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2010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全案【学生专用】

第一课时

一、知识网络

本专题包括必修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必修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选修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

二、结论性知识要点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2.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4.水:是活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细胞中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例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正相关。

5.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6.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脱氧核糖)。糖元(肝糖元、肌糖元)是动物多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多糖。

7.具有还原性的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8.脂质:脂肪是生物的主要储能物质;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如性激素)与新陈代谢和生殖有密切关系。

9.蛋白质: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其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10.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变化多端,由氨基酸形成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11.核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由核苷酸聚合而成。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分为核糖体RNA(rRNA)、转移RNA(tRNA)、信使RNA(mRNA)。

12.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3.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它们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

14.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5.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6.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17.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如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18.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19.细胞株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有些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20.动物细胞融合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21.在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部位,既消灭了癌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

三、专题突破

(一)化学元素专题

1.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共占细胞总量的97%)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Cl、Ni等(量少但生物必需)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14种):以上元素除C、H、O外,其它都是。

2.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ATP和ADP的组成元素:C、H、O、N、PNADPH(还原性辅酶Ⅱ):C、H、O、N、P

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C、H、O、N、Fe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H、O、N、Mg

秋水仙素的组成元素:C、H、O、N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C、H、O、N、I

3.N、P、K与植物光合作用及人体健康的关系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①是酶、叶绿素、ATP和NADP+的组成元素

②可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叶面积增大,从而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N ③能延长叶片寿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主要以氨基酸形式摄取氮元素,人体每天必须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蛋白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①是叶绿体双层膜、基粒、ATP和NADPH的组成元素

P ②在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Ca、P都是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①可使植物抗倒伏、保持挺拔状态、接受充足光照

K ②可促进光合作用中糖类的合成、运输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舒张状态,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

(二)水和无机盐小专题

1.水分的吸收

(1).吸水原理:吸胀作用

渗透作用

(2).吸水的部位和动力

细胞的吸水动力本质上主要来自细胞内、外液的浓度差(即渗透压)。对植物体而言,吸水的外因主要是蒸腾作用,吸水部位主要靠植物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其次还有叶片等;单细胞动物靠细胞直接吸收水分,如草履虫;低等多细胞动物靠消化腔吸收水分,如水螅;高等动物和人靠消化道中的胃、小肠、大肠吸收水分,肾小管、集合管也可对原尿中的水进行重吸收。 (3). 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 细胞代谢产生水的结构和过程

结 构 代谢过程 叶绿体的基质 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核糖体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高尔基体 合成纤维素 细胞核 DNA 复制、转录

动物肝脏和肌肉 合成糖元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ATP 生成A TP

3. 新陈代谢利用水(消耗水)的生理过程及结构

① 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水解) ② 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元的分解过程消耗水。

③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H2O ?→?光

2[H]+21

O 2;部位: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④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2C 3H 4O 3+6H 2O ?→?酶

6CO 2+20[H];部位:线粒体

⑤ ATP 的水解:ATP+H 2O ?→?酶

ADP+Pi+能量;部位: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等

4. 几种重要无机盐的作用及缺乏引起的病症

● K+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血钾过低时,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 Na +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膜电位和神经冲动的传递等作用。缺乏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

● Ca 2+

: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维持肌肉张力和正常的心肌活动。缺乏时老人患骨质疏松症、儿童患佝偻病;血钙过高出现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

● Fe 2+

:血红蛋白的成分。长期缺乏造成缺铁性贫血。 ● B:植物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 I:缺乏时成年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年时患呆小症。

(三)糖类小专题

1.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

2.植物体内糖类代谢图解

特别提醒:图解中应掌握的内容有: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温室作物栽培原理(如适当增加光照、提高CO2浓度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中耕松土、种子的储藏、蔬菜的保鲜原理。

3.人和动物糖类代谢图解

特别提醒:图解中应掌握的内容

有:糖类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葡萄糖被吸收的方式、途径,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血糖的正常值,低血糖症、高血糖症和糖尿病血糖浓度的范围及致病机理;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的产物、能量;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的关系。

(四)蛋白质小专题

1.蛋白质代谢图解

特别提醒:图解中应该掌握的内容有: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及部位;氨基酸被吸收的方式、途径;蛋白质的中间代谢(在细胞内);蛋白质代谢与糖代谢、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

2.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

(1).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类型

①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

②肽链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和肽链数日

③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与蛋白质的分子量

④基因(或mRNA)中的碱基数与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对应关系(C2H4O2N-R)

(2).方法与技巧(表中a表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n

肽链数m

肽键数n-m

脱去水分子数n-m

蛋白质分子量an-18(n-m)

