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实词虚词通假字

文言文实词虚词通假字

文言文实词虚词通假字
文言文实词虚词通假字

(一)《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

中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

比鄙兵病察彻乘从当道得定伐犯方负赋更故顾观归过好号

还会惠及极计济加假间简见竭尽进居举具俱聚遽决绝类临

虑论漫明名命谋难平戚启强窃请穷求取去全任入善少舍涉

生胜师施实食使释市恃属说素汤亡为务徙狭鲜向效信行形

兴修徐许寻业遗贻夷异易诣益阴引盈余狱御缘远云章知止

志致质众专走足卒作坐布衣菲薄间隔交通节目绝境

其实阡陌亲戚驱驰问津无论牺牲鸿儒白丁

实词简表

序号例词词义例句出处

1 比①并列,靠近

②比较,相比

③及,等到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核舟记(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下)

陈涉世家(九下)

2 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

蜀之鄙有二僧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为学(六上)

曹刿论战(七下)

出师表(九下)

3 兵①兵器,武器

②军队

③兵士

兵革非不坚利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葛婴将兵徇靳以东

行收兵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4 病①疾病,生病

②疲劳,困苦不堪

③毛病,缺点,弊端

④辱,耻辱

未果,寻病终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桃花源记(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问说(八上)(非考试篇目)

橘逾淮为枳(六下)

5 察①明察,考察,考核

②观察,细看,识别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曹刿论战(七下)

出师表(九下)

6 彻贯通,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小石潭记(七上)

愚公移山(七上)

7 乘①坐、驾(车)

②趁,引申为“冒着”

③(shang)量词。辆,古

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公与之乘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曹刿论战(七下)

登泰山记(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8 从①跟从,跟随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战则请从

伤仲永(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曹刿论战(七下)

②听从,顺从

③自,由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从小丘向西百二十步

乃大惊,问所从来

狼(八下)

醉翁亭记(九上)

曹刿论战(七下)

孔孟论学(八上)

陈涉世家(九下)

小石潭记(七上)

桃花源记(九下)

9 当①在(某时、某处)

②占着,挡着

③对着,面对

④应当,应该

⑤将要,就要

⑥(dàng)抵充,当作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咨臣以当世之事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当奖率三军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今当远离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卖油翁(七上)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出师表(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10 道①路,途

②道理,规律

③道义

④说,讲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会天大雨,道不通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伐无道,诛暴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小石潭记(七上)

陈涉世家(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陈涉世家(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11 得①得到,获得

(看到,看见)

(领会)

(抓到)

(找到)

(发现)

(照到)

②能够、可以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一狼得骨止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既出,得其船

遂迷,不复得路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或得日,或否

吾不得而见之矣

其龌龊亦耐不得

虽鸡狗不得宁焉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公输(七下)

狼(八下)

捕蛇者说(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醉翁亭记(九上)

捕蛇者说(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12 定①安定,稳定

②平定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13 伐①砍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记(七上)

②攻打,讨伐十年春,齐师伐我

以至仁伐至不仁

伐无道,诛暴秦曹刿论战(七下)孔孟论学(八上)陈涉世家(九下)

14 犯①侵害,危害

②冒着

③触犯,违犯

并皆暴犯百姓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周处(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出师表(九下)

15 方①方形

②方圆,周围

③区域,地方

④正,正在

⑤将,将要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登泰山记(九下)

愚公移山(七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公输(七下)

出师表(九下)

狼(八下)

橘逾淮为枳(六下)

16 负①背,以背载物

(覆盖)

②辜负,对不起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愚公移山(七上)

醉翁亭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劳山道士(九上)(非考试

篇目)

17 赋①赋税

②征收,敛取

③一种文体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岁赋其二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捕蛇者说(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岳阳楼记(九上)

18 更①交替,轮换,更换

②又,另,还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

周处(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19 故①过去,原来,照旧

②原因,缘故

③故意

④所以,因此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既克,公问其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克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有所览辄省记

故自号曰醉翁也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狼(八下)

曹刿论战(七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曹刿论战(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醉翁亭记(九上)

捕蛇者说(九下)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20 顾①回头看,看,看见

(环顾,四顾)

②拜访

③还,反而

顾野有麦场

王顾左右而言他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狼(八下)

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下)

出师表(九下)

为学(六上)

21 观①仔细看,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七上)

(观赏)

②观察,考察

③景物或景象启窗而观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传一乡秀才观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

予观夫巴陵胜状

是日观道中石刻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核舟记(七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伤仲永(七上)

爱莲说(七下)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岳阳楼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岳阳楼记(九上)

22 归

①归来,返回

②归还

③归属,归依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云归而岩穴暝

朝而往,暮而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而其归书也必速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黄生借书说(八上)

狼(八下)

醉翁亭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岳阳楼记(九上)

23 过①看过,读过

②过去,过后

③过失,过错

④犯过失,犯错

⑤过于,过分

⑥超过,过了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人恒过,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小石潭记(七上)

