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基础知识

保险基础知识

保险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保险理论中的风险,通常是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

2、风险由几个要素所构成?
风险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

3、什么是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原因和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4、什么是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外在的和直接的原因,损失都是由风险事故所造成。

5、什么是风险损失?
损失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损失符合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观念;二是经济价值的观念,即经济损失必须以货币来衡量,二者缺一不可。
广义的损失既包括精神上的损失,又包括物质上的损失。在保险实务中,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前者是直接的、实质的损失;后者是指额外的费用增加、收入减少和责任赔偿。

6、风险具有哪此特征?
(1)风险具有客观性。即无论人们是否觉察到风险的存在,或是否了解风险发生的内在机制,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风险具有普遍性。即风险无处不在,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某一事件或过程的多个环节中。
(3)风险具有偶然性。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就某一具体风险事故而言,它的发生是偶然的、意外的,是一种随机现象。
(4)风险具有可测性。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然而,人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可以发现,风险事故的发生往往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样,风险就可以被预测或测定。
(5)风险具有可变性。即处于风险状态中的保险标的,如人的身体、家庭财产等,如果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损失的几率就会发生变化。如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或保健,患病的可能性就会减少;提高防火、防盗意识,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减少,等等。

7、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8、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9、风险的处理有哪些方法?
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种方法。

10、什么是回

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11、什么是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

12、什么是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自留风险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险中;“理性”自留风险是指经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要经济合算。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

13、什么是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14、什么是保险?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行为。

15、保险的概念,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理解?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费,保险人在被保险人发生合同规定的损失时给予补偿,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从经济学角度看,保险是对客观存在的未来风险进行转移,把不确定性损失转变为确定性成本(保费),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保险提供的补偿以损失发生为前提,补偿金额以损失价值为上限,所以不存在通过保险获利的可能。
从社会学角度看,保险体现了人们的互助精神,把原来不稳定的风险转化为稳定的因素,从而保险社会健康发展。
究其本质,保险是一种社会化安排,是面临风险的人们通过保险人组织起来,从而使个人风险得以转移、分散,由保险人组织保险欺基金,集中承担。若被保险人发生损失,则可以从保险基金中获得补偿,换句话说,一人损失,大家分摊,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见,保险本质上是一种互助行为。

16、风险是怎么产生的?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保险源于14世纪的海上保险。当时,意大利的船舶与货物所有者,在发船前向金融业者借取高利贷,当船舶及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时,则须偿还本金及利息。这种借贷的船舶及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时,则须偿还本金及利息。这种借贷的利率比普通借贷要高。若中途船、货蒙受损失,则可依其受损程度,免除借贷关系中债务的全部或一

部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风险转嫁。由于利息惊人,盈利与承担的风险责任的比例悬殊,借贷双方都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素有“冒险借贷”之称。由于借贷利息极高,被教会禁止,后来逐渐改用缴付保费的形式,出现了保险契约或保单,近代保险制度由此诞生。随着海上贸易中心的转移,海上保险制度也从意大利经葡萄牙、西班牙传入荷兰、英国和德国。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机构开始出现,英国的商人也开始独立承保保险业务,如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的劳合社,就是由私人保险商组成的。1871年,英国议院通过《劳合社法》后,劳合社向政府注册,取得了法人资格,并逐渐发展成为英国海上保险的中心。迄今,劳合社依然是国际保险业中最有影响力的保险组织。
18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保险制度随之得到完善。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促使大量保险公司出现。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为规范保险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保险市场的扩大创造了条件,现代保险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17、什么是可保风险?
可保风险一般限于纯粹风险。所谓“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的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既有损失的可能又有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则称为“投机风险”。

18、纯粹风险成为可保风险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并非所有的纯粹风险都是可保风险。纯粹风险成为可保风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损失程度较高。潜在损失不大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其后果完全在人们的承受限度以内,即使受损,也不会给人们带来过大的经济困难和不便,因此,对这类风险无须采取专门措施。但那些潜在损失程度较高的风险事件,如火灾、盗窃等,一旦发生,就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经济困难。对此类风险事件,保险便成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2)损失发生的概率较小。这是因为损失发生的概率很大意味着纯保费相应很高,加上附加保费,总保费与潜在损失将相差无几。如某地区自行车的失窃率很高,有40%的新车被盗,即每辆新车有40%的被盗概率,若加上10%的公司费用率,则意味着总保费将达到新车重置价格的一半。显然,这样高的保费使投保人无法承受,而保险也失去了转移风险的意义。
(3)损失具有确定的概率分布。这是进行保费计算的首要前提。计算保费时,保险人对客观存在的损失分布要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保险人在经营中采用的风险事故发生率只是真实概率的一个近似估计,是靠经验数据统

