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_我的学术自述_杨耕

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_我的学术自述_杨耕

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_我的学术自述_杨耕
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_我的学术自述_杨耕

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

———我的学术自述

杨 耕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1956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庭。我和我的同龄人一样,经历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天灾人祸”……我并不认为我“生不逢时”,相反,我非常庆幸我有这一段特殊的经历。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使我对社会与人生有了深刻的体认,并对我的哲学研究和学术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实际上,“经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当然,我们这一代不同于老一代。老一代在战争年代,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度过,我们这一代在和平年代,在不断的精神苦炼中生存;老一代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们这一代“敢问路在何方”。我们这一代有我们这一代人的苦苦追求。感谢邓小平,正是他老人家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使“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并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和地。

1977年,在那个“解冻”的年代,我走进了安徽大学哲学系,成为高校招生改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并从此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1986年,汪永祥教授把我领进了我向往已久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汪老师的学术引导力引导着我真正走进“哲学门”;1988年,陈先达教授把我留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同时攻读博士学位,陈老师的思维穿透力引导我走向哲学的深处;而我的挚友陈志良教授的“宏大叙事”能力又推动着我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展开了哲学研究。我忘不了我的两位导师和这位挚友。从他们那里,我不仅看到了哲学家的文采,而且看到了哲学家的风采;不仅学到了文品,而且学到了人品。由此,我想起了《天真汉》中的天真汉对博学老人高尔同的礼赞:“要是没有你,我在这里就陷入一片虚无。”

一、从“误入”哲学到“钟情”哲学

我的职业、专业和事业都是哲学。如果说当初是我选择了哲学,那么,后来就是哲学选择了我;我适合哲学,哲学也适合我。然而,我最初选择哲学实属“误入歧途”。中学时期,我主要的兴趣是在数理化方面,并且成绩优异;高考之前我担任过中学数学教师。所以,我最初志向是报考数学。然而,在高考前夕,一位哲学先行者———陈宗明老师告诉我:哲学是一个诱人的智慧王国,中国需要哲学,而你的天赋更适合学哲学。就是这一次谈话,竟使我“鬼使神差”般地在高考前夕改变了最初的志向,选择了哲学。从此,我踏上一块神奇的土地,至今仍无怨无悔。今天,我已与哲学连成一体,或者说哲学已融入我的生命活动之中,离开哲学我不知如何生存。

我之所以从“误入”哲学到“钟情”哲学,并不是因为哲学“博学”,无所不知。实际上,“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赫拉克利特语),而无所不知的只能是神学。历史已经证明,凡是以无所不知自诩的思想体系,如同万世一系的封建王朝一样,无一不走向没落。也不是因为哲学“爱”智慧。实际上,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它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智慧与勇气,这是一种“大智大勇”。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前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则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

[收稿日期] 2012-09-20

活,如何生的有价值和意义的。并不是因为哲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实际上,哲学并不等于科学,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成为“多余”的了(恩格斯语)。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对哲学能力的本质做这样的期望和要求未免过于奢求”。

从“误入”哲学到“钟情”哲学,我的这一心路历程的牵引线就是,哲学关注着人,与解答“人生之谜”密切相关。无论哲学是把目光投向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转向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关注的仍是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显示的仍是人的自我形象。哲学之所以使哲学家们不停思索、寝食难安,就是因为它在总体上关注着人,关注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规律。哲学总是熔铸着对人类生存本体的关注,对人类发展境遇的焦虑,对人类现实命运的关切,凝结为对人生之谜的深层理解与把握,因而构成了人生的“最高支撑点”,或者说,构成了人的“安身立命”之根和“安心立命”之本。在这个意义上,我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哲学是人学”。如果说爱情是文学的不朽主题,那么,人则是哲学的永恒主题。一幕没有主角的戏是无法上演的。如果哲学把自己的主角———人让渡给其他学科,那么,它就犯了一个演丹麦王子而没有哈姆雷特式的错误。

人是哲学的主题,并不是说哲学要研究人的方方面面。对哲学来说,重要的是要解答人生之谜。在我看来,人生观是个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医学、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等都不可能解答人生之谜,倍数再高的显微镜看不透这个问题,再好的望远镜看不到这个问题,亿万次计算机也算不出这个问题……人生观也不仅仅是一个伦理学问题,因为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必然渗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生的不同看法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饮食男女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是一种社会现象。以两性关系为主题是所有爱情小说的共性,可爱情小说绝不是性的艺术。这是因为,爱情小说的本质不是性,而是以两性为基础的爱,是以性爱为轴心揭示特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关系。托尔斯泰的《复活》之所以能够引起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读者的共鸣,就是因为《复活》着力刻划了聂赫留朵夫身上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本能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而这种冲突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存在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绝句表明,人的生与死本身属于自然规律,而生与死的意义却属于历史规律。英雄与小丑、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就是如何处理人与历史规律的关系。任何伟大人物一旦违背历史规律并同人民群众相对立,其结果只有一个———“霸王别姬”。

这就是说,人生观并非仅仅是一个对待人生的态度问题,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人生观就是世界观。在哲学中,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作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观,也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具有应用性质的人生观。在哲学中,世界观与人生观已经融为一体,换言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反之,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我赞同并欣赏费希特的这一见解,即“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哲学”。

“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冯友兰语)。哲学很难使人“成为圣人”,但能使人崇高;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圣人”,但我敬仰哲学的这一“崇高任务”。所以,选择哲学,至今我无怨无悔。研究哲学,如今我“如醉如痴”。我们不能只“为学”而不“为道”。“为学”,即学习专业知识,可以使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物理的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学化学的可以成为化学家,学历史的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如此等等。可是,单纯的“为学”又有局限性,即它可以把人培养成专业人才,但又可能把人局限在某一专业领域之内。“为道”,即学习哲学,则能够培养人的高举远慕的心态、执着专注的意志和慎思明辨的理性,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诗,需要激情;哲学,则需要生活的磨洗。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就会越来越感到哲学思维的作用。在我看来,这种作用就在于,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引导人走向崇高。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康德的“人是目的”,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最高尺度”,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

政治动物”到马克思的“人是社会存在物”,从黑格尔的“人类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到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哲学家们仿佛用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我不断地走近哲学,同时,哲学也在不断地走近我。感谢哲学,它使我“看透人生”“看破红尘”“波澜不惊”“荣辱不惊”。“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语)。对于我来说,亲情与友情,委屈与磨难,都是财富,一笔不可缺少的财富。“假如你不想受苦,你就不能正确思考”(维特根斯坦语)。