陈太丘与友期(六上)(非

考试篇目)

24 好喜欢,爱好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黄生借书说(八上)

孔孟论学(八上)

黔之驴(八下)

25 号①大叫,呼啸

(大声哭)

②号令,命令

③称号,别号

(动词、取名号;定国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故自号曰醉翁也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岳阳楼记(九上)

捕蛇者说(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醉翁亭记(九上)

陈涉世家(九下)

26 还

①返回

②交还,归还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还自扬州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为学(六上)

伤仲永(七上)

伤仲永(七上)

出师表(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

(非考试篇目)

27 会①会合,聚会、集会

②盟会,宴会

③正好,恰巧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

会宾客大宴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岳阳楼记(九上)

陈涉世家(九下)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陈涉世家(九下)

28 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

②同“慧”,聪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甚矣,汝之不惠

曹刿论战(七下)

愚公移山(七上)

29 及①赶得上

②到,至

③趁着,等到……时

④如,比得上

⑤以及,和,与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登泰山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出师表(九下)

30 极①尽头,极点,穷尽

②到极点

(直达)

③很,非常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感极而悲者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初极狭,才通人

岳阳楼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岳阳楼记(九上)

岳阳楼记(九上)

桃花源记(九下)

31 计①计算,计量

②盘算,谋划,商议

③计谋,诡计,策略

(这里指起义)

通计一舟,为人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核舟记(七上)

核舟记(七上)

出师表(九下)

黔之驴(八下)

陈涉世家(九下)

黠鼠赋(八下)(非考试篇

目)

陈涉世家(九下)

32 济①古水名,济水

②有利,有益

阴谷皆入济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登泰山记(九下)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33 加增加

(虚夸,以少报多)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愚公移山(七上)

曹刿论战(七下)

34 假①与“真”相对

②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狼(八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35 间

①中间

②期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山间之朝暮也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颓然乎其间者

奉命于危难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黔之驴(八下)

醉翁亭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出师表(九下)

③间或,偶尔

④暗地里

⑤夹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陈涉世家(九下)

口技(林嗣环)(七上)

曹刿论战(七下)

36 简挑选,选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核舟记(七上)

出师表(九下)

37 见

①看见,看到

②拜见,谒见

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下见小潭

吾不得而见之矣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见渔人,乃大惊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曹刿请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见公输盘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伤仲永(七上)

周处(七上)

卖油翁(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黔之驴(八下)

桃花源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曹刿论战(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公输(七下)

黠鼠赋(八下)(非考试篇

目)

38 竭尽,完(耗尽,消失,全

部拿出,全部用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曹刿论战(七下)

曹刿论战(七下)

捕蛇者说(九下)

出师表(九下)

39 尽①完,没有了

(过完)

(吃完)

②全部,都

(毫无保留)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骨已尽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以尽吾齿

断其喉,尽其肉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触草木,尽死

其远古刻尽漫失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狼(八下)

狼(八下)

桃花源记(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黔之驴(八下)

孔孟论学(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出师表(九下)

40 进①前进,与“退”相对

②到朝廷,出来做官

③进献,奉献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者

进尽忠言

孔孟论学(八上)

岳阳楼记(九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出师表(九下)

41 居①停留

②居住,安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面山而居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曩与吾祖居者

小石潭记(七上)

登泰山记(九下)

愚公移山(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居右者椎髻仰面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核舟记(七上)

核舟记(七上)

岳阳楼记(九上)

42 举①兴起,发动

②成就,成功

③选拔,推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死即举大名耳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出师表(九下)

43 具①具备,具有

②器械,用具

③全部,详细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具以情告

具答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核舟记(七上)

伤仲永(七上)

周处(七上)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44 俱

①一起,在一起

②全,都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一说,使与书俱

百废具(俱)兴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周处(七上)

孔孟论学(八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岳阳楼记(九上)

出师表(九下)

45 聚聚集,征集聚室而谋曰

太医以王命聚之

愚公移山(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46 遽①立即

②就,竟

是方啮也,而遽死也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黠鼠赋(八下)(非考试篇

目)

《吕氏春秋》两则(六下)

(非考试篇目)

47 决

①决断,判定

②解决孔子不能决也

舍问,其奚决焉?

