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_新移民_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中国城市_新移民_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中国城市_新移民_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中国城市_新移民_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6卷第6期

2011年6月V ol.66,No.6June,2011

收稿日期:2010-11-09;修订日期:2011-04-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95;41071106);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项目(CUHK 752407);香港大学当

代中国策略研究资助项目;德国研究基金会优先项目(BR 3546/1-2)[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971095,No.41071106;Strategic Research them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General Research Fund of 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No.

CUHK 752407;DFG Priority Program]

作者简介:李志刚(1976-),湖北天门人;博士,副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7845M),中国地理学会青工委副主

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E-mail:lizhig@https://www.doczj.com/doc/2e13495401.html, 785-795页

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李志刚1,刘晔2

(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2.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香港新界沙田)

摘要:伴随日益加速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广州8个城中

村的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本文对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分析移民聚居区与其

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表现为成分多样化、关系现代化和空间分散化

等3大特征;新移民积极利用聚居区外的社会关系寻求发展机会;移民聚居区的分异度正逐步降

低,中国城市内部二元分异的空间格局正逐渐被打破。但是,移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隔阂并未

完全扭转,新移民并没有融入到本地社区,基于地缘、血缘的“差序格局”仍是他们界定网络成员

身份的重要准则。此外,迁移历史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移民社会空间重构的主导因素。未来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空间融合将表现为一个渐进而持续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新移民;社会网络;社会空间;广州

1引言

中国已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伴随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人口规模化地向城市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集聚。栖居大都市,流动人口往往选择在城市边缘地区居住,形成边缘化的聚居区[1]。进入21世纪,“第二代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开始成为此类聚居区的主体[2-3]。与老一代相比,他们更具“城市人”特征,亦具长期定居城市之意愿。然

而,在社会福利、市民权益及社会认同等方面,他们依然面临一堵“看不见的墙”[4]。2010年,

中央一号文件将视野首次投向“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北京.2009-12-31),反映了对此群体进行研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新生代农民工,通常用于指代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农村户籍、在城镇就业的人群[5]。他们是未来城市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当代中国城市移民的核心组成部分。对这一群体的社会网络及其社会空间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此类人群的社会化进程,展现其群体行为格局与肌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城镇化进程。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城市“新移民”,主要基于如下考虑:①无论在行为方式、思想观念还是消费习惯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有城市居民的诸多特征;②这一群体有更强的在城市居住生活的意愿,且在城市逗留的时间不断延长,已符合“移民”的普遍定义;③从“新移民”角度探讨城市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以此为出发点,可以建立与西方已有大量研究的比照与评判,进而发展中国城市移民理论与地理研究。

地理学报

786

66卷2移民社会空间与社会网络研究述评

移民的社会空间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领域[6]。经典之作如帕克等对芝加哥地区少数族裔社区的研究[7-9],揭示了看似“无序”的底层移民社会结构的“有序”与“有利”[9]。20世纪以来,移民社会空间特别是跨国移民的社会空间为欧美城市所常见,多元、异质、匿名的“城市主义”背景下[10],移民社会空间往往与“传统”和“落后”相联系,被视为城市“边缘”或底层阶级聚居区[11]。相对的,也有研究认为,通过聚居,移民可以充分发挥其族裔社会资本力量,进而推动所谓“族裔区经济”(Ethnic enclave economy)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13]。总体而言,此类社会空间往往成为均质族裔聚居与经营的空间场域,多地处城市中心区,具有较强的文化和历史符号的印记[14-19]。进入20世纪后半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段推进、新自由主义兴盛及福利国家势衰,社会分化的加剧带来更为分异乃至极化的社会空间结构[11,20-21],移民现象变得更为频繁而普遍[22-26];出现更为分化和隔离的城市空间结构[27-28];移民社会空间正走向复杂化与多元化[29-30]。例如,Li Wei提出所谓“族裔郊区”(Ethnoburb)的概念[31-32],指出北美的华人社区出现郊区化趋向,新移民不再是难民、贫民,而更可能是商业技术人才与跨国精英。依托所在社区与更为广泛的资本网络,新移民不再是底层阶级(Underclass)而是上层阶级(Overclass)[33]。基于全球化下“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34],一种新的“跨国城市主义”正在兴起:通过频繁的流动,不断跨越边界的新移民可以将其社会网络在全球尺度展开[35]。

国内在移民方面的研究以社会学、人类学为主,包含部分社会地理学者的研究,其对象以农民工和少数民族群体为核心[29-30,36-39]。已有研究表明,传统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交往以地缘、血缘等乡土社会关系为纽带[40-41],依附于特定的社会空间[42-43],与欧美早期的族裔聚居区相似。典型研究如北京的浙江村、河南村等[1,44-45],展现了外来人口通过“地缘”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塑造“非国家空间”(Non-state space)的过程。移民聚居的特定场域如“城中村”为研究者所关注,多聚焦于集体所有制“存续”下村落的“终结”或改造[44-45]。在多重转型的特殊背景下,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发展处于边缘地位,其存在使得中国城市空间更为分异与隔离,且多与城市贫困问题相联系[46-47]。总体上,已有研究多以社会群体特征分析为主,对其所在空间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在社会网络研究方面,对于该群体社会网络与社会空间的关系问题,缺乏实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区、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等逐步进入研究视野[48-49],中国城市所面临的移民社会空间现象正不断走向多元与复杂,更为分异的城市社会空间格局似乎正在出现[50-51]。进入新世纪,城市移民的社会文化特征、经济背景与生产消费条件均已发生巨大变化。那么,与老一代相比,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是否呈现新的特点?原有城市外来人口所面临的分异的社会空间格局是否延续?或者,新移民的社会网络与所处社区存在何种关系,其社会网络能否跨越所在聚居区边界?等等。上述问题的解答,需要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为此,本文将选取广州城中村这一典型城市移民聚居区[44-45],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探讨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机制。

3数据及研究方法

3.1问卷抽样和调研过程

以广州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区域。作为城市新移民聚居的典型城市,2009年广州流动人口达到616万人,常住与流动人口比例为1:0.8[52]。已有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广州城中村是移民聚居的主要场所,因此调研将在城中村内开展[44-45]。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3-4月中山大学与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合作开展的城中村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两阶段抽样,第一阶段在全市抽取8个城中村,第二阶段在每个城中村内

6期李志刚等: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抽取一定数量的受

访者。广州现存138

多条城中村,各村人

口在几千到几万之

间。由于广州目前

尚没有全市层面的

城中村调查,我们无

法获得每条村的人

口数据,只能采用以

下方法提高抽样单

元的代表性:剔除部

分特殊的城中村,如

亚运会前将被全面

拆除的数条村[53];鉴于流动人口主要聚居在市区与城乡结合

部,抽样框仅包含位于上述区域的城中村[54];最终的样本单元按与市中心距离进行排序,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条村(天河区的石牌村、棠下村和上社村;海珠区的鹭江村、东风村和沥滘村;荔湾区的山村以及白云区的三元里村)(图1)。大体上,离市中心距离越近的村经济状况越好,人口密度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越高,这样就保证了抽样单元在人口数量与经济状况等方面尽可能地分散。

调研分入户调查和公共场所调查两种形式。调查员被分为两组:一组采取每隔5户抽取1户的方法抽取样本家庭,并在户内采取生日法抽取受访者;另一组在村内交通要道对过往路人进行调查,每隔10人抽取1人,并避免在同一群体内抽取2名受访者。样本的限定条件是:在本村居住超过一年,年龄在16岁以上,拥有中国大陆户口,非在校学生。调查对象涉及本地人、新移民和老移民3个组别。本文将移民定义为“持有外地户籍的中国公民”,将新移民定义为“出生在1980年以后的持有外地户籍的中国公民”。调查采取一对一形式,共发放问卷358份,回收有效问卷344份,有效回收率达96.69%,平均从每村获得40~50份有效问卷。从单个村来看,问卷覆盖率偏低。但本项调查旨在从全市尺度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各村样本叠加反映全市特征,其抽样方法是可取的。与聚焦于个别社区的密集抽样相比,本研究所采用的抽样策略更适用于总体范围特别大、对象层次多、样本单元中同类样本有较大相

