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是一项由六个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也指运行于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的该计划发射的航天器。
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国际空间站才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
2014年3月9日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正式就任国际空间站站长。若田光一是第39位站长,同时也是第一位日本籍站长。[1]
简要介绍编辑基本简介

国际空间站
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时任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造迄今为止最大的载人空间站。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国际空间站才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
该空间站以美国和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正式成员国有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和爱尔兰)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
空间站设计寿命为10~15年,总质量约423吨、长108米、宽(含翼展)88米,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载人舱内大气压与地表面相同,可载6人。国际空间站结构复杂,规模大,由航天员居住舱、实验舱、服务舱、对接过渡舱、桁架、太阳能电池等部分组成,建成后总质量将达438吨,长108米[2]。
工作状态
近地点:319.6 km
远地点:346.9 km
每日绕地圈数:15.79
高度损失:约65 米/天
载人天数:3186 2009年7月数据
今公转天数:3897 2009年7月数据
今运行距离:约2,000,000,000 km
燃料质量:约3951 kg "
当前容积:425 m³ "
O2: 约162.4 mmHg (22 kPa)
CO2:约4.8 mmHg (640 Pa)
温度:~ 26.9 °C
名称来历
名字“国际空间站”(英语: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俄文: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 МКС)是不同命名之间妥协的产物。国际空间站最初提议的名字是“阿尔法空间站(Alpha)”,但是遭到俄罗斯的反对,俄方认为这样的命名暗示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可是事实上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先后成功地运行过8个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提议将空间站命名为亚特兰大(英文:Atlanta),但是这个议案遭到美国的反对,美方认为亚特兰大的读音和拼写太接近传说中沉没的大陆“亚特兰蒂斯”,其中似乎隐含了不祥的征兆,而且亚特兰大这个名字也容易与美国的一架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相混淆。
虽然国际空间站的命名没有采用最初提出的阿尔法空间站,但是空间站的无线电呼号却是阿尔法(Alpha

),这个呼号是空间站第一批乘员登站时确定的,当时国际空间站的名字仍然未定,时任NASA主席的丹尼尔·戈登(Daniel S. Goldin)便给空间站取了一个临时呼号阿尔法,这个呼号最后沿用下来,成为空间站的正式电台呼号。
成员国家
该空间站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
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遭到美国的反对,国际空间站筹划建设时美国反对邀请中国参与,所以中国没有成为国际空间站的启动方。美国认为太空空间站技术有军事用途,所以制裁。
但是,中国计划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自己的空间站。[2]长期考察组
所有永久驻地乘员组命名“长期考察组N”,“长期考察N”在每次长期考察以后连续地被增加。太空游客没有算作是长期考察成员。直至2011年5月底,共完成了27次长期考察(长期考察1-27),1次进行中(长期考察28),11次计划中(长期考察29-39)。
建造阶段
国际空间站计划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19
国际空间站站徽
94年至1998年为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主要进行了9次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从1994年至1998年,美、俄两国完成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9次对接飞行。美国宇航员累计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2年,取得了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以及在空间站上长期进行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实验和对地观测的经验,可降低国际空间站装配和运行中的技术风险。
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发射成功,标志着国际空间站正式进入第二阶段——初期装配阶段。
第二阶段
此后,国际空间站的第2个组件——美国团结号节点舱于1998年12月4日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并于12月7日与曙光号成功对接。第2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成1个具有载3人能力的初期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机件组装图
1998年至2001年,国际空间站达到有3人在轨工作的能力。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用“质子”号火箭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多功能货舱(FGB)发射入轨,从而拉开了国际空间站在轨装配的序幕。同年12月4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二个部件“团结”号节点舱送入轨道,并于12月6日成功地与“曙光”号对接;2000年7月12日,国际空间站的核心组件、俄罗斯建造的“星辰”号服务舱发射入轨,同年11月2日,首批3名宇航员进驻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开始长期载人,11月30日,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两块翼展达72米、最大发电量为65千瓦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2001年2月7日,美国的“命运”号实验舱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4月23日,加拿大制造的遥操作机械臂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7月12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又把供宇航员出舱活动的“气闸舱”送入轨道。至此,美国和俄罗斯等国经过航天飞机、“质子”号火箭等运输工具15次的飞行,完成了国际空间站第二阶段的装配工作。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2000年~2011年)为最终装配和应用阶段。国际空间站建成后,可载6人,工作寿命为15~20年。

