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电网的基础(五)高压直流系统

智能电网的基础(五)高压直流系统

智能电网的基础(五)高压直流系统
智能电网的基础(五)高压直流系统

一、高压直流输电概述

高压直流输电:将三相交流电通过换流站整流变成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输电线路送往另一个换流站逆变成三相交流电的输电方式。

高压直流输电原理图如下:

换流器(整流或逆变):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或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换流变压器:向换流器提供适当等级的不接地三相电压源设备。

平波电抗器:减小注入直流系统的谐波,减小换相失败的几率,防止轻载时直流电流间断,限制直流短路电流峰值。

滤波器:减小注入交、直流系统谐波的设备。

无功补偿设备:提供换流器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减小换流器与系统的无功交换。

高压直流输电对比交流输电:

1)技术性

功率传输特性。交流为了满足稳定问题,常需采用串补、静补等措施,有时甚至不得不提高输电电压。将增加很多电气设备,代价昂贵。直流输电没有相位和功角,无需考虑稳定问题,这是直流输电的重要特点,也是它的一大优势。

线路故障时的自防护能力。交流线路单相接地后,其消除过程一般约0.4~0.8秒,加上重合闸时间,约0.6~1秒恢复。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整流、逆变两侧晶闸管阀立即闭锁,电压降为零,迫使直流电流降到零,故障电弧熄灭不存在电流无法过零的困难,直流线路单极故障的恢复时间一般在0.2~0.35秒内。

过负荷能力。交流输电线路具有较高的持续运行能力,其最大输送容量往往受稳定极限控制。直流线路也有一定的过负荷能力,受制约的往往是换流站。通常分2小时过负荷能力、10秒钟过负荷能力和固有过负荷能力等。前两者葛上直流工程分别为10%和25%,后者视环境温度而异。就过负荷而言,交流有更大灵活性,直流如果需要更大过负荷能力,则在设备选型时要预先考虑,此时需增加投资。

潮流和功率控制。交流输电取决于网络参数、发电机与负荷的运行方式,值班人员需要进行调度,但又难于控制,直流输电则可全自动控制。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响应快速、调节精确、操作方便、能实现多目标控制。

短路容量。两个系统以交流互联时,将增加两侧系统的短路容量,有时会造成部分原有断路器不能满足遮断容量要求而需要更换设备。直流互联时,不论在哪里发生故障,在直流线路上增加的电流都是不大的,因此不增加交流系统的断路容量。

电缆。电缆绝缘用于直流的允许工作电压比用于交流时高两倍,例如35kV的交流电缆容许在100kV左右直流电压下工作,所以在直流工作电压与交流工作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直流电缆的造价远低于交流电缆。

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比较。在直流输电中,直流输电线路沿线电压分布平稳,没有电容电流,在导线截面积相同,输送有用功率相等的条件下,直流线路功率损耗约为交流线路的2/3。并且不需并联电抗补偿。

线路走廊。按同电压500kV考虑,一条500kV直流输电电线路的走廊约40m,一条500kV 交流线路走廊约为50m,但是1条同电压的直流线路输送容量约为交流的2倍,直流输电的线路走廊其传输效率约为交流线路的2倍甚至更多一点。

总的来说,下列因素限制了直流输电的应用范围:不能用变压器来改变电压等级;换流站的费用高;控制复杂。

2)可靠性

强迫停运率

电能不可用率

3)经济性

就变电和线路两部分看,直流输电换流站投资占比重很大,而交流输电的输电线路投资占主要成分;

直流输电功率损失比交流输电小得多;

当输送功率增大时,直流输电可以采取提高电压、加大导线截面的办法,交流输电则往往只好增加回路数。

在某一输电距离下,两者总费用相等,达一距离称为等价距离。这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初估数据。超过这一距离时,采用直流有利;小于这一距离时,采用交流有利。

高压直流输电分类:

1)两端HVDC系统:由两个换流站组成的直流输电系统。分为单极类、双极类和背靠背,前两个很好理解,主要就是背靠背直流。

背靠背直流:

没有直流线路的HVDC系统。

主要用于两个非同步运行的交流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网或送电,也称非同步联络站。

整流站和逆变站的设备通常装设在一个站内,也称背靠背换流站。

直流侧可选择低电压大电流;直流侧谐波不会造成通信线路的干扰;造价比常规换流站降低约15%~20%。

2)多端直流输电系统(MTDC):将直流系统联接到交流电网上的节点多于两个时,就构成了多端高压直流系统。

目前国内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还是非常多的。

二、高压直流输电的一些原理

关于换流器的原理就不展开了,很多电力电子内容,主要总结下直流输电控制方式。

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的目标是:

1)保持直流功率、电压、电流和控制角在稳态值范围内;

2)限制暂态过电压和过电流;

3)交直流系统故障后,在规定的响应时间内平稳地恢复送电。

直流系统的主要优势就在于控制,其中也是比较复杂。

直流输电基本控制模块:

低压限流控制(VDCOL):低压限流环节的任务是在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跌落到某个指令值时对直流电流指令进行限制。

定电流控制(CCA):在极控制功能中定电流控制应用最为广泛。定电流控制的控制框图如图所示.在整流侧,定电流控制器的输入量是电流整定值TM3与实际电流TM4的偏差。

定熄弧角控制(AMAX):绝大多数直流工程的熄弧角定值都在15°~18°的范围内,熄弧角这一变量可以直接测量,却不能直接控制,只能靠改变换流器的触发角来间接调节。熄弧角不仅与逆变侧触发角有关,还取决于换相电压和直流电流的大小。

定电压控制(VCAREG):在整流和逆变方式下都设置了定电压控制功能模块,这个控制器的功能是用于降压运行,但它也有利于正常方式运行,其控制也采用的是PI调节方式。

辅助控制模块:

分接头控制(TCC):分接头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触发角、熄弧角、直流电压运行在指定范围内,分接头控制的特点是调节速度比较慢。

无功功率控制(RPC):不同的直流工程,滤波器和电容器分成几组,由电力开关进行投切。

一般情况下,1)当两侧交流系统中的电压波动不大时,整流侧采用定电流控制,逆变侧采用定熄弧角控制。2)为了快速、精确地调节功率,整流侧采用定电流控制(或定功率控制),逆变侧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

原因在于:整流侧用定电流控制可以控制触发角根据负载改变,定电压控制保持逆变侧触发角恒定,这样传输电流即功率传输大小可以通过整流侧触发角来控制.不过当整流侧触发角达到最小值(大概5°),就不能继续用定电流控制了,整流侧触发角只能恒定,也会变成定电压控制了。

这块和运行关系紧密,里面内容挺复杂,自己也不是特别熟悉,只是总结个皮毛。

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分析的一些要点

1)换相失败

换相失败是直流系统比较关键且常见的故障。

当换流器做逆变运行时,从被换相的阀电流过零算起,到该阀重新被加上正向电压为止这段时间所对应的角度,也称为关断角(熄弧角)。如果关断角太小,以致晶闸管阀来不及完全恢复正常阻断能力,又重新被加上正向电压,它会自动重新导通,于是将发生倒换相过程,其结果将使该导通的阀关断,而应该关断的阀继续导通,称为换相失败。

换相失败主要原因是交流系统故障,其使得逆变侧换流母线电压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些换相失败可以自动恢复。但是如果发生两次或多次连续换相失败,换流阀就会闭锁,中断直流系统的输电通道,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多个逆变站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甚至导致电网崩溃。

换相重叠角的影响:当β>γ时,换相结束时,晶闸管能承受反压而关断。如果β<γ

时(从图右下角的波形中可清楚地看到),该通的晶闸管(VT2)会关断,而应关断的晶闸管(VT1)不能关断,最终导致逆变失败。

2)无功补偿

直流系统的无功计算,也是要分为常规计算和系统仿真两部分。

采用普通晶闸管换流阀进行换流的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一般均采用电网电源换相控制技术,其特点是换流器在运行中要从交流系统吸取大量的无功功率。与交换的有功功率成正比,在额定工况时整流装置所需的无功功率约为有功功率的30%~50%,逆变装置约为40%~60%。

常规计算的话,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可由下式表示:

P为换流器直流侧功率,MW;φ为换流器的功率因数角;μ为换相角;α为整流器触发角。当换流器以逆变方式运行时,式中的α用γ代替,γ为逆变侧关断角。

当然具体工程中,无功配置还涉及各种无功分组方案的比较,感性和容性都要考虑,但一般来说感性无功主要考虑小负荷方式无功过剩情况,很多时候计算出来是不需要配的。

然后就是系统仿真校核工作,就是用电力软件仿真各种工况下稳态和暂态的运行情况,故障方式下的稳定情况。

提供所需无功功率最节省的方法是使用并联电容器组。既然无功随着所传输的直流功率变化,就必须提供可切换的适当容量的电容器组,以便稳态直流电压在各种负荷水平下保持在可接受范围(通常±5%)。如果发电机在直流端附近,则对处理部分无功功率需求和保持稳态电压在可接受范围内是很有用处的。对于弱交流系统,或许有必要以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或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提供无功补偿。

3)谐波抑制

换流器在交流侧和直流侧都要产生高次谐波。换流装置对于交流侧是一个谐波电流源,对于直流侧则是一个谐波电压源。交流侧特征谐波举例如下。

在理想工况的运行下,系统存在特征谐波。但是实际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工况不可能是理想的,因此还存在非特征谐波。

换流站谐波抑制措施主要有两种:

4)直流调制

直流输电系统调制功能属系统控制层次的一种控制功能。

它利用直流输电系统所连交流系统的某些参量,对直流功率或直流电流、直流电压、换流器吸收的无功功率进行调整,借以充分发挥直流系统功率的快速可控性,改善交流系统运行性能。一个直流输电系统是否需要设计某种调制功能,完全取决于它所连接的交流系统的需要,因而每个工程都可能不一样。常用的调制功能有:(1)功率提升(或回降),(2)频率控制,(3)阻尼控制。

