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内涵发展之路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走内涵发展之路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走内涵发展之路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走内涵发展之路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天津市第四中学

天津市第四中学是解放后天津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完中校,1995年恢复市重点、2002年被列为我市首批建设的31所示范校之一。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坚持“以德治教、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思路;坚持“处处为学生服务,事事为家长着想,让学生在四中受到最好的教育,让家长满意在四中”的办学理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四中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学校文化建设,以提升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的道路,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中考名列河西区第一,高考稳居全市前十,社会声誉显著提高,学校的现代办学模式和取得的成绩被一些教育界人士称为“四中现象”,而学生、家长和社会更是对学校的发展赞誉有加。

一、加强班子建设,以与时俱进的思路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当今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规模的竞争,更是发

展水平、质量的较量,于是我们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党政一班人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发挥了整体效能。

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条主线,重视个性发展,挖掘才智潜能,有效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形成了以德促智、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中国教育报》以《在德育的园地里精耕细作》为题报道了我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

我们引导教师树立起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观和“为学生一生负责的”发展观。强化了“四个意识”,即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尊重教职工。坚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营造出了一个和谐奋进的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六届天津市文明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天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艺术教育特色校、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乒乓球)试点校。领导班子获得河西区首届“五好班子”。

二、打造人才高地,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教师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抓教师队伍建设永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队伍建设中我们重师德、强师能、谋长远。2004年,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全市第一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借助高校优势,走出了以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切入点、以专家指导作为校本教研的引领、以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以交流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把研究学生作为校本教研的应有之义的五大特色校本教研之路,促进了校本教研工作,构筑起了教师发展的广阔平台。2006年4月,学校又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提升教师素质行动计划》,这一计划被很多业内人士誉为普教系统的大手笔。

如今师德建设、专业能力提升、青年教师培养、教师学历提升和名师成长五大行动的诸项任务都得到了落实,一支德业双馨、自主发展型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他们在社会和学生及学生家长中享有很高声誉。

德业双馨的教师之于学生如“精神领袖”。天津市

市师德先进个人郑薇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郑妈妈,她带领初三年级全体师生,取得了中考河西第一的骄人成绩。天津市优秀班主任,河西区人民满意教师青年党员李玉芳工作12年,7年在高三毕业班,她用自己的青春创造了所教学

生高考本科上线100%的奇迹,千百个家庭的幸福就是她的幸福……他们在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影响着学生。在老师们的培养教育下,学校涌现出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七届天津市十佳中学生,几十名学生党员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德业双馨的教师之于教育如“栋梁基石”。学校帮

助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将“四课活动”(创优课、展示课、研究课和说课竞赛)、课题研究、行动研究、校本教研、教师发展论坛、专题讲座、读书活动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有机整合,构建了教师教、学、研合一的新型专业工作方式,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我们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关注教学效益,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立足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老师们以科研促教改,争做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积极实践者,青年教师杨赫梁在第三届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天津市“万科杯”第四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上,田玮老师在五千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全国劳动模范、数学特级教师原校长王培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英语特级教师俞声弟,等四位教师连续获得四届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学校在天津市基础教育最高奖项上的四连冠。继07年数

学教研组荣获市劳模集体,08年初三年级组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之后,今年高三年级组再度荣获市劳模集体光荣称号。学校也荣获了天津市普教系统为一的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的殊荣。

由于队伍建设常抓不懈,敬业爱生、严谨笃学的行为风尚,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如一个巨大而无形的“场”,感染激励着每一位四中人,教师素质全面提升,不仅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等强大的专业技术阵容,而且拥有天津市师德楷模、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师、市优秀班主任等一批优秀教师典型,他们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构筑起了人才高地。天津电视台、《天津教育报》曾以《教师素质:学校的软实力》、《四中:把教师带上人才高地》等为题多次报道我校教师建设的成果。

三、启动文化引擎,以科学内涵的理念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经过几年的示范校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如今占地76亩,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一座现代化的示范高中拔地而起。

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跳出低水平竞争的小圈子,构建起独特、优秀的学校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事

