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论

绪论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谢尔顿、劳拉.金:“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定义:“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层次)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

●积极人格特质(个体层面)

●积极的组织系统(群体层面)

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

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产生:20世纪末,美国兴起,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和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zentmihalyi)。

1997 年塞利格曼就任APA 主席提出“积极心理学”思想。

2、历史必然性——当今世界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1)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它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除了关注消除痛苦之外,更多地关注创造快乐。

柏拉图:“让全民快乐是一切制度的根本。”

(2)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稳定繁荣人类的积极品质

(3)中国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理由:中国人习惯于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比欧美人更容易不快乐;小康社会阶段。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光明

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

三、评价

存在的问题:1、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2、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3、Frankl 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

研究中有待克服的问题:与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等。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

引导心理学目标的回归,将培育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根本目标

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即研究积极力量并使人健康幸福

三、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分析人的行为和观点、问题,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第二章关于积极和积极体验

什么是积极?

?“积极”概念,1958年贾霍达(M.Jahoda)

?积极(positive)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字(positum),它的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

的”或“潜在的”意思。

●定义: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

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

?对积极的理解:

●积极是指主观上的感受,只能与自己的过去感受相比。

●积极是一个带有价值导向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积极主要不是人的外显积极而是内在积极,它是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

●积极并不总是积极有为地把每一个事情都去办好。

当代心理学研究“积极”的必然性

1.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重要本性

拉瑞·纳希实验证实同情、关心等积极品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己成为了人类本性的组成部分。

●社会促进效应

●人的心灵中有天生的积极种子,能否顺利发芽生长,还要依赖于后天的其它条件。

2.积极也符合当前的社会实际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人类所拥有的积极品质的累积。

当代心理学研究“积极”的必要性

1.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倡导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才有可能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

2.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积极的思想是帮助找到“强调竞争”与“强调公平”之间平衡点的关键。

第二节积极体验

一、什么是积极情绪体验

?所谓积极情绪体验是指所有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绪体验。

?积极体验的形式:把积极情绪体验分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

?通过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力量的一条最有效途径。

二、积极情绪的功能

?1.积极情绪的扩建功能

●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

感、自豪感和爱等具有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

?2.积极情绪对心理紧张的消解功能

●积极情绪体验能控制或延缓消极情绪所导致的各种心血管的异常变化

三、主观幸福感体验

1.什么是幸福

?《现代汉语词典》:“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泰勒.本.沙哈尔: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3.主观幸福感的评估与测量

(1)量表测量法A.单题测量法B.多题测量法

(2)其它的评估方法如行为记录法、生理指标检测法、他人评价法

第三章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体验之一)

第一节面对挫折时的积极与消极的想法

一、工具性认知与评价性认知

(一)自我对话时的认知方式

●当人感受外界事物时,会自我对话或自言自语,这种心理活动叫做认知。

●工具性认知指向对事物的应对与处理,是对事物特点规律的认知。它帮助人解决问

题,具有工具性和指导性。

●评价性认知是评价自己做得如何,成败了怎样,和别人比又怎样的认知。这种评价

会产生情绪。

?中性刺激,工具性认知起主导作用,不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正性刺激或负性刺激,

有评价功能,使人卷入情绪中。

?(二)认知偏差及后果

●工具性认知出现偏差,会导致行动的失败。

●评价性认知出现偏差,会产生不健康的情绪,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心理不健康

的人,多半也是心理阴影多的人,主要是评价性认知出了问题。

二、面对挫折时的消极与积极的信念

?(一)消极信念是不能适应环境要求的,不灵活的,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想法。其特

点:僵固的,缺少弹性的;主观的,脱离现实的;不符合逻辑的,不讲理的;有损于你的心理幸福的;有损于你追求基本的生活目标;有损于发展和维系你与他人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积极信念是指适应环境的要求,有利于解决问题和有利于心理幸福的想

法。特点:灵活的,有弹性的;与现实是一致的;符合逻辑,合理的;有助于你的心理幸福;有助于你追求基本的生活目标;有助于发展和维系你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常见的消极与积极信念

一、刻板的要求(命令)与充分的选择

?(一)刻板的要求

分析:对现实具有强制性或绝对化的要求,不留有余地,是病理性情绪的来源。

?(二)充分的选择

分析:充分的选择向自己表明生活中自己想要的东西或不想要的东西,它的语气是合理的、缓和的、客观的,能灵活的、有弹性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二、惊呼的与非惊呼的信念

(一)惊呼的信念是指大惊小怪,夸大消极事件的不利后果的想法。

分析:这种信念是对不利事件的不利后果的夸大,会影响人的情绪健康。(二)非惊呼的信念:当我们面对不利事情时,甚至是危险的事情时,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分析:一个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当然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也不能认为这是最糟糕的,不将悲观情绪推向极端。

三、低挫折容忍与高挫折容忍的信念

?分析:陈述表明事情是不可忍受的,持有这种信念很可能会导致精神崩溃,令我们

陷入痛苦的深渊。

?分析:在这种陈述中,承认所面对的挫折事件是难以忍受的,但同时又表达了自己

的忍耐性和战胜挫折的信心。

四、贬低自我、他人和世界与接受自我、他人和世界

?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以偏概全,用概括化的方式来简化这个复杂的世界,用事物的

消极评价来替代事物的完整评价。

(二)接受自己、他人和世界

?分析:向自己承认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凡人,都有可能犯错误,自己生活的世界也

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既有让人满意的地方,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一些中

性的与自己无关的方面,它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第三节积极的负性情绪与消极的负性情绪的差别

一、差别:

●积极、健康的负性情绪在强度上不如消极、不健康情绪的负性情绪强烈。

●最重要的差异是引起两者的信念不一样。换句话说,负性情绪是否积极健康,取决

于人的认知或者信念是否积极与合理。

第四章指向自我的积极:自我接纳(积极体验之二)

第一节无条件接纳自己

一、价值条件化——使人有条件地接纳自己

(一)什么是有条件地接纳自己

●所谓有条件地接纳自己,是指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好坏(成败)来决定是否接纳自

己,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存在来接纳自己。

(二)后果

●功利化对待自己的取向是神经症的根源之一。损害人做事的乐趣。

二、去价值条件化就能自我接纳

●(一)所谓自我接纳就要把自己不需要的,对自己不合理的要求丢掉,做回自己想

做的自己,让自己回到自然的乐趣上(或者说是正视自己存在的完整性,接受自己的长短处和优缺点,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情做不好而过分自责)。

●(二)自我接纳是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三、自我接纳的方法

(一)停止与自己对立(二)停止苛求自己(三)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四)不轻易否定自己的人格

第二节确立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

一、什么是自我同一性(一)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二)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丧失或混乱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课题,他称之为“心理·社会的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

?发展阶段(年龄)心理·社会的危机心理·社会品质

●婴儿前期信赖—不信赖希望

●婴儿后期自律性—羞耻·怀疑意志力

●幼儿期主导性—罪恶感目标,勇气

●儿童期勤奋—自卑能力

●青少年期同一性—角色混乱忠诚

●成人前期亲密—孤独爱

●成人中期繁衍—停滞关心

●成人后期自我整合—绝望

青少年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一、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状况:11岁后,渴望独立又害怕孤独,渴望独立自主而又离不开

父母的照顾,渴望被理解而又不主动去理解他人,想找他人倾诉而又怕他人看穿自己,时常感到渺茫,为了突出自我、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的价值体系和反抗以前的权威、否定旧的价值体系,他时常采用不成熟但必要的对抗方式——敏感、情绪化和叛逆。

?发展任务:形成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确立成功,则意味着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反之,自我同一性

确立失败,就有可能引起统一性扩散或消极统一性发展,这类个体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获得积极的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忠诚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按照社会规范

去生活,尽管它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和谐之处,意味着能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能奉献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大学“校漂族”的自我同一性危机

?高校周围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毕业了却不就业,照样在学校,早已不是学生,

但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的人。

(一)对“校漂族”应该怎样看待呢?

“校漂”是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但“校漂”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校漂族”是心理社会化不足的典型人群。

(二)根源在于自我同一性危机

表现:虚荣心;时间前景混乱;勤奋感混乱;对异性难以形成亲密感。

主要问题:没有找到自己,没有精神归属,漂泊在空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大学生确立自我同一性的好办法

第三节自我认同法则:我很忙,无暇顾及自己

(一)做积极的事情导致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导致更加积极的投入。

(二)人的最佳状态就是指经常处于这种无暇顾及自己或忘我的状态。

第五章指向过去的积极——遗忘、宽容与感恩

第一节学会遗忘

一、记恨容易却是无用,遗忘不易然而有用

二、选择遗忘所遵循的标准

1.(这么想)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主观幸福

2.(这样想)是否有利于你解决困扰和问题

三、遗忘法则

1.不必在痛苦后急于控制消极的回忆

2.将主要精力放在做眼前的事情上

3.力争做正确的事情

四、珍藏美好的回忆

第二节学会宽容

一、宽容的功用1.宽容是对个人恩怨的一种更高的领悟,是化解仇恨的历史方法

2 .宽容磨砺意志,磨亮生命锋芒

3 .宽容也是一种遗忘

二、中国文化中的宽容

三、如何宽容别人

1.不念旧恶,以德报怨2.用宽容来扬弃嫉妒

第三节学会感恩

一、感恩的意义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促进成功的重要法宝,

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抱怨对人生永远是个负数

二、感恩文化:传统二十四孝孝感天地亲尝汤药啮齿痛心芦衣顺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鹿乳奉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乳姑不怠恣蚊饱血卧冰求鲤埋儿奉母扼虎救父弃官寻母尝粪忧心戏彩娱亲拾葚异器扇枕温衾涌泉跃鲤闻雷泣墓刻木事亲

哭竹生笋涤亲溺器

第六章指向现实的积极----接受不完满和坦然处之

一、平凡的真理:不完满才是人生

1.不如意才是人生真相

2.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

二、学会接受不完满才能安生

什么是坦然?1、坦然是平淡中的快乐2、坦然是艰苦生活的自信3、坦然是失意后的淡定

4、坦然是对逆境的从容

5、坦然是对困苦的坚韧

二、坦然的功效

使你活得自然,活得真实,活的轻松;使你不为名利所困扰,不为仕途为忧虑,不为得失所不安;使你睿智洒脱,使你了无牵挂,使你胸怀博大;教导人们停止与自己对抗

第七章指向未来的积极——乐观与希望

第一节对待将来的积极体验——乐观

一、乐观的概述

1.什么是乐观乐观,是一种最为积极的性格因素之一,是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最差也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坏事情总会过去,阳光总会再来的心境。

2.乐观者和悲观者看待事物的方式不一样

悲观者的特征是对坏事情坏消息极为敏感,对坏事情坏消息有一种偏爱。乐观者对好事情好消息十分敏感,对好事情好消息比较偏爱,经常盯着生活中的好事。这种最初的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和认知方式是相当稳定的,Seligman称之为解释世界的形态。

3.乐观和悲观——令人瞠目的影响力

1)乐观、悲观与身心健康

2)乐观的心理效用善于观察喜欢观看精神愉快产生心理免疫力

4.受经验影响,学会悲观比学会乐观更容易

Seligman研究发现动物和人很容易听从失败的摆布而放弃努力,这个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启示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二、积极心理学对乐观的解释

