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习题集1-5章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习题集1-5章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习题集1-5章

第一章突发事件管理概述

一、填空题

1. 危机用汉字表述内涵,即“危险与机

遇”并存的时刻,是组织命运“转化与

恶化”的分水岭。

2. 在紧急情况下,危机以其高度不确定____

的前景,给管理者造成高度的紧张和压力。

3. 对危机事件或状态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维

度考虑:事件的危害程度、事件的影响方

式和事件的影响范围。

4. 危机既包含着危险,也包含着机

遇。

5. 广义的危机,实际上把灾害、灾难、

突发事件、紧急状态等全都包括进来了。

6. 危机事件决策环境往往是一种非常态

的社会情境,是各种不利情况、严重威胁、____

不确定因素的高度积聚。

7.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将地震损失的统计指

标分为三类,即人员伤亡问题、财产损

失问题和对自然环境的破环问题。

8. 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换到紧急情况的

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9. 突发事件发生时,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信

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满意”

的处理方案。

10. 有学者根据危机情境中主体的态度,将危机划分

成一致性和冲突性两类。

11. 根据危机事件本身特有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及经济危机五大类。12. 每一个危机事件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

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13. 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进

行调查评估并从事件中获益,其关键在于

善后学习能力。

14. 从立法的角度,我国先后制定了对付社会动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________》(1996),对付重大自然灾害的《___中华人民共

和国防震减灾法___________ 》(1997)、《中华人

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消防法》(1998)等。

15. 从应急组织网络来看,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包括敏

感的危机意识、健全的制度框架、完备的

危机应对计划和综合性的社会与国

际应对网络。P27

二、判断题

1. 危机事件的决策环境相对于政府的常规性决策

环境往往是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境。

2. 危机既包含着危险,也包含着机遇。

3. 紧急状态更多地指突发事件的关键临界点。

4. 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有可能很大,但也可能有

限。

5. 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影响的范围可以是公共范

畴,也可能是私域范畴。

6. 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换到紧急情况的能力是危

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7. 一般来说,灾难的程度比灾害更高一些。

8. 危机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

9. 每一个危机事件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

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10. 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事务

的管理。

11. 根据分级管理原则,重大的危机事件由发生地省

级政府统一领导。

12. 危机事件进入缓解期,仍然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

展。

13. 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进

行调查评估并从事件中获益,其关键在于善后学习能力。

14. 由文化矛盾引发或支持的冲突和危机,其根深蒂

固性和持久性要远甚于其他原因直接引发的危机。

15. 危机事件管理阶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

过程已经完结。

三、名词解释

1. 危机。P4

2. 灾难。P3

3. 紧急状态。P4

4. 突发事件管理。P6

5. 事故灾难。P9(2)

6.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P10(4)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10(3)

8. 经济危机。P10(5)

四、列举题

1. 突发事件的特点。P4

2. 对危机事件或状态分析的三个维度。P3

3. 学术界和实践部门所使用的突发事件相关概

念。P8-P9

4. 危机事件的类型。P9

5. 国际通用的危机事件颜色分级及其所对应的威

胁程度。P11

6. 我国的危机事件分级。P12

7. 突发事件分期。P13

8. 危机管理过程(阶段)。P13

9. 我国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P23-P26(6点)

10. 突发事件管理的基本原则。P36-P38(6点)

五、简答题

1. 危机管理需要面对哪三个事实要素?P6

2. 危机管理的任务是什么?P6

3.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哪几个方面?P6

4. 突发事件分类要注意哪些问题?P10

5. 危机事件分级的难点及意义在哪里?P8

6. 什么是突发事件管理的“一案三制”?p27

7. 在危机事件的预警及准备阶段,需要做哪些方

面的工作?p28-p30

8. 在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阶段,需要做哪些方面

的工作?P33-P34

9. 我国突发事件管理体系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P34-P35

六、论述题

1. 试述突发事件管理的内涵。P6

2. 试述突发事件的分期。P13-P14

3. 为什么说加强突发事件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要内容?P15-P17

4. 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着怎样的严峻形势?

P18-P21

5. 如何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管理应对网络?

P40-P42

七、案例分析题

1、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约占GDP总量的2%多);与此同时,还对灾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如水利、公共交通、电网与通讯设施、文教卫生设施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灾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1380多万人失去住所,1700多万间房屋倒塌、损坏,215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仅江西和湖北两省就有23530家企业受灾,其中12846家企业停产),减少了受灾省份的财政收入。根据案例回答:

(1)以上案例体现了突发事件的什么特点?此外突发事件还有哪些特点?

(2)危机管理的需要面对哪些事实要素?P6

2、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2007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其中,自然灾害发生255起,造成22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02.3亿元。事故灾难发生80.4万起,造成13.7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505亿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5462起,造成385人死亡,6.3万人发病。社会安全事件发生478.8万起,造成7.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44.8亿元。全年仅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4552亿元。

(1)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2)我国的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着哪些问题?