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工作
2001年至2006年,国际空间站完成装配,达到6~7人长期在轨工作的能力。此阶段先组装美国的桁架结构和俄罗斯的对接舱段,接着发射日本实验舱和欧空局的哥伦布轨道设施等。
装配完成后的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大致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总质量达400余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运行在倾角为51.6°、高度为397公里的轨道上,可供6~7名航天员在轨工作,之后国际空间站将开始一个为期10~15年的永久载人的运行期。
按照计划,建造整个国际空间站共需要超过50次太空飞行和组装,整个建造工作完成后,国际空间站将会有1200立方米的内部空间,总重量419000公斤,总输出功率达到110千瓦,衍架长度108.4米,舱体长度74米,额定乘员6人。
组装计划
国际空间站在组装阶段,其主要设施由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欧空局阿里安5号火箭以及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运送。组装完成后的运输工作由美国的航天飞机、猎户座号飞船以及俄罗斯的联盟-TM飞船及进步号货运飞船完成。美国还计划研制一种有升力的救生飞船参与工作。
到2000年7月为止,国际空间站已有3个舱送入太空,即俄罗斯提供的功能货舱、服务舱和美国提供的节点1号舱。按计划,此后还将陆续发射加拿大制造的遥控机械臂、美国的中央桁架和节点2号舱、日本的实验舱和站外暴露平台、欧空局的实验舱和美国的居住舱等。预计在2011年年底将完成全站的组装任务。 [3]建造历史
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前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自由空间站计划,这个计划是1980年代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1987年12月1日NASA宣布波音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麦道飞机公司和洛迪恩推进动力公司获得了参与建造空间站的订单。老布什执政期间,星球大战计划被搁置,自由空间站也随之陷入停顿,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正式结束了自由空间站计划。冷战结束后

在美国副总统戈尔的推动下,自由空间站重获新生,NASA开始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接触,商谈合作建立空间站的构想。
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俄制曙光号多功能货舱进入预定轨道,同年12月,由美国制造的团结号节点1号舱升空并与曙光号连接,2000年7月星辰号服务舱与空间站连接。2000年11月2日首批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的各个组件大多由NASA的航天飞机进行运输,由于各个组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宇航员在太空只需要进行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将组件连接上空间站主体。国际空间站的装配完成了一半,能够支持3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完全完成之后,根据其设计共可以提供7名宇航员同时工作和生活。
国际空间站的预算远远超过了NASA最初的预计,其建造时间表也比预定的要晚,主要原因就是2003年初发生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之后,美国宇航局停飞了所有的航天飞机。在航天飞机停飞的两年半时间里,空间站的人员和物资运输完全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空间站上的科学研究活动也尽可能地被压缩了。按照预定计划,空间站的建设将在航天飞机重返太空之后在2006年恢复,但是在2005年7月发现号航天飞机的STS-114飞行任务完成后,由于航天飞机隔热材料在升空过程中脱落,NASA再次停飞所有航天飞机,这使得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时间表再次拖延。
2006年11月15日,国际空间站上的活动首次在地球上进行了高清晰度电视直播,并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大屏幕电视上播放。这是人类首次观看到来自太空的高清晰度电视直播画面。直播节目的主角是国际空间站第14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迈克尔·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摄像师是站内的随航工程师托马斯·赖特尔。这套直播系统名为太空视频网关,直播的清晰度可以达到普通模拟视频的6倍。
2007年1月31日,国际空间站第14长期考察组中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洛佩斯·阿莱格里亚和苏尼特·威廉斯成功进行超过7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完成了一些电路接线工作,使对接的航天飞机能接入并使用站上新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力,将一个遮光反射罩和隔热罩丢弃掉,然后将一组旧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散热器回收。
2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38分,这两名宇航员再度出舱,进行约7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另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对一个废弃的氨水冷却设备进行清理。
同年2月8日,这两名宇航员完成了6小时40分钟的第三次太空行走,将空间站外的两个大型遮蔽罩移除丢弃,并安装货物运输

