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阳市小麦施肥方式与改进措施

南阳市小麦施肥方式与改进措施

南阳市小麦施肥方式与改进措施
南阳市小麦施肥方式与改进措施

南阳市小麦施肥方式与改进措施

摘要介绍南阳市小麦施肥现状,分析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麦;施肥现状;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河南南阳

化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但是近几年随着化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化肥的增产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通过对我市小麦施肥方式和小麦生产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的施肥方式制约着我市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施肥方式亟待改进。

1当前施肥状况

据调查,2006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60.03万公顷,其中“一炮轰”(只施底肥)面积49.75万公顷,占麦播总面积的76.5%,底肥+返青期追肥12.68万公顷,占麦播总面积的19.5%,底肥+拔节期追肥2.6万公顷,占麦播面积的4%。施肥模式以“尿素(或碳铵)+二铵+钾肥”和“复合肥+尿素(或碳铵)”为主,前者一般施尿素225~300kg/hm2(或碳铵750kg/hm2)、二铵187.5~225kg/hm2、氯化钾187.5~225kg/hm2,后者一般施复合肥225~375kg/hm2、尿素225~300kg/hm2(或碳铵750kg/hm2),另外还有施碳铵750kg/hm2+磷肥750 kg/hm2、小麦专用肥600~750kg/hm2、施用生态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模式。施肥以底肥为主,大部分农户采取整地时撒板茬(或垡头)施足底肥,追肥基本上只是在返青起身期对弱苗和脱肥田追施,一般撒施尿素75~150kg/hm2,氮肥后移技术已有部分农户开始应用,但总体上面积仍然很小。小麦生长中后期结合“一喷三防”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占有一定面积。

2小麦施肥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

近年来,在小麦施肥上存在着“拉一车土粪,不如扛一袋化肥”的错误倾向,农民积造、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有机肥施用面积越来越小,施用量越来越少,造成土壤板结,耕作困难,地力下降。

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施肥技术 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冬小麦返青后,立即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在氮营养吸收规律上,虽然数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丰富或缺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氮营养不足,出现根少,苗小尤其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此时如追氮肥过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消耗太多,将来必定穗粒少、粒重轻,还贪青晚熟也难获高产。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 至于何时追肥,追1次还是追2次,这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1.重施基肥. 2.少施种肥. 3.巧施追肥. 1.重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根据小麦吸肥规律,高肥水地块每667m2应施尿素4~7 kg或碳酸氢铵23~38 kg、磷酸二铵15~17 kg、氯化钾12~17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50 kg 或40%小麦专用肥50 kg。中低产肥地块每667 m2应施尿素2~5 kg或碳酸氢铵5~12 kg、磷酸二铵18~22 kg、氯化钾9~12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或40%小麦专用肥40~50 kg或36%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 kg。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 kg。 2.少施种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3 kg,或过磷酸钙8~10 kg,也可用复合肥10 kg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硫酸锰0.5~1g,拌种后随即播种。 3.巧施追肥。追肥包括两种:⑴土壤追肥。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可在拔节后每667 m2尿素15~20 kg或氢铵40~50 kg。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667 m2施尿素20~25kg或氢铵 50~70kg。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667 m2施尿素15~17kg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⑵根外喷肥。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铜、锌、锰、硼等多种元素,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于不同化肥当季利用率的不同,一般每亩麦田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4~8公斤,除中低产田外,还需施钾肥(氧化钾)3~6公斤。养分吸收率随小麦生育期而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分蘖到越冬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拔节到孕穗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37.3%;小麦对磷、钾的吸收,随生长的推移而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激增,占总吸收量40%以上 的磷、钾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在分期施肥上,按小麦需肥特性,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补施微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2020年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0年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为加强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根据冬小麦生长特性及需肥规律,结合土壤测试、田间试验基础数据等,研究提出了冬小麦施肥指导意见。 一、增施有机肥 要充分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kg,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kg。 二、精准配方施肥 根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合理划分施肥分区,依据土壤肥力水平和目标产量,合理确定氮、磷、钾、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配比,做到减量精准配方施肥。一般麦田亩总施纯N14-16公斤,其中底施纯N:6-8公斤,P2O5:7-8公斤,K2O:4-6公斤。要积极推广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机械,分层深施肥料,提高氮肥利用率。 三、分区域施肥建议 1.山前平原区 施肥建议:产量水平小于450公斤/亩,推荐基肥施用配方肥30-40公斤/亩左右,起身到拔节期追尿素13-15公斤/亩。产量水平450-550公斤/亩,推荐基肥施用配方肥40公斤/亩左右,起身到拔节期追尿素15公斤/亩;产量水平550-650公斤/亩,推荐基肥施用配方肥40-45公斤/亩,起身到拔节期追尿素15-18公斤/亩;产量水平大于650公斤/亩,推荐基肥施用配方肥45-50公斤/亩,起身到拔节期追尿素20公斤/亩; 2.东部黑龙港流域低平原区 施肥建议:产量水平小于400公斤/亩,推荐基肥施用配方肥30-40公斤/亩左右,起身到拔节期追尿素12-15公斤/亩。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推荐基肥施用配方肥40公斤/亩,起身到拔节期追尿素15公斤/亩;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推荐基肥施用配方肥40-45公斤/亩,起身到拔节期追尿素16-18公斤/亩;产量水平大于600公斤/亩,推荐基肥施用配方肥45-50公斤/亩,起身到拔节期追尿素20公斤/亩。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

