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Microsoft Word 文档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Microsoft Word 文档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Microsoft Word 文档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Microsoft Word 文档

观《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于维克多?雨果所有作品中最伟大的思想,而《悲惨世界》是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得最全面的伟大的巨作。《悲惨世界》从构思创作到最终完稿成书历时三十余年,它主要通过在逃苦役犯冉阿让、女工芳汀

及她的女儿珂赛特三人的不幸经历,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悲惨世界的图景。《悲惨世界》中也有相当多的篇幅描写各种不同的社会政治事件,讨论宇宙和无极、哲学和上帝等等,我这里只窥视《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发表一些囫囵吞枣后的浮感谬见。

卞福汝主教是全书出现的第一个人物,是作者以全书第一卷精心刻画的一个完美人物,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道主义者的化身,遵循作者理想的人道主义伦理原则行善。卞福汝主教将自己豪华的主教住宅与穷人的医院对调,将大部分薪俸津贴福利事业,自己则以最低水平生活。他为穷人曾经长途跋涉,直面匪盗,不辞辛苦,不畏险阻;而对富人,他不乏针砭与讥讽。同样,主教的道德感化也是值得瞩目的。他说:“有罪的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些制造黑暗的人。”主教所住的房子面街的门从来都是不锁的,任何过路的人从外面都可以推开,他自己的房间向来也是虚掩的——即使是在匪徒横行的时候也是这样,对此他说:“医生的门,永不关闭;教士的门,要永远保持敞开。”当他准备孤身到被强盗占领的乡里巡视时,乡长极力劝阻都无用(乡长说:“唉!天啊!您要是碰上他们该怎么办呀?”“我会求他们救济我的穷人的。”)就是这种为了“拯救灵魂”而“活在世上”的精神,使匪盗将金银财宝献上,使决心复仇于社会的苦役犯思想转变。卞福汝主教无疑是《悲惨世界》中一个具有崇高品德、标准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角色,他的思想是全书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冉阿让则是《悲惨世界》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为养活几个外甥,打破了一块玻璃、偷了一个面包,从而被判五年苦役,又由于四次越狱加判十三年。十九年备受煎熬的奴役和他出狱后所受的歧视、排挤使他绝望,他感觉被“社会、政府”“劫了”,新愁旧恨——他将怎样地堕落啊!而卞福汝主教在全镇人因冉阿让的到来人人自危的时候收留他用晚餐、过夜,当冉阿让机械地盗窃了主教仅有的奢侈品——一套银器匆忙逃跑时被捕后,卞福汝主教向警察撒了谎,解救了冉阿让,甚至另赠他一对银蜡台——值得指出的是,这对烛台很多年后冉阿让珍藏了一生。此后冉阿让经过一番艰难的思考,彻底转变了——他化名“马德兰”,游荡到另一个城市,冒死在火海中抢救了两个小孩,而后他进行了一次工业上的改革,成为发达的企业家,行善造福,经市民请愿成为市长。这位众望所归的市长雇佣穷人,资助医院、学校,开设免费药房,开办救济储金,冒死救人等等,他改变了这个城市恶浊的社会风气,消灭了贫穷与饥饿,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雨果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伟大的社会责任感:他在不佳的社会条件下,直面现实生活(我们知道很多文学家会向古代寻求依托),发现时弊,探索改革方法,这是值得敬佩的。

卞福汝主教和冉阿让的人道主义精神最先表现出来的都是尊重人权。当警察沙威——这匹“由狼所生的狗”、统治阶级的忠实爪牙,蛮横地拘捕了失业女工芳汀并判罪时,芳汀又往市长身上吐唾沫时,冉阿让执意将其释放,并严厉地对抗议的沙威说:“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此后冉阿让得知芳汀的不幸遭遇(冉阿让有一些责任),深感歉疚,从而主动承担她所有生活费用并为她治病——当冉阿让暴露了身份重新被拘捕时,他还念念不忘芳汀母女团圆之事。冉阿让为什么暴露了身份呢?因为有一个他素不相识的老人被误认为是冉阿让被判罪,于是真正的冉阿让去自首了!冉阿让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全书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升华,他为了造福他人不惜金钱,为了保全他人牺牲自己——这里的“牺牲自己”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从一位自由的极有名望的市长到一个苦役犯,仅为了另一个不相识的苦役犯,需要怎样雄阔的胸怀、怎样伟大的胸襟(在自首的一个小时内,他头发全白了)?冉阿让也曾经犹豫,而那是因为他的离去会带走整个城市的繁荣!可以说,冉阿让的为了他人幸福牺牲个人利益的伟大精神和他性格中尊重人权的本质,正是全书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

