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改后第五单元(1)1

修改后第五单元(1)1

修改后第五单元(1)1
修改后第五单元(1)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49页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2、初步学会用千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知道1千米

=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估计、推算和分析能力。

情感与态度: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到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千米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也很喜欢,今年暑假我去了著名的旅游

胜地——厦门,并写了一篇游记,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2、出示短文:

来到了著名的胡里山炮台。穿过那高2()的城门,走了近100多()的小路,终于登上了炮台。我看到了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海岸炮,炮长13.9(),有效射程可达6460();在那我还看到了世界上最小的火炮,炮长只有11()。站在炮台向海的那边眺望,在那130多()之外,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二、新授

(一)引出“千米”

1、师:你们看懂了吗?为什么呀?

师:对,缺少了长度单位,你们能帮我修改吗?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2、师:为什么最后一个填“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3、师:厦门与台湾中间有台湾海峡,最狭处还相距130多千米。

(二)认识千米

1、师:千米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又一成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出示

课题:千米的认识)

2、师:谁愿意来介绍下课前搜集的有关千米的资料?或者说说你平时在哪见到

过千米这个单位?(学生介绍,如果有人说出了km就板书)

(1)师:千米的字母缩写是“km”,千米也称做“公里”。(阅读)

3、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千米”的图片。(介绍图片)

(1)长江黄河全长。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第一大河是谁吗?地图下方蓝色的线条就是长江,全长6363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

的亚马逊河。

师:上方蓝色线条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五长河,猜猜它是?黄河全长5464米。(2)高速公路指示牌。

师:在高架道路上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指示牌,你知道它在告诉驾驶员什么信息吗?

师:从指示牌到下一出口还有100m,到b出口还有200米,到a出口还有500米。距离上海化学工业区还有1千米。

(3)出租车。师:在出租车上也能看到有关信息,起步费12元行使3公里。

4、师:正如同学们说的,在表示较长的路程时,我们用千米作单位。

师:千米也叫做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三)感知1000米的长度表象,引出“1千米=1000米”

1、师:那1千米有多长呢?就让从我们身边来找找答案。(板书:1千米)

2、师:我们在上体育课时,经常练习短跑,从跑道东面到底就是50米。(1)师:跑一个来回就是…..(100米)

(2)师:跑几个来回是1000米?(板书1000米)(10个来回)

(3)师:跑10个来回就是1000米。

3、师:这是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00米。

(1)师:跑两圈是多少米?

(2)师:跑几圈是1000米?

(3)对,5圈的路程就是1000米。

4、师:1000米也可以写作1千米。(板书添加:=)

5、指导阅读

(1)师:就是读起来不太容易区分,谁能想个办法,通过不同的朗读把他们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2)师:自己轻轻尝试阅读。指名阅读。全班阅读。

6、师:谁能将我们刚才了解的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用字母来表示?

(板书:1km=1000m)

三、运用

(一)简单的化聚: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千米=1000米,那么2千米=()米呢?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千米=()米6km=()m

4000m=()km 10000米=()km

8km+1km=()m

2、师:那么4000米=()千米呢?说说理由。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

师:回忆一下目前我们目前认识了那些长度单位。

1、从上海到杭州的高速公路全长151()。

2、绕学校操场走一圈约是400()

3、一根拔河绳长12()

4、一本数学书厚8()

(三)强化1千米的长度表象

1、出示:小丁丁走100米,用了200步,

小胖走500米需要7分钟,

(1)师:小丁丁走100米,用了200步,推算下走1千米大约需要几步?(2)师:小胖走500米需要7分钟,那走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2、师:你们想不想像小丁丁小胖那样,自己亲身感受1千米的长度?

(1)师:从活动单中能收集到什么信息?

(2)师:因为我们的场地有限,所以我们体验10米所需的脚步,再来推算出1千米所需的脚步。

(3)交流:10米大约走几步,100米约走几步?照这样计算1000米约走几步?

3、师:前面我们通过脚步感受了1000米,现在让我们再到马路上走走,再次感

受一下1000米的路程。(出示录像)

(1)师:现在把你家到学校的路程也回想一下,是超过1000米呢?还是不到1000米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吗?

(2)师:可以通过10米、100米走几步,推算出1千米大约几步,或者是10,100米所用的时间推算出1千米所用的时间。

(3)师:今天实践作业。体验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否有1千米,借助今天学习的方法说说理由。

四、总结

1、师: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欣赏视频:鸵鸟是鸟类中跑得最快的鸟,每小时可以跑70千米。

穿梭太空,光是宇宙间最快的东西,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来到我们这里,每秒30万千米相当于一秒钟绕地球7圈。

板书设计:

米千米的认识

1000米=1千米

1000 m=1 km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P50-51

米、千米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练习以米作单位的路程相加。

2、通过选择最优化路线及解决“起步价够不够”的问题解决,培

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集体荣誉感;在问题解决中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合作意识及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有序地设计出各种方案,解决“起步费够不够”的问题。

教学难点:有序地设计出所有的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师:星期天,小胖在少年宫参加合唱训练后,然后想去图书馆看书。这是一张从少年宫到图书馆的地图,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1)少年宫,电影院,图书馆三个地点

2)每段路的长度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米、千米的应用”(出示课题)

3)不管怎么走,都要经过电影院

二、合作探究

(一)探索6种不同的走法

1、少年宫-电影院

(1)师:小胖从少年宫出发到图书馆去,他能直接到吗?(要经过电影院)师:小胖要从少年宫出发去电影院,有几条路线可供选择?