机的几个附属装置。同年2月22日,国际空间站飞行工程师、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秋林和洛佩斯·阿莱格里亚进行一次6个多小时的计划外太空行走,修复了对接在空间站上的进步M-58飞船的一处未能收拢的天线。
2007年10月30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号太空人日前为国际空间站重新装配太阳能天线电池板时,电池板出现破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检视电池板破损处,了解造成原因。
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又重启太空船对接计划。
2011年12月最后一个组件发射上天,完成组装工作。
2结构与功能编辑主要构件
构件:发
国际空间站
射日期 质量: (kg)
曙光号功能货舱:1998年11月20日 1,9323
团结号节点舱 1:1998年12月4日 1,1612
星辰号(DOS-8):2000年7月12日 1,9050
Z1 桁架:2000年10月11日 8755
P6 桁架及太阳能电池板:2000年11月30日1,5900
命运号实验舱:2001年2月7日 1,4515
加拿大臂2:2001年4月19日 4899
寻求号气密舱:2001年7月12日 6064
对接隔舱:2001年8月14日 3900
S0 桁架:2002年4月8日 1,3970
加拿大臂2导轨:2002年6月5日 1450
S1 桁架:2002年10月7日 1,2598
P1 桁架:2002年11月23日 1,2598
国际空间站由下列部分组成:俄罗斯"进步-M45"、"联盟-TM23"、"进步-M-C01"飞船,俄罗斯的"晨星"号服务舱、"曙光"号工作舱,美国的"团结"号连接舱和"女神"号实验舱、俄"黎明"号小型实验舱等。
空间站共有俄罗斯、美国、欧盟和日本发射的13个舱,重量400吨。
国际空间站结构 2012
"曙光"号工作舱
"曙光"工作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空间中心和美国波音公司共同研制而成。根据1995年8月签订的合同,赫鲁尼切夫中心负责货运舱的设计、生产和试验。赫鲁尼切夫中心于1996年11月27日,即比预定发射时间提前一年完成"曙光"号工作舱的组装工作。但由于国际空间站的其他一些部件没有完工,"曙光"号被两度推迟发射。
"曙光"号重量为24.2吨(其中包括4.5吨燃料),长13米,内部容积约72立方米(可用面积为40平方米)。它可以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连续飞行430昼夜。
"曙光"号一个与和平号空间站类似的大型舱体,用作空间站的基础,能提供电源、推进、导航、通信、姿控、温控、充压的小气候环境等多种功能。它由和平号空间站上的晶体舱演变而来,设计寿命13年,电源最大功率为6千瓦,装有可接4个航天器的对接件。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质子-K"号火箭把"曙光"号送入预定轨道。
"团结"号节点舱 (unity node module)
"团结"号节点舱是美国为国际空间站建造的第一个组件,也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二个组件。
"团结"号节点舱耗资3亿美

元,直径5米、长6米,设有6个舱门。它的作用是充当对接口,连接未来升空的其它舱。
1998年12月4日,"团结"号随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12月6日,"团结"号与"曙光"号对接。
"星辰"号服务舱 (zvezda (star) service module)
"星辰"号服务舱由俄罗斯承建,是国际空间站的核心舱。"星辰"号长13米,宽30米,重19吨,造价为3.2亿美元。
服务舱由过度舱、生活舱和工作舱等3个密封舱和一个用来放置燃料桶、发动机和通信天线的非密封舱组成。生活舱中设有供宇航员洗澡和睡眠的单独"房间",舱内有带冰箱的厨房、餐桌、供宇航员锻炼身体的运动器械。舱体上设计的14个舷窗,可供宇航员眺望浩瀚的星空。
"星辰"号配有定位和电视联系系统,可保障服务舱与俄罗斯科罗廖夫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和美国休斯敦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直接联系。
"星辰"号共有4个对接口,可用于接待载人飞船或货运飞船。
2000年7月12日,"星辰"号由"质子-K"火箭送入太空;26日,"星辰"号服务舱与国际空间站联合体对接。
"命运"号实验舱 (destiny laboratory module)
2001年2月7日,"命运"号实验舱随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命运"号实验舱价值14亿美元,是国际空间站中最昂贵的组件。它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形似圆筒,长9.3米、直径4.3米,重13.6吨,上有41.5万个零件。它不仅是未来空间站成员在接近零重力的状态下执行科学研究任务的基地,也将作为国际空间站的指挥和控制中心,是国际空间站6个实验室中最重要的实验舱之一。
"莱奥纳尔多"号多功能后勤舱 (leonardo multipurpose logistics module)
"莱奥纳尔多"号多功能后勤舱由意大利研制,价值1.6亿美元。它是一个由金属铝制成,长21英尺(约为6.4米)、直径为15英尺(约4.6米)的圆筒,分为16个货箱,能携带9.1吨货物。后勤舱可重复使用,其功能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必需的物资,再将空间站上的废弃物带回地面。
空气阻隔舱 (airlock)
空气阻隔舱又称压力舱,由金属铝制造,重约6吨,造价1.64亿美元。空气阻隔舱共有两个舱室,一个供宇航员执行太空行走任务之前更换宇航服,另一个为宇航员减压和漂浮到太空的接口。舱内有4个气罐,各重540千克,用于给空气阻隔舱加压。
2001年7月15日,空气阻隔舱由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联合安装到空间站。空气阻隔舱是国际空间站与太空间的通道,是航天器有压空间与太空真空环境间的缓冲地带,它的安装使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不必再等航天飞机的到来就可以进行太空行走。
加拿大第二臂 (Canadarm2)
"加拿大第二臂"又被称为"大臂",由高强度的金属铝、不锈钢

