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神经科学-运动17

认知神经科学-运动17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考研经验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考研经验 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原因,尤其是对于考研这件事情,身边的同学可能不全都需要拼命学习的时候,更需要你的强大意志来坚持和自我鼓励。对我来说,我中考成绩很好所以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到高考的成绩却不太理想,没能考到梦寐以求的大学,所以上了大学一直觉得很遗憾,但人生必须向前看,很快我就恢复了心情,想着用四年的努力考取研究生继续圆我的梦想,这是我的动力之一。其次,现在的大学本科生越来越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越来越高,大学毕业以后工作的寻找很大程度上会有限制,所以我希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让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去选择做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让单位企业和社会生活挑选你,想把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的动力之二。最后,作为一个标准的理科生,沉浸在做题运算中太多年了,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求让我想继续深一步地走下去,大学四年的数学专业,最后选择了心理学,因为一直以来的兴趣,也因为想利用四年的数学知识解决心理学中认知问题,需要用到统计测量,计算机语言,我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跨专业并不能阻断我的前进,求知欲,这是我的动力之三。 我大三上半学期决定了跨考心理学,从大三下班学期就开始准备考研,因为是跨考,所以买了专业课的书以后还并不是很了解究竟应该如何学好这个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有些偏文的心理学,后来就在网上各种查阅,向同学各种咨询,多番对比以后决定报勤思辅导班,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跟着同学们一起努力,这样最起码在跨考的路上并不觉得那么孤独了,觉得最起码有人和你一起奋斗,有人关心你的进度和成绩,后来老师和学姐也都给了很多建议,越来越了解以后,就开始着手复习,复习了一学期,把心理学统考的基本知识框架熟悉了,后来学期结束我发现三年没有白努力,我的成绩排名很靠前,所以暑假报名参加了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的夏令营,但最后可能由于心理学专业课的知识不是很牢固都没有成功通过,回来以后我就开始系统的一本书一本书的背诵理解,然后每天心理学,英语,政治轮流学习,学习了一个暑假。九月份开学后,我拿到了学校的推免资格,由于北师的推免考试最早,所以最先去了,果然没有辜负我整个暑假的学习,推免考试顺利通过,虽然华东师大也给我了去复试的机会,但由于离家太远而且认为排名不如北师靠前,就放弃了华东选择了北师。 公共课的英语和政治,我认为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决定考研以后,大三下学期开始,最好就每天做阅读练听力背单词,多培养自己的语感和意识,而且贵在坚持,单词量一定要上去,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读懂文章听懂文章,逐渐增加阅读量和缩减时间,如果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实在太差,可以报班学习。至于政治,可以从暑假开始看书,先了解政治的考点和思维脉络,主要的大事件和思想体系,把书全都看过以后,再开始根据考点去有目的地背诵,政治我认为报班还是很有用处的。专业课的学习,本专业的同学你们肯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比我的好,我只能说对于非专业的同学,需要先把所有的课本通读一遍,了解所有的知识体系,然后再根据考点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记忆和理解,再去做题,多巩固,多重复!