P23-P26(六点)

第二章应对突发事件的法治建设

一、填空题

1. 在平时状态下,突发事件法制只是有备无患的

预备法制,只在危机状态下才会临时启

动和实施的特别法制。

2. 2004年3月14日我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有关

“戒严”的规定修改为“紧急状态”,这种修

改突出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依宪治国”

的现代法治精神的要求。

3. 行政机关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合

理、公正,也是依法行政的

重要内容。

4. 依法行政是政治的具体体现,其实质在

于行政权力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5. 比例原则又称“禁止过度”原则,是

行政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6. 应对现代突发事件应以法治为原则,以

保障人权为核心。

7. 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不仅写进了“紧急状

态”条款,同时也写进了“国家尊重和

保障人权”条款,这一原则在非常态下仍然

适用。

8. 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的区别主要在于危

机严重程度不同,继而决定和宣布的

主体及程序不同。

二、判断题

1. 突发事件法制属于非常法制,是整个国家法律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在非常规状态下,行政紧急权力可以限制或中

止某些法定公民权利。3. 国家存在的基本或最大的理由是保护全体人民

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4. 行政机关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必须依据法律原

则。

5. 在紧急状态下,政府也不得克减公民权利。

6. 突发事件下的行政紧急权力不能不受到程序规

制。

7. 行政紧急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制下行使。

8. 人权的绝对性在紧急状态下得到了最好的体

现。

9. 紧急应急措施的实施违法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

损害,受害人可申请国家赔偿。

三、名词解释

1. 突发事件法制。P44

2. 依法行政。P52

3. 法律优先。P53

4. 职权。P53

5. 希拉库萨原则。P59

四、列举题

1. 突发事件法制的特点。P44-P45

2. 依法行政的原则。P53

3. 行政紧急权力在运行中所受到的法律规制。

P55-P57

4. 国际人权公约所确立的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

原则。P59-P60

5.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原则。P65

五、简答题

1. 为什么需要建立突发事件法制?P46

2. 我国现有的有关危机管理立法存在的不足有哪

些?P47-P48

3. 一套完善系统的突发事件法律体系应当包括哪

几个层次的内容?P50(4个)

4. 在理解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职责时要注意些什

么?p52

5. 紧急行政权为什么要纳入法治的轨道?P54

6. 比例原则的内涵有哪些?P56(3方面)

7. 为什么在突发事件中仍然要保障公民的权利?

P58-P59

8. 突发事件中公民所享有的权力有哪些?

P60-P63

9.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P64

六、论述题

1. 试述我国宪法和法制中已经包含的应对各种危

机或紧急状态的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P47(4点)2. 我国突发事件法律体系是怎样健全和完善的?

P48-P50

3. 试述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制定的现实

意义。P49

4. 试述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内容。

P66-P70

5. 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立法思想和立

法原则是什么?

七、案例分析题

1、《韩国行政程序法》(1996年)第24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做出处分时,除其他法令等有特别规定外,应以书面方式为之。但须迅速做出或事件轻微时,可以言词或其他方式为之。”《葡萄牙行政程序法典》(1996年)第84条规定:行政机关“如恐防不采取临时措施将对有关的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或难以弥补的损害,而此顾虑系属合理者,则在程序中的任何阶

段,可主动或应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命令采取显属必要的临时措施”;同时,“行政机关如命令采取或更改任何临时措施的决定,应说明理由,并定出该措施的有效期。”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行政紧急权力要受到哪些法律规制?P55

2、1984年在“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限制和克减条款研讨会”上通过的“希拉库萨”原则第51条指出:克减措施的严重性、时间和地域应当是消除危及国家生存的威胁所必需的,并且与这种威胁的性质和程度相适应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条第3款要求缔约国“保证任何一个被侵犯了本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或自由的人,能得到有效的补救,尽管此种侵害是以官方资格行事的人所为”,并要求“发展司法补救的可能性。”

(1)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国际人权公约对人权保障做出了哪些规定?P59-P60

(3)突发事件中的公民权利应当怎样得到保障?

第三章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建设

一、填空题

1. 现代社会中公共危机事件越来越呈现出频繁

性、强破坏性、高度不确定性以及

应急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独特的

管理体制。

2. 在管理实践中,统一指挥体制有着不同的表现

形式,有的实行松散的委员会制,有的实行

专设的突发事件机构。

3. 在统一的公共危机指挥体制中,实行行政

首长负责制,对突发事件全权负

责。

4. 突发事件涉及哪个地方,首先应由当地政

府负责管理,实行分级负责。

5. 建立突发事件责任制的关键在于要赏

罚分明、奖惩兑现,其前提是细化

每一个岗位和人员的具体职责。

6. 监督工作包括领导的检查监督和专

门从事检查监督的督查部门的检查监督

两个部分。

7. 领导行为本身就包含决策和对决策执

行情况的检查督促。

8. 单设危机事件管理机构中的三预管理是指:

预案、预测和预防。

9. 我国各级政府突发事件机构可以分为领导

机构、综合办事机构和专门工作机构

三个层次。

10. 发展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咨询组织,就要建立健全

门类齐全的、不同部门的专家库,经常开展

活动,实现咨询活动制度化。

二、判断题

1. 现代社会中任何复杂的管理都离不开体制问

题。

2. 统一的指挥体制可以节约管理成本。

3. 危机管理在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之下,还应该

实行分类管理。

4. 领导对于危机决策不必亲自去检查其贯彻落实

情况。5. 危机管理属于政府职能的非常规性例外事务处

理范畴。

6. 鉴于危机事件的高发和频发特点,各级政府都

需要设置突发事件的常设机构,并单设办事机构。

7. 目前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基本上是一种分散

管理、各负其责的体制。

8. 强调设置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并不意味着政

府专业部分的危机管理职能的弱化。

9. 应对和管理一种公共危机,往往需要很多职能

部门的全面协调与合作。

10. 以职能和机构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管理活

动的重要基础。

三、名词解释

1. 突发事件指挥体制。

2. 突发事件政府机构设置的属地管理原则。

四、列举题

1. 一般情况下政府机构在履行其法定职能的三类

行为。P87

2. 政府突发事件中的预案管理职能。P89

3. 政府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职能。P90

4. 政府公共危机预警的次级职能。P90

5. 突发事件政府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P92-P94

6. 各级政府突发事件权限划分的四维结构。P96

五、简答题

1. 如何建立突发事件的责任机制?P84

2. 如何建立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机制?P79-P81

3. 在突发事件中,政府职权如何划分?P81-P82

4. 危机事件中,政府管理的核心思路是什么?

