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主要经济区发展模式探析及加速推进西咸一体化的建议

国内主要经济区发展模式探析及加速推进西咸一体化的建议

国内主要经济区发展模式探析及加速推进西咸一体化的建议

作者:咸阳市政府研究室杨明刚李耀华张莹

区域经济一体化开端于上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区域间经济网络的不断扩张,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和地区适应现代经济竞争、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举措。研究分析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寻进一步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方向和路径也就成为加速咸阳发展、实现咸阳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切实增强咸阳城市竞争力,着力打造西咸大都市,积极构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核心,进而落实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主要经济区建设发展成就

从1982年起,我国第一个区域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建立设想的提出到现在,短短27年时间,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我国东西南北的全面展开,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天津滨海新区,中部地区的长株潭、郑汴以及西部地区的乌昌等经济区在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协调推进,发展方向各有侧重,发展策略各具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谱写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新篇章。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南部、中部和浙江东北部地区,共16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其中含有一个直辖市(上海),三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在此基础上,长江三角洲还有67个县及县级市,1479个建制镇,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并举、城市等级较为完善的“金字塔”区域经济发展结构。

长三角经济区被称为中国第一区域经济板块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我国成型最早、发展也最为成熟的经济区。2008年长三角经济区GDP达到53956亿元,占全国GDP的17.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4228.64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4.06%;城市化率48.5%,比全国44.9%的城市化率高出3.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18.94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45.3%;进出口总额为9588.6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7.43%。从三次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5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869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331亿元,第一产业3.3%的比重低于全国8.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53.5%的比重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43.2%的比重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是长三角经济区高速发展的外部支撑力量。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北翼,以上海、南京为两极,以长江、沪宁铁路公路、宁通高速公路为横轴线,新长铁路、京杭大运河为纵轴线,形成了纵横相贯、点网相连的区域分布状态;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南翼,杭州既作为京杭运河、杭甬运河、钱塘江的三江交汇口,又作为沪杭线、萧甬线、浙赣线、杭宣线的铁路四线会聚点,还作为沪杭、杭甬、杭宁、杭金衢、杭黄高速五线聚焦处,确立了其独特的交通枢纽地位。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长三角经济区高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长三角经济区共有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分布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常州,形成了环太湖和沿沪宁、沪杭甬铁路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其轴线与铁路干道和产业布局相重合,形成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目前长三角经济区已经成为我国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各个城市之间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积极合作是长三角经济区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合作方面,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建设了共享的权威信息资料中心,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各城市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为各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合作方面,由长江三角洲经济各个城市人才中心共同参与的长三角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已进入人才共享体系。沪、宁、杭、甬、苏、锡等6个城市签署了“长江三角洲紧缺人才培训服务中心”协议,上海和宁波实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及“异地人才服务合作”等。

经过20多年的共同建设,以总长不过660公里的面积,却密布着占全区总数37%的20座城市,且以沪宁、沪杭和杭甬三条铁路为发展轴线,目前长三角经济区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都市区、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城市群、苏锡常城市群、通泰城镇群和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湾城市群五个二级城市群,呈现出“之”字?的空间发展形态。

(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小珠三角)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七个副省级、地级市以及惠州、肇庆两个地级市,土地面积41698平方公里,占全省23.2%,约占全国面积的4‰,人口4491万,占广东省的47.53%。

2008年珠三角经济区的GDP总量为29745亿元,占全国GDP的9.89%,人均GDP高达62600元,是我国人均GDP的2.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915.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9%;城市化率高达86.56%,在我国各大经济区中居于首位;实际利用外资262.08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28.36%;进出口总额为6568.76亿美元,占全国的25.64%;从三次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1.4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964.5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220.45亿元,第一产业比重较低,只有2.18%,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分别为51.2%和46.62%。目前其第二产业,正在进行以电子、通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技术升级,从初级的“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石化、汽车、钢铁等重型工业逐步成为新的产业支柱;第三产业尤其是和知识经济关系密切的科技、教育、金融、信息咨询等部门也在不断快速成长,内部结构逐渐向高级化演变。

依靠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的紧密联系,珠三角在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些次区域经济区,这些次区域包括以广州为区域性中心的中部次区域,以香港为区域性中心的东部次区域,以珠海、澳门为区域性中心的西部次区域,各次区域有着相对明确的职能定位。