两小儿辩日(六上)(非考

试篇目)

问说(八上)(非考试篇目)

48 绝①断

②与世隔绝的

③极

④尽

⑤独一无二

读《易》至韦编三绝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

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若万匹缟,一绝也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醉翁亭记(九上)

桃花源记(九下)

核舟记(七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天目(七上)(非考试篇目)

49 类①类推,类比

②类似,像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佛印绝类弥勒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公输(七下)

核舟记(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50 临①靠近

②来到

③面对,对着

④正当,将要,就要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临溪而渔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醉翁亭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岳阳楼记(九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51 虑①考虑,打算

②思虑,思绪,心思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问说(八上)(非考试篇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③担心,顾虑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出师表(九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52 论①说

②议论,谈论

③评定,判定

④学说,主张

子孙弃者无论焉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曹刿论战

孔孟论学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黄生借书说(八上)

桃花源记(九下)

曹刿论战(七下)

孔孟论学(八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熟读精思(课外)

53 漫①满,弥漫

②模糊,不可辨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其远古刻尽漫失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54 明①明亮,光明

(透明)

(普照,明媚)

②明白,清楚,明确

③严明,英明

④次,下一个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庭下如积水空明

春和景明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小石潭记(七上)

醉翁亭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记承天夜游(九上)

岳阳楼记(九上)

问说(八上)(非考试篇目)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非

考试篇目)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为学(六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岳阳楼记(九上)

55 名①名字,名称

②命名,给……取名

③名声,名望

④有名,出名

⑤说出,指出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对联、题名并篆文

名之者谁?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伤仲永(七上)

核舟记(七上)

核舟记(七上)

醉翁亭记(九上)

周处(七上)

陈涉世家(九下)

陋室铭(七下)

口技(林嗣环)(七上)

56 命①命令,号令

(使命)

②任命,委派

③教导,告诫

④生命,性命

⑤规律,法则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徒属皆曰:“敬受命。”

奉命于危难之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夫子何命焉为?

苟全性命于乱世

五十而知天命

愚公移山(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公输(七下)

出师表(九下)

孔孟论学(八上)

57 谋谋议,谋划,商量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七上)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未能远谋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陈胜、吴广乃谋曰曹刿论战(七下)曹刿论战(七下)出师表(九下)陈涉世家(九下)

58 难①不容易,困难

②灾难

③反驳,驳诘,洁问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奉命于危难之间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曹刿论战(七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出师表(九下)

问说(八上)(非考试篇目)

59 平①平坦

②填平,铲平

③平常,往常

④公平,公正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皆平顶

吾与汝毕力平险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桃花源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愚公移山(七上)

孔孟论学(八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出师表(九下)

60 戚

①悲伤,忧愁

②亲属,指族外言之,貌若甚戚者

蒋氏大戚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捕蛇者说(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61 启开,打开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七上)

62 强①强悍,强大,坚强

②(qiǎng)勉强,硬要

③有余,略多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赏赐百千强

周处(七上)

公输(七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木兰诗》(八下)(非考

试篇目)

63 窃①偷取

②偷偷地,暗中

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

王窃忻慕,归念遂息。

巢谷传(八下)(非考试篇

目)

劳山道士(九上)(非考试

篇目)

64 请①请求,请你(允许)我

做某事

②请求,请你做某事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请献千金

请说之

战则请从

曹刿请见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橘逾淮为枳(六下)

公输(七下)

公输(七下)

曹刿论战(七下)

曹刿论战(七下)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

(非考试篇目)

65 穷

穷尽,完结

(走到尽头,走完)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复前行,欲穷其林

愚公移山(七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醉翁亭记(九上)

桃花源记(九下)

66 求

①寻找,寻求

②探求,探索,追求,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吕氏春秋》两则(六下)

(非考试篇目)

岳阳楼记(九上)

求,奢求

③索取,要求,需求

④乞求,请求不求闻达于诸侯

忽啼求之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又夹百千求救声

出师表(九下)

伤仲永(七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口技(林嗣环)(七上)

67 取①拿

②索取(要回)

③获得,讨取(招致)

(开辟)

④选取,采用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卖油翁(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橘逾淮为枳(六下)

小石潭记(七上)

孔孟论学(八上)

68 去

①离开

②失去,损失

(花掉)

③去除,除掉

⑤距,距离委而去之

睨之,久而不去

乃记之而去

尽其肉,乃去

一狼径去

则有去国怀乡

游人去而禽鸟乐

停数日,辞去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俸去书来

去死肌,杀三虫

西蜀之去南海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卖油翁(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黔之驴(八下)

狼(八下)

岳阳楼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桃花源记(九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为学(六上)

69 全①完整,整个

②保全

全石以为底

苟全性命于乱世

小石潭记(七上)

出师表(九下)

70 任①责任,职责

②委任,任用

③处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吕氏春秋》两则(六下)

(非考试篇目)

71 入

①进入,与“出”相对

(深入)

(映入)入楚则盗

乃入吴寻二陆

出入之迂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便舍船,从口入

余始循以入

乃入据陈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

草色入帘青

月色入户

橘逾淮为枳(六下)

周处(七上)

愚公移山(七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黔之驴(八下)

狼(八下)

狼(八下)

出师表(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陋室铭(七下)

记承天夜游(九上)

(跳入)

(注入)

(进宫廷)

(流入)

(进入朝廷,在国内)

②收入,收纳

③缴纳又入水击蛟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乃入见。问:“何以战?”

