传统聚落和建筑遗产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云南人巧于利用自然,对自然环境的遵从和认同,对时代的顺应以及对社会的忠实塑造,对生活的热爱追求。

随着历史向前发展,云南先民逐步由高山向平地迁移,在高原平坝中开始营建新的聚落模式,建造自己的家园和城市。特别是建水地区,在受到中原先进文化影响后,兼收并蓄,利用中原先进的建筑技术理念和经验,结合本民族的传统,经过一代代的实践、积累,创造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生活习俗的多种形式的聚落和建筑文化。时至今日,在家庭结构、思想观念、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后,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水人仍在不断探索、追求,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之生活的聚落更能满足时代生活要求。

尽管传统云南民居今天已为更多的人们所识别、熟悉和研究,但大多只限于一些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镇的民居建筑。本文则在对滇南建水地区以及云南其他地区的现有传统聚落和民居进行实地调研测绘取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其空间物质形态构成,从历史发展、自然因素、宗教生活、文化内涵等多方面来描述这些不同风格的聚落形态与民居建筑,旨在能对云南传统聚落和建筑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了解,实事求是地对云南传统乡村、城镇和建筑重新进行评价,对其优秀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名村进行卓有成效的保护,以求得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云南,建水,聚落,乡村,城市,建筑

II

英文摘要

ABSTRACT

Chinaisfacinganewtimesofurbanarenon—stopflightingtomodernizationduritlg20-21centuryalternation.TheproblemthathowtOconstructabetterhomesteadispaid

attention.Forthis,it’snecessitytOtracebacktheprocessthatmankinddevelopmentandtheorigins,functionandmeaningofvillageandurban.Onlywehadadeeplyunderstandingtothehistory,andhadahi曲lyself-consciousforthoseoldhuman

descision,wejustareabilitytofacetheurgentchoiceofhumansocial.

Authorisexample“country——town”astherelevancyofYunNansettlement.Thedissertationreappearedthehistorywithviewoftraditionalarchitecture,modemecologyandrenewalscience,andtrytoexcavatetheembryoofnewmodeandtheoryfromhistoricexperienceofsettlementsdevelopment.

Yunnanprovinceisaregionofpossessingmultiracialnationality.TheformationofYunNansettlementthroughthousandsofyearsfromsimpletocomplex,low-classtohigh—class,tosatisfytheperiodlifeineachhistoryneed.Thestartingpointofanysettlementisforsatisfymankind’Slivingspacefirstly.Duringsettlement’Sgeneration,development,evolutionandcomeintobeingacompletesystem,settlementareexperiencingalonghistorydevelopmentprocess.Butallkindsfactorsoflimitative,suchasculturelife,economiccondition,ideaconception,religionfaith…etc,makeithadgaylocalandraceattribution.

AccordingarchaeologyreportinYunnan,Yurmanforerunnerarealreadychoicedthefarminglivinginancienttimes.Theyconstructedtheirsettlementatgentleslopingfieldinmountaindistrict.Duringwashawayinyears,althoughthefimctionofitsmodetookplacegreatvariety,butitsbasicconStructioniskeepeddownlong—lastly.Ancient

resident;sutilitarianchoicenotonlyaccord谢tllcitybuildideaofOuanZi.butalsotownconstructshavevalue.

eventothetoday’s

Ymmanancestormovedtoflatgroundfromhi曲mountaingraduallywiththehistory,

andstafttoconstructingnewsettlementmodeinfiatof

plateauTheymadeuseofthe

advancedtechniqueprincipleandexperience,combinetraditionoftheir

oxvnrace,createdvailOUSsettlementandconstructculture,whichadaptlocalclimateandc11stonl.Today,afterfamilyconstruction,ideaconception,economiclevelhaveabigimprovement,theresidentofYunNanarestillcotlsttml'llatecontinuouslyonthetraditionalfoundation,andmakethemcarlalsosarisfytherequestofmodemlife.