依靠经济区内主要城市的地理分布,珠三角基本上形成了三角形的空间发展结构。珠三角经济区发展轴心是广州、深圳和珠海,这三座城市间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纽带加以联结,同时深圳和珠海又分别与香港和澳门毗邻,虽然经济区内其他的次区域还不是很发达,但总

体上还是形成了以港深、澳珠和广州为顶点的“△”型空间发展结构。

总之,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珠三角现己成为全国商品经济最活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在传统的制造业方面,还是在新兴的高科技产品制造方面,都正在成长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

(三)京津冀经济圈

为了优化全国区域经济布局,培育国家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2004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展和改革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从国家层面上开始推进京津冀经济圈的建设。

京津冀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包括石家庄、保定、唐山、沧州、张家口、秦皇岛、廊坊、承德、邯郸、邢台、衡水共11个城市在内,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经过5年多的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统计,2003年,京津冀经济圈的GDP为13079.4亿元,2008年达到33030.98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0.5%,占全国GDP的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3年的5719.72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24228.6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6.38%;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从2003年的1247.81亿元、6168.03亿元、5680.14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2269.98亿元、15291.67亿元、15469.33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38%、29.58%、34.47%;对外贸易方面,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572.79亿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3908.0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16%,2008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26%;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从2003年的72.23万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171.3万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7.43%,吸纳外资占全国的18.53%。

除了在经济基本面取得的突出进展外,“京津冀”联合推进京津塘高速公路产业带建设并已初见成效:高速公路的东端是以发展海洋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塘沽海洋高技术产业园区;与此毗邻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知名跨国公司进行高科技产业投资的最理想区域;地处京津两市中心地带的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也吸引了众多的中外企业投资、研究、开发和生产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多个行业的产品;距北京四十多公里的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众多中外企业及科研机构前往置业;位于高速公路西端的北京开发区,也吸引了一批国际知名的财团投资。目前,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开发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京津冀经济圈作为国家区域规划试点地区,其后续发展将对北方地区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长株潭一体化

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中游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三角形分布,是湖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有4条铁路和7条高等级公路以及1条湘江水道相连,三市土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3%;人口1273.8万,占全省的18.9%;聚集了全省90%的科技人员和80%的科技成果。从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设想提出到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8年长株潭三市的GDP总量为4562.24亿元,占全省GDP的40.92%;实际利用外资23.87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59.6% ;进出口总额为81.71亿美元,占全省的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79.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5.65%;在三次产业方面,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4.8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96.0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94.31亿元,第一产业比重为9.19%,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6.91%和43.9%。

从经济发展的具体层面来看,交通方面:长沙黄花机场航站楼改造竣工。京珠国道主干线临长高速、长潭高速、潭耒高速、长益高速、上昆高速潭邵段、莲易高速、株洲天易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与相邻城市实现高速互连。三市公路环线正在形成,市际交通正向以城市为主体的方向发展;电力方面: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全省500千伏受端环网、长株潭220千伏双环网络,拥有电源装机196.8万千瓦;金融方面:长株潭一体化金融电子网络基本形成。建成以长沙为中心的支付系统,建成同城票据交换系统,长株潭城区之间支票和本票结算化异地为同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实现联网,长株潭贷款数据入库率达89%。

此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长珠潭的“融城”效应也日益显著。以省政府南迁为标志,三市相向发展:长沙南拓芙蓉路,建设天心生态新城,加速与湘潭、株洲对接。株洲建设株洲大道,与湘潭对接,株潭两市新城区之间主要道路基本城市化,株洲河西新城与湘潭河东城正逐步融合。株洲市区西北端逐步向长沙县延伸,湘潭改造昭山大道、板塘大道与长沙对接。

(五)郑汴一体化

为在中部区域发展中率先崛起,构建一个能够带动河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河南省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中原城市群战略,将郑州和开封等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作为带动河南经济振兴的重要战略,郑汴一体化被摆在了实施中原城市群战略的首要位置。2005年,河南省政府又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通过体制创新突破行政区划形成的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郑州市中心城市地位,有效促进和带动开封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在河南省政府以及郑州、开封两市的共同努力下,郑汴一体化稳步推进。据统计,2006年至2008年郑汴地区的GDP总量从2473.86亿元增长至3693.37亿元,年均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1198.19亿元增长至2075.77亿元,年均增长36.62%;实际利用外资从64148万美元增长至146511万美元,年均增长51.5%;进出口总额由260541万美元增长至445207万美元,年均增长30.8%;财政收入2006、2007、2008三年分别为218.66亿元、297.9亿元、706.23亿元,2007年实现36.2%的增长率,2008年增长率高达137%。

