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教学叙事

生物教学叙事

生物教学叙事
生物教学叙事

生物教学叙事

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始终感到学生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需要老师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和恰当的提醒,在教育中需要等待、耐心,还需要从容、宽容和期待,教育的变化是缓慢的。“我能为学生作些什么,我只不过是坚信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应该为学生做雪中送炭的事罢了。”在2007年3月,我刚刚接班不久就遇到了一件事:一名学生在上科任课的时候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发短信,在老师批评教育时态度极其蛮横、恶劣,他将老师气哭并告到我那儿,我并没有直接找到该学生,而是在晚课快上完时向全班学生讲了发生类似事件造成的结果,我并没有点名批评这名学生,只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善待,我和全班同学等待着这名学生主动与科任老师道歉,但到了第二天下午仍没有动静。第二天下午第二节课恰好又是这位老师的课,我在上课前站在教室的前面:“X老师,耽误您一分钟上课的时间好吗?”征得X老师的同意后,我说:“X老师,我代表我能代表的高二三班学生为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向您道歉,事情发生在我们班,是我做班主任的没有引导好、教育好,我为三班这个集体给您造成的伤害感到愧疚,请您接受我真诚的歉意。”说完,她深深地向那位老师鞠躬道歉。学生们震惊了,一阵沉默之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转身离开教室。后来那位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向老师、同学们道了歉。事情平静地解决了。教育需要耐心,需要等待,而耐心和等待就是一种爱,学生的偏激、学生的面子就是他们的心结,那就用爱去开启吧!

让学生学会思考

卢倩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是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体现课程本身的性质。这一基本理念要求生物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生物学思维方式,用所学到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去解决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不要把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不能剥夺学生的任何一次思考的机会。在学习单克隆抗体的内容时,课堂中出现了以下的场景:

教师:大家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在动物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体内的B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特异性抗体,但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我们如何获得单一的抗体?请大家思考,可以进行讨论。

学生甲:用一个B淋巴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得到细胞系,就可以获得单一抗体。(很自信)

学生乙:如果真的是这样,单克隆抗体的内容应该在动物细胞培养之后就介绍,为什么要放在动物细胞融合之后呢?我还没有一个充分的理由,但总觉得有点不对。

教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的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收获才会最大。那位同学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丙:我认为甲的说法不可行,因为要得到单一的抗体,用单个的B淋巴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要经历两次生长危机,而每一次生长危机只有极少数的细胞能够保留下来并继续传代,单个的B淋巴细胞要得到细胞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最后大多数学生同意丙的看法。)

教师:既然大多数同学都赞同丙的说法,那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保留意见的同学我们还可以在课下继续查找和搜集资料,看看是否可行。(学生们完全进入到探究问题的气氛中,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学生丁:B淋巴细胞能产生单一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要是能象癌细胞那样无限增殖就好了。(学生们点头,又进行讨论)

学生戊:我想到了刚才乙说的话,既然把单克隆抗体的内容安排在动物细胞融合之后,很可能用到细胞融合的知识。所以我想是不是把B淋巴细胞与癌细胞融合,这样融合细胞就既能产生单一抗体,又能无限增殖,我们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单一抗体了。(全班想起热烈的掌声)

一个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突破了。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这节课,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成功的课?难道只有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环节来上并且达到了教师自认为满意的程度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吗?一节完整的课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后获得的惊喜相比,哪个更重要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需要创新,我们需要的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学科中,进一步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那么我为什么要限制学生思维呢?有时候一些意外的惊喜的出现,可能就会打破一节课的时间的限制,虽然可能事先准备的课没有预期上完,但学生通过自己智慧的双眼、开放的思维发现了问题,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更让人兴奋的呢?

一张白纸的故事

陈英霞

从事教学工作十余载,教学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我给大家讲讲“一张白纸的故事”,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都没看到这张白纸吗?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这张“白纸”的教导,一直深深藏在当时年仅17岁,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脑海深处.在这个时刻充满变幻,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安南以自己敏锐的觉察力,时时体会这张“白纸”的深刻内涵.所以,安南能从黑云压城,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的气氛中,看见和平的橄榄枝---这张可爱可敬的白纸.

这样的一张白纸,也许是一个犯过错误有缺陷的人,或一个成绩糟糕的学生.其实,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被染上了“黑点”的白纸.例如,有一个学生上课睡觉,无论从学校还是从教师角的度,我们都不希望他错过学习的机会.于是,就开始

了“摇篮”工程,“醒醒别睡了。”这是我们的惯用的唤醒术语。“老师别管他了,每堂课他都睡.”其他同学提醒我.你前脚一走,他又趴下.我很头痛,我最后通牒,让他站着听课,这下可好,觉醒了,开始说话.无论你怎样劝导均无效。于是,我就依据法规定:对扰乱课堂纪律并屡教不改的学生,可以请出课堂.但我又补充一句不能逃出我的视线.等上完课.他主动向我承认错误,并让我别生气.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感到高兴,至少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除了学习习惯不好以外别的品行还不错.我了解到同学们对他评价不错,比如值日认真负责,板报

画画特别好,要考试了,我很关注他,他悄悄告诉我他自己在复习哪.在一中这样的孩子很多,学习习惯需要慢慢养成.要我们不要只看到他的黑点,这样使我想起安南老师的教导,重温这个"黑点与白纸"的故事.它让我懂得一张白纸意味着“宽容、谅解、包容、鼓励、求同存异”;而黑点呢?却是一种“尖刻、挑剔、吹毛求疵”。前者给人以希望与向上,后者叫人感觉到挫折与失败。让我们以一个宽容的心态来面对每一个学生,不断发现他的优点,使他首先能把你看作无话不说的朋友,这样他的不足才会慢慢改掉.一张白纸,对于我们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它涉及到一个人的一生,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

每个学生都需要关爱

梁红艳

新学期开始,第一节生物课上有一个女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长得十分清纯,很引人注目,但当与她目光交接时总是感觉到她很忧郁。那种空洞的眼

神,给我疑惑、给我不安。我真的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故意提出一个问题让她来回答,可是当她站起来的时候,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她的脸刷地红了,头埋得低低的。看到这一幕,我立刻明白了,这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在班级里属于“弱势群体”。