似性的情况,正被广泛采用[55-57]。同时调查严格遵循随机抽样方法,确保不同类型的人有较

为均等的几率被抽取到,确保了抽样的随机性。3.2问卷设计和变量设置

此项研究关注点有两个:①受访者社会网络成员的特征;②聚居区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问卷内容涉及受访者基本资料、网络成员基本资料、受访者邻里交往状况和社会关系空间分布等4个方面。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参考已有相关研究设计,把社会网络量化为“受访者在寻求社会支持时所动用的社会关系”,并细分为“工具性联系”和“情感性联系”两类[58-59]。在访问中,受访者被要求对工具性联系和情感性联系分别列举至多两位成员。随后调查员集中询问这些网络成员的详细情况。其限定条件为:居住在广州市内,非职业中介且不与受访者同住。最终有287位受访者对工具性联系作出回答,286位受访者对情感性联系作出回答,并分别提供了436位和420位网络成员的信息。

图1调研广州“城中村”分布Fig.1Locations of urban villages in the

survey 787

地理学报

788

66卷本文将从“邻里交往状况”和“社会关系分布”两个维度探讨移民聚居区对社会网络的影响。使用以下指数进行测量:①受访者在城中村内的好朋友的数量;②邻里交往指数I=∑X i/5,包括聊天和拜访两方面,按频率分为六级,0=从来没有,1=一个月不到一次,2=一个月一次,3=一周一次,4=一周几次,5=每天;③邻里相互关照度C=∑X i/3,按程度分为4等,0=没有,1=较少,2=较多,3=经常;④社会关系分布,本文关注所有的社会关系及下述4种具体社会关系:关系紧密的亲属、好朋友、熟悉的同事及同学。

3.3样本基本情况

新移民群体的基本特征如表1。相比老移民,新移民的特征有:迁移历史较短;家庭结构简单,家庭式迁移的情况较少;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在业率高,多从事第三产业与专业技术工作,较少通过进厂打工和个体经营等传统职业途径谋生;省内迁移和城际迁移的比例较高。

4实证结果

4.1社会网络特征

从“工具性联系”和“情感性联系”两个方面对比新移民、老移民和本地人的社会网络成员特征(表2)。

(1)成分特征。从职业上看,与老移民相比,新移民的网络成员职业趋同性指数较低①,异质性指数较高②,接近甚至超过本地人。从来源地上看,新老移民与本地居民的交往都很

表1受访者基本特征

Tab.1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 in the survey

新移民 老移民 本地人 新移民 本地人 老移民 样本数量 94 185 65 职业 (目前或以前的职业, %) 

年龄 (均值) 26.0 43.0 46.7 从没工作过 6.4 3.2 4.6 在社区居住年限 (均值) 3.2 5.7 31.3 农业劳动者 1.1 3.2 6.2 在本市居住年限 (均值) 5.1 8.4 43.7 产业工人 16 31.4 33.8 

婚姻状况 (%) 商业服务人员 39.2 22.7 12.4 

 有配偶 51.0 93.5 78.5 个体工商户 19.1 28.2 9.2 

 没配偶 49.0 6.5 21.5 办事人员 4.3 0.5 13.8 

性别(%) 专业技术人员 12.8 8.6 15.4 

 男 60.6 56.2 58.5 私营企业主及管理人员 1.1 2.2 4.6 

 女 39.4 43.8 41.5 在业情况 (%) 

受教育程度 (%) 在业 (包括全职和兼职) 76.6 76.2 33.1 

 小学及以下 3.2 33.0 24.6 失业/退休/家庭主妇等 23.4 23.8 66.9 

 初中 47.8 41.6 29.2 家乡所在地 (%) 

 高中/职高/中专 33.0 20.0 30.8 广东 35.1 20.5 98.5 

 大专、本科及以上 16.0 5.4 15.4 全国其他地方 64.9 79.5 1.5 

经济条件 (家庭人均月支出, %) 户口所在地 (%) 

 0-500元 17.0 20.5 7.7 广州 0.0 0.0 100.0 500-1000元 30.9 38.4 38.5 外地农村 67.0 75.7 0.0 

 1000-1500元 31.9 24.3 29.2 外地城市 33.0 24.3 0.0 

 1500元以上 20.2 16.8 24.6

 

①趋同性指数为调查对象在某一方面同属一个群体的人数占全体网络成员的百分比,职业趋同性反映网络成员与受访者在职业上的相似程度。趋同性的计算排除了社会网络规模小于2的样本。

②异质性指数(index of diversity)指的是一个网络中任何两个人在某个特征上不同的概率。具体计算公式为:D=1-∑i=1n(P i)2其中P为i组中(i=1,2,……,k)的数目占总体数目的比例。例如,在一个由5个产业工人、15个个体工商户组成的群体中,职业异质性=1-[(5/20)2+(15/20)2]=0.375。异质性的计算排除了社会网络规模小于2的样本。

6期李志刚等: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少,尤其表现在情感性社会联系上,新老移民群体的数值基本相等。从住区类型看,与老移民相比,新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城中村的依附程度有所下降。然而,二者在商品房社区的网络成员比例基本相等,反映新移民的社会网络仍以社会中低层群体为主。可见,新移民网络成员的社会经济状况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与本地人仍然存在一定隔阂。

(2)关系特征。研究表明:①对各个群体而言,无论在找工作还是谈心的过程中,亲属、朋友与同乡组成的强关系依然是受访者首选的社会关系,符合中国传统社会人际交往“差序

格局”的原则[60]。②与老移民相比,新移民在找工作时较少利用亲属与老乡等先赋性关系,

但在找人谈心时仍倚重于同乡关系。这表明,工具性联系与情感性联系相比,传统乡土社会关系在新移民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下降得更快。

(3)空间分布特征。对各群体而言,所住的城中村是他们寻求社会支持的主要场所,这在情感性联系方面最为明显。相对而言,新移民的社会网络在空间上更为分散。本文使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社会网络空间和移民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在模型中,因变量为一个二分变量:针对“找工作”与“谈心”两个问题,如果受访者有网络成员住在同一社区,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自变量为移民类型,如果受访者为新移民,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控制变量包括迁移历史、个人家庭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文化特征4部分共11个变量(表3)。本文采用“向后去除(条件)”的变量筛选策略,导入各种变量。结果显示,两个模型的因变量和“老移民”皆为显著正相关,即使控制其余因素,新移民仍然偏向于在城中村外获得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此外,模型显示迁移历史、“经济条件”和“职业”是影响工具性联系空间分布的显著因素,而“经济条件”、“职业”、“在业情况”和“地域差异”是影响情感性联系空间分布的显著因素(表4)。

表2受访者的社会网络特征

Tab.2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 'social networks 新移民 老移民 本地人 

 

工具性 情感性 工具性 情感性 工具性 情感性 样本数量 

140 133 216 206 80 81 成分特征 

职业 

趋同性指数均值 (%) 46 57 46 异质性指数均值 

0.34 0.24 0.30 来源地 (%) 广州 17 10 17 16 90 81 其他地方 

83 90 83 84 10 19 所住社区类型 (%) 

城中村 

54 59 63 72 50 64 商品房社区 25 20 25 17 36 27 其他 (包括宿舍、平房区等) 