至少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m

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n+m

mRNA中的碱基数3n

基因中的碱基数至少6n

(五)细胞小专题

1.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细胞的种类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

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

提高O2和CO2的交换效率

具分泌功能

的细胞

很多突起,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含量较多增大表面积,提高分泌速率

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糖蛋白含量减少细胞间黏着性减小,容易扩散和转移

代谢旺盛的

细胞自由水含量高,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

器含量多,核仁较大,核孔数量多

物质交换速率快,蛋白质合成

快,表现为旺盛的生命活动

2.历年高考对人的成熟红细胞的考查

细胞结构无细胞核和线粒体,无DNA,无细胞壁

特殊物质血红蛋白(含铁元素),携带和运输氧气

内环境血浆的渗透压与0.9%生理盐水等渗

代谢类型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

细胞分裂人的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ABO血型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决定血型

3.几种典型细胞中的细胞器

典型细胞细胞器的特殊性

叶肉细胞含大多数细胞器

根成熟区,叶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根分生区、干种子细胞不含叶绿体和大液泡

维管束鞘细胞C3植物无叶绿体,C4植物有不含基粒的叶绿体

心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消化腺细胞含高尔基体、核糖体较多

4.细胞器的归纳

分布动植物都有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植物特有的质体(叶绿体、白色体等)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中心体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液泡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 中心体、溶酶体 分布最广泛的 核糖体(真核、原核细胞) 结构 不具膜细胞的 核糖体、中心体

具单层膜结构的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具双层膜结构的

线粒体、叶绿体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成

含DNA(基因)的 线粒体、叶绿体(都有半自主性) 含RNA 的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含色素的

叶绿体、液泡

能产生水的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有产生ATP 的 线粒体、叶绿体 能复制的

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能合成有机物的

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 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其它结构)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其它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拟核、质

粒)

5.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应用

用途 实验设计

结论 单一变量

判断细胞死活 待测细胞+0.3g ·mL -1

的蔗糖溶液??→?镜检

观察细胞形态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 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死细胞 细胞生活状

态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镜检观察细胞形态

细胞液浓度范围在未发生质壁分离

和使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

液浓度之间 不同浓度的

蔗糖溶液 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物细胞+0.3g ·mL -1

的蔗糖

溶液??→

?镜检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 根据不同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来判断细胞液浓度大小 不同植物细

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

性大小

成熟植物细胞+0.3mL -1

的蔗糖溶液??→?镜检观察细胞形态

① 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②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植物细胞结

构特性

(六) 生物膜系统小专题

1.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膜、核膜及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

2. 生物膜之间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为例)

3.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七) 细胞工程小专题

1. 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植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区别

理论基础(原理)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增殖

培养基的形态及成分或条件 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蔗糖、矿质元素、维生素、植物激素、光照等 液体培养基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动物血清、PH 等 过程

结果 获得新个体或细胞产品 大量产生细胞或细胞产物

用途

① 快速繁殖名贵花卉和果树 ② 培养无病毒植物、转基因植物 ③ 大规模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等细胞产品。 ① 生产蛋白质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② 检测有毒物质 ③ 研究药理病理

④ 移植治疗(如人造皮肢)

相同点

都需人工条件下的无菌操作

2.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类型 区别

植物体细胞杂交

(制备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制备单克隆抗体)

过程(步骤) ①原生质体的制备(酶解法)

①正常小鼠的免疫处理

②原生质体融合

(物、化法)

②动物细胞的融合(物、化、生法) ③杂种细胞的筛选

和培养

③杂交瘤细胞的筛选(2次)、培养 ④杂种植株的鉴定

④提纯单克隆抗体

理论基础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

融合前处理 酶解法除细胞壁(纤维素酶、果胶酶) 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

促融方法

① 物理法:电刺激、振动、离心等 ②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等 ①②物理法、化学法与植物细胞融合相同

③生物法:灭活的仙台病毒

特别提醒:动物细胞融合操作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用多孔板筛选,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010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全案【学生专用】

第二课时

四、 知识网络

本专题包括必修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选修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选修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五、结论性知识要点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②专一性;③需要适宜条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有关。

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5.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6.叶绿体的色素有:①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②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在色素带上从上到下排列的顺序是“胡黄ab”。其中,解度最高、扩散最快、在色素带最上方的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

7.叶绿体的色素分为两类:①一类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包括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以及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②另一类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它不仅能够吸收光能,还能使光能转换成电能。

8.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9.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以看做是一层半透膜。它具有选择透过性。当高温、过酸、过碱、过度失水或过度吸水胀破使细胞死亡时,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10.植物根吸收的水分,一般只有1%~5%保留在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蓁水分几乎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