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 在干旱冬小麦区,由于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少,浅施追肥效果差,一般不施追肥。而采用在小麦播种前将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 追肥 在灌溉冬小麦区,在早春小麦返青拔节期,结合春灌,追施返青肥。追肥为氮肥,施用量为全生育期需氮量的40%。 1、施肥原则 (1)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能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2)重施拔节肥(追肥)看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 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 早施。 (3)、轻施孕穗肥,对水肥充足、有倒伏倾向的麦田不宜施穗肥。苗情长势好,可少施或不施穗肥,水肥不足,有早衰倾向的小麦应 施穗肥,可施孕穗肥以快速补充养分,增加粒重,壮秆防倒状。 (4)、叶面追肥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 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2、小麦的施肥量 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所吸收的养分数量,是由土壤、气候(雨量、温度、光照)品种、产量等因素决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研 究所的统计结果为:N3.0kg/100kg籽粒;P0.40-0.65kg/100kg籽 粒;K1.7-3.3kg/100kg籽粒。 小麦施肥量的确定

在小麦越冬期间增施腊肥,既能补充基肥、苗肥的不足,又能保持和稳定小麦根部土壤温度,通过冬季肥料缓慢分解被根系吸收, 为小麦春发健长奠定基础。 腊肥以富含有机质、带有温热性的肥料为主,如土杂肥、堆肥、厩肥、河泥、陈墙土、人畜粪尿等肥效稳而长的有机肥,适量配施 化肥。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施用腊肥,在施肥适期内 越早施用越好。 弱苗播种较晚、地力较差和底肥不足的麦地,腊肥要施足,以速效性肥料为主,每亩施腐熟的猪、牛栏粪40担左右;或碳铵20~25 公斤,或将尿素10公斤左右趁下雨雪时追施,以促进茎秆生长与分 蘖增加。一般缺磷缺钾的麦田,表现叶片下部发黄,叶尖发红和老 叶叶尖褪绿,继而坏死,茎秆细弱。对此应施磷肥和钾肥,应每亩 增施过磷酸钙25公斤,钾肥5~6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草 木灰能起吸热保温防冻作用。 旺苗基肥足、地力肥、播种早、长势旺的麦地,要控制腊肥用量,应少追或不追化肥,要以追塘泥等土杂肥为主,结合镇压采取控旺 促壮、控上促下的措施,改善小麦越冬环境。对分蘖少叶片细长的 假旺苗,应及时疏苗,防止群体过大,同时,可进行深中耕。 壮苗叶片青绿、心叶绿里透黄,远看麦苗有光泽、播种早、底肥足、墒情足的壮苗,可适当施些肥,以施土杂肥为主,并结合镇压,每亩追施人畜粪尿25担左右,补充麦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看了“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的人还看了: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这么多年来农户一味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 肥,导致了土壤问题突出,土壤板结酸化、土传病害严重,大大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实现科学施肥,降低种植成本,增产增收,现根据小麦需肥特点和各地小麦高产经验,提出小麦科学施肥技术要点如下: 1)小麦需肥特征: 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据调查,安徽土壤肥力不高,有效磷相对偏低,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时有发生,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增加磷肥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重视锌、硼、锰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4)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2)推荐肥料配方与施肥建议 (1)基肥: 中化东方小麦专用肥30-50KG 45%(22-15-8)(N-P2O5-K2O)+1包40KG的中化东方45-6有机肥或1包25KG的中化东方70-10有机肥,或者使用中化东方1包40KG 有机无机15-40(18-10-12) (2)追肥:在小麦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 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酌情基施硼砂 0.5~1公斤/亩。 提倡结合“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可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1)小麦需肥特征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 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 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 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 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 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 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 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 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 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小麦施肥技术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 养分的吸收率不同。不同阶段的施肥技术也不同,主要有: ①施足基肥。小麦施足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证 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 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底肥的数量应根据产量要求、肥 料种类、性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碳铵由于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损失, 追施后如不及时灌水容易使氮素损失,因此,各地推广碳铵作底肥时深施。