21 21 12 11 14 9 关系特征 

基本类型 (%) 亲属 23 17 39 26 31 31 朋友 60 66 45 60 49 52 其他 (包括同学、同事等) 17 18 19 20 21 20 同乡关系 (%) 是 58 65 65 64 90 82 否 

42 35 35 36 10 18 空间分布 (%) 所处的聚居区内 21 35 39 56 36 51 10分钟内路程 29 25 24 18 24 17 10-30分钟路程 19 15 14 10 11 9 30分钟以上路程 31 25 23 16 29 23 789

66卷

地理学报4.2移民聚居区对社会网络的影响

采用“聚居区内好朋友的数量”、“邻里交往指数”、“邻里间相互关照指数”和“社会关系主要分布在聚居区”4个指数测量聚居区在移民社会网络与社会交往中的地位(表5)。分析表明,两组移民在聚居区内的好友数量基本相等,新移民在聊天方面的邻里交往指数低于老移民,但在深层次的邻里交往,即拜访方面的指数却略高于后者,可见新移民在聚居区内的社会交往并没有明显变化。从邻里间相互关照指数看,两组人群的指数也基本相等,可见他们对社区凝聚力的看法基本一致。此外,移民的各项邻里交往指数均远低于本地人,折射出他们融入所住社区的程度远低于城中村内的本地居民,其社会身份依然是“局外人”。在社会关系的空间分布方面,本地人的社会关系与城中村边界的重合程度最高,老移民次之,新移民所对应的指数最低。由此可见,聚居区对新移民社会交往的作用在迅速减少,封闭的社会空间正在瓦解。具体到各种社会关系,新移民在同学与亲属关系方面的指数等于或略低于表3影响移民社会网络空间特征的解释变量

Tab.3Factors affecting migrants 'social network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

解释变量 描述 移民类型 

老移民 1:老移民,0:新移民 迁移历史 在本市居住年限 连续变量

在社区居住年限 连续变量 个人家庭特征 婚姻状况 1:有配偶,0:没配偶 与小孩同住 1:家中有16岁以下小孩同住,0:没有

性别 1:男性,0:女性 社会经济地位 教育水平 分为4级,由低到高排列 经济条件 分为4级,由低到高排列 

 职业 (或失业及退休前职业) 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为参照组,其余3项为商业服务业雇员、个体工商户和专业

技术人员/办事人员/机关及企事业管理者 在业情况 1:在业,0:非在业 (包括家庭主妇、失业、下岗、退休等) 

社会文化特征 地域差异 1:广东人,0:非广东人 城乡差异 1:农村户口,0:城市户口

表4影响社会网络空间分布的移民个体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

Tab.4Individual factors affect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networks 模型一 (找工作) 模型二 (谈心)

B SE Exp(b) B SE Exp(b) 老移民 

0.925 *** 0.344 2.521 0.647 ** 0.306 1.909 在本市居住年限 -

0.111 ** 0.046 0.895 在本社区居住年限 0.136 *** 0.053 1.145 家庭经济条件 -0.302 ** 0.136 0.739 -0.202 * 0.120 0.817 个体工商户 -0.820 ** 0.386 0.826 -0.841 ** 0.391 0.431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

管理者 -1.926 *** 0.675 0.146 -1.328 *** 0.502 0.265 

在业情况 

-0.757 ** 0.365 0.469 地域差异 

-0.728 ** 0.344 0.483 常数 0.131 0.454 1.140 1.374 0.522 3.953 样本数 235 239 2 log likelihood 270.711 289.263 Nagelkerke R2 0.188 0.185 

本表仅列出10%显著水平以上显著的解释变量。其中“*”、“**”和“***”分别代表1

0%、5%、1%显著水平上显著 (双尾检定) 新移民 老移民 本地人 

样本数量 

 94 185 65 聚居区内好朋友的数量

6 6 16 邻里交往指数 聊天 0.65 0.72 0.86 拜访 0.26 0.23 0.47 

邻里间相互关照指数 0

.51 0.54 0.68 社会关系主要分布在本聚居区 (%) 所有关系 29.8 36.2 44.6 亲属关系 20.2 23.8 49.2 朋友关系 30.9 36.8 50.8 同事关系 44.3 58.1 38.5 同学关系 4.3 4.8 34.4

表5移民聚居区在社会交往中作用的指数Tab.5Index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migrant enclaves 790

6期李志刚等: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791老移民,在朋友与同事方面的指数则明显低于对方。这是因为亲属和同学等先赋性关系在移民来到本市前已经确立,其成员较为稳定;而大部分的朋友和同事关系则是移民在流入地工作与生活期间建立起来的,成员的数量变动比较大。相对而言,老移民所从事的职业较为单一,日常交往的圈子很窄;新移民的职业和居所流动性较大,与朋友与同事为邻的机会较低。综上所述,新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并没有明显地扩散到社区外,而是在聚居区外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

4.3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解社会网络的空间机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继续探讨社会关系的空间分布与移民个体因素的关联程度,并建立“所有关系”、“亲属关系”、“好友关系”和“同事关系”4个模型。其中,“亲属关系”的血缘、地缘性最强,“好友关系”次之,“同事关系”最弱。在回归模型中,选取社会关系的空间分布作为因变量,如果“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分布在社区内”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其余3个模型的因变量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赋值。采用向后去除(条件)的变量筛选策略,导入表3的解释变量,获得结果如表6所示。

由模型一可得,迁移历史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移民所有社会关系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与因变量呈较强的负相关,反映移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社会关系的分布受空间分隔的作用越不明显。“在本市居住年限”与因变量呈负相关,反映移民在迁入地居住的时间越长,其社会交往在空间上越分散。意外的是,“在社区居住年限”与因变量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可能与移民“链式迁移”(Chain migration)的迁移特性有关,如果移民在聚居区内居住较长的时间,他们将会引带其他亲友到本社区定居,从而带来社会关系的“内卷化”趋向。

上述3组变量关系在模型二、模型三和模型四中均有反映,因篇幅关系不再累述。不同的是,在模型二中,“在业情况”与因变量呈较强的负相关,反映家庭主妇、失业者和退休者的亲属关系更集中在所居住的社区内。模型三中,“家庭经济条件”与因变量呈负相关,经济条件好的移民更容易建立以及维持超越空间分异的好友关系。模型四中,“在业情况”与因变量呈很强的正相关,反映有工作的移民与同事住在同一城中村内的几率很高。最后,与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相比,从事个体工商户、文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的移民的同事关系在空间上更分散。

在解释变量中,个人家庭特征与社会文化特征相关的变量均被回归模型自动剔除。由表6影响社会关系分布的移民个体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

Tab.6Individual factors affect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ties

 模型一 (所有关系) 模型二 (亲属关系) 模型三 (好友关系) 模型四 (同事关系) 

 B Exp(b) B Exp(b) B Exp(b) B Exp(b) 在本市居住年限 -0.083 ** 0.921 -0.080 * 0.923 -0.100 ** 0.905 

在本社区居住年限 0.107 ** 1.112 0.135 ** 1.144 0.062 * 1.064 0.129 ** 1.138 在业情况 -0.620 * 0.538 1.824 *** 6.198 家庭经济条件 -0.300 ** 0.741 受教育程度 -0.459 *** 0.632 -0.432 ** 0.649 -0.317 ** 0.728 -0.504 *** 0.604 商业服务业雇员 -1.174 *** 0.309 

个体工商户 -1.597 *** 0.202 -1.284 *** 0.277 专业技术人员/办

事人员/管理者 

常数 0.378 1.460 0.006 1.006 0.451 1.570 0.707 2.028 

样本数 279 279 279 229 

2 Log likelihood 341.633 278.544 342.369 266.914 

Nagelkerke R2 0.078 0.103 0.087 0.264 

“*”、“**”和“***”分别代表10%、5%、1%显著水平上显著 (双尾检定)。 

66卷

地理学报此可得,新移民的社会关系之所以超越聚居区边界并重构社会空间,是因为其自身流动性更强且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而非人口特征、生命周期、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5结论与讨论

