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训三:数据表格处理的基本操作

实训三:数据表格处理的基本操作

实训三:数据表格处理的基本操作
实训三:数据表格处理的基本操作

实验三:数据表格处理的基本操作

实训目的:1、掌握数据表格的环境设置与修改

2、掌握数据表格格式的编排与修改

3、掌握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4、掌握图表的运用

实训重点:数据表格格式的编排与修改和图表的运用

实训内容:

实验一:打开工作簿ks4-1 .xls,进行如下操作

1、在sheet1工作表表格的标题行之前插入一空行。

2、将标题行行高设为25。

3、将sheet1工作表表格的标题行格式设置为:跨列居中,垂直居中,楷体,加粗,12磅,黄色底纹,蓝色字体。

4、将数字单元格的数字居中,将最后一行的底纹设置为鲜绿色。

5、将clouds.bmp设定为工作表背景。

6、利用函数计算sheet1工作表中表格的四列数据平均值,填入“平均增长率”一行的单元格中。

7、在sheet2工作表中按“最高气温”递增排序。

8、利用条件格式将sheet2工作表的表格数据区中介于5至18之间的数据设置为鲜绿色底纹。

9、以sheet3工作表的表格中的内容,在sheet3工作表中插入创建一个饼图(三维饼图)图表,设置图表中字体大小和数字类型:图表标题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0,数据标志格式为宋体,字号为8,并将“激光视盘机”改为“VCD”机。

10、保护sheet3工作表内容,密码为gjks4-1

实验二:打开工作簿ks4-2,进行如下操作

1、在sheet1工作表中表格“加元”列之前插入一空列,填入如下值“瑞朗、1.433、1.4291、

1.4127、1.408、1.404、1.4305、1.414

2、将标题行行高设为20。

3、将标题行设置成如下列格式:跨列居中,垂直居中,隶书,加粗倾斜,16磅;按样文将日期行相应单元格合并设置对齐方式为居右。

4、将表格设为自动套用“彩色2”格式,对3-11 行设置为无填充色,加框线。

5、将数字使用货币样式,居右,其余文字单元格全部居中。

6、将lowdunes.gif设定为工作表背景

7、计算sheet2 工作表中表格中各列的平均值,填入“平均值”列中的相应单元格中。

8、以“处室”为分类汇总字段,将“交通”、“软件开发”、“书籍”、“翻译”、“设备”、“差旅费”、“平均值”以求和项汇总。

9、利用条件格式将sheet2工作表中表格数据区中介于2至6之间的数据设置为蓝色底纹。

10、以sheet3工作表中的表格中的各类商品的数据为数据源,在sheet3工作表中嵌入创建一个圆环图(圆环图)图表。

11、设置图表中图表标题格式:宋体,字号20.。图例格式为宋体,字号12。数据标志格式为宋体,字号12。

12、保护工作薄结构,密码为“gjks4-2”。

实验三:打开工作簿KS4-15,进行如下操作

1、复制sheet1工作表,并将新表命名为“商品分析表”

2、在“商品分析表”工作表中合并b3至b4单元格,将其中内容水平居中,垂直居中。

3、将“商品分析表”工作表的表格中标题行高设为25.

4、计算“商品分析表”工作表表格中各列的平均值,填入“平均率”一行的单元格中。

5、将表格中的标题行跨列居中,垂直居中,将标题设为隶书,字号为20,加粗。将表

格中的表头行与第一列设为楷体,字号为12,加粗。并为表格加上如样文所示的边框,天蓝色底纹。

6、将表格中的标题行设置为打印标题的顶端标题行。

7、使用sheet2工作表中的表格内容,在sheet2工作表中的“各年级平均年龄及成绩”

表中进行平均值合并计算。

8、以sheet3工作表中的表格内容,在sheet3工作表中插入创建一个股价图(开盘-盘

高-盘低-收盘图)图表。

9、设置图表标题格式为:华文行楷,字号为20。数值轴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0。

分类轴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0。图例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2,图案带阴影。