如 果碳铵全部作底施,从施肥到小麦拔节、孕穗,至少要经历个4~5月,虽然冬春温度低加上深施,损失较少,但碳铵的肥效很难维持到小麦生育后期。因此,1次底施往往满足不了小麦各生育期的需要。据试验,碳铵用量40kg/667m2, 全部作底肥的产量为442.8 kg/667m2;而用15kg/667m2作底肥,冬前追 10kg/667m2, 拔节时再追15kg/667m2,产量515.87kg/667m2,底肥和分期追肥并用的增产46.4kg/667m2。底肥应占施肥总量的60%~70%为宜。底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适量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一般施农家肥1000~ 1500kg/667m2,尿素10kg/667m2, 或碳铵25kg/667m2,高浓度复混肥25~ 30kg/667m2。 ②合理使用种肥。小麦播种时用适量速效氮、磷肥作种肥,能促进小麦生 根发苗,提高分蘖,增加产量,对晚茬麦和底肥不足的麦田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试验证明,施用硫铵拌种的可增产10%左右。氮肥作种肥一般施硫铵3kg/667m2与尿素 2.5kg/667m2,碳铵因易挥发造成种子灼伤而不能作种肥。磷肥作种肥,可预先将过磷酸钙与腐熟的农家肥粉碎过筛后,制成颗粒肥与小麦种子混播; 也可将过磷酸钙撒在土表后,浅耙与土混匀再行播种。磷酸钙用量一般为 7.5~10 kg/ 667m2。对土壤肥沃或底肥充足的麦田,种肥可以不施。 ③返青至拔节期看苗追肥。追肥要看苗追施,对于冬前总茎数达100万个 /667m2以上的旺苗,由于分蘖太多,叶色深绿,叶片肥大,返青肥应以磷、钾 为主,不要再追氮肥。施过磷酸钙15kg/667m2,草木灰50~100kg/667m2或钾 肥10kg/667m2左右,对壮秆防倒伏有好处。对于冬前总茎数已达70~100万个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概括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概 括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国农业信息网: 1 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小麦每形成100 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 kg、磷素(P 2O 5 )1~1.7 kg、钾素(K 2 O)~3.3 kg,氮、磷、钾比例为1∶∶。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 kg 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通过施肥措施,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采取根外追肥。 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作者:佚名来源于:本站原创点击数:658 盐城市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

小麦施肥方案

光碳原动力小麦施肥技术 一、小麦需肥特点 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分蘖、返青、起身、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则以增粒增重为主。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植株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综合起来,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2.8-3.2千克左右,磷1-1.5千克,钾2-4千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约为1:0.4:1。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82.4%,钾主要集中于茎叶,点全株总含量的77.6%。小麦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是:出苗后到返青期前,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 二、小麦施肥方案 1、基肥 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施足基肥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和籽粒发育有重要作用。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每公顷施农家肥30-75吨的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肥。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料用量很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作迫肥。 基肥配比: 每亩施用30-50斤二胺、10-20斤火凤凰黄腐酸颗粒水溶肥、15斤硫酸钾 2、种肥:种肥是在播种时使用的肥料 小麦种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贫瘠土壤和晚播麦田上应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种肥配比:光碳原动力1:100拌种、浸种 3、追肥 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分期进行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现分别叙述如下: ①苗期追肥:苗期追肥简称"苗肥",一般是在出苗的分蘖初期,每亩10-15斤尿素。其作用是促进苗匀苗壮,增加冬前分蘖,特别是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晚播麦。旱薄地和养分分解慢的泥田、湿田等低产土壤,旱施苗肥效果好。但是对于基肥和种肥比较充足的麦田,苗期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在小麦二叶一心期进行化学除草,可用10%骠马乳油40ml或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必除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 三、重大病虫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小麦条锈病:小麦锈病俗名“黄疸病”,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大。它属远距离空气传播,河谷、风口地带发生严重,所以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准确掌握该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必须封锁消灭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控制早期

