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李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邵挺国

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刘守英

摘要: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农业支持率指标及有关数据,本文首先测算了各国农村、农业政策的转折点,然后对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社会政策、政治发展的转变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在工业化早期,为加速资本积累,各国普遍会在推动农业增长的同时,抑制农村社会和政治发展,但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存在一个经济与社会政策、政治发展逐步转向并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且从总体上看,后发工业化国家的政策转向快于早发国家。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工业化,国际经验,政策转向

本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城乡统筹发展基础领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本文研究也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对内开放背景下的结构改革和中国地区发展收敛模式研究”(批准号:71303043)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结构改革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异质性模式研究”(批准号:C13YJ790075)的资助。

一、工业化战略与农村、农业政策演变

大约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人类社会才进入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由于这与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是同步的,因此众多研究都把工业化与近代国家的崛起联系起来(如罗宾逊、伊特韦尔,1982;钱纳里等,1989)。到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基本上成了各国决策层的共识。但恰如罗斯托(1962)指出的,只有超过一定门槛的投资率(至少10%),才能抵消人口增长的压力,使人均产出显著增加。因此,能否把传统社会不到5%的储蓄率提高到门槛值以上,就成为各国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①。罗斯托(1962)曾据此测算出,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经济分别约在1783~1802年、1843~1860年、1830~1860年、1850~1873年、1878~1900年起飞。

由于工业化与高储蓄密切相关,因此各国先后通过多种途径加速积累。农业作为传统社会的主导产业,自然无法摆脱这样的重任。不仅后发国家如此,西欧一些早发工业化国家也不例外。贝罗奇(1989)就曾指出,英国之所以比法国、德国等国家更早发生工业革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更早出现了农业革命(约在1690~1700年)。农业革命意味着,一国使用较少的劳动投入就能获得同等甚至更多的农业产出,从而不仅能释放出大量劳动力,还有可能提供更多农业剩余。在古典增长模型中,资本家是主要的储蓄群体。粮价上涨引发工资上涨,或原料价格上涨引发生产成本上涨,都会侵蚀资本收益,妨碍储蓄增加,因此农业剩余的增加有助于各国提高储蓄率,并在源源不断释放出的劳动力的支持下,推动工业持续发展。进一步,如果各国的工业化还有赖于技术或设备进口,农产品出口也有助于外汇积累。最后,农业发展本身还会产生引致性需求,例如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消费增加等,因此农业革命还能为工业品提供市场。

虽然农业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大体上相同,一般都包含劳动力、粮食、原料、外汇和市场等几项贡献(加塔克、英格森,1987),但在不同的国家,这些贡献的强度却有很大差别。与早发工业化国家不同,后发国家普遍是在严峻的国内外压力下,通过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来加速工业化的,其选择常常面临着建设周期长与资本稀缺、设备来源依赖进口与外汇支付能力弱、投资规模大与资金动员能力差等一系列矛盾(林毅夫等,2004),因此相对于早发国家来说,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对农业的依赖更大,相应地,它们对农村、农业的控制也更更为严格。

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虽然农业发展能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带来农业产出增加,但是否会有更多的剩余转向工业,还要看消费。一般来说,处于欠发达阶段时,农民的消费会随农业产出的增加而膨胀,一旦他们能自主决策,增产的效果就很有可能被消费需求的扩张所抵消。其次,原料贡献及出口换汇要求根据国际市场及国内工业生产的需要来安排农业生产结构,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很可能与这两方面的需求都相不符。这样,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对消费还是对农业生产结构,都有干预的必要,但这很可能与农民的意愿不符,并且二者的分歧难以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达成。这恐怕是后发国家虽然师从发达国家强国经验,但在政治上又不得不较为稳健的原因(例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实际上,不

仅这些国家,就是西欧一些早发工业化国家,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的同时,也出现过城市统治农村的政治集中。最后,由于早期农业发展更依赖制度变革和传统要素投入,因此相对于对土地改革、农田水利建设、良种及耕作技术推广等的重视,各国对农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与人力资本提升、公共服务提供有关的投入往往不足,使得这些国家的农村、农业政策普遍存在重经济、轻社会的结构性偏向。

综合上面的描述,在工业化早期,各国农村、农业政策普遍有这样一个趋向:重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经济政策,轻与人力资本、公共服务相关的社会政策,同时政治发展较为滞后。考虑到这些政策产生的背景,本文把各国工业化早期的农村、农业政策及其效果归纳为图1。

图1 工业化早期的农村、农业政策体系及其结果

注:该图参考了林毅夫等(2004)。

在上述经济、社会和政治三重政策的保障下,各国到最后都或多或少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不过,这样的发展模式是难以持续的,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国将普遍存在一个工业和城市反过来支持农村、农业的政策转向。对于政策转向的原因,现有文献主要围绕下面几点展开论证:首先,在原有的分配体系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会受到伤害;同时,在早期制度改革(如土地制度改革)效应已充分释放的前提下,单靠增加投入所带来的增产效应逐步递减。这都使得农业剩余的进一步提高面临瓶颈。其次,已有经验表明,在发展

到一定阶段后,需求不足往往会成为一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但对于人口大国来说,如果内需强劲,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存在。例如1895~1960年的日本,农民就消费了工业品的大部分(Johnston and Mellor,1961);再如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内需也一直是其工业品消费的关键,对外贸易与其GDP的比值始终没超过15%②。因此一旦工业品过剩迫在眉睫,继续对农村、农业实施剥夺,将不利于工业化的推进③。基于此,当工业部门有了一定的自我积累后,即使没有农民的反抗,一些国家也可能会调整其政策。更何况,伴随着农业比较优势的丧失及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旨在寻求加强保护的政治活动是会不断涌现的(安德森、速水佑次郎,1996),使得实际中的政策转向有更广泛的基础。

二、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农村、农业政策转折点的测算

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国农村、农业政策存在转向的可能,但大致在什么时候转向,需要进一步解答。本文从农产品定价模式变动入手分析这一问题。这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隐性的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常与显性的税收一起,为工业积累资本,因此若农产品定价从不利于农民转向有利于农民,一般来说,政策转向就来临了;二是政策调整往往是从成本较小、但收效又较为显著的环节开始,然后次第推进的。相对于税费减免、补贴给财政带来的压力,农产品价格上调的成本是分散的,效果也较好,因此从一般的经验来看,它也是各国最初的政策选项。

已有文献主要采用三个指标来测算各国对农业是剥夺还是保护,分别是有效保护率(ERP)、主要为经合组织采用的农业生产者等值(PSE)和主要为世界银行采用的名义支持率(NRA)。其中,NRA主要衡量价格支持(如国内价格支持、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等)的影响,其余两项指标的范围稍大(程国强,1993)。在公开数据中,经合组织PSE数据库仅包含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样本,这些国家或在有数据前就已转向,或尚未开始转向,不利于我们探索政策转向的规律,因此本文采用涵盖国家更多、时序更长的NRA及其衍生指标。由于农村、农业政策转向多从农产品价格开始,因此即便该指标衡量的政策范围有限,也不妨碍由它来捕捉各国政策转向的起点。