简单地总结这四种调制。

功率提升(或回降):当受端(或送端)交流电网发生严重故障时,有可能要求直流系统迅速增大(或减小)输送的直流功率,支援受端(或送端)电网,这种调制功能也称为紧急功率支援。

频率控制:利用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的快速可控性,调节所连一端或两端交流系统频率,共同利用两端交流系统热备用容量。

阻尼控制:这点工程中还是比较关注的,即利用功率的快速可控性用于组你控制。如阻尼所连交流系统中的次同步振荡,阻尼低频功率振荡等。主要过程如下:

四、高压直流输电新技术

这块主要是两部分内容,可能自己涉及的面不够广,所以应该还有其他的内容。

1)特高压直流输电

围绕交流特高压的争议已持续经年,力推交流特高压的国家电网认为该项目优势明显,可以解决新能源消纳、区域电力资源平衡和治理雾霾等问题;反对者则认为±500千伏超高压和直流特高压完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交流特高压经济性差且存安全隐患,不宜开工建设。但是有一点两边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是非常好的一种输电方式。

国内投运和在建的特高压直流线路也很多,比如±800kV云广、向上、锦苏、哈郑线等。下图为向上线(向家坝-上海)路径图

UHVDC的系统组成形式与高压直流输电同,但单桥个数、输送容量、电气一次设备的容量及绝缘水平等相差很大。

2)轻型直流输电技术

轻型直流输电:以电压源型换流器(VSC)为核心,硬件上采用IGBT等可关断器件,控制上采用脉宽调制技术(PWM)以达到具有高可控性直流输电的目的。

由于VSC的应用,VSC-HVDC和HVDC的区别如下:

VSC-HVDC的控制方式还是比较成熟的,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拓扑结构方面,比如多电平等等(也有可能我的信息不够前沿),比如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VSC-HVDC应用前景还是很广泛的,个人最看好新能源并网和中心城区电网的应用。

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功勋个人名单

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功勋个人名单 1. 孙昕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 2. 张建坤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主任 3. 陈维江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副主任 4. 丁扬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副主任 5. 王绍武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处长 6. 袁骏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副处长 7. 王怡萍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处长 8. 毛继兵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处长 9. 孙岗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副处长 10. 王晓宁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 11. 邱宁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 12. 陈海波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 13. 王蓓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副主任 14. 凌卫家华中电网有限公司调度通信中心副主任 15. 汪胡根华东送变电工程公司总经理 16. 王抒祥山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17. 田璐山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18. 闫晓丁山西省电力公司特高压工程办公室主任 19. 贾玉君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分公司经理 20. 杨杰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 21. 李同智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22. 凌绍雄河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23. 于旭东河南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 24. 成卫河南省电力公司特高压工程办公室主任 25. 孔林理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总经理 26. 汤文全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7. 周世平湖北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 28. 傅军湖北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 29. 罗功银湖北省电力公司特高压办公室主任 30. 曹宗振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31. 周福良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变电二分公司书记 32. 蒋太频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 33. 阙正平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 34. 王玉明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监 35. 张文化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监 36. 彭发水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总经理 37. 汪宏春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分公司副经理 38. 司华茂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建安分公司副经理 39. 王宜荣安徽省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40. 董树森河北省送变电公司副总工程师 41. 张光辉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副经理 42. 濮强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分公司副经理 43. 邵丽东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副总经理 44. 周安清江苏省宏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电网监理部副主任 45. 张弓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我国与美国智能电网技术模式的差距

我国与美国智能电网技术模式的差距 1)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重点在配电和用电侧,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服务的提升。中国的智能电网将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共六个环节,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 2)美国智能电网的四个孪生兄弟分别是:高温超导电网、电力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和实现传输可靠性及安全控制系统,这个电网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开发并转型进入“下一代”的电网体系,其战略的核心是先期突破智能电网,之后营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与电力储能技术,最终集成发展高温超导电网。 3)我国情况是,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即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这个战略的核心仍然是依托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体制营建特高压电网基础上的电网现代化,其电力中枢系统仍然没有摆脱大煤电、大水电,而以实现电网骨架更大体系的统一目标。 4)尽管均为智能电网概念,但我国和美国在发展信息化智能电网的远景目标和现实技术手段上仍有明显的差异,鉴于我国大电网体系构建的原则上,智能电网将成为优化能源结构(良好的可再生能源吸纳能力)、充分释放高效低耗电力输送能力和提升用户端电力需求互动的综合系统工程。

