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张旭昆

提要:本文首先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动机的重要性,进而区分了人的行为动机的两个层次,提出了根本动机的超制度性和具体动机的依制度性,指出了行为动机的多维性、可序性、互补性和互斥性。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进行了论证,提出了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指出了它的两种表现型:利己主导型和利他主导型。同时,对理性概念进行了分析,区分并定义了两种理性:目标理性和手段理性,指出了手段理性的两种表现:慎行和验行,还指出了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各自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对这两种行为方式的选择同样是理性的,从而为理性人假设进行了辩护。最后,文章指出了从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可以推出的若干命题,尤其是交易能力差异性命题和好人可能干坏事命题,指出了这些命题在解释经济和社会现象时的重要性。

关键词:欲望需要经济人理性人利己主导型利他主导型目标理性手段理性慎行验行

作者张旭昆,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宁波315211)

一切社会现象,包括物质产品、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的说法,都是一种有别于自然物的人工物【1]。人工物与自然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工物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适应人的目标。因此,经济变量和经济制度的性状并不是由与任何人的动机都不相关的所谓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而是在具有一定动机的人的相互博弈下形成的,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就离不开对人们经济行为动机的考察,就必须以一定的经济行为动机为前提。

人们经常把行为动机看作是由制度(尤其是所有制)决定的。确实,中世纪的庄园主不会产生追求利润的行为动机,现代大公司的经理不会产生追求领地扩张的动机,因此似乎应当以制度而不是以行为动机作为分析的前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多数教科书正是这样做的。它们以法律意义上的公有制为出发点来建立整个理论体系[2]。这种以经济制度(尤其是所有制)为理论出发点的看法,实际上忽略了人们从事活动的动机是一个层次结构这一事实,因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区别:人们从事活动的根本动机与这一根本动机在不同制度下的具体形式(简称具体动机)。根本动机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取决于特殊的制度,不随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制度只不过使它采取了与该制度相适应的具体形式。具体动机才是制度的函数。

以往的经济学文献往往不区分这两个层次,往往用欲望、需求、偏好、效用函数、目标函数等术语把两个层次的动机混合在一起加以表达。贝克尔【3】也许是区分动机的这两个层次的第一位经济学家,这里所说的根本动机便类似于他所说的实质性偏好或实质性目标。为了在术语上明确区分动机的这两个层次,下面将用“欲望”这一术语专门表达根本性动机,用“需要”这一术语专门表达特殊的具体的动机。欲望与需要之间的差异可用下例说明:当一个人饥饿时,他的欲望就是要觅食充饥,这种欲望不受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影响,只受到人的生物本能的影响;但他需要什么食物,是面包还是馒头还米饭,是猪肉还是牛肉,

一67—

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则深深受到社会环境包括制度的影响。可见,社会环境包括制度对个人行为动机的影响主要是涉及需要,而不是涉及欲望。

由于未能区分欲望和需要,未能区分个人行为动机一般的抽象的层次和特殊的具体的层次,故新古典经济学家(包括新制度主义者)往往坚持人的行为动机的超历史超制度的性质,把不变的偏好作为基本分析前提之一。为此,他们遭到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尖锐批评,其实他们只是看到了一般的抽象层次上的根本性行为动机的特征,但忽略了特殊的具体的层次上的行为动机的特征。另一方面,象马克思和美国老制度主义者如凡勃伦【4]等人则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难以摆脱环境(/g括制度)的制约,具有具体的历史的内容。其实他们只看到了特殊的具体层次上的行为动机的特征”’而没有看到一般的抽象的层次上的根本性动机的特征。这两种看法各看到了硬币的一面。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般的抽象的行为动机,即由人的生物本能所决定的具有超历史超制度性质的根本性行为动机,是追求自身欲望的满足。人是自然界的变迁中所产生的高度有序的系统,为了把这个系统维持在高度有序的状态中,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输入并蓄存物质、能量和信息。这种从外界输入并蓄存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欲望,从实质上讲并非每个人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每个人作为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包括意识功能)的有序系统的客观属性。这种输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而为了使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采取适以被人所输入的形式,人们就要进行一系列活动,这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

人作为一个通过意识来实行部分自我控制的系统,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客观属性,往往表现为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因此,追求自身欲望的满足(简称追求满足)或追求广义的快乐,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以及其它一切活动的根本动机【6]。

人的欲望或行为的根本动机是多维的,或者说是多方面的。各种欲望之问存在一定的序关系及互补和互斥关系。序关系是指不同维度的欲望,或者对个人来讲其重要性有差异的,或满足时存在先后顺序。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说中给出了一种序关系,他把个人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免受伤害和剥夺)、社会需要(感情、爱、归属感)、受人尊重的需要、实现理想的需要;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序关系,即只有当上一种需要满足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形成下一种需要【7]。马斯洛所讲的这些“需要”就是本文所讲的各种维度上的欲望。对于他提出的欲

望的这样几个维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序关系,人们往往有不同意见。本文不拟详述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肯定欲望的多维性及各种欲望之间的可序性。欲望的多维性意味着人们不会满足于那些只有助于满足个别维度上的欲望的制度,而是力求得到满足多种维度的上欲望的制度。一种制度若只能满足人的生存欲望,但不能满足其它的欲望,则它决非最佳制度,当然它优于不能满足生存欲望的制度。

互补关系是指不同欲望之间的满足会相互促进。如生存欲望的满足有助于个人去追求其它欲望的满足,而其它欲望的满足又使得生存欲望的满足能给人带来更大快感。

互斥关系是指不同欲望之间在特定的客观环境的约束下会发生冲突,即英些欲望的满足要以另一些欲望的不满足为代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互斥关系往往使得制度的选择成为难题,因为一种制度也许能满足某些维度上的欲望,却同时又妨碍另一些维度上的欲望的满足。

欲望的这种多维性、可序性、互补性和互斥性构成了选择理论的基本前提。

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且还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因为单个人这个系统必须依赖社会这一更大的系统才能维持下去。而社会又总是按一定的制度把单个人结合起来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就制约了人们根本动机的具体表现形式,使根本动机表现为特定的行为(包括经济行为、政治行为及其它一切非本能的行为)目的或需要。随着制度的变化,具体动机也相应变化。这种情况往往使人们误以为具体动机完全由制度决定,忽略了它只是根本动机的特定表现。根本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而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则大多由环境、社会和文化诸因素决定【8]。

追求自身欲望的满足或追求快乐,作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根本动机,并不意味着人必定是损人利己的。这种根本动机既可能具体表现为利已动机,通过利己但不损人的方式或者损人利己的方式来实现;也可能具体表现为利他动机,通过利他不损己的方式或舍己为人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以这种根本动机为分析前提,并不否认人们在某些特定场合中的舍己为人行为,只是指出这种行为同样源于行为者追求欲望的满足,追求快乐。根本动机与各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舍己为人的行为意味着行为者追求满足追求快乐的根本动机具体表现为利他的动机,或者说主要表现为利他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他的动机无法得满足,将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情,即便其它一些个人的欲望得以满足。人类历史上许多英雄主义行为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这些英雄感到利他而牺牲自己比利己而牺牲他人更能够使自己感到满足和快乐【9]。这此事例表明了前面所说的各种维度的欲望的可序性和互斥性。

对于人们的利他行为,有必要区分两种类型【1引。一种可称作“软”利他,这种利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寄希望于别人在日后也采取同样行为,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即以现在的利他行为交换受惠者日后的利他行为。这类利他行为的结果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惠体系。“养儿防老”“投挑报李”便是这类“软”利他行为的典型。另一种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和快乐,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和快乐。“软”利他行为的根本出发点仍然是一种利己主义,但并非损人利己或对别人漠不关心这些类型的利己主义。“硬”利他行为才是彻底的利他主义。

人们追求自身欲望满足或追求快乐的根本动机,为何会具体化为不同的行为动机,有的利己有的利他?为何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在大多数活动中具有利己的动机或具有以利己为主要特征的效用函数?为何历史上时常会出现少数以硬利他行为为特征的英雄人物?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实在不是本文的任务,而是伦理学(尤其是解释伦理学和实证性伦理学)、心理学及生理学的工作。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试图从基因层次出发去解释利他行为【11],但这种解释至多只能说明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群(动物群)中间的利他(包括“硬”利他)行为,但无法解释不具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群中的利他行为。而这种行为恰恰是人类社会(动物社会中决无此种行为)中常见的、独有的。

利己动机对制度演化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千千万万个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共产党便不可能把他们团结起来去推翻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同时,利他动机对制度演化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历史上若没有少数人的献身行为,大多数国家都可能沉湎在各种各样腐败低效的制度中无力自拔。利他动机对于分析纯粹的经济现象可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此把它抽象掉并

无多大关系,但分析制度演化时,决不能把它抽象掉。在为制度演化分析提供个人行为假设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经济学不拟具体分析人们各种具体行为动机的产生原因,只是以一定的行为动机或效用函数作为既定前提,来分析人们的行为方式及后果。那么应当以何种行为动机或效用函数为既定前提呢?本文首先考虑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

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斯密明确地把自私自利的经济人确定为经济分析的出发点。正因为此,他才能够出色地描绘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实际上,如果不从他的经济人出发,就无法说明市场是如何完成资源配置功能的,他的价值论和分配论也同样建立不起来。直到今天为止,西方的经济理论事实上依然是把斯密的经济人作为不言而喻的分析前提,并且进一步认为经济人行为的准则不仅是追求一般的自身利益,而且是追求最大限度的自身利益。事实上,也只有把追求最大限度的自身利益的经济人作为分析前提,才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整套机制。在这个问题上,斯密的错误不在于找错了分析的出发点,而在于把一定生产关系中人们经济行动的根本动机的特殊表现(追求利润),看作是普适的永恒的动机。

马克思反对把抽象的经济人作为分析的前提,强调人们的经济行为动机总是受制于人们所处的生产关系的,强调特定生产关系中的特定动机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但他的理论并没有否认,也无法否认人从事经济行为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欲望的满足。试问,如果资本家都是清心寡欲之徒,他们又何苦去追求利润呢,追求利润的动机,正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处于资本家地位上的人追求满足的特殊表现形式。再试问,如果工人的根本动机不是追求满足,那么他们又何必去追求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呢?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解放自己才是最终目的,解放全人类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最根本的途径。由此看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隐含前提依然是:人们只是追求自身满足的。