实证表明,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及其社会空间呈现以下特征(表7):

(1)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表现为成分多样化、关系现代化和空间分散化的趋势,其网络成员具有社会经济地位分化、血缘亲缘关系弱化的特征。新移民积极利用聚居区外的社会关系网开拓就业机会,而利用聚居区内的网络实现情感交流。但是,移民与城市居民之间依然存在明显的社会隔阂,基于血缘、地缘的“差序格局”仍是移民界定网络成员身份的重要准则。

(2)对于无论新移民还是老移民而言,聚居区内的凝聚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对外的封闭性正逐步降低。新移民依然没有融入到本地社区,在聚居区内缺乏深层次的人际互动。然而,其社会关系逐渐扩散到社区边界外,尤其是同事、朋友等后天建立的社会关系。

(3)由于新移民的社会网络不断超越其聚居区的边界,原有分异的社会空间格局正逐渐被打破。从移民自身因素上看,这是因为新移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更高且流动性更强,而非人口特征、生命周期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使新移民在社会交往方面实现向新市民的转变,应切实提高其教育水平以及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非仅仅实行单纯的户籍制度改革。

作为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受数据所限,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例如样本总量偏少、缺乏跨时段对比、缺乏覆盖全市的全域数据等。未来的研究可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①采用诸如同组研究(Panel studies)和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ies)等方法利用面板数据,对新老移民进行长时段跟踪调查,消除年龄因素的影响,以便对两个群体开展更具科学性的对比;②采用GIS 技术可视化移民社会网络成员居所的空间分布,以进一步发掘新移民社会网络的时空特征与机制;③此外,除城中村外,研究可拓展到其他类型的社区,如单位社区、商品房等,以探讨社区类型之类的背景因素(contextual factors)是否对移民社会网络的特征带来影响;等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u Chaolin,Chan Roger,Liu Jinyuan et al.Beijing's socio-spatial restructuring:Immigra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epoch of national economic reformation.Progress in Planning,2006,66(4):249-310.

[2]Lian Si.Ant Tribe-Report of University Graduate Enclaves.Nanning: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9.[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Research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Report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Beijing:Yanshi Press,2006.[国务院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言实出版社,2006.]

表7新移民与老移民社会网络及其社会空间特征对比

 

 老移民 新移民 成分特征 职业和住区同质性高,且大部分是外来移民 职业和住区开始出现分化,仍以外来移民为主 

网络成员 关系特征 依赖于血缘、亲缘、地缘等传统强纽带 血缘亲缘作用下降,地缘作用仍较为突出 

凝聚度 缺乏深层次的人际互动,未能融入本地社区 缺乏深层次的人际互动,未能融入本地社区 

聚居区作用 封闭性 社会关系与社区边界重合度相对较高,尤其表现在朋友和同事关系方面 社会关系部分扩散到社区边界外,表现为在社

区外建立新的朋友和同事关系 

空间重构 基本局限于聚居区内,呈现分异的社会空间格局 

超越聚居边界,打破分异的社会空间格局 

社会空间重构与机制 影响机制 受到制度排斥、社会歧视等结构性因素制约;

为移民自身社会经济与文化特征所限; 

尽管仍面临结构性因素制约,但由于新移民社

会经济状况提升,其社会空间格局趋于重构 792

6期李志刚等: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793 [4]Wang Chunguang.A study of floating rural people's'semi-urbanization'.Sociological Studies,2006,(5):107-123.[王春光.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3.]

[5]Wang Chunguang.Social integration of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Population Research,2010,34(2):

31-34.[王春光,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人口研究,2010,34(2):31-34.]

[6]Knox P,Pinch S.Urban Social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4th ed.London:Prentice Hall,2000.

[7]Park R E,Burgess E W,McKenzie R D.The City.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5.

[8]Gans H.The Urban Villagers.New York:Free Press,1962.

[9]Whyte W F.Street Corner Socie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3.

[10]Wirth L.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1):1-24.

[11]Kempen R V,Ozuekren A S.Ethnic segregation in cities:New forms and explanations in a dynamic world.Urban Studies,

1998,35(10):1631-1656.

[12]Zhou M,Logan J.Returns on human capital in ethnic enclaves:New York's Chinatow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9,54:809-820.

[13]Zhou M.Revisiting ethnic entrepreneurship:Convergencies,controversies,and conceptual advancement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004,38(3):1040-1074.

[14]Krupka D J.Are big cities more segregated?Neighbourhood scale and the measurement of segregation.Urban Studies,

2007,44(1):187-197.

[15]Farrell C R.Bifurcation,fragmentation or integration?The racial and 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US metropolitan

segregation,1990-2000.Urban Studies,2008,45(3):467-499.

[16]Daley P O.Black Africans in Great Britain: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segregation.Urban Studies,1998,35(10):

1703-1724.

[17]Ross N A,Houle C,Dunn J R et al.,Dimensions and dynamics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by income in urban Canada,

1991-1996.Canadian Geographer-Geographe Canadien,2004,48(4):433-445.

[18]Johnston R,Poulsen M,Forrest J.Ethnic and racial segregation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1980-2000:The dimensions of

segregation revisited.Urban Affairs Review,2007,42(4):479-504.

[19]Lemanski C.The impact of residential desegregation on social integration:Evidence from a South African neighbourhood.

Geoforum,2006,37(3):417-435.

[20]Marcuse P,Van Kempen R.Globalizing Cities:A New Spatial Order?Oxford:Blackwell,2000.

[21]Marcuse P,Van Kempen R,Of States and Cities:The Partitioning of Urban Spa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2]Zhou M.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Immigration,Ethnicity,and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9.

[23]Jones R C,The ambiguous roles of suburbanization and immigration in ethnic segregation:The case of San Antonio.

Urban Geography,2008,29(3):196-223.

[24]Scott S.The community morphology of skilled migration:The changing role of voluntary and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VCOs)in the grounding of British migrant identities in Paris(France).Geoforum,2007,38(4):655-676.

[25]Malheiros J M,Vala F.Immigration and city change:The Lisbon metropolis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2004,30(6):1065-1086.

[26]Faist T.The V olume and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Transnational Social Spac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7]Sassen S.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2nd ed.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447.

[28]Kempen E T V.The dual city and the poor:Social polarization,social segregation and life chances.Urban Studies,1994,

31:995-1015.

[29]Gu Chaolin,Christian K.Social polarisation and segregation phenomenon in Beij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7,52

(5):385-393.[顾朝林,C.克斯特罗德.北京社会空间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1997,52(5):385-393.]

[30]Liu Haiyong,Gu Chaolin.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areas in Beijing:Patterns,structure and function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1999,19(6):498-503.[刘海泳,顾朝林.北京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地理科学,1999,19(6):498-503.]

[31]Li W.From Urban Enclave to Ethnic Suburb:New Asian Communities in Pacific Rim Countrie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6:278.

[32]Li W.Ethnoburb:The New Ethnic Community in Urban Americ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9.

[33]Ley D.Seeking homo economicus:The Canadian state and the strange story of the business immigration program.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3,93(2):426-441.

[34]Bauman Z.Liquid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2000.

[35]Smith P.Transnational Urbanism.Malden:Blackwell,2001:221.

地理学报

794

66卷

[36]Chai Yanwei.Urban Space.Beijing:Science Press,2000.[柴彦威.城市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7]Zhu Chuangeng,Gu Chaolin,Ma Ronghua et al.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special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1,56(5):549-560.[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

[38]Gu Chaolin,Cai Jianming,Zhang Wei et al.A study on the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Chinese large and medium cities.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9,54(3):204-212.[顾朝林,蔡建明,张伟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地理学报,1999,54(3):204-212.]