认知神经的新思考---社会认知与心理理论的脑定位研究翻译稿

认知神经的新思考---社会认知与心理理论的脑定位研究 作者:John S. Bellerose, Miriam H. Beauchamp, and Maryse Lassonde 引言 社会认知指用以知觉和加工社会线索、社会刺激和环境的心理过程。以往,传统研究社会认知是从社会的、发展的以及神经心理的角度,从概念和行为学上加以研究。近年来,社会神经科学以开始讲抽象的社会认知概念于人脑中加以定位,并将这些广泛、特定与深奥的皮层定位结果进行评价和实际验证,尤其是针对进行过外科干预的癫痫与脑肿瘤患者,有关他们的社会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有利于去解释临床实践中患者社会认知受损的机制。进一步,了解那些藏在人类特有的社会技能行为背后的脑区与功能环路知识,能够深化人们对神经生理、病理疾病,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受损症状的理解。为了阐明以上几点,本章节将重点关注社会认知的两个中心成分,心理理论和道德推理在人脑中的定位。在谈这两者的发展和神经机制之前,首先开始对这些概念加以定义并与其他的概念相区分。我们也将强调对认知神经有一定影响的外部因素,如文化和性别因素。最后,我们对医疗机构强调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将会阐明:一系列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条件是如何影响社会认知能力的,这些障碍对于我们理解社会认知又提供了什么含义,例如在神经外科领域,社会认知的知识又能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提示我们。 Scourfield和同事们【27】定义社会认知为:“通过理解和加工个人线索与计划适当的反应,使社会交往顺畅之下的那些高级认知功能。”因此,它包括一个广泛的功能。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加工是合适的社会和情感功能运作,即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或“心智化”(mentalizing),是一种将心理状态(信念、意图、欲念、伪装、常识)归属于某人自己或他人,以理解他人具有的心理状态并与自身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与早期教育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与早期教育 秦金亮儿童应该学什么?能学什么?何时学?如何才能教学的最好?这是所有教育者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儿童各年龄期发展的水平如何?其发展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直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学科间广泛漏透,儿童发展的研究已超越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传统缰界,“儿童发展领域到目前已成为一个汇聚诸多学科的大熔炉,其知识体系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而且在相关的应用领域发挥巨大作用”(Berk,2006,pp 4)虽然学科的视域变的更为宽广,但研究的的问题却仍然聚焦在基本点上,其中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神经机制就是最重要的基点之一。 从儿童发展的本质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心智全面和谐发展,而心智发展的睛雨表是其神经机制的良性协同发展,即儿童心智的变化都可以在神经机制中找到依据。这正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在儿童发展研究中迅猛崛起的重要缘由。 重点介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三种理论即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式特化作用理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是当代儿童发展研究走出最坚实的一步,由于研究伦理和研究技术水平的限制,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仍未全面深入提示儿童心智发展的神经机制,但它已揭示了儿童早期教育的一些方向性问题,指明了当前早期教育中的一些无知举措。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为科学育儿在向前迈进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早期教育有如下启示:

1.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在改变过去的“黑箱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 坚实的科学基础。 2.神经发育、生长的可塑性,为早期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位置提供 了科学依据。 3.神经生长发育的主要敏感期在童年早期,应重视早期教育。 4.为促进神经发育和脑发育,应重视适时适宜的教育环境。 5.异常发展的神经机制探讨,为早期特殊教育以及神经康复提供科 学依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目前只是生命中的童年,但它的理论立场、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筑就了其旺盛的学科生命力。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必将为儿科学临床实践、早期教育实践、儿童社会福祉、儿童看护带来坚实的科学证据和新的儿童发展理念。

神经疗法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neuSCAN实验室

神经疗法·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neuSCAN)实验室 2018年度主要论文发表情况 1.Zhao Z, Yao S, Li K, Sindermann C, Zhou F, Zhao W, Li J, Luehrs M, Goebel R, Kendrick K, Becker BCA (2018) Real-tim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based neurofeedback of amygdala-frontal pathways reduces anxiety.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IF=13.1) (in press, DOI: 10.1159/) 2.Qin Li, Benjamin Becker, Jennifer Wernicke, Yuanshu Chen, Yingying Zhang, Rui Li, Jiao Le, Juan Kou, Weihua Zhao#, Keith M Kendrick#. (2018) Foot massage evokes oxytocin release and activation of orbitofrontal cortex and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in press) doi: 10.1016/j.psyneuen.2018.11.016 (IF=4.73) 3.Weihua Zhao*, Benjamin Becker*, Shuxia Yao, Xiaole Ma, Juan Kou, Keith M Kendrick. (2018) Oxytocin enhancement of the placebo effect may be a novel therapy for working memory impairment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in press) (IF=13.122) 4.Jialin Li, Lei Xu, Xiaoxiao Zheng, Meina Fu, Feng Zhou, Xiaolei Xu, Xiaole Ma, Keshuang Li, Keith M. Kendrick#, Benjamin Becker#. (2018) Common and dissociable contributions of alexithymia and autism to domain-specific interoceptive dysregulations - a dimensional neuroimaging approach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in press) (IF=13.122) 5.Fei Xin, Feng Zhou, Xinqi Zhou, Xiaole Ma, Yayuan Geng, Weihua Zhao, Shuxia Yao, Debo Dong, Bharat B. Biswal, Keith M. Kendrick, Benjamin Becker. (2018) Oxytocin modulates the intrinsic dynamics between attention-related large-scale networks. Cerebral Cortex (in press). (IF=6.308) 6.Feng Zhou, Kaeli Zimmermann, Fei Xin, Dirk Scheele, Wolfgang Dau, Markus Banger, Bernd Meber, Rene Hurlemann, Keith M. Kendrick, Benjamin Becker. (2018) Shifted balance of dorsal versus ventral striatal communication with frontal reward and regulatory regions in cannabis-dependent males. Human Brain Mapping, . /10.1002/hbm.24345 (IF=4.927) 7.Scheele D, Lieberz J, Patin A, Engels C, Schneider L, Stoffel-Wagner B, Becker B, Hurlemann, R (2018) Trauma disclosure moderates the effects of