阳谷皆入汶

入则无法家拂士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周处(七上)

卖油翁(七上)

曹刿论战(七下)

登泰山记(九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72 善①好,好的,善良的

②友好,亲善

③善于,擅长

④应答之词,表同意

咨诹善道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京中有善口技者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王曰:“善。”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巢谷传(八下)(非考试篇

目)

橘逾淮为枳(六下)

卖油翁(七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孔孟论学(八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73 少①不多,数量小

(时间短)

②缺少

③(shào) 年轻,少年,

年纪小

④稍微,略微

义不杀少而杀众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道少半,越中岭

山多石,少土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少时,一狼径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周处年少时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吾闻二世少子也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公输(七下)

醉翁亭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口技(林嗣环)(七上)

狼(八下)

记承天夜游(九上)

周处(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口技(林嗣环)(七上)

74 舍①(sha)房舍,客舍

②(shě)放弃,丢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75 涉①经过,经历

②趟水过河,渡,渡过

③阅览

涉寒暑不溃

楚人有涉江者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卖柑者言(八下)(非考试

篇目)

《吕氏春秋》两则(六下)

(非考试篇目)

孙权劝学(六上)(非考试

篇目)

76 生①(草木)生长,出生,

诞生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橘逾淮为枳(六下)

橘逾淮为枳(六下)

伤仲永(七上)

愚公移山(七上)

孔孟论学(八上)

孔孟论学(八上)

登泰山记(九下)

②生存,活着(使……活)

③生活,生计,生存期间⑤对读书人的称呼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

功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君将哀而生之乎?

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而乡邻之生日蹙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黄生允修借书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小石潭记(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77 胜①经得住,能承担

②胜利

③尽,完

④优美的

⑤胜过,超过

驴不胜怒,蹄之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臣不胜受恩感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

黔之驴(八下)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醉翁亭记(九上)

陈涉世家(九下)

出师表(九下)

岳阳楼记(九上)

天目(七上)(非考试篇目)

78 师①军队

②老师

③首都,京城

十年春,齐师伐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自京师乘风雪

曹刿论战(七下)

《论语》八则(六下)

(非考试篇目)

登泰山记(九下)

79 施①实施,实行

②设置,安放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施八尺屏障

出师表(九下)

口技(林嗣环)(七上)

80 实①果实,种子

②实际,事实

③充实,充满

④诚实,真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将以实笾豆

此皆良实

橘逾淮为枳(六下)

周处(七上)

卖柑者言(八下)(非考试

篇目)

出师表(九下)

81 食①吃,吃饭

②粮食,食物

③(sì)同“饲”,供

养,饲养,喂养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卒买鱼烹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皆出酒食

谨食之,时而献焉

曹刿论战(七下)

捕蛇者说(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曹刿论战(七下)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82 使①命令,派遣

②让,叫,令;使得,致

使

③出使

④假使,假若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不使学

为一说,使与书俱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晏子将使楚

使弈秋诲二人弈

陈涉世家(九下)

橘逾淮为枳(六下)

伤仲永(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橘逾淮为枳(六下)

孔孟论学(八上)

83 释放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七上)

84 市

①市场,集市

②买,购买

③卖牛困人几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下赏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百里奚举于市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

卖炭翁(七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木兰诗(八下)(非考试篇

目)

卖柑者言(八下)(非考试

篇目)

85 恃依赖,倚仗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为学(六上)

86 属①(zhǔ)同“嘱”,嘱托

②部属,隶属,归属

③类,一类

④像,类似

属予作文以记之

召令徒属曰

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岳阳楼记(九上)

陈涉世家(九下)

曹刿论战(七下)

桃花源记(九下)

核舟记(七上)

87 说①陈述,解说,讲

②言论,主张,学说

③古代的一种文体

④(shuì)劝说,说服

⑤(yua)同“悦”,喜欢,

高兴

请说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为一说,使与书俱

故为之说

或说处杀虎斩蛟

公输盘不说

公输(七下)

桃花源记(九下)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非

考试篇目)

黄生借书说(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周处(七上)

公输(七下)

88 素①白的,没有染色的

②朴素,不加装饰的

③向来,一向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黄生借书说(八上)

陋室铭(七下)

陈涉世家(九下)

89 汤

①热水,开水

②(shāng)水大的样子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两小儿辩日(六上)

(非考试篇目)

岳阳楼记(九上)

90 亡①逃亡,逃跑

②灭亡,死亡

③失掉,失去

④(wú)通“无”,没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广故数言欲亡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河曲智叟亡以应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出师表(九下)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

(非考试篇目)

愚公移山(七上)

91 为①做,干缚者曷为者也

行拂乱其所为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向吾不为斯役

橘逾淮为枳(六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雕刻,制作,制造)

(修筑,修建)

(堆积)

(酿造)

(写,署,题)

(叫作,称为)

(担任,充当)

②作为,当作

③是

④变成,成为

(形成)

(做成)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通计一舟,为人五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为坛而盟

譬如为山

酿泉为酒

并自为其名

为一说,使与书俱

故为之说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功宜为王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为屯长

陈胜自立为将军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全石以为底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武陵人捕鱼为业

橘生淮南则为橘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轩敞者为舱

义兴人谓为三横

以为妙绝

为是其智弗若与?