我之所以如此“钟情”哲学,更重要的,是因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学说。正是在马克思的哲学中,我体验出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透视出一种对人类生存异化状态的深切的关注之情,领悟到一种旨在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强烈的使命意识,看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远景。在众多的哲学体系中,我选择了马克思的哲学,我的研究方向和理论信仰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然,我注意到,对马克思哲学的争论持久而激烈。从历史上看,一个伟大哲学家逝世之后,对他的学说进行新的探讨并引起争论,不乏先例,但像马克思这样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持久、激烈的争论却是罕见的。马克思的“形象”在其身后处在不断的变换中,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于是,我开始重读马克思,并企望走进马克思。1995年,我在《中华读书报》明确提出:重读马克思。

重读马克思并不是无事生非或无病呻吟,而是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某个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充分显示出它的内在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20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哲学的内在价值和当代意义凸现出来了,哲学家们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向马克思的哲学。

实际上,“重读”是思想史上常见的现象。黑格尔重读柏拉图,皮尔士重读康德,歌德重读拉菲尔……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哲学史就是后人不断重读前人的历史。所以,哲学史不断地被改写或重写。伟人如此,我这个凡人更应这样了。

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从马克思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再到现代西方哲学,然后再返回到马克思哲学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求索过程。其意在于,把马克思的哲学置放到一个广阔的理论空间中去研究。我以为,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只有把握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把握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变过程,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真谛,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在何处以及何种程度上被误读了;只有把马克思哲学放到西方哲学史的流程中去研究,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变革的实质,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划时代的贡献;只有把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才可知晓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局限和伟大所在,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哲学为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萨特语),为什么在当代“不去阅读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而且是超越学者式的阅读和讨论,将永远是一个错误”(德里达语)。

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我涉猎了社会主义思想史,同时进行历史学、理论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的“补课”。从马克思哲学的创立过程看,马克思对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都进行过批判性研究和哲学反思,不仅德国古典哲学,而且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法国“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都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容看,马克思的哲学是在阐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生成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哲学的终极目标,又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同时,马克思的经济学不仅是一种关于资本的理论,而且是对资本的理论批判或批判理论,它所揭示的被物的自然属性所掩蔽着的人的社会属性,以及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蔽着的人与人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在我看来,精神生产不同于肉体的物质生产。以基因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延续是同种相生,而哲学思维则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成果的吸收、消化和再创造,形成新的哲学形态。正像亲缘繁殖不利于种的发育一样,一种创造性的哲学一定会突破从哲学到哲学的局限。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哲学就是这样

一种创造性的哲学。

在这样一个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我的面前矗立起一座巨大的英雄雕像群,我深深地体验到哲学家们追求真理和信念的悲壮之美;我的脑海映现出一个多维视界中的马克思,我深深地理解,在世纪之交、千年更替之际,马克思为什么被人们评为“千年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二、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领悟哲学

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我首先关注的问题就是,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按照西方传统哲学的观点,哲学“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提供“全部知识的基础”和“一切科学的逻辑”,是“最高智慧”。可是,在西方现代人本哲学看来,哲学关注并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精神的焦虑”“信仰的缺失”“形上的迷失”“意义的失落”和“人生的危机”;在西方现代分析哲学看来,“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石里克语)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就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霍克海默语)。“理智地消除以至推翻既定事实,是哲学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的向度”(马尔库塞语)。

这一特殊而复杂的现象印证了黑格尔的见解:“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与别的科学比较起来,也可以说是一个缺点,就是我们对它的本质,对于它应完成和能够完成的任务,有许多大不相同的看法。”的确如此。作为同原始幻想相对立的最早的理论思维形式,哲学是同科学一起诞生的。然而,对于什么是哲学,又从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不存在为所有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定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派别的不同哲学家对哲学有不同的看法,不仅哲学观点不同,而且哲学理念也不同。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位置在哪里因此成为最折磨哲学家耐心的问题,由此导致哲学“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从头做起”(石里克语)。

在我看来,这是科学史、思想史的正常现象。科学史、思想史表明,任何一门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要研究新问题外,往往还要回过头去重新探讨像自己的对象、性质、内容和职能这样一些对学科的发展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哲学不仅如此,而且更为突出,用石里克的话来说,这是“哲学事业的特征”。对于哲学而言,不存在什么“先验”的规定,也不可能形成超历史的、囊括了所有哲学的统一的哲学定义。从根本上说,哲学的位置是由实践活动的需要决定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语);从直接性上看,哲学的位置是由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的。不同时代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哲学具有不同的位置。古代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古代哲学的“知识总汇”这一位置;近代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了近代哲学的“科学的科学”这一位置;现代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哲学分化为科学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流派。其中,分析哲学着重对科学命题的意义分析;存在主义哲学注重对人类的存在主义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要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要关注自然科学。马克思认为,随着自然科学“给自己划定了单独的活动范围”,随着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形而上学”这种哲学形态就“变得枯燥乏味了”,此时就应改变哲学的这种存在形态。恩格斯指出: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然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因此,“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二要关注政治。马克思在评论费尔巴哈哲学时指出:“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而这一联盟是现代哲学能够借以成为真理的唯一联盟”。因此,哲学的批判要“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对现代国家制度的真正哲学的批判,不仅要揭露这种制度中实际存在的矛盾,而且要解释这些矛盾;真正哲学的批判要理解这些矛盾的根源和必然性,从它们的特殊意义上来把握它们。”(马克思语)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性首先就是通

过哲学的政治效应实现的。

三要关注“时代的迫切问题”。“问题”是“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语)。任何一个有成就的哲学体系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解决了它那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时代的迫切问题”反映的实际上是人类在特定时代的生存困境,并与人心向背密切相关,反过来说,人心向背体现的就是“时代的迫切问题”。因此,哲学又必须关注人心向背,“把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从而成为“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马克思语)。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为历史服务”的社会批判理论。

哲学具有历史性,同样,哲学要“为历史服务”。“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语)。

这就是说,哲学必须具有批判性。联系到马克思后来进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可以说,哲学这种社会批判理论包括经济(资本)批判、政治批判以及意识形态批判。这种批判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从现存的现实本身的形式中引出作为它的应有的和最终目的真正现实”,从而“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批判的哲学)”(马克思语)。换言之,哲学是通过社会批判“为历史服务”的。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学说。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的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马克思语)。因此,哲学的出发点应是“现实的个人”,宗旨是“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实现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哲学因此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学说。

在现代,现实的人的发展的问题首先就是消除人的异化,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批判并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它不是解剖刀,而是武器”(马克思语);而哲学的作用就在于,它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是人类解放的“头脑”。哲学不是黄昏中起飞的“密涅瓦的猫头鹰”,仅仅进行事后的“反思”;哲学是黎明时分“高卢雄鸡的高鸣”,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换言之,哲学是反思、批判和预见的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学说。

哲学不能仅仅“为了认识而注视外部世界”,相反,“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形式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马克思语),从而使哲学这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实践的力量,并且作为一种意志走出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现实”。这就“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天火之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之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马克思语)换言之,哲学既要把握世界,又要改变世界。因此,哲学批判必须“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即和实践批判结合起来。