11.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是:①植物吸水的重要动力;②水分在植物内运输的动力;③矿质元素在体内运输的动力。

1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动力是呼吸作用。(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两个条件:能量和载体。)

13.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4.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脂质。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能转化外,还相互制约着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15.为什么低血糖时会出现惊厥或昏迷呢?因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元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当血糖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上述低血糖晚期症状。

16.脂肪肝:①病因:肝脏功能不好,或是磷脂等的合成减少时,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脂肪就不能顺利地从肝脏中运出去,因而造成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形成脂肪肝。②防治:合理膳食,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并注意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

17.新陈代谢的类型:

(1)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

(2)自养厌氧型:绿硫细菌(在有光无氧的条件下,以H2S作为氢供体合成糖类。)

(3)异养需氧型:各种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

(4)异养厌氧型: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特殊类型:酵母菌(兼性厌氧型)、红螺菌(兼性营养型细菌)

18.特殊状态叶绿素a吸收光能后,变成激发态而失去电子,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变成强氧化剂,能从水中夺取电子。

19.NADPH(还原型辅酶Ⅱ)的作用:①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作为强的还原剂还原C3(三碳化合物)。

20.C4植物:玉米、甘蔗、高梁、苋菜等

21.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22.根瘤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23.菌落:当单个或少量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例如:无鞭毛的球菌菌落较小较厚、边缘较整齐;有鞭毛的细胞菌落大而扁平,边缘呈波状或锯齿状。

24.病毒由核酸和衣壳两部分构成。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核酸中贮存着遗传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病毒的衣壳具有保护病毒核酸,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等功能。

25.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它们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26.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这是由于微生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很大,使它们能够迅速与外界环境起先物质交换。

27.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2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

29.组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诱导酶是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合成的酶。

30.诱导酶的合成与调节,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1.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就会复原,又恢复原有的活性。

32.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33.酶活性的调节和酶合成的调节两种方式同时存在,并且密切配合、协调起作用的。

34.环境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和氧。

每种微生物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超过最适温度后,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会急剧下降,这是由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等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每种微生物的最适PH不同。当温度超过最适PH范围以后,就会影响酶的活性,细胞膜的稳定性等,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六、专题突破

(八)植物的代谢

4.酶与ATP

(1)关于酶的正确与错误说法

正确说法错误说法

产生场所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化学本质有机物(大多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蛋白质

作用场所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温度影响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作用酶只起催化作用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生物体内合成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②专一性;③需要适宜的条件

①酶的高效性的验证: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见实验专题)

②酶的专一性的验证: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见实验专题)

③酶需要适宜的条件: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等,易受活化剂或抑制剂的影响。在高温、强酸或强碱、重金属盐等引起蛋白质变性的条件下,酶都会丧失活性。相比而言,无机催化剂则不易受影响,如同样加热到100℃,过氧化氢酶早已失去活性,而Fe3+仍可起催化作用。但要注意的是,低温仅是抑制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最适温度以下)酶的活性逐渐增强。

(3)ATP并非新陈代谢唯一的直接能源。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内ATP提供的,但其他核苷酸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参与生命活动的供能。

5.单一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因素图像关键点的含义在生产上的应用

光照强度①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呼吸

作用,释放CO2的量即是此时的呼吸

强度。

②B点(光补偿点):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

③C点:此时的光照强度为光合作用的饱

和点。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对温室大棚用无色透

明玻璃。(若要降低光合

作用则用有色玻璃)。

光合面积①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

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作用

面积的饱和点,随叶面积的增大,光合

作用不再增强,原因是有很多叶被遮挡

在光补偿点以下。

②OB段表示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强而

增加,而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量不

再增加,而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呼

吸量也不断增加(曲线OC),所以干

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如BD段。

③植物的叶面积指数不能超过D点,若

超过D点,植物将入不敷出,无法生

活下去。

(1)适当间苗、修剪,合

理施肥、浇水,避免陡

长;