(一)人格特质论Scheier等人格特质论者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是个人对未来事件的积极期望,相信事件的未来好结果更有可能发生。

(二)解释风格论Seligman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具有稳定性,并把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解释风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悲观解释风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

乐观解释风格将坏事坏结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好事好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

悲观解释风格将好事好结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坏事坏结果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普遍的原因。

乐观者与悲观者对所发生的事件的解释差异:暂时与永久、特例与普遍、外在与内在。(三)乐观解释风格的培养

1.影响解释风格形成的因素个体的遗传基因体的生活环境个体日常生活中获得的体验2.乐观的发展(培养)

主要通过对后两个因素施加一定的影响,从而促使个体形成乐观解释风格。

第二节对待将来的积极体验——希望

一、什么是希望希望是一种情绪体验,也是一种使个体维持自己朝向某种目标活动的思想和信念。

二、儿童希望的发展

三、怎样提高孩子的希望水平1、帮助孩子确立合适的愿望目标2、有意识地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力3、发展寻求达到目标途径和应对生活困难的各种策略

?具体做法

1)指导孩子阅读充满希望的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故事2)让处于低希望水平的孩子与具有高希望水平的孩子相互结为伙伴

第八章积极的自我对话

第一节多使用正性词语

一、消极的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习惯使用负性词语

二、学会新的思维方式,将负性词语删除,代之以正性词语

第二节用“问题解决式对话”代替“问题剖析式对话”

一、消极的人用“问题剖析式的对话”

挫折——抱怨——关注失利原因——剖折式语言

剖折式语言特点:向后看,反省式的

二、积极的人用“问题解决式的对话”

挫折——跳出去——关注问题解决——解决式语言

?问题解决式的语言特点:指向现实和未来

第三节以灵活的因果关系代替僵化的因果关系

一、客观解释:寻找僵化的因果关系

失败解释,从事情前后顺序来进行客观的解释

?角度:“幸福比真实更重要”

?标准:“是否有利于个人幸福”、“是否有利于问题解决”

?客观解释,缺少灵活性和变通性

二、主观解释:灵活的积极的因果关系

?改变客观的因果陈述的方法——意义换框法:就是把原来因果关系的结果变成一个

积极的动态词语,置换原来的被动消极的结果,而将结果重新解释为一种改变现实的积极状态。(客观的但是无益,主观的却是有益。)

第四节将困境置于时间中

一、面临不利的结果,在话语表达上,最好灵活地考虑时间性从固定不变的角度对自己说抽象的和概括的话。

二、将固定的、概括化的陈述变成具有时间流变性的灵活陈述

第五节将能力置于空间中

一、消极的人对自己能力描述时用以偏概全的方式,作绝对化的判断

1.以偏概全就是根据过去一次或者多次的经验断定永远如此,或者根据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足就断言各方面都不行。2.事实上,事情不是那么绝对的。

二、积极的人限定条件地说话,将对自己的断言设定在具体的时空中

?内容小结1.自我对话发生在个体的心灵深处,看不见,摸不着。控制你跟自己说

话的方式,采取积极的语言模式与自已对话,是达到巅峰表现的关键。2.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自我对话最好说出声音来。3.养成“自我对话”的习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去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倾吐心声。

第九章积极人格

第一节人格及人格研究的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带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人格的鉴定

人格正常

人格问题(含人格缺陷、人格偏差、人格障碍,其中人格障碍是典型的人格问题)

三、关于人格的研究

主要是出于了解他人的愿望古巴比伦占星家:根据人出生时行星所处的位置 古希腊、古罗马:相面十九世纪德国解剖学家加尔:颅相学

科学心理诞生后:遗传论(Galton的《遗传的天才》)和学习论

今天:实体论与渐变论、特质人格理论

?实体论

人格特性是固定不变的它基本上不受人后天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格是由人格特质构成的,人格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外界的环境和情景条件只是起着一种表层装饰作用

?渐变论

人格是可塑的,行为与人格是可以分离的。

主要观点:(1)人格主要还是受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动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可能随环境或情景条件的变化而显示一定的意义变化,人格与行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

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如性格特征. 著名的特质理论——“大五”人格理论。

人格的五大因素: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大五人格因素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宜人性(agreea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积极人的人格特质

1.乐观----他们先看到事情的可能性,而不顾绊脚石。

2.自信----生活有方向,有目标,总是看事情的光明面。

3.热诚----关怀并尊重他人,发自内心地帮助周围的人。

4.欢乐----乐于生活,乐于工作。

5.条理----他会有条理地把事业,情感,子女等问题提出来.并希望得到条理和理性的建议。

6.自爱----反观自省,做合乎情理的调整,永于认清自己。

7.务实----按切合实务和计划鞭策自己,做自我考核。

消极人的人格特质

1.抱怨----总是寻找别人和周围事物的缺点。

2.悲观----永远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而不愿看其中所包含的可能性。

3.害怕----充满疑虑,怕作决定,惟恐万一失败而不愿把握机会去尝试新的事物。

4.自私----一味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而不顾及他人的观点和立场。

5.自怜----一直为自己找借口,沉湎于自觉可怜中。

6.怀疑----这种人总说:“不可能成功啦”或“我朋友做过也没有成

功啊!”7.缺乏自信----对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自我价值及自我形象。8.不认同他人----对失败的人看不起,对成功的人他会用:“莫须有”的人身攻击来否定。9.害怕谈到钱----以否定的态度谈论金钱、地位和财产,以及与这些事物相关的话题。

二、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

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

三者是交互作用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格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

三、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人类的基因力量早已和人的某些行为功能相结合而成为了一种受主体控制的能力或者是潜在能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应研究人的积极力量,也就是研究影响人积极人格的成长因素。