农业名义支持率的计算公式是:NRA=((P d-P w)/P w)×100%,它所刻画的是农产品国内价格(P d)高出边境价格(P w)的比例。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农产品国内价格由持续低于边境价格(近似于国际市场价格)变为高于边境价格时,这个国家的农业开始由受剥夺转向受保护。不过,NRA指标仅考虑了农业部门可贸易品的情况,一些国家可能会在对非农部门可贸易品给予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扭曲部门间贸易条件剥夺农业。有鉴于此,就衍生出了用于度量农业相对保护程度的相对支持率(Relative Rate of Assistance,RRA)指标,计算公式为:RRA=(1+NRA ag)/(1+NRA nonag)-1。其中,NRA ag与NRA nonag分别表示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名义支持率。一般而言,如果对非农部门的保护程度更大,由该指标测算出来的政策转向时点就会晚于由NRA指标测算的结果。

由于NRA和RRA值是连续的,因此一个直观的查找各国农村、农业政策转向规律的办法,就是把这些指标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拟合曲线的形状。在估计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律时,汪进、钟笑寒(2011)就曾采用三次多项式来拟合各国农业劳动力占比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借鉴他们的方法,本文以三年平均的NRA和RRA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GDP(取对数,LnpGDP)的三次项、二次项和一次项为解释变量,进行拟合。被解释变量采用三年平均值,主要是为了平滑短期波动的影响,人均GDP数据则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④。本文最终使用的是包含7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1980~2005年的一套面板数据。在回归中,为控制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本文加入了时间趋势项;为控制制度、自然禀赋等一系列国别特征差异,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表1 农村、农业政策转折点的测算结果

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

(1)NRA (2)RRA

LnpGDP三次项-0.0678***(0.0080) -0.0467***(0.0088) LnpGDP二次项 1.5801***(0.2026) 1.0515***(02258) LnpGDP一次项-11.8411***(1.6881) -7.4556***(1.9005) 常数项28.6133***(4.6224) 16.4391***(5.2604) 国家固定效应已控制已控制

时间趋势已控制已控制

判定系数0.2015 0.1745

转折点(负转正) 1850美元1958美元

观测值1434 1292

注:①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误。②***表示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

模型回归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采用哪一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均GDP 对数值的三次项、二次项和一次项都在1%以内的水平上显著。为更直观地考察它们系数的含义,本文根据表1中的估计结果进一步绘制了图2。其中,横轴是取对数后的人均GDP,纵轴是对应的NRA或RRA指标,曲线的变化近似地反映了各国或地区农村、农业政策的变动趋势。

图2 工业化进程中各国农村、农业政策变化趋势

下面,本文就基于图2来简单总结各国农村、农业政策变化的基本规律。

第一,从图2可以看到,仅考虑农业部门(纵轴指标为NRA),当各国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时(LnpGDP<5.5,即人均GDP的对数值约小于5.5),一般来说并不存在人为的对农村、农业的剥夺。但如果考虑到非农部门(纵轴指标为RRA),情况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RRA定义可知,这主要是因为贸易条件更有利于非农部门。

第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国普遍存在农产品价格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趋势,农村、农业由受剥夺转向受保护。基于回归系数,表1倒数第二行报告了计算出的政策转向时点,采用NRA和RRA两个指标,分别约在人均GDP为1850和1958美元时。

第三,在工业化进入更高阶段后,各国以价格支持为主的农村、农业保护政策又存在一个新的转向。在图2中这表现为,在工业化达到更高水平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开始趋同。这是因为,一方面,价格支持政策的效果受到了质疑;另一方面,在农产品贸易谈判的压力下,各国都在寻求通过扭曲程度更小的非贸易手段,扶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新方法。

本文余下的任务,是对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与方式进行总结。为此,需要对它们农村、农业政策转向前后的一系列政策展开梳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先把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农村、农业政策的转折点识别出来。从理论上说,NRA或RRA由负转正的零值点即为这样一个转折点,但与很多研究面临的问题相似,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它们很可能在数据库报告其相关数据前(世界银行NRA、RRA指标始于1960年),政策就已经转向,从而无法仅通过查看这两个指标的零值点来识别它们的转折点。因此,本文只能基于一定的原则来做推断。好在NRA或RRA指标背后所隐含的逻辑是明确的,即当一国放弃剥夺政策,使得本国农产品价格稳定地等于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其农村、农业政策便开始转向。本文就基于这一准则来推断。

本文选择美、英、法、德、日、韩六国及台湾,与中国大陆做比较。基于农村、农业政策转向多从农产品定价模式开始这一前提,对于这些国家或地区,本文以它们在历经长期的农业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之后,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调的时间,为其政策转折的时点。例如美国,虽然早就通过《莫里尔法》、《哈奇法》等法案,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但仍不能说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进程,否则就不会在19世纪80~90年代出现以农场主为主体,要求改进农村、农业政策的平民党人运动了。同样,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着手进行地租改革、土地整治和农业技术推广(如“明治农法”),但这只是它农业服务工业的开始。

表2报告了本文推断的结果。美国农村、农业政策约从1890年开始转向,标志性事件是在该年美国颁布了《麦金利关税法》,平均关税税率达到49.5%的高位,对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支持作用。尽管此前美国也曾多次提高关税,但由于在1875年前草原铁路网尚未建成,远洋货船尚未成为出口谷物的主要装载工具⑤,因此它们对农业的影响远不如此次的法案。日本从1910年开始政策转向,标志性事件是1909~1910年的帝

国议会确定,以每60公斤1日元从量税的形式,对稻米征收进口关税⑥。在1846年《谷物法》废除后,英国进入农产品自由贸易阶段,但此时圈地运动还未停止,因此尚谈不上政策的转向。英国的政策转向在19世纪晚期欧洲农业危机来临后开始,先是议会于1889年批准成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然后又在1896年颁布《农业价格法》(Agriculture Rate Act),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由于农业管理机构的作用在一战后才凸显出来⑦,因此本文把1896年作为英国农村、农业政策转向的开端。

在同期的欧洲农业危机中,为回应国内对农业保护的呼吁并增加财政收入,德国在1887年颁布新关税税则(1890年实施)。在税则颁布前及颁布早期,柏林小麦价格约为每公吨205.08马克,与同期欧洲主要农产品市场之一的但泽的价格(198.85马克)相差不多,但到了1886~1890年,虽然两地小麦价格双双下降,但前者已高出后者约24.77%⑧。在路易·拿破仑执政时期,法国与多国签订了自由贸易条约,当农业危机来袭时,虽然国内也有要求加强农业保护的呼吁,但政府所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直到1884年情况才有所改变。1885年,法国提高了牛进口关税,处理了小麦课税问题,开始对裸麦、大麦和燕麦征收进口关税,1892年又实施了“梅林税则”⑨。鉴于1885年开始法国农业关税政策密集出台,因此本文把该年作为其农村、农业政策的转折点。韩国、台湾与中国大陆农村、农业政策的转折点由NRA