马克思哲学所关注的不是所谓的世界的终极存在,而是人的现实存在,是“对象、现实、感性”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对象、现实、感性”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本身也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塑造、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此,要实现人类解放,就必须改变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语)马克思与他所批评的“哲学家们”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哲学家们”把存在看作是某种超历史的或非历史的存在,以追问“世界何以可能”为宗旨而解释世界;马克思则把存在看作是历史的存在或实践的存在,以求索“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为宗旨而改变世界。

这,就是马克思视野中的哲学的位置。

三、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走进马克思

重读马克思,使我认识到,马克思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者和现代哲学的开创者,马克思的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

从根本上说,传统哲学就是“形而上学”。从历

史上看,形而上学在对世界终极存在的探究中确立了一种严格的逻辑规则,即从公理、定理出发,按照推理规则得出必然结论。这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标志着作为理论形态的哲学的形成。然而,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哲学家们把形而上学中的存在日益引向脱离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存在,成为一种抽象的本体。因此,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给自己划定了单独的活动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马克思语),西方哲学掀起了反形而上学的浪潮。孔德和马克思同时举起了反对形而上学的大旗,马克思明确提出:“反对一切形而上学”。

孔德从自然科学的可证实原则出发批判形而上学,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批判形而上学。孔德的拒斥形而上学与马克思的反对形而上学在时代性上是一致的,即都是现代精神对近代精神和古代精神的批判。所以,孔德和马克思同为传统哲学的终结者与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但是,孔德的拒斥形而上学与马克思反对形而上学在指向性上又具有本质的不同:孔德认为,拒斥形而上学之后,哲学应趋向自然科学,并把哲学局限于现象、知识以及可证实的范围内,力图用实证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传统哲学;马克思则认为,反对形而上学之后,哲学应趋向人的存在,对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给予深刻批判,对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给予深切关注。为此,马克思力图建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即“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语)。

这样,马克思便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换为“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对“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探讨引导着马克思探讨人的生存本体,这就使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人就是人的世界”(马克思语),对人的生存本体的探讨又促使马克思探讨如何改变世界,这又使哲学从重在“认识世界何以可能”转向“改造世界何以可能”。由此,马克思的哲学便终结了传统哲学,即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哲学。马克思的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

重读马克思,使我认识到,马克思的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

当马克思把目光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时,他就同时在寻找理解、解释和把握人的存在的依据。这个依据终于被发现,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在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的。因此,实践成为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构成了人类特殊的生命形式,即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本体。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

同时,人通过实践使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从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人类世界。实践是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并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即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重建世界。“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语)。实践因此又构成了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本体。这就是说,实践既是人的生存的本体,又是人类世界的本体。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造成的革命性变革,就是从本体论的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其中,关键就在于科学地解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本体论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实践活动中,人是以物的方式去活动并同自然发生关系的,得到的却是自然或物以人的方式而存在,即成为“人化自然”“为我之物”。换言之,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马克思语)。应该说,在各种矛盾关系中,人与自然之间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最深刻、最复杂的矛盾关系。正是这种矛盾关系“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致使唯物主义对人的主体性“望洋兴叹”,唯物论与辩证法遥遥相对,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咫尺天涯”。而马克思哲学高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对实践深入而全面的剖析,科学地解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唯物主义与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也达到了统一。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传统本体论是以一种抽象的、超时空的方式去理解和把握存在问题,而实践本体论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的存在,从人的存在出发去解读存在的意义,并凸现了存在的根本特征———历史性。海德格尔独具慧眼,自觉地意识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特征:“这种唯物主义的本质

不在于一切只是物质这一主张中,而是在于一种形而上学的规定,按照这种规定,一切存在者都呈现为劳动的质料。”这一见解具有合理性。马克思的哲学关注的不是所谓的整个世界的“初始物质”或“终极存在”,而是“对象、现实、感性”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对象、现实、感性”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因此,“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语),从而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这样,马克思便使本体论从“天上”来到“人间”,把本体论与人间的苦难和幸福结合起来了,从而开辟了“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卢卡奇语),使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得到了本体论的证明。

重读马克思,使我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是“批判的世界观”,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从表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仅仅是人类社会或人类历史,似乎与自然无关。但问题在于,社会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现实基础,确认这一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之所在;同时,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人之间必须互换其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确认这一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们的生存实践活动和实际日常生活始终包含着并展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或者说包含着并展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社会的矛盾。“只要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语),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自觉意识到这一点,并力图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来改变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人对物的占有关系(私有制)的扬弃来改变社会关系。

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所关注和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中的“历史”是人的活动及其内在矛盾,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得以展开的境域。以实践为出发点范畴去探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必然使历史唯物主义展现出一个新的理论空间,一个自足而又完整、唯物而又辩证的世界图景。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历史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一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马克思语)。

在我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都是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批判的世界观”的不同表述。把辩证唯物主义看作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批判的世界观”的不同表述,是为了凸显历史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把实践唯物主义看作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批判的世界观”的不同表述,则是为了凸显历史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由此,我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这一命题的深刻内涵了。

我得出这样一个新的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总体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世纪80~90年代初,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一个完整的哲学形态,只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是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相统一的历史哲学。1990年,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历史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建构原则》一文,明确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的统一。这是一个颇具新意的观点。但是,这里有一个不自觉的理论预设,即辩证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我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并提出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不能“同构”。1989年,我在《哲学动态》发表《实践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一文,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观点。1990年,我在《学术界》发表《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一文,较全面地阐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之后,一直到20世纪末,我都坚持这一观点。但是,这一时期我有意回避了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可是,这个问题不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体化”也就不可能彻底解决。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

三是从21世纪初开始,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和职能有了新的认识,即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哲学形态,是一种世界观,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2001年,我在《学术研究》发表《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一文,明确提出从理论主题的历史性转换这一根本点上看,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种历史形态,即自然唯物主

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003年,我在《河北学刊》发表《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再思考》一文,重申并深化了这一观点,较全面地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自足而完整、唯物而又辩证的世界观。

重读马克思,使我认识到,资本批判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马克思的哲学是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统一。

1989年,我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拒斥形而上学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则》一文。之后,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的变革与重建,是同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密切相关、融为一体的。从历史上看,形而上学形成之初,研究的就是“存在的存在”,力图把握的就是“不动变的本体”。这就是说,形而上学一开始就是与本体论密切相关,甚至融为一体的。正如黑格尔所说,“作为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本体论“就是抽象的形而上学”。因此,马克思在变革和重建本体论的同时,进行着形而上学批判。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并没有停留在“纯粹哲学”的层面,而是把形而上学批判同意识形态批判结合起来了。