P92

5. 简述我国地方政府突发事件机构设置及其职

能。P96

6. 我国突发事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P97

7. 社会公众能否积极参加应对突发事件取决于哪

些因素?P102

六、论述题

1. 试述政府突发事件的基本职能。P89-P92

2. 试述现阶段我国政府突发事件的机构设置。

P95-P96

3. 如何才能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领导体制?

P98-P100

4. 为何要发展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咨询组织?

P103-P106

5. 为何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突发

事件中的作用?P105-P106

七、案例分析题

1、2003年12月23日21时,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中国石油天然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发生井喷事故。井喷失控后处置失当,致使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导致附近村民中毒。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其中石油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2142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9263万元。井喷发生后,川东钻井二公司只是向上级公司和石油管理局报告了情况,没有及时向地方政府通报,使地方政府未能及时介入应急救援工作,延误了群众疏散等到的组织和实施。

(1)这个惨痛教训说明了什么?

(2)建立健全危机事件的统一指挥体制有何必要性?P79-P81

2、1998年,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国家面临支付外债困难,整个国家发起了“献金运动”,广大民众纷纷出于自愿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和银行中的外汇,只

买国货,支持国家度过难关。美国“9.11”袭击刚过,就有许多美国民众自发赶往事发地点,参加搜救,无偿献血。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怎样在危机事件中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第四章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建设

一、填空题

1. 危机预警是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

2. 建立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危

机征兆,准确把握危机诱因、未来发展趋

势和演变规律。

3. 建立健全政府预警的法规体系,目的在于保障

我国政府预警“有法可依”,明确政府预

警的法律依据。

4. 在突发事件中,适时、正确的决

策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危机管理的成败。

5. 由于时间紧迫、信息不全、外部环境

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在危机状

态下的决策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

6. 危机决策机制主要由危机决策主体

和危机决策制度这两个方面构成。7. 在突发事件人力资源配置中,专家咨询组织体

系相当于“智囊团”,辅助与支持体系相

当于后勤保障系统。

8. 危机处理成败的关键,其一在反应快

速,其二在资源整合,两者并

重。

9. 就当代各国的危机管理实践来看,危机的类型

逐渐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其处置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紧密协作。

10. 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政府财政支出的根本作用在

于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11.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要坚持及时、

准确、适度、“于我有利”的原

则。

12. 对危机管理结果的评估可以从经济性

和社会性两个维度来进行。

二、判断题

1. 体制是管理的实体性基础。

2. 机制是机构和职能运行的路径和程序,是活的

管理。

3. 危机预警是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

4. 在危机状态下,权力集中是必要的。

5. 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

6. 根据所要处理的危机类型不同,构成中枢决断

系统的人员和机构范围也不一样。

7. 突发事件的财政资源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支出。

8.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应当避免将危机管理与日

常管理对立起来。

9. 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政府财政支出的根本作用

在于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10. 突发事件具有公共性,应该得到公众的监督。

11.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主动及时发布信息。

12. 突发事件的报道一定要抢时间,争取先声夺人。

13. 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需要得到授权。

14. 在现实社会中,突发事件往往是组织变革的主要

促进因素。

三、名词解释

1. 预警。P110

2. 突发事件预警。P110

3. 危机预报。P111

4. 中枢决断系统。P123

5. 突发事件的善后管理。P140

6. 危机风险评估。P144

7. 危机影响评估。P145

8. 危机管理评估。P146

四、列举题

1. 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P110

2. 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职能。P111

3. 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P113

4. 突发事件预警的监测系统构成。P114

5. 危机决策的特点。P119

6. 危机决策的原则。P119-P121

7. 突发事件善后管理的主要内容。P142-P143

8. 危机管理评估的主要内容。P146-P147

五、简答题

1. 危机事件管理中的信息沟通包括哪几方面内

容?P112(2方面)

2. 突发事件预警的监测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任务

是什么。P115 (3)

3. 突发事件预警的监测系统中警报子系统的任务

是什么?P115 (4)

4. 政府预警系统要收集哪三个方面内容的信息?

P116

5. 我国危机决策机制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P118

6. 常态决策与危机决策的差异性有哪些?

P121-P122

7. 简述危机决策主体的构成。P122-P124

8. 规范政府危机决策行为的法律制度涉及哪些内

容?P124-P125

9. 突发事件的人力资源来源有哪些?P127

10. 如何解决我国突发事件管理实践中的“不计成

本”问题?P133

11. 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具有怎样的意义?

P134-P135

12.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建立互联网信息安全管

理机制?P139-P140

13. 突发事件善后管理有何重要意义?P140-P141

14. 危机后处理阶段需要首先解决哪两个任务?

P141-P142

六、论述题

1. 试述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框架体系。P114-P117

2. 试述我国目前突发事件的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

题。P128-P130

3. 如何改善我国突发事件的资源配置与管理机

制?P130

4. 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机制?

