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

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

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
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

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四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第七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与旧城改造

第八章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

第十章城市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第十一章城市市政设施规划

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第十四章郊区规划

第十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六章城市远景设想

第十七章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第十八章城市规划的实施规定及措施

第十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为适应莱芜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正确引导与控制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在1998 年《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依法制定的指导莱芜市城市建设的法律性文件。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规划法》规定,执行本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参照本规划执行。

?对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条款执行。

?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从区域角度出发,以促进集聚发展为重点,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城市用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加

强文化遗产保护,凸显城市特色,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全国人大(1990)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发[1991]14 号

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发[1995]333 号

4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 号

5 、《山东省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暂行技术规定》鲁建规发[1995]7 号

6 、《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 )

7 、《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 )

8 、《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 )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3 — 2020 年。其中:

近期:2003 — 2010 年

远期:2011 — 2020 年

远景:2020 年以后

?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由以下部分组成。

1 、莱城、钢城城区

界限:西起张高庄村西丁字路口,经郭家镇村北、北王家庄村北、大洛庄村东、梁坡水库北500 米,东至205 国道东2500

米;往南至辛庄河与盘龙河交叉口,经大官庄西北、东田庄西南、颜庄河岔口,至涝洼村南韩莱路;往南经红岭官庄南、大上峪(新

华机械厂东),至磁莱铁路线与新泰莱芜边界线交叉点;往西北经上古墩东南桥头、颜庄西、西港煤矿铁路、鲁能水泥厂南,至轮胎

翻新厂东;往西经埠阳村西北、东汶南西,至南刘家庄北;往北经王家岭,至张高庄村西丁字路口。总面积约375 平方公里。

2 、雪野水库保护区

雪野水库保护区从雪野村南,经西抬头村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北白座峪村东、石泉村东北、上游村南、西下游村西、花峪村

西、小楼村东,至雪野水库大坝西南,总面积约41.9 平方公里。

3 、杨家横水库、大冶水库、乔店水库等其他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乡镇驻地、独立工矿点等,由莱芜市人民政府具体划定。

第二章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八条发展战略

立足现状,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按照“一快、一高、一好”的指导思想,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

钢铁、先进机械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建设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把莱芜市建成鲁中

地区的经济强市和山水共生的园林城市。

第九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第十条发展战略重点

第1 款工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限制能源产业,发展“节水型”工业,提高、延伸钢铁产业,形成以钢铁、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

第2 款城镇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建设,形成合理、有序的区域城镇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利用国家南水

北调的契机,加快引水工程建设,尽快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第3 款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以金融、商贸流通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并适当发展旅游休闲、信息、科技和教育等第三产业。

第4 款农业与农村经济

初步形成以区域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为特征的农业发展格局,使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相结合,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化和多元化。

第十一条区域发展的空间战略

根据莱芜市在山东省的区位特征,规划确定“南北推进,两翼展开,中心强化,全面发展” 的区域发展空间战略。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二条市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1 款市域总人口

近期:136 万人

远期:150 万人

第2 款城镇化水平

近期:50%

远期:65%

第十三条市域城镇建置规划

将高庄、张家洼的城镇建成区纳入莱城城区,将艾山、里辛、黄庄的城镇建成区纳入钢城城区,将和庄乡升为建制镇。规划期末

城镇15 个。

第十四条空间网络结构

规划形成“双心三点四片”的空间系统、“一主两副”的轴线系统。

1 、双心

莱城主中心和钢城副中心。

2 、三点

口镇、苗山、雪野3 个城镇作为片区中心的重点镇。

3 、四片

南部核心经济区:包括莱芜城市(莱城、钢城)、颜庄、辛庄、方下和牛泉,是整个市域的核心。

西部平原经济区:包括口镇、寨里、羊里、杨庄4 镇,以口镇为本区中心。

北部山地经济区:包括茶业口、雪野、大王庄3 个镇,以雪野作为本区的中心。

东北部山地丘陵经济区:包括苗山、和庄2 个镇,以苗山作为本区的中心。

4 、主轴

指钢城- 莱城- 口镇- 雪野轴线。

5 、副轴

指博莱高速公路和泰莱高速公路沿线。

第十五条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第十六条城镇职能结构

第十七条重点城镇专论

第1 款莱芜城市

莱城为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先进机械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的园林城区,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达到45 万人。

钢城为市域副中心,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区,规划期末城市人口20 万人。

莱城、钢城作为莱芜城市的两个城区,规划期末城市人口合计达65 万人。

第2 款莱芜城市周边城镇

颜庄镇:以工矿为主的重点镇,同时作为服务于钢城的生活服务基地,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3~5 万人。

辛庄镇:以生活服务为主的商贸城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0.5~1 万人。

方下镇:莱城远景发展的工业备用地,规划对其规模进行控制,规划期末城镇人口0.5~1 万人。

第3 款口镇

市域的商贸型重点镇和西部平原经济区的中心,规划期末城镇人口3~5 万人。

第4 款寨里

位于西部平原经济区中部,规划为以商贸为主的重点城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3~5 万人。

第5 款苗山

市域交通型重点镇和东北部山地丘陵经济区的中心,规划期末城镇人口1~3 万人。

第6 款雪野

旅游型重点镇和北部山地经济区的中心,规划期末城镇人口1~3 万人。

第十八条市域空间可持续发展规划

将市域划分为5 种地域类型,并对其提出不同的建设要求。

第1 款城镇密集区

包括莱城、钢城及周围地区(颜庄、牛泉、方下、辛庄等城镇)。是市域的中心,各城镇应相对集中紧凑发展,避免城镇沿交通

线蔓延。

第2 款平原农业区

包括位于西部平原地带的口镇、寨里、杨庄、羊里等镇。以高效、集约农业为主,加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和专业化;非

农产业和人口应向区内的重点城镇集中。

第3 款山地丘陵农林区

包括北部和东北部的茶业口、大王庄、雪野、苗山、和庄等5 个镇。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绿色植被为主,因地制宜地侧重于发展山

地、丘陵经济。

第4 款严格保护区

包括大峡谷、雪野、棋山、莲花山、云台山、望夫山、锦阳关、嬴城、青石关、独路等风景区,保护好自然植被、地形和地物,

禁止开山、采石和任何破坏环境的建设活动,避免水环境污染。

第5 款生态敏感区

包括位于莱城东南的生态走廊、牟汶河沿线和雪野水库、乔店水库、大冶水库、杨家横水库、葫芦山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严禁建

