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何志平:立意于数学思想的教学

何志平:立意于数学思想的教学

何志平:立意于数学思想的教学
何志平:立意于数学思想的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11.3中.2~5

立意于数学思想的教学

天津市静海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何志平

人民教育出版社李海东

摘要:数学教学应该重视教给学生数学思想。一方面,教师对数学思想要有较高水平的理解,善于析出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另一方面,教师对进行数学思想教学要有较深刻的认识,提高寓数学思想于知识教学之中的能力,从而避免当前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识记与运用的现象,还原数学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本文拟结合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就立意于数学思想的教学谈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思想;反比例函数

数学教学教什么?除教材知识外,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能铭记在学生头脑中起永恒作用的观念和文化,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体现数学教育价值和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地方。新课改以来,人们多聚焦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单一的接受式教学已不多见,探究、合作等教学方式使课堂面貌耳目一新。但是,对数学思想的教学,

似乎关注不多,以数学思想立意的教学并不多见。这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数学教学终极目标,数学教学的深刻性被淡化,数学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被消弱,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文化内涵被流失。为了加强数学思想的教学,本文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为例,就立意于数学思想的教学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分析,析出蕴含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具有隐喻性的特点,它隐于知识内部,需要精心挖掘才能发现它的存在。数学思想的教学,首先需要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入手,析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蕴含着数形结合、变化与对应、类比、转化、分类等丰富的数学思想。

首先,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统一体,通过对图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确定函数本身的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反比例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具有反比例关系的函数,无论从其概念,还是其性质(在某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都体现了变化与对应的函数思想。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由“解析式(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到“作图(列表、描点、连线)”,再到“性质(观察图象探究性质)”,充分体现了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这种函数解析式及性质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两者间的转

化对分析解决问题的特殊作用,是转化思想的具体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0

k<两种

k≠的条件下,分为0

k>、0

情况进行研究,这又体现了分类思想。

另外,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反比例函数的学习也体现了研究函数的一般套路和方法,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的再一次强化。教材中呈现的不论是“函数概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实际应用”的整体结构,还是具体研究函数概念、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处理也都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同构对于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因为如此,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以类比研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类比不仅仅有知识结构、研究内容的类比(包括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函数的增减性等),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的类比,也就是数形结合地研究函数图象与性质的“三步曲”(画出函数图象→从图象上观察函数的性质→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性质)。要注意,类比不仅仅要关注“同”,也要关注“异”,“异”才是体现某一知识本质属性的东西。例如,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不连续性是其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不同点,它也是反比例函数需要在不同象限内分别讨论增减性的原因,这也是本课学生的认知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办法是要回到解析式上(x≠0),而这正是从“形”到“数”,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体现。

二、过程呈现,彰显内隐的数学思想

1.重视引入环节

奥苏伯尔提出:在呈现具体内容之前,先呈现一些密切相关的、包容范围广但又非常容易使人理解和记忆的引导性材料——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能激活认知结构中已具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先行组织者为将要学习的材料提供了一个框架或线索,起到了“导游图”的作用,能使学生对学习进程心中有数,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助于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引入,在类比思想的立意下,可从一次函数的复习入手,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在一次函数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那些问题?

问题2:我们研究过哪些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都研究了哪些内容。

问题3:我们是怎么研究的?研究的方法是什么?

问题1是知识结构的类比。揭示教材中基本初等函数研究内容“函数概念——函数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实际应用”整体结构的“同构”现象,指明在学习了反比例函数概念后,相继将要研究的问题,引出课题。

问题2是研究内容的类比。重点回顾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列出下表:

在回顾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随着学习进程逐次完成表格。同时,突显“正(正比例函数)”与“反(反比例函数)”相比“反”在何处,由“直”到“曲”,由“连续”到“间断”,由与坐标轴“相交”到“渐近”,使学生对正、反比例函数的认识更加深刻。

问题3是研究方法的类比。一是数形结合地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三步曲”(画出函数图象→从图象上观察函数的性质→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性质);二是“数”与“形”相互转化的研究方法(图象“特征”?函数“特性”)。通过问题3明确学习线索和方法。