悲惨世界》的书名原意为“受苦受难的人们”,全书突出的是穷苦人的悲剧命运和处境,这是作品的中心问题,也是最令人激颤最令人深思的方面。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中, 雨果明确指出:“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 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 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

男子潦倒, 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 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

生社会的毒害, 换句话说, 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 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 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雨果笔下的世界贫富悬殊, 富人不劳而获, 花天酒地,为所欲为, 为富不仁, 而劳动者尽管朴实勤劳, 安分守己, 却穷困潦倒、一无所有、四处飘零, 备受沦落、欺凌和冷遇。

《悲惨世界》故事围绕着主人公一生命运的浮沉而展开的。被判入狱之前,他是一个清白本分的贫农出身的工人,只是由于难忍姐姐家中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因饥恶发出的啼哭声

而偷了一个面包,结果蹲了十九年的监狱。出狱后,他赎回了自己的“罪恶”灵魂,开始广施仁爱,改名马德兰。在海滨蒙特猗城他很快成为了企业主和市长。他建立了一个工厂—一块穷人的福地,真正的世外桃源。在这个原来充满着萧条衰落的城市里,人人有工作,没有失业,没有贫穷,也没有苦难。在道德上,这座城市也成了品德高尚的范例。这些都是冉阿让苦苦奋斗、乐善好施的结果。然而冷酷残暴的沙威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鹰犬,他残酷地迫害了冉阿让多年,像阴影一样始终笼罩着他,像幽灵一样时刻紧追着他,然而当起义战士捉住了他并执行枪决时,冉阿让不仅没有加害他,反而放走了他,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的灵魂被唤醒,他的人性开始了复活。他最终无奈地选择自杀。在雨果看来,这是人道主义的善良、仁爱的胜利。不仅如此,冉阿让还十分关怀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们。芳汀是一个倍受迫害而在无奈之下被沦为妓女的不幸女子。冉阿让对她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在自己身份暴露,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拯救了她遭受不幸的女儿———珂赛特,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把她抚养成人,实现了自己对芳汀生前的诺言。虽然如此,冉阿让的一生是悲惨的,他总是在隐藏、匿迹和追捕危机中艰难度过的。然而雨果坚信善必然战胜恶,美必然战胜丑,那种不公平的罪恶社会必然要垮台,光明的未来一定属于斗争着的人民。

雨果塑造了米里哀主教的形象, 赋予他人道主义理想的光华, 使他成为一个大智大慈大悲的仁者。在雨果的笔下,主教卞福汝是个十全十美的虔信上帝的圣徒,是济贫救苦的慈善家,更是一个以拯救人的灵魂为己责、以普及仁爱为义务的道德感化论者。他见到被押送回来的冉·阿让;像接待老朋友那样地接待了他,不但说那些银餐具是送给他的礼物,而且更加以德报怨把自己珍爱的一对银烛台也送给了他。主教对冉·阿让说“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冉·阿让,这个被社会所唾弃的人,这个从来没有受到过人间的爱抚,从来不曾怀有任何希望的人,心头被一大堆新的感触控制住了,经过思想上的剧烈斗争,他发现了“良心上的光”,并用这种灿烂的光辉改变了他的全部心灵,有力地扭转了生命之舟的航向。立志为善。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在对待释放

沙威的态度上,得到了更加集中的体现。尽管沙威像影子一样追踪着冉·阿让,又像恶魔似的威胁着他的生命,但当起义战士把枪决沙威的任务交给冉·阿让执行时,他却宽宏大度,以德报怨把他放跑了。他之所以让沙威死里逃生,是企图用仁慈、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把那个冷酷无情的刽子手从罪恶的深渊中解脱出来。作者通过冉·阿让的转变,力图说明仁慈博爱的精神感化之伟大,它不仅可以使穷苦的工人变成慈善家,而且还可以使穷凶极恶的敌人“改恶从善”。善最后必然要战胜恶,这是雨果人道主义的核心。

雨果的人道主义在当时虽然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在《悲惨世界》里他把卞福汝主教塑造成仁慈博爱的化身,超凡脱俗,简直就是活在人间的有形上帝,是不可思议的。此外在对主人公冉阿让的塑造中,其思想转变也不符合生活的逻辑,他那“世外桃源”也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的,这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对激烈动荡的社会,雨果过分热衷于宣传仁慈和博爱,企图让读者相信仁爱是能够改造社会,挽救人类的万能的灵丹妙药,人道主义一经传播,人类的精神就将获得永恒的净化,他们想用人道主义的手段来代替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善心”的统治阶级身上,希望他们用“善”和“爱”给劳苦大众造福,这种超阶级的天真幻想实际上是神话了的人道主义,并没有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源,明显地具有阶级的局限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