业的长盛不衰、基业常青。

文化是有记忆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校已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基于对学校已有文化的总结梳理、对现实问题的观察思考,着眼学校长远发展,启动了文化引擎,提出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工作思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重点,以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为核心,以形成敬业爱生、严谨笃学的行为风尚为目的;着力从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层面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引导教职工增强责任心、进取心和对学生的爱心;弘扬四中精神,浓厚四中情结;形成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创新争先、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以此作为推动四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学校召开了干部骨干研讨班,统一思想,加深认识;抓住中间关键环节,召开了基层组建设研讨会;各部门积极主动,研讨工作思路,召开年级文化建设现场会推动会,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年级纷纷进行年级文化建设的思考、研讨,开展了年级箴言、班徽、班训设计,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经过一系列的文化建设,学校风更清了,气更正了,氛围更加和谐了。2007年我校又作为普教系统唯一代表在天津市庆祝教师节优秀教师座谈会上作了题为《注重内涵扎实工

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典型发言,向张高丽书记汇报四中建设的情况,受到社会各届一致好评。《天津日报》教育视点专栏以《文化引擎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天津四中学校文化建设启示》为题整版报道该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学校文化建设正在内化为一种昂扬的精神内涵,引领着四中持续发展。

发展是无止境的,四中人认识到:“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一样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终身利益和幸福,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才能永葆四中的蒸蒸日上,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展望未来,相信四中人会迎头而上,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在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进!

学校阅读工作总结 汇报.docx

为提高办学品质,打造特色学校,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我校开展了以“全员诵读海量阅读”为主题的阅读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营造氛围优化阅读环境 为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大资金投入从五个方面优化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师生融入浓浓的书香氛围中。 1.营造班级阅读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35个,及时更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加强班级“悦读”主题文化建设,手抄报、读书体会、好书推荐、名言警句、个人读书照片等等应有尽有,精彩纷呈,每月更换。 2.营造教师办公室阅读环境。教师办公室里增设书柜、报刊架,针对性摆放书籍,方便教师随时阅读。 3.营造楼道阅读环境。教学楼过道因地制宜设立开放阅读区,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楼道内布置了新书推荐、读书方法、名人读书故事等内容的版面,营造了阅读氛围。 4.营造图书阅览室环境。改扩建图书阅览室100余平米,增加书架14个,书桌18套。美化墙壁,布置展板,摆放盆景花卉,环境优雅,温馨贴心,使孩子们静心畅游书海。 5.营造校园阅读环境。在校园突出位置温馨提示“今天你读书了吗?增设四块好书推荐、我爱读书、我会读书、读书名人名言主题板报,激发师生读书欲望。 二、强化保障培养读书习惯 2017年是我校的“读书习惯养成年”。围绕年度目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强化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时间保障。 1.制度保证 制定、完善了《新建小学阅读十三五规划》《2017年年度阅读行动规划》《2017年阅读考核评价办法》《阅读先进工作者、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选方案》等,规定小学六年,每个孩子至少背诵2000首古诗,阅读90本书;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教育教学类书籍或经典名著,读学生书目两本。 2、物质保障 为满足师生读书要求,上学年投资7万元新增图书5000余册,开放图书阅览室,延长服务时间,保证师生能读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免费为师生设计、定制阅读笔记本,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号习惯。 3、时间保障 晨诵20分钟、课前2分钟诵读、路队诵读5分钟、课间操后诵读2分钟,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师生共读40分钟、每天晚上亲子共读30分钟、假期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学校领导和教导处专人检查量化,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计入绩效考核。 三、纳入课程构建“悦读”课程体系 构建了“悦”读课程体系,真正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1.每天一节自主阅读课(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 教师提前阅读学生阅读的书目,预设完全阅读这些书需要几个课时,每节课阅读的量(从哪一篇到哪一篇,从多少页到多少页)。 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一、二年级要读一至二个故事或文章;三、四年级不少于10页;五、六年级不少于15页,积累生字新词、好句好段(摘录在积累本上);大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养成边读边想边做批注的好习惯,简单批注“精彩句段”“我的感想”“我的收获”“我的疑问”等。教师在课堂上静静地和孩子一起读书、批画、谈体会。