2. 组织探究活动

数学思想具有过程性的特点,必须要有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获得体验,从自己不断深入的概括活动中,获得对数学思想的领悟。“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因此,教学中,在蕴含

有数学思想的地方,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中,由“解析式(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到“作图(列表、描点、连线)”,再到“性质(观察图象探究性质)”,体现着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数形结合和数形转化的思想,蕴含着分类和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立意于这些思想的教学,可组织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1:作反比例函数6y x =和6y x

-=的图象。 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三大认知难点,一是列表时确定自变量x 的取值;二是连线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而不是连成折线;三是图象的变化趋势,越来越靠近x 轴和y 轴,而不是相交。突破这些难点,可进行以下探究:

探究1:列表时如何选取x 的值?

探究2:连线时任意相邻两点应如何连接?用线段连接行吗?

探究3: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趋势特征是什么?你能从函数解析式加以解释吗?

根据现阶段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实际,问题1给出提示:

提示1:首先确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提示2:根据x 和y 的对应关系,考虑x 所取值应利于y 值

计算和描点;

提示3:能整体反映函数图象的轮廓。

问题2给出提示:选定相邻两点,如点A (1,6)和点B (2,3),在12x <<范围内,取32x =,得点C (32

,4),判断点C 与线段AB 的位置关系。在点A 与点C 和点C 与点B 之间再分别各取一点,验证你的判断。推而广之,使学生认识为什么用向下凹的平滑曲线连接的道理。

探究1解决自变量取值能否整体反映图象轮廓和利于计算、描点问题,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地思考问题和函数对应关系运用。探究2判断点C 与线段AB 的位置关系和探究3由解析式中0x ≠、0y ≠得到图象与x 轴和y 轴不相交,都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数形转化思想的运用。在作反比例函数图象时,上述三个认知难点是客观存在的。若回避难点,如列表时给出x 的值;描点、连线时教师作出示范或虽由学生作图,但对出现的问题(连成折线、与x 轴相交等),不加解释地给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评判,都不利于知识的深刻理解,不利于后继二次函数乃至高中函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失去了领悟数学思想的机会。

活动2: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作完反比例函数6y x =和6y x

-=的图象以及练习中反比例函数3y x =和3y x

-=的图象后,观察图象归纳反比例函数性质。这种归纳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尽管不完全归纳法在数学

上是不严格的,但这种归纳方式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归纳过程可采用类比的方法,类比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完成引入问题2中的表格。突出图象“特征”与函数“特性”间的数形转化,特别是图象位置以及变化趋势与x 、y 取值以及y 和x 间变化对应关系的相互解释与印证。在立意于类比、转化和分类思想的教学下,可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1:观察函数6y x =和6y x -=以及3y x =和3y x

-=的图象,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吗?

探究2:函数k y x

=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由什么因素决定?

探究3: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变化如何变化?

在探究1中,其共同特征:图象不过坐标原点,图象为两支曲线且与两坐标轴无交点,可回归到解析式(0)k y k x =≠,从0x ≠,0y ≠加以解释,从而渗透数形结合、数形转化的思想。其不同点:图象分为在一、三象限和二、四象限两类,转化到解析式上分为0k >和0k <,渗透分类思想。

在探究2中,从“数(解析式)”到“形(图象)”:由(0)xy k k =>,x ,y 同号,反映到函数图象上,图象在一、三象限;(0)xy k k =<,x ,y 异号,反映到函数图象上,图象在二、四象限。反之从“形”到“数”亦然。从而渗透数形结合和数形转化的思想。

在探究3中,从“数(解析式)”到“形(图象)”:由x

与y 的反比例关系,随着x 的不断增大(或减小),y 不断减小(或增大),反映到函数图象上,图象越来越靠近x 轴(或y 轴);图象在一、三象限内逐渐下降,图象在二、四象限内逐渐上升。反之从“形”到“数”亦然。从而渗透数形结合、数形转化和变化对应的思想。

图象“特征(形)”是函数“特性(数)”的直观表象,双方可以相互解释和印证。“数”抽象时,可以用“形”说明,“形”难理解时,可以用“数”解释。这种“数”与“形”的结合”,既是一种思想,也是学习函数和解决有关函数问题的方法。揭示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即抓住了内容的核心本质。突出核心本质的教学与“只讲知识,机械记忆”相比,其教育价值天壤之别。

3. 关注应用训练

数学思想不能机械记忆,也不能只喊“口号”,只有将数学思想内化为数学思维意识和习惯才有意义。数学思想内化为数学思维意识,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教学中,设

题目:如图是反比例函数1m y x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常数m 位于哪个象限?