II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UnderresearchedthesetflementandhabnationofYanNan,authordescribeedallkindsofstylesettlementformationandhabitationoverpassanalyzingtheirspacematerialconstitute.DissertationaimatthatwecanhaveacomprehensiveandsystemicacquaintoneselfwithtraditionalsettlementofYunnanandgiveajudgerenewedly,Andprotectexcellentculturalbuilding,historydistrictandhistoryculturecity,sothatkeepequilibriuminprotec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Yurman,JianShui,settlement,village,city,architecture,habitation

lV

1绪论

1绪论

1.1聚落概念之建立

1.1.1聚落的定义

由一定人口构成、产业构成以及提供生活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我们称之为“聚落”。聚落的生成源于人的聚集。早期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弧认为聚集是人的本能之一,个人不愿意被认为是越轨者或“不合群的人”。人们内在的特质,尤其是早年孤弱不能自助的情况引起了人类的聚集;另一方面,人们的诸多需要如成就、爱、鉴赏、舒适、安全、尊敬、权利等只有通过他人才能得到满足。阻1所以,本能、内在特性、学习和需要的满足引起人的合群,人类早期共同生活的群体即构成凝聚力很强的原始聚落。

“聚落”一词在中国起源甚早。《史记?五帝本纪》有“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注释中称:“聚,谓村落也。”。可见当时人类聚居地业已分成“聚”、“邑”、“都”三个级别,但并未统称为聚落,“聚落”不过是一种近乎相对独立的社会较小单位,相当于“邑”之始,“都”之初。以后风水理论完善了这一概念,他们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为界,将中国的山系分成南北中三大干龙,并以龙脉的聚结,目口山水的分布来考察城乡的地理分布,形成大中小三种“聚局”:“大聚为都,中聚为郡,小聚为乡”。噶3这样,聚落一词己囊括了传统社会中所有的人类聚居地,上至都会郡置,下至乡村集镇。然而考虑到现代城市的迅猛开发导致乡土聚落的日益被吞并,所以本文所论及的聚落只包括相对原始的乡村聚落和都市中尚未现代化的地域,如云南建水地区的城乡聚落。

传统聚落社会一般都具有同质性,每一个聚落社会都拥有自己的认知体系以及风俗制度、伦理规范等。尽管聚落社会对外表现出很强的封闭性,但另一方面其内部成员之间又有直接亲密的沟通,具有很强的群体团聚,聚落社会共有这一整套文化体系以及构筑体系,成为传统聚落的两大基本特质。

1.1_2聚落的基本特质

l、聚落的文化特质

传统聚落的构筑实践表明,中国人注重环境的社会价值往往凌驾于技术发展之上,象征意义也往往比实际使用更加重要。换句话说,一个具有完整的物质条件以及合理功能的聚落环境并不一定是好的聚落,人类有自己的希翼、恐惧、渴求,只有将这些情感通过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来,才构成~个理想的

o《史记?五帝本纪》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活场所。

聚落的文化特质基于构筑活动而言,具有十分显现的作用。比如在中国的风水系统中,借地h律的观念深深融八整个文化里,指引着道路、水流的方向以及建筑的方位、乡镇的坐落。在这里,神圣的观念凌驾于【!±俗之上,用心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多过用心于建筑物本身,也就是一种关系重于元素,环境决定建筑的整体观念。因此说,中国人对聚落环境的经营无不以某种精神意识的体现为主导,而这些精神意识都实在地反映了人们渴望理想环境的心愿,也给聚落烙上了文化特质的深深印痕。

2、聚落的构筑特质

不管文化对聚落的禀性有如何超越技术的影响力,构筑活动仍然举足轻重地左右着聚落的格局形态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建筑或许过于早熟,有一点与此相关:那就是中国文明自石器时代起就独立于其他文化之外。在西元前两百年,当亚洲与西方的路线开通之前,中国的建筑系统已如她的文字和其他艺术一样,早已定型并超前于同时期的西方。而在这以后的数个世纪中,中国的建筑乃至整个聚落构筑经由不断的改良设计交得更适用于中国实际,但在总体风格上似无更大的改观。只是存在于构筑活动之中的一整套设计观念及美学实用法则,有机会在这一漫长的历史之中得到充分的发育和完善及至建筑各个方面。

因此聚落的构筑特质给予我们的启示仍是全新而显然的。它不仅构筑了建筑乃至聚落,还构筑了属于建筑乃至聚落的文化灵魂。

1.1.3影响聚落形态的因素

防卫、经济、地理、气候、材料与构筑技术及水等都对聚落之品格发生综合影响。按照拉普普的观点,基地、气候等因素都无足轻重,一切成事在人。这不仅可解释许多文化地理学上的论点及人类的经济生活,在聚落的形成上也说很通。