计得出的。因此,正确选取经验数据对于保险人确定保费至关重要。有些统计概率,如人口死亡率等,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像这样经验数据,保险人必须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
(4)存在大量的具有同质风险的风险单位。保险的职能在于转移风险、分摊损失和提供经济补偿。所以,任何一种保险险种,必然要求存在大量的风险单位。这样,一方面,可积累足够的保险基金,使受险单位能获得充足的保障;另一方面,根据“大数法则”,可使风险发生次数及损失值在预期值周围能有一个较小的波动范围。换句话说,大量的同质风险单位会保证风险发生的次数及损失值以较高的概率集中在一个较小的波动幅度内。显然,距预测值的偏差越小,就越有利于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这里所指的“大量”,并无绝对的数值规定,它因险种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的法则是:损失概率分布的方差越大,就要求有越多的风险单位。保险人为了保证自身经营的安全性,还常采用再保险方式,在保险人之间分散风险。这样,集中起来的巨额风险在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得以分散,被保险人受到的保障程度和保险人经营的安全性都得到了提高。
(5)损失的发生必须是意外的。损失的发生必须是意外的和非故意的。所谓“意外”,是指风险的发生超出了投保人的控制范围,且与投保人的任何行为无关。如果由于投保人的故意行为而造成的损失也能获得赔偿,将会增加道德风险,违背了保险的初衷。此外,要求损失发生具有偶然性(或称为随机性)也是“大数法则”得以应用的前提。
(6)损失是可以确定和测量的。这是指损失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都可被确定以及损失金额可以被测定。因为在保险合同中,对保险责任、保险期限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只有在保险期限内发生的、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人才负责赔偿,且赔偿以实际损失金额为限,所以,损失的确定性和可测性尤为重要。
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地震、洪水这类巨灾风险,在保险技术落后和保险公司财力不足、再保险市场规模较小时,保险公司根本无法承担这类风险,它的潜在损失一旦发生,就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但随着保险公司资本的日渐雄厚,保险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再保险市场的扩大,这类原本不可保的风险已被一些保险公司列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可以相信,随着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保险提供的保险范围将越来越大。

19、保险如何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保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财产保险和人身保

险。根据保险标的不同,保险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补偿性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保险事故发生或约定期满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给付预定的保险金或年金的义务。
(2)原保险和再保险。根据业务承保方式的不同,保险可以分为原保险(也叫直接保险)与再保险。原保险指的是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被保险人承担的直接赔偿责任的保险。再保险又叫分保,是保险人将自己承保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其他保险人,以降低自己的风险责任的保险行为。可见,再保险是对保险人的保险。
(3)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政策性保险。根据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保险可以分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是按照商业规律经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社会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强制实施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政策性保险是指以支持国家经济政策为目的、通常受到政府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的非盈利性保险、如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
(4)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根据被保人的不同,保险可以分为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个人保险是指以个人或家庭的财产、生命、健康等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团体保险是用一份总的保险合同,为一个经营单位的种类财产及责任提供保险保障,或者为该团体中的众多成员提供人身保险保障的保险。
(5)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保险可以分为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自愿保险是投保人和保险人在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协商,采取自愿方式签订保险合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强制保险又称法定保险,是指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不管被保险人是否愿意都必须参加的保险。

20、财产保险主要有哪些险种?
根据我国的分类标准,财产保险可以分为四大类,即财产损失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其中,财产损失保险细分为:火灾保险(企财险、家财险)、运输工具保险(机动车辆、船舶、飞机保险)、工程保险、(建工险、安工险、科技工程保险、机器损坏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内陆、海洋、航空保险)。
(1)企业财产保险(简称企财险)。企业财产保险是以投保人存放在固定地点财产和物资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保险标的的存放地点相对固定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企业财产保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主要险种之一,对一切独立核算的