10、对sheet4工作表中的表格进行突出显示修订,时间为起始日期,修订人为每

个人,在屏幕上显示修订。

11、将表格中的“品牌”替换成“名牌”,观察工作表的是否突出显示修订了。实验四:打开工作簿KS4-16,进行如下操作

1、在sheet1工作表中的E列前插入一空列,并填入样文所示的相应内容。

2、合并B3至B4单元格。将sheet1工作表表格中的标题行高设为20。将sheet1工作

表重命名为“学生人数统计表”

3、计算sheet1工作表表格中各列的总计,填入“总计”一行的单元格中。

4、将表格套用“三维效果1”自动套用格式

5、将sheet1工作表表格中的标题设为楷体,字号为16,居中。将表格的表头行与第一

列设为楷体,字号为12。将表格中的数据使用千位分隔符,无小数位。

6、使用sheet2工作表中的表格内容,以“故事片”为主关键字,“美术片”为次关键

字,“科学教育片”为第三关键字,都以递增顺序排序。

7、利用条件格式将sheet2工作表中的表格中各片产量小于100的数据设置为绿色底

纹。

8、以sheet3工作表中的表格创建一个如样文所示的xy散点图(折线散点图)结果参

看样文。

9、设置图表标题格式为:宋体,字号为24。数值轴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0。分类

轴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0。图例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2,图例框为蓝色。

10、保护工作簿的结构和窗口,密码为gjks4-16.

实验五:打开工作簿ks4-9.xls,进行如下操作。

1、在sheet1工作表表格中的D列前插入一空列,并填入如样文所示的相应的内容。

2、在sheet1工作表表格中合并B4至B6单元格,将其中内容水平居中,垂直居中。

3、将表格的标题行行高设为20

4、计算sheet1工作表表格中各年度的平均值,并填入“平均值”一列的单元格中。

5、将表格套用“古典2”自动套用格式,将sheet1工作表表格的标题行设置为跨列居

中,垂直居中,字体24号。

6、将表格表头行设为粗体,居中,其余单元格居中。

7、在sheet1工作表中的表格中利用高级筛选选出品牌为“牡丹”的值。

8、利用条件格式将筛选结果表格中各季度小于2500和大于8000的价格设置为紫色底

纹,白色字体。结果参看样文。

9、以sheet3工作表表格中的内容,在sheet3工作表中插入创建一个饼图(复合条饼图)

图表。如下图所示。

10、设置图表标题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2。数据标志格式为:宋体,字号为8.图例格

式为:宋体,字号为8。

11、将sheet4工作表表格中的“Philips”替换为“飞利浦”,并保护工作表内容,密码

为”gjks4-9”。

实验六:打开工作簿KS4-18.xls,进行如下操作

1、在sheet1工作表中的B列后插入一空列,并填入如样文所示的相应的内容

2、将sheet1工作表的表格中的标题名称定义为“消费水平调查表”

3、计算sheet1工作表的表格中各列的最高消费与最低消费,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

4、将sheet1自动套用格式“三维效果2”,工作表的表格中的标题设为跨列居中。

5、将表格中的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合并跨列居中,适用调整列宽。

6、使用sheet2工作表的表格中的数据,以“品牌”为分页,以“大小”为列字段,

以“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为求合项,从sheet2

工作表的B16单元格起,建立数据透视表。

7、以sheet3工作表中的表格内容,在sheet3工作表中插入创建一个折线图(堆积折

线图)图表;如下图所示。

8、设置图表标题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2。数值轴格式为:宋体,字号为8。分类

轴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0。图例格式为:宋体,字号为10。数据标志格式全

部定义为:宋体,字号为8。为图例框增加阴影。

9、在sheet4工作表表格中的“HP”替换为“惠普”,并保护工作表内容,密码为

“gjks4-18”

实验题七: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一、打开实训3文件夹下的工作簿“成绩表.xls”,进行如下操作:

1、选定工作表“第一学期成绩原表”;

2、求出每个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和名次;

3、求出每门课的总分、平均分。

4、求出每门课和总评中的>=90分人数、80-89分的人数、70-79分的人数、

60-69分的人数、不及格人数。

5、求出每个学生的等级,如果总评分数“>=90分”则为“优秀”,分数在“70-89

分”之间为“良”,分数在“60-69分”为“及格”,分数“<60分”为“不及格”。

二、打开实训3文件夹下的工作簿“工资表.xls”,进行如下操作:

1、计算每个人的应发工资;

2、求出每个人的扣款:当“应发工资”小于800元时,“扣款”值为0,当

“应发工资”超过800元时,“扣款”值为(应发工资-800)*5%。

3、求出每个人的实发工资;

4、计算“工资表”中“教务科”的“基本工资”总和;

5、统计“工资表”中“财务科”的人数与“基本工资”等于1000元的人数。

6、计算“工资表”中科室为“人事科”的同志的各项工资数据的和。

7、分别计算补助工资为100元、100元以上的那些人员各项工资数据的和。

EXcel输入数据教学设计

2014年创新杯大赛 Excel的数据输入 教学设计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实训(Windowsxp +Office2007)》 高等教育出版社 章节:第六章处理数据 教师: 工作单位:永年县职教中心 2014年4月

《Excel 的数据输入》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班级】中等职业教育一年级计算机专业 【学生人数】30人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实训(Windowsxp +Office2007)》 【授课形式】讲授、演示、实训 【授课时间】1个课时 【教学内容】《第六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中的任务“处理数据”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实训(Windowsxp +Office2007)》第六章中的任务“处理数据”。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完成“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使学生们在做中学,动手动脑齐发展。 【学情分析】 本课是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来设计的。针对专业特点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式,我认为Excel主要功能就是用来计算报表,本节课是Excel当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节课之一,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掌握Excel的计算操作,与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快速的输入数据,并且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excel中常用的数据类型。? 2.使学生掌握输入数据的两种方法。? 3.使学生掌握文本、日期和时间、数值的输入方法。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学会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意识;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把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难点: 文本、日期、时间和数值的输入方法?; 利用自动填充输入数据。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将30人分为六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寻找答 案、讨论研究等探究性的活动,获得知识、锻炼

Excel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教学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人:何庆宇 教学地点:4号机房(四楼)教学对象:机电1201班 教学课题: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学时数: 2课时(两节连上)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并熟练的运用一般的函数公式; 2、掌握基本的数据排序功能,了解复杂的排序操作; 3、掌握数据的自动筛选,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筛选; 4、掌握数据的高级筛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数据处理中的公式应用 2、基本的数据排序 3、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教学难点: 1、数据的复杂排序 2、数据的多条件自动筛选 3、数据的高级筛选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对电子表格的行列、单元格格式、表格边框线、批注、打印标题等的设置,这些都是针对工作簿的基本操作,而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掌握公式应用、数据排序、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这四个基本操作。 [讲授新课] (一)应用公式 1.常用函数公式 ①求和 ②平均值 ③计数 ④最大值 ⑤最小值 2.公式的创建 老师:结合教材中的例子7.1,通过教学平台中的广播软件向学生演示在电子表格教学课件7-1的sheet1中创建公式的过程,边讲边操作。 求和公式——演示步骤: (1)单击需要填充内容的单元格; (2)单击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选择“求和”后,选取所要求和的数据区域,按下enter键。 注意:当我们选取单元格区域C2:G3(如图:)时,Excel会默认所选取行区域的最后一个空白单元格作为放置接下来操作所得数据的位置,单击快捷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取“求和”,此时出现的效果和上述是一样。 求平均值——演示步骤: (1)单击需要填充内容的单元格,如右图所示 (2)单击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选择“平均值”后,选取所要 求平均值的数据区域,按下enter键。 老师:请学生在电子表格7-1的sheet1中演示求和与求平均值的步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处理与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完成《纲要》中“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任务,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电子表格软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功能,而不是形式上的表格。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包含很多方面。除此之外,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运算和进一步加工,这时就需要介绍公式和函数,这是WPS表格软件的有效工具,也是数据加工的重点。公式的含义、组成、编辑、复制、删除,以及函数的含义、引用形式、格式、使用方法等都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得内容。其中有关单元格地址(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数据引用(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概念更是至关重要,也是学习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此年级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操作技能,WPS表格软件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一点悬殊,学生相对掌握起来有一点吃力。本节主要通过在学习内容的探究和相似问题的比较上,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观察交流上,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公式、函数、地址引用的含义; 2.熟练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3.掌握使用填充手柄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交流的能力; 2.培养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四)行为与创新 1.帮助学生在任务中自主提炼有效结论,扩展了知识的使用面。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2.掌握使用填充手柄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1. 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引用。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比较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教师活动:同学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体魄,学校开展了雏鹰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同学们都报名了吗? 2.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3.教师活动:老师这里有1份学校兴趣小组报名的统计表(老师打开统计表,如下图),你能用10 秒钟的时间计算出各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吗? 4.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基本上不可能。 5.教师活动:学完今天的内容,你就能很轻松的完成这个任务了! 设计意图:结合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迅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 教师活动:如何在电子表格中实现数据的运算,我们先做一个小尝试。新建一个电子表格文件,在A1单元格中输入10*2+3,在B1 单元格中输入=10*2+3,观察结果有何不同?请同学们注意,这里的A1单元格指的是第A列第1 行的单元格,A1是单元格地址,B1单元格指的是第B列第1 行的单元格,B1是单元格地址。 2.学生活动:学生尝试操作,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doc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xx)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xx)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略讲)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 =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 a、表格数据的对齐方式、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 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及格率countif(summber1:summber2,’>=60/人数’等公式。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