小麦施肥量

小麦施肥量 [栏目:技术指导日期:点击:3787] 要做到配方施肥必须先进行取土化验,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再根据小麦品种、产量水平、计算出施肥量。下面给广大农民提供一个种麦施肥的参考数量。 (1)、氮肥施用量:低产小麦(350公斤/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0克/公斤),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0~12公斤(折合碳酸氢铵60~70公斤或尿素22~26公斤);中产田(亩产350~45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0克/公斤小于13克/公斤),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2~14公斤(折合碳酸氢铵70~82公斤或尿素26~30公斤);高产田(亩产450公斤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3克/公斤)亩施纯氮12~13公斤(折合碳酸氢铵70~77公斤或尿素26~28公斤),超高产麦田亩施纯氮不要超过17公斤(折合碳酸氢铵100公斤或尿素37公斤)。 (2)、磷肥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1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折合过磷酸钙83~100公斤,合二铵22~26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0毫克/公斤小于2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9~10公斤(折合过磷酸钙60~83公斤,二铵19~22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2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7~9公斤(折合过磷酸钙60~75公斤,二铵15~19.5公斤)。 (3)、钾肥施用量:一般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50毫克/公斤,低产田可以不施;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00~130毫克/公斤,可亩施氧化钾2.5~5公斤(折合氯化钾4~8.3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毫克/公斤,可亩施氧化钾6~9

公斤(折合氯化钾10~15公斤)。 (4)有机肥、微肥施用量:在小麦施肥中最重要的是多施有机肥,一般亩施1500公斤以上,另外,缺锌、缺硼的地区可每亩底施硫酸锌1公斤、硼砂0.5公斤。

小麦春季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麦春季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麦在经过越冬期后,进入到春季后,气温逐渐回升,小麦开始进入到返青期,这时是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对于小麦的返青期和拔节期的管理,对后续的成穗极为重要,而春季管理中施肥又是重中之重,那么小麦春季该怎么追肥呢?一起来看看吧。 1、根据麦苗长势 在经历了一个冬季后,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的麦苗长势有了些许的区别,如果这是麦苗颜色嫩绿,没有出现脱靶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可以少施氮肥,或者晚一点时间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8-10公斤即可。如果麦苗长势较差,植株分蘖少,夜间因为冻害而发生发黄,则可以适当多施氮肥,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同时可以搭配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各5公斤,一方面刺激小麦返青,另方面提高分蘖的成穗率。

2、根据土壤肥力 地块不同,土壤的肥力也会有所区别,这点从小麦的长势上就能看出,如果是土壤肥力比较好的地块,小麦播种前底肥充足,再加上施用了有机肥,或者是测土配方施肥的情况,则小麦长势好,安全也读,春季可以少施氮肥,一般每亩施入8-10公斤即可。如果土壤肥力状况比较差的地块,底肥施用不足,小麦长势较差,苗弱苗黄,这样的地块就要多施肥,每亩要施入20公斤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各8-10公斤,以此满足小麦后续生长对于养分的需求。