普通高中教育怎样走内涵发展之路

普通高中教育怎样走内涵发展之路 ——关于普通高中“圆梦”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做出重要部署。一系列重要决定必然影响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长期以来,因受高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普通高中教育的应试倾向一直遭受社会诟病。走内涵发展之路,是普通高中教育的梦想。——编者 走内涵发展之路,圆普通高中之梦,既是时代呼唤、人民期待,也是实践需要、理性自觉。只有自觉走有别于数量发展的质量发展、有别于趋同发展的多样发展、有别于重点发展的协调发展、有别于粗放发展的集约发展之路,才能圆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公平、持续之梦,使每所普通高中真正地成为产生美好故事的地方,成为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自觉走有别于数量发展的质量发展之路 圆普通高中优质之梦 自觉走有别于数量发展的质量发展之路,实质就是走坚持以人为本、自觉遵循规律、提供适合教育、精心呵护成长的优质之路。衡量普通高中教育是否优质,关键是看能否滋润学生自然成长、激励学生自主成长、引领学生自由成长、实现学生自觉成长。 滋润学生自然成长是圆普通高中优质之梦的落脚点。“教育即自然成长”。马克思曾言,教育是“自然历史的过程”。裴斯泰洛齐说:“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学生的自然成长应寓于卢梭的“不作为就是最理想的教育”之中。“不作为”是指平静、平和“不强为”,细致细腻“不过为”,耐心耐性“不私为”。 学生的自然成长既需要我们具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平和理性,也需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豁达,更需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静,做到“勿傲、勿暴、勿怠,宜和、宜静、宜庄”“本真、唯美、超然”“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 激励学生自己成长是圆普通高中优质之梦的切入点。首先,认识自己是自己成长的前提。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其次,自己成长既不能被替代,也不能重复,更不能复制。苏格拉底强调,“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太阳,教育应是能把学生内心太阳释放出来的努力”。再其次,自己成长需要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自由成长是圆普通高中优质之梦的关键点。学生的自由成长需要外在自由来保证。史学家钱穆在常州中学读书时,历史老师是常州籍史学大师吕思勉。有一次考历史时,钱穆下笔不能自收,考试结束时,4道题仅完成第一道。等到卷子发下来,他得了100分。吕思勉的评语竟然比他答题的文字还要多。 实现学生自觉成长是圆普通高中优质之梦的制高点。学生的自觉成长就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钱伟长报考清华大学,数理化3门得20分,英文为0分,但中文和历史均为100分,顺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当他听到“九一八事变”后,拍案而起,“我要转学物理,制造飞机大炮,振兴中国军力”。物理系主任吴有训被其打动,让其试读一年。

提升办学品质,办人民满意学校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坚持内涵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学校内涵式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更新理念是前提,培养人才是根本,提高质量是核心,科研创新是动力,发展教师是关键,强化管理是策略。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多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学会做人、做事,在活动中懂得了拼搏与付出。面对新的形势,使我们倍感压力,我们只有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相信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将开拓新局面,新气象。现结合我校实际谈如下的体会 一、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模式 1、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元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个学段间的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重视活动育人与教学育人的有机融合,不断丰富育人形式和内容。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2、树立新型服务观念,建设服务型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机关的背景下,学校首先应该把“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落实,把“为学生服

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理念转变为具体行动,内化为学校文化,把当前从事的工作当做一种责任和义务,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追求而不只是一种职业定位,只有这样,教师的心才能真正潜下来,静下来。 3、树立长远发展观念,教育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为学生成为人才奠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只能是为学生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书本理论知识只能是人生发展的专业基础,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为让学生成为未来人才做准备、打基础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适应社会,创造未来。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要想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就必须有一支作风过得硬的教师队伍。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每一位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师德教育是教师的一个长久课题。我校要利用每周的例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强化了教师的政治学习,进一步规范了教师行的为。不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努力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自尊、自信、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职业思想过硬的高素质教师。同时要强化教师培养工作,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积极推荐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水平。四、强化队伍建设,关注教师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能力强、水平高,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学

2020年学校年终工作总结4篇

学校年终工作总结4篇 一年来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大的提升,特别是办学硬件条件 的改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在内涵发展方面与兄弟学校存在 的差距。 1,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的不断提升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硬件基础。投资近4万元对学校操场东院墙及学校门口南侧院墙进行了重新修缮;投资7万元对部分甬路进行了硬化;投资近1万元,进行了学校春季绿化;投资1万余元对学校路牌、文化墙、展板等文 化进行了。, 2,组织教师"爱岗敬业"师德演讲比赛、签署师德承诺书、开展师德征文、定期集体进行师德学习等,进一步提升了全校教师的师德素养。重视教师培训。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会。 3,继续为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以及在各种教学比武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制作荣誉展板,使优秀教师从精神上得到了认可和鼓舞,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同样也成就了自己的精彩,感受到职业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的"乐教".