(2)合理密植是增加光合

作用面积的一项重要措

施。

CO2 浓度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

内,CO2越多,光合作用速率越大,但到

A点时,即CO2达到饱和时,就不再增加

了。

温室栽培植物时适

当提高室内CO2的浓

度,如释放一定量的干

冰或多施有机肥,使根

部吸收的CO2增多。

大田生产“正其行,

通其风”,即为提高CO2

浓度、增加产量

温度

光合作用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

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

35℃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如AB段

(10℃~35℃),随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逐

渐加强,B点(35℃)以上光合酶活性下降,

光合作用开始下降,50℃左右光合作用

几乎完全停止

(1)适时播种

(2)温室栽培植物时,白

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

适当降温

(3)植物“午休”现象的

原因之一

叶龄

OA段为幼叶,随幼叶的不断生长,

叶面积不断增大,叶内叶绿体不断增多,

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

增加。

AB段为壮叶,叶片的面积、叶绿体

和叶绿素都处于稳定状态,光合速率也基

本稳定。

BC段为老叶,随叶龄的增加,叶片

内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也随之下降。

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

适当摘除老叶、残叶及

茎叶蔬菜及时换新叶,

都是根据其原理。又可

降低其呼吸作用消耗有

机物

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进一步合成许多有机物时所必需的

物质。如缺少N,就影响蛋白质(酶)的合成;缺少P就会影响A TP的合成;

缺少Mg就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合理施肥可促进叶片面

积增大,提高酶的合成

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

速率

6.影响植物呼吸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

(1).内部因素

①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②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在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③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环境因素

①温度: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25℃~35℃)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则减弱。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而影响呼吸作用强度。

②O2的浓度:O2浓度不仅直接影响呼吸速率,还直接影响细胞呼吸的类型。如右图所示:绿色植物在完全缺氧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在低氧条件下(浓度为2a%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2a%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O2的存在对无氧呼吸起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大多数陆生植物根尖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大多数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

③CO2浓度:增加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7.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从反应式上追踪元素的来龙去脉

①光合作用总反应式②有氧呼吸反应式

(2).从具体过程中寻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用图解的形式呈现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8.有关计算

①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植物的有关有机物的量:

有机物积累量=光合作用产量+呼吸消耗量

当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均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当光照强度为0时,O2的消耗量=CO2的产生量=有氧呼吸强度

②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生物的有关气体体积:

耗氧量=有氧呼吸CO2产生量

无氧呼吸CO2产生量=CO2总产生量-有氧呼吸CO2产生量(耗氧量);

特别提醒:

①对于绿色植物来说,由于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光下测定的值为净光合

速率,而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②呼吸作用的底物一般是葡萄糖,以葡萄糖作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的量是相等的,但如果以其他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时,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的量就不一定相等,在计算时一定要写出正确反应方程式,并且要正确配平后才进行相关的计算。

(九)动物的代谢

1.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1)糖代谢

(2)蛋白质代谢

(3)脂质代谢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联系

①三大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由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基本相同,故这些中间产物构成了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的枢纽物质。

②三大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糖类充足时可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转化成糖类或脂肪,但糖类和脂肪只能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

③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人体才会动用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

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血糖含量与疾病正常血糖浓度80~120mg/dL

血糖含量疾病症状治疗(预防)措施

<60 mg·dL-1低血糖早期症状口服糖

<45 mg·dL-1低血糖晚期症状静脉注射糖

>130 mg·dL-1高血糖口服降糖药物

>160 mg·dL-1糖尿病、糖尿注射胰岛素(2)脂质代谢和疾病

疾病名称原因治疗(预防)措施

肥胖症供能物质摄人多、消耗少,遗传或内

分泌失调

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就医治疗

高血脂血浆中脂质含量过高合理膳食,控制脂质物质摄入

脂肪肝肝功能不好,磷脂等合成减少,脂蛋

白合成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堆积

食用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适当

休息

(3)蛋白质缺乏的危害

①由于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储存,且人体内的蛋白质每天都要分解一部分,如果每天蛋白质的摄人量不足,会使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而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②蛋白质的缺乏时,血浆蛋白浓度低,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到血浆,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奶粉中蛋白质缺乏时,抗体的合成减少,使婴幼儿的免疫能力降低,导致疾病频发甚至死亡。

(十)微生物的代谢

1.微生物的营养

营养物质来源最常利用功能

碳源无机化合物:CO2、NaHCO3、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肪酸、

花生粉饼、石油等

糖类(葡萄糖)

提供碳素营养,能源物

质、形成代谢产物、构

成细胞成分

氮源无机化合物:N2、NH3、铵盐、

硝酸盐

有机化合物;尿素、牛肉膏、

蛋白胨等

铵盐、硝酸盐等

提供氮素营养,合成蛋

白质、核酸、含氮代谢

产物

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酵母膏、蛋白胨、动

植物组织提取液

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

量有机物

2.培养基的种类

分类

依据

种类加入的特殊成分用途

物理性质

固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半固体培养基加少量凝固剂观察微生物的运动,鉴定菌种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用于工业生产

化学成分天然培养基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用于工业生产

合成培养基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用于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用途一般培养基依微生物生长需要配制生产、培养等,如生产谷氨酸用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某种化学物质