已存形式上的千变万化足以说明决定人类生活形态及居所的理由既非宅基地,亦非气候或实质条件,没有一个因素可以相对其它因素更为突出地解释人类聚居地的特性。维达尔?白兰士认为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不仅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基于社会的、历史的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转为现实则完全是由于人类方面的诸条件所决定。他认为“自然界对于人类没有必然,只不过提供机遇或阻拦,人类是选择和支配这种机遇的主宰。’’眦3

影响聚落形态的人类文化因素包括特殊需求、家庭结构、亲属关系、社会阶层、民俗形态以及妇女地位、私密性要求及社交等。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I绪论

1.2.1是学科发展的需要

以往对人屠环境的研究侧重于对建筑单体和城市的研究,而聚落研究一真是其薄弱环节。但实际上,时代的发展变迁不仅仅是建筑单体的变迁,而是整个聚落层面的变迁,所以应拓展和深化聚落层面的研究领域。

就传统民居研究本身而言,其研究重点发生了由居住建筑单体向相关的各种建筑类型及聚落层面上的转移,以及由聚落空间形态向聚落空间特征与文化内涵关系上的转移。从80年代开始,民居研究已经开始运用社会文化理论对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和表层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展开对聚落环境、布局、街巷、公共建筑、教育建筑、宗教建筑等类型的研究。尽管一直沿用“民居”这一概念,但其研究的范围己远超出“民居”概念的范畴而向聚落层面拓展。

本文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云南南部山区聚落为研究主体,通过社会文化诸因素对滇南地区聚落的生长发展规律和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加深对传统人居环境多系统、协调发展的整体机制的理解和认识,以深化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

1.2.2是时代趋势的要求

联合国《温哥华宣言》中指出:“一个人类住区不仅仅是一伙人、~群房屋和一批工作场所,必须尊重和鼓励反映文化和美学价值的人类住区的特征多样性,必须为子孙后代保存历史、宗教、考古地区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区域。”①可以看出,反映美学和文化价值的聚落形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中国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传统的有着朴素美学观和文化价值的聚落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被毁掉,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缺乏文化品质的现代住区。今日的城镇住区建设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及美学品质,形成新的地域特色,是当前人居环境建设中共同关注的课题。切实需要我们总结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及建设理念、社会文化之间的有机关系,遵循“回溯与前瞻是历史发展的两种动力”的规律,探索新时代中国人居建设的思路。

1.2.3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聚落研究不仅仅对建筑学,而且对民俗学、人类文化学等学科都有重大价值。聚落是脆弱敏感的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经济结构、家庭组成、社会变革、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对聚落的盛衰兴亡影响至深。当今城市化的进程处于加速发展的过程之中,量大面广的聚落处于变迁和更新的阶段。在“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指导下,如何保留并用新的建设思路指导聚落建设,是聚落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目的之一。

o《温哥华宣言》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云南聚落研究

1.3.1云南聚落的生长与发展概况

人类的生存曾经在游动和定居两种极端形式之间长期摇摆。最终都或先或后地转向定居。定居之后便有了乡村、城镇的出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间,大致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但是在这个大致相同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这些不同正是地区发展研究所特别关注的核心所在。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山原交叠,气候温和,水系纵横。亘古及今,人类在这里发源进化,繁衍生息。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民族构成的复杂性、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文化特质的多元性,云南从尚未脱离原始状态的村落到近代都市,实际上存在着一部鲜活的聚落发展史。

纵观云南聚落的发展,可把所经历的上述过程划分为三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即:第一次,从游动到定居的飞跃(从而有了原始乡村的出现);第二次,在广大乡村的包围中间,一个个古代城市脱颖而出的飞跃(这可称为古代的城市化过程);第三次,由古代城市向近代城市转化的飞跃(这可称为近代城市化过程)。这三次飞跃标志着云南地域发展的进步历程。