P137-P140

七、案例分析题

1、1994年3月的一天,几名歹徒在千岛湖抢劫了一条游船,杀死了船上的游客、导游、船工等32人。由于未能及时组织对外报道,以及面对境外媒体,事发当地多个部门接受采访,口径不一。境外一些媒体因此大肆炒作,恶意攻击,使我陷入被动局面。总结“千岛湖”事件的经验教训,当年8月中办、国办专门下达了《关于国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

规定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归口管理这项工作,建立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机制。此后,中央外宣办还制定了实施细则。2005年以来,国务院为使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制定了《国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机制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使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建立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机制?P134-P135(4个)

2、2008年4月,当我们看到安徽阜阳千余名儿童感染肠道病毒和胶济铁路撞车事故时,内心极度痛苦,心中不停地拷问:为什么政府就不能在事件发生前或事件发生初期就把事件扼杀在“摇篮”里呢?为什么地方政府“信誓旦旦”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总是在重大事件面前“黯然失色”呢?安徽阜阳20朵祖国的花朵,胶济线上70多条鲜活的生命已经为政府的“事后行为”埋单了。生命无价,现在政府无论如何补救都会给受害人家属留下了永远的痛。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政府应当如何建立危机事件的预警机制?p114

第五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填空题

1. 预防医学经历了以个体—群体—人类

为对象的三个阶段,以个体为对象预防疾病的科学称为卫生学,以群体为对象预防疾病的科学称为公共卫生学。

2. 作为一门综合性独立学科,预防医学

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一样,已构成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由卫生学明确拓展为公共卫生学开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即个体医学发展为人群医学。

4. 公共卫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外部性

和公共性,以及实施公共卫生管理的有组织性和前瞻性。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一般可分为事前的

预防、事中的处置和事后的评估。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技

术支撑体系(硬件)和非技术支撑体系(软件)构成。

7.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表明,健康需求不单是

个体孤立的需求,而是涉及群体的广泛的社会需求。

8. 认识和实践是灾变动力机制调

动起来的两个基本环节。

9. 激励通常包括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和

形成动力等一系列的作用机制。

10. 设定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

力,它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从而达到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11. 国家具有统治功能、管理功能和

保卫功能,因而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国家要发挥主导作用。

12. 社区是人们因在共同区域生活而结成

的社会组织。

13. 社区既是社会地域单位,又是

社会功能单位,因而在公共卫生中要发挥社区的组织作用。

14. 维护社区人员健康是社区得以正常

运行的根本保障之一。P180

15. 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是开展预防治疗及疫病控制工作顺利进行最重要的保证之一。

16. 全科医疗是将生物医学、行为医学及

社会医学集于一体的一种特殊的医疗。

二、判断题

1. 世界各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内容、重点和措

施是不尽相同的。

2. 公共卫生的组织管理需要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

与和密切配合。

3. 卫生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环境医学几

个术语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作为同义词使用。

4. 非技术因素对于国家公共应急系统的全面建设

和有效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 健康需求是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

初始力量。

6.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

7. 激励可增强人们之间的凝聚力。

8. 对疫源的控制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问题。

9. 社区医学面对的是特定的社区,它的服务对象

是社区特定的成员。

10. 社区是一个具体缩微的社会,其卫生服务必须具

有多样性。

11. 社区医学工作人员必须融入社区,把握社区内的

具体特征。

12. 搞好社区卫生工作,即为全社会的医疗卫生奠定

了最重要的基础。

13. 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由全科医生来负担。

14. 卫生监督机关实行的监督无须征得相对人的同

意。

15. 检疫一般是指对传染力很强的烈性传染病而言

的。

三、名词解释

1. 预防医学。P153

2. 公共卫生学。P153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157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P160

5. 卫生监督。P183

6. 卫生监督行为。P183

四、列举题

1. 公共卫生的特点。P155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类别。P159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P159-P160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P161

5. 灾变动力机制的具体表现。P164-P182(黑体字

的四大点)

6.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激励方法。

P173-P175

五、简答题

1.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应该努力做到哪几点?

P155-P156

2. 政府在公共卫生建设中的任务是什么?P156

3.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P157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P160

5.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

些?P165

6. 激励之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解决有何重要

作用?P170-P172

7. 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运用荣誉激励要

注意哪些事项?P175

8. 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应当如何发挥社

区的组织作用?P180

9. 对疾病监测的内容应当包括哪些方面?P184

10. 如何依靠行政力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

效控制?P186-P189

六、论述题

1. 试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

P162-P164

2. 试述健康需求的动力机制。P164-P169

3. 试述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团结协作的整合

机制。P175-P180

4. 卫生监督机制包括哪些内容?P182

七、案例分析题

1、近年来,全球每年因传染病流行导致1300万人丧生,全球每小时约有1500人死于传染病。1998-2001年3年时间,WHO的“疫症爆发警告及反应小组”共在13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578次疫病爆发核实工作。这些传染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如1997年,中国香港发生禽流感,致使多人死亡,销毁140万只鸡,赔偿鸡农鸡贩损失1.4亿港元;英国发生疯牛病,400万头牛被宰杀,牛肉制品出口减少了99%,英国花费了62.5亿美元,用于消除疯牛病造成的社会经济混乱。中国台湾地区曾发生口蹄疫,灭杀380万头猪,经济损失达150亿美元。

(1)以上材料说明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何种特点?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有何意义?P162-P164

2、国内知名品牌三鹿毒奶粉事件震惊了国内外。三鹿奶粉因含有三聚氰胺而导致4名婴儿死亡,数千名婴儿患肾结石。如此严重的结果,使“三聚氰胺”这个原本对人很陌生的词语却频频出现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传媒上,成为人们谈话的焦点。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消毒剂、化肥和杀虫剂等行业,三聚氰胺与甲醛合成树脂是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可用来生产盘子和碗等食品用餐具。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三聚氰胺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尚未完全明了,比较一致的结论认为如长期和反复接触三聚氰胺,可能对肾发生损害而引发肾衰。三聚氰胺颗粒可能堵塞非常纤细的肾小管,随着其含量的不断增加,就在婴儿肾内形成颗粒,如果不能及时排除,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形成结石,给肾功能带来损害。即使部分颗粒随尿排出,但还是会形成一个结石核,慢慢结聚形成更大结石,几个月后会再次形成结石,最终导致尿毒症和慢性肾衰症状。1994 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