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与稀缺性假设一起,构成经济学,主要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最最基础的两块拱石。它们适用于经济学的所有分支领域,缺少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经济学都将不再是经济学。而经济学中的其他假设,如完全竞争假设等,则是基础性比它们要差一些或差很多的假设,因为它们往往只适用于经济学的部分分支领域。

经济人假设,是一个逐步演化出来假设。最初它可以称作是自私人假设,即强调经济主体的自私自利的行为目标或效用函数。这种意义上的经济人假设受到不少人的指责,其理由是人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自私自

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利的,针对这种指责,经济人假设逐渐演化为理性人假设,强调经济主体总是追求其目标值或效用函数的最大化,至于这种目标是利己还是利他则不作具体地界定。从逻辑上讲,可以把经济人分为两种表现类型:利他主导型和利己主导型,但在分析具体经济问题时则往往假设经济主体的目标或效用函数的主要内容是自私自利。所以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实际上有两层含义,更基本的含义是理性人,更常用的含义是自私人。

从逻辑上讲,利他主义行为,即便是“硬”利他行为,只要是理性的,经济学也可以分析。但迄今为止现代主流经济学主要内容是以有理性的自私人为基本前提的,因此其面对“硬”利他行为时,是缺乏解释力的。它至多只能强调这种行为与个人追求满足和快乐的根本动机并不冲突,但它无力解释这种根本动机为何在某些人身上具体表现为利他主义。承认这一点并非经济学的耻辱,恰恰表明了经济学的明智。经济学可以解释从利己动机出发的所有行为,包括大多数经济行为和其它行为,甚至“软”利他行为。但它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起码是发展到今天的经济学还不能做到这一点。“硬”利他行为及各种非理性行为确实为经济学的扩张划定了一个一时(也许是永远)还难以冲破的界线。主流经济学的成功在于它的有理性的自私人假设恰好描绘了日常经济活动及其它一些活动中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问里的大多数活动中,其追求满足和快乐的根本动机都具体表现为利己动机。经济学没有研究为何大多数人具有利己动机,只是以该动机为前提去说明人们的行为方式。

这里必须澄清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某些非经济学的专家学者对经济人假设的一种误解。他们不了解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区别,把这一分析经济现象的前提性假设误以为是经济学家倡导的行为准则,指责经济学家鼓吹自私自利,要为当前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局面负责。其实经济学家并不提倡人们去自私自利,他们也象大多数人文学者一样,希望能看到一个充满道德圣人的理想世界。但他们清醒地知道不能以道德圣人作为分析现实生活的前提。

本文对经济学中的自私人假设进行一定的修订,在假设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私人的同时,也假设少数人的行为动机是利他主导型。或者更一般地假设所有人都追求其目标值最大化,而这种目标值是利己与利他两种目标的加权均值:同时假设不同的人权重结构会有不同,大多数人赋予利已目标较大的权重而少数人则相反。

理性人假设,即强调个人总是追求自身目标值最大化的假设,通常受到人们两点质疑【l2]:一是个人未必一定追求目标值的最大化,很可能只追求令自己满意的目标值,二是个人受有限理性的制约很可能并不了解最大化的目

法是什么。

第—媳质疑对于粗糙的理性人假设是一个有力的挑战,粗糙的理性人假设不区分欲望和需要,并把欲望和需要都看成是单一的而非多维的。为了消除这一质疑,必须区分个人的欲望和需要,并承认欲望和需要是多维的,因此个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和目标,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互相促进或纲举目张的,也可能是互相牵制互相冲突的,还可能是开始互相促进,到一定程度后互相冲突。如下图abe三种情况所示:a图表明目标A和B互相促进或纲举目张。其中的三条线表明两个目标互相促进或纲举目张的不同方式。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爱情与事业双丰收就是一例,商业社会中成功的企业受到社会的尊重,名利双收,也是一例。b图表明AB两个目标互相牵制及冲突,三条曲线表示牵制和冲突的不同方式。该图表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现实生活中收人与闲暇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例,赌场得利情场失意的说法也表明这种关系。e图表明AB两个目标在一定范围中互相促进,但超过该范围后则互相冲突。现实生活中,那些具有经营权但元所有权的大公司经理,他们的利润目标与个人的其它目标之间就有这种关系。

如果行为者的几个目标之间关系属于上述a类型,尤其是当一个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时,那么他就会全力以赴最大化那个最主要的目标。这时从表面上看,他似乎只追求单一目标,但实际上他追求的仍是一个目标组合。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似乎只追求利润这一个目标,其实不然,他也同时追求其它目标,只是利润目标成为整个目标体系中“牛鼻子”,所以他表现得只追求利润。

如果行为者的几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属于上述b或c类型,那他或许不去追求单个目标值的最大化,但这实际上是个人为了追求其它目标而做出的牺牲。只要个人认为在某一目标上做出牺牲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另一目标,从而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化,他就会这样做。但这种行为并不意味着他不追求目标值的最大化,至多只能说他不追求单一目标值的最大化,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追求各种目标的加权均值的最大化。另~方面,在不同的行为领域,各个目标的权重也将有所不同,因此,对目标值的具体内容的假设也应当随研究重点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本文采用广义经济人的假设,即假设个人追求的是多种目标的加权均值的最大化。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关系?要确定理性假设的基础地位,就必须对这个关系进行一番梳理。为此,首先要把令己满意的确切含义讲清楚。“令己满意”大致可看作是且标加权均值(下简称目标值)实现程度的一个区间。该区间的下限是纵向比较不比过去差或横向比较不别人差。攀比性或妒忌性强的人倾向以后者为下限,而不强的人则倾向以前者为下限。该区间的上限是目标值最大化。故“满意”和“最大化”这两者并不冲突,前者涵盖后者,但后者不涵盖前者。在这样一个区间中,行为者实际上追求的目标值趋向哪一端,则取决于竞争烈度和参照对象。对于企业来讲,竞争越烈,企业业家实际追求的目标值越趋向最大化这_二端[1引,竞争越不烈,越趋向令己满意区间的下限。对于家庭来讲,参照对象越多,它追求的目标值越趋向最大化;反之则趋向满意区间的下限。一个独居荒山野岭的猎户,无论在生产活动中还是在消费活动中,往往追求实现满意区间的下限,而现代都市中的人更信奉“要傲就做最好”这一信条。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率越来越高,参照对象越来越丰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令己满意的目标值越来越近逼近最大化。因此,选择目标值最大化作为前提假设,虽然不完全与现实相吻合,但却与现实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第二点质疑涉及什么是理性这一问题。在一些文献中,往往把理性界定为个人的选择满足传递律,即如果个人认为A境况优于B境况,且B境况优于C境况,则他的理性就表现在认为A一定优于C。如此界定理性实际上是从选择的结果来定义理性。但是个人面临的境况未必都是一定遵从传递律的。“城里的人想出去,而城外的人又想进来”,这种“围城”两难选择也经常是个人会面临的局面。那么是否个人在面临这种两难局面时就不再有理性行为了呢。显然,单纯从选择的结果来界定理性是有局限性的,只能称是一种狭义的理性。另一种观点把理性界定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有助于实现行为主体目标的行为。如西蒙的定义:“理性指一种行为方式,它(i)适合实现指定目标;(2)而且在给定条件和约束的限度之内。”【t引这种界定又似乎失之过宽,因为人们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行为从决策或选择的方式和过程来看,起码有四种:本能、习惯、直觉和慎行。婴儿寻找母乳的行为是一种本能,它不需要思索过程;成年人有许多习惯行为,它也不需要什么思考过程,虽然在习惯行为形成的初期,需要思考;直觉行为建立在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它的选择也不是即时仔细思考的结果;慎行则是以深思熟虑为基础的。如果理性行为的外延包括这四种类型的话,那么肯定要进一步对理性行为进行分类【l5J,但这种做法并无助于说明“有限理性”这一重要概念。

定义一个概念,是为了用它去说清楚其它的概念和命题。给“理性”下定义是为了说清楚什么是非理性什么是

有限理性。“理性”一词有时与目标相联系,称为目标理性;有时与手段或工具相联系,称为手段理性或工具理性。本文从目标之间是否协调这一角度出发,定义目标理性为行为者所追求的各项目标值之间不存在内在冲突,即一种目标值的实现不会妨碍另一种目标值的实现。例如一个家庭若同时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和闲暇最大化,那就是目标非理性;若追求收入一定条件下的闲暇最大化,那就是目标理性。同理,若政府同时追求零通胀论和零失业率,就是目标非理性;但若以一定的通胀率和一定的失业率为目标(两者在客观上可同时实现),就是目标理性。当然也可把目标理性定义为目标符合某种价值标准(如自由、平等等)。本文不采用这种定义,因为从价值标准出发无助于说清楚何为目标理性何为目标非理性,更不易与人达成共识。

本文从行为的方式和过程以及行为的结果这些角度入手,定义手段理性为个人倾向于选择最有助于实现其目标值最大化的方法。如此定义的手段理性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称作最大化理性或慎行,它是指个人在面对可实现自己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时,将在尽可能正确的知识和尽可能准确而又详尽的信息的基础上,事先对各种方案的成本——收益仔细算计,以选择最优方案来实现目标值最大化。另一类可称作适应性理性【16’或验行,也可称作方案调整的行为,它是指个人的面临多种备选方案时,逐个试行它们,并在事后通过总结反思找出最优方案来长期实行之。慎行和验行对行为者知识和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前者对知识和信息有更高的要求。两者适用的目标也有很大区别,慎行适用于那些只追求一次或很少几次的重要目标,而验行往往适用于那些需长期追求反复追求且暂时追求失败不会给行为者造成无法挽回损失的目标。

显然,上述两类具有手段理性的行为都不会违反传递律,它们包含了前面所讲的狭义理性。与慎行和验行不同的是本能行为、习惯行为、直觉行为、任性的行为、仓促决定的行为、草率决定的行为,以及随机决定的行为。这些行为可统称为非理性行为【l引。之所以把它们称作是非理性的行为,一是从行为的方式来看,它们都不具有事前深思算计和事后总结反思的特征;二是从行为的结果来看,虽然不能说这些行为一定不能实现行为者的目标,但它们往往不能实现目标值的最大化。当然这里所说的“非理性”并无贬义,只是为了与慎行和验行这两种理性行为相对照。