法人单位或行政、事业单位均适用。
(2)家庭财产保险(简称家财险)。家庭财产保险是以城乡居民室内的有形财产为保险标的保险。我国目前开办的家庭财产保险主要有普通家庭财产保险和家庭财产两全险等险种。根据保险责任的不同,普通家庭财产保险又分为灾害损失险和盗窃险。
(3)机动车辆保险。机动车辆保险是以机动车辆本身及其相关的经济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不定值财产保险。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的承保对象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各种专用车辆和特种车辆。机动车辆保险包括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包括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和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及附加险。机动车辆保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第一大险种。
(4)工程保险。工程保险包括建筑工程保险(简称建工险)和安装工程保险(简称安工险)。建筑工程保险是指以种类民用、工业用和公用事业用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保险标的保险,保险人承担对被保险人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由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引起的一切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安排工程险是建筑工程险的“姐妹”险种。它专门承保新建、调试期间,由于某种原因责任免除以外的一切危险造成保险财产物质损失、间接费用以及安装期间造成第三者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而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责任。
(5)船舶保险。船舶保险是指以各种船舶、水上装置及其碰撞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它是运输工具保险中的主要险种之一,一般分为内河船舶保险和远洋船舶保险。船舶保险一般采用定期保单或航程保单。
(6)货物运输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是以运输过程中的货物为保险标的,承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遭受损失的保险。
(7)特殊风险保险。特殊风险保险包括航天保险、核电站保险等,这类险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难度高、价值高、风险高。
(8)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险的一种保险。
(9)责任保险。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他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责任保险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职业责任保险等类型,但交通事故第三者任强制保险按我国的习惯属于机动车辆保险类别。
(10)信用保险。信用保险是将信用交易中债务人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进行投保,当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义务而使债权人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向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
(11)保

证保险。保证保险属于一种担保业务,由保险人为被保证人(被保险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当被保险人违约或不忠诚而使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权利人会向保证人索赔获得补偿。保证保险通常有指名保证和总括保证两种承保方式。指名保证以指定的法人或自然人被被保证人,总括保证则以集团内的全体人员为被保证人。

21、财产保险的费率是如何厘定的?
财产保险的费率,或单位保险金额应缴付的保费(一般为每1000元保险金额所需支付的保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纯费率,另一部分是附加费率。保险公司将按照纯费率收到的保费用来支付保险事故发生后形成的保险赔款和理赔费用,将按照附加费率收取的保费用来支付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如营业费用、监管费、保险税金及利润等。
财产保险的纯费率与保险标的损失频率和损失金额有密切的关系,财产保险的纯费率等于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与可能损失金额的乘积。损失频率和损失金额越高,纯费率就越高。财产保险的附加费率则与保险公司的具体开支和费用管理具有密切的关系。除保险税金、监管费等支出具有刚性外,公司管理越严,相应的附加费率就越低。
财产保险厘定费率的方法主要三种:
(1)判断法,即保险人根据每个被保险人的个别情况,逐个计算其适用的费率,也称个别费率厘定法。核保人除根据自己的判断之外,也常利用有关的统计资料及类似保险人已采用的费率。这种方法虽然极不科学,但却是海上保险及若干内陆运输保险迄今仍使用的计算方法。有些新险种,由于缺乏统计资料或不能用其他方法计算费率时,亦需使用这种方法。个别费率厘定法也常用于再保险业务的费率计算。
(2)分类法,即根据对预期损失的频率和严重性有重大影响的一些因素,将具有类似特征的被保险人分为同一个费率类别,并向其收取同样费率的保费。根据这一方法厘定的费率一般被称为级差费率或手册费率。但是,由于选取分类标准、确定费率类别的数目等都会涉及主观判断的因素,要使费率较为准确,就必须有足够的经验统计数据。在实践中,分类费率厘定法在机动车辆保险、火灾保险等业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增减法,即在分类法确定的基本费率基础上,根据承保标的的风险进行增减变动来确定保险费率的方法,它介于判断法和分类法之间,主要包括表定法、经济法和追溯法。所谓表定法,是以列有某一类风险一般特征的表格作为基本参照,比较特定标的的风险是高于还是低于一般水平,并据此决定如何修正级差费率,以反映该特定标的的实际风险水

平;经验法是根据某一特定标的过去的实际损失经验和过去预期损失之间的差异,决定费率相对于预先确定的费率下降(或上浮)的百分比,以此确定其未来费率;追溯法是根据保险合同期间观测到的实际损失经验确定该期间所应缴纳的保费,被保险人在保单期间开始时要预存一定的保费,在合同期结束时,保险公司根据实际保费退还或额外收取二者之间的差额。