3、注意事项 在追施时建议选择晴朗的晴天,时间可以选择在中午前后,但是有些农户会选择在雨前进行追肥,观看天气预报,降雨前将尿素撒施在麦田中,这样做肥料利用率会降低很多,所以需要格外注意。如果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在追肥后,可以适当的浇水,一方面时为了补充水分,另一方面不利于肥料吸收,不要长时间的大水漫灌,水分适量即可。而对于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追肥时不建议撒施,可以采取深施的方法,深度一般是5-6厘米左右,施肥后记得及时覆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追肥不可过量,否则会起到反作用,一方面会造成肥害,还有就是造成成本增加,还不得增产效果。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高产栽培 摘要:我团有效积温2600-3000℃,适宜冬小麦的生长,近几年单产较往年有所提高,但还没有挖掘出最大潜力,还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 1、精细整地 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中70%集中在距地表10—30 厘米的耕层内,播前做好精细整地工作,对于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氮、磷配合,三肥坐底 据研究表明小麦施肥实行粗、细结合,氮、磷配合,采用粗肥、氮肥、磷肥“三肥坐底”的方法,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措施,也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手段。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要本着“粗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广辟肥源,为麦田备足底肥。一般重施底化肥的麦田,要比在年后追施同等肥量的麦田苗期生长快、长势壮,越冬死苗少、成穗率高、增产显著。一般保肥能力强的粘质土壤,可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一半以上坐底施用;保肥能力较差的沙质土壤适当少些,约占全期氮肥总量的40%左右坐底为宜。根据大量试验证明,一般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需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磷肥各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左右。 2.1、适墒播种 水分是种子发芽、出苗的必要条件。小麦种子必须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45%左右的水分才能发芽。水分不足,往往成为影响出苗和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足墒下种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我团近几处秋季雨量逐渐减少,且前茬作物灌水较少,待秋作物收获后,土壤墒情已显不足。所以浇足底墒水,不仅能满足小麦出苗和苗期的生长需要,而且为中、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认为,沙土地含水量若小于15%一16%;二性土含水量小于17%一18%;粘土地含水量小于20%,都应在浇足底墒水后

小麦套餐肥施肥方案

小麦套餐肥施肥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麦施肥 一、小麦生长特点 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出苗、分蘖、越冬、拔节;生殖长阶段包括孕穗、抽穗、开花、灌桨、成熟。春小麦产量偏低,生育期断,仅100-200天。小麦从出苗到拔节,施肥主攻目标是加强根系生长、分孽和有机质合成;从拔节到抽枕.施肥是为了促进茎叶生长、有效分蘖和穗大;从抽穗到成熟期,则以增加粉数、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为主。冬小麦返青以后吸收养分速度增加.从拔节到抽穗是吸收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斯;氮素吸收的最高峰是从拔节到孕穗,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冬小麦是越冬作物,苗期又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基肥施足磷肥尤其重要。因为苗期根系弱,遇到干旱和严寒,土壤供磷和作物吸收能力大幅下降.影响麦苗返青和分蘖,再追施磷肥也很难补救。 二、小麦的需肥特点 小麦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和在植株内的分配,受品种、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影响。一般每生产麦粒100公斤需吸收氮(N)2.6-3.0公斤、磷 (P205)1-14公斤、钾(K20)2-2.6公斤,N:P205:K20平均为2.8:1.2:2.3,则1:0.4:0.8。如果亩产麦粒500公斤,需吸收N-P205-K20平均为丁4-6-12(公斤)。 三、小麦施肥方法 1.施足基肥:小麦施足基肥是提高麦用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对生长养分的需要。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能长出足够的键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 2.返青拔节期看苗追肥;看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 3.轻施孕穗肥.对水肥充足,有倒伏倾向的麦田不宜施穗肥。苗情长势好.可少施或不施穗肥,水肥不足,有早衰倾向的小麦应施穗肥,可施孕穗肥以快速补充养分,增加粒重,壮秆防倒伏。 四、施肥方案 拌种:用台湾味丹拌种剂以1:10的比例浸种15分钟晾干。 基肥:每亩施用18-20-7昧丹掺混肥40-60kg或者每亩施用味丹双鳌合生态肥20kg+复合肥40-50kg。 追肥:返青后,根据小麦生长情况,结合浇水施用尿素或30-0-5味丹高氮掺混肥。 叶面追肥:在小麦生长的整个时期,尤其是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差时.使用味丹叶面肥喷施效果最佳,还能有效的防止干热风危害。 施用味丹套餐:小麦根系好,分蘖多,粒粒饱满,抗寒抗旱抗倒伏,产量高五、小麦缺素症 小麦缺氮,植株矮小,分孽减少,叶小色淡发黄。 小麦缺磷、分蘖减少,叶色暗绿,无光泽或显紫色,成熟延迟,籽粒变轻。 小麦缺钾,叶色淡绿,植株生长缓慢,机械组织发育不良,下部叶片过早枯黄,茎科软弱易倒。 小麦缺硫.叶片黄萎。通常是幼叶更显着。 小麦缺钙.叶片变灰色,新叶变白,随后叶尖枯萎。 小麦缺镁植株矮小,常表现出缺绿症,通常先是老叶叶脉间变黄。