非独书为然

项燕为楚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生于淮北则为枳

终为忠臣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道皆砌石为磴

出师表(九下)

核舟记(七上)

核舟记(七上)

核舟记(七上)

公输(七下)

陈涉世家(九下)

孔孟论学(八上)

醉翁亭记(九上)

伤仲永(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伤仲永(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孔孟论学(八上)

桃花源记(九下)

橘逾淮为枳(六下)

核舟记(七上)

核舟记(七上)

周处(七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孔孟论学(八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陈涉世家(九下)

出师表(九下)

橘逾淮为枳(六下)

周处(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92 务①致力,从事

②事务,事情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蒙辞以军中多务

螳螂捕蝉(六下)(非考试

篇目)

孙权劝学(六上)(非考试

篇目)

93 徙迁徙,迁移号呼而转徙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94 狭窄,不宽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七上)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九下)

95 鲜①鲜艳,鲜明

②新鲜,滋味美好

③(xiǎn)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醉醇醴而饫肥鲜者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桃花源记(九下)

卖柑者言(八下)(非考试篇

目)

爱莲说(七下)

96 向①朝着,对着

②过去,从前,原来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狼(八下)

捕蛇者说(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97 效①任务,重任

②有成效,见效,奏效

③模仿,效法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王效其作为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劳山道士(九上)(非考试

篇目)

98 信①信实,信用,讲信用

②相信,信任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曹刿论战(七下)

曹刿论战(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孔孟论学(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出师表(九下)

99 行①行走

(漂行,漂游)

(爬行)

(通行,出行)

(划船,划行)

(行军)

②做,实行,实施,从事

③进行,运行,运动

④品德,品行

⑤(háng)行列,指队伍,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山行六七里

行者休于树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复行数十步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斗折蛇行

商旅不行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缘溪行

复前行,欲穷其林

行收兵

行拂乱其所为

虽生知安行之圣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乃行卜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橘逾淮为枳(六下)

小石潭记(七上)

公输(七下)

狼(八下)

狼(八下)

醉翁亭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记承天夜游(九上)

桃花源记(九下)

周处(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岳阳楼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问说(八上)(非考试篇目)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军队

(排行,辈分)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

出师表(九下)

劳山道士(九上)(非考试

篇目)

100 形①身体,形体

②形状,样子

(形迹,踪迹,踪影)

③出现,表现,表露

无案牍之劳形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罔不因势象形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不与,归而形诸梦

陋室铭(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核舟记(七上)

岳阳楼记(九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101 兴①起,兴起

②兴办,创办

③兴盛,振兴,复兴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大楚兴,陈胜王

核舟记(七上)

岳阳楼记(九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102 修①修建,建造

②修正

③长,高

乃重修岳阳楼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邹忌修八尺有余

岳阳楼记(九上)

周处(七上)

核舟记(七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103 徐缓慢,缓缓地,慢慢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以杓酌油沥之

核舟记(七上)

卖油翁(七上)

104 许①表约数,上下,光景

②赞同,答应,应允

高可二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

核舟记(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愚公移山(七上)

出师表(九下)

105 寻

①找寻,寻求,探求

②不久,随即乃入吴寻二陆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未果,寻病终

周处(七上)

记承天夜游(九上)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106 业①事业,功业

②职业

③从事,做

④已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吾业是有年矣

若业为吾所有

出师表(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卖柑者言(八下)(非考试

篇目)

黄生借书说(八上)

107 遗①遗留,留下

(遗失,遗漏)

②(wai)留给,送给,

馈赠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以光先帝遗德

深追先帝遗诏

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公移山(七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勉学(八上)(非考试篇目)

出师表(九下)

108 贻赠给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七上)

109 夷

①少数民族

②平坦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

其船背稍夷

巢谷传(八下)(非考试篇

目)

核舟记(七上)

110 异①不同,不同的

(特别的,奇特的,奇异

的)

(其他的,别的)

②惊异,惊奇,奇怪

水土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永州之野产异蛇

极天云一线异色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橘逾淮为枳(六下)

岳阳楼记(九上)

岳阳楼记(九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黔之驴(八下)

捕蛇者说(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伤仲永(七上)

桃花源记(九下)

111 易①容易

②交换,更换

③书名,《周易》的简称

天下事有难易乎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读《易》至韦编三绝

为学(六上)

孔孟论学(八上)

愚公移山(七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112 诣至,来到,到……去

(拜访、谒见)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橘逾淮为枳(六下)

桃花源记(九下)