通过努力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使得学生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真正达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在卫生部工作的日日夜夜,不免对 自己的改变感到惊喜,也曾试着追忆过这些变化是在何时发生的,却无从得到答案。这些都已成为了习惯,习惯了工作变为生活中有意义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成长吧!当然,还伴有收获的喜悦。 卫生部的工作比较忙碌,压力比较大,我们深感这份工作的的 重担,但我们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在实践中寻找经验,在过去学生会成员那儿仔细寻求经验,然后认真落实到实践活动中,积极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断迎合同学们的口味,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使学习环境得到美化,增强自己的 __,一年来我们卫生部始坚持:按时细致公平、公正的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 1、每周三定期为大扫除时间,做到不留卫生死角,不耽误上课的时间,在打水的同时要及时检查各班卫生委员到岗的情况,对于不到岗的同学给予批评和警告,还会在每周的量化考核里扣除该班的相应的分数,对于水房值班时和其他同学聊天或看书等影响学生打水的情况,也会给该班扣除相应的分数,我们对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公平、公正,没有出现任何一次失误。

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道路

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道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历程告诉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根本问题。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成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果,它从孕育阶段到形成、推进阶段,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是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这种探索开始于毛泽东时代,创立于邓小平时代,发展和推进于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时期。那么究竟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道路呢?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并借鉴外国发展经验,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并创立的科学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夯实了理论基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道路是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理论判断的实践基点。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发展因此呈现出并将继续呈现出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科学发展才能应对,才能解决。 第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战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走内涵发展之路创教育整体佳绩

立足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宿城区校长研修班点滴体会 宿城区洋北中心小学朱智慧 学校内涵发展离不开其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正所谓“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它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物质文化反映了学校建设的外在美观程度,制度文化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优质化,而精神文化则体现了学校成长的价值和实质,可见,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现结合专家的报告和我校实际,就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用全新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全新的、科学的、有实践意义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洋北中心小学在区委、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已具备了较为优越的办学条件:多功能教室、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阅览室、餐厅、

宿舍、体育设施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需求。学校环境整洁、优雅、文化氛围浓厚,“三风一训”醒目。学校已完全形成了“花园、公园、乐园”式的小学。近年来,我校确立了“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幸福工作”为办学理念,走“全面发展,艺体见长”和“让书香浸润人生”内涵发展之路,已内化为师生的思想,外化为自觉行为。泗阳李口小学广大师生树立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农耕教育特色文化,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常州市实验小学对“分享教育”理念,提出“与历史分享文明,与社会分享责任,与自然分享和谐,与他人分享智慧”内涵丰富,形成了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学校办学成果显著。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夯实学校内涵发展的底蕴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 (1)宣传教育。 学校以报告会、讲座、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通过广播、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媒介,从理论上强化对师

党课讲稿:加强学校作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强学校作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我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我校教师队伍的形象,影响着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对于树立教师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就如何加强党员和教师作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谈一点加强和改进学校作风建设的看法。 一、学校作风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学校在作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同志视作风为小节,抓得不够坚决,教师党员不以为然,对师生的感情不深,执教方法简单粗暴;在工作理念上,重管理、轻服务,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观念没有完全到位和确保落实;在工作方法上,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开拓创新不够,存在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苗头;在管理机制上,科学性不够,各种检查、汇报、评比疲于应付,工作效率不高。 现阶段学校存在作风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观念因素。意识决定行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特别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少数教师忘记了“教师称号”所负有的神圣使命,没有明确“为谁教育、为谁表率、为谁服务”的问题,存在观念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育人服务型”角色定位不清,甚至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二是管理因素。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和教师队伍管理的正规化有待进一步健全