小麦施肥管理技术

小麦 发布日期:[151] 共阅[145]次 小麦属于禾本科小麦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性强,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m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有 1/3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我国,小麦诉地位仅次于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长城以南,东至黄海、渤海,西至六盘山、秦岭附近的广大地区。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因而小麦的播种期和成熟期差别也很大。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生理型,我国栽培的主要是冬小麦,分布于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长江以南地区的冬小麦,由于产量低、品质差而逐年减少,北方春小麦也存在同样情况,由于品质差而致使播种面积逐渐缩减。 1.小麦的养分需求特点及规律 小麦旆长发育所必需的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其中,氮、磷、钾三元素在小麦体内含量比较高,需要量较大,对小麦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缺氮时,麦苗瘦弱,叶色淡,植株矮小,分蘖少,根系发育不良,穗小而少,成熟早、产量低;小麦对磷素敏感,早期的磷素营养对植株及根第生长极为重要,磷充足可显著增加分蘖与次生根数,提高苗期的抗寒抗性,缺磷时,生长缓慢,植株瘦小,不分蘖或少分蘖;叶色暗绿,茎基部及叶鞘为紫色,根系发育受到抑制,成“鸡爪状”,抽穗开花延迟,千粒重低,品质差;缺钾小麦生长迟缓,叶片细长、色黄绿,茎细弱,分蘖横向伸展;拔节孕穗期是小麦吸收钾的高峰期,施钾肥不仅或增加小麦产量,还促进植株健壮、穗多、籽粒饱满、减轻倒伏、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 小麦对钙、镁、硫、硼、锌、铜、锰、钼等中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少,但这些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如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生长影响较大;硼影响植株开花、授粉和结实,缺硼严重则导致作物“花而不实”。在土壤供应不足时,施用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明显。如,对缺硫土壤施含硫肥料,能提高面粉品质;土壤缺硼时,小麦开花授粉受阴,结实不良,施硼后可使开花、结实正常。 小麦不同养分的临界期出现时期不同,氮素临界期为冬前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这两个时期若氮营养供应不足则会减少分蘖和穗粒数而造成减产,若及时补充氮或增加穗粒数,而抽穗以后的花氮肥水平对提高粒重则极为重要;磷素临界期在小麦三叶期;钾素临界期在拔节期。各营养元素最大效率期的出现时间也不同,氮素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前至孕穗期,磷素在抽穗至扬花期,钾素在孕期。所以,小麦各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需要量和吸收比例有所不同,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冬前分蘖期,此时株虽小,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左右,是

小麦各个时期施肥技术 (1)

小麦各个时期施肥技术 一、小麦施肥口诀 种地用肥有学问,小麦施肥掌握准。 定产测土施底肥,普用土壤调理剂。 氮磷钾比要协调,平衡施肥产量高。 底肥施足必深耕,上虚下实打根基。 底墒要足保全苗,拌种防病要记牢。 小麦返青要化控,拔节之前追尿素。 扬花前后巧防病,补喷微肥夺丰收。 黄淮流域地偏碱,选肥种类稍偏酸。 氮磷两元配成肥,应施旱薄中肥地。 掺钾配成三元肥,可施高产水浇地。 控释肥料价虽贵,小麦玉米都适宜。 对比之下见高低,还是选用配方肥。 土壤缺啥补充啥,力争主动莫迟疑。 一年之计在于春,选对肥料属第一。 足墒下种能增产,根据墒情来浇灌。 送水选在麦灌浆,看天看地莫迟延。 底墒水在犁地前,趁墒播种最方便。 作物起垄来播种,迂旱沟浇可节源。 水肥相济最关键,亩产吨粮好实现。 二、你了解小麦吗?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小麦种植范围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西起新疆,东抵沿海各省的平原高山。中国既种冬小麦,也种春小麦。下面介绍下冬小麦化肥使用技术。 冬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则以增粒增重为主。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植株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综合起来,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3.2千克左右,磷1-1.5千克,钾2-4千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约为1::1。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钾主要集中于茎叶,点全株总含量的%。冬小麦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是:出苗后到返青期前,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冬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 一是从分蘖到越冬,一是从拔节到孕穗,后面的高峰远远大于前面的高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对产量6188千克/公顷的冬小麦植株分析结果,在营养生长阶段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占20%,钾占20%;从拔节到扬花是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约吸收氮48%,磷67%,钾65%。籽粒形成以后,吸收养分明显下降。因此,在小麦苗期应有足够的氮和适量的磷、钾营养。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基肥 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施足基肥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和籽粒发育有重要作用。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每公顷施农家肥30-75吨的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概括