Excel公开课教案(表格式)

E x c e l数据排序和筛选授课教案

复习提问1、在输入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2、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函数是怎样表示的 温故知新,为本课的学习准备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课件(学生成绩表和教师工资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Excel中数据的输入和计算,这些数据在表格中是按输入顺序排列的,也是没有 规律的,那么怎样从众多的数据中快速的找到我们需要的 数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了本课题。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一、数据排序 (一) 单列数据排序: 1、方法 把光标移到要排序数据列任意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 的“升序”按钮或“降序”按钮即可. 2、举列操作演示 成绩表中分别按“性别”升序、“语文”降序、“机械基础” 升序、“总分”降序单列排序 3、提示:注意观察每次排列后数据的顺序变化 【提问:当总分相同时我们怎么办呢】 (二)多列同时排序 1、方法 (1)单击【数据】|【排序】弹出如下“排序”对话框 这里的“关键字”就是排序的条件依据。 (2)按要求从“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排序的主要依 据和排列顺序,从“次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排序的第 二依据和排列顺序。 (3)单击“确定”按钮。 (说明:当主要关键字出现相同数据时,就按次要关键字 的设置排序。如有必要,还可以设置“第三关键字”和排列 顺序。) 2、举列演示 (1)成绩表中,按性别升序排序,性别相同按数学降序 强调两按钮 的记忆方法 承上启下, 引入新知识 重点之一, 结合图示讲 解更直观 这里体现单 列与多列排 序的区别 理论联系实 际 操作中容易 出现的问题 特别提示, 引起重视 锻炼学生的 胆量和操作 能力 故设悬念, 勾起学下面 知识的欲望 重点之二 讲练结合 本课难点 详写 典型案例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贵阳市民族中学李娟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高一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数据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三部分内容。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2、主要讲解怎样对表格数据进行常用几种函数的计算和简单的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理论已有所掌握。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了表格数据的处理,高中阶段的该内容学习,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意义; (2)学会EXCEL常用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填充手柄复制公式; (3)掌握基本的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实践,完成表格数据的基本处理,学习常用的基本函数、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分析表格数据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究综合应用; (2)通过对学案的自学和探索完成任务一与任务二,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公开课打印教案