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在基础设施、电信、金融、邮政等各个方面,郑汴一化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确, 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基础设施方面,2006年11月19日,郑开大道建成通车,成为全国第一条跨市域的城市道路(不收费道路)。同时,围绕郑开大道两侧区域开放开发的配套公路、防洪应急工程、服务设施等基础建设已有序展开;电信方面,两市间固定电话长途通话资费下调30%,以套餐方式取消了两地间移动电话的漫游费和长途费,实现了按市话收费;金融方面,两市已完成存取款体系一体化工作;邮政方面:两市签订了加强邮政业务合作协议书。推出郑汴特快邮件“限时专递”服务;郑汴城区同城礼仪配送服务,享受同城价格;合作开发郑汴邮政联名卡,持卡用户可享受郑汴同

城绿卡存取款免收手续费等优惠。此外,两市还共同编制了《郑汴一体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共同对外发布两市招商项目,宣传两市投资环境,共同创建了“郑汴一体化物流基地”,共同举办了“中国郑汴国际马拉松赛”,进一步提高了郑汴两市的国际知名度。

(六)乌昌一体化

2004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新疆政治稳定的大局出发,审时度势作出实施乌昌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力求通过乌昌一体化,优先推进乌鲁木齐和昌吉州两地的发展,进而通过经济的辐射力,带动整个新疆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增强。

乌昌一体化的最主要特点在于通过设立乌昌党委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边界阻隔,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统计,2005年,乌昌地区GDP为822.7亿元,2008年达到1405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3.6%;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从2005年的86.6亿元、323.2亿元、412.8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132亿元、579亿元、694亿元,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7.5%、26.4%、22.7%;对外贸易方面,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43.55亿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88.53亿美元,年均增长34.4%,占全国的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5年的301.3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484.15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0.2%。

充分借鉴乌昌党委这一新体制的良好运行模式,乌昌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不断绕过行政区划的障碍,深入推进一体化进程:2007年7月 1日乌昌财政新体制正式启动运行,乌昌财政正式合二为一;2007年8月1日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正式挂牌成立 ,撤销原来的米泉市和东山区;2008年乌昌两地进一步合并了发改委、招商局、规划局、旅游局共四个职能部门。乌昌一体化正在通过其独特的一体化方式,以良好的态势蓬勃发展。

二、国内主要经济区发展模式分析

以上这些经济区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绩,除了自身区位、资源等自然禀赋外,更为重要的是,各经济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内自由流动和集聚,着力打造新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三角地区主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通过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建立并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区域。

第一,建立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合作机制分为三个层面:最高层面是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峰会的“决策层”负责战略;然后是由常务副省长、常务副市长形成的战略贯彻“协调层”;最后“执行层”包括了专题委员会、城市协调会等。另外,长三角地区还有效整合了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各类企业不同的作用,建立官、学、商共同参与,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对话磋商机制,在协商共识基础上,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第二,突出产业错位发展,实现产业互补融合。长三角各地区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等因素,通过“错位”发展、“无缝”衔接,打破产业结构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格局,在产业互补的基础上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浙江和江苏围绕生物工程产业、现代信息产业、高科技制造业、生态环境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等做出最优选择,而上海则在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指引下,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金融业、物流业为重点,以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服务业的层次、规模和能级,有效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推进区域大交通体系建设,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日渐发达的公路、铁路系统和航运系统,不仅使当地居民享受“同城效应”带来的便利,而且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苏浙沪三地高速公路里程数已近7000公里,并初步成网。时速达到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的大量开行,缩短了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基本实现“列车公交化”。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四大枢纽机场布局模式: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改扩建工程,可保障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杭州萧山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届时旅客吞吐量2560万人次;南京禄口机场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长三角两省一市还发布《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规划纲要》,通过完善一体化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省际客运网、货运物流网和汽车维修服务网“三张网”的构建。