认知神经科学初步了解

认知神经科学的前世今生:简短版 首先,我们要知道认知神经科学是从哪里来的,具体干什么的,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一个学科?我想可以简要地这样梳理一下: ? 1. 认知神经科学本身只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 ? 2. 认知心理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历了大概四个研究阶段,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是第四个阶段(不同人划分不同,各个阶段并不是单独存在),也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研究范式。而其余的几个阶段分别是:1. 以计算机作为类比的信息加工理论(把大脑比作序列加工的计算机);2. 以神经网络平行加工为基础的联结主义(认为神经网络整体加工是大脑功能的基础,注意,到这里还没有具体的神经科学证据,大多数模型都是基于算法的计算模型);3. 以生态功效为主要思路的具身化思潮(认为人类的认知是根治于环境以及具身化的过程);而目前的阶段就是 4. 认知神经科学(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读大脑认知的功能,探讨心智和大脑的关系)。 ? 3. 我们还要知道,认知心理学本身就是心理学下面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与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什么人类会成为智慧生物?人类的心智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 4. 认知心理学和其他许多心理学分支一样,都起源于哲学,涉及人类了解自身的终极大问:“我是谁?”等等之类的哲学思考。归根到底,就是要认识人类自己本身。 ?关于人类心智的探索,有这样的一段话,可以供读者品玩:“人类需要孜孜不倦地探索两个未知空间,一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面对的宇宙,是二人类自己的内心;宇宙的无限容量,把一切强大的内存,都变成宇宙自己的内存;心灵的无限向度,给人类自己提供了无限的探索性和可能性;内心与宇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对微观与宏观相匹配的超级感应物;内心的未知空间有多大,宇宙的未知空间就有多大;内心与宇宙之间的排斥与兼容,如同两台不同性能、型号、年代的计算机;它们互相在程序上的试探、破解、沟通与交流,其实就是人类对自我,进而对未知空间的新发现、新拓展和新认知。” 所以,如果把上述的梳理倒过来看,大致可以定位认知神经科学前世今生的大体坐标。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是非常简要的介绍,忽略了许多有关学科交叉的事实,例如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等学科对认知科学的推动。 -------------------------------------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从基础科学到转换科学 现在,可以具体看看认知神经科学有哪些研究领域了,这些研究其实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问的问题都非常相似。然而,人们通常会把神经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混为一谈。其实不然,我想以下的这个回答有利于读者了解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思维和视角: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简而言之,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认知神经科学本身只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认知心理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历了大概四个研究阶段,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是第四个阶段,也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研究范式。目前的阶段,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读大脑认知的功能,探讨心智和大脑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与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什么人类会成为智慧生物,人类的心智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从基础科学到转换科学 1. 基础研究—大脑与心智的关系 认知神经科学家不会轻易相信身心二元论,相反,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对人类心智的基本认识就是“功能起源于结构”,“没有无生理基础的心理活动”。因此,研究者的基本任务就是找到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的基本关系,这个是最基础的。因此,可以把基础类的研究划分: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探索心智与大脑的技术与方法。