4.2.1 表格数据的处理 实习教师:杜小春 一、教学内容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获取、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和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章节又为后续章节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的地位。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和筛选。这个知识点在现代办公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授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虽然说初中课程有涉及到excel表格的学习,少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windows 的基本操作,熟悉了Excel的一些基本概念,这给我们逐步深入的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对于其应用还是处于不清楚的阶段。因此本节课还是得从基础教起,教学设计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并会运用计算、筛选、排序等方法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 2、体会表格数据处理的意义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任务需求,使用Excel工具软件来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的计算、筛选和排序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数据的筛选、排序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五、教学策略 主要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贵阳市民族中学李娟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高一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数据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三部分内容。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2、主要讲解怎样对表格数据进行常用几种函数的计算和简单的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理论已有所掌握。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了表格数据的处理,高中阶段的该内容学习,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意义; (2)学会EXCEL常用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填充手柄复制公式; (3)掌握基本的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实践,完成表格数据的基本处理,学习常用的基本函数、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分析表格数据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究综合应用; (2)通过对学案的自学和探索完成任务一与任务二,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胡猛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课题] 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4.2.1 表格数据的处理 [教材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节中所用教材为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是在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为主线,其中以对信息加工(如计算、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方法为重点。 [学情分析] 经调查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已经初学了excel中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对工件薄、工作表、单元格等概念已比较清楚,对数据的一般性处理操作也略有了解。但也有少部份学生是从零起点。我校是四星级的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稍强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信息加工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利用excel处理数据;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交流,教师讲解和指导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excel软件的学习与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动手、爱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 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1、数据的计算和筛选 2、数据的排序 3、数据的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 数据的分类汇总 [教学课时] 1课时 [上课地点] 微机房 [教学设计思路] 教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

图一 这里的复制为公式或函数的复制,操作时跟word中文字的复制方法相同。另外还可以用excel中特有的工具“填充柄”来复制公式,如图一,将鼠标指向G2单元格右下角的粗黑框,鼠标形状变为黑十字架时向下拖动即可。 [教师活动] (二)数据的筛选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要突出某一信息所蕴含的信息,常常用“筛选”的方法显示出来。如图二是一张成绩表。(以投演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图一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赛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xx)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H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xx)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略讲)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 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 (256) =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 a、表格数据的对齐方式、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 sum(summberl: summber2)、半均数公式(average (summberl: summbe:r2)、最大值max (summberl: summber2)、最小值min (summberl: summber2)、及格率count if (summberl: summber2, ’ >=60/人数’等公式。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己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Excel电子表格——数据统计》教学设计

《Excel电子表格——数据统计》教学设计 何书胜 一、教学设计思想 1、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于生活实践,解决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课应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融于课堂之中,最终使学生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互动演示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之间先分析任务,再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然后由教师演示并讲解教学过程,最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点评,激发学生潜能,最终使学生掌握学习信息技术这门新课程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教师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以教材为本,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应以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为主,把讲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暴露,然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研讨,最后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实践操作,深入体会计算机中的数据计算。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电子表格—Excel数据的统计》。教材从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需要入手,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针对本课时在本课及本章的位置,以及学生学习Excel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数据求和这一节利用一课时进行专门讲解。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课改理念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具有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关注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都自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主动与别人合作,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在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对不同层次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近一年多的学习,学生们接触了Word、Excel、Powerpoint 等软件、已经掌握了一些软件的学习规律和相似的操作方法,具体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具备合作互助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数据求和、平均数的分法、数据的排序。 2、Excel中求和函数的运用,排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中做、做中学、做中体验、做中感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了解Excel公式及求和函数的使用及数据的排序

Excel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Excel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教学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人:何庆宇 教学地点:4号机房(四楼)教学对象:机电1201班 教学课题: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学时数: 2课时(两节连上)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并熟练的运用一般的函数公式; 2、掌握基本的数据排序功能,了解复杂的排序操作; 3、掌握数据的自动筛选,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筛选; 4、掌握数据的高级筛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数据处理中的公式应用 2、基本的数据排序 3、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教学难点: 1、数据的复杂排序 2、数据的多条件自动筛选 3、数据的高级筛选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对电子表格的行列、单元格格式、表格边框线、批注、打印标题等的设置,这些都是针对工作簿的基本操作,而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掌握公式应用、数据排序、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这四个基本操作。 [讲授新课] (一)应用公式 1.常用函数公式 ①求和 ②平均值 ③计数 ④最大值 ⑤最小值 2.公式的创建

老师:结合教材中的例子7.1,通过教学平台中 的广播软件向学生演示在电子表格教学课件 7-1的sheet1中创建公式的过程,边讲边操作。求和公式——演示步骤: (1)单击需要填充内容的单元格;(2)单击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选择“求和”后,选取所要求和的数据区域,按下enter键。注意:当我们选取单元格区域C2:G3(如图: )时,Excel会默认所选取行区域的最后一个空白单元格作为放置接下来操作所 得数据的位置,单击快捷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取“求和”,此时出现的效果和上述是一样。 求平均值——演示步骤: (1)单击需要填充内容的单元格,如右 图所示 (2)单击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选 择“平均值”后,选取所要求平均值的数据区域,按下enter键。 老师:请学生在电子表格7-1的sheet1中演示求和与求平均值的步骤。 老师提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呢?