和环氧石墨制成,长19米,重量为1.63吨。
这只长约17米的巨型机械臂的设计概念是1984年美国前总统里根提议建设"自由"空间站时产生的,其最初研制目的是,在航天飞机不能自行与空间站对接时依靠机械臂将航天飞机拉到空间站旁。"加拿大第二臂"由加拿大研制,并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2001年4月19日携带升空,22日被安装到国际空间站上。与多次随航天飞机升空执行任务的小机械臂相比,它不仅比多次随航天飞机升空执行任务的"小臂"更长,也更结实、更灵活。
"码头"多功能对接舱 (mooring compartment module)
"码头"多功能对接舱由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重约4吨,体积为13立方米。对接舱一端与"星辰"号服务舱连接,另一端的对接装置能与"进步"系列货运飞船和"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对接。对接舱的一侧还有一个隔舱,当宇航员穿上宇航服,调节好隔舱中的气压后,就可以打开隔舱门进行太空行走。多功能舱对接舱有助于增加国际空间站与地面间的货物、人员运输。
"码头"多功能对接舱于2001年9月17日安装到国际空间站。
"黎明"号小型实验舱
俄"黎明"号小型实验舱在2010年5月由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运送至国际空间站。"黎明"号实验舱长约7米,重约7.8吨,主要用于科学实验。
构成组件
整个空间站由众多组件构成:
组件 航次 运载者 发射时间 长度
(m) 直径
(m) 质量
(kg)
曙光号功能货舱 1 A/R 质子号 1998年11月20日 12.6 4.1 19,323
团结号节点舱(1号节点舱) 2A - STS-88 奋进号 1998年12月4日 5.49 4.57 11,612
星辰号服务舱 1R 质子号 2000年7月12日 13.1 4.15 19,050
国际空间站衍架- Z1 衍架 3A - STS-92 发现号 2000年10月11日 4.9 4.2 8,755
国际空间站衍架- P6 衍架及太阳能电池板 4A - STS-97 奋进号 2000年11月30日 73.2 10.7 15,824
命运号实验舱 5A - STS-98 亚特兰蒂斯号 2001年2月7日 8.53 4.27 14,515
外部装载平台1(ESP-1) 5A.1 - STS-102 亚特兰蒂斯号 2001年3月13日 4.9 3.65 2,676
移动维修系统- 空间站遥控机械臂(加拿大臂2) 6A - STS-100 奋进号 2001年4月19日 17.6 0.35 4,899
寻求号气密舱(联合气密舱) 7A - STS-104 亚特兰蒂斯号 2001年7月12日 5.5 4 6,064
码头号对接舱- 码头号气密及对接舱 4R - 进步-M-SO1 进步号 2001年9月14日 4.9 2.3 3,676
国际空间站衍架- S0衍架 8A - STS-110 亚特兰蒂斯号 2002年4月8日 13.4 4.6 13,971
移动维修系统- 机械臂移动平台 UF-2 - STS-111 奋进号 2002年6月5日 5.7 2.9 1,450
国际空间站衍架- S1衍架 9A - STS-112 亚特兰蒂斯号 2002年10月7日 13.7 4.6 14,124
国际空间站衍架- P1衍架 11A - STS-113 奋进号 2002年11月23日 13.7 4.6 14,003
外部装载平台2(ESP-2) LF1 - STS-114 发现号 2005年7月26日 4.9 3.65 2