师:这条路线你能用算式表示吗?还可以怎么走?

师: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可以把从少年宫到电影院的3条路线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媒体出示:3条路线a/b/c)

(2)计算从少年宫到电影院3条路线的长短

师:abc三条路线的长度各是多少呢?让我们一起分工算一算,哪些同学愿意来计算a路线?哪些同学计算b路线?剩下的计算c路线。

(3)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a路线长……b路线呢?c路线长……

2、电影院-图书馆

(1)师:那么从电影院出发到图书馆有几条路线可选择,如何列算式?我们把这2条路线分别用数字1和2表示(媒体出示:2条路线1/2)

(2)计算从电影院到图书馆2条路线的长短

师:这两条路线的长各是多少呢?男生计算路线1,女生计算路线2

(3)交流汇报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路线1长……路线2长……

3、少年宫-图书馆

(1)师:如果从少年宫出发到图书馆,可以怎么走?(请学生随意说1种情况)按照**同学的方案走的路线可以简单地表示成a1。

(2)师:除了a1方案外,还有其他方案吗?又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呢?要求先独立思考,在练习纸上试着画一画,学老师写一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组长负责将同学们的方案汇总。

(3)先请某一组派代表交流。

师:他设计的方案好不好?好在哪里?(有序、一个不漏)

(4)师:有没有其他方案也能有序的一个不漏得出6种走法?

小结:我们在设计方案时,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就能一个不漏地把所有方案都找出来。

(5)师:刚才同学们用了画一画的方法,想出了6种方案,除了画画的方法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得出6种方案吗?你怎么想的?

(3×2,3表示2表示;2+2+2)

小结: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用画一画或乘法或加法都能得出这6种方案。(二)起步价够不够?

1、师:如果你是小胖,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到图书馆?说说你的理由。小胖

决定坐出租车到图书馆。你知道出租车是如何收取路程费用的吗?

(3公里及3公里以内是

起步费12元。3公里以外的路程

按每公里2.40元计算。)

2、师:小胖遇到难题了,妈妈只给了他12元坐出租车,该选哪条路线合适呢?

你有什么好建议帮助小胖解决这问题?小组讨论说一说

(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先算出6个方案的路程,再与3km比较)

3、一起解答a1。师: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路线a1。谁来列算式?

板书:a1:2170m+1290m=3460(m)

3km=3000m

3460m〉3000m 起步价不够(师板书)

4、任选一至两种方案进行解答

师:剩下5种方案,我们小组分工来帮小胖算一算。由组长执笔,组员共同计算,完成一个方案后再来领取另一个方案。

a2路线哪个小组认领?……

5、师:我们将6种方案进行了汇总,你想对小胖说些什么?或者提些什么建议?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哪些知识?

师: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解决它们。

四、实践作业

师:今天的课后实践作业,想一想从学校出发到中山公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条最佳路线并说说理由。我们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米、千米的应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P52

米与厘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身高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情况,体验长度单位的用处。情感与态度:体验长度单位的用处

教学重点:将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单位

教学难点:将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单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身高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可以估测;可以用尺进行测量。)

2、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4厘米(板书),哪位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一)米、厘米——厘米

1、教师抽多名小朋友上来测量,报出数据(板书)。

2、师:很多同学都知道自己的身高,那你能将老师的身高1米64厘米换算成以

厘米为单位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1米=100厘米,100厘米+64厘米=164厘米。

4、师:让我们一起来将刚才同学们汇报的身高换算成以厘米为单位(板书)(二)厘米——米、厘米

1、师:谁能再来说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2、师:你能将同学们的身高换算成米和厘米为单位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拆出一个整百数+两位数,将整百数换算成米,剩下的两位数就是多少

厘米。

3、剩下的继续交流板书。

4、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米、厘米)

三、巩固练习:

1、书本p52填空:

(1)独立完成,交流核对。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比大小:

318厘米()3米17厘米1米92厘米()129厘米

3、填空

(1)64米=()厘米,5100厘米=()米

(2)86厘米+14厘米=()厘米=()米

(3)小华从家到学校要走520(),一本日记本长24()。(4)量数学课本最好用()作单位。量操场最好用()作单位。(5)485厘米到5米还缺()厘米,785厘米比5米多()厘米。

四、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米与厘米

1米64厘米=164厘米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P53

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分米(dm),知道1千米(km)、1米(m)、1分米(dm)、1厘米(cm)和1毫米(mm)之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情况,体验长度单位的用处。

情感与态度:体验长度单位的用处。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形成1分米的量感。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对象填写长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出示书上四幅图:你能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吗?

师: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吗?

马拉松比赛全长42.195( ) 椅子高45( )

长颈鹿高5.09( ) 回形针29( )

二、探究

(一)认识长度单位:分米

1、师:让我们一起把刚才练习中的长度单位由高到底排列一下

板书:千米、米、厘米和毫米

2、师:在米和厘米之间,还有一个长度单位“分米”,1分米等于10厘米,分米用字母表示是“dm”

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米(出示课题)

3、师:拿出你们的尺,在纸上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4、师:你认为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二)整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师:现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

板书: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三、练习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P54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在动手折和观察的过程中认识找出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在画、折、剪等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思维、

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情感与态度: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发展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

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按对称轴将轴对称图形画完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情景引入

师:帮小蝴蝶画出镜子里的另一半。(练习纸)

2、观察、比较

师:仔细观察原来的一半和你画的那一半,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对称 形状相同 大小相等) 3、猜测、验证

师:如果把完整的图对折,请你猜猜会出现什么情况?

