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靳洁“美术欣赏课教学点滴”

靳洁“美术欣赏课教学点滴”

靳洁“美术欣赏课教学点滴”
靳洁“美术欣赏课教学点滴”

美术欣赏课教学点滴

单位:古冶职教中心

姓名:靳洁

美术欣赏课教学点滴

美术课是一种通过以绘画形式、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审美活动。新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新编制的美术教材作品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面对众多的审美客体,教师如何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以达到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自我陶冶教学目的呢?

一、对比分析,提高对美术欣赏的感知力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知,在教材中那些欣赏画面的内容、形式、风格和表现的情感、方法是多样化的,千姿百态的。如错综复杂的抽象画,心旷神怡的山水画,风趣逗人的变形画,活泼可爱的夸张画,还有细腻流畅的线描画等等。不同内容、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体裁,和教学时不同的分析手法,势必影响感知力。所以,每次教学前,对画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还要从画面的色彩、力度技法等方面对画面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对比进行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欣赏展子虞的《游春图》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重新欣赏了米罗的《小鸟围着的女人》一图,引导学生想起画面的错综复杂,图中纷乱的小鸟围绕在女人周围的情境,启发学生与《游春图》在绘画形式上有何区别?学生很快得出:‘这幅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无不显示着春的盎然,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小鸟围着的女人》从技法上来看却给人以工整有序感,色彩上

对比强烈。’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了不同的绘画技法,和不同表达意境。然后,进行颜色、意境、衣撞等对比,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时还注意,让学生感知,哪怕在同一幅图中相同的技法,但如果用不同的心情去绘画,去欣赏,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由此可见在欣赏课中,通过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技巧对比,颜色对比,心情对比很容易让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绘画技法的不同。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欣赏的感知力。

二、利用已识,激发对美术欣赏的想象力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实,美术的魅力不仅在于美术本身的渲染得和谐完美,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一个驰骋无比的想象空间。教学欣赏油画《小鸟围着的女人》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营造出了乐学的氛围,我特地把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小鸟围着的女人》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这两幅画,一种是油画形式,一种是儿童画形式,为的是丰富视觉,引发思索、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想象空间,提高课堂效果。当学生分别欣赏完作品后,我提问:“两幅画面表现同一个内容,你更喜欢哪一副,为什么?”这一问使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喜爱儿童画的占多说,原因是儿童画更接近他们的年龄段。接着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他们,油画是西洋画种、极大的夸张感,远观视觉较好,可以随意修改;而儿童画画面简洁、色泽鲜艳,表现起来较容易。紧接着让也以此为主题展开想象:如果让你作画想表现什么?而后学生的发言异彩纷呈,丰富无比,他们画出的《小鸟围着的女人》的内容其想象力远远超出我预想的效果。从两种不同表现

形式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不同画面具有相同的神奇魅力——就是可以培养儿童卓越的想象力!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和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创造过程,美术作品犹如一台发动机,他可以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中,把学生的潜在的无尽的创造性、想象力充分发掘出来,激发出来。

三、积极参与,发展对美术欣赏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想达到此目的,要求美术老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巧妙引导上下功夫,使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把被动的欣赏那个美术的过程变为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到欣赏美术、表现美术及美术创作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联想与想象,体验蕴含于美术作品形式中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美好的情操及健全的人格。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积极思维、积极创造的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提高了欣赏教学的效果。

四、情感体验,提升对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美术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首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正像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说的那样:“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们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那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渗透,是欣赏课中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注意了情感体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与美术作品融为一体,自觉的、主动的、自由的展开创造性思维的想象与联想,

这一过程的作用便是情感的升华与心灵的净化。众所周知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将会对人的一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战争年代无数热血青年战死疆场后人在淮海纪念塔展览馆里目睹那一幅幅硝烟滚滚的画面无不催人泪下,这幅幅画面深深的感染了每个观众,随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真实画面,随着主题音乐的不断出现,引起了观众心灵的震颤与感情的升华。以上所述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美术欣赏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如何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锻炼联想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作品的渲染中去寻找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净化。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看懂了美术作品后,他们会自觉地在美术中展开自由的、充分的、丰富的、美妙的联想,进行美术的第二创作,(即创造性思维)从中提高鉴赏美术的能力并得到感情的升华。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我注意上好美术欣赏实践课。例如:五年级欣赏课中(西班牙)毕加索的《小鸟围着的女人》这幅图,我认为美好的画面都可以拨动心弦。不同的绘画风格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境界。美术是一种伟大的语言,他用华丽的色彩和多彩的画面渲染来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正如《小鸟围着的女人》一样,它的整个画面内容仿佛在为我们讲述哭泣女人的故事。目睹画中刺眼的黄色和绿色,病态的白色,便以及令人心烦的红色,加上立体派的造型和女人两眼泪汪汪的眼泪。都让人感到这幅无法引起愉悦和美感的绘画,但他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