1)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大脑信息处理过程被看作不同的阶段,从感觉,知觉,到注意,记忆,情绪动机,思维决策,意识和自由意志等等。人多研究者都始于对某个信息加工过程的专研,希望能找到通往心智与大脑关系的钥匙。 2)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的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更加基础,研究的层次可大可小。精细的话可以达到细胞分子水平,谈到基因与上述心智过程的关系;宏大的话可以讨论文化对大脑和心智过程的塑造。最近,一个比较有趣的研究探讨了农业生产方式对心理过程的影响,这个研究也应用了很多认知心理学的范式, 3)探索心智与大脑关系的方法:基础研究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方法上创新,推动上述研究话题的发展。目前已近于应用的探测人脑状态的方法有:对大脑状态进行客观观察的技术, 其根本的逻辑是找相关(如单神经元细胞活动记录、EEG/ERP 脑电记录、 MRI/fMRI 大脑核磁成像与大脑功能核磁成像、MEG 大脑磁活动记录、fNIR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Pupil size 瞳孔变 化测量等);对大脑状态进行操控,以寻找大脑活动和心理行为 过程的关系,本质是找因果(如TMS 经颅磁刺激、tDCS/tACS/tRNS 经颅电刺激等)。 2.应用性研究或转换科学—服务于现实 1)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是为了发现心智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它们与大脑的关系,而临床研究就是为了研究部分人的心智发生失常,能否在掌握心智的规律后,通过特定的手段进行干预。认知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摘要: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从脑神经的层面对认知进行研究的学科,研究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脑发育与行为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本文介绍了该学科的发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发展脑机制 正文: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脑发育与行为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知觉、注意、记忆、言语等认知活动在人生不同时期的特征、以及促使认知发展变化的神经机制。认知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交叉融合渗透到该领域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理论探索和未来趋向等诸多方面。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传统认知发展领域相关问题的认识,而且拓展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其对异常发展神经机制的研究更为发展异常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在过去十几年中,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主要探讨了大脑结构发育、功能发展与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发展的交互影响,以及心理行为发展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下面从这四个方面介绍当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进展。 1大脑结构发育与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 结构是功能的基石,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其心理

行为的发展离不开大脑结构的发展。正常的大脑发育序列是个体心理行为正常发展的基础;反之,异常的脑结构发展可能会导致个体心理行为发育的异常。认识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毕生发展进程中大脑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有助于了解人类心智的起源、各种发展障碍的矫治以及认知老化的干预等。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从一开始就把大脑结构发育与个体心理行为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研究领域。 首先,通过研究活体大脑结构的发育规律,发现大脑发育存在非同步性。研究发现,大脑发育的非同步性首先体现在不同皮层区域上。大脑成熟与老化遵循相反的路径和模式。成熟越晚的脑区似乎却反而老化的越早,而成熟越早的脑区却反而老化的越晚。 其次,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揭示了大脑结构发育的个体差异特点,对提出针对性的促进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为认识个体大脑结构发育与其心理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2脑功能发展与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 大脑功能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紧密相关,大脑功能的模块化、特异化以及相关功能网络的形成是心理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心理发展从不成熟转向成熟的重要体现,也是探讨心智起源以及身心关系的重要参照指标。近年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通过EEG、MEG、fMRI和NIRS等信号的变化以及相关功能网络连接模式的

2019级北大认知神经科学复习重点

---------------------------------------------------------------最新资料推荐------------------------------------------------------ 2019级北大认知神经科学复习重点 2019 级北大认知神经科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 1. 神经元: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所以又将其称为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一切机能都是通过神经元实现的。 神经元虽然在形态、大小、化学成分和功能类型上各异,但是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的。 2.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细微结构,由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和突触间隙(前,后膜之间的缝隙)三个部分组成,突触间隙因突触的种类不同宽窄不一。 3.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 外周神经系统由 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头部、面部和躯干的感觉与运动信息。 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称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系统,它们维持机体的生命过程。 4. 脑的结构: 大脑: 1 / 11