第三节积极人格形成的心理动力人格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动机——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这种动力的基础是需要。

第四节积极人格实现的主要途径

一、增进积极体验

二、培养良好的自尊

第十章积极的社会生活

积极的社会生活包括很多方面,积极的工作、积极的国家制度、积极的家庭气氛、积极的学校教育等是其中的几个最主要方面。

第一节积极的工作

一、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工作

1.工作已从“金钱行为”逐渐演变为“满意行为”2.工作定向及升华与倒退

三种性质不同的工作定向——

霍兰德: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关系

?六种人格类型职业类型

实际型技工、机械装配工、绘图员、农民等

研究型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

艺术型演员、艺术设计师、作曲家、小说家等

社会型教育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

企业型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

传统型秘书文员、会计、图书馆员、出纳等

工作从职业定向向事业定向或天职定向转化我们称之为升华,而从天职定向朝事业定向或职业定向转变我们称之为倒退。每一项职业都有可能升华为天职定向。

二、工作与意义——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

1.通过工作获得生命的意义2.将枯燥的工作变成享受的时光

三、“没有任何借口”、“选择做得最好”——积极对待工作的态度

四、比老板(上司)更积极地工作

第二节积极的国家制度

?建立积极的国家制度就是指国家要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方面、在社会舆论的营造

方面、在国家发展计划的编制方面等要体现出积极的意义,也即要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

一、树立新的国家发展目标

(一)亏空的传统发展目标——“一切为了GDP的增长”成了最大的发展目标

“GDP崇拜”到底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首先,“GDP崇拜”造成了较高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其次,“GDP祟拜”造成“三农”

问题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艰难,农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跟进一步扩大。再次,“GDP崇拜”造成国家公共事业投入的不足,与广大民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缓慢

(二)以国民幸福总值为核心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新的国家发展目标——以民众的高质量的生活为核心的GDH国民幸福总值)高质量的生活包括:财富,河水干净、空气洁净、执法文明、社会诚信、身心健康等与财富无关的东西;以公共产品的形式提供给民众,富民的同时更要“福民” 二、明确政府的职能

政府是“人的政府”,不是“物的政府”

首要职能就在于促进和保护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促进和保护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第一,必须向整个社会提供能满足民众需要的、足够多的公共物品;第二,应优先增加低收入者或贫穷者的财富;第三,弱化民众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的竞争;第四,增进民众的心理健康

第三节积极的家庭系统

家庭关系主要包含三个子关系:婚姻子关系,称之为家庭亲密关系;亲子子关系,也称亲子关系,它主要包括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血亲关系子系统,又称近亲关系。

一、家庭亲密关系

在核心家庭中,夫妻间亲密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强烈的、经常的和全面的相互依赖关系”。美满姻缘的第一要素——用心培养亲密关系

(一)亲密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婚姻是人们消除生活麻烦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

医学心理学研究也证明,良好的亲密关系能延缓女性的生理衰老;

教育心理学研究更是表明,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二)亲密关系的主要构成成分

1.了解和被了解

2.归因(混合归因有利于看清问题)

3.接受和尊重

4.互惠(互帮互进,共同收获)

5.连续性或长期性

(三)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

亲近感阶段理解感阶段尊重感阶段期待感阶段“夫妻相”是双方期待感的结果

二、家庭亲子关系共同养育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相互对抗性模式第二

种是分歧性模式第三种是和谐性的模式

三、创造积极的家庭文化编码

巴希尔.伯恩斯坦提出,1.文化编码是以一种内隐的情景意义方式存在的、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原则或规则。2.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他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家庭文化编码。现代社会两种典型的家庭文化编码地位型家庭文化编码个人型家庭文化编码

地位型家庭文化编码的特征及影响

特征:家庭各成员角色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界线,各成员间角色的渗透性较弱,所谓“演什么像什么”,成员与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阶层性,整个家庭呈封闭性状态,外来的或异己的东西不易进入。

影响:孩子比较敬重权威,注重个人的基本责任和维护集体利益,但个体自身的自我意识却会受到压抑,独立性也不够,缺乏创新和创造的精神。这种文化编码在社会的下层阶级较多见。

个人型家庭文化编码的特征及影响

特征:家庭成员间角色界线比较模糊,没有明显的权威结构,成员间角色相互渗透性强,家庭呈现出开放性状态,容易吸收或包容新的东西。

影响:孩子会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不仅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情绪,表达内心世界,而且也非常尊重他人的意见、情绪等。这种文化编码在社会的上层阶级更常见。

比较而言,个人型家庭文化编码相对于地位型家庭文化编码表现得更积极,是更为积极的文化编码。

总结语个人型家庭文化编码跟整个大社会的发展潮流是一致的,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性的,也就必然含有积极的特性,因而个人型家庭文化编码是一种积极的文化编码。两种文化编码的不同,也反映出上层社会更善于捕捉到社会将来的发展方向,而下层社会则常受眼前利益或身边利益的影响,他们不太有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常受生活或生计所迫,不得不屈服于看得见的眼前利益。

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文化编码的几条建议

建议一,通过言语交流、家庭仪式和家庭故事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文化编码;建议二,做孩子的顾问或咨询师,不要去做孩子的经理人;建议三,做孩子各种社会机会的积极提供者

家庭仪式与家庭故事家庭仪式包括有程序规范和礼仪要求的正式仪式,如婚礼、祭祀祖宗,和没有什么程序规范和礼仪要求的非正式仪式,如家庭成员在出门时、睡觉前的互致问候等。家庭故事是一条家庭价值观传递和家庭角色教导的重要途径。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家庭以前的荣光或先前的生活经验,保存的大多是一个家庭价值体系中最具生命力的硬核精神,一般具有积极的性质。二是家庭成员各自独特的人生经验或经历,有时甚至是所碰到的各种生活或工作琐事等