和完善,在职责划分上还存在交叉和重叠的情况,在用人上存在激励程度不足,影响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落实,责任追究还存在滞后的情况,在教师队伍中存在吃空饷、上花班,迟到早退严重,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等现象,社会反响严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作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作风建设的途径 改进学校工作作风必须与时俱进,按照中央和教育局“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大胆创新,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改起,从领导作风改起。主要措施有:我校深入开展以“正风气、强素质、树形象、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努力实现见转变、见提升、见发展的“三个见”活动,奋力推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是软环境,它包括社会或学校内人员在共同生活中长期积淀的思维模式、价值标准、师生心理和行为方式乃至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环境无时不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体乃至群体的态度、行为和作风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良性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优良作风的“孵化器”,对作风建设起事半功倍之效,从校园文化环境着手,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风建设上的许多问题,进一步打牢作风建设思想基础。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湖南同德职业学院副院长(415100)潘能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任务目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湖南同德职业学院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探索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学院内涵发展方向 对每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但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学院党委、院委就此问题组织大家进行过多次的讨论,最终统一了如下认识: 1.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坚持质量优先。教育质量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数量的递增。我们注重每年招生不盲目追求数量的增多,每年招生2500人左右,有效避免了学生过于拥挤的现象。 2.在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上,坚持软件促硬件。办学既要重视硬件,更要看重软件。学院硬件的提升离不开资金,但软件(如管理、校园文化、校风、学风)的提升不仅是靠资金,更是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几年来,我们始终注重了抓软件不放松,使学院避免了过多负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3.在有形与无形的关系上,坚持无形变有形。办学既要见物,更要见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凝练学院教职工团队的精神和作风。团队的高素质和凝聚力是无形资源。这种无形资源能创造出有形的财富。通过多年努力,我院基本形成了一支凝聚力强、比较稳定、素质较高的教职工队伍。 4.在机遇与挑战的关系上,坚持直面挑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的主动进取精神,使我院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校区(2100亩),为建设成为一所规范的高校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夯实内涵发展基础 办好一所学校,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些好的发展思路,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近两年来,为了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院出台一系列措施,概括起来是“二个六”。 一是教师“六过关”。①学历过关,每位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学历,青年骨干教师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②教师资格证过关,每位教师必须获得大学教师资格证;③普通话过关,每位教师必须获得“二乙”普通话等级证书;④教师上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课要过关;⑤教师说自己所教的专业课要过关;⑥教师掌握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对应的一技之长要过关。 二是实施“六个一”工程。 1、一批教授进课堂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发展汇报材料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发展、工学结合情况汇报 材料 我院于2005年9月由原商洛师范学校和商洛卫校合并组建升格为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升格后学院领导班子已进行了三次更替。新一届领导班子锐意进取创新,决心领导全体教职员工,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职特色鲜明,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开始两校的资源整合,统一招生,进行专业调整,但由于原有基础设施薄弱,师资队伍结构失衡,人事制度改革比较迟缓,限制了学院的发展。2008年市政府决定开始新校区建设,也因为资金不到位,工程进展缓慢。2009年学校领导换届,加快了新校区建设步伐,并在2010年进行重大人事调整,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强化了人才招聘工作,开始迈向正规化办学的轨道。2011年3月,新校区一期工程竣工,实现了整体搬迁,结束了学校分区而治的状态。随着基础设施、内部体制、教师队伍几项重点工程建设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办学实力基本达到了教学水平评估体系要求的标准。2010年9月,学校积极筹备接受省教育厅的评审,成立了评估领导小组和评建办公室,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院的内涵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果。现就我院近几年的内涵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未雨绸缪,为评建做好充分准备。 迎接教育厅的合格评估是我院今年的重要工作。我们是以围绕评建工作来促进学院的内涵发展。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就已明确:“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质量,两手都要硬”,“从2009到2011年,确保顺利通过办学条件的合格评估,争取成为优秀的职业技术学院”。 在评建领导小组和评建工作办公室成立之前,我们就根椐教育部下发开展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合格及优秀评估的有关文件,启动了迎接评估的准备工作。首先,对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解、形成了校本三级指标系体以