按照上述目标理性和手段理性(慎行与验行)的定义,个人可能因缺乏知识、经验和信息而同时追求互相冲突的几个目标,从而导致目标非理性;同时个人也可能有两种偏离手段理性的行为:一是上述各种非理性行为,二是在不完全知识和不充分信息的条件下通过深思熟虑和仔细算计采取的行为。

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目标非理性和上述两种偏离手段理性的行为,都有很大概率使行为后果偏离目标值最大化。但这些现象并不能否定理性人假设,不能否定个人追求其目标值的最大化。首先,它们并不意味着个人不想追求目标值的最大化,只意味着个人最大化其目标值的行为未必一定达到最大化的结果。第二,目标和行为偏离理性将迫使个人改进其目标和行为,向目标理性与手段理性迫近。因此,作为个人调整其目标和行为的极限,把目标理性和手段理性作为假设并元可厚非。第三,由于情况的复杂,有时某些非理性的行为方式其结果可能比慎行或验行更令人满意,即所谓的歪打正着。同时,非理性行为如习惯和本能等虽然不能保证目标值最大化,但考虑到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及深思算计总结反思所花费的成本,则非理性行为的净收益可能超过慎行和验行。因此,个人在有些条件下采取某些非理性行为方式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理性,这恰恰是行为方式这一层次上的理性选择,即在知道慎行和验行这两种理性行为方式都不可能实现目标值最大化的条件下,采用习惯、直觉行为等非理性行为方式以降低决策成本,提高行为的净收益。是采用理性行为方式还是非理性行为方式,这是更高层次上的理性选择。

在长期中,个人会在他的所有行为中,使慎行和验行与各种非理性行为方式达到一个最佳的比例结构,既不会在追求所有目标时都采取慎行和验行,也不会都采用非理性行为方式。这样一个最佳的比例结构能够使个人追求各种目标的所有行为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当然在短期中,两类行为的比例会偏离这个最佳比例结构。而在长期中向这一最佳比例结构调整,同样是一种理性的表现。如果说慎行和验行是涉及追求具体目标时的行为的理性,那么向这个最佳比例结构的逼近便是涉及行为方式选择上的理性。因此,个人行为中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并不能成为否定理性人假设的根据。在这个问题上,回顾并评价一下美国老制度主义者的论点是有意义的。

美国老制度主义反对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宁可采取一种可称之为规则人的假设,该假设是指个人未必追求目标值的最大化,同时也不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行为,而是按既定的规则行为,不存在慎行和验行n引。本文认为,规则人假设并非完全错误,在目标不重要(即其权重很小)时,个人很可能按规则人的方式行事,即便在面临重要目标时,短期中个人也可能按规则人方式行事。由于智力资源的稀缺性,个人不可能不分轻重缓急,对他所追求的所有目标都采取慎行或验行。这时,按规则行事来实现那些不重要的目标,既便未在这些目标上实现最大化,也是个人的明智的选择,因为这将使他可以把有限的智力资源用于实现重要目标,通过慎行和验行来追求这些目标值的最大化。简言之,规则人假设适用于短期,适用于个人追求不重要目标或低权重目标的行为方式。但在长期

中,在追求高权重目标时,规则人假设将不再适用,除非个人纯粹以守规则作最高目标,否则个人将通过慎行和验行来追求重要目标值的最大化,这时,理性人假设显然比规则人假设更有助于分析问题。~个纯粹闲逛的行人不会为节约时间而闯红灯,但一个有急事的人很可能为最快到达目的地而破坏交规闯红灯。规则人假设和理性人假设各有其适用范围,以为规则人假设适用任何情况与认为理性人假设适用所有情况,都是错误的极端。在制度演化分析中,若涉及的是对个人福利关系重大的制度(如产权制度等)在长期中的演化,那么显然,采用理性人假设比规则人假设更合理。当然,在涉及不太重要的制度的短期演化时,规则人假设也同样有用武之地。

综上所述,第二点质疑实际上也不能否定理性人假设。劳动者不了解什么工作最适合于他、也不知道什么方法能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并不意味着他不追求最合适的工作。他失业后总是按惯例去职介所找工作也并不意味着他不想采用其它也许更有效的求职方法,而是因为他根据自己及别人经验知道从职介所得到工作的概率最高。但是第二点质疑确实应当成为理性人假设的组成部分,因为现实中毕竟存在大量的偏离目标理性和手段理性的现象,同时非理性行为与理性行为的比例结构也常常偏离最佳点,更重要的是这些偏离对制度的演化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啥耶克就特别强调习惯行为对制度演化的重要作用[1引。因此,本文采用的行为动机假设可称作精致的有限理性广义经济人假设。它有两个基本命题:(1)个人通过慎行和验行追求其加权均值意义上的目标或效用函数的最大化,而这个目标值可能是利己主导型的也可能是利他主导型的。(2)个人未必准确了解及清楚表达其目标值或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具体内容及实现其目标的最佳方法,以及追求所有目标时的各种行为中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的最佳比例结构。

第一个命题说明个人行为改进的极限,它包含了经济学中通常采用的理性自私人假设,但并不局限于它。理性自私人假设可以解释许多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但无法说明“硬”利他行为和许多非理性行为。但恰恰是这些行为在制度演化中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说明制度演化的原因动力和方式方向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涵盖面更广泛的行为假设,该假设不排除少数人(或大多数人在特定场合)会采取利他行为,通过使他人效用最大化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第二个命题说明个人可能选择失误,以及在交往中发生误解,从而行为的结果未必就是目标值或效用函数的最大化。这与个人的思维资源的有限性有关,与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有关,也与语言方面的制约有关【2引。

思维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一个人能够用于考虑问题的时间是有限的,以及在一定时问中所能接受和处理的信息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量也是有限的。很可能一个人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就可能获得制订最优决策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和信息,但他必须在较短时间中做出决策,于是决策偏离最优化便是难免的了。因此,可能用时间约束来近似地代表思维资源的约束。

个人的知识可区分为关于目标的知识和关于手段的知识。前者告知个人在特定制度底下应当需求什么(多少)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手段知识则告诉个人应当通过什么手段和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为了获得物质欲望的满足,在商品社会中应当追求金钱,在等级制社会中应当追求权力,这就是目标知识;至于如何追求金钱和如何追求权力的知识则属于手段知识。个人关于这两方面的知识通常是有限的,与商品(劳务)的需求相比,个人对制度需求的知识是更加有限的,这是人们之所以选择并非最佳制度的原因之一。

知识是关于“如果…则…”的命题,涉及各种现象之间带有普适性的认识,与之不同,信息则是关于实际是(或将是)怎样的命题,涉及特定时空中特定对象的具体情况。知识规定了一般法则,而信息则给出了初始条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人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个人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是导致个人行为结果偏离其目标值最大化的又一个原因。即便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也会由于信息有限而犯错误。

语言上的制约使得个人经常无法准确地把自己的目标值的具体内容及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法传达给别人。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经常是处于误解之中。这种误解影响着组织的建立和维持,也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组织和各种制度的选择。它往往妨碍人们通过合作来实现目标值的最大化。例如,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显然并未通过他的论著做出准确清晰表达,因此导致他的后继者们如此不同的理解,以致引起了不同的制度选择,如斯大林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以及毛泽东的模式。

没有上述经济人假设的第一个命题,就无法说明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何以能够实现,无法解释人们为何要放弃传统经济体制建立新体制;若无上述第二个命题,也就无法解释人们为何曾经会选择传统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何以出现各种失误。以往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往往不包含第二个假设,故无法说明与个人的错误选择相联系的一大批经济现象。

精致的有限理性广义经济人假设可用如下数理形式加以表述,把它表达为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

Max:U=F(Z】,乙…,Z。)BF/aZi≥0i=1,2,…,n,s.t.1.Zi=fi[X,Ti,R,西(y,r,1),乙],i=1,2,…,n,产1,2,…,i一1,i+1,…

aZi/axe0,X∈X,0Zi/aTi≥O,(0Zi/aR,azi/a西,;3Zi/

2.T=TL+1’w+Tc(=∑Ti),PX+M=S+1、Ww

3.X=X(K,E,I),R=R(K,E,I)

其中u为个人效用,它是个人行为的根本动机,是各种欲望的满足程度zi的函数。函数F的具体形式受到知识集K,信息集E及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它决定着各个Z的相对重要性。目标函数中的偏导数表明个人效用是各种欲望满足程度的不减函数。约束条件1表明第i种欲望的满足程度是商品集X,所花费的时间T;,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尊重、轻视、服从、不听从,等等)集R,他人的效用西以及其它各种欲望满足程度zi函数。函数fi的具体形式也受到k、E及制度集I的影响,决定着各个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对于某些f来说,R和石的系数可能为零(当各个变量之问存在相加关系时)或其指数可能为零(当各各自变量之间存在相乘关系时)。这表明,对于这些欲望来说,满足与否、满足多少与R和面无关。£函数的第一个偏导数表示欲望满足程度是所拥有的商品数量的不减函数。第二个偏导数表明花费的时间越多,则欲望满足越大,但充分满足后再花费时间的效果为零。第三个偏导数表示别人的有些态度能提高欲望满足度,有的则降低,如别人的尊重会提高对自己声誉的满足感,而轻视则相反。第四个偏导数反映当事人的类型,当大于号成立时,表明他有利他倾向;当等于号成立时,表明他是冷漠待人的,不关心他人的;当小于号成立时,表明他是一个妒忌心强幸灾乐祸的人。豇是他人的效用,但并非一般的效用,而是由当事人向他人馈赠物品y和义务服务1及表示好感和尊重r所引起的效用。第五个偏导数表明不同欲望的满足之间有互斥、无关和互补三种关系,而互斥关系的存在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正是通过这种互斥关系制约着效用函数的最大化。

约束条件2中T为时间总量,T。为义务为别人服务的时间,Tw为工作挣钱时问,Tc(=∑Ti)为消费的闲暇时间。P为价格向量,X为商品向量,M为货币,S为个人非劳动收人,w为名义工资率。约束条件2中的两个式子通过消去Tw可得出下述表达收入和时间的统一约束:S+TW=(M+TI.w)+(PX+Tcw)或S+Tw—TcW—TLW=M+PX