根据其名称可得知此情此景是画家毕加索的情人朵拉`玛尔。因它他与她感情不和,但我认为与其说是不和,不如说是憎恨。画面上那个刺眼

的黄色、病态白、红、蓝让人感到女人的悲哀。

这幅画,色彩对比的,强烈,画面跳跃的很刺眼,充满了戏剧的色彩,使人们很容易就融入到其中,应该是很容易渲染小学生的心灵。

我本人也十分喜欢这幅画,因为它极度夸张的变形给人心灵的震撼,尤其是强烈的色彩和女人的泪水,更能起到渲染的效果,画面悲伤与刺激

的气氛,为整幅作品增加了不少色彩。

其实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多些和谐,干嘛老是充满着仇恨;干嘛不能多些包容,其实!这些都是大人的思想,在孩子们的眼里多数还是美好的,孩子们在鲜花盛开的大自然里嬉戏,这种画面多美呀!

以上所讲,都是作者在主观能动的情况下,随着自己的感受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用最短时间,用最美妙的技法,描绘着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卷。给学生们留下一个很好的创作空间。学生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在感受画面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至跳跃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真可谓心动胜于行动。从学生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是在主动的、用心的去欣赏画面,去感受画家的心境,去享受画面的美以至产生的心灵的共鸣。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看到了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一块纯净无暇的净土,从他们的发言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渴望美好生活,热爱美丽大自然,真心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永存,真心希望人与大自然的和平相处,真心希望世界处处充满和平充满友谊、充满爱。同时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积极向上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学生们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的确得到

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了客体(美术作品)与主体(欣赏者)"物我两忘、心神合一",发生了共鸣和顿悟,使欣赏主体(学生)悦志悦神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从而进入审美升华的阶段,即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了净化,提高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思想认识与感情的升华。

以上所述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师欣赏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术,如何在欣赏美术的过程中,锻炼感知,联想、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去寻找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净化。因此,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欣赏到的美术有独到见解,是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问题。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美术欣赏》教学大纲

《美术欣赏》教学大纲 《电影美术》 教学大纲 【说明】 1(本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方向学生的基础课。目的在于通过对美术形式、美术种类、中外美术特点、美术欣赏方法的分析讲解,带领学生巡游于艺术世界,去领略、感悟深蕴其中的人类精神文化价值,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式感受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影视专业学生感性素质发展,为学习影视文学奠定基础。 2(本课程2课时/周,共36学时。其中2学时用于考查。【本文】 第一章美术鉴赏入门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认识美术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学习美术鉴赏课程和影视专业学习的关系;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美术作品的魅力,鉴赏者应具备的条件。内容要点:第一节绪论(教材分析和课程说明) 第二节 1.美术是一种文化 (包括美术的分类和形式美) 2.欣赏和鉴赏的异同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 教学手段:幻灯机 授课时数:5学时 1

第二章建筑艺术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学会欣赏建筑艺术,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建筑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功能、意义。 内容要点:第一节园林艺术 第二节城市建筑艺术 第三节山西传统建筑与影视剧的拍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直观法 教学手段:幻灯机 授课时数:6课时 作业与思考:建筑对于影视剧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鉴赏教学目的: 让学生懂得绘画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及社会功能、价值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创造过程,中国画的风格、流派,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赏析方法。 内容要点:第一节中国传统绘画 第二节中国传统人物画作品赏析 第三节山水画作品赏析 第四节传统与现代花鸟画 第五节花鸟画创作示范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直观法 教学手段:幻灯机 授课时数:12课时 2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以下是关于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呜。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二、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 ·

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1949斗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时刻;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凡高《阿尔的吊桥》一国,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奔放的线条,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美术)

高中艺术欣赏课(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 说明 (一)高中艺术欣赏课占用必修课时间授课,总学时为68课时(注),音乐、美术各占34时。课程均应列入课表,不得任意挪为它用。 (二)音乐欣赏课、美术欣赏课原则上高一、高二分段进行。也可阶段交叉或间周轮换上课。授课形式以常规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必要时也可合班上课。 (三)高中学校应配备专职音乐、美术教师,有困难的学校可外请教师代课。 (四)教材应根据本大纲的要求编写。大纲中规定的必选作品应全部编入教材:音乐欣赏课的参考作品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并适当补充民族、民间作品。音乐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音响资料,美术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幻灯图书资料。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分为音乐欣赏课和美术欣赏课,是普通高中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音乐欣赏课(略) 美术欣赏课 一、教学目的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一)美术欣赏基础知识(30%) 1.美术欣赏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美术的社会功能; 3.美术的分类及其主要艺术特征; 4.美术创作的主要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中关于欣赏和创新的教学策略