实施精细化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

实施精细化管理,走内涵优质化发展之路 —— 2008-2009学年工作思路 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秉承办学理念,稳定现有规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质量品牌,整合优化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使我校真正成为中国民办基础学校的一个优质品牌。 一、进一步坚持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学校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并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和赞许,如“对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教学上的“轻负荷,高质量”,育人方面的“锻炼健强体魄,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突出外语特色”,还有活动育人的特色等。因为我们有了这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所以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的优秀的人才,学校的办学质量越来越高。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办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使我校继续走上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 学校要走内涵优质化发展道路,提升学校的质量品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就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 所谓精细化,精细化就是要将学校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就是要树立成本观、效率观、效益观;就是我们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小环节,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根据我们学校实际,实施精细化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 管理条块化 目前我校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块状”的管理模式,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实践也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是适合我校实际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块状”结构很难发挥我校12年一贯制的优势,不利于全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学校的办学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继续搞好“块状”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学校的宏观管理,实行条与块相结合的模式,使学校的管理更加有效。 为加强宏观管理,学校决定成立四个协调机构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西白兔乡南村学校校长:冯先风 南村学校是咱郊区南耀集团与村委新建的一所高标准、高质量、设施齐全的学校,座落在新农村靓丽小区西北边。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如何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学校,我倍感责任重大。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校长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课程改革下学校发展思路,使学校办学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 本着对自己、对家长、对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事业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提出了新课改下学校的发展思路。 一、课程改革下的学校思路。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到重点地位。21世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劳动世界市场化等,要求未来社会的人才必须面对复杂多变、更富有挑战、迎接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四根支柱(学知、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把他们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得到发展。只有抓住这个重点,才能突破现行教育的禁锢,带动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二、学校发展的模式与尝试做法。 1、创新载体,优化师德。 我们把“铸高尚师魂,树优良师德,强精湛师能”作为兴校、强校之本。贯彻于整个学校管理过程中,大力倡导和弘扬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热爱学生的园丁精神,塑造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表风范。以评选“师德标兵”、“文明教师”、“模范教师”等活动为载体。我们还组织 了“师德论坛”、“教育是他生命的全部师德小故事”、“感动校园人物”等活动载体,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品德高尚的教师,如董亮、申俊兰、申红颖等一批优秀的教师。我校还认真组织学习《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要、十不要》,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坚持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德性项目的实施,形成了教师用爱心和责任心支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师德建设是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内化教师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情感,以教师的人格铸造学生的人格。我们还通过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

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34.“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并回答中国现代化的蓝图如何构思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不是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比如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1000美元,到那时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目标写入政治报告。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设想: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统一。邓小平把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调整为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样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宏伟目标。第二,坚持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相统一。“三步走”发展战略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根本目的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表示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第三,坚持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三步走”发展战略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要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国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一、以校为本特色定向1、深入分析校史校情和平镇中心小学建于1958年,是一年农村小学学区包括解放村、和平粮库、和安村及北平村的一部分,2006年晋升为黑河市一类校、2008年晋升省一类校,我们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定位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了尝试,一是读书活动,二是校本教材,三是阳光体育大课间、四是英语学科互动教学,五是主题读书活动,六是校园文化建设。2、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领导资源。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多次向领导请教论证,寻求创建工作策略。让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校友、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我校少先队于2001年就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体验教育活动,如马寅初小分队等活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德育教育领域全方位开展体验教育的实验研究,形成少先队体验教育特色活动系列,然后再在课外活动领域全面进行体验学习的探究;在学科教学方面,我校在英语学科中于率先进行了互动式学习研究,学生学得很投入。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体验的环节。建立起一种更理想的全面互动关系,教师、教材与学习者动态互补。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的特色目标定位在体验学习上。3、多方寻求理论支撑。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理论资料:从广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但是,体验更强调通过具体的做来达到个体行为改变的目的,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的教育方式。据我们所知,目前很少有人从较深的层次上对体验学习加以分析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加以研究的更少。我们提出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是想在心理学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少先队工作中进一步尝试探索,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克服当前学习的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4、建章立制,保障有力教育局正式发文后,我们的方向更明了,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新时期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在教育局、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培养目标的重建,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环境的重建,制度的创新,越修改认识越深刻,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向教育局申报。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二、以科研为抓手,凸显特色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以科研为抓手,承担了《乡镇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课题的实施对象为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精神的培养和积极学习情感的获得,以开放、体验、创造、发展为主线,构建了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践意义,为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良好范例。该课题研究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中激活主体的生活感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问题探究意识,实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多元整合,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课题组的不断努力《乡镇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工作于2010年五月份正式结束各项研究工作,并于六月份上报黑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2010年九月份正式结题验收通过,先后有四人次被评为黑河市教育科研骨干,十余篇论文获奖。创建工作得了显著的成效,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值。三、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

中心小学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欢迎阅读 夯实内涵求特色立足创新促发展 一、用切实的理念引领发展,用朴实的智慧经营学校。 我们学校在地理位置、办学规模、资金投入等方面和其他兄弟学校相 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学校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得益于各届管理者的 睿智和老师们的敬业。 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我们的理念 我们学校多年来教学质量一直过硬,这也使得我们有更多的空间探索 如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就是把我们 管理者和教师的目光从语数英学科教学成绩上看过去,看到学生的书 写、写作、朗诵、演讲、经典诵读,看到思维分析与表达,英语口语 的流畅,看到演唱、弹奏、绘画、表演、科技制作等等方面的发展。 “多把尺子量人,多种称号奖人”的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成长的黄 金时期多方面得到发展。与之配套的教师综合考评杠杆,让老师们把 教育教学的关注点、着力点放在了如何让学生全面发展上。现在我们 各学科活动定期开展,各项艺体特长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坚持每天一小 时训练。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使得校园文化更加蓬勃、 生动。 2、“办精品学校,创优质教育”——我们的目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样,一所学校的优 劣,也不在于外在的规模和设施。我们学校小,就要办成“精品”,而 办精品学校,途径就是“创优质教育”。创优质教育目标的实现靠教师, 学生的培养靠教师。所以必须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师德”