下课后,我找班主任老师了解到:她叫刘欣,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小缺少关爱,缺乏自信。由于父母离异,因此在同学面前有很强的自卑感,上课不喜欢回答问题,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 我刻意主动接近她,在走廊里或者是校园内遇到她我总是会询问一些生活上的细节,课堂上尽量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鼓励她。慢慢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多了,她也逐渐变得自信了,与我的关系越来越近。课间她喜欢到我的办公室和我聊天,顺便让我帮她讲解几道习题。就这样,她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觉得我的生物学得越来越明白了”、“老师,生物是我学得最好的一科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有一次生物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遗传题,并且说“这是一道高考题,有一定难度,我们大家比比赛,看谁能最快做出来的?”只听得同学们的钢笔在纸上一片沙沙声,2-3分钟后,有人开始小声议论了,又过了2-3分钟,听见有人惊讶地说:“老师,刘欣做出来了”。一下子,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全投向了刘欣,我高兴地走过去,刘欣的眼神是紧张的,大概是不能确定解题是否正确的缘故!我看了她的解题,微笑着对她说:“你真棒!”。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刘欣的脸是生动的,我终于有机会看到了一双充满智慧和自信的眼睛,我知道我已经成功了。从此,生物课上刘欣更加认真,经常积极地回答问题,还认真地在书上作记录,在一次考试中,她的生物考出了90分的好成绩。成绩出来后,刘欣找到了我,拉着我的手说:“我就是想和您说声谢谢,是您的关爱改变了我。”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激动的泪水。从与刘欣的沟通中我总结了经验和方法,使我和班级的其他学生的关系也更密切了,学生期盼着上生物课,他们课下经常收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资料与我讨论,有的学生家里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有问题也来询问我,有的学生自己在青春期有困扰也偷偷地与我交谈,这样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也丰富我的阅历,同时新课改也让我体验到生物教师工作的快乐。

有人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确实,在学校中有这样一批“弱势群体”——学困生,他们都有很深的自卑感和孤独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在集体中缺少表现自我的资本,好像比别人矮了半截,平时少言寡语,不愿合群。这些学生缺少老师及家长的关爱,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表扬、希望得到老师与家长的肯定与认可,老师的一两句表扬可能在他们的心里激起许多浪花,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人生,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品尝获得成功喜悦的滋味,体验到自尊、自信,从而逐

步培养起乐观进取的心理素质。同时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消除自卑感的心理障碍,迈出前进的步伐。

爱是互惠的,你给予了,你就有收获,你在走进学生心灵的同时,学生也一定在用心地爱你。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欣赏、鼓励性的话语、发自内心的一个微笑或者是一个关爱的手势,都会使学生获得巨大的鼓励和支持。

教学叙事

刘灿艳

今天该讲减数分裂了,这一节课是高中生物的重点难点,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大家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引入新课的时候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狮可以生狮,虎可以生虎,但是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为什么不可以产生后代呢?”很多学生可以迅速的答出骡子的染色体是奇数条。接下来老师继续发问:“为什么奇数条染色体不可育呢?”学生会继续思考,这时老师解释:“马的染色体条数是64条,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是32条,驴的染色体是62条,产生的精子染色体为31条,这样精卵结合,骡子的染色体为63条,无法正常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骡子的减数分裂不可以正常进行。”学生的问题又出现了:“老师,香蕉没有种子是这个原因吗?”“老师,无籽西瓜没有种子是这样的原因吗?”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并且大致体会到减数分裂的核心思想,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分裂方式。

接下来讲解了精子形成的过程,通过各时期的黑板图展示给学生,优点是可以让学生对各时期的特点有更准确的了解。最后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精子形成的动态过程,这样动静结合让学生对减数分裂的过程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一节课下来心情真的很好。同时体会到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真是太对了,学生说的多,问的多,教师发挥的就越好,学生得到的知识就越多。一堂课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站在前面讲课,也真是索然无味。

刚刚搬到我们的新校区不久,班级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可以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学好知识,作为老师,内心深处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很幸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应该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应该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因为学校、家长、老师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学生可以成才。

求真纠错、趁机表扬、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

刘继坤

人无完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处理得都非常理想,也正是在遇到暂时有困难的题目或是面对小小的失误时,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在高一学年上学期教学过程中就遭遇过一次。组织学生学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时,涉及到叶绿体基质这一内容时,我带领学生对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进行比较总结,当总结到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里面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时,由于口误将有氧呼吸说成呼吸作用,这样就成了线粒体基质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中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当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应该是有氧呼吸更严密。因为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而无氧呼吸不在线粒体内进行。”有的同学则说:“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可他还是坚持己见,并有些同学也站在了他的那一边。几秒钟的尴尬后我笑了:“你说的更准确,老师错了。希望全体同学都要向他学习,有敢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那个同学笑了,其他同学也笑了。并很快记录下了他们的战果。

这个问题经过如此处理后,我想在以后的生物课堂上他们会更加自信,并且会更积极主动的来学习知识。

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探究性学习

杨海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灌输为主,教师缺乏探究性学习的渗透意识,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严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依据新教材,实践新课程理念,努力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说过:要教学生“学问”,必须首先从教学生学会“发问”开始,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发展和前途,因为“问题”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从而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所以“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是主动学习的基础,而问题解决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探究性学习。

基于这些原因,我十分鼓励学生在预习新课、学习新课,课外阅读和实验观察等环节中努力做到“三多”,即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多思考问题。经过

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逐渐从没有问“问题”的习惯中走出来,慢慢地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到现在,几乎每学习一个新知识,他们都能提出很多问题。

在学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有学生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储存能量;而呼吸作用主要是分解有机物生成无机物,同时释放能量。它们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吗?”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做出回答,而是启发引导学生从两者进行的条件、场所、能量的转变、储存或释放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他们归纳出: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吸收可见的太阳光,需要叶绿体中有关的酶进行催化,只能发生在绿色植物中。而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是需要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中有关的酶进行催化,可以发生在所有生物体中;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只有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将能量释放出来后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物体生命活动直接利用。所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不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不能把两者看成简单的逆转。

在学习“动物的物质代谢”中,学生问:为什么我妈妈摘除胆囊以后,医生建议她要少吃鸡蛋和油腻的食品?“瘦肉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糖尿病得病的原因是什么?“脑白金”真的有用吗?等等。

在学习“生殖和发育”中,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克隆羊和试管婴儿是怎么回事?双胞胎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的双胞胎是同一性别的,而有的却是龙凤胎?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一般情况下,一个卵细胞只能和一个精子结合,那为什么女性一生只产生400多个卵细胞,而男性一生却要产生不计其数的精子?等等。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他们如果有能力当堂解决的,教师就不能自己一个劲地“竹筒倒豆子”,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惰性,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各抒己见,集众家之所长,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不能当堂解决的,我则提供给他们一些相关的资料,让他们通过阅读,相互讨论,从资料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结论,感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也自然而然地促使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学习→产生疑问→努力解疑”的良性循环中。

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能比较肤浅,甚至异想天开。但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要肯定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绝对不能嘲笑,杜绝从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学生的“问匣子”一旦打开,所展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有时是教师所无法预料和无法估计的,也许若干年后他们就会成为生物学家呢!