设任何有污染的工业项目,以生态绿化、农田和林地建设为主。

第十九条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1 款市域交通设施

公路

规划以莱芜城市为中心,形成“五射一环两联络线”的公路网格局。

五射:博莱高速公路、莱新高速公路、泰莱高速公路、莱青高速公路(济青南线高速公路莱芜- 青岛段)、济莱高速公路(济

青南线高速公路济南- 莱芜段)- 明莱公路(省道242 线)。

一环:为杨庄—寨里-口镇—苗山—辛庄的半环形公路网,联系莱芜城市外围主要乡镇,全线规划为一级公路。其中杨庄—寨

里—口镇路段为泰莱、济莱高速公路联络线,在沿线城镇的外围通过。

两联络线:在环路系统外围的北部地区,规划修建两条联络线,一条为大王庄- 雪野水库- 和庄线;一条为大王庄—雪野—茶

业口线。道路等级为二级。

对省道803 线城区段进行改线,使其经莱城东外环-快速环路联络线-钢城西外环- 永兴路通过。

铁路

将辛大线、磁莱线的线路和站场扩容,提高运输能力,并结合货运站建设物流中心。促成磁莱线新泰站与兖石线平邑站之间的铁

路建设,使莱芜通过新(泰)平(邑)线向南直接与兖石线沟通,加强莱芜与日照的联系。第2 款市域供水设施

近期完成乔店、葫芦山、沟里和大冶水库扩容改造工程,兴建杨家横水库闸、和庄至大冶水库调水工程以及汶河、汇河拦蓄工

程,建设乔店、杨家横、雪野、大冶和葫芦山水库向城市输水工程。远期结合国家南水北调和山东省西水东调计划,积极建设引水工

程,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

加强对市域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控制污水排放,在水源地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避免水质性缺水。

第3 款市域供电设施

完善市域电网系统,在钢城东北部新建500kV 莱芜变电站;在南部核心经济区新建方下、韩家庄、魏家洼、莱北、鹏泉、钢城、

钢城Ⅱ、寨子8 座220kV 变电站,扩建220kV 长勺变电站和棋山220kV 变电站;将核心区的220kV 变电站和莱芜、莱城电厂联

网,形成环绕核心区的220kV 输变线路环网。

远期在市域北部建设220kV 石门变电站,将35kV 枝状供电线路改建成环网。

第4 款市域通信设施

规划电话主线普及率为27 部/ 百人,远期为33 部/ 百人。

适应网络智能化、广电数字化的发展要求,对现状通信线路、设施进行改造。

第二十条市域旅游规划

第1 款旅游发展定位

依托周边旅游区客源市场以及市域生态景观、农业资源,发展以自然观光、生态休闲为主的旅游业。

第2 款旅游分区

按照旅游分区—景区两个层次对市域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规划。

形成北部旅游分区、东北部旅游分区和南部旅游分区三大旅游分区。重点建设大峡谷、雪野、棋山、莲花山、云台山、望夫山、

锦阳关、嬴城、青石关、独路等10 大景区。

第3 款旅游组织

重点建设两条旅游线:自然景观旅游线和军事题材旅游线。

自然景观旅游线:西起仲临路、明莱路,经莱城,顺韩莱路向东南延伸,形成以大峡谷-雪野-中心城市-棋山旅游区为主要景

区的自然景观旅游线。

军事题材旅游线:西南起牛徐路、泰莱路,经莱城,循205国道向东北延伸。形成以云台山- 莱芜战役纪念馆- 长勺遗址-

青石关为主要景区的军事题材旅游线。

第4 款旅游服务设施

一级服务中心:莱城。

二级服务中心:雪野镇、钢城。

三级服务中心:各景区的旅游服务区。

第四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第二十一条城市性质

山东省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山水园林城市。

第二十二条城市形象特色

塑造“青山相拥,绿水相依,山水共生”的整体环境风貌,凸显“绿色钢城” 的城市形象特色。

第二十三条城区功能定位

第1 款莱城城区

莱芜市域的中心,以先进机械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的园林城区。

第2 款钢城城区

莱芜市域副中心,以钢铁、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园林城区。

第二十四条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45 万人,其中莱城31 万人,钢城14 万人

远期:65 万人,其中莱城45 万人,钢城20 万人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二十六条莱芜城市总体布局

第1 款总体格局

按照“ 提升莱城、整合钢城、主辅互应、整体推进” 的发展思路,莱芜城市总体上形成以莱城为主、钢城为辅的布局形态,呈“十”

字型的空间发展格局。

第2 款开放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水一廊”的开放空间结构。

“一水”:指联系钢城和莱城的牟汶河,沿岸布局相应宽度的绿带,构成滨水生态景观轴线。

“一廊”:指位于莱城和钢城之间的自然山地丘陵地带,形成带状城镇密集区中的分隔带和生态廊道。规划在莱城东南结合丘陵岗

地以及采空区布置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并向东北、西南与外围山体绿地连接,从而形成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的“绿色通廊”。

第3 款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形成“一环三联”的道路交通骨架系统。

“一环”:形成环绕两城区的环路系统,由莱城北外环、莱城西外环(寨里、牛泉公路)、莱城南外环(高牛公路)、钢城外环、

莱城东外环组成,将城市两个城区及周边的几个城镇联系起来。在莱钢集团石灰石矿东侧跨牟汶河修建快速路联络线。

“三联”:指联系莱城和钢城的三种主要交通联系方式——高速公路、快速路(环路)和铁路,并建立莱城、钢城之间快速公交系

统。

第二十七条莱城总体布局规划

第1 款用地发展方向

莱城的主要发展方向以东面和西面为主,实施“ 东拓西展、南优北进、中部提升”的空间发展战略。

1 、东拓西展

东拓向东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建成“工业新区、商贸新区、科教新区、人居新区”的功能定位,完善南区、建设中

区、开发北区,全力打造“新区新产业,新城新景点”,努力建设山东省一流的工贸园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

西展以泰钢为基础,形成由钢铁生产区、雅鹿山公园区、深加工和高新技术区、办公科研区、生活居住区组成的综合功能区。远

景跨过外环西路,建设方下工业片区。

2 、南优北进

南优通过绿化、河道蓄水和旧区改造等措施,搞好以孝义河、汶河为中心的生态建设,优化莱城南部环境。

北进向北与张家洼组团相接,通过加强规划布局和组团建设,逐步向济南东部产业带靠拢。

3 、中部提升

加快改造旧城区,改变城市面貌,提升旧城区的功能和品味。

第2 款总体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 两心、两轴、六片”的总体布局。

两心:老城区主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次中心。

两轴:南北向的长勺路、文化路发展走廊以及东西向的鲁中大街、龙潭大街发展走廊。

六片:中心片区、城西片区、高新区南片区、高新区北片区、张家洼电厂片区、城南片区。

中心片区东至大桥路、西至北坦路、南至汶河、北至辛大铁路,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旧城改造为

