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年广州市中考物理II卷答题质量分析总结

2007年广州市中考物理II卷答题质量分析总结

2007年广州市中考物理II卷答题质量分析总结
2007年广州市中考物理II卷答题质量分析总结

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考试物理13题组质量分析总结

本题组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填空以选择的形式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降低了难度,命题体现了今年考试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双基考查,突出考查了不生的能力,知识的应用。命题接近学生生活,设计形式较新颖

二:平均分

本题组平均分:9.17

本小组平均分:9.35

各分数人数占考生比例%

三:错误典型及原因分析

典型错误主要有:

1.学生写错字。如振动的振,有些学生写成“震”;磁场的磁,不少学生写成“滋”;光学中有“会聚”写成“会集”;“磁场”写成“磁体”;“电磁感应”写成“磁感应”、“磁效应”、“电流效应”等,将“磁生电”写成“电生磁”;“振动”写成“运动”,“定向运动”

等等。

2.对测量表的读数问题,一些学生看表不仔细,原本对好的读数读不准确。估读普遍存在问题。

3.对透镜成像规律没有掌握,随意填,对虚、实像问题没有弄清。对透镜的聚散性没有掌握。

学生答题中明显不足的是:基本物理名词写错,读数读错,学生在理解题意上存在问题,数学计算能力明显不足,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导致得分率不高。

四:今后教学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落实基本概念,加强简单的计算能力。教学中注重加强与生活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指物说理,指物明理的教学。

五:对本题的意见及建议:

希望今后试题更贴近生活,适当区分成绩好与差的区别,将区分度适当加大。

2007年中考物理第17和18题质量分析

(一)平均分:4.26分

(二)各分数人数占考生比例%(广州一中阅卷场总数65420份)

(三)错误典型及原因分析

1.第17题

(1)共同问题:

①标示位置所用线条较粗,出现较大误差。反映部分学生学习态度马虎,随意。

②作图错误涂改不清。建议用铅笔作图。

(2)第(2)小题错标为+10℃。反映学生审题不细。

(3)第(3)小题主要是未注意量程和分度值。同样反映学生审题不细。

2.第18题

(1)没有确定像点,凭感觉大致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像点模糊不清,又缺光线反向延长线;

(3)光线画成虚线;

(4)光线缺箭头;

(5)光线反向延长线用实线并标箭头。

(四)典型答卷

无箭头,扣1分

像点模糊不清,

无像点计0分

(五)今后教学建议

1.使学生学会常用仪器的读数(特别注意最小刻度值)以及标示方式;

2.规范作图,特别是光路图;

3.最好用铅笔作图,便于修改,但要注意所画线条的清晰

(六)对本题的意见或建议

1.只用铅笔画图,便于修改;

2.所给图示应尽量大些,刻线与刻线之间应有明显的距离。

19题组评卷分析

19题:

●典型问题:

1.实物图:大多数学生将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接在它的脚上或是上面的接线柱;

2.电路图:1)没有用直尺画图连线;2)变阻器的画法不规范,有很多种错误的画法;3)电路元件画在电路图的拐角处;4)电路图与实物图的元件连接顺序不对应,电流方向两图相反。

●建议:

1.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图要画得大一点,瓷筒要用白色。

2.严格要求学生用深色的笔画图,颜色太浅对评卷造成很大的困挠,有些图根本无法看清连线。

3.评分标准要与平时的教学要求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画图的规范,评分标准也应逐步收严。

20题组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总结

一.平均分

二.错误典型及原因分析:

1.重力与质量的概念模糊不清,把质量m误认为重力G。

2.用数学方法解题。如设立未知数x、用÷进行运算……

3.思维过程正确,但是没有写出公式或用文字公式。

4.功率和机械效率意义、功率和压强这两个物理量符号相互混淆。

5.没有带单位代入数据,或结果漏写单位、没用专用单位。

6.公式变形时用连等方法表达。

7.物理量符号书写不规范,如把η写成n、y、h……,功率P写成p。

8.不会区分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的意义,如s=60s。

9.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强差人意,一些简单的运算都会出现普遍的运算错误。

三.典型答卷:(如下列图片)

四.今后教学建议:

1.狠抓双基,把上述问题跟学生讲清楚,不要轻易导致失分。

2.空白答卷仍不在少数,从等分曲线可知,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以后要注意激发临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五.对本题的意见或建议: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清晰,注意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建议把评分等级标准定得再细一点,由1分降到0.5分,执行时较易把握。

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总结

(第21题)

一、分数统计(共65231份试卷)

二、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1)问中:1、不会看图像读取数据

2、不会用明显的坐标点采样

3、公式变形求电阻写成R=I/U

(2)中出错最严重的是没能注意题目中的给出条件:“把a 、b两个电阻串联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的字样

第一问:1、没有认真审题确认求电阻b的电功率,用a的图像进行采样,代入

2V×0.2A得出0.4W的结果,错误地求出了a 的电功率.