保守地说,云南最早的城镇出现在隋唐之际的洱海地区。而第一个营建城镇的高潮是“南诏”地方政权推动起来的。著名的太和城(如今只有遗址尚存)、拓东城(今昆明古城)、惠历城(今建水古城)等一批城镇的涌现,开创了云南城镇发展的先河,为后来云南城镇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到元代,云南地区的一些主要城镇已基本赶上了当时中原城镇的发展水平,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城镇与自然山水的巧妙融合、随机自由的平面形态、热闹繁华的街市景观、优美适情的家园环境、技艺精美的城镇标志性建筑等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从明代到清代初年,云南出现了第二个营建城镇的高潮。随着府、州、县各级政权治所的建立,又一批新城镇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原有城镇也旧貌换了新颜。规模宏整的砖石城垣,雄踞高处的城门楼宇,以文庙、书院、寺观为主体的各类大型纪念性建筑既强化了支撑城市空间的物质骨架和文化骨架,也开拓了城市居民的世俗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分布地区的更加广泛是云南第二个营建城镇高潮的显著特点。同时在城镇形态上也更加着意于追随带有方形母题的中原城镇模式,这是封建皇权统治和礼制思想在云南得到进一步强化的象征。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云南省会城市的昆明,由于特殊的历史机遇,带来了人口的迅速增加,并拥有了现代工业、商业、金融业,拥有了

绪论

现代公路、铁路交通和现代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机构等等,从而步入了全国新兴现代城市的行列。旧城的种种框限被突破,传统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功能结构发生解体,各式“洋风”建筑成为一时流行的风尚。新的工业区、商贸区、金融区、居住区以及新的街道景观和各类公共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标志。这在云南城市建设史中虽然只是一个特例,但却是云南第三个城镇营建高潮和云南聚落飞跃发展的典型代表。

以上是对云南聚落发展主线的简要追溯。由于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明显存在。就云南全省而言,以传统自给自足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乡村仍然像是汪洋大海,城镇只是这个汪洋大海中浮现着的一些岛屿而已。而且云南历史中的大多数城镇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乡村的关系十分密切,只能算是一?种乡村型的城镇。这是云南聚落研究不可回避的事实。

1.3.2云南聚落研究的对象划分

聚落是人类聚居的空间形式。本文将其划分为乡村和城镇两个层次作为研究对象。

(1)乡村研究。乡村的主要标志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村落是村民赖以生活和生产的基地,它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数量最为庞大、分布地域最为广泛、容纳人口最为众多、文化积淀最为深厚,但目前最易被一般公众所忽视,甚至有的人把它和“贫穷”、“落后”等同看待,急于把它抛弃掉,所以它面临破坏和消失的危险也最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乡村研究的特别关注。

在世界幸存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中,中国的古代村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云南的占代村落,其类型的多样、特色的鲜明、内涵的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宝贵,现在保存程度的完好,又在中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评价说:“中国原是一个和谐而安静的人文世界,有高明的人生理趣,有深刻的生命情操,也有弥漫的尘世乐趣,虽然也有一治一乱的循环和反复扰攘的战争,然而却撼动不了中国人文世界内在的和谐性。”n钉用这段话来描述云南的乡村环境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云南各民族先民面对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曾经创造了种种带有“理想国”色彩的乡村模式。在历史岁月的涤荡中,种种模式的功能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基本结构却被长久地保持下来,对其进行科学总结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

(2)城镇研究。云南古代城镇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种是自然形态的城镇,可以丽江古城为代表;另一种是观念形态的城镇,可以建水古城为代表。这两种城镇是两种文化的象征,从比较研究中,可以丰富我们对我国古代城镇发展及地区间不同文化交融互渗特点的认识。正是有这种不同文化的交融互渗,才有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云南城镇的多样风貌。

云南与中国其它地区一样,经历了建筑发展史的必然过程。其地域内的传统建筑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对云南聚落进行研究,就不能回避对聚落建筑的研究。这里说的建筑包括了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它们是构成乡村和城镇的重要要素和基础,但又有自身独立的特性。

本文从聚落的宏观角度来探讨建筑的文化理性。首先从建筑的发育及同质性角度来分析,继而从超越聚落本身的意义上谈论地域建筑。

在云南,各类公共建筑中最常见的是宗教性建筑。这类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它的空间结构和划分主要受人们宗教行为的制约;云南的传统民居则既带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又和国内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有渊源关系,民居的空间结构和划分受人们居住行为的制约。因此这两类建筑的不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分别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去认识它们的本质。但这两类建筑的共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它们都共同服从于人的生活需要。在民居建筑中常常可以发现宗教行为的影子,在宗教建筑中也常常可以发现居住行为的影子。对聚落建筑的统一研究又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去认识一定地域、一定民族在一定时期的聚落建设成就及其文化底蕴。