第四,构建区域统一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长三角地区在通讯、金融、工商、医保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破除行政壁垒,构建统一的市场,为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提供保障。长三角地区通信运营公司在一体化方面实施了诸多实质性举措,包括无线宽带省际漫游、长三角异地一卡双号服务、长三角商旅卡等,其用户规模、服务水平都走在全国前列。沪苏浙三地开通全国第一个跨区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长三角”平台,基本实现三地信用动态、投诉、监管、服务和培训的交流和互动,并初步实现区域内200多万家企业16项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共享。苏浙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发布“长三角工商一号、二号文件”,在股权出资、外资准入方面实质联动。上海市医保部门与浙江杭州、嘉兴等地医保部门实现了异地医保联动。此外,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长三角异地人才服务、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互认、企业配套协作等合作也纳入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议程。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三角地区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快速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化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行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第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珠三角地区能够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当地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对原有体制、对原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突破创新,寻找比较优势,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深圳经济发展国内领先,但当地干部群众居安思危,创新发展理念,在第一轮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并积极付诸实践,各经济主体主动实施增长方式转型,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第二,优化发展环境。珠三角各市都非常注重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优化基础设施硬环境,

着力打造交通顺畅,通讯便捷,水电供应充裕,生活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的宜居、宜创业的城市环境,以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二是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重视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如南海经济开发区推行行政事业“零收费”制度,深圳市建立了完善的反倾销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为企业提供对外贸易和维权服务。

第三,以园区建设为平台。珠三角地区非常重视园区经济的发展,每个城市都有规模大、档次高、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既是本区域经济科技中心,又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载体,能够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积聚和扩张,对加快区域经济加快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深圳有规模宏大的现代物流园区、全国建立最早的高新科技园区;中山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包装印刷基地和国家健康产业基地等一批工业园区;东莞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则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珠三角在多年的发展中始终着力构筑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高地,发展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产品,培育具有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1000多亿元。珠三角地区404个建制镇,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珠三角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第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多年来,珠三角地区通过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区域,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已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信息咨询业、旅游服务业等6大支柱产业。6大支柱产业约占全市GDP总量的60%.与其他五大支柱产业匹配,高新技术产业以高交会、金博会、物博会、文博会、节庆等高端服务形式把深圳推向国际城市发展的快车道。

第六,依托港澳扩大开放。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成功承接了港澳的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现在,珠三角仍然以立足区域合作为基本战略,进一步依托港澳市场,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

(三)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地区立足各自优势,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整合各类存量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京津冀地区竞争力。

第一,各项规划引领区域发展。三地共同制订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构建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发展轴,以京津冀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大格局。共同编制了多个专项合作计划,加快重点领域合作。签署了《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京津冀高速公路沿线九个科技园区联合签订了区域科技合作协议《泰达宣言》;规划部门共同制订了《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力争实现区域规划“一张图”。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以京津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体系和区域流通一体化体系。

第二,现代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京津冀经济圈三地交通一体化已建立良好的基础,区域内有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一般国省干线相连。随着津港高速和国道112线的顺利贯通,标志着京津冀经济圈交通建设合作取得阶段性成功。京津一小时经济圈已然形成,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初见雏型。特别是京津城际铁路的建成运行,形成了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最便捷的通道,构建了京津“半小时交通圈”,把京津冀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大直辖市的同城效应充分显现,为加快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区域政策引导产业分工合作。为加快一体化进程,京津冀地区出台多项区域政策,加深产业间分工合作力度和深度,使三地主导产业协调发展。北京的工业发展倾向于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优势明显;天津工业体系完备,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发展特点是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型工业和石油、化工、冶金等重化工业并重;河北八市的工业行业发展最突出的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能源原材料开采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化工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等农产品加工业。

第四,重点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京津冀三地策划设计共同的旅游宣传口号,统一发布使用;在各自旅游网络中同时推出共推的旅游线路;共推旅游线路内景区联票建设。三地还将建成共?的重大旅游招商项目库,提供各自在旅游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实现无信息障碍、无交通障碍、无市场障碍、无服务障碍、无投资障碍的旅游一体化大格局。商务部门联手打造统一开放的京津冀都市圈流通市场。在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机制、质量标准认证统一、监管互认、区域市场应急的工作协调和沟通机制等7个方面加强区域商业交流合作。构建重大动物疫病区域联防合作机制。围绕建设“环首都动物防疫安全区”,建立了重大动物防疫信息通报制度,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并将研究制定了区域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应急联动机制。