和“师能”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3、精细化、人文化、条块结合——我们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关键。我们实行教干包靠年级制、年级主任负责制和备课组长责任制,使管理和教学两大系统分工明确。每年级由一名一线教师任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日常事务的管理。每年级按学科配备一名备课组长。学校每天有3名教干和科室人员值班,对学校从学生到校、早读、课堂教学、课间、午餐、午休、教学秩序、办公室卫生等全面查看并详细记录,体现了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良好态势。 二、把“抓课堂教学、抓教师素质、抓质量监控”当成一项永远的工程。 我们始终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师素质为基本,以质量监控为手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以课堂教学开放月、还原课、推门听课等活动为依托,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我们一直把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以“和谐、高效”为目的,不断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派员外出学习,组织教师观摩名家教学录像,组织开展学名师上还原课、课堂教学开放月、推门听课等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老师们深有感触,有的说,真正上好一节课,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做到的,平时学习少了积淀少了,课堂上不能应对自如,这才体会什么是捉襟见肘;有的说,仅仅是还原模仿名师上一节课都这么难,名师的确是名师;也有的老师说,平时不知道我们学校的老师讲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所学校就要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如果每所学校都让家长满意了,整个社会对教育也就满意了。虽然说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教师对学校的评价,学生对学校的评价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任何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为了给孩子找到一所满意的学校,很多家长不遗余力,不惜代价。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到一所学校就是要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一所学校怎样才能让家长满意,这就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学生的家长,你对学校有什么要求,你希望学校怎样才能满意?我们把家长期望的问题办好了家长就对学校满意了。一般说来,家长对学校期望的的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希望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 生的考试结果。但家长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你不公布他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借别的学校的试卷考一下自己的孩子。这不是因为家长不懂得素质教育,因为整个社会的用人制度和升学制度使得家长不能不关注这个问题。现在全国的大部分家长似乎有着统一的思维模式: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可以说这是社会的风向标,学校不可能不关注。现在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孩子一上幼儿园家长就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每年的政府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和效益好的企业招聘人才都是百里挑一,特别是在学历方面、是否是重点大学等要求都很苛刻,这些对社会、对家长都起着一种导向的作用。现有的高校招生制度尽管强调不唯分数论,但在社会诚信程度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分数依然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让家长不关注分数是不现实的,学校不抓教学成绩,其自身的发展和生存都是问题。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关键是怎样考和考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考试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考查学生素质和能力,家长自然会拥护学校的做法。

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 2017秋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讲话稿: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一、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质量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的“软实力”,使得办学质量、效益与规模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只盯着中高考的学校是没有明天的;不盯着中高考的学校是没有今天的。 二是精细发展。将课堂教学、课程开发、养成教育、德育工作、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小事做成精品,细节做到极致,服务变成精神。 三是特色发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牢牢树立“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将每所学校都办成富有个性和独特化的师生的精神家园,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四是创新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不仅是没有止境的,而且需要每个学校因校制宜、独辟蹊径、有所创造,需要追求卓越、永不满足,不断地改革、超越和创新,把学校整体水平持续推向一个新境界。

学校内涵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成才的途径和机遇,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追求状元变为追求群星灿烂,从追求一流考生变为追求一流学生,通过发展带学生身心的良好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xx中学的前世今生都要求我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是:学校要全神贯注抓质量,全心全意谋发展,全力以赴创特色,把xx办成立足xx本土有民意、有民心、有民众的学校;把xx办成影响教育圈内有名声、有名誉、有名望的学校,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路径是:打造名校。具体表现为:更新理念是前提,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质量是核心,养成教育是基石,精细管理是策略。 二、新学期工作要求 (一)让办学思想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灯塔。“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就xx中学而言,一是选择xx,成就精彩,做最好自己。凡是走进xx中学的每一个学生,我们都有责任把他教好,为其以后的成长奠基,使其能够成就未的事业。这是承诺,这是自我加压,这是科学的学生观: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只有不同,没有不好。用希望的眼光看待学生:潜能生、希望生、可能生、变化生。

