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创新与发展_评侯国云教授新著_刑法因果新论_赵秉志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创新与发展_评侯国云教授新著_刑法因果新论_赵秉志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创新与发展_评侯国云教授新著_刑法因果新论_赵秉志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创新与发展_评侯国云教授新著_刑法因果新论_赵秉志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评侯国云教授新著 刑法因果新论

赵秉志1,刘志伟2

(1、2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中图分类号:D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0208(2001)02 155 05

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审判实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学者就开始对刑法因果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及至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刑法因果关系更是中外刑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理论艰深,在这个领域中出版的学术论著并不多,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与发展、观点新颖与合理的论著也比较少见。近来我们阅读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侯国云先生的新著 刑法因果新论 (以下简称 新论 )一书,感到这本书无论是体系结构的建立,还是观点的创新与论证,都有不同凡响之处,无疑是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所作的积极有益的探索与较大的贡献。通览全书,我们认为此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科学完整的体系和严谨合理的结构,对于一部学术论著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完整、准确表达理论思想的首要前提。从 新论 一书的体系、结构上看,作者确实给予了比较妥当的安排。全书共分为五篇,依次是绪论篇、哲理篇、本论篇、比较篇、质疑篇。绪论篇主要阐述刑法因果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刑法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的关系等问题;在哲理篇中,作者从可能性启动,重新界定了必然性、偶然性基本概念,并创造了绝然性、准必然性、准偶然性三个新的概念,为建立新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本论篇研究各种不同性质的刑法因果关系,除了详细论证绝然的、必然的、或然的、偶然性四种基本因果关系外,还研究了自杀案件的因果关系、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直接与间接因果关系等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新论 开拓性地研究了条件与原因的区别;在比较篇中介绍了其他国家主要是德、日、英、美和前苏联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还介绍了我国晚近十几年来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种种学说;质疑篇主要是就作者不同意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可以说,本书的内容相当全面和系统。正如北京大学储槐植教授在 序二 中所说的,本书 从哲学到刑法、从纵向上刑法因果关系诸种学说的演进到横向上三大法系国家特色各异的理论的比较,合理的结构又包容了丰富的文献信息,更增添了学术价值。

二、勇于开拓,观点新颖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前苏联刑法学家A A皮昂特科夫斯基教授把刑法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和偶然两种以来,对于刑法中究竟存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问题,在刑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持 必然因果说 的学者坚持认

收稿日期:2001 01 20

作者简介:赵秉志,男,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志伟,男,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为刑法只有必然因果关系一种形式,但却未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持 偶然因果说 学者的理由虽然有一定的说服力,但由于大家对什么是刑法中的偶然因果关系见解不一,从而大大降低了 偶然因果说 的论辩力度。于是,长期以来,偶然因果关系的学说不能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 新论 的作者是主张偶然因果学说的。为了使这种学说在刑法理论中获得广泛的支持与认同,并有利于统一刑事法制,站稳脚跟,终结 必然因果说 与 偶然因果说 无休止的论争,作者从哲学上对与因果关系有关的必然性、偶然性等基本范畴入手,创立了一套崭新的自成体系的因果关系理论,阐明了偶然因果关系存在的机理和价值。

(一)关于哲学范畴的创新

作者认为, 唯必然因果说 与 偶然因果说 之所以久争不休,主要原因在于必然性、偶然性等哲学概念原本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而影响了对刑法因果关系的正确理解。因此,作者在哲理篇中从可能性入手,对必然性、偶然性等哲学概念重新界定,并提出了绝然性、准必然性和准偶然性三个新的概念。

传统的哲学观点一直认为必然性是一种产生于事物内部不可避免的、一定如此的发展趋势;认为偶然性是一种产生于事物外部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现象。同时哲学上又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范畴。作者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既然是对立统一的、谁也离不开谁的一对范畴,那么,二者就不可能一个是趋势,一个是现象;一个产生于事物内部,一个产生于事物外部。而应该都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趋势,都是产生于事物的内部。并认为,必然性如果不可避免、一定如此的发展趋势,那它就成了绝对性。绝对性就不存在与之对立统一的偶然性。比如对于人的死亡来说,哲学上一直认为是一种必然性。作者指出,如果人的死亡是一种必然性,那么与之对立统一的偶然性是什么?是不是不死呢(即死是必然的,不死是偶然的)?但事实上人根本没有不死的。因而作者指出,人的死亡不是必然性,而是绝然性。那么,绝然性与必然性的区别是什么呢?作者认为,绝然性在概率的含量上是满100%即概率等于1的发展趋势,而必然性在概率的含量上则是接近于1但仍小于1的一种发展趋势。必然性不足100%的那一部分正好是偶然性所占有的概率。比如,一个人误服了一定量的毒药后,死亡的概率占90%,不死(抢救成功)的概率占10%。人们就会说,这个人具有死亡的必然性,不死的偶然性。假如这个人死亡的概率占100%,没有抢救的余地,非死不可,那也就不存在不死的偶然性了,死亡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绝然性了。由此,作者得出结论:必然性和绝然性不是一回事。绝然性与偶然性没有联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则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基于这样的见解,作者给必然性和偶然性重新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必然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于事物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并由该主要方面决定其发展方向的一种稳定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于事物内在矛盾的次要方面并由该次要方面决定其发展方向的一种不稳定的发展趋势。他指出,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趋势,都产生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只不过一个产生于事物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个产生于事物内在矛盾的次要方面罢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二者才是对立统一的,谁也离不开谁的。从而对哲学上所说的偶然性是一种现象、产生于事物外部的说法进行了质疑,提出了作者个人的创见,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

解决了哲学上对偶然性概念的界定,也就为解析偶然因果关系打下了理论基础。作者认为,持 唯必然因果说 的学者之所以不承认有偶然因果关系,关键就在于他们囿于哲学上关于偶然性没有内在根据的错误理论。既然偶然性没有内在的根据,当然也就无法形成偶然因果关系了。但作者认为,偶然性同样有内在根据,而且它的内在根据与必然性的内在根据一样,都存在于事实的内在矛盾之中。这样,偶然因果关系的成立,就也有了内在根据了。我们认为,作者的这一创新见解颇具理论价值,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除了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概念重新界定之外,作者还提出了绝然性、准必然性和准偶然性三个新的概念。提出绝然性这一概念,是为了纠正哲学上对必然性的错误界定。作者认为,哲学上一直把绝然性和必然性混为一谈,是导致理论上的混乱和纷争的重要原因。但绝然性与必然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绝然性是指一事物包含的引起另一事物不可避免的、一定如此的发展趋势。它产生于事物内在矛盾量的总和,占据着事物发展概率的100%,不需要任何条件的配合,依靠它自身的力量就能够成功地转化为现实。因而它是一种孤立的、惟一的发展趋势,不像必然性那样总有偶然性与之对立统一地并存着。作者认为,绝然性和绝然因果关系与必然性和必然因果关系、偶然性和偶然因果关系一样,在客观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虽然绝然因果