(媒体演示:重合)(板书:重合 折 叠合在一起) 二、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1、尝试分类:哪些图形对折后能重叠

(媒体出示数学城堡里的物品,并抽象出各种图形:

小组合作分类。

2、交流、验证,阐述分类依据,验证分类结果。

3、揭示课题:在数学上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

4、认识对称轴

(1)观察轴对称图形特征,直观演示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2)小组活动:寻找另几个图形的对称轴。(反馈、媒体演示)

5、独立判断。

哪些图形中的红线是对称轴?(54页皇冠图、茶壶图、盘子图以及禁止符)

三、内化新知、拓展引伸

1、观察、辨析

观察,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寻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对称轴,完成练习。

图形

对称轴(条)

四、艺术欣赏、自主创造

1、欣赏、感受

师:媒体展示“爱心”、昆虫、乐器、千手观音、建筑、京剧脸谱、中国结、剪纸,体验对称美。

2、设计、创作

运用轴对称原理,自主设计、创作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特点:对称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对折:重合叠合在一起

对称轴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P56-58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动手做三角形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2、能根据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将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能总结出:

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过程与方法:通过折、叠、画等具体操作活动,认识并初步掌握等腰、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图形的特征。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三角形的分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部分特征: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它的两腰、两底角都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三条边、三

个角都相等。

教学难点:按对称轴将轴对称图形画完整。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P59

三角形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体会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部分特征。

2、知道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叠,探索,初步体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部分特征: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它的两腰、两底角都相等;等边三角形

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找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等边三角形的三条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谁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师:三角形按边的特征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一些特征。(出示课题)

二、探究

1、折一折:

(1)师:等腰、等边三角形还有什么特征呢?拿出准备好的等腰、等边三角形。

四人一组,折一折,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然后汇报。

(这是等腰三角形,对折后左右两半相同。等边三角形,折三次,两半都相同)(2)师:谁再来汇报一下。

(3)师:还有什么发现?

(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三、实践活动、画一画

1、画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画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2、画出另一半图形。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2条对称轴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P60-61 面积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面积的含义,学会用方格的多少来表示面积。

2、了解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1平方厘米(1c㎡)的大小,“在食指上的面积为1c㎡的正方形”,帮助学生确立1平方厘米的量感。

情感与态度:通过“图形面积”有关操作活动,逐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到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并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用方格的多少表示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数方格,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师:你们看这两个图形哪个大?

2、师:要制作一只篮球与一只排球,那个球需要的皮多?哪个表面大?

(制作篮球用的皮多,篮球的表面大。)

3、师:用手摸一摸你的数学书的表面与数学本子的表面,哪个大?

4、师:象这些平面或曲面一部分或全部的大小称面积。(板书课题)

师:在我们生活中与面积相关的量有许多。买房与面积有关。

二、中心探究

1、师:今天我们要与小胖和小丁丁一起来探究面积的大小。

(1)师:图形A 与图形B谁大?当眼睛看不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时,怎么办呢?

A()格B()格(2)师:四人一组讨论,汇报。

师生交流:1、谁占的方格多,谁就大。

2、不满一格的可以拼凑为整格的。

3、只需数一半格子就行了,然后将数出的格子数×2。

(3)师;它们各有几格?

(图形A 左右对称,是30格。图形B上下对称,是22格。)

2、小结:不满一格的可以拼凑为整格的。对于轴对称图形只需数一半格子就行了,然后将数出的格子数×2即可。

三、实践活动

1、师:刚才小胖是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可以数方格数。那图形上没有方格怎么办?

2、出示:P61上两个图形。

(把透明的方格纸放在图形上)

3、师:想一想怎样放,能又快又好数出格子?

(要使图形上出现的不完整的格子较少。)

4、操作演示,校对。(30)( 34)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P62-63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

2、会用厘米方格来表示图形的面积。

3、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1平方厘米(1c㎡)的大小,“在食指上的面积为1c㎡的正方形”,帮助学生确立1平方厘米的量感。

情感与态度:通过“图形面积”有关操作活动,逐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到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并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这里有两个图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你知道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吗?

出示:

2、出示两张格子大小不一样的透明方格子。请学生演示:数一数两个图形分别

有几格?

3、小结:度量图形的面积时,所选用的方格纸的每个方格的大小要统一,也就是说所选用的“面积单位”要统一。

二、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1、(结合透明方格纸介绍)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写作:1cm2读作:1平方厘米

2、师:谁来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一平方厘米的大小与我们生活中哪个

表面的大小差不多呢?

3、2个1cm2是多大呢?请你在桌上比划一下2平方厘米大小。

4、师:现在你能尝试比划出3cm2、8cm2……的大小吗?请你们同桌进行活动,

并用方格纸验证。

5、请你们比一比、说一说刚才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究竟哪个大?

6、小结: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由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的个数表示。

三、合作探究

1、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拼几种?

(1)同桌合作

(2)汇报交流

2、请你将刚才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添入下面的表格里。

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2 1 12

4 3 12

6 2 12

3、师:观察这张表格,这里的长、宽、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到这

些数据的?这几个数据在你所对应拼成的长方形中又分别指的是什么?

师:观察、比较这张表格,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它们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4、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与它的长与宽有关呢?请你验证。

(教师提供给学生多个不同的长方形)

5、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

6、猜想:正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又有什么关系呢?