主,强化办公、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

城西片区东至北坦路、西至西内环路、南至汶河、北至辛大铁路,为高新技术、办公科研、生活居住为主的综合区。

高新区南片区东至博莱高速公路、西至大桥路、南至汶河、北至磁莱铁路,以工业和物流服务为主。

高新区北片区东至博莱高速公路、西至大桥路、南至磁莱铁路、北至凤凰山,以高新产业、商住、办公、教学科研为主。

张家洼电厂片区围绕鲁中矿业集团和莱城电厂布置工业用地,适度发展相关产业。

城南片区位于牟汶河以南,适当控制发展。

第3 款道路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形成“八纵六横、两环六射” 的布局结构。

八纵:西外环路、西内环路、鹿鸣路、长勺路、大桥路、凤凰路、九龙山路、东外环路。

六横:北外环路、嬴牟大街、龙潭大街、鲁中大街、汶河大道- 汇源大街、南外环路。

两环:内环由嬴牟大街、大桥路、汶河大道、西内环路组成。外环由北外环路(A1A8 )、东外环路(A8P15 )、南外

环路(V1W5 )、西外环路(A1V1 )组成。

六射:长勺路、北外环路、汶河大道、大桥路、汇源大街和东外环路。

第4 款绿化景观系统

强化以嘶马河、莲河、中央绿轴、牟汶河、孝义河形成的“指状放射”结构。形成“ 山水为架、绿网相连、指状放射、点线面结合”

的绿地系统框架和“青水环绕,翠岭横卧,绿龙畅游”的总体布局结构。

第二十八条钢城总体布局规划

第1 款用地发展方向

钢城城区的空间发展战略为“东挺、北进” 。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北、向东为主,南部和西部适当发展完善。北部以银山

工业园和里辛组团建设为主,东部主要布置生活居住用地,南部、西部分别以高新产业和民营经济为依托,适度开发建设。

第2 款总体布局结构

形成“一轴、两带、三片” 布局结构。

一轴:区委、区政府驻地至莱钢集团公司驻地之间的中心轴。

两带:牟汶河绿色景观带、银山河绿色景观带。

三片:南部高新产业区、北部银山钢铁产业区和东部汶源康居区。

第3 款道路交通系统

形成“双环与组团方格网” 为主的混合式路网结构。双环由外环和内环构成。

外环:由北外环(快速环路联络线)、东外环(韩莱公路部分路段、黄新路)、南外环(M10P2N4 )西外环(省道803 改线)

组成,承担钢城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并疏解过境交通。

内环:由永兴路、府前大街、新兴路、桃花路、黄羊山大街组成,主要承担钢城各个组团之间的生活性交通。

组团方格网:各组团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方格网状路网。

第4 款绿化景观系统

形成“一心、两环、六射”的布局结构和“山环水绕、绿心镶嵌、环形放射”的绿化景观系统。

一心:黄羊山生态绿核。

两环:沿莱钢外围防护绿地环和城区外环。

六射:自然形成的居住组团之间的绿楔。

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九条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第1 款公路

规划建设济青南线高速公路,改造泰莱一级路为高速公路,形成由博莱、莱新、泰莱、济青南线高速公路构成的高速公路网。对

省道803 线城区段进行改线,使其经莱城东外环-快速环路联络线-钢城西外环通过。

规划设置3 处公路客运站。保留钢城公路客运站;将原位于莱城胜利路、凤城大街交叉口东北角的长途汽车站搬迁至汶河大道、

大桥南路交叉口东南角;并在张家洼电厂片区新建1 处长途汽车站。

第2 款铁路

扩大铁路站场规模,建设磁莱线与兖石线的联系线路。

第三十条莱芜城市交通规划

第1 款道路交通发展战略

逐步调整和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保证各功能组团间联系的通畅性,建立一个以城市干路为骨架、多种交通方式协调的城市道

路交通系统。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运输,合理组织自行车交通,限制私人摩托车,取缔摩的,为私人小汽车发展留有余地,形成高效、便捷、安

全、低害的城市公共客货运输交通系统。

开辟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走廊,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合理布局公交站点,增加公交线

路,妥善安排公交换乘枢纽,综合开发周

边用地,形成良好便捷的换乘体系。

第2 款快速路系统

在莱城、钢城外围形成环状快速路系统,由莱城北外环路、莱城西外环路(寨里- 牛泉公路)、莱城南外环(高牛公路)、钢城

外环路、莱城东外环路组成。依托石灰石矿东侧的快速环路联络线,分别形成莱城、钢城的快速环路。

快速路系统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及莱城、钢城之间的快速联系。位于用地出入口密集地段的快速路,应在其单侧或两侧设置辅路。

快速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36-78 米。

第3 款快速公交系统

充分利用莱城和钢城的高速公路、铁路、快速路和部分主干路,合理组织莱城、钢城及二者之间的快速公交系统。

在钢城北侧设置快速路803 联络线,分别与钢城东、西外环通过互通式立交连接。

第三十一条莱城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1 款道路网结构

形成“八纵六横、两环六射” 的道路网布局结构,有机联系城市主要功能区,构成道路网的骨架。人均道路广场面积为16.12 平

方米,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14.81% 。

“八纵”为西外环路、西内环路、鹿鸣路、长勺路、大桥路、凤凰路、九龙山路、东外环路。

“六横”为北外环路、嬴牟大街、龙潭大街、鲁中大街、汶河大道- 汇源大街、南外环路。

“内环”由嬴牟大街、大桥路、汶河大道、西内环路组成,联系莱城各功能片区,减少穿越中心片区的交通。

“外环” 由北外环路(A1A8 )、东外环路(A8P15 )、南外环路(V1W5 )、西外环路(A1V1 )组成,承担莱城、钢城之间

的快速交通,疏解莱城外围的过境车辆。

“六射”为长勺路、北外环路、汶河大道、大桥路、汇源大街和东外环路,主要承担对外交通联系。

第2 款主干路系统

莱城东西向的主干路主要为:D6D9 、嬴牟大街、E12F8 、银河大街、龙潭大街、鲁中大街、汶河大道—汇源大街、T1T8 、

V2V6 等;南北向的主干路主要为:西内环路、鹿鸣路、胜利路、长勺路、A62E9 —文化路、大桥路、香山路、原山路、凤凰路、滨

河西路、九龙山路等(详见附表9 )。应严格控制主干路沿街两侧用地的出入口,平交路口应增加机动车道数。

第3 款次干路系统

莱城东西向的次干路主要为汶源大街、凤城大街、汶阳大街、鹏泉大街、汶水大街、苍龙泉大街、呈瑞大街、汇河大街、莲河大

街、盘龙河大街等。南北向的次干路主要为新甫路、北坦路、花园路、万福路、云台山路等(详见附表9 )。

第4 款支路系统

莱城主要支路有:滨河南路、凤翔路、西关街- 东关街- 东升街、凤阳路、西秀大街

等。支路的平均密度控制在 3 ~4km /

km 2 (详见附表9 )。

第5 款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规划结合公交换乘体系,合理利用支路,组织近距离自行车交通。逐步建立和完善步行交通网络,结合孝义河、汶河、莲河及其