智能电网建设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电网的建设推动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电力系统。采用有效的应用对策,把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智能电网不同领域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1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1)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促进了电网系统的自动化运转,保证了智能电网传输电能的效率,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电力工程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运行装置的自动化,实现了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和准确记录。电力工程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决定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的高效性,尽量减少了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促进了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转。(2)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传统意义上的电网在采集数据时,需要人为操作进行分组。传统的物理电网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操作,自动化水平不高,且操作较为繁琐。现今,采用的电力工程技术则充分借助了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智能化的数据采集,提高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并且对运行装置加以分类,以保证电网系统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各类数据信息加以对比,以为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数据参考。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需要提高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效率,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为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优化了电力工程的运行方案,促进了智能电网的高效运作,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1)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策略。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质量优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技术中,质量优化技术即对电能进行质量优化。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各个指定对象的电能存在差异,对差异化的电能加以分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以实现质量的评定,继而提高质量优化的效果,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质量优化系统。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

中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现状及发展(自撰)

中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电力的建设当中。特高压输电能同时满足电能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低损耗、低成本输送的基本要求,而且能有效解决目前500kV 超高压电网存在的输电能力低、安全稳定性差、经济效益欠佳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建设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电网是电 电网是电能传输的载体,在发电厂发出电能后,如何将电能高效地传送给用户,就成为电网的主要功能。在对电力系统以及电网的基本概念及要求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引入特高压的必要性。特高压的英文缩写为UHV。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600千伏以上的电压等级。特高压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 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能力 理论上,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输电线路的阻抗成反比。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可以近似估计认为,电压升高1倍,功率输送能力将提高4倍。考虑到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

阻抗变化,电压升高了1倍,功率输送能力将大于4倍。表1—1给 出了以220kV输电线路自然功率输电能力为基准,不同电压等级,从高压、超高压到特高压但回输电线路自然功率输电能力的比较值。 注:以220kV线路输送自然功率132MW为基准同样,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与线路阻抗成反比,而输电线路的阻抗随线路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即输电线路越长,输电能力越小。要大幅提高线路的输电能力,特别是远距离输电电路的功率输送能力,就必须提高电网的电压等级。电网的发展表明,各国在选择更高一级电压时,通常使相邻两个输电电压之比等于2。特大容量发电厂的建设和大型、特大型发电机组的采用,可以产生更大规模的效益。他们可以通过输电网实现区域电网互联,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电力的经济调度。 1 、特高压电网的发展目标 发展特高压输电有三个主要目标:(1)大容量、远距离从发电中心(送端)向负荷中心(受端)输送电能。(2)超高压电网之间的强互联,形成坚强的互联电网,目的是更有效地利用整个电网内各种可以利用的发电资源,提高互联的各个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在已有的、强大的超高压电网之上覆盖一个特高压输电网目的是把送端和受端之间大容量输电的主要任务从原来超高压输电转到特高压输电上来,

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配电重点

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配电 1 能源、新能源、绿色能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专家认为,在能源领域,新的科技革命的焦点,一是新能源的利用,二是将信息技术用于能源产业。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打出振兴经济的王牌,就是新能源计划,用信息技术对电网进行彻底改造,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 能源发展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建造能源使用的创新体系,以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能源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开发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 当前,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报载:全球协力向绿色能源领域进发。诸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洪堡湾即将兴建全美首个大型海浪发电站; 苏格兰计划开发潮汐发电为数据中心供电; 以色列开发高效低价碟式太阳能系统; 韩国建设最大生物气体发电设施; 而英国宣布新建燃煤电厂须“填埋二氧化碳”。基于全球能源短缺及人类对环保的渴望,各国政府对绿色电力的开发给予大规模的投资支持,科学家们更是绞尽脑汁,设想了许多非同寻常的发电招数。一方面想方设法降低传统发电方式的污染,一方面加快对那些过去在人们视线中非主流发电领域的研发,包括提高发电效率并同时降低成本,最终将其送入商业化运营的轨道。同时,道路发电、绿

叶发电、体温发电……,这些少有所闻的发电方式,如今也一步一步地悄悄走向人们的生活。 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的第二大国,但能源利用效率比世界水平低10个百分点。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近35000亿千瓦时,输电、配电和用户端损耗约9%,每年线路损耗约3000亿千瓦时,折合1.5亿吨原煤,相当7000万千瓦装机容量、3000亿元的电源投资和3000亿元的电网投资。实现电网信息化之后,每年在输、配、用电等环节即可节约5%-10%的电力资源,节省价值近2000亿元。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我国也启动了多项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如: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系统,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等项目。 新一轮能源产业革命的号角业已吹响,可持续能源已经进入产业化竞争阶段。其中,智能电网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支点。 2 智能电网,蓄势待发 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通信等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是数字化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信息化家电和储能式混合动力交通工具。无疑,美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准备。 2.1 美国的研究及实践 鉴于发展智能电网对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 构、提升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能源战略,有的将其作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高达7870