,676
国际空间站衍架- P3、P4衍架及太阳能电池板 12A - STS-115 亚特兰提斯号 2006年9月9日 13.8 4.8 15,824
国际空间站衍架- P5衍架 12A.1 - STS-116 发现号 2006年12月9日 3.4 4.6 1,864
国际空间站衍架- S3、S4衍架及太阳能电池板 13A - STS-117 亚特兰提斯号 2007年6月8日 13.7 5.0 16,183
国际空间站衍架- S5衍架 13A.1 - STS-118 奋进号 2007年8月8日 3.4 4.6 1,864
外部装载平台3(ESP-3) 13A.1 - STS-118 奋进号 2007年8月8日 4.9 3.65 2,676
和谐号节点舱(2号节点舱) 10A - STS-120 亚特兰提斯号 2007年10月23日 7.2 4.4 14,288
哥伦布实验舱 1E - STS-122 亚特兰提斯号 2008年2月7日 6.9 4.5 19,300
希望号日本实验舱- 实验储藏舱 1J/A - STS-123 奋进号 2008年3月11日 3.9 4.4 4,200
移动维修系统- 特殊微动作机械手 1J/A - STS-123 奋进号 2008年3月11日 3.67 6.70 1,560
希望号日本实验舱 1J - STS-124 发现号 2008年5月31日 11.19 4.39 14,800
希望号日本实验舱- 日本机械臂 1J - STS-124 发现号 2008年5月31日 10.0 0.35 780
国际空间站衍架- S6衍架及太阳能电池板 15A - STS-119 发现号 2009年3月15日 13.84 4.97 14,100
希望号日本实验舱- 外部实验平台 2J/A - STS-127 奋进号 2009年7月15日 5.20 5.00 4,100
迷你研究舱2 (探索号迷你研究舱) 5R - 进步-M-MIM2 进步号 2009年11月10日 2.25 4.049 3,670
宁静号节点舱(3号节点舱) 20A - STS-130 奋进号 2010年2月8日 6.706 4.480 19,000
穹顶舱 20A - STS-130 奋进号 2010年2月8日 1.500 2.955 1,880
迷你研究舱1 (晨曦号迷你研究舱) ULF4 - STS-132 亚特兰提斯号 2010年5月14日 6.00 2.35 8,015
多用途增压舱 ULF5 - STS-133 发现号 2011年2月24日 未知 未知 未知

主要功能
组装成功后的国际空间站将作为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的手段,为人类提供一个长期在太空轨道上进行对地观测和天文观测的机会。
在对地观测方
国际空间站——它让人类的美梦成真
面,国际空间站比遥感卫星要优越。首先它是有人参与到遥感任务之中,因而当地球上发生地震、海啸或火山喷发等事件时,在站上的航天员可以及时调整遥感器的各种参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当遥感器等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又可随时维修到正常工作状态;它还可以通过航天飞机或飞船更换遥感仪器设备,使新技术及时得到应用而又节省经费。用它对地球大气质量进行监测,可长期预报气候变化。在陆地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利用等方面,也都会从中受益。国际空间站在天文观测上要比其他航天器优越得多,是了解宇宙天体位置、分布、运动结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及其演变规律的重要手段。因为有人参于观测,再加上空间站在太空的活动位置和多方向性,以及机动的观察测定方法,因而可

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通过国际空间站,天文学家不仅能获得宇宙射线,亚原子粒子等重要信息,了解宇宙奥秘,而且还能对影响地球环境的天文事件(如太阳耀斑、暗条爆发等)作出快速反应,及时保护地球,保护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及其成员。
国际空间站上的生命科学研究,可分为人体生命与重力生物学两方面: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可直接促进航天医学的发展,例如,通过多种参数来判断重力对航天员身体的影响,可提高对人的大脑、神经和骨骼及肌肉等方面的研究水平。重力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应用有广阔的前景,而国际空间站的微重力条件要比和平号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优越得多,特别是在材料发展上可能起到一次革命性的进展。
仅就太空微重力这一特殊因素来说,国际空间站就能给研究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航天医学、材料科学、流体物理、燃烧科学等提供比地球上好得多、甚至在地球无法提供的优越条件,直接促进这些科学的进步。同时,国际空间站的建成和应用,也是向着建造太空工厂、太空发电站,进行太空旅游,建立永久性居住区(太空城堡)向太空其他星球移民等载人航天的远期目标接近了一步,
3商业计划编辑计划简介
Amateur Radio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ARISS),国际空间站业余无线电通讯计划,由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国际业余卫星公司、美国国家宇航局等共同组织和发起的一项活动,和太空微重力实验计划一样,是美国国家宇航局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项目之一。这个计划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利用业余无线电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直接交流的兴奋体验。教师、家长和社会将看到业余无线电将如何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追求。
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话是一种独特的教育体验,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支持国际空间站业余无线电通讯计划。借助业余无线技术的帮助,美国国家宇航局希望给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提供机会。国际业余卫星公司的志愿者提供技术上操作,指导学校通讯计划。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提供空间站业余无线电的信息,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和美国国家航天局总部编制和分配国际空间站业余电台的课程计划并向老师们提供资源,成百的业余无线电操作者,包括在约翰逊太空中心、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美国航天中心的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的幕后工作,提供技术和知识的保障,使这项教育体验成为可能。
该计划要求学生用英语提出关于太空、太空飞行、宇航员的太空生活等关的问题,宇航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口语

