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动脉瘤研讨

关于动脉瘤研讨

关于动脉瘤研讨
关于动脉瘤研讨

DISCUSSION

The present study of ruptured aneurysms in bo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s found that the indications for additional DS angiography in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are similar to that found previously, but we experienced some new atypical cases. Treatment of fusiform aneurysms depends on the haemodynamic information, which could only be obtained by DS angiography. ACoA aneurysm associated with AVM, although the initial CT indicated that the aneurysm had bled, require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AVM prior to surgery. Clip artifacts affected 3D-CT angiography in cases of recurrent SAH after clipping surgery, so 3DCT angiography is not indicated for such cases.

3D-CT angiography was only of complementary use in most of the 12 case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s. Only two cases of typical VA-PICA aneurysms were treated based on only 3D-CT angiography. Typical basilar artery-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nd VA-PICA aneurysms can be treated surgically after only 3D-CT angiography. DS angiography should always be performed for basilar tip aneurysms to evaluate the perforating arteries nearby as well as assess the vessel tortuosity for the possibilit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Treatment of VA

dissecting aneurysms needs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ue and false lumens of the VA which requires DS angiography. The small population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s in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variation of aneurysms as well as the treatment choices in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quire DS angiography in most cases.

In our series, most aneurysms measured 5–12 mm, and typical saccular aneurysms of that size could be treated after 3D-CT angiography. However, there were problems with some large aneurysms. DS angiography was not necessary if the neck and nearby arteries of a large aneurysm were clearly detected. DS angiography was necessary in two cases of large aneurysms. A case of large ophthalmic artery aneurysm was located close to the anterior clinoid process.1 Small PCoA aneurysms may not be detected by 3D-CT angiography, but the artery would not be difficult to observe during the operation. In our case of a large PCoA aneurysm, DS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because the large neck would prevent intraoperative observation of the PCoA.

Although not experienced in our series, treatment including bypass surgery for some large or giant aneurysms will require the haemodynamic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DS angiography. Some

small aneurysms (less than 4 mm) required additional DS angiography. 3D-CT angiography may be better for detecting small aneurysm than DS angiography.11;12 However, we suggest DS angiography is still necessary in the following cases. Firstly, compatibility of the initial CT scan and aneurysm location by 3DCT angiography is important. Patients with ruptured aneurysm and asymmetrical SAH with laterality compatible with the rupture site present no problem. However, we cannot always depend on the initial CT scans if the SAH is diffuse or symmetrical, especially if ACoA aneurysm or basilar tip aneurysm is not found the responsible lesion. DS angiography is more useful to exclude other lesions because of the smooth opacification of the vessels.

Secondly, cases with small aneurysm located on the supraclinoid portion require proximal ICA control during the operation. DS angiography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aemodynamics including the cross circul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MR) angiography is potentially the only modality required for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s.13 However, MR imaging is time-consuming and access to MR scanners may be restricted. Patients could be in an unstable condition in the very early period of SAH, so

that the emergent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could be much easier to manage in the CT facility. On the other hand, MR angiography does reduce the use of contrast medium, so is a safe diagnostic tool.

MR angiography may be the best modality for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good grade presenting several days after the onset, because the risk of rerupture falls with time.

3D-CT angiography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s for surgery.14;15 Information about the venous and arterial structures near the aneurysm are preferable, but do not always reflect the findings of DS angiography. Normal anatomical structures, such as perforating arteries and veins, are likely to be encountered during surgery although not detected clearly by 3D-CT angiography.

This study of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s with 3D-CT angiography and additional DS angiography indicates that more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s will be treated after only 3D-CT angiography except for the following cases requiring additional DS angiography: Aneurysms close to bone structures, such as an ICA-ophthalmic artery aneurysm; fusiform aneurysms, and large or giant aneurysms requiring accurate neck information and haemodynamic

information for bypass surgery; patients with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SAH on CT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aneurysm, especially small aneurysms, to exclude other lesions; small aneurysms located on the supraclinoid portion of ICA, which require information about haemodynamics and proximal ICA control; regrowth of aneurysms that leads clip artifacts; and aneurysms associated with AVM in related locations. A clear conclusion about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s cannot be reached because of the small population. Typical basilar artery-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nd VA-PICA aneurysms can be treated surgically after only 3D-CT angiography, but 3D-CT angiography may be limited to complementary use for basilar tip aneurysms and oth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s because of the need for close observation of nearby perforating arteri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Dissecting aneurysm, which is often observed in the VA, requires DS angiography to detect true and false lumens.