大脑皮层、髓质、基底神经节间脑: 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脑干: 中脑、桥脑、延脑小脑: 灰质、白质、深部核 5. 全或无规则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的神经脉冲发放。 6. 神经递质与调质神经递质是一些小分子或中分子的化学物质,由突触前末梢释放。 越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调质作用于释放的神经细胞体或稍远的神经末梢,调节自身的生成和释放速度。 根据神经递质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 7. 受体: 是蛋白大分子, 8. 脑的电现象第 1 页共 6 页脑的电现象可分为自发电活动和诱发电活动两大类,两类脑电活动变化都在大脑直流电位的背景上发生。 自发电活动记录就是脑电图(EEG) 9. 平均诱发电位: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计算机叠加和平均技术的基础上,对大脑诱发电位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刺激以后 10 毫秒之内出现的一组波称为早成分,代表接受刺激的感觉器官发出的神经冲动, 10~50 毫秒的一组称为中成分, 50 毫秒以后的一组波称为晚成分。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认知神经科学术语表上

术语表 A1:见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BR:见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ccess awareness/通达知觉:人类对大脑中的信息进行报告和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请与现象觉知比较。 Achromatopsia/全色盲[?,kr??m?'t?ps??]:由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视觉皮质的 腹侧通路损害导致的颜色知觉的选择性缺陷,在全色盲种,颜色知觉障碍比形状知觉严重。全色盲患者知觉到的世界是灰色的。 Acquired alexia: 见alexia. Acquisition/获取[,?kw?'z??(?)n]:感觉缓存和感觉分析阶段的输入登记。 Action potential/动作电位:突触传导所产生和再生的电信号。动作电位沿轴突传导,并导致神经递质释放。 Adaptation/适应[?d?p'te??(?)n]:生物体提高自身适应性的一种特征。请与退化做比较。 Affective/情感的[?'fekt?v]:处于一种情绪体验(正性或负性的情绪而不是中性情绪)当中。 Aggression/攻击[?'gre?(?)n]:一种社会性的,不适当的情绪表达,表现为通过身 体或言语冲突,有意主宰或控制他人的行为。 Agnosia/失认症[?g'nos??] :一种不是有基本感觉过程损害引起的知觉识别困难的神经综合症。失认症可局限于单个感觉道(如视觉或听觉)。 Agrammatic aphasia/语法缺失性失语症:产生和/或理解句子结构困难。语法缺失性失语症见于脑损伤患者,一般表现为止使用实词而不是用虚词(如the,a) Akinetopsia/运动盲: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的一种选择性运动知觉障碍。运动盲患者无法知觉由一个物体或者自身的运动而引起的平滑运动。严重的患者可能只能靠物体在环境中相对位置的变化来推测运动,似乎是通过一系列连续的静态快照来重建运动。 Alexia/失语症[?'leks??; e?-]:一种阅读能力受到损害的神经综合症。失语症一 般指获得性失语症,由神经损伤(如卒中)所导致,病变部位通常包括左侧顶枕区。另一方面,也指明显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阅读困难。这两个术语以及发展性阅读障碍一般指因神经病变或发展问题而引起的阅读能力低下。 Alleles/等位基因[?'li:l;:基因的对等形式。 Alpha motor neurons/a运动神经元:起始于脊髓,通过脊髓腹根延伸出去,终止于肌肉纤维的神经元,通过牵引(收缩)引发运动。 Amnesia/遗忘症[?m'ni?z??]:记忆丧失。 Amobarbital/异戊巴比妥[,?m??'bɑ?b?t??l]:用于快速,短暂麻醉的药物。Amygdala/杏仁核[?'m?gd?l?]:位于内侧颞叶中海马前部的神经元群,参与情绪