(四)长株潭经济区

长株潭经济区抓住“两型社会”实验区改革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等优势, 走出了一条有湖南特色的快速协调发展之路。

第一,利用政策优势,抢抓发展机遇。2006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列为促进中部崛起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层面,加速向现代城市群迈进。长株潭发展具有试点先发优势,国家重大改革措施可以在长株潭先行先试,通过体制上的大胆创新和率先突破,长株潭城市群率先构筑体制优势,率先形成发展活力,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国内外、省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率先破解体制机制的瓶颈制约,为湖南推进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注入强大的动力。

第二,实施“五同”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湖南省政府积极推进“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基础设施“五同”发展战略,高起点布局综合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各类交通设施的无缝连接。目前,长株潭经济区已建成十大标志性基础设施工

程:湘江防洪景观道路、湘江开发、长株潭城市大外环、长株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武广客运专线长沙车站、株洲车站、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公交一体化、实现通信同城、环境同治和绿心保护。特别是2009年 6月27日,长株潭三市在全国率先实现通信一体化,三市通信同费同网,统一区号,惠及湖南省40%以上的通信用户。

第三,发展“两型”产业,实现协调发展。长株潭试验区建设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产业优势与发展条件,构建以两型产业为核心,在空间布局上主动对接,在产业发展上整合配套,推动三市产业整合、互补和协调,努力把长株潭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目前,长沙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生物医药为支柱的产业集群。长沙现在集聚了1000多家计算机服务与软件开发制造企业,拥有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星沙基地,国家软件产业长沙基地等重要生产基地;建成了浏阳生物医药园,并已成为国家火炬计划湖南生物医药基地。株洲主要形成了以有色冶金、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品为支柱的产业集群。湘潭则形成了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冶金、旅游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第四,加大环保力度,探索环保新机制。湖南省以综合整治湘江为中心,编制了《长株潭环境同治规划》,出台共同的产业环境准入与退出政策。2008年6月,湖南省开始实施“千里湘江碧水行动”,打响了湘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长株潭三市环保部门在湘潭达成合作协议,实行湘江枯水期污染应急处置联动机制,一旦发生流域性突发环境事件,三市相互给予应急支援。2008年长株潭推出环境污染责任险,在长沙建立了湖南省第一家环境资源交易所;长沙、湘潭两市同时探索创建绿色信贷制度,对于超标和超总量排污、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等违反环保法规的已建项目,两地金融机构将严格控制贷款。

(五)郑汴一体化

郑汴两地通过体制创新突破行政区划形成的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郑州市中心城市地位,有效带动中原城市群加快发埂?/P>

第一,大力推进“郑汴同城”。在推进郑汴一体化的过程当中,河南省以推进两市交通同网、信息同城和产业同兴为切入点,广泛调动包括河南省和两市有关部门的行政资源,带动和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力实现社会服务的“同城化”和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为郑汴一体化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一是交通同网,率先建设免费通行的城市间快速干道,并开通市际公交。2006年11月在两市已有高速公路相通的基础上,郑开大道建成通车(双向10车道),成为全国第一条跨市域建设的不收费道路;同月,郑汴城际公交投入运行,全程票价7元,比原客运票价下降50%以上。郑州到开封的轻轨项目也将在2009年启动建设。

二是信息同城,率先实现通讯同城、金融同城和邮政同城。在通讯方面,两市通信运营商采取降低长话资费和“套餐”方式取消两地间电话的长途费和漫游费,实现了城市间通信市话收费;在金融方面,两市商业银行联合发行了“联名世纪一卡通”分行卡,两市居民、企业持联合发行的银行卡,在两市商业银行各营业网点支取现金无须任何手续费;在邮政方面,推出了郑汴特快邮件“限时专递”?务、同城礼仪配送服务和代购票务等方面的“同城化”服务。

三是产业同兴,率先在旅游、文教等领域合作。在旅游方面,两市签订了《郑汴一体化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编制了《郑汴一体化导游图》,两市市民共同享受开封市旅游一卡通(60元/年,无次数限制)的待遇;在文教方面,郑州市博物馆对两市市民免费开放,科技馆对两市中小学生、市级劳模、教师免费。