7、请你们同桌合作进行验证。(教师提供给学生多个不同的正方形)

8、小结: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9、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四、应用与拓展

1、口答:

(1)长5厘米、宽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长9厘米、宽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3)边长8厘米,这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2、计算

(1)长方形的长为4cm,宽为3 cm。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正方形的边长为3 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在反馈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想一想

师: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方形有几种?长与宽分别是多少?

五、自主总结,激励评价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在小组内作一下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拼一拼,写词语。 jīròu pífūdào suìbái hóu géng zhòng júzi hèsè肌肉皮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huòshìw?n jiùchén diàn diàn l?n dài l?n duòmáo dùn 祸事挽救沉甸甸懒怠懒惰矛盾 cítáng suìyuàn wéi qún duōsuōk?o équán tu? 祠堂遂愿围裙哆嗦烤鹅蜷腿 quán suōdòng jiāng hu?yàn li?ng sāi tōng hóng hu?ng 蜷缩冻僵火焰两腮通红明晃晃 qīn qi chàyìgào jiè 亲戚诧异告诫 二、常见词语 德高望重冷嘲热讽悉心照料熊熊燃烧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不屑一顾蹑手蹑脚不辞辛苦尽力而为以礼相待言而无信出其不意干瘪 无声无息 三、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努力而成功的侥幸心理。现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把事情办糟。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囫囵吞枣: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单元备课 主备人: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课标具体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不仅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而且指出这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1.注重“操作体验”对获得知识的作用。2.注重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3..渗透“转化思想”,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编排内容

是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出的,这些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同样的。第68页第1题中,设计了一个斜放的长方形,使学生体会图形的面积不会因摆放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第69页第10题的设计更是别具匠心,其理论依据就是皮亚杰所做的关于面积守恒的实验。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中,减去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大小还是相等的,这与长方形的所在位置或摆放形式无关。 第四,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周长是对一维空间(线)的度量,面积是对二维空间(面)的度量。周长与面积大多共同承载于一介图形之中,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淆。周世军在5~13岁儿童对面积概念的掌握与发展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对面积的理解,总的趋势是:从面积表征与长度表征或周长表征混淆,到最后分化为有清楚的面积表征。但是在高年级学习体积时,又会发生体积表征与该体积的表面积混淆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会见到学生将周长概念与面积概念混淆的问题。因此,在建立面积概念的初始阶段,教材注重采用多种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加以区别。有通过操作活动加以对比区别的,如第64页第1题,体会表示周长的活动是描画一周,而表示面积的活动是涂色;有借助面积单位加以比较区别的,如第65页第6题、第7题;还有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行比较的,如第69页第7题、第9题等。通过概念的对比辨析,既帮助学生将面积概念与周长概念加以区别,又加深了他们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2)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度量(测量)的意义,认识度量单位及其实际意义,渗透度量意识。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到对二维面积的度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引导学生体会面积单位产生的意义。教材在例2中编排了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活动。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察。但两个图形面积差异不大,学生很难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果。接着教材又呈现了重叠的方法,将两个图形进行重叠比较。由于两个图形的长边和宽边均不相同,也很难获得比较的结果。由此激发学生寻求新的有效方法的需求。基于学生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经验很少,教材采取用小精灵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从而体会面积单位产生的意义。第二,让学生经历确定面积单位的过程。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时,已经经历了用长短不同的物体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初步体会了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而且学生对“单位”相同有一种本能的认识,因此本单元教材不在“统一单位”(大小)上“大做文章”,而是将学生的探究活动设计为体会选择什么样的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方面。教材提供了三种基本图形作面积单位,有圆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仅从比较图形面积大小而言,通过数圆形、正三角形的个数,同样能获得比较的结果。但由于用圆形、正三角形作面积单位,不能将所测图形全部铺满,因此不能准确测量出一个图形的面积。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用考虑方向和位置,作面积单位更合适。 第三,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是最基本的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学生最容易感知,在日常生活中也最常用。如果学生对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际测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加深和巩固有关面积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教材采用了如下一些措施。一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例如,提示拇指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让学生用手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用纸制作1平方米的正方形,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站满学生等。二是给学生提供用面积单位测量实际面积的机会。如,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扑克牌、课桌面和教室面积等活动,以此丰富学生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面积单位观念。三是培养估测意识。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教材中安排了一些估测的内容。如第68页第5题,让学生找一块正方形手帕,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通过测量边长计算出实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教室白板的面积约是6()。 (2)体育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000()。 (3)一个书签的面积约是20()。 (4)桌面的面积约是60()。 (5)跑道长250()。 2.与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分别是()、()、()。 3.5平方米=()平方分米6米=()厘米 900平方分米=()平方米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00厘米=()分米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宽是4分米,长是()分米。5.一个长方形,长28米,宽17米,它的面积是(),周长是()。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面积是()。 7.在里填上“>”“<”或“=”。 40平方厘米4平方米1平方米900平方厘米 30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99平方分米1平方米 8.把下列数从小到大排列。 200平方厘米1平方米20平方分米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9平方米的房间比900平方分米的房间的面积大。() 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3.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一定是1米。() 5.8厘米比6平方厘米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图形中,面积最小的是()(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A.B.C. 2.下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A.指甲B.大门C.粉笔盒的底面 3.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比较,()。 A.同样大B.长方形的面积大C.正方形的面积大 4.实验二小的操场占地大约()平方米。 A.90B.9000C.900 5.用8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16B.8C.64 四、算一算,填一填。(每题4分,共8分) 1.2.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2014.09.24晚20.57)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和的简便运算.如:2.5X3表示3个2 .5的和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为整数,再按照猫画虎整数乘法算出乘积,最后看小数中有几 位,点上小数点.(注意:小数点末尾有0要把0去掉.) (3)小数倍:一个整数的小数倍,可以化成一个小数的整数倍.如:3X2.5表示3的2 .5倍,可 以化成2.5X3表示2.5的3倍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一个小数的几分之几.如1.5X0.7表示1.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数字,如果大于或者等于5,身前进一并舍去后面的小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的小数. 4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如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ZXB+AXC 5常见题型 (1)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按照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加法算式可以与小数乘法算 式互换灵活运用.如:1.2+1.2+1.2=1.2X3. (2)数小数位.给一个小数乘法算式,数出积的小数位.如:3.6X2.4的积有几位小数. (3)小数乘法的计算.分为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两类.计算方法一样,先按整数乘法算 出积,再点小数点. (4)保留小数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乘法积的几位小数.如:2.35X4.56(保留两位小 数). (5)运算定律的应用.给一个算式计算过程,判断运用了什么定律。如:1.2X3=3X1.2运用 小数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或者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如 2 .3X1.8+2.3X8.2进行简便计算.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考试要点: 1.小数乘法应先按照( 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 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 两 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 大).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 积要比原来的数( 小). 3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应按( "四舍五入法")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4整数乘法的(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50.4+0.4+0.4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0.4X3) 63.57X3+7X3.5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0.25X(8.6X8)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7 2.5X(7X4)=7X(2.5X4),这是根据乘法结合律. 85个2.4的和,乘法算式是(2.4X5 ),36的2.8倍是( 36X2.8) . 90.37X0.05的积有(四)位小数.