关系由于在原因与结果之间没有介入其他因素显得简单明了,无需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但绝然因果关系的客观存在却不容忽视。尤其应当将绝然因果关系与必然因果关系区别开来,这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作者的这一观点颇为新颖,具有理论探索的价值。

作者所说的准必然性,是指产生于本事物之外的另一事物并配合本事物中所包含的引起某种现象的偶然性得以实现的发展趋势。简单说,就是对偶然性的实现起配合作用的必然性。所谓准偶然性,是指产生于事物之外的另一事物并配合本事物中所包含的引起某种现象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发展趋势。简单说,就是对必然性的实现起配合作用的偶然性。比如,某乙误服了他人投放的毒药(具有死亡的必然性),当人们把某乙送往医院后,恰巧医院库存的解毒药刚刚用完。待把某乙再送往其他医院,已经来不及了,某乙终因抢救不及而死亡。医院的解药刚刚用完,这对于某乙来说完全是偶然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一偶然性的有力配合,才使某乙死亡的必然性变成了现实性。这种对必然性起配合作用的偶然性就是一种准偶然性。

准必然性和准偶然性两个概念是为了科学论证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的发展机理而提出来的。作者认为,必然性要变为现实、转化为必然因果关系,需要一定的条件来配合。因为必然性没有占据事物内在矛盾的100%,单靠它自身的力量,不能变为现实,即不能引起某种结果。这种配合必然性变为现实的条件来自于事物的外部,它在概率上正好等同于必然性的反面即偶然性所占据的概率,正好弥补了必然性在发展概率上不足100%的那部分,从而为必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这就是必然性在准偶然性的配合下形成必然因果关系的基本原理。偶然性需要准必然性的配合才能形成偶然因果关系,其原理与此相同。

当然作者关于准必然性和准偶然性这两个概念的提法,是否科学尚有待进一步论证和研究。但我们认为,这至少反映了作者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而且对推进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正像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在序言中所说的 创新本属不易,更不可能完美无缺 。

(二)关于因果关系的创新

作者在本书中首次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划分为绝然的、必然的、或然的和偶然的四种。他认为,在客观世界中,事物的发展趋势有绝然、必然、或然、偶然四种。这四种发展趋势当变为现实性时,就会形成四种不同的因果关系。作者认为,绝然的因果关系,是指包含着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绝然性的危害行为与它所引起的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并认为绝然因果关系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在这种因果关系中,原因对结果的发生起着绝对的决定作用,不需要条件的配合,原因就能单独决定结果的发生,因而原因与结果的质和量是对等的。必然因果关系,是指包含着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的危害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使必然性转变为现实性,从而直接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必然因果关系也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却是一定条件下的因果关系。因为必然性的实现离不开准偶然性的配合。或然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中包含着发生危害结果的或然性,在一定条件的配合下,此种或然性变为现实性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作者认为,由于在或然原因中只包含着引起危害结果的50%左右的或然性,因而结果的出现,需要同样包含50%左右的或然性的条件来配合。作者认为,就原因对结果所起的作用来说,绝然原因是最大的,其次是必然原因和或然原因,偶然原因对结果所起的作用最小。因而在量刑上,不同的原因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应有所不同。

关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论述,是 新论 的着力之作,也是 新论 重要的创新之处。作者通过对传统哲学关于偶然性概念的批判和重述,建立了新的偶然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又通过对各种偶然因果关系学说的分析、比较和批判,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能够自圆其说的、有说服力的关于刑法偶然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刑法中的偶然因果关系,是指包含着发生危害结果的偶然性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促使另一行为或自然力发挥作用,使得偶然性变为现实性,从而间接引起危害结果的一种内在的、合乎规律的联系。作者指出,这种因果关系是一种间接的联系,原因对结果的发生所起的是支配和促使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与其他偶然因果关系的学说不同,作者认为,这种偶然因果关系也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合乎规律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一种条件的联系、外在的联系。作者论证的这种偶然因果关系的严密之处在于,原因与结果之间必须形成数个紧密连环的必然因果环节,否则便不能形成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通过这一严格的条件,把偶然因果关系科学地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既避免了把一些本来只有偶然因果关系的案件认定为必然因果关系,也避

免了把一些本来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案件认定为有偶然因果关系。从而使偶然因果关系的理论显得科学、扎实和令人信服。

三、逻辑严密,论证充分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逻辑严密,论证充分。书中对每一个问题的论述,都力求有理有据,环环相扣,而且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说理充分。对于学术界有争议的观点,总是先对各种观点一一评述,比较鉴别,然后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充分的论证。对于本书创新的观点,则从基础理论讲起,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明讲透,努力排除矛盾,做到自圆其说。比如,关于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地位问题,学术界有三种观点,有的认为因果关系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有的认为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也有的把因果关系与犯罪构成完全等同起来。 新论 对这些不同的观点首先客观介绍,然后分析论辩,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刑法因果关系只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讲了三点理由:第一,在有些故意犯罪中根本就不存在因果关系。作者指出,除了犯罪预备和部分未遂、中止不存在因果关系外,在一些只造成某种危险状态的故意犯罪中,也不存在因果关系。第二,在有些故意犯罪中,虽然存在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根本就不能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比如杀人犯未将被害人杀死,但把被害人杀成了重伤。杀人行为与重伤之间虽然存在因果关系,但却不能把这种因果关系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否则,就会混淆杀人罪与伤害罪的界限。第三,在一般的故意犯罪中,尽管造成的结果与行为人的犯罪目的相吻合,尽管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实际上也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比如开枪杀人的行为,不论是否击中被害人,都构成杀人罪。这说明杀人罪的构成并不是以因果关系为依据的。应当承认,作者的这些见解都有独到之处。不仅如此,作者在反驳他认为不正确的观点时,也能联系实际,抓住要害,以理服人。比如,针对有人认为 危险状态也是一种结果,因而任何犯罪都有因果关系 的观点,作者首先指出这种观点不符合哲学理论。因为从哲学上讲,危险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危险性。这也是一种可能性,不是现实性。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因果关系则是 实在现象之间的联系 。并引用哲学大师黑格尔关于现实性 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的论述来加以说明。