翻译

目前的前循环和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研究发现,前循环进行额外的DS血管造影的适应症与以前的类似,但我们有了一些新的典型病例的经验。梭形动脉瘤的治疗取决于血流动力学信息,这只能由DS血管

造影造影获得。ACoA 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有关联,虽然最初的CT显示动脉瘤出血,仍然需要对动静脉畸形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接受夹闭手术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夹闭夹会影像3D-CT血管造影,所以3D-CT血管造影病例中未标识这类病例。

3D-CT血管造影仅仅配套使用于12例后循环动脉瘤中的大多数。只有2例典型的VA-PICA动脉瘤的治疗仅基于3D-CT血管造影。典型的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和VA-PICA的动脉瘤,可仅凭3D-CT血管造影进行手术治疗。DS血管造影常被用于评估基底动脉尖动脉瘤附近的穿动脉及评估迂曲血管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能性。VA夹层动脉瘤的治疗需要使用DS血管造影来了解VA的真假官腔。这项研究表明,发病人数较少的后循环动脉瘤中的大部分病例需要用DS血管造影来明确动脉

瘤的变化及后循环动脉瘤治疗方式的选择。

在我们的研究系列中,大部分瘤体经测量直径为5-12毫米,这种规模的典型囊状动脉瘤可以在3D-CT血管造影下处理。但是,对于一些大型动脉瘤来说还是有问题的。如果颈部和附近的动脉的一个大瘤动脉能清楚地检测到,DS血管造影是没有必要的。有两种大型动脉瘤,DS血管造影是必须的。一种大型动脉瘤是靠近前床突的眼动脉瘤[1]。动脉瘤可能在3D-CT 血管造影时不会被检测到,但是这列动脉瘤在手术中不难被发现。在我们的大型PCoA动脉瘤病例中,采用DS血管造影是由于宽大的瘤颈会阻碍我们术中观察PCoA。

在我们的系列中没有需要在包括一些大型或巨大动脉瘤的旁路

手术治疗中由DS血管造影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的经历。然而一些小的

动脉瘤(小于4mm)需要额外的DS血管造影。虽然3D-CT血管造影检测小动脉瘤时效果可能比DS血管造影更好[11,12]。但是,在下列的小动脉瘤病例中我们建议DS血管造影仍然是必需的。首先,相关的初始CT 扫描及以3D-CT血管造影来确定动脉瘤的位置是重要的。动脉瘤破裂及不对称的一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部位所产生的表现是相似的。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依赖于初始CT扫描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弥漫性或对称的,特别是没有发现主要病灶的ACoA动脉瘤或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在排除其他病因的时候DS血管造影更有效。

第二,手术过程中需要控制近端ICA的床突上部小血管瘤,需要通过DS血管造影提供包括交叉循环情况在内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磁共振(MR)造影可能是破裂脑动脉瘤术前评估所需的唯一方式[13]。但是,MR图像耗时较长,且需要连接到MR扫描仪上,这可能是一个局限。病人在非常早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能处在一个不稳定状态,所以CT设备更容易管理这类处于紧急情况的病人。另一方面,磁共振血管造影减少造影剂的使用,因此是一种安全的诊断工具。

磁共振血管造影可能是诊断在发病后数天评级较好的患者的最佳方式,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瘤再破裂的风险会下降。

三维CT血管造影已被用来为手术分析解剖结构[14,15]。动脉瘤附近的静脉和动脉结构的信息是可取的,但并不总是反映DS血管造影的结果。正常的解剖结构,比如动脉和静脉,虽然在3D-CT血管造影中没有清晰的显示,在手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使用3D-CT血管造影和额外的DS造影对破裂颅内动脉瘤进行整体

管理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将只需要3D-CT血管造影处理,只有下列情况需要额外的DS造影: 靠近骨骼的动脉瘤,如眼动脉瘤; 梭形动脉瘤,大型或巨型动脉瘤需要准确的瘤颈信息及旁路手术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患者CT显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和动脉瘤的位置有差异的,为了排除其它的发病灶;ICA床突上部的小动脉瘤,需要血流动力学信息和近端ICA控制的;因为夹闭夹导致的动脉瘤复发; 及与AVM相关的动脉瘤。因为患者数少,对后循环动脉瘤患者不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典型的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和VA-PICA的动脉瘤,可在仅行3D-CT血管造影后手术治疗,但3D-CT血管造影可能仅限于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和其它其他后循环动脉瘤的辅助诊断,因为需要密切观察附近的动脉并评估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能性。常在VA 发现的夹层动脉瘤需要DS血管造影来检测真假管腔。

(整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ICD-10:I67.108 /Q28.3),病情处于非急性期。 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39.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破裂动脉瘤: 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SAH 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

②脑血管痉挛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发生,表现为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③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癫痫大发作; ④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引起慢性脑积水;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发作等,也可无任何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 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发生脑积水; 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 ③梗塞; ④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 ⑤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判断责任动脉瘤; ⑥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初步预测动脉瘤的位置:出血主要