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是密切相关、融为一体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形而上学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或者说,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其政治功能,从而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辩护和服务的;而形而上学之所以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因为形而上学中的抽象存在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抽象统治”具有同一性。“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而他们以前是互相依赖的。但是,抽象或现实,无非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马克思语)这就是说,现实社会中抽象关系的统治与形而上学中抽象存在的统治具有必然的关联性及其同一性。用阿多诺的话来说就是,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原则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同一性原则不仅对应,而且同源,正是在商品交换中,同一性原则获得了它的社会形式,离开了同一性原则,这种社会形式便不能存在。

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又是同资本批判密切相关、融为一体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无论是形而上学批判,还是意识形态批判,都应当而且必须延伸到对现实生活过程的批判。这是因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语)在马克思的时代,对现实生活过程的批判本质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即资本批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是物,而是社会关系,它体现在物上并赋予物以特有的社会属性;资本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具有支配一切的权利,并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现代社会。换言之,资本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是现代社会的根本规定、存在形式和建构原则,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建制。因此,马克思的资本批判本质上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批判,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大的哲学意义。

我们既不能从西方传统哲学、“学院哲学”的视角去理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也不能从西方传统经济学、“学院经济学”的视角去理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在我看来,马克思哲学的意义只有在同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关联中才能真正显示出来;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只有在马克思的哲学这一更大的概念背景下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只有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更大的意识形态背景下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一言以蔽之,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独特的存在方式。

我的这一见解以“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统一”为题,发表在2011年11月8日的《光明日报》。这一见解是我的重读马克思的最新成果,我自不量力地认为,它标志着我开始走进马克思。

我断然拒绝这样一种观点,即历史唯物主义“见物不见人”。历史唯物主义的旨趣就在于,“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语)。以“有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改变世界为己任,以“重建个人所有制”和“确立有个性的个人”为目标,使历史唯物主义展示出一种对人的现实存在和终极存在的双重关怀。这是全部哲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关怀。

我不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马克思的哲学产生于“维多利亚时代”,距今150年,已经“过时”。这是“傲慢与偏见”,而且是一种无端的傲慢与偏见。我们不能依据某种学说创立的时间来判断它是否“过时”,是否具有真理性。“新”的未必就是真的,“老”的未必就是假的。阿基米德原理创立的时

间尽管很久远了,但今天的造船业无论怎样发达也不能违背这个原理。如果违背这一原理,那么,无论造出的船多么“现代”,也必沉无疑。正是由于深刻地把握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的哲学又超越了19世纪这个特定的时代;正是由于所解答和关注的问题契合着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又具有内在的当代意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伦敦海洛特公墓中安息的马克思,比生前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埋头著述的马克思,更加吸引世界的目光。我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死而不亡”,马克思“死而不亡”。从萨特提出马克思的哲学是我们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到杰姆逊提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这一时间跨度再次表明,马克思的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在当代,无论是用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还是用新历史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抑或是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来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在我看来,这种对抗犹如当年的庞贝城同维苏威火山岩浆的对抗。

四、在与现实的“对话”中重读马克思

马克思不是“沙漠里的高僧”,腹藏机锋、口吐偈语,相反,马克思既是哲学家,又是革命家,是二者完美的结合;马克思的哲学不是“学院派”,远离现实、谈玄论道,相反,马克思的哲学既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又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是二者完美的统一。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初,马克思就明确指出:“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因此,重读马克思不能仅仅从文本到文本,从哲学到哲学史,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到现实,再从现实到理论。

我始终认为,哲学不能仅仅成为哲学家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哲学家个人的“自言自语”,哲学应当也必须同现实“对话”。哲学家不应像魔术师那样,若有其事地念着咒语,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哲学家也不应像吐丝织网的蜘蛛那样,看着自己精心编制的思辨之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水中的月亮为天上的月亮,眼中的人为眼前的人。哲学似乎高耸于天国,可哲学家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不能不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不能不在现实的条件下进行认识活动、提出问题、拟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所谓超前性也不过是对可能性的充分揭示。不管哲学在形式上如何抽象、超凡入圣,实际上都可以从中捕捉到现实问题。哲学史表明,任何一种有成就的哲学,无论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还是就其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言,都是现实的,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解决了时代课题。

同现实“对话”,这是哲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否则,哲学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当今中国最基本的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同时,这种经济市场化、社会现代化又是同社会主义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在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且是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史无前例、艰难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也必然会给哲学思考开辟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

关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思考并重建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反过来,以一种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现实运动,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家应有的良心和使命。我们应当明白,哲学与现实是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哲学不能脱离现实,必须直面现实问题,解答时代课题,否则,将失去自己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哲学又必须进入抽象的概念领域,以概念运动反映现实运动,引导现实运动,否则,就不是哲学。一种仅仅适应现实的哲学是不可能高瞻远瞩的。哲学既要入世,又要出世;既要深入现实,又要超越并引导现实。历史已经并正在证明,哲学变革是政治变革、社会变革的先导。

这里,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哲学不等于政治,哲学家不是政治家,有的哲学家想方设法远离甚至脱离政治,但政治需要哲学。没有哲学论证其合理性的政治,缺乏理性

和逻辑说服力,缺乏理念和精神支柱,很难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为什么提出,人类解放的“心脏”是无产阶级,而“头脑”则是哲学。如果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那么,在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的哲学就是政治哲学。我们不能把马克思的哲学政治化,但我们不能忘记马克思哲学的政治性。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哲学不可能脱离政治,哲学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含着政治。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哲学既离不开政治,也离不开政治的后果。哲学总是具有自己特定的政治背景,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政治,具有这种或那种政治效应。实际上,哲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从根本上说,哲学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并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而表现出来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它总是体现着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明快泼辣的法国启蒙哲学是如此,艰涩隐晦的德国古典哲学是这样,高深莫测的结构主义哲学也不例外。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话来说就是,解构主义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它的政治效应来实现的。哲学家既要有自觉的哲学意识,又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才能把握时代精神,才能走向现实的深处,从而适应和超越现实。

正因为如此,我重读马克思是在同现实的“对话”中进行的。我的《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这部著作,力图把真实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再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必然性,再现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从而将12亿中国人从东南西北悲壮奋起的宏大历史场面,将一个古老的民族如何在世界东方重新崛起的“壮丽日出”展示出来;同时,展现马克思哲学思维力量的穿透力和批判精神的震撼力,展现马克思哲学的独特的理论魅力。在与现实,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对话”中重读马克思,使我切实感受到一个“鲜活”的马克思正在向我们走来。从时间上看,马克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从空间上看,马克思离我们却越来越近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语)马克思仍然“活着”,并与我们同行。

以上,就是我重读马克思的心路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认识。这些新的认识标志着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维度、广度和深度。显然,我的这种认识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马克思。问题在于,熟知并非真知,人们最熟悉的往往又是他们最不了解的。马克思的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自“工农兵学哲学”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人所共知,已成为一种“常识”。然而,我却认为,马克思的形象在这种“熟知”中被扭曲了,马克思的哲学在这种“常识”中被误读了。常识往往窒息思想的发展,我不能“跟着感觉走”。于是,我重读马克思,并得出了上述不同于“熟知”的认知,不同于“常识”的知识。