高中信息技术_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建生活的舞台,演唱信息的好戏”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表格数据的处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 【课题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设计思想】 生活中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把生活和课堂紧密联系起来;知识、能力与情感并重;充分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的信息素养。 【教材分析】 1、《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的表格化是结构化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现代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或小组协作寻找到解决的一般途径。表格数据的处理,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了,但是实际操作经验并不丰富,因此,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决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

excel教案.doc

excel 教案 【篇一:excel 教学设计】 【篇二:电子表格教案】 课题:《感受电子表格的魅力》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ord 的基本操作和ppt 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 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 的知识,对excel 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 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 的学习过程 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 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 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通过本 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 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认识excel 数据表,感受excel 电子表格魅力;(2)认识工作表和单元格地址,感受电子表格的数据整齐排列功能;(3)掌握工作表的数据输入和修改,并对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基本计算; (4)学会电子表格的格式编辑; (5)学会保存电子表格。 2、技能方面: (1)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以及工作表的建立;(2)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 (3)数据的输入与修改的方法; (4)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5)单元格、行或列的删除与修改。 难点:(1)工作表的建立与修改; (2)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四、教学准备 相关电子表格与图片、多媒体网络教室。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展示如图4-1 所示的“我的零用钱支出统计表”。要求学生讨论在word 中怎样绘制这个表格。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应用 word 字处理软件,绘制需要对数据进行大量计算的表格很不方便。 2、教师小结:如果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大量的计算,应用 word 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学习新的软件——excel 电子表格软件。 图4-1 我的零用钱支出统计表 (二)、新课任务一:认识excel 数据表,感受excel 电子表格魅 力 1、教师展示图片,介绍excel 的基本功能,如书本38 页: 图4-1:excel 能够创建表格; 图4-2:excel 能够进行数据计算与处理; 图4-3:excel 能够进行数据分析与筛选; 图4-4:excel 能够建立统计图表; 图4-5:excel 能够打印数据。 2、启动excel 教师介绍:excel 和word 一样,是microsoft office 家族的成员, 启动方法与word 相同。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启动excel 。(学生上机 操作) 3、认识excel 窗口 教师提出:观察excel 窗口与word 窗口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 处。 结合excel 窗口,教师介绍单元格、行号、列号、名称栏、编辑栏、 工作区以及工作表标签等。 4、几个概念 ?

计算机-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第十九课)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三) Excel 2010提供了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可以查找和替换数据,也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使用合并计算来汇总数据。 本章主要内容 ●数据处理与分析 ●公式的使用 ●数据透视表的使用 一、数据透视表的使用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可以快速汇总大量数据的交互式方法。使用数据透视表可以汇总、分析、浏览和提供汇总数据,以便简捷、生动、全面地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在数据透视表中,源数据中的每列或每个字段都成为汇总多行信息的数据透视表字段。 7.1 创建数据透视表 1,创建数据透视表 若要创建数据透视表,必须连接到一个数据源,并输入报表的位置。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单元格区域中的一个单元格。 若要将工作表数据用作数据源,则单击包含该数据的单元格区域内的一个单元格。 若要将Excel表格中的数据用作数据源,则单击该Excel表格中的一个单元格。 (2)在“插入”选项卡下的“表格”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下拉按钮,然后选择“数据透视表”选项,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图所示。 (3)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选中“选择一个表或区域”单选按钮,或者单击“折叠对话框”按钮国进行单元格区域引用。 (4)选择放置数据透视表的位置。“ (5)单击“确定”按钮, Excel会将空的数据透视表添加至指定位置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可以从中添加字段、创建布局以及自定义数据透视表,如图所示。

2,创建字段布局 创建数据透视表后,可以使用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来添加字段。如果要更改数据透视表,可以使用该字段列表来重新排列和删除字段。如图和表所示。 (1)添加字段。 要将字段添加到报表,只需右击字段名称,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相应的命令:“添加到报表筛选”、“添加到行标签”、“添加到列标签”和“添加到值” ,以将该字段放置在布局部分中的某个特定区域中,如图所示。