a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检测(含答案)

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检测(含答案) 一、填空。(19分) 1、计算面积时要用( )单位,计算周长时要用( )单位。 2、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长方形的长为17厘米,宽为13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宽是5厘米,长是()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约128()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 小华腰围约6()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20() 6、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2平方米=()平方分米 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用4个边长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8、在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周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10分)

1、边长是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4、个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5米,面积是30米。 ( ) 5、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一定相等。 ( ) 三、选择。(10分) 1、常用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A.10 B.100 C.1000 2、一个长方形长20分米,宽5分米,它的面积是()。 A.100分米 B.60平方米 C.1平方米 3、用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很多图形,无论拼成什么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不能确定 4、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2 B.4 C.6 5、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 )种不同的长方形。 A.4 B. 2 C. 3 四、计算。(22分) 1、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2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 (1)载()(2)晕() ()() (3)供()(4)笼() ()() 2、与下面诗句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朋友,不要说地上是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A.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B.挺起你的脸,抬起你的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C.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D.迎着太阳走,誓死不回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3、填空。(8分) (1)“最早的鸟儿怎么没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依次指的是、。(2)《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就其语言特点来说属于。 (3)《绿色蝈蝈》的作者是国著名昆虫学家。 (4)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世称,号。他的代表作是。 4、将下面语句改写为一组排比句,并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不同的表达效果。(4分) 例:年轻是资本,因为年轻,一切都可以改变、创造,不利因素都有可能转变成有利因素。改写: 比较: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溪流 贾平凹 ①我愈来愈爱着生我养我的土地了。 ②就像山地里纵纵横横的沟岔一样,就像山地里有着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样,我一写山同,似乎思路就开了,文笔也活了。 ③我甚至觉得,我的生命,我的笔命,就是那山溪哩。虽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柔得那么可怜,细得那么伤感的一股儿水流。

④我常常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许会成洪波,但它来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人都说山是庄严的,几乎是死寂的,其实这是错了。它最有着内涵,最有着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着很大很大的海的,永远在蕴涵的感情,永远是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⑤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但是,太阳晒不干、黄风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⑥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⑦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次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⑧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啊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的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脱了一从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1、本文对于小溪的直接描写是按顺序来写的,即从小溪的现在写起,写小溪的,也想象了它的。(3分) 2、本文第三段告诉我们,作者写“山溪”实际是写作者自己的什么?(2分) 3、第四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4、文段中的哪一句话体现了小溪顽强、纯洁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分) 5、第七段中“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次石头”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地回答。(2分) 6、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1)虽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柔得那么可怜,细得那么伤感的一股儿水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长郡芙蓉中学初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一、基础强化: 1、根据拼音写汉字:(30分) xìn()服nèn()芽分qí()取jué() 一shà()时tān()huàn()细nì()chuí()打 jué()别nì()笑làn màn()()qiáo cuì()()hàn dàn()()qī()斜并dì()dǎo()告 zǐ()妹pái huái()()fù()盖yìn bì()()xíng()影不离各dé()其所转弯mò()角自zuò()主张2、默写古诗:(20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犹有竟时。(2)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3)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4)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5)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不但在天。(6)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可得永年。(7)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邀我至田家。(8)绿水村边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9)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10)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古文字词句翻译:(20分) (1)内集 .._______ _____ (3)欣然 ..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 (2)俄而 (4)差可拟.____ ________ (5)期.日中______ ______ (6)舍.________ ____ (7)君.__ _________ (8)尊君 ..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 (9)家君 (10)在不.____ ________ (11)下车引.之_________ ___ (12)入门不顾.____ ________ (13)门外戏.________ ___ (14)相委.而去._____ _____ _____ ___ (15)去后乃.至_________ ___ (16)未若柳絮因风起 (17)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二、课外阅读强化 (一)蚂蚁唱歌 依成人的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见蚂蚁唱歌,而且常常听得如醉如痴。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老大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毛豆?还嫌不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在街坊邻居之间,大家都不太喜欢她,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她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两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动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只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泥巴地上。