约束条件3表明商品集X反应集R都是个人的知识集K,信息集E和制度集I(它反映了社会的文化特征)的函数。

上述表明个人在收入、时间、知识、信息和制度的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简便计,可以假设个人只有两种高度概括的需要,一是对财富的需求,二是对非财富收益(如声誉、权势、闲暇、利他的快乐,等等)的需求,再进而假设两种需求之间存在加性关系,于是现在的效用函数为:U=U[a(Y)Y+(1一a(Y)Y)]其中Y为财富向量,Y

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数。

精致的有限理性广义经济人假设的一个直接推论便是人们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217,单个人的理性不完全。两个信息不完全的人碰到一起便出现信息不对称,即双方的信息集不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济入是自私型,那么信息不对称便引起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种倾向或者表现为事先的机会主义,如隐瞒信息扭曲信息以签订利己的合同,即所谓的逆选择行为;或者表现为事后的机会主义,即违背合同,钻制度、政策及合同的空子,即所谓的败德行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对于制度的演化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许多制度之所以演化出来,正是对于人们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回应。

精致的有限理性广义经济人假设的又一直接推论是不同人的交易(广义的,包括商品交易也包括其它各种相互问的交往)能力是有差异的。这里把交易能力定义为个人在交易(交往)中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这种差异部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是由于知识不对称,部分是由于先天的思维能力或者先天的智商不相等,部分是由于性格差异(如有人刚毅有人懦弱),总之是由于各种先天形成和后天造成的差异(两者的比重可以通过克隆技术加以确定)。

交易(交往)能力的差异使得商品交易的结果未必全是帕累托改进,很可能是交易能力强的人通过牺牲交易能力弱的人的效用来增加自己的效用。如上图所示:该图为一埃奇沃思盒状图,设初始两种商品(X,Y)的分配状态为P点,若两个交易者(A,B)交易能力无差异,则通过交易,可能达到契约曲线(AB)上(st]线段上的某一点,很可能是中点,从而实现帕累托状态。但若A交易能力强于B,则交易的结果很可能是(st]线段上逼近t点的某一点(也可能就是t点),也有可能A设法使B误以为自己通过P点的无差异曲线是图中的虚线I’B,从而使交易的结果落在q点或(tq)线段上逼近q点的某一点。于是,交易并非帕累托改善,而是A牺牲B增加自己的效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商品交易的结果正是如此。

同样的道理,交易(交往)能力的差异也使得制度演化也未必全是按照帕累托方式朝着帕累托方向进行。交易能力差异命题使我们能够对制度淡化中的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做出合理的僻释。而如果不承认这一命题,就无法说明制度演化的结果何以不全是帕累托状态。

以完全理性经济人为前提的经济理论,包括博弈论,实际上蕴含着交易能力元差异命题作为分析前提。这一命题可以一直溯源至亚当?斯密。斯密强调哲学家与挑夫之间的天资差异要远远小于不同类型的犬之间的差异[22)。交易能力元差异命题使主流经济学对交易的结果抱乐观的看法,也使它无力解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非帕累托性质的交易结果。左派经济学往往抓住这些结果攻击主流经济学,否定交易活动的帕累托性质,其隐含的前提正是交易能力的差异性。马克思就曾经提出工人和资本家在劳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其结果必定是对工人不利[231。

看球

观舞

看球观舞

匪翻

臣互囡

交易能力元差异命题使主流经济学(包括博弈论,它现在可以说已经熔进了主流经济学)在面对多重均衡时显得束手无策。例如它无法说明契约曲线上的哪一点将成为交易的结果。同样,博弈论无法回答在恋人博弈出现双重均衡时哪个均衡将成为现实的结果。如上图所示:交易能力无差异命题使博弈分析无法回答两个恋人是去看球还是去观舞。而引进交易能力差异性命题,就有可能对多重均衡现象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如果假设男人的交易能力更强(其含义可以是更善于说明,更善于胁迫,或更能坚持已见等等),恋人博弈的均衡必定是都去看球。若设女人更强,则均衡将是都去观舞。由此可见,引进交易能力差异性命题,将增加我们对现实生活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对制度演化现象做出更好的实证性分析。

从精致有限理性广义经济人假设和资源稀缺性假设出发,可以推出对制度演化分析非常重要的第三个命题,即人的行为的外部性命题。何谓外部性,说法众多,本书把它定义为行为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没有报酬或无需赔偿的影响。若是没有报酬的正面影响,那就是正外部性。若是没有赔偿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与人的有限理性关系密切,与经济人的表现类型关系密切,如果经济人的表现类型是利他主导型的,那么他的大多数行为都将具有正外部性。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并不多见。大多数人都是利己主导型的,这些人如果具有完全理性,则一般不会从事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这是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之所以稀缺,公共物品往往供给不足的基本原因。但由于有限理性,利己主导型的经济人往往从事利己的活动的同时,歪打正着地从事了具有正外部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性的行为。

负外部性与资源的稀缺性关系密切。可以说没有资源的稀缺性,就不会有行为的负外部性。空气是充裕的,所以张三的呼吸不会妨碍李四的呼吸。如果河流很多,造纸厂和渔场就可以各用一条河流,互不干扰。当然,除了资源稀缺之外,计量某人行为对他人负面影响的技术不够发达也是造成负外部性的原因之一。若能准确计量被动吸烟造成的伤害,那么被动吸烟者就可以向吸烟者要求补偿。外部性就转化为内部性了。

在现实生活中,一种行为往往对某些人具有正外部性而对于另一些人则具有负外部性。火电厂的滚滚浓烟给居住于其下风位置上的人带来负外部性,但火电厂的存在对那些由于它的存在而获得就业的煤矿工作来说则是具有正外部性的。

人的行为的外部性实在是制度之源,禁止偷盗这条极普遍古老的制度,就是为了对付偷盗行为的负外部性。义务兵役制就是为了对付服兵役行为的正外部性所导致的兵源不足现象。如果没有外部性的话,恐怕有很大一批制度不再必要了。个人躺在床上收听耳机里的音乐,这种行为没有任何外部性,故无需为它制订什么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便是在不断地把各种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中逐步演化的。

精致的有限理性广义经济人假设的第四点推论是好人可能干坏事。利他主导型的经济人,从利他的动机出发,由于有限理性,很可能干出有害于他人的事情来。因为有限理性意味着他不一定能准确了解别人的利益,也不一定能准确了解什么行为最有利于他人,最能满足他人的需求。在政府主导的制度演化中,这类好心办坏事的现象非常普遍。过于自信(即以为自己充满理性掌握真理)的利他主义者。比不太自信(即承认自己理性有限)的利他主义者。往往给别人带来更多的灾难。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交易能力的差异性,行为的外部性,以及好人办坏事的可能性,这四个有限理性经济人推论。对分析制度演化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制度演化中的许多现象。

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不仅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而且也可能成为研究其他各种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本文对于该假设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去进一步完善之,并去发掘它的更多推论。社会科学必须拥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拥有自己的公理性的基本前提。但愿本文为此做出一点贡献。【注释】

[1]西蒙:<人工科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一章。[2)【南]亚历山大?瓦茨伊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决问题>载<经济学译丛)1983年10月号。

[3](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页。

[4]Hodgson,G.M.(1991,1993),“InstitutionalEconomies:Surveyingthe‘Old’andthe‘New’”in(Metroeeonomiea)44:1。PP.001—028

[5]Hodgson,G.M.(1993)“Introduction”inHod口gson,G.M.(ed)(Economicsofinstitutions)PublishedbyEdwardEl—garPublishing

Limited.

[6][9]参阅[德]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二章,第6、7节。

【7]参见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8][10]参阅[美)爱德华?0?威尔逊:<人类的本性>,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参阅(英)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2][英]霍奇逊,GM?:<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四章。

[13)[15]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第29—30、33—36页。

[14]转引自刘世锦:<经济体制度分析导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第33页。

(16][18][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7—81页。

[17](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9][英]海耶克:<不幸的观念>,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20][英]弗兰克?H?斯蒂芬:<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载<经济译文)(南昌)1993年第一期。

[21]参阅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第37—39页。刘把机会主义倾向作为基本行为假设之一,强调该假设的重要性。对此本人完全同意,但本人不认为它是与经济人假设并列的基本假设。[22)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5页。

[2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责任编辑:陈平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作者:张旭昆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刊名:

浙江学刊

英文刊名: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1,""(2)

被引用次数:16次

参考文献(19条)

1.西蒙人工科学 1987

2.亚历山大·瓦茨伊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决问题》载 1983

3.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1995

4.Hodgson G M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Surveying the ' Old' and the ' New' " in 1991(01)

5.Hodgson G M Introductionin Hodgson, G.M. (ed)《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 1993

6.石里克伦理学问题 1997

7.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1987

8.爱德华·0·威尔逊人类的本性 1988

9.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1981

10.霍奇逊GM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 1993

11.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 1994

12.刘世锦经济体制度分析导论 1994

13.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 1999

14.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1995

15.海耶克不幸的观念 1991

16.弗兰克·H·斯蒂芬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1993(01)

17.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 1994

18.亚当·斯密国富论 1972

19.马克思资本论 196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张浩.ZHANG Hao略论欲望和需要及其在认识中的功能问题——主体认识结构中的非理性要素研究之一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

欲望和需要是主体认识结构中的非理性要素,也是人类认识的动因或起点.在认识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去设立认识目标的.没有主体的欲望和需要,就没有认识的必要,因此,我们说欲望和需要是认识的前提.欲望和需要在认识活动中具有驱动性、选择性及评价和决策性等诸种功能,很值得我们深入地加以研究.

2.期刊论文刘海明欲望对象的不可替代性——基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黑河学刊2010,""(4)

拉康认为,欲望是无的欲望,产生于能指之间的缝隙之中,没有直接现实的对象.广告等媒体正是基于这一点,制造着人们的欲望,以具体对象替代欲望的对象无.这种替代是一种伪替代,人们永远不可能从具体的对象中获得满足.因此,欲望的对象是不可替代的.

3.期刊论文邓万春农民市场参与行为的动力:从欲望到需要——理论探讨与个案分析-新西部(下半月)

2007,""(3)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由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逐渐从由欲望引导转变为由需要引导.该文通过个案分析表明:中国在由乡土社会和计划经济社会逐渐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民的行为也存在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的转变,即,农民市场参与行为的动力逐渐由欲望转变为需要,农民的行为由自发性和无计划性逐渐趋于理性计算.这种转变不仅仅出于农民自身的认识,更是国家的制度、政策因素使然.