[39]Lu Qi,Wu Peilin,Lu Lixin et al.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 acter istics of the migr ant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ir distribut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5):851-862.[鲁奇,吴佩林,鲁礼新等.北京流动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地理学报,2005,60(5):851-862.]

[40]Li Peilin.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status of rural-urban migrants.Sociological Studies,1996,(4):42-52.[李培林.流动

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41]Wang Yijie,Tong Xing.Social support network of rural-urban migrants.Sociological Studies,2004,(2):42-48.[王毅杰,

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2):42-48.]

[42]Ma L J C,Xiang B.Native place,migr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peasant enclaves in Beijing.The China Quarterly,1998,

155:546-581.

[43]Xiang B.Zhejiang village in Beijing:Creating a visible non-state space through migration and marketized networks//Pieke

N,Mallee H.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Chinese Perspectives.Richmond,Surrey:Curzon,1999:215-250. [44]Xie Zhikui.The Transition from Village to Urban Community:A Study of Institution,Policy and the Urban Village

Problem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in China.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5.[谢志岿.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制度、政策与中国城市化背景中城中村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5]Wei Lihua,Yan Xiaopei.Transformation of'urban village'and feasible model.Urban Planning Review,2005,29(7):

9-13.[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城市规划,2005,29(7):9-13.] [46]Liu Y T,Wu F L,Urban poverty neighbourhoods:Typology and spatial concentration under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A

case study of Nanjing.Geoforum,2006,37(4):610-626.

[47]Yuan Yuan,Wu Fulong,Xu Xueqiang.The spatial pattern of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ese city:Analysis

of area-based indicators and individual dat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6):753-763.[袁媛,吴缚龙,许学强,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地理学报,2009,64(6):753-763.]

[48]Li Zhigang,Xue Desheng,Michael Lyons et al.The African enclave of Guangzhou:A case study of Xiaobeilu.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8,63(2):207-218.[李志刚,薛德升,Michael Lyons等.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地理学报,2008,63(2):207-218.]

[49]Zhou Shangyi,Zhu Li'ai,Fan Zhifen.The influences of urban main stems construction on minority societies development.

Social Science of Beijing,2002,(4):33-39.[周尚意,朱立艾,范芝芬.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对少数民族社区演变的影响:以北京马甸回族社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02,(4):33-39.]

[50]Feng Jian,Wang Yonghai.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social space in the peripheral communities of

campus in Zhongguancun.Geographical Research,2008,27(5):1003-1016.[冯健,王永海.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社会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地理研究,2008,27(5):1003-1016.]

[51]Feng Jian.Restructuring of Urban Internal Spaces in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Beijing:Science Press,2004.[冯建.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2]Chen Xiang.The number of floating people in Guangzhou exceeds6million.Guangzhou Daily,2009-07-25.[陈翔.穗流

动人口突破600万.广州日报,2009-07-25.]

[53]Dayang News.Demolishing9urban villages in this year.Guangzhou Daily,2010-02-25.[大洋新闻.今年清拆9条城中

村.广州日报,2010-02-25.]

[54]Zhang Jianming.Research on Urban Villages in Guangzhou.Guangzhou:Guangdong People's Press,2003.[张建明.广州

城中村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55]He S J,Wu F L,Webster C et al.Poverty concentration and determinants in China's urban low-income neighbourhoods

and social group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0,34(2):328-349.

[56]Wu W P.Migrant intra-urban residential mobility in urban China.Housing Studies,2008,21(5):745-765.

[57]Li S M,Zheng Y.The road to homeownership under market transition:Beijing,1980-2001.Urban Affairs Review,2007,

42(3):342-368.

[58]Fischer C S.To Dwell among Friends: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it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59]Zhang Wenhong,Ruan Danqing.Social support network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Sociological Studies,1999,(3):

12-24.[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1999,(3):12-24.]

6期李志刚等: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795 [60]Fei Xiaotong.Rural China,the Institutions for Reproduction.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8.[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Beyond Spatial Segregation:

Neo-migrants and Their Soci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LI Zhigang1,LIU Ye2

(1.Geography and Planning Schoo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2.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hatin,N.T.,Hong Kong) Abstract:Against the context of the speed-up urbanization,neo-migrants in China,i.e.those born after the1980s,emerge as a major actor shaping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Unlike their predecessors who flooded into cities as Diaspora,neo-migrants become deeply grafted into cities.Being a major concern of Chinese society,such neo-migrants and their social relations have never been systematically explored.Based on a survey of eight migrant villages in Guangzhou,the largest capital of southern China,this study sheds light upon the social network and related issues for neo-migrants.In particular,it tries to examine the impacts of the enclave or accumulation space upon the social networks of migrants.Through a series of quantitative studies,it is found that the social networks of neo-migrants is becoming diversified,modernized and varied across the urban space.In contrast to the old generation migrants,more connections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 neo-migrants and various social strata,especially those beyond the enclaves.As such,it is argued that the social network of neo-migrants is moving beyond the boundary of migrant enclaves or villages,so that a new trend of social integration between migrants and the local society can be found.Moreover,it is argued that new migrant enclave today is by no means as insulated or segregated as in history,as migrant enclaves is gradually reconstructed when neo-migrants establish new types of social ties beyond the spatial boundaries.Nevertheless,sociospatial segregation between migrants and local residents still can be found,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social networks for migrants,i.e.,kinship or laoxiang relations,is still evident,though the extent of which has been largely alleviated.In addition,migration history,so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soci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lso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upon the restructuring of migrant social networks.As such,it is concluded that that the trend of moving beyond the spatial segregation in terms of neo-migrants'social networks will be a progressive,piecemeal and time-lasting process.

Key words:neo-migrant;social network;social space;Guangzhou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区位论(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40年《经济的空间分布》)“没有中心地理论,就没有城市地理学”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的若干概念 1)中心职能或中心地职能:聚落遍在的为外部服务的作用,这种职能一般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心。有这种职能的聚落叫中心地(Roadside路店;Hamlet小村,闾市;Village村庄,村市;Town 镇,镇市;City城,城市) 2)职能: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作用(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食品店) 企业单位:提供职能的单位(Establishment) 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职能叫一个职能单元,一个 企业单位提供两个职能或两个企业单位各提供一个职能叫两个职能单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数或购买力服务范围有门槛范围、最大范围、实际范围 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职能的企业数与中心地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指数曲线关系 n b P = a * 当店数等于1时,P 就是该职能的门槛值 4)服务职能的等级:将不同职能按门槛值排队(按入门次序分),就有低阶职能和高阶职能之分。不同国家或地区服务职能的入门次序可能是不同的。(见表69) 5)中心地的等级:按中心地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和职能的等级,可以把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律性:中心地等级越高,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人口越多(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职能数和中心地规模成正相关);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交高级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高级别中心地数量少,间距大,服务范围大 6)中心性:对中心地的等级的度量 克里斯泰勒用电话指数来度量中心性(用中心地的实际电话数减中心地的预期电话数为中心性指数,分成9级) 4.理论假设 1 无边的大平原;均质的肥力和水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均匀的陆路联系;决定因素是距离;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理智的行为。 简单说:均质平原和经济人 5.理论要点 1)形成一套呈三角形分布的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中心地有不同大小的六边形市场区2)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和市场区一级一级相嵌套。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的所包括。