作者关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论述,更能体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特点。比如,关于在偶然因果关系中的原因与结果之间必须形成数个紧密连环的必然因果环节问题,作者不但举例说明,而且对每个必然因果环节一一论证,然后还要分析说明:为什么中间的数个环节是必然因果,两头之间却是偶然因果关系而不能是必然因果关系的道理[1](P 214-217)。充分证明了作者治学严谨、严肃认真的一面。

四、勤于思辩,说理透彻

勤于思辩,说理透彻,是本书的又一大特点。这主要体现在本书的最后一篇即 质疑篇 中。在质疑篇中,作者对一些他不同意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性意见。但他不只是简单地对别人的观点予以否定,而是联系实际、有理有据地指出那些他不同意的观点的矛盾和缺陷,而且总能抓住要害,分析透彻。比如,在对西方国家关于 客观的相当因果关系说 进行质疑时,就准确地指出了这一学说的矛盾之处[1](P 381-382)。这种学说认为, 应当以行为当时客观上所存在的一切事实以及行为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基础,由法官就此一切事实作客观的判断,如认为在此客观事实情况下,有此行为,就会有此结果发生的话,即该行为对该结果之发生具有 相当性 (客观可能性)的话,则两者之间就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作者指出,这种学说不是从行为自身的内在根据上寻找引起结果的原因,而是从所有的客观事实中寻找引起结果的原因。这样就很可能将全部客观事实的原因力强加在行为身上,使本来不具有原因力的行为也背上了有原因力的恶名。他举例说,在 甲伤乙,乙住医院治疗,适逢医院夜间失火,将乙烧死 这类案件中,若把所有的客观事实作为一个整体来论就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自然这个整体与结果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但问题是,这个整体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不等于行为与结果间就有因果关系。然而,这种客观的相当因果关系说,根据整体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就硬说行为与结果之间也有因果关系。作者指出,这就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刑法因果关系的范围,把本来不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也认定为有因果关系。从而敏锐地指出了这种客观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的伪科学之处。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作者不但能够准确地指出他所不同意的观点的矛盾之处,而且能在反驳错误观点时科学地理解和运用马列主义哲学大师们的哲学观点。比如,学术界有一种观点把犯罪行为称之为外因,把犯

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称之为偶然的因果关系。这种观点举例说:比如在被枪击致死、被刀砍成重伤之类的刑事案件中,枪击、刀砍对于被害人的死亡、重伤来说,都属于外因,内因则存在于被害人的身体内部。在火车相撞造成旅客死亡的案件中,旅客死亡的内因在旅客身体的内部,外因则是旅客身体外部的原因如重物的撞击或挤压等等。而且认为,旅客身体内部的根据与旅客的死亡之间是必然的因果关系,火车相撞与旅客的死亡之间是偶然的因果关系。 新论 指出了这种观点的荒谬之处,接着分析说,所以出现这种荒谬的观点,原因可能是机械地理解了毛泽东关于内外因的理论。毛泽东的确说过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还说过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但作者指出,毛泽东所讲的内外因理论是专指事物向正常方向的发展变化而言的。比如鸡蛋变为小鸡,就是向正常方向的发展变化,因而这种发展变化的根据是鸡蛋内部的基因,鸡蛋外部的温度只是变化的条件。但是,对于向非正常方向发展变化的事物来说,变化的根据就不在事物自身的内部,而于另一事物了。他举例说,比如鸡蛋被打碎,就是鸡蛋向非正常方向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据就不存在于鸡蛋的内部,而是来自外部的力量。同样,一个人被殴打致伤或者被枪杀致死,都属于向非正常方向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据只能来自于外部的力量,即他人的犯罪行为,而不可能来自于被害人自己的身体。作者接着指出,有人不注意事物正向发展与反向发展的区别,一律从事物自身的内部去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是不可能不出现问题的。我们认为,作者对毛泽东关于内外因理论的巧妙理解,以及对这种错误观点的反驳,都是很有说服力的。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上,常常能够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这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因果关系理解的深透。比如 法学研究 1982年第4期的第34页在谈到犯罪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意义时有如下一段话: 犯罪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理论中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意义:1 在某一行为与某一结果之间,如果不存在因果关系,据此就可否定这一行为是犯罪;2 在具备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情况下,只能根据与这一行为有因果关系的结果定罪,与行为没因果关系的其他结果,是不能作为定罪根据的; 3.在确认某一行为已经构成某种犯罪的情况下,犯罪因果关系的不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这一犯罪的量刑。 近二十年来,尚没有人对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但本书作者对这一结论却敏锐地发现了两点错误:就第一点来说,原作者强调,如果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就没有犯罪。 新论 指出,但司法实践中,有时候行为与结果之间虽然没有因果关系,却不能据此就否定行为构成犯罪。比如,甲投毒杀乙,乙已经服毒。但在乙被毒死之前,丙开枪打死了乙。在这类案件中,甲的投毒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显然没有因果关系。但我们却不能据此而否定甲的行为是犯罪。就第二点来说, 新论 指出,原作者强调,在具备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情况下,只能根据与这一行为有因果关系的结果定罪,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比如,故意杀人犯,未将被害人杀死,但造成了被害人重伤。在这类案件中,显然已经具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而且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也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但我们却不能根据与杀人行为有因果关系的这个伤害结果定罪。否则,就会把杀人罪定成伤害罪,导致重罪轻判。作者接着指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结论应当是这样的:与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的结果不能作为定罪的根据;但与行为有因果关系的结果,也不一定就能作为定罪的根据。事实上,在故意犯罪中,能够作为定罪根据的,主要是行为和行为的目的。即使结果与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样的结果也不是定罪的根据。只不过是量刑轻重的根据而已[1](P 43-44)。我们认为,作者的这些见解,是相当有见地而且是完全正确的。

参考文献:

[1]侯国云 刑法因果新论[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鄢梦萱)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客观可归责性) 一、因果关系概念 因果关系是实行行为的客观危险性向构成要件结果现实化的过程。 1、因果关系的起点是实行行为,预备行为引起结果的,不成立犯罪既遂。 2、因果关系首先是存在实行行为引起结果这样的事实关系(事实判断);然后是基于 刑法目的而对因果关系的规范限定(价值判断)。 二、事实关系的判定——条件说 (一)条件公式: “没有前者行为就没有后者结果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1、条件关系是肯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最低限度要求。完全遵循条件公式,意味着任 一条件都是原因(等价理论)。 2、构成要件的结果必须是具体的结果。 (二)代替的原因 1、因果关系的断绝:条件公式意味着“没有前者行为,也会有后者结果时,前者就不是后者的原因”。 2、择一的因果关系:甲、乙都在被害人的饮料中单独投入足以致死的毒药。 3、假定的因果关系:被害人亲属在死刑犯执行现场先于法警开枪。 三、对因果关系的规范限定——客观归责 (一)相当因果关系说 在条件关系的基础上,追加认定因果关系的要件,通过“相当性”来限定因果关系: 1、要求实行行为通常会发生构成要件的结果;实行行为与构成要件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不是异常的、不适当的。(经验上的通常性,此所谓“相当性”) 2、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人可能认识、预见的,或者行为人特别认识、预 见的。 (二)客观可归责性 实行行为产生的危险被现实化为构成要件的结果,行为就是结果的原因。 1、实行行为制造了或者将已有风险升高到不被容许的风险。 2、风险以一般人能够预料(非罕见)的方式被实现为构成要件的结果。 3、因果过程的异常,是与实行行为的危险性不同的其他危险实现为结果。 四、具体应用 根据当初行为的危险性是否现实化成了结果,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基础。 (一)被害人特殊事情 【典型】对被害人实施了暴行,因其存在着特殊的事情而死亡。 【处理】在考虑被害人特殊事情的基础上,再去判断因果关系(即被害人的特殊事情是因果关系发生的背景) 例:(1)开枪射人,造成被害人失足坠崖死亡。(2)挥拳打人,引发被害人原有疾病,导致死亡。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再研究(一)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再研究(一) 关键词:单独犯因果关系;共同犯罪因果关系;共同犯罪因果关系个案考察 内容提要:从胡某案件入手,对国内外单独犯因果关系的学说进行了评述,并对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的学说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肯定了毕克迈耶与牧野英一的共同犯罪因果关系学说的现代价值,以此为借鉴分析胡某案件中涉及的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提出考察本案因果关系应遵循的整体性原则,即共犯行为间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相配合、纵横交错,具有单个犯罪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各共犯的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无论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还是间接的因果关系,都是一种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共犯的因果关系还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即大因果关系与小因果关系。由此得出胡某与张某、江某均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的结论。 引言 2005年6月4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江某、张某与胡某、李某(胡、李二人均在逃)等人在本市福田区一的士高歌舞厅内跳舞,期间胡某与被害人黄某因找舞伴发生口角后约定到门外解决问题。后胡某告知被告人江某、张某去歌舞厅门口,并告知二被告人对方要和其打架。随后,胡某又找来了三至四人过来帮忙,被害人黄某也找来了几人到门口。双方在门口发生争吵继而发生打斗,被告人江某、张某用拳头殴打对方,在打斗过程中胡某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被害人黄某腹部捅伤(经法医鉴定为重

伤)后逃跑①。 审查起诉过程中,对于该案的二被告人江某、张某应定聚众斗殴罪还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存在不同的认识:一方认为,根据刑法第292条第2款之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严格依照刑法条文,本案二被告人的行为已转化为故意伤害罪。另一方则认为,被害人黄某腹部被捅成重伤系在逃人员胡某所致,而非二被告人所为,因此,二被告人的聚众斗殴的行为与被害人受重伤的后果没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江、张二被告人的行为仅构成聚众斗殴罪,而不能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本案当中,二被告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涉及刑法理论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即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 因果关系问题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讲,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前一种现象为原因,后一种现象为结果。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虽与哲学意义的因果关系具有共性特征,但并非完全相同,它是指刑法上的行为与危害结果或者损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客观性、相关性、时间先后顺序性等特征。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解决行为人(包括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中外众多专家学者对因果关系问题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研究②,学说很多,但至今没有形成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的较为科学的学说。由于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要以单独犯因果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上述情况决定了研究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与必要

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

刑法因果关系 的认定——以 刑事审判指导 案例为中心的 考察 作者:杨海强文章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 志》2014年第3期点 击数: 1467 更新 时间:2014/9/29 ★★★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 (一)研究方法 人文知识的产生有两种路径:一是唯理主义,认为知识通过逻辑推理而得;二是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源于经验而非天赋。⑴具体到刑法学研究中,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主要遵循前者的方法,注重理论思辨和逻辑推演。而后者指从现实问题出发,对司法活动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其是司法官智慧的结晶。因此从判例中汲取营养,提炼理论、构建理论是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国外,理论和判例相互滋养、互惠互利,许多重大理论源于判例的推动。这样的知识增长方式不但有利于改善我国理论界往往步人后尘的尴尬,而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本土性,并因此

而具备解决问题有效性和实用性。 在中国古代,法律的生成有两种方式:一是理性主义模式,主要指制定律典;二是自然而成的经验主义路线。指在成文法之外的经由司法实践摸索、积累、检验后形成的判例。⑵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前者是我国立法的主要方式。但现在随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后一种方式,即重视司法活动的价值,审视指导性案例的裁判理由,提炼相关裁判要旨,是发展、完善我国法律规则体系的重要渠道,对我国以后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经由司法工作人员的智慧锤炼而成的实践理性是一块膏腴之地,其闪现的司法工作人员的理性之光既是萃取理论的富矿,也是提炼裁判要旨、形成司法规则的活水。既有利于指导司法审判,也有利于构建新的理论。因此判例研究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范式。 因果关系认定问题是我国理论界传统的争点和难点,随着国外相关理论的纷至沓来,该问题处于风口浪尖,更成为理论聚讼的纷争之地。且目前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并未确立因果关系认定的规则,司法裁判无据可依,该问题的解决更多依赖司法官的自由裁量。这种情况下另辟蹊径的指导案例研究便具备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研究样本 本案的研究样本是在我国刑事审判中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 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 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 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

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 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 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 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 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 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 “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 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 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 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 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