通过学习新课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只有训练学生不墨守成规,不拘泥常法,不死记硬背,善于开拓创新,寻找多种方法和途径,使思维时而收敛时而发散,引申推广,对比择优,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注重实践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加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探究性学习意识,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并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创新人才。

用爱培养爱

房丽丽

都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一位母亲,自身的素质影响的只是自己的孩子,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影响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和几代别人的孩子。每当提到现在的孩子,人们总是说他们缺少责任心,不懂得爱和感恩。其实这不是孩子出生就有的问题,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虽然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全社会齐动员,但是我们教师应该尽自己的职责。

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的两个群体,但是教学过程中,总会有对立的事情发生,不是所有的教育方法学生都能接受。一次课堂上,一名男同学看着好象是在听课,但是不写,也不回答问题,更不提出问题,我发现他一定是在溜号,于是叫了他的名字,告诉他拿起笔把重点内容记下来,可是他却很生气地大声说:“我都记着呢,还记什么?!”声音很大而且语气中充满了抱怨,我楞住了,从事了两年的教学,没有学生会这样和我说话,即使没接受我的意见,也没有这样当面反驳的,我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侮辱,明明是好心的提醒,却换来当头一棒,真是接受不了,感觉非常的委屈。可能是太年轻,我极力的抑制自己,但是泪水还是在眼圈直转。我没有发火,我表面非常平静地说:“老师只是给你一些建议,你可以按照你的方法去学习,你就当我提醒你是错误的,好吗?老师给你道歉了。”我以为自己会很坚强,打算先讲课,等下课再找他好好了解一下情况,可是委屈的泪水已经流出来了,我让同学们先看书,快速走出了教室。那位同学也跟了出来,留下全班同学鸦雀无声。他的表现很出乎我的意料,他非常诚恳地给我道歉,原来他在课间和同学发生了点矛盾。我本来也没有怪他,在我眼里他们还是孩子,犯错误是必然的。我告诉他:“老师没有怪你,但是我们要反思一下,这样做对不对。”班级里的几位同学也出来了,我笑着对他们说,问题解决了,他不是有意的,我们继续上课。我们一起走进课堂,教室里静极了,那个男孩,当着全班同学又向我道歉,我也当着全班同学给了他一个台阶,说:“老师不会怪你们的,你们还是孩子,成长中总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只要我们学会反思,知道自己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要再做就好。”那节课我是含着眼泪讲完的,班级里

所有的学生都坐的笔直,非常认真的听讲,教学效果好过以往任何一节课。下课后,同学们围着我,劝我不要伤心,不要因为这件事就不管他们了,我很感动,孩子们是明是非、懂道理的,我的泪水再次流出,不是委屈的泪,而是欣慰的泪,因为我用爱培养了爱。从那以后,那位男孩在我的课堂上一直积极表现,我也经常的鼓励他。谁说现在的孩子不负责任,谁说他们不知感恩?孩子有无限的潜能,就看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挖掘。如果我心胸狭窄,在课堂上大发脾气,结果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我坚信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心中充满爱,我们的学生就会懂得感恩和爱。

带有微笑的课堂

原琳

自己参加工作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但直到去年才真正的走出一个教学的“误区”。参加工作前就对现在学生如何难管,喜欢欺负年轻教师等一些说法早有耳闻,所以为了避免课堂的教学秩序出现一些没必要的麻烦,给自己定的一个规定就是上课不要笑,要保持严肃,一定严格管学生!

在2007年教高三毕业班时,一天生物课上,自己正领同学们复习,一个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学生突然站起来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当时复习本来就很紧张,我生气的说:“这个题都讲过多少次了,平时不听课,现在想学习了。…”当时说完这些,自己也有点后悔了,是不是说的有点过头啊,会不会有点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啊!班级其他同学看见我生气,变得鸦雀无声。可就在这时,这个学生说:“呵呵,老师对不起啊,可是我知道我应该下课问,是吧?”我其实当时很感谢他,避免了很多尴尬,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再坚持,就说:“对呗,心有灵犀啊!”这时他站起来打了一个不怎么标准的军礼,说到:“收到。”我突然觉得他很可爱,就笑了笑!这时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一句:“老师笑了。”班级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好轻松啊!学生好像也松了一口气!后来的这节课上的很愉快,很多学生都敢回答问题了,不怕说错了!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活跃”的课堂,“活”的教学课堂能使学生游刃有余,思维拓展;“活”的教学场景,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求知欲强;“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得心应手,教学思路开阔,感悟很深。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不缺少笑的资本,微笑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的乐趣,微笑能使我们解除隔阂,微笑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微笑给人以信心。然而,生活也有许多烦恼和痛苦,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困扰着我们,有时,实在是笑不出来,实在没什么可笑。但是,学生是天真的,他们不希望教师是凶巴巴的,他们不愿意看到老师整天板着脸孔训斥他们。当我们用微笑面对学生时,能给予学生宽松愉悦的心情,使他们感到亲切、温暖,能增强他们自信心。“忍一下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给学生一次机会,送他们一个微笑,忍让处世,微笑工作,服务行业提倡“微笑服务”,教育教学工作难道不应该学一学微笑教育的艺术吗!