值(三年平均值)稳定地由负转正的年份确定,由RRA确定的时间晚于由NRA测算的结果,一并报告在表2括号内。

表2进一步把上述国家或地区分为两类:一类为转向滞后的,一类为转向及时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政策转向是否及时,主要通过比较其转向时人均GDP与表1中测算的结果来确定。英、美、法、德四个国家政策转向时工业化水平远高于模型测算的结果,属于滞后国家,日本、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政策转向时工业化水平与模型测算结果大致相符,属于及时国家(地区)。从表2还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越早,其农村、农业政策转向就越晚。例如,英国在政策转向时的人均GDP约为6994美元,德国为3227美元,而东亚这些国家或地区在2000美元左右时就转向了。从经济结构来看,政策转向的规律则不太明朗。虽然英国在农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都非常低的时候才开始政策转向,但美、中两国却表现出了与之不同的趋势。

表2 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农村、农业政策转向年份及对应的经济结构

政策转折年

份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

农业增加值占比

(%)

农业从业人员占比

(%)

转型滞后国家

英国1896 6993.85 8.00 11.47

美国1890 5583.23 17.10 42.84

法国1885 3632.72 36.00 44.91

德国1880 3277.19 36.00 46.72

转型及时国家或地区

日本1910(-) 2146.38 30.00 63.01

台湾 1962(1971) 2005.69 26.80 48.55

韩国 1964(1970) 1883.07 47.77 -

中国 1996(2004) 2012.86 19.69 50.50

注:①美、英、德、法和日本的原始人均GDP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笔者根据美国历年CPI指数将其调整为以2005年国际美元计价的数据。②美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③台湾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963年数据;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为1964年数据,根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大洋洲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佩恩表(PWTables7.1,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515325764.html,/)。④韩国农业增加值占比和农业从业人员占比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⑤英、法、德农业从业人员占比数据根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欧洲卷》计算得到,依次为1891年、1896年和1882年数据。⑥其余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来源同表1采用数据)。

三、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与方式

农产品定价模式及其带来的产品价格的变化只是各国农村、农业政策转向的开端,但各国最终政策的调整并不仅限于此。基于此,本部分结合第一部分对各国农村、农业政策体系的归纳,对上述代表性国家或地区政策转向开始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与方式进行梳理。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政策

1.把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中心任务,是众多国家在转向初期政策的基本取向。上文测算结果表明,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800~2000美元(2005年国际美元)时,各国农村、农业政策开始转向。根据钱纳里等人的多国增长模型,这恰好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受工业化、城镇化的驱动,农产品需求增加。因此推动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供给,就成为众多国家在这一阶段农村、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

本文中几个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多是如此。例如,英国一度把其粮食安全寄托在殖民地,但两次世界大战使其构想成为泡影,最终不得不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廉价提供农业机械等措施,推动国内扩大农业生产。二战后,英国甚至确立了一个有待保护农产品目录,对列入其中的产品,在采取提供生产资料、补贴及贷款支持等措施鼓励扩大生产的同时,实施保护价政策。一战后,法国在关税保护和土地整治等政策的推动下,粮食由不足转向丰裕。二战后,在扩大粮食进口和继续土地整治的同时,法国借助债券发行和马歇尔计划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价格的补贴。直到1955年,德国颁布的《农业法》都还把确保粮食供给作为农村、农业政策的目标之一。

在亚洲,日本一战前后就面临粮食短缺和物价上涨问题,甚至因此发生过“米暴运动”。二战中,为满足军民粮食需求,日本采用租佃调停、农村经济再生、负债清理和土木工程援助等措施,推动农业增产。二战后,在土改的基础上日本颁布《土地法》(1952年),推动粮食增产、保障自给。进入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后,鉴于国内对优质稻米、畜产品、果蔬等需求的进一步膨胀,日本又于1961年颁布《农业基本法》,对上述农产品给予保护。韩国、台湾的情况类似。前者从1968年起依次对稻米、大麦、小麦、大豆和玉米实施高价购、低价售的政策,政府则通过差价补贴刺激生产者积极性。后者在同一时期也放弃了谷物换肥料计划,并采取降低化肥价格,降低或取消农业税费,加强农业教育、科研及技术推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鼓励生产。

2.在供给压力基本缓解后,提高农业长效生产能力成了各国政策的新重心。推动农业生产向由人力资本和技术驱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及产品质量的现代模式转变,是这一阶段各国普遍的政策选择。由于农业投入更具有公共品属性,成本更高,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更明

显,因此各国普遍更加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土地整治等问题。

例如,英国在1954年粮食自给问题基本解决后,就推进农业生产模式转变,进入60

年代后又在推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颁布相关法令(例如1960年的《园艺法》),鼓励农业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向蔬菜及园艺作物种植转变。再如法国,据其《农业指导法》(1960年)和《农业指导法补充》(1962年),在加大农业补贴、投入及鼓励农产品出口的同时,鼓励农户离农⑩,推动规模化经营。德国在50年代后也改革其小土地所有制,鼓励规模化经营。日、韩还先后取消了土改时对家庭持有土地面积上限的规定,日本甚至引入了农业法人制度,为合作经营提供提法律保障。

美国更具有代表性。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就出现了农产品过剩,因此在其政策转向开始后不久,就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提高农业长效生产能力:第一,在19世纪晚期,就通过社区学院和农学院为农业劳动力提供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进而又分别于1914年和1917年颁布《史密斯—利弗合作推广法》和《斯密斯—休斯法》,推动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第二,顺应现代投入增加及规模化经营的需要,于1916年颁布《农业信贷法》,着手建设全国性农业信贷体系。第三,鉴于早期土地粗放开垦、农业生产(如化学制品投入)对环境的破坏,相继颁布《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1936年)、《农业调整法》(1938年)、《土地银行法》(1956年)和“耕地保护计划”(1962年),全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徐更生,2007)。

3.在着力提高农业长效生产能力的同时,收入均等化也得到各国的重点关注。例如,法国在《农业指导法》和《农业指导法补充》中明确表示,要使其农业与非农部门从业人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在1955年颁布的《农业法》中,德国也把实现农民与其他职业者拥有相仿的社会地位,列为其政策目标;在《农业基本法》中,日本也宣称,农民至少应获得与其生活环境类似的相邻乡镇中城市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而国内熟知的韩国新村运动,也肩负了相似的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这些国家或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总体上,这些政策可分为两类。一是旨在推动劳动力流动的“流量”政策,即通过鼓励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兼业或退休,使其在有机会获得更高收入的同时,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二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存量”政策,通过农业现代化培育自立农民,确保其收入水平能够与非农部门从业人员相当。“存量”政策可进一步分为两类。在生产环节,各国除了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以及信贷上继续给予扶持外,还着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图在提高人均经营土地面积的基础上,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例如,韩国建成了蚕丝养殖、畜牧、果蔬种植与海产品养殖等多个生产基地;再如台湾,从80年代初就实施“稻田转产”政策,鼓励杂粮种植及园艺业发展,后又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其次是采用价格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方式,确保农民收入稳定。