分离所需微生物,如: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

度食盐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入青霉素分

离酵母菌和霉菌等真菌

鉴别培养基加一定的指示剂或化学

药品

鉴别某种微生物,如:培养基中加入“伊红-

美蓝”,鉴别是否有大肠杆菌

3.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产物种类产生时期生理作用分布

有无种的

特异性

举例

初级代谢产物生长全过程生长、繁殖必需的细胞内无

氨基酸、核苷酸、多

糖、脂肪、维生素等

次级代谢产物生长到一定

阶段以后

对自身无明显生

理作用

细胞内或

细胞外

抗生素、毒素、激素、

色素等

4.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1)组成酶和诱导酶的比较

种类合成存在举例(大肠杆菌)

组成酶只受遗传物质控制,

与营养物质无关

细胞内一直存在分解葡萄糖的酶

诱导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

又受诱导物制约

环境中只存在诱导物时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酶

(2)两种调节方式的比较

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区别调节对象诱导酶的合成已有酶(组成酶和诱导酶)的活性调节机制基因水平调节,调节酶的合成

代谢水平调节,代谢产物与酶可逆性

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调节结果细胞内酶的数量、种类增多细胞内酶的活性发生变化

调节特点间接而缓慢快速、精细

调节意义既保证代谢需要,又避免物质避免代谢产物积累过多

联系两种调节方式同时存在,密切配合,高效、准确地控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5.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

时期菌体数目

变化

菌体代谢特点形成原因生产应用与控制

调整期增长不明

①代谢活跃、体积增大;

②大量合成初级代谢产物

短暂调整,以适应新环

通过选择菌种、增加接

种量、改善培养条件等

可以缩短调整期

对数期快速增长①细胞分裂速率最快;②繁

殖速率大于死亡速率;③个

体形态和生理特性较稳定

①适应了环境;②生存

条件适宜(营养物质充

足等)

可作生产用的菌种和科

研材料

稳定期活菌数目

达到最高

峰(出现

K值)

①繁殖速率和死亡速率达

到动态平衡;②积累大量次

级代谢产物;③某些种类细

菌可形成芽孢

生存条件恶化:①营养

物质消耗;②有害代谢

产物积累:③pH变化

(种内斗争最激烈)

①获取代谢产物,特别

是次级代谢产物;②连

续培养法可延长│稳定

期,增加代谢产物产量

衰亡期活菌数目

急剧下降

①繁殖速率小于死亡速率;

②菌体出现多种形态(畸

形);③细胞解体、释放代

谢产物

生存条件极度恶化(生

存斗争最激烈)

特别提醒: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生长速率的关系

6.发酵工程(以谷氨酸的发酵生产为例)

(1)发酵工程生产实例:谷氨酸发酵

①选育菌种;对数期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或黄色短杆菌。

②配制培养墓:豆饼水解液、玉米浆、尿素、KH2PO4、K2O、MgSO4、生物素等。

③灭菌:在发酵罐中通入98kPa的蒸汽进行灭菌。

④无菌接种;冷却后加入菌种。

⑤发酵:通气、搅拌、温度和pH调节;谷氨酸大量生成。

⑥味精(谷氨酸钠)生成和提取:加Na2CO3、过滤、离心分离。

(2)发酵工程的内容:六个方面

①菌种的选育;②培养基的配制;③灭菌;④扩大培养和接种;⑤发酵过程;⑥分离提纯。

(3)发酵过程的人工控制

高三生物复习要点总结考试说明版

高三生物复习要点总结考试说明版 自由水: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进行 1、结合水:细胞结构组成部分 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强;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自由水和结合水可 相互转化 组成成分:Mg→组成叶绿素、Fe→血红蛋白、P、Ca、I 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生理盐水 1、无机盐功能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太低,就会出现抽搐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 单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单糖动植物都有) 2、糖的分类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动物二糖:乳糖 植物多糖:纤维素、淀粉;动物多糖:糖元(肝糖元、肌糖元) 脂肪:储能 2、脂质分类类脂:磷脂膜结构基本骨架 固醇类:胆固醇、性激素、VD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写出通式 肽键:-CO-NH-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空间结构 3、蛋白质结构组成成分:肌肉 催化作用:酶 蛋白质功能运输作用:载体、血红蛋白 调节作用: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激素) 免疫作用:抗体 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相关计算蛋白质分子量=N*a-18*(N-M) 基因(DNA)中碱基:mRNA中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几条肽链至少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两头有) 3、写出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五碳糖 A、T、G、C 脱氧核苷酸→DNA 磷酸核苷酸 含N碱基 A、U、G、C 核糖核苷酸→RNA 3、DNA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 遗传信息的表达→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DNA 转录RNA翻译蛋白质 (6:3:1) 解旋三种RNA参与