教学的快乐缘于师生共同的快乐

战春华

教师的日子太有规律了,上班、备课、上课、辅导、下班,如此机械而重复的日子过久了,以致于麻木到有时想到自己是教师时,都要在心里惊叹,我是教师吗?继而想到,我快乐吗?快乐是有的,而且多是在课堂中,在和学生的共同教学生活中留下的点点滴滴。回想教学中的快乐事,好像有不少,但总是记不清了,只是记得高兴的时候,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师长身份,和学生一起开心的大笑。我本来是不擅言语的,严肃多于玩笑,但上课时看到学生年轻的、富有朝气的脸,往往就被感染了,感觉自己也年轻了,于是也就有了轻松活跃的情绪,于是师生互相感染着,快乐着。

生物课每次讲到脂肪代谢和身体健康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最爱问的问题自然是有关如何减肥的问题,于是课堂很快就要演变成减肥塑身经验交流会;尤其是女生,明明身材苗条,也抢着问我减肥的窍门,一脸的期待;每当这时,我就晃晃已经发福的身体问学生们:“你们看我像懂减肥决窍吗?”于是学生们就大笑,继而安静下来了,这时我再从生物学原理上阐述人肥胖的原因、如何注意饮食和加强锻练。最后告诉同学们,其实大家都知道如何有效减肥,但是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所以事情往往半途而废而达不到预定目标。说到这,学生就已经心领神会了。

其实,在教学中最大的快乐不是开心的大笑,而是在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而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几句话的点拔使其茅塞顿开,眼神中透出感激和信任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感觉自己还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下课时,就会心满

意足的离开教室,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慢慢的回味,所有烦恼和劳累都一扫而光,这才是最大的快乐。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海中的两条鱼,小鱼问大鱼,听说大海很大,大海在哪呢?大鱼说,大海就在你的身边呀。我是教师,我快乐吗?我要说,我快乐,也许我因身在快乐中而忘却快乐,我的快乐缘于我的学生。

我的两则教育教学故事

汪晨囝

故事一:借1还2

单元考试后的一个课间,我进入高二七班,照例让学生把卷子发下去,这时,一名同学拿着卷子前来询问:“老师,您就再给我加上1分吧,加上一分我就及格了,就1分。求您了!”这时,我想起了我前几天刚看到过的一则类似的教育故事《利息》,我受其中老师的作法地启发,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分不能随便加,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2,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2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就像故事中的男生一样,他踌躇了一下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单元考试中,他得了76分,扣掉2分,净剩74分。

通过这件事我感觉到,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真切的爱生之心;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说话、做事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三是要善于利用契机激励学生。这个借分的学生由于获得了我的理解和“资助”,鼓起了奋斗的信心,从考试不及格到考试得“高分”,实现了他自己的许诺。试想,如果我当时对这个各方面表现一贯并不怎样的孩子的想法进行讽刺、嘲笑甚至打击,哪怕是仅仅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屑之情,他还会有今天的进步吗?

同时,我也深切的感受到,要想成为新时代和谐教育环境下的一名合格老师,一定要多读书、尤其是有关心理学、教育故事等类的书籍,并随时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你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故事二:因势利导

高二十班有这样一个女孩,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成绩一般,小嘴巴能说会道,好像一只小“百灵”。父母没时间管她,宠着她,自制能力不强。有一次,她因一道实验设计题和标准答案的思路不一致,一直没想通而急得掉眼泪。从此,我就留心地观察她。经过再三观察,分析她每次哭的原因,发现她爱哭正是她自尊心强的一种表现。于是把她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引导发挥到学习上,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女孩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期中考试中一跃进入了班级的前三名。

我体会到:教师要做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意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心中隐秘的活动,脸上流露的神情,生活出现的异常行为……,这一切即使刚刚露出端倪,不会引起常人的注意,也应成为教师捕捉的对象。或是因势利导,或是防微杜渐,并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影响教育的进程,规范学生的行为。

做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有着特殊意义,所以,让我们用最圣洁的心灵去和孩子沟通,交流,让每一个孩子在读书时代所获得的东西,是他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生物的遗传>>教学叙事案例研究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该依据新教材,实践新课程理念,努力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现以《生物的遗传》一节的课堂教学过程来说明我的做法与想法。

一、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1.情境中质疑

引入: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的现象。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段短片,能说明遗传现象吗?(播放短片:幼兔依偎母兔,小马跟随母马)

[设计意图:以幼兔依偎母兔,小马跟随母和学生自身的一些特征这些学生熟悉的现象作为教学的情境,丰富了教材实例。能很好地有直观地形象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质疑服务的。同时也暗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善于观察、相互比较、勤于思考才能真正地学好生物知识。]

激发质疑:你想了解有关遗传的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能够结合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并能将问题表述清楚。有部分学生能够抓住总是的关键。也体现出了学生对一些遗传问题的困惑,如,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为什么我却是单眼皮?难道我不是他们的孩子?动植物的遗传与人的是否遵循一样的规律等等。]

师:同学们对存在着一些困惑,想了解更多的遗传知识,可以把自己

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看学过本节知识后能否解决?本节课我们着重解决的就是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用到染色体、基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一些名词,同学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想象,理解这些概念的涵义,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质疑的前提下,整合学生的问题,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抓了本节内容的本质,将目标表述的清晰,用语避免了生硬的学术性较强的语言,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巧妙地将知识目标转化成学生的探究问题,关键名词的涵义,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问题中探究

(探究问题一)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后代是如何获得父母性状的呢?学生自学,猜想,分析,得出结论,小组内讨论后阐明小组观点)后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精子来自父亲,卵细胞来自母亲,所以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有充足的自学、讨论、交流的时间。小组成员能够代表小组发表见解,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教师讲述:其实,每种生物的细胞核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例如,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染色体的稳定才保证了物种的稳定。

(探究问题二)请同学们再猜想一下,在遗传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是如何保持恒定的呢?(出示示意图)

小组讨论,表达与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能够及时捕捉对学生有价值的学习信息,组织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探究问题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以人体为例,23对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却能决定成千上万的性状,为什么呢?(出示问题)学生自学,猜想,分析,得出结论,小组内讨论。

教师介绍基因的概念及显隐性基因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的材料来源于学生能强化学习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够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容易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三、体验中自结自悟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1、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有关遗传的一些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现在你能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了吗?