图3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与城乡差距

注:①数据来源于Hayami(2007)。②相对生产率为城镇劳动生产率与农村劳动生产率之比,城乡收入比为城乡家庭居民人均收入之比。

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不少国家或地区都实现了其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的目标。比较典型的如日本,1970年左右其农村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基本上就没有区别了。相对于城镇劳动生产率,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见图3),因此一般研究认为,劳动力转移及兼业收入的增加,是日本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的主要原因(晖峻众三,2011)。

(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社会政策

前文提到,受资本积累压力的驱动,在工业化早期,很少有国家会在社会事业上有较多的投入。但经验表明,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各国最终会在社会政策上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

教育是重要的社会事业之一,目前相关文献也认为,它具有生产功能。但是,由于英国工业革命以纺织业为先导,教育作用的空间有限(Mitch,1998),因此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对教育奉行不干预政策,但即便如此,1870年它也颁布了《义务教育法》⑾。与英国不同,后发国家或地区对(农村)教育就比较重视。如表3所示,法、德、日、韩和台湾在很早就颁布了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除了基础教育,这些国家或地区对农业技术培训也较为关注。例如,美国1862年颁布的《莫里尔法》就规定,凡接受该法的州,都可根据其在国会中议员的比例获取一定的联邦赠地,但出售该土地获得的收入,需用来创办或至少维持一所农业和机械技术学院⑿。

社会保险是另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在经济发展早期,它主要通过互助和转移支付来应对农民支出波动。表3列出了一些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确立的时间。

表3 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社会政策发展

国家或地

农村社会政策类别

备注义务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英国1870年1946(1908)年1948(1911)

1950年提出“农民年金计划”

德国很早就由皇帝赦令加强

教育1872年推行4年义务教

美国1919年(6~

8)

1990(1935)年-

法国1889年1952(1898)年-

德国1825年1955(1889)年1911(1883)

日本1947年(9) 1961(1891)年1958(1919)

韩国1976年(6) 1995(1973)年

扩至所有农民1988(1963)

台湾1968年(9) 1995(1958)年 1989(1970)

注:①义务教育一列括号中的数字是各国(地区)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两列括号中的数字是对应的城镇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确立的时间。②在美国,义务教育是州的保留权利,1919年,阿拉巴马最后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③根据1911年《帝国保险法》和《雇员保险法》,普通民众(含农民)被纳入德国医疗保障体系。④本表数据由笔者根据各国(地区)法律、法规及国内各出版物整理得到。

先看医疗保险。英国于1911年颁布《国民健康保险法》,主要覆盖职员,但根据其1948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服务法》规定,所有居民都开始享受免费医疗。与英国不同,美国实施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截至目前,政府也只负担贫困农民的医保支出。德国在1883年颁布《医疗保险法》,但直到1911年农业工人才被纳入保险范围⒀。法国早期在农村医疗和养老上实行社会互助保险,但从1945年也开始统一管理。日本于1919年颁布《国民健康保险法》,不过,农业从业人员并未纳入其中,但在1958年《国民健康保险法》颁布后,这一问题也解决了。韩国在1963年颁布《医疗保险法》,但由于当时采用自愿原则,实施的效果并不好,因此,韩国在1977年修订法律,规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入保,后逐步将规模标准放宽到300人、100人,1988年农民开始被纳入其中,但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全覆盖。台湾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分职业设立了众多综合保险,不过没有针对农民的,但它在1985年也开始制定农民医保方案,并在1989年付诸实施。

再看养老保险。在报告各国或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确立时间的同时,在其后面的括号中,表3还报告了它们对应的城镇制度确立的时间。从中可以发现,与医疗保险制度相仿,它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确立的时间也普遍晚于城镇制度确立的时间。这与一些发现是一致的,通过对14个国家的梳理,华迎放(2008)发现,其样本国家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确立时间平均约差54.7年。还需要交代的是,表3中不少国家或地区都把其养老保险制度与某些经济政策目标挂钩。如英国1967年的《农业法》,法国1962年的《农业指导法补充》,日本和台湾的农民年金制度,都鼓励领取年金的老龄农民退出农业经营,以加速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长效生产能力、培育自立农户。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政策势必会成为各国农村、农业政策的新焦点。但是,从推进顺序来看,往往只有在解决了政府、军队、教师等公共部门

雇佣需求之后,才会依次顾及私营部门雇员、城镇自雇人员,最后到自由职业者和农民。不过,从内容来看,政策项目是在不断完善的。例如,美国于1938年、法国在二战后,都建立了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同时伴随着人口流动和老龄化加速,众多国家开始把老年人护理纳入其社会保障体系。例如,日本于1963年颁布《老年人福利法》,开始探索老年人护理问题,最终在1997年总结出台了《护理保险法》。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

城乡居民政治权利的一体化是经过一系列变革实现的,表4回顾了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在英国,这是通过议会改革及《反结社法》的废除逐步实现的。在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时,英国只赋予大工商业者及少数富农选举权,因此在本质上,这次改革是“政治向城市的集中”,改革后工商业者的表现也很能说明这一点。例如,他们联合地主阶层修订了旧《济贫法》,提高了领取救济者的门槛⒁

。虽然如此,到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时,农业工人还是获得了选举权,1918年时,所有成年男子都获得了选举权。在大地主和工商业者的支持下,英国曾于1799~1800年颁布《反结社法》,防范各行业从业人员通过结社而采取集体行动,但该法于1824年被废除。虽然这些改革在开始时执行都不乐观,例如有学者曾评论道,“有人认为当1884年劳动者获得选举权时,农村生活的积极性已经转到他们一边,但这些看法只不过是猜测”⒂,不过,改革毕竟开始了。 表4 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农村政治发展

国家或地区 政治权利类别 备注

农业结社 普遍或直接选举权 英国 1824年 1918年(男性,议会),1813年(直选) 1884年农业工人获选举权

美国 1914年 1921年(女性,议会),1913年(直选) 1913年参议员直选 法国 1884年 1848年(男性,议会) 中间曾多次变动

德国 1867年 1848(男性,议会)年,1871年(直选) 1889年《合作社法》修订

日本 1899年 1925年(男性,议会),1890年(直选) 1922年颁布新农会法

韩国1957年1987年(全体,总统),1987年(直选)

台湾1949年1994年(全体,“总统”),1994年(直

选)

1974年颁布“新农会法”

注:①本表为笔者整理得到。②鉴于各国(地区)政治体制的差异,括号内所标“议会”和“总统”分别表示议会和总统选举。③括号内所标“男性”、“女性”,分别对应男性和女性获得选举权的年份。一般来说,男性选举权的获得早于女性。“全体”指全体居民都获得选举权。例如,美国1921年起女性获得选举权,但此前男性已获得。