父母的指导者角色孩子在较小的年龄阶段(11、12岁前),由于自身的知识或技能的有限,父母应着重给孩子提供过程性指导或帮助,也就是说父母应在具体的行为方式、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明确为他提出怎么做的意见。而当孩子长到少年期或青年期之后,父母就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这一时期的指导应从过程性指导转变为结果性指导。也就是说,父母主要把孩子本身行为的将来结果告诉他,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该如何去做。社会机会社会机会是指孩子与家庭以外的其它成员、组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团体等的社会交往。孩子的大多数社会交往机会主要是由父母提供的,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总是被父母正式地或非正式地设计着。心理学家更愿意把孩子的各种社会机会统称为孩子发展的“社会资本”。

第四节积极的教育现代意义上的积极教育就是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实施的教育。

一、成长隐患:当恐吓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时

1.追求功利使教育失去了育人本意2.认真努力学习是以恐惧失败为动力,高分是以牺牲心理健康为代价的 3 .恐吓的结果:焦虑过剩——一个群体性心理问题

二、积极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 .必然性。如今的教育已成了普通人的生活本身。

积极教育把立足点放在了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上,致力于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

2、必要性。对学生是以预防他们的问题为主,还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为主?促进健康的努力在未成年人身上似乎更有效果。积极教育的主张应该更适合未成年人的教育。

3.教育的使命在于使人成人

成人的任务有三:一是纠正缺点,使有问题的人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人更具有生产性和道德性;三是对人进行鉴别,并使天才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积极教育PK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五宗罪

1、把教育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功能放一边。

2、感兴趣的是学生身上的问题。

3、过分强调了矫治功能,习惯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

4、把人的应对和恢

复主要看作是一种对外在压力的反应。5、用外科手术式的方式来预防学生问题的产生。

积极教育谨遵教育的本意,把重点放在促进人的积极品质上:1、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2、把培育学生的优点作为教育本身的根本目标。3、把重点放在各个心理发展阶段的积极资源上。4、提倡一种新的预防观,即让学生自己防自己。、5、积极教育一方面注重对普通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转向于对天才的关注。

小结:教育不仅要修补,更要建设;既要修补也要发展。

四、回归生活世界是教育本意

1.应试教育扭曲人的“正常”生长状态,也就破坏生活的本意。

2.利益(急功近利)驱使更易让教育失去本意。

3.教育的本意是让人生活得更好---“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含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回归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回归未来的生活世界、回归学生内心的生活世界。

五、教育无痕是一种唤醒的智慧

教育者要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人;其次,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宽容心”的人

积极教育的启示意义积极教育强调教育并不仅仅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教育更主要的应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大和培育。

三、维护好心理支持系统

首先,从系统的最佳状态来看,朋友之间不要有太多的横向联系。其次,不要把你的支持系统当成“永动机”,你要和他们持之以恒地交流互动。第三,支持系统有时会出现故障和断裂,需要更换和修补。

第十一章积极心理应对

二、应对的概念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动。

应对的主要功能:调节应激事件的影响(包括改变对应对事件的评估,调节与事件有关的躯体或情感反应)

二、应对策略

(一)概念:应对策略又称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应对是一种包含多种策略的、复杂的、多维度的过程。

(二)应对策略分类

?问题中心应对策略:适合于处理可控制的应激源

?情绪中心应对策略:适合于调节由不可控制的应激源

?回避策略:适合于积极应对前

(三)常用应对方式1、问题解决2、社会支持3、宣泄4、哭泣5、信仰6、冥想7、放松8、认知重建9、幽默10、分心

浅谈积极心理学

结合《乱世佳人》浅谈积极心理学 合肥学院教育系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王娟娟0911011056 摘要:为了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运用领域、启示和意义、展望,并结合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的形象具体描述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什么样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哪些内容。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实证主义、情绪体验、个人特质、斯嘉丽。 前言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思,它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正文: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 (一)定义 积极心理学具体指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 (二)研究对象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三)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促进个人顺

利的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四)诞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1、理论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特曼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在二战期间这种研究被迫中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人本主义思潮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关于“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的观点,对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以及把积极组织系统和积极关系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影响。2、现实背景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种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于对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了主导性模式[2]。目前,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孤独、焦虑、精神空虚等负面心理也层次不穷。这让心理学家们不得不反思传统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也开始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注重对第二、三使命的完成,也即是对积极品质、人类的潜能等进行研究,于是积极心理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诞生了。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主题 (一)研究方法 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另一方面,虽然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但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它学习和继承了质性研究的一些优势和长处,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等。积极心理学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真得可谓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有利于它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二)研究主题 1、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最新)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 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子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比如说,我们的出生、我们的高度胖瘦、我们的性别、我们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先天的,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是“乐观就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学【S】 2012042137 吴琼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特性,探究其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爱情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可以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幸福感,有利于健康的心理机制的完成,增强自信,使自我参照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 引言 积极心理学,它挑战了心理学界几百年来以研究心理疾病为主的思潮,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 在中小学,甚至高中阶段,学生基本上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属于被动。在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下,他们可以很好的无后顾之忧的,心只投入在学习上。而同学间的关系来的那么真切,男女同学间提倡和谐友情,但是抵制过于亲密的接触。然而,到了大学一切看似自由,无人管束的生活,却让很多同学没了方向。大学不仅在学业上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大学如同小社会竞争和压力比以前更加大。在“学业、情感、生活、就业”四个方面与以前有巨大的差异。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他们有了完全自我发展和定义的空间,脱离了高中时期老师束缚式的管理模式,来到相对自由自主的大学生活,在心理和生理层面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很多学生会产生不适应的消极心理。这一时期,大学生开始形成最后影响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这时积极心理学,则可以在他们身上产生很大影响。 一、可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的一种统合模式,这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区别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人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六种美德是智慧、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英勇、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表现会有所侧重,但是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对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很有帮助。一个人培养和发展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不仅能够缓解自身的痛苦,提高生活满意度,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把握幸福的人。赛里格曼等人的关于美德与积极人格特质的