(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a,b)和点B (c,d),如果a

此题采用“数”与“形”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这在呈现方式上就渗透着数形结合思想。特别是第(2)问,相比它的代数呈现方式“当x变化时y如何变化”,数形结合的呈现方式更具抽象性和一般性。解题的思维过程“观察图象——确定解析式中m的取值范围——根据图象上点A、B的位置关系确定b和d的大小”,更是体现着数形结合和数形转化思想的运用。通过此题,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4. 强调小结归纳

小结不仅要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还要对思想方法进行概括总结。但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小结往往“八股化”,教师往往会在小结时提出“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提出问题“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又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前文说过,数学思想具有“隐喻性”“过程性”的特点,不是给它“贴上标签”学生就能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内容,在小结时也同样需要结合具体内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中,蕴含着数形结合、变化与对应、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小结时可用如下框图进行概括总结:

研究内容的类比

(画图象——观察图象归纳性质——用数学语言表述)

由“数”到“形”

这样小结,将知识与思想融为一体,使得思想有载体,知识有了灵魂。

三、教学反思,立意深远的数学思想

1.把握数学思想的教学要求

本节课所涉及的数形结合、变化与对应、类比、转化、

分类思想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思想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渗透、介绍和突出。渗透,就是要在具体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融进某些抽象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感觉或直觉。例如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它是在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列表)和归纳函数增减性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的。介绍,就是要把某些数学思想在适当时候融合于数学知识中,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有初步的理解,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例如类比思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是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进行的,期间不仅有知识结构、学习内容的类比,更为突出的是研究方法的类比。通过类比使学生形成有序的知识链条,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类比让学生明确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基本套路。这才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策略的引导,这才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教学。不仅对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有作用,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就是要在介绍的基础上经常性地予以强调,使学生能加以运用。例如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数形结合和数形转化思想统领下进行的,并且在应用训练中加以了强化。

当然,对于同一种数学思想,其教学要求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不同学段要求不同。例如,对于变化与对应思想,在初中阶段可以结合函数概念和三种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进

行“渗透”,到了高中就要求是“介绍”甚至“突出”的层次了。

2. 立足数学思想的知识载体

数学思想的教学需要以知识内容为载体,没有载体,也就没有思想。空泛说教,这样的数学思想教学将无意义。本节课寓数学思想于知识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了数学思想的三大特点:隐喻性、过程性和活动性。隐喻性,数学思想常常隐于知识内部,例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统一体,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析出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另外,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常常是承载数学思想的载体,例如,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归纳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进行“数”与“形”的转化过程,这需要教师要有很强的数学思想教学的意识,组织起立意于数学思想的教学。过程性,数学思想的形成需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不能搞突击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不失时机地寓数学思想于学科知识教学之中。活动性,数学思想的形成还重在体验和领悟,教学中,在蕴含有数学思想的地方组织探究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获得对数学思想的体验和领悟,进而形成运用这些思想进行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3. 突出数学思想的精神实质

数学思想的教学不能拘泥于外在表现形式,不能“贴标签”,要把数学思想的精神实质传输给学生。例如,转化思想按其转化形式涉及的方面很多,如: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一般转化为特殊;将高次转化为低次;将多元转化为一元;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将分散转化为集中;将数转化为形;将动转化为静;将部分转化为整体等等。但无论哪种形式,转化的双方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对立”是形式,“统一”是实质,转化是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手段。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中涉及的转化思想属于数形转化。“形(图象特征)”是“数(函数特性)”的直观表象,它们反映的是同一种事物,只是反映的角度、形式不同。揭示出数与形“统一”的一面,也就揭示出数形转化思想的精神实质。如果只追求外在形式的转化,简单地将图象特征用数学语言表述为性质,这从突出数学思想精神实质的角度看,教育价值似乎低了些。

参考文献

1. 李海东.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六次课题会议成果综述,2010.