3、你们在学习过程中又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所学、所思、所悟进行小结,对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学生不仅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而且对知识形成过程中使用的思维方式方法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品质。]

四、课堂拓展

同学们学过这些知识之后,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学生站在新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重新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想探究与之相关的哪些问题?”。学生在情境中提出自己的问题,经过努力解决了部分问题,带着收获同时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同时也暗示了对科学的探究没有尽头,创新没有止境。]

教师激励:遗传知识一直是生物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并通过共同的努力解决了很多问题,同学们可以查阅各种资料来探计这些问题,并将自己的收获进行交流。希望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这些知识,并能通过研究解决新的问题,为生物学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精品导学案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程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一: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预习: 1.糖类的元素组成:。 单糖:、、、、(常见) 植物:、 二糖 2. 糖类动物: 植物:、 多糖 动物: 3.糖类的功能:糖类是。 问题思考:1.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糖类是什么? 2.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3.作为人和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4.多糖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5.常见的还原糖有哪些? 例题分析:《导学案》 活动二:脂质种类和功能 预习:

1.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完成下列表格) 例题分析:《导学案》 【课堂反馈】 《导学案》 【本节必知】 1.活动一预习1-3 问题思考1-5 2.活动二预习1 问题思考1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

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有关探究性实验的作业布置案例: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教学案例 哈力旦。买提汗 作业是一种对课本的复习方式,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帮助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对刚步入到初一的学生来说作业对他们来说一种负担。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自愿的去做这《作业》呢?在这我们要看老师的布置方法。下面我主要以探究性实验为布置《作业》的方法和过程以案例的方式来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共享。希望老师们给予批评和指正。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按课本的要求让学生去做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在本班进行了讨论、总结、得出了结论。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 能力目标:通过采用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取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此实验以作业的方式布置下去,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1)要求他们可用课本中提供的一样的一起,也可以自制。但是要求必须是透明的,不仅可以观察到里面的现象而且便于携带.(带到班里老师打分)(学生用矿泉水瓶子代替了玻璃瓶) 2)所用的材料也可以是课本中提供的也可以自己选,但是要

求易长得种子.(有绿豆和玉米种子) 3)组成小组(四人为一组).这是我给学生说:你可以跟你说到一块的学生组成小组.(总共8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过程: (学生把已经萌发的种子带过来,说出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记录过程。)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

生物教师读书笔记

生物教师读书笔记 生物教师读书笔记(一) 从事教师职业几年就会产生教师职业的倦怠,怎样走出职业倦怠,突破高原期,实现第二次成长呢?暑期认真阅读了学校发的两本书,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几点收获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读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 近几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地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表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

色。如果没有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以及自身素质完善,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享受过程。就阅读而言,只有在博览群书、遍赏芳华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开卷有益”的妙处和“万里清风来”的意境。从这个好处上讲,享受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过程。让我们做一个忠实的阅读者,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 二、要反思。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个人的思考

初中教育叙事

初中教育叙事 能够“妙语连珠”肯定对做好班主任工作大有裨益。 案例一、 有个班主任,发现他们班的女学生有点爱哭,就决定在班会上就此谈点看法,他是这样引出问题的。首先,在课堂上,他先问了个问题:“大家看过《红楼梦》吗?”大家立刻回答:“看过!”他看了看大家,挺神秘地说:“现在,我想悄悄地问一个男同学一个问题,也请他悄悄地回答我。”说着,这位班主任走到一位挺勇敢的男生跟前悄悄地问了两句话,那男生笑笑,也悄悄地回答了两句。然后,班主任笑眯眯地走向讲台,对大家说:“现在,我可以公开答案了。我问他的问题是…你喜欢林妹妹吗?,他的回答是…不喜欢?;我又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回答是…因为林妹妹爱哭?。”听了班主任的介绍,全班同学都快活地笑了起来,而这位班主任也就立即借题发挥,恰到好处地讲起了哭意味着无奈、软弱和缺乏信心等道理。 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恰到好处地引出所要议论的课题 案例二、 有一次,某班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团体第一,教数学的班主任就曾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表了“演说”:“这回咱们班得了第一,为什么?因为大家听课特别认真;为什么

特别认真,是因为本班主任讲得特别生动!”哄的一声,大家全都快活地笑了,可班主任却一点也没笑,反而推了推眼镜,接着又来了一句:“大家笑得太好看了,太迷人了,为什么?因为本人的演讲太成功了,太出色了!”哄的一声,又是一串欢乐的笑声。 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创造明快欢乐的课堂气氛 案例三、 有一次,某班主任裤子后面剐了个窟窿,可他一点也没发现,仍然那么投入地上 课。坐在第一排的两个学生十分心疼他们的老师,绝不情愿大家看见班主任的这个小小的不雅,就紧急磋商想了个办法,这就是瞄准他每回落座的位置,在那张椅子上反放了一块橡皮膏,可是,一向准确无比的班主任这回却偏偏没坐准位置,以至 那块橡皮膏不仅没有贴准,反而“生动无比”地挂在那了——一走一扇乎,引得全班人大笑……可也就在这时,发现这一切的班主任不仅一点也不慌乱,反而极幽默地说了一句:“这叫什么?这就叫异峰突起,这就叫意想不到,异峰突起的直接效果是笑,而对付意想不到的最佳策略就是随机应变——这就是,既然这个不雅的地方出了一个不雅的故障,我就有了百分之百坐下来讲课的理由,请多关照,本人这就座!”说着,教师从容落坐,教室里也随之响起一片愉快的笑声! 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巧妙摆脱某种不期而至的窘困与尴尬

生物 精品导学案 第5章第2节 能量流动

生物导学案 第5章第2节能量流动 【学习目标】 A: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尝试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际意义。 B: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际意义,运用能量 流动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学习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以及有 关能量流动的计算。

100g 肉,需要消耗的草是多少克? 思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肉一般比菜贵? 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 名 称 每一层的含义 特 点 能量金字塔 每一营养级所含能量 营养级越低,能量越高, 生态系统中最精确的金 字塔 数量金字塔 每一营养级所含的个体数 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 偶尔也倒置,例如一棵松 树和树上的松毛虫 生物量金字塔 每一营养级中有机物总质量 营养级越低,生物量就越 多,偶尔也倒置,例如海 洋中,浮游动物的生物量要多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 特点: _________ _________ 原因:自然选择的结果;热能不可被利用 含义: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 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 中是逐级减少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递效率:____________ 三.生态金字塔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例如,“桑基鱼塘“体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_________________分。例如,农田中喷洒农药杀死害虫,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农作物。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