第五单元面积答案

1什么是面积 知识点一面积的含义 1.把下列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 知识点二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选择。 (1)下面的两片叶子,()的面积大。 A.图①B.图② (2)如右图,正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下面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大 B.甲的面积和乙的面积相等 C.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小 (3)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个小方格的面积。 A.4B.3C.2 3.数一数,比一比,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4.下面4个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面积相等的是()和()。

5.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两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12个小方格的面积。(每个小方格表示1 cm2) 1.略 2.(1)A(2)A(3)B 3.④③ 4.①③②④ 5.略

2.面积单位 知识点一统一面积单位 1.看图填一填,比一比。 (1)图形甲等于()个小方格的面积,图形乙等于()个小方格的面积,图形丙等于()个小方格的面积。 (2)判断。 ①图形甲的面积小于图形乙的面积。() ②图形乙的面积等于图形丙的面积。() 知识点二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计算机键盘上一个按键面的面积大约是1()。 (2)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 (3)客厅的面积约是18()。 (4)一块地砖的面积约是36()。 (5)一棵大树的高度约是3()。 (6)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 (7)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4()。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4厘米长的线段和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4.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请你估计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5.下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厘米)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卷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5分) 1.甥(shēn shēng)剖(pāo pōu)典(diān di?n) 鸿(hùn hóng)锥(zuī zhuī)殷(yīng yīn)诣(yì zhǐ)骋(pìn chěng)捺(nà là) 2.下面的字用在姓氏中怎样读? 单(dān shàn)朴(piáo p?)区(qūōu) 査(ch? zhā)解(jiě xia)仇(qiú chóu) 二、选择词语里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6分) 金榜(题提)名走(头投)无路滥(鱼竽)充数(灸炙)手可热再(接竭)再厉变幻无(常长) 旁(征证)博引(恣姿)意妄为不能自(己己) 洁白无(瑕暇) 世外桃(源园) 竭泽而(渔鱼) 三、我能按要求写形声字。(5分) 1.左形右声:较 2.右形左声:削 3.上形下声:篱 4.下形上声:暂

5.外形内声:园 四、把下列汉字与相应的字体连起来。(3分) 金文甲骨文楷书小篆行书草书 五、谁能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变成一个新字?(至少写三个)(4分) 木:日: 十:大: 六、模仿秀。(6分) 1.水汪汪 2.整整齐齐 3.休息休息 4.小心翼翼 七、我会用动词填空。(5分) 夺走窜抓抢咬拾看吃 一个游人扔下半根雪糕,小猴子眼尖,从地上()起来,圆溜溜的眼睛左右(),它以为很安全,便()了一小口,准备慢慢品尝。谁知,从它背后突然()出了一只大猴,伸手要()它的雪糕。小猴子急了,两只猴子又是()又是()地打了起来。大猴凭着身强力壮,从小猴

手中()过了雪糕,洋洋得意地()着。小猴子看到自己的胜利果实被别人吃掉,也只好无可奈何地()了,一场争斗平息了下来。 八、按要求填空。(5分) 1.你能写出歇后语中的谐音字吗? (1)下雨天不戴帽——临()到头上 (2)胸口上长草——心慌() (3)旗杆上放炮仗——想()得高 (4)森林里失火——就地取材() 2.找出广告词中的谐音字,在下面画横线,并写出相应的字。(6分) 例:旅游广告——步步为赢(营) (1)洗衣机广告——贤妻良母() (2)饮料广告——清凉一夏() (3)空调广告——完美无夏() (4)皮鞋广告——无鞋()可击 (5)豆浆机广告——五谷食尚() (6)网络广告——E()网()情深 九、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这些错别字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3分) 商店里:白才()艽菜() 饭馆里:刷羊肉()鲁肉() 大街上:修东()玻离()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一、听写词语 屋檐构成装饰顺序华丽独特照例率领踏步倘若和谐催眠曲甜蜜梦乡慰藉扫荡威力锐利河滩帐子闪烁奇幻蝙蝠霸气猫头鹰复杂 二、认清读音 翁(wēng)媪顺序(xù)倘(tǎng)若慰藉(jiè)朴素(sù)蝙(biān)蝠绮(qǐ)丽篱(lí)落预卜(bǔ)杂兴(xìng)剥(bō)莲蓬鸡冠(guān)花 三、多音字 宿sù(住宿)兴xìng(高兴)乐yuè(音乐)率shuài (率领)扇shàn (电扇) xiù(星宿)xīng(兴奋)lè(乐趣)lǜ(效率)shān (扇风)似sì(似乎)旋xuán(旋转)朝cháo(朝代)纤xiān(纤细) Shī(似的)xuàn(旋风)zhāo(朝阳)qiàn(纤夫) 和huò(和药)huó(和面)hú(和牌)hé(和平)hè(应和) 四、比一比,再组词 徐(徐缓)蜓(蜻蜓)疏(稀疏)凤(凤仙)序(顺序)纺(纺织)帐(蚊帐) 涂(糊涂)挺(挺拔)蔬(蔬菜)风(风光)茅(茅屋)仿(模仿)张(张开) 蝙(蝙蝠)烁(闪烁)稀(稀奇)赖(依赖) 剥(剥削) 唯(唯一) 籍(书籍) 偏(偏旁)乐(快乐)希(希望)懒(懒惰) 禄(荣禄) 维(维修) 藉(慰藉) 蹲(蹲下)慰(安慰)烁(闪烁)掠(掠过) 遵(遵守)蔚(蔚蓝)砾(瓦砾)惊(惊讶) 五、同音字 lí篱笆黎明离开厘米huì描绘开会智慧花卉bō玻璃波浪剥削挑拨 yīng 雄鹰夜莺应该英雄 六、近义词 朴素(俭朴)倘若(假若)安慰(慰藉)激烈(猛烈)魔幻(奇幻)奇特(神奇) 七、反义词 朴素(华丽)独特(普通)可爱(可恨)真切(虚假)感谢(抱怨)纤细(粗壮) 八、词语搭配 鲜嫩的竹笋和谐的生活迷人的风景明洁的丝绸绮丽的朝霞纤细的低语 九、词语积累 草如茵柳如眉天高地阔甜甜蜜蜜卜落卜落闪闪烁烁忽大忽小 如雾如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天~地~”式的词语:天高地阔天长地久天寒地冻天南地北天旋地转 “如~如~”式的词语:如雾如烟如诗如画如火如荼如痴如醉如泣如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有关面积地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练习题 班级::时间:家长签名: 一、填空题 ⑴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叫做面积。 ⑵用面积单位有:用来度量物体的。 ⑶用长度单位有:,用来度量物体的。 ⑷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米。 ⑸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分米。 ⑹9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这个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则 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⑺4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它的宽分米,长是。 (8)、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面积= ,正方形周长= 二、在括号里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约长4 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 小明身高约128 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 小华腰围约6 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20 一枚邮票的大小是4 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 数学书厚约8 教室地面约56 桌面的长约是1 ;教室的面积约为60 ; 数学课本的宽约为15 ;一邮票的面积约为6 ; 操场的面积约为2800 ;一座灯塔高约20 ; 小明的身高约为134 ;喜羊羊绕操场跑了1000 ; 一欢乐谷门票为170 ;一枚1分的硬币约重1 。