一般使用“凯氏定氮法”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三聚氰胺的最大的特点是含氮量很高(66%),从三聚氰胺的分子式C3H6N6不难算出,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三聚氰胺,会使通常以凯氏等定氮方法测定的蛋白质虚涨4个百分点,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或饲料在蛋白质测试中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产品通过常规检查。因此常被一些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其次,三聚氰胺的价格远低于正常的蛋白原料的价格,在食品和饲料中使蛋白质增加1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采用真实蛋白原料费用的1/5,加之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很低,给了掺假、造假者极大地利益驱动,所以“增加”产品的表观蛋白质含量是添加三聚氰胺的主要原因。

三鹿奶粉事件导致如此严重的结果,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些曾经标版国家免检产品的国内外名牌食品的质量有多大的保证?产品一旦获得免检就真的可以永远都免检了么?知名品牌就真的能让我们老百姓百分百放心么?希望基层工作人员应当加深对三聚氰胺等添加剂危害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三聚氰胺等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的监测,并予以坚决的打击,防止三鹿奶粉事件的再次发生。

(1)“三聚氰胺”公共卫生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反思?

(2)如何加强我国的卫生监督?P183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复习资料6-9章

第六章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一、填空题

1. 自然灾害的社会性还表现为人类和社会的

无节制活动、其可管理性等方面。

2. 根据破坏和损失相对值的大小,人们将自然灾

害划为巨灾、重灾、中灾、轻

灾几种类型。

3. 各种自然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

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自然灾害

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4. 一些原发性自然灾害还可导致一系列次生

灾害,形成次生灾害链。

5. 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组合与自

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区域

差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6. 我国在与自然灾害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7. 自然灾害的群发性、突发性、频发

性和危害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将应急

管理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和运作之中。

8. 美国现有自然灾害应急体系于20世纪70年代

开始形成,其主要标志是“总统灾难宣布机

制”的确立和联邦应急事务署的成

立。

9. 自然灾害的预警主要是通过监测和

预报来实现的。

10. 建立完善的信息疏导机制是应急机制

是否完善的基础。信息疏导机制的建立首先要求

建立现代化的通讯系统。

二、判断题

1.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动力来自于自然界。

2. 当前社会的自然灾害更多取决于社会因素。

3. 不是所有的自然现象或自然变化都可称之为自

然灾害。

4.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内部或人类赖以生存空间

的破坏具有相对性。

5. 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社会不可完全预先准备

和避免。

6. 总体上看,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

性。

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

8. 自然灾害也具有危险和机遇双重性质。

9. 建立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决策和协调机构

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

10. 世界各国均把灾害立法作为实施灾害管理顺利

发展的基础。

11. 灾情信息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政府应急管理必须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

13. 保险是促进社会内部稳定的稳定器。

三、名词解释

1. 灾害。P197

2. 自然灾害。P197

3. 自然灾害的可管理性。P199

4. 地质灾害。P204

5. 森林生物灾害。P205

6. 应急基金。P219

7. 保险。P219

8.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P223

四、列举题

1. 自然灾害的特点。P197-P201

2. 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P202-P205

3. 农作物生物灾害种类。P204-P205

4. 地质灾害类型。P204

5. 我国自然灾害特征。P205-P207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P198

2. 自然灾害损失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P200

3. 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与发达

国家相比存在着怎样的差距?P210

4. 怎样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系统工程?P210

5. 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我国应当建立怎样

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P214

6. 我国应当如何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管理的法律法

规?P216

7. 建立统一的灾情信息系统有何重要意义?P217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建立的灾害信息系统主

要有哪些?P217-P218

9. 我国减灾投入问题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主要原

因有哪些?P216

六、论述题

1. 举例说明自然灾害对社会稳定的巨大影响。

P208-P209

2. 如何加强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

P210-P223

3. 试述各国的专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P211-P213

4. 我国应当怎样建立自然灾害政府应急管理的财

政保障体系?P218-P219

5. 试述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主要内容。

P223-P224

6.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水平?

P228-P230

七、案例分析题

1、全球近几十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从1963年至2007年有记录的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受伤在100人以上的灾害4653件,共死亡360万人,受伤30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400亿美元。而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汶川大地震中遇难人数达69225人,受伤374640人,失踪17939人;倒塌房屋、严重损毁不能再居住及损毁房屋涉及450万户,1000余万人无家可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其它如文物损失、档案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则无可估量。

(1)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

(2)自然灾害还具有哪些特点?P197

2、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中,中国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水旱灾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死亡万人以上的旱涝灾害平均每10-20年就出现一次。自1949年以来50年间,全国旱灾平均7.8次/看,洪涝灾害5.85次/年,冻害2.8次/年,干热风2次/年,台风6.9次/年,都远超过了世界的平均频率。各种灾害虽经整治,但因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多灾并发,损失惨重。1995年,水、旱、雹、震、火灾相继发生,南涝北旱。1998年长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03年淮河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水灾,黄河部分发生决口,甘肃、云南等地连续发生地震灾害,四川等地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而2008年的汶川地震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大地震。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如何建立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P221-P222

第七章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

一、填空题

1. 狭义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来自自然灾

害、治安事故和犯罪的

侵害三个部分。

2.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客体要件主要表现为社

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3. 从静态看,根据行为人所实施的危害和其对事

件形成的作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主体结构一

般可划分为核心、附和、围观

三个层次。

4. 按照危害程度来划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可分

为一般事件和重大事件。5. 民族与宗教问题是世界范围内影

响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

6.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原则具有较强的

法理性和政策性。

7. 从总体上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应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

击、可顺不可激、严格执

法、冷静稳妥”的指导思想。

8. 具体看来,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原则可

以概括为战略原则和战术原则两部分。

9. 信息情报工作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应急处置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就是信息转换的过程。