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诊诊断 男性,65岁,主因胸疼3小时于2003、9、8收入院。 现病史:3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疼痛,为胀痛,无出汗,吸气时疼痛加重,疼痛部位正中偏下,向两肩部放射。 既往史:体建。 查体:BP:100/60mmHg (双上肢)110/70 mmHg (双下肢)P68次/分R20次/分T:36.8℃ 一般状况可,皮肤无出汗,神志清楚,表情平静,口唇无紫绀,胸骨、肋骨及肋软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6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四肢肌力正常。 化验及辅助检查:WBC 12×109,HB 12.7g/dl 尿常规:正常 血凝分析:正常;D-二聚体〉2000; 血气分析:PO2 76㎜Hg PCO2 38㎜Hg ECG:正常 胸片:双肺未见异常,纵隔无增宽。 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 诊治:抗炎、静点硝甘、抑酸 第二天,患者症状无好转,疼痛位置未变,但放射至两侧腰部,故行腹部血管超声检查。腹部血管超声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而后做主动脉增强CT扫描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收入血管外科行支架治疗后病愈出院。 诊断体会:不典型之处:疼痛不剧烈,血压不高,胸片纵隔无增宽。 有提示之处:疼痛放射位置下移。腹部血管超声提示阳性率多少? 病历(二) 男性,65岁,主因“突然胸痛伴意识不清”而于2003、9、9入抢救室。9月9日晨,患者突然觉胸痛、胸闷,即来急诊就诊,作心电图正常,在就诊过程中,突然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规整,入抢救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BP 80/50㎜Hg 昏迷,呼吸不规律,HR 5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即刻行气管插管,插管后,患者即清醒,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查体,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5级,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0级,双侧巴氏征(—)。考虑脑梗。 在随后两天,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11日,因患者多系统受损,考虑是否存在夹层,行床旁彩超怀疑夹层,进一步行主动脉增强CT扫描示DeBakeyⅠ型夹层动脉瘤。收入血管外科第二天死亡。补充查体,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诊断体会:胸痛伴偏瘫,急性肾衰是夹层的多系统受累的典型表现,如对夹层的表现掌握很好,不难想到。 病历(三) 男性,36岁,主因“胸背痛三天”而由门诊转来。三天前,患者无诱因出现胸痛,左后背痛,为隐痛,无出汗,侧卧睡眠不受影响,不能仰卧,到心内门诊就诊,心电图正常,胸片正常未发现异常而回家,二天前,再次就诊于心内门诊,行超声心动检查示主动脉增宽,因怀疑夹层动脉瘤而转来急诊。既往有高血压,未规律用药。

脑动脉瘤病人的护理

脑动脉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脑动脉壁的局限性囊性扩张。病因多为先天性畸形,其次是感染 和动脉硬化。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54岁,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动脉瘤的位置以颈内动脉颅内段居多,其次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较少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首发症状,约占80%~90%。常在劳累或激动时突然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或部分意识障碍,经腰穿可见脑脊液为血性。因出血量的多少和动脉瘤位置的不同,可有特定性神经体征,如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出血,可有同侧的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瞳孔散大);若出血量多形成巨大血肿,病人短时间内可以死亡。 二、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 h,稳定后根据医嘱酌情观察,准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 2.、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有无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做好记录。 (3)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头高卧位,为患者翻身时动作应轻柔。 (4)造影术后应监测足背动脉,右下肢制动24小时,注意术区加压敷料的包扎情况及穿刺部位有无血肿。 (5)遵医嘱给与术前处置及宣教。 3.、术后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在140-150/80-90mmhg之间,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记录。 (2)各种引流的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给与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及时倾倒,做好记录。 (3)用药指导:使用抗血管痉挛药时应注意药物滴速,严密观察血 压的变化,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4)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食粗纤维、维生素食物,因用蜂蜜水,香蕉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5)长期卧床的患者为预防便秘,可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按结肠方向进行,刺激肠蠕动。避免用力排便,以防加重颅高压引起脑疝。必要时给与开塞露软化粪便或低压灌肠。 (6)头痛的患者应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发作的性质、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给予调节体位,心理安慰等,如无缓解,应遵医嘱应用镇静剂或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7)加强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三、健康教育 1、生活规律,戒烟戒酒。 2.、有效控制血压。 3、告知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知识,避免诱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 4.、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或锁上门洗澡,以免发生意外时影响抢救。