22、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是怎样确定的?
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一般是参照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或根据投保人的实际需要,参照最大可能损失、最大可能预期损失来确定的。确定保险金额的依据是保险价值,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在保险价值限度内,按照投保人对该保险标的存在的保险利益来确定保险金额,作为保险公司承担赔偿的最高限额。下面分别说明:
(1)企财险。在企财险中,固定资产保险金额的确定方法有三种:按照账面原值来确定、按照账面原值加成确定、按照重置价值确定。固定资产的保险价值是出险时的重置价值。流动资产(存货)的保险金额由被保险人按最近12个月任意月份的账面余额确定或由被保险人自行确定。流动资产的保险价值是出险时的账面余额。
(2)家财险。家财险中的房屋及附属设备、室内装潢等财产的保险金额,由被保险人根据购置价或市场价自行确定;室内财产的保险金额由被保险人根据实际价值分项目自行确定。不分项目的,按照各大类财产在保险金额中所占的比例确定。
(3)机动车辆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包括机动车辆损失险、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以及附加险。
机动车辆损失保险金额的确定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按照投保时保险车辆的新车购置价确定。保险车辆的新车购置价是指在保险合同签订地购置与保险车辆同类型新车的价格。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根据投保时保险合同签订地同类型新车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并在保单上注明。无同类型新车市场销售价格的,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协商确定。二是按照投保时保险车辆的实际价值确定。保险车辆的实际价值是指同类型车辆的新车购置价减去折旧金额后的价格。投保时保险车辆的实际价值根据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减去折旧金额后的价格。三是按照投保时保险车辆的新车购置价协商确定。对于投保车辆标准配置以外的新增设备,在保险合同中列明设备名称与价格清单,可以按照设备的实际价值相应增加保险金额。新增设备随保险车辆一并折旧。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下面(5)中所介绍的责任保险。责任保险没有保险金额而规定赔偿限额,其赔偿限额大体上是这样定的:

在我国,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有两种,一种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 “交强险”),另一种是根据自己的要求自愿选择的“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这是对“交强险”的必要补充。两种责任保险的赔偿限额为每次事故的赔偿限额。后者的赔偿限额根据不同的车辆种类分设不同的档次,投保人可以自愿选择。
(4)国内货物运输保险。国内货特运输保险的保险金额采用定值保险的方法,保险金额由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双方在投保时具体协商确定。一般可按照离岸价、到岸价和目的地市价确定保险金额。离岸价是指货物在货物起运地的销售价,即起运地发货票价;到岸价是指货物起运地的销售价加上到达目的地的各种运杂费;目的地市价是被保险人在目的地的货物销售价。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的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金额是按照到岸价来确定的。
(5)责任保险。由于责任保险的特殊性,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只能约定一个赔偿限额来作为保险人的最高赔偿责任。责任保险的赔偿限额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规定每次责任事故或由同一原因引起的一系列责任事故的赔偿限额;②规定保险期内累计的赔偿限额;③规定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赔偿限额。在某些情况下,保险人也将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和人身伤害赔偿限额合成一个赔偿限额,或者只规定每次事故和由同一原因引起的一系列责任事故的赔偿限额,而不规定累计赔偿限额。
在责任保险中,保险人除通过确定赔偿限额来明确自己的承保责任外,还通常有免赔额的规定,责任保险的免赔额通常都是绝对免赔额,即无论受害人的财产是否全部损失或受害人是否死亡,免赔额内的损失由被保险人自己负责赔偿。免赔额的规定,一般以具体金额来表示,也可以规定赔偿限额或赔偿金额的一定比例。责任保险承担的赔偿责任是超过免赔额且在赔偿限额之内的赔偿金额。

23、财产保险适用哪些具体原则?
财产保险适用的原则有:诚实信用原则、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
(1)诚实信用原则。保险双方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怀有最大的诚意,互不欺骗和隐瞒,恪守合同的承诺,全面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否则将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或承担其他法律后果。投保人遵守该原则主要体现在如实告知和履行保证方面,保险人遵守该原则主要体现履行说明义务和弃权与禁止抗辩方面。
(2)保险利益原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这里的利益一般是指保险标的的安全与损害直接关系到被保险人的切身经

济利益。一般地说,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主要产生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它主要包括现有利益、期待利益和责任利益。
(3)近因原则。保险损害有近因和远因之分。所谓近因,是指引起保险损害最有效的、起主导作用或支配作用的原因,而不一定是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保险损害最接近的原因。近因原则是指保险赔付以保险风险为损害发生的近因为要件的原则,即在发生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害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保险风险,保险人应负保险责任,近因属于非承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4)损失补偿原则。财产保险合同本质上是一种补偿性合同,当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标的遭受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要对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且补偿的数额以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限,被保险人不能获得额外的利益。理解这一原则要注意两点:一是只有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才能获得补偿;二是保险人补偿以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限。
(5)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代位原则是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发生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后,依法或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取得对财产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进行追偿的权利或取得对受损标的所有权,代位包括权利代位和物上代位。权利代位也叫代位求偿,指保险事故是由第三者责任方所导致的,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受损而从保险人处获得赔偿以后,应将其享有的向第三者责任方请求赔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人,由保险人在赔樘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物上代位指所有权的代位。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全额赔偿保险金后,即可取得对受损标的所有权利。分摊原则是指在重复保险存在的情况下,各保险人按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的约定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但各保险人承担的赔偿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金额,以防止被保险人获得额外利益。

24、什么是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属于民商事合同中的一种,反映了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保险合同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的约束。
保险合同确定了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体现为:
(1)投保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投保人享有请求赔偿或