初中美术教学中关于欣赏和创新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07-18T15:24:34.1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9月作者:金厚良 [导读] 美术欣赏课作为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金厚良四川省会东县嘎吉中学 615203 【摘要】美术欣赏课作为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9-078-01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担负着传授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任务。通过美术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美术欣赏课,上好美术欣赏课。 1欣赏题材和内容的筛选 欣赏的题材和内容恰当与否,是一节欣赏课是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关键所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能激发儿童兴趣富有学生情趣的、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法归类:①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②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③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欣赏课不能只凭教师的讲解,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是:①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②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③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3遵循欣赏课的规范程序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要求一般是由浅入深的理解作品,逐步达到能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为了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在欣赏课的教学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大致的环节为:①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②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③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④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图”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4加强知识整合 欣赏课如果只一味的欣赏作品,学生会感到乏味,把欣赏课教学与工艺、绘画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学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如上《捣练图》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现代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及审美特征,接着进入课题了解唐代人物画中的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最后为了进一步对本课的了解让学生结合唐代的人物造型特点临摹一张仕女图,通过比较与实践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还给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明示发展的方向,诱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5创新教育的内容 5.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曾经有过一个关于从创新能力的实验:一只跳蚤放在一个盖着透明玻璃板的瓶子里,跳蚤一跳就撞回来,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把玻璃板拿开之后,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实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教育中,不可以限制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才能。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保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5.2创新技能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能发挥出创新技能,它是实践能力的体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美术教育证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渐渐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5.3创新情感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仅仅是体现在实际的操作当中,还要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格中。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利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美术欣赏将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

(精心整理)美术欣赏课教案

美术欣赏课教案 课题:美术作品欣赏 执教:赵君明 教材分析: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所涉及内容及具广泛性和综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美术的审美特点出发,通过古今中外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介绍、分析。并引导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中获得知识、审美感受和享受,从而掌握美术欣赏方法,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有代表性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也有一个初步了解。 2、过程与方法:在不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审美教育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的直观欣赏,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着重欣赏分析教师作品和部分学生作品,精辟地讲授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教育准备:多媒体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育 上课礼仪、故事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自己的作品 1、欣赏教师作品《雪景寒林图》临摹作品。 (1)分析《雪景寒林图》整体创作的构思; (2)再析《雪景寒林图》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 (3)欣赏《雪景寒林图》的设色用笔。 2、欣赏《陕北老农》 (1) 分析《陕北老农》整体创作的构思; (2) 细节刻画; (3)《陕北老农》艺术特色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3、教师给出自己的欣赏途径,给学生提供参考。 (1) 作品构图; (2) 色彩及用笔; (3) 主题思想。 4、学生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提醒:可参考老师的欣赏途径,也可从自己的欣赏角度去欣赏。) 二、教师活动:欣赏学生的作品 《肖像》、《放学了》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1、课程代码: 2、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艺术) 3、总学时数:30 课时 4、适用对象:全校所有专业 5、先修课程:无 6、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的美术已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人类艺术宝库,它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在高校里开设这门课,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知识,扩大审美视野和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欣赏西方大师的优秀作品,能够陶冶性情并能逐步地培养当代大学生一种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能了解与掌握西方美术的文化背景知识;欣赏名作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西方美术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风格和流派技巧等。第二,通过大量的大师名作的图片欣赏,要求学生对艺术美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审美的兴趣并能逐步地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爱国

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由于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课时分配安排表 备注:实际教学时间与培养方案有冲突,课时可适当调整,按实际教

学时间进行安排 五、考试要求 本课程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均按百分制考评,评价基本模式如下表: 六、可选用教材、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可选用教材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 美术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西方的美术作品,尤其要 让他们掌 1、《西方艺术史》 苏姗伍德福特等著 四川美术出版社 2、《外国美术史纲要》 陈洛加编著 西南师大出版社, 1、《美术欣赏》奚传绩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版)中学美术欣赏课案例分析