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面积= ,正方形周长= 涂一涂,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 (1)涂出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图形(至少3个不同的图形)(2

1、如图,一块正方形玉米田,边长是9米,中间有两条1米宽的小路。求种着玉米的土地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有一个长方形的市民广场,长80米,宽60米。广场中间留了两条宽4米的人行道,把广场平均分成了四块(如图),每一块面积是多少? 3、下图是一个养鸡专业户用一段长24米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其中一面利用墙,求占地面积有多大。 4、下图是一个养鸡专业户用一段长2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其中一面利用墙,求占地面积有多大。 5、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如图叠放,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 面积。(单位:厘米)6、求下图的面积(单位:厘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练习题班级::时间:家长签名: 一、单位换算 5平方米=()平方分米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020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五单元同步练习卷第五单元过关测试

2018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五单元同步 练习卷第五单元过关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凫水哺.乳(bǔ) 神采奕奕 ..(yì) B.惩诫瞑.目(míng) 畏罪潜.逃(qián) C.魁梧怅.然(zhàng) 怪诞不经.(jīng) D.驯养嗔.怪(chēn) 大相径.庭(ji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十分注意资料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他的考据旁征博引,材料过硬,从不根据推测 妄下断语 ....。 B.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大相径庭 ....。 C.今年七十五岁的李佩教授,满头飞银,仍神采奕奕 ....、步履轻捷地往返于课堂与住宅。D.五月以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 中小学中无所顾忌 ....地开展了起来。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此非凡本领呢?因为蜜 蜂,。加之,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 二、语言表达 4.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教材过关卷_冀教版(含答案)

教材过关卷(5)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我会填,我会画。(2题8分,4题1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 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 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 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 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 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 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4+2=6读

作()。7-3=4读作()。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 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 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 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 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 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 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 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 之意基本一致。2.先画△,再填数。 2+=73+=9 3.在里填上“+”或“-”。 34=710=4684=4 52=3 27=9 6=8 2 4.请用3、8、5这三个数写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 二、我会算。(1题9分,2题12分,共21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10()+8=85+()=7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

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一、图形的平移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 2、平移的三要素:原图形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平移的方向一般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两种。 平移的距离:一般为几个单位长度(也即几个方格)。 3、平移是整个图形的移动,图形的每个关键点都需要按要求移动。 4、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标明各点名称。 二、轴对称 1、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的图形能够重合,就说这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 2、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而且至少有条对称轴,常见的例如:、、、 、线段、角;有两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有三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 正方形有条对称轴;五角星和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变形有条对称轴。 三、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一定完全相同 (2)对应点也关于对称轴对称 (3)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4)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根据题意确定已知图形以及对称轴位置 (2)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3)一次过每个点作垂直于对称轴的虚线(根据性质3) (4)在对称轴另一侧确定各对应点位置(根据性质4) (5)标明各点对应名称,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得到轴对称图形。 四、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沿某条直线对折之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叠,这条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五、轴对称和成轴对称 六、图形旋转的特点 1、旋转前后图形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2、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角的度数都等于旋转角度。 3、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七、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可以在已知图形上也可以在已知图形外。 2、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

2019年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过关测试密卷

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一、下面图形中,是平行四边形的画“△”,是梯形的画“○”。 ()()()() ()()()()二、填空。 1.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3.两腰相等的梯形是(),它有()条高。 4.a与b互相平行,记作();a与b互相垂直,记作()。5.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都是()角。 6.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条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条。 7.长方形、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8.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线段最短。9.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变成直角,就变成了()或()。