2、先求出了总电压U=U

a +U

b

=2V+1V=3V

和b的阻值R

b = U

b

/I=1V/0.2A=5Ω

而错误地求出了b的电功率P

b = U2/R

b

=(3V)2/5Ω=1.8W

3、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搞混,而用电压相等,用2V的电压为条件进行

采样计算,从图象中查得电流是I

b

=0.4A

P

b = U

b

I

b

=2V×0.4A=0.8W

4、先求出b的阻值R

b = U

b

/I=1V/0.2A=5Ω

再求b的电功率P

b = I

b

2R

b

=0.2A2×5Ω或写成0.22A×5Ω或直接写成

0.04A=0.2W

5、有相当一部分的考生把电功率的单位写成P

a

,可能跟压强P的单位搞混淆了

第二问:1、错误地求出了电功率之和当成电能之和

P

总= Pa+P

b

=0.2W+0.4W=0.6W

2、电功跟电功率的物理量符号及单位混淆不清

三、典型答卷

(1)解法一:由图像知,当U a=2.0V时,I b=0.2A

R a= U a/I b=2.0V/0.2A=10Ω

解法二:由图像知,当U a=1.0V时,I b=0.1A

R a= U a/I b=2.0V/0.2A=10Ω

(2)解法一:①电阻a、b串联,当电流表示数0.2A时,电I=0.2A,从图像中获知

U b=1.0V;U a=2.0V

则电阻b的电功率 P

b

= U b I=1.0V×0.2A=0.2W

②总电压 U= U

a +U

b

=1.0V+2.0V=3.0V

消耗的总电能W=UIt=3.0V×0.2A×60s=36J

解法二:①电阻a、b串联,当电流表示数0.2A时,I=0.2A,从图像中获知U b=1.0V;U a=2.0V

则电阻b的电功率 P

b

= U b I=1.0V×0.2A=0.2W

②电阻a的电功率 P

a

= U a I=2.0V×0.2A= 0.4W

总电功率 P= P

a +P

b

=0.4W+0.2W=0.6W

消耗的总电能W=Pt=0.6w×60s=36J

解法三:①电阻a、b串联,当电流表示数0.2A时,I=0.2A,从图像中获知U b=1.0V;U a=2.0V

则电阻b的电阻 R

b

= U b/I=1.0V/0.2A=5Ω

电阻b的电功率 P

b

= I2 Rb= (0.2A)2×5Ω= 0.2W

②电阻a的电功率 P a= I2 Ra= (0.2A)2×10Ω= 0.4W

总电功率 P= P

a +P

b

=0.4W+0.2W=0.6W

消耗的总电能W=Pt=0.6w×60s=36J

解法四:①电阻a、b串联,当电流表示数0.2A时,I=0.2A,从图像中获知

U b=1.0V;U a=2.0V

则电阻b的电阻 R

b

= U b/I=1.0V/0.2A=5Ω

电阻b的电功率 P

b

= I2 Rb= (0.2A)2×5Ω= 0.2W

②电阻a、b的总电阻 R= R a +R b=5Ω+10Ω=15Ω

总电功率 P= I2 Rb

b

=(0.2A)2×15Ω=0.6W

消耗的总电能W=Pt=0.6w×60s=36J

四、今后教学建议

1、教学中,切记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例题,作业,难度系数在

0.8以上为好。放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示范,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分析思路,

教师强调计算题的规范程度。首先让学生感到能学,避免一开始就用难题把一部分学生吓住,失去信心。

2、习中,要让学生搞懂每一个知识点,包括认清概念、记住公式、规律、会做简单的

习题,再进行单元体系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相关概念的辨别和区分。

3、计算题习题处理过程中,不要以解决某一题为目的的泛泛而谈,要教会学生解题思

路:一明确要求什么?二回顾思考有关公式是什么?三认清已知条件是什么?怎样准确找出有用信息?。难易题的区别在于已知条件的给出方式不同,容易的直接给出,有些需要用到其他相关知识技能的应用,这就是所谓的隐含条件,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命题趋向于图表,图象的应用,图表题是考察考生能从多个信息中识别有用信息并处理的能力,图象题是考察考生能从二维坐标的两个物理量的转换,获取信息来应用,这类题贴近生活,突出考察了考生的能力,题型灵活,避免了空洞直白,和纯理论的人为设计的难偏怪题。四、怎么加工求出未知量,并且书写不扣分?

4、其实计算题不是难题,分层教学可以发动学生课后找题,小组探讨,教师监控指导。

五、对本题的意见和建议

有关图象的计算题,在我市中考命题中还是第一次,是初步尝试,试题的展现已透露出命题人出于全市各区教育均衡程度考虑,照顾了大多数考生的平均水平,尽量使问题明

显,同时又注意考察了考生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题知识覆盖面广,包括了电学的串联电路问题,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和电能五个物理量,要求学生重点明确,概念清楚,试题语言简练,文字量不大。因此说这道题的命题还是比较成功的。

有关直角坐标系图线的物理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从定性上升到定量,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的过程。也十分适合初中学生向高中物理知识转变的特点。在今后的学业考试中,建议适当地在命题过程中渗入此类题型,对初高中的含接,会十分有好处。

我的建议是:是否可以在以后的有关电学计算题中,能进一步与实际家用电器电路相联系或能结合点热学、力学简单的计算,当然还得保证计算量不大。

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总结(22题)

一、评分标准:

答:根据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流速小的方压强较大(列出规律1分),火车车速快,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动的速度也较快,车与人之间的空气压强较小(1分),人离火车较远的一侧,空气流速较慢,空气的压强较大(1分),所以人离火车较远的空气压强大于人与车之间的空气压强(1分),人两侧的空气压力差把人推向火车。

评分补充说明:

(1)本题得分点可分为3处,第一处是写出流体压强的规律,并能描述出火车告诉火车附近流速压强的变化(2分),第二处是能正确描述出远离火车处压强的变化(1分),能比较出人所处的位置两侧的压强大小得出是压力差把人推向火车(2分)。只要表达意思相同或相近就能的分。

(2)能够回答出要点,但文字表达不通顺,本题一次性扣1分。

(3)只能写出理论句子得1分,例如流速大,压强小或流速小,压强大都可以。(4)没有单独写一遍理论句子,但能直接写出火车高速经过时,火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可得2分。

(5)要写出人离火车较远的一侧流速小,压强大,或者写出人离火车较远的一侧的大气压强保持不变才能得1分,直接写大气压强大,没有写出为什么该处压强较大不得这1分。方位词合理能得分。

(6)能比较出人两侧的压强或压力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得2分。

(7)比较压强时,方位词表达有误一次性扣1分;例如:火车周围的压强小于人周围的压强;轨道上方的压强小于轨道附近的压强。这些方位词表达错在有区域重叠的歧义。

(8)关键字词出现错别字,一次性扣1分;例如:“气体”写成“汽体”。(9)表达中,全部用比较的方式回答,可以按情况给分:根据流速大,压强小的规律,人与火车之间的流速大于人离火车较远的一侧的流速,人离火车较远的一侧大气压大于人和火车之间的大气压,所以人被推向火车,可得5分。

二、平均分:

各分数人数占考生比例%:

三、错误典型及原因分析:

1、把理论句子表达为“火车速度快,压强小”,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流速快,压强小指的是流体的特性。

2、只能写出火车经过时,空气流速大了,压强小了,但并不正能正确分析出是压力差把人推向火车,原因在于学生只死记硬背了这个物理规律,但并不会运用它来解释现象。

3、学生能表达出规律和分析,但不能正确表达哪个区域的空气流速大了,压强小了,那个区域的压强大了,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注意准确用词,只用了一些简单的字眼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说这部分学生还是词不达意。

4、直接说因为火车经过产生很大的风火产生吸力把人吸进轨道,这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掌握流体压强的规律。

5、举出了吹纸片的实验,(飞机原理)用打比方的方法解释现象,但就是不能说出流速大,压强小。原因在于学生对吹纸片的实验印象比较深刻,也知道这是相同的道理,但就是没有掌握这个理论句子,写不出来。

6、写出完全无关的物理知识,如:惯性;磁效应;摩擦力;动能;电流等,原因在于学生一点都不懂,但又不想放弃,所以把自己知道的物理词语列出来了。7.把理论句子写成“压强小,流速大”。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这其中的因果关系。

8.在表达过程中,一些关键字没写或写错,但意思却是正确的,体现存在考试的心理压力

四、典型答卷:

1、0分的典型答案:

(1)用惯性的规律解答。例如:人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由于火车经过而动起来,人的重力比火车小,下半身随后也运动起来。

(2)把该现象理解为一种磁现象。例如:因为空气流速大,就会产生磁效应;人具有磁性,火车有磁效应;轮子与铁路产生摩擦,产生磁性等。

(3)规律背错,例如:流速大,压强大;火车速度快,压强小。

(4)有压强的概念出现,但完全没有规律依据,只写出了一些分析的句子。例如:火车开过时,风速很大,大气压强比火车开过的大气压强要大;人与列车之间的压强小,人身后压强增大,把人压向火车。

(5)这和吹纸片的实验一样,从两片纸中间吹起,两张纸就会向中间靠拢,所以火车经过时,人也会向火车靠拢。

(6)在答题区域中,出现一大堆公式

2、1分的典型答案:只写出了理论句子,没有任何合理的分析。

3、2分的典型答案:

(1)火车经过时,周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站在火车附近就会有被“吸”进去的危险。

(2)流速大,压强小,大气压不变,人站在火车附近就会有被“吸”进去的危险。

(3)火车经过时,周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所以人被推向火车。

4、3分的典型答案:

(1)火车经过时,周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大气压强大于火车周围的压强,所以人会被推向火车。

(2)火车经过时,周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大气压不变,所以人被“吸”进轨道。

5、4分的典型答案:

(1)火车经过时,周围(轨道里)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周围(站台外)的压强大于火车周围的压强,压强大向压强小的方向推,人就被推向火车。(2)火车经过时,周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人背后的压强变大,压强差把人推向火车。

(3)火车经过时,周围的空气流速变大,人身会后的流速基本不变,人身前的压强小于身后的压强,所以人被推向火车。

6、5分的典型答案:

(1)火车经过时,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远离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人站在火车的附近,因为压强差,容易被推向火车。

(2)火车经过时,人与火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人身后的压强不变,大于人于火车之间的大气压强,形成压力差,把人推向火车。

(3)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火车高速经过时,人身前的空气流速,人身后的流速小,形成压强差,所以人有被“吸”进轨道的危险。

四、今后教学建议

(1)对于应用规律解释现象的问答题,注意培养学生养成3步答题方法,第一步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第二步,把物理规律融入现象进行分析;第三步,利用因果关系用分析推论出结论。

(2)严格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答题,用词要准确,表达要清晰,使到不懂物理的人阅读后,也能理解其中的规律。

(3)对于一些重要的规律把它们常见的相应的生活现象归类,例如:惯性,流体压强规律,改变压强,改变摩擦力等;让学生能系统的知道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总复习的时候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区分训练,避免学生张冠李戴。