生物教学案例 龚宗茂 一、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 《减数分裂》是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节内容。本节课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丝分裂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本节课内容由于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经典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节课。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这节课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来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以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在整个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用建好的彩纸到讲台上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另外,由于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体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养成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教学方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型模拟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来学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ppt打出“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学习目标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人类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教师提问:假设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这个假设成立吗?通过学生的假设,从而进入新课《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的概念活动一??小组自主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对象”、“时期”、“特点”、“结果”几个字,让学生从这几方面来更深刻的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下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始减数分裂模拟探究活动。 (3)?精子的形成过程在让学生模拟减数分裂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这三个概念,并在ppt上投出: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 用能力。要组织好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我认为必须始终坚持三客观、严谨、创新三个原则。其中我认为“创新”是提升学生能力重 要一环。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增设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的时候提醒学生创新思维:如果用洋葱的外表皮对实验有什么影响?这 样在某些教学中一些激趣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改进实验形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教材中大量实验为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对实验的理解,因 此我们可以把某些实验让学生演示,例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让 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把菠菜或油菜放到黑塑料袋扎紧,学生演 示时老师要诱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即时点评,我们也可以把某 些实验改为随堂分组实验,老师可以边讲解理论,边让学生进行分 组实验,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 三、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创新意识提高。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探究性实验中的实验仅仅是手段,是学生的认 知工具,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 的实验多为呈现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就最多 学会“是什么”,而根本不懂“为什么”,更谈不上“创什么”, 所以我们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探究实验,不管结论是对 与错,只要学生去做,我们就应当予以鼓励。 四、注重选材,这个材既指实验材料又指实验器材。初中生物实验特点是,大多数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许多实验 由

中学生物教育叙事

生物教学叙事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作为青年的生物教师,从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主动、快乐的学习,在其中体验到成功,找到自信。 尽管参加工作的时间很短,但是学生取得的成绩足以让我和他们自己感到满足,可以说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离不开学生的努力,也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而我也不会放过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小的细节,尤其是在课堂上。我会因为看到一个认真听课的眼神而欣慰;因为听到所有人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而欣喜;因为看到某个潜能生的努力而感到成功。作为老师,我的追求并不遥远,也不飘渺,而是实实在在的想法,那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也不允许他们自己放弃自己”。在短暂的工作经历中,我努力着、尝试着、也不断收获着,我发现要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学好这个科目主要是依赖课堂上的效率,应当利用有限的课时资源实现最好的目标,达到当堂掌握的效果。 我担任四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有时候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达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我的心情都有所不同,我认为良好的课堂应该是轻松却不放纵的,教师尽情的将所知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能够主动的吸收,要想达到较好的课堂效率需要有很多细节需要教师重点关注。

一、课前备课方面 教师要尽量做到有效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教材,明确“三维目标”,研读教参,将重点知识进行提炼。其次要针对不同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多样化的课堂环节能够使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具备合理利用教材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织和排序。教师还应该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臵有效的问题和检测,并且要有梯度和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求知热情。 二、课堂教学方面 短暂的教学经历让我感受到课堂上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教师在备课方面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作为背景,这节课也是失败的。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应当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发挥出自己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曾经学习过自然常识,接触到一点生物学知识,因此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同时他们对于生物世界又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可以借此为依托开展教学,四十分钟的学习任务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达到有效学习的前提,在实现良好的课堂效率方面,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各种小方法。首先,作为老师,我认为认识自己的学生并且能够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是很重要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中学的生物教师,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自己尝试着融入教育工作当中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着解答。 我的观点是做一名有智慧的生物教师。智慧的教师是每个人都尝试着去模仿去追寻的,然而我想谈的智慧,是从生物学科入手,借用生物学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智慧的教育。 案例:课堂喝水、吃零食事件 在本学期第一节生物实验课后,我就听到生物实验员老师对我的“抱怨”,学生做完实验后,实验员要花很大功夫去收拾教室中的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的包装袋、饮料瓶子。不用说,一定是学生在上课时又吃东西了。消了实验员老师的“火”,我的“火”反而上来了,跑到刚做过实验的班级里,对学生进行一顿“训斥”,“都上初中了,连上课不能随便吃东西的规矩都没有?!如果这样,以后不要来实验室上课了”!说完这些,心脏通通地乱蹦,一个原因是第一次和孩子们这么生气,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提了一个问题,这么说就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了?

果不其然,孩子就是孩子,起初他们见我生气的样子,知道了上课喝水、吃东西是不对的,一段时间内果然不带来零食了,可是过了不久,这阵风气又开始了。 “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别的班同学请你去做一个小的汇报,在你正起劲的时候,看到台下每位同学桌子上都摆着一个大水杯,不停的咕嘟咕嘟地有人再喝水,你们会怎样想?你还有心思讲下去吗?”,我吸取了上次教训,跟学生商量着来,不急躁,引导他们去思考,可哪儿想,孩子们根本没有上台汇报甚至跨班汇报的经历,五六个孩子在台下起哄“我们愿意讲,他们喝的时候,我正好停下来,也歇歇,喝些水,润喉龙”。当时我并没有爆发我的怒火,因为看到了早在手心上写的两个字“火灾”。担心又对学生生气,我特意在手心上写上了这两个大字,提醒自己。看着这群男孩子们没有用心的回答,我只是一笑,不再对此话题谈论下去。然而一次实验课上,我却“意外”地找到了方法,而且很有用,直到现在在我的生物课上,尤其是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上,很少有同学带零食、喝饮料,而且现在去问他们印象较深的一堂生物课是什么,他们也会回答这次实验课。 这是一堂“探究孢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课,本节课将组织学生进行对黑根霉或青霉的接种,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能够发现霉菌,学生回答“变质的面包,长毛的馒头,剩饭上面……”,我问:“霉菌的产生的孢子有着哪些作用?”起初是想引导学生说出孢子能够协助霉菌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一: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功课,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沉重的“偏离现象”呢很多教师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几何第二册四边形章,各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很难掌握、区分,于是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复习题目,由一个特殊四边形怎样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特殊四边形,看谁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看书总结。教师把一个一个的题目写成小纸条,以抽签的

形式搞一次竞赛,教师列出题目分别是“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一步过渡到菱形”“已知四边形是菱形,怎样过渡到正方形”“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过渡到矩形”于是同学们勇于抽签抢答。教师一条一条小结在黑板上,作为结论性的东西让同学记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于是教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在判定四边形性质时,应在已知图形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加边”这个已知条件。比如平行四边形开拓转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时就应看其是否符合“加角”这个已知条件,例如“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学生学习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就不难了。再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教师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类”、“法则类”、“运算类”,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讲座的方式,找出了每个“关口”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中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听得懂、做得来。