基于剥夺理论的城市社会空间评价与应用

20lO-午g1期总第186期囊黼蒯学列 提要在社会阶层分化、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和新贫困问题涌现的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土地利用、公共资源分配和设施布局不能仅建立在物质空间评价基础上。还应考虑社会问题的空间分布和社会需求特征,关注城市社会空间的基础评价。首先综述了西方学界社会指标和空间评价研究.以剥夺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和地域政策评价;再分析了中国规划领域内以物质空间为主的基础评价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借鉴西方研究尝试构建城市社会空间评价的指标内容、指标处理、综合和空间分析评价方法.并探讨规划启示。 关键词社会空间评价;剥夺理论:地域政策: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10)01-0071-07 作者简介 袁嫒,博士。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 域规划学院博士后。yyuanah@163. Com 吴缚龙.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教授.卡迪夫大学中国城 市研究中心主任基于剥夺理论的 城市社会空问评价与应用袁媛吴缚龙 TheEvaluationofUrbanSocialSpacefromthePerspectiveofDeprivationTheory YUANYuon.WUFulong Abstract:Onthecontextofaggravationofsocialdifferentiation,residential segrega—tionandnewurbanpovertyintransitionalChinesecities,thepaperhighlightstheimportanceofevaluationofsocialspaceinurbanplanninginordertoidentifythespatialdistributionofsocialissuesandsocialdemands.Firstly,thepaperreviewswesternresearchesonsocialindicators,evaluationofsocialspaceandarea—basedpolicybasedontheoryofdeprivation.Secondly,severalproblemsinevaluationand researchofsocialspaceinurbangeographyandurbanplanningareanalyzed.Thirdly,usingGuangzhouasacase,thepaperattemptstoconstruct anevaluationfi'ameworkthatintegratessocialindicatorsandevaluationmethods.Thelessonsfor urbanplanning arediscussedattheend. Keywords:evaluationof socialspace;theoryofdeprivation;area-basedpolicy;in?dexofsocialspace 西方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从1960年代开始,利用一系列数量化的社会指标(s沪cialindicator)评价社会空间和社会环境,进而论证并影响政策决策、合理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lJ。总共经历了“社会指标运动”(socialin.dicatorsmovement)和“社区指标运动”(communityindicatorsmovement)两轮研究热潮,其中剥夺(deprivation)概念、指标体系(indexofdeprivation)和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area—basedapproach)产生于这两轮热潮中,并成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检测社会经济问题及空『日J分布的框架f2叫,成为公共决策领域里地域资源分配和相关政策制定、实施及监督的常用方法。 一直以来.中国城市和区域规划领域的基础空间评价对象是物质空间。包括用地条件、生态条件、经济条件等。毋庸置疑物质空间评价是规划的重点,将影响着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设施配置等。但是部分资源分配和设施布局不应该仅建立在物质空间评价基础上。更应该考虑社会问题的空间分布和需求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0701049)和国家留学基金博士后项目(2007—3035) 71 万方数据

世界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若干新趋势和新理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总4203号 《经合组织国家的城市化趋势与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经合组织OECD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CDRF 合作项目 2010年3月10日 世界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若干新趋势和新理念 内容摘要: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进入城市为主的时代。未来全球城市化步伐将呈现“南快北稳”的格局。大都市虽然举足轻重,但现有技术和产业条件下,发达国家一些大都市地区的扩展似乎触到了上限;而发展中国家将出现一批新的大都市群。全球化深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带动各国城市发展格局发生深刻、丰富而不对称的变化。城市竞争力日益取决于各种主体合作状况,以及在城市网络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全球政治觉醒呼唤着包容性城市发展政策。在这些趋势下,城镇规划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等都在发生着重要变化。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发展趋势理念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经进入以城市为主的时代。城市化和城市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格局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过程。可以说,未来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特征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发展的特征和状况。 一、影响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国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如地理和气候状况,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发展水平等,会影响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模式。除此之外,下列因素会在未来对各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第一,全球化。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全球化背景下各类要素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重新配置,但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看,要素流动格局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和不对称性,具体而言,高端人才的流动性远远高于中低端人才;资本的流动性远远高于劳动力的流

城市空间网络分析技术_UNA_及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陈晓东 城市空间网络分析技术(UNA )及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摘要】城市空间网络分析软件包(UrbanNetworkAnalysisToolbox,UNA)是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基于GIS网络分析工具开发的开源软件。本文介绍了U NA工具产生的背景、其相比于空间句法工具的优势、影响范围和接近性等五个主要的分析量、利用UNA进行城市分析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等,并结合现有的研究应用实例,对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城市空间网络分析;GIS分析软件;应用前景;城市规划设计 1空间网络分析简介 广义的空间网络是指其节点位于空间之 中,并具有某种空间度量的网络,对于空间网络的研究最早可以追述到18世纪著名的“格尼斯堡七桥问题”。对于城市空间网络的分析也一直是人们认识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如解释城市中某些节点对交通的重要作用(Garrison 1960;Garrison and Marble 1962;Kansky 1963;Haggett and Chorley 1969),分析街道中的步行交通流(Hillier,Burdett et al.,1987)等等。近年来,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空间网络分析的工具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如Axman 、Depthmap 、 confeego 、webmap 等计算机软件工具,它 们中许多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 2UNA 及其主要优势 本文所介绍的UNA 工具(Urban Network Analysis Toolbox )是一种不基于空 间句法的全新的城市空间网络计算机分析工具,它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新加坡技术和设计大学联合组建的城市形态实验室于2011年正式发布,并于2012年9月进行了一次更新。 UNA 是一种基于GIS 网络分析工具开发 的开源软件,它和空间句法体系的分析工具相比具有几个不同的特征或优势。 (1)空间句法的分析中要求将空间网络抽象为轴线和节点,这就完全将建筑、地块等排除在分析系统之外。而UNA 分析的网络可以同时包含轴线、节点和建筑(地块),这就为分析同一街道上的不同建筑提供了可能性;此外,由于可以有效的针对建筑进行分析,UNA 提供了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设计方面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2)在UNA 分析中空间距离不仅可以象其他基于空间句法的工具那样按照拓扑关系度量,也可以按照几何距离进行度量,从而区分路径的长短,这使网络分析更加接近于现实。 (3)在UNA 分析中,允许给建筑设定一定的权重以表征网络的不同特征,并按照不同的分析目标进行选择,如可将建筑的面积、居住人口甚至重要性评价作为权重。这将极大的拓展空间网络分析的运用范围,提供了将物质空间与经济、社会、交通等现象关联分析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笔者的使用体验,相比于空间句法基于复杂而抽象的空间解释理论, UNA 所基于的基本思想十分简单易懂,其软 件设计界面易操作,成果输出可视化程度高,只需短时间学习即可上手使用。 (图1) 3UNA 主要的分析量 UNA 主要通过五种分析量来表征一个空 间要素的网络特性,它们分别是影响范围(Reach )、重力作用(Gravity )、中间性(Betweeness )、接近性(Closeness )和直线性(Straightness )。 *本文1-4部分大部分内容编译自UNA 主要开发者Andres Sevtsuk ,Michael Mekonnen 为 UNA 编写的帮助文件,5-6部分为笔者撰写