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13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于9月24~25日在德国柏林举行,来自40个国家的500余名代表云集于此。论坛上,中国特高压输电标准被定为国际标准。 中国自2009年提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以来,已建成2条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的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和4条800kV直流输电线路。几年来,中国特高压项目经受住了各种运行方式的考验,安全、环境、经济等各项指标达到和超过了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已经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编制相关国际标准19项,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特高压发展现状 就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电网来说,高压电网指的是110kV和220kV的电网;超高压电网指的是330kV、500kV和750kV的电网。特高压电网指的是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超高压输电网和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 据了解,特高压输电技术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两大类。其中,特高压交流输电是指电压等级1000kV及以上的交流输电,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指电压等级±800kV及以上的直流输电。 2010年初国家电网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中公布了特高压建设“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家电网的计划,到2015年将建成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形成“两纵两横”的格局。同时,在直流特高压方面,为配合西南水电、西北和华北煤电以及风电基地的开发,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7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满足西藏供电,实现西藏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到2017年,国网规划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目标网架。到2020年,“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五纵五横”主网架。 2013年1月18日,“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2013年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收获的最高荣誉,中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成功建设,树立了世界电网发展新的里程碑,开启了以特高压为最高电压等级电网建设的新纪元,在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引领”和“中国创造”,展示了中国在世界电力工业的一流形象。 我国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实践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试验、研发基地方面,已建成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高海拔、工程力学四个试验基地以及大电网仿真、直流成套设计两个研发中心。在示范工程方面,国内已有数个1000kV交流输电工程与±800kV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中国已建立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20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编制20余项国际标准。在相关工程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已攻克了多个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关键技术,成功地自主研制了特高压交、直流设备,同时掌握了特高压工程设计、施工、试验和运行维护全套技术 特高压建设成果 十几年来,我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一次又一次地震惊了国际同行。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实现特高压电网商业化运营的国家,截止到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众多的特高压电网项目。 2006年8月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正式核准了晋东南经南阳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王新峰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王新峰 发表时间:2018-04-13T10:58:19.9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王新峰 [导读] 摘要:电力能源是我国最基础的群众使用能源,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电能都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上海国孚电力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电力能源是我国最基础的群众使用能源,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电能都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高,因此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是大势所趋,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电力供应网络将会更加稳定安全、科学高效。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重要性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各方面影响,导致电网运行质量越来越差,造成了较多的电力能源浪费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一、智能电网概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电网这一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帮助人们解决了诸多现实问题。智能电网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前提下,综合利用通信网络,对电力生产、电力供应、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实现监控的一种智能化系统。电力系统利用智能电网进行监控、管理,能够真正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并且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利用智能电网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为解决系统故障,提供了有效保障。现阶段,随着能源、资源问题的紧张,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更加注重实现电力系统绿色、高效、安全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笔者认为,智能电网主要是指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对供电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保证电力供应的平稳、可靠运行,更好地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同时,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智能电网成为供电行业发展的主流,是解决供电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 二、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 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对智能电网的质量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由于电力工程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对智能电网中用电对象的控制和数据采集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而且可以使用更高科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处理模式对用电对象及用电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最终得到的反馈控制信号的准确性也非常高。因此,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避免传统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将电网的控制效率提升到最高水平。 2.2有利于强化数据采集的能力 以往的物理电网中采集的数据并不能够进行自动分组,原因就是科技含量不高,自动化程度不高。而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提高,而且能够按照设备种类和功能进行区分,创建不同的数据收集档案,不仅为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程度检测提供了基础支持,也能够利用科技手段确定电力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案,提升了电力工程和智能电网整体运营的水平,强化了智能电网对数据采集的能力。 三、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3.1电力工程在电源领域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可以给智能电网中的各项设备提供所需的直流、交流、恒频等电源,如蓄电池充电就是利用直流电源。进行变电所操作时,就使用交流电源,在大型或小型计算机中都使用高频电源。 3.2输电环节中的应用 输电环节是电网产生能耗的核心环节,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主要采用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等技术维持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整体运行效果,保证了电能输送质量,提升了输电效率。 3.3在发电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是一项新技术,主要利用电子与电力等设备实现电能转化,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机电设备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现阶段,很多半导体的功率元器件容量都得到了提升,已经开始向高压化方向发展,导致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如以高压变频为代表的传动技术。 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4.1质量优化与能源转换技术 质量优化指的是在智能电力网络的构建过程中将电能分成多个级别,然后运用评测判定的方式,进而构成完备的机制,智能电力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应着重剖析经济性的方向,从而确定供用电接口方式,有效地构建电能品质评定机制和用户评定机制。此外,智能电力网络的发展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有关制度也在改进,这样就能够保证智能电网更加经济化。 低碳能源会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方向,它降低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低碳能源主要是使用先进的技术来改善能量转换的方式,更加充分利用能源,目前太阳能和风能是使用最广泛的低碳能源。 4.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这个技术使用了微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电力技术等等,展现了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此种技术可以便捷地控制交流供电的过程,在国内智能电力网络发展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大部分是运用在高压电输变电的过程中,需要把众多的对环境危害很小的能源运用到电力体系中,而且实现对能源的分隔等过程,因此,将电力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相融合可以控制与调整智能电力网络中的不同参数,提升智能电力网络的平稳性,另外,供电的过程会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电损,进而提升运送电能的水平。 4.3电力工程技术中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在当前智能电网中依旧运用的直流运送电体系中,有许多环节运用的是交流电,可是,在实际的供配电运行过程中应当保证运送的电流是直流的方式,为了完成逆变或者环流的工作,就一定要让控制换流器发挥作用,而且也唯有运用高压直流运电技术,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这一目标。换流器大部分状况下是采用部分具有管段作用的原件构成,有效地达成电力运送的平稳性与经济性,比如部分份量相对不