他沟渠水体,建立滨水景观步行带,在西关街、东关街的部分路段设置限时商业步行街。

其它提供休闲步行道的主要道路有:汶河大道、凤城大街、鲁中大街、文化路、花园路、凤凰路,应实行建筑后退道路红线5-15

米的控制,增加道路绿化,优化步行环境。

第6 款交叉口

相交道路通行的优先次序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根据交通流量及用地状况,合理设置交叉口。

交叉口交通组织形式

注:A-- 立体交叉,B-- 展宽式灯控平面交叉,C-- 平面环形交叉,D-- 灯控平面交叉,

E-- 平面交叉,F-- 只准右转或通过辅路联系或远引交通

莱城规划互通式立交一览表

第1 款道路网结构

形成“ 双环与组团方格网”为主的混合式路网结构。规划人均道路广场面积为15.47 平方米,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12.38% 。

“内环”由永兴路、府前大街、新兴路、桃花路、黄羊山大街组成,主要承担钢城各组团之间的生活性交通。

“外环”由北外环(莱芜城市快速环路联络线)、东外环(韩莱公路部分路段、黄新路)、南外环(M10P2N4 )西外环(省道803

改线路段)组成,承担钢城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并疏解过境交通。

规划建设和完善省道803 线、N4N5 、i4i1 、草齐线、韩莱公路等主要对外通道,加强钢城出入口道路的通行能力。

第2 款主干路系统

钢城主干路系统形成“九横四纵”布局,其中“九横”包括b1c3 、e3e51 、i1i9 、l1e8 、黄羊山大街- 桃花路、九龙大街、钢

都大街、府前大街和M1M10 ;“四纵”包括、永兴路、G2R3 、双泉路和新兴路(详见附表10 )。

第3 款次干路系统

钢城东西向的次干路主要为:汶源大街、沿河路、友谊大街、南岭大街等;南北向的次干路主要为文化路、铁流路、汶水路、昌

盛路等(详见附表10 )。

第4 款支路

支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20-24 米,平均密度控制在 3 ~4km /km 2 (详见附表10 )。

第5 款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在城市公共中心、滨河绿化、主要景观道路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步行设施,形成完善的步行系统。合理组织近距离自行车交

通。

第6 款交叉口

相交道路通行的优先次序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根据交通流量及用地状况,合理设置交叉口。

第三十三条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第1 款规划原则

实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合理引导个体机动交通的发展,形成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相互协调的交通体

系。合理扩展和调整公交线路,加强莱城与钢城的快速公交联系,提高线路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改善莱城中心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张家洼组团之间以及钢城各组团之间的公交联系。

第2 款公交线路规划

在莱城与钢城之间设置快速公交走廊,远期预留莱城与钢城之间轨道交通发展走廊,促进两城区的整体发展。

莱城公交线路主要设置在长勺路、文化路、花园路、胜利路、北坦路、大桥路、原山路、凤凰路、银河大街、龙潭大街、鲁中大街、

鹏泉大街、凤城大街、汶河大道、D6G6 以及内环路等道路上。

钢城规划公交环线,联系各个组团;公交线路主要设置在永兴路、双泉路、新兴路、黄新路等纵向干路和钢都大街、府前大街等

生活性干路上。公交站点间距为500 -800 米。

第3 款公交场站规划

2020 年莱城公共汽车保有量达到900 标台,规划设置公交保养场4 处,分别位于现公交公司总部(鲁中西大街—凤阳路)、汶

河大道—西内环路、鲁中东大街—原山北路、F0A62 —香山路交叉口附近,占地面积共为24 公顷。

2020 年钢城公共汽车保有量达到400 标台,规划在铁铜沟和艾山组团设置2 处公交保养场,占地面积共为10 公顷。

莱城规划设置9 个公交枢纽,分别位于长勺路—凤城西大街(泰钢娱乐城)、市政府、西内环路—凤城西大街、嬴牟西大街—鹿

鸣路、龙潭大街—凤凰路、凤城东大街—原山南路、E12F8 —香山路、长勺路— C3C4 、长勺路— V2V6 附近。

钢城规划设置7 个公交枢纽,分别位于永兴路—九龙大街、府前大街艾山公园入口广场、钢都大街—昌盛路、黄庄组团中心、开

发区中心、铁铜沟中心、双泉路—内环北路附近。

2020 年钢城规划公交枢纽一览表

第三十四条交通设施布局规划

第1 款物流中心

规划保留和完善现有物流中心,并结合铁路货场在莱城和钢城各新建1 个物流中心。

第2 款停车场

规划期末,莱城、钢城公共停车用地面积分别为45 公顷和20 公顷左右。

莱城规划设置6 个过境机动车停车场,分别位于长勺路—B4D9 (张家洼)、香山路—— F0A62 、银河大街—九龙山路、博

莱高速公路—汇源大街、大桥路—南外环路、汶河大道—西内环路等出入口道路附近。

莱城其它大型公共停车场设置在铁路客运站、规划长途汽车站、胜利路—凤城西大街(现长途汽车站位置)、文化广场、长勺南

路—东关街、长勺北路— C3C4 、凤凰路—汶水大街等处。

钢城规划设置4 处过境机动车停车场,分别位于外环北路— b8i7 、省道803 线—九龙大街、省道803 线— O1R3 (开发区组

团)、韩莱支线—黄新路附近。

钢城其它大型公共停车场设置在火车站、艾山公园、钢都大街- 双泉路、南岭大街- 昌盛路、新兴路- 友谊大街、黄庄组团中

心、开发区组团中心、铁铜沟组团中心、特钢组团中心、里辛组团中心等处。

机动车停车场服务半径在中心区为200 米左右,一般地区不宜大于300 米。

第3 款加油站

城市公共加油站按服务半径1.2~1.5km 设置,每处用地控制在0.12~0.18 公顷。加油站进出口严禁设置在主干路上。

第七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与旧城改造

第三十五条居住规划目标

至2020 年,人均居住面积约25 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85% 以上。

第三十六条居住用地布局

第1 款莱城居住用地布局

形成六个生活居住片区:中心居住区、城西居住区、高新区南片居住区、高新区北片居住区、张家洼居住区和城南居住区。除高

新区北片居住区部分为一类居住用地外,其它为二类居住用地。各居住区面积、居住人口、容积率见下表。

第2 款钢城居住用地布局

钢城形成六大居住区:中心居住区、特钢居住区、城东居住区、铁铜沟居住区、城南居住区和城北居住区。除中心居住区和城东

居住区汶河以南的用地为一类居住用地外,其它为二类居住用地。

第三十七条旧城改建原则

第1 款疏解旧区人口,优化用地布局结构,强化旧城区生活居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第2 款尊重和延续城市自然环境风貌和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历史古迹和自然人文景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3 款严禁在地质塌陷区进行建设。