第二,启动郑汴产业带建设。2007年9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了《郑汴产业带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郑汴产业带建设的专项规划,决定在沿郑开大道两侧各约2.5公里的范围内,建设总面积约478平方公里,包括3个组团的产业带,并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区域建成面积要达到26.3平方公里,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5万元,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16万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的目标。为保证产业带发展质量、对进入产业带的项目制定了统一的建设项目投资强度标准。随着郑汴产业带建设发展的带动,平煤集团、中铝公司、海马汽车等一批大型企业纷纷落户开封。

第三,创新管理体制机制。2006年6月,成立了由河南省省长任组长的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解决全局的重大事项;同年9月,郑汴两市市长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的协定》,建立了两市市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两市间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资源整合、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设立了郑汴产业带管委会和开封市汴西新区管委会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对进入郑汴产业带的项目,实行省直四部门联审制度,项目经联合审查通过,其它部门即按职责加速项目手续办理。有效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建立,为实现郑汴一体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

(六)乌昌一体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乌昌两地党委积极推动生产要素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起紧密合作、相互依赖和同步发展的机制,力求通过实施乌昌一体化,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第一,建立健全乌昌党委领导体制。2005年12月,根据自治区党委决定,乌昌两地成立了党的统一组织机构——乌昌党委。乌昌党委下设秘书处、政策研究宣传组、经济社会发展组、规划建设组和财政局、财经办等作为党委办事机构和工作部门。2007年,根据乌昌一体化新形势需要,自治区进一步强化了乌昌党委在乌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职责,建立了乌昌党委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明确了乌昌党委与两地党委的干部管理权限,建立乌昌党委干部工作机制,注重充分发挥干部工作在乌昌一体化中的特殊作用。

第二,合并成立相关职能机构。在总结乌昌财政局合并、建立统一国库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于2008年底合并乌昌两地发改委、招商局、规划局、旅游局,成立乌昌发改委、招商局、规划局和旅游局。目前,四个部门机构职能和编制规定已经制定出台,部门班子成员已全部任命,各部门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第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乌昌一体化发展目标,以乌鲁木齐市国家级开发区和各工业园区为重点,充分利用昌吉回族自治州煤炭、石油、石灰岩、铁、铬、铜、金等50多种矿产资源优势,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不断创新乌昌两地联合招商新机制,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步伐。

第四,建立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招商引资、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税收征管等政策,建立乌昌地区统一的农产品检疫检验质量标准和市场机制。逐步消除两地在交通、通信、电力等方面的政策差异和障碍,确保加快区域市场要素资源合理流动。

第五,施行干部交流任职制度。为加快乌昌两地组织融合、思想融合,乌昌党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乌昌两地干部交流任职制度,交流对象从年轻后备干部中选拔。通过两地干部交流面的不断扩大,发现人才,拓宽用人渠道,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乌昌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第六,共建米东新区。2005年,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撤销了昌吉州米泉市委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委,合并成立了米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由两委班子统筹负责米东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2007年6月,根据国务院批复,正式撤销昌吉州米泉市和乌鲁木齐东山区,成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米东区的设立标志着乌昌一体化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

三、国内主要经济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这几个主要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生动缩影和具体体现,尽管这些地方发展的条件、路径、模式各不相同,做法也不尽相同,但有以下几条基本经验。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现一体化的先导。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各主要经济区在推进一体化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变革、不断创新,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域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破除束缚发展的各种障碍,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了区域一体化的新局面。实践不断发展,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的深度,决定着开放的广度,决定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迈出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步伐。

第二,区域发展规划是实现一体化的龙头。区域发展规划为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依据,构筑了一体化战略的动力平台和支撑体系。国内各主要经济区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已有产业基础,确定区域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协调区域内各主体的发展步伐,为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勾画了蓝图。各主要经济区的实践表明,区域发展规划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对本区域发展进行整体谋划,通过强化经济区域概念,冲破原有体制中的行政区利益和部门利益狭隘思想的束缚,对促进区域分工协作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第三,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实现一体化的关键。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的实质是区域共同利益目标的探索过程和区域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过程。国内主要经济区以设定区域发展目标作为推动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多边协调、互利互惠”的原则,对区域财税体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政绩评价机制等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化解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合力。实践表明,切实处理好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要求,形成区域利益协调