电力工程中的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尚艳勤

电力工程中的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尚艳勤 发表时间:2019-12-11T15:38:23.38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16期作者:尚艳勤[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智能电网的建设,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特征,对于保证电网自身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所应用到的一个主要技术,其应用质量与效果,对于智能电网建设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受到工程本身复杂性的影响,电力工程技术较为容易出现应用偏差,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来对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猛,这也离不开能源的充分供应。能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反之,能源短缺也遏制了经济的发展。国家电网存在的目的在于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高速发展的城市,这些都给电网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智能电网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保证人们日常用电安全。在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建设,主要是基于现代科技以及通信技术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高速双向,且具有集成特点的电力网络。其中也应用到了现代电网控制技术、设备技术、测量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等,具有时代化特征,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为智能电网建设、应用效果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智能电网能够在一个更为安全、稳定、可靠的环境下运行,也促进电网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若是从性质上进行分析,智能电网建设,融入了有关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等诸多方面的业务信息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阔,是以电网基础、技术基础等共同构筑起来的一个支撑体系,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其他干扰源的屏蔽作用,避免智能电网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被干扰、供给的情况,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则是会作为电网的主要能源,对于环境不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就目前智能电网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功能特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具有交互性、自动化两方面特点,前者主要是指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用户需求并提供更为优质的电能,实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高效回应;后者主要是指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对自身故障的自动诊断与检测,从而达到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目的,保证电网自身运行稳定。 2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 2.1经济性 智能电网的构建过程中不能给人们的日常用电带来过大的影响。作为电力部门而言,也应当控制构建过程中的成本问题。节约电能的生产、输送、配置成本才能从源头上较低电能的成本价格,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在构建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更要注重其经济效益。 2.2节能 智能电网的运用过程中必须将节能的观念贯彻到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电网的运用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目前,我国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大约有2000亿千瓦时的电能被浪费。在智能电网的组建过程中应当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将节能放在第二位,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3智能电网的应用技术分析及具体运用 3.1发电技术 电力系统承担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发电。智能电网在发电时采用个分散式的电力储备方式,因此对于诸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型能源能实现有力的储存、吸收与转化,在极大地增加绿色发电的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有限资源的节约型使用。这种分布式的储能发电技术还利于减少因发送电能而产生的电路负担,为电力资源能得到更为高效的利用创造可能。另外,由于智能电网整个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因而更利于营造出优良的电力运营环境。 3.2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能够上实现智能性调度配置。作为智能电网系统中最为突出的技术性体现,智能调度能够在整个过程中承担好“防御者”的职能。面对外在侵害它可以主动启用防御系统,也可以调动攻击系统进行主动反击;面对内在问题,它也可以进行内省式管理,主动探寻出问题的所在并查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对症下药,制定好解决方案。同时,这种调度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的干预,不仅利于降低维护人员的检修危险,还能有效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维护效率,进而有效的完成对智能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的相关工作,保证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电子技术 整个智能电网体系主要就是借助相互联动的智能型电子设备以及大功率的精密器件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营。使用到的这些大型器件可以说得上是各个高等领域的高新科技技术结晶产品,而智能电网集合如此强大的技术优势运用于电路系统管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当然,就光使用高新电子技术这一点来说,这种给电网运行模式也更适合整个电力化、电子化的时代,自然也能满足更为苛刻的人类的用电需求。 3.4线上预警系统更加完善 电力供应系统除经济、节约和智能之外,最为重要的要求便是要保证整体线路和工作系统的安全,这就离不开性能更为完善的预警网络,只有更加完善的预警系统才能给电路供应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电力供应系统是与社会生产和民众正常生活服务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一旦在电力供应上出现问题,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必然是大范围和深层次的,尽可能地减少电力供应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并提升对于电网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便是对于电网供应能力的最大保障。现代电路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不得不提及预警系统,结合了现代电路工程技术的智能网络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将各项数据实时收入统一的数据库之中,建立其对于整个电路工程的监控系统,一旦发生电网系统中某一组分的故障,系统就会在第一时间触发警报,并同时进行系统的自我检查,找到问题的源头,让故障的处理时间大大缩短,降低由于电路供应系统出现问题给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特高压电网还需要做哪些方面