中国农业信息网: 1 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小麦每形成100 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 kg、磷素(P2O5)1~1.7 kg、钾素(K2O)1.5~3.3 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 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通过施肥措施,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采取根外追肥。 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作者:佚名来源于:本站原创点击数:658 盐城市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 又是一年秋播时,又到了农民朋友大量施用肥料的投入高峰期,但近年来我市肥料施用中多施、偏施现象渐趋严重,这不仅直接造成了成本上的浪费,甚至还恶化了农田土壤环境,影响了后茬作物的生长。因此,我们结合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成果,介绍一项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所谓平衡施肥是在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施肥技术。它综合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作物需要营养元素的品种及其数量,产中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法与技术,适量、均衡、适时供应作物所需但土壤不能提供的氮、磷、钾和中微量营养元素。 1、小麦吸肥规律 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在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40%左右;二是在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30-40%左右,在开花以后仍有少量吸收。小麦对磷、钾的吸收,在分蘖期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30%左右,拔节以后吸收率急剧增长。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最多,约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钾的吸收以拔节到孕穗、开花期为最多,占总吸收量的60%左右,到开花时对钾的吸收已达最大量。因此,在小麦苗期,应用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拔节到开花是小麦一生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需要较多的氮、钾营养,以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壮秆、增粒。抽穗、扬花以后应保持足够的氮、磷营养,以防脱肥早衰,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和运输,促进麦粒灌浆饱满,增加粒重。 2、小麦需肥量 在一般情况下,每生产50公斤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1.5公斤、磷(P5O2)0.7公斤,钾(K2O)1.8公斤,N:P2O5:K2O为3:1:3。以亩产400千克小麦为目标,需N19-21公斤,P2O55.5-6.0公斤,K2O10-12公斤。其中有机养分分别占35%、35%和70%。即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还应分别施用尿素27-30公斤,过磷酸钙30-33公斤,氯化钾5-6公斤。 3、小麦肥料的分配与施用 麦子施肥要克服钾肥不足、氮肥运筹前期重中后期轻的缺点,有机肥宜作基肥和前期追肥;磷、钾肥可全作基肥,或80%作基肥,20%作后期追肥;氮肥基、追各半。具体施肥技术为:

小麦化肥使用技术

作物生长发育迫切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但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含量都很有限,必须通过人工施肥来补充,合理施肥是增产的关键。因此在施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肥料种类的选择:包括肥料性质、土壤条件、作物种类。2,肥料用量。3,施肥期,一般情况下,农家肥应作基肥;磷肥作基肥和种肥;氮肥应在作物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前施用。4,肥料施用方法:农家肥应掌握集中施肥和分层施肥两个原则。第一,应当保证有一部分肥料在种子或幼苗附近,以供给幼苗营养。第二,保证有一部分肥料在较深的土壤中,以供给作物旺盛生长时所需要的养分。因此应当把一部分厩肥在播种前深耕时施入土中,另一部分在播种时施入或播种稍前浅耕施入;氮肥应采用集中施肥的办法以提高肥效,但旱地尽可能深施,尿素不宜接近根系或种子;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应当接近种子和根系。5,氮磷比例:本地地形分川水地和旱塬地,调查表明:川水地种小麦氮磷养分比例1:0.5左右比较适合;种玉米1:1~1.5较好。旱塬地种小麦1:0.75~0.5,种玉米1:0.3左右。具体氮磷比例的计算方法如下:如,某作物需施氮磷养分比例是1:0.5,选的氮肥是硝铵,磷肥是过磷酸钙,且需氮16斤,想知道硝铵和过磷酸钙的量。硝铵中含氮量为34%;过磷酸钙一般含五氧化二磷10~14%,那么,施用硝铵的计算方法是:16/34% = 47(斤);施用含五氧化二磷10%的过磷酸钙就需要8/10% = 80(斤);施用含五氧化二磷14%的过磷酸钙就需要8/14% = 57(斤)其它化肥的计算方法同上下面介绍几种作物的施肥方法。 一.冬小麦化肥使用技术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本地适宜种冬小麦。冬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抽穗、开