10. 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情报自动化系统

特别要注意突出其实践性和实用性。

11.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我

国各级公安机关都逐步建立了反恐制暴、快速反应机制。

二、判断题

1. 公共安全只能由政府专门提供。

2. 没有危害社会的突发行为,也就构不成突发公

共安全事件。

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主体的行为均源于参与事件

的群体或个人的内在需求。

4. 50人以上的群众性纠纷、械斗、封建迷信活动

属于重大治安事件。

5. 死亡3人以上的突发事件属于重大治安事件。

6. 自然灾害也能引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7.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

置的根本性原则。

8. 公安机关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有权对社会力量

做出调配使用。

9. 当前,我国的110报警服务工作已经大大超出

了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

三、名词解释

1. 公共安全。P232

2.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P233-P234

3. 政治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P237

4. 激情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P238

5.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预案。P247

四、列举题

1.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构成。P234-P235

2.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特点。P235-P237

3. 按事件性质划分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P237

4. 非暴力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P238

5.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原则的特别特征。

P243

6.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各环节。

P245

7.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方法。

P252-P253

8. 公安机关在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的权力。

P256-P257

9.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国际合作关键环

节是什么?P258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非暴力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P238

2. 什么是涉外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P238

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战略原则包括哪

些方面?P243

4.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战术原则包括哪

些方面?P244

5.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过程中组织实施阶

段的核心工作是什么?P246(2)

6.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过程中组织总结阶

段的核心工作是什么?P246(3)

7. 如何准确把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情报范

围?P246-P247

8.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有哪些应急处置方法?

P251-P253

六、论述题

1. 如何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分类?P237

2. 试分析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成因。P239-P240

3. 试述我国当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比较普遍的诱

发因素P241。

4. 如何做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性

工作?P244

5. 公安机关需要如何做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

处置的机制建设?P260-P262

6. 我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有哪

些?P254-P259

七、案例分析题

1、云南省孟连县发生胶农冲突事件

2008年7月19日凌晨4时,175名警察从孟连县城整装出发,星夜奔赴40公里外的勐马镇勐啊村。黎明时分,这个宁静的村寨已被重兵包围,5名嫌疑人随后被抓捕,受到强制传唤。

行动顺利。然而,情况突变,这次抓捕酿成的冲突就此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七百村民围攻警察

清晨8时许,勐啊村数百名村民呼啸而来,他们手持长刀、锄头、铁棒、木棍、弹弓等器械,沿勐马至勐啊公路形成围攻之势,冲击正在孟连农场制胶厂路口执行警戒任务的58名警察。警察奉命迅速组成四层防御队形,并用扩音器喊话试图劝阻村民,但村民们不予理睬,他们从公路正面和左侧山坡分两路袭击警察,挥舞刀棒砍砸过来,突破了警戒线,警察的盾牌、头盔、警棍被刀棍劈开砸裂,多名警察负伤。在对空鸣枪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警察被迫使用防暴枪(内装橡皮子弹)自卫,由于距离太近,岩尚软、岩底父子二人被防暴枪击中死亡。与此同时,另一路村民纷纷用石块、砖块、弹弓发起攻击,警察对空鸣枪并发射催泪弹驱散了人群。至此,围攻人群逐渐停止攻击,但仍聚集在150米外与警察对峙。

这边还在剑拔弩张,两公里外的芒海村又发生了激烈的警民冲突。手持器械的村民一拥而上,攻打执行劝阻任务的警察,数名警察受伤,多辆警车被砸。村民砍倒树,用树干、石头和人墙切断交通,把警察围困在公路边动弹不得,无法回撤。现场局势一触即发,气氛极度紧张。村民提出必须马上释放被强制传唤的5名嫌疑人。闻讯赶到的普洱市委书记高旭升现场劝导情绪激动的村民,并决定放人,缓解对立情绪。傍晚,被围困达11个小时的警察终于得以撤离。

当天先后参与围攻警察的村民达700余人。这起事件造成两名村民死亡,17名村民、41名警察、3名干部受伤,9辆执行任务的汽车被砸坏,102件警械被损毁或丢失。

政法委书记向胶农鞠躬致歉

尽管气氛暂时缓和,但事态依然严峻,危机四伏。村民把两名死者的遗体抬到勐马橡胶公司大院内,数百名村民随后聚集。

“7·19事件”惊动中央高层,胡锦涛、周永康深表关注。云南省迅速组成了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挂帅的工作组。7月20日凌晨2时,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孟苏铁和副省长曹建方抵达孟连,指挥事件处置。凌晨5时,孟苏铁和曹建方到达村民聚集现

场,他们轻车简从,未带警卫人员。当时村民情绪并不友好,长刀、棍棒等器械赫然摆放着。在和村民对话时,当孟苏铁听到村民代表说,他们的愿望和利益诉求曾多次向乡、县、市、省有关部门反映,但都毫无结果,孟苏铁动容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他们表示歉意,并鞠躬以示诚意,表示将负责任地解决大家的合理要求。省领导的态度赢得了村民们的一片掌声,气氛趋于缓和。

7月20日,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乘直升机急速赶到孟连,他叮嘱在场的各级官员要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两天后,李纪恒在普洱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一番讲话令闻者深受触动:“对共产党充满感恩之情,待人温和善良的傣族群众,拿起了刀斧棍棒与警察对抗,用暴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引发了冲突事件。这件事情必须引起我们当政者的深刻反思,必须引起各级干部刻骨铭心、触及灵魂深处的反省。”

经过细心劝导,群众情绪基本稳定。7月23日凌晨4时,两名死者遗体火化,事态初步平息。

一意孤行动用警力

云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郭永东在通报“7·19事件”时说,此次事件表面是警民冲突,实质是胶农与橡胶公司长期的利益纠纷,当地党委、政府没有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导致胶农对橡胶公司积怨日深,最后转化为对基层干部、党委和政府的不满。