美国的政治改革是比较快的,20世纪初时基本上所有白人男性都有了选举权,选举适用的范围不断扩大,选举公职任职的时间逐步缩短⒃。但是,在19

世纪晚期的农场主看来,这仍不能抵制联邦政府与工商业界联合对农业的剥夺,他们因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平民党人”运动,对高昂的铁路运费、恶化的农产品贸易条件、不便的农业贷款等提出控诉。虽然运动最终失败了,但正如有人指出的,到罗斯福新政末期,他们的主要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美国人应该感谢他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无记名投票、参议员直选、对铁路的规制和农业信贷体系(休斯、凯恩,2011)。与英国不同,美国早期并未限制结社,因此,早在1867年就有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农业社团组织。但是,在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颁布后,农业结社因可能妨碍自由贸易而被意外禁止。不过,美国很快就做出了调整,先是于1914年对基于合法目的而采取互助的农业和园艺组织给予豁免,紧接着又依次在1922年和1926年对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联合组织给予豁免。

虽然德、法两国的工业化稍晚⒄,但其农业合作却并不落后。德国农业合作运动的先驱是赖夫艾森,他在1862年就创办了村庄信贷合作银行,并逐村推广。其最初目的,是消除乡村高利贷,后来逐步把业务拓展到肥料、耕牛饲料、耕牛、农业机械等的生产、购买与销售上。截至1914年,德国各类合作社社员人数至少达到了600万以上。对于它们的作用,有观察指出,至少在应对19世纪80

年代农业危机时,它们“对小农场主起的作用,比所有的农业和关税法律加在一起都要多”⒅⒆。不过,德国虽然在统一后就实施了选举,但直到一战前,其选举

过程还都为容克地主和工商业者操纵,普通农民的影响还较为有限。法国农业合作的传统同样非常悠久,农业协会多种多样,发展也非常迅速,业务活动所及的范围包括信贷、保险、肥料等生产资料及衣物等生活用品的购买、产品的销售、农业展览、社会共济等多个方面。在1884年议会商讨保护职工结社的立法时,因一位参议员的偶然提议,农业被纳入结社立法的保护范围。法国在1848年的制宪会议上就宣布男子享有普选权,但由于其后政权多次更迭,选举权时而取消时而恢复,直到二战后才稳定下来。

亚洲的农村政治发展有一定的区域共性。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政治现代化进程,但其第一部《选举法》仍对选民的年龄、财产和性别等做了限制,导致在1890年第一届众议院选举时,全国仅约45万居民(约占全部人口的1.1%)有选举权,在选举产生的300名众议员中,没有小农、佃农的代表⒇,以至于直到40年代末,虽然其农业税费率都一直高于非农业,也未能调整(Hayami,1988)。但是,日本政府却积极推动农民结社。例如,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于1890年颁布《水利协会条例》;为给日俄战争筹集资金,于1899年颁布《农会法》及其实施办法;为让小农在商品流通和信用合作上享有便利,于1900年颁布《农业协会法》。但是,由于政府有特定的目标,日本农会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能自主。例如,有关法令就规定,农会各级会长都要由对应的政府官员担任,即使是大地主,也只能任副会长或评议员。但到二战后,上述情况就变了。

与日本类似,韩国和台湾的农会在早期也都承担着国家的政策目标。为此,台湾和韩国都曾在美国的支持下筹建农会。在具体的工作中,从积极的方面看,两者的农会都承担着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采购、产品加工与销售、技术推广、信用合作与社会共济等职责;从消极的方面看,也都承担着剥夺农村、农业的任务,例如,台湾的“谷物换肥料”计划就由农会负责执行的。因此,无论是韩国还是台湾的农会,也都与日本类似,受到严格的控制,例如,韩国农会的负责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由政府任命的,但在80年代末期后,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总结来看,在工业化过程中,各国普遍存在一个选举权由大地主、贵族扩展到城市工商业者,最后再到普通工人和农民的过程。与此同时,农民的结社权也由受限制发展到逐步开放。

四、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未尽之路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国存在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普遍性趋向,但对他们城乡一体化所包含的内容,改革进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已有文献尚缺乏全面的梳理。为此,在判定各国政策转向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分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政治发展三个维度,对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总体上说,本文有以下发现:①在转向开始后,如果农产品供给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农业增产仍是各国农村、农业政策的重心。但在这一问题缓解后,提高农业长效生产能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将成为各国政策的新重点。②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各国城乡社会政策也会逐步走向一体化。③各国在工业化早期普遍存在一个政治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选举和结社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参与权利在城乡间的不平衡配置;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国会普遍存在一个城乡居民在政治上平等赋权的过程。④就三类政策来说,各国一般是经济、社会政策一体化先行推进,最后才过渡到政治发展的(这在后发工业化国家中尤为明显)。

由此,可以结合中国城乡、工农关系的变化,来验证本文分析框架的解释力。新中国建国后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获取粮食、原料和从农业中抽取资金,实施人民公社制度,全面干预农业生产经营与分配。但即便在这个时候,国家也极为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业机械)生产进行扶持,然而在社会政策上,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救济,却倡导通过家庭与集体互助来解决。在政治上,国家一方面通过人民公社全面管制农民生产、生活,另一方面还依据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把农

村每一名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的比例定为城镇的1/8。而根据邓小平(1953)代表中央给出的解释,这也是为农村、农业支持工业发展而不得不做出的安排(21)。因此,从三类政策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村、农业政策的演进也都遵循着本文“资本积累—社会政策与政治发展抑制”的逻辑。

从NRA和RRA两个指标来看,中国分别从1996年和2004年起,农村、农业政策转向,但党的十八大报告仍指出,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依然严峻。因此,从国际经验出发,看中国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所应包含的内容、应采取的方式,就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城乡一体化上已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经济政策上,完善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完成了农业税费改革,实施了种粮农民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四项补贴;在社会政策上,改革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和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在政治上,继2006年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后,又在2010年修订《选举法》,在形式上实现了城乡平权。但是,与国际经验相比,中国未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仍非常繁重,下面本文进行一些简要的展望。

首先,从稻米、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农产品来看,目前中国粮食供给已趋于稳定,从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来看,已可以开始把农村、农业政策的重心转移到大力提高农业长效生产能力,以及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等方面上来了(详见图4)。由于现代农业生产主要由人力资本和技术驱动,更注重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这些又都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因此,从生产环节来说,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健全财政支农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教育、科研及技术推广与生产脱节的问题,构建农业信贷体系,使生产者有能力加大现代农业投入。此外,应逐步推动全国土壤修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动土地休耕。从销售环节看,应根据WTO有关规则,进一步完善农业价格补贴和收入支持方式,健全农业保险,使生产者有激励参与农业生产,确保收入稳定。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从先行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的经验来看,未来应从两个方向着手,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在农业自身方面,应努力培

育自立农户,并根据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园艺业。就农业外部来说,应进一步放松人口流动限制,加快劳动力转移。

其次,伴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及老龄化,应积极拓展新的社会事业项目,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给付水平,逐步实现社会政策城乡一体化。从社会政策内容来说,目前中国农村已经确立且实施效果良好的项目还不多。2002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相应的成人教育、农业技能教育还较为落后,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劳动力供给的情况下,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渠道受到了限制。农村现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所能应对的,也都是一些基本风险,伴随着老龄化、家庭结构微型化,一系列问题(例如留守儿童问题、老年人护理问题)将会挑战现有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同时,从给付水平来看,各项目都还不高,例如,在现有的给付水平下,很难通过养老金鼓励老龄农民退出生产,加速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图4 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农业发展