1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1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7-01-04T11:17:49.2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作者:张锐 [导读] 患者女性 59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3小时于2015-5-14 平车收入我科,既往高血压10余年。(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济南 250031) 【关键词】多发动脉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232-02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破裂出血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为首发症状,患者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首次发病半年内再次出血率为30%~50%,再次出血死亡率为25%~35%而多发性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是指颅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脉瘤。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 59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3小时于2015-5-14 平车收入我科,既往高血压10余年,口服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平稳。入院查体: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体温:36.7℃,脉搏92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53/96mmHg,头颅正常,无畸形,颈部抵抗。头颅CT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CTA检查示右侧颈内动脉C1段动脉瘤,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与2015-5-16在全麻下经右侧翼点入路分别夹闭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手术顺利,麻醉满意,出血约750毫升,输血800毫升,留置硬膜外引流管一根,患者呈嗜睡状态带气管插管返回术后观察室,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术后第三天安全拔出硬膜外引流管并转至普通病房,于术后14天,复查CTA动脉瘤夹闭良好,切口愈合好,术后恢复好,已下床活动,康复出院。 2.护理 2.1 护理问题 2.1.1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死亡率很高,初次出血占15%,再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70%[1]。该患者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病人病情重、危险性高,而术后出血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24~48小时内,随时有可能而导致并发症脑水肿,癫痫,脑积水,继发性脑缺血等。 2.1.2疼痛术前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疼痛,术后切口引起的疼痛,均使患者难以忍受。 2.1.3焦虑,恐惧患者及家属对该疾病的知识缺乏,当被告知需要手术治疗,而且风险很大,考虑术后预后及经济压力,让患者及家属焦虑无比。 2.2 护理措施 2.2.1术前护理入院后严密监测病情:瞳孔和神志有无变化,肢体活动,肌张力有无异常,预防颅内高压和再出血,遵医嘱给予止血血管痉挛,早期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通是一种具有脑组织选择性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做好基础护理,遵医嘱做术前准备,带好腕带,备皮、备血、留置导尿管向和家属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保持心情舒畅。 2.2.2术后护理 2.2.2.1体位: (1)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全麻清醒后头部抬高15~30° 2.2.2.2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 (2)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①手术方式、了解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吸氧2~3 l/min ③持续心电监护 ④床档保护防止坠床,必要时行四肢约束。 (3)伤口观察及护理:若有渗血、渗液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料。 (4)呼吸道管理: ①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有气管插管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血氧饱和度,若出现不耐管或咳嗽、吞咽反射等,应及时通知医生拔管。(5)做好伤口引流管及导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根据医嘱冲洗。 (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预防术后出血:术后出血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多发生于24~48小时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随时CT复查,遵医嘱使用止血类药物和抗痉挛药物。 ②预防术后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遵医嘱药物或物理降温。 ③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第三天鼓励其尽早进行肢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如: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踝泵训练、抬腿运动等,病情允许时鼓励其早日下床活动。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触摸足背动脉、皮肤温度,观察皮肤颜色、有无肿胀、感觉有无异常等。 2.2.2.3用药情况: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用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2.2.2.4饮食: 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后遵医嘱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或软食,鼓励患者经口进食,少量多餐。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aortic dissectin ghematoma),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群,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本病多急剧发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65%~75%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心脏合并症。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男女之比为2~3:1。 病因 病因未明。80%以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有高血压,不少患者有囊性中层坏死。高血压并非引起囊性中层坏死的原因,但可促进其发展。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征中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颇常见,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机会也多,其他遗传性疾病如特纳(Turner)综合征、埃-当(Ehlers-Danlos)综合征,也有发生主动脉夹层的趋向。主动脉夹层还易在妊娠期发生,其原因不明,猜想妊娠时内分泌变化使主动脉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易于裂开。 正常成人的主动脉壁耐受压力颇强,使壁内裂开需66.7kPa(500mmHg)以上。因此,造成夹层裂开的先决条件为动脉壁缺陷,尤其中层的缺陷。一般而言,在年长者以中层肌肉退行性变为主,年轻者则以弹性纤维的缺少为主。至于少数主动脉夹层无动脉内膜裂口者,则可能由于中层退行性变病灶内滋养血管的破裂引起壁内出血所致。合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为囊性中层坏死。动脉中层弹性纤维有局部断裂或坏死,基质有粘液样和囊肿形成。夹层分裂常发生于升主动脉,此处经受血流冲击力最大,而主动脉弓的远端则病变少而渐轻。主动脉壁分裂为二层,其间积有血液和血块,该处主动脉明显扩大,呈梭形或囊状。病变如涉及主动脉瓣环则环扩大而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变可从主动脉根部向远处