我并不认为我的这种认识完全恢复了马克思的“本来面目”,这种解释完全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文本。我深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合理性,深知我的这种认识受到我本人的哲学素养、知识结构以及价值观念的制约,但我又不能不指出,这种认识的确是我30年来上下求索的结果,是我重读马克思的心灵写照和诚实记录。也许此路不通,但“谁如为我们指出了走不通的路,那么他就像那个为我们指出了正确道路的人一样,对我们做了一件同样的好事”(海涅语)。

“每个人都应该开创自己的路”(萨特语)。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我所追求的理论目标,就是求新与求真的统一;我所追求的理论形式,就是诗一般的语言,铁一般的逻辑;我所追求的理论境界,就是建构哲学空间,雕塑思维个性。我真诚希望,我的哲学研究能为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我的确希望,我的哲学研究能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一种有希望的新视野。但我也深知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深知自己的哲学素养、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的不足。我衷心欢迎一切来自善意的批评和指责,而对于出自恶意的嘲讽和攻击,我的答复只能是:

“我要忠实地停留在我自己的世界上,

我就是我的地狱和天堂。”(席勒语)(责任编辑 蒋重跃 责任校对 宋媛 侯珂)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的基本原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对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把无处无时不起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称为思想路线。由于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因而我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时,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或思想路线的指导。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只有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文化对其他社会现象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各种哲学的文化观各不相同,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文化观。作为文化整体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观,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在形成中。但无论如何,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这种指导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避免“左”或右的偏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文化问题 正确的指导包含对指导思想的分析,对客观对象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论的真理性才是可靠的,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是今天还没有充分解决的理论问题。文化不是一类感性事物,无法根据其感性特征而把文化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出来。我们对文化的界说大体上有一共识,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诚然,作为精神产品,必有物质载体,但物质载体不等于文化,物质载体虽然是感性的,载于其上的文化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究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有必要认真研究。文化是三大社会领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内容问题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着作为社会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区别出来。例如,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关系区别出技术、自然科学、经济理论,从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区别出语言、文字等。对政治领域的精神活动和文化领域本身的精神活动,也是如此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指导不仅是在指导思想中进行逻辑演绎的过程,也是在指导思想下深入实际,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略陈己见。 第一,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至今,还没有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文化观,即文化哲学,因此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之所以难于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其对象的理解各式各样。应该采取多数人在理论研究中的理解。在理论研究中,各家各派、东西方往往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列为人类社会三大类活动和现象,把文化界定为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也就是一种可以与经济、政治比较清楚地区分开来的东西。有了比较明确的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作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应该包括,对它的环境的研究和对它本

关于话务员实习报告

关于话务员实习报告 经过半年多的实习,无论从心态上还是你自己的做事方法上我都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特此对整个实习过程做一个总结,以便自己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指导和规划,话务员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二.实习择业分析 实习的时候,由于自己的性格关系,也是为了以后自身更好的发展,我没有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酒店进行实习。因为在大二开始,我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一个总体的分析。如果以后在酒店发展,我的职业道路走得不是很顺利,如果能从我的性格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会更加走得顺利。相反,我可以利用从酒店管理专业中所学到的知识从其他方面来发展,会更加有利益自己。因为我本身很踏实很耐心,而且很善于与别人沟通,我选择了电视购物这一个行业,从事电话营销。