最后,在把农民已有选举和结社权落到实处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完善和提高方式。从实用层面来看,选举主要有两重功用:一是信息显示,即表达对政策

世界大国崛起衰落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大国崛起衰落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鲁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世界上各个大国的起起伏伏不断交织,不断创造着每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在这些历史中,不仅折射着人类的智慧,更是为后来者提供着真实的实例。通过分析大国崛起衰落的原因,剖析其中的必然因素,又助于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 一、技术的发展和组织的变革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因素 1500 年以后问世的帆动力远洋炮舰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就使欧洲各国受益不同,从而使得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比另一些国家快得多。同样,后来开发的蒸汽动力及其依赖的煤炭和金属资源,不仅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起的工业革命,而且催生了一批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世界格局。随后,19 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不仅确立了新的自然观、新的社会观,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 西欧自16 世纪以来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其中尤以英国最为明显。英国在17 世纪中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率先过渡到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制度上来。封建制度的推翻,加速了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为英国产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英国建立世界工商业霸权和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内外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富于革新和开拓精神。以科技为依据的技术革新,适应产业革命发展的国内政策,与放眼世界、积极拓展海外殖民地和市场的国外政策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运用,到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再到冶金、采煤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是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的。产业革命完全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使之空前繁荣起来。19 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方面处于垄断地位。1870 年,其采煤量占世界采煤量的5115 %,生铁产量占50 %,棉花消费量占491 2 %;英国不仅向全世界供应工业品,而且还输出机器设备,几乎包揽了全世界的机器、火车车辆和铁路设备的制造。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居于绝对领先地位,1850 年英国贸易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_王左丹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王左丹 (华南师范大学党办,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在国际志愿服务大发展的背景下,志愿服务起源地美国、英国以及与我国地域文化相似的日本、韩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在蓬勃发展,形成了参与全民化、管理体系化、运作市场化、教育课程化和研究阵地化的模式,探析以上四个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例案,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 大学生志愿服务;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3)07-0095-03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Overseas WANG Zuo -dan (Party Committee Offi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610631) Abstract :Voluntary service has been flourishing in the USA and the UK )places of origin for voluntary service,and Japan and Korea )places si milar to China in regional culture.It has achieved greatly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managemen t systematism,marketiza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 m and research base.By analyzing some successful cases i n the above four countries,experience would be abstracted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Key words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experience; enli ghtenment 收稿日期:2013-05-29 作者简介:王左丹(1962-),女,辽宁宽甸人,华南师范大学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综观世界,第三部门的勃兴,减轻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发挥了很好的/补台0功用,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各国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0水平已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第三部门以志愿组织为主体,其成员又以高校青年大学生为生力军。为此,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经验,主要有两条进路:一是借鉴志愿服务起源的欧美发达国家经验,二是借鉴地域文化相仿的亚洲发达国家经验。欧美发达国家推介美国、英国经验;亚洲发达国家推介日本、韩国经验。 (一)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美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历史悠久,归结起来,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16世纪中叶的萌芽发端期、工业革命后的形成确立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成熟发展期和目前的深化拓展期。 据5美国志愿者活动6报告(2008年7月7日由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社团公布)统计,2007年美国约6080万16岁 以上的人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间约81亿小时,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超过158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二)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推动四方面工作:一是推动社区服务。英国的/做起来0、/千年志愿者0等计划皆以社区为单位,大力提倡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社区少年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专业咨询、假期或课后陪伴等活动。二是志愿服务和促进就业结合。例如, /马克社区0(Community Mark)积极推动就业劳工投入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行列,贡献个人经验与专业,协助解决社区面临的现实问题。三是推动服务弱势群体。部分大学生志愿组织主要以提升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意识为目标,进而改善其志愿服务品质,并且为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提供相关服务资源。四是发展志愿服务文化。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公共事务的开展,借此推动并发扬志愿服务文化。 (三)日本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青少年教育、终身教育及国外援助等 第32卷第7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 1321No 172013年7月 JOURN AL OF HUAIHU A UNIVERSITY Jul .2013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安介生)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2014年11月26日07:59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安介生中华学术发展历来有批判继承、“以复古为创新”的独特方式与路径。尽管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与排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遗产并没有被完全遗忘。一批中国现代学者依然坚守在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的阵地上,并努力将中国固有的学术研究体系与现代西方优秀学术成果相互参照,奋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学术赢得了尊严。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发展典范,其发展经验对于今天“国学”振兴及相关学科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首先,响应时代需求,经世致用,以振兴学术为救国图存之重要手段,成为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关键性的推动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们都是怀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尊心与责任感投身于学术工作的。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轫,始于20世纪前期中华民族严峻的生存危机。众所公认,以顾颉刚、谭其骧等人为核心创办的《禹贡》半月刊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现代历史地理学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该刊“发刊词”中,顾颉刚等人道出了创刊主旨:“……这数十年中,我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真够受了,因此,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不必说别的,试看我们的东邻蓄意侵略我们,造了‘本部’一名来称呼我们的十八省,暗示我们边陲之地不是原有的……而一般学历史的人,往往不知《禹贡》九州、汉十三部为何物,唐十道、宋十五路又是什么。这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极端的耻辱!在这种现象之下,我们还配讲什么文化史、宗教史;又配讲什么经济史、社会史;更配讲什么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这些言语,就是放在今日,也颇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 在国势危难之际,这些学者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直白地反对“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并身体力行,切实提出了一些具体研究工作任务,致力于基础性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如编撰《中国地理沿革史》,编绘《中国地理沿革图》,编辑《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以及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等。之后数十年,一批批研究者不忘当初的承诺与期许,为完成这些学术重任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成为中国现代学术事业的闪光点。其中,谭其骧主编的、由众多学者共同编绘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出版后,获得极高的赞誉,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停 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大 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史 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 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 大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 史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们伟大的祖国,使我们的国家能够跻身于 世界强国之列。历史之风陆续吹遍了西欧一些国家,让它们在历 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处在清末的东方之国,却将这股风拒之 于窗外,最终被无情的历史之鞭抽打的遍体鳞伤,一边呻吟,一 边在时代的后头慢慢地踱动。 而这种拒人于门外的行动,正是由于人们的极端思想造成的。封 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狂傲自大、小农意识等思想,深刻地影响 着每一代中国人,使他们在落后与先进的泥淖中苦苦挣扎,不知 究竟走向何方。这些守旧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造成了人们 闭关自守、以土地为中心的非商品意识,从而遏制了资本主义的 萌芽,牵制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更新,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