优课_积极心理学答案精选

2-4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 1、具备生命意义的消极取向的人具有两种生存倾向:________和向外的社会倾向。(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向内的消极倾向 2、心理学和宗教的差异之一在于,所有宗教都试图回答“生与死”的终极问题,尤其是“死”的归宿问题。心理学关注生死之间________的问题。(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人如何更好活着” 3、意大利画家安格尔的代表作_______用裸体少女和泉水暗示着人类的生殖本能,是歌颂人类生殖本能的不朽之作。(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泉》 4、调查发现,世界上的长寿者都具备四个明显的特征:合理饮食、______、平和心态、生活环境。(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科学运动 5、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阶段称为“自我同一性”阶段,此阶段是对生命意义困惑的最初阶段。(单选题) A、 幼儿园到小学 B、 小学到初中 C、 初中到高中 D、 高中到大学 我的答案:C

6、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生命意义的积极取向称之为()。(单选题) A、 生的本能 B、 爱的本能 C、 性的本能 D、 建设的本能 我的答案:B 7、健康是指()。(单选题) A、 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B、 没有病痛。 C、 没有心理疾病。 D、 身心舒适。 我的答案:A 8、顺境时觉得生命美好;蹉跎时觉得生命多难,逆境时觉得生命枉然,这说明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受制于:()。(单选题) A、 人的认识发展进程 B、 人的追求目标 C、 人的现实社会境遇 D、 人的生命周期规律 我的答案:C 9、下列不属于生命意义的社会取向的是:()。(单选题) A、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主任讲座稿)顾文斌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现已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关爱。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其实,这种观念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对于世界著名期刊《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00多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搜索 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这个统计数据显 示,一个多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

浅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教育

浅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教育 周春芳 在一份关于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征集问卷中,有位家长的问题是:孩子对各个课程没有兴趣和爱好,怎么办?从字面意思推测可能该家长的问题本质是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各门功课没兴趣。对此我的回复是:(1)请家长先自己思考或者说弄清楚,您希望孩子具体表现出什么样子才觉得还可以。(2)为此您曾做过哪些努力来帮助孩子,其中哪些比较有效,哪些无效?(3)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我认为较好的做法是增加孩子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自信感,而不是每天就孩子的错误、不足进行纠正、批评和说教。并举了一个例子,希望那位家长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例子:美国的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往往只打勾,不打叉。如一个学生做了10道题,结果对了一道,错了9道,老师就在他的本子上打一个大大的勾,学生一看发下来的本子,一个大勾,很开心。第二天10题对了两题,老师打了两个大勾,学生一看,昨天一个勾,今天两个勾,更开心,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自信感,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勤奋,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 上述回复中的第三条我是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提出来的。下面先谈谈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而积极教育是指以学生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开展实施的教育。积极教育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促进积极上,而不是传统的纠正问题上。那么什么才是学生积极性的源泉呢?即如何才能推动学生积极地学习呢?下面我想从大家不陌生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起。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绝对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移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并且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习。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生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与她母亲的激发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激发和鼓励是指通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前进。

品味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教学教材

品味塞利格曼的积极 心理学

品味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本文主要从塞利格曼的简介、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积极心理学。 关键词: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幸福,内在动机,沉浸体验 1.前言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浪潮,补充完善了仅仅研究心理缺陷和病态的理论阶段。在美国,塞利格曼教授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这个新的心理学分支主要关注与人的积极力量和幸福有关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个人概况

马丁·塞利格曼(1942-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1942 年8 月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奥尔巴尼。1964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塞利格曼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998 年,塞利格曼以历史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据海格布鲁姆等2002 年数据统计显示,塞利格曼是20 世纪百名杰出心理学家之一。2006 年,塞利格曼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这一奖项是为在心理学理论和应用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推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科学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 3.研究方向与理论 3.1幸福 塞利格曼在2002年提出: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在这里,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积极的情绪,如喜悦或安详,也包括积极的状态,如沉浸或欣慰。 3.1.1.积极情绪:塞利格曼将积极情绪划分成三类:与过去有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和与将来有关的幸福。与将来有关的幸福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 3.1.2.幸福的作用:塞利格曼认为,积极情绪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更好的关系和显示更强生产力的机会。幸福的人们会高估他们的能力,对积极事件比对消极事件记得更多,但由于他们会运用一些重要策略,因此他们更擅长做生活的规划决策。

积极心理学

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论 绪论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谢尔顿、劳拉.金:“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定义:“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层次)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 ●积极人格特质(个体层面) ●积极的组织系统(群体层面) 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 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产生:20世纪末,美国兴起,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和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zentmihalyi)。 1997 年塞利格曼就任APA 主席提出“积极心理学”思想。 2、历史必然性——当今世界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1)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它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除了关注消除痛苦之外,更多地关注创造快乐。 柏拉图:“让全民快乐是一切制度的根本。” (2)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稳定繁荣人类的积极品质 (3)中国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理由:中国人习惯于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比欧美人更容易不快乐;小康社会阶段。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光明 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 三、评价 存在的问题:1、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2、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3、Frankl 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 研究中有待克服的问题:与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等。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 引导心理学目标的回归,将培育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根本目标 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即研究积极力量并使人健康幸福 三、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分析人的行为和观点、问题,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 与发展 "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发展 〔论文摘要〕20世纪末以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是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心理学对人持积极乐观的评价,注重研究人的各种美德、积极品质和积极能力,以积极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是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的矫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关注大多数人的生活与发展,心理咨询变事后式咨询和治疗为事前发展式咨询和干预等,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积极心理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出现,对于心理学,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所产生的影响又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和超越。 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旗手,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所说的:“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既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