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区域内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各利益主体自发合作,走出一条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利益公平实现的和谐发展和良性互动之路。

第四,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桥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W.W.罗斯托将基础设施称为先行资本,认为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一国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基础设施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至少为0.5个百分点,而且基础设施投资的社会效益为其他投资的3倍到4倍,远高于其他方面的投资。国内主要经济区以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枢纽型、功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区域道路网、公共交通网、市政设施网的建设,全面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了方式多样、功能互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基础设施作为区域一体化的先行资本,加快构建和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对于创造优良发展环境,加强区域内外经济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五,推进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是实现一体化的基础。一个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最根本的是在经济互利的前提下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只有生产要素遵循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汇聚组合,实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协同,才能形成对企业分工协作的支持,从而为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深层的互动融通网络。国内主要经济区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地区间的行政壁垒、条块分割,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让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因此,区域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是建设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要素资源跨地区资产重组,提升区域经济的能级,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第六,协调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经济形态。加快产业集群协调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充分市场竞争,还能提升区域经济的外部性,使区域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各主要经济区在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都着力培植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区域产业,完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布局得当、结构优化的区域产业集群,实现了区域产业融合与错位发展。国内主要经济区的实践告诉我们,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协调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合理化,实现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迈进,为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七,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是实现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区域协作机制是构建区域统一市场,加速区域产业布局和地区分工形成的重要保障。我国主要经济区以“平等协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在省(市)长联席会的基础上,有效聚集了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了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协作机制,实现了区域内各个主体的协调互动和良性发展。实践证明,用新的区域政策和规范的制度性安排推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合作,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型的稳定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是实现政府与政府、市场与市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强大动力的必然选择。

四、加速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措施建议

2002年12月28日,西安?咸阳两市共同签订《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 正式拉开了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帷幕。六年多来,西咸一体化按照“八同”的要求,在经贸、交通、教育、通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初步显现出互利共赢的局面。随着西咸经济一体化的

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体制性障碍和两市间利益冲突等矛盾凸现出来,致使一些方面进展缓慢,不尽人意,直接影响了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前不久,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了西咸一体化的功能定位,明确提出建设西(咸)国际现代化大都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为了消除发展壁垒,加速推进西咸一体化,与西安共同承担起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城市的重要作用,共同营造带动经济区加快发展、进而辐射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在研究借鉴国内经济一体化经验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十条建议:

一是加快完善规划体系,明确西咸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建议以省政府名义或国家层面出台《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的发展意见》,进一步明确西咸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在此框架下,尽快制定产业、基础设施、科技、教育、信息、金融、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实施细则,按轻重缓急,确定工作重点和实施进度,使西咸一体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宏观层面上有总的发展方向,操作层面上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二是举办“西咸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谋求发展良策。建议论坛每年定期召开,由省政府主办,西安市政府和咸阳市政府联合承办。论坛每年就西咸一体化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邀请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国内重点城市以及知名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界等非政府机构相关专家参加,通过充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使峰会真正成为一个立体、多层、高端互动的重要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推进西咸一体化重点问题的研究报告并交由两市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同时,邀请国内、省内知名媒体参与并对论坛的召开、论坛召开期间取得的进展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为西咸一体化呐喊造势。总之,要充分发挥论坛的载体作用,着力提升西咸一体化在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以及在全国的知名度,争取国家的各种政策倾斜,使西咸一体化真正成为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快速发展进而辐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

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配套改革先试先行。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快速发展,增强“一核”即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议由省政府向国务院申请西咸经济区为“国家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请求国家在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重大支持;允许西咸经济区在各方面配套改革先试先行,特别是在财税、土地、投融资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消除束缚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切实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把西咸经济区打造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为推动全国特别是内陆欠发达地区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确保西咸一体化自上至下的顺畅有效推进。第一,切实发挥已有的省西咸一体化协调指导小组的“决策”作用,就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和两市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宏观决策。第二,健立健全一体化“协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西咸共建中的具体问题。切实发挥两市市长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建立由两市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协调委员会,如“交通同网协调委员会”等,通过研讨、磋商等方式,协调解决各相关领域的具体问题;鼓励发展各种非政府的横向协调机构,如区域性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等,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降低交易成本。第三,由省上成立精干的办事机构,负责督促两市具体落实“决策”层和“协调”层达成的各项事项。