第4 款打破现有用地界限,统筹规划,集中建设。

第5 款严格规范居民自建房及翻建房屋等。

第三十八条旧城改建目标

至2010 年,旧城改造基本完成,重点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至2020 年,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从根本上改善城市旧区景观。

第三十九条旧城改建措施

第1 款制定相应的旧城改造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走市场化城市建设的路子,加快旧城改造步伐。

第2 款对旧城不同的地段采取维护保养、维修改善、拆除重建、更新开发和特殊改造五种不同的改建方式。

旧城改造方式一览表

第3 款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1 、严格控制容积率。对每一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重新评估土地价值,并对土地增值、土地市场进行测算,使城市更新改造项目

容积率的确定建立在现实可靠的基础上。

2 、控制建筑间距,降低建筑密度。严格控制建筑间距,保证改造后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改造后街区总建筑密度应控制在25

%~30 %之间。

3 、确定合理的拆建比。旧城、旧村改造拆建比指标应根据改建地区的现状用地特点、改建政策、拆建目的等因素综合权衡确定。

第4 款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区

1 、旧城的改造应重视与周边环境在建筑形式、用地功能、交通及公共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协调,保持原有的格局、风貌和商业特色。

2 、实现基础设施和建筑内部现代化,创造以商业、文娱、旅游等功能为主,具有传统风貌和现代化设施的繁华街区。

第四十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文物古迹、历史纪念地、历史优秀建筑要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置保护标志,建

立记录档案。文物古迹、历史纪念地、历史优秀建筑的修缮、改建、扩建或变动建筑物主体承重结构的大修,以及在其保护范围和控

制地带内的其它工程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审批。

第八章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第四十一条公共设施总体布局

莱城形成“主次中心、点线布局、职能明确”的公建布局结构。在现状市政府、文化中心附近建设市级公共服务主中心。在龙潭东大

街和凤凰路交叉口周围建设市级公共服务次中心。在张家洼和城西泰钢北部建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

钢城形成“中心辐射、点线结合”的布局结构。在友谊大街和文化路交叉口附近形成城区的公共服务中心。沿钢都大街、友谊大街和

府前大街等几条道路形成城市的公共服务轴线。

第四十二条行政办公用地布局

保留现市政府用地。在龙潭大街、凤凰路交叉口东北及东南角布置行政办公用地。对莱城区政府机关用地进行置换。

钢城以区政府为中心,集中布置行政办公用地。

第四十三条商业金融用地布局

第1 款莱城商业金融用地布局

形成“三心、五线、一街”的城区商业金融用地布局结构。

三心:鲁中大街、花园路附近市级商业金融中心、官寺老城区商业中心和高新区商业中心。

五线:凤城西大街、大桥北路、长勺北路、花园南路和汶阳大街五条商业街,并向周边扩散。

一街:汶河大道(大桥路至新甫路段),规划结合滨河休闲绿地建设为商业休闲街。

保留官寺、董花园、北埠三个市场群,新建泰钢工业品市场。

第2 款钢城商业金融用地布局

形成“五线四片”的商业金融布局形式。

五线:永兴路、新兴路、友谊大街、钢都大街和韩莱公路民营经济园区延伸段。

四片:以艾山办事处为中心的西南商业片,以钢城宾馆为中心的商业片,以莱钢医院为中心的商业片和以原黄庄镇驻地为中心的

商业片。

第四十四条文化娱乐用地布局

规划按规范配置与莱芜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市级和区级文化娱乐设施。结合各居住区中心设置必须的居住区级文化娱乐设施,主要

内容有小型文化馆、图书室等,为片区内居民提供方便的文化娱乐服务。结合历史文化遗址,完善文化、休闲和旅游功能,突出莱芜

地方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莱城对文化中心及周边地区进行改造开发,建设市级文化娱乐中心,主要内容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活

动中心等。在高新区次中心建设区级文化娱乐中心,主要内容有:展览馆、剧院、会展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钢城在文化路以

东、友谊大街以北建设区级文化娱乐中心,主要内容有:图书馆、文化宫、剧院、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

第四十五条体育用地布局

建设和完善现体育中心的各项设施,成为市级的体育中心。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区级体育中心。在莱城建成区内规划建设

10 个健身公园或广场。

莱城体育设施一览表

规划建设5 个健身公园或广场。

钢城体育设施一览表

第四十六条医疗卫生用地布局

莱城:完善市人民医院。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建一所市级医院。在城区外高庄南部山前地带建设精神病医院、市传染病医

院。城西、张家洼各建一所区级医院。结合康复医院建设市疾病控制中心。完善现状莱芜市血站。

钢城:迁建钢城人民医院,扩建黄庄卫生院为市属二级医院,改造莱钢集团医院和特钢医院。在高新区新建一所医院。

莱城规划主要医院一览表

巴中市公共交通规划

《巴中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战略之重:巴中市位于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作为“成西渝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北上东进出川的核心门户、川东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成渝- 关天经济区的交通 连接桥梁”,巴中 需要高度重视公交 优先发展,明确秦 巴山区示范作用。 转型之际: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大转型给巴中市中心城区的公交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单一模式的常规地面公交已无法适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求。经开区和恩阳区的开发建设,迫切需要快速化、集约化的出行方式促进以公交导向的紧凑型开发,多模式与精细化之路将是巴中公交发展的大势所趋。 矛盾之制:受制于狭长带状的城市空间结构,巴中老城区路网扩容能力有限,对外大通道不在、运输方式单一、道路网等级低、建设资金缺乏等造成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