Hybrid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

Hybrid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7-06-22T15:16:56.7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作者:杨丹李英姝通讯作者高瑞第二作者 [导读] 护士为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提供Hybrid手术治疗期间,护士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军区总医院 110016 摘要:目的研究对颅内复杂动脉瘤疾病接受Hybrid手术患者,科室在治疗期间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1月-2016.2月间收治3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科室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3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术后经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水电解质紊乱4例、肺部感染2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未发生再出血情况。结论护士为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提供Hybrid手术治疗期间,护士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患 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种护理模式与患者术后康复存在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颅内复杂动脉瘤;围手术期;Hybrid手术;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属于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情发展严重患者可能导致死亡,且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一旦破裂后多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发病后如没有接受及时治疗,致残率较高,临床症状以患者主诉剧烈头痛、意识模糊、神经功能障碍等为主,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1-2]。本文研究对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疾病接受Hybrid手术患者,科室在治疗期间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Hybrid手术是一种杂交联合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此两种手术互补进行,联合手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3],现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5.1月-2016.2月间收治3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16例,年龄:18-68岁,平均为(46.3±9.5)岁,疾病类型:前交通动脉瘤11例、后交通动脉瘤15例、椎动脉瘤6例、基底动脉瘤5例。纳入标准:两种患者入院后临床表现、CT及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患者本人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㈠术前: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DSA检查,护士应为患者提供检查前宣教,告知检查时注意事项,强调检查步骤及过程,做好备皮协助工作,术前积极询问患者病史及手术史,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按压穿刺部位,经检查确定动脉瘤位置,制定手术方案。㈡术前护士应为患者实施体外颈动脉压迫试验,一般多由护士指导患者使用手指按压颈部动脉,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起初,每次按压5分钟,后逐次延长,直至每次按压20分钟左右,可考虑进行手术。㈢术前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重点关注血压升高表现,术前护士应积极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术后体征监测:术后护士关注引流情况,定时观察手术切口出血情况,对于引流液颜色异常患者,及时上报医师;遵医嘱拔管后及时包扎伤口,加压固定;护士应每小时测量中心静脉压一次,做好护理记录工作,观察患者尿量表现,观察患者心电图改变,重点监测血压变化情况[4]。㈣并发症预防: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等,护士应积极加强预防干预措施,术后护士应及时遵医嘱为患者输液;呼吸道护理:术后积极监测患者麻醉表现,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对于意识清醒患者早期拔除管道,为患者提供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早期帮助患者改变床上体位,抬高床头,为患者提供翻身拍背护理。㈤术后活动:护士术后积极评估患者机体健康状态,对于情况允许患者,早期协助其离床活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术后经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水电解质紊乱4例、肺部感染2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未发生再出血情况。 3 讨论 本次研究对象为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接受Hybrid手术患者,此种手术具有较大难度,且手术治疗因个体动脉瘤位置差异、大小等因素影响,导致手术用时较长、手术风险高、且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而Hybrid手术临床应用优势:两组术式的联合可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但术后依然存在并发症可能性,针对此种情况,护士应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重点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为护理目标,术前应积极评估、满足检查需求、提供用药指导及体征监测,做好术前训练措施,为手术顺利实施做好铺垫[5]。 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次数,重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提供输液治疗及并发症预防措施。 护士重点为患者加强术后体征监测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颅内动脉瘤术后再出血是导致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护士应针对术后患者加强凝血时间监测,关注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及机体神经功能表现,关注引流情况,积极干预。术后护士密切关注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情况,早期提供被动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发生[6]。 综上所述,护士为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提供Hybrid手术治疗期间,护士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小霞,曹作为,夏鹰等.颅内动脉瘤破裂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J].海南医学,2014,25(3):465-466. [2]潘文龙,张强,王梅等.80岁以上高龄患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2):2075-2077. [3]季春玲,江渝,胡世峰等.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规范化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53-155. [4]霍春慧,李丽群,张毅华等.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836-838. [5]郭立新.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62-564. [6]麦兰桂,冯苑珍,钟艳嫦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52-454.