五、对本题的意见或建议

本题是一道经典的物理考题,能很好的考察学生用物理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很符合新课表的要求。但是得分比较低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没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往往因为忽略了基本理论而不得分。建议可以在问法上可以引导学生先答出这个现象符合什么物理规律,然后再让学生解释原因,相信这样可以使一部分基础中下的学生从0分变为可得1分

23题:

●典型问题:

1.第三个空没有注意单位转换,写成0.9,或是转化错误,写成0.9×10-3;

2.第一个空写成5.4,导致第三空也跟着错;

3.天平的游码读数时以右边为准,读成9.2或9.4;

4.第一空与第二空因为粗心刚好填反。

●建议:

1.游码的图放大,左右的范围更宽,使学生能够分析得更清楚;

2.第一空的“9”和第二空的“10”之间要有更大的差距,以免学生因为粗心填错,或是评卷员因为疲劳而误判。

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考试物理试卷24题质量分析总结

●本题所考查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涉及的知识点

1.通过两组数据分析,得到实验的共同结论(第一个问题)

2.通过电路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第二个问题)

3.能够选择适当措施解决实验中的问题。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在电路中改变电路的电流,增加实验的数据测量的次数,使结论更可靠。知道并联各支路电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选择不同的电阻各支路的电流不同。

●质量分析

一、平均分:3.92 标准差:2.13

二、错误典型及原因分析:

1.不知所云,把所有的物理规律全部写上。如第一空把并联电路的所有公式都写上了:

2.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如要求写出改进之处,写为可取之处:

3.不能正确地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定量的关系:

4.没有通过两组数据分析,得到实验的共同规律:

5.没有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或改进之处,答非所问。如:

6.实验结纶的前提写错:

7.不能很好分析实验原理和目的。如不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目的。小芳使用滑动变阻器是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实验的多组数据。很多学生认为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其平均值。对于小明的实验不能分析出导致错误结论的原因:

8.文字表达错误、错字、漏字等。如:数据太少写成“数据太小”,总电流写成“重电流”、“电流之和”写成“电流之合”、滑动变阻器写“滑轮变阻器”、“滑轮阻力器”或“电阻继电器”等不规范的表达:

9.不能动笔,交空白的也有一定比例。

三、典型答卷

1.能够很好地理解题意,表达简练、准确。

例1:

2.能够准确理解实验目的,能够分析实验的原理:

例2:

例3:

例4:

四、今后教学建议

1.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规律和概念的物理意义,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3.注重科学规范的表达训练,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五、对本题的意见或建议

1.第3个问题由于涉及具体实验方法的开放性,同时,学生在文字表达方面的存在不足等,因此给评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本组在制定评分细则时,从实验操作或实验目的两方面去考查,学生只要回答正确的都给满分。

2.建议今后继续做好科学探究问题的考查,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能从学生和教材(或课标要求)的实际,制定出合符实际的评价标准,准确、客观地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评价。

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总结

第25题

一、平均分

二、错误典型及原因分析:

1、不经过公式的推导,直接写出P=ρgh。原因可能直接套用了液体压强公式。

2、不用已有的三个物体做实验。原因可能是不理解题意,没有控制变量。

3、把三个物体举到半空放下,去观察物体在沙中的凹陷程度。原因可能是不理解题意,套用了研究重力势能的实验。

4、语言表达能力差。如“凹陷”写成“下沉”、“下浮”、“下凹”等。

三、典型答卷

错误:表述不清晰

错误:推导过程不完整,设计实验时完全没有理解题意

错误:不理解题意,实验设计成“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错误:对物体A、B、C多加了一个力,不能满足“F=G”

错误:不理解题目条件,认为铁块A、B、C为空心。

错误:不利用已有的三个物体,自己所选的物体不能满足“是圆柱体或是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密度相同”。

错误:公式推导过程与答案相反,导致结论选错。

错误:不理解题意,死记实验。

四、今后教学建议

1、应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尤其是一些推导公式:如液体的压强公式、浮力公式等。教师在教授时应注意让学生掌握推导的方法,而不是推导的结果。

2、平常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物理术语及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课堂提问时注意纠正学生表述上的错误和不准确。

3、在实验中应不断地灌输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

五、对本题的意见或建议

初中学生对分式的掌握没有高中的学生好,平常较少训练对公式的推导,实验题中最好不要出现公式推导,应该更多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的结论和过程。

作为探究实验题,开放性可再大一些,答案不唯一,让大部分学生能体现自我见解,都能得分。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图1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A .14mm B .145mm C .500mm D .50.0mm 2.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2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3.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 .振幅一定更大 B .振幅一定更小 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4.对比图3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 A. 火电发电量将减少 B. 水电发电量将增加 C. 我国将以核能发电为主 D. 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减小 5.如图4所示,通电导线a 、b 固定不动,左磁体对a 的作用力为F a ,右磁体对b 的作用力为F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顶部 底部 A 顶部 底部 B 顶部 底部 C 顶部 底部 D 2017年发电量 (单位:亿千瓦时) 火电 46627 72% 太阳能 967 1% 核电 2481 4% 风电 2950 5% 水电 11898 18% 2030年预测发电量 (单位:亿千瓦时) 火电 47570 55% 太阳能 9300 11% 风电 10000 12% 水电 15900 18% 核电 3600 4% 图3