给付保险金的基本权利。其义务包括:
①缴付保费的义务。投保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向保险人缴付保费。投保人如不按约定的时间缴付保费,则保险人可按照约定要求其缴付保费或者终止保险合同。
②如实告知的义务。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负有将保险标的的有关情况如实向保险人陈述、申报或声明的义务。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导致不能索赔或合同的解除。
③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危险增加是指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在缔约时预料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增强。在合同的有效期内,一旦发生危险增加,被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针对危险增加的情况,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费或者解除保险合同。被保险人未履行此项义务的,因危险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④保险事故通知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以便保险人迅速地调查事实真相,收集证据,及时处理。
⑤防灾防损和施救的义务。在保险合同成立后,被保险人有义务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操作、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并根据保险人有关保险标的安全的建议,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维护工作进行改进。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有义务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
⑥提供有关证明、单证和资料的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当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2)保险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享有收到保费的基本权利。其义务包括:
①赔付保险金的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在财产保险中称为赔偿保险金,在人身保险中称为给付保险金。当承担赔付保险金义务时,保险金的支付仅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或赔偿限额。
②说明的义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保险人的责任免除条款,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法律效力。
③及时签发保险单证的义务。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应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单和其他保险凭证,并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内容。
④积极履行防灾防损的义务。保险人应利益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

配合被保险人积极进行防灾防损工作。

25、保险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保险合同一般包括下列事项:①当事人和关系人的名称和住所;②保险标的;③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④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⑤保险价值;⑥保险金额;⑦保费以及支付方式;⑧保险金赔偿或者给付办法;⑨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⑩订立合同的时间等。
(1)当事人和关系人的名称和住所。当事人的名称是某一主体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符号。住所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的主要生活场所及法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明确名称和住所对合同的履行,如保费的催缴、提出索赔、给付保险金均十分重要。因此,在保险合同中,要载明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名称和住所。
(2)保险标的。保险标的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财产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各种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人的寿命及身体。保险标的是确定保险金额的重要依据。
(3)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保险责任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风险项目。保险责任因保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由保险人确定保险责任的范围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内容载于合同中。如我国财产保险基本险的保险责任主要包括:火灾、爆炸、雷电、空中运行物体的坠落。责任免除又称除外责任,是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风险项目,如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所致保险标的的损失属于责任免除。作为责任免除的风险通常有:道德风险、损失巨大并且无法计算的风险项目。责任免除涉及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在保险合同中应载明。在保险合同中载明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目的在于明确保险人的赔付范围。
(4)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保险期间是保险人和投保人约定的保险责任的有效期限,又称保险期限。它既是计算保费的依据,又是界定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有关时限的依据。保险期间是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起讫期间,保险人仅对承保期间内发生的保险事故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是非确定性的,因而,明确保险期间是十分重要的。确定保险期限通常有两种方式:自然时间期限和行为时间期限。前者是根据保险标的保障的自然时间所确定的保险期限,常以年为计算单位,如企财险等;后者是根据保险标的保障的运动时间所确定的保险期限,常以年为计算单位,如企财险等;后者是根据保险标的保障

的运动时间所确定的保险期限,常以保险标的运动过程为计算单位,如建筑工程保险、航空运输保险分别以工程时间和航程时间作为保险期限。保险期限必须在条款中予以明确。
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是保险人开始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时间,如我国企财险的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一般为起始日的零时。值得注意的是,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未必与保险期限的起始的时间完全一致,当事人可以就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做出特别约定,但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必须在保险期限之内。
(5)保险价值。保险价值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作为约定保险金额基础的保险标的的价值。它是财产保险合同的基础条款之一。通常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应相当于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根据承保方式的不同,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关系也不同。在定值保险的情况下,保险金额等于保险价值。在不定值保险的情况下,当保险金额小于保险价值时,该保险为不足额保险;当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时,该保险为超额保险。
(6)保险金额。保险金额简称“保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保险金额是计算保费的依据,是双方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重要依据。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根据保险价值确定,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则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约定。
(7)保险费。保险费简称保费,是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的乘积,即保险人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保障而向投保人收取的费用,作为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的内容承担给付责任的对价。保险费率通常用百分比或者千分比来表示。保费及保险费率由保险人预先计算并载明于合同中。
(8)保险金赔偿或者给付办法。在保险合同中,还应载明保险金赔偿或者给付的办法,包括赔偿或给付的标准和方式。原则上,保险人以现金方式进行支付,不负责以实物进行补偿或者负责恢复原状,但是合同当事人有约定的除外,如现金赔付、修复等方式。约定赔偿或给付时一般还规定免赔额(或免赔率),免赔分为相对免赔和绝对免赔,设置前者主要是为了减少小额赔付手续,设置后者主要是为了控制保险人的责任。
(9)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关违约责任的内容,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也可以直接载明法律的有关规定处理。争议处理是发生保险合同争议时采用的处理方式,对于合同争议,当事人可以约定解决的方式,包括仲裁或诉讼。
(10)特约条款。此外,在合同的基本条款之外,当事人可以另外约定具有某些特定内容的条款,以使基