非细胞生物:病毒 代表: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4、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壁:肽聚糖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复杂细胞器细胞生物核区:无成型的细胞核 代表:除蓝藻之外的植物,动物(含原生动物) 真核生物真菌(单细胞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无核膜核仁)→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也不进行减数分裂→不遵循三大规律→只有基因突变无其他变异 组成成分:蛋白质、磷脂、糖蛋白(识别、信息传递等) 结构特点:流动性体现:动物细胞膜内陷,受精作用,细胞工程,内吞外排 5、细胞膜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蛋白质) 体现:海水淡化、污水净化 出入C膜: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5、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内质网运输加工高尔基体加工成熟蛋白质胞外 6 能产生水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能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高等植物根中无中心体,无叶绿体 7、连续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分生区、形成层、受精卵、癌细胞、部分干细胞

固体物理复习_简述题

《固体物理》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什么是晶体、非晶体和多晶?() 晶面有规则、对称配置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特点的固体称为晶体;在凝结过程中不经过结晶(即有序化)的阶段,原子的排列为长程无序的固体称为非晶体。由许许多多个大小在微米量级的晶粒组成的固体,称为多晶。 2) 什么是原胞和晶胞?() 原胞是一个晶格最小的周期性单元,在有些情况下不能反应晶格的对称性; 为了反应晶格的对称性,选取的较大的周期单元,称为晶胞。 3) 晶体共有几种晶系和布拉伐格子?() 按结构划分,晶体可分为7大晶系, 共14布拉伐格子。 4) 立方晶系有几种布拉伐格子?画出相应的格子。() 立方晶系有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三种布拉伐格子。 5) 什么是简单晶格和复式格子?分别举3个简单晶格和复式晶格的例子。() 简单晶格中,一个原胞只包含一个原子,所有的原子在几何位置和化学性质上是完全等价的。碱金属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Au、Ag和Cu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它们均为简单晶格 复式格子则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等价原子,不同等价原子各自构成相同的简单晶格,复式格子由它们的子晶格相套而成。 一种是不同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晶体,如:NaCl、CsCl、ZnS等;一种是相同原子但几何位置不等价的原子构成的晶体,如:具有金刚石结构的C、Si、Ge等 6) 钛酸钡是由几个何种简单晶格穿套形成的?() BaTiO在立方体的项角上是钡(Ba),钛(Ti)位于体心,面心上是三组氧(O)。三组氧(OI,OII,3 OIII)周围的情况各不相同,整个晶格是由 Ba、 Ti和 OI、 OII、 OIII各自组成的简立方结构子晶格(共5个)套构而成的。 7) 为什么金刚石是复式格子?金刚石原胞中有几个原子?晶胞中有几个原子?() 金刚石中有两种等价的C原子,即立方体中的8个顶角和6个面的中心的原子等价,体对角线1/4处的C原子等价。金刚石结构由两套完全等价的面心立方格子穿套构成。金刚石属于面心立方格子,原胞中有2个C原子,单胞中有8个C原子。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

1.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特点: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单倍体育种过程:杂种F1 单倍体纯合子。 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局限: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 6.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7.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8.双缩尿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9.高血糖症,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为血液是红色的。 10.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11.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值的原理。 12.细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13.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加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这个点昨天一摸理综就考了),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行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1.单倍体,2,纯合子,3.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不等于染色体组型不等于基因组。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元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 或X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心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之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完整版)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化合物分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 结合水①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 自由水H、O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无机盐 ①构成化合物(Fe、Mg)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单糖 二糖 糖类 多糖C、H、O ①供能(淀粉、糖原、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肪C、H、O①供能(贮备能源)保护和保温 磷脂C、H、O、N、P②组成生物膜 脂质 固醇C、H、O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 蛋白质C、H、O、N、S 等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DNA RNA C、H、O、N、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必记特征元素:血红蛋白——Fe,叶绿素——Mg,甲状腺激素——I,核酸——P,蛋白质——S 【蛋白质】 1.结构 2.功能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主要物质②催化③信息传递④免疫⑤运输 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②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4.关于蛋白质的计算(《五三》P8-9突破方法) 5.脱水缩合的方式只有一种 6.蛋白质变性是因为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核酸】

(A、G、C、U) 1.核酸的分布 DNA: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生物的拟核,质粒 RNA:主要在细胞质 2.辨析 核苷=含氮碱基+五碳糖 核苷酸=核苷+磷酸 核酸=核苷酸+核苷酸+……+核苷酸 有机物检测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㈠基本结构 1.细胞膜 功能①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入细胞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细胞质 ①细胞质基质②细胞器 3.细胞核(功能) 4.生物膜系统 ⑴组成: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 ⑵功能①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