刑法因果关系学说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不同学说 因果关系一词本是哲学概念,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被广泛使用,刑法上也使用这一概念,但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其定型性,它是“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刑法因果关系,中外学者发表了诸多的专著和论文,然而至今为止,有关刑法因果关系的纷争并未停止,这也就导致了无论是在中国第一考“司法考试”还是审判时间中遇到刑法因果关系的问题,大家总是迷惑不解,其实在应用中因果关系还是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本文作者就是想通过对中外各界对刑法因过关系判断标准的阐述中为大家理出一条思路。 刑法因果关系不是笼统的概念,它是指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为了对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我们必须确立判断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无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中外学者对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事实上都是为了明确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本文作者就从中国刑法学界、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理论进行阐述: 一、中国刑法学界因果关系理论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由于受前苏联理论研究的影响,形成了同前苏联相类似的以哲学因果关系作指导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是必然因果关系说和偶然因果关系说。 (一)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刑法因果关系论的研究对象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没有偶然因果关系。如果某人的行为在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下,不是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时候,那么,尽管这个人的行为表面上与所发生的危害结果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也不能认为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就不能使行为人对这一结果负刑事责任。仅考虑英国关系的必然性势必有放纵罪犯的可能性,不符合一般的社会认知,也不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1储怀植。刑事一体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7] (二)刑法偶然因果关系论者说:”必然性是事物内部的、根本的原因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务外部的非根本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根据与它们的辩证统一形成的结果分别联系起来,就自然得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这两种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偶然性已过关系理论虽然在理论上纠正了必然性因果关系的局限性,但是也有扩大因果关系范围的弊端。必然性因果关系论和偶然性因果关系论的共同点是都注意到了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这也为两种理论的并存和博弈打下了基础。[2李光灿,张文,龚明礼。刑法因果关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二、大陆法系刑法学界因果关系理论 (一)条件说 条件说亦称条件即原因说、同等说或等价说、共同原因说。该说主张,一切行为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发生结果的条件,都是结果发生的原因。条件说求证的方法是”排除思维法”,设想该事实不存在时,结果是否会同样发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该事实是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可能将该事实排除于原因之外。 由于这一学说认为所有的条件关系都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导致处罚范围广成为其特色。但条件说也对条件进行了一些限制,例如,条件说所说的结果,只限于现实产生的结果,等等。尽管如此,条件说还是由于其不完善之处受到广泛批判。 (二)原因说 原因说又称差别原因说、个别观察说、限制条件说、原因条件区别说或个别化说。该说主张,在先行的众多事实之中,存在原因与条件的区别,前者即原因,对后行事实的发生有原因力,从而与后行事实有因果关系。反之,后者即条件,与后行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在原因说内,根据以何种标准区别原因与条件,又分为最有利条件说、优势条件说、最终条件说、离规条件说、必要条件说等。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因为其重要性和复杂性的关系,一直都是刑法学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至今日,对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具体的认定,学术界也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刑法因果关系存在着多种理论和学说,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中,中断和介入是最复杂的问题,怎样在刑事案件中准确判断介入后的因果关系,是刑事案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解决了介入因素这个环节,才能正确认定刑事责任中的是非问题。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介入因素 一、因果关系概述(一)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存在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一种非具体的、抽象的因果关系。一个人只能对自身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以及该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种因果关系成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负责的必要条件。(二)相关因果关系学说 因果关系学说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发展,不同法系之间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学说主要包括: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而英美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学说主要包括近因说和预见说。两个法系对因果关系的研究都各有长处和不足,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剖析[1]。 二、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一)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包括一因一果和多因一果两种形式。相对于单一的因果关系,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在刑事案件中更加常见。《犯罪通论》的观点认为,可以中断原先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介入另一个确实存在与危害结果性质相同的原因,及介入因素与危害结果存在这同一性;二是阻断原先因果关系的因素必须是异常的;三是介入的因素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必须是合乎规律的。而介入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是自然因素、可能是第三人、甚至可能是被害人自己的行为[2]。(二)介入因素的分类 因果关系的介入主要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类型,自然因素的介入比较简单,在此主要分析人为因素的介入。 人为因素阻断因果关系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个环节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第三人的介入 第三人故意行为的介入。若第三人的故意介入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直接、主要原因,而之前实行人的危害行为只能成为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而存在,是第三人的行为介入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的情况下应当认定第三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则不存在因果关系[3]。另一种情况,即行为人的实行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第三人的介入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时,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还是成立因果关系。 第三人过失或无过错行为的介入。行为人的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出现了第三人过失或者无过错行为介入的情形下,如果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该实行行为包含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时,即使是第三人的介入导致了危害结果的直接发生,也应成立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

德国刑法因果关系与归责理论

德国刑法因果关系与归责理论 一、条件理论的修正 择一的因果关系:不能累积的因果关系想象为不存在时,结 果仍以具体形态出现。 不影响因果关系判断累积的因果关系:两个原因累积起来才足以导致结果的出现。 假设的因果流程:以想象择一的因果关系不存在来排除另一 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有责性。 超越的因果关系:原来的条件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但是由于 其他迅速而独立的条件的介入,而超越了原来的因果流程。 尽管后行为利用了前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作为其条件,但前行中断原有因果关系为与结果仍存在因果关系。 非典型的因果流程:尽管原因与结果间存在因果关系,但这 种因果关系是荒诞的、不可预见的。 二、客观归责 一般的生活风险:社会相当的小风险。 排除客观归责容许的风险:没有以可衡量的方式提高已经存在的 风险。其判断标准为根据事后的客观推测,结合特 殊认知考虑,仍属于无法明确衡量的方式。 接管原则:某一特定事实客观上必然会发生, 代替行为人代而为之。 制造或提高风险 强化原则:法益损害强化。 不排除客观归责—— 假定的因果流程因果流程代替:以主观判断结果,人为地插 入其他原因改变原有结果。 例外:单纯的修正自然或人为的因果流程,以 较小的法益村还代替客观上必然发生的更大 的法益损害。