1.3.3云南聚落研究的理论框架

综合性是聚落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人、自然、社会的综合;功能和结构的综合;人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的综合以及物质形态要素和非物质形态要素的综合等等。这就决定了聚落的研究也必定是综合的研究。基于以上的认识和云南的具体情况,为有效地进行云南聚落研究,本文构想了理论研究框架,以简图示意如下(图1.1):

图1.1理论研究框架

Fi91.1TheoryResearchFrame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I绪论

对于上述理论框架,兹作如下三点说明:

(1)聚落空间的形态结构是聚落研究的中心内容,聚落变迂历史是聚落研究的线索,聚落环境要素是聚落研究的基本依据。

从建筑学学科领域思考,作为聚落载体的空间结构是聚落研究的中心内容。离开这个中心内容,聚落研究无从谈起。聚落空间结构研究包括聚落空间布局、层次结构、构成要素及形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并以从功能目的出发的环境选择和微生态结构的利用作为客观评价的准绳。

理论上通常把聚落空间分解为聚落外部空间、聚落空间和宅院空间等三个层次。聚落外部空间是聚落空间的底景,带有自然的属性,可称为自然空间,如平坝、峰峦、沟谷、荒坡、草地、林地等;聚落空间是自然空间的人工部分,可称为人工空间,构成要素如宅基地、道路、广场、祭祀场地、宗祠或庙宇、生产基地、商业点或集市、教育机构、行政管理机构、边界标志和防卫设施等;宅院空间是聚落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构成要素包括睡眠、进食、休息娱乐、祭祀礼仪、人际交往、家务劳作、储藏、饲养、栽培、学习等活动。

在对聚落空间作了三个层次的划分之后,已不难明白,聚落空间研究既要关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照到自身各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地位与关系,还应该关照到聚落空间与聚落外部空间和宅院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个聚落与同一地域内其他聚落之间的关系,以便获得聚落空间的完整概念。

鉴于聚落空间结构在历史上是动态变化和演进的,需要追踪它的变化和演进过程,这就自然进入了聚落变迁历史的研究。

聚落变迁的历史常常表现出阶段性和变化性两大特点。在聚落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上,一般都有作为这一阶段典型代表的聚落空间模式出现,而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中间,当由游动转向定居时所始创的聚落模式可称为该地区或该民族聚落的原型。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聚落原型往往带有“理想家园”的性质,而且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中间保持的时间最为长久、对后者的影响也最大。然而为适应变化了的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聚落常常面临重构的任务。重构带来了聚落空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渐变,也有突变,随机性很大,个体问常有差异,需针对具体对象作具体分析。

(2)人的行为都是对所处环境的刺激的反应。对环境要素的研究是聚落空间研究的重要依据。

1)由于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双重影响,云南的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按农业区划的标准,云南全省大致被分为三层六区,如表1.1所示。

表1.1云南农业类型划分表

Tablel.1AgriculturetypespartitioninYtmNanProvince

资料来源:《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

海拔(米)面积≥10℃

分区西部东部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的积温地理、气候、物产

积(%)(℃)

高山区250023007.1万18.4地势高峻、气候严寒,以林业、寒以上以上1万多3000畜牧业、药材为主,粮食主要层坝区为青稞等耐寒作物

中山区】500.1300.19.7万54.0气候为亚热带、暖湿带等类暖一250023001.6万3000—型,大部分地区降雨适中,农层坝区6000业生产水平高,主产水稻、玉

米、小麦、蚕豆及油料、烤烟

等经济作物

低山区1500130010.1万27.66000.气候主要属于南亚热带和热热一坝区以下以下0.67万8500带类型,除干热河谷外,降水层充沛,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

云南由于山峦、河川、森林的阻隔,人们活动的范围分散而狭小,不仅各分

1绪论

区之间气候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分区之内,随海拔高度变化,自河谷至山顶,因坡向、坡度及距海洋远近的不同,气候也呈明显差异。一般山麓河谷地带气候炎热,雨量较少;山腰地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山顶地带气候寒冷,降水量多,人们形象地称此为“垂直气候”。这种垂直气候不仅影响植被、自然景观、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口和民族的分布。在滇东南一代流传着这样的口谣:“苗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彝族住坡头,傣族壮族住水头,汉族回族住街头”。。人们把这个特征称为民族的垂直分布。

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导致了云南文化类型多,民族性、地方性强,聚落分散且规模较小的状况。这提示我们,在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大生态环境与聚落的关系,更应关注微生态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2)一般而言,在探讨社会环境要素时,都把关注点放在社会形态、基层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等三个方面。但是云南历史社会又有其特殊性。