和使命,又兼容并蓄,吸取传统主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所创新和超越,成为当代心理学一股重要的影响和推动力量。 一、积极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思潮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于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 它一经提出便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和关注,逐渐推广深入,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领域带来新的视野与启迪。 1.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新内涵,带来了新取向 传统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人类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方面,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就是没有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问题就等于恢复了健康,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把关注重心放在了修复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上,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主题。其模式是先陈列出心理问题,然后举例提出克服问题的有效方法,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只有出现了心理问题,才能得到关注和重视,导致人们除了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外,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使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发展性目标,偏离了提升心理素质的本源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的

积极心理学心得感悟

积极心理学心得感悟 心正是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是仁厚耿直的美好凸现。心正不是伺机的铤而走险,而是真诚的虚怀若谷;心正不是狡猾的利诱相逼,而是坦荡的助人为乐;心正不是阴险的同流合污,而是透明的开诚布公,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积极心理学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积极心理学心得感悟1 非常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先前想不通的都想通了 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 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拥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不向别人晒自己的幸福会憋死你么?如果会,好问问为什么。记住:生活不是演戏,自己精彩就好! 心理学研究显示:男人一天平均说2000个词(远古时男人狩猎养成的习惯),女人一天要说7000个词(远古时女人采摘蔬果养成的习惯)。工作一天回家,老公的那2000个词在公司就用完了,回到家就想着休息休息;而老婆还有5000个词没说呢,回到家总要把一天的词说完才能睡吧!然后很多杯具就这样产生了! 据说,当你失眠的时候,你将会在别人的梦里出现。 关系越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 和她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你的毛病她们永远比你更清楚。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她们总是特别激动地喊你快看快看。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她们分享。其实最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撒谎的孩子有出息 国外研究发现,50%三岁孩童会说谎,四岁会騙人的占90%,12岁的儿童几乎都会撒谎。孩子撒谎,其实是认知发展的标志。认知功能发展越健全的孩子,说谎技巧就越高明,因为他们有办法圆谎。孩子撒谎有可能是早慧的体现,这些人,成大以后更可能成为领袖人物。 睡不好会发胖 睡眠不足,容易发胖的。每天睡5~6小时的人,平均比每天睡7—8小时的人重6—8磅。当正常睡眠时间被剥夺时,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抗压激素,以减缓新陈代谢的速度,同时第二天的食欲也会增强。如果早晨必须7点起床,前天晚上最好在11点左右睡。睡觉前可以泡个热水澡,或读本小说。 科学家发现食指长文科好无名指长数学好 英国巴斯大学量度过七十五名七岁小童的右手手指长度,发现“手指比例”无名指较长的小童,数学成绩较好。食指较长的小童,英文成绩较出色。同样计算方法亦可用在成年男女上,成年女性“手指比例”通常是一,即食指及无名指长度相等,成年男性则多是无名指较长。 管理心理学 一个值8000元的人,就别讨价还价只愿付他7500元。即使省下了500块,实际上却凉了他的心,一有更好的机会,人家拔脚就走。相反,痛痛快快付他10000元,他会拿出两倍的能耐为你卖命干。记住,宁可花两个人的钱去招一个好人,也不要用一个人的钱去招两个差人。 夫妻血型搭配 (1)平等型:A男-A女,O男-O女,AB男-AB女,B男-B女; (2)恩爱型:O男-A女,B男-O女,A男-AB女,AB男-B女; (3)管理型:A男-O女,O男-B女,AB男-A女,B男-AB女; (4)互补型:O男-AB女,AB男-O女,B男-A女,A男-B女。 现在都肿么了?没结婚的像结婚的一样同居,结婚的像没结婚的一样分居;动物像人一样穿衣服,人像动物一样露着肉;小孩像大人一样成熟,大人像小孩一样幻稚;女人像男人一样爷们,

积极心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一词源出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是指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积极心理学0(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1 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6(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定义 狭义: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是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广义: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

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个概念很快受到了中国的心理学家孟万金、崔丽娟、任俊等人的引用。对于sheldon和king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这一定义,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有着自己的观点。先后给出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等不同译本。他们还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会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诠释 中国大陆将其翻译为“积极心理学”,中国台湾翻译为“正向心理学”,中国香港翻译为“正面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415747922.html,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卢巧英 来源:《成长》2020年第03期 摘要: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如今,心理学的使用在教学管理当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其中积极心理学为大部分人所接受与使用。本文通过对笔者如何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利用充满暗示的“真实的谎言”增加学生进步动力,实施角色互换帮助学生排解消极情绪,同时结合感恩教育提高学生幸福感等方面的阐述,诠释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好积极心理学,以便更好的挖掘学生潜能,使他们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运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 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而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这一主张与纲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合理科学的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更好地为班级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方式。 1 赏识学生闪光点,提升学生信心和认同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发展,以此来激发他们内在的自信心与积极力量,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与成长品质。即主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认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建立心理上的自信。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会给每个学生建立起“成长记录袋”、“优点卡”等,通过一次次鼓励,不断促使学生进步。 小明是我们班来自于单亲家庭的一位后进生。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撒谎,学习上也是马马虎虎,而他的家长又忙于工作,疏于对他的管理。笔者经过对他的观察,发现他撒谎的原因大多为假装自己拥有与同学一样的东西,以企图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与尊重。于是,为了让小明改变撒谎的习惯,笔者经常会寻找他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对他进行夸奖。比如,有一次在班级的展览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带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展示给同学们,大家纷纷带来了旅游时买的纪念品,而小明则带了一个手工编织的蚱蜢。原来这是小明自己编织的,是他爸爸教给他的。于是笔者给他发了“优点卡”,并把“最有纪念意义物品”奖状颁给了他。从那以后,小明经常会在课间给同学们编各种各样的小玩意,也不再撒谎了,同学们也越来越认可他,他也变得自信,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积极心理学带给我们的启发,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味地呵斥和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是要理解孩子的心,要能够发现并多与孩子交流其本身具有的积极力量,只有对孩子的积极力量进行有意识的鼓励和培养,学会赏识学生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2019年积极心理学-模拟考试1答案