本条款中具有弹性的条款所涉及的权利与义务更加明确。

26、保险合同有哪些构成要件?
保险合同必备的要件有:(1)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任何一方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进行非法干预。(3)保险合同必须合法。当一方不能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可向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者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7、保险合同有哪些特点?
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民商事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具体的特点是:
(1)保险合同是双方合同。保险合同作为一种法律行为,一旦生效,便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当事人均负有自己的义务,并且必须依照协议履行自己的义务。与此同时,一方当事人的义务,对另一方来说就是权利。例如:投保人有缴付保费的义务,与此相对应的是,保险人有收取保费的权利。
(2)保险合同是附合性与约定性并存的合同。一般民商事合同完全或主要是由当事人各方进行协商以约定合同的内容。但是,保险合同则不然,其内容的产生体现了一种附合性合同的特征。所谓附合性是指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由保险人单方以格式条款的方式提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只能表示接受或不接受,一般不能改变。
对于那些可依据具体情况由当事人进行选择、商讨的合同内容,当事人可以进行充分协商,达成意思一致,即使在保险合同生效后依然可以协商,进行合同的变更。但保险合同的这种约定性往往不过多涉及合同的主要条款,并且在大量的简易保险合同中,可约定的内容相当有限。因此,保险合同的约定性是辅助的。
(3)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是指合同的订立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进行。订立合同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保险实务中,保险合同一般以书面的形式订立。其书面形式主要表现为保单、其他保险凭证及当事人协商同意的书面协议。保险合同以局面的形式订立是国际惯例,可以使各方当事人明确确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并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易于保存。
(4)保险合同是有偿合同。保险合同是有偿合同,即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必须支付相应的保费。
(5)保险合同是诚实信用合同。鉴于保险关系的特殊性,保险合同对于诚实信用程度的要求远大于其他民商事合同。可以说,保险合同的权利义务完全建立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因此,保险合同被称为“最大诚信合同”。
(6)保险

合同是保障性合同。保险合同是保障性合同,即保险合同是在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时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的合同。
(7)保险合同是诺成性合同。保险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即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保险合同即告成立,不以保费或其他实物的缴付为必要条件。

28、财产保险合同有哪些常见条款?
财产保险合同物常见条款包括:
(1)责任免除条款。在财产保险合同中,除了列明保险责任外,还须对保险人不承保的危险事故作为除外责任列于合同中,一般来说,财产保险的除外责任有:
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
②地震。
③战争、军事行为或暴力行为。
④核子辐射和污染。
⑤堆放在露天或罩棚下的保险财产由于暴风、暴雨造成的损失。
⑥因保险财产本身存在的缺陷、保管不善导致的损坏,保险财产的变质、霉烂、受潮、虫咬、自然磨损以及损耗。
⑦因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或事故造成停工、停业等一切间接损失,这些间接损失主要是指工资、利润、收益以及对外签订合同所需承担的各项经济责任。
⑧恐怖袭击。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由于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通常为列明的风险责任,因此,在保险条款的除外责任的最后,往往约定“其他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以进一步明确凡不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一概不负赔偿责任。
(2)责任承担方式条款。由于财产保险标的的价值可以按账面价值、重置价值和市价等确定,所以有必要约定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比例责任承担方式、第一危险责任赔偿方式、限额责任赔偿方式、免责限度赔偿方式。
①比例责任承但方式是以保险金额与出险时保险标的实际价值的比例来计算赔偿额,即赔偿不仅取决于损失金额,还和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有关。
②第一危险责任赔偿方式是指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按实际损失赔偿。赔偿金额等于损失金额。采用此种赔偿方式,必须明确区分第一危险部分的财产,否则,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③限额责任赔偿方式主要用于农作物保险中,一般预先规定一个固定的额度作为被保险人取得收益的标准.被保险人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额度时,视为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赔偿实际收益额与标准额度的差额;如被保险人的收益达到或超过规定额度,视为未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3)免赔条款。对于一些保险标的的损失,参考它的自然损耗,规定一个最小限度,损失额不超过这个限度,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这一限度称为免赔率或免赔额,又分为相对免责限度赔偿和绝对免责限度赔