高中生物教师校本研修个人总结

2012—2013学年度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范 公 中 学 马欣

2012——2013学年度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范公中学马欣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长是快乐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本学期,我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扎实有效地作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结合学校本学年的校本培训计划,我将认真研修以求自我发展,制定学习计划如下: 一、研修目标: 在新时期里,新课改新理念要求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必须转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变化自己,学习先进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代教师的要求。 二、研修内容: 1、师德教育 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争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勇于吃苦,勤洁廉正的教师。学习窦桂梅或魏书生的先进事迹,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师德修养,完成一篇5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 2、法制教育 学习《教师法治教育读》,做好读书笔记,并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3、教育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教育教学培训,结合研修目标,自选学习内容,尤其是课堂观察能力、听课点评能力、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作文教学、写字教学、古诗文教学试验修的重点内容。 4、教学管理能力 积极阅读管理书籍,更新观念,提升修养。本着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原则,学习沟通的策略,提升上下沟通的能力水平。多读书,多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用心想事,用心干事,说实话、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5、中学学生管理与教育专题 学习赏识教育方面的理论,收看教育讲座,做好笔记,写心得体会,在教学中积极实践,认真反思。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策略对学生进

生物《种子的萌发》教学案例

第四节种子的萌发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采用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取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2.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关于生物教学叙事

生物教学叙事 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始终感到学生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需要老师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和恰当的提醒,在教育中需要等待、耐心,还需要从容、宽容和期待,教育的变化是缓慢的。“我能为学生作些什么,我只不过是坚信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应该为学生做雪中送炭的事罢了。”在2007年3月,我刚刚接班不久就遇到了一件事:一名学生在上科任课的时候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发短信,在老师批评教育时态度极其蛮横、恶劣,他将老师气哭并告到我那儿,我并没有直接找到该学生,而是在晚课快上完时向全班学生讲了发生类似事件造成的结果,我并没有点名批评这名学生,只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善待,我和全班同学等待着这名学生主动与科任老师道歉,但到了第二天下午仍没有动静。第二天下午第二节课恰好又是这位老师的课,我在上课前站在教室的前面:“X老师,耽误您一分钟上课的时间好吗?”征得X老师的同意后,我说:“X老师,我代表我能代表的高二三班学生为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向您道歉,事情发生在我们班,是我做班主任的没有引导好、教育好,我为三班这个集体给您造成的伤害感到愧疚,请您接受我真诚的歉意。”说完,她深深地向那位老师鞠躬道歉。学生们震惊了,一阵沉默之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转身离开教室。后来那位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向老师、同学们道了歉。事情平静地解决了。教育需要耐心,需要等待,而耐心和等待就是一种爱,学生的偏激、学生的面子就是他们的心结,那就用爱去开启吧! 让学生学会思考 卢倩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是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体现课程本身的性质。这一基本理念要求生物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生物学思维方式,用所学到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去解决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不要把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不能剥夺学生的任何一次思考的机会。在学习单克隆抗体的内容时,课堂中出现了以下的场景: 教师:大家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在动物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体内的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特异性抗体,但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我们如何获得单一的抗体?请大家思考,可以进行讨论。 学生甲:用一个B淋巴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得到细胞系,就可以获得单一抗体。(很自信) 学生乙:如果真的是这样,单克隆抗体的内容应该在动物细胞培养之后就介绍,为什么要放在动物细胞融合之后呢?我还没有一个充分的理由,但总觉得有点不对。

初中教育叙事故事篇一

初中教育叙事故事 初中教育叙事故事(一) 用真诚去感化,用爱心去引导 从事农村教育十余年,从**年开始担任班主任,期间有乐也有苦,有喜也有忧,有得也有失,可不是吗?现在农村的孩子有四大特点:一是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娇气、金贵。二是在农村家长双双外出打工,孩子寄托给他人,家庭教育跟不上。三是新闻媒体连篇报道学生因教师管理不当出现的案例,使班主任心有余悸。四是班主任管理方法、措施稍有不当,虽有良好愿望,甚费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显得无奈、无助,感觉心苦、心累。班主任累!这话一点不假:每天7点半到校,早自修、晨会、午会、午间管理、课间巡视、读书时间,还有学校的各项常规检查、比赛,加上自己的任课和学生的各种偶发事件处理,一天差不多九个小时,战战兢兢,不敢出一点差错。暮色降临,关好门窗,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常常是一进门就倒在沙发上,连话也不想说。班主任是幸福的!这话也是真的!每天早上站在教室门口,看到学生欢快地进校门,微笑着对我说:“老师早!”,心里总有莫名的感动。 一、真诚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领头雁,在学生

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而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工作,在工作中,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不断总结过去工作的得失,探研新的工作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想素质是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灵魂的引路人、手术师、护花使者。班级管理“柔”和“刚”都必不可少,该“刚”则“刚”,因为我们必须维护校纪班规的尊严。该“柔”则“柔”,因为教育需要我们去感化心灵,触动灵魂,以境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记得2008年9月,我接手七年级班主任不到一个星期,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王磊与班里另外一个男生闹矛盾,却把怨恨强加在与他闹矛盾的男生的好朋友素芹身上,他与几个要好的朋友晚上下自习后对素芹施加威吓行为。据了解,王磊是个聪明、能干的学生,自从学会了上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有时甚至一个星期不归家??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请家长”,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提高嗓子说:“说你家长的号??”等了半天没有反应,我抬头看他,他由刚才傲气的面孔变为了仇视的面孔,攥紧着拳头,我震撼了:一个不满12周岁的孩子竟然有这样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我知道他唯一怕的是爸爸给的皮肉之苦。沉默了几分钟,我开口了:“王磊,老师知道你现在知错了,也知道你很聪明,你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那时老师夸奖你,同学们好羡慕你呀!自从你六年级迷上网吧后不能自控,发展成这个样子。现在新的学年开始了,你长大一岁了,老师知道你会痛改前非,努力学习,重造自我,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听了我的话,他满脸泪水,

高中生物教育叙事_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育叙事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高中生物教育叙事,感谢您的阅读! 高中生物教育叙事(一) 从事生物教学已有九个年头,对于《激素的调节》这一节也上过多次,但在实施新课标之前,我们的教学一直都是按部就班,教师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被动地吸收、记忆,满足于对知识的记忆,少了对知识的探索、拓延,也很少去主动联系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培养现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我们根据提出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中的要求,决定开展“活动化生物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要完成这一课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 《激素调节》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在技能方面,经过一年半的高中生物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设计和实施探究实验等技能,再加上较长时间的分组讨论实践,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这一节内容要求是2课时。第一节课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的实验设计,大家评出最佳实验设计和最有创意实验设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有关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资料和根据本组的实验设计做好实验,仔细观察、记录、分析、讨论结果。 第二节课是进行《激素调节》的正式教学。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也少了拘束,学生可以放得开,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过去,我们总是让学生一排一排端端正正地面向黑板坐着,老师成了权威,学生被老师灌输知识,被动地接受,体现不了主动、互动的新课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同学们会有种集体荣誉感,要共同奋斗,他们还可以互相监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也为我接下来的小组讨论提供了方便。 在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同小组的同学互相观察成员的身体特征,回忆初中关于青春期生理卫生相关知识,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学生的反应不错,顺利引入