6.如图5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 则小芳 A .得到电子 B. 失去电子 C. 得到原子核 D. 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 7. 如图6所示,OQ 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 匀速直线运动到Q. OP 段拉力F 1为300N ,F 1做的功为W 1,功率为P 1;PQ 段拉力F 2为200N ,F 2做的功为W 2,功率为 P 2.则 A. W 1> W 2 B. W 1< W 2 C. P > P D. P < P 8.如图7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G 甲> G 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A .大于5N B .等于5N C .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 .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9.物质M 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8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 .固 液 气 B .气 液 固 C .气 固 液 D .液 固 气 10.如图9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 度静止释放,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 、Q 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 甲球在P 点和Q 点的机械能相等 C. 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 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11.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10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乙(后拍) 甲 乙 F 1=5N F 2=10N 图7 图6 4m 6m F 1 F 2 P Q 水 西 东 B. F a 、F b 方向相同 N S N S a b 图4 A. F a 、F b 方向相反 N S N + - + - + - + - S a b 左 右 左右 左 右 C. F a 、F b 方向相反 N S N S a b D. F 、F 方向相同 N S N S a b

中考物理质量分析

1、要注重双基落实。注重双基就是继承,但同时又有发展,如在落实好双基的过程中要讲过程与方法,贴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注重双基的形成过程,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简单的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物理教学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新科技发现和社会热点。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应从课外书籍、杂志、广播、报刊、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扩大视野,丰富教材内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 2、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教学中要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的关系,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代替物理实验。课堂上的实验做与不做,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 3、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尝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增进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树立科学价值观。 4、适度加强学生计算题解题的能力。初中物理计算题是物理知识的重要应用,是一种需要综合利用相关的物理、数学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的题型,同时,也要注意“适度加强”,并不是要走繁难的老路,而是要注重解题能力和规范的培养。 5、应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注重拓展教学空间。初中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既是学好物理的需要,更是中考的重要方向。但初中学生,又特别是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与生产、生活联系的同时,充分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论文、参观等,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并学以致用,达到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总之,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在理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和学生的前提下,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概念课一定要讲透、不仅注重其内涵,还要注重其外延,在理解概念时必须字斟句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相关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对复习课注重物理规律及知识的网络形成;对实验课既要注重规范性和严谨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对物理学家探索过程的再现,让学生真正参与和感受,反对机械式的训练和题海战术,更反对把物理当成文科教,而不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及物理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 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A. 乙音调较高 B. 甲响度较大 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 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A. 质子和电子 B. 中子和电子 C. 质子和中子 D. 质子、中子和电子 3.如图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滚 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 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新停下来() A. 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 B. 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 C. 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定律不一定成立 D. 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在高温物体 5.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g/cm3)() A. a B. b C. c D. d 6.导线a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a在磁场中按图中v的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 的是(a在A、B选项中与磁感线平行,在C、D选项中垂直于纸面)()

A. A B. B C. C D. D 7.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 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 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 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A. B. C. D. 8.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 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9.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 的功为W 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面从C点匀速拉至B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 C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A. B. C. D.

2019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真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第4页,第二部分第4至第7页,共7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吧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累。 2.第一部分每小題选出各業后,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業标号涂黑如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写在试题上。 3.第二部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業,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细笔或签字笔作参。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接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无放 4.考生必须保持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文回。 5.全卷共24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如题1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A.子和电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3.如图2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滚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 ) A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 B.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 C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不一定成立 D.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甲物体传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夫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5.如图3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g/cm2) ( ) A.a B.b C.c D.d 6.导线a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a在磁场中按图中v的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在 A、B选项中与磁感线平行,在C、D选项中垂直于纸面)( )

2020广州市中考物理真题

2020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1 到第3 页,第二部分第3 至第10 页,共10 页.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8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 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 第一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二部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 铅笔外. 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不准使用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全卷共24 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共36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 量程3m,分度值1mm 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2. 图1 中符合家庭用电安全要求的是 3.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 4. 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A. 红光透过苹果 B. 苹果只吸收红光 C. 苹果只反射红光 D. 红光折射进苹果 这样用试电笔 接触火线 B 允许最大电流6A的插座 连接多个用电器 A 电冰箱用这样 的插座和插头 C 按这样的电路图 连接插座和电灯 D

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质量分析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 为切实加强对我教育工作站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正确审视现阶段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教育工作站于4月26日对全站1-5年级进行了期中质量检测,并和裴家营教育工作站、永丰滩教育工作站、西靖教育工作站对六年级进行了联考检测,现就结合本次成绩与平时的教学常规管理,特此对照检查作出分析,本着发现问题,及时弥补,不骄不躁,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基础,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1-4年级基本情况:各数据统计如下表 表一: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成绩统计表

表二: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成绩统计表 从以上表一,表二统计数据看,一年级语文希望,新西,中心小学均有进步,其中新西小学进步较大,上升6个名次,除此之外其它学校都有所退步,麻黄台退步较大,金滩小学保持稳定但成绩靠后;一年级数学二墩、中心、侨心有所进步,其中二墩进步较大,前进6个名次,新西、四墩两所小学成绩退步较大,退步4-5个名次。金滩小学一年级两次整体成绩均靠后,与成绩靠前学校相比差距较大,语文平均分相差10分以上,数学平均分相差15分以上,相关代课教师应该高度重视。 二年级语文希望、麻黄台、新西、四墩小学有所进步,并且进步较大,其中四墩进步7个名次,希望进步4个名次,麻黄台进步5个名次,除此之外其它小学均有所退步,其中白板滩退步严重,退步6个名次;数学希望、中心、麻黄台、侨心、四墩有所进步,其它学校均有所退步,其中白板滩