在校期间,我对电话营销这一行业并不是了解得很多,相反,我平时投入大量精力的是市场营销,而且真正投入到电视购物中来,我才知道这个行业中的一些特点。电话营销,只能够凭借客户声音和特点来揣摩这个客户的性格特点,做这一行业特别能锻炼一个人的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三、实习地点 江苏南通市海安县通榆南路8号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江苏同喜贸易有限公司 五、实习内容: 最开始进行的培训,因为在校期间,酒店管理这个专业中也有商务中心和前厅管理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上手很快,很短的时间内我就掌握了电话营销的一些礼仪,说话的方式以及一些用词方法。培训的一周中,我认真思考了电话营销中一些细节以及蕴含在其中的道理,争取早点成为一名合格的话务员。 一周后我能够顺利地和老员工一起进入回访状态。初次给陌生的客户打电话,我显得格外紧张。不过,在两三个电话后,我的紧张感和不安也明显地减少了,我意识到,销售面临着很高的拒绝率,也是对我应变能力和交集能力的一个挑战,打了10多个电话,大部分的电话都遭到了客户的拒绝。不过,我却从中锻炼了自己的胆识,说话的方式,以及如何与别人打交道。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法国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支派。它的代表是阿尔杜塞。他扬言要用纯科学去排除马克思主义中主观的意识形态要素,要用结构主义的结构分析法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它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为了搞清楚“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必须弄明白什么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哲学家对“结构”的说法并不相同,一般是指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相关的成分组成的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不受历史、社会等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结构的质变,它只有结构内部排列组合的变化。人们要认识错综复杂的现象,就必须认识它的结构,但这种认识是不能依靠经验概括实现的,而只有从事物的横断面去找一些稳定的“模式”来研究。结构是先验的,是人的心灵的无意识的能力所投射在现象上面的。 阿尔杜塞提出读马克思的原著,只有采取“对症解读法”,才能“制定”和“加深”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他认为马克思学说中出现的各种概念都是经过乔装打扮的,人们通过原义的表面是不可能看到那种无意识的和隐藏的结构。他主张透过字里行间(“表层结构”)发掘隐藏在文字中的东西(“深层结构”),这样才能把问题的本质“从深处拖出来”。 他否认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理论看成是自行衍生的系统或结构。既然理论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它就不受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变化的影响。理论本身可以产生新理论,因此马克思的理论是由黑格尔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产生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理论是“纯粹理论”研究活动的产物。这种“理论实践”,必然导至否认理论必须受到实践的检验,必然导至把理论与实践完全分割开来。实际上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 阿尔杜塞还认为,只有通过纯理论研究产生的理论才是科学的,至于那种按照“政治利益”需要而创立的理论是与科学对立的、虚构的“意识形态”。从这种观点出发,他认为马克思思想只有到了后期,即马克思开始与政治利益“决裂”,从事社会结构分析的《资本论》问世,这才产生科学理论。这里,他不仅肢解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而且把工人运动中的政治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完全对立起来。这显然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阿尔杜塞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元决定论,而提出多元决定论。他断言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阶级对立决定了的,而且有上层建筑方面的许多矛盾决定的。所有这些矛盾都处于平等地位,没有主次的区别。他的这种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叫做结构的辩证法,是完全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特别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社会发展是结构的自动变化,社会的构成与变化是一种宿命的过程。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状况,看成是社会结构的必然表现。还把一切上层建筑都纳入国家范畴之中。为了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作用,他把意识形态也说成是国家机构。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一个阶级的工具,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是不能用压迫的方式去解决的。因此,阿尔杜塞的那一套理论,实际上是极左思潮的反映,是用结构主义来反对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十大祸害与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十大祸害与马克思主义 1.失业; 2.对无家可归的公民参与国家的民主生活的权利的大量剥夺; 3.在欧共体诸国之间,在欧共体国家与东欧各国之间,在欧洲和美国之间,以及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之间发生的无情的经济战争; 4.在自由市场的概念、规范和现实方面控制矛盾的无能; 5.外债和其他相关机制的恶化使人类的大多数处于饥饿或绝望的境地; 6.军火工业和贸易; 7.核武器的扩展; 8.由一种古老的幻觉和观念,一种共同体、民族—国家、主权、边界、本土和血缘的原始概念的幻觉所驱使的种族间的战争; 9.日益增长的、没有边界的或者说那些超效力的和纯粹资本主义的幽灵般的国家亦即遍布于各大洲,包括东欧从前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的黑手党和贩毒集团的世界范围的势力; 10.全球国际法在其具体的实施中仍主要受特定的民族—国家的操纵。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解决资本主义十大祸害? 马克思主义只是理论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缺陷,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都显得过于理性和绝对化了,它不能解释人类欲望以及所产生的行动来源,也无法解释人类阶层的流动性,而这两项在历史上被证明很大程度上启动和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也就是说,由于马采用的一套社会发展的绝对化普遍化理论,人类主观性差异性的东西被排斥于之外。因此,马主义无法解释今天世界不同国家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无法满足人类所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复杂需求,所以基于马克思主义原旨开发的社会结构也在时间的检验下,被淘汰出局。现在的我国采用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面(唯物论方面),一部分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概念方面),而大部分曾经学科的重点,比如剩余价值计算,经济模式分析等,已经不多提起。现在大学在经济课程也逐渐开始采取西方经济学理论为蓝本。 事实上,西方资本主义从曾经的掠夺型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今天相对高级的福利型资本主义,应该说社会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直接说祸害是并不客观的。至于你的问题,应当是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答案可以从冷战时期的文本和教课书中获取。 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阶级社会、由人类创造的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力量并不为人类控制,人类反而屈服于这样的力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控制这种力量的历史条件还不具备(即还没有形成社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人类还没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正确规律。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由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理论。由广大人民创造的社会力量只能由联合起来的广大人民自己控制,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日益发达的,不为人类控制的生产力逐渐成为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破坏性力量,而且这种破坏性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整个过程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 ——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为例 摘要: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结合历程。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对唯物史观的宣传是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接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通过他的一系列的哲学著作,在思维方式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冯契用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李大钊毛泽东冯契 论文大纲: 第一部分:导言 第二部分:正文 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如何接引马克思主义 (需要解决的问题:1、李大钊的哲学思想;2、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3、如何接引)二、毛泽东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需要解决的问题:1、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2、毛泽东哲学著作的基本情况;3、怎么在著作中融会贯通) 三、冯契怎么由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需要解决的问题:1、冯契的哲学思想;2、冯契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情况;3、如何在著作中体现发展) 第三部分:小结 一、综合的概括一下结合的过程 二、简单论述一下三个人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提出现实思考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 ——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为例 摘要: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结合、发展历程。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对唯物史观的宣传是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接引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通过他的一系列的哲学著作,在思维方式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冯契用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李大钊毛泽东冯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它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以及被应用来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等实际问题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又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普及、运用,以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许多先进分子做出了重大共享,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并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在这些先进分子中,李大钊、毛泽东、冯契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是以这三个人为例,来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 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和应用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前,李大钊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当时他的哲学思想最主要的是信奉、宣传进化论。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李大钊一级大的教育、鼓舞、启发,使他扩大了眼界,看到了人类的新希望。他认真研究了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等问题,同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在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和经济系教授期间,他更有机会、条件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从事革命活动,他终于在1919年夏秋从急进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从进化论转向唯物史观、宣传唯物史观,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 1、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考察了李大钊关于唯物史观概念运用上的差异后,对于我们进一步弄清李大钊 关于唯物史观理论内涵的规范,很有帮助。通过梳理,李大钊所理解的唯物史观,有以 下涵义: 其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李大钊认为社会是一个结构形态的东西,它由表层构造与基础构造组成,而生产力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构造。他说,“马克思一派唯物史观的要旨,就是说: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0他认为基础构造的变化发展决定表层构造的形态:“马氏认为社会的构造是个整个的东西,有其基址,亦有其上层:经济关系是其基址,观念的形态是其上层;上层与基址相合而成此构造。马氏虽认上层的变动随着基址的变动而变动,但绝不是把社会构造的整个全体,裂为零碎的东西,而以基址概全