和听力水平,同时对太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该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前沿高科技,学校也将被公布在美国国家宇航局、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以及其他一些国际网站,在世界范围内享有一定的荣誉知名度。太空宇航员回答中国学生的20个提问
商业飞船
2012年5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2日凌晨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间站发射的商业飞船。
当地时间2012年5月22日3时44分,搭载“龙”飞船的“猎鹰9”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当日凌晨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间站发射的商业飞船。
“龙”飞船高约6.1米,直径约3.7米,此行携带近500公斤货物,主要是食品和衣服等,一旦任务失败,损失也不至于太大。它计划于24日接近空间站并进行一系列轨道机动及设备检测,以确认其通信和导航系统处于可控状态。欧洲和日本货运飞船首次与空间站对接前也要经历类似“标准程序”。
如果一切顺利,“龙”飞船此行将是首次由私营企业的飞船向空间站运送补给。不过,美国航天局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均对“龙”飞船此行持谨慎态度,
4返回地球编辑据“俄罗斯之声”网站2014年3月10日报道,在国际空间站工作满半年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科托夫和谢尔盖·梁赞斯基及美国宇航员迈克·霍普金斯准备返回地球。[4]俄罗斯飞行管理中心向记者透露,格林威治时间3月11日0点1分(北京时间11日8点1分),将下令让“联盟TMA-10M”号飞船与空间站脱离,1分半钟后飞船脱离空间站。[4]与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脱离后,在下一批考察组飞抵之前,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秋林、美国宇航员马斯特拉基奥和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将继续在空间站执行任务。[4]去年11月,科托夫和梁赞斯基携带索契冬季奥运会火炬走出国际空间站,在开放宇宙空间进行了一次特别的火炬传递。2013年12月,科托夫手动操作完成了“进步M-21M”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任务。2013年年底两名宇航员刷新了穿俄制航天服在舱外工作时间的纪录——8小时07分。今年1月两人还进入外太空,并在俄工作舱外表面安装了用于观察地球的摄像头。[4]5相关问题编辑有很多对NASA持批评观点的人认为国际空间站计划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并且抑制了其他更有意义的计划。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列举,花费在国际空间站计划上的上千亿美元和近乎一代人的时间,可以用来实施无数的无人太空任务,或者将这些时间和金钱花在地球上的研究中,也要比国际空间站更有意义。
空间站的支持者认为对于空间站的批评是目

光短浅而且带有欺骗性的,支持者认为花费在载人空间探索上的巨额经费同样会给地球上的每个人带来切实的好处。有评估指出,国际空间站计划所开发的载人航天相关技术的商业应用,会间接带动全球经济,其所带来的收益是最初投资的七倍,也有一些相对保守的估计则认为此种收益只是最初投资的三倍。还有一些坚定的支持者认为,即便国际空间站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为零,仅其发挥的推动国际合作的作用,也足以令这个计划彪炳史册。
躲避垃圾
外媒2012年9月26日报道,为躲避太空垃圾,国际空间站(ISS)的位置可能需要做出调整。
美国宇航局(NASA)26日表示,一个俄罗斯废弃卫星的碎片和一艘印度火箭的残骸27日将飞近国际空间站,存在撞击空间站的可能。若有必要,国际空间站27日可能会做出移动。
据悉,国际空间站内有三名航天员驻扎。他们会借助对接在空间站上的欧洲补给宇宙飞船的动力来移动空间站。欧洲宇宙飞船本来应该已经离开,因为通讯故障,返航时间才被延误。
太空垃圾飞行的速度很快,万一被撞击,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受损。美国宇航局说,不能确定俄罗斯卫星碎片的大小。
退役之争
国际空间站的命运在成为一个新的讨论话题。因为稍早些时候,俄罗斯航天署副署长维塔利·维多夫在电视节目中宣称,国际空间站将于8年后即2020年坠入太平洋,结束自身使命。他同时表示,之所以选择坠毁的方式,是由于国际空间站结构太复杂,体积也太大,如果滞留在太空,将会成为一堆颇具威胁的太空垃圾。
然而,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线版刊发的文章称,俄航天署所作之结论并没有得到各方的赞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拿出很多支持的论调,意图佐证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很有可能将超过2020年,因为俄罗斯方面所谓2020年坠落的判断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而这一话题,也并不局限于现正在轨道上的那个国际空间站,对于或不久之后意图升空的空间站,理应考虑到一点——这样的太空平台,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终结它的服役生命?而这又该如何判断?
庞然大物如何回归故里?
国际空间站,这个由15个国家共同建设的太空项目,总投资达1500亿美元,主要目的定位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太空轨道实验室。其身处距离地面大约220英里(354公里)的轨道里,由13个空间舱组成,常驻宇航员最多可容纳6人,站体总重约454吨。
如果,国际空间站最终时刻的来临并没有因各国的愿望而再多延迟一刻的话,那么,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担忧,在不久的将来,该如何面对这艘达450多吨重、一个橄榄球场面积大小的庞然大物从天而降呢?