学校阅读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阅读工作总结汇报 为提高办学品质,打造特色学校,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我校开展了以“全员诵读海量阅读”为主题的阅读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营造氛围优化阅读环境为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大资金投入从五个方面优化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师生融入浓浓的书香氛围中。 1.营造班级阅读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35个,及时更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加强班级“悦读”主题文化建设,手抄报、读书体会、好书推荐、名言警句、个人读书照片等等应有尽有,精彩纷呈,每月更换。 2.营造教师办公室阅读环境。教师办公室里增设书柜、报刊架,针对性摆放书籍,方便教师随时阅读。 3.营造楼道阅读环境。教学楼过道因地制宜设立开放阅读区,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楼道内布置了新书推荐、读书方法、名人读书故事等内容的版面,营造了阅读氛围。 4.营造图书阅览室环境。改扩建图书阅览室100余平米,增加书架14个,书桌18套。美化墙壁,布置展板,摆放盆景花卉,环境优雅,温馨贴心,使孩子们静心畅游书海。 5.营造校园阅读环境。在校园突出位置温馨提示“今天你读书了吗?增设四块好书推荐、我爱读书、我会读书、读书名人名言主题板报,激发师生读书欲望。 二、强化保障培养读书习惯2020年是我校的“读书习惯养成年”。围绕年度目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强

化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时间保障。 1.制度保证制定、完善了《新建小学阅读十三五规划》《2020年年度阅读行动规划》《2020年阅读考核评价办法》《阅读先进工作者、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选方案》等,规定小学六年,每个孩子至少背诵2000首古诗,阅读90本书;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教育教学类书籍或经典名著,读学生书目两本。 2、物质保障为满足师生读书要求,上学年投资7万元新增图书5000余册,开放图书阅览室,延长服务时间,保证师生能读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免费为师生设计、定制阅读笔记本,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号习惯。 3、时间保障晨诵20分钟、课前2分钟诵读、路队诵读5分钟、课间操后诵读2分钟,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师生共读40分钟、每天晚上亲子共读30分钟、假期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学校领导和教导处专人检查量化,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计入绩效考核。 三、纳入课程构建“悦读”课程体系构建了“悦”读课程体系,真正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1.每天一节自主阅读课(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教师提前阅读学生阅读的书目,预设完全阅读这些书需要几个课时,每节课阅读的量(从哪一篇到哪一篇,从多少页到多少页)。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 一、二年级要读一至二个故事或文章; 三、四年级不少于10页; 五、六年级不少于15页,积累生字新词、好句好段(摘录在积累本上);大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养成边读边想边

坚持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的道路

坚持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的道路 坚持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的道路 ----二十八中内涵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学校内涵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中小学关注内涵发展早已成为共有的趋势。我校作为齐齐哈尔市初级中学的排头兵在注重内涵发展、推进内涵发展、实现内涵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二十八中特色的模式,更在内涵发展之路上不断的探索。 学校发展愿景:内涵发展的方向 为了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我们首先做到的是:让学校的领导团队和广大教师一道,形成学校发展的愿景,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外语教学为特色、创办一流学校”的办学方向融入自己的实践活动之中,将“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为每位学生的创新实践搭建平台,为每位学生的成人成才铺路架桥,为每位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南。 首先作为校长,必须要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要以学校发展为己任。校长不是守摊人,校长要做开拓者。要在继承传统与开创未来之间担当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因此,

在赴任之初我就明确的提出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办学理念---依托现有的强大的教育资源和杰出的领导团队与深厚师资力量,确立了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校园文化,锻造文化品牌,打造名牌学校的“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其目标是要把二十八中打造成为“文化底蕴深厚、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名校。 其次,着眼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我们还通过教师参与讨论的形式,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结合个人价值观与学校发展方向,引导教师建立共同的愿景,用学校的办学目标来统帅和细化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如号召、帮助教师制定“个人未来发展计划”、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打造名师团队等等。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成每一个教师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愿景清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也就有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就明晰了。教师、学生: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 学校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让教师们在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道路上收获成功,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学质量,让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速前进,是每一位二十八中人孜孜不倦的不懈追求。 师徒结对——辟帮促之路。学校利用自身优势——拥有大批优秀教师,组成了名师团队,确定他们为指导教师,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