材料科学基础 第零章材料概论 该课程以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为对象,从材料的电子、原子尺度入手,介绍了材料科学理论及纳观、微观尺度组织、细观尺度断裂机制及宏观性能。核心是介绍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制备工艺及性能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原子排列、晶体结构与缺陷、相结构和相图、晶体及非晶体的凝固、扩散与固态相变、塑性变形及强韧化、材料概论、复合材料及界面,并简要介绍材料科学理论新发展及高性能材料研究新成果。 材料是指:能够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就有一定形态和物理化学性状的物质。 按基本组成分为: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通过冶炼方法制成的一类晶体材料,如Fe、

Cu、Ni等。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是金属键。陶瓷材料是由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经烧结或合成而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以是晶体、非晶体或混合晶体。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是离子键,共价键。 聚合物是用聚合工艺合成的、原子之间以共价键连接的、由长分子链组成的髙分子材料。它主要是非晶体或晶体与非晶体的混合物。原子的键合方式通常是共价键。 复合材料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组成的、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一类面向应用的新材料。其原子间的键合方式是混合键。 材料选择: 密度 弹性模量: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破坏的能力。 韧性:表征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功能成本

结构(Structure) 性质(Properties) 加工(Processing) 使用性能(Performance) 在四要素中,基本的是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而“材料科学”这门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宏观结构←显微镜下的结构←晶体结构←原子、电子结构 重点讨论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结构)和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显微组织)的关系。以及有哪些主要因素能够影响和改变结构,实现控制结构和性能的目的。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引言 材料的组成不同,性质就不同。 同种材料因制备方法不同,其性能也不同。这是与材料的内部结构有关:原子结构、原子键合、原子排列、显微组织。 原子结构 主量子数n

高三生物知识点汇编3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 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二、诱变育种 1.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 种的方法。 2.诱变原理:基因突变 3.诱变因素: (1)物理:X射线,紫外线,γ射线等。(2)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4.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 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三、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1.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1.原理基因重组 3.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切酶 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 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4.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①提取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 (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 ④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检测方法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表达: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如:抗虫棉基因导入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中生物哪些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史上最全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高三网! 2017年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最易错易混淆的考点汇总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

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学好初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生物科学的特点,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借鉴!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名词: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

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 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9世纪末叶,生物学家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的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如何?到底哪种成分才是遗传物质?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RNA。由于染色体不是单一物质组成,因而,遗传物质到底是DNA,还是蛋白质的争论相当激烈,随着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进行,使人们普遍接受了DNA 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2.你认为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是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使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三是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四是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固体物理》考试大纲知识分享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固体物理》考试大 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固体物理》考试大纲 本《固体物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质,以及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规律的学科,是凝聚态物理的最大分支。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晶体结构、晶格振动、能带理论和金属电子论等。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其基本概念,有清楚的物理图象,熟练掌握基本的物理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形式 (一)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二)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简答题,共50分 第二部分:计算题、证明题,共100分 二、考试内容 (一)晶体结构 1、单晶、准晶和非晶的结构上的差别 2、晶体中原子的排列特点、晶面、晶列、对称性 3、简单的晶体结构,二维和三维晶格的分类 4、倒易点阵和布里渊区 5、 X射线衍射条件、基元的几何结构因子及原子形状因子 (二) 固体的结合 1、固体结合的基本形式

2、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与离子晶体,范德瓦尔斯结合,氢键,马德隆常数 (三) 晶体中的缺陷和扩散 1、晶体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点缺陷 2、扩散及微观机理 3、位错的物理特性 4、离子晶体中的点缺陷和离子性导电 (四) 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1、一维链的振动:单原子链、双原子链、声学支、光学支、色散关系 2、格波、简正坐标、声子、声子振动态密度、长波近似 3、固体热容:爱因斯坦模型、德拜模型 4、非简谐效应:热膨胀、热传导 5、中子的非弹性散射测声子能谱 (五) 能带理论 1、布洛赫定理 2、近自由电子模型 3、紧束缚近似 4、费密面、能态密度和能带的特点 5、表面电子态 (六) 晶体中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1、恒定电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 2、用能带论解释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以及空穴的概念