4.学位论文石颖汽车广告的欲望叙事研究2008

本文以国内外的汽车广告为研究对象,从欲望叙事的视角加以分析研究。根据欲望内容的差异,将汽车广告的欲望叙事划分为尊贵地位型、魅力男性型、时尚个性型、优越生活方式型和自我超越型五种,并且从政治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及市场营销学寻求理论的支撑,同时汇集了国内外权威调查机构的调研报告和广告作品从实证的角度辅以佐证。在此基础上,对汽车广告欲望叙事与传统的以产品诉求为主的汽车广告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欲望叙事在汽车广告未来会有不错的前景,而且由于能够更加贴近受众情趣,汽车广告欲望叙事在影响受众情感心理方面更具优势。

抽象的欲望内容,需要运用有形的广告表现元素。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由于其媒体技术的不同,在欲望表现元素的运用上也大有差异。首先将汽车广告欲望叙事中所运用的元素进行粗略的划分,即平面媒体表现元素的运用和电子媒体表现元素的运用。进一步,将平面汽车广告欲望叙事表现元素加以归类和总结,指出平面媒体汽车广告欲望叙事的表现元素和技巧有,插图、文字形式、面积对比与协调、图形对比与协调、点线面对比与协调、色彩的运用和明暗对比。电子媒体方面,电视广告包含的表现元素有感染力的图像和诱惑力的声音,在表现感染力的图像中,出现有象征性的人物和优美的背景,而诱惑力的声音中又包含不同类型,空灵飘渺型、激情澎湃型、动感四射型、沉稳大气型、轻松愉悦型和温馨舒缓型.网络广告由于其独特的技术手段,通过精美的动画来展现独特的欲望主题,另外和传统的杂志媒体相同,网络电子杂志也会采用抒情性的文字来勾画欲望。电子媒体在欲望叙事上具有的优势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令人难以想见的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报纸媒体在欲望叙事上拥有网络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在汽车广告欲望叙事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重视整合的力量。

最后,汽车广告欲望叙事对消费文化的影响的研究。汽车广告欲望叙事,在传统消费观念向现代消费观念,物质消费观念向精神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引领消费汽车商品和生活方式的消费的构建上,同样功不可没。但是,合理的欲望叙事应该符合国情和现状,不能一味地鼓吹欲望至上、消费至上。

5.期刊论文陈瑾燕从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来看设计产品的定位分层——小议奢侈品-职业技术(下半月)

2007,""(9)

奢侈品在社会学的角度上讲,指的是为满足一定阶层的人的欲望而产生的产品.现在,一种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奢侈品的概念正在外延.除了物质产品之外,奢侈品已经延伸到了健康、休闲、旅游、体验、饮食、运动、社交等多个方面.

6.学位论文韩水杰诗意的丧失——消费主义与中国新时期小说欲望化写作2007

中国文学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行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消费主义思潮在一些地方已显端倪,而在一些发达地区已是尉然成风。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思潮对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不但直接导致了文学商品化趋势的加重,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国当代文学欲望化写作的形成。在消费主义影响下的中国文坛,文学的审美意义被严重忽略,商品气息却十分浓烈,欲望写作泛滥一时,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诗意情怀丧失殆尽。本文主要通过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小说欲望化写作文本的研究,揭示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文学欲望化写作泛滥的问题和现状,分析了欲望小说的美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造成中国当代小说现状的各种原因。最后,论文试图对中国当代小说以后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全球化与消费主义文化。本章主要阐述中国消费主义产生的全球背景。消费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有着深厚的全球背景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消费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资本全球化浪潮又为消费主义在全世界的漫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也正是因为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的大背景,我们要对消费主义思潮有一个客观辩证的态度。中国消费主义文化的滋生和漫延,从本质上说,是本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土文化思潮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共同斗争作用的结果,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思潮的主动接纳、消化、扬弃应该是我们现阶段应采取的最为现实的态度。

第二章:新时期小说欲望写真与消费猎奇。本章主要论述中国新时期小说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欲望化写作泛滥的种种现实表现。本章有重点地选取了一批较有代表性作家的文本来加以分析和评价,指出他们存在欲望化写作的表现和倾向。着重指出了他们所从事欲望写作的负面影响。“严肃作家”、“个人化写作作家”、“美女作家”、“先锋作家”在中国消费主义盛行时期,都无一例外地滑入了欲望写作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为了赢得市场和名利,他们中有人忘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类精神家园守护者的神圣职责,而被物质欲望和利润冲昏了头脑。他们的这种为市场和利润而写作的行为,自然对中国文学和文坛产生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平面狂欢与文本仿同。本章着重从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角度,概括论述了消费主义欲望化写作文本的特征和美学内涵。体现欲望化写作的文本无节制地渲染了平面化浮泛的肉体狂欢,在这些文本中,主要人物都纷纷失陷于欲望而沉沦,成为受欲望支配的奴隶。由于作者的写作定位于市场和利润,由此导致大量的情节和文本的仿同。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欲望写作文本所存在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为了迎合消费和读者,欲望文本必须去适应读者和大众,这必然导致文本出现雷同;另一方面这种文本雷同又在相反的方向上排斥读者和大众,因为没有读者总喜欢看不断重复的东西,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着欲望化写作文本的最终走向,也决定其最终的命运。

第四章:“达摩克利斯之剑”与消费症候的成因。本章主要从五方面来分析中国当代小说欲望化写作存在的原因,这其中也包括其合理性的因素

,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但存在一定有它合理性的因素。除了其正面合理性的因素外,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其中包括读者、作家、批评家、出版社、出版商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结语:论述中国文学未来的趋势和走向,并提出建构“绿色文学”的一些思考。中国新时期文学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系统、多层次、多学科的问题,需要作者、读者、文学评论者、出版界人士乃至于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打造出一个干净的文坛,才能真正打造出一片绿色的文苑。

7.期刊论文曹孟勤欲望消费与生态危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

需要消费与欲望消费是两种不同的消费概念.与需要消费相比,欲望消费既无经济合理性也无道德正当性,并且是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欲望消费根源于启蒙运动宣扬的人性观,其直接后果导致了"公有地的悲剧"和炫耀性消费,使自然资源成为任意挥霍的对象.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是遏制欲望消费,而遏制欲望消费的途径是塑造热爱自然的人性.热爱自然的人性将"节俭"视为人的美德,将欲望消费视为恶.

8.学位论文陈红星大众文化中欲望叙事的凸现与悲剧意识的阙失2007

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在个体的文化与精神生活中扮演着愈益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文化研究者对其从诸多方面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已不胜枚举,而关于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与悲剧、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之类话题的相关论述及著作则相对缺少。基于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大众文化与悲剧、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之间的现状和关系等问题的感性体验,本文拟从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与悲剧意识这一角度分别进行学理上的分析阐发,并进而提出关于大众文化与悲剧意识结合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问题。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

1.欲望及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主要表现为商业广告引领的消费欲望,文学影视宣扬的身体欲望,明星崇拜表达的名利欲望,大话文化渲染的消解欲望等形式。上述诸种欲望叙事,都可以从形而上的人性本身及中西方各自的历史衍变和现实生活中找到其深厚的发展根源。通过对于大众文化中欲望叙事的内在模式和外在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欲望叙事所宣扬的当下的,虚幻的,碎片化的极度狂欢状态,并没有为个体带来真正悦心悦意的精神愉悦,而是不断加剧着个体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的煎熬和焦虑,并制造着个体在以时尚的名义被怂恿着的现实悲剧。而在本质上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有机地融合了全球化条件下的商业意识形态,媒体的本质属性和新的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诉求等要求。

2.悲剧意识与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在深刻反思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对于个体和公共所制造的现实悲剧的同时,回过头来则可以发现在大众文化中所缺少的却正是一种悲剧意识。而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人类正是在对来自自然界的难以预料的悲剧性的挑战的应战中推进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现实层面讲,由于中国城乡二元性的经济体制结构,地区及个人间发展的内外条件的不平衡性,也产生着“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现实悲剧。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当下现实都一再表明了悲剧的客观存在。而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则极力回避这一宏大叙事结构,而代之以虚幻的,当下的,碎片化的极度狂欢。而其后果则在于强制性地摧毁了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而不断激发了人性中潜伏的丑恶的一面,抽取了个体积极面对并改变现实生存境遇的精神源泉和乐观自信,而使其堕落沉溺于欲望叙事所虚构的精神鸦片当中。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的文化生活体验中都可以证明,悲剧意识与大众文化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一些成功的大众文化发展个案实践也一再表明大众文化和悲剧意识并不像人们所理解的那样褊狭,二者可以有机地统一起来。

3.大众文化中悲剧意识的回归。大众文化中的欲望叙事所引发的个体和公共现实性悲剧表明了我们民族性中的瞒和骗的一面,同时表明了民族共同

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发掘蕴含在生活中的真谛。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则始终需要来自人文精神的理念支撑。只有这二者达成积极的共识才有望使大众文化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对于个体来说则需要对于民族和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形式的理性认识和积极继承,改造和发展;同时积极培养自身在信息时代良好的媒体素质。只有通过文学艺术家、大众传媒和个体三者的通力合作,并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最终才可能真正形成属于大众自己的大众文化,从而真正拯救个体的精神生态危机,实现个体“诗意地栖居”和全面的发展。

9.期刊论文赵婷老子欲望论思想及现实思考-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8,""(10)

在我国古代没有"需要"这个词,需要理论采取的是欲望论的形式.本文主要是对老子欲望论思想的介绍及评价.

10.期刊论文郑歆费德尔爱情欲望的心理实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

拉辛的悲剧是心理分析的典范之作,<费德尔>中的爱情就充分展示了一个被欲望折磨的女人爱恨交织、复杂微妙的心理脉络.从她的两次恋爱,我们可以看到费德尔的爱情皆由欲望受挫而起,也可以看到两种欲望--自我欲望和他者欲望的迥异之处.<费德尔>的人物纠缠在爱情和不满之中,是一出我们可以用心体会的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悲剧.