面均落在了时代的后头。 大国的崛起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历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弱,都有着相似的情况。其中,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国家的 兴盛,思想文化上必须有一个突破,一个较前面历史的新的突破。而无论这种突破是彻底的,还是不彻底的;是以先人的思想为基 础的,还是承接未来的,都可以从思想层面上为一个国家的变革 垫下厚实的基础。 思想文化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一个国 家而言,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 面结合大国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具体谈谈这些联系。 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文化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随着时 代的进步,以往的政治体制必然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陈旧的政 治体制日益暴露它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历史的前进。此时,新的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文化往往会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对政治体制 进行改革的勇气与决心。17世纪上半叶,英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已不再适应新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阻碍了英国工商业资本主 义的发展。而国王处处限制资产阶级的利益,加强自身的权力集中。但国王忽视的一点是,此时资产阶级思想渐渐深入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去了,人们对封建王朝已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资产阶 级带给人们的利益远远胜于封建王朝的统治。随后,爆发了资产 阶级革命,推翻了以贵族为中心的封建王权政治体制,建立起了 有利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利益的君主立宪制。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 (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 (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 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 (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论美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对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思考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正是因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不仅如此,由于英国力图保持世界工场的地位,美国运用贸易保护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不是英国炮舰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美国很难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果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许今天的美国也许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样,徒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却仍受发达工业国的控制和掠夺,仍然贫穷落后。因此,对于今天追求强大的中国来说,破解南北美洲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禁运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781年10月,英军将领康沃利斯于约克敦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1]。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2]。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3]。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4]。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

城中村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城中村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时间:2010-04-24 作者:韩斌,李笠来源:资源网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贫困和贫民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面临贫民窟或者类似贫民窟问题的困扰。一个明显的规律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贫民窟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曾在发达国家发生;同时,当今的发达国家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贫民窟问题,贫民窟并没有因为发达国家完成了城市化进程而消失。 正因如此,全球应对城市贫民窟挑战的政策具有了一定的延续性,并大致经历了几个“住房战略”演变阶段,即,住房供应和清除贫民窟→场地和服务→贫民窟的升级改造→使用权保障。 而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最早的“城中村”现象开始出现,而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急剧膨胀,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土地获得扩展的空间,农村土地逐步被 蚕食,大量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村落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中村”便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亦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痼疾。 在这个渴望和谐的时代,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1 国外城中村(贫民窟)改造历史和经验 1.1 巴西 在巴西,相当数量的城市人口居住在非正式的或不合法的居民区中,常常占用公共土地。据统计,贫民区人口约占里约热内卢全部居民人口的25%。这些贫民区是一些外来打工者的家园,但是其卫生条件极差,常常遭受自然灾害和犯罪的侵扰。 1.1.1在社会政治以及地理上把贫民区纳入这些城市。 80年代初期,许多城市努力规范或把贫民区纳入到城市有机体内,从法律上认可它们。巴西在全国范围实行了新的规划措施,允许把某些居民区指定为“特殊社会利益居住区”,以便于规划和对各个区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要求。 1.1.2保证投资支持贫民区的改造 政府改变了过去反对贫民区的做法,无偿向居民提供建筑材料和资金。巴西应用经济学会199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794个市政当局制定了贫民区或“非正规居民区”的改造计划,其中约506个市政当局的改造计划包括在不同形式上实现土地占有的规范化。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现在的启示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现在的启示 老师的中国文化对我很有启示意义,通过此课程让我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转化、变迁,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糟粕更有了深刻理解与认识。使我认识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国文化只是历史上文化历史上的一部分,精彩的一部分;而更多地负面的历史被许多人所遗忘,所抛弃,或者不愿意被承认。(以前只以为国外不承认历史,却忘记了自己。)通过学习此课程使我对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这是我的最大收获,对改变我的意识形态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我认识到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对现在有很大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这其中给我的启示意义最大的是强盛的国家必须有统一、开放的文化;但是一时强盛的文化却换不来强大统一的国家。这其中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千多年前华人引以为豪的唐朝和五代乱世之后的宋朝。前者在唐太宗的统治下确立了“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的治国思想。通过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实现了文化的繁荣,这其中最表层的体现就是唐代文化名人特别众多,而且从初唐到后唐不曾间断,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和诗圣的杜甫并且有了“李杜诗篇万古传”的美谈。在此期间重视文教、修文兴学的思想代代相传,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给帝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唐王朝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惠及友邦,给周边国家及部族培育了许多英才,促进了那里社会的发展,强了与周边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友好来往,形成了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的长安作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矗立了那么久的原因所在。 后者宋代经济发达,文化辉煌,农业飞跃,政治相对开明。那么为什么同样重视文化的宋代却走了另一条路,不仅国家算不上强盛,而且饱受战火洗礼,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原因就如老师讲到的是因为军事因素,而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人才任用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从而造成了此后宫廷的奸臣当道,党政频发,从而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文化不够统一。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国家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要由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倡导同意、开放的文化。当然这里的开放指的不是现在社会里低俗,有伤风化的弊病。

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

美国崛起中的种种因素对我国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借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认为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如下: 1、美国强调依法治国,有着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这需要有强大的法律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依法治国,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亦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氛 2走的都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美国在经济领先世界半个多世纪后才扛起世界领袖的大旗,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 0 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可观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仍然抱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着眼于国内的建设,并且认为自己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我要求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因为个别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就沾沾自喜甚至狂妄自大 3、不断调整适合国情的国策与政策,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国策,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影响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既增强信心和机遇意识,充分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提高忧患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美国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这大大的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正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美国善于吸收人才,有着一系列的人才保障制度。美国的崛起,人才不可谓不关键。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是百年大计,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不可谓高,中西部的教育依然很落后,要想振兴中西部,振兴中华,教育必须先行,国家必须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所有历史性大国崛起的宝贵经验。

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 - XXXXXX 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 目 大国崛起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贸103班 XXX 国际商务系 XXXXXX XX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系 别 学生学号

【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靠的是科技。同时,一个健全而民主化的大国政治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在历史的舞台上登场。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 【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经济,政治,文化 一、中国的现状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国人或许会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GDP增速令世界瞩目。在全世界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我们国家的时候,除了扬眉吐气之外,我们是否还缺少了什么?仅仅从国内生产总值这样一个华丽外表来衡量一个国家是非常不客观的。翻开历史的长卷,再次揭开国人那段屈辱的近代史,我们也许会十分诧异。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 5.28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中国因此失去香港、澳门和台湾,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样的遭遇也在西方大国上演:西班牙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然而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它的无敌舰队在英西海战中竟不敌英国的貌似不堪一击的弱小舰队。富国被穷国打败,事实的确如此。一个没钱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是大国,但一个有钱的国家不一定就是大国,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热捧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会发现石油之城波斯湾,其人均财富恐怕连美国都比不上,却战火不断。先是海湾战争,接着又是伊拉克战争,结果把富可敌国的伊拉克人民打得流离失所。由此可见,财富为我们通向强大奠定了基础,而要实现强国之梦,则还有很多。 二、各大国崛起的历程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一)、大国崛起——英国

总结报告-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精品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 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 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 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 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 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 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城市化的不同类 型及特点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 的作用。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 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 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 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 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 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 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 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 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 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 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 国家。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 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 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 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 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 “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 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 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