113 益①增长,增加

②好处,利益

③更,更加

④逐渐,渐渐地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香远益清

稍近,益狎

益习其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爱莲说(七下)

黔之驴(八下)

黔之驴(八下)

114 阴①山之北,水之南

②阴沉,阴冷

③树阴,阴影

达于汉阴,可乎

其阴,济水东流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风怒号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树林阴翳

愚公移山(七上)

登泰山记(九下)

岳阳楼记(九上)

岳阳楼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115 引①称引,譬喻

②牵,拉

③取过来,拿出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友人惭,下车引之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出师表(九下)

陈太丘与友期(六上)(非

考试篇目)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

(非考试篇目)

116 盈①满,充满

②增长,多余,旺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彼竭我盈,故克之

核舟记(七上)

曹刿论战(七下)

117 余

①我,我的

②剩下的,多余的尝贻余核舟一

余弟宗玄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余闻而愈悲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以残年余力

核舟记(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捕蛇者说(九下)

周处(七上)

愚公移山(七上)

③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④以外,以后(其他,其余)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邹忌修八尺有余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其级七千有余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则熙熙而乐

公输(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陈涉世家(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118 狱诉讼案件小大之狱曹刿论战(七下)119 御抵挡,抵御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九下)120 缘沿着,顺着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九下)

121 远

①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偏僻之地)

②久远(指时间漫长)

③深远,深奥

④差距大

⑤疏远,不亲近,不接近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远益清

虎大骇,远遁

缀行甚远

衔远山,吞长江

忘路之远近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其远古刻尽漫失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亲贤臣,远小人

小石潭记(七上)

爱莲说(七下)

爱莲说(七下)

黔之驴(八下)

狼(八下)

岳阳楼记(九上)

桃花源记(九下)

出师表(九下)

岳阳楼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曹刿论战(七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出师表(九下)

122 云①说

②句首、句中、句末语气

词,无实在意义

③天空里的云,云彩

(像云一样高的)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孔子云:“何陋之有?”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盖大苏泛赤壁云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极天云一线异色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周处(七上)

陋室铭(七下)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出师表(九下)

核舟记(七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登泰山记(九下)

醉翁亭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公输(七下)

123 章①花纹

②印章

黑质而白章

又用篆章一

捕蛇者说(九下)

核舟记(七上)

124 知①知道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以我酌油知之

不可知其源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为学(六上)

周处(七上)

卖油翁(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公输(七下)

黄生借书说(八上)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懂得)

(了解)

(明白)

②主持,管理

③(zhì)通“智”,聪明,智慧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慭慭然,莫相知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先帝知臣谨慎

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汝亦知射乎?

卜者知其指意

不可谓知类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八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黔之驴(八下)

醉翁亭记(九上)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出师表(九下)

出师表(九下)

卖油翁(七上)

陈涉世家(九下)

公输(七下)

登泰山记(九下)

两小儿辩日(六上)(非考

试篇目)

125 止①停止

②阻止,禁止

③只是,仅仅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河曲智叟亡以应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止增笑耳

技止此耳

口技(林嗣环)(七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孔孟论学(八上)

狼(八下)

愚公移山(七上)

狼(八下)

狼(八下)

狼(八下)

黔之驴(八下)

126 志①标记,记号

②做标记,做记号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127 致①取得,得到

②用尽,极尽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黄生借书说(八上)

孔孟论学(八上)

128 质质地,底子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九下)

129 众①众人,众人的

(大家)

②多,众多

③一般的,普通的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此教我先威众耳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众宾团坐

众妙毕备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泯然众人矣!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出师表(九下)

口技(林嗣环)(七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公输(七下)

爱莲说(七下)

醉翁亭记(九上)

伤仲永(七上)

130 专①独有,独占

②专门,专一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曹刿论战(七下)

捕蛇者说(九下)

孔孟论学(八上)

黄生借书说(八上)

131 走①跑,逃跑

②奔向,趋向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永之人争奔走焉

口技(林嗣环)(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132 足①脚

②足够,充足

③值得,够得上,配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吾一瓶一钵足矣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核舟记(七上)

登泰山记(九下)

为学(六上)

公输(七下)

公输(七下)

出师表(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133 卒①士卒,士兵

②最后,终于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卒皆夜惊恐

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黠鼠赋(八下)(非考试篇

目)

134 作①振作,奋发

②发出,出现

③写作,创作

④建造,建筑

⑤做,制作

⑥劳作,劳动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亭者谁?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曹刿论战(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伤仲永(七上)

岳阳楼记(九上)

醉翁亭记(九上)

出师表(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桃花源记(九下)

135 坐①坐着,坐下(古人双膝

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

上)

②座位

③犯……罪,获罪

口技人坐屏障中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与子颖坐日观亭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王曰:“何坐?”曰:“坐盗。”

口技(林嗣环)(七上)

狼(八下)

醉翁亭记(九上)

登泰山记(九下)

口技(林嗣环)(七上)