高级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大总结归纳

高级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大总结归纳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 ......中的富营养 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 ......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1、斐林试剂:成分:ml NaOH(甲液)和ml CuSO 4 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乙液)。用法:向待测液中先3、双缩脲试剂:成分:ml NaOH(甲液)和ml CuSO 4 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G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 本章主要讨论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主要介绍了半导体的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半导体中能带的形成,半导体中电子的状态和能带特点,在讲解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时,引入了有效质量的概念。阐述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引入了空穴散射的概念。最后,介绍了Si、Ge和GaAs的能带结构。 在1.1节,半导体的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及结合性质。(重点掌握)在1.2节,为了深入理解能带的形成,介绍了电子的共有化运动。介绍半导体中电子的状态和能带特点,并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引入本征激发的概念。(重点掌握)在1.3节,引入有效质量的概念。讨论半导体中电子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重点掌握)在1.4节,阐述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由此引入了空穴散射的概念,得到空穴的特点。(重点掌握)在1.5节,介绍回旋共振测试有效质量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即可)在1.6节,介绍Si、Ge的能带结构。(掌握能带结构特征)在1.7节,介绍Ⅲ-Ⅴ族化合物的能带结构,主要了解GaAs的能带结构。(掌握能带结构特征)本章重难点: 重点: 1、半导体硅、锗的晶体结构(金刚石型结构)及其特点; 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的闪锌矿型结构及其特点。 2、熟悉晶体中电子、孤立原子的电子、自由电子的运动有何不同:孤立原子中的电子是在该原子的核和其它电子的势场中运动,自由电子是在恒定为零的势场中运动,而晶体中的电子是在严格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原子间运动(共有化运动),单电子近似认为,晶体中的某一个电子是在周期性排列且固定不动的原子核的势场以及其它大量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这个势场也是周期性变化的,而且它的周期与晶格周期相同。 3、晶体中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导致分立的能级发生劈裂,是形成半导体能带的原因,半导体能带的特点: ①存在轨道杂化,失去能级与能带的对应关系。杂化后能带重新分开为上能带和下能带,上能带称为导带,下能带称为价带②低温下,价带填满电子,导带全空,高温下价带中的一部分电子跃迁到导带,使晶体呈现弱导电性。

衡水中学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笔记打印版

(80页)衡水中学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笔记打印版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全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结大全

全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 结大全 全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结大全下面是网分享的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结大全。 供大家参考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总结大全1.诱变育种的意义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有机物一般是葡萄糖,也可以是氨基酸等物质和氧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6.矿质元素是指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呼吸作用的意义是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本通精华版)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本通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 (12) 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26) 第四单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37) 第五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41)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 (72)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9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1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一)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一)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 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高三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 1.10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 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G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 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 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固体物理学》基础知识训练题及其参考答案

《固体物理》基础知识训练题及其参考答案 说明:本内容是以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的《固体物理学》为蓝本,重点训练读者在固体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体以19次作业的形式展开训练。 第一章 作业1: 1.固体物理的研究对象有那些? 答:(1)固体的结构;(2)组成固体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3)固体的性能与用途。 2.晶体和非晶体原子排列各有什么特点? 答:晶体中原子排列是周期性的,即晶体中的原子排列具有长程有序性。非晶体中原子排列没有严格的周期性,即非晶体中的原子排列具有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特性。 3.试说明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六角密排晶格的原子排列各有何特点?试画图说明。有那些单质晶体分别属于以上三类。 答:体心立方晶格:除了在立方体的每个棱角位置上有1个原子以外,在该立方体的体心位置还有一个原子。常见的体心立方晶体有:Li,Na,K,Rb,Cs,Fe等。 面心立方晶格:除了在立方体的每个棱角位置上有1个原子以外,在该立方体每个表面的中心还都有1个原子。常见的面心立方晶体有:Cu, Ag, Au, Al等。 六角密排晶格:以ABAB形式排列,第一层原子单元是在正六边形的每个角上分布1个原子,且在该正六边形的中心还有1个原子;第二层原子单元是由3个原子组成正三边形的角原子,且其中心在第一层原子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在对应原子集合的最低凹陷处。常见的六角密排晶体有:Be,Mg,Zn,Cd等。 4.试说明, NaCl,金刚石,CsCl, ZnS晶格的粒子排列规律。 答:NaCl:先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两套相同的面心立方晶格,并让它们重合,然后,将一套晶格沿另一套晶格的棱边滑行1/2个棱长,就组成Nacl晶格; 金刚石:先将碳原子组成两套相同的面心立方体,并让它们重合,然后将一套晶格沿另一套晶格的空角对角线滑行1/4个对角线的长度,就组成金刚石晶格; Cscl::先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组成两套相同的简单立方,并让它们重合,然后将一套晶格沿另一套晶格的体对角线滑行1/2个体对角线的长度,就组成Cscl晶格。 ZnS:类似于金刚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