小学退步8个名次。白板滩二年级整体成绩退步严重,应该引起重视。 三年级整体成绩基本保持稳定,但是成绩靠前与靠后学校相比较差距较大,语文平均分相差接近20,数学平均分相差接近30分,英语平均分相差接近30分,因此相关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分析原因,加强管理,争取提高成绩,缩小差距。 四年级语文成绩整体保持稳定,数学、英语成绩整体有所提升,但上升幅度较小。中心小学成绩靠前且稳定,金滩小学数学英语进步较大,白板滩小学四年级成整体绩靠后并且有所退步。英语与数学成绩靠前与靠后学校差距较大,达到15分以上。 (二)、五年级基本情况:各数据统计如下 表一:摸底考试各班成绩统计表 表二:第一次月考各班成绩统计表

物理2016年中考质量分析内容及改进措施

2016年中考已经结束。为认真落实教育方针;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促进我校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对今年中考物理学科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校参加中考学生340人,物理学科平均分为34.0 5,及格率为25.59%。优秀率:3.53%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68分,最低分7分;从总体看来,全县平均分37.2 6,我校34.05,比平均分低3.21,从整体看该学科成绩分数偏低,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欠缺。优秀生不够多,中等生比较少。成绩低学生较多。 二、试题分析 理综(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物理占70分,物理共四道大题,26个小题,试题题型包括选择题28分、填空题10分、作图与实验与探究16分、计算题16分。现在我将各试题做具体分析如下: 第1题考察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连通器的基本概念,学生应该容易得分。第2、8题对日常生活中的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

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这几道题应该容易得分。. 第3题:声音的特性,本题是一道综合了日常知识的特点,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 第5题: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是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容易得分。 第6题: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安全用电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第7题:此题主要考查了力学的应用,我感觉这道题学生丢分的比较多,有的学生不会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对物体移动速度和电动机移动速度不会分析,丢分应该较多。第8题: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如果在平时不注重对凸透镜成像的三个规律让学生理解,学生对这道题容易丢分,所以教师在复习时应重点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的应用。 第9题:知道并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解决该题的关键,教师应强调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10题:此题以红绿灯为素材,考查了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广州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2016?广州)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1. (3分) A.2.5km B.2.5m C.2.5dm D.2.5cm 2.(3分)(2016?广州)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 发出的声音() 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 3.(3分)(2016?广州)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 述物质结构的是() A.B.C.D. 4.(3分)(2016?广州)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蓝牙通信的电磁波() A.是蓝光 B.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 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D.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小 5.(3分)(2016?广州)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

A.L1的电阻比L2的大 B.L1两端电压比L2大 C.若L1灯丝烧断,L2两端电压不变 D.若L2灯丝烧断,通过L1电流变大 6.(3分)(2016?广州)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的铝箔气球两次均 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气球() A.不带电B.带正电 C.带负电D.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7.(3分)(2016?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燃机是利用电能做功的机械 B.内燃机在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内燃机在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随着技术的进步,内燃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8.(3分)(2016?广州)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16?广州)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完成9、10题. 9.(3分)物体在() A.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MN段的速度大于OP段的 C.MN段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OQ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F 10.(3分)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W M N、W O P,功率分别为P M N、P O P,则()

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四年级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了,为了加强以后的语文教学,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本次月考做个简单的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月考参加人数共有23人,语文平均分76.9分,全班考试90分以上的有5 个同学,80-90分的有6人,70-80分的有6人,60-70分5人,不及格1人。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试题共分为三大题:基础知识巩固、阅读闯关、写作训练。 第一大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分别针对字词音节、成语积累、文章背诵、变换句式几个类型题。80分以上的同学在字词、文章默写这一部分失分不多,但80分一下的同学基础普遍较差,尤其是有许多强调过几遍的问题仍然做错。。大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掌握较差,部分同学不能准确把握会认的字的正确读音,容易受方言的影响,尤其是多音字,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没有注意读准字音 第二大题是阅读短文。主要考察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还是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还很薄弱,经常读书,经常训练,相信学生会慢慢掌握要领的。阅读《庐山的云雾》,学生们作答的差强人意,几乎所有人都存在错误的。尤其是对文章的具体分析中,出错率非常高,几乎全班人不理解“过渡句”的意思。四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显然缺乏有效的训练,做题中表现的很生涩。 第三大题是作文。要求写一处美丽的景观,是考察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和对自然美的感受。部分学生能抓住所描写的景物展开描写,语言优美,情感动人,但一部分同学文章缺乏基本的结构框架,较为杂乱,另少数几位同学未能理解题意,写的不是自然景观。 三、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综合能力薄弱.本次考试我班平时认真的学生答题比较好。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平时学习不扎实的同学失分多。 2.阅读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中考物理质量分析