夹层动脉瘤

CTA在夹层动脉瘤检查中优势 CT室报道 夹层动脉瘤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并非真正是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主动脉内膜受损而变簿弱,在此基础上高速高压的血流将簿弱的内膜和中膜撕开了一个裂口,使中膜发生分离,出现一个缝隙,动脉血涌入其中并使缝隙不断扩张,膨大,由此在动脉壁内“夹层”中膨胀为“夹层动脉瘤”。主动脉中层退行性病变或中层囊性坏死是发病的基础。发病途径:一是主动脉滋养血管压力升高,破裂出血导致主动脉内层分离;二是由于主动脉内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主动脉弹性低,内膜破裂,血液从破入口进入,使内膜分裂、积血而成血肿。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约有70%的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妊娠,严重外伤和重体力劳动也是常见原因。 1.突发剧烈疼痛这是发病开始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90%以上的患者,并具有以下特点:(1)胸痛90%病人首发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剧烈胸痛,呈刺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病人往往不能忍受,此时大汗淋漓,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并常伴有血管迷走神经兴奋表现,如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和晕厥等。。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该病发病较突然,病情重且发展快,好发于60-70岁的有高血压病史的男性及妊娠后期的40岁以下的妇女,故该组人群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一旦出现剧

烈胸背或腰腹部痛应及时就医,不可延误诊治时机。该病除少数情况外,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经检查确定需手术时,应尽早手术。 (2)疼痛部位有助于提示分离起始部位:前胸部剧烈疼痛,多发生于近端夹层,而肩胛间区最剧烈的疼痛更多见于起始远端的夹层;虽然近端和远端夹层可同时感到前胸和后背的疼痛,但若无后面肩胛间区疼痛,则可排除远端夹层,因为远端夹层的病人90%以上有后背疼痛;颈部、咽部、额或牙齿疼痛常提示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 (3)疼痛部位呈游走性提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在扩大:疼痛可由起始处移向其他部位,往往是沿着分离的路径和方向走行,引起头颈、腹部、腰部或下肢疼痛,约70%的病人具有这一特征.并因夹层血肿范围的扩大而引起主动脉各分支的邻近器官的功能障碍。 (4)疼痛常为持续性:有的患者疼痛自发生后一直持续到死亡,止痛剂如吗啡等难以缓解;有的因夹层远端内膜破裂使夹层血肿中的血液重新回到主动脉管腔内而使疼痛消失;若疼痛消失后又反复出现,应警惕主动脉夹层又继续扩展并有向外破裂的危险;少数无疼痛的患者多因发病早期出现晕厥或昏迷而掩盖了疼痛症状。 2.高血压患者因剧痛而有休克外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常不低或反而升高,约有80%~90%以上的远端夹层和部分近端夹层有高血压。不少病人原有高血压者起病后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发表时间:2019-06-12T09:46:50.22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作者:刘强张伟刘立国唐旭泽卢志刚杨树忠[导读] 支架植入后需要长时间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后续治疗有影向,如腰穿、脑室外引流等有创治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间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的1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16例复杂动脉瘤中宽颈动脉瘤9例应用双导管技术,1例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超软圈技术,不规则动脉瘤3例应用双导管包括大圈技术及超软圈技术,1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支架辅助技术,1例后交通动脉瘤双导管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应用血流导向装置技术,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夹层动脉瘤,给予椎动脉闭塞治疗。结果16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随访6个月~2年,15例动脉瘤无复发,1例后交通动脉瘤术后复发再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介入技术是一种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相较于开颅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的优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技术;血管内栓塞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and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 in embolizing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 patients with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reated by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from September 2016 to March 2019 were reviewed,and their clinical value and effect were analyzed. In 16 cases of complex aneurysms,9 cases of wide-necked aneurysms were treated with double-catheter technique,1 case with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3 cases with irregular aneurysms with double-catheter technique,1 case with basilar dissecting aneurysms with stent-assisted technique,and 1 case with recurrent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 with double-catheter coil embolization. A case of dissecting aneurysm of distal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of vertebral artery was treated with vertebral artery occlusion. Results 16 cases of aneurysms were successfully embolized. Follow-up for 6 months to 2 years showed that 15 cases of aneurysms had no recurrence,and 1 case of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 recovered well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ompared with craniotomy,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less trauma,fewer complications and wide indications. [Key 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s;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脑血管疾病,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对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由于其特殊的病理性质或解剖特点,单用弹簧圈栓塞仍是一个难题[1-3]。颅内复杂动脉瘤般泛指巨大宽颈、微小、不规则形、夹层、血泡样梭形及假性动脉瘤[4]。我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间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支架辅助技术,血流导向技术及大圈技术、超软圈技术治疗1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16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内复杂动脉瘤的患者,经病人家属知情同意书后,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行血管内治疗。共中男6例,女10例;年龄46-75岁,平均56.8岁。破裂动脉16例,未破裂动脉瘤0例;Humt-Hess分级:0级1例;1-2级12例,III-IV级3例;宽颈动脉瘤10例,不规则动脉3例,夹层动脉瘤1例,动脉瘤复发治疗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夹层动脉瘤1例。 1.2治疗方法 1.2.1双导管技术:全身麻醉后常规消毒,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予全身肝素化,根据动脉瘤的部位,将6F导引导管放置于颈内动脉岩骨段,依据3D图像,选择最佳工作位置,将塑形的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于路径图下导入瘤腔,其头端稳定停留,送入第2根微导管,头端停留稳定在瘤腔,选择与第1根微导管头端的另一恰当位置:或第1根微导管选择大小合适的微弹簧圈进入腔内后,再按此法进人第2根微导管;根据动脉瘤大小,选择合适的微弹簧圈由2根微导管交替送入瘤腔内,直至动脉瘤栓塞满意,过程中2根微导管交替解脱。部分宽颈动脉在栓塞过程中1根微导管起辅助支撑作用。 1.2.2大圈技术:病人动脉瘤大型颈宽同时动脉由瘤体发出,依据3D图像,选择最佳工作位置,将塑形的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于路径图下导入瘤腔头端停留稳定在瘤腔三分之二处,将大于动脉瘤直径1-1.5mm弹簧圈经微导管置入动脉瘤内,调整成篮避开动脉瘤发出动脉,送入第二根微导管,以流入道区及动脉瘤小阜区域栓塞并保护后交通动脉,两枚微导管交替填塞弹簧圈,造影见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 1.2.3超软圈技术:病人小或微小动脉瘤,或形态不规则或伴子瘤,应用双导管到位动脉瘤腔内,经一枚微导管填入弹簧圈半释放状态,后经另一枚微导管送入超软圈,再完全填入第一枚微导管内的弹簧圈,两枚微导管交替填入弹簧圈及超软圈,直至动脉瘤消失。或单存单导管超软圈栓塞小或微小动脉瘤。 1.2.4支架辅助技术:病人动脉瘤为宽颈,将塑形的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于路径图下导入瘤腔后,支架导管送至载瘤动脉远端,半释放支架,再从微导管内置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满意后最后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保证动脉瘤瘤颈无残留,如术中由于血管迂曲,弹簧圈微导管张力大意外弹出,可回收支架,在支架导管的遮挡下送入弹簧圈微导管。如提前释放支架需应用穿网孔技术。术前术中术后需抗血小板治疗。 1.2.5血流导向装置技术:一例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出血栓塞术后病人,一年后颅内动脉瘤附近再次出血,复查DSA动脉瘤复发瘤颈变宽,动脉瘤明显增大,弹簧圈下移,给予一期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后,颅内出血吸收后,规律服药,行Pipeline支架血流导向装置置入载瘤动脉,支架打开及贴敷动脉壁良好,动脉瘤内血栓滞留。 2 结果 本组16例内复杂动脉瘤全部成功栓塞,治疗当时致密填塞15例,左侧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夹层动脉瘤,给予椎动脉闭塞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年,动脉瘤无复发,但载瘤椎动脉未闭塞,1例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双导管栓塞术后一年复发伴出血,给予动脉瘤栓塞后应用血流导向装置后痊愈。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恢复良好,均无神经功能障碍。