信赖原则:当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时,如果可以信赖被害人或者第三 人能够采取相应的适当行为的场合,由于被害人或者第三人不适当的 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行为人对此不负责。 制造被允许的风险 ——不能归责怂恿、促成制造允许的风险的流程 超出容许界限的风险,则成为不被容许的风险。 因果流程的重大(实质)偏离:排除结果归责, 构成犯罪未遂。 因果流程的常态(非实质)偏离:不影响结果归 危险没有实现责。 数个因果流程间的关联:对于非危害性因果作偏 离考察,以是否实质偏离作归责的界定标准。 无效的注意义务:不管有没有尽注意义务,结果 都会发生,则结果不能归责。 不被容许的风险 非典型的、荒诞的因果流程 规范保护:如果行为人违反了规范制造了风险, 结果也发生了,但该结果不是在规范的保护目 缺乏不被容许的范围之内的,不能归责。 的风险的实现 义务违法性关联(风险提高):如果是合法的可选 择行为,并非百分百发生地,而只是高度盖然性 地或者是可能地阻止结果出现的,行为人没有尽 到他的法定义务,也不能排除归责。 超条件的结果:基于行为人行为导致的结果而发 生的进一步损害结果,行为人指对前一结果负责。 非法侵入他人管辖领域:被害人非法侵入他人法管辖领 域,而自己引起法益的丧失,应当自己承担责任。 被害人自我答责 构成要件的参与故意的自我危险 射程范围 经同意的他人危险 他人答责——溯责禁止:第三人过失或故意的介入,对于因果链条上的前行 为人不可溯责。

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河南科技大学 阶段论文 题目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姓名__胡世豪__ 院系__法学院__ 专业__法学__ 指导教师__张胜全__ 2011年6月10日

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ANALYSE THE CAUSALITY OF CRIMIANL LAW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由于各种相关事实因素之间相互纠结缠绕,任何理论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亦都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条件说随会导致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范围不当扩大,但在我国的犯罪成立体系下,可以通过实行行为、危害结果、主观罪过有无的判断来合理限缩刑事责任的范围. 关键词:我国的学说;评价;支持条件说的理由 Abstract: Causality of criminal law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riminal law. but in practice ,any doctrine is both reasonable and defective Condition-theory expands the scop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but in our criminal law system ,we can limit the range of criminal liability by dangerous act , dangerous result and subjective aspects of crime. Key words:Domestic schools; Evaluation ;Advocacy of condition theory

刑法因果关系再研究(三)

(四)政策说及其评价 所谓“政策说”就是认为不能仅把确定刑法因果关系完全看作是个事实问题。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法律上所作的一种选择,目的就是为合理地、公正地追究刑事责任,奠定客观基础,以充分实现刑法的社会保护和保障功能。因此,选择哪些行为作为刑法中的原因,就必须考虑诸如刑法的功能、立法的目的、刑法所保护的利益性质、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危险性等等这些政策性的因素。通过这些政策因素的思考,才能对案件中各种事实原因的法律意义和性质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才能真正挑选出合适的法律原因。因此,政策说主张将刑法因果关系分两步去寻找。第一步是寻找事实上的原因,这种原因并非是任何必要条件,必须是那些“实质的”、“重要的”、“可感觉的”的因素。显然这里已经带有一定评价的色彩,已经在有限的程度上考虑了政策问题。但总的来说,这种原因的确定仍属于事实问题,因而应由陪审团解决。第二步就是挑选法律原因,这就进入了政策的领域。“政策问题是个需要由法院,而不是陪审团考虑的问题,而且总是一个原告的利益是否为法律所保护,并且是否要保护它免受该特定危险的侵害的问题。”(24)在进行这种判断时,“需要从法院所持的什么是公正和有利的,或者是符合道理或法律规则的‘目的’这样的限制性概念中找到答案。”(25) 政策说将被告的行为以及他人的介入行为是否能成为法律上的原因,都看作是个政策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政策方面的考虑、观察,将某人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刑法原因对待,是否符合法律精神和政治治理的需要。凡根据这些政策考虑,必须要让某人对一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时,就应认为他的行为是结果产生的原因;反之,如果认为某一行为不属于法律所调整的范围时,就不能将之作为刑法上的原因。政策说认为,不少涉及追究法律责任的复杂案件,如果仅从因果关系方面考虑,也许很难处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从政策方面分析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例如,一起警察在制服罪犯,与罪犯对射过程中,将被罪犯所劫持的人质打死的案件,如果仅从一般因果关系特征看,人质是被警察击中的,因而很难说人质死亡是罪犯劫持行为的结果。但是,从政策角度考虑,人质的不正常死亡总是需要由人负责的,警察的行为是法律所允许的正当行为,当然不能让警察对死亡负责,而被告劫持人质,以人质为要挟与警察对抗,这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恶性,无论从报应还是从预防犯罪需要,都应该让罪犯对人质的死亡负责。因此,应认为罪犯的犯罪行为是人质死亡的法律原因。 人们虽然从抽象方面讲,可以给“政策”下一个定义,但是,其具体内容是什么,特别是作为判断刑法因果关系时所具体要考虑的政策因素具体有哪些,这显然是没办法确定的。因而政策带有很大的概括性和含糊性,其中包含很多难以具体界定的内容。“其解决方法取决于对各种考虑之间的平衡,这些考虑趋向于表明是否能合理或者公正地将一行为看作是危害结果的原因。这些考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价值上都是不确定的,并且也是无法计量的”。(26)因此这种观点也受到其他持不同观点主张者的批评。一方面,由于“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使之在实践中很难准确掌握,往往因人而异,从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政策说”很难将刑法因果关系问题与责任问题相区别,司法实践操作时无形之中就会踏入责任评价的领域。因为责任问题并不是因果关系一个因素所能解决的,还必须考虑主观方面,如果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就将之与责任的承担相联系,势必就要同时分析主观罪过,这样一来,因果关系也就等同于整个刑事责任问题了。 (五)预见说及其评价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刑法上偶然的因果关系?是否所有存在条件联系的事物关系都可能被认定为偶然因果关系?是否所有的偶然因果关系都必须被归责?笔者认为,将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和偶然,并没有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具体理由是:1、从哲学概念上来讲,不能混淆因果性与必然性。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否则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之争于无形中变成了不同的哲学观之争,使因果关系研究误入歧途。因果关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而不是“同一”。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但也是有区别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是必然性趋势的具体化;原因引起结果,结果由原因引起。不能仅仅看到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而看不到偶然联系。2、从结果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不同。偶然性是指由事物外部的、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所产生的现象的情况。这一现象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或然结果。事物外部、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产生了某现象,就是偶然性;没有产生另现象时,就是必然性。3、从原因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也是不同的。必然性是指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它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4、从司法实践来看,也有必要划分偶然必然因果关系。如果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补充)