2.章建跃.聚焦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课题教学设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12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3-03-14T14:50:22.85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2013学年21期供稿作者:盖玉顺 [导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 山东省东营市陈庄镇中学盖玉顺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即使新知识能够较顺利地纳 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第二,有利于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无怪乎有人认为,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第三,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布鲁纳认为,“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曹才翰教授也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的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应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2.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3.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 (1)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 (2)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 (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 4.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 操作——掌握——领悟。对此模式作如下说明: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 (3)“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 (4)“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体会;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凤冈县花坪中学付德生 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是使学习现生从事祖国建设和学习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我国成为科技强国而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就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如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德育有机结合的实例,仅供参考。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与理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材料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自古以来我国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谊,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最新教育资料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的内容、方法都是个转折,尤其是数学思想的运用要产生质的飞跃。初一数学教材蕴含了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又要不断地运用与提高。因此把握好初一教材中的数学思想的运用是很严重的。 符号思想 用字母符号表示数是由分外到大凡的抽象,是中学数学中严重的代数方法。初一教材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的引言中,就蕴涵用字母符号表示数的思想。教师先让学生在引言实例中计算一些详尽的数值,启发学生归纳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认识到字母表示数具有问题的大凡性,也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由此产生从算术到代数的认识飞跃。 学生领会了用字母符号表示数的思想,就可顺利地进行以下内容的教学:用字母表示问题如代数式概念,列代数式;用字母表示规律如运算定律,计算公式,认识数式通性的思想;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应用题等。因此,用抽象字母符号表示详尽数的思想,对指导学生学好代数、入门知识能起关键作用,为后续代数学习奠定基础。 分类思想 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根据问题的特点,把它分为若干种情形,以利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这就是数学分类的思想。初一教材中的分类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绝对值的分类;整式分类。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分类的要求(不重、不漏),分类的方法(选择标准),使学生认识分类思想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通过分类思想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确:一个字母,在没有指明取值范围时,可以表示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的三种情形。这样,学生做一些有关分类讨论的题也就不易出错,使学生养成运用分类思想解题的习惯,培养严格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形结合的思想