孟连县的橡胶产业开始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起来的,胶农按协议价格把胶乳卖给橡胶公司。“勐马”和“公信”是孟连县最大的橡胶企业,经历了从乡镇企业到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的两次改制,但改制并不彻底,留有产权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分配不合理的后遗症。2005年以来,橡胶价格大幅攀升,从原来的几千元达到2.5万元以上,但公司对胶乳收购价格不作调整,橡胶价格飞涨和农特税取消带来的利益被橡胶公司老板独享,引致胶农愤慨。胶农决定中止出售胶乳给公司,自行给价高的收购者,遭到公司派出的保安阻止,双方多次发生冲突。县乡党委、政府对此简单地以治安案件论处,反复动用警力介入,刺激胶农,致使警察被打、警车被砸,“7·19”前已累计发生群体性事件7起。

孟连县委、县政府认为,这些事件是农村黑恶势力作怪,要求普洱市调用警力进行打击。3月,普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丕坤专程到省政法委汇报,孟苏铁听了情况后说,要分清矛盾性质,最大限度考虑群众利益,调整利益纠纷,不同意治安整治和抓捕。省政法委派出工作组到孟连调研后认为,当地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群众利益纠纷,再次重申对少数人采取强制措施可能引起群体事件的风险。

6月14日,普洱市公安局又向省公安厅书面请示跨县调动400名警察到孟连,省政法委、公安厅明确否定了这一请求。然而,7月2日的普洱市委常委会依然决定打击孟连农村黑恶势力,跨县调警之事不再向省里报告。11日,市公安局调动的警力向孟连集结。

7月15日,孟连县政府发布治安整治通告,派出工作队,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也限令“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次日,警察强制传唤8名涉案者。17日,一抓捕对象被扣留引发300名群众围堵,两名工作队员被打伤。市里认为工作队的安全受到威胁,有必要动用警力实施打击,19日凌晨,抓捕行动引发了震惊全国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案例摘自《中国青年报》,2008年09月17日)请结合案例回答:

(1)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做好哪些关键性工作?P244

(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有哪些方法

P251-P253?

2、“瓮安事件”始末

2008年6月22日,贵州省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17岁的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公安机关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结论,死者家属对此不满。6月28日16时,死者家属邀约300余人在瓮安县城游行,最终导致暴力事件。游行者和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事件中,瓮安县委大楼被烧毁、县政府办公大楼104间办公室被烧毁。县公安局办公大楼47间办公室、4间门面房被烧毁,刑侦大楼14间办公室被砸坏,县公安局户政中心档案资料全部被毁,42台交通工具被毁,办公电脑数十台失踪。事件共造成150余人受伤,大部分为轻微伤。

在瓮安举行的群众座谈会,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将“6·28”事件定性为:一起起因简单,但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员煽动利用,甚至是黑恶势力人员直接插手参与的,公然向党委、政府挑衅的群体性事件。

在贵州省委今天召开的瓮安“6·28”事件阶段性处置情况汇报会上,省委书记石宗源指出,这次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索是李树芬的死因,背后深层次原因却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屡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他们工作不作为、不到位,一出事,就把公安机关推上第一线,群众意见很大,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加之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职渎职,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

石宗源说,这次事件中,黑恶势力正是利用群众的这种不满情绪挑起事端,公然挑战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借机扰乱社会、趁火打劫。因此,这起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是迟早都会发生的。对此,瓮安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里,首先建议免去瓮安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政委罗来平和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申贵荣的职务,请按程序办理。并请纪检监察部门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查究瓮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贵州省委和黔南州委7月4日对瓮安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做出调整决定,县委书记王勤、县长王海平被免职。

(案例摘自《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2d15909368.html,/view/1692936.htm)

请结合案例回答:

(1)政府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中负有什么职责?P255-P256

(2)翁安事件对地方政府公共权力行使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第八章经济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一、填空题

1. 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

经济战略资源危机是经济安全管理中的三大重要内容。

2. 货币政策在周期规律的作用下,有宽松

期、紧缩期之分。

3. 金融风险大小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

和金融的指标来度量。

4. 银行内部风险是由银行呆坏帐逐渐

累积而引起的,国家信用主要评估国债的风险。

5. 在预定预警指标的基础上,要确定预警指标的

“阈值”和权重。

6. 现阶段应坚持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

体制重点是改善金融监管的基础条件,以实现综合监管。

7. 财政风险是各种风险的最终承受者,

是最深层次的宏观经济风险。

8. 我国经济战略资源体系主要有以粮食为代表

的经济安全物质和以石油为代表的战略安全能源两大类。

9. 经济战略资源安全问题包括预测、

评估和调控三个层面。

10. 储备信息管理机构,包括全国联网的市场信息

监测系统和储备库存信息管理系统。

11. 经济战略资源的储备规模主要取决于目

的、作用和国家财政能力。

二、判断题

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2. 金融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安全。

3. 金融风险是一个政治问题。

4. 金融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5. 银行内部风险是由银行呆坏账逐渐累积而引起

的。

6. 国家信用主要评估国债的风险。

7. 财政风险主要由政府行为的特点决定的。

8. 财政风险带来的损失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

性。

9. 财政风险不是直接显现的。

10. 财政风险是最深层次的宏观经济风险。

11. 经济战略资源危机关系国家的竞争力。

12. 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有一半是来自于中东地区。

13. 战略储备体系不能等同于各种战略资源储备的

累加。

14. 全球能源战略的基本特点是双向式发展。

三、名词解释

1. 国家经济安全。P266

2. 外债风险。P273

3. 泡沫经济型风险。P271

4. 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5. 财政风险。P279

6. 财政风险评估。P281

7. 财政安全指标。P281

8. 偿债基金。P284

9. 经济战略资源。P288

四、列举题

1. 金融风险对国民经济的危害。P268

2. 金融风险的特征。P269-P270

3. 金融风险预警的5类指标体系。P271

4. 金融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内容。P276

5. 财政风险的危害。P279

6. 财政风险的特征。P280

7. 财政风险预警的4类指标体系。P282-P283

8. 经济战略资源危机特征。P391-P292

五、简答题

1. 金融危机危害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P268-P269

2. 我国现阶段金融风险具有怎样的特殊性?