补充: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一、条件说 一般而言,条件关系是否存在是容易判断的。但是,是否存在条件关系,也不是没有争议。 1、假定的因果关系。在行为人“故意地”实施危害行为的场合,假设没有类似行为,结果也会发生的,一般作为刑法上的“假定因果关系”问题加以讨论。例如:将一座处于烈火中的建筑物的未烧毁部分纵火予以烧毁,仍然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即使大火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烧毁一切。又如,精神病医生通过药物杀害了某一名病人,假设医生不杀他,其长期饱受折磨的家属也会实施类似的杀害行为。 A将一块石头砸向B家花园中的郁金香。正当石头砸到郁金香时,石头遇到天上下降的冰雹,而该冰雹若没有因被撞击而改变方向的话,那么本也会和石头一样损坏郁金香。 因果关系需要考虑的只是事实上存在的、对于因果地解释结果的发生不可或缺的那些情况,根本未实现的那些情况,在因果的解释中也是不需要考的。 2、择一的竞合(替代的因果关系、双重因果关系)。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发生了结果。例甲乙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分别在丙的杯子里投放了致死量的毒药,并在同一时间产生作用而致丙死亡。 在这种存在多个条件的情形中,如果除去一个条件结果仍会发生,但除去所有条件之后,结果将不发生,因而所有行为同结果之间都具有条件关系。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应当依照规范化世界的标准进行解释归属:在考察A的归属问题时,应当认定B是合法行事和没有在S 的汤中下毒;在考察B时,则应当假定A是合法行事的。 不存在双重因果关系:人们无法获知,两个潜在引发结果的条件中,哪一个在事实上可以认定成为原因。例如C和D分别独立地朝Q射击。在这两枪(枪枪致命的)射击中,有一枪是先射出的。但是现在无法查清,Q是谁射杀的。因为只有一粒子弹真实地命中受害人并引发死亡,这粒命中的子弹导致了围绕另一粒子弹而产生的因果流程的中断。“疑罪从无”,均为未遂。 3、重叠(累积)的因果关系。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合并后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例如甲乙没有意思联络而分别向丙的杯子各投放50%的毒药,致丙死亡,一般承认甲乙的行为同死亡结果之间都存在条件关系。 4、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理论。在食品卫生、环境污染等公害犯罪

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及其理论完善分析

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及其理论完善分析 1 因果关系概说 1.1 我国的因果关系学说理论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就是人所实施的造成了严重危害结果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的原因并非人类的一切行为,而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能达到刑法规制的范畴,而其中的结果自然就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作为刑事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因果关系,在我国刑法领域中,主要争议的焦点有两种学说,即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和必然因果关系说。 1.1.1 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 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是将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必然性是合乎规律的,具有不可避免性,在结果的发生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必然因果关系是指行为a的发生可直接导致结果b的出现;而偶然性是不确定的,对行为导致结果起到加速或是减缓的作用,使事物带有个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因果关系则是指行为a的发生导致了结果a,而结果a又作为原因,或是与行为b相结合,这才导致了结果b的发生。必然偶然因果关系是直接将哲学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应用到刑法中来,我国学者赵秉志对这一学说提出批判,认为:偶然性也是由于必然的原因起到作用之后形成的,否则,这种偶然性也就不能出现,作为因果关系来说,它还是必然的。把因果关系分成必然的和偶然的,是与因果关系本身相矛盾的。 1.1.2 必然因果关系说 该学说认为,偶然性并不包括因果发生的根据,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必要前提是某种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实在可能性,且该行为必须合乎规律地产生结果,不为另一个具有实在可能性的行为切断。这一学说提出的认定标准没有可操作性,人们很难判断行为中是否包含着结果产生的根据,很难断定行为导致结果是否合乎规律,因为许多规律还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和掌握。另外,必然因果关系说不当地限制了因果关系的范围,从而不正确地限定刑事责任的范围。而且,必然因果关系说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样就把因果关系与规律等同起来了。 1.2 大陆法系的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学说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哲学上因果关系的一部分,二者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在大陆法系的刑法领域中,因果关系的研究绕开了哲学上的必然偶然之争,而是提出了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客观归责理论。 1.2.1 条件说 条件说是由奥地利诉讼法学家格拉泽创立,由德国帝国法院法官冯?布里发展充实而来。条件说认为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须证明行为对结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即没有行为,则没有结果。条件说主张,给结果以影响的所有条件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毫无疑问的扩大的入罪的原因范围,这样的说法扩大了原因的范围,极有可能会造成冤假错案。其更为严重的缺陷还深藏在自身的运作机制中:运用‘思维排除法’的前提,是人们必须事先就已经知道究竟条件具备何等的原因力,即知道这些条件如何作为原因(之一)而发挥作用,否则,条件理论就根本无法运作。 1.2.2 相当因果关系说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现今大陆法系国家的通说。由德国的克利斯首创,后得到德国、日本许多刑法学者的推崇和发挥。根据这一学说来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根据普通人的一般经验,从行为开始的这一时间点,结合一般人所能考虑到的各方面的因素及生活经验,是否可以得出现实发生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并不是否定了条件说,而是以条件说论证的条件关系为前提,进而以相当性加以限制,从众多的条件中提炼出原因。

李文华:司法考试刑法:专题《因果关系》

李文华:司法考试刑法:最新专题《因果关系》

————————————————————————————————作者:————————————————————————————————日期: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一、认定因果关系的意义 1.影响罪数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表明该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属于同一个案件,成立一罪;否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可能属于两个案件。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在故意犯罪中,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则成立既遂。例如,甲骗乙钱财,乙识破但基于怜悯给甲5000元,甲成立诈骗罪未遂。因为甲取得财物和诈骗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3.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在我国刑法中,所有过失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导致特定实害结果,即要求过失行为与特定实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过失行为就不能成立犯罪。 4.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认定结果加重犯。例如,甲只想伤害乙,致乙轻伤,又送乙去医院,途中第三人车祸致乙死亡。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只构成故意伤害罪,而非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司法考试坚持的学说:以条件说为基础的因果关系理论。 条件说公式: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一)条件因果关系说 ①条件关系的限定(刑法上因果关系与生活中因果关系的区别)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现实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生活中因果关系是日常生活行为与现实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危害行为是指对法益产生危险或实害的行为。如果对法益不创设任何危险,则属于日常生活行为。注意:日常生活行为偶然产生的危害结果,不属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很重要的考点。 例1,甲劝说乙自驾车旅游,希望乙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后来乙果真死于交通事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例2,乙很想让王某死亡,便劝其坐飞机,心想:如果飞机坠毁,王某必然死亡。王某便去坐飞机。飞机竟真的坠毁,王某死亡。乙的劝说行为属于日常生活行为,与王某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3,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聊天行为不会给黄某的生命创设危险,与其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4,丈夫赌博后回家,妻子不开门,丈夫在门外站一夜被冻死。妻子的行为与丈夫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5,甲为了逗乙,向湖中扔三百元,乙跳入湖中去捡,被湖水淹死。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②条件关系的特殊情形