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

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 启示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我国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摘要:我国古代科技文明辉煌灿烂,创造了许多的世界奇迹。为中国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作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为后来世界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近代中国的科技文明远远落后与世界的发展,没有出现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技成果与科技人物。继而有了“李约瑟难题”、“钱学深之问”。本文将通过罗列古代科技成果,来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对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简要介绍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着。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

模、技术水平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篇一: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本书竟然发现我在半年之后,还是对这些历史有着较充分的兴趣,半年前读了本关于宋代的简约介绍的历史书。《大国崛起》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海洋时代上出现的各个强国发展的精华,让我再次感受的强国的不易。 葡萄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许多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德国,在这个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 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人均数据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战略,我有个简单的体会: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 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 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

欧美大国兴衰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2011年第10卷第15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5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欧美大国兴衰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宣克祥 宣惠民 【摘 要】无论是大英帝国、19世纪脱亚入欧的日本、两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美国,还是兴衰交替的苏联,国家兴衰荣辱都有其 内在必然。深入了解和学习他国崛起模式,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有着重要的借 鉴意义。 【关键词】欧美国家;大国兴衰;中国崛起 【作者单位】宣克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宣惠民,上海市第二中学 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曾经称霸全球的大英帝国、19世纪“脱亚入欧”的日本、两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美国,还是先兴后衰的苏联,所有国家的兴衰荣辱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深入了解和学习他国崛起模式,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适应国情特点,处理好陆地与海洋的关系 16世纪英国探险家罗利曾说:“能控制海洋的人便可控制世界贸易,而能控制世界贸易的人,便可控制陆地资源和 陆地本身。”英国陆地面积不大,当时人口只有几百万人,依靠陆地称雄欧洲是不大可能的。英国采取的战略不是跟其 他欧洲列强争夺土地,而是把主要国力集中在海上,迅速壮大海军力量。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称霸大西洋,并建立起众多的海外殖民地,依靠海外殖民地向本土母体帝国源源不断地输送财富。然而,中国虽然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但那只不过是出于政治目的,宣敷教化于海外。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海洋意识十分淡漠,不知道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在海洋战略方面,农本商末,重农抑商,重陆轻海,禁海闭关。中国人更多的是将一望无际的海洋当作天然使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各种盗版书 刊、非法音像制品、淫秽色情光碟被大量出售和出租,严重毒化了农村的社会风气,诱发了一些犯罪案件和不安定因素的发生,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外,农村文化市场缺乏管理,中高档文化产品和娱乐服务流通渠道不够通畅。文化市场法制不健全,管理比较混乱,导致非法及假冒伪劣文化产品、粗俗的娱乐活动和非法经营活动乘虚而入,反文化现象较突出,农村社会风气受到严重毒化。 六、文化生活贫乏,农民信仰严重缺失 调查显示,虽然当前我区农村的生活条件已普遍改善,但与物质水平的显着提高相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远远滞后了。农民文化生活较贫乏,消费意识差,部分农民对文化需求缺乏长远的眼光,认识不到文化对未来生活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农民工因为打工收入有限,不舍得将钱用于文化消费;二是社会原因,社会各方面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由此而来的是,农民存在严重的信仰缺失,其主要表现是孝道的沦丧。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的老人都是与儿女分开居住。他们结婚后组成的新的核心家庭最初的财产积累主要是通过分家从父母和大家庭那里分得的。在农村,绝大多数的青年农民除了负担父母基本的口粮外,其它的什么也没有了,甚至有些地方的少数农民连让父母活命的口粮都不愿意负担。这就促使农村的老人只能过着孤独悲苦的生活。 七、结构失衡,文化产品、服务有效供应不足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消费市场间存在需求大而有效供应不足的矛盾。大多数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服务是 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生产的,适合广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和经营项目相对较少,缺乏适合其需要的文化产品和娱乐服务。首先,农村文化产品粗糙。农民能够读得懂、用得上书籍不多,真正是面向农村发行的报刊屈指可数,有些“文化下乡” 也只是一个形象工程,缺乏实用性,农民并不感兴趣。从总体上看,政府部门没能够向基层提供足够的文化精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处于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状态。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投 入严重不足、 文化资源极为匮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阵地难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活跃农村 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广大农村文化建设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可以说,农村文化严重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农 村基层建设,影响到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且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参考文献】 1.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N ].光明日报,20062.徐俊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 3.疏仁华.论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境遇[J ].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1·

国外大学建设创新团队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大学建设创新团队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本文列举了部分国外大 学在建设创新团队上的经验,分析了中外大学在这方面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得出 了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高校创新团队经验启示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国家“九五”规划、国家“211工程”“985 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高 校不仅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还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科技产业 化的生力军。 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的 营造等。高校以推动教学、科研和服务的有效结合为目标,以不同层次高校分工 协作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传播和应用前后衔接、协同互动为中心,加强科技创 新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正在日趋形成。但也应 当看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亟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科技 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整合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较难产生重大成果或突破;技术转移上的困难对科研工作有负面影响。欧美各国 大学在激励科研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比我国走过更长的路,有许多值得借 鉴之处。 一、科技经费的来源 各国投入大学的研究与开发经费,2007年美国为494亿美元,2004年日本为149.3亿美元。2008年我国高校的科技经费为654.5亿人民币,折合为96亿多美元,显然,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对高校的科技经费投入有很大的差距。而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我国高校 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同时,高校 自由研究经费的筹集也较为困难。 综观欧美国家大学科研经费的来源,可以发现主要的资金渠道源自企业、政府和各种非 盈利性基金组织,其中企业和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此外,大学通过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OTL)创造的专利许可收入对科研创新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英国的做法是,政府在投入经费时执行选择性措施,奖励高质量的研究。英国大约有 180所大学,但通过公开竞争,英国研究理事会25%的资金援助都流入了4所大学,这一点 能直接通过这4所大学在国际排名中的突出地位表现出来。工业界也对参与大学学科研究的 战略意义有充分认识。一方面,行业在大学里投入资金,资助长期的研究项目;另一方面, 大学帮助行业分担风险,并且提供了一个在中期内行业领域不会关注的研究环境。由于各行 业的时间有限,基本上无法参与基础研究;许多大公司都已削减了内部研究项目,并且选择 将研究实验室建在大学旁边。以剑桥地区为例,剑桥地区是欧洲最大的公共研究基地,一直 吸引着跨国公司的研究实验室进驻。 德国的科研工作主要在三种不同类型的部门中进行:高等院校、大学以外的研究机构以 及工业企业,整个创新体系的特点是,众多研究机构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到中游的应用研究再 到下游的技术开发与成果产业化工作的承接转换十分清楚。德国高校有着“科研与教学统一” 的优良传统,全国约有高等院校350所,其中综合性大学90多所,专科大学180所左右。 德国有四大科研组织,包括马普学会(MPG)、弗郎霍夫学会(FHG)、赫尔姆霍尔兹研究中心(HGF)和莱布尼兹学会(WGL)等。此外还有若干非大学的研究所和大量的企业研发机构。这些 大学和非大学研究机构根据德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了较明确的研究领域定位,分工 明确,相互补充。其中马普学会以从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著称于世,而弗郎霍夫学会则 以应用研究为主,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开发和 技术转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