夹层动脉瘤概述

夹层动脉瘤 当主动脉中层退行性病变或主动脉内膜破裂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经裂口进入主动脉壁,破坏中层并沿主动脉走行将内膜与外层剥离时称主动脉夹层。这种致命性疾病可见于儿童期到90岁高龄,但多见于60-70岁患者,男女比例约为2:1。4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约半数发生于妊娠期,常为妊娠的后三个月。主动脉剥离可发生于升主动脉至降主动脉全程,有时可累及冠状动脉及颈动脉。常伴马凡氏综合征及主动脉缩窄等病变。患者常伴高血压或血压突然升高,发病有时与强烈的体力活动和情绪紧张有关。该病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死亡率极高,90%于一年内死亡 原因: 1、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患者得夹层动脉瘤的主要原因,由于患者的远端主动脉夹层 受到升高血压的压力,长期的高血压容易造成主动脉粥样斑块溃疡面和平滑细胞肥大以及改变其性质,最终导致中层坏死,形成夹层动脉瘤。 2、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患者在还是胚胎的时候就存在的一种生理缺陷,主要表 现为主动脉缩窄症、主动脉瓣畸形或是先天性动脉壁薄弱。这些疾病是导致夹层动脉瘤的原因之一。 3、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能够引起主动脉中层囊性纤维变性的因素有很多,囊性病变是主动脉夹层瘤形成的先决条件。 4、外伤:直接的外伤是引起夹层动脉瘤的原因之一,导致主动脉的局部出现撕裂、血肿,从而形成主动脉夹层。 临床表现: 1.突发剧烈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刀刺样,可位于前胸、肩胛部或颈颌部,疼痛可随剥离径路相应转移。 2.大汗淋漓、恐惧忧虑,恶心呕吐或昏厥。 3.可有充血性心衰、脑血管意外、截瘫。 4.常呈休克状态,而血压常常升高,脉搏异常,可消失、减弱或呈重脉。 5.心脏或胸背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1、胸背痛:90%的患者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发病(内膜撕裂)时,会出现突发的 心前区、胸背部、腰背部或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常在做某些突发动作时出现,如提重物、打篮球及异常激动时,甚至打哈欠、咳嗽、用力排便等动作也可诱发。疼痛呈刀割样或撕裂样,程度剧烈,从胸骨后或胸背部沿主动脉向远端放射,患者常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有濒死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动脉腔内血流由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层,动脉中层与外膜分离,形成假腔。其病理基础是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的退行性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可引起夹层破裂、心脏压塞、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其病因复杂,包括高血压、遗传因素、先天性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二叶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发育不全等、动脉粥样硬化、外伤与医源性损伤及结缔组织代谢异常等。 急性期的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首选,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原则包括降低血压、止痛治疗、严密心电监护、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做功,防治并发症。 1一般治疗 (1)严格卧床休息,监护有关各项生命体征。 (2)止痛治疗,镇静剂,如吗啡2-4mg,静注,或10mg肌注;哌替啶50-100mg,肌注,禁忌应用抗凝剂或溶栓剂。 (3)吸氧,改善缺氧状态。 2内科治疗 (1)对主动脉远端夹层分离(I型或B型)的患者,先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和降低心肌收缩力治疗。 (2)降压治疗:首选硝普钠微量泵入或静滴,以10μg/min开始,

逐步增加剂量,使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平均压60~70mmHg)或能维持重要脏器(心、脑、肾)灌注的最低水平。同时静脉内剂量递增地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常用普萘洛尔每3-5分钟静脉注射1mg直至出现理想效果,最大首剂不超过0.15mg/kg或10mg,根据心率,每4-6小时静脉内追加2-6mg。 或用艾司洛尔,首剂0.05mg/(kg·min)静注,继之以0.05~0.2mg/(kg·min)持续静滴。拉贝洛尔同时具有α和β受体阻滞作用,首剂2分钟静脉内注射10mg,然后每10-15分钟追加20-80mg(直至总剂量达300mg)到心率和血压控制为止,或以1-2mg/min起直至5-20mg/min持续静脉滴注。当存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时,可选用地尔硫革或维拉帕米。 (3)降低心肌收缩力: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 (4)有休克者抗休克治疗,包括输血、补液及应用多巴胺等升压药。 (5)有心包压塞者,对表现为显著低血压或电机械分离者,应及时行心包穿刺引流,但只抽取少量液体使血压回升,然后尽快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病情相对稳定时,心包穿刺危险性弊大于利。 3介入与手术治疗 (1)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特点是创伤小、安全、简便、疗效好,故掌握适应证与时机情况下,首选介入治疗。介入方法是腔内隔绝术。 (2)手术治疗:I型或Ⅱ型主动脉夹层分离,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疼痛不缓解,病变仍在伸展者、主动脉大分支有阻塞者、伴有明显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出现心包填塞者、病因为非高血压性,且有血液动力学障碍者为手术适应证。