五是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两市互利共赢。第一,实行西咸财政收入补偿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对两市在产业同布等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受损方给与一定的补偿。例如,当一地企

业迁往他地时,可以规定在一定年限里,从这个迁入企业创造的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划转给迁出地。第二,建立西咸新区税收利益协调机制。加强税收征管协作,双方根据需要相互提供经营纳税人的有关征管资料,定期交换与税收管理有关的政务信息及有关经济税收数据;加强税务稽查合作,建立经常性的稽查情况通报制度和案件协查制度,对西咸新区内的税务案件进行联合稽查;建立税收利益协调保证机制,双方承诺对西咸新区内企业不重复征税,不擅自减免税,不出台和实施任何与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相违背的单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等。第三,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把两市在西咸一体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纳入各自相关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并赋予较高的权重。

六是协调经济要素流转,消除流通壁垒。整合土地资源,建立西咸一体化土地储备制度,将两市一体化区域的转用土地、存量闲置土地、旧城改造用地、破产企业用地、机关事业单位搬迁后腾出的土地和企业改制、司法裁定需转移的土地等,统一纳入土地储备基金制度范围,由省政府统一调配和规划;整合资本资源,由省、西安、咸阳三家财政共同出资设立西咸一体化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一体化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的扶持以及新兴企业的培育等;整合人本资源,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实现两市在人才信息、人才交流、人才引进和派遣、人才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完全共享;整合金融市场资源,尽快建设以人民银行为中心,其他商业银行为分中心的安全、高效、统一的西咸金融网络系统,建立一体化的存取款体系以及一体化的贷款证管理系统;整合信息资源,实施电子政务系统、社会保障系统、信用担保体系、户籍管理体系、工商企业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共享工程。

七是以西咸新区建设为抓手,形成西咸一体化的示范区。第一,尽快出台《西咸新区共建规划》,对西咸新区建设从政策层面予以指导;第二,尽快成立西咸新区管委会,统一协调和建设西咸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西咸新区管委会可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按处级配备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规划建设、产业承接、配套服务、财税工作和日常事务。通过西咸新区管委会,在西咸新区率先打破行政区划阻隔,实现两地各种资源的统筹调度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第三,出台实施优惠措施。省、两市政府对西咸新区企业入驻给予政策倾斜:按照西咸新区各个产业园区的功能区划,采取土地供给、税收优惠等优先支持政策积极吸引企业入驻;对于入驻西咸新区的企业提供水、电、气、等完善的配套服务,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对于入驻西咸新区的上市企业在发行股票、扩股增资、债券发行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八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加速两城融合,实现同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调、沟通西咸两市公路、城际交通网络中断头以及瓶颈路段的建设和管理,加速实现两市交通的无缝对接;加快开通多条西咸公交线路以及加速城际快速干线、轨道交通的建设,构筑“西咸半小时交通圈”;降低西咸公交营运价格,实行公交一卡通,实现两市市民的“心理同城”;协调减少西咸间的交通收费,组织实施区域内公路收费站对内放开推进工作,确保交通“无障碍通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整合两市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资源,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规划,推行区域生态体系、给水排水系统、电力电信系统、邮政服务系统等多方面的共建工程。

九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着力点,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参股、兼并的形式参与旅游景区经营权并成片开发景区,组建专业的旅游投资公司,在西咸新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咸汉唐文化品牌。编制共享的重大旅

游招商项目库,对涉及两市的重大旅游项目共同招商,加快实现无信息障碍、无交通障碍、无市场障碍、无服务障碍、无投资障碍的旅游一体化大格局。整合旅游资源,依托西安、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以周、秦、汉、唐文化为支撑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策划设计统一的旅游宣传方案,在旅游线路内实行景区联票制度等。

十是引导产业错位发展,实现功能互补融合。西咸两地应对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和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合理布局产业和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两地比较优势,加强产业错位发展和配套合作。我市应当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瞄准产业升级方向,重点发展能源化工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硅电子和太阳能光伏产业、文化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六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配套经济,以机械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纺织业和医药产业为突破口,形成西咸若干个联系紧密,相互配套,带动能力强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在农业方面加强与杨凌示范区全面合作,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出台优惠政策,促使杨凌科技成果在咸阳“开花结果”,建成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咸阳成为杨凌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腹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