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后雄:用心诠释教育真谛

王后雄:用心诠释教育真谛

王后雄:用心诠释教育真谛

作者:王世存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08期

他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与非凡智慧,铸就了一个个教育神话,拥有着教育界诸多至高的荣誉头衔,三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后雄。

立志乡村教育

1962年8月,王后雄出生于湖北黄冈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立志做教师的他,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北黄冈师范学校。1981年夏天,19岁的王后雄就要从黄冈师范学校毕业了。当时作为学校树立的学习楷模,他本可享受一级分配,留在城市工作。正当同学们都在为留在城镇而忙碌的时候,一向不善言语的王后雄,却向学校提出了到农村任教的决定。

怀着对教育的挚爱和献身教育的鸿鹄志向,王后雄来到了偏僻的黄冈县禹王乡占岗中学,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乡村教师,奏响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篇乐章。

为了让农村学生同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而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也让他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教育智慧得以生发。中学的化学教学被他“玩转了”,王后雄成为黄冈“成功教育”的代名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卓越的成绩,使得他31岁就被授予“全国劳模”“人民教师奖章”“全国十杰教师”称号;35岁被破格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39岁即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1年,王后雄从中学步入大学,迎来了他教育生涯的第二个春天。从中学特级教师到大学教授,从教学生到育教师,王后雄面临着新的挑战。他凭借基础教育一线20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探索,短时间内完成了角色转换,开始在大学教学和研究的大道上驰骋。

王后雄先后开设了“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诊断学”“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研究”“化学学习心理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为未来优秀化学教师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受到了师生和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

他还以学者身份受邀到全国20多个省市开展学术讲座,受聘于100多所中学和30多个地市教研室作学术指导,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及改革实践活动,收效显著,收到相关单位的感谢函100余封。

目前,王后雄又担任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高中化学大纲研制组组长,正在为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培养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高可为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

王后雄现在担任着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王后雄的每一节课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

走进王后雄的课堂,你会发现,开始的时候他并不多言,只是摆出几样实验物品,或几瓣鲜艳的山花,或一些清新的泥土,或是有颜色的药水;一个滤斗,几只烧杯,一盏酒精灯;然后在黑板上列出几道简单的方程式,写下几个操作要点;让学生们一个个登台表演,他则站在一旁,偶尔提示一两句。等到大部分学生做完了,说完了,他才面露微笑,接着边动手边侃侃宏论。他解释山花如何改变液体的颜色;泥土在一瞬间怎样化为液体;一块丑陋的卵石毕毕剥剥地燃烧后,只听“轰”的一声,在酒精灯上的试管里升起了五彩缤纷的火焰……在布置了几个看似简单却很深的思考题后,下课了。就这样,他引着学生不知不觉地遨游于化学知识的海洋。

王后雄的课堂,还是一个丰富生动的化学天地。他把学生带进实验室,带进大自然,上天入地,穷古极今,反复演示,反复练习。死变活,有变无,让学生在化学无穷的变化中其乐融融。在其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和规律,而是主动地、能动地和教学实际相联系,探究新的教学思路,自发地成立课外“从教兴趣小组”。

教学中,他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灌输教学理论知识,而是教授学生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做到“知识点”“思维方法”“能力训练”三到位。他把教知识与学知识浓缩为化学教学领域最基本的“单元点”,并由此延伸,从而达到了大面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效果。他这一整套新型教学方法,被专家们称为“王氏目标控制法”。

王后雄组织全国500多位名师研发了《解读系列》《重难点系列》《黄冈密卷》等知名品牌,每年有近2000万学生从《王后雄学案》《王后雄考案》品牌图书中受益,“王氏目标控制教学法”等成果成为中学师生必备的教参。

为了教育好学生,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王后雄潜心钻研了教育心理学、教学诊断学,还自学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他把新世纪人工智能及控制论科学方法同化学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用实际行动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教学神话。

德高方为范

教育,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和教育手段,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