将一个代数问题用图形来表示,或把一个几何问题记为代数的形式,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可使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情形,常称为数形结合的思想。初一教材第二章的数轴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时,要讲清数轴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明确数轴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的合理性。任意一个有理数可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从这个数形结合的观点出发,利用数轴表示数的点的位置关系,使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乘法运算都能直观地反映出来,也就是借助数轴的思想,使抽象的数及其运算方法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就可突破有理数及其运算方法的教学困难。数形结合还要求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距离等有明确的认识,对学过的形体以及接触过的物体、场地、河山等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借助表象进行思考,以解决数学问题。方程思想 方程的思想,就是一些求解未知的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从而化未知为已知(有时又称代数解法)。代数解法从一开始就抓住包括已知数、未知数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地位是同等的,通过等式变形,改变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关系,最后使未知数成为一个已知数。而算术解法,往往是从已知数开始,一步一步向前探索,直到解题基本结束,才找出所求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关系。这样的解法是从把未知数排斥在外的局部出发的,因此未知数对已知数来说其地位是分外的。与算术解法相比,代数解法显得居高临下,省时省力。通过方程思想的教学,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及代数解法的优越性得到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学好方程知识,运用方程思想去解决问题。由此,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把一个新的(或较繁复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上来。它是数学最严重、最基本的思想之一。初一数学中化归思想主要体现在:1)用绝对值将两个负数大小比较化归为两个算术数的大小比较;2)用绝对值将有理数加法、乘法化归为两个算术数的加法、乘法;3)用相反数将有理数的减法化归为有理数的加法;4)用倒数将有理数除法化归为有理数的乘法;5)把有理数的乘方化归为有理数的乘法。教师如能这样的讲解,学生对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关系就能透彻的理解,形成对数学问题的转化意识。通过这样的化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在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重教轻育“的教师,他们或者只重视教学,不重视育人,认为育人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事;或者只会教学,不知如何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科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以汇成一股持久的德育合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呢? 关键词:德育渗透运用数学史料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挖掘德育素材紧密联系实际提供数学欣赏提倡竞争合作 数学是普通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像文史科那样集中,而是蕴藏分散在各章节之中,教师如何挖的准,渗透得不露痕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它以“读一读”的方式编入了初中数学教材,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唯一显性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教材和有效途径。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外,还应注意通过教科书的引言、插图、例题和习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有关内容,并随时收集有关资料、数据,编拟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机的插入爱国主义素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数学是有理性的艺术,充满理想精神,它教人诚实、正直,从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只要一个命题没有被证明,它就不能纳入到真理宝库中,而不管命题提出者的资历和声望如何。倘若命题得到证明,那他的真理性便得到认同,不存在人微言轻的现象,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利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的教育。 1.初中数学充满物质的观点 数学学科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办法,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个基本特点。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往往掩盖它来源于客观现实的物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提示他的物质性,就会使学生陷入唯心论形而上学的迷惘之中,误认为数学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由少数“天才”数学家在头脑中臆造出来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出来的。” 2.初中数学充满对立统一规律的因素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法的核心。中学数学中充满着对立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寓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责任感的一代新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有下面一些方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能在无形中给学生以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轻松、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一种责任感——对工作、对他人的责任,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素材,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圆周长”一课时,可以使学生了解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历史伟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同时还可以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科学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再如,教学中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如下游戏导入新课:“用掌声表示得数”。教师口述: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两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一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1个苹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没有掌声。教师问:为什么没有掌声呢?同学们回答:“半个苹果不能用掌声表示”。教师夸奖:“你们真聪明!”从而揭示课题,使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不是数学家们硬性规定的,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丰富的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数学思想的形成发展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步骤,是学习数学的精髓之处。数学思想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课堂作为思维方式形成的载体,从而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本文通过对实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做出分析,提出了实现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数学思想方法方式中学途径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是将数学知识、技能转化成数学能力的途径,它具有构建数学体系和将数学知识应用是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将知识升华。但是数学思想有引导着数学方法,是数学方法的升华。人们在数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归纳成数学思想方法。 一、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 (一)意识性原则 意识性原则是指在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意识到数学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很多教师存在着忽视教学思想方法的趋势,这表现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具体的技能技巧没有明确的目标,偏重就题论题,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形成、提炼、归纳。

要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总结、分析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具体的概念、公式综合运用,交替出现,有意识的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其中。比如,不等式的解法与证明。这要运用到数形结合和同解变形,证明不等式则可以运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和反证法等。有的不等式还需要综合运用到这些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归纳点拨,分析总结,使学生学习并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二)化隐为显原则 在中学数学中,数学思想跟数学方法同样重要,甚至更甚。化隐为显原则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数学思想方法明确地讲解出来,针对教学内容和进度,有计划的进行。在数学难点和重点的讲解时将数学思想方法自然的传授给学生,在单元小结时适当点拨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的课程之后,可以通过实际例题归纳总结数学方法。比如(x-5)(x-3)>0,可以通过代数解析法、列表法、图解法分别解答,让学生通过这三种解法的比较,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运用其中。 (三)系统性原则 数学思想方法像普通的知识教学一样,只有系统性的学习,才能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系统性的教育,会忽略学生掌握