城市商业步行空间的空间网络分析及优化研究

城市商业步行空间的空间网络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西安书院门商业步行街空间为例 李晓龙,郑武逵,彭伟,杨丽 图尔库大学,芬兰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类行为模式和空间配置之间的关系讨论,以便进一步分析和优化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在本文中,选定西安书院门商业步行街空间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基于空间网络基础的模型已经建成,通过利用空间语法和提供的技术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其次,结合空间网络,通过记录和分析人类的行为模式,再根据实际的需要,将信息及时的反馈到模型中。最后,就是这个全面优化的计划已经开始启动。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努力改善商场的购物以及休闲的环境,全面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空间网络,空间配置,商业步行街空间,空间句法 1、基本介绍 1.1背景 对现今时代而言,商业的发展是一个主要的课题。作为现代商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类型,城市的步行空间发展迅速,并逐渐地成为了最有吸引力的公共场所空间。空间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商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空间环境的质量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顾客的购物行为,而且还能间接影响整个运作的效率。空间环境包含了很多的因素,其中空间的配置是根本因素之一,这是整个建筑区域的基本的属性。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空间的配置和人类行为的影响进行了一个较为科学的讨论,以便提供一个商务区开发计划的最佳的解决方案。 从2008年起,政府开始整顿书院门和顺成祥商业步行空间(SSCS)的公共环境。本文选此空间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这是西安最为完整的古地区,从西安南门的西大门到碑林博物馆,全长570米。这也是游客熟知的西安最有名的购物场所之一。据在街上随机地对300行人进行采访的结果显示,大约有63%的人是来西安的游客,其中有超过72 %的游客表示是第一次来西安。由于游客们都不是很熟悉这里的购物环境,所以通常他们的步行区域可以算是比较随机的。这样子反而可以排除一些复杂的主观偏见所造成的干扰。 1.2研究过程 在本文中,针对商业步行空间使用者(运营商和消费者)为目标人群的一份优化研究草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在这项研究中,效率和公平被视为商业运营的首要位置。经过优化后的商业性空间应该营造出多种多样的的购物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交易的机会,从而不断地提高这个空间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最优化的商业空间应该使得公告空间的人口密度较为均衡,这样能够给予每个店以平等的交易机会。接下来就是针对消费者本身的优化工作。这项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简化和缩短行走路径,从而进一步降低消费者在寻找方面的困难,减少其搜寻时间以提供消费者乃至运营商的工作效率。这样它可以帮助消费者尽可能方便的获得更多的购物选择。 空间形象和空间句法的理论证实了对人类而言,“认知空间就是一个拓扑空间”。空间形象和空间句法中所用到的数字都是依赖于拓扑空间获取,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真实的空间。基于现有的研究的经验,本文中的空间网络是将拓扑空间引入用于空间的优化研究。这将有助于描述空间中人类的行为,从而可以比较容易的解释空间利用率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这个空间网络是基于理论与实际研究的相结合从而建立起来的。空间句法的理论已经被应用到空间网络工作当中,对面料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它将对空间网络的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与此同时,通过记录和分析人类的行为,然后根据

城市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分异 一、城市空间分异的动因 两个概念: 1.城市社会空间 城市社会空间可以看做是城市社会的物质表现形式,是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是城市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在城市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即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变化赋予城市物质空间以社会意义。 它通常有泛指和特指两重含义。 ①城市社会空间泛指城市里面一切人类所感知或体验的空间。 ②城市社会空间特指城市里面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宗族种族乃至行为心理的社会群体所占有的空间,如唐人街、贫民窟、富人区等。 2.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分化推动物质环境分化的过程,是指原本同一体中的个体由于不断增长的社会经济属性的差异产生新的社会距离,从而从原本群体中不断分开或异化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不断分化和相对集中的演化过程。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动因: 城市社会空间三个因素: 1.经济社会地位 由于人们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具有差异化的社会身份,进而以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为基础,产生经济社会地位。 2.种族 不同群体由于人种、宗教、国家和文化等特征而形成的种族差异,如非洲人等,这些种族群体在空间上的聚集从而形成了族裔社区。 3.城市生活方式 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活方式的人们常聚集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如老龄化社区、蚁族社区等城市社会空间。 二、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模型 同心圆 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特点后,提出了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城市格局。他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物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五种力综合作用下,城市地域产生了地带分异,便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同心圆状地带推移。他认为社会经济状况随与城市中心的距离而变化,并根据生态原则设计了表示城市增长和功能分带的模式。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此学说的缺点是:同心圆过于规划,未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且划带过多。其成功之处是:从动态变化分析城市;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提出新的思想。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1

必修2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主备课人:黄志友 一、【教学构思】 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 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法、归纳法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中心商务区:CBD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分区明显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2

2007年6月第8卷 第2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un.2007 Vol.8 No.2   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3 郑伯红1,陈存友2 (11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从介绍国外世界城市研究的历史及背景入手,比较分析世界城市学说的主要观点,对若干代表性学派的研究范式之 争进行述评,沿着理论演化的脉络,提出中国城市国际化理论模式。 关键词:世界城市;跨国公司;城市网络 系统的世界城市理论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许多城市都以各自发展的需要来理解世界城市,由此造成全国目前70多个城市定位为建成国际城市或世界城市的尴尬局面。因此,清晰而全面地阐述国外有关世界城市理论,才能避免断章取义之弊端,便于沿着理论演化的主要脉络,探索中国城市国际化之路。 一、世界城市由来: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世界城市(world city ),又称为全球城市(global city )、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 )。作为学术用语,世界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哥底斯(Patrick G eddes )在1915年所著的《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并从经济和商业等两方面将“世界城市”描述为在世界商务中具有异乎寻常优势的那些城市。1966年,著名英国城市规划专家霍尔(Peter Hall )出版了他的著作“世界城市” (The world cities ),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世界上主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从此拉开了现代世界城市研究的序幕。此后,相关的研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但研究重点仍集中于对具体城市的研究,侧重于各个城市的历史、地理和形态分析,期间研究视角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 1120世纪70年代:世界城市研究和世界经济发展直接联结起来 20世纪中,受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城市政治经济学方法。它认为,空间存在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世界城市像铰链一样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铆合在一起,因而城市过程必须被纳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加以考虑。新的方法开始将城市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济结构结合起来,从传统方法对于城市物质结构的重视转向对于构成城市活动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空间相互关系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对这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探究城市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动因与机制。主要学术范围包括: (1)对国际经济分工的研究。科恩(Cohen ,198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世界城市体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沃勒斯汀(Wallerstein ,1984)对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经济空间分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国际劳动分工为基础,1982年,弗里德曼和伍尔佛(John Friedmann ,G oetz Wolff )发表了世界城市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世界城市的形成:研究与行动备忘录”,对世界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从此揭开了世界城市理论系统研究的序幕;1986~2001年,弗 里德曼单独提出了“世界城市假说(World -city Hypothe 2sis )”,系统研究了世界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城市的理论研究。 (2)对金融资本国际化的研究。这包括:迈耶(Meyer ,1986)利用世界金融中心及国际银行分行的相关分布数据定量地研究全球城市体系,但样本十分有限;里德(Reed ,1981)用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的等级结构和类型,但使用的数据资料比较陈旧;司瑞福(Thrift ,1986)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和世界城市股票市场产生过程的实证研究;萨森和库伯(Sassen &K oob ,1985)对中心城市资本流动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3)具体城市的案例研究。金(K ing ,1984)对伦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研究,初步提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累积(historical accumulative )”空间模式;与此同时,里默(Remner )通过对日本东京、大阪、神户等国际都市的研究,认为,按照世界城市作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销售中心的原则,只有东京才是世界城市,而“阪神”大都市带则不是;霍尔在1980和1984年还分别研究了欧洲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历史上以国家中心为主体的城市体系结构。 (4)对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化的研究。1985年,纳威和斯坦布(Noyelle &Stanbach )首先研究了美国经济结构转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重点指出了高级商务服务的作用将这一过程称作“使世界成为单一地方”的过程;罗伯特森(Robertson ,1989)从文化国际化(从宗教到审美)视角进行的特别研究;2001年,萨森和丹尼斯(Sassen &Denials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为新产业综合体。弗里德曼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世界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理念性模式,而其追随者萨森(Sassen ,1991,1994,2000)从微观的角度即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并被认为是对世界城市理论采用简明证明的综合方法。 2120世纪90年代:从传统的地方空间扩展到流动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使世界城市研究从传统的地方空间扩大到流动空间,从网络联结出发,先是霍普金斯和沃勒斯汀(Hopkins and Wallerstein ,1996)、波特(Porter ,2000)和迪肯(Dicken ,1992,2000)以及杰里夫里和科斯尼威茨 6 913 收稿日期:2006-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4CJL022) 作者简介:郑伯红(1966-),广东韶关人,博士后,教授。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 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 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6.凯文林奇 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 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 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 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 11.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精)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区位论(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40年《经济的空间分布》)“没有中心地理论,就没有城市地理学”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的若干概念 1)中心职能或中心地职能:聚落遍在的为外部服务的作用,这种职能一般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心。有这种职能的聚落叫中心地(Roadside路店;Hamlet小村,闾市;Village村庄,村市;Town镇,镇市;City城,城市) 2)职能: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作用(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食品店) 企业单位:提供职能的单位(Establishment) 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职能叫一个职能单元,一个 企业单位提供两个职能或两个企业单位各提供一个职能叫两个职能单 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数或购买力服务范围有门槛范围、最大范围、实际范围 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职能的企业数与中心地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指数曲线关系 P = a * b n 当店数等于1时,P 就是该职能的门槛值 4)服务职能的等级:将不同职能按门槛值排队(按入门次序分),就有低阶职能和高阶职能之分。不同国家或地区服务职能的入门次序可能是不同的。(见表69)5)中心地的等级:按中心地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和职能的等级,可以把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律性:中心地等级越高,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人口越多(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职能数和中心地规模成正相关);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交高级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高级别中心地数量少,间距大,服务范围大 6)中心性:对中心地的等级的度量 克里斯泰勒用电话指数来度量中心性(用中心地的实际电话数减中心地的预期电话数为中心性指数,分成9级) 4.理论假设 无边的大平原;均质的肥力和水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均匀的陆路联系;决定因素是距离;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理智的行为。 简单说:均质平原和经济人 5.理论要点 1)形成一套呈三角形分布的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中心地有不同大小的六边形市场区