橘逾淮为枳(六下)

136 布衣平民百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九下)

137 菲薄轻视,小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九下)

138 间隔断绝往来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九下)139 交通彼此交错相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九下)140 节目节骨眼儿,关键之处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熟读精思(课外)141 绝境与世人隔绝的地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九下)142 其实其,它的。实,果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逾淮为枳(六下)143 阡陌田间小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九下)

144 亲戚亲属。亲,指族内;戚,

指族外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145 驱驰奔走效劳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九下)146 问津问路,探访,访求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九下)

147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黄生借书说(八上)

桃花源记(九下)

148 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七下)149 鸿儒学问渊博的读书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七下)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得:(1)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达到。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 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 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柳毅》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同上) 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 第六册:(无) 2、安: 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

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 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既来之,则安之。(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 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 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 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 第四册: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

文言实词:通假字(2)对点专练

文言实词:通假字(2) ——对点专练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直.不百步耳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 (4)涂.有饿莩 (5) 以为轮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9)合从.缔交 (10)而倔.起阡陌之中 (11)赢粮而景.从 (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3)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1)“只”只是、不过(2)“毋”不要(3)“斑”头发花(4)“途”道路(5)“煣”使弯曲(6)“又”再“曝”晒(7)“智”智慧(8)“性”资质、禀赋(9)“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10)“崛”兴起(11)“影”影子(12)“授”传授,教授(13)“否”不,没有 2.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臣愿奉.璧往使 (2)召有司案.图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拜送书于庭. (5)可予不. (6)信义安所见.乎 (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8)与旃.毛并咽之 (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10)空自苦亡.人之地 ,与武决.去 (11)因泣下霑衿 .. (12)前以.降及物故 (13)员.径八尺 (14)形似酒尊.

(1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答案(1)“捧”双手捧着(2)“按”审察、查看(3)“熟”仔细(4)“廷”朝廷(5)“否”不给(6)“现”表现(7)“叛”背叛(8)“毡”毛织的毡毯(9)“弆”收藏(10)“无”没有(11)“沾”沾湿“襟”衣襟“诀”辞别(12)“已”已经(13)“圆”圆周(14)“樽”酒器(15)“擒”擒拿、捕捉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答案:B 解析:说:读shuì,劝说。易误认为通“悦”。A.涂:通“途”,道路。C.郤:通“隙”,隔阂,嫌怨。D.孰:通“熟”,仔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B.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 D.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 答案:D 解析:直:副词,只是,不过。“直”本来就有“只”的义项,不是通假字。

文言文实词与虚词总结

专转本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14、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5、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口技》 16、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核舟记》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望岳》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

文言文实词精讲: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文言实词精讲 一、文言实词 主要出题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有三种情况: 一是同音通假,如“以”通“已”; 二是双声通假(两个字声母相同),如“胡”通“河”; 三是叠韵通假(两个字韵母相同)如“属”通“嘱”等。 这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在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表现形式为“×通×”(或“×同×”)。通假字与本字一定是音同或音近的,联系上下文字意思讲不通时,可考虑该字为通假字。值得注意的是,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指定某字为通假字。 高考文言文高频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偏义复词曾经在全国高考题中出现: 《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