认知神经科学_整理

1.什么是认知神经科学 答:认知神经科学是在传统的心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交叉的层面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旨在阐明自我意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神经机制。 答(百科):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 2.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答:①脑电图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发展:20 世纪50 年代末随着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导致事件相关电位(ERP)问世。 ②脑磁图的发展:第一套有屏蔽室的脑磁图系统(MEG)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Francis Bitter Magnetic 实验室。 ③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④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脑研究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一种非侵入性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 ⑤光学成像技术: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已达约5μm 的物方元和每秒25 帧以上的视频速度。 3.神经解剖方法 一、单个神经元 1.Golgi 法 (1)Golgi 于1873 年开始使用。(2)适用于染年轻的脑细胞。 2.细胞内染色法 (1)细胞内注射示踪剂技术。(2)用于对靶神经元进行电位记录 3.电子显微镜 用于观察细胞及亚细胞的微细结构 二、神经元群 1.尼氏染色法 (1)1894 年Nissl 发明。(2)用于划分皮层下核团及皮层区的界限,以及测定细胞数量和密度。 2.免疫细胞化学 (1)用于揭示神经细胞亚群的新方法。(2)对靶细胞标记相应的抗体。 3.组织化学 使用成色剂沉淀为酶反应的最终产物,从而揭示细胞和突起对某些物质起正反应的一种技术。 4.细胞色素氧化酶 标记细胞色素氧化酶呈现为特殊的斑块形状。

认知神经科学解读

认知神经科学 美国心理学家葛查尼革(M.S.Gazz0aniga)主编,1995年出版。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由170多位国际著名学者撰写。全书由11篇,92章,1400多页,百余张插图和27张彩色图组成。每章作者总结其研究领域的实验成果,概述了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篇的篇目为: 1 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可塑性(7章),阐明机体对环境反应中的机能和结构的灵活性(flexibility)多变性(Mutability),是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的重要基础。 2 神经发育和心理过程的发育(6章),介绍了一些神经生物学研究新技术,用当代脑功能成像成果来说明婴儿脑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 3 感知觉(17章)阐明单一感觉神经元的信息与主观感知觉的变化,神经元间编码和感知觉的多样性,信息加工组合及其对环境制约的关系。 4 运动系统的策略和规划(8章)从神经生物学讨论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对不同运动及其阶段的活动规律。 5 注意(8章)阐明各种感觉刺激在心理定向中的作用。 6 记忆(8章)阐明记忆过程和多重记忆系统的脑结构及其作用(包括海马、边缘系统、颞叶和额叶皮层等)。 7 语言(7章)从神经心理学,语言学和语言发展等方面讨论语言的获得,产生和理解的脑机制。 8 思维与表象(7章)从理论上阐明思维与表象的脑功能实时动态规律,在方法上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事件相位电位,脑构像技术和脑损伤病人的神经心理学与动物模型研究的成果。 9 情感(9章)阐明从恐惧到情感及其和意识的各种复杂情况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包括杏仁核、脑干、海马、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的理论。 10 进化理论(7章)讨论心、脑机能结构的进化及其种种理论之间的争论, 11 意识(8章)回顾了意识生理研究的历史,和20世纪60-80年代间的快速眼动睡眠与梦的关系,割裂脑病人和失语症等对意识神经问题研究的多种事实。 原著已于1998年编译成中文出版。为了帮助读者对本书形成这门新学科的整体概念,译者沈政撰写了一篇"总论"(见本书正文前),指出原著"为我们描绘出认知神经科学对基本认识过程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当代前沿科学专著。

《认知神经科学》教学大纲(20200523132519)

《认知神经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认知神经科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 认知活动。传统神经科学的某些分支,例如神经心理学、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药理学等,吸收了认知科学的理论和神经科学的新技术,逐渐形成了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生理学、 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认知神经科学的 各个分支。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任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认知神经科学的了解及其与心理学结合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系统了解认知神经科学在心理 学研究中的意义重大: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使各个学科和层次的有机