们在电视画面或图片上看见的好似“悬浮”的国际空间站,为保证稳定维持在太空轨道上,其实必须以恒定的速度运行。但地轨道并非绝对真空,空气粒子等仍将逐渐阻挡和降低空间站的时速。挽救这一点的唯一方法便是不断地“输血”——宇航员必须周期性地添加推进燃料,以动力抵消空间站的轨道阻力,提升空间站的轨道高度。
而一旦无“血”可输,将导致不可避免的坠落。由于自身的庞大质量,当它坠落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不会像其他小型物体一样被完全烧毁摧毁。但以一般经验而言,剩余的残骸也不会对地面上的人类构成威胁。因为与其他大大小小的退休航天器一样,它们有着统一的最终归宿,也几乎可称为“航天器墓园”之地——浩瀚而人迹罕至的南太平洋。这里能够从最大程度上保证地面人群的生命和财产不受这位天外归客的威胁。
且据美国国家地理在线文章称,尚可不必杞人忧天,因为空间站的坠落将逃不出地面控制的手掌心。单就美国掌握的技术水平而言,已经有能力在低地球轨道(高于地球表面数百公里)上同时跟踪8000个篮球大甚至更大的物体,其中多数是废弃的火箭和人造卫星,包括500多个航天器残骸。因而抓住一个空间站,并不能构成挑战。
拒绝回归能否逆转命运?
航天飞机退役了,曾经的太空大佬美国接送自家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工作,就不得不仰仗俄罗斯的飞船来承担。明显是用人家的心里没底,还很嘴软,一方面美国已经把原“星座计划”中的航天器挪来给自己的驻空间站宇航员当“逃生艇”用;另一方面,在国际空间站的命运决策上,如今的俄罗斯航天署可是更有发言权——就像该署副署长那没什么商量余地的口吻一样。
欧空局和另外一些参与国也断然不会轻易放弃使用权,而是想方设法地继续让这个基站停留太空中。NASA发言人凯利·汉弗莱斯还暗示,其他多个国际空间站参与国家的负责人已经就空间站的使用问题达成一致,各方正在努力确保其寿命能够延长到2028年以后。[5]运行期限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俄罗斯太空官员宣布,他们打算在2020年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期限结束后,把它沉入大海,避免它变成太空垃圾后引发永久性问题。美国人曾设想,将快中子反应堆,搬到国际空间站试运行,代替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的太阳能电池。以这个为基础,就可以考虑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了,因此如果这变成现实的话,国际空间站使用寿命就会延长。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航天署副署长维塔利-达维多夫说:“等到国际空间站完成使命后,我们将被迫把它沉入大海。它不能继续留在轨道里,因为它

太复杂,体积太大、太重,如果留在太空它会产生大量太空垃圾。”但是2020年似乎并不是空间站的最终末日。虽然俄罗斯及其国际合作者已经同意至少让该站运行到2020年,但是,进行国际合作的宇航局之间的初次会面,已经研究了进一步延长空间站寿命的可能性。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凯利-汉弗莱斯说:“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的国际空间站负责人2010年3月11日在日本东京会面,回顾空间站的合作事宜,并一致认为,该站一直运行到至少2020年不会遇到可识别的技术障碍。国际合作正在努力确保它的寿命能够延长到2028年以后。我们将会继续进行技术评定,并与我们的国际合作者进行商讨。” 汉弗莱斯证实,“空间站的生命结束时,他们打算让它在海洋上空安全脱离轨道”。
耗资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用时13年在轨道里建设完成,它代表着来自15个国家的5个航天局的共同努力。该站的建设工作从1998年开始,美国宇航局及其合作者更关注的,是如何利用这个轨道实验室进行科学和技术研究。空间站位于距离地面大约220英里(354公里)的轨道里,它有13个空间组成,常驻居民可达6人。该站重近100万磅(453.59吨),大约相当于320辆小轿车的重量。
把空间站沉入大海可以避免给低地球轨道带来麻烦,对飞船和人造卫星来说,这里的太空垃圾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一块太空碎片从距离空间站很近的地方飞过,为了以防万一,站上的6名成员只得登上他们的“联盟”号飞船。美国宇航局及其合作者有追踪太空垃圾的明确方法,并有让空间站避免被撞的安全程序。俄罗斯空间站“和平”号(国际空间站的前辈)2001年也是葬身大海。结束15年的操作任务后,“和平”号穿过地球大气层,一头扎进太平洋。
“和平”号沉入太平洋的安排是事先计划好的,这就如同国际空间站可能经历的死亡过程。美国宇航局还以类似方式抛弃了它的第一个轨道实验室,但是并非该站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成功降落在水里。77吨重的“天空实验室”穿过地球大气层后,在印度洋东南部和西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起了碎片“雨”。国际空间站“后事”的计划者希望可以确保这种事情不会再次发生,
延长运行期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获得白宫支持,将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期再延长4年到2024年。
据报道,国际空间站1998年建成,由美国、俄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合作运行。国际空间站使用寿命延期也需要上述合作方的支持才能实现。
目前这些国家承诺让它运行到2020年,但很多工程师都认为,国际空间站可以至少运行到2028年。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欧洲最大