https://www.doczj.com/doc/2213978462.html, 国家电网正在建设由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构成的大规模复杂特高压电网,以期解决电源与负荷中心之间大规模、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难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电网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形态复杂,而区域电网间则呈现出相互影响与依赖增强、电网中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加的特点,使电网运行面临更多且更复杂的风险因素。 特高压大电网建设既要保证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的运行条件,又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高压电网结构复杂,加之特高压工程建设和电源核准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一些薄弱环节将会给复杂电网的稳定分析、控制和运行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特高压电网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高压输电作为实现电网紧密互联和区域性新能源并网消纳的最具潜力输电方式,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是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中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受电能力,提高新能源并网和消纳能力,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特高压电网规划、建设、运行和控制上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规划中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和多端直流输电相关技术需要特高压交流电网提供坚强的网架支撑,含交、直流特高压的复杂电网的动态特性,运行方式,稳定性分析、预测及控制策略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2)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故障检测等方面的技术为特高压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控制保护提供了必要支撑,使系统监控与调度智能化、决策多样化。能量管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自动化、准确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3)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SVC、SVG、STATCOM等器件的应用和发展,基于这些新的技术对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控的影响,利用新的控制方法和新的控制器协调各地区调节电压、无功优化、提高电压稳定性等方面需加强研究。

超特高压型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探讨毕业设计论文

超特高压型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 建造坚强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带动整个电力工业的优化,发电系统作为电力工业发、输、配、送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也要向智能化方向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发电系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发电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环境下发电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剖析,然后据此提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发电系统协调发展的涵义。接下来构建了评价发电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内部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外部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是一个层级复杂的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几种储能技术,最后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发电系统,指标体系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mart gidr ABSTRACT Smart Grid is one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goals of China Power Grid.th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ill also develoP toward intelligent. Power system inorder teomPly with the smart grid. andulti mately realizeits sustainabi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e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smart grid environ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bas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the E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systemin the environment of smart Grid has an eweonnotation .The characteristies of th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nder the smart grid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and then the meanin go fi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roPose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Then it analyze sever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Finally it draw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prospect and summarizes its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KEY WORDS: smart grids, electric accocation, generation system, index system

电力技术工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电力技术工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9-01-21T09:36:10.110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5期作者:王均[导读]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技术工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 王均 (盐城市大丰区供电分公司 224100)摘要: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技术工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为了能够提高电力技术工程水平,就必须要针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且将电力技术工程与电网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促进电力技术工程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电力技术工程;智能电网;建设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也会造成环境和能源危机,所以必须要积极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通过构建更加高效的智能网络,保证电能运输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智能电网可以更加迅速的针对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并且保证电力技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促进供电网络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也能够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促进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1]。 二、电力技术工程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优点首先,通过电力技术工程能够促进电网建设的资源合理化配置,随着电力技术工程的快速发展,在不增加投资的条件下促进电网传输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还能够针对各种新型能源,并入到电网中,可以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也能够促进不同区域的电力资源得到调节。 其次,通过电网的建设也能够保证传输配电的效率,提高对于电力能源的可操控性和灵敏性,促进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利用电力技术工程还可以保证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实现集中的电能采集方式可以解决分布式储能存在的间断性、分散性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保证能源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最后,通过电力技术工程还能够随着电力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的实际用电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供电量的全面提升也可以保证电磁波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效减少电能的损失,促进城市电网的扩容[2]。 三、电力技术工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一)智能电网的发电环节通过利用新能源规划并网传输的方式,能够解决能源资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同时通过利用电力技术工程,也可以重点针对能源并网技术进行全面的发展由于新能源的供应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必须要通过创新技术来解决并网规模化稳定化的特点。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保证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充分整合,及时的收集电网调度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并且计算电网调度的实际运行效率,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针对电网调度进行实时的处理和监控,并且及时发现电力调度存在的异常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保证电力调度的整体质量,另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判断,保证对于电能资源进行充分的调节,例如通过在峰值期加强电力调度的活跃性,而在低谷期针对电能进行存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电能资源的合理分配[3]。(二)智能电网的输变电环节的应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电网建设也逐渐呈现出高电压大容量交直流互联的发展趋势,所以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其复杂性和风险性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智能电网必须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无中间落点的特点,所以可以保证操控更加的敏捷,满足远距离的传输需求,在交直流组成特高压输电网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对电力进行调节,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建立灵活的电力传输系统,极大的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在配电系统中,通过电网改造能够保证配电的质量与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而通过运用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实现多层次的控制,促进配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加强通讯的联系[4]。变电系统中最主要的就是针对二次设备进行处理和监控,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实时针对二次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测量,针对二次设备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与把握,及时发现变电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并且将搜集到的信息传输给相关的控制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帮助控制人员更加清楚的了解变电系统实际运行的效果,提高变电系统运行的质量。在智能电网输电的过程中还可以运行远程监控、安全监控、电路故障检测以及故障性能检测的设备,来促进电网的输电效果。(三)智能电网的配电环节配电作为电网与用户最直接接触的环节,必须要保证电网配电安全,根据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来看,由于配电网必须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太阳能、光能、风能的并网传输,所以必须要保证这些能源在传输到电网时必须满足并网传输的需求。通过电力技术工程的配电自动化智能储能技术、电瓶充电技术等,可以在中低压智能电网配电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在配电网络中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电网络自动化水平,通过对于主站子站以及光纤终端等三层结构进行划分,能够促进网络化的整体质量保障通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自动化系统通过网络信息的技术支持,也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稳定,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可以保证电力技术工程的控制水平更加完善,甚至可以实现人工智能。由于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针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处理,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够加强对于数据处理的效率,并且为控制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所以智能化技术在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的促进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在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同时也能够简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流程,不仅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而且也能够提高控制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操作,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系统设计的整体效率,另外在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可以保证电气设备的设计更加的完善,由于电气设备设计工作非常的复杂,设计师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之外,还必须要掌握电气电路的知识[6]。结论:

特高压电网基本知识

特高压电网基本知识 第一篇特高压电网基本知识 1. 电能生产、输送和消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电能与其他能源不同 , 主要特点是不能大规模储存 , 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在同一瞬间完成发电和用电之间必须时刻保持供需平衡 ,一旦平衡被破坏 , 将危及用电和设备的安全。 2. 什么是电网 ? 什么是电力系统 ? 电能的输送由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及其相连的输电线路完成。所有输变电设备连接起来构成输电网。所有配电设备连接起来构成配电网。输电网和配电网统称为电网。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 ( 负荷 ) 组成的网络 , 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设备。 3. 输电电压的电压等级如何划分 ? 特高压是怎样定义的 ? 电能的远距离输送分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两种形式。国际上 ,高压 (HV) 通常指 35~220 千伏的电压;超高压 (EHV) 通常指 330 千伏及以上、 1000 千伏以下的电压 ; 特高压 (UHV) 指 1000 千伏及以上的电压。 直流输电电压在国际上分为高压和特高压。高压直流 (HVDC) 通常指的是± 600 千伏及以下直流系统 , ± 600 千伏以上的直流系统称为特高压直流。在我国 , 高压直流指的是± 660 千伏及以下直流系统,特高压直流指的是± 800 千伏及以上直流系统。我国特高压电网建成后 , 将形成以 1000 千伏交流输电网和± 1100 千伏、± 800 千伏直流系统为骨干网架的、与各级输配电网协调发展的、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 4. 什么是电网的输电能力 ? 电网的输电能力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从一个局部系统 ( 或发电厂 ) 到另一个局部系统 ( 或变电站 ) 之间的输电系统容许的最大送电功率 ( 一般按受电端计 ) 。如果该输电系统是一回送电线路 , 输电能力即等于该线路容许的最大送电功率 ; 如果该输电系统是由多回线路 ( 包括不同电压等级或不同导线截面的线路 ) 所组成 , 或者有中间系统接入 , 输电能力指容许的综合最大送电功率。 5. 什么是自然功率 ? 我国常用的不同输电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自然功率是多少 ? 自然功率 , 又称波阻抗负荷 , 是指输电线路的受端每相接入一个波阻抗负荷 Zc( 近似为纯电阻 ) 时输送的功率。输送自然功率是一种用于比较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输电能力和分析电压、无功调节的方法。不同输电电压等级的自然功率如表 1 所示。表 1 不同输电电压等级的自然功率 输电电压(千伏) 110 220 330 500 750 1000 自然功率(兆瓦) 34 166 354 960 2237 4369 当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时 , 有如下特性 : 送端和受端的电压和电流间相位相同 , 功率因数没有变化 , 沿线路电压和电流幅值不变。线路电抗的无功损耗基本等于线路电纳 ( 线路电容 ) 所产生的无功。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电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技术 摘要:伴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大力建设和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着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成为我国电网未来探索的新领域。本文主要简述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点,并指出了目前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现有条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国内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规划,以期实现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的协调发展,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目标,争取早日实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新能源;协调发展 Smart Grid and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Province,.)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grid,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mart grid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in China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put forward the new energy pla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nd smart gri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asic goal of building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Smart grid; new energ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引言: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也就 是电网智能化,它的基础是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的通信网络,并通过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及先进的设备技术、控制方法等,以达到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的电网使用环境。 智能电网技术有机融合了高级传感、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具有自我管理与恢复、兼容性强等特点,其快速发展为分布式能源的无缝并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通过合理利用各类高级控制技术,能推动各类分布式能源与现有电力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即插即用”、实时互动和协调运行。目前,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利用多处于自治运行模式,缺乏一个长远的具体发展模式,进而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因此, 积极研究智能电网环境下的分布式能源发 展模式对未来实现分布式能源大规模的开发,缓解能源危机等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新能源发展的有力平台,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相应地也会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智能电网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改进,其配置与容纳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能够保证新能源合理入网及利用;其次,不断发展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同时也为智能电网的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 的技术保障,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与完善。 我国新能源近年发展迅速,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其接入电网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机“智能电网”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有机融合,相对彻底的解决目前困扰新能源发电入网等技术问题。 1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1 智能电网的概念 国家电网公司对中国智能电网有一个概述:智能电网要求发、输、变、配、用电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实时监控,每个点上的电流和信息得到双向流动,通过通信系统和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