元代以前,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多于汉族,地方势力较强,封建朝廷中央只对云南实行间接统治。元代在云南建立行省,开始把云南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采取诸多发展生产、安定居民、推行儒学、改善民族关系的措施,大大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明代在云南全面推行“土流兼治”、“府卫参设”和“军屯”、“民屯”、“商屯”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后为清代承袭。这样,从明代开始,云南的汉族人口便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并在云南地域范围内划分了两个社会:一个是以原著民为主的少数民族社会:一个是汉族移民社会。前者在“三江以外”地区和“三江以内”的山区,由“土官”(即由中央任命的当地“土酋”或当地少数、汉人的首领为官吏,可以世袭,以保持其统治社会基本不变)治理;后者出“流官”(即由中央直接派出的官吏,有一定任期,不行世袭)治理。旧1这就是云南社会形态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的由来。这在基层社会的管理和作为细胞的家庭结构上也有具体反应,对聚落文化个性的定位和发展都有直接影响,不能不加以特别顾及。

3)云南宗教种类之多,可称全国之冠。其中尤以少数民族的各种原始宗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最为深远。在从游动走向定居的历史大转变中,宗教发挥了“磁性中心”的巨大作用。尔后,也是宗教的约束提供了一条巩固定居、通向聚落发展的道路。此外,本文还关注在各种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所形成的禁忌和b律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以宗教形式表达的原始生态观念的历史价值。

4)鉴于工程技术对聚落的建设和发展,在~定程度上起着推动或迟滞的作用,o哈尼族古歌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故而把它作为环境要素之一来看待。诸如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结构体系和工匠队伍的成熟程度等因素不能不列在影响范围之内。

1.3.4云南聚落研究的目标定位

l、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云南山区乡村和城镇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剖析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与传统聚落生长与发展规律之间的有机联系,探析传统聚落环境的营造理念、理论和特色,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居环境理论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2、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应用发生学研究和文化生态学研究方法,以史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路线进行研究。以建水地区为例,突出了对典型乡村和城镇聚落生长和发展过程的剖析。本文避免孤立、单纯地研究聚落空间形态的生长过程,而是注重聚落的空间形态与聚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有机联系,以系统的、整体的观念加深对聚落生长与发展过程的认识与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说,导致迁徙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自然原因;一是社会原因。前者是人天(自然)关系失调;后者是人际关系失调。迁徙是为重新找回这种失调的行为。

有记载说“建水上古哈尼族居民多住于高山陂陀上。”而后由高山向平地方向流动,及至后来“乃离弃山地,经营平原生活。”这种远古时发生的人口由高山向平地的转移带有普遍的意义,系人类出自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理智客观的选择。山地环境对于人口尚少,以游猎、采集或

游牧生活为主的原始部落来说,也许是

必然的不得不依赖的。但是在这种依赖

中,潜藏着生产力低下,求食艰难,生

活困苦,恶劣自然条件损伤人体,并迫

使人的生存安全和自身繁衍受到威胁等

极不稳定的因素。为从这些不稳定因素

中求得解脱,除对山地加深开拓之外,

平地成了最佳的迁移地,后来,人们正

是作了这种选择,在平地环境中开农田、

事渔业,由此高原畜牧民族的后裔转为

以稻谷栽种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耕民

Fi卫2.1P思;是I哈di景毖的vi稻llag田e族,稻田成了哈尼村寨构成不可缺少的资料来源:作者拍摄部分f图2.I)。

有一种看法,说建水古代居民“喜居陂陀”。这“陂陀”应是指从高山到平地之间的过渡地段。联想到《管子》里的一段话:“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段话虽是对营建国都的选址而言的,但有普遍意义。管仲告诫人们,要选择“大山之下”、“广川之上”的地方去营建聚居环境,否则,或者“水用”不足,或者“沟防”不省。这“大山之下”、“广J112_上”的地段,就大致犹如古代建水居民喜爱的“陂陀”。那“喜居”之“喜”,是与古人管仲的共识,是符合科学的理智判断,而不仅仅只是肤浅的、情感愉悦的追求。这具体说明:功利的目的,始终是人类对生存环境选择的基础。