盾越来越突出。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之间的博弈必将在客流、 路权等资源 竞争上愈演 愈烈,这要求 巴中加快确 立公共交通 体系在综合 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健康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以制约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拥堵蔓延化和常态化发展。 品质之诉:巴中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巴中市中心城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为:“以发展资源深加工、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和旅游为主,具有巴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其中恩阳区定位为宜居新城,经开区定位为宜居宜业新城。为落实巴中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愿景,需强化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城市公交体系。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十三五”(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活力陕西东大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根据中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研判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影响,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三期叠加”、“新常态”等现实基础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特征,遵循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规律,紧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深入合作及省上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富民强市,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创新驱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区域主体功能调控,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合理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实施保障等,确保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达到新水平。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发展环境分析,充分吸收近年来中、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环境、思路和目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培育和布局、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支撑。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各研究课题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安排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详见附件1)。 (二)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综合性、纲领性和战略性的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三)编制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依据。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市有关部门具体承担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详见附件2)。 (四)编制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开区、华山景区总体规划由各开发区管委会提出,由市发改委组织专家审议,转报市政府审批。各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 公示简本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2014-2020)公示简本 1.规划编制目的 为推进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佛山高新区进入创新突破的发展新阶段,统筹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自主创新发展;统筹、整合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现有资源,实现高新区一区五园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以及佛山市上层次规划制定。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三水园南海园禅城园高明园顺德园2.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园区经国家审核公 告的四至范围为准,五个园区具体为南海园、三水园、禅城园、顺德 园、高明园。南海园规划范围面积753.79公顷。三水园规划范围面积 431公顷。禅城园规划范围面积1200公顷。顺德园规划范围850公顷。 高明园规划范围面积1339公顷。 (2)规划协调范围 为促进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实现产城融合,划定规 划协调范围。 南海园规划协调范围为南海中部片区,总面积约403.36平方公里; 三水园区,规划协调范围总面积约100.98平方公里;禅城园规划协调 范围扩展至南庄绿岛湖片区及张槎街道工业园区、吉利工业园区,总 面积约49.5平方公里;顺德园规划协调范围扩展至西部生态新区范围 以及五沙、容桂片区,总面积约109.13平方公里;高明园规划协调范 围拓展至荷城街道北部以及杨和工业区、明城工业区等范围,总面积 约100.75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3.规划目标与策略: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发展目标是:国家 一流科技产业园。 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光电产业战略崛起,加快促进汽车及 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全力推动新材料、 环保、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促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 升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共进,重点发展8大产业30个细分领域,构 建佛山高新区“830”产业体系。 总体发展策略: 策略1 核心引领,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策略2 强化先进制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策略3 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与公共环境品质 规划范围示意图周边协调发展分析图

调查商洛市商业综合体发展

调查商洛市商业综合体发展 商洛晨光国际购物中心:距离“商洛万达广场”有多远? 【引言】 站在商洛市北侧金凤山风景区,能俯瞰商洛市区全貌。丹江从城市中央流过,经过综合治理的丹江河,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江滨大道、丹江公园绿色长廊与丹江河顺流而建,将商洛市分为南北两半。城市北侧是老城区,一些机关单位、民房等相互交错;南侧江滨大道两侧,均是近几年城市规划发展中整栋排列的建筑群,有商洛市新行政中心、体育中心、成片大面积的居民小区等。看到这些拔地而起的建造群,无不演绎着商洛市城区近几年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步伐。在商洛市江滨大道南侧、东环路与商鞅大道的交汇处,有一栋高六层,建筑面积达5万㎡呈扇形的对称建筑---晨光国际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是商洛目前首席大型商业综合体,致力于打造商洛市最大的综合商业集聚地,晨光国际购物中心能否成功复制万达模式,让我们深入进行调研和了解。 商洛城市规模扩大拉动消费需求 “目前,由于经常参与一些重要商务会议等重要场合,我购买一身正装,包含品牌西服、衬衣、领带、西裤、皮鞋等,需要和爱人一起,几乎将商洛市几个商业街、品牌服饰专卖店都要跑一圈,累不说,关键是挑选不在一个地方,将大量时间浪费在路上,也耽误许多时间,很不方便”。说到这个现象,在商丹工业园区做节能材料的吴总露出无奈的表情。 陕西日报记者2011年11月7日在陕西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刚刚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商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获悉,到2015年商洛市商丹一体化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40万人,中心城区28万人,到2020年基本实现商丹一体化,中心城市人口将达到55万人。随着商洛市城市性质定位为秦岭腹地生态旅游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西安大都市圈的宜居养生城市。特别是近年来商丹一体化实施,商丹工业园区汇集了许多大中型企业入驻,商洛作为经济后起城市,近几年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强劲,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稳步增长。由于经济发展快速,长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剧增明显,城镇居民收入提高较快,随着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逐年增加,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明显上升。但商洛市区目前商业结构显得延迟,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 城市新的商业“盲点”需要大型商业综合体来满足 来自江南小区的陈女士说:“目前丹江两岸汇集了这么多小区、有江南小区、惠民小区、威尼斯水城小区、江滨花园小区、晨光丹江一品小区、晨光丹江春晓小区等,但附近却没有一个综合性超市,连买菜也不方便,更不用说买其它生活消费品了”。这是目前商洛市丹南新区的真实写照,随着以上规模住宅小区的落成及大量常住人口聚集,该区域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常住人口数量飙升很快。通过调查资料显示,因城市框架较小,东西距离、南北距离都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巴中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相关技术管理规定和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巴中市城市规划区的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通江、南江、平昌县城所在地规划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业性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相关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和适建范围 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确定。 第六条建设用地的性质和适建范围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附表一《各类用地建设内容适建表》确定的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执行,并按法定程序报批。 凡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由市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第七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 2 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之后实施。 第八条新区土地出让原则上应整地块出让,特殊情况下可分块出让,但单块面积不得小于 2 万平方米。多层民用建筑建设用地小于2000 平方米,高层住宅用地小于3000 平方米,高层公共建筑建设用地小于3500 平方米的不得单独建设。但因特殊情况或特殊地段且确定不影响城市规划的,规划部门可准予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成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它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第三章土地使用强度及地块控制 第九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因特殊情况按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表》的规定,由城市规划部门核定,但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条对拆迁量较大、情况较复杂或建设用地、建设位置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可先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筑方案设计,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由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确定。 第十一条对未列入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托幼等设施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相关法规、规范执行。 第十二条建设用地内有不同性质建筑的,应分类划定建筑用地范围,分别计算建筑密度及容积率。属商办或商住综合楼的,建筑密度按附表二中公共建筑指标执行,建筑容积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核算合成。商业面积或办公面积达不到建筑面积10% ,或者只有底层为商业或者办公的综合住宅,按住宅面积计算,建筑容积率按附表二中住宅的指标执行。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1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给合阳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2合阳矿产、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使合阳在渭北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1.3为更好地发挥合阳县城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需要编制总体规划。 2、规划指导思想 立足合阳县情实际,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富县、现代农业稳县、生态旅游名县”的思路,围绕打造渭北能源生产加工基地、自然与人文休闲度假基地、涉农工业基地、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渭北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发挥能源、旅游、交通优势,建设渭北特色经济的地域中心城市。 3、规划原则 3.1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营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 3.2发挥合阳优势条件,培育支柱产业,构建渭北地域特色鲜明、商贸繁荣的宜居城市; 3.3立足合阳实际,遵循合理、务实、可行的方针,使总体规划适应市场经济的弹性发展需要; 3.4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面状到点、线,近期到远期,使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1研究城市产业空间布局; 4.2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 4.3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 4.4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4.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4.6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4.7明确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5、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6、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和范围,既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两个层次。 6.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范围:合阳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 6.2中心城区规划 范围:东以高速路以东200米为界,西到王(村)皇(甫庄)公路,北起知堡乡的马家村,南到金水沟,包括王村矿在内;徐水沟及红旗水库为远期的水源地,也纳入规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现代...