表格信息的加工教案

表格信息的加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03)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2000)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略讲)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 A、表格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 (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 D、数据的排序:对表格进行一般排序或进行自定义排序: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如对学生的成绩排名顺序来进行排序,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呢?学生完成一般排序和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E、数据的分类汇总:有了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也就是说先进行排序,然后再汇总)。

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公式计算

第三节:电子表格的公式运算 一、学习目标 1、了解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学会输入公式 2、会用公式计算数据 3、填充柄的使用 4、通过学习公式计算,提高学生利用电子表格对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运算符与运算公式 2、输入EXCEL公式进行数值计算 三、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电子表格能被广泛的运用,必然有他强大的功能来吸引人们,除了能录入数据还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运算,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如何利用表格自身功能进行数据计算。 1、计算机中的数学运算符与普通的数学运算符有一定的差别: 2、请同学们在键盘上找一找“+ — * /”这二个符号。 自主尝试一 请同学们在A1单元格中输入:10*2+3 后按ENTER。 在B1单元格中输入:=10*2+3 后按ENTER,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自主尝试二 请同学们在C3单元格中输入:=1+2 后按ENTER。

在D3单元格中输入:= A3+b3 后按ENTER,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1)观察C3 D3两个单元格的结果. (2)用填充柄,填充C4:C6, D4:D6 思考:填充的数据有没有什么变化? 公式总结: 1、公式必须以_______开头。 2、公式格式: =代数式(单元格地址与运算符、常数、函数) 3、在公式中要用单元格地址,实际上在用公式计算时会自动调用单元格地址中的数据。 请打开“理财表.xls”,将C3改为2000,D4改为2400,并观察“平均月收入”列的数据有什么变化? 激活E3、E4单元格,观察“编辑栏”的内容,你能看出什么门道呢?(二)左右查,互助帮 任务探究一: 请打开“家庭收支情况账目表.xls”,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合计支出。 2、如果家庭月工资收入是8160元,请计算出每月的节余额。 3、将三月份的生活费改为2860,观察“合计支出”和“节余”的变化任务探究二:

高中信息技术_数据处理—EXCEL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据处理—EXCEL》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电子表格,对excel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能够对表格进行一些简单的美化,并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但对于函数的熟练运用还有所欠缺,没有掌握图表的制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则可以综合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视频和学生日常消费数据处理,触发学生情感神经,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易,从而引导学生理性消费。采用小组合作,分组竞赛的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勇于争先的优秀品质,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这几种形式把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血有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电子表格的相关知识,前一节学习了word处理文字,这节excel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又一个重点。电子表格对数据处理灵活方便,更能制作图表形象的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运用excel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是高中生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生任务 任务一

上表是某班级同学一个月的零花钱支出统计表, 请按照下面的操作要求,完成相关练习(共5题,有疑问可以参考学案哦): 1.将上表中的数据全部居中,并按照学习用品降序排列。 2.将A1到A21单元格的内容设置为:黄色底纹、蓝色字体、倾斜。 3.将B列删除。 4.在第1行的上面插入一行,给表格加一个标题:某高中学生10月零花钱支出统计表。 5.将A1到I1单元格合并并居中。

任务二 请按照下面的操作要求,在淡蓝色单元格内填上数据(共5题,有疑问可以参考学案哦): 1.计算各同学零花钱支出合计。 2.计算各方面零花钱支出的平均值。 3.计算各方面零花钱支出的最高值。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练习