数据挖掘_World City Network(世界城市网络)

World City Network(世界城市网络) 数据摘要: These data constitute the empir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the world city network as described in P.J. Taylor (2004) World City Network: A Global Urban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The data were produced by P.J. Taylor and G. Catalano. These data were collected in 2000. They are the service values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a city in the office network of a firm) of 100 global service firms distributed across 315 cities worldwide. All firms supply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accountancy, advertising, banking/finance, insurance, law, and management consultancy) through offices in at least 15 cities (including at least one in each of Pacific Asia,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ern America). The following coding information is given to help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data. Downloaded from GaWC Data Set 11 page.Transformed in Pajek format by V. Batagelj, March 20, 2006 中文关键词: 世界城市网络,世界城区分析,服务价值,2000, 英文关键词:

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_以广州市公园为例_周春山

P u b l i c F a c i l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年 第37卷 第10期 VOL.37 NO.10 OCT. 2013 84 【作者简介】 周春山(1964-),男,博士,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海燕(1973-),女,博士,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军波(1979-),男,博士,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修改日期】2013-09-18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10-0084-06【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摘要】我国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需求分化、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而与社会群体相互作用形成公共服务的社会空间分异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弄清影响分异的因素和形成机制对公共服务的公平构建和效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公园服务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为基础,选取公园服务水平和人口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相重叠的双高型(高SES、高服务区)和双低型(低SES、低服务区)街道,从城市发展历程、公园建设及服务特征、人口构成特征等方面总结形成公园服务水平两极分化的机制,包括城市发展的历史惯性与累积、城市选择性更新与滤出、城市扩张中的城乡二元分化、居民消费需求与能力的分化等四类。基于各类公共服务的共性和个性,有必要进一步对教育、医疗、公交等其他公共设施进行相关深入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形成机制;公园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hina’s urban public service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such as inadequate supply, differentiated demand,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services and social groups, social inequity and soci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ccur, and consequently, to guarantee social equity and the efficiency in terms of public services,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the facto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s. By analyzing the “double high (high SES and high service level)” and “double low (low SES and low service level)” stree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four types of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such polar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ity’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features of park services, and population composition. To be speci ? c, the four types include the historical inertia and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its selective renewal and filtration, the urban-rural dualization during the urban expansion,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itizens’ consumption demand and ability. Based on the commonalities and individualities of those public services, the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other public facilities such as schools, hospitals, public transport, and so on. KEYWORDS: urban public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spaces; mechanism; park 1 引言 近40年来,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公共服务分配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的满意度[1]、服务的社会分异[2~4]和空间公平[5~7]等方面。其中,涉及公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有:费赞(E.B.Feyzan)将影响公平的因素总结为可用资源的数量、人口的构成与分布、政策要求的数量和强度以及居民需求[8];特伦(E.Talen)则认为包括城市形态、组织规则、居民联系和种族[2];也有人认为经济和社会因素如收入和居民价值观是主要动因[3],人们为了追求优美的居住环境,愿意付出更高的通勤距离成本[9]。在国内,由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外部性,其空间分布也成为转型期以来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学校、公园绿地、文化设施、医院和地铁等公共设施最容易通过房价形成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异[10~11]。总体而言,高收入家庭和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能够享受更多更优质 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以广州市公园为例 周春山 江海燕 高军波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城市公共 设施服务水平的社会公平性动态变化研究”(10YJC840036);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城市公共交通公平的定量评价与公平规划研究——以广州为例”(2011KB08)。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ERVICES: A CASE STUDY ON THE PARKS OF GUANGZHOU ZHOU Chunshan; JIANG Haiyan; GAO Junbo

城市居住分异的模式总结

城市居住分异的模式总结? 吴启焰1 徐建平1 朱喜钢2、张京祥2 (1.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1) (2.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摘 要:本文介绍近来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领域内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一些阶段性成果。作者认为根据社会分异空间显征化的动力结构(如政治经济形态、城市和土地利用的开发与组织和城市规划的思想与理论)和表达居住空间分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如各类型居住邻里的空间相互关系、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关系以及居住邻里建筑环境的差异)构成划分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的标准,可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划分为两大类型九小类。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 分异 模式 研究城市居住分异历史演化过程表明,主导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各项物质显征要素,以及社会分化动力因子都是处于一个交互作用且互为因果的社会空间统一体范畴之内。在特定的历史场合之下,这些形成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因子以及物化显征要素的组合,都反映城市社会空间本身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体现空间与社会互为因果解释的社会地域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用模式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主导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诸要素之间的基本因果功能关系,对掌握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演化过程和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划分城市居住空间类型的标准 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历史研究中,我们从城市居住实体形态演化角度,探讨城市居住分异不同历史时期内,居住形式中的表征方式及演化的主导因素。 在此,我们从形成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机制及社会效果两方面入手,运用类型定义手法,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划分为两大类型——动力结构类型及社会效果类型。在此基础上再探讨,与这两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相对应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由此形成我们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体系。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分异的动力构成作用机制及其空间表征结果——居住空间分异都各不相同。因此,促进社会分异空间显征化的动力结构(如政治经济形态、城市和土地利用的开发与组织和城市规划的思想与理论)和表达居住空间分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如各类型居住邻里的空间相互关系、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关系以及居住邻里建筑环境的差异)构成划分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的标准: 1.1 政治经济形态 政治经济形态可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社会关系内确定居住分异的社会分化内涵,并以制度体制的形式保证社会分化的空间化过程顺利进行。如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通过资本与劳力之间的权力关系确定基本社会结构;然后以住宅市场分化形式,通过土地所有者、房地开发商、建筑承包商、城市规划设计部门、银行信贷机构和公房管理机构之间有机协作确保前述社会阶(级)分 ?本文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061002资助。 个人简介:吴启焰(1971—),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以及相关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多篇,个人专著《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于2001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Chiyanwu@https://www.doczj.com/doc/2e13495401.html,或chiyanwu@https://www.doczj.com/doc/2e13495401.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