各县区人民政府,商丹园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1月28日 商洛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2—2017年) 根据《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初步奠定。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总产自2007年以来实现“四连丰”,2011年粮食总产59.8万吨,单产达191.3公斤。畜牧规模化生产占据主导,规模养殖率达46%,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1707个,适度规模养殖户4745户,肉、蛋人均占有量列全省第三、第一位。肉鸡出栏量占全省的1/2。特色产业增收作用日趋明显。核桃、板栗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商洛茶叶、烟叶、“五大商药”品质驰名全国,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3%。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92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90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3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24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6个。新型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0家。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个。农业物质装备条件逐步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76.94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3.7%。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86元,增幅居全省第四位。首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商洛模式”、畜牧兽医资格认证“商洛模式”在全国推广。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一是“四化同步”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生产设施不断改进,新技术加速应用,农村人口大规

西安市城市发展规划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9修订版) 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 城市用地 (3) 4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 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 公共设施 (21) 7 道路交通 (26) 8 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0) 9 景观与环境 (36) 10 特定区域 (38) 11 附则 (39) 附录一:用词说明 (40) 附录二:名词解释 (41) 附录三:计算规则 (43)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49)

1 总则 1.1 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 施,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规范为依据,参照省内其它城市同类规定,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在佛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 和集镇,经批准可暂按国家、广东省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 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 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 “2+5组团”可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 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城市新区、旧 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 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已于2013年1月21日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 该规划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指导,按照巴中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及秦巴山片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与全省同步实施全面小康”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结合巴中的地域优势,积极融入川陕渝经济圈,加强与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产业转移、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互补衔接及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对接融合。充分发挥巴中作为“成渝西”中心城市重要腹地的战略后援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把巴中打造成“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 市域部分 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改善社会民生为动力,以打造生态、红色旅游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枢纽作用、增强人口集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规划到2015年,市域人口41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16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0%;到2020年,市域人口416万,市域城镇人口208万,城镇化水平达50%。

城镇空间结构 以“全域巴中”的规划建设理念,通过城乡规划全覆盖,确定各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合理安排产业发展、居民点、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和中心城区建设等空间布局,大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形态,规划“一主(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的空间结构。“一主”指巴中市中心城区,“三副”指平昌县城、通江县城、南江县城,“五廊”指巴广、巴南、巴达、巴汉、巴万五条对外交通廊道。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和城镇职能结构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建设一座大城市和三座中等城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聚集力强、带动力大的特色镇和中心村,形成紧密衔接、布局优化、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和职能结构。规划巴中市域城镇体系为:“中心城市—县城—镇(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中心村(聚居点)”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市域内城镇职能结构为:综合型、工贸 型、旅游型、交通型、农贸型五种。

海南东方市滨海北片区总体规划

2005-2020海南东方市滨海北片区详细规划 说明书目录 1.项目概况 1.1.规划背景 (3) 1.2.规划范围与用地规模3? 1.3.规划依据 (3) 1.4.规划目标3? 1.5.规划原则 (3) 2.现状分析 2.1.区位分析.................................................. 4 2.2.气候条件 (4) 2.3.地震烈度 (4) 2.4.土地利用................................................... 4 2.5.规划用地特征分析 (5) 2.6.地形分析 (5) 2.7.水文?5 2.8.现状道路系统 (5) 2.9.用地权属5? 3.规划布局 3.1.规划理念6? 3.2.对控规的主要调整............................................ 6 3.3.空间布局结构?6 3.4.总体布局 (7) 3.5.道路系统规划8? 3.6.步行系统规划 (8) 3.7.绿地系统规划9? 3.8.空间景观规划9? 3.9.公共设施规划10? 3.10.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10 3.11.建筑风格................................................. 13 4.工程规划 4.1.道路定线与竖向规划 (15) 4.2.给水工程规划?15 4.3.排水工程规划 (16) 4.4.电力工程规划 (17) 4.5.电信工程规划19? 4.6.燃气工程规划 (19) 4.7.综合防灾规划2?1 5.分期规划与投资估算

渭南市街心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渭南市街心广场规划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已日益加深,对环境的绿化、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加强环境绿化、美化,保护生态平衡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事情。 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所以城市广场应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都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另外,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1 ]。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环境概况 渭南市街心广场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内,该区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也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 东大

新佛山城市规划(2020)

佛山城市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 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 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 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 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 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6条城市发展目标 1、第一阶段,到2010年左右,全面协同地推进佛山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在 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调整体制结构,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区域协作,构建广佛都市区的基本构架。 2、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 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文明的小康社会;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一起,确立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区的地位。 第7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以区域协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遵循区域化与市场化的一般规律,科学判断与合 理制定城市的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与发展选择,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对于跨界地区的影响。 2、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协调。 3、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协调。 第8条社会发展策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稳定劳动力的供给,引导流动人口逐步本地化,实现劳动力的稳定储备。 2、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建立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土地供应机制,加大职业培训与教育的投 入,增强劳动力的可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3、完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全面改善村镇地区在社会基础服务 设施方面的配套建设。各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市-区-街办(镇)-村” 多级与多层次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 4、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镇改街、村改居”和城市新建小区的“社区建设”,增强市民 的地方认同感。 5、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佛山”。

