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卫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复习题

公卫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

第1题:

某单位食物中毒调查中,关于进餐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b )。该次暴发:A.与水饺、蒸包均有关系

B.主要与水饺有关

C.主要与蒸包有关

D.与主述食物均无关

E.资料不适宜分析

第2题:

疾病监测的基本方法是(a )。

A.发病、死亡登记

B.细菌学试验

C.血清学检验

D.计算机处理

E.现况调查

第3题: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c )。

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

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第4题:

某病的死亡率指的是( e )。

A.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

B.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C.在所有死亡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率

E.每十万人口中因某病死亡的频率

传播途径是指(a )。

A.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B.传染病在人群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

C.病源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

D.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

E.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第6题:

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c )。

A.肝炎

B.流脑

C.霍乱

D.流感

E.麻疹

第7题:

以55~59岁组乙人群,每年以10万人口新发以下几种癌症

推断55~59岁组乙人群对上述三种癌的发生倾向性大于同年龄组的甲人群(a )。A.对的

B.不对的,因为缺乏区别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对的,因单独以死亡率来比,算不出危险性

D.不对的,因两组人群缺少年龄标化比较

E.不对的,因没有对照或比较组(人群)

第8题:

疾病的季节性研究(a )。

A.不但适用于许多传染病,也适用于部分非传染病

B.仅适用于传染病

C.仅适用于有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的疾病

D.仅适用于人畜共患疾病

E.仅适用于呼吸系统传染病

下列那种是被动免疫制品( e )。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第10题:

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a )。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药物预防

D.个体防护

E.自然自动免疫

第11题:

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d )。

A.患病率

B.发病率

C.死亡率

D.保护率

E.特异危险性

第12题:

筛选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适宜的(c )。

A.患病率高的疾病

B.患病率低的疾病

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第13题: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疑似病例的报告时间在农村为(c )。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第14题:

在进行暴发调查时,首先应该(e )。A.采取防制措施

B.构成初步假设

C.确认暴发是否发生

D.调查暴发三间分布

E.核实诊断

第15题:

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 e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

E.相对危险度

第16题:

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e )。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判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

第18题: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d )。A.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B.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C.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D.大于6个月的婴儿在人群中比例的增加

E.免疫人口的迁入

第19题:

下列叙述中,那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c )。

A.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B.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结果可靠,多用于稀有之病

D.队列研究每次只列因素一个或一组

E.因素的作用可分为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第20题:

进行“双盲”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e )。

A.使两组间人口特征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尽可能减少失访人数

D.使研究更合乎道德

E.以上都不是

第21题: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c )。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

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E.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第22题:

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a )。

A.检疫

B.消毒

C.预防接种

D.疾病监测

E.留验

第23题:

那种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大多见于儿童( a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食物传播

C.经水传播

D.经虫媒传播

E.日常生活接触

第24题:

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e )。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加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第25题:

“分布”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 c )。A.一个经常变动的过程

B.相对稳定的过程

C.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D.一个不受社会和自然条件影响的过程

E.一个仅受致病因子、人群特征影响的过程

第26题: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d )。

A.病例为可疑患者,对照组不患某病

B.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为可疑患者

C.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也为患者

D.病例为确诊患某病人,而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E.病例和对照都未被确定患某病

第27题:

在共同媒介一次暴露造成的暴发中,下列条件中哪条对判断暴露日期无意义( e )。

A.已知疾病的潜伏期

B.流行曲线

C.疾病发生的时间中位数

D.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

E.疾病的临床经过和表现

第29题:

为了提高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最有效办法是(b )。

A.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B.采用联合(串联)试验

C.提高阴性预测值

D.采用双盲

E.正确选择病例

第30题:

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的某种可疑因素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描述性方法或实验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是,在实验性调查研究中( d )。

A.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B.这种研究是前瞻性的

C.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是一致的

D.由研究者决定哪一个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一个组做为对照组

E.使用对照的方法

第31题:

传播机制是指(c )。

A.病原体在传播媒介中生长,繁殖然后侵入机体的过程

B.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的综合

C.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D.病原体排出体外的途径

E.病原体侵入易感机体的途径

第32题:

某广告说“某新药治疗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者,其中950名在5天内症状消失,从而认为,

这种新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奇效”你认为(c )。A.正确,因为有95%的患者症状消失

B.不正确,因为没有计算治愈率

C.不正确,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D.不正确,因为没有作统计学检验

E.不正确,因为样本含量不够大

第33题: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 b )。

A.特异度

B.敏感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第34题:

关于筛选试验的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c )。A.筛选试验的假阴性率即为误诊断

B.筛选试验的假阳性率即为漏诊率

C.筛选试验的假阴性率即为漏诊率

D.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是筛选试验真阴性率

E.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是真阳性率

第35题:

下列哪项论述不正确( d )。

A.队列研究可能不易发生偏差

B.队列研究有可能直接计算发病率

C.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

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

E.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第36题:

我国规定的监察传染病是( b )。

A.鼠疫、霍乱、天花、黄热病、回归热出血热

B.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

C.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出血热、回归热、登革热

D.鼠疫、霍乱、黄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登革热

E.疟疾、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回归热、登革热、斑疹伤寒

第37题:

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 d )。

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C.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

D.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E.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

第38题:

国际检疫传染病有(d )。

A.鼠疫、斑疹伤寒、回归热

B.霍乱、伤寒、疟疾

C.流感、鼠疫、霍乱

D.霍乱、鼠疫、黄热病

E.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

第39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d )。

A.流行病学三角模型把病因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独立成分加以阐述,但事实是,病因是蕴藏在环境中的一个因素

B.病因网的基本观点是,疾病的发生并非归因于单个的病因,而是一连串病因的结果C.轮状模型是用来说明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方法

D.轮状模型与病因网不同点在于,前者只用于疾病单因素分析

E.宿主、环境、病因构成了流行病学三角模型

第40题:

下列哪种论述是错误的(a )。

A.偏倚又称偏性,它是一种抽样误差

B.联系人又称关联,它是以群体为对象讲的,与相关不同

C.约登指数愈大,其真实性亦愈大

D.生态学研究是以群体为分析单位,是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E.OR是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两个暴露比值比,而RR是两个概率比值

第41题: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

A.队列研究的结果能直接判定因果关系

B.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只能提供一些病因线索

C.队列研究时期发病率的高低,影响到随访的样本量和时间

D.病例-对照研究中,人群的暴露率影响所需的样本量

E.从特殊职业的人群所得到的结果,不可外推到其他人群或较大的人群

第42题:

已知抽样误差在任何试验中必然存在,而减少抽样误差的方法在于( e )。

A.多次重复

B.使样本量超于无穷大

C.减少样本

D.减少实验次数

E.适当地增加样本量的同时,必须注意样本的质(即适当的重复)

第43题:

全世界于1979年消灭了天花主要是采用了哪种措施( e )。

A.治疗病人

B.国境检疫

C.疫区消毒

D.接触者留验

E.普种疫苗

第44题:

为了比较某一人群的死亡人数比一般人群的死亡人数多、少或相等,要应用( c )。A.RR

B.OR

C.SMR 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

D.AR

E.AR%

第45题:

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至,常用(c )。A.遗传流行病学方法

B.血清流行病学方法

C.移民流行病学方法

D.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E.理论流行病学方法

第46题:

出生队列是指(d )。

A.将同一社团的人列为一队

B.将同一年龄组的人列为一队

C.将具有共同暴露因素的人列为一队

D.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列为一队

E.将同一种族的人列为一队

第47题:

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e )。

A.要有病原体存在

B.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

C.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

D.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E.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

第48题:

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反复查出慢性痢疾患者,可以达到何种目的( d )。

A.促进健康

B.减少并发症

C.减少后遗症

D.减少传染病

E.减少死亡

第49题:

下列哪项是病例一对照研究的优点(e )。

A.在估计暴露因素时,很少有偏性

B.可研究暴露于某因素后所导致的多种疾病

C.极少靠调查对象的回忆来获取暴露资料

D.可正确地计算疾病的发病率

E.适应于罕见疾病的病因研究

第50题:

根据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学说,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e )。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

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第52题:

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c )。----Fatality rate 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A.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死于某病的患者的频率

B.某人群中死于某种病患者的频率

C.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患者的频率

D.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E.患某病的住院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第53题:

抽样调查能得到下列哪项结论(c )。

A.能得到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系

B.能算出特异危险性

C.能算出患病率

D.能算出死亡率

E.能发现该调查地区的全部现患病人

第54题:

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症新发病例的相对频数如下

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于罹患肺癌、乳腺癌及子宫癌。这一推论(c )。

A.正确

B.不正确,因未区分发病率与患病率

C.不正确,因未用率来做推论,而用了构成比

D.不正确,因忽视了可能的队列作用

E.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

第55题:

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样本大小时,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 a )。

A.研究因素的一般人群暴露率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研究因素估计相对危险度

D.研究者要求精确度

E.研究者要求把握度

第56题:

下列哪种手段不能控制混杂偏倚( c )。

A.配比

B.分层分析

C.分级分析

D.多因素分析

E.限制

第57题:

由某地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些,持续时间在一个潜伏期内,则该人群暴露于该致病因子是(b )。

A.多次暴露

B.单次暴露

C.持续暴露

D.连续传播

E.所给资料不能判定

第58题:

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次调查中,查得93例急性血吸虫病人有如下的疫水接触史,游泳52人,割湖草30人,插秧6人,放牧3人,洗衣2人,由此得出游泳是最危险的接触方式,是否正确(e )。

A.是

B.不是,应了解他们的既往史

C.不是,因未设对照组

D.不是,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不是,因所作比较不是心率为基础

第59题:

某单位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一被嗜盐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二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c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相对危险率

第60题:

试述下列特征中哪一条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c )。

A.该法比较经济

B.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度(OR)

C.可计算发病率

D.可选无病者作为对照

E.回顾地评价过去暴露史时,可能产生偏倚

第61题:

某人进行了下列疫苗试验,随机选择1000人,注射某疫苗后,随访10年,接种者中80%未患该病,此疫苗效果如何评价( b )。

A.该疫苗很好,因为其免疫率高

B.得不出结论,因为无未注射疫苗的对照

C.该疫苗不是非常有效,因为尚有20%患病

D.无肯定结论,因为未做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有意义的数字是100%-80%=20%即疾病发生率

第62题: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c )。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无病的人群

E.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

第63题:

把握度(1-β)要求愈大( b )。

A.第二类误差越大

B.第一类误差愈大

C.样本量也愈大

D.标准差愈大

E.实验重复次数愈多

第64题:

病例与对照与比的因素,必须是( e )。

A.未知的混淆因子

B.可疑的混淆因子

C.未知的暴露因子

D.可疑的暴露因子

E.书籍的混淆因子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淆因子第65题:

在进行率的直接标准化时,首先应该掌握( e )。A.总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B.人群的生活习性

C.环境因素

D.以往的发病或死亡情况

E.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第66题:

按儿童的计划免疫要求,儿童在1岁半到2岁半内应完成下列几种生物制品接种(e )。A.卡介苗、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

B.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类毒素

C.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D.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卡介苗

E.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

第67题:

潜伏期指的是(a )。

A.病人受感染至发病的时间

B.病人发病至恢复的时间

C.病人受感染至发病极期的时间

D.病人受感染至恢复的时间

E.病人发病极期至恢复的时间

第68题:

表示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大体上可用( b )。

A.暴发、流行、大流行、周期性

B.散发、流行、时点流行、大流行

C.流行、大流行、散发、季节性

D.季节性、流行、暴发、长期变动

E.季节性、周期性、流行、时点流行

第69题:

混杂因子是指(c )。

A.影响研究结果判定的因素

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与研究的疾病和研究因子的暴露都有联系的因子

D.仅与研究的病有联系的因子

E.仅与对照组有联系的因子

第70题:

很多呼吸道传染病都具有周期性流行的规律,其主要原因是(a )。

A.易感者的积累

B.病原体的变异

C.人口流动

D.发病率下降

E.以上都不是

第71题:

指出下列叙述中那条是错误的(d )。

A.我国规定的监测传染病是: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B.我国规定的甲类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为在城市最迟不超过6小时

C.目前我国也不再对入境人员要求出示霍乱预防接种证明书了

D.天花、鼠疫已在全世界消灭

E.对疟疾、乙脑的接触者不需要检疫

第72题:

出生队列分析在死亡统计中,可正确的显示(c )。

A.暴露对疾病的影响

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家庭对疾病的影响

E.种族对疾病的影响

第73题:

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城镇最多不超过(b )。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E.12小时

第74题:

指出不是选择预防接种重点地区的标准(e )。

A.人群免疫水平低

B.发病率高

C.人口密集

D.人口流动性大

E.医务人员力量强

第75题:

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有( a )。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观察偏倚

第76题: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a )。

A.高血压患病率

B.高血压罹患率

C.高血压发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第77题:

在对50名某病病例与50名对照的研究中,二都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从下述情况中得出结论(c )。

A.不存在这种因素与这种病的关联

B.这种差别可能有临床意义

C.这种差别可能是抽样变异的结果

D.病例与对照的可比性已经被证实

E.观察者或访问者的偏倚已经被排除

第78题:

在诊断方法确定之间,其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d )。

A.特异度

B.敏感度

C.约登指数

D.患病率

E.以上都不是

第79题:

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d )。

A.临床症状的轻重

B.能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疾病的传染期

E.疾病的潜伏期

第80题:

在设计配方调查时确定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c )。

A.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B.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的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C.对所研究的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但又不是研究项目的应列为配对条件D.年龄和性别必须作为配对条件

E.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不应列为配对条件

第81题:

下列哪项特征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c )。

A.比较经济

B.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性

C.可直接计算特异危险性

D.选无本病者作为对照

E.回顾性地评价过去的暴露史时,可能产生偏差

第82题:

某年某两地55~59岁男性人群某肿瘤的新病例(每100000人口)如下

故人为乙地55~59岁男性人群上述肿瘤发病率高于甲地这种看法是( d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不知其发病率是多少

C.不正确,因为没有估计其相对危险性

D.不正确,因为没有计算年龄的标化发病率

E.不正确,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以便比较

第83题:

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下列组合中的哪一组(c )。

A.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

B.患者、家属、社会

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

D.感受性、传播途径、传染源

E.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第84题:

传染源是指(d )。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第85题:

下列哪种论述是正确的(c )。

A.危险因素,泛称病因,从其作用讲,它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B.把混杂因素进行配比情况,称配比过头

C.暴露是指曾经接触某研究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

D.疾病监测是经常收集、核对疾病存在现状及影响其分布因素,将其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其实质是一种横断面研究

E.抽样调查是一种以小窥大,省时省力的研究方法,为了早期发现和普治病人,经常应用它

第86题:

使用一种只能预防死亡,但不能使该病康复的新疗法,以下情况将会发生(b )。

A.疾病患病率将会减少

B.疾病患病率将会增加

C.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减少

D.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