第七单元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7.1 第1题 【操作要求】 打开文档A7.XLS,按下列要求操作。 1.应用公式(函数):使用Sheet1工作表中的数据,统计“总分”并计算“各科平均分”,结果分别放在相应的单元格中,如【样文7-1A】所示。 2.数据排序:使用Sheet2工作表中的数据,以“总分”为主要关键字,“数学”为次要关键字,升序排序,结果如【样文7-1B】所示。 3.数据筛选:使用Sheet3工作表中的数据,筛选出各科分数均大于等于80的记录,结果如【样文7-1C】所示。 4.数据合并计算:使用Sheet4工作表中的相关数据,在“各班各科成绩表”中进行“平均值”合并计算,结果如【样文7-1D】所示。 5.数据分类汇总:使用Sheet5工作表中的数据,以“班级”为分类字段,将各科成绩进行“平均值”分类汇总,结果如【样文7-1E】所示。 6.建立数据透视表:使用“数据源”工作表中的数据,布局以“班级”为分页,以“日期”为行字段,以“姓名”为列字段,以“迟到”为计数项,从Sheet6工作表的A1单元格起建立数据透视表,结果如【样文7-1F】所示。 【样文7-1A】 【样文7-1B】

【样文7-1C】 【样文7-1D】 【样文7-1E】 【样文7-1F】

7.2第2题 【操作要求】 打开文档A7.XLS,按下列要求操作。 1.应用公式(函数):使用Sheet1工作表中的数据,计算“实发工资”,结果放在相应的单元格中,如【样文7-2A】所示。 2.数据排序:使用Sheet2工作表中的数据,以“基本工资”为主要关键字,降序排序,结果如【样文7-2B】所示。 3.数据筛选:使用Sheet3工作表中的数据,筛选出“部门”为工程部并且“基本工资”大于等于900的记录,结果如【样文7-2C】所示。 4.数据合并计算:使用Sheet4工作表“利达公司一月份所付工程原料款”和“利达公司二月份所付工程原料款”中的数据,在“利达公司前两个月所付工程原料款”中进行“求和”合并计算,结果如【样文.7-2D】所示。 5.数据分类汇总:使用Sheet5工作表中的数据,以“部门”为分类字段,将“基本工资”与“实发工资”进行“平均值”分类汇总,结果如【样文7-2E】所示。 6.建立数据透视表:使用“数据源”工作表中的数据,以“项目工程”为分页,以“原料”为行字段,以“日期”为列字段,以“金额”为求和项,从Sheet6I作表A1单元格起建立数据透视表,结果如【样文7-2F】所示。 【样文7-2A】 【样文7-2B】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了,但是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加上实际操作经验并不丰富,大部分同学对Excel 的记忆都已模糊,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零起点,所以学生在课堂中会呈现出在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依据目前的学情,我在备课时,同时 设计了学案,放在教学空间中,供学生查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方法,同时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熟悉Excel 软件操作界面 ②了解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的意义和作用 ③掌握运用Excel 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任务驱动和教师讲解点拨使学生熟练掌握表格数据计算的方法。 ②通过案例分析比较探究,学会借助表格初步分析数据,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实际经历的歌咏比赛案例处理,让学生感受表格数据处理工具在现实生活的中实际应用价值,并客观地认识到表格信息处理工具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②引导学生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上发掘新的知识点,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的计算、排序 教学难点:数据的筛选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范例教学、启发教学、个别指导 【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导入】一、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以2017 年本校五四歌咏比赛照片为背景制作的《五月的花海》视频,,展示部分比赛图片,让学生在激昂的音乐中感受精彩丰富的课余生活,从而引出比赛的评分表。 观察表格,讨论对此表格数据加工的需求。 【活动】二、任务驱动,尝试操作,归纳数据处理技术 (一)数据的计算 1、利用公式计算 ①公式计算操作步骤 ②常用算式符号 任务1:计算歌咏比赛评分表中各班的总分 探究: ①修改表中的数据,对各班的总分计算结果有影响吗? ②把高一1 班的总分计算结果,复制到高一2 班的“总分”单元格,看看K4 的计算公式有什么变化? 2、利用函数计算 ⑴函数计算操作步骤 方法一:输入函数法 方法二:插入函数法 方法三:自动求和法 ⑵常用统计函数 Sum / Average / Max / Min /count 任务2:利用函数计算的三种方法求每个班的总分、最高分和最低分 探究:①公式复制的特点 ②填充柄的使用 3、综合计算:编写公式 任务3:计算最后得分:最后得分是扣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值。 4、自动计算:教师演示操作 利用自动计算功能简单查看每班9 个评委的平均分。 探究:对比三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在整个学生完成探究任务过程中,教师巡回教室,个别指导、解疑、点评学生的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