融合进入新层面。认知神经科学将传统的生理心理学、心理生理学、 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成功地整合在一个新的研究范式下。认知神经科学的特点是强调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研究的层次包 括分子、突触、神经元、网络、脑区、系统、全脑及整体行为乃至环境、社会等。目前心理学基本上还处于整合前的分裂状态,从这个意 义上,认知神经科学将对心理学的整合提供一个建设性的平台,从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概论(5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认知神经科学的概念,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了解认知的神经基础。 2.教学重点与难点: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TMS(透颅磁刺激系统)、脑磁图MEG 第一节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与发展(3课时)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概念 认知神经科学 = 认知科学(主要是认知心理学) + 神经科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三、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两个重要时期 第二节认知的神经基础(2课时)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认知神经科学课后习题答案

认知神经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细胞机制与认知 如果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神经系统如何编码感觉刺激强度的差异 o张弛同学: 张弛同学根据p36页关于对神经元不应期的描述,在听觉系统对声音频率的敏感性被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所限制。张弛同学所以我的想法是神经元是由动作电位产生的频率来区别刺激强度的差异,这点在听觉系统上可以很好的解释.张弛同学刺耳的声音和微小的声音通过内耳蜗的毛细胞感受转化成相应频率的电信号传送给相应脑区,不同的声音转化后得到的电信号放电次数有着明显差异,图表可见p144 o杨斐曈同学: 张弛同学就我所知道的知识,神经元通过动作电位传递信息,主要是通过频率不同来编码。一般来说,刺激越强,频率越大;刺激越弱,频率越小。听觉系统毛细胞编码在这一点上特别明显。实际上触觉细胞、视觉细胞也都是这样。但是,因为离子通道有绝对不应期,Na+通道会关闭,至少1ms,所以神经元放电频率撑死了是1000HZ,即每秒1000次。但这显然不能完全编码。这里不扯那些非线性编码的问题。一个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换细胞!实际上有证据表明,刺激增强,反应的细胞也增多。在听觉系统的编码里面就有一对互补的理论:频率说(如前)和地点说(即不同的细胞编码不同的频率)。频率理论和地点理论算是编码的两种常见理论了 o張峻華: 张弛同学僅僅依靠頻率編碼肯定不夠用,況且神經系統工作時很難想像不是協同工作的。张弛同学因此我認為頻率編碼之外,邏輯上一定有多個細胞、細胞集群聯合編碼,即使考慮離散的情況,基於每個細胞不同頻率響應,排列組合一下,可資編碼的內部表徵就很多了。我的想法來自物體識別中祖母細胞vs集群編碼。 离子通道的什么特性决定了它们只选择性的针对某种离子,如K+或者Na+是通道的大小,其他原因还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_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3):430~43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30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罗跃嘉1,2 古若雷1 陈 华1 黄 淼2 (1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2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摘 要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目前已经形成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该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情绪、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临床研究和脑成像研究表明,恐惧、厌恶、愤怒、惊讶、快乐、悲伤等基本情绪在表达和识别上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孤独症与“男性脑”的特征相关,抗抑郁药百忧解对抑郁症儿童的治疗作用;在自我意识的研究领域,自我概念产生的脑区定位、灵长类的自我意象、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变化等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决策的研究最近成为亮点之一,主要包括强互惠合作、风险决策、跨期选择以及品牌决策等方面;在道德的脑机制研究中,重点涉及了道德判断与捐赠行为的神经基础。文章最后展望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情绪调控,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 分类号 B845;C91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 science, SCN )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通过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从社会、认知和神经三个水平研究纷繁复杂的社会情绪现象[1] 。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主要指功能性脑成像(fMRI, EEG/ ERP, MEG , PET )、神经心理学病人的临床分析;社会认知现象包括情绪调控、态度改变、刻板印象、决策、道德、自我意识,以及情感障碍和各种社会认知障碍等。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越来越受各国研究者的重视。2006年初创刊了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杂志;2007年10月在美国召开的心理生理学年会的17个专题研讨中,就有10个是社会认知的内容;在美国MIT 、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NIMH 、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伦敦大学学院(ULC )等国际知名院校都相继成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所、系、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国内也在近年开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并出现了一些良好的势头:①开展研究的单位越来越多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 收稿日期:2007-12-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698, 30325026),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重点项目(106025)资助。 通讯作者:罗跃嘉,E-mail: luoyj@https://www.doczj.com/doc/2416126384.html, 重点实验室开展了情绪与认知、情绪调控及其情绪障碍干预、人格、社会认知与行为的发展、青少年的异常社会行为等研究,建立了中国情感材料库,近3年来发表了20多篇相关国际论文;北京大学心理系在自我意识、共情、归因也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经济决策行为、国民心理和谐指数的构建等方面也在进行研究;其他,例如西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以及一些医学院校也开始进行此类研究。②国家投入增加 目前,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在863项目、国家支撑项目、重点项目方面,针对情绪疾病、社会认知开始安排了一些项目。③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目前,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建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向,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了10余位教授和研究人员,建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心理所也有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室;西南大学建立了以认知与人格为研究核心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Neurosci, Neuron, PNAS 等最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了有关情绪、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报告以及部分综述,反映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 1 情绪与情绪调控的神经基础 恐惧、厌恶、愤怒、惊讶、快乐、悲伤等六种基本情绪在表达和识别上具有普遍性,近年来研究