偿。相对免责限度赔偿是指保险标的的损失达到约定的免赔额或免赔率时,保险人按全部损失不做任何扣除地如数赔偿,主要用于减少因零碎的小额赔款而必须办理的理赔手续和节省费用。绝对免责限度赔偿是指损失超过约定免赔额或免赔率时,仅就超过免赔额或免赔率的那部分进行赔偿,主要用于减少自然损耗或运输途损失的赔款。
其他诸如保证条款、抵押条款等亦为财产保险合同的常见条款。

29、如何订立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的订立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做出的法律行为。保险合同的订立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做出的意思表示。在保险合同中,一般以投保人提交填写好的投保单为要约,即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交要求订立保险合同的局面意思表示。当然,保险人也可以是要约人,如保险人也可以是要约人,如保险人接到投保人提交的已填好的投保单后,又向投保人提出某些附加条件,此时,保险人所做出的意思表示并非是完全接受投保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是向投保人发出了新的意思表示,这在法律上被视为新的要约。在该情形下,保险人是新的要约人,投保人则为受要约人,如果投保人同意接受保险人提出的附加条件,则表明投保人接受保险人的新要约,至此,投保人便成为受要约人。
承诺是指当事人的另一方就要约方的提议而做出的意思表示。通常保险人在接到投保人的投保单后,经核对、查勘及信用调查,确认一切符合承保条件时,签章承保,即为承诺,保险合同即告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被保险人签发保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单或者其他凭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
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但是,保险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保险合同生效,即保险人开始承担保险责任。我国《保险法》还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缴付保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这时合同才生效。

30、如何变更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改变合同内容或主体的法律行为。保险合同的变更通常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和合同内容的变更。
(1)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亦称保险合同的转让,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保险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其实质是合同主体的变更。保险合同的转让通常是由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所引起的。但是,应当注意的

是,财产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并不当然地导致合同的转让,因为标的所有权的转移与合同的转让是两种法律行为。在法律性质上,所有权的转移是物权行为,而合同的转让是债权债务的转让。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取决于卖者和买者的意志,而保险合同的转让则要取决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合同受让人及保险人的意志。因此,保险合同不能随着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而自然发生转让。如果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发生转移,而保险合同未作转让,则保险合同将因被保险人失去保险利益而失效;反之,如果通过到保险公司办理一定的转让手续,则产生转让的效力。
在财产保险中,保单的转让往往因保险标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包括买卖、让与和继承)而发生。一般来讲,除了货物运输保险保单可随货权的转移而背书转让,而不需要征得保险人的同意外,其他财产保险保单的转让需要经过保险人的同意。我国的《保险法》规定,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但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另有约定的合同除外。
(2)保险合同的内容变更。保险合同的内容变更一般表现为:财产保险合同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下,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种类的变化、数量的增减、存放地点、保险险别、风险程度、保险责任、保险期限、保费、保险金额等内容的变更;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的职业、保险金额发生变化,等等。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都与保险人承担的风险密切相连。合同的任何一方都有变更合同内容的权利,但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因此,只有投保人提出变更申请,并经保险人审批同意、签发批单或对原保单进行批注后,合同才产生法律效力。我国《保险法》规定,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投保人和保险人经协商同意,可以变更保险合同的有关内容。我国的《保险法》还规定,变更保险合同的,应当由保险人在原保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变更的局面协议。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一般经过下列主要程序:投保人向保险人及时告知合同内容变更的情况;保险人进行审核,如果需增加保费,则投保人应按规定补缴,如果需减少保费,则投保人可向保险人提出要求,无论保费的增减或不变,均要求当事人取得一致的意见;保险人在原保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或者和投保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上述程序使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完成,变更后的保险合同是确定保险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依据。

31、什么是无效的保险合同?
保险合

同的无效是指当事人所缔结的保险合同因符合法律法定的生效条件而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保险合同无效的原因主要有:
(1)合同主体不合格。主体不合格是指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保险代理人等资格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例如,投保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或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缔约行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保险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代理人没有保险代理资格或没有保险代理权。如果保险合同是由上述主体缔结的,则合同无效。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在缔约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采取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方式致使对方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意思表示,均构成缔约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合同无效。
(3)客体不合法。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则其订立的保险合同无效。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4)内容不合法。如果投保人投保的风险是非法的,如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等,则均导致合同无效。
(5)其他情形。例如,我国《保险法》规定,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的部分无效。我国《保险法》还规定,在人身保险合同中,除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外,以死亡为给付保险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
保险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依法进行确认。保险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是导致合同根本不存在法律的约束力。需要指出,保险合同的无效有两种情形:一是全部无效;二是部分无效。合同被确认全部无效的,其约定的全部权利义务自行为开始起均无约束力;合同被确认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依然有效。但是,如果保险合同被确认部分无效,如果无效部分与有效部分相牵连,也就是说,无效部分对有效部分的效力有影响,或者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以及保险业惯例,如果继续保持有效部分的效力有失公平或者无实际意义,则应当认定合同全部无效。
32、哪些因素会导致保险合同终止?
保险合同终止是指当事人之间由合同所确定的权利义务由于法律规定的原因出现时而不复存在。导致保险合同终止的原因主要包括期限届满、合同解除、合同违约失效、合同履行以及保险标的灭失或被保险人死亡,等等。
(1)合同因期限届满而终止。保险合同关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任何债权债务都是有时间性的。保险合同订立后,如果合同