大学生话务员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话务员社会实践报告 从x月三号到x月二十三号,整个暑假,每天都在进行社会实践——从宿舍到公司上班,上班的环境是在空调室内,对着电脑而工作, 其实挺轻松的,就是每天对着资料打打电话,上班时间是早上8:30到 下午6:00,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是每天坐几个钟,要打一 两百个电话,有点厌烦是难免的。在这个话务员的工作上,学到了许多 知识,这个暑假很特别,时间过得很充实,在为人处事等方面都让我受 益匪浅。 一开始,我去面试这个兼职时,以为是学校里的,暑假在这里帮忙 招生,结果打电话过去问了才知道是学校外面的公司在招话务员。同学 都说话务员这个工作很累,每天要打很多电话,很枯燥。但是我没做过 话务员,想挑战一下电话营销这一行业,所以就去公司面试了。本来还 有一个培训的,结果我因为要考试,培训就错过了,什么的不知道,就 给了我几份资料,让我坐在办公室里自己先看一下,办公室里还有其他 的暑假工,有些还是高中刚毕业的,我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倒是认识了 很多人,我们学校的还有两个。培训进行了几天,因为人还没找齐,我 们这几个第一个星期就是在办公室里看看资料,后来也给我们练过,让 我们随便在资料上找一个号码,打过去推销防伪标签,刚开始很紧张, 因为没打过,而且都是老总,有时候我想的和他问的不一样,我就慌了,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后来练了两天好多了,经理告诉我们,他第一次打 电话的时候也很紧张,慢慢电话打多了,有感觉了,就不会这样了。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由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本着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了解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状况,并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并做出解决方案,并从中有所体会、领悟以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的目的,安排了城市管理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刘辉书记做我们的带队老师。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式下,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就定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 特色支教,也就是把小朋友召集起来,教他们唱歌、跳舞,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以及把我们自带的书发给他们,为他们解说书上的知识。支教的过程中,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以及一脸的求知欲,感觉自己好像也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幸福的时光。 公司是中鼎国信防伪有限公司,去年刚成立的,所以是一个挺新的公司,有采购部、市场一部和二部、行政部、技术部、还有会计,挺完善的。公司刚成立时,所有员工都是通过培训,然后以自荐的形式去竞选职位的,让其他的职员投票,听起来挺好的,可以刺激大家的积极性和胆识。大多公司上下班是用打卡的形式,这里都是扫描指纹的,这样可以避免代别人打卡的现象。这里的公司主要是做防伪标签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打电话寻找潜在的意向客户,发资料给他们看看,同时还要介绍一下用了防伪标签的好处,它可以防止别人对自己产品的假冒伪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经远离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恰恰是非 1 的、1.问: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教条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面 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可以从内容和历史使命两个方对着西方社会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大举压境,不仅没有坚持马克思 面来回答。首先,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主义,反而在“新思维”的指导下,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侧面论位和指导作用,这才是前苏联社会主义解体的真正原因。 证和解决共同理论主题——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 体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其 3.问: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吗?还有没有别的标 中辩证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准?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理答: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论观点。两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一标准,不存在其它的标准。当然,这并不排斥人类理性和逻辑 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可是,逻辑证明尽管重要,内容,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逻辑证明的前提、规则、结论, 观点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仍然要通过实践检验去确定其真理性与科学性。逻辑证明是实践 的基本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检验的必要补充,却不能代替实践检验,也不能脱离实践单独进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行。具体的实践有局限性,实践检验认识只能是一个过程,无限 理论验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指向,马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因此,在坚持实践标 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准时,要防止把实践标准简单化。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预测和描绘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也使社会主 4.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否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义理论从空想变为了科学。综上所述,从理论内容上来说,马克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理论层面论证和展示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 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命题,三者紧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 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从观性和差别性。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及全人类来说,马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 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自然对人的束缚中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 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社会对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 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马克思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下,如何解放无产阶级;科学社会主义是无 5.问: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里,价值是不是唯一的由工 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前景与方面的描绘。三者从时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先进的机器设备是否也能创造价值? 间、空间、条件不同的维度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解放答: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里,商品的价值也只能是由工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总之,无论从理论内容,还是历史使命上,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并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为一个不可分割为机器设备并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不能离开其他生产要素 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也通过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彼(特别是人的劳动力)而独立存在。机器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离不 此联系展现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来源于对马克思开包括科技人员、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众多的“总体劳 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动者”的艰辛劳动。机器设备的开启、监视、调试、信息处理和 检修等,也都离不开人的劳动。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 2.问: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为什么在这个科学理论的指器设备只是作为“物”的要素、作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 导下,前苏联社会主义还会解体?作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的价值可以通过活劳动转移到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商品当中去,但它本身不会创造新价值。现实生活中,采用先进 个终极理论,由于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设备的企业之所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能实现较多的利润 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面临着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境况。在社收入,原因主要在于,先进的机器设备虽然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但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却可以大大提高人的劳动生产 基础上不断解决新问题,并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获得丰富和发展。效率。在某一部门劳动生产率既定的前提下,如果哪一个个别企 但前苏联社会主义自斯大林伊始,教条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 不顾前苏联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前提已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率就会大大高于部门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其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 社会建立的历史前提有所不同,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教条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社会价值, 地搬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描绘,形成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而商品在市场上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 设的模式——斯大林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在此基础行交换的,因此,采用先进设备的企业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就可以 上出现了种种社会矛盾,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本身已获得超额的价值补偿,获得较高的利润收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 一、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是中国发展的根本性纲领。现今,文化的发展是一国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 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样一个文化现状:中国文化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文化发展还处于探索时期,面对外来文化的侵入,很容易遭受其影响。一方面对自身缺乏科学、清晰的认识,一方面不断遭受其他文化发展吞噬,中国文化发展步履维艰。这就需要中国文化发展急需正义的天平,秤出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有益的,有助于其健康发展的,同时排除那些对中国文化发展有损害的,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的外来文化。基于此,马克思主义被推上风口浪尖,它是生命力长青的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有助于中国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在中国引进其他文化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鉴别出哪些是对中国发展有益的文化,哪些无益反而有损的,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当然,引进外来不能仅仅是拿来主义,或者将其拿堆积在一起,犹如守财奴一样,将其全部收入仓库就一切搞定。这样简单的叠加也不可取的。既然有了各种财富,我们就需要将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将姿态万千的财富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力量。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历史观是永远不会过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越发展旺盛。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的指导作用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的实践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脱离人民群众,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群众化的,民主化的,应该在实践中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同时在实践中应该占据主要的指导作用。 二、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国文化的发展都与本国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历史更替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是孕育文化的土壤。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其而自由发展,同时也不会仅仅只受到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化的发展必定不是单一,而是极具复杂性。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大观洋洋洒洒,中国传统文化必定是多样性的,及其复杂的。因此,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全部照盘吸收。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对待中国文化。文化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文化的产生必定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将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吸收过来,古为今用,不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排斥在现在文化发展之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当然,这个发展并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发展,中国走向世界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很重要一部分还包括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发展的土壤,成为的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导思想,其重要前提是正确解决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国人道德方面有不可撼动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从某个方面来说它还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标准。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正确地为传统文化,正确的解读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畅行无阻。 三、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国自明朝中期以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尝到了闭关锁国的苦果山河破碎,国土沦陷,广大人民遭到帝国主义毫无人性的蹂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事实,闭关锁国是不行,不利于国家的发展。现今,中国义无反顾的走向世界,面对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文化的发展也不能独善其身。面对如潮水般涌入的外来文化,中国应该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将其化为已有,为中国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外来文化相对来说更多的指的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做出了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招生话务员简易版_1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招生 话务员简易版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招生话务员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实践单位:解放军通讯学院 实践时间:XX年7月15日——XX年8月 19日 一.实践目的 之所以会想在这个暑假去参加社会实践, 主要是想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用到社会工作中 去,从而了解自己的长短,对于该继续发扬的 东西,我要好好地保持,对于学习中还没有涉 及到,而工作中有需求的东西,我将在以后的 学习过程中,将它弥补起来,为我以后出身社 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关注社

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是我们大学生对社会应有的态度。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对社会的了解还太少,也不够深入。而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用自己所学的东西,积极回报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点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做的也不够。利用这次暑假时间的机会,我想让自己与社会接轨,挑战一下自己的性格弱点。 二.实践内容 社会实践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可算是重要的一部分了.从大一开始,我就积极寻找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家教老师,服务生,推销员等都尝试过,也在这些角色中我也学到很多知识. 忙碌的考试周过去了,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拉着行李箱,就开始出发了。拖着重重的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浅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 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开始萌芽的时期。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思想历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逐渐形成清晰轮廓,并不断成熟进步到形成完整体系。马克思曾鲜明地提出国家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政治实体,一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一种宪法组织。那么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基本观点具体是什么,他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又有何区别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 (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工具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二)在特殊历史阶段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立论。在分析现代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根据阶级冲突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说明了现代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和中立的仲裁作用,揭示了国家权力是阶级斗争和大众民主斗争复杂矛盾的结果,而国家机器、国家机关和国家制度体系是国家权