引证文献(16条)

1.王章佩利益整合: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之基石[期刊论文]-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1)

2.黄丽"理性经济人"假设:演进与批判[期刊论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3.宋德安公共品需求曲线"虚假"性的理论阐释[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4.段耀峰论公司的环保责任[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6(20)

5.梁东黎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研究中的合理性[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 2006(1)

6.曹元坤论"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期刊论文]-当代财经 2006(10)

7.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8.于晨我国提前退休政策执行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6

9.潘娅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5(17)

10.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5(11)

11.谭志君.沈志民论犯罪预防的哲学基础[期刊论文]-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2)

12.刘世廷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再认识[期刊论文]-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4)

13.王朝云经济人属性与"委托-代理"有效性分析[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14.胡格莎投资者心理与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15.陈家刚.强凤彬对厦门“远华案”的人性论分析[期刊论文]-兰州学刊 2003(3)

16.赵时亮经济人的生命周期性[期刊论文]-经济学家 2002(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d16037585.html,/Periodical_zjxk200102012.aspx

授权使用:武汉理工大学(whlgdx),授权号:52ee7ce2-7a32-4be3-8e5d-9df100ddea7d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4日

评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应用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 ——评“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应用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0年4月24日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重视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通过“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基本思想,深入研究员工的心理,探讨激发员工的各种管理方法,以达到获取最大的效益的目的。在此背景下,各种假设、定理被学者发现、提出并被承认,有力地推动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其中,“经纪人假设”是管理心理学家重点研究,这种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与为此效力。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综合分析,评价该假设的优缺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经济人经济人假设以人为本

目录 一、对“经济人”的理解 (4) 二、“经济人”的思想来源 (4) 三、“经济人”假设的含义 (5) 四、根据“经济人”的假设产生的基本策略 (5) 五、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6) (1)、“经济人”假设的优点 (6) (2)、“经济人”假设的缺点 (6) 六、“经济人”假设在管理中的应用 (7) (1)、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7) (2)、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 (7) 七、参考书目 (8)

评“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应用 一、对“经济人”的理解 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经济人的概念并不难理解。前不久国内有关富士康的新闻引起很大震动: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富士康集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数度用“检讨”一词表态:“近一两个月来,发生一连串突发事故,说明我们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后经记者调查,该公司为攫取利润,不肯正视和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存状况,其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的缺乏人性化。富士康媒体发言人在回应外界时,竭力为这个将42万个生命聚集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为其牟利的企业开脱,力图将死亡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死者自己和社会,对工人工作和生存状况闪烁其词,言行十分可鄙。 因此,我们可以说,富士康公司的管理者就是“经济人”。当然,“经济人”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人都是对社会有害的。 二、”经济人”的思想来源 “经济人”一词出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注释: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一国财富积累的途径,他认为通过社会分工和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的组着社会资源,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经济人”的假定,在亚当看来,“经济人”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他在《国富论》中这样表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在这场

案例 经济学假设——理性经济人

案例2:经济学假设——理性经济人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比如在自由市场里买东西,我们喜欢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银行存钱,我们要想好是存定期还是活期。经济学对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一则关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参考。 故事说的是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起乘火车去旅行。数学家讥笑经济学家没有真才实学,弄出的学问还摆了一堆诸如“人都是理性的”之类的假设条件;而经济学家则笑话数学家们过于迂腐,脑子不会拐弯,缺乏理性选择。最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打赌看谁完成旅行花的钱最少。三个数学家于是每个人买了一张票上车,而三个经济学家却只买了一张火车票。列车员来查票时,三个经济学家就躲到了厕所里,列车员敲厕所门查票时,经济学家们从门缝里递出一张票说,买了票了,就这样蒙混过关了。三个数学家一看经济学们这样就省了两张票钱,很不服气,于是在回程时也如法炮制,只买了一张票,可三个经济学家一张票也没有买就跟着上了车。数学家们心想,一张票也没买,看你们怎么混过去。等到列车员开始查票的时候,三个数学家也像经济学家们上次一样,躲到厕所里去了,而经济学家们却坐在座位上没动。过了一会儿,厕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传来了查票的声音。数学家们乖乖地递出车票,却不见查票员把票递回来。原来是经济学家们冒充查票员,把数学家们的票骗走,躲到另外一个厕所去了。数学家们最后还是被列车员查到了,乖乖的补了三张票,而经济学家们却只掏了一张票的钱,就完成了这次往返旅行。这个故事经常被经济学教授们当作笑话讲给刚入门的大学生听,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但在包括经济学初学者在内的大多数人看来,经济学既枯燥又乏味,充满了统计数字和专业术语,远没有这则故事生动有趣;而且经济学总是与货币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因此,人们普遍以为,经济学的主题内容是货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学真正的主题内容是理性,其隐而不彰的深刻内涵就是人们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事实。经济学关于理性的假设是针对个人而不是团体。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的假设: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地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这样的假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在这样的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不仅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样的学问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意无意地运

理性人假定原理中决策者的行为分析

理性人假定原理中决策者的行为分析 摘要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的假设条件。“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 既不会感情用事, 也不会盲从, 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 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 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人的行为、活动背后总是有想法在支持的,这个想法就是动机,比如人们做事儿总有一个预期,这个预期也可以理解为“动机”。亚当斯密以来,很多经济学家将"利己"作为人类活动的动机。理性人假设只是说人倾向于最大化自身的效用。本文将依据理性人假定原理模型,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学现象中大部分决策者行为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理性人假定,决策者,行为分析 一、理性人假定原理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的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理性人”是对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的抽象,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自私。即人们的行为动机是趋利避害,是利己的。二是完全理性。即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 二、理性人假定原理核心 理性人”假设的核心在于——收益分析,一件事如果收入大于成本,就值得去做事;否则就不去做。如果,经济主体面对各种不同的选择,在成本一定

浅谈理性人假设理论的不足与发展

浅谈理性人假设理论的不足与发展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人”理论谈到了理性人假设的理论,简单的介绍了其理论的发展史。从对“五人抓豆子”例题的分析中发现了传统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理论解释的局限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可操作性。从而引出了新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理论的重新概括这一话题,并着重对“有限理性”“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理论进行了介绍。从中可以发现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对理性人假设理论完善。 关键词:经济人理性人假设有限理性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尼曼和乔治梅森大学的史密斯两位教授。他们分别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解释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决策”;“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时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奖。其中,卡尼曼教授的研究使经济学界开始反思正统经济理论关于理性人行为的某些公理性假设,以更加逼近真实世界的人类行为,从而使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得以提高。而史密斯教授所创立的实验经济学,则通过在可控实验环境下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分析和考察,来检验和完善正统的经济学理论。在这里两位教授获奖的意义不仅是拓宽了整个现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激发

了人们对理性人、效用最大化等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反思和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新审视。我们在这里将比较系统的指出传统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理论局限性和当代新经济学家对该理论的研究,介绍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1.从“经济人”到理性人假设的发展 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理性人假设,经济学家们从研究对象的利己主义和理性行为的角度出发,将理性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和一切经济学命题或解释的前提。关于理性人行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经济活动中的个人是完全理性和自利的,他们会合理利用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来估计将来不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然后最大化其期望效用。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斯密明确地把自私自利的经济人确定为经济分析的出发点。正因为此,他才能够出色地描绘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在后来的发展中随着问题的展现,经济人假设逐渐演化为理性人假设,强调经济主体总是追求其目标值或效用函数的最大化,至于这种目标是利己还是利他则不作具体地界定。主流经济学的成功在于它的有理性的自私人假设恰好描绘了日常经济活动及其它一些活动中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的大多数活动中,其追求满足和快乐的根本动机都具体表现为利己动机。因此在古典经济学家们那里,理性人假设就成为一种“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人天生具有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经济人”在通过市场活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利益;“经济人”是按照经济理论行

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 说到理性人假设,是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初所必须要了解的一项内容。所谓经济人假设,假设一词就表明了其理想化,所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很难存在的一个现象。但是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它就是因为在微观经济学之中需要运用到数学原理以及计算的方法。这就不得不使一些定性的概念定量化。 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比如消费者追求的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个假设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所继承和发展得来的,犹如哲学一般是一个有具体的现象所抽象出来的概念。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理性人也就是经济人的特征被概括为两点:一是在经济活动中,无论人们做什么事,其动机都是趋利避害,是利己的;二是理性人所做的事情都是完全理性的,也就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有一句俗语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俗语来自于上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一些酒吧打着为顾客提供“免费的午餐”的口号。而所谓的午餐,实际上只是一些用来下啤酒的脆饼;而免费,当

然不是真的,因为你不买酒喝酒没有脆饼吃。因此,就有人评论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酒吧就是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而且为了卖掉更多的酒,选择了这种促销方式;而作为顾客,买酒送饼干比什么都不送总要好得多。于是酒吧和顾客都各自对自己的选择进行了优化,实施了“理性人”行为。 理性人假设讲的是自私自利,这当然并无好坏之分,是一个完全中性的假设条件。但是很多人并不同意这一点,尤其是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青年。早在两千年前孔孟就讲仁爱,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到了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又更加倡导为人们服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雷锋。理性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效用是自我感觉的满足程度,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在微观经济学层面为了量化一些含义的需要就将理性人假设的效用用物质来衡量了,因为对于我们来讲精神是很难量化的。所以对于雷锋来说,他做完好事以后,倍感身心的愉悦,谁又能否定他自己没有得到效用的最大化呢? 虽然经济人假设在我们看来又是中性的又是合理的,其实他也有其自身的不合理之处甚至是缺陷,比如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就是很好的反映了集体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不融合性。 “理性人假设”虽然存在局限性,但是通过它,我们能更好地认识经济规律,更好地做出准确的经济决策,它是现代经济学具有分析力的重要标志。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理性经济人只是认识经济规律的一个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提倡人人自私自利。对我们