脑动脉瘤相关知识

脑动脉瘤相关知识 脑动脉瘤简单说就是脑动脉血管壁上膨出的血管泡,血管泡在血液不间断的冲击下,就象吹气球一样,球吹得越大,血管壁就变得越薄,血管也就越容易破裂。一般认为,约有50%左右的脑动脉瘤会破裂出血,而破裂出血的早期死亡率约为40%,并且我们无法预知脑动脉瘤何时破裂,因此把脑动脉瘤形容成“定时炸弹”。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性疾病,在美国和欧洲成年人中,发病率在5%左右,我国的情况大概有2%的发病率。目前脑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主要认为是先天性胚胎发育期脑动脉分叉水平血管壁的中膜及弹力内膜层发育障碍,使血管壁局部失去弹性,以及后天血管退行性变或破坏性因素引起动脉壁变薄,如①动脉粥样硬化;②细菌、真菌及肿瘤栓子的感染;③外伤性;④殃及血管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烟雾病等);⑤高血压;⑥吸烟、饮酒及长期使用避孕药、去痛片、毒品等化学物质及环境污染因素,再加上血流动力学原因冲击血管壁使动脉壁变薄,最后形成动脉瘤样扩张、破裂出血。约有25%~52%的病人可出现一些前驱症状,一般不典型,很容易误诊,如出现程度不等的头痛,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体温轻度升高在38℃以下,眼球后疼痛,面部疼痛等。也有人以脑神经受损起病,如病人的上眼睑下垂、视力下降、视物呈双影、头晕等,如果有上述症状,你就要尽快到医院做CT、MRI检查,如果被诊断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那么你更应该做脑血管造影检查,有51~80%的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 自发性的蛛血(简称蛛血)的大部分都是由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所致。在人类所有死亡病例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死亡占同期人数的0.4~0.6%。大约10%的蛛血患者死于来院之前,且只有1/3的患者在治疗之后预后良好。 流行病学 影像和尸检发现,无合并症的颅内囊性动脉瘤的患病率是3.2%,平均年龄50岁,男女比例1:1。20~30%的颅内动脉瘤是多发性的,动脉瘤性蛛血的发病率据估计约为6~16/10万,大部分动脉瘤并不破裂,尤其是小的动脉瘤! 好发位置 囊性动脉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度的血流动力学应激使得内弹性膜断裂。当血液湍流和血管壁的共振频率相一致时,则会导致结构裂纹。异常旁路或其他高流量状态能导致患者出现血流的高动力学状态,后者倾向于加速血管壁的变性改变和此后的动脉瘤形成。高血压、吸烟和结缔组织病,可能起到一个助推的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有部分证

颅内动脉瘤病人护理

颅内动脉瘤病人护理 (一)定义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主要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80%发生在大脑动脉环的前部及其邻近的动脉主干上。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性脑出血。 (二)临床表现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型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病人剧烈头痛,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可升高;颈强直,克氏征阳性。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部分病人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也有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多数动脉瘤破口会被凝血封闭而出血停止,病情逐渐稳定。随着动脉瘤破口周围血块溶解,动脉瘤可能再次破溃出血。二次出血多发生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内。部分病人出血可经视神经鞘侵入玻璃体引起视力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红细胞破坏产生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脑血管,发生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1%一62%,多发生在出血后的3—15天。局部血管痉挛只发生在动脉瘤附近,病人症状不明显,只在脑血管造影上显示。广泛脑血管痉挛,会导致脑梗死发生,病人意识障碍、偏瘫,甚至死亡。 2.局灶症状: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毗邻解剖结构及动脉瘤大小。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内收、上、下视不能,直、间接光反应消失。有时局灶症状出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前,被视为动脉瘤出血的前兆症状,如轻微偏头痛、眼眶痛,继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此时应警惕随之而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出血如形成血肿;或其他部位动脉瘤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病人可出现偏瘫,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巨大动脉瘤影响到视路,病人可有视力视野障碍。 (三)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缺乏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诱因及表现的知识。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脑出血。 (四)观察要点 术前观察要点 1.观察头痛部位、性质,颅内压增高症状。 2.发病两周内观察脑缺血及脑动脉痉挛症状,如偏瘫、失语、精神症状、意识变化等。 3.DSA检查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如出血、栓塞及意识障碍是否加重。 4.观察有无诱发出血相关因素。 5.发病两周后观察有无脑积水症状、头痛、意识变化等。 术后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 2.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变化。 3.使用药物降低血压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头晕、意识改变等脑缺血症状。 (五)护理措施

颅内动脉夹层与夹层动脉瘤

颅内动脉夹层与夹层动脉瘤 2014-05-20

?颅内动脉夹层是指脑血管壁的病理性夹层累及动脉的内膜、形成内膜下血肿并扩张到内膜和中膜之间。 ?夹层动脉瘤(Dissectiong aneuresm)或动脉剥离(artenial dissection)是指病理性夹层发生在中膜层内或中膜和外膜之间的剥离,脑动脉壁膨出,发生动脉瘤样扩张。

病因: 外伤,多在运动后发生;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Ehlers-Danlos综合征IV型; Marfan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 成骨不全I型; 肌纤维发育不良约15%~20%发生颅内及颈部夹层,双侧颈内动脉发病占50%。

发病原因: 由于动脉壁内膜撕裂,使血液在动脉压的作用下进入动脉壁夹层中。 颅内动脉夹层导致血管腔狭窄,常有血栓形成和继发的脑缺血。 颅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由于动脉外膜较薄弱和缺乏血管周围支持组织,致79%病人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生于前循环时,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且常见部位是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大脑中动脉主干;发生于后循环时,多见于成年人,且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V4段)。

临床表现: 1.急性缺血表现:严重偏头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脑缺血、初始症状后数天发生卒中2周内症状呈反复性,Horner综合征,血管搏动性杂音,基底A夹层并发症状——脑干缺血、头痛、脑干梗塞。 2.慢性缺血:夹层动脉瘤可产生隐匿性血栓粒子→颅内动脉栓塞,大型或有占位效应的夹层动脉瘤,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颅神经症状。 3.SAH主要表现:头痛,有SAH时多提示,颅外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向颅内扩展,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发生于PICA(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脑干缺血现为Wallenberg综合征,共济失调,偏头疼和偏意识障碍,此后还有颈部疼痛,颈强直,突发耳鸣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