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 根据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小麦吸肥规律和产量要求。总结出以下3条小麦的施肥原则:(1)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有机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长,含有机质多,能改良土壤等优点,它不仅能促进当年增产,而且能保证连年增产,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但有机肥由于养分含量低,用量大,肥效慢,当小麦急需某种养分时,还必须以化学肥料来补充,互相取长补短。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持续增产的目的。 (2)施足基肥,合理施用种肥和追肥。“麦收胎里富,基肥是基础”,根据全国许多高产经验,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施足基肥,对于促进幼苗早发,冬前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蘖率和壮秆促穗均具有重要作用,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氮,磷化肥,有机肥肥效时间长,施足基肥不仅可以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间源源不断地供给养分,对控制麦株前期秆长和防止后期早衰有良好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合理追肥,是充分利用肥源来提高产量的生要措施,所谓合理追肥,就是根据小麦一生的需肥规律,有目的地及时满足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小麦各生育时期吸收肥料的规律是:越冬前吸收氮肥最多,磷,钾次之,为了满足小麦出功后能马上吸收到氮肥,在生产上一般都施用硫酸铵3-5公斤或尿素1.5-2.5公斤作种肥,这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促进次生的生长有良好作用,在越冬到返青期仍以氮肥吸收较多,磷,钾开始显著增加,所以,越冬期施肥,除少量供应冬季缓慢生长需要的养分外,基本上是施春用,促使小麦多扎根,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返青期到拔节期吸收钾最多,吸收磷肥急剧增加,由于底肥中有磷肥,故此期如果长势较旺,可以不施,以防秆长,若缺则应早施返青肥,以利于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拔节期抽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最高峰,这一时期施肥,可养活不孕小数,是提高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为创高产,此期要供足水肥,抽穗期成熟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普遍下降,但除钾外,氮和磷一直到成熟仍在继续吸收,尤其是磷肥,能灌浆壮粒,使麦穗粒多粒重,所以,为了满足后期对磷肥的需要,往往采取根外追肥,这已成为获得小麦增产的一项有力措施。 (3)基肥分层施,化肥要深施,基肥分层施是指分两层施用肥料,第一次撒施有机肥后深耕翻埋,第二次用质量的有机肥配合施用速效肥,撒施后进行浅耕和耙地,使肥料均匀地分布在土壤支,或在开沟播种时条施,这样可使小麦在苗期得到一定的速效养分,而翻埋到土壤中层和下层的肥料则能保证小麦生长后期的需要。 化肥作追肥时,均以5-10厘米深施为好,特别是氮肥如碳酸氮铵,氨水等挥发性强的氮肥,更必须深施,深施可以使化肥被泥土覆盖,防止挥发和流失,肥效稳定,有利于根系吸收,提高化肥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效,深施比地面撒施一般可提高肥效10%-30%。化肥深施的方法有: <1>基肥深施:碳酸氢铵或氨水都可作基肥深施,结合犁地,边施边耕,然后细整平。<2>种肥底施:在墒情的情况下,揪胆开沟施入或用简易的农具集中条施在种子的下面或种子旁下侧,氮肥也可和腐熟的有机肥及磷肥同时作种肥,开沟条施,但种肥不要离种子太近,以免烧种,硫酸铵,硝酸铵都可以作种肥底施。 <3>追肥沟施或穴施:碳酸氢铵,氨水和尿素应采取沟施或穴施覆土,用耘锄施肥器,氨水耧,液肥深施器等,反氮肥施入5-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并注意施匀,据各地试验,沟施或穴施覆土比表面撒施可提高肥效30%左右。 2。小麦的施肥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