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该份试卷的考试形式、总分(100分)、和考试时间(90分钟)均符合考试大纲,题量共35题,题量适中,覆盖率较高,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版面排列合理,试题格式和插图规范、美观,图文并茂;试卷结构简约合理,语言简明易懂;各题的分值较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解答。卷面设计注重了人文性,改变了试题枯燥、生硬的面孔,使用生动、活泼的情景和语言,给学生以亲和感;它设置的情景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同学们通过考试更加关注健康、安全等热点问题,体现了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 各题型分布情况如下: 该份试卷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考查学生,该份中考试题的编制努力做到杜绝了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避免了成题和陈旧内容试题,加强了试题情景的设置。 二、试卷内容分析: 2010年试卷总体质量良好,力求通过真实情景对三维目标进行全面考查,下面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这些特点 (一)、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 加强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1)考查学生对基本仪器的掌握情况 例如:实验探究题的第28小题着重考查了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第31小题考查了电阻箱和电流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第33小题考查了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与读数等。 (2)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程度 例如:单项选择题的第2小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第3小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第5小题

考查杠杠的辨别;第6小题考查电磁波的特点;第7小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第8小题考查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第9小题考查了安全用电常识;第17小题考查参照物等第;20小题考查机械能的转化;第22小题考查热值;第21小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原理。 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初中生要重点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这些知识零碎地分布在各个章节(各个模块)中。教师在章节复习及中考复习时应帮助学生进行归纳、集中、总结,利于学生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考试作答的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的提取效率决定着他们的中考成绩。学生在两年内学习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提炼与存储,在考试中要提取相关的知识进行作答,其难度是较大的。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就是降低知识存储与知识提取之间跳跃的难度。当然,对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要求不能随意提高难度。 (3). 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解释生活、生产和自然界中的现象的应用能力 例如:第2小题、第3、4、6、19、20、22、27小题等 (4)考查的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社会与科技 注重联系生活、社会与科技,在真实情景中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例1、2009年12月6日,在南靖麒麟山公园举行第二届土楼文化节故里专场音乐会,场外附近的听众通过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是著名歌手谭晶正在演唱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评析:该题与土楼文化为背景,考查声音的特征知识,本土化教材的选用,增强了学生的亲近感,让学生在了解家乡变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声音特性方面的知识的考查。 (二)、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注重考查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方法该份试卷涉及的探究试题考查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新颖性和原创性,强调灵活利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提出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和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等能力的考查,能针对探究过程中的某些要素进行考查,力求使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的

2018年广州中考物理真题(打印版-非照片版)+官方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第3页,第二部分第4至第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第一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 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4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图1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A .14mm B .145mm C .500mm D .50.0mm 2.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2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3.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 .振幅一定更大 B .振幅一定更小 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4.对比图3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 A. 火电发电量将减少 B. 水电发电量将增加 图1 …………………………………………………………………………………………………………………………………………………………………………… 订 线 装 密 封 考生号: 姓 名: 图2 顶部 底部 A 顶部 底部 B 顶部 底部 C 顶部 底部 D

一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报告.doc

一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刘明元 第一题,卷面整洁,书写美观。我觉得这一题对于刚进入一年级的同学是很重要的,大部分同学做的很好,只有几位同学乱写乱画。。 第二题,考查学生对声韵母表的掌握,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写对,有少数学生还背不下来,书写不规范,老师应课下指导。< 第三题,考查学生对整体认读音节的把握情况,这一题掌握的还不错,有少数同学要做一下课下辅导。 第四题,考查学生对射线音节的把握情况,“j、q、x”方面的射线音节把握不准,应重点讲解“j、q、x”后面只跟“ü”,并且后跟ü,并且把“ü”眼挖去。应当难点巩固。 第五题,读词语,连音节。就是洗衣服错的多,其他的词语大部分对了。 第六题,考查学生对读词语写音节的掌握情况,同学们会拼不会写,平时让他们写少了,课下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写。 第七题,看图连音节。这一题做的不错,因为图画对孩子们来说有吸引力。 第八题,考查学生对背诵课文的掌握情况,做对的不多,以后应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多读课文。 第九题,我会根据读音画一画。这一题做的很好,因为画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第十题,读一读,写谜底。同学们做的不错。在做卷子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一部分同学卷子没做完,时间不够,看来同学们缺少做卷子的方法,不过也能理解,因为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考试,平时应该多给他们讲讲做卷子的方法。 在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需要在改进

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需要重视: 1、要不断的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尽量做到新知旧知两不误。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务之急。 从某种意义上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习惯所起的作用绝对大于一时一地所取得的考试成绩,而且习惯和学习成绩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非浅。 3.积累——语文课不可关闭的窗口 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有教丰富的积累,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读“万卷书”的时候可以积累,许多体式、结构、佳篇,似蜜蜂采蜜,广收博取。因此,作为教师,应清楚的认识积累和创新的关系,大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积累。 4.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要创设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并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运用于生活。 精品资料

2018年广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 第一部分(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图1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 2.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2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图2 3. 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4. 对比图3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 A.火电发电量将减少 B.水电发电量将增加 C.我国将以核能发电为主 D.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减小 图3 5. 如图4所示,通电导线a、b固定不动,左磁体对a的作用力为F a,右磁体对b的作用力为F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6. 如图5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原子核 D.相互排斥的肉发带上同种电荷 7. 如图6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到Q。OP段拉力F1为300N,F1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PQ段拉力F2为200N,F2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 A.W1>W2 B.W1P2 D.P1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A.大于5N B.等于5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9.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8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图8 图9 图10 10. 如图9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假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C.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坐的功相等 11.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10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向西加速 B.向东加速 C.向西减速 D.向东减速 12. 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图11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12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2020年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质量分析