P270

3. 外债风险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和评估?

P27

4. 如何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P274

5. 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P277-P278

6. 如何建立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处理机制?

7. 经济战略资源危机有何危害?P289-P290

8. 如何构建经济战略资源需求预测指标体系?

P293

9.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有哪些?P300

六、论述题

1. 如何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指标评估体系?

P271-P273

2. 如何建立“四位一体”的金融监管体系?

P274-P276

3. 如何对财政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P281-P285

4. 如何化解财政风险?P286-P287

5. 怎样构建经济战略资源的危机预警与储备制

度?P293-P296

七、案例分析题

1、20世纪东亚、俄罗斯、拉美等地均爆发过严重的金融危机,产生很强的扩散效应,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导致财富缩水、经济衰退、政局动荡,给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冲击。而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则是21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华尔街风声鹤唳,而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的先后倒下,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直击美国金融体系核心及全球金融体系的金融海啸,其破坏性影响波及全世界。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怎样才能化解金融风险?P277-P278

2、据统计,2006年我国原煤产量23.2亿多吨,2007年原煤产量25.5亿吨,但仍没有满足要求,煤炭价格飙升,供应紧张。2006年全国发电量28000亿千瓦时,2007年全国年发电量32559亿千瓦时,但仍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用电紧张的警报在全国范围内频响。煤电供应不足造成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只能实行限制用电的办法,极大地制约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煤、电的瓶颈制约也直接造成了全国运输紧张。尤其是我国石油消费保持了年5.5%的增长率,并且有逐步加快的趋势,2006年净进口石油16934万吨,2007年我国净进口石油18348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将进一步扩大。这些石油76%来自中东和非洲。我国对这一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已超过国际公认的30%的安全警戒线。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今后世界石油市场的供求变化、暂时和局部短缺、油价的异常波动以及政治动荡等,势必会对我国石油供给产生巨大冲击,进而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如何才能化解经济战略资源危机?P286-P287

第九章涉外危机管理与国际合作

一、填空题

1. 贸易全球化带来的首要危机是对缺乏全球竞

争力的企业和劳动力造成的冲击。

2. 全球生产重组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

后,当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因国内劳工成本过高,

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往国外。

3.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中的投机性

和风险性因素在不断加大。

4.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传播途径,除了金融渠道

外,还有贸易途径,而后者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

的行为上。

5. 进入21世纪,恐怖主义的国际化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恐怖主义的目标国际化、行动国际化和组织系统的国际

化。

6. 恐怖主义不能单单从暴力角度,而必须

首先从宣传角度去理解。

7. 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威胁,

它既表现为全球性也表现为地区

性,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8. 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

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

点》两份报告,首次提出了全球不断增长

的人口、工业的快速发展与环境之间存

在的矛盾。

9. 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外部

性,即环境破坏者所承担的

成本低于社会所遭受的损失。

1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资

源与环境危机引发的对抗,从本质上来说是国际

经济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必然反映。

二、判断题

1. 21世纪以来,危机管理开始面临国际化的挑战。

2. 美国“9.11”事件之后,国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

3.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信赖程度空前

紧密。

4.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5. 目前经济危机全球化的最突出表现形式就是金

融危机。

6. 恐怖主义必须首先从暴力角度去理解。

7. 恐怖主义和新闻媒体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中。

8. 地球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

9. 石油危机是能源危机的典型代表。

10. 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1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资源与环境危机引

发的对抗,从本质上来说是国际政治经济不平衡

的必然反映。

三、名词解释

1. 经济危机全球化。P318

2. 恐怖主义犯罪。P327

3. 国际环境机制“碎片化”。P334

四、列举题

1. 经济危机全球化的根源。P319-P320

2. 国际恐怖主义组织。PP323

3. 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点。P323-P325

4. 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330

5. 国际环境公约。

五、简答题

1. 在反恐中如何加强对媒体的管控?P327-P328

2. 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是如何变化的?P324

3. 国际机构如何影响全球环境问题的?P333

4. 现有国际环境制度存在哪些弱点?P334

六、论述题

1. 如何强化对经济危机全球化的管理?

P321-P322

2. 如何加强对恐怖主义国际化的管理?

P326-P329

3. 如何加强对资源与环境危机的管理?

P332-P333

七、案例分析题

1、2001年,阿根廷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快蔓延到其他拉美国家,邻国乌拉圭成为阿根廷经济危机的第二个受害者。尽管乌拉圭政府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了约73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但由于阿根廷公民在本国银行无法取出存款,纷纷涌入乌拉圭境内提款,造成乌拉圭银行系统个人外币存款迅速流失,央行的外汇储备也大幅下降。为此,两个月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得不再次向乌拉圭提供15亿美元的援助,以避免经济危机的蔓延,出现类似阿根廷的情况。智利、巴西、巴拿马、巴拉圭、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也先后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了“求援”申请,通过外资援助以稳定本国的金融。这场由阿根廷开始的经济危机险些酿成整个拉美地区的全面经济危机。而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则席卷了全球,形成世界性的金融风暴。

(1)为什么现代社会全球化的经济危机越发频繁?P319

如何控制经济危机全球化?P321-P3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