《数学思想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思想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 《数学思想方法》是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的一门课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有着全局影响的数学思想方法其重要性日益凸现。鉴于数学思想方法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思想方法》被列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比较系统地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掌握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员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两个源头、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几次重要突破、数学的真理性、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演绎与化归、抽象与概括、猜想与反驳、计算与算法、应用与建模、数学思想与方法与素质教育、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案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使学员建构起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结构,认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增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自觉性,提高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水平和能力。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部分学习,帮助学员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源头、几次重要突破和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并能正确理解数学的真理性,确立动态的、拟经验主义的数学观。通过“数学思想方法例解 " 部分学习,使学员掌握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部分学习,使学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特点,并能将所学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三、教学媒体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用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媒体,是教和学的根本依据。文字教材名称:《数学思想与方法》(顾泠沅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数学思想与方法》录像教材共18 讲,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姚芳主讲。 3. 网上学习资源 江苏电大在线中(https://www.doczj.com/doc/2914790494.html, )教学辅导、实施方案、学习自测等;栏目以及中央电大在线( https://www.doczj.com/doc/2914790494.html, )中与本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环节 1. 理论教学环节(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 (1)自学 自学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 , 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远程开放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收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学校教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肖玲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虽然不同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但它依然具有教育性。也就是说,数学课的教学也应包含有思想品德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都有具体的规定。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数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学习目的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教育的方法要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年龄的特点恰当进行,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知识教学中。如果不联系实际,空洞的政治说教,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而且会削弱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认为应该重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 一、学习目的性教育 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和应用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应结合数学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

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在学生学习每一种新知识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同实际的问题。如教小数、分数和百分数时,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又如在学测量和几何图形计算时,使学生认识测量和几何图形在修铁路和桥梁、建造楼房时的应用。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教材,讲祖国古今杰出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为“四化”建设而勤奋学习。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给学生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圆周率的故事,通过课堂讲述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数学的先进性。讲祖国的重大发明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教算盘的认识时,教师向学生讲述算盘是中国首先发明的,用算盘计算又快又方便。通过讲述,让学生为之感到自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具体数字,讲祖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增强学生为社会主义而学习的信心。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讲祖国文化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激发学生树立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 三、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丰富多彩的数学现象,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要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和发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加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14-04-09T14:27:10.077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韩海河 [导读] 挖掘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 河北省涉县新北关小学韩海河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我国人文素质的发展状况。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抓好德育教育。从教育的方向性和倾向性来看,只要有对儿童的教育就有德育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一、挖掘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能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德育教学的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如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后,我设计“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交往的能力。又如教学“比例尺”时,课前我向学生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简明扼要的介绍,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联系在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产生学好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机。 三、在评价中渗透,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评价的导向作用无疑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将德育因素渗透于评价中,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效果将会出乎意料之外。比如,教师经常用“如果先让同学说完,你再发言,将会更好!”“如果你能让同学先来,会显得更有礼貌!”“懂得保护小动物,你真棒!”等语言,学生将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和发展,德育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它的对象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无到有,从感知到认知,从抽象到理念,所以小学数学很讲究阶梯性、阶段性。这就要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把知识串接连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使学生具有雷锋的钉子精神和意志力,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解答和解决问题中,使学生明确认识到,问题和困难属于同一概念,没有困难也就没有问题,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认真的、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比如,有些学生作业马虎,或是计算不准确,或是书写不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进行作业评讲的同时进行了如下的思想教育:作业马虎,会对你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如果有的同学将来担任会计,在书写数字时,误点了小数点或丢了一个0,这将给国家、人民和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教导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数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各种工程、机器的研究设计,电子计算,卫星上天等科学事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通向科学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从小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好习惯,才能为学生掌握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成为科学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更好地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浅谈如何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句话叫“百年教育,德育为先”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在教学工作中我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有了一定的经验。 一、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主要内容。 1、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思想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开数学发展史册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累累硕果。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 周率)3.14 ;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 V nV 301415927, 这些杰出的数学家及其成就,把中国数学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可以多给学生讲讲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自尊心和自信心, 也能将这些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平时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小作业, 如周末回家收集我国数学家的资料等等,然后回学校大家再一起交流。 2、以我国数学家们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育的教育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榜样对青年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许多古代杰出的数学成就对古代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这方面的生动素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结合有关数学内容,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