2020年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1:期中考物理试卷主要特点:第一,题型稳定,试卷中,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实验、计算题,保持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第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第三,重点突出,重视双基。 2:试卷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考查了的本阶段所学物理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性准确,学生不易产生歧意。总之,试卷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考察,是一份能使学生接受的试卷。

3:填空题中有一个地方出错第14题后选填中(填“小灯泡”)应改为(填“电压表”)。 二、学生答卷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学生试卷认真、仔细的批改,对各题认真的研究分析,对成绩客观 公正的分析比较来看,整体还能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的。通过这次考试真实的检测了九年级学生这半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好的措施和存在的不足,这将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下阶段教学指明方向。1:大部分学生答题时还能较好的按要求作答。 2:但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如第3、4、7、9题。

3:大部分学生对没见过的物理现象都感到较棘手,出错率较高。如第5、19题。 4:答题规范性不强,计算题板书不规范,数据无单位,不写公式或符号乱用,如第18、26题。 5:实验,探究题学生得分率低.如第21、22题,学生没有理解探究内容的内涵导致错误. 三、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1:立足《课程标准》,作好教学工作。 2: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要扎实。概念的意义、运用要清晰,教学举例要典型性、示范性。实验教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想象,思考实验设计的个环节意义,解决实验中一些技术问题。实验后,再进行有关的实验题讨论,巩固所得知识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2015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和答案正式版

物理试卷 第 1 页 共 12 页 秘密★启用前 2015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第4页,第二部分第4至第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 第一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二部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 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全卷共24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 这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不停地运动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 2. 图1所示电路,L 1的电阻比L 2的大. 开关闭合,灯均发光,则 A . V 示数等于V 1示数 B. V 1示数大于V 2示数 C. A 示数大于A 1示数 D. A 2示数大于A 1示数 图1 L 2 L 1 L 1 L 2 A A 1 A 2 V 1 V V 2 …………………………………………………………………………………………………………………………………………………………………………… 订 线 装 密 封 考生号: 姓 名: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得合题意 1.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A. 乙音调较高 B. 甲响度较大 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 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A. 质子和电子 B. 中子和电子 C. 质子和中子 D. 质子、中子和电子 3.如图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摆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 A. 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 B. 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 C. 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定律不一定成立 D. 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在高温物体 5.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g/cm3)

A. a B. b C. c D. d 6.导线a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a在磁场中按图中v的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滋的是()(a在A、B 选项中与磁感线平行,在C、D选项中垂直于纸面) A. A B. B C. C D. D 7.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018年广州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图1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A.14mm B 145mm C.500mm D.50.0mm 2.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0表示氢气分子,图2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3.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4对比图3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 A.火力发电量将减少 B.水力发电量将增加 C.我国将以核能发电为主 D.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减小 5.如图4所示,通电导线ab固定不动,左磁体对a的作用力为f a,又磁体对比的作用力为f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如图5所示,金属球使小方带电,则小芳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原子核 D.相互排斥的头发上带同种电荷 7.如图6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的Q,OP端拉力F1为300N,F1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PQ段拉力F2为200牛,F2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 A. W1> W2 B. W1< W2 C. P1> P2 D. P1< P2 8.如图7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A.大于5牛 B.等于5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9.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8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10.如图9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小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C.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11.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10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向西加速 B.向东加速 C.向西减速 D.向东减速 12.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图11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12中哪副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推荐)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实验中学张俊程小娟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试卷历史共43题,由两部分组成,选择题1—40题,,材料分析41—43题。本次试卷主要考察了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1—3课主要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对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试题呈现融合多种史观,试卷体现了“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新思路”的特点,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 二、各班成绩分析 本次月考共992人参考,历史最高分78分,156至167这十二个班历史平均分依次是58.817、59.824、59.125、56.341、55.198、53.837、51.57、52.098、49.297、59.953、59.432、54.07。平均分在55分上下,考得还是不错的。选择题得分率低于非选择题,选择题平均分在23分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题目主旨把握不清,最重要是基础知识训练欠缺。材料分析题平均分在32分左右,80%的同学能从材料中找到相关答案,但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回答就成为短板,原因在于基础知识不夯实。 三、试卷难易度简要说明 本次试卷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分析能力的考察,难度接近高考,

难度系数

0.52—0.6上下。试题重难点突出,分值分布合理。选择题1—23、材料题41—42考察宗法观念和分封制度基本常识和作用。选择题24以后、材料题43考察秦朝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影响至今。分权与集权学生通过对比史学方法就能答出核心要点。 四、考生失分原因总结 (1)审题不清。学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如选择题25,28, 30,33题等。在材料的解答中,由于题目的设问较多,有的学生并不能按要求正确作答,如材料题3题(1)问,答案不能序号化,规范化。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学生没有对材料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是70%考生所存在问题。 (3)从学生的态度来看,低分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造成材料分析题丢分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材料分析题答案基本出自课本,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没有系统化,没有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缺乏时间观念,某些学生甚至犯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学生答题不规范,没有答题序号,答题杂糅一锅粥,整体上没有用历史专业术语作答。不少学生书写字迹潦草,错别字出现,如郡写成群等。由此可充分说明学生学习态度不严谨、对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