中学美术欣赏课案例分析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始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 这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从来没有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从目前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发现教师讲授时间很多,留给学生学的机会很少,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那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按理说,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但授课毕竟是老师的个体劳动,老师可以自己做出决定,对教材作品哪些是重点分析欣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处理教材灵活,具体安排。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如果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欣赏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想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领会和感悟到美术作品的娱乐功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感觉现在的“激情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 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课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课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绘画 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 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 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 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 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 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 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 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 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美术欣赏教 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 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 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 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可想而知,学习效率很低。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 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 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 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 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 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 对作品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 上去细致地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 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 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 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 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 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 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 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

谈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谈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人,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 但每个人都会接触艺术,这则是必然的。因此, 艺术教育所指向的学生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应该是综合的, 对包括技法在内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比之艺术能力,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另外, 艺术创作与欣赏又是不可分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 欣赏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是观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正因如此,近几年来,中学美术教材在经过多次的改革试用后,欣赏课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当前对欣赏课的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 把欣赏课上成是教师的“讲授”课,教法、学法单一, 教师讲课累,学生学得枯燥,教学效果差。完全失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 更谈不上对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现对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经验赘述如下: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真正可以体会它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响以及交互功能等方面带给我们的全新感受, 使美术欣赏课从一门“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过程, 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全方面调动学生的审美兴趣。 现行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教学过程

美育的最有效手段是多接触艺术”。事实上, 在偏僻的乡镇, 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感受真正的美术作品的魅力, 而多媒体的运用, 接近了学生与大师、大师作品之间的距离,比如, 在教学浙江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让世界更美好》一课时, 在情景导入时, 本人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视频《地球之肾一一湿地》《生命之水》等相 关视频,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当前地球所面临的困境, 也是人类所关注的问题, 从而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 另外, 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实现学生的想象, 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 故欣赏课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 二、有意识、逐步地传授理论知识 美术欣赏课的目的, 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作品本身, 更需要让学生学会欣赏, 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以独到的智慧、个性及人格魅力扮演“授人以渔“的角色。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对美术语言的了解, 美术语言包括点、线、面、色调、材质等各种美术要素, 好比文学中的词汇; 以及这些要素在相互联系并构成美术形式时所具备的审美形式规律: 对称与均衡、节奏渔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 也称为“组织原理” ,就像文学中的语法, 学生只有在习得美术语言的基础上, 才能对各种不同的作品进行欣赏的探索。 三、注意作品的文化情境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 都是 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探索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探索 [摘要]美术欣赏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教会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审美能力。要把握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将多学科知识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并介入多媒体教学,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形式美;内容美;渗透多学科;多媒体 美术欣赏课的内容中渗透了很多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点,即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美术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由此可以看出,美术课程的价值首要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欣赏课已经成为中学、中专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欣赏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从欣赏能力开始的。“物发于外而情动于中”,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有所感知是普通的心理现象,但对艺术美的感知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方能具备。 美术欣赏教学是直接将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精华作为学习对象,通过感性直观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艺术理论与艺术知识寓于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讲解之中,使学生掌握对于艺术美的欣赏能力,逐步树立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等思想意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并深刻地影响自己的气质、品格、意志、信念,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作品与观赏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美术作品的美是作品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才能传达给欣赏者。欣赏者在面对美术作品时,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甚至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欣赏者只有先把握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才能进一步领会美术作品的内容美。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一般都是靠线条、面、体、色彩去塑造视觉形象的,但是,线条、面、体、色彩又不是孤立的,它们必须按照美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塑造出美的视觉形象,让人感受到美。而美术作品的内容美,一是指美术作品所具有的健康向上的社会内容,二是指美术作品中所表达出的美术家的美好情感等。所以,我们要想深入领会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与内容美,首先必须从美术家在其作品中所创造的视觉形象入手,看它美在何处。然后再分析视觉形象中所包含的社会内容,看它是否给人以健康向上的情感,又寄托着美术家的何种情

《民族民间工艺设计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53036 学时:32学时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彭咏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教程》,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年 吴安丽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蜡染艺术》,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9年 张锦华主编《苗族民间文化考察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民族民间美术是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掌握民族民间美术内涵的基本规律,对于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满堂灌,在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上,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学习,