建水古代居民从高山流向平地后,得到了许多新的环境效益,但也丧失了若干原来具有的优势。例如:高山地势高,高亢干燥,少有潮湿和水患。一旦徒居平地,潮湿、水患与人的生存矛盾就突出出来了。原来半穴居式的山地居住方式,

“《管子?乘马》

2乡村聚落文化模式

移到平地来显然已不合适。能够适应新的环境的新的居住方式等待着人们去创造。无疑,这便成了尔后刺激平地村落模式发展的重要导向性因素。

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即就整个建水地区而言,高山多于平地。由高山向平地流动的人口,只可能是当地古代居民总人口中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因为受到平地环境容量的限制,或遇到其它人为的或自然的种种因素阻限,另一部分居民仍然只能在高山滞留。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所谓“下方夷”和“上方夷”的区分。¨们与有幸获得新的具有优势发展条件的、流入平地的“下方夷”相比,仍然在高山滞留的“上方夷”不得不继续留在并非仁慈的山地环境中磨练、争斗。尽管前进的步履维艰,但终归也在亦步亦趋中得到发展。这样一来,“上方夷”和“下方夷”在原先共有的基础上分道扬镳,各自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山地和平地村落模式。这是云南聚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可知的分野。

2.2云南乡村聚落特点

与平川旷原地貌的中原不同,云南由高山、河流切割形成的地貌,先天就给生长于斯的先民隔离限定出若干的自然空问,一个空间和另一个空间的通达在古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若欲将其统一在一起,在军事、政治、经济上都需比平原地区支出更多。生活在该地的任何一个部落和民族都缺少长期征服异地的“代偿力”,其经济水平长期处在一种自给自足的阶段上。即便一时间形成统属关系,也会一

图2.2小者茶聚落

Fi92.2XiaoZheChasettlement

资料来源:《云南各族古代史略》遇动荡,便使脆弱的统属关系崩溃。一直以来,除四川盆地形成了统一的社会以外,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直至近代都尚存在着大姓、大族、土司割据的现象。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的族类聚居干百年来总是相对稳定在某一经过自然选择的地点上,每一个地点形成若干个聚落。这些相对稳定的族类聚居点可以被称为“人居生态点”(图2.2)。这些人居生态点有一定的自然空间尺度,能承载

一定容量的人类群体,自然生态上能提供自给自足的资源,即便不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也能保证生存的基本要求,每个人居生态点之间相隔一定的空间距离。

一般而言,有多少人居生态点就有多少族群,该人居生态点的资源容量和空间容

2乡村聚落文化模式

问长期的矛盾焦点。长期与自然磨合的结果,也极大地刺激了“风7K”理论的产生,只是不如中原的“风水”理论那样系统化与人性化。无论如何,朴素的“风水”思想就是早期朴素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可能隐喻在经世的神话和传说中,并以这种民间特有的教化功能影响和引导聚落的后人如何融入自然环境并达成和谐,对聚落建设起到指导性作用。适应性改造、顺应其势,以满足食、住、行、娱乐、教育、宗教庇护等聚落生活的基本要求。然而,山居方式的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也被局限在相对封闭的山地图景中,山地为居民带来多种庇护的同时,也客观地使文化交流受阻,所以在云南的山地聚落往往与平坝聚落联系在一起,以弥补先天的缺陷(图2.3)。

就云南广大区域而言,山居是广

泛而普遍的,自然提供的若干乡

村聚落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以山地

圈层为框架的。但山地聚落又具

备一些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聚落

的人文地景。这就是若干自然空

间限定要素的神性化,如山神、

树神、天梯、天柱等诸多有关山

的人文意向,这些山地物质特征

被赋予灵魂后浸入传说、神话、

史诗和典籍之中,构成山的文化。,;92.,M。。m。;。。曼蔷蠹盅尝差嚣篡慧銎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2)平地聚落

走进平地是农耕发展的必然

要求,因为平地交通便利,土地

肥沃,耕作半径大,人口容量大,

所以平地聚落一般规模也较大。

平地尽管为聚落选址和布局提供

了较之山地更多的自由,但历来

聚落的产生仍然寻找到了若干自

然生态的制约条件,并以此来建

立聚落,例如如何利用水系灌溉、

如何避开滑坡、如何防洪、如何

逃避寒流以及通过堪舆和聚落建立形成居住环境的微气候(图

图2,4云南平地聚落外观Fi醴.4Flatregionvillageappearance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