刑法上因果关系研究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 (2) 二、大陆法系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几种代表学说 (一)条件说 (2) (二)原因说 (2) 三、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现状 (3) (一) 必然因果关系说 (3) (二) 偶然因果关系说 (3) (三) 认定因果关系应注意的几点 (4) 四、因果关系涉及和应区分的几个问题 (4) (一)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4) (二) 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4) 五、对完善我国因果关系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5) (一) 构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体系的设想 (5) (二) 以罪刑法定主义和犯罪构成要件从基本原则和具体立法司法中发挥刑法的保障功能 (5) (三) 犯罪构成要件的改变对因果关系的影响 (5) 注释 (5) 参考文献 (6) .............................................................. .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形成了自己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学说,我国当然也不例外。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代表学说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英美法系的代表理论为:双层次因果关系说;前苏联和我国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代表学说有:必然因果关系说、偶然因果关系说。这些理论抽象地阐释了各自的因果关系理论主张,似乎在客观上解决了刑法因果关系的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只要遇到了稍为复杂的、与因果关系有关的疑难案件,司法人员就会束手无策,或者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因果关系理论来阐释案件。为了使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能够统一、明确及更具操作性,我们有必要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学说相当因果关系不作为犯刑事责任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因果关系本来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后来被引入刑法中。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引起别的现象产生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则是结果,即外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①。具体到刑法中是指危害结果的产生首先在于客体事物内部具有在这种外在力量作用下产生有害变化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是一种抽象可能性,本来事物存在的实在可能性是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的,由于外部危害行为的干扰,影响原来实在可能性的继续发展,而是原来处于抽象可能性位置的危害可能性变成了新的实在可能性,成为事物发展新的必然趋势,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现实性,就产生了危害结果。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二、大陆法系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几种代表学说 在当代刑法理论中,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学说,就大陆法系而言,以“条件说”与“原因说”两大分歧理论为代表。 “条件说”认为,凡是引起结果发生的一切条件,皆为刑法上的原因;凡是原因,对结果的发生均有同等的原因力。这种不分轻重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显然失当,为了弥补缺陷,则提出“因果关系中断论”,其大意是说,前行之条件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之后有责任能力的故意行为之介入而中断,后行之条件行为与结果继而发生因果关系;但如前行为与结果之间介入的是自然力、无责任能力人的行为或过失行为时,则不中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原因说”则认为,刑法应当在引起结果发生的诸条件中,区分原因条件与单纯条件,即在引起犯罪结果的多数条件行为中,择其一、二为刑法中的原因,其他行为皆为单纯条件,单纯条件对结果无原因力。关于区分原因与单纯条件的标准,又有各种不同见解,如“必生原因说”、“直接原因说”、“最重要原因说”、“决定原因说”等等②。 “条件说”与“原因说”各持一端,前者否认了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殊性,把哲学因果关系与刑法的因果关系等同起来,混为一谈;后者则夸大了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殊性,把哲学因果关系与刑法因果关系对立起来。“条件说”与“原因说”相比较,原因说是限制条件说的,因而条件说所确定的因果关系范围大于原因说。对于条件说的批评正在于此,认为它会无限制地扩大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如果仅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考虑,这一批评似乎有理,但如果考虑到条件说只是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提供事实根据,其并不直接导致刑事责任,这一批评就失之偏颇。至于原因说,力图限制条件的范围,缩小刑事责任的范围,使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刑法因果关系定型化,因而具有合理性。但原因说并未提供条件与原因相区分的可操作性标准。但原因说并未提供条件与原因相区分的可操作性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它仍然只是在

陈兴良_刑法中因果关系_论文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分夸大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此外,要正确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考察,而不应纠缠在必然性与偶然性这样一些哲学问题上。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定罪 一、因果关系对于定罪具有重要意义。 在结果犯的场合,无因果关系则无刑事责任。那么,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1]。对此,我国学者提出否认因果关系是构成要件的观点。[2]我认为,行为与结果是一种事实特征,而因果关系是两者之间一种性质上的联系。因此,确实不应将因果关系与行为、结果相并列作为构成要件。当然,这丝毫也不能否定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关于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一般认为只有在结果犯的情况下才存在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在其他场合则无考察因果关系之必要。[3]但也存在一种过分夸大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的倾向,将因果关系视为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因素。尤其是不仅将因果关系与定罪相联系,而且与量刑相联系,存在着刑法因果关系夸大化之虞。[4]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将犯罪结果理解为对社会关系的侵害,一切犯罪都存在犯罪结果的基础之上的,由此推论出因果关系是一切犯罪构成的条件。如果把犯罪结果理解为行为结果,将行为犯与结果犯加以区分,就会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认为应将因果关系限制在结果犯的构成上。只有在正确意义上理解犯罪结果,才能防止因果关系的泛化。 因果关系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联系,这种联系具有事实性质。但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不仅是一个事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法律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当从事实和法律这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作为一种事实的性质而存在的。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在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指导下,对于事实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没有从价值层面上研究法律关系,因而使因果关系理论纠缠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等这样一些哲学问题的争论上,造成了相当的混乱。我曾经提出因果关系是行为事实与价值评判相统一的观点,认为作为行为事实的因果关系只有经过价值评判才能转化为犯罪的因果关系,[5]我国学者提出因果关系是行为事实与价值评判相统一的观点。[6]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窠臼,对于正确理解刑法因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因果关系的考察,二元区分的观点是引导我们摆脱因果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聚讼的唯一途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因果关系理论中得到借鉴。英美法系刑法理论经中,存在一种双层次原因学说。双层次原因,就是把原因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事实原因"(cause in fact),第二层次是"法律原因"(cause in law)。事实原因这观念建立在直观基础上,由"but –for "公式来表达,即"如果没有A(B、C……)就没有Z,则A(B、C……)就是已发生的事实原因"。这个公式并不是刑法因果关系的定义,只是因果关系理论的一个基础层次。法律原因是为了弥补第一层次的缺陷,限定事实原因和范围,从事实原因中筛选出一部分(即法律所关注的那部分)作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第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的物质基础,第二层次不能超越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核心因素。[7]在上述双层次原因中,事实原因与法律原因的分立,为刑法因果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