初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一览表.doc

上传 : 赵夫元更新时间:2012-5-21 16:49:42 初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一览表 序号通假字本字读音字义原文语句课文 1 强僵僵硬项为之强《童趣》 2 说悦愉快不亦说乎《论语》 3 女汝你诲女知之乎《论语》 4 知智聪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 乌无没有一切乌有《山市》 6 裁才只裁如星点《山市》 7 不否否尊君在否陈太丘与友期 8 扳攀牵,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9 材才才能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10 帖贴粘帖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1 坐座座位满坐寂然《口技》 12 止只只止有剩骨《狼》 13 要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14 具俱全部,详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15 邪耶语气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16 有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17 诎屈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18 衡横与“竖”相对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19 甫父男子美称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20 简拣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1 与举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 22 层曾重叠荡胸生层云《望岳》 23 阙缺断开,中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24 转啭鸟叫声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25 反返返回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6 食饲喂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27 见现显露、表现才美不外见《马说》 28 邪耶表示疑问其真无马邪《马说》 29 材才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30 衹只只是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31 被披穿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序号通假字本字读音字义原文语句课文 32 支肢人的胳膊和腿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33 具俱全,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34 属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5 以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36 適谪被贬谪发闾左適戍鱼阳《陈涉世家》 37 唱倡首发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38 被披穿着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39 直值价值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40 羞馐美味的食物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41 错措放置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42 仓苍苍鹰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43 信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44 已以表示时间延续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45 阙缺过失,缺点必有裨补阙漏《出师表》 46 距拒抵挡,抗拒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47 圉御抵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48 诎屈理屈公输盘诎《公输》 49 畔叛背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 >两章》 50 曾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两章》 51 衡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 >两章》 52 拂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 >两章》 53 辟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54 辩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55 得德恩惠,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6 与欤语气助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7 乡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58 徧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59 惠慧聪明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60 亡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61 厝措放置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精选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文言文实词虚词教案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古今异义 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如“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3.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复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方法指津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 知识点3 文言文翻译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虚词理解汇总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虚词理解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版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加倍)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 1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2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7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8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9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地方) 2鄙人。自称的谦词 3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5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3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a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cháo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chéng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6不徐不疾(迟缓)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4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 7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8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9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此言得之(对、合适)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6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8一夜飞度镜湖夜(通“渡”渡过,越过) 9常有大度。(度量) 10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1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12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3指度人离俗出生死。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1.爱,ài (1)名词,恩惠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②喜爱 ③怜惜,同情 ④吝惜,舍不得 ⑤通“薆”,隐蔽,躲藏 (3)形容词,吝啬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②安稳 ③安定,舒适 (2)动词 ①安身 ②安置 ③抚慰,安抚 ④使……安定 ⑤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2)动词 ①覆盖 ②遭受 (3)介词,表示被动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 ②披散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②违背,背叛 ③加倍 (2)数词,一倍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4)副词,更加,倍加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②根本,基础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④书本,稿本,版本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 的奏章或书信 (2)量词 (3)动词,推究本源, 考查 (4)副词,本来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 远的地方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 邑) ②轻视,瞧不起 (3)形容词,鄙陋, 见识浅,庸俗 7.兵,bīng (1)名词 ①兵器 ②士兵 ③军队 ④战争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 略 8.病,bìng (1)名词 ①重病 ②弊病,缺点 (2)动词 ①生病 ②使……成病态 ③担心,忧虑 ④责备,羞辱 (3)形容词 ①困苦 ②疲劳 9.察,chá (1)动词 ①观察,仔细看 ②看清楚 ③详审,考察 ④了解,弄清楚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2)形容词,精明 10.朝,读音一:cháo (1)动词,朝见,朝 拜 (2)名词 ①朝廷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 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读音二:zhāo 名词,早晨 11.曾,读音一: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 曾经,已经,才 读音二: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 隔着两代的亲属 (2)动词,通“增”, 增加 (3)副词,表意外, 竟然,居然,简直 12.乘,读音一:ché ng (1)动词 ①驾,坐 ②升,登 ③冒着 ④连接,一个接一个 (2)介词,趁着,凭 借 读音二:shèng (1)名词,一车四马 的总称 (2)量词,辆 (3)数词,四 13.诚,chéng (1)名词,诚心诚意 (2)副词,表肯定, 确实,的确 (3)连词,表假设推 论,果真,如果 14.除,chú (1)名词,台阶 (2)动词 ①去掉,除去。 ②修治,清理 ③拜官授职 15.辞,cí (1)名词 ①诉讼的供词 ②言辞,文辞 ③托辞,借口 ④命令 ⑤一种文体 (2)动词 ①告别,辞别 ②推辞,不接受 ③计较 16.从,读音一:cóng (1)动词 ①跟随 ②依顺,听从 ③参与,参加 ④追赶 ⑤依傍,紧挨着 (2)介词,由,自 读音二:zòng 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 ②通“纵”,南北方向, 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17.殆,dài (1)形容词 ①危险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副词 ①表测度或不肯定。 大概,恐怕 ②表约略,几乎,接 近,差不多 18.当,读音一:dāng (1)动词 ①两者相抵 ②抵御,抵挡 ③占据,把守 ④主持,执掌 ⑤判决,判罪 ⑥应当 (2)介词 ①表处所,对着,面 对 ②表时间,值,在, 正在 (3)副词 ①表必然,必定,一 定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 将要 读音二:dàng (1)动词 ①符合 ②当作 (2)形容词,适宜,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集

文言文实词练习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 11、①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②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曾经) ③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④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⑤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12、①乘犊车,从吏卒(坐车,骑马)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③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④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⑤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一马一车叫一乘) ⑥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è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13、①帝感其诚(真心真意)②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真诚)④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14、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除去尘杂)②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③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④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15、①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③动以朝廷为辞(借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⑤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⑥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⑦大礼不辞小让(推辞) ⑧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⑨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⑧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16、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③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④樊哙从良坐(依傍) ⑤从此道至吾军(由,自)⑥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参加) ⑦其从如云(随从的人)⑧欲不可从(放纵) ⑨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众) ⑩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策略) 17、①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全、都) ③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18、①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②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③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④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⑤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⑥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适合,合宜) ⑦犯法当死(应当)⑧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⑨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正此)⑩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定、一定) 19、①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④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⑦道不同,不相为谋(主张,思想,学说)⑧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⑨故园谁道有书来(说)⑩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20、①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③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④吾得兄事之(应该)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⑥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word完整版)初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初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一词多意 提问者:沉入湖心的眼泪- 四级 最佳答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