高中英语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英语教育叙事范文 导读:本文高中英语教育叙事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中英语教育叙事范文1 今年九月新开学不久,发现自己所教的高三的一名学生情绪及其不对,烦躁不安,上课明显坐不住,上课也不跟着老师走。听写时不交卷,作业不完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关切的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很无助的问我:“人为什么活着?”突然听到这样话,我预感到问题严重,就马上追问其原因,他犹豫了一会说:“马上就要高考了,可我的英语怎么也上不去,很努力地背单词,可总是记不住,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这学期,学校安排我从中途接一个高三理科班,这位同学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后来从多方了解到:他中考英语才考了70分,英语基础差,没有兴趣。高一和高二学习一直很吃力,高二结束后的暑假请过家教,可效果并不如人意。他其它学科成绩不错,只是英语差,总分上不去,上大学的梦想不能实现。他父母给他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很绝望,才有了上述表现。 高中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而词汇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 D. A. Willkins, 在他的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78) 一书中这样写到:“没有语法,能交流的很少;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交流。”

鉴于此,我感觉自己有责任很重,想一定要帮助孩子攻克单词难关,帮助他提高英语成绩。首先,我给他介绍一些简单、重要且实用的音标知识;第二,教他一些实用的构词法。第三,帮助他从高考大纲3000词汇中挑出1000个重点词汇,并把它们按词性分类,标出中文意思,同时告诉他哪些是作文词汇,哪些是应用文词汇。第四,怎样通过上下文猜汇。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鼓励他,让他有自信做好这件事。这样他坚持了半个月,强化背单词,他变得不再绝望,对自己充满信心。真心祝愿他三个月之后的高考中,能很好发挥,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一直耗时多,收效低。只是一味让学生去背单词,效果不好。因此,教师对高中生进行词汇学习策略培训是当务之急。给与学生实实在在的帮助。 高中英语教育叙事范文2 一. 教学背景 学生初步学习了定语从句后,我准备上一堂语法课,为他们系统讲解这个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定语从句.那天是下午的课,刚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学生已经趴在课桌上一大片了,如果在讲解枯燥的语法,无疑是给他们放催眠曲.我还发现班上平时最调皮的一个学生睡得正香,于是突发灵感---用定语从句来描述同学,让学生猜迷. 二. 教学过程(略教案) T: Please be quiet. Before we have our lesson, let’s have a guess game,. All right? (学生听到是猜迷,立刻精神焕发)

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1、面向高二学生 2、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 3、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从陆地、水中和空中三大环境来探讨动物类群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以及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教材在最后介绍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对生物和人类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本节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时,主要讲述可以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昆虫。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安排,符合人的认识特点。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的高等类群,昆虫又是本类中最多的种类,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昆虫》一节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蝗虫的形态结构既体现昆虫类的特征,又体现节肢动物的特征,因此《昆虫》一节是第11章的重点,又是学好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本节知识较为零散,但是许多知识都为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所以说本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1、多媒体投影与指导阅读法。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材中迅速寻找答案,寻找重点和疑难点。这样,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观察思维法。即观察现象,探究本质。在教学中,我多处指导学生对标本、模型和挂图等进行有序观察,并结合观察启发他们思考一些问题。观察使学生看到了什么?思维,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通过观察和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实验探究、讨论、谈话等有机结合的教法,这样的教法加强了直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习动因。学生在学习中,眼、耳、口、手、脑并用。通过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操作、分析思维等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积极探索设计一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索知识。在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篇一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一) 生命的春天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人的生殖》和《青春期》这两节课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对青春期这一内容特别关注。这两节上完后,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对这方面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看着学生们充满渴望的眼睛,我决定在原来课时已经结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节课。所以这节课不是教材主题,而是根据学生需要的课外延伸。 课前,教室中的学生交头接耳,有的学生还不怀好意的坏笑。课上,我首先展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爱,你了解多少?性,你知道多少?”这几个特别“刺眼”的大字,学生们有的出现错愕、尴尬的表情,有的女生甚至低下头,并且从学生的眼中我还读出了他们对这个话题既好奇又羞涩。学生的反应我都看在眼里,也正如我所料,他们只是没有想到老师会那么直接地把他们最想了解的问题摆了出来。接着,展示两幅童趣图片:一幅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掀开小女孩的裙子,并向里张望;另一幅是一对胖嘟嘟的男孩女孩拥抱亲吻。由于图片非常的可爱、有趣,学生们发出一串串的笑声。“你们说说看,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当时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学生沉默不语。“我掀她的裙子只是好奇!我认为裙子下面藏了好玩的东西!”“我

亲她只是觉得她很可爱!”班上两个表现欲特别强的男生一边学着小男孩的神情一边解释道。全班学生乐得东倒西歪。这时,学生尴尬、戒备心理慢慢消除。“在你们眼中小男孩这些行为和性有没有关系?”“没有!小男孩肯定不懂的!”于是我更进一步,问道:“如果画面换成成年人在做类似的事情呢?你们认为是什么行为?”大家都笑而不答。过了许久,有人小声嘟哝着:“性搔扰”。“你们现在对性的理解还有误区,一谈到性就回避,对性有种神秘感、罪恶感、肮脏感、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它,研究它、认识它!”在这一环节里,我请同学们就性方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与交流。为了避免学生的尴尬,让学生将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传给老师。学生们的问题千奇百怪:阉割太监都把什么割去了?泰国的人妖是怎么回事?什么是性变态?同性恋是否能遗传?人的性取向受哪些因素影响?阴阳人、两性人的原理是什么……让你感叹媒体的威力。于是,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并尽己所能告诉他们其中的一些道理和观念。经历了这些问题,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活跃了,这时,一个小男生举起手问:“精子是怎么进入到女性的阴道里的?”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在关注着我的反应。虽然事先曾想到他们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旦真的面对,我也有些不自在。但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知道,我不能退却、躲闪。于是,我告诉学生们,性交是成人之间表达爱慕的最高形式,是通过男女生殖器的结合完成的,性交的时候男性的阴茎会进入女性的阴道,并有射精行为产生。并告诉学生没有防护措施的性交可能会导致怀孕并增加患各种性病的机率,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