经济人假设的理解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思想渊源及发展 所谓“理性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社会主体,这一假设认为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可能大的收获,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也就是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们工作、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进行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一般认为这一假设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这本书中进行系统论述的,但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提出了相类似的概念,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 如果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2]他还说:“各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 但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3] 上面的两段经典描述就是斯密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具体论述,我们通过斯密的论述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1、人是一种理性的社会性动物。斯密的这一理论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要完成一项活动往往需要多个人的配合与协作,但是如何才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劳动,实现这种协作与配合呢,斯密认为主要的诱因是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要让别人协助自己并不能依赖别人的恩惠,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别人知道帮助我们有利可图,我们并不说让别人做一件事是对我们的需要,而是说对他自己有利。2、利己是人的本性。我们从事经济或社会活动的时候通常是出于自己的私利,而不是为了促进社会或他人的公益。关于人性问题在中西哲学史上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例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在西方包括霍布斯、洛克等人也认为人有利己的一面,从中外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人是具有利己心的,斯密在《国富论》中也表达了这一思想。3、“经济人”的这种理性行为能够无意识的增加社会的整体财富和公共利益。斯密认为虽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每个人都努力地创造社会财富,其实每个人无目的的增加了社会财富和公共利益,促进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比每个人本意上追求社会利益更能促进社会利益,所以人们对斯密的这一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通常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工具,而斯密的经济理论才真正的提供了使这一工具运转起来的方法和动力,以至于人们把斯密的《国富论》视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圣经”。斯密关于“经济人”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时代以及他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包括社会学家、哲学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但是斯密关于“经济人”的思想还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抽象概念,到了穆勒才使“经济人”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并不讨论社会状态所塑造的人的全部本性,也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它把人仅仅看做渴望获得财富的人来研究。在他关于经济人思想论述中,很明显他认为把人抽象为经济人是为了进行经济研究和分析的一种必要,而并不是说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的人是摒弃人类的情感和其他动机的。穆勒很明确的提出了把人进行“经济人”假设的必要性,并对这一假设做出了明确的解释,穆勒之后的经济学家马歇尔、西蒙、贝克等也对“经济人”假设做了不同的论述与修正。

浅论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论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摘要】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人,或者说什么是经济学家心目中的人。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经济人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经济人理性经济学 1 经济人的含义 任何科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经济学也不例外。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就是“经济人”假设。其实这就是在问经济学家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人?不同职业、不同地位、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信仰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般来说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对他们一般所认可的“经济人”这一回答更有挑战的的答案。简而言之,在经济学家的心目中,人就是“经济人”。这既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重要前提假设,个人以为,它也应该是经济学人所恪守的信念。(当然,实际中或许有这样的经济学家,他们在具体做研究的时候,因为研究的需要遵循经济人假设;他们在生活中或者日常非研究性活动时,他们的实际行为不遵循这一假设) 那么什么是经济人呢?一般来说,经济学家都回避对经济人的直接定义。当然,这并不说,这个问题不重要,而是经济人这一说法尚存在着争议之处。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如

一位哲人所说,大致意思是,下定义就像建围墙,是用它把已经盖好的建筑物给围起来,而不是用它来容纳日后可能要修建的建筑物。一般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完整地表露出了经济人的思想,约翰。穆勒则是依据亚当。斯密对经济人的描述和西尼尔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 公理,明确地提炼出了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那里有一种描述性的说明,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国富论》中的一段名言:“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斯密还认为,人本身有一种“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是我们从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有一刻放弃过这种愿望。我们一生到死,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觉得完全满意,不求进步,不想改良。怎样改良呢?一般人都觉得,增加财产是必要的手段。”据此,人们往往把斯密视为“经济人”假设的倡导者。但是,正如马克。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一书中所指出的,真正作出“经济人”假设并加以严格界定的却是约翰。穆勒。 概括而言,对经济人概念比较一致的观点是:①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 学的根据。②理性行为。经济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指的是经济人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 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 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4.平等(equity) 答:平等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

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缺陷性探讨

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缺陷性探讨 提要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即“理性人”假设,这个假设在模拟人的行为时有很大的缺陷,它将人看作是理性的机器,而事实上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往往表现的不那么理智。本文探讨这个假设的缺陷,并估计产生的原因,以及展望“理性人”假设的发展。 关键词:理性人;理性;博弈选择;风险 理性人的假定,就是指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所讲的“经济人”。这个假设是整个西方经济学思想体系中的前提性假设,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命题都是在这一假定条件下推出的。这个假定的主要主张有三点:1、人是有理性的。每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的判断者,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2、利己是人的本性,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个人利益,通常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3、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实现。交换是从“理性人”的本性驱使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人类的交换倾向是利己本性的外在形式和作用方式。“理性人”假设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模型,使得经济学研究公理化和逻辑化,但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理性人”假设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与之相对的,理性人假设的三点都具有缺陷性: 第一,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人更多地表现为不理智。从认知的角度看,人类所处的外部世界复杂多变,而作为个体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上会有诸多限制,从而使个体不可能达到假设中所设想的完全信息状态。而现实社会中个体地位不同,所处于的信息优势就有很大区别。因此,个体不可能掌握完全同等的信息,所以个体决策也会因为无法实现完全掌握信息,比如股市里散户和庄家所处的信息地位就很不同。正是由于现实中个体和环境的原因,使得个体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个体由于信息掌握不同,面对选择时就不会达到“理性人”要求的完全理性。而即使是自己掌握的信息,人们也不会理智的处理一切问题。个体一方面具有努力追求最大化的理性倾向,同时也具有不努力追求最大化的非理性倾向。由于行为人的直觉、意志、冲动、习俗、本能和欲望是理性逻辑所难以描述的。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性格、气质、喜好以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经常违反理性原则。 例:一个人会请保姆打扫房间,并支付50元,但是如果让他去打扫同样的房子而给他100元,他却不愿意。这个例子用“理性人”就很难解释。 第二,人也不是绝对自私的。人类在具有自私特征的同时,也具有公正和利他的特征。研究发现,平均有40%~60%的人愿意为公共事务做贡献,如无偿献血,捐助,等等。大量实验已经证明,像利他主义、忠诚以及愿意报答等品格是很常见的。所以,现实社会中才会有志愿者以及社工的存在。其实人类行为的发

经济人假设的理解

所谓“理性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社会主体,这一假设认为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可能大的收获,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也就是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们工作、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进行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一般认为这一假设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这本书中进行系统论述的,但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提出了相类似的概念,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 如果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2]他还说:“各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 但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3] 上面的两段经典描述就是斯密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具体论述,我们通过斯密的论述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1、人是一种理性的社会性动物。斯密的这一理论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要完成一项活动往往需要多个人的配合与协作,但是如何才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劳动,实现这种协作与配合呢,斯密认为主要的诱因是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要让别人协助自己并不能依赖别人的恩惠,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别人知道帮助我们有利可图,我们并不说让别人做一件事是对我们的需要,而是说对他自己有利。2、利己是人的本性。我们从事经济或社会活动的时候通常是出于自己的私利,而不是为了促进社会或他人的公益。关于人性问题在中西哲学史上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例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在西方包括霍布斯、洛克等人也认为人有利己的一面,从中外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人是具有利己心的,斯密在《国富论》中也表达了这一思想。3、“经济人”的这种理性行为能够无意识的增加社会的整体财富和公共利益。斯密认为虽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每个人都努力地创造社会财富,其实每个人无目的的增加了社会财富和公共利益,促进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比每个人本意上追求社会利益更能促进社会利益,所以人们对斯密的这一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通常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工具,而斯密的经济理论才真正的提供了使这一工具运转起来的方法和动力,以至于人们把斯密的《国富论》视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圣经”。斯密关于“经济人”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时代以及他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包括社会学家、哲学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但是斯密关于“经济人”的思想还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抽象概念,到了穆勒才使“经济人”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并不讨论社会状态所塑造的人的全部本性,也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它把人仅仅看做渴望获得财富的人来研究。在他关于经济人思想论述中,很明显他认为把人抽象为经济人是为了进行经济研究和分析的一种必要,而并不是说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的人是摒弃人类的情感和其他动机的。穆勒很明确的提出了把人进行“经济人”假设的必要性,并对这一假设做出了明确的解释,穆勒之后的经济学家马歇尔、西蒙、贝克等也对“经济人”假设做了不同的论述与修正。

经济人假设的理解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得思想渊源及发展 所谓“理性经济人”就是指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得而进行经济活动得社会主体,这一假设认为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得付出,获得最可能大得收获,这就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得瞧法。也就就是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瞧待,认为人得一切行为都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得私利。人们工作、参加社会实践得目得就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得利益,以获得最大得经济报酬。“理性经济人”假设就是进行经济学研究得一个重要前提,一般认为这一假设最早就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得性质及其原因得研究》这本书中进行系统论述得,但在她之前已经有人提出了相类似得概念,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得协助,要想仅仅依赖她人得恩惠,那就是一定不行得。她如果能够刺激她们得利己心,使有利于她,并告诉她们,给她做事,就是对她们自己有利得,她要达到目得就容易得多了。不论就是谁,如果要与旁人做买卖,她首先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要得东西吧,同时您也可以得到您所要得东西,这句话就是交易得通义。我们每天所需要得食物与饮料,不就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得恩惠,而就是出自于她们自利得打算。我们不说唤起她们利她心,而说唤起她们利己心得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她们有利。”[2]她还说:“各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得资本找到最有利得用途。固然,她所考虑得不就是社会得利益,而就是她自身得利益,但她对自身利益得追求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她选定最有利于社会得用途”。[3]上面得两段经典描述就就是斯密关于“理性经济人”得具体论述,我们通过斯密得论述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得结论:1、人就是一种理性得社会性动物。斯密得这一理论就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得发展而产生得,随着工业革命得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要完成一项活动往往需要多个人得配合与协作,但就是如何才能让别人心甘情愿得为自己劳动,实现这种协作与配合呢,斯密认为主要得诱因就是因为人就是一种有理性得社会动物,要让别人协助自己并不能依赖别人得恩惠,最重要得就是我们要刺激她们得利己心,使别人知道帮助我们有利可图,我们并不说让别人做一件事就是对我们得需要,而就是说对她自己有利。2、利己就是人得本性。我们从事经济或社会活动得时候通常就是出于自己得私利,而不就是为了促进社会或她人得公益。关于人性问题在中西哲学史上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例如孟子得性善论、荀子得性恶论,在西方包括霍布斯、洛克等人也认为人有利己得一面,从中外思想家关于人性得论述中可以瞧出她们都认为人就是具有利己心得,斯密在《国富论》中也表达了这一思想。3、“经济人”得这种理性行为能够无意识得增加社会得整体财富与公共利益。斯密认为虽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就是为了自己得私利,但为了达到自己得私利,每个人都努力地创造社会财富,其实每个人无目得得增加了社会财富与公共利益,促进了一个国家经济得发展,这比每个人本意上追求社会利益更能促进社会利益,所以人们对斯密得这一理论给予了很高得评价,我们通常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经济得大力发展提供了工具,而斯密得经济理论才真正得提供了使这一工具运转起来得方法与动力,以至于人们把斯密得《国富论》视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得“圣经”。斯密关于“经济人”得思想影响了整个时代以及她之后得许多经济学家,包括社会学家、哲学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得思考,但就是斯密关于“经济人”得思想还没有形成一个严格得抽象概念,到了穆勒才使“经济人”得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并不讨论社会状态所塑造得人得全部本性,也不讨论人在社会中得全部行为,它把人仅仅瞧做渴望获得财富得人来研究。在她关于经济人思想论述中,很明显她认为把人抽象为经济人就是为了进行经济研究与分析得一种必要,而并不就是说在现实得社会生活中得人就是摒弃人类得情感与其她动机得。穆勒很明确得提出了把人进行“经济人”假设得必要性,并对这一假设做出了明确得解释,穆勒之后得经济学家马歇尔、西蒙、贝克等也对“经济人”假设做了不同得论述与修正。 二、“理性经济人假设得合理性 “理性经济人”假设就是现代经济分析与把握经济规律得重要工具,有人认为“理性经济