[vip专享]021 中强-东方巴黎城AB地块规划设计说明

中强·东方巴黎城A、B地块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体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1.规划设计条件 (1)本工程规划勘测设计红线图; (2)本工程征地放样资料; (3)本工程土地使用条件; 2.有关地方法规规定 (1)《滁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版)》; 3.规划设计技术标准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建筑设计技术标准 (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3)《住宅智能化参照图标》(GB/T50314-2000);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8 5.其他设计依据 (1)《居住区规划资料集》; (2)《建筑设计资料集》; 二、项目概况: (1)城市概况: 来安县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东部。古名棠邑,西汉始称建阳,南朝设置新昌郡,唐朝划出清流县东部建立永阳县,南唐改称来安县。是新滁城副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皖江城市带东向桥头堡,先后荣获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苏商投资中国最佳首选城市等称号,被评为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省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县、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绿色能源产业百强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 来安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地处长江北岸,与南京市隔江而望,环邻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及明光市。县城新安镇距离南京市区60公里、京沪铁路滁州站18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宁洛高速公路滁州出入口5公里,104国道从南京长江大桥自东向西贯穿全境,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 隔河相邻。来安县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南京江北的重要门户、安徽的东大门、滁州的副中心城市。来安历史文化悠久,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始置建阳县,至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定名来安县。来安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来安旅游资源丰富,境内风光旖旎,以“山、水、泉、洞、寺、岛”为特色,逐步形成景色各异的白鹭岛、孔雀寺、林桥生态园、景华生态园、龙源风电场、皖东烈士陵园等景点,对外开放。尊胜禅院至今保存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撰写的碑刻 (2)用地概况: 项目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市中心,地块最南端为文昌路,最东边靠香樟路,北邻北外环路,西侧临近公园路,一条建阳路将地块分为A地块和B地块。地势相对平整,无复杂地貌,南北平均长约330米,东西平均宽约1000米,A地块规划用地面积为105701平方米,B地块规划用地面积为148912.7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254614平方米。其中A1、B1、B2地块均为高层居住区,配置住宅底商,幼儿园、开关站,A2为自然生态绿化公园,农贸市场设置在A3地块,综合 楼设置在B1地块。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精编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5年修订版)

目录 1总则 (1)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城乡用地 (3) 4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公共设施 (22) 7道路交通 (27) 8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3) 9景观与环境 (44) 10特定区域 (46) 11附则 (47) 附录一:用词说明 (48) 附录二:名词解释 (49) 附录三:计算规则 (51)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61) 附录五:佛山市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 (66)

1总则 1.1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 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 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在佛山市“1+2+5”组团的城区及其他镇中心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 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其他区域参照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和集镇,可按国家、广东省及佛山市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 定的要求。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 市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三规合一” 工作指南》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 为15~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 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佛山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应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分区规划, 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强度分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等做出进 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 制计划。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 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 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 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商洛市棚户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

商洛市棚户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 本办法自2015年3月20日起施行

商洛市棚户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中省关于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商洛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棚户区改造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棚户区是指因历史原因形成的房屋密度大、建筑质量差、使用年限久、安全隐患多、市政设施不完善、环境条件脏乱差的集中成片居住区域(包括国有土地上棚户区和集体土地上棚户区)。 本办法所称棚户区改造,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中心城市及各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对棚户区进行综合改造的行为。 第四条市委、市政府成立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审定全市棚户区改造有关政策规定、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和中心城市改造项目规划,协调解决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棚改办)负责研究、拟定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文件,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棚户区改造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负责改造项目方案审核、计划下达、贷款申报和进度督查,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牵头棚户区改造考核奖惩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各县区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县区棚改办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供水、供热、供电、供气、通讯等经营企业,应当配合、支持棚户区改造工作。 第六条棚户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分级负责,依法征收、安置先行,配套建设、整片推进”的原则进行。 第七条棚户区改造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纳入市、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第二章规划管理

中国城市级别总表

中国城市级别总表 截至2012年5月,中国共有6个省级城市、15个副省级城市、274个地级市、372个县级市和17个县辖市,共684个城市。 一、省级城市(6个) 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副省级城市(15个)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长春市( 吉林省) 沈阳市( 辽宁省) 大连市( 辽宁省) 济南市( 山东省) 青岛市( 山东省) 西安市( 陕西省) 成都市( 四川省) 武汉市( 湖北省) 南京市( 江苏省) 杭州市( 浙江省) 宁波市( 浙江省)

厦门市( 福建省) 广州市( 广东省) 深圳市( 广东省) 三、地级市(274个) 黑龙江省(11个):黑河市、伊春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绥化市、大庆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 吉林省(7个):吉林市、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辽源市、白山市、通化市 辽宁省(12个):铁岭市、阜新市、抚顺市、朝阳市、本溪市、辽阳市、鞍山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营口市、丹东市 河北省(11个):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山东省(15个):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烟台市、威海市、淄博市、潍坊市、聊城市、泰安市、莱芜市、日照市、济宁市、菏泽市、临沂市、枣庄市 河南省(17个):郑州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三门峡市、开封市、洛阳市、商丘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周口市、漯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山西省(11个):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长治市、临汾市、晋城市、运城市

《海南东方工业园区防洪专项规划》

《海南东方工业园区防洪专项规划》 公示主要内容 1、规划背景 为防御减轻园区洪涝灾害,指导园区防洪工程建设,保障工业园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编制《海南东方工业园区防洪专项规划》。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东方工业园区用地:东北临东方市区,东至西环高速铁路,北至八所港,西至海边,南至通天河北侧,规划面积为56.44平方公里。 3、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原则上与《海南东方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30)》一致:即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中期为2021-2025年,远期为2016-2030年。 4、规划原则 坚持贯彻“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坚持标准、汛期安全”的总原则。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 (3)防洪减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4)统筹协调防洪减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5)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6)防洪建设与洪水管理并重的原则

(7)蓄泄兼筹、洪涝并治的原则 (8)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9)与其他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10)坚持常规规划建设与应急预案相结合的原则 5、规划目标 (1)防洪目标: 结合东方工业园园区发展以及总体规划,本次防洪规划的防洪目标为:进一步提高东方工业园区防洪减灾能力,北部湾海堤以及罗带河堤防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有效解决园区内防洪问题,确保防洪安全。 (2)治涝目标: 排涝系统规划目标: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东方工业园园区全面达到5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的排涝标准。 6、现状水系 东方工业园区内主要河流为罗带河。罗带河发源于境内的茅刀岭,流域地势东高西低,上游为丘陵,山丘海拔在100m~300m之间,流域下游为宽阔的滨海平原,海拔在30m以下。罗带河流域集雨面积246平方公里,河床全长46.8公里,由东向西流经乐妹、新宁坡、罗带直至八所港入海。1996年以前,罗带河天然河道在旧铁路桥下约600m处折向西北方向,蜿蜒前行,后紧临东方市鱼鳞洲南侧汇入北部湾。1996年以后,人们在原河道入海口前的拐弯处(旧铁路桥下约600m)截断原河道,并开挖新的、长1.3km的顺直河道,使得河流直接向西流入北部湾。目前,罗带河出海口位于东方工业园区中海油化工城北侧。 罗带河主要支流为关沟,关沟位于罗带河左岸,集雨面积41.5km2,关沟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