的有效期已届满,即使未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的保险责任也自然终止。这是保险合同终止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原因。
(2)合同因解释而终止。解除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保险合同终止的原因。在实践中,保险合同的解除主要包括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法定解除是指法律规定的原因出现时,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已经生效的保险合同关系。保险人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足以影响保险人的承保决定;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谎称发生保险事故,并提出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请求;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责任;被保险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且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合同成立未超过两年;在人身保险中,合同效力中止起两年内双方未达成协议;等等。约定解除又称协议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出现了所约定的条件时,一方或双方即有权利解除保险合同。
(3)合同因违约失效而终止。因被保险人的某些违约行为,保险人有权使合同无效。例如,如果投保人不能如期(包括宽限期在内)缴纳保费,则保险人可以使正在生效的寿险合同中途失效。当然,在一定条件下,中途失效的寿险合同经被保险人履约并为保险人所接受,还可以恢复效力。但是,财产保险合同因不能如期缴纳保费而被终止合同的,则不能恢复合同效力。
(4)合同因履行而终止。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完成全部保险金额的赔偿或给付义务之后,保险责任即告终止。例如,终身保险中的被保险人死亡,保险人给付受益人死亡保险金后,合同终止;或者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财产被火灾焚毁,被保险人获得全部保险赔偿后,合同即告终止。
(5)合同因保险标的灭失或被保险人死亡而终止。在财产保险保,保险标的由于承保风险以外的原因而全部灭失,投保人丧失了保险利益,保险合同自行终止;在人身保险中,如果被保险人不是由于保险人责任范围内的原因而死亡,保险合同也自行终止。

33、什么是承保?
承保是指保险人接受保护的投保并签发保险合同的过程,即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通过协商,对保险合同的内容取得意见一致的过程。
承保主要分为核保与签单两个环节。核保是指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投保单进行审核和对风险进行研究,以决定是否接受投保申请以及确

定以何种条件(如费率水平、免赔额、保障的责任范围等)承保的行为。一般而言,核保过程结束时,承保人员可能做出的承保决定有三种:其一,拒绝投保;其二,接受投保,并且对投保人提出的保险条件不做任何修改;其三,同意在对承保条件进行某种改动的前提下接受投保。例如,承保人员提出,如果某书店的老板同意在店内安装防火自动报警系统,就同意为其提供财产保险。签单则是指保险合同的缮制。相对于签单,核保更为重要,保险人主要通过核保来保证承保质量,控制自身所承担的保险风险。高质量的承保是保险公司稳定经营的基础。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投保并非来者不拒,而是先要进行审核,只有符合承保条件的风险,保险人才同意承保。
34、承保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承保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利于控制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那些有较大风险的投保人试图以平均保险费率购买保险,这意味着投保人没有按照应支付的公平费率去转移自己的风险损失。如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按照平均选择投保寿险;居住在低洼地区的居民按照平均费率选择投保洪水保险,都是逆选择。如果有大量高风险的被保险人进入保险集合,却仅支付了平均风险的费率水平,就会导致保险人收取的保费不足,从而影响到其偿付能力。保险人承保的任务之一就是控制逆向选择的发生。
(2)有利于保险费率的公正。保险费率是根据不同风险的性质和损失程度来制定的。要公平地对待被保险人,就应该向面临相似风险的标的收取相同的费率;而公正合理的保险费率的最终实现,无疑是以核实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及其损失率为基础的。只有通过承保,确定了不同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和损失率,才能使保险费率水平与风险损失程度相当。
(3)有利于促进被保险人防灾防损。保险并非局限于处理赔案,提供经济补偿,还要立足于积极的预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防损能力,进而保证人民生活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承保的目的就是要识别和分析风险,促使被保险人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35、财产保险核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财产保险核保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受投保单、投保人资格的审核、标的风险性质的审核、责任范围的审核、投保金额的审核、保险费率的审核以及合同合法性的审核等。
(1)接受投保单。投保单是最重要的投保资料,详细记录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基本状况和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因此,核保人员一定要详细审阅投保单,从而更好地对投保风险进行研究、分类和选择。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