2010级北大认知神经科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元: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所以又将其称为神经元。神经系统的一切机能都是通过神经元实现的。 神经元虽然在形态、大小、化学成分和功能类型上各异,但是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的。 2.突触 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细微结构,由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和突触间隙(前,后膜之间的缝隙)三个部分组成,突触间隙因突触的种类不同宽窄不一。 3.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 外周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头部、面部和躯干的感觉与 运动信息。 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称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系统,它们维持机体的生命过程。 4.脑的结构: 大脑:大脑皮层、髓质、基底神经节 间脑: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 脑干:中脑、桥脑、延脑 小脑:灰质、白质、深部核 5.全或无”规则 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的神经脉冲发放。 6.神经递质与调质 神经递质是一些小分子或中分子的化学物质,由突触前末梢释放。越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调质作用于释放的神经细胞体或稍远的神经末梢,调节自身的生成和释放速度。 根据神经递质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 7.受体:是蛋白大分子, 8.脑的电现象

脑的电现象可分为自发电活动和诱发电活动两大类,两类脑电活动变化都在大脑直流电位的背景上发生。自发电活动记录就是脑电图(EEG) 9.平均诱发电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叠加和平均技术的基础上,对大脑诱发电位变 化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刺激以后10毫秒之内出现的一组波称为早成分,代表接受刺激的感觉器官发出的神经冲动,10~50毫秒的一组称为中成分,50毫秒以后的一组波称为晚成分。 10.事件相关电位:在计算机叠加和平均技术的基础上,得到的大脑平均诱发电位中,潜伏期大 于50毫秒以上的一组晚成分波.称事件相关电位。 11.思维:经理解、判断和推理对事物进行信息加工,以表象或概念加以表征,再对表象或概念进 行操作,完成高层次的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思维。 12.内隐思维与外显思维 内隐思维:是不受意识控制的自发的思维过程,它以反身推理为主,往往难以用语言和逻辑关系加以表达。内隐思维以内隐学习记忆和内隐知觉为基础,常常使人对问题的理解或问题解决豁然开朗,达到”顿悟“的境界。 外显思维:利用和操作外显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解决问题 13.镜像神经元系统:目前把额、顶和颞上回三个脑区的镜像神经元,统称为镜像神经元系统,他 们的功能是观察、摹仿他人的社会行为。 14.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致幻剂、精神运动兴奋剂等,由于它们能造成严重的生 理依赖和心理依赖,致使人们丧失社会和家庭义务感,失去人的尊严,因此被称为毒品。 15.行为瘾:指的是某些强迫性重复行为,包括上网行为,赌博行为,过食行为,购物行为和某 些性变态行为。 16.注意的主要功能:是意识导向、警觉维持和执行控制。 17.内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迄今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精神疾病,大体上认为是由遗传和代谢 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只是对具体遗传和代谢的机制还不完全了解,故又称内生性精神病。 18.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指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写、 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障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