10.写出下列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只要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一定平行。() 2.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 3.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一定相同。()5.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平行。 A.一组 B.两组 C.四组 2.直线行驶的汽车车轮留下的两行印迹()。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 3.在桌面上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那么这两根小棒()。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 4.上午9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互相平行或相交 D.不能确定 5.下面物体()中有平行四边形,()中有梯形。 A. B. C. 6.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片剪一刀,不可能出现的是()。A.两个三角形 B.两个梯形 C.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7.延长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它们()。 A.永不相交 B.相交 C.无法判断 8.有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A.互相垂直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三上)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三上) 一、生字组词(建议熟读,定期默写)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晨(早晨)(清晨)(晨光) 绒(绒球)(绒线)(毛绒) 球(足球)(排球)(篮球)汉(汉族)(汉语)(汉字) 艳(鲜艳)(艳丽)(艳羡)服(服装)(衣服)(服饰) 装(装扮)(安装)(装修)扮(装扮)(打扮)(扮演) 读(朗读)(读书)(阅读)静(安静)(平静)(宁静) 停(停止)(停车)(停泊)粗(粗壮)(粗细)(粗俗) 影(影子)(电影)(影响) 2 花的学校 落(落下)(落后)(落叶)荒(荒野)(荒凉)(荒唐) 笛(口笛)(笛子)(竹笛)舞(跳舞)(舞台)(飞舞) 狂(狂欢)(狂风)(张狂)罚(罚站)(处罚)(体罚) 假(放假)(假日)(假期)互(互相)(互补)(互助) 所(所以)(所有)(会所)够(能够)(足够)(不够) 猜(猜想)(猜测)(猜拳)扬(飞扬)(飘扬)(表扬)二、易读错的字(建议经常熟读、复习拼音) 坪坝[bà] 打扮[bàn] 摔跤[shuāi jiāo] 罚站[fá] 洁[jié]白荒[huāng]野口笛[dí] 凤[fèng]尾竹放假[jià] 衣裳[shang] 背诵[sòng] 照例[lì] 段[duàn]落练[liàn]习戒[jiè]尺挨[ái]打 三、辨字组词(会辨析、会组词) 晨(早晨)服(服装)粗(粗壮) 荒(荒野)辰(星辰)报(报纸)组(小组) 慌(惊慌) 扮(打扮)扬(飞扬)猜(猜测) 静(静止)纷(纷纷)杨(杨树)情(情况) 净(干净) 四、词语积累(理解词义,会运用)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手舞足蹈心明眼亮得心应手耳濡目染 赏心悦目绚丽多彩糊里糊涂鸦雀无声 五、词语搭配(熟读,会填空) (欢唱)的小鸟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 (润湿)的东风(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敬爱)的老师 (鲜艳)的服装(详细)地讲(认真)地听 (流利)地背 (簌簌)地响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 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一、写出下列字母相对应的大小写。(共1题;共4分) A 一(____________) d 一(____________) M 一(____________) y 一(____________) h 一(____________) G 一(____________) j 一(____________) R 一(____________) (4分) 二、读拼音写字词。(共2题;共6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分) 三、我会选。(共6题;共6分) A、huǒ bàn B、huǒ pàn 成熟 (1分) A、chéng shú B、chéng sú 瓶子 (1分) A、pín zi B、píng zi 重量 (1分) A、zhòng liàng B、zhòng liáng 砸破 (1分) A、zhá pò B、zá pò 使劲 (1分) A、shǐ jìn B、shǐ jìng 四、给下列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正确的 序号)(共1题;共12分) “打”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因撞击而破碎②捉、捕③举④玩耍,做某种文体活动⑤通,发⑥从,自 1.爷爷原来在黄河边打鱼。(____________) 2.下雨了,我和丁丁共同打一把伞。(____________) 3.我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____________) 4.你打哪里来? (____________) 5.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球。 (____________) 6.他不小心把碗打碎了。(____________) (12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附答案)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认真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其中最大的单位是( )。 2.1张 可以换( )张 ,还可以换( )张 。 3.1张 可以换( )张 和( )张 。 4. ( )元( )角 如果用这些钱去买一个8元的卷笔器,还差( )钱。 5.写出下面人民币的面值。 6.60角=( )元 9元=( )角 4角5分=( )分 70分=( )角 8角=( )分 1元6角= ( ) 角 二、智慧辨一辨。(对的画“√” ,错的画“×” )(每题1 分,共 4分)

1.元、角、分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2.2个5角和10个1角相等。() 3.一块橡皮5角,一支钢笔6元5角,橡皮比钢笔便宜1元。() 4.从6张1元钱、1张5元钱中拿6元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拿法。 () 三、快乐算一算。(9分) 6角+8角=()元()角 18元-9元=()元 6角+4元=()元()角 1元8角-4角=()元()角 1元-2角=()角 1元2角+8角=()元 四、在里填上“>”“<”或“=”。(8分) 8元1角8元 8元7元9角 90分9角 20元7角27角 48元4元8角 99元9角100元 78分8角 45分3元9角 五、你能填上合适的人民币单位吗?(7分)

六、给出的钱正好能买什么?在能买的物品下面画“√”。(每题3分, 共6分) 1. 2. 七、解决问题。(1,3题每题 6分, 2题 12分,4题17分,共41分) 1.买下面的物品各一件该怎样付钱?请圈一圈。

2.我来当收银员。(算一算,填一填) 3.如果你有10元钱,在正好花完的情况下,可以买哪两件不同的物品?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