论经济人假设中的理论逻辑与价值逻辑

论经济人假设中的理论逻辑与价值 逻辑 摘要: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假设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的内涵与历史背景、理论逻辑、价值逻辑等方面着手,重点分析了经济人假设理论与功利利己主义哲学、宗教伦理相统一、经济人假设理论与财富最大化、欲望过渡膨胀相统一、经济人假设理论与价格分析、金钱理性相统一、经济人假设理论与理性的形式主义倾向相统一等,指出理性经济人既是市场繁荣的前提, 也是市场混乱的根源。并强调应辩证地看待和运用该理论服务于现代经济建设。 关键词:理性经济人;理论逻辑;价值逻辑 一、经济人假设的内涵与历史背景 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抽象,经过长期的争论和演化,至今仍然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石[1]。其主要内涵是: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地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它来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即“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2]。其指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特点主要有:自私;即人们的行为动机是趋利避害,是利己的。完全理性;即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 亚当·斯密在吸收孟德维尔和爱尔维修关于利己心是人的本性和社会进步动力思想的基础上, 在经济学说史上最先提出关于“经济人”假定的理论雏形。19世纪50~70年代的边际革命则把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经济分析思想发展完善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从而把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确立为经济分析的另一个出发点,为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基本范式。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伦理学界和经济学界对经济人假设的持续批判和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经济人假设又逐步被理性人假设所取代, 为此做出杰出理论贡献的是萨缪尔森。20世纪30~50 年代,萨缪尔森出于经济学数理化的需要,对许多传统经济学概念进行了重新表述,而效用的重新表述导致对理性和理性人的重新定义,并最终确立了它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然而,从亚当·斯密到阿玛蒂亚·森近300年间,经济学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道德的研究和该理论的争论。现今对理性经济人的认知和争论也未停息,使理性经济人的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解释力。 二、经济人假设的理论逻辑 (一)经济人假设理论与功利利己主义哲学、宗教伦理相统一 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就是脱胎于早期的功利主义哲学,而早期功利主义实际上又与基督教道德伦理密切相关,它强调的是公益。正如《圣经》教导说:“谨防任何形式的贪欲,因为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的多少并不能确保其生活的安宁,即使他拥有的远比他需要的多”[3]。在西方文化中,理性经济人假设显示了历史的、逻辑的一致性。虽然看来与宗教所强调的伦理观念相背而行,但事实上特定的历史环境,如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膨胀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上升到欲求层次,从而产生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穷性之间的紧张,以致经济学转向了资源配置的研究;货币拜物教式的金钱理性之崛起为经济人假设披上了理性的外衣和逻辑上的合理性,并将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自利”和“理性”蜕变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

关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再分析

关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再分析 经济学有一条重要的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同样作为一种学术观点肯定有不同的看法。好多人对这一假设提出了不同的质疑。比如,有人提出既然人是理性的,那么问什么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并且这件事情还是一件客观的事实。另外还有人提出,既然人是理性的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在外人看来不理性的问题,例如许多情感问题。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人是理性的,并且这种理性不只是在经济领域适用,而且还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首先,对于第一种质疑,为什么理性人对一件相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反应?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立场以及所代表的利益不同,所以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反应。但是对于每个个人来说他们是理性的。还有一种质疑是,既然人是理性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改变已有的行为呢?这是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导致自己认知的改变,基于新的角度,作为理性人必然会寻求改变,这恰恰是对理性人的证明。同样的,如果他没有接受到别人的行动信息而维持原来的行为,这样也是理性的。理性人假设基于现有环境下所做出的最优选择。举例,银行加息人们会调整存款方式,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会这么做的,有的人由于不太了解存款的方法和期限,所以把钱都存为活期的,同时他觉得利息也没多少,因此就个人而言,因为知识问题加上对资本利得的不重视的存款都以活期为方式而浪费好多利息的行为也是理性的。后来,有人告诉他利息上调了并且它的存款数量可以因为改变一下存款方式而收入一笔客观利息,并且长短期搭配不会影响流动性的,此人听从了别人的劝告,从而获得了一大笔利息收入,这是同样可以说明人是理性的。但是在他没有得到劝告或建议之前,他会保持原来的方式,同样是基于理性的选择。也有人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短视行为,短视行为是不是理性行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短视行为是基于现有利益的最大化,同样是理性的。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好多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却不注重环境和社会效益,难道政府的行为不理性吗?不是的,因为经济的发展作为政绩的考核目标,经济发展成为官员升迁的资本,并且政府官员的流动性导致为官一任尽力升迁,对于政府来说片面的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从而顺利升迁反而是理性的。 针对第二条,既然人是理性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不理性的行为呢,比如雷峰主义,总是强调牺牲自己奉献他人,难道这也是理性的嘛?这里我觉得有一个认识的误区,我们通常认为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与利益是同等的,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现在人的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我觉得这里用效用论解释可能更加合适。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钱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否定有的人是不爱钱的,有的人把奉献作为第一位,对他来说奉献对他的效应比自己获取利益带来的效应更大,所以他会更多的去奉献,因为他觉得奉献自己才会快乐。这同样是基于理性人这一假设。从而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会为了别人为了国家而抛头颅洒热血,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更满足。这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说有信仰的人是最强大的人,因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念而敢于坚持奋斗并且矢志不逾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息,这样的人太伟大了。 再有就是情感问题,有人说为什么人分手后很受伤却还是不愿放手,甚至折磨自己,这难道是理性的嘛?我觉得是的,既然痛苦他为什么不放手,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主动权的,他可以选择继续痛苦或是快乐起来,可是他为什么还是痛苦,我认为他潜意识里是在享受痛苦,因为痛苦而怀念因怀念而痛苦,在痛苦中享受一种感情的刺激。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认为自己付出的多自己是受害者一方,但是对方可能并不这么认为。前者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他认为别人会同情他会理解他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对方可能不稀罕你的付出,不知道多少怨妇都是因此产生。我觉得爱是一种自愿的付出行为,并没有人强迫你,好多时候是你自己在强迫自己。还有一种就是对背叛者的批判,刨出那种从本质源头上就是带有欺骗性质的,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太多的刻责背叛者。爱情是两个人或至少是两个人的事情,假如有

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成长中的合理性

第29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5月 Vol. 29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7 ────────── 收稿日期:2006-11-29 作者简介:周冬根(1975-),男,江西新干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 - 87 - 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成长中的合理性 周冬根1,曾金星2 (1.苏州大学 哲学系,江苏 苏州 215123;2.新干县七琴中学,江西 新干 331300) 摘 要:“经济人”假设自提出之日起就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质疑,虽然这些批判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经济人”假设就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而言仍然是合理的。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演变及其招致的批评进行分析,表明这些批判不仅没有消解掉“经济人”假设,反而是对“经济人”假设的补充与修正,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学的成长。 关键词:“经济人”假设;经济学成长;批评与修正;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3-0087-03 “经济人”概念自亚当·斯密提出至新古典经济学将其完善以来,对它的种种批评和质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批评不但没能否定掉作为经济学基本假设的“经济人”概念,而且从学科成长的意义上来说是对“经济人”假设的补充和修正,甚至对于经济学的成长和完善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 一、“经济人”假设的演变和发展 有关“经济人”的思想,虽然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如孔子、墨子和管子等在对人性的论述中已经涉及到利己性问题,而且在近代西方也有孟德维尔在《蜜蜂寓言,或个人劣性即公共利益》一书中也提出:每个人自由地进行利己的活动,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全社会的繁荣,而且其效果要比以非利己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大得多。尽管如此,但是真正“经济人”假设引进经济学,并使之成为经济学的出发点的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把社会一切经济现象都看成是具有个人利己主义本性的经济人活动的结果。斯密把经济人假设运用于社会一切经济活动,从而得出结论: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追求的是个人私利,通常并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然而在一切听其自由、自然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虽然斯密《国富论》的整个论证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但是真正开始使用“经济人”术语的却是约翰·穆勒。他于1944年出版了《经济学上若干未解决的问题》的经济学论文集。在该书中,他把“经济人“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联系起来。他指出,政治经济学并不是论述社会中人类的一切行为,它所关注的人仅仅是作为一个人,他占 有财富的愿望,而且他赋有达到这种目的的能力,它将其他每一种人类情欲或动机完全抽象掉。因此,穆勒“经济人”概念的内涵,是从人类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动机,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的人。 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人”假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即经济人不仅追求自身利益,而且还拥有完全信息因而他可以实现最大化的选择。出于利已的动机,理性的消费者在既定的支出限定下获得最大的满足;出于利已的动机,生产者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把他的产量确定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从而实现了最大利润;同样是出于利已动机,要素所有者总是把要素提供给出价最高的厂商,从而获得最大的报酬。 到了20世纪50年代,“经济人”理性行为由莫里斯·阿莱斯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他为“经济人”概念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定义。他指出,按照科学的逻辑,如果一个人被看成是理性的,那么:(1)他追求的目标是相互一致的;(2)他使用的手段与他追求的目标相适应。所谓目标的相互一致,其含义和偏好的可传递性相同。手段与目标相一致是指,手段正好是达到目标所必要的条件,即不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当个人行为出现上述两种不一致时,这种行为就视为非理性的。但主流经济学假定,在市场上活动的各交易当事人,其行为都符合理性的要求。 二、“经济人”假设招致的批判及其修正 针对古典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前提,美国经济学家凯里就直接对穆勒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指责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提供给人们考虑的是一种纯粹的野兽,这种“政治—经济人”亵渎了大写的“人”。他们的理论只讨论人的最低本能,而把人的最高尚利益看作是纯粹干扰其理论体系的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