一、单选题(共30.00分) 1. A的上个月收入为5000元,这个月变为5500元;B的的上个月收入为10000元,这个月变为8000元。有人认为A的幸福感更高,他可能是从()的角度进行解释的。 A. 易得性启发式 B. 框架效应 C. 参照点效应 D. 再认启发式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2.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相传为()所作,为儒家经典。 A.

B. 曾参 C. 颜回 D. 仲由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3. 佛教遁世观念在汉文化中相当普遍,原因很多,但当今这种观念的泛滥,与( )的著名与普及不无关系。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4. 在心理学中,描述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关系的是()。 A.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B. 韦伯定律 C. 首因效应 D. 马太效应 满分:1.00 分 得分: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5. ()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A. 社会幸福观 B. 心理幸福感 C. 主观幸福感 D. 道德幸福感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6. 个体认为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更高,而坏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概率更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A. 风险的悲观偏差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导语: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 其实刚开始我并不是很想这门课,是因为室友很想上这门课,然后就拉着我陪她选这节课的。但当真正开始上课后感觉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一次上课我并没有认真听,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说为什么选这门课、以及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会让我们学到什么。偶尔听老师的几句话,感觉到确实有道理蕴藏其中,有些道理确实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随着上课的次数的增加,我们懂得了更多关于身心健康的知识。拥有积极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对成长有着极大的重要性。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明白抱怨是没有用的,唯一的用处只会让这种消极的情绪蔓延、传播,而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身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面对的问题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如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的人际交往的问题等等。通过这门课,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问题即便无法解决问题,但至少我们能过的舒适点,拥有积极的心理。

其实这个学期的压力还是挺大的,要考四级、考会从、考国二。考试一个接一个,让人感觉很累。所以呢,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学习让我知道更多的方法去缓解压力以及如何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 种来临的考试。例如,每天早上起来照镜子时给自己一个微笑,笑着对自己说我可以的,这对一天都保持一种好的心态有很大的作用。在这一天中都给自己学习的动力。生活、学习都不会像自己想像的那么如意,偶尔还是会有难过、伤心的时候以及某一时刻会有一种特别不想学习的念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给自己放个小假,坐在宿舍看个电影什么的。要想全身心的放松自己,就必须痛痛快快的看电影,而不是一边看电影一边想着:哎呀,我的什么作业还没有完成。这样根本就达不到放松的效果。所以,该放松的时候就尽情的放松,该学习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我也深深的记得这种方法,记得快考会从的时候,有一个周末 真的是不想复习了,感觉自己天天都是看这几本书真的好累。于是我就给自己放了假,那个周末都没有复习,在宿舍看电影,还有和朋友去逛街买东西,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好多。下周也有新心情,和学习的动力了。所以,每当我们感觉压抑或是特别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去做,而是放松放松自己,以便接下来更好的学习。 所谓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认 识世界、发现世界的美,进而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主张心人们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 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 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 ,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 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使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

所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治疗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 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的看法中,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 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 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例如,要防止那些在易于得到毒品的环境中的少年身上的药物滥用,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找出并发展出其自身已拥有的力量。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少年是不会形成药物滥用的。总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对于心理学研究者而言,在这方面所需的工作是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 在对心理治疗的看法上,积极心理学认为目前的心理治疗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在心理治疗是否具有效果的研究中,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消极心理学而提出的,最早出现于1954年马斯洛所著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真正为人们为关注是在20世纪末,即1998年,美国首任心理学会主席F·P·Seligman在美国心理协会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建立与推动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的一大任务,从此,积极心理学开始走人人们的视野。2002年,Snyder和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则表明积极心理学正式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心理学运动。那么,究竞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呢?Krmon·M -Sheldon和Law Ra King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它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类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渎,并在这过程中找寻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幸福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研究人的各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心理学只有以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积极,给予积极,并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概括起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情绪、积极动机、积极自我、积极改变。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的优势和美德,它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对心理学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了积极心理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如研究对象不全面、缺乏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等。另外跨文化引起的问题也不断走进研究者的视线。 一、跨文化背景下对积极心理学的几点思考 (一)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将个人的幸福、快乐作为其社会的首要目标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文化下人们就不去或者没有权利追求和享受幸福快乐,只是在有着集体主义自我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系统内,追求个人的这种满足并不是社会所首选的目标,一般会优先考虑更大的群体利益,如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等。另外,对于是否要追求幸福快乐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学似乎在企图强加一些价值观于他人身上,如希望人们快乐、乐观等。 (二)对优秀品质、幸福生活的具体文化解释存在差异 1.不同文化对优秀品质的要求和侧重存在差异 集体主义文化里,优秀个体被称赞的指标往往是人际间的。而强调自由、自治的西方社会,责任义务和社会期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限制,是对人性潜能充分发挥的阻碍。如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将“孝道”作为一项重要的美德,这一点可以从对孩子的教育和国人“要孝敬父母”的择偶标准看出。而Smith 等人的研究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