多进行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悠久的历史 第二节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三节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四节民族民间美术的大众 第五节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发展。 4.教学建议: 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二章远古时期的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远古时期民族民间美术起源 第二节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图腾形象 第三节从《苗族古歌》看苗族内涵的蕴味 第四节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五节民族民间美术的表现题材 第六节民族民间艺术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和掌握苗、布依、侗等服饰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苗族、布依族、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特点、种类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三章原始寓意的图腾崇拜及偶像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民族意识中的自然图腾崇拜 第二节民族意识中的和人为偶像崇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图腾艺术的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民族图腾艺术特色。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四章苗族的祟拜心理与创造意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对始祖的创造心理意识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美学观,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完整意义上的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初中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有了正确的审美观,将产生正确的艺术思想认识,提高辨别能力,为人生旅程提供想象的风帆,从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人生。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正是提高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出于知识能力培养的局限,许多教师往往把意趣横生的美术欣赏课程上成了美术专业知识教学课。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角度来进行,对于一般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这种忽视学生实际接受水平的教法实在是无的放矢。久而久之,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会变得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势必挫伤学生好欣赏课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有的美术欣赏教学过多注重作品内涵的分析,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了历史回顾或文学欣赏。美术作品包括纯美术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其中纯美术作品是指仅能够供人们观赏的独立的艺术作品,比如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等。实用美术作品是指美术作品内容与具有使用价值的物体相结合,物体借助于美术作品而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比如陶瓷艺术等。然而美术作品必然与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有关,于是部分教师就喧宾夺主,大谈其历史渊源、作品出处、文学特性等,忘记或淡化了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感情与认识、感受与理解、这种历史课或语文课式的美术欣赏课即使上课内容再生动充实,也无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这种教法的后果是偏离了从美术作品中使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丰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一)情境教学 这充分显示了教师创意造境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欣赏教学。其特点强化了欣赏教学的赏悦性,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需要和欣赏对象的性质,采用多媒体教学,语言描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审美情境,教师可以出一些背景材料,学生畅谈感受和领悟,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所欣赏对象的深层意蕴。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课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课 发表时间:2011-11-07T13:50:33.773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8期供稿作者:李颖[导读]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李颖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可想而知,学习效率很低。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 3、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 农村学校的儿童,外出参观的机会较少,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提供现场欣赏的机会。比如我们上一册《各种各样的树》这一课时,就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圈,欣赏一下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学校里就有那么多不同的树,大自然里有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绘画教学。 另外,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2)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对欣赏作品产生距离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赏课的兴趣也就又提上来了。

美术《欣赏》课教学设计

美术《欣赏》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欣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初步懂得美术可分为四大类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美术可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几小类? 三、教学()环境 局域网;Internet;书本及相关文字资料。 四、网络资源 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网页。 /shyuhua /superckz/index.asp /chylds/zpll/csds/csdsi.htm /dir.yam/art/painting/ /cl2000/exri/hxn3/wen01.shtml /chinacraft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课题:美术分类知识 (二)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出示四张图例及美术分类知识大树) 自学要求:美术分为哪几大类? 2、学生自学。 3、提出问题。 内容:美术的分类 4、反馈交流。 美术可分为四大类:绘画、工艺、建筑、雕塑。 自学要求:

A.分组学习绘画、工艺、建筑、雕塑四大类中,还可以分为哪几小类? B.从每一类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告诉大家。 5、学生分组自学。 内容:绘画、建筑、雕塑、工艺分别包含哪些内容,代表作品有哪些。 6、反馈交流。 A.从种类上分,绘画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中国画、版画等。 B.从时间上分,建筑包括:古代建筑、现代建筑。 C.从工艺手段上分,雕塑包括:圆雕、浮雕、透雕。 D.从用途上分,工艺包括:实用工艺美术、观赏工艺美术。 2)师生交流每一类的代表作品。 (三)学生练习 1.书上内容欣赏,分组讨论完成练习1。 2.学生分组完成”美术分类”填充练习。 (四)教师小结 (五)拓展练习(可以课后完成) 自学要求:从互联网中进一步了解,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的相关知识,并下载交流。 六、教学()设计表 七、教学()流程图

浅谈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浅谈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呜。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二、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 1、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情景;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 2、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凡高《阿尔的吊桥》一图,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奔放的线条,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 3、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给学生讲述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讲述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 4、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2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周数:18周 学分:2 学分 适用专业: 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相关专业 开课部门:艺术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标 《美术鉴赏》是全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是在学生具备了基本和广泛的文学、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较高级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技巧实践的重要教育环节,是衡量大学生素质构成和人格完美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把美学知识和对门类艺术(如:绘画艺术)的鉴赏融为一体,力图使学生在了解美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艺术鉴赏的水平,认识艺术鉴赏的主要功能和途径;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参与社会审美实践,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此外,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补充,对学生所学的专业领域有所促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的造型特点,并对中外美术发展的整体结构脉络及美术风格的传承、演化有较详细的认识、了解。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在理论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两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下述目标:(一)理论知识: 在欣赏理论篇的基础上,学生能了解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与数码艺术、影视美术、现代装置与行为艺术等九大美术形式。以及中外美术发展结构脉络。 (二)能力方面: 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艺术修养,能对艺术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