浅谈高中数学思想方法与高中数学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思想方法与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观点,为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寻求更佳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数学能力;作用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围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一、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个课程目标,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是指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升的观点,它在后继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和证实其正确性,带有普遍的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是对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本质认识,是建立数学理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中学数学思想是数学思想中最常见、最基本、较浅显的思想,经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而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在从事数学活动、处理数学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手段、途径和方式。中学数学基本的数学方法有:观察与实验法、归纳法、配方法、换元法、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一般化与特殊化等。数学方法是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任何方法的实施,无不体现某种或多种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往往是通过数学方法的实施才得以体现的。二者关系密切,难于区分,因而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中学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教材的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题,都是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和谐组合,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统一体。数学思想来源于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而数学思想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反映于数学基本知识之中,而作为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又要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支配、约束。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强调数学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与分析,再加上传统的考试制度也多限于测试知识,所以“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时,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能力,即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更主要地依赖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我们常说某人办事有头脑,其实是说他能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系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是数学的灵魂,它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类思想是通过把一个数学问题,根据某种共同性和差异性,将它们分成某几类情形分别加以研究解决的一种指导思想,在数学知识的整理和概念学习中十分重要,可使有关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民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的知识、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质的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在后继研究和实践中被反复证实其正确性并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代换、类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 数学思想与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中的“基石”,是学生获得数学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是把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数学的关键。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简单被动的“复制”活动,而是学生认识结构主动建立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应该是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分析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的脉络,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便成为构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具体的数学知识,可能地随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但思想方法却能长存,使其受用终生,所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精髓。 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多次孕育、适时渗透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将抽象的思想方法逐渐融入具体的实在的数学知识之中,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方法具有初步的感知。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其是知识体系是纵向展开的,而蕴含在知识之中的思想方法是纵横交错、前后联系的。在教学中不能急功近利,略去教学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而应适时把握好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契机。如: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被发现的过程、解题思想探求的过程,均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大好时机,教师应有“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知识生长与发展中,让数学思想方法着地、生根、发芽。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是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初步的理解,而引进数学思想方法,就要求学生知道它的要素、特征及用途。由于同一内容可表示为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同一数学思想方法又常常分布于许多不同的知识点。因此,在单元小结复习时,就应该整理出数学思想方法系统。也可根据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适时开设专题讲座,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内涵外延、作用功能等,这也是数学思想教学方法化隐为显的有效途径。 有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对这些应经常强调并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灵活运用。要重视提供含有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或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会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要求能揭示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使用价值。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根据不同的特征,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人的智力和品德是彼此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要重视小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重视儿童品德的培养,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要抓住义务教育教材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体现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面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注重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小学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当今的数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下面试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抓住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蕴藏许多德育教育因素,充分发挥这些因素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自觉地结合教学内容,用有意义的说服力的数据、材料和教材之外的各种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力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膊,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

(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提高数学能力,形成数学素质--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点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提高数学能力,形成数学素质--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点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那种只重视讲授基础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基础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分类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函数思想的实质是提取问题的数学特征,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提出数学对象,抽象其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很明显,只有在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判断等一系列的思想过程中,具备有标新立异、独创性思维,才能构造出函数原型,化归为方程的问题,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结合,通过对图形的认识,数形结合的转化,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在人的思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参数问题”对中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陌生,它实际上是对具体的个别的问题的概括。从绝对值、算术根以及在一般情况下讨论字母系数的方程、不等式、函数,到曲线方程等,无不包含着参数讨论的思想。 等价转化的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是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应是充分必要的,这样的转化能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所需的结果;而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这样的转化能给人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分析问题中思维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转化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每个问题的解题过程实质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 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用数学思想指导基础复习,在基础学习中培养思想方法。①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要充分展现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揭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讨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把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联立,讨论方程组解的情况;二是从几何图形上考虑直线和圆锥曲线交点的情况,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问题清晰明了。②注重各知识点在教学整体结构中的内在联系,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中的纽带作用。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当函数值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常数时,分别可得方程,不等式,联想函数图象可提供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几何意义,运用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三块知识可相互为用。 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练习,在问题解决中运用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①注意分析探求解题思路时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解题的过程中就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合理联想提取相关知识,调用一定数学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及知识,逐步缩小题设与题断间的差异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运用化归思想的过程,解题思想的寻求就自然是运用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②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典型问题中的运用。例如选择题中的求解不等式x≥,虽然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求解,但若用数形结合,转化为半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变得非常简单。③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导,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