的赞助方德国非常希望这个耗资1千亿美元的空间站能够继续多年运行,超过目前2020年的期限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目前国际空间站全部依靠俄国的联盟火箭轮流运送在站上工作的6位宇航员
美国宇航局也在支持民营企业,帮助设计建造能够向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航天器,[6]首位英籍宇航员
欧洲航天局20日宣布,英国人蒂姆·皮克将于2015年作为首位英籍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
冷却失灵
2013年12月12日,国际空间站在发现阀门问题导致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后,国际空间站于11日关闭许多功能。空间站中的6名宇航员安全无恙,美国宇航局正努力解决问题,宇航员很可能需要紧急太空行走。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乔希·拜尔利(Josh Byerly)证实称,空间站两套冷却系统中的一套发生故障,宇航员没有危险。为了减少温度控制设备压力,空间站中许多系统已被关闭,生命维持系统、电力系统以及科学实验设备则与另一套完好冷却系统相连。
宇航员们在冷却系统故障后努力恢复冷却系统压力,确保关键系统维持正常温度。这主要取决于空间站处于阳光照射下还是地球阴影中。发生故障的冷却回路系统产生太多氨水,达到预设温度最高极限而被关闭。宇航员们怀疑冷却泵中流量控制阀出现问题。
美国宇航局正考虑是否进行紧急太空行走,这是修复故障冷却系统的最佳方案。2013年5月,国际空间站曾发生冷却剂泄漏问题,2名宇航员曾进行太空行走进行修复。发生故障时空间站上有3名美国宇航员、2名俄罗斯宇航员、1名日本宇航员,他们的驻留期到2014年3月结束。[7]优盘病毒感染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2日早间消息,俄罗斯著名安全专家尤金·卡巴斯基(Eugene Kaspersky)披露,一名俄罗斯宇航员携带的优盘已经导致国际空间站感染病毒,除此之外,臭名昭著的“震网”病毒也已经感染了俄罗斯的一座核电厂。
卡巴斯基并未披露国际空间站因为病毒感染所受到的具体影响,也没有透露受感染的日期。但外界猜测,有可能是在联合太空联盟2013年5月对国际空间站进行维护时发生的。他们当时将整个系统都更换成了Linux,使之更加“稳定而可靠”。
在此之前,国际空间站上有“数十台笔记本”使用的是Windows XP,该系统比Linux更容易感染恶意软件。
卡巴斯基表示,感染事件最初发生在科学家们使用的Windows笔记本上,后来由优盘携带到国际空间站。但在2013年5月更换成Linux前,国际空间站的控制系统就已经采用了各种版本的Linux。
据科技网站ExtremeTech报道,早在2008年,俄罗斯宇航员就携带一台被W32.Gammima. AG蠕虫感染的Windows XP笔记本前往国际空间站,并很

快感染了空间站内的其他Windows XP笔记本电脑。
卡巴斯基表示,这一事件表明,不接入互联网也不能让你逃避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在另外一起事件中,一家未接入互联网的俄罗斯核电厂同样被感染了臭名昭著的“震网”病毒。
虽然并未对主流用户产生太大影响,但“震网”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的病毒之一。虽然美国和以色列政府从未承认,但外界普遍认为,“震网”是这两国政府联手开发的,目的是破坏伊朗核设施,阻止该国开发核武器。
由于伊朗纳坦兹核反应堆也没有接入互联网,所以该病毒同样是通过优盘传播的。它可以令离心机的旋转失去控制,导致工厂出现物理损坏。
卡巴斯基表示,震网、高斯、火焰和红色十月等病毒都极其复杂,开发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