力斗争的中介和政治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只要阶级统治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就保持着它的独立性。目前的国家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阶级,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经被消灭了的等级还构成一种不定型的混合体而继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那里任何一部分居民也不可能对其他部分的居民进行统治。 (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基础上提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学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四)在共产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理论和国家消亡论。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 —2—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一、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古代的平均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

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二、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实行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一国无产阶级革命服从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要求人们正确处理私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其以民为本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追求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有相通之处。 三、经世重教、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崇尚实际而贬黜玄想,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上,

话务员实习日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话务员实习日记 篇一:话务员实习心得体会 话务员实习心得体会 大三的暑期很快就到了,为了让这个暑假更有意义,我决定在假期要好好实践一下,提前体验一下社会中的无奈和竞争。高中一同学很有志向和抱负,她的公司在大家的祝福中开始挂牌营运了。大学生在假期找实习单位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时间 短,很多单位不想花人力,物力和资金来手把手教会我们,然后个把月的时间刚好上手,就准备回校了。同学很照顾我,允许我来公司实习,而且还带有底薪,虽然底薪少的得刚好够吃,但是觉得已经很好了。我在公司里面是做话务员的。在还没有从事这个职位的时候,觉得话务员很轻松的,整天打打电话就行了,不用出去跑,不用出去晒太阳。我从放假至今是第三周了,我觉得我改变了这个看法。我得出了很多与我刚来这个公司的相左的想法和感悟。 话务员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轻松,而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

力的职位。我们每天的电话量在20通左右,看起来好像少了点,可是光是这20通电话就夹杂了人生许多境遇和未曾体验过的心理变化。我们所联系的客户群体都是些企业经理和老板,他们在忙着挣钱,忙着谈生意,而我们的电话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就打了过去。和善的客户就会认真听完我们所说的话,急躁点的,就不怎么听了,不怎么听也就算了,是狠狠的挂断了电话。我现在也终于明白了几个道理,异性相吸的道理和同龄相通的道理。我是女性,所以一般我打电话过对方去,一般如果是男性接的电话,他们都会比较认真仔细的听我讲,而如果对方是女的话,一般态度都是比较凶的,我终于体会到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句话。更进一层的就是,如果对方的年龄也正处20几岁的,不管男女都很会尊重人,都会很认真的听完我们的话,而如果是中年人的话,那就是毫不客气的了,不管是男性女性,态度都是很急躁的。 篇二:话务员实习报告 话务员实习报告 摘要:面临着一个艳阳高照振奋人心的暑假,我怀着新奇和期待的心情准备迎接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不禁回想起这一年来的心路历程,我们从对大学的懵懂憧憬,到接受大学生活的种种挑战,再到适应了大学生活并探求属于自己的大学方式,一路上有喜有悲,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有迷茫,也有豁然开朗,我们在经历着自己的丰富的人生,就像是雏

英美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第20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学习目标 1.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局限性。 2.根据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度体会“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教材分析 一.背景: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可能性 ⑴政治基础: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建立。 ⑵理论基础:启蒙思想,特别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2.必要性:独立之初是邦联制国家,实际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⑴政治:邦联国会,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有权征兵、征税、发行货币。 ⑵经济:各州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没有制定统一的关税,为英国商品倾销提供了便利。→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新宪法,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战争换来的独立,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华盛顿警告:“要么我们在一个领导之下成立联邦而结合为一个国家,要么我们就保持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永远互相争吵。”——《大国崛起》 3.制定宪法 ⑴制宪会议:1787年在费城召开,经过激烈争论,通过联邦宪法。 ⑵原则:“分权与制衡”。通过分权、制约最终达到平衡,是宪政的最终目标。 【历史纵横】制宪会议上的权利之争 制宪会议上产生了大州和小州、北方自由州和南方蓄奴州之间的权利斗争。 最后,为制宪会议代表们共同接受的是康涅狄格州的“大妥协案”:国会参议员各州两名,众议员按“联邦比例”出;计算“联邦比例”和纳税人口时黑奴都以3/5的人口数加入计算;国会有权征收关税;1808年以前可以输入黑奴,但每人课以不超过10美元的关税,1808 年以后是否禁止奴隶贸易到时国会再讨论决定。 二.1787年美国宪法 1.联邦制 ⑴联邦政府: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①法律:有适用于全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②职权: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⑵各州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①法律: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州的立法虽然必须符合宪法,但是宪法保证州的领土与主权不受侵犯。②职权:联邦和各州各有自己的三权分立的政治机构。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级官员。联邦和州之间、三权机构之间相互构成了多重分权与制衡。 ⑶作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又防止了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尽量给地方一定的自治,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创立联邦制度。“联邦既像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联邦实现了自由与力量的统一。2.三权分立制 ⑴立法权归于国会①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 1/3;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②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名额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③职权:立法:法律需经两院通过,总统批准;财政: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

大学生招生话务员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招生话务员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单位:石家庄华兴科技工程学校 实践时间:xx-7-13——xx-8-26 一、实践目的: 在现实社会中锻炼自己,实践一下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为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做准备。挑战一下自己的性格弱点。 二、实践要求: 对于每位大学生或是毕业生而言,社会实践是大家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社会实践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我现在才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在现实中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得很少很少。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暑假酒店服务员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阅读! 了解如何组建、带领团队。发现一些团队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协调团队内部利益,解决团队内部和外部矛盾。 首先,关心照顾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理应继承并发扬这种美德。 三、实践单位简介:

石家庄华兴科技工程学校是一所职业类的学校,其前身是技校。是专门给部队培养人才的。后来改成了一所中专。专门给中国移动、中国银行、丰田汽车和长安汽车座定向委培。主要招收初高中应届毕业生。 四、实践内容: 我的职务是招生话务员。工作很简单,就是拿着印有今年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姓名和联系电话的单子一个个的打电话。工作时间:上午、7:30——11:30下午、2:30——5:30晚上、7:00——9:30 其中上午和晚上上班的前半个小时要跳半小时的舞。一是为锻炼身体,另外就是让我们收收心吧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中午为了尽快让我们醒过神来,要进行半个小时的“击鼓传花”游戏,传到谁那里谁唱歌。另外每天晚上下班了还要要开会进行工作总结。 五、实践感想: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变,中专类学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招生困境,国家在努力普及高等教育,各本科及大专类院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而开始于八十年代末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源减少。中专类学校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现在我国的教育也有了商业气息,中专类学校抢生源竞争相当激烈,商场犹如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个团队想有较强的战斗力就必须要团结,优略互补,发挥团队的优势。一个好的领导也十分重要,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不无道理。团队里每一个成员都在维护并争取更多的个人利益。而且成员们又根